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2024-09-30

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共5篇)

1.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篇一

教学中克服学生反证法的心理障碍论文

一、反证法教学的障碍

“反证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不少的数学问题的证明都要用反证法,但是不少学生对学习反证法感到吃力。这里的原因除了与在证明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些阻力是来自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其实心理障碍即使在使用直接证明方法时,也或多或少干扰着学生推理的顺利进行。比如,看到两个三角形相象时,思考过程中就老是受视觉上的支配而不自觉地用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作为条件来进行推理。这种来自心理上的障碍虽然老师们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但通常易把它与来自其他因素的推理障碍相混。没有在客观上把清除心理障碍当作突破反证法的教学难点来考虑。

二、克服反证法教学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发展过程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等四个过程。当一个新知识出现时,学生首先是用旧的认识结构对其进行解释与吸收,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之中。当原有的认识结构不能解释,不能容纳新知识时,则内部系统及对原有认识结构进行重新改组,扩大。使之足以包摄新知识,达到新的平衡。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只是直接证明方法,推理中的每一步在感知上和逻辑上都不会与原有的知识系统和认识图形相互矛盾。他们在具体证明某一题目时,只须将题目具体内容“同化”到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或演绎体系中去。这种感知上与逻辑上的一致性已经形成了他们进行演绎推理的心理基础,成为他们达到心理平衡的依据。运用直接证明方法时,也有心理障碍存在,但那是由于在错觉影响下,或在下意识作用下的原因所造成的。而学习反证法时,推理过程中出现的是感知与逻辑上矛盾的情形,与错觉或下意识是不同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反证法。不将学生原有的演绎体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进行“顺应”的过程,是不可能的。反证法的教学,不应拘泥于教材,宜采取分散难点,逐步渗透,不断深化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到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进行形式演绎的能力。

结果,指导学生练习时,一定要突出两点:一是要将结论的反面当成新的已知条件后,才能由此推出矛盾的结果,否则就不能导致矛盾。二是推理要合乎逻辑,否则即使推出了矛盾后,也不能断言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在“归谬”的过程中其推理应是无懈可击的,其矛盾的产生并非别的原因,只因反设不成立所致。同时,导致矛盾又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与已知条件矛盾。

二是与已学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三是与题设相矛盾。

3、“结论”的练习:“反证法”中的结论是指最后得出所证命题的结论。教学时,一定要严格要求“结论”准确。否则,将前功尽弃。

(四)比较辨析,恰当运用“反证法”

“反证法”在几何、代数、三角等方面都能应用。教学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积极性,可适当补充这方面的练习题。另一方面,学生学了“反证法”之后,企图什么证明题都想用“反证法”来证,结果使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以致弄巧成拙。教学时还应强调,什么时候用“直接证明法”,什么时候用“反证法”,应依所证命题的具体情况恰当使用。 原则上是“以简

(一)浅显事例引入“反证法”的基本思想

学生刚接触“反证法”时,对于此法中根据排中律而“否定反面,肯定正面”的基本思想感到陌生。教学时,可通过学生已有实践体会的浅显的生活方面的事例让学生逐步领会。开始将“反证法”用于解题时候,也宜于用学生已掌握的而且也是最浅显的例子引入。

(二)精讲例题,找出“反证法”的基本规律

有前面的基础,就要注意讲好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特别是重要讲好建立新概念或引出新方法时的第一个例题。教学时,宜于运用具体的几何实例。逐步说明证明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沿着思维规律进行思考,得出“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和规律:

1、反设:将结论的的反面作为假设。

2、归谬:将“反设”作条件,由此推出和题设或者和公理、定义、已证的定理相矛盾的.结果。

3、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不得不成立。

(三)加强练习,培养用“反证法”证题的基本能力

在学生初步领会“反证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反证法”的基本方法以后,还应靠足够的练习来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反证法”证题的能力。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重点突出,根据“反证法”的特点,练习的着重点应放在“反设”、“归谬”、“结论”三个方面。

1、“反设”的练习:“反设”即为“否定结论”,它是反证法的第一步,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反证法”的后续部分,学生初学时,往往去否定假设,教学时,应注意纠正。要突出“反设”的含义就是“将结论的反面作为假设”。在思考途径上可指导学生按以下几步进行:第一要弄清所证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第二找出结论的全面相反情况,注意不要漏掉又不要重复。第三否定时用“不”或“不是”加在结论的前面,再把句子化简。

2、“归谬”的练习:“归谬”即“假定结论的反面成立,而导致矛盾。”就是说将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后,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的结果,这不但是反证法的主要部分,而且也是核心部分。学生初学时,为宜”。一般来说,用“直接证法”的时候居多,但遇下列情况可考虑用“反证法”。

