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和片段教学

2024-08-15

说课和片段教学(共8篇)

1.说课和片段教学 篇一

《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6、春天的故事

长宁区新虹桥小学 周莹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故事》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振兴中华》的第二篇课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懂得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发扬开拓精神,立志振兴中华。教材以熟知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用此表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由于在第四单元还要具体讲述我国对外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况,因此本课的侧重点在改革。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出生在90年代的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就赶上了祖国的大好春天,对于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岁月是一片空白,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就很难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充分感知60年代,70年代生活上,做到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回避问题。让学生通过去采访自己的家人、翻一翻家庭相册,很容易发现,原来变化就在身边,情感上得到的共鸣就强烈。这样从学生最近认知区域入手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情,将本课目标定为如下: 初步懂得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发扬开拓精神,立志振兴中华。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在第四单元还要具体讲述我国对外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况,因此本课的侧重点在改革。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的带来的巨大变化。

说明:教材以熟知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用此表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由于在第四单元还要具体讲述我国对外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况,因此本课的侧重点在改革。但改革与开放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在很多地方改革与开放并提。

四、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通过采访、调查、交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使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初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资料的能力。第二课时:

1、寻找“变化”根源,认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通过探究活动,明确改革开放为什么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

3、了解祖国发展的宏伟目标,激发志向。

五、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一课时

活动一:歌曲引入,提示背景。

一、歌曲引入,提出问题。师生同唱《春天的故事》开始,学生以歌曲本身质疑:如“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写下了什么“诗篇”?

2在解答过程中确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主题后,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小到家庭收入变化,大到全国GDP增长。学生们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谈了自己所见所闻,并把课前通过向父母、报纸、网络得到的信息跟大家分享。

二、从“票证”说起。

1、现场展示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在那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历史年代,人们的生产、消费、生活都是有预期计划的。原因是商品紧缺,不得不限量供应。人们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工厂劳动,进行农业种植和生产,一个村庄的劳力就窝在村里的田地上,没有自己的劳动自主权。

2、引导讨论: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这样好吗?并且能说一说为什么。

3、教师小结:是的,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们的生产自主权得到了限制,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经济发展相对变得缓慢。

说明:以《春天的故事》这首优美的歌曲引入,拉近学生与改革开放这个年代的距离。进行一系列相关票证的解说,通过改革开放“前”与“后”人民家庭生活的对比,从真实的生活例子中,让学生初识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在教学开始,以强烈的反差效果将本文主题深入人心。为下面环节 “新”“旧”对比,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活动二:话“今天”的生产,介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1、联系二十几年前的生产和生活,再来看今天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经济方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媒体演示:

例1、70年代的时候,拥有一辆自行车那比现在拥有一辆私人轿车可是神气、风光多了。例

2、吃饱穿暖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老百姓哪有余力去改善住房条件啊,所以只能住在茅草屋里,破旧的黑漆漆的老房子里,下雨天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家里的瓶瓶罐罐全都拿来接雨水了。

实物展示:

这就是当年我们爷爷、爸爸穿的衣服,同学看看这件衣服,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同学们,后面听课的老师中,有很多曾经经历了那段岁月,我想他们会告诉你们更多,让我们以小组为为单位去采访一下后面听课的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吗?)

小结: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们的祖国整整走过了30年的历史,30年来,老百姓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地干,但是到头来却吃不饱、穿不暖,中国老百姓苦苦地挣扎在贫困线上。

2、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大胆的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都与20年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通过课前你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的了解,认为现在的这种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比以前有什么进步呢?

3、引导学习课文中的“小岗惊雷”和“深圳巨变”,体会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20年,一段并不漫长的时间,然而中国大地从农村到城市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说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关键在于以情载道、以理服人,教师要确保信息是学生熟悉的,所谓“眼见为实”,只有相信,学生才有真切的情感体验。从现场的采访中,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同时也通过自学课文“历史坊”中的两个小故事,体会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交流中揭示20年间中国大地从农村到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事例对比,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改革开放的意义所在。

第二课时:

活动一:寻“变化”根源,认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承接:联系二十年的前后对比,大家思考一下,发生这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运用《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朗读歌词。

补充: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

3、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学生自学“人物志”,了解和体会设计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说明:本部分着重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利用“小舞台”中《春天的故事》的歌词,承上启下地引入到邓小平的伟大的功勋。同时穿插有关实事录像,直观性地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做出的贡献。

活动二:探究总结,激发志向。

1、结合教材“探究角”中三位小朋友的访谈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2、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推动经济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说出其他理由。

3、结合课文“瞭望台”部分内容后发挥想象力,想象到2010年将会是什么样子?第二个十年结束2021年时又将会什么样子?建国100年后又将是什么样子?

