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的石油与安全(精选5篇)
1.论述中国的石油与安全 篇一
自1997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 石油安全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确保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举措很多, 但我们认为:合理引导汽车用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原因有二:一是汽车用油占我国石油消费的比重很大;二是未来十年我国汽车消费仍将高速增长。
1.1 汽车用油占我国石油消费的比重很大
自1978年以来, 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这其中经历了汽车消费加速增长的第一个高潮期和汽车消费平稳增长的过渡期。
资料来源:1998~2003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的15-26;2004~2008年数据分别来自2005、2006、2007和2008年2月28日及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2003年是我国汽车消费的第一个高潮期。图1显示, 期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2.58%;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319万辆增长到2384万辆, 其中, 私人汽车保有量由423.65万辆增长到1219.23万辆, 增长了近三倍。
2004~2008年我国汽车消费呈波浪式发展, 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率分别为15.02%、57.88%、15.15%、14.28%和13.35%。
数据来源:1998-200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6-9页, 2008年数据来自中商情报网2009年2月2日的统计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油和柴油消费总量不断上升, 其占石油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由图2看出, 1998年我国汽油和柴油消费量为86.1百万吨, 而2008年上升到202.3百万吨, 年均增长9.90%;汽油和柴油消费占石油消费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43.71%增长到2008年的53.85%。
1.2 未来十年我国汽车消费仍将高速增长
1.2.1 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预示着未来我国汽车普及率会进一步提高
多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2008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1.0元, 较1998年的5425.1元增长190.89%, 年均增长19.0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61.0元, 较1998年的2162.0元增长120.21%, 年均增长12.02%。
国际经验表明, 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长达70年的考察期内, 呈现出汽车拥有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上升的普遍趋势, 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轿车普及率达到每千人500辆左右时才有所减慢或回落, 而汽车保有率达到每千人700辆之后还会上升。我国人口按13亿计算, 2008年每千人拥有汽车49.75辆, 拥有轿车18.75辆, 因此, 未来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2.2 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导汽车消费的增长
1998~2007年间, 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尤其是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0年间分别为49.1、47.7、46.2、45.6、47.2、45.5、43.0、43.1, 这说明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目前, 汽车在我国属于高档耐用品, 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增强人们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如2008年,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 汽车类增长25.3%。
1.2.3 我国汽车消费进入第二个高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 2009年1月份全国共售出汽车73.55万辆, 这使得我国登上了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高于美国当月的65.7万辆。2009年6月30日, 中新社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9》预计,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030万辆, 较2008年的938.05万辆增长9.8%, 增长幅度上升3.1个百分比。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市场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汽车消费将迎来第二个高潮, 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一般持续10年左右, 销量年均增长20%。
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部门预测, 2020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可能超过6.2亿吨, 而到时原油产量仅为2亿吨, 对外依存度达到67.74%, 严重威胁我国石油安全。按照目前汽车的增长速度, 2020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 年耗汽油、柴油超过2.5亿吨。按照图2中显示的汽油和柴油占石油消费的平均比重47.47%计算, 相当于消耗原油5.27亿吨。因此, 控制和引导汽车用油是我国石油安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2 成品油价格政策引导汽车消费成品油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各国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分为三类:高价政策、中价政策及低价政策。
根据德国技术合作公司 (GTZ) 的调查显示, 2008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平均汽油零售价格, 最低为2美分/升 (委内瑞拉) , 最高为253美分/升 (厄立特里亚) 。
(1) 采取低价政策的国家包括实行高补贴政策的国家和低油价国家。实行高补贴政策的国家包括:委内瑞拉、伊朗、利比亚、阿尔巴尼亚、巴林、土库曼斯坦、科威特等, 汽油价格2-29美分/升, 柴油价格1~27美分/升。
而一些石油消耗量较小的产油国, 其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包括:也门、缅甸、阿联酋、印尼、马来西亚等, 汽油30~55美分/升, 柴油30~77美分/升。
(2) 采取中价政策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其成品油的价格参照原油价格, 综合考虑原油加工、成品油储运及销售环节的成本和利润, 成品油价格中消费税所占比重较小。
