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2024-10-17

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精选13篇)

1.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黄 颖 罗秋滚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4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以何种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文章通过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例,指出教师用实践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能力 实践训练 建筑企业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颖(1957-),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主要从事建构结构设计、教学工作;罗秋滚(1973-),江西九江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江西 南昌 33003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1-0173-0

2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智力因素、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要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要不断提高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企业人才。我国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大熔炉”,近几年来,我国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为了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在教育理念上有了重大的更新。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是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实现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如何深化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和谐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目的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澳大利亚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均突出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原则,强调实践训练和教学,重视宽基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模式在我国一定范围内

正在得到实验和推广。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引入,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我国职教课程理论和实践,在理念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变教学理念,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以开发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者职业素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根据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即以职业能力为支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为手段,以实现就业即顶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要点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社会责任,我们认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应注重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教学改革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教学改革的思路,突出实用性,贴近生产实践,与时俱进,做到“三增一减”。所谓“三增”,一是增加本专业教材中没有而实际生产中大量应用的内容;二是增加现代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知识;三是增加在生产实际中的工程实例和案例。所谓“一减”,是在不影响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删减教材中那些已被淘汰的或与专业不相适应的内容,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自编教材、讲义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实践体现职业性

教学实践体现职业性,是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所以,学校应尽量提供相应的教学生产环境,达到在同一教学环境完成一项职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可以与建筑企业合作共同创建实验室或把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

但对于某些专业,应该根据其专业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建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增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将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职业行为,通过实训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

(三)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即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新的突破,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践、与时俱进,实现“零距离”教学的“专业教学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有利条件。“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既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能力,又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目前高职教材理论知识偏多、偏深,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偏少,尤其是某些与行业规范相关的内容严重

滞后。如果教师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照本宣科,则培养的学生很难达到生产一线的需求。“双师型”教师由于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资源,对教材内容的孰重孰轻,能够合理地取舍,并能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内容及应用实例,有利于学生掌握生产实践知识。

三、例证

(一)实例1:结构施工图会审能力的培养

1.现状分析。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建筑工程施工方向的人才。我们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对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05级部分班级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首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结构施工图会审能力的培养》的模拟训练。因为施工图会审是建筑工程施工一项必要的且极为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也是欣欣向荣,高歌猛进。但某些房地产商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要求设计部门打破常规,不按正常时间快速交图,势必造成设计质量问题,因而施工单位施工图会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施工图会审的能力是为适应建筑经济市场的需求。

培养学生结构施工图会审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学习与生产相互脱离,只完成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就业后连一套建筑施工图都看不懂,很难适应建筑企业的需求。

2.改革方法。教学改革首先是确定教学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做法是:(1)修改“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确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修改教学内容。编写讲义、制作多媒体课件。(3)改革考核方式,将传统的以考计算题为主,改为以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并将实训成绩计入总评成绩,考核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践训练。例如,进行结构施工图会审模拟训练,针对一套建筑施工图,有步骤地进行施工图会审的训练。以7~8人为一小组,大家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不但要求读懂建筑施工图,并且能发现图纸中的一些问题和错误,并将所有问题和错误填写在施工图会审单上,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改革成效。经过了这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同学们明确了就业方向,认清了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迅速提高,潜能的发挥犹如“滚雪球”般日见成效。由于经过了建筑施工图会审训练,他们不仅能够看懂建筑施工图,而且能发现图纸上的问题。因而在实习期间工作有较出色的表现,工作能力明显强于未进行改革的学生(据反映在一起实习的本科生都自叹弗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据粗略统计,05级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共97名,现在顶岗实习有90多名,达90%以上。

(二)实例2: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1.现状分析。我院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建筑设计方向的人才,《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在日后从事建筑设计时能保证结构技术上的合理性。由于建筑系的学生“重外轻内”“重感轻理”,导致他们对该课程产生厌恶情绪。如果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2.改革方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明确以下几点:(1)明确学习该课程知识对建筑设计的意义。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它的建成离不开艺术构思与技术的支持。建筑设计师必须懂得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有关知识,使所设计、建造的建筑物既能体现艺术性,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2)明确对该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说:“为了能够进行高度创造性的建筑活动,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门知识,但对建筑业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必须懂得每一个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一样。”对该课程知识不要求掌握很深,不必掌握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只要求做一般了解,重点要求掌握各种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及结构概念设计等。(3)开展模拟建筑师与结构师在设计中配合的训练。因为建筑与结构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结构体系与建筑功能和空间表现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建筑师与结构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才能完全创造出结构与空间形态完美结合的建筑。所以,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进行模拟建筑师与结构师合作的实践训练,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3.改革成效。我们对学生就业情况作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就业率达98%,其中有10%的学生经过考试竞争进入甲级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从我们对部分学生的跟踪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学生在工作中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够合理地进行结构选型,在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能够与结构工程师配合,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而未进行改革的毕业生就业率仅达85%,进入甲级建筑设计院为零,用人单位需要培训较长时间工作才能上手。

以上两种专业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在学校经过了职业能力实训后,使得他们工作上手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自信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应该得到推广。

四、结语

通过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究,说明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首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及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了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满足了建筑企业和建筑经济市场的需求;其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带有工作过程导向已在实践中成功地得以应用,使学生有较快的适应工作的能力,与同类院校没有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这些都说明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与目标、以实践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探究对促进高职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这种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不断的总结经验,将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参考文献]

[1]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4).[2]催延,郭家呈,等.立足产教结合,推进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7(2).[3]李冬冬,徐鑫鸣,等.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的互动效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2).

2.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二

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专业不同, 就业方向不同有许多种, 例如顶岗实习模式、专业建设模式等。本文以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阐述我校“为企业定制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改革途径。

一、中职学生就业的实际形势

作为中职校的一线专业教师, 每年毕业季都会忧伤, 担心中职校学生如何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的是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却要投入到与大专生、本科生等就业岗位争夺中, 身体和心理都被考验着。企业招聘的门前, 人人机会平等, 中职生的中专学历被忽略, 没有针对企业需要的技能, 只能望而却步。因此许多学生无奈的放弃自己所学的技能, 为了生计反而选择那些工资低, 无需技能的岗位, 随着时间的长久, 慢慢放弃自己当初的抱负, 虚度此生。

