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2024-11-15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11篇)

1.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篇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新课标》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南。为了让班级文化建设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发展,我们应探求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具特色和时效性。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学生在班级里上课、交往,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度过了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稚嫩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在且长期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己成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突显课题。在实践中,我着手于丰富班级物质文化、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和提升班级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丰富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我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主要方法“八个一”:

——设一个“中队角”。在教室后墙设立中队角,张贴“星星火炬”、“勤学、团结、进取、创新”班级八字精神;展示着全班每一位学生的照片,围成一颗大爱心,象征着全体学生心连心,团结一致的风貌;同时还张贴着“班集体奋斗目标”、“每期主题班会内容”、“每周开心一刻栏目”、“班干部评议表”、“你追我赶竞赛栏”、“优胜小队评议表”、“互帮互助荣誉栏”、“队干部职责分工表”。中队角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

——开一块“金色园地”。教室左边的“金色园地”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如三八妇女节,我班组织了“献给母亲的礼物——三八妇女节寄语比赛”的活动,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奖”、“最有亲情奖”、“最有决心奖”及“言简情浓奖”等几个单项,获奖作品在“金色园地”一一展出。

——办一个“雏鹰争章”园。教室右角那块醒目的雏鹰争章园,有着很强的竞争激励功能。“争章园”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比较的“展台”、竞争的“擂台”、相映生辉的“舞台”。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要求进步,在激励中自信,在竞争中自强,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

——立一块“黑板报”。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掘取知识的“宝库”。黑板报的文字编辑、板报内容、版面设计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工作。我们班级采用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美感。

——建一个“图书角”。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利用教室的小柜建立一个迷你型图书室,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图书角的上百本书,都是学生们自己从家里拿来的。还完善了图书的分类和借还制度,每当课间或午间时,学生们就可以向图书管理人员借阅图书。图书角的图书定期更换,这样就促使大家抓紧时间,在更换之前把所爱的图书

1都看遍。同时开展争当图书角“佼佼者” 的活动,每学期举办一至二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

——搭一个“才艺台”。设立一个才艺展示场地,展示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苛刻的要求,人人能行,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才艺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自信,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按计划举办好各种主题班队会的同时,开创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开心一刻”晨会课活动。

——挂一本“心语册”。在黑板上角挂一本心语册,不但能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能发挥教室的情感功能。因为孩子们有亲和的动机及归属的需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护。那么在心语册中大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可以互相激励和赏识,可以是表达歉意,还可以倾吐心里的烦恼。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

——摘一句“名言警句”。在黑板的最右角展示名言警句,包括座右铭、名人名言、格言、歇后语等,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名言警句,由学生按学号轮流摘抄,一日一换,这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良好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完善班级制度文化。

《新课程》改变了课堂教学,也改变了班级管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建设的核心理念。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生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班规”大家定。班级有了班规,管理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是,大家制定“班级公约”。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讨论商量,最后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办法,制定出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方面的班级公约,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学生能时刻铭记在心。二是,大家制定“班级具体规章”。全班同学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九条班训”和“一日值日班长轮流制、四人小组评优制、一周争章评比制、助理班主任制、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评制”等十一则制度。同时还建立了自检、互检、干部检查、班主任抽检的四级监督反馈系统。另外,班级设立了好人好事登记本、各类考核评比表等台帐,把班级管理纳入民主化、规范化、有序化轨道,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意识,从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目标”大家制。集体是一个以共同奋斗目标维系而建立起来的团体,只有令人鼓舞的共同奋斗目标,才能激励大家积极向上,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开学初,组织全班学生召开“理想与目标”讨论会,大家踊跃发言,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把“争创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作为全班同学共同追求的班级远期奋斗目标,还制订出了班集体中期目标及近期目标。然后,全班学生又讨论提出了 “我们是最棒的” 富有童趣的班级口号,相匹配它的班徽就是翘起大拇指的两只手。《我爱我家》的班歌歌词创编也源于学生,尽管歌词很稚嫩,但毕竟是学生们的创造,也应值得赞赏。在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点与优势也各自详细制定了一份“个人奋斗目标”。同时制订和落实了实现班级、个人奋斗目标的具体计划措施。学生有了正确指南,有了动力,就会付诸行动,形成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岗位”自己找。新课程的理念认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让学生人人都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活动。在班中设“大到班级管理,小到擦桌擦椅”多个岗位,帮助每位学生在班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让那些一直充当“被管理”角色的学生不再游离