(3) 采取高价政策国家包括:欧盟各国、以色列、日本、韩国、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这类国家普遍采取高价政策, 其成品油价格远远高于美国。
不同的成品油价格政策, 在引导汽车消费成品油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高价政策在控制汽车用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这方面, 欧洲各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2.1 欧洲的成品油价格政策
2.1.1 高油价政策
从2008年的汽油价格可以看出, 欧洲各国普遍采用高油价策略。2008年WTI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63美分/升, 评估出汽油正常零售价格约为88美分/升, 而英国全年平均汽油零售价格为144美分/升;意大利全年平均汽油零售价格为157美分/升。欧洲国家中平均价格最低的国家西班牙 (汽油零售价为123美分/升) 的零售价格也高于国际正常零售价格。
2.1.2 高税率政策
表1显示, 欧洲的高油价是由于各国对成品油消费实行高税率。2009年5月18日英国95号汽油的零售价格为1105.33欧元/千升, 税前价格只有347.10欧元/千升, 税率达到218.45%;法国和意大利的税率也分别高达198.98%、165.74%。而美国当月的税率只有20%左右。
2.2 欧洲成品油价格政策促进汽车节油, 引导成品油消费
欧洲的高油价、高税率政策促进了汽车节油, 合理引导了汽车对成品油的消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高油价促进汽车节油技术的进步
在高油价下,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欧洲的汽车生产商竭力提高汽车生产技术, 主要是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由图3知, 欧洲的汽车燃油效率不断提高, 它已经由1999年的8L/100km降低到2008年的5.8L/km, 且欧盟计划2012年实现汽车平均耗油降低为4.9L/100km的目标。从图3中还可发现欧洲的汽车燃料效率高于美国和日本, 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注:该汽油为95号无铅汽油数据来源:欧洲委员会2009年5月18日的油价公告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的金约夫的《我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法规情况》报告
2.2.2 高油价引导小排量汽车需求增长
对高油价反映最敏感的是消费者, 因此, 为了减少汽车消费支出, 欧洲各国消费者不再选择大排量的高档汽车, 而更多地购买小排量微型轿车。多年来, 欧洲小排量汽车消费量占乘用车消费总量比重不断增长, 它已经由1990年的30.0%增长到2009年5月的44.9%, 涨幅14.9个百分点;而中高档轿车消费量的比重大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发展, 1990年的比重为22.0%, 而2009年5月已降至15.0%, 回落7个百分点。
2.2.3 高油价抑制奢侈性汽车用油
欧洲国家的汽车普及率虽然很高, 很多家庭拥有不止1辆汽车。但很多人平时上班基本乘坐公共交通, 私家车只有在节假日外出度假或购物时才使用。在英国伦敦等大城市, 一些居住在远郊的市民, 即使开车进城, 也是将车停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 然后换乘公共交通。因此, 奢侈性的汽车用油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欧洲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影响下, 欧洲各国在控制石油消费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以英、法、意三国为例, 由表2数据知, 2008年较1974年的34年间, 英国的GDP由197.523十亿美元上涨到2674.085十亿美元, 上升12.54倍, 法国和意大利的也各上升9.56和10.75倍;然而, 英国石油消费量却由105.3百万吨下降到78.7百万吨, 下降幅度达33.80%, 法国和意大利的下降幅度也各达31.24%和24.60%。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却由1974年的61.90百万吨上涨到2008年的375.7百万吨, 涨幅达506.95%)
数据来源:石油消费量来自BP世界能源统计2008、2009;GDP值1974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数据表》, 2008年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 为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我国应采取相对较高的成品油价格政策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我国在鼓励汽车消费与保障石油安全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而要缓解这一矛盾, 我国必须发挥成品油价格政策的杠杆作用。在这方面, 我国应借鉴欧洲的经验。
3.1 采取相对较高的成品油价格策略
与欧洲国家相比, 我国成品油价格偏低。例如, 2008年7月的97号特级汽油零售价格每升约6.5元, 欧洲国家价格是我国的2~3倍。针对我国国情, 我国应采取相对偏高的成品油价格策略, 也就是说, 未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应高于国际市场的成品油价格。
同时, 我国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在实施相对较高的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同时, 对于一些弱势的群体或产业 (比如公共交通、农牧渔业等) 则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按用油量进行扶持。
3.2 采取相对较高的税率策略
数据显示, 我国成品油价格在未开征燃油税时和欧洲国家的税前价格相差不大, 关键在于欧洲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现状, 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我国可学习欧洲高税率政策, 但税率不一定像欧洲各国那么高。
2009年1月1日, 我国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取消了原来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 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增加了燃油消费税, 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 依法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建设资金。这可以视为我国实施高税率政策的第一步。下一步的改革, 应当是开征燃油税, 并且燃油税税率应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从而使成品油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合理引导汽车用油。
另外我国可适当增加税种, 并规范其征收方式和归属, 比如环境税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消费税用于道路建设、石油特别收益金用于鼓励新能源开发等, 实行专税专用。
参考文献
[1]冯凤玲, 胡树华.城镇居民收入对汽车消费市场影响的研究[J].商业时代, 2007, 05:82~89.
[2]催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379.
[3]GTZ International Fuel Prices6th Edition-Data Preview[R/0L].2009-03[2009-6-5].http://www.gtz.de/en/themen/umwelt-infrastruktur/transport/10285.htm.