二、定制员工必要性

针对中职生如今现实就业问题, 学校根据企业人才规划需求, 招收定量定质的学生, 校企共同制订具体培养方案, 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毕业时学校不仅帮助学生找到岗, 更要给与学生长期就业指导进行稳岗, 以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为目标。此人才培养方式以特定企业为服务对象, 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的技能型优秀人才, 不仅提高中职校的就业率, 更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树立人生的奋斗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塑造成熟稳重的性格, 更好的从容面对社会及职场环境。这也是未来中职校将进行目的性招生的趋势, 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中职校以培养学以致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三、定制员工具体实施过程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开始对普通中职生实行“2+1”定制员工学习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师资力量, 要求学生在学校承担企业实践项目边学边做, 企业专家莅临指导, 校企共同考核, 合格者方可与企业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

(一) 准备阶段

1. 学生选择。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实用性, 考虑到企业人才需求计划会根据企业业务偏重点的改变, 是个短期规划, 学校与教育局共同商议选择3年制中专生为服务对象, 确保企业岗位不流失。

2. 企业选择。

确定招生前, 学校就业处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广泛性, 走访需要未来招聘岗位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造价事务所等单位, 与各单位人事部门沟通协商。企业根据用人情况填写具体岗位要求和用人数量, 决定学校招生人数和质量。校企签订委托培养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并共同制定针对各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保证按协议培养人才, 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 用其所学。

3. 师资队伍。

一是学校聘请社会技术骨干成为全日制专业教师, 具有一定年限企业工作经验并具备一级建造师、工程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双师型”教师占100%。从教育角度出发, 设计的教学活动要符合现代职业需求, 深入开展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二是各个企业委派技术负责人到校任教、监督和定期考核,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 适应行业企业规范。校企紧密联系, 随时互动商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如提升课程标准、师资标准、考核标准等管理标准。

(二) 实施阶段

一是“全日制”学习培养模式, 授课地点在学校。三年制教学计划采用的是“1+1+1+1+2”理践一体化交替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第一学期完成校企设定的学习目标:掌握施工图纸清单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进行校内考核;第二学期在校完成实践训练目标, 企业提供图纸, 学生熟练应用不同计算规则进行手算图纸工程量并进行考核, 成绩进入毕业成绩单。第三学期完成校企设定的学校目标:掌握清单定额计价方法并进行校内考核;第四学期完成实践训练目标, 企业提供计价软件, 学生熟练软件套价应用并进行考核, 成绩进入毕业成绩单。最后一年依然在校, 企业提供造价算量软件及正在实施的项目图纸, 教师全日制辅导学生训练, 提高算量速度及套价准确率。学生训练结果将作为企业成果参与进行中的项目, 企业技术负责人阶段性到校指导及负责全年考核并反馈项目实施状况。

二是考核制度。总成绩采用二级计分制:优秀 (≧85) 、合格 (≧75分) ;总成绩不合格者, 企业不招纳, 自行解决就业问题, 学校概不负责。其中校内专业教师评定成绩为40%, 企业技术负责人评定成绩为60%, 六个学期成绩累加之和。

四、定制员工人才模式效果

(一) 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人生价值

大多数中职生是普高的“淘汰生”, 学校的选择会造成自身心理出现落差, 自卑, 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再学习的欲望, 打算糊涂一生。而中职校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策划定制员工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毕业100%就业。此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重燃人生奋斗的激情, 并传授扎实就业技能, 服务于社会, 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二) 稳定于社会治安

中职校招收的学生来源是“鱼龙混杂”, 年龄段是层次不齐, 使得学校就像个“大染缸”, “小社会”。可这些普通的中职校将承担如何净化这些迥异学生的重任, 经过3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造, 使得输出的学生心理文化技能素质达到为社会服务的标准:尊纪守法, 文明生活, 扎实工作, 为社会的治安稳定做出贡献。

摘要: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阐述了本校“为企业定制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改革路径。结果表明, “为企业定制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现代市场就业趋势, 是实现真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定制员工,中职学校

参考文献

[1]潘宏雨, 杨丽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姚兴禄, 包晓明.政校企三方联动, 创办校园汽车4S店.

3.勿让政府为企业债务买单 篇三

如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与家庭部门的消费相比,企业部门的投资扮演了更突出的角色。不过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有所转变,2012年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3%,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是44.1%。

再如,中国的金融系统更近于“基于银行的金融系统”,而非“基于市场的金融系统”。与资本市场相比,银行渠道是中国企业更重要的融资来源。

以上现实是相互联系的。当消费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

要求不高,主要集中在满足较低需求层次的商品之上。这类商品的供求周期相对稳定,企业生产这些商品能够获得的回报主要来自规模报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及服务消费的个性化、新颖化程度也与日俱增,企业需要以更多的创新去对位变动不居的需求,一旦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则可能获得极大的回报,但若经营失败,破产的风险也高。与此相关的不确定性,很难由长于平滑风险、期待稳定回报的银行来吸收。此时就需要一个足够规模的高效率的金融市场,来将企业系统以创新迎合多样性需求产生的不确定性分散掉。

在这个金融市场中,有的人眼光卓越,能够迅速发现有价值的企业并加以投资,由此分享其创新收益;另一些人投资失败,承担损失。整体来看,只要企业系统的创新是成功的,其产生的超额回报规模远大于失败的损失,那么企业系统和金融系统就能够实现良性互动。

企业债务水平过高表面上反映了金融系统由银行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的滞后,或者说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但实际上对应着企业系统本身创新能力的不足。

只有不再满足于向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产品,而力求开发自身核心竞争力去迎合乃至“创造”新市场,这样的企业才会对高效的金融市场提出迫切的要求,才会吸引更多有眼光的投资人加入到金融市场之中。

对金融市场或投资人来说,如何通过这个机制把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识别出来非常关键,也难以做到。但从游戏规则来看,把那些缺乏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企业淘汰出去,是有可能并且至关重要。

尽管我国2001年就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但退出机制一直不顺畅。十年之后,证监会还要不断出台文件来继续推进“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建设”。按照现有的规则,该退出的很难及时退出,造成上市企业鱼龙混杂,提升了投资者判断和识别的难度,也分散了那些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应当获得的资源。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最终后果就是“劣企驱逐良企”、“市场沦为赌场”。

过高的企业债务,除了经过企业系统创新和金融系统转变而逐渐部分转化为股权融资之外,还有可能由企业债务转变为政府债务。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于5月14日发出警告,可能在未来12~18个月下调中国的信用评级,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正承担地方政府及银行的不良债务,这些债务将转移到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地方政府和银行所承担的不良债务,相当部分是对企业部门的不良债权。

解决企业债务水平过高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转变债务主体就可以一了百了。这样做只会导致分散的风险向系统化的风险集聚,一旦突破临界点,将带来巨大的宏观经济风险。只有加强微观层面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制度层面金融市场规则的建构,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才能在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平稳过渡,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财务结构的转变。

4.谁为青春买单作文 篇四

没曾想,刚过十六岁生日,竟遇到如此窘境,我不知该去向何方,是生,或又是……?