1、当直接证明某个命题有困难或不可能时,可考虑使用“反证法”。

2、否定性问题:在此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即可能就更为具体,常常可以由此去推出矛盾,从而否定可能,而肯定了不可能。

3、唯一性问题:此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是不唯一的,那么,至少可有两个不同者,由此去推出矛盾,来否定不唯一,从而肯定唯一。

4、肯定性问题:此类问题中,有个带肯定性的结论,其反面就是对前者的否定,由此去推出矛盾,从而使问题获证。

5、某些“无限”问题:在些类问题中,结论的反面是“有限”,它比无限更具体,由它推出矛盾,从而否定有限,而肯定无限。

克服反证法的心理障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反证法的关键。并不是说这样做了就保证学生运用反证法证题都能成功。对具体问题的证明,不但涉及到方法的本身,还涉及到个人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等因素,由此判定出一系列教学措施,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证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素养和认识水平。

2.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篇二

一、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 过低估计自己

.在体育教学中, 如果其他人 (特别是有权威的人) 对某一学生作了较低的评价, 就会影响这个学生对自已的认识, 过低地低估自已.另外, 在与他人的比较中, 一些学生多半喜欢拿自已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 因而越比越觉得不如人, 越比越泄气.这种只看到自已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已的优点的比法, 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 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每个学生在学习一种新技术时, 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些学生因自我认识不足, 常觉得“我可能学不会”.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就会丧失自信心.学习时过分紧张, 不敢放开手脚练习, 因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 掌握不了所要学习的技术.同时又使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印证”了消极的自我认识, 使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结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使自卑心理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或挫折后, 不能正确对待, 又未能得到必要的心理调整, 再遇挫折时, 就容易变得自卑.

4.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

有些学生身材矮小、体弱或有某方面的残疾, 因而常为这些苦恼, 总觉得不如他人, 不敢做练习, 对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

二、克服自卑心理的途径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是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

1.通过学习活动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1) 利用学生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其自信心.对体育无特长而又沮丧低沉的学生, 首先, 应该将他们从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解放出来, 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其次, 引导他们在其他方面做些尝试, 并取得进步.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根据自己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优势, 选择自己发展方向.让他们体验到成功获得快乐, 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

(2) 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中倡导“自我挑战”. 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在学习中屡遭失败, 因而丧失信心, 在竞争性的活动中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对这类学生可采用实现“自我挑战”的办法, 将这一次与上一次进行比较, 或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 使其及时发现自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从而培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或采取“成长记录与分析”的评价方法, 指导他 们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 :最满意的动作、最难忘的讨论, 最好的一次合作等, 通过记录并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 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 以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 鼓励学生与自己能力相同的人进行平等竞争.在教学中采取同质分组的方法, 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由于同伴之间差距较小, 在心理上希望能够比对方做得更好, 所以, 他们能在老师的教导下, 比较容易发现自在学习中的不足, 选择适当的或稍有困难的练习内容进行练习, 在遭到失败后, 也较易进行自我检查, 承担较小的责任, 不易出现对自我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2.通过交往活动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1) 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

学生自我意识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形成比较与校正的.交往活动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被他人观察和了解, 从而产生评价.而学生在交往中获取他人的评价的信息, 借助于想象、推理等认知过程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恰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是学生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在交往中学生都是对自我、交往对象以及双方的关系有数估计, 并产生与他人的相应感情, 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反应.

(2) 加强对学生交往中的个别指导.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学生的指导:

3.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篇三

关键词:恐惧心理 动作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跨栏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210-01

跨栏跑在田径运动中是一个技术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的运动项目,也是一项节奏性与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它对学习者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对跨栏跑的运动员及学生来说,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心理也有特殊的要求,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常常会出现“怕栏”的心理现象,这种恐惧心理直接影响了学习跨栏跑的技术;同时,也干扰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跨栏跑教学中如何克服“怕栏”的心理障碍,对提高教学质量,及时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产生“怕栏”的心理原因分析

客观原因:跨栏跑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所需速度、高度、距离、体力,对于初学者容易引起外抑制的强烈刺激,这种刺激在大脑皮层的某一个区域中达到一定强度时,上皮层随即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优势灶—— 恐惧的有关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而与活动有关的神经中枢抑制,导致大脑工作紊乱,失去了对运动器官的支配,出现垫步、碎步、绕栏等现象。

主观条件:

(1)“怕栏”导致的心发慌,心跳加快。

(2)以往练习中跌倒挫伤的不良心理反应。

(3)对别人跨栏失败的内化疑惧。

经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恐惧心理在学生学习跨栏跑中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普遍性,在教学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跨栏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控制和解除学生在跨栏跑中的恐惧心理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2 克服恐惧心理