2.论述中国的石油与安全 篇二
关键词:金融化;石油金融;石油安全;石油美元
新世纪以来,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深度渗透,与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紧密联动,石油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成为深刻影响各国石油安全的关键变量。随着国际石油金融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金融战略已经成为各国构建石油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以健全的石油金融战略确保能源安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目前,中国的石油金融市场正日益完善,积极推进石油金融一体化战略,对于利用金融杠杆加强石油产业调控和规避石油价格风险,进而增强中国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国际石油金融一体化的基本趋势
1. 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期货市场日益完善,石油市场的参与结构和交易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已经由石油公司变成了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石油领域,而且石油市场金融交易量远远超过实物交易量。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为了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石油期货市场的石油基差期权、石油掉期互换等各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风险管理技术愈加完善,石油经济系统变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细致精密的金融市场。
2. 国际石油价格的金融化。从计价方式看,石油价格与其计价货币的利率、汇率的波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美元贬值会直接导致石油等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定价机制看,国际原油定价权已经由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让位于英美石油期货市场,石油期货合约的价格也成为国际油价的最重要的晴雨表。从价格成因看,石油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决定作用日趋降低,英美石油期货市场投机性交易数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各类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成为英美石油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正是他们投机和套利活动推动了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 据相关统计,国际石油期货交易量的70%属于投机行为,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投机炒作因素约占6美元~8美元。在期货市场上,作为“黑金”的石油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
3. 国际石油产业的金融化。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手段的日益创新,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公开上市、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国际战略投资与风险投资等方式也逐渐成为石油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为了加大对高成本、高风险的石油勘探的支持,许多国家专门设立了用于石油产业投资的各种石油基金或发展基金,加速社会资本向石油产业链的流动。在国际上,石油基金不仅是个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选择,也是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石油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为石油企业拓展资金运营提供提供了途径。石油企业把部分资金适当投入金融领域,可以让闲置的资产增值,为主业经营带来更多的资金。同时,石油金融的蓬勃发展也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多种投资选择,有效对冲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实际上,国际上的大石油公司纷纷参与石油衍生品市场甚至金融衍生品市场,大量采用期货、远期、掉期、期权等各种衍生工具防范价格风险。
4. 国际石油安全的金融化。石油安全是一国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和经济地获取所需石油的状态和能力。石油战略专家丹尼尔·耶金指出,“能源安全是指以合理的价格保障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而不危及国家价值观和目标”。随着石油经济体系日趋融合,石油安全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对石油消费国而言,国际油价高位强势震荡,对经济的冲击波效应持续放大,不得不承受高油价带来的经济重负的严峻挑战。对于高油价对经济的影响,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指出,如果每桶原油的价格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那么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会减少0.75%。 为此,保障可靠、廉价的石油供应成为各国提升石油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 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主要挑战
1. 减少国际收支,导致财富转移。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日益增加,我国石油进口量价齐增,石油外汇支付屡创新高,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海关总署披露,2010年全年石油进口总计耗资1 574.91亿美元,而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 094亿美元,即我国2010年要拿出GDP2.6%的份额在海外采购石油。由于原油价格飙升,2011年国际市场油价平均水平涨到超过110美元的历史高峰。据海关总署披露,原油进口数量增幅为6.0%,全年进口原油共花费1 966.6亿美元,同比增长45.3%;2011年成品油进口数量增幅为10.1%,共花费327.0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增幅为45.5%。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型”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国的GDP将下降0.7%。
2. 推高商品价格,加剧通货膨胀。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最初级的化工原料,处于许多行业的上游,涉及的行业广泛,产业链长,传导作用强。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对国内许多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间接的深远影响,也给我国经济的整体运行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我国原油进口数量日益加大,国际油价上涨不可避免地推高了我国的PPI指数,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宏观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根据学者的推算,当石油价格上涨100%时,价格总水平将上涨6.23%,居民消费品价格将上涨3.01%。
3. 冲击石油产业,激化投资风险。在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形势下,为了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我国有实力的石油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开始尝试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由于我国石油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缺乏多元化的石油衍生品工具,国内企业只好选择境外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在参与境外期货交易过程中,国内企业的持仓头寸、资金进出等重要信息极易通过境外交易机构提供的交易系统暴露。由于国内企业经验缺乏,容易落入一些境外交易机构专门针对中国设计的石油衍生品陷阱。虽有中国航油在新加坡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前车之鉴,我国仍有不少大型企业后来重蹈度辙。
三、 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根本困境
1. 石油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庞大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石油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到2006年已经突破45%,其后每年都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一路攀升,我国石油供应格局正在由国内为主转变为国外为主。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2010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由于国内探明石油资源相对不足,今后国内原油产量不会有明显增长,石油需求与供给的缺口注定会逐渐拉大。国内外许多机构都对中国未来石油供需进行了预测,普遍认为, 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每天800万桶左右,而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70%。我国石油进口具有进口依存度高、递增速度快、进口来源地集中的特征,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石油金融话语权严重不足。所谓石油金融的话语权是指在石油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话语权严重不足通常是指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现象。在石油进口上,由于我国缺乏足够规模和比较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不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国际石油的定价,只能被动承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涨之累。由于中东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由于亚洲市场一直缺乏能够反映亚洲地区需求状况的原油期货市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亚洲溢价(Asian Premium)。在成品油定价机制上,目前我国被动跟踪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地成品油价格的变化,既不能反映国内的供求关系,也未能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大国所应有的定价权和相应的市场影响力。
