大语文观

2024-09-02

大语文观(精选11篇)

1.大语文观 篇一

苏教版小语教材与“大语文观”

[作者]  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组张庆

[内容]

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之初,我们便确立了语文教学要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这一指导思想,力求形成一种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格局。这一指导思想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一、在阅读训练方面,力图构建一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训练体系。

为帮助学生课外阅读,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指导课外阅读的系列课文。每册一篇,一直安排到六年级。《要学会查“无字词典”》意在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生活体验准确理解词语的方法。《煮书》意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懂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意在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莫放拦路虎》则是要求学生养成读书勤查字典的习惯……七册课本安排了七篇这样的课文,有关课外阅读的主要问题几乎全涉及到了。学了方法,为的是用于课外阅读,为此,我们请李吉林老师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反过来又为课内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阅读训练机制。

我们还编写了一些“多功能课文”,力图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为生活实践服务。如《磁卡电话》、《奶奶,请服药》、《第一次汇款》。学习这类课文,学生既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道德情操,还学到了言语交际的本领。如《第一次汇款》,讲的是“我”将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汇给了山区失学的儿童。在汇款过程中,“我”在邮局阿姨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填写汇款单。课文将汇款的手续讲得很具体,并出现了“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大写数字,还附了汇款单的样式要学生练习填写。学生读了这样的课文,不仅学到了语言文字,学会了到邮局汇款,而且培养了爱心,其收获是多方面的。

此外,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注意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力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挂钩。此种类型的作业有两种:一种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如学了《我的油布伞》,要求学生说说:“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怎样疼爱你的,并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事例说一说,再写下来。”一种是将课堂学习所得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学了《百家姓》一课,要求学生:“找一本《百家姓》读读,并调查全班同学有哪些姓,先写下来,再认一认。”

二、在说写训练方面,注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让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训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第八册“作文2”便是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大自然中去看看春天的风光,然后选一处景物写下来”。“作文7”则要求学生“回忆一下参加过的劳动,如大扫除、浇花、洗衣服、拔草、放羊等等,先把劳动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再把劳动的经过写具体”。显而易见,学生要写好这样的作文,就必须亲自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就必须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家务劳动和农业辅助劳动。否则,胸中没有这样的积蓄,即使是“巧妇”也难做出“无米之炊”来。

在说写训练中,我们还编入了大量言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说话训练贯穿始终。说话训练从内容到形式,不再是清一色的“看图说话”,而是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来安排的。如第八册的说话训练,就安排了讨论发言、推荐或自我推荐、学习“赞美”与“安慰”、做节目主持人等内容。此外,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如讲解、演讲、辩论、导游等,事先都要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因此,学会搜集资料、使用资料也是言语交际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材安排了“话说香港”这一训练课题。学生要向大家介绍香港,就得事先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如香港的历史变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的有关情况等。当然在小学阶段,这种训练是极其初步的,要求不能太高。

三、在习惯培养方面,强调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必须老师与家长配合,全方位地抓。就拿第八册“学习习惯篇”安排的“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来说,就远不是仅在课内便可养成的。要写好日记,教师要在课内给予指导,要教给他们方法,如要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要天天写,坚持不懈。

不光是写日记,所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齐抓共管。

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昭示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格局,语文教学应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

教材的编写意图必须转化为教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才能取得具体的教学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体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思想,实现语文教学课内外的衔接呢?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与课外。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教师指导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背会了其中的精彩段落,这只是经历了感知、领悟和积累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将学得的范文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才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迁移阶段。虽然我们在课堂内也进行了迁移运用的练习,如学过一篇课文之后就进行“小练笔”,但其分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范文语言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一些支配课余时间的主动权。减轻课业负担,首先要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繁琐分析依然相当普遍。一篇课文,好比是一只漂亮的花瓶。整个看上去感觉很好,如果打了一堆碎片,还有什么漂亮可言!我们果真在教学中摈弃了繁琐分析,加强了语言训练,就能够保证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作业。这么一来,就可以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

第三,要搞好考试改革。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考查学生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可从大街上的商业广告中搜集一些错别字让学生改正。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出示一份说明书,让学生读读,看他们能不能理解上面的内容。要考查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可提供一段采访实录,让学生采撷实录中的材料,写成一篇板报稿。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