4、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教育、道德风尚等各方面去憧憬未来。想象到那时自己可能在干什么?从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立志成为宏伟目标的生力军。

说明: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考改革开放使国家更快发展的理由。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深,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师有必要作解释。目的是联系实际进行导行。最终把改革精神引入到学生生活之中,从小培养开拓创新的意识。体验自己与祖国宏伟目标实现的关系,激发学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骄傲的情感。

2.说课和评课要求 篇二

组织教师广泛开展以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写课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在现有情况和条件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把精力放在备课、讲课的研究上,对于说课、评课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层次清楚、表达流畅、用理有据的“说课稿”或“评课稿”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说课稿的写法

在校内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说课侧重在“说”;在竞赛活动中,为了便于组织,公平评判,侧重在“写”。形式不同,内容一样。说课稿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课虽也包含教案中的精要部分,更主要的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程序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即说课不仅要精要地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因此,在写说课稿时,不论写哪一部分,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三个要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一般说来,说课稿的行文格式分四大块,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现分述如下: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即本课或章节在本单元教材、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它一般分三层表述:(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包括学法目标);(3)思想教育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切忌如学习生字、新词等空泛的表述,而要具体到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如果较多,可列举2—3个后用“等”字打住。3.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在表述上可重合,亦可分开,但要明确两点:其一,重点可能是难点,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其二,教学重点确定后,必须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4.教材的处理。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要说清楚,哪些需先讲,哪些需后讲,哪些需总结概括,哪些需解释发挥,哪些需详讲,哪些需略讲,以及这样处理的理由。

(二)说教法。一般来讲,一课书或一节课应以一、二种教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即“一法为主,多法并用”。说教法时不可笼统,要点出具体的方法,如“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词语突破法”等。在提出某种教法后应对其作以简要的解释,说出如何操作,不可长,三言两语即可。在说清楚所选择的教法后应另起一段,简短地说一说使用的教辅手段(如CAI课件、幻灯片、小黑板、实物等)及目的。特别要说清楚何时使用,有何作用。

(三)说学法。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说清楚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何种能力?要充分展示你设计的教学过程就是渗透学法、展示学法的过程。可分三个层次简要说:1.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已达到什么层次?已经学习了或掌握了哪些方法或技能?2.拟教学生何种学法。学 生通过本课书或本节课的学习,真正掌握一种至多两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已经很不错了,切忌贪多。3.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以及帮助学生克服障碍的方法。

(四)说程序。这部分是说课的重点,从篇幅上说应占整篇说课稿的一半以上;从形式上说类似于教案,但不可照搬教案。在写作时可首先提炼出教案的总体框架(例如:目标定向—启发导入—读议讲练—反馈补授—评价小结等),然后分布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特别是要说清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突破重难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分配、问题的设置、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最后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以上只是说课稿的基本写法,在行文时可灵活处理。如在说教法、写法时,可用小标题标示层次,亦可综合阐释;说程序时,可每说一步便进行理论说明,亦可整个程序介绍完后进行总的介绍。

二、关于评课稿的写法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因此,评课稿无统一的模式。它既可以整体评判,也可以抓住一点;既可以评价教法的设计,也可以评价学法的授与;既可以从成功之处生发启示,也可以从失败之处汲取教训。一篇好的评课稿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理论依据。要正确充分,符合新大纲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精神和原理。

(二)把握教材。能较好地把握所评课教学内容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评者在看课时首先要明确本课书或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再看授课人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三)评议视角。评课者提出的观点首先要正确。例如有些看似热闹之处其实是哗众取宠的败笔,有些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教者的匠心。其次视角要独特新颖,提出观点后要联系课堂实例印证。

(四)改进建议。“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有瑕疵。要不为权威所迷,敢向名家说“不”。当然,缺点要找准,见解要独特,改进措施要合理实用。