3. 石油美元标价权难以撼动。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维护已经脱离“金本位”的美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确定了“石油美元体制”,即国际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这样以来,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不得不向美国出口商品换取美元,石油生产国赚取的大量石油美元又通过向美国市场投资的形式回流到美国。国际石油贸易以美国计价后,美元利率和汇率政策的任何调整都会直接影响国际油价,美国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甚至操纵国际油价。由此,美元重新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4. 石油市场金融化亟待提高。尽管石油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参与程度还相对较低。继2004年的上海期货交易所后,上海石油交易所、大连石油交易所、华南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纷纷成立。这些交易所市场规模较小,交易品种单一,仍以现货交易为主,期权、掉期等石油衍生品市场尚未建立,市场参与程度和国际化开放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石油金融主体方面,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冲基金,投机资金暂时也不能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只有少数大石油企业经过批准后可以到境外进行套期保值。我国石油企业普遍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能力,内部风险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总体看来,我国的石油行业与金融领域的相互融合未能紧跟国际潮流,还停留在以银行信贷为主、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辅的传统石油金融阶段。
四、 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战略选择
1. 建立多层次的石油交易体系。高度开放、竞争、高效、规范的多层次石油交易市场,有利于石油价格的发现和形成,也有利于资源配置和风险规避。现代石油市场是由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组成的多层次交易体系。其中,期货市场逐步确立了在国际石油交易中的核心地位,期权、掉期等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已经成为石油期货市场的重要补充。在我国建立规模较大、规则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不仅可以通过石油库存和交易数量等信息形成反映我国石油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积极参与国际油价的形成过程,还可以借此确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石油交易规则的制定权,从而增强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话语权。
2. 培育多元化的石油金融主体。第一,培育多样化的石油金融交易主体。适时推动与石油产业有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如石油银行、石油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等机构积极参与石油产业发展和石油市场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尝试投资石油衍生品市场。第二,鼓励具有条件的石油企业选择运用期权、期货和远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规避油价上涨成本。在规范公司治理和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建议考虑逐步放宽对国内企业参与石油衍生品市场交易的限制。第三,在加强我国石油衍生品市场管理的前提下,应逐步引入有资质的国际石油公司进入我国石油金融市场,增加我国石油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数量和规模。
3. 推进多样化的石油金融支持。第一,设立石油基金是促进石油产业和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应建立海外并购基金、产业开发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专项石油基金,拓宽石油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第二,建立石油银行体系,除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继续承担石油政策性银行的引导性功能外,还可以鼓励和支持石油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石油战略储备银行,通过发行证券设等形式为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筹集资金。第三,推进外汇储备资源化战略。尽快建立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机制,实现外汇储备向资源储备的转变。第四,丰富石油贸易方式,推进石油交易结算多元化。中国有必要制定石油货币金融政策,逐步扩大与一些产油国实施的“石油人民币”的结算方式,降低因汇率变动带来的石油价格波动风险。
4. 强化战略性的石油金融管理。第一,建立石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一方面,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石油金融产品的推出和运行创造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沟通,协调监管,以保障石油金融产品的交易安全。第二,健全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进一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所与投资者的风险。我国还未制定专门的期货和金融衍生品法律,目前所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法律位阶过低,完全不能完全满足蓬勃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尽快出台《期货交易法》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法规及细则,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发行、交易、清算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总之,一方面要有策略、有步骤地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促进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来完善石油市场体系,健全风险控制机制,防范风险在石油和金融两大产业之间进行传递,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洪涛等.石油金融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8,(7).
2. 马登科.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的原因探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3).
3. 陈柳钦.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战略研究.武汉金融,2011,(6).
4. 彭民等.石油金融化效应的经济学解释.北方经贸,2010,(10).
5. 于民.七家国际大石油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1).
6. 黄运成,马卫锋,李畅编著.中国石油金融战略体系构建及风险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9.
7.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能源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0.
8. 刘佩成.国际油价暴涨的原因、走势及战略对策.当代石油石化,2004,(11).
9. 周默,殷建平.国际油价涨跌波及数十个产业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23).
10. 陈久霖.中国需要建立完善石油金融体系.中国企业家,2010,(13).
11. 马卫锋等.构建石油金融体系: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资源科学,2005,(6).
12. 张宇燕,李增刚著.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62.
13. 宁宇新,李静.能源金融在石油行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会计之友,2011,(3).
14. 张宏民.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78-179.
15. 张茉楠.构建新型能源金融体系的“战略图谱”.发展研究,2009,(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的博弈均衡”(项目号:09CGJ005)阶段性成果。项目主持人:赵庆寺。
作者简介:赵庆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副教授,博士。
3.中国石油:事关战略安全 篇三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大庆油田的开发,我国曾结束了用洋油的日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石油战略安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编者
我国石油资源现状:藏量丰富品位较低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据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预测全国石油地质资源量约940亿吨。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预测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有135亿吨。截至2001年底,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57亿吨。其中已采出33亿吨,尚剩余24亿吨,按目前年产1.62亿吨计,储采比为14:1;待探明可采资源量为78亿吨。石油工业发展还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海上。其中东部地区占39%、西部地区占28%、海上占26%。由于我国以陆相生油为主,资源品位较低,难开采资源的比重较大,其中重油资源占21.1%,低渗透油资源22.4%;而待探明石油资源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海域、沙漠、沼泽和山区等开采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要开发这些资源,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我国石油生产现状:增长缓慢与稳产