于班级之外,形成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事情人人管的局面。如,有专门负责报刊发放的“报长”,有负责检查课桌排放的“桌长”,有负责领广播操的 “操长”,有负责午餐纪律的“餐长”„„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管理服务岗位。同时还制定《班级角色轮换制》和《岗位责任制》。另外,由师生共同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岗位责任评价制度,设立“明星榜” 来考评每个岗位完成任务的情况,切实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班级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真正将班级还给了学生,提高了每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培养了他们的班级责任感和协调合作能力。

(三)提升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的深层面是班级精神文化,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具体实践中,我主要从创设和谐人际关系和开展丰富多彩班级活动两方面来提升班级精神文化。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新课程倡导“民主、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开朗、舒畅、愉快、欢乐的心理环境”。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是学生持续健康、主动发展的催化剂。

一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班级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充满师生平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为依赖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位学生,用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的心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有不足,教师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有求助,敢于向学生说谢谢;有隐私,敢于为学生保密„„“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孩子当中,同孩子们一起谈学习、谈生活,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说真话、掏真劲,并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

二是建立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积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同学,由成绩优秀的同学和他们做朋友,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辅导他们的学习,使知识私有、保守学习秘密逐步被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所取代。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习吃力的同学进步很大,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了如“友谊地久天长”、“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等各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班级生活内容,又强化了团结友爱的情感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班级开展文化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智、能、意、行的发展,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以下我主要介绍三种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班级活动。

一是举行主题班队活动。成功的主题班会是落实班级文化主题、实现班级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有效手段。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班级实际,有意识地让全班同学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主题班队活动,制定好一学期的主题班(队)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如,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我们开展了“我爱我家”主题班会;为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开展了“现实与理想”主题队会;为使学生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我们了开展“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次次主题班队活动内容新颖、气氛热烈、群情激昂,学生们不仅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是创设“开心一刻”晨会课。晨会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班每周举行的一次重视学生能动性、个性特长发挥的“开心一刻”栏目,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自信的舞台。每次活动,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采取轮流制方法,推选出活动主持人、版图设计人、表演人,每个小队准备一个节目进行排练。“开心一刻”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学生表演绘声绘色,既锻炼了学生胆量,又提高了学生组织管理、编排节目、表演艺术等综合素质。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经常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访村、居委会、行政机关等,把调查访问到的情况编成快板、诗歌、书画来反映家乡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全班还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雏鹰假日小队,积极开展打扫居民楼、做新村宣传员、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慰问军人送鸡蛋等活动。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网(http://wendang.baidu.com/)

2.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篇二

关键词:新理念,班级,德育

现在,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也好了, 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 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 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些学校和地方, 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 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 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 抓得比较松。这种重智育, 轻德育的普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了不良影响, 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 校内校外, 课内课外, 都要抓紧, 一点放松不得。以下就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德育教育的环境化

陈鹤琴先生说过:“教育上的环境, 在教育的过程中, 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定的。”环境对人影响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并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环境、利用环境,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利用对各功能室的布置, 如展示有特色的画, 各类爱祖国、爱家乡、英雄角的布置等。这些布置, 都展示了小学生对道德美的体验和追求, 也是对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 更是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途径。

二、德育攻心, 身正言教

俗语说, “正人先正己。”身正言教, 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中的一个大原则。只有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进步、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力量。教师的道德力量, 又主要从教师的价值观和在师生交往的关系中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出来。这时候, 班主任就要通过对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衡量自己,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找出自身的差距, 加以纠正和提高。

班主任、教师是小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现在的小学生属独生子女的居多, 孩子在家庭养成的任性和得到家长的溺爱特别严重。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根深蒂固, 如果再没有班主任老师的光辉形象, 那么孩子也就成了目前现代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 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德育攻心”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心”首先是班主任的, 其次是学生的。

三、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 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的工作是一种很容易得罪人的工作。所以首先班主任要给班干部强有力的支持, 鼓励他们通过接受挑战, 达到提高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素质, 为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化解同学对班干部的抵触情绪, 让他们知道班干部的管理决不是针对个人的, 而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同学违反纪律, 班干部不用直接与其发生冲突, 而只需如实将情况向我反映, 让我来处理即可。

四、虚心求教, 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的互补, 完全由此而来。教师是人, 不是神,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做到及时解答。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形象, 这种自我调节才能更加完善。师生关系影响德育效能, 它能同时使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同时获得直观的道德经验。