2.大语文观 篇二

一、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是以语言为教学内容的人文学科, 而这种以语言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比如我们说话, 有的人会说话, 说的好听, 有的人不会说话, 说的话不好听;比如写文章, 有的人会写文章, 写的文章条理清楚, 意思明确, 而有的人就没有这个能力。这些区别归因于实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叶圣陶先生给“语文”的定义是“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 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工具性。

而当今有很多学者都在批判语文的工具性, 并且将之归因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 认为是“工具论”导致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丧失。其实不然,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如果把工具性做过了头, 或者工具性完全替代人文性, 才会导致人文性的丧失, 这才是大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批判, 原因有三:一是小学语文教育对“大语文观”的认识是不充分的, 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 而用工具性完全概括了小学语文教育。二是认识到了“大语文观”的教育思想, 但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 不知道如何将人文性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三是应试考试制度的弊端。标准化答案的要求, 给小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语言更是内涵丰富, 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是具有多义性的, 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 而考试中的标准化答案会让这种模糊性和多义性走向歧途。此外, 语言还包含了语感, 而语感是具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 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学科, 那么整个语文教学必然是死气沉沉。

二、秉承“大语文观”的重要意义

张孝纯先生将“大语文观”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 着眼整体教育, 坚持完整结构, 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 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 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 “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 不容割裂”, “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 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 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 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 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 力求事半功倍”[1]。“大语文”教育观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通过塑造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要求在强调“大语文观”的同时, 并没有否认其工具性。以语文的应用为体现的工具性作为基础, 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贯彻“大语文观”, 有助于良好人格的养成, 有助于养成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 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1. 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文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格, 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 真诚、善良的性格大有裨益。比如, 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小说等, 这里面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 能够深深打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斗志的作用。

2. 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大语文观”不再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也不再仅仅关注应试考试的强制性。它通过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重视语文思想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大语文观”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形成自己的观点, 立意新颖, 自然流露。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 能够在不断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陶冶其情操, 并教会学生观察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为其组织语言、构思文章提供更多的灵感。

3. 有利于融会贯通, 提高综合能力

除了语文学科之外, 语言也贯通在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 甚至是自然科学中。因为语文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 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大语文观”的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使其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从而开阔学生认识事物的思路, 提升其把握规律的能力。

另外, 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小学生会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尤其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使得小学生接收的信息量更是多不胜数。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排除不良信息, 选择好的信息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值得所有的教师予以关注。而“大语文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使孩子们在无限的“信息浪潮”中游刃有余。

三、在小学语文中贯彻“大语文观”

张孝纯先生是我国“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者, 他主张语文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包含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并且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带有突破性的、新型的教育理念, 具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教材内容和课外读物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思想深刻, 内涵丰富。所以, 课本知识是学生一定要学, 而且要学好的内容。但仅仅做好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大语文观”要求小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推荐一些好的文章或者短文进入课堂, 引导学生精读, 部分非常优秀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诵读。教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与读书氛围。大部分课外读物速读即可, 获取文章的基本思想是主要目的;好的文章要反复地读, 学习其写作方法的同时, 挖掘文章思想内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关系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推行“大语文观”是不够的, 还要通过课外实践的辅助来配合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实现“大语文观”。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这种意识, 无时无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 可以由家长指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广告语、宣传标语等, 让孩子多识字, 并理解其中包含的意思。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课外实践课程,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中的故事。家长也要利用外出旅游、购物等机会, 多让孩子与外界语言环境接触, 指导孩子领悟语言的魅力。

3. 语言的应用和语文素养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要将语言的应用和培养语文素养结合起来, 不能为了一方舍弃另一方。正如前面论述到的, 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否认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语言的应用价值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 语文素养是在具体的应用中体现它的魅力的。脱离了语文素养的教育, 会陷入形式话语的怪圈, 文学就会失去生命和灵魂。同样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文化素养也形如空中楼阁, 无基而轰然倒塌。

参考文献

3."大语文"铸就"大人才"观 篇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016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地控制了学生思维,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从何谈培养人才呢?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多种能力培养的传授,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真正体现一种语文素养,培养、树立"大人才"教育教学观念。

一、在语文学习中定向"人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教学理念下,这一原则并不过时。相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因材施教仍是一个重要理念。班级学生因智力、情感、意识等因素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参差不齐地表现出来,教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分析,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了一个了解,从行为习惯、学业成绩、感情过程上表现出的优劣、好恶,教师就可以大致评价出一个学生成才,成什么才的基数,用这个基数去衡量学生的发展方向,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那么,学生成才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的学生因其表现太一般,教师不好判定,可借助一些特殊的力量。如了解家庭情况、了解人际关系情况、了解个人想法等。总之,了解越深刻,越能准确地定位学生成才的方向。