2000年我国石油产量达1.62亿吨,居世界第五位,是世界主要产油大国之一。但值得指出的是,受资源条件限制,近年来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由70年代的13%下降到80年代的2.7%,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1.5%左右,呈逐年下降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加快,自1993年首次超过石油产量后,供需缺口越拉越大!自1996年以来,我国石油产量基本稳定在1.6亿吨的水平,2001年为1.65亿吨。而同期石油消费量却从1.7亿吨猛增至2.31亿吨(参见表1)。
1993年是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的年份。表1中虽然显示1993年石油供多于需,而实际上的供给产量指的是原油产量,而消费量则指最终的油品消费量,因为从原油炼制成油品损耗很大。如果消费量也用原油表示,消费量要高得多。根据进出口统计,1993年中国净进口石油993万吨。
目前,陆上东部的大庆、辽河和胜利等老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不仅开采技术难度大,而且成本很高(出水比油多),面临产量递减。如2000年我国陆上共计生产原油1.4329亿吨,比1990年上升了654万吨。其中,东部地区2000年产油量1.1478亿吨,比1990年反而减少了1165万吨。我国石油产量的稳定主要得益于西部新区和海上油田的跟进和接替。新疆、长庆、青海、塔里木等油区产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稳定陆上的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0年中西部地区产量分别达到728万吨和2123万吨,比1990年上升了527万吨和1292万吨。
海洋石油近十年生产发展较快,由1995年的841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1757万吨。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我国的石油产量已经接近高峰。预计今后20年内我国石油产量会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目前的问题是,中西部油田开采条件恶劣,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海上油田开发前景虽被中外专家看好,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足以改变中国石油战略现状的大型油田,东部油田又呈递减之势。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见表2)。
石油需求:增长迅猛
伴随中国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石油消费量也一路窜升,2001年达到2.31亿吨,比10年前翻了一番(参见表1)。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6.6%,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石油需求必然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第一、经济增长势必带动石油需求增长。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必须考虑能源资源的支撑作用。第二、随着中国的发展,不仅“旧经济”(高耗能产业)的规模扩大要增加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更多的石油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振兴机电、石化、汽车和建筑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石油的需求都比较大。例如石化行业的乙烯产量要达到1000万吨就需要6000万吨的原油做底衬。第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石油,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提高。目前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量依然偏低,2001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为177公斤,比1990年的102公斤增加了74%,但仍低于58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第四,环保和能源结构优化需要更多的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目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平均水平是:石油38.4%,天然气23.7%,煤炭24.7%,核能6.6%,水电6.5%。2001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为:石油27.5%,天然气2.96%,煤炭61.9%,水电6.9%。相比之下,中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仍是煤炭“当家”,油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太低。显然,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方向是油气。
1991年~2001年间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为7%左右,考虑到今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将趋缓,加上替代能源和节能等方面的努力,今后2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可望降至4%左右。这样,2010年和2020年的石油需求将分别为3.4亿吨和4.84亿吨左右。同期我国产油量最乐观的估计分别为1.94亿吨和1.87亿吨(参见表2),供需缺口分别为1.45亿吨和2.97亿吨!(参见表1)。
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深
一方面是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一方面是石油需求日益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石油还自给自足或“略有节余”,在此前后虽开始进口原油,但中国也出口部分原油,因此尚能“收支相抵”。但此后供需缺口不断拉大,石油进口逐年增加成为大势所趋。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进一步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据海关统计,1993至2002年上半年,我国石油进口累计5.05亿吨,净进口量累计3.1亿吨,分别相当于同期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28.2%和17.3%。2000年进口石油8832万吨,净进口6960万吨,净进口比上年增加58.9%。2001年的石油净进口为6492万吨,2002年的净进口量估计会在6700万吨左右。进口石油已经成为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的主要途径(参见表4)。
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在能源方面的对外依赖程度进一步扩大。其中石油缺口在2005年达到1亿吨左右,2015年达到2亿吨左右,2020年达到3亿吨左右。对外依赖程度将于2015年之前超过50%,这对我国石油供给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进口石油从哪里来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亚太地区(各占42%)。近年来,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依赖不断加强,2001年进口比例上升到56.2%。同时,中国从非洲的进口增加到22.5%。比较大的进口来源国是伊朗、沙特、阿曼、苏丹、安哥拉、印尼、越南和俄罗斯等国。今后原油进口更多地还要依赖局势动荡的中东,中东一有风吹草动,中国必受影响。而从中东运油最快最便捷的途径是穿越马六甲海峡,这又是一个十分容易被封锁且海盗日益猖獗的地区。我国的石油进口建立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基础上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成为中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来源,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占据我国燃料油进口市场的27%左右。
进口石油费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石油虽花去了不少外汇,但从未造成外汇支付方面的问题。即使在2000年石油净进口量和油价双双抬升的情况下,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但石油进口额128亿美元仅占我国GDP总量的1.27%和我国外贸出口额的5%左右,并没有导致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2001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和油价有所回落,石油净进口额下降了近20%,外汇支付压力又大大减轻。
今后,虽然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会大大增加,但我国的GDP和出口也会同时增长。如果按照2020年国际油价为25美元/桶计算,我国进口3亿吨石油的花费为555亿美元,假定届时我国GDP总额为4万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万亿美元,进口所需外汇也仅分别相当于它们的1.39%和5.55%。
石油安全意识呼唤战略石油储备
由于我国进口石油不断增加,而国际石油市场又复杂多变,出于石油安全考虑,不但要开源节流、多管齐下,实行能源利用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而且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在世界主要大国中,中国是惟一没有任何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仅可以防止石油供应突然中断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在油价暴涨的情况下,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出现了经济大混乱,让它们认识到石油储备这一缓冲器的重要作用。1974年11月15日成立的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主要职能就是要求其成员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启用112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但确保了战争期间的石油供应,而且对平抑当时的高油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01年12月,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达到12.93亿桶,占世界石油和油品总储备量(不含俄罗斯和中国)的22.3%,相当于世界近20天的供应量。