德育过程是班主任与学生互相交往的过程, 也是班主任的自我教育过程。纯洁的师生关系是这种德育过程的有机载体, 是施教与受教的心理基础。一是班主任要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权利, 尊重他们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二是要积极取得家庭的支持,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其思想的症结所在, 家访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家校联系卡, 随时随地地沟通家庭与学校共同作用学生的办法。还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 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三是搞好一些活动, 如队会、主题队会、互赠自制小礼物祝贺生日等, 通过德育渗透、了解,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树立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 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差异, 关注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 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 珍惜这些特点, 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 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

六、家、校配合更有效地进行学生德育教育

目前学生有较优越的条件, 受父母的百般娇惯, 有的父母不能用适当法来教育孩子, 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平衡发展, 这就需要家、校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学校公开日时, 可开展一些活动, 分低、中、高年级段来实行。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感到自豪, 懂得在家里也应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七、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 转换自身角色

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 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 但他们亦步亦趋, 依赖性强, 独立性差, 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 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 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指导思路;幼儿园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1引言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来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是为学校教育打造一个优质基础的必然前提。在进行学前教育工作改革的过程中,要全面地对于以人文本的概念进行落实,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的需求。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对幼儿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培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引导和发展。幼儿的成长需要获得更加良好的引导的培养,这需要幼儿园教师进行更好地探索。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做好全面的课程整合调整,打造个性化的教育模式,真正地提高整体整合效果,打造具备较强启蒙特性的一套班级管理体系。

2对于幼儿园内部的气氛进行更好地构建

班级管理这一概念首先是针对于学校教育的,而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下,班级管理工作应该更好地结合这一特点和要求,贴近广大幼儿园幼儿。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园的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和保教进沟通和协调,做好人际关系的有效处理。通过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层呈现一定的家庭化特点,让幼儿对于这一个环境进行更好地适应,这样幼儿们才能在这一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是他们性格形成和探索外界环境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小班的幼儿来说,这种家庭化的幼儿班级氛围,可以更好地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节奏,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纪律。幼儿园的教师也要积极地与幼儿们进行沟通,逐步消除幼儿们内心的戒备,和幼儿做朋友,利用良好的童心,让幼儿感觉到亲切和认同。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很多工作的开展重要的前提。在一些学习和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对幼儿进行对待,并且尊重他们,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一些调皮的幼儿难免在班级管理中出现一定的行为错误,教师不能生硬的进行批评,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讲究方法,采取科学的教育和教导方式。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一些错误和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真正的理解幼儿。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也不仅仅集中在学习层面上,在一些具体的活动上,教师也要尊重幼儿,并且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让幼儿逐步熟悉、适应和喜欢幼儿园内部的整体氛围。

3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其更是对于自身对幼儿教育理解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过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引导者的角色和身份地位,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逐渐转换思维,做好自身的定位,给予幼儿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计划编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参与,让幼儿对于自身的意见和想法进行表达,了解幼儿自身的需求,给予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充分的交流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幼儿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更好地突出和体现。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块这种,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幼儿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信任和认同。教育向来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自身也可以被看做一个艺术家。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展示教师自身的艺术,这需要教师进行更好地思考。幼儿阶段,幼儿们对于外界社会有着很大的求职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渴求来自于外界的认同和肯定。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和幼儿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展开班级管理活动,提高幼儿配合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尊敬教师,遵守班级纪律。

4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在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并且给予家长一定的参与机会。通过积极听取来自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更好地调整,同时也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让家长对于幼儿教育中的一些要求和目标进行更好地了解和配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这对于提高幼儿的教育效果来说是非常關键的。幼儿园也要定期地组织和举办家长会等活动,在相关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向家长介绍了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要求、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开展质量得到更好地提高,这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教育需求。

5教师要注重对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升自我。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很多教育理念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当中。在展开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细节管理,对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动态进行更好地掌握。对于一些活动的组织情况要进行更好地反思和分析,更好地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提高自己,调整自身的工作方式与态度,提高整体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幼儿自身不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在进行学习和自我认同中,往往会将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榜样。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以规范的言行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认知。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其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必须要对于新课程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幼儿园、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进行共同努力,对于新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更好地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帮助幼儿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萍.浅谈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J].学园2015(25)