二、在语文活动中发展"人才"

语文活动范围很广,不仅指有关听、说、读、写方面的活动,还指有利于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挖掘和培养语文技能的一切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智力、情感、意识的健康、和谐发展。更是"人才"培养的一汪活水。活动都要动脑动手,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总是印象深刻的,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会不断提高。许多语文活动的设计高手,不仅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到技能。语文活动,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要达到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设计活动的教师是否在活动前作过精心的准备,是否分析学生特点,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在评议活动中,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情感意识能力,速度、恒心、体能体质等均能得到充分体现。注重人才培养的教师往往能在这种情景中有意识地培养部分学生,让他们从活动中脱颖而出,参与活动的组织指挥,这一部分人将成为活动的骨干。他们的知识技能会在活动中迅速地提高,各方面的人才也就在这其中运运而生。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活动中表现得最明显,细心地教师善于照顾全局,兼顾个体。对那些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尽可能让他们多参加活动,让他们多说、多练。对那些品质言行有误的学生,则在活动中规范他们的言行,端正他们的思想……。

在活动中发展人才,是一项细致的工程,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发展"二字,让每一次活动都要在前一项活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比上一次活动表现得更好,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语文活动分室内室外,校内校外活动。我们提倡把语文活动深入到社会活动中去,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随时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学写广告语、宣传语、活动设计、社会小调查、小论文、充当小记者、模拟情景、参观、访问、世风评论、社区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等。

三、记录"人才成长史"

每一个成名人物都有他特别的成长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人才,那就记录一下吧。这里的记录分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记录,然后是学生的记录。

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持久工程。许多教师都在为这成长袋大费精神。作为人才成长记录,它不作为评价体系中的参考,只是人才进程中的航向提示。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与教师沟通,与家长沟通。他们的心曲在日记中体现出来,教师、家长随时予适当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成长、成才。这种"有评语的日记"坚持下去,就是一本良好的"人才成长史"。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注意了,初、高中不注意,大学不注意,走向社会后无法反馈,其成才培养是脱节的,也是失败的。因此,在小学把学生当人才培养,那么今后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也应"人才培养"延缓和深化。

人才追踪是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是改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心的教师往往能把所教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时的表现如数家珍地报出来,成功地步入社会后,能清楚地数出该人的业绩。把这些活生生的资料又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成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影响到一大批学生。这应了"生动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老话。

4.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四

摘要:《唐山大地震》是由冯小刚执导的,描述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的故事„..在大灾大难面前,体现了最让人感动的亲情;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精神。关键词:唐山 大地震

执着 珍惜 希望 梦想

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后,我似乎懂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当一场灭顶之灾刹那降临;当身边的一切在一瞬间化为虚无;当一线生的希望就在眼前,却眼睁睁地看到自己被抛弃;这时候除了无奈外,还有的就是心痛。

悦耳的车铃、古董式的电扇,街边的白色冰棍箱子,印着长城、天安门图案的军绿书包„„引起了我不少童年的回忆,即使那是模棱两可,蕴含着辛酸的味道,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

现实总是残酷的,丈夫为了救自己,却被砸废墟中失去了性命,之后,又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选择,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此时此刻,我眼泪不停地留下了,脑海里不停的浮现出母亲会救儿子还是会去救女儿的疑惑。母亲还是救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儿子,那时候,身为女孩子的我,是多么心酸啊,也许那时候没有人能够感受到我那时候的心情,母亲为了儿子就不要这个女儿了。重男轻女,在封建社会就遗留下来的观念,刹那间,我就觉得,这对女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也替故事里被抛弃的小女孩方登可怜。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我很喜欢故事里女主人翁对爱情的那种情操,对爱情的那种执着,愿意为用生命爱她的男人守一辈子,真的让我挺感动的。我很喜欢这个情节,也许会令我毕生难忘。想起当今社会的拜金人群:宁愿坐在保时捷上哭泣,也不愿坐在单车上大笑。相比之下,那故事里的爱情,实在太伟大了。面对那些白金人群,我只能感叹:这实在是太可悲了,难道爱情,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我不否认,金钱真的很重要。记得上“毛泽东“课的时候,我们辩论了电影以后的发展是从商还是从文,我是赞成了前者。毕竟我觉得影片算得上是商品,它是可以拿来买卖的,从中产生商业价值。难道情感都可以当作商品来买卖吗?如果说可以的话,我只能说社会就不成社会了„„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喜欢她那份执着,看着她,就感觉到有点像自己,即使我没有她那么的伟大,但是看着她,就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虽然有点傻,但是挺让人骄傲的。有些东西虽然不在了,但是他还是会埋在心里的最深处,让人无法忘怀,让人很动容。拥有了他,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一样,让人有幸福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被人收养的方登长大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家杳无音信的很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眼前时,那个暮年的老人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亲,你以为他在远方,你却从没离开过他包容的心!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没有血缘关系,那又如何,这可能比有些有血缘关系的人,感情更好呢,人世间,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此罢了。其实,有多少人羡慕这样的情感?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这样的情感呢?只能说: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罢了。