中国已经加入WTO,不断增长的石油进口意味着我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与世隔绝来避免石油危机,相反我们将日益依赖与美国、日本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同的石油来源和海上运输线,而新的地缘政治中,这些石油产地多数恰恰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区。即便没有中断的风险,我们也面临油价的严重影响。由于没有石油储备,我们既不能在低油价时抢仓,也不能在高油价时减少进口。去年的全国人代会已经动议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政府和民间的研究机构对此也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储备量的确定和经费的来源。
按照中国国情和美日等国的经验,建议我国按照30天消费量(年消费量的1/12)确定储备目标,按此计算2010年和2020年应该分别建成大致3000万立方米和4000万立方米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
4.论述中国的石油与安全 篇四
关键词:石油禁运 战略储备 多元化供给
近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美、欧与伊朗冲突恶化,并声称将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伊朗是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且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国、亚洲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朗局势直接决定了国际油价的走向,对其实施石油禁运必将推高国际油价,对世界各国经济不可避免带来一定影响。
1 伊朗遭遇石油禁运面临的国际形势
欧盟27国外长2012年1月23日通过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禁令,新的制裁措施规定,所有从伊朗购买石油的欧盟成员国应该在7月1日前完全停止从该国的进口,并对143个伊朗公司及37名个人实施制裁。美国也升级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美国国会参议院以100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措施,它将迫使外国金融机构掐断与伊朗央行的交易,否则将被赶出美国金融体系。虽然伊朗占到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10%左右,但是日本政府将尽快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但认为日本如果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打击。韩国为响应美国《国防授权法》有关要求禁运伊朗原油的决定,正计划从伊朗进口的原油降至2010年时的水平,但韩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价格比从其它海湾国家要低很多,考虑到了对本国经济的影响,韩国政府对全面禁止进口伊朗原油十分谨慎,韩国政府将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再做出决定。而俄罗斯一贯表示反对石油禁运,尽管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但是俄罗斯反对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
2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11%。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如果实施石油禁运,将会影响中国本已放缓的宏观经济,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2.1 影响我国与伊朗的双边贸易
目前中国对外石油依存超过55%,其中47%来自中东。如果国际油价大涨的话,按目前石油进口量和国际原油价格,中国每年大致花1万亿元,国际油价上涨10%就是1000亿元,价格风险很大。中国在伊朗有许多基础建设协议,正建造德黑兰地铁、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对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中石油现在持有伊朗MIS油田75%的权益和油田作业权,还拥有总面积达8309平方公里的“3区块”勘探开发一体化回购合同等,若欧美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中国企业将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不利于在其市场的经营。在此风险下,中国企业已开始收缩在伊朗的活动,如华为已承诺不再在伊朗寻求承接新业务。
2.2 实质性影响中国经济
伊朗石油禁运将使各国石油进口渠道减少,必将推高国际油价。高油价对经济乃至行业影响最根本的途径是拉升物价。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石油与居民生活消费越来越密切,石油价格上涨对物价造成的压力权重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价格直接推动我国物价上涨,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抬高经济活动成本,进而转化为通货膨胀;最后物价上涨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不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2.3 进出口贸易受阻,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油價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增长减慢,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石油价格越高,成本越高,市场开拓受阻,行业利润越薄,吸引力降低,投资不再进入;高油价造成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出口自然下降;产品价格升高,阻碍了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购买意愿受到了一定压抑,抑制了消费。
2.4 直接影响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
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致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增加了企业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目前,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构成中,燃油费用大概占40%左右,因此,汽柴油涨价成为物流企业经营最直接的影响,而物流行业也必将会通过各种渠道转移至国内终端消费,从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3 石油危机下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健全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在油价走低时,购买大量石油存储,国际市场油价大涨或特殊因素导致石油供应困难时增加石油供应,平抑油价。我国必须建立起拥有与进口原油相当的石油储备量,再加上属于自己的在国内外拥有的石油资源,就可以比较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就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避免在石油价格波动中蒙受大的经济损失。在加快石油储备力度的同时,还应实行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国家对企业建立石油储备应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2 节约能源消费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在节约石油能源消费有很大的空间。一是要加强教育宣传,转变能源观念,从应付能源危机而实行节约和缩减,变成以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改善生活质量和改进公共关系为目标;二是设立节能管理专职机构,组织配套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三是建立经济激励制度,对节能项目和产品给予优惠,对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四是提高节能技术研发能力,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引进和配备节能技术设备。
3.3 及早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
一是整合国内石油企业,形成资金、技术优势,对内加快石油勘探,对外密切合作增强竞争力。二是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开发非洲、中东、南海的油气资源。三是积极外交,尽快参加“石油消费国俱乐部”,就价格、石油供应问题向出售石油的阿拉伯国家施加影响。四是加快建设国际输油管道和战略通道。例如加入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的输气管道项目,并将石油管道延伸到中国。五是增加石油供应国,分散国际政治风险。我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供应国还应包括俄罗斯、沙特、安哥拉、伊朗、卡塔尔等国。
3.4 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
要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前提下,抓紧完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建立国际采购的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争取合理的价格。我国一定程度上要拥有对国际油价的发言权,积极参与石油价格的制定过程,影响油价的升降,并且掌握市场化的避险手段,才能减少石油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损害,提高我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3.5 加快国内石油资源勘探
我国石油资源并不富有,但仍有巨大勘探潜力。要加快勘探开采技术的革新,加大勘探开采的投入,使得新的油田不断发现,旧的油田开采量不断增加,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到海外办厂、购买油田,控制更多的石油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徐剑刚,宋鹏,李治国.《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3]《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我能源结构亟待调整》.中国工业报,2003-11-13.