难道继续痛苦?忍不住,心里很难受,没有足以让痛苦流淌的出口,青春虚度,年华难度,只留一身空虚……

青春里,哭过,也笑过,但痛苦总是多于喜悦……

十六岁的天空,总是灰暗,总是会有阴霾……

青春里,竟有烟草淡淡的燃味,有酒的糜烂,只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麻痹,麻痹我死了的心,麻痹我自己,好让自己不去想你,想你的种种!青春,是一场没有未来的赌局,我输了,很彻底,而我,该如何接受这失败的结局……

尚早青春,为何青春萌动,为何为何……?

一季青春,悸动青春,只留一片痴心悔恨,我的青春颇为不堪,都说肮脏,凡事都无所去顾及,这面临抉择,又是该如何选择……?

那一季阳光,是逝去的灿烂,这季,只有哀伤与绝望……

曾经,有多少的感叹,现在只剩空谈,是年华永伤,这季节,满是哀伤的绝望,在空气弥漫,一点一点扩散,在我的心上,留下些许的绝望,让我死亡……

又或是,青春的雨季,是老天爷的哭泣,而我,泪已干,人已伤,心也亡……

青春来了,却给我一季悲伤,在雨中哭泣,如同那次……

青春里,傻事太多,于是,都走了,而我,空人,离人,只有绝望了,或许,我也该如此,随着那些记忆离去……

青春里,谁买单?我的青春就是我的离去?

孤单,只有一季的悲伤……

5.谁为发展中国三农买单 篇五

谁为发展中国三农买单?一个政策性很强、辛酸而又沉重的话题。

长期从事农村金融研究与实践,耳闻目睹中国三农的坎坷、银行等行业的不作为和变相行政肆无忌惮地掠夺,我的良心长期为一种深远的呼唤鞭笞着煎熬着。

作为农民的儿子,我的耳边经常会响起一种声音:发展三农,你能做点什么?我知道,那是良知对于责任的呼唤!然而,职能所限,我只能独善其身,用自己拼命的工作来弥补某些同事造成的缺憾。虽曾不止一次想写点什么,但忙困于工作,兼受专业水平的限制,我一直不敢下笔。2004年4月8日,离开岗位,休息下来。收拾心情,我实在无力控制自己的思绪,再一次提笔,我终于选择了它。虽说我没有把握写好这个沉重的话题,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乡农的孤独无助,目光中的焦渴与期盼......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就让我用心,替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们呐喊吧。但愿我的呐喊,能唤醒三农的觉悟;但愿我的呐喊,能唤来万千同志投资三农。则农之幸甚,国之幸甚!

一、中央三农决策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将在3-5年内取消农业税”。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先后在不同场合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2004年、2005年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三农问题表示了高度关注。

此后,中央财政“粮食直补到农户”资金开始向全国各地农村划拨,2005年一系列省份已经先后宣布取消了农业税......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向久拖未决的三农问题全面宣战,落实各项惠民措施,无疑为破解三农难题开了一个好头。

二、中国三农投资现状

扶持三农,是全体国民的历史使命!发展三农,也绝不是口号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核心在于通过加大投入,推动农民增收。窃以为,没有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增收只能流于空谈。中国三农投资状况迫切需要引起全民的关注。农村金融“失血”甚至“空洞化”,农村金融服务比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金融需求的巨大反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居高难下”和“三农贷款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问题。(1)、专家论断:

国家资深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认为,真正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非常有限,农业和农村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当前我国存在着影响农民增收的五大体制因素,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名列第三。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中国农村资本市场暗流涌动,而作为资本市场主力的银行贷款却投入农村较少。这种局面若不扭转,将严重损害农村经济。

各商业银行“农村贷款恐惧症”及三农贷款难现象,导致县域内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农村金融严重“失血”,导致农村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使三农发展“雪上加霜”。

(2)人民银行统计,近年全国银行已经削减了一万多个营业网点,主要集中在各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的机构。

(3)作者发现:作者系农业银行在职员工,工作区域位于中部地区河南省北部,经济发展介于发达和欠发达之间。作者长期从事农行一线实践和农村金融研究,从内省角度评价农村金融更贴近实际。之一,农村金融服务越改越空。改革设想是农行、农发行、农信社三分农金天下,实际改成了目前农信社独力难支。结果,农村金融服务非但没有加强,反倒越来越弱,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之于金融日益旺盛的服务要求与农村金融服务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表现有三:第一,农发行集中封闭管理粮棉油收购和储备贷款,县以下无网点,其扶贫开发等贷款全部划拨农行代理,无法参与支农。第二,国有银行信贷支农功能快速萎缩,长期依赖三农生存的农行,农村网点已撤并殆毕。以濮阳县农行为例,1998年该行共有营业所(部)31个,其中农村营业所22个。至2003年底,全辖网点仅余13个,其中农村所仅存4个。按照目前上级农行要求(存款3000万元以下网点必须撤并),2005年前该支行将不再有农村网点。况且,农行近年一直上收贷款发放权限,集中资金营销“水、电、路、汽、桥和烟草”等大型项目,一线网点经营贷款的权利被完全剥夺了。第三,农信社出于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工作量考虑,要么转移支农的社会责任,把资金转向城镇企业;要么没有存单质押的贷款不贷或少贷,根本无法满足三农发展日益旺盛的资金需求。

之二,农村资金市场求大供小,供需矛盾越来越大。目前农村,经营贷款业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农民能够在信用社贷到款的仅是少数,且一定要与信用社某人员有关系才行。结果,民间借贷十分盛行,农村地下高利贷愈演愈烈。多数的农民,要么借贷无门,要么连年辛劳,所欠债务却多年无力还清,陷入了高利贷“越借越穷,越穷越借”的怪圈。综上,中国三农长期以来一直是弱势群体。在处理三农问题,尤其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各相关部门远未把三农融资问题真正放在应有的地位来对待和操作”,这是三农问题长期无法破解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三、走出投资三农误区

借鉴中国三农问题状况和历史经验教训,窃以为,彻底破解三农难题,必须首先澄清三种观念。

1、没有外来投资三农真的就不能发展吗?

对于三农发展而言,任何外来投资显属外因。外来投资虽然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任何时候,外资只能是催化剂,绝对不会背离三农内因而发生作用!