(五)评价态度。一定要客观、中肯、公正。有一位教师写评课稿,题目是《一堂完全失败的公开课》,全盘否认了教者的劳动,是不可取的。当然也不能写成《一堂完全成功的公开课》,这也不合实际。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有啥说啥,不要以偏概全。

(六)文面表达。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流畅,要让评委从你的评课稿中读出你的“功底”来,切忌层次混乱或出现病句、错别字。

评课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正确;

2、教学结构是否科学合理;

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得当;

4、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5、学生思维训练是否落到实处;

6、教学的容量是否得当;

7、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8、板书设计是否科学等。特别是评议的着眼点要与教育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养成、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这样的评课稿才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写说课稿和评课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写好说课稿和评课稿,除了平常的刻苦磨练,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外,“临阵磨枪”的小技巧也不容忽视。

1、熟读大纲,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除对大纲总的要求要做到胸中有数外,对于大纲对某些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更要烂熟于心。便于评课时心中有一个标准印象,评课时就用大纲给的这把“尺”去“量”这节课。说课稿和评课稿中的很多“理论话”,大多可从大纲中引用。

2、通读教材。务必对重点课文、重点章节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参赛时可省去“熟悉教材”这一环节,便于集中精力听课,准确形成观点,快速组织材料。

3、浏览每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说明》部分和“教学建议”。那里面也有很多教学的依据,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建议更实用。

4、分类制作卡片,注意收集教育名家名言和教学案例。如“激趣”类:“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等。“教法类”如“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惑—叶圣陶”等。适时引用教育名言和教学案例更能起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作用。

5、多看资料,模仿写作。发表在专业的教学杂志上的说课稿和评课稿不少,只要细心收集,带着“仿写”的目的去研读,定有不少收获。

6、看课时要记得全、记得快,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在学生读书,讨论的间隙迅速翻阅教参、教材和其他资料,为评课寻找必要的材料,要做到边听边记边思考。

7、为使行文条理清晰,各级标题顺序如下:

第一级:一、二、三、„„

第二级:

(一)、(二)、(三)、„„

第三级:1、2、3、„„

第四级:(1)、(2)、(3)、„„

第一级数码后用顿号,第三级数码后用圆点,第二级和第四级之间不用任何符号(因为用了括号)。

3.说课和片段教学 篇三

很多找工作意向为教师的小伙伴们分不清楚说课和试讲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难度。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说课和试讲有什么区别,希望能为小伙伴们理顺思路。

关键词:说课和试讲有什么区别

1、内涵不同

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换言之,说课就是说说一篇课文该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而试讲,也叫情景模拟,它是在有限时间内,教师通过语言、形体语言和各教学技能等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考察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

2、目的不同

讲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使学生会学,而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

3、讲授对象不同

试讲的对象是学生,通过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与合作,是建立在一种彼此信任和尊重的情境下。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情景是模拟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无生授课。而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对于说课者来说是一种威压。

4、方法不同

试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讲、议、练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而说课则是以教师的解说为主。

根据说课和试讲形式上的不同,小伙伴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4.体育学科的说课与片段教学 篇四

一、体育学科的“说课”

体育学科的“说课”是体育学科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要求体育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或大纲为依据,针对某个特定课题,结合教育对象与学校教学设施的实际,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计(教学思想、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程序)的理论依据。

(一)、“说课”的目的意义

1、“说课”的目的,一方面展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说课使同行对说课教师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进行综合评价,它是一条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

2、说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说课过程是说课教师向同行展示备课的思维过程。因此,说课的教师必须对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手段有全面的、深刻的把握与理解,所以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此外,说课是一种集体教研形式,有利于教师的培训。对青年教师而言,可以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风格方法以及处理教材的技巧。对于老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启迪,结合教学实际从理论上得到升华。

(二)、“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区别

“说课”与备课、上课三者功能不同,出现的次序不同。按先后次序应该先备课,再说课,而后上课。说课是建立在备课的基础上。备课主要为上课服务,备课重点是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它是教

师根据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经验主观设计的教学蓝图。而“说课”

则以备课教案为载体向同行说明你为什么这样备课、这样设计的道理和根据。说课重在说理。而“上课”则是根据备课的教案设计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师生互动过程。由于上课是动态的,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意外的情况,所以有时上课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情况对预设的教案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说上课的效果如何是对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最直接的检验。