[2]葛晓珊.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4.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情境设计 篇四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的融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用生活情景“包装”数学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例如北师大版本教材七年纪上册《一百万有多大》这堂课中,需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一百万”有多大,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片小说《百万英镑》及同名电影叙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而改变,人们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钞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牵引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却没人在乎那只是一张无法兑现的废纸”。听完故事的学生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张无法兑现的百万英镑究竟有多少?有的说大概值一千多万人民币,有的则要上网查当天银行的外汇兑率,从而精确的算出折合多少人民币。此时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能用这么多钱买些什么?2、如果将这些兑换得来的人民币堆起来会有多高?3、如果把这么多人民币装到箱子里,则需要多大的箱子?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学生都在思考,即让学生精确、估计地感受一百万有多大,又让学生从体积、价值等不同角度去感受百万英镑,而且课堂还渗透“人文”精神,有文学作品赏析,有同学间的交流。

二、把数学问题“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喜欢游戏,把数学问题“蕴藏”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例如在七年纪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这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古典概型),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我设计了一个“我们最有默契!”的游戏,请各小组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设计一个不确定事件,再请你们的好友表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赛哪些同学最有默契!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设计出很多很有意思的不确定事件:在全班同学中任抽一个是女生;校第四届艺术节比赛顺序抽签我班抽得第五个出场;伊拉克战争中英美联军向萨达姆的30所官邸同时发射导弹,击中了萨达姆;等等,然后请他们的好友回答该事件的概率是多少。我发现在游戏进行过程中,被叫到的学生非常的兴奋,他们对于自己成为了他人有默契的好朋友非常高兴。整堂课学生抒发了自己对集体的热情,对世界大事的关心,还有对友谊的真诚。

三、从生活中的现象中提取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时,提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让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而这颗“好奇心”正是每一个学生身上重要的素质,它将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得到发展,还可能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由此,我根据教材设计相关生活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比如:

1、任选一条街道的某一段,观察道路两侧还有多少树木尚未栽种?查阅资料,算一算一棵的树木一年大约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少释放多少氧气?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2、如果我们学校需要建造一个新的车库,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设计方案;

3、对你周围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进行调查,比如:学生喜欢喝什么牌的牛奶?好又多自选商场的客流量;班上同学的睡眠时间;请你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统计表,利用Microsof

[1] [2]

5.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篇五

提纲:

一、理念创新

二、方法创新

三、评价方式创新

内容摘要:

一、理念创新

1、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理念。

2、树立“人人都是好学生”的观念。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

二、方法创新

1、民主管理

2、班主任班务管理中要让爱溢全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他们施以爱心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

三、评价方式创新

1、评价内容要全面

2、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关键词:新课程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给班主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班主任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予以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班级管理。

一、理念创新

1、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爱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是否有利于学各方面的发展,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就认真去做好;对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就坚决不做。

2、树立“人人都是好学生”的观念。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有智力方面的,有基础方面的,但每一个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有的是存在暂时发展时间上的差异,有的是特长发展方向上的差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们以自尊、自信、给他们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他们总有某些方面的是突出的,是优秀的,甚至可成为某一方面的能人。千万不要因为他们暂时学习方面的后进,而忽视他们身上存在的其它方面潜能,将他位棍子打死。相信你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的,有发展潜质的。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班主任要认真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班级计划、目标、制度。每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级特点,培养有个性的班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班级才会有特色,这

样班级里的学生发展得才更快。

二、方法创新

1、民主管理

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任,班级管理中干部让学生选目标让学生定,制度站学生议,评议让学生下,效果让学生说,过程让学生做,得失让学生思,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

2、班主任班务管理中要让爱溢全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他们施以爱心。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思想障碍的学生经常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给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以物质上的资助,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功课,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心较差的学生,有缺点的学生,有身理缺陷的学生,并且要把这种爱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懂得爱人,学会爱人,关心他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班级爱的包围之中。

3、用好干部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干部,班干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选好干部,要选那些思想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同学做干部,平时要注意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干部观,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权让他们大胆干,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给他们树立威信,让同学们信服他,愿意听他指挥,对他们的过失及时予以纠正,让他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班主任得力助手,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

4、目标激励

班级管理中要能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来激励全班同学的斗志,任何事情没有目标动力就不强,有了适当的目标,就象快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应给班级确定的一个长远目标,一个中期目标,一个近期目标,并且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有自己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且每一近期目标实现后,都要迅速进行总结,激励,确定下一个近期目标,这样滚动前进,就促进了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实现。