谁能说,三农思想囿闭、保守排外和信用淡漠,不是造成“贷款恐惧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目前,在偏远农村,把贷款视同救济的农民仍大有人在。发展三农,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三农惰性”问题。三农“开放思想”、“自我解放”、“主动建设”、“跳出农门”乃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决定三农发展的内因。只有三农自我解放、建设自身的地位确定了,三农思想开放搞活了,三农发展才能激发出内在的活力,才有希望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带动吸引外资。否则,救人不救心,我们将永远无法跳出“贷款+扶贫=救济”的怪圈!

当然,利用外资,可以缩短资金积累过程,加速当地经济发展。以致,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外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有些地方为招商引资不惜血本降低门槛,对地方经济造成巨大危害,教训必须汲取。

有道是,筑巢引凤,巢美引得凤凰来。三农吸引外资,首先要把精力放在自省自强上。否则,再好的投资也会被吓跑的。

2、三农贷款风险真的很大?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金融调研和实践,窃以为,“三农贷款,尤其农户贷款风险,并非真的很大!”理由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造成当前贷款恐惧症的原因在三农与银行之间是双向的。一方面,国家法律把银行贷款纳入了民事法调整范畴,一般执行两年的时效期,受信用观念和个别农户逃避贷款债务综合影响,银行债权悬空情况不容乐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农村贷款“散性”分布与银行网点普遍收缩不对称,银行人手不足、从业人员“懒散”、“畏难”、“为人民服务观念淡漠”,棚架了对三农贷款管理,人为加大了三农贷款风险。

第二,笔者多年实践(在农行违规经营猖獗的年代,成功创建了某市农行历史上唯一的“信贷资产质量八、五、二达标单位”)证明:贷款质量与经营管理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正相关。在银行内部机制不健全、风险约束与道德防范难以凑效的条件下,同一个人管理,银行农户贷款“散性风险”远低于投放大客户的“集中风险”。问题只是散户贷款管理的工作量较大,个别银行人急功近利,把“为农民服务”看作负担,不愿为之!况且,目前银行业“剑走偏锋”,集中资金垒大户,客观上累积了经营风险,有悖“单个客户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不超过十分之一”的国际惯例,并不完全符合商业银行资金运行规律。

第三,“三农贷款风险大”,只是某些人诡避前些年违规经营损失责任的借口。三农与政策性业务一样,成了银行内部个别人转嫁责任的“替罪羊”。农行为例,农行1993-1998年5年违规经营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其1993年前40多年的历史坏帐积累,本身就是最有力地说明!

第四,2003年《农村金融研究》发表了《柳河突围》的调研文章,总结农行某支行在大客户贷款大面积死滞后,通过强化责任机制,以散户贷款为突破口,创造性实现收息计划的经验,提出了与笔者实践一致的结论。

3、投资三农一定要国家“包打天下”?回答是否定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早已吃够了“大锅饭”和“国家救济”养懒贻患的苦头。我们绝对没有让历史重演的理由!

发展三农,绝对不能国家“包打天下”!实践证明,在当前国家资金并不丰裕,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只有“政策引导、市场扶持与三农主动寻求自我解放相结合”,才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路线!

改革二十年,国人早已认同了市场的作用。发展三农,只有引入了市场化机制,才能最大限度促成三农思想觉醒、自我解放。发展三农,只有引入了市场化机制,才能克服以往“行政指令一头热”的不良现象再发生。扶持和发展三农,只有更多地发挥市场化资金供应机制的作用,才能激发人们建设三农的热情由压抑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才能最大限度节约资金,争取到“低投入高收益”、“四两拨千斤”的最佳发展效果。

当然,一再强调充分发挥三农自身积极性发展三农,绝不是回避加大对三农投资的作用,更不是“在农言农”。而是对于提高三农素质、净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成功率等来说,发挥三农积极性是根本无法绕开的门槛。发展三农,当然更需要改革的勇气、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想境界,跳出三农,走“内引外联”、“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四、为发展三农买单——多渠道多层次投资三农

1、政府引导,扶持三农发展。

如何解决“中央最头痛的问题”、让农民切实增收呢?国际惯例:农业为工业提供早期积累,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为谋取经济协调发展,工业和城市要反哺农业。当前,中国经济反哺三农时机已基本成熟。确立三农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动城市、工业反哺农业,引导三农发展是国家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三农,必须求真务实,彻底扭转三农投资“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传统局面。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宣布“国家鼓励农民增加收入”;3月,国家人代会明确宣布“三年内取消农业税”;4月初国家财政开始了“对农村种粮户实行财政直补”。一系列措施落地,已然显示了新一届中央动用政府力量,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三农发展腾飞的希望。

当然,反哺三农,发展三农,绝不等于国家越疽代疱。而是必须理顺政府行政职能,引导、管理、服务相结合,以财政支农为手段,引导动员各方面资金力量,切实加大城市和工业对三农的反哺力度。

2、群众互助,抢抓机遇,主动发展。长期以来,尤其在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企业建设资金的形式十分普遍,民营企业据此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然取得的成熟经验显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资金,将是未来中国筹措经济发展资金最主要最灵活的形式。

3、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必须解决农村金融供需不对称的尖锐矛盾,必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对金融业投资三农的监管,根本解决资金“取之于农,不用于农”的问题。

(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建多样化开放性农村金融体系。为使农村金融提供服务更加切合三农资金需要,必须构造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和国有金融为主导,小额信贷、民间市场和外资银行作补充,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新格局。实施中,要坚持“财政、农发行资金引导,群众投入为主,农行、农村信用社与小额信贷紧密结合”的投入原则。

A: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吸取历史上官办银行的经验教训,去官风,增商气,把农信社改造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对其资金投向,政策上原则限定在为农业服务的范围内,严禁资金流向城市或非农产业。

B:把农行政策性业务和农村网点划转给农发行。

第一,防范农行把经营管理风险转嫁给政策性业务,或借政策性业务与国家讨价还价。彻底改变农行亦官亦商的身份,尽快把其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和硕果仅存的农村网点划转、移交给农业发展银行。保证农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纯洁性。保障农发行扶贫资金“扶贫到户”。

第二,国家限令农行在城乡之间定位做出抉择,严格监督落实农行资金投向三农的比例,确保农行商业化经营改革和落实支农责任两不误。

第三,农发行在接收了农行农村网点与政策性业务后,要集中精力办理管理好粮棉油等专项储备贷款与扶贫等政策性开发贷款。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把政策性贷款经营成为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投资的“指向标”。