方登给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才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我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这是否说明儿女对父母的关心太少呢?父母总是时时刻刻地想念着,掂挂着我们,我们是否又有这样想念着,掂挂着他们呢?想起这点,自己真的挺惭愧的,自己真的没有做足身为女儿应该做的本份。也许父母也不会那么的介怀这一些啦,但是想起这点,自己也过意不去。总想买衣服给父母,但是一想到买衣服后的场景,就胆怯了。毕竟上一次,给妈妈买了一双鞋,我就给妈妈责骂了一顿,也许她也不是出自真心地想责骂我的,只是不想我破费罢了;也许她是喜欢女儿给她买的这双鞋的,只是她不适合这类型罢了;也许„„只是„„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现代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影片中的女主人翁那样坚强呢?她就是我们女人中的楷模,典范,是我们生活中的女强人。想起影片中的女主人翁的点点滴滴,真的影响了我很多很多,至少我还留着那份可贵的执着,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5.观新闻大求真有感 篇五

我觉得节目一开始的小游戏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们知道了在五个小朋友推工作人员时,没推动而有助跑的时候便完全不同了,就连能推动卡车的工作人员也抵挡不住了。让我们知道在踩踏事件发生时不能和人群相悖。

在踩踏事故发生时,我们要护住自己的头部和胸部不能让其受到打击,因为这种打击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我们要用肘关节抵挡,并且尽力保持平衡不摔倒。但如果不幸摔倒,要及时护住头部,并且要侧卧双手护头,并且蜷缩身体,给胸腔留出足够空间呼吸,以防窒息。

同时我也知道了不能随意把异物放进嘴里,因为容易把异物吸进气管里,导致窒息死亡。但如果不幸吸入应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如果已经到达气管,就不能再使用蛮力而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而且我们也不能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玩火,更不能靠近窗边,防止坠落。

6.观《里约大冒险》有感 篇六

2011年12月13日晚上,我们动画共三个班在学长的组织下,观看了美国的动画片《里约大冒险》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关于鸟类题材的动画片,冒险形式的。这部片子让我感受非常深刻。

片子讲述了鸟儿为获得自由,进行了大逃亡。主人公珠儿为获得自由获得新生三次被抓,但他并没有放弃,主人公布鲁是一个让人类驯化了的鸟儿,但他很聪明几次在危难时刻解决困难,片子最后还是大众化的结局……

片子的一开头以音乐及很幽默的形式开始的,非常适合人们的视觉感受,片子共插入了10段欢快的音乐,在美国很多的片子里都很容易的见到,如《小马王》﹑《僵尸新娘》,﹑《狮子王》等,这是美国动画片一贯的作风。

片子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艳丽。布鲁和珠儿是天蓝色的,象征着天空和自由。浅灰色代表着邪恶,如拉斐尔和那三个大坏蛋等!影片的造型丰富,各式各样的鸟儿,以及不同的装饰物,如黄色小鸟带着一只小瓶盖,大笨狗则带着串串香胶和葡萄,以及调皮的猴子则带着偷来的物品等。猴子设计小巧瘦小代表了灵巧,拉斐尔壮大利爪坚硬代表了邪恶,还有胖胖的大狗,小翅膀大身子的小鸟等。

影片羽毛和人物的毛发的渲染,我感觉渲染的很棒,很真实。这部三维动画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以及镜头的转换及镜头的位置都非常的到位,节奏紧张时多以特写,节奏放缓时多以中景及中近景,表现气氛是则用全景等……