(三)、“说课”的程序

1、确定课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自选内容,一是指定内容。前者通常适用于一般的教研活动,而后者往往在职称评定或说课比赛上运用。

2、时间安排:一般性的教研活动的说课都有充足准备时间,而说课竞赛或职称评定的说课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规定,一般半个小时给你形成说稿(说案)。

3、时间要求:正常说课时间一般15分钟。

(四)、如何说课

说课主要应说清以下内容:

1、说背景:说课者简单介绍所教的年段、教学单元、课时以及基本学情。

2、说教材内容:对选择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说清楚本课教材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该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说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的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五个领域学习目标制定出2~3个具体教学目标。高中尚未实行课改年段,其教学目标应包含: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

4、说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及其理由。

5、说教法与学法:说明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那些教学方法手段,采用这些方法对实现目标有何作用?

教法:通常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游戏法、竞赛法、纠正错误法、启发教学法等

学法:通常有尝试练习法、体验学习法、自主练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法、观察法等

6、说教学程序(即教学流程):说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和组织顺序如何编排。其编排的理由是什么?教材之间如何衔接?为什么这样衔接?

7、说教学特色即本课有那些创新之处。有何意义?

(五)、说课应注意的事项

1、重说理:说课重在说理,本课教材选择,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的安排“理”在何处。所谓“理”,即根据,它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理论,体育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

2、表述过程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时重点要交代详细。一般学情分析以及体

育教师很熟悉的教学常规可以简单交代。

3、在说课前应梳理好思路、说课时应充满自信,把握好语言节奏和语速,重点部分阐述应清晰、简练、明了。整个过程应落落大方,谦逊有礼,准确并礼貌地回答同行或评委所提出的问题。

二、体育学科的“片断教学”

所谓片断教学是真实教学场景的一个片断,即一节课的教学片断的展示,(一般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体育学科评职称时所要求的片断教学和有些片断教学比赛,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老师是在没有学生的模拟的教学场景中进行。

(一)说课与片断教学的区别

说课是说明教学设计的理由,重在说清备课的根据与道理,说课更多反映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片断教学则侧重于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展示,主要反映教师驾驭课堂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

1、片断教学应注意事项

(1)遵循规律,大胆创新:即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不能违背,教学方法手段可以在课程目标范围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胆创新。

(2)声情并茂,镇定自如:要发挥想象力,快速进入教学情景之中,要满怀激情,又要指挥若定,神态自然。

(3)语言清晰,指导得法:指在讲解及布置学习任务要清晰明了,学生能够领会意图。教学重点要突出。指导、帮助、纠正方法要得当、及时、准确。

(4)巧用媒体,示范优美:媒体的运用要适当,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姿态要优美。

(5)注意衔接,程序清晰:教学组织要求环环相扣,严密顺畅。(6)师生互动,气氛热烈: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学法指导、语言激励等手段烘托课堂气氛,创设氛围。

2、片段教学易犯错误

(1)往往将片断教学与说课混淆在一起,将片断教学变成“说课“,实际教学过程变成陈述教学设计。

(2)由于有的片断教学(尤其在职称评定时)由于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一些老师在无学生的情况下,缺乏想象力,难以进入角色。

(3)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组织混乱,教法、学法交代不清楚。(4)、缺乏激情,或者过度紧张,不知所措。

5.学写活动片段说课稿 篇五

南城药山小学

郑丽娜

这次的教研课是一次以作文为主题的课堂探讨,我选取了一篇活动片段进行训练。为了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更容易的写好这篇文章,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游戏比赛。游戏一直是每个孩子所喜欢的活动。所以当他们经过一次亲身的体会,就能深有体会,也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课堂中,我一开始提供他们一篇范文,通过对范文的解读,我们归纳出写作宝典,这些写作宝典就是平时在写这类文章的一些技巧。如:招式一:围绕中心句写。招式二:点面结合招式。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招式四:既有如实的描写,又有合理的想象。

接下去就是一个游戏环节,在游戏环节对于游戏的设计也很重要,我对游戏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细的设计,包括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参赛,用筷子把水中的珠子夹入杯中,夹得多的队为优胜队,比赛时间为一分钟。观众注意事项:让眼睛成为一台高级的摄像机,不仅把镜头对准参赛选手,还要把镜头对准观众,注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抓拍精彩的瞬间。