C:放宽政策管制与金融风险控制相结合,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为前提,允许创办民间私营金融组织,彻底根除高利贷毒瘤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界,长期推崇“堵不如疏”“疏不如导”的观念。既然农村包括高利贷都拥有相当市场,那么以金融当局统一有效管理、控制风险为前提,放宽政策管制,准许私有金融进入农金市场,应该更具有市场化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当前彻底解决高利贷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当然,准许私有金融进入农金市场,绝对不是放纵高利贷。而是说要把“民间借贷的无序”纳入金融当局统一管理的“有序控制”之下,让老百姓更多地得到实惠。其执行市场化利率,必须服从国家统一的利率政策。

我们必须吸取农信社官办化、农村基金会过多受地方行政干预而失败的教训。根据中国当前农村金融业的现状,借鉴企业私营化的成功经验,通过金融私营化,尝试冲破长期困扰中国金融业的官僚经营之僵化氛围,激发农村金融的旺盛生命力,解决高利贷问题,作用多方面,无疑也是积极的。D: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开展农村信贷工作。

(2)构造涉农保险体系,完善涉农贷款信用保险机制。通过努力,使三农享受与城市对等的保险保障,分散降低三农投资风险。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开口子,考虑农行、农信社混业、兼业经营的可能。

(3)控制农村资金外流,彻底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的保障问题

针对造成农村资金紧张状况的原因,国家已明确提出了“少取、多予、放活”的治理方针。作者以为,控制农村资金外流的时机已经成熟,该方针应该是彻底解决发展三农资金保障问题的尚方宝剑。可以统筹考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解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国家采取得力措施,彻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财政、税收等渠道,把对三农直补等反哺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彻底解决农村金融不支农的问题,加强监管,督促金融资金切实投向三农。中央早在1998年就通过人民银行[银]发(1998)40号文件规定了商业银行新增存款投放农业和涉农企业的比例:为确保支农信贷资金来源,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国家银行新增支持农业发展的贷款不低于全部新增贷款的10%,农村信用社用于种植业的贷款不低于全部新增贷款的40%,对农村信用社社员的贷款不低于50%。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约束力,农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大支农信贷主体之贷款农转非情况十分突出,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规定的支农社会责任。现在已经到了提升文件为《支农条例》,彻底落实其精神实质的时候了。

第三,统筹考虑邮政储蓄与农发行工作。切实加强邮政储蓄管理,中央限定邮政部门把邮政储蓄吸收的农村资金转售给农发行,解决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漏斗与农发行不开办储蓄业务、资金来源不足的现实问题。

五、修改法律,净化国内金融投资环境

根据中国实际,应该考虑修改相应法律。把银行贷款作为特殊的债权形式从《民法》范畴中分离出来,纳入《银行法》调整的范围内。法律护航,保护金融业正常权益,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净化国内金融投资环境。

6.谁来为他们买单杂文随笔 篇六

有时忙起来往往忘了吃饭,饿了,买个馍便打发了,也许太过劳累,最近总感觉头晕,刚巧在菜场遇见邻家姑娘静静。

静静在市医院当护士,自然熟悉各个医生深浅,便向其打探,希望可以找个好点的大夫瞧瞧。

静静告诉我,医院搬了新家,头个月正在搞活动,一切检察都半价。

第二天,我便按静说的新地址,到了医院。

市医院并不大,各项设施并不太完善,远远赶不上附近的局医院,但因收费标准低点,加上近几年实行新农合政策,却成了农民的最佳首选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最高,参合病人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高报销政策。

实际也没那么高,去年冬天,母亲哮喘病,就在市医院住了一星期,花了三千元,除了自费药,住院最底起伏线,实际报销一千五百元,也就是说,少花了一半钱。

虽说卫生,医疗设施,医护水平,均不如局医院,但也天天暴满。

原因很简单,花钱少,病员大多是方圆左近农民。

这欠半价检查无疑是农民的福音,我去的那天是二十八号,距活动结束还差两天,却照样车水马龙,排起了长队,做完检查,已是中午十一点多,据说不但全义马市的人都来了,就连附近渑池,宜阳的人也来了不少。

静静告诉我,一个月来,每天来检察的人中,总有癌症晚期的患者,最多一天发现十几例,最少的一天发现两例。

院长开会时说,真不知道这次半价活动是喜是忧,喜的是,医院提高了知名度,这一个月给医院带来的客观效益,忧的是不知竞有这么多病人在挨日子,还有这么多的重疾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是啊,工人可以亨受一年两次的免费体检,可以做到有病早治疗,可以亨受更高的医保待遇。

7.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七

一、以企业为依托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定位研究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构建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涉外经济日益广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各部门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生大量需求。然而,由于传统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弊端,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相对滞后性,使培养目标和定位与职业需求差距很大,不适应会计职业朝多元复合型方向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使毕业生能够缩短就业适应期,就需要依托企业环境,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索和认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基于此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企业为依托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完成教学计划,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加快构建新时期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及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成为必然。

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特色研究

1.“以岗导学”作为构建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

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由于企业专家对岗位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把握准确,从而为教学改革能够提供建设性意见,因此,要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将会计岗位真实内容和会计行业职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中。

“以岗导学,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取向。其中“岗”,是指以企业岗位(群)需求,即以企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构建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知识体系;“导”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未来将获取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实习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如可以依托企业环境,在校内进行仿真实习,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业务经办人员、制单人员、审核人员、出纳、记账人员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让学生能够了解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分工及衔接、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领悟会计职业的真正内涵和精髓。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专业化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导线

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从会计的岗位特点看,该职业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就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内容上,应当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拓展比例适度的课程体系,制订素质拓展教育计划,开设公共礼仪、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将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做事与做人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为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进入企业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模拟职业面试、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要求。

3.以创新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业精神是这个灵魂的核心,切实提高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首先,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引进创业模拟、实习实训等形式,充分运用开放讨论(培养创新性思维)、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创业体验)、现场调查(感知市场实际)等手段,进行体验式教学,适应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其次,教学内容由守业型转向创业型,传统的会计是以做账为基础,往往忽视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挖掘,而后者恰恰是社会经济活力的源泉。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其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强烈的需求导向和实践导向。因此,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出一条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地克服创业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

三、以企业为依托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核心内容。企业对人才有自己评价的标准,赋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是改革发展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企业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使教育教学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缩短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切实需要。因此,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在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依据与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依托企业,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实践中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机制。主动深入各行业、企业,深入了解各行业最新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状况,为专业调整与教学计划修订提供现实依据,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如,要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其对会计人才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通过对会计岗位的职业活动分析,确定出会计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能力要求确定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确定出与实际工作对应的学习情境,确定构成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根据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安排学习内容。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更加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需求,真正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学校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定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在确保理论够用的前提下,增加实践课时;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实务性的东西多讲,理论性的东西精讲;在课程开设方面适时地根据企业需求增减一些课程,使学生所学更实用,更符合市场需求。