影片的节奏控制的很到位,以快慢快慢循环渐进的。影片的配音我也十分欣赏,这是在和国产影片比较,在中国引进的很多影片中,配音十分垃圾,都破坏了整个影片的感受,及表达的含义。影片的动作调节得很自然,不是那样的生硬。

总之,这部片子拍的还是很成功的。但我想美国的《汽车总动员》﹑《小鸡快跑》﹑《玩具总动员》﹑《别惹蚂蚁》都很成功的赢得了很高的票房,以汽车﹑鸡﹑鸟﹑蚂蚁及玩具等获得灵感,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故事数不胜数,怎么就没有一部很好的片子呢?可能我们的技术创意教育还不够到位吧!!

7.大语文观 篇七

一、努力构建大语文教育观需求学生创新阅读教材文本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那语文学习则必须建立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大语文观的形成或建立, 从语文教学的课程特点和规律看, 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去创新创造性的阅读课程文本。这是因为语文课程文本的篇篇目目都是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传统的极好资源, 只有学生创新创造性的阅读感悟, 那才能形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量, 起到不事渲染不需言传的触动效果, 之所以古人所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样, 让学生去比较理想地充当掘金者。所以,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实践中, 笔者力求让学生去创新阅读, 让学生去创造性的感悟, 绝不去做那些越俎代庖的“无用功”。入选于语文教材的篇篇目目, 可以说是一字一世界, 也可以说是一字一天地, 文字是那样的姹紫嫣红, 又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哲理。初中学生也亟需成为真正的哈姆雷特,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哈姆雷特则是学生创新阅读文本内容的良好体现。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一反以往的教学常态, 让学生创新阅读。对作品主题的归纳, 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概括, 都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做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阅读, 真正意义上主人地位的确立, 所概括起来的主题内容还真是亮丽多彩。人物形象特征的叙述有板有眼, 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再比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 学生为了达到创新阅读的目的, 把视野放得十分的开阔。他们找陆游, 找杜甫, 找曹雪芹, 从古代文学作品寻找丰满诸葛亮人物形象的资源, 这不但使得学生获取了创新性的感悟, 更为理想地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同时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大语文环境的建设, 大语文观的构建,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性阅读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必须赖于大语文教育观的普遍形成, 作为我们教师静下心来、潜下心来研究探索初中学生创新性阅读的相关事宜, 以开放的心态、进取的意识对待大语文环境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好学深思, 不断超越自我, 会使得阅读教材之文本与课外的阅读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的。

二、努力构建大语文教育观需求形成学生阅读框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这样的要求符合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也是大语文观建设的必然索求, 更是未来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但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是很少顾及学生的课外阅读, 以课外阅读去引领大语文环境建设的。这是因为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应试教育的枷锁是不可能会打破的。但应当这样去说, 应试教育虽然藩篱重重, 但毕竟不是影响我们构建大语文环境建设的精神枷锁。如果我们让学生去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 反而会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水平。因为毕竟我们的考试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 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是形成学生构建大语文教育的学生阅读框架。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当说是比较重的,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挤用他学科课程和休息的时间去“头悬梁锥刺股”, 我们必须将使用的教材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来个适当的联姻,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增强学生广泛涉猎基础上创新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应当说教材内容和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都是姹紫嫣红的园圃, 是质地优良的富矿, 是美甲天下的胜景, 是神秘难测的仙界。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去创造性地欣赏这园圃, 开采这富矿, 观赏这胜景, 肯定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三、努力构建大语文观需求形成学生自主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的建设, 大语文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完全赖于学生的自主构建的精神。譬如教学9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充分地让我们的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阅读。这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篇短篇小说, 莫泊桑所处的时代应当是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 应当说莫泊桑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那么在我们所涉猎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诸多肮脏和丑恶的呢?教学时向学生抛去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 那么学生会投注于极为丰富的精力去搜寻资料, 去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当然我们教师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去指点迷津。再比如教学9年级上册的朱自清的《绿》, 这篇课文着力刻画梅雨潭水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 表现出梅雨潭水绿色的神韵。教学这篇散文时, 笔者让学生去涉猎朱先生的其他散文, 学生便过多了解到朱自清先生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再让学生去充分地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充分的读进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实实在在地悟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交流中, 不少学生都能够说出与之基本吻合的内容来, 尤为令笔者欣慰的是竟然有学生这样说道:“梅雨潭是个低洼潮湿的地方, 朱自清先生能够发现并致力赞颂潭水的绿色, 表现出他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必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界所极力推崇的大语文观发展必然, 也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认真审视、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观念,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以“大语文观”引领写作教学 篇八