5、开展活动

活动是班级的生命,没有活动的班级将死气沉沉,不会有活力。因此,班级管理中要结合实际,结合目标,组织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去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能力,为班级做出个人的贡献,列如:在开展学习达标活动中,让学生确定奋斗目标,确定竞争对手,确定兴趣小组,确定帮扶对象,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等,全面促进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达标。

三、评价方式创新

班级中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关系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内容要全面,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考了多少分,应注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即要看他们学习成绩提高程度,更要看他们平时学习参与程度,学习兴趣浓淡,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即要看他们思维能力,理解 能力提高的程度。更要看他们非智力品质如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认识社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即要看他们在学校表现状况,更要看他们在学校以外的表面状况,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发展评价。

2、评价的方式要多样,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在给学生评价时要有自己的评价

还要兼顾其他科任教师的评价,即注重教师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互相评价,学生家长的评价,全面地、积极地、客观地、发展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前进动力。

6.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 篇六

地点:五楼会议室

主讲人:蒋应兵

学时:6学时

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和管理初探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班主任定义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对于前二者,应该说不存在什么疑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于班主任“领导者”这一角色,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作为“领导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无疑容易形成师权至上,导致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教师忽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从经验出发,给班级建设抹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从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因为缺乏个性的学生同样缺乏创造力。

我觉得,在新时代班主任更应该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的建议者、导师、带路人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在班级建设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对班级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班级建设

1、班干部的遴选: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头羊”,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能起桥梁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善于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建立一个战斗力、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形成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可以在查阅、看其表现、观其行动的基础上,通过指定——试用——公开竞选的方式产生班干部。

2、制定好一个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应该民主,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内容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班集体的目标以及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要求,同时,班级规范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和对老师的要求,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具体条文上应该以提倡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形式上采用小组讨论,班长汇总,班主任润色。班级规范一经制定,即须严格执行,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也是为了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在班级规范的遵守上,班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使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3、小组内部管理: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民主协商,明确每名同学在小组管理中的职责,每周轮换,这样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管理之中,每周体验一种新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学生可以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地观察、体验、思考,进行扬弃,使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并富有学生的个性色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课前搜集整理学习材料并进行整合,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课后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和责任感,通过强化这种小组的内部管理,让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责任感。

4、小组竞争评比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设立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等(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级目标灵活设定)。由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演讲,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小组在一个月里的各方面的情况,各小组根据演讲,综合打分,评出本月最佳,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小组与小组在竞争,同桌在竞争,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团结、合作、互助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4、小组值周制度:每周由一个小组值周,称为 “值周班长组”,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规范的严格执行,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每名成员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由小组长做好每天的值周记录。班级常规 1 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而由小组每名同学负责一个方面,更能够落到实处。

5、开好班会课:班会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入到集体中来彼此交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班会课应该是让学生从事鼓励、聆听、独立思考、共同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的一个自主空间;也应该是学生之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但彼此的忧愁以及彼此的快乐的空间。

班会的主持人为值周小组,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会课上做好一周的总结性发言,对班集体中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不足之处也要列举出来,班级其余成员要对值周小组的同学进行感谢和鼓励。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对于解决方案,也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佳的决绝方案,并作好班会记录,未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留待下次班会课时处理。在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对每个人的倾听和参与表示感谢。

二、班主任的角色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具有甘为人梯的幕后策划者的意识。在班级建设之初应该是班级管理模式的设计者,当班级管理基本成型之后,就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班长、小组长的培养上去,这时,班主任就应当是导师、大朋友,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其次,对于小组成员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协调员。再次,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前进的道路上,这时班主任又应该是孩子王。

保姆似的管理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放权于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成长,这是现代教育新观念的体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这种较为松散的管理下,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觉性也大大增强,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一、知心朋友

班主任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全面地、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班主任对学生必须真诚、平等。要看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满怀着对未来的责任感和激情,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要经常跟学生推心置腹地、朋友般地谈心要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看待所发生的每件事。几位教师在如何与学生沟通,怎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上都位我们作出了榜样。要知心必须贴心,班主任要豁达大度,学会宽容,允许学生说错话、做错事要给学生认识错误、弥补过失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无话不谈,把老师真正当作知心朋友。

二、学习的导师

学生对于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教师格外尊敬。班主任要争取成为学科的佼佼者,主要的是能担当起学生治学与成才的向导和顾问的角色。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学海泛舟,养成独立自学的良好习惯及智力品质,使他们学会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争取优良成绩。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当班级的、小组的以及个人活动的辅导员,起参谋、顾问、指导作用。