2.优化与设置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就业需要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动态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要。因此,将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引入教学计划。构建以“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基地实习(岗位实践)—考证训练—毕业(实习)设计”等五个环节组成的专业学习平台,要求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优化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

一是专业认知。第一学期的认识实习是组织新生到国企、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让学生了解与感受会计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相关能力要求,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会计职业、岗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明确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及内容,初步形成对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对会计专业学习的理性认知。

二是课程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课内实训,包括财务会计实训、财务软件课程实训、税务实训等。通过实训,进一步训练学生通盘账务处理能力及信息化账务处理能力。同时,安排“真账实做”项目。让学生模拟完成一个中小企业一定时期经济业务事项的全部会计核算,将会计核算技术贯穿于会计全过程,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为下一步的基地实习(岗位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是基地实习(岗位实践)。在学生第五学期学完主要专业课后,将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基地实习,边学边干,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如在代理记账公司的现场教学中,让学生们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包括从企业开办营业执照、企业办理组织代码证、国、地税登记及办理开户银行存款账户、如何申请一般纳税人程序、并熟悉了真实的工业、商业企业、建筑安装业、服务行业、旅游业的原始票据,每位实习的学生能够按照实际操作标准粘贴票据,根据各行业、企业的原始票据发生的业务内容,填制记账凭证,使用财务软件要求根据记账凭证输入微机,以及企业办理废业等全套实践流程操作。真正提高了对会计岗位的认知程度,使学习过程可以对照会计法规亲自上手,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

四是考证训练。在教学计划的第六学期专门安排与考证训练相结合的技能实训。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手中所持有的从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职业证书(如中级纳税筹划师、理财规划师等)。鉴于此,笔者将考证训练的培训纳入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考核中,增强学生就业筹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方便。

五是毕业设计(论文),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第七学期学生主要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实习均被安排到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对口的实习单位,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会计业务流程。同时,按照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选题。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适应能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增强岗位适应性。

3.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应试教育,通过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一直延续到大学教育中。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在新时期就不一定适用了。因此,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构建,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试全面实现教学、训练和考核评价一体化。同时,要通过会计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以此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口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调查报告、会计模拟核算考核、证书考试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总之, 新形势下,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依托,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摘要: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企业对人才有自己评价的标准,赋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发言权,是改革发展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建立以企业为依托,以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完成教学计划,加快构建新时期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及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企业,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虹,谭琳元.模拟企业环境下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72-74.

[2]袁良蓉.会计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室”建设模式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

8.长大是为幼稚买单励志文章 篇八

毕业之后要找工作了,我以为凭我的学历和能力绝对可以找到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于是,我把眼光投向那些知名企业,然而投出去的简历只得到寥寥无几的回音,而且面试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当大部分的同学都找到工作,开始在网络社交平台抱怨工作辛苦又无聊的时候,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父母也为我着急。我投了更多的简历,不在乎企业的名气和给出的薪酬,只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所以,当我成功应聘一家中型企业当一个基层职员后,我万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无论工作得有多累,遇到多少困难,我都咬紧牙关撑过去。很多同届毕业的朋友都说我和以前相比变了很多,变得谦虚和沉稳了。我知道他们是说我以前太骄傲,做事浮躁,我现在的改变就是在弥补过去不正确的心态,追赶我之前落后的差距。

人生很奇妙,总会用一些困难让人明白以前的自己有多么幼稚,却没有给人太多的时间去后悔,因为人要抓紧时间弥补以前在幼稚心理下做错的事情,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当人意识到曾经的幼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想法时,就是在经历长大的过程。每经历一次困难,都是一次成长。当人长大了再回头看当年幼稚的自己,应该都会诧异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一面,然后庆幸自己早已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再是一个让人觉得幼稚的人了。

9.如何让呼叫中心为自己的支出买单 篇九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通过技术来帮助呼叫中心提高收入成本同时消减呼叫中心的支出成本。

一、减少呼叫处理时间和开销

通过流线型设计精简呼叫中心使用的基于IP的呼叫平台及软件应用系统,公司可以减少呼叫处理时间,避免了臃肿的代理工作压力,

二、更好的客户服务

快速回应客户的需求,并将所有的反馈都按照时间登记备案。及时准确的回应客户需求是提高企业呼叫中心利润增强客户满意度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理想方式。

三、可伸缩性

如果你的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你是不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来提升你的管理呢?通过托管解决方案,你可以在你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综合性不断复杂的情况下实现无中断服务,从而确保正在进行的业务的成功。

四、更好的运作时间

通过准确无误的跟踪记录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同时通过稳定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可以轻松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运行时间。同时可以确保我们的用户在任何一天的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可以信赖的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

五、改善客户体验

10.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十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崛起为扩大就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种类繁多,经营项目多样,因此需要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经历民营企业洗牌及政府201年对温州执行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温州民营企业亟须综合性人才的加入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如何针对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对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选题。本文将以温州地区为例,分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地区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温州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在温州这个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民营经济依托着青山绿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蓬勃发展,从早期的家庭作坊到如今的产业集群,温州民营企业书写了一个个体经济的发展传说。

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始状态是遍地成长的个体经济,其多为家庭作坊且组织结构简单,通常由家庭成员进行内部分工,这种结构有着决策迅速、执行便捷且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低的优点。但这种家族集权式管理明显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初创业元老的有限的知识能力已经难以应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当前,规模逐渐壮大的民营企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到招贤纳才的大军中来。而温州民企内部出现的大面积人才空缺,已经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温州民营企业家纷纷提出当前人才市场中高端技能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已与企业的需求严重断层,而企业新招聘的不少毕业生需要适应周期,存在着缺乏生存能力与职场共处能力的不足,都给企业的人才管理带来较大的考验。

三、温州民营企业需求人才类型

1. 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型

温州地区中小企业有着产业集群的特色,如永中阀门、乐清电器、苍南纽扣、瑞安机械配件等,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如果永远生产与别人相同的产品,订单量将无法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生存策略通常是将其中一项或几项产品做细做精做出特色。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有一定研发意识的人才,此类人才应做事专心,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的同时,能以专业技能研发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创造更大的效益。