5.黄汲清与中国石油大发现 篇五
他就是中国石油大发现的奠基人、领导者和实践者之一、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
挑战中国“贫油”论
1904年3月30日,黄汲清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一个书香之家,身为乡间秀才的祖父为他取名黄德淦。黄汲清的父亲毕业于洋学堂——通省师范,参加过保路同志会。在新旧两种文化的熏陶下,黄汲清一路读书上成都,过武汉,到天津,1924年从北洋大学预科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读大三时,黄汲清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到北京西山做地质调查后,寫出了论文《北京西山的寒武纪奥陶纪层》,得到了中国地质学会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颁发的1 40块银元的奖金。
北大毕业后,黄汲清进入地质调查所,从练习生干起,跟随后来惨遭土匪杀害的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转战四方敲石头。1932年,黄汲清被中华教育基金会派往欧洲留学,成为瑞士浓霞台大学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阿尔冈的研究生。这段留学经历为黄汲清确立了一生的学术方向。
1935年,黄汲清获得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开始了在中国地质和石油研究领域长达60年的学术生涯。
对于大自然中石油的生成,流行至今并广为接受的是有机成因说,即石油是由动植物的有机质沉积转化而来。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大油田都是海相沉积生成的,因此许多人认为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以此推理,中国大陆多是陆相沉积盆地,所以就不可能有油。上世纪20年代,美孚公司在中国也确实没有找到石油,中国由此被戴上了贫油的帽子。
但是,学成回国后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的黄汲清和另外一些地质学家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坚信,在中国一定能找到石油。
1937年,地质调查所与顾维钧的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合作组成西北石油考察队,结果在甘肃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玉门油田。
1938年,黄汲清带领所里的青年地质学家陈秉范调查四川隆昌圣灯山的地质构造,他亲自布置钻孔,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气田——圣灯山天然气田。同一年,黄汲清又率队在大渡河边铜街子的茅口灰岩中发现了天然气苗,纠正了德国学者认为四川天然气来自上二叠统煤系、经济价值很小的错误。
这些初步的科学发现对黄汲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毅然卸下行政职务,投身到西北的石油考察中。1942年底,黄汲清带领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和翁文波等人开始了为时半年的新疆石油地质考察。那年10月,天山北坡风云突变,风雪交加,他们乘坐的运输机竟在迷蒙中好久找不到迪化(乌鲁木齐)机场,一行人被气流颠簸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在万分不安中落到地面。那时,独山子油田虽然是中苏合办,但是苏方不肯把地质图全部拿出来,黄汲清只好带着大家自行测制地形图和地质图。春节来临,迪化的气温骤降到零下35℃,几个人披着棉被在招待所里突击工作简报。接着,他们又转战南疆,在汗腾格里峰东南坡的草地上,在牛毛帐篷里,挑起马灯夜晚作业……
1943年,在黄汲清领衔完成的著名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在谈到这一理论的意义时,黄汲清说,陆相生油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关系重大。如果准噶尔盆地和酒泉盆地,即中国西部的陆相盆地,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那么,中国东部的陆相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和松辽盆地,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油田。
关于陆相生油理论,虽然也有科学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是最完善并且经受了最多实践检验的,还要算黄汲清的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报告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黄汲清喜欢用一句四川话杀死来说明问题,他说,研究问题就像打蛇一样,要打七寸。否则,好像打死了,可是过不多久却又活过来了。打死,谁来了也说不活。杀死一个问题就是贡献。关键是杀死!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他的陆相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就是一个杀死的理论。
1945年,黄汲清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英文版),系统划分了中国的大地构造旋回和基本构造单元,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著名论断,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体系。这本书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黄汲清曾经诙谐地说,自己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之所以没有被打成右派,正是得益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成为援华苏联专家的必读参考书。
大庆石油发现的挽救者
1954年,新中国组建了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黄汲清被从四川召唤到北京,与地质矿产大师谢家荣一起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统领全国石油普查的技术工作。
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凭借解放初期有限的普查队伍和装备,如果漫天撒网寻找石油,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石油普查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布署,即在广袤的国土上圈定理想的普查区域。若是圈定出错,搞错了方向,接下来的一切都将是白费——这就是黄汲清与谢家荣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黄汲清理论上的优势立即在圈定普查区域上体现出来。1954年,翁文波,黄汲清、谢家荣等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系统而全面的油气远景预测图——《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布图》,圈定含油远景地区125万平方公里。
1955年2月,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召开。作为技术总负责,黄汲清与谢家荣一起组织中青年地质学家,全面研究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对比各主要沉积盆地和沉积区的油气因素,优选了五大盆地,组成了五个石油普查大队。1957年3月,在地质部石油普查专业会议上,黄汲清展示了一幅更为精准的1:300万的《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并作了《我国含油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的报告,用醒目的桔黄色把松辽、华北、四川、鄂尔多斯四大盆地标示为重点远景区。