三、纪律管理员

班主任承担着监督、检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规范的职责。执行纪律、规范要靠深入细致而又经常的正面教育,重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断提高学生遵守纪律、规范的自觉水平。要更多地靠道德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落实纪律、规范,形成传统、风范,而不是简单管束、消极限制,更不能搞情感凌辱和简单精暴的“棍棒”纪 2 律。

四、父母的形象

班主任扮演着使学生既感到亲切、温暖、关怀又严格要求的角色。学生常把老师看成家长,对老师甚至比对父母还尊敬。优秀班主任都应像父母那样疼爱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营养、发育和卫生健康。但这决不是姑息纵容和溺爱,而应是理智的爱,是对学生负责的爱。

五、心理医生

班主任应像心理医生那样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应像心理医生那样奉行“非指导性原则”。在跟学生谈心时班主任应摆脱“教育者”角色,深切关心地倾听、平等交谈,为学生提供情绪、思想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调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为此,班主任必须熟悉心理学,学会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心理障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艺术家

班主任是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一致、相配合的枢纽、桥梁。班主任要经常把学生带到社会大课堂和大自然中去进行“活”的学习,到各行各业建设者的身边感受时代的脉搏,了解改革开放,了解我国的国际关系与对外经济、科技、文化交往,开阔眼界。要主动依靠社会、社区、学生家长及广播、电视、报刊等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灿烂文化和先进科技,力求使学生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实环境,贴近国际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挑战要引导学生把学习跟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联系起来。班主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把教育科学送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为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多做实事。

7.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探讨 篇七

关键词:班级管理,新课程,以人为本

一、新课程下班级管理的意义

新型的班级管理系统, 是以育人为目标, 着眼于班级所有学生精神健康地生活, 使其个性获得和谐发展的有序而又开放的系统。班集体则是在教学班基础上, 在教师引领下, 在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特殊的学生主体。同学生个体一样, 班集体具有自己的需要、情感、思维、个性和价值追求, 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规范, 群体心理和社会关系, 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潜力。她和成人集体不同, 是一个正处在不断成长、发展之中的青少年学生集体。因而, 它具有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成长节奏, 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一个优良的班集体, 不仅可以整合、优化各种社会、教育因素, 还具有把外在的教育要求, 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机制。

(一) 班级管理人文化, 学生潜能得以发挥

人文化简要地说就是文明化、人性化, 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需要, 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人文化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 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班集体, 通过集体生活和各种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 为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 尤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的权利, 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 班级氛围融洽和谐, 管理井然有序

人们与环境、与自身、与群体、与他人的温馨和谐是人们的最高追求, 这种追求也必然反映到班级中来, 这就要求我们对班级学生的管理, 要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观点, 改变过去师生之间那种片面的失衡的约束关系、服从关系和命令关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爱、互动、温馨、和谐、信任的朋友关系。为此, 我在班级设立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小天地、为每组设立一块温馨提示语, 每一项专人负责, 每次责任落实到人, 这样管理起来整个班级就显得井然有序。

二、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相当一部分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与教育改革的发展不适应, 班级常规管理不到位, 效率意识不强,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不充分, 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简单, 创设教育情境和利用学生资源的能力较弱、教育的艺术性不强等问题有待改正。

当前在班级管理班主任有体现素质教育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但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1、缺乏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的助手, 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 工作方法的对错, 在同学中的威信, 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细致地挑选和培养好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2、没有切实做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使班级管理流于形式, 使班干部徒有虚名, 空有位置。3对班干部不敢放手。没有尽量创造条件, 让班干部独立地开展工作。大部分事情由班主任作主外, 一般的日常事务原则上班主任也干涉、尽量插手, 不敢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干。当前班主任依然属于“老黄牛”, 活多, 任务重, 干得“热火朝天”, 累得要死要活,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独干”, 没有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机构。

三、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操作方法

(一) 坚持以生为本, 优化班级管理

老师在对班级的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点, 用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优化班级管理。学生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需要, 而且有情感与理解的需要。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摒弃那些违背人本的思想和做法, ,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构建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

现在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 一统到底, 形成了老师怎么说, 学生怎么做, 即使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 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

(二) 创设竞争激励, 挖掘学生的开拓创新潜能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 学生有了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 就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不断用新的“目标”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1、开设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 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班主任可采用讨论、竞赛、展示、欣赏、小品、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如可采用“游戏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协作、动作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开展“一分钟竞赛活动”, 发掘学生的注意和记忆潜能, 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等。