2. 实用型技术人才

许多新一代的温州民营企业主比较年轻,虽没有父辈们早年白手起家时亲手打拼的干劲,但比父辈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所创立的企业多向现代化生产方向发展,而逐渐放弃手工劳作的方式。这些企业需要实用型的技术人才,要能够灵活运用生产技能与方法,为企业真正实现生产现代化。

3. 积极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温州中小民营企业正努力从发展初期单纯模仿转型到有自己的产品与自己的品牌形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才是市场生存之道,因此民营企业除了要有专业知识扎实的实干型人才,还应努力吸纳创新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较敏锐的嗅觉,有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能进行技术或产品的革新,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

四、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

1. 转变办学思想,培养综合人才

虽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但是却不应该仅仅以就业作为衡量办学能力的唯一标准。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培养的人才不应当仅仅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而更应是将来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高职院校不能将自己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机构混为一谈,对于高职毕业生,应该将之与知识层次较低的流水线生产工人区分开来,他们除了要会技术,更应拥运用现有技术改造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如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起探讨,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对学生的创造性意见或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接触到今后工作环境,刺激其对专业学习产生主动性,勤于思考与钻研。总之,创新素质是综合性人才的一个必备素质,只有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会具备向行业延伸的发展能力。

2. 结合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定位

要进行有效明确的专业定位,需要对企业岗位培养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岗位要求为出发点设置教学课程。第一,要根据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活动能力确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以及完成其他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建设。第二,确定基本就职方向。第三,依照岗位的基本能力的要求,创造相应的课程模块。第四,适当地放宽当前的全日制受教育模式,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与进度。除了以上几点,学校还要根据企业对学生实践情况的反馈,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以便更合理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3. 强化运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

众所周知,人才技能的培养仅依靠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强化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不断增加企业合作的形式,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可采取的校企合作形式种类繁多,以下是经过实践检验效果较为明显的方式。

(1)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即积极进行校内合作基地与校外顶岗基地的建设,其中尤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创造校企合作机会,共同创建与使用生产型基地。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专业特性,注重课堂与实训、学识与操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并且企业与学校可以选择利益共享的方案,同时企业可以选择向生产型基地投入一定的仪器设备,使基地真正实现生产创收的能力。在运行市场机制利益共享的同时,学校可积极促进教师与生产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沟通与互动,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基地的建设也能让学生有机会以技术员工的身份进入厂房,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环境,将所知所学的操作技术运用到现代化生产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加强项目合作,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当前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技能等不足。而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就是一个契机,尤其对已经接受了两年专业基础教育的大三学生而言,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发展项目中去,可以通过对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高大三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的能力。而且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与项目组成员之间需要紧密沟通与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服从素质、与人沟通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且项目时间一般较长,有利于学生与企业间互相了解,为日后的就业与招聘提供认知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认识到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的使命,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改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教学体系、改变考核方式、加强技能训练、开展校企合作等各种方式,使高职生拥有不同于接受学术型教育的本科生的竞争力,进而提高高职生的操作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乃至技术型人才。

11.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十一

我十岁那年的冬天,有一天父亲要出门,忘了是一件什么重要的事。前一天中午他就把那唯一的褂子脱下来,叮嘱我给他洗洗,趁太阳好晒一晒,别耽误了第二天出门穿。我答应着,父亲就穿上他的破棉袄出去干活了。我把父亲的褂子泡在盆里,看看太阳正好,就眯着眼小小地幸福了一会儿。就这一会儿,来了一大群伙伴儿,大家吵吵嚷嚷地在院子里画上线,分伙儿做跳房子的游戏。我觉得时间还早,玩一会儿再洗衣服也不晚吧。没想到越跳越起劲,我就把洗衣服的事丢在了脑后。期间我也似乎隐隐约约想起来两次,但玩的正高兴,就安慰自己,还不太晚,再玩一小会儿吧!不想越玩越疯,冬天天又短,不觉就到了夕阳西下时。父亲回来了,看一眼院子里的晾衣绳,疑惑地问:“我的褂子呢?”天啊,我还没洗呢!我立刻撇开大家,手忙脚乱地去洗衣服,不过毕竟时间太晚了,等我飞速洗完衣服,太阳都要下班了。我把父亲的褂子赶着太阳东挪挪,西挪挪,一直挪到外边上冻了,才不甘心地拿进屋里。这可怎么办呢?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把炉子打开,用那不大旺的炉火烤衣服,我也一声不响地帮忙。那时的土布又笨又厚,一直烤到半夜也没烤干,我心里又后悔又难受,没法说出来。最后,父亲把褂子搭在椅子背上,放在炉子边,劝我去睡觉。我也困得不得了,只好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父亲已穿上褂子出门去了。下午他回家时,我忐忑不安地问他早上褂子干了没有?父亲说袖子和大襟都干了,可领子、口袋和腋下都湿着呢,穿出去以后都冻住了,穿了一天,这会子都干了。我听了心里很难过,虽然父亲没有责怪我一句话,但一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父亲用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烘干了,我没法原谅自己。

从那以后,我知道干什么都要趁早。只要是派给我的活儿,我再也不敢拖拉了,那个治愈拖延症的冬天让我明白,我不能一直用后悔为拖延买单。

作者:窦坦凤

12.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十二

幼鹰努力地翩动着自己幼嫩的翅膀,只为今后无妈妈陪伴的日子里靠自己飞翔。

小树苗不停地汲取养料,奋力向上挣扎,只为长成参天大树,不再靠妈妈的保护成长。

刚出生的幼鹿竭力站起来,会走路,只为靠自己摆脱凶恶的野兽……

当人生的末班车擦身而过时,我踩明白人生里没有人替你埋单。人生之舟在逆流中前行时,我能做的只有靠自己。

让自己的乐观与自己的坚强为人生埋单。

“被人能创造奇迹,我也能。”我的心为之一颤,有谁能想到如此铿锵有力的话语会从一个正与死神殊死搏斗的柔软女孩口中说出呢?这是与死神的战斗,与命运的较量,她不曾放弃,她始终用最坚毅的利剑般的目光冷对死神。她用尽自己早已微薄的力量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即将走向生命浸透的那一刻,她没有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好、哭泣着恐惧,没有整日失魂落魄,自暴自弃。她用最美的笑容诠释生命的真谛。因为她知道痛苦要靠自己去面对。没有人能为自己的人生埋单。田维,你用乐观与坚强在你人生的结算単上画上了最美一笔。

让自己的信念与骨气为人生买单。

美国的传奇英雄维兰德在越南战争中踩中了地雷,随着一阵巨响,她的腰一下的身躯不复存在,他成了一个半截人。在许多人看来,他的人生从中日月无光,天地昏暗,然而坚强的维兰德并未放弃继续在人生路上前进。他拒绝接受外来的物质帮助,经靠自己仅仅的两只手独自一人行走了5000公里的路程。他用双手,靠自己踏遍了美国的大地。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5000公里的路程,这是维兰德靠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的光辉历程。这是血与汗的结晶,是对靠自己走人生路的诠释。正如他本人所说:“我是不会求任何人的。!”