在大庆油田的发现中,有一个戏剧性的情节。黄汲清极力主张并寄予希望的大庆所在地松辽平原,在最后的关头竟然没有被列入1955年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确定的普查项目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任务,没有任务何谈去发现?等到黄汲清发觉东北地质局根本没有动静时,他着急了,立即找到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的技术员苏云山,让他赶快补充了《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1955年6月11日,地质部普查委员会下达了松辽平原石油普查设计书,接着,东北地质局派出了以韩景行为组长的踏勘组……
如果不是黄汲清圈定了松辽平原,不是他坚持并挽救了这个项目,大庆油田的发现可能就不只是推迟几年或十几年了!据说松辽平原项目当时是被遗漏了,但怎么被遗漏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前夕,松辽盆地扶27号和松基3号发现井喷油。几天后的国庆节,《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发现大庆油田的消息。1963年12月3日,在二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骄傲而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30年前的邓小平批示之谜
10年文革,中国地质科学院这个旧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成为重灾区。1966年8月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爆发了文革史上有名的八·八暴动,几十名原领导和技术权威被揪出来批斗,台上跪了一大片。黄汲清头顶着特字号国民党员的高帽,背负着地质系统头号反动学术权威的黑牌,自然难以幸免。
在地下室被关了180多天,黄汲清从130多斤的壮汉变成了只有78斤体重的牛鬼蛇神,随后,他又被赶到江西峡江县坑西村的中国地质科学院五七干校。从此,在这个农场的养猪班里,总会看到一个瘦弱的老猪倌,戴一顶劳动布帽子,穿一件蓝布中山装,脚蹬一双高筒雨靴,腰围粗布蓝围裙,围着一百多头猪忙忙碌碌。不过,一辈子跑野外的黄汲清并没有将体力劳动视为苦难,相反,他还以此为乐,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七月炎天似火烧,
圈内气温四十超。
放出猪群前院耍,
手握长舀把粪抛。
这点苦,怕什么,
种好庄稼乐陶陶。
但是,当他从干校回到北京,面对一手组建的大地构造研究室和技术队伍已不复存在,满耳又充斥着有关大庆石油发现的不实宣传的时候,却感到了无以名状的痛苦。于是,他决定要说出真话。
1978年11月14日,在全国科协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黄汲清在公开场合放出了一颗被称为震动整个中国科技界的原子弹。他在长篇发言中说道,可以得出结论说,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发现与地质力学完全无关!……我在这儿提出我的希望,也就是两个意见吧。第一,今后是不是不要在报纸或杂志上面吹嘘地质力学的理论发现了中国东部的大油田,不要再这样吹嘘了。第二,今后,地质力学这是一个学派了,应该让它发展,这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其他的学派,理论是要和地质力学一样,同样有机会发展。
其实,早在一年半以前,黄汲清就开始为自己正名了,他先后向中央发出了两次强烈的呼吁,只是后来公开的多是第二次,即1978年1月11日黄汲清给党中央的信及邓小平在此信上的批示。在这封信中,黄汲清全面而详细地反映了存在于地质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即我国东部的大油田(包括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到底是怎么发现的……
黄汲清在信中说:我查阅了1955年至1960年期间所有有关松辽平原石油普查工作的报告和资料,确知它们都采用了我的地质构造理论和学派术语,而并无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术语。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文化大革命以来,就有讹传,说什么我国东部油田是根据李四光同志的地质力学理论而发现的。我的态度是:
第一、已故李四光同志……在他担任地质部部长期间……为我国东部几大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铺平了道路。把李四光同志作为科学技术界一面又红又专的旗帜来树立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尽管他的地质力学理论至今也并未得到国际地质界的承认和采用,我仍然认为地质力学作为一个中国人独创的学派和其他学派一样都应当积极发展……那种把一种学派说成是绝对正确的……把其他学派说成是绝对错误的……本身就是违反辩证法的,是非常错误的。
第三、我国大庆等东部油田的普查和发展与地质力学的理论无关,这是事实……据我所知,李四光同志本人生前并没有说过大庆油田是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布置普查而发现的。
黄汲清还在信里写道,我在去年6月14日曾写信给邓副主席反映了地质系统长期以来不能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双百方针的实际情况。党的十一大之后不久就听说邓副主席对我的信作了重要批示,强调总而言之一定要执行双百方针。
然而,关于邓小平这次对黄汲清的批示,长期以来都只有大意转述,而没有原词原句。直到20多年之后,北京的一位收藏爱好者在一家废品收购站发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一个杂纸包,里面竟然有一份关于黃汲清同志的情况,首页上除了当时中科院、地质总局和地科院的几位领导的批示或签名,最醒目的字句是,总之,要搞百家争鸣。邓小平。
原来,1977年6月14日,黄汲清第一次写信给邓小平,但邓小平没有直接在黄的信上批示,而是要求地质总局先拿出一个说法——于是就有了地质总局关于黄汲清同志的情况的手写件。
1977年8月4至8日,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了这次会议。就在会议期间的8月5日,他在地质总局送上的那份情况说明上作出了总之,要搞百家争鸣的重要批示。8月8日,邓小平又在座谈会讲话中特别指出关于学风问题,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
显然,这场黄汲清争鸣的意义在当时文革刚刚结束的大背景下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界,超过了事件本身。
1982年,国家科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学成果进行表彰,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得了最高等级的一等奖,黄汲清的名字出现在23人的获奖名单中。
晚年的时候,黄汲清多次在全国政协会上为加速新疆油气资源开发提出建议和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1995年1月12日,黄汲清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在颁奖会上的答辞中说,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深知地质科学是实践性区域性很强的科学。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特点,走不走到,看不看到,大不一样。本着这个原则,70多年来我走了很多路,爬了很多山,敲了无数块石头……
70天后,1995年3月22日,91岁高龄的黄汲清与世长辞。
【论述中国的石油与安全】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史论述题08-25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述题08-30
论述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的论文10-20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09-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禁令09-27
论述楚辞的艺术特色07-05
论述金融市场的作用08-09
论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