(1)跨栏跑运动的恐惧心理也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能找到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学生的恐惧心理是可以克服的。

(2)在初学阶段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难易交叉,以完整的跨栏技术为主要原则,提高学习兴趣,一个动作学会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的学习,逐步增强信心,减轻恐惧心理,尽快掌握技术。

(3)教师在上课时应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对跨栏跑教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尽量排除不良心理影响,建立“栏感”。“栏感”是对跨栏跑所有特点的精确感觉,“栏感”的建立与心理机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使練习者感受栏与栏之间的时间感觉和空间感觉,逐渐消除害怕心理。因此,在教学初期应在徒手练习的基础上,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手段如栏侧起跨腿、摆动腿过栏,高抬腿栏中过栏等练习,学习过程中栏架高度由低到高、栏间距离由短到长,并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要求,通过反复的练习,强化过栏意识。通过以上练习再将学生按栏架的高、低分组练习,学生先在较低栏架一组完成动作,再进入栏架较高的一组练习,完不成动作的留在原组继续练习。这样,学生的竞争和进取心理会克服恐惧心理、为力争克服困难进入下一组去练习。

(4)调动第二信号系统,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于“怕栏”的同学利用反馈原理通过语言及时耐心的指出他们的错误动作和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同时,在练习中多给这部分学生一些阳性刺激。如经常用“好”、“可以”、“快”等用这些语言信号给学生以刺激和强化,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即使一点点的进步,也应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5)利用直观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具有鲜明性、生动性、真实性的图片,模型教具有意义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这些积极性迁移到对学习跨栏跑技术的注意力上。让技术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对胆怯的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背景,减少害怕心理。

3 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更好的学习跨栏跑技术

跨栏跑由于栏架的设置,形成了独特的跨栏步和跑跨结合的技术特点,使全程跑的步数相对固定。跨栏跑属于短中距离的速度性项目。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平跑速度、快速的跨栏步动作、合理的节奏,以及跑跨结合的能力。

要强调跨栏跑是以跑为基础的动作,建立“跨栏”或“跑栏”的动力定型,而不是“跳栏”的错误动作;其次,教会学生以跨栏跑的节奏跑动起来;然后,再用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把“跑”“跨”结合起来的过栏技术。

在教学中由于好奇心和竞争心理,使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急于过栏,而忽视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极易出现错误动作和伤害事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主要环节,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引导。在学习跨栏步时,应注意分解练习,采用多样的实效性较量强的模仿练习和辅助练习,以帮助产生正确的肌肉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

跨栏跑技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跨技术的正确与否,起跨动作中存在的任何缺点,都会影响到过栏和落地技术;同时,也会影响过栏后的加速跑进,从而使跑、跨衔接不紧,造成停顿或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等。因而,在“跨栏步”教学中,一定要狠抓起跨技术。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即:学习跨栏步时如何掌握好摆动腿和起跨腿配合的时机问题。只要抓好两腿配合时机才能使学生明确动作技术要领,更好地掌握跨栏跑的技术。

在跨栏教学中,通过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造成恐惧心理的主观、客观原因,以及教学中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征,针对学生“怕栏”的现象,积极鼓励学生要大胆、果断。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地排除心理干扰,使恐惧心理处于有效的控制、加强跨栏教学的系统性、明确跨栏技术要领、加深理解动作技术、提高跨栏跑教学效果、促进了跨栏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6).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6).

[3](美)理查德.考克斯.运动心理学[M].张力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5]徐献红.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06(3).

4.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篇四

关键词:高中体育;心理行为;改善措施

高中阶段是许多人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最宝贵、最具特色的时期,然而,高考的压力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若调整不好,会使之走上极端,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高中生在校一周有两节体育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两节体育课,因为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与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非常相似,下面就介绍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种心理行为表现:

一、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

1.自卑心理

因为某种原因对自己产生轻视,认为在某几个方面自己與他人相比不如人的消极心理现象。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总感觉自己在运动方面或学习等方面不如人就表现为不愿和同学一起运动或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行为会对整个教学都产生消极影响,同样在学习上也表现为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不把精力花费在学习知识上造成厌学的结果。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估计过低或过高、伤及自尊都会产生自卑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现有的事实为基础来衡量;另一方面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患有某种疾病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的,有问题后又不肯与他人交流,长期积累,没有及时排解,问题越积越多就出现压抑的心理,或碰到挫折以及心理创伤后,对自己的能力有怀疑而产生的自卑。例如:对肥胖的学生来说,他们想上又不敢上体育课,有时他们还特别害怕上体育课,因为就连最简单的跑步,他们都怕遭同学嘲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一上体育课就以各种理由请假,尽量避免让同学看到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由于这种自卑造成越胖越不动,越不动越胖,进入恶性循环。这好比在校的高中生有的学生文化成绩差一点,有时自暴自弃,他们就不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还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就不如人;他们会把精力投到其他方面,时不时地犯点小错,来吸引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屡错屡犯。最后造成根本没办法再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胆怯心理