只有靠自己,才能在泥泞的路上留下夯实永恒的足迹。

13.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十三

一、组织能力是企业的DNA

改革开放以来, 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既涌现出像阿里巴巴、万科、华为、联想、格力这样的行业领袖型企业, 成为中国经济在世界领域的名片, 也出现了诸如秦池、爱多、顺驰、德隆等鼎盛一时却昙花一现的“烟花企业”。究其原因前者在提出伟大愿景和相应的企业战略的同时, 拥有相应的强大组织能力以保证战略的落实和愿景的实现, 而后者则不顾自身财务和管理能力所限, 一味追求超高速的发展速度, 甚至冒险采用不规范的运作方法, 导致在市场大潮中原形毕露, 败下阵来。

两相对比, 不难看出企业如何能够保持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力。组织变革与经营应对不是简单的问题, 除了正确的企业战略和愿景, 是否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就成了优秀企业与烟花企业最大的不同。那什么是组织能力呢?

组织能力是指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超越竞争对手、可持续、深植于企业而非个人的团队能力。说的简单点, 组织能力就是团队战斗力。有研究指出: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其中组织能力又可以分解为三个维度:员工思维模式, 也就是工作中主动性;员工能力, 也就是问题解决能力;员工治理方式, 也就是制度设计决定员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简言之即是:愿不愿意, 会不会, 合不合适 (如图所示) 。

从组织能力发展视角来看, 就是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按照企业战略意图完成人岗匹配, 能力发展、组织文化塑造、组织诊断与调整等多项工作, 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与向心力、增强岗位能力以及适时调整规章制度, 就人才发展工作而言, 则需要兼顾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应制度建设三大方面。

二、大型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振华重工作为特大型制造企业, 20余年来不断壮大, 既有真抓实干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面对市场变局, 将精神、意识保留下来, 又完成了关键岗位的人才发展, 为业务上保持国际化的竞争优势提供坚实基础, 是振华重工在人才发展上的总课题。

作为特大型企业, 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人员构成复杂, 作为一个拥有2.6万员工的大企业, 管理岗位就有近5000人, 其中从事专业技术的有2400余人, 专职管理人员2100余人, 这些人作为整个振华的神经系统, 如何设计发展体系, 保证人岗配备?其次, 市场环境改变导致公司现有人员过多、过杂、过乱, 如何通过人才发展工作进行梳理, 实现人员内部挖潜, 在不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的基础上, 实现人才适应市场的转变, 尤其是公司内部领军人才的发掘?最后, 如何开发适合的平台和制度来满足前面两个问题, 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必须思考和短期解决的课题与难题。解决的好, 则能够提纲挈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决的不好, 不仅会浪费资金和资源, 还可能影响企业转型中的人心士气。

为此, 振华重工的人才发展工作在公司经营层的指导下, 以组织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依照前文所示的三角图, 人力资源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绘制了振华自己的三角图:

从具体问题来看:对于振华的4000多人的管理岗位最需要提升的是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素养, 前者决定公司能否研发出紧跟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后者则影响在商务活动中企业的成败, 而爱岗敬业与竞争意识也是企业转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容易人浮于事, 使本就臃肿的企业变得更加迟缓, 没有竞争意识, 在组织变革中就难有领军而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人才冒头。

三、振华重工的人才发展基本策略

事实上, 任何变革措施, 如果没有公司最高领导层的支持和推动, 人力资源部门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因此, 为了打开组织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 振华重工首先在经营层对人才发展工作做了战略部署, 确立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发展企业、成就个人的理念, 将公司的人才资源逐步转化为人才资本, 进而逐步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问题明晰之后, 组织高层的支持明确后, 如何制定合适的人才管理制度、培养平台和激励政策来解决问题就成了人力资源部首当其冲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 公司建立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即鼓励自学、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激励的三位一体, 并同期出台了公司的“新世纪人才工程千人计划”;在此之下, 明确了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及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条支线。为抓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建立两级后备干部管理档案, 做到“一人一策”的培养计划和绩效计划;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除了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 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 还积极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共同实施重大项目;为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建立了人才考评体系, 注重培养拥有绝招、绝技、绝活的特色技术工人, 并充分发挥“导师带徒”的培养优势。

其次在培养平台构建上, 人力资源部总结多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 提出建设集约化平台, 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思路, 在公司经营层的支持下, 逐步成立了技能发展中心及企业内部商学院, 分别针对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两类, 通过平台建立, 集中梳理资源, 做到思路明确、提升有序, 每个职簇及岗位序列之间都有相应的培养内容和办法。

最后注重人才激励政策的建设, 公司建立了重奖科技人员的制度, 每年举行科技创新大会, 重奖创新人才, 所发奖金高达百万级别。在物质奖励的同时, 注重精神激励, 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部与工会合作, 通过评价式激励、情感式激励、节点式激励等方法对人才进行正向激励。

在人才发展管理制度与培养平台、激励方式都一系列人才治理模式出台之后, 振华重工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这只是完成组织能力构建的一部分而已, 如果要使组织能力长期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则需要建立更长效的模式, 也就是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立学习型企业中, 建立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这样, 就好像为企业组织能力配备了一架自动化引擎。为了建构学习型企业, 人力资源部与党群工作部充分合作, 对干部选聘制度进行了优化, 在坚持传统的“德、廉、绩、勤”的四标准之外, 着重考察干部的学习状况和传帮带作用, 使得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 渐渐成为振华的一种风气。

四、结语

笔者主要以组织能力构建的角度来观察大型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并具体到振华重工的案例进行解析。总体来看, 从组织能力视角运筹人才发展工作有如下的优势。

1.明确人才的战略价值。对人才的地位进行明确, 肯定了其创造和将创造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为其搭建学习和提升的平台也满足了企业与个人两方面。另外, 为其成长所设置的目标也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使得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实现高度一致。

2.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与运营层面提升。按照企业战略规划统一设计人才发展工作, 建立平台, 整合资源, 将重点放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并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使培养的内容和方向与组织需求保持一致性, 从而让培训工作直接转换为相应的组织能力, 伴随企业发展。

上一篇:合同附件下一篇: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