笔者认为,我们在写作教学上有一个错误倾向,即所谓在有限的几节作文课中教学生写作,而不是把学生放在广阔的天地中让其写作。“教写作”则学生被动地跟在老师后面,应付式的居多;“让学生写作”则多半是带有浓厚兴趣的,自发性较强的写作活动。写作教学上,一旦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那将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的写作成为表达生命的需要,那是一种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是有难度的。笔者认为,以“大语文观”引领写作教学,应该是大势所趋。

“大语文观”的提出是建立在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的基础上的。基于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寻求破茧化蝶之道。

一、立足大教材,拓宽阅读河床,增加写作积淀

如果单纯从语文教材的讲解示范来提高写作水平,那肯定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写作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更多的是在一本薄薄的教材里寻章觅句地耗费时间。课余时间又被各科作业塞满,很少有时间来进行自由阅读。即使阅读,很多学生读的也只是同龄人的作文选之类。文学价值有几多可言?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在学校课程安排中,不惜血本地安排专门让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把那些重复机械的训练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的心灵在文学世界中遨游。唯如此,一颗写作的心才会不断充实、丰富,也才会逐步地敏锐、深沉。

在教师引导下的自由地阅读、大量地阅读,不仅会对写作教学,同时还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这当然需要我们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作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书海浩瀚,良莠不齐。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缺少鉴别力。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列出一批阅读名录,不一定是大部头的文学作品,可以是散文集粹,可以是文学鉴评,也可是优秀的杂志甚至影视作品。但一定必须是精品、上品。在阅读过程中,可精读、可泛读;可研读,可娱读。最好是带着笔墨读书,摘录、写批注等。我们写作教学应立足于大教材,拓宽阅读的河床,引导学生走向深沉的文学之海。

二、投身大课堂,疏浚学习外延,丰富写作阅历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引导学生跳出课堂教学的一亩三分地,将学生的家庭生活、课余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现实中,许多学生因为缺少生活积累,因而写作题材总是在学校和家中徘徊,很少有人将观察的视野推向社会生活。而面向社会生活,这是学习写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很难迈出的一步。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诗人李白一生饱读经纶,年少时他便仗剑游历天下名山大川。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那一段游侠经历,乃至后来辗转流放的社会生活经历,诗仙的诞生也许还是一个历史的问号。生活的经历、社会风霜的洗礼,往往是写作最可宝贵的源泉。

而当今学生,几乎被“关”在校园长大。难怪写作的境界拓展不开。我们应当主张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图书馆,走向大千世界,走向广阔天地。观世象纷纭,感社会沧桑。

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如文学社、广播、甚至校园电视。让它们真正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绚丽舞台。而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显得形有余而实不足,真正地浪费了可以发挥作用的教育资源。

三、着眼大教法,打破框框模式,寻觅教学佳境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各有特点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写作教学的大教法应该是立足于教师学识与个性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学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灵活的,是变化的。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所谓某某“主义”,要少谈些主义,多面对问题;更要少埋怨问题,多开点“药方”。我们的写作教学思维既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同时也不能盲目追时髦,搞一些形式上的花头翻新。“于无法中取法”,这是写作教学大教法的精髓所在。

大教法离不开“大师”。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写作上的行家里手。我们不敢说作家一定能教好学生写作;但最起码说,教师懂写、能写、写得好,学生才可能写得更好。时下,不少教师出于面子问题,不敢轻易写下水文,生怕不如学生。其实“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禀赋有不同。教师如果有这样一种大胸怀来和学生共研学问、教学相长的话,那么写作教学必然会迎来一个大境界。

9.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九

时间飞逝,32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而又可怕的23秒钟里,毁了无数个家庭。

当元妮说没了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话是多么精辟,是多么的让人心碎。正因为这场地震毁了无数个家庭,伤害了那么多的生命,在这短短的23秒,毁了多少人的青春,真像海报上的“那句话23秒,32年”。

在废墟中,方登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助极了,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方登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3个字使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方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对于这个母亲来讲也是最大的痛苦,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放弃哪个,都会痛。就这样这个母亲的心,碎的再也拼不起来了„„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方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方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作。在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并回到了离开32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方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方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方登的希望,对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方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方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灾难勇敢地搏斗!