胆怯形成的原因有: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学生通过努力后达不到教师所要求的目标,造成害怕的心理,就不愿参加集体练习;另外在运动中学生可能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活动,在没有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进行剧烈运动造成运动损伤,或由于学生方面的一些特殊状况,身体不良、患病、受伤、疲劳等原因,引起运动过程中学生反应迟钝,协调能力差而导致损伤;或由于场地设备的不达标、不良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胆怯心理。例如,在学习“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开始就把高度定在1.2米,这样的高度对女生来说几乎全军覆没,一个都跳不过,她们看到这样的高度就不敢试跳。若女生从90厘米高度开始试跳,男生从1米的高度试跳,这样会减轻学生的恐惧感,同样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最后一名学生在下次考试中要追上班级现在处于第一的学生,这个目标太高学生达不到就容易对学习丧失信心。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克服自卑胆怯心理

1.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发现、肯定、欣赏自我,并提供让其表现的机会,特别对一些自卑感较重的学生尤其重要。例如,在男子1000米的教学测试中,鼓励肥胖的学生只要跑完1000米,不管他的成绩是多少,我们都让有这样表现的学生及格,这是对他们参与运动的肯定,提供机会让其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克服他们的自卑。体育教师首先应通过尊重学生来引导学生尊重自己,不能用刺激的语言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现在的学生特别敏感,心理非常脆弱,有的爱面子,不能接受教师任何批评的语言,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老师批评她家的孩子就会找老师说理,是孬她家的孩子,其实不然。

2.培养学生的合群利他,促进他们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心目中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而体育教学是全班一起练习的集体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群性。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集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多鼓励、帮助,不要轻视、冷落,学会宽容和忍让。

3.开展抗挫力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一些小障碍,制造机会让学生克服,并在克服困难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样在学习中教师对后进生的鞭策语言非常重要,有时能激励学生向前,有时能让学生一落千丈。另外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做好运动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等方面尽量在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并能在活动过程中排解压力,调整好心态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5.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 篇五

[关键词]化学;教学;逆反心理

在中学化学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和行为均有较强的可塑性。好奇、好动、爱探究、精力旺盛,是他们的特点。他们的这些特点对化学教学的开展十分有利。对于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师应予以热情鼓励和支持。同时,教师也应看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另一面,即在逆反心理驱使下出现的某些不良行为。这个方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常表现为:明知自己即将进行化学实验违反操作规则,却仍我行我素。在违规操作过程中,没有考虑其行为将产生的严重后果,只图“做个痛快,弄个明白”。等后果出现了,方知教师讲解的重要性,可此时后悔已于事无补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这些情况。

一、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逆反心理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总体上,是一种抵触性的心理倾向,但严格意义上可分为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两种情况,区别的关键就是看具有逆反心理的行为意向是否有利于集体各项实践、班级舆论导向和健康向上的人格等。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往往会对所在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化学的学习有阻碍。如果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不能一味采取硬管手段,强迫学生就范,而要使用深入细致的说服办法进行引导,否则就可能会激发矛盾。要消除和避免消极逆反心理现象,还是应该认真分析一下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二、积极引导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仪器加热,九年级、高一年级的学生都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点,尽管教师多次讲解和示范,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就是不信试管外壁沾水加热会破裂。学生的违拗性是不可忽视的,就好比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些现象,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实验少,不信任教师而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利用破损的旧试管让学生亲自体验并请有经验的学生现身说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于教师讲授的化学反应,没有实验的支持,很难使学生接受,时间一长,化学就变成记忆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的毫无生气的学科。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产生,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要想积极引导学生,就必须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巧用“激将法”,能优化教学效果。这也可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实践表明:对那些表现欲较强又十分好胜的学生,“激将法”尤其有效。九年级的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方面是一个难点,教师在充分讲清要点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激上一句:“以往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的各个环节上出错(如不配平、不把—改=、不写箭头等),老师料定你们班也会有这样的学生!”这时会有不少学生十分激昂地大声接上话:“不!老师,你等着瞧,我们偏偏不让你料准!”

事实正如其言,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因此如愿以偿。

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遇事不肯认输。教师了解了这一特点,就可以掌握规律,因势利导,使得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进入教师意志的轨道,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研究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因人而异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联合各学科教师及家长,对学生采用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方式,就能克服或减弱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学校食品安全培训下一篇: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