2、为班级设立一个短期目标。

提出的目标应该适应同学们的兴趣与愿望, 班主任可以通过启发诱导, 用班干部的倡仪或班集体的决议的形式表现出来。

3、鼓励合作竞争, 发扬团体创造精神。

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 能使各自在团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一方面, 竞争促使学生产生增加合作的欲望, 借他人智慧充实和拓展自己, 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之缺陷, 以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 没有竞争, 合作也会充满惰性, 失去活力。因此, 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公平的竞争环境, 使学生由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变为合作竞争意识。为此, 我积极开展小组竞争, 让他们摆正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加强合作, 确立小组之间的伙伴型关系, 开展竞争;注重个人与个人, 小组与小组的合作, 确定班级目标, 加强班际竞争与交流, 共同进步, 进而展开校际竞争。假以时日, 学生心中就不仅有己, 更有他人, 有小组, 有班级, 有学校, 从而克服了因个人竞争而带来的心理偏差等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著《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2年8月

[3]胡铮《实践与探索——我在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篇八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51-01

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小学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小学生是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小学生的各项认知发展还不完全,小学生心理和思想还不成熟,良好的小学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拥有活泼好动的本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管理秩序,促使其积极努力学习的重任,因此,班主任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管理模式的研究,从而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一、营造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环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环境,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必不可少。合作学习小组的异质性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表现在班级管理上,即为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和对民主的需求。而合作学习小组能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民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其形成以互助、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另外,新时期,要想营造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环境,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班主任还要注重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促使学生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不感受到过大的压力和歧视,从而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积极进行改正。学生在改正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当及时的对其进行表扬,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意识到做正确的事情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之目的。

二、注重保护学生的心理

新时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到了學校教育的里程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深入学生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思想及内心深处的想法,以聊天的方式拉近双方的距离,并对学生的秘密及人格表示充分的尊重。因为小学生心理成长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伤害,从而产生自卑或抵触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语言体现的包容性和理解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关爱和在乎的,从而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批评和鼓励,对于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积极的调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玩“心有千千结”、“众志成城”、“过独木桥”等活动,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相互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从而传递正能量;通过绘制“心情卡”、“心愿卡”、“悄悄话信箱”和记“私密日记”等活动,使我们能悄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解读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了解出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打开心结,疏散情怀,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从而避免一些不好的情况发生,使孩子们得以健康的成长。

三、引领学生心怀感恩

当前,各小学校也注重了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引进,《三字经》《弟子规》等学生们大都能熟读背诵,但却鲜见于在生活中践行。这是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了现实参照和引领、督导,以至于把读书和践行割裂开来,不能形成合二为一。教导学生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知恩,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知恩,亲朋的帮助知恩,军人的守护之恩,国家的保护关爱之恩。这些感恩之心要想植入学生的脑海、心田,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诲人不倦,启蒙学生的真善美意识,为学生树立榜样,在班级乃至校园为学生创设一个感恩场,使学生置身于其中而不知不觉中收到感染,也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这样,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心怀感恩并付诸于行动,进而使整个社会充满祥和和浩然正气。

四、赏识每一个学生,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奠定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动和增强,再加上学生中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具有“小皇帝”的地位与心理;还有的学生父母全在外打工挣钱,从小是祖辈带大的,这些学生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我行我素的性格者居多,导致他们在校期间常有一些错误的行为产生,如不爱学习、爱吃零食、不认真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爱和同学打架吵嘴等。对这些错误行为如不及时教育、引导、制止,不但会影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对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犯了错误,出现了不良的行为,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比限制、命令他不要怎样的效果要好得多。先欣赏他的优点并加以称赞,然后指出他的不足,并对其提出希望,这样赏识学生,才会给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懂得人情的可贵。赏识教育对孩子来说像春风,像阳光,将使他们的心里更加温暖,心理更加健康,笑容更加灿烂,学习也才会更加主动。

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篇九

雷利锐

一堂好课的特征可以有以下十六个字来概括: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符合规律,共同发展。这次备课组教学研讨中,我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初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初中物理教学技术改革的特点,经过其他教师的评课,我对自己的课堂反思如下。

一、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着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如我在《探究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教学时,以生活中常见的小彩灯亮度随电压的变化由暗到亮的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引入探究的主题。在学生感觉精彩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物理量引发新的思考——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自主设计出采取控制变量方法的实验探究方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接着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所采集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逐步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在对所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作为辅助工具,应用图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学生在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初步体会到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元化。最后,各组学生就实验过程与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及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在学生体验欧姆定律得出过程中,既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要求,又体会了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以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又注重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