10.大人力资源观 篇十

2011年1月30日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项会议,参会的高层以及中层领导为人力资源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会议的结尾,人事部负责人对人力资源作了这样的概述:各个部门一方面是人事方面领导,另一方面是业务层面上的领导。这就是说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人资培训部的,而是每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部,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大人力资源观”。

大人力资源观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兴思想,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落脚点必须以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其核心理念是要支持企业的长足发展,以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不要把人力资源局限于每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比如公司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长足发展仅仅依靠人事部、培训部等类似的人力资源相关部门,这是一种将人力资源管理封闭于狭小的空间里,不利于公司人力资源发展全局战略思考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大人力资源观。

以公司的角度出发,大人力资源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根据公司发展的远景来建设和开展人力资源规划。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远景和企业文化,集团的企业战略是由单纯生产型企业逐步过渡到服务和生产相结合的国际化企业,寻求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导型企业。并且集团的企业文化同时要求始终贯穿尊重、沟通、诚信、自强、卓越的理念。

那么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初期就会是以单纯的熟练工人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公司的生产任务为目标,而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和成长,公司要逐步凝聚一些自己培养的以及陆续新加入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并通过各个部门的精心培养,逐步渗透尊重、沟通、诚信、自强、卓越的企业文化。

二、大人力资源建设是一种涵盖了公司的人才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战略、组织和系统,落实到各个相互配套的操作系统。

人才建设主要针对的是公司的软实力,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部门需求相结合而选择适合本部门岗位的人才,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能够较为顺利的找到合适的人选。而组织机构建设更主要的是公司硬实力的表现,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的优化,形成最优的适应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组织结构。而文化建设则需要现有公司的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企业的文化,并付之于实践,渗透到工作中去。

三、人力资源发展不只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所有部门的事。人才管理不仅仅是人事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是所有管理者,包括了高层、中层、基层甚至是员工本人的事情。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成为管理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专家,每一个部门的领导都应该成为管理部门员工的人力资源专家,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成为自己的管理专家。大人力资源观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部门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同时,部门的管理者直接承担着培养适合本职工作的下属人员的职责,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对入职的员工负责任。

所以,人力资源工作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员工的离职率单纯的把它认为仅仅是人力资源的错误的观点是片面的,大人力资源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管理理念的新观点,也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11.大语文观 篇十一

首先,将语文教学生活化。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文章是对生活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的人生体验。读一篇文章就是与一位智者或大师对话。教师要联系生活,深读教材,以独特的视角,对教材作个性化解读,领略些滋味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的生活世界和作品的艺术世界。必要时对课文的丰富内涵作深入浅出的讲解、提示和点拨,学生就会觉得语文其实离我们很近,语文课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知不觉中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然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地。

其次,树立“享受语文”的理念。在中学各学科中,语文学科地位比较尴尬,很多学生进入了“学不学一个样”的思维误区。把语文学习看成鸡肋,用功利思想看待语文。教师要用事实启悟学生:语文学习是最有趣的事,学一篇文章就是与一位精神大师或智者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教诲,从中能使我们认识生活的真谛,陶冶情操,铸炼人格,获得美的享受。我们要抛弃对语文学习的成见,换一种眼光,将语文学习看成是一种享受,形成”享受语文“的观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之后,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第三,指导学生勤于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基础,要能真正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因此我的教学基本指导思想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具体的做法有两点:一是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每天300字,每周一查,加强督促指导。农村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通过写日记可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提炼思想、积累素材的习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写日记作为课外练笔是课堂作文的最好补充,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是读课外书。农村中学图书资料有限,人均图书量不足,图书使用率不高,根本满足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而学生自行买书订书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学生无缘经典名著和报刊杂志,视野狭窄。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学生商量,在班上建立图书角,要求每位或几位学生订阅一种书刊或买一本文学名著,全班凑起来就是二三十种,由学生轮流承包借阅。学生借阅图书不像图书室那样受开放时间的限制。他们可以见缝插针,随时借阅,这种做法深受学生欢迎。他们投入少量的钱读到大量的书,实现了资源共享,增长了见识,提高了阅读能力。

上一篇:对区政府的意见建议下一篇:三年级春游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