然后是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觉得有点失败,主要是设计的时候没有一定的条理,学生也说的比较乱。这样就影响到后面的写了。

最后是一个写的过程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写出这个活动片断,我还他们提供了好词,目的是能让他们能灵活的运用它们。

写好之后是一个交流,在巡视的过程中,我挑了几篇写得比较好的文章,并给他们打上星星,最后让他们读自己的作品。最后给他们一个建议出示

1、交流修改

2、读一读,找找有没有错字、漏字、添字或者写得不够通顺的地方。

3、找出写得特别号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画出来。然后读给四人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6.微课和美术教学 篇六

2013年1月我参加了江西教师网的远程教育钟玉琳中学美术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学习。

优秀教师的精彩的课例让我受益匪浅,帮助我解决了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在网上论坛与学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感到收获很大。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鲜活经验同时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逐步形成并完善不同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进而发展成为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学科教育教学观。

了解到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的基本理念,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依据新程标准,合理的设计高中美术教学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通过培训学习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实现这些新的观念,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转变学习的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要富有个性学习。教师不能单纯的讲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

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就我学校的目前现状,我决心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美术课的教学。

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要通过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努力做到:

1、建立多维的目的与目标意识。

2、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具体。

3、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弹性。

4、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相应的侧重性。

二、美术教学的选择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2、教学内容将贴近社会生活。

3、教学内容将符合学生实际。

4努力开发地方美术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7.说课和片段教学 篇七

语文组公开课,我执教的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很喜欢读。

早在一个星期以前,我就在思考怎么设计教学过程了,但一星期过去了,我却什么也没做,心里的那块石头越来越沉重。不知怎样才能把课上好。

尽管只是一堂校内公开课,我还是花了很多心思。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设计了接雪花的游戏、欣赏小画家的画,在黑板贴画,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开心。课结束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值得改正的地方:

1、交流识字方法这一环节让我省略了。我觉得提前让孩子预习了本课的.生字,就不需要交流识字方法了,但我发现孩子们记字快,忘得也快,如果有好的方法让他们有窍门识字,就不容易忘了。所以交流识字方法是孩子们快乐识字的前提。特别是编字谜识字孩子们最感兴趣。

2、没有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中,学生的思路不一定会跟着你走。有些学生没按我的要求说话,我便打断了他的话引他入正题。其实我应该让他讲,虽然他偏离“轨道”,但我可以抓住他讲述中某一要点引他到要回答的问题。

8.说课和片段教学 篇八

里雍中心小学黄文滔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通过抓“撑立、伫立”等具体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及在这种环境之下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下面是我对这一教学片段的展示

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这个“撑”字,你怎么理解?(撑:会意兼形声。用手掌支着)(手掌用力)这个“撑”字,手掌用力就是撑。能组什么词(支撑、撑立„)

难道这个“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请快速默读六、七自然段,读完之后,或许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读了这两段之后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文中哪些词句看出不容易呢?用线画下来,细细的品一品,把你的感受、收获写在旁边。

交流:这株柳从萌发长到这么粗壮,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体现它不容易。

语句: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抓住:“熬”、“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绝不宽容”、”活到一岁”这些词,感受柳树生命的顽强。)

语段: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略)

(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多少„„多少„„多少”“„„又„„又„„”“一回又一回„„一次又一次”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象此时的柳树还经受着怎样的摧残。

是啊,它差点被风雪冻死,它没有害怕,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引读),被劈断了枝干——(引读),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此时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

是呀,这株柳树像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撑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难怪作者在开始的时候要写这样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这棵柳。

语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里用了伫立,你怎样理解它(伫:会意兼形声。左形右声,本义指长时间站立)这里为什么不用“撑立”而用“伫立”呢?

总结:一个是“撑立”,一个是“伫立”,让我们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当然也读懂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希望这棵柳树的精神能够永远伫立在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它用坚强不屈、顽强„„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柳树精神的人吗?说说(桑兰、霍金)

是呀,在生活、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有这种坚强不屈、永不放弃、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前进的道路就会变得平坦!

上一篇:街道办年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在时代酒店新员工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