二、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情趣

如我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时提出一个问题:“小明父亲从国外带回了一只灯泡,其正常工作电压为110V,而我国照明电路使用的电压为220V,这只灯泡能不能在他家使用?”这样引入新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很强富有创意,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之中。好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活泼、有序、自然。本节课内容是以学生常见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到研究的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通过展示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体现了合作学习的要素

这些课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作了一定的尝试,除了开展较为有效的探究式学习外,小组和团队的合作学习也得以较好地体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在小组或团队中进行的,有明确分工的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以下要素:(1)学习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促进互动;

(2)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3)维护成员间的互信,解决组内冲突;(4)对各人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本节课中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结论的交流评估过程中,合作学习的要素得以明显体现,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则是主体的、能动的活动,它可以避免一些应试教育的弊端。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全新学习方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以及求知欲望的进一步增强。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尤其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它的形成或建立过程本身,就是科学家不断探究的过程。这次展示课都很好的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变。赵老师在上《探究电阻上电流和电压关系》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可能→一定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去探究规律,上台展示实验过程和所得结论,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我在探究中只做点拨,不包办代替。只做“工作巡视”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按需教学”。当学生在新的知识生长点发生疑问时,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使因才施教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使每个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高涨,落实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改目标。

五、关注全体、分层教学上还不足。

10.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篇十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为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有所改变,不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其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要求。在现代化教育事业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差异对待,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以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对教师十分敬畏,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现如今,学生在社会环境的改变下,性格特点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说教这种方式不再适合当今学生,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逐渐走向平等,教师纷纷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和学生共同学习,以满足新课程理念的新要求,更好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实现最佳效率。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不可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在应试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素质教育改革则要求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为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不是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反而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和伙伴的关系

为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和学生成为朋友,以朋友的角色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心换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与学生一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朋友关系,不仅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还可以促使教师更快地接受新事物。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教学热情,要爱护自己的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要寓学于乐,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1.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 篇十一

班主任是一所学校里全面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尤其是初三的班主任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更加辛苦。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感触良多,有几分疲惫,也有几分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了一次次酸甜苦辣的心灵历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将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风,因此我在工作中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工作准则。现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当班主任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社会信息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等时有发生。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部分家长的素质较低,不能给学生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如今考上大学毕业后不包分配,令家长失望,送孩子上学的愿望不强烈,一句话就是学与不学在于孩子本人。因此用过去的方法管理现在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我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想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学生认可,教师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用自己良好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二、建设良好的班委班风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打工的选择,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认为: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级,养成良好的班风,这个班风的成绩才能稳步上升。而好的班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因此我每接一个新班级,第一件事就是精心培养、组织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作为班主任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立班级口号、班规、班级誓言、目标等。去年我所教班级的口号是:“班级是我家、建好班级靠大家”。班级目标是“超越梦想、放飞希望、勇争第一”。班级的誓言是:父母过去的辛酸,我们已无法改变,我们要努力拼搏,让父母体味未来的甘甜,让微笑写满父母疲惫的脸庞,让骄傲挂在教师欣慰的脸上,让希望围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未来因拼搏更加辉煌,洒下汗水,定有丰硕成果,能力拼搏,定有金色收获。我自信、我自强、我成功,这就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做的第三件事评出每周一星,即每个星期就学习、纪律、卫生、成绩等各个方面优秀的同学用量化、积分的形式显现并记录在教室积分表上,谁积分最高,谁就是班上的每周之星,评选“每周之星”的目的是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行为和优秀表现加以肯定和奖励,以激发他们在前进路上昂扬的斗志。管理与教学有机融合,通过科学的严格管理,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育教学氛围,发展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定期利用早自习或班团时间读一些报刊,内容包括国际、国内要闻和反映社会现象的报道等。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遵守《中学生守则》。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四、结合实情,创建特色班级

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甚至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这就是我们班主任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选择的吸收他人的成果与经验,从学校、班级实际出发,努力创设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要做好班级工作,就要努力做一名魅力班主任,要有一种敢为人师的高尚道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另外,必须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虚心求教,从中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但一定要以自身的特点和所带班级实际相结合,从而构建具有个人风格和本班特色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

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上一篇:排水设计论文下一篇:医务人员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