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感悟英语(共10篇)
1.教学感悟英语 篇一
英语教学感悟
我的梦想是当一位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人生,把知识的薪火传递。如今,梦想已成真,既有兴奋,又有几许紧张。兴奋地是能够做自己梦想中工作,紧张地是教育是一件良心工程,关系着莘莘学子的未来。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下来,我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感悟。现将我这学期在英语教学中得到的感悟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纵观近年来的英语教学过程,许许多多英语教师大胆尝试,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还是难以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难于处理好教学双边互动关系,没有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听了几次新教材观摩课。发现授课教师在备课中,还是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的过程,并未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甚于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仍然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作用。
第二、课堂教学设计较为单一,其基本模式为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前后互动;少数学生上台表演,还处于学生初始阶段的语言学习形式,难以真正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启学生聪敏的智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英语教学发生质的飞跃。第三、学生处于被动地学习语言的地位,缺乏学习策略。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学习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语言材料,学而不用,根本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去,实现英语学习交际工具的目的;缺乏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意识,难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实现语言学习的升华。
第四、现行高中教育教学要求高,学习内容繁多,随着素质教育的渗透,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更为广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多数学生是为高考而学,导致重应试而轻语言的实践应用,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因此,难以实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与时俱进,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双边活动关系、真正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为此,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过程。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语言信息,简单地储存这些信息,而是能动地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语言编码。待到需要时输出有用的语言信息,实现语言交际工具的功能。美国著名的语言家Oxford.R.L.曾说: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采用的一种行为或行动,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更为轻松、愉快、自主意识更强,学习更能成功。而英语学习的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应用英语学习的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认为可从以下五方面改进
教育教学,才能切实改变现行教育现状,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第一、牢固树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为学而教”,实现师生互动,突出学习主体达到教学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人才观,为每位学生奠定终生学习英语的牢固基础,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开启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胸怀,积极参加英语学习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利用他们聪敏的智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形成高尚的人格。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造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转变教师的角色。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注重自己的权威性,讲台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以及学习过程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从“教”的重心转移到“学”的重心上来。既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做到教与学的最佳配合,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第三、着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策略。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大脑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用脱节,所学知识远离于现实生活,导致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学起英语来枯燥乏味,缺乏进取精神。《英语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选材贴近现代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那学生该怎样学习呢?首先,我认为要引导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英语只有靠自己才能学会,而不是靠老师教会。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自己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学生明确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其次,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传授学习英语的策略,授之以渔。传统的英语教学着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习方法传授,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得法,其结果是费时多、收效小,事倍功半,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耳、动手,不动脑、不动口,师生配合不默契。《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识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认识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所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高中学生已逐渐走进成熟阶段,人际交往和社会体验不断扩展,积极利用多渠道使用英语,在真实的语境中培养他们有效的交际策略。利用已学知识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扩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服务于生活,规划自我人生。第四、改进教学模式,实施“任务型”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是根据现行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学习活动。一切活动都是通过学习者亲身体验、观
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而完成的。“任务型”教学给予学习者大胆的想象,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交往中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知识内化,学以致用。在“任务型”教学中,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首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学生人数多,不利于一切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这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型”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基本原则为学生自愿结合,兼顾不同程度学生,合理搭配。既有领头羊,又不让一个学生没有合作对象。否则,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浪费时间。其次,教师要尽量创设语言环境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探索合作技巧。小组合作的成功取决于小组各个成员的有效合作与交流,而教学成功就取决于小组间的共同协助。教师设计主题要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及时对合作效果给予中肯评价,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再次,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既要突出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取材又要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及时吸取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既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又要尽量缩短他们之间距离,尽可能提供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弥补缺乏自然的语言环境的缺陷。第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照本宣科显然不能满足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需要。教师必须广泛收取大量语言材料,精心编制校本补充教材,精讲精练。利用课堂组织学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材料,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语言信息。注意语言知识的复现,在反复中求进步,愉悦的活动中消化知识。
总之,我个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所必须的。它是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能力的升华与发展,也是《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当然,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扬长避短,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把优秀的教学方法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使自己的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2.教学感悟英语 篇二
中学生学习英语,由于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其实践交流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要采用教学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美感中扩大思维空间,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记忆,增强交流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领略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将结合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美、感受美。
一、教师的语言美
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英语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拨动学生美的心灵,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教师的语言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精神、优美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学生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情理”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除了做到语言准确、语法规范外,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音韵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美的语言,更加喜欢英语课堂。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语音美。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较为纯正的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即要仔细模仿原版教学录音,感受其韵味,使自己在授课时的语音语调能和录音磁带保持一致,从而排除母语和方言的影响,形成语音美。教师对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再配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指导学生听音、模仿、表演等,促进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第二,课堂用语美。课堂是英语教学直接简便的真实交际场所,要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组织教学。如我要求学生做两人对话时,双手并排合拢,说:“Pair work, please.”每当free talk突然无声时,轻声地鼓励:“Don’t be afraid.Never mind.”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地说一声:“Very good!”“Well done!”“Great!”“You are clever.”以示表扬。
还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课堂对话情景做好充分准备,注意课堂用语的艺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二、教师的教态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举止、行为、态度等会影响整个班级。如教师态度从容、举止优雅大方、行为稳重端庄,再辅以手势和面部表情等,都会给课堂氛围增添生气,给学生以视觉美的享受,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用手势表示想要学生参加的活动的性质。如:在教英语句型时,指着衣着或教具来教“This is a jacket/coat/map/bag...”或者在教“She is not...”时就摇手,教“He is tall.”时就用手量高处,教“She is five.”就伸出5个手指。另外,简单的手势还可以表示如“Come here.”(招手),“It’s OK”(坚拇指或做OK手势)等。这些都使学生觉得容易理解并掌握牢固,同时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及态度。爱迪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人的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
三、教学的情境美
情景教学理论认为,情感与情景相伴,触景自然生情。现代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地运用生动形象、感染性强的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辅助电教手段来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犹如进驻英语交际圈,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如在教“fat、thin、tall、short”等单词时,我做了略有夸张,甚至有些像漫画的多媒体课件,活泼幽默的会话情景,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乐学的气氛。
实践证明,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声像并茂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对话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上,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便在具体化和立体化的会话情景中得到了提高,直接感受到对话的内容和含意,景中生情,融情于景,顺利地进入模拟会话的练习状态。为达到此目的,我采用以下做法。
1. 利用唱歌、游戏、值日报告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词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四会”词句。
3.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同时注意运用日常用语和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使学生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有礼貌。
四、情感升华美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注重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操等,即实现“情感目标”。如我在The Moonlight Sonata一课的最后, 放了一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告诉同学们:“Never give up when you meet with any difficulty.”在In the librar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告诉他们:“Books are the steps of human’s progress.”“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s, 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从而鼓励同学们热爱书本,珍惜书本。
综上所述,我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需要。师生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取得教与学的较佳效果。美育是一项铸造灵魂的宏大工程,是造福学子的千秋功业。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英语教师应立足讲台,精心创建美育环境,努力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以美教人、以美化人,传播美的语言,灌输美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抓好美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应把学生带入美的天地, 让他们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 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3.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感悟 篇三
课堂教学是老师从事教育的主阵地,自从有效教学在我校开展以来,整个初中组老师积极参与。三个年级的老师积极研讨,精心备课,互听互评。初中三个年级,英语教学各有特色,初一学生词汇量小,课堂教学的主打形式是听说课教学。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主打课型是阅读课教学。初三学生下半年基本在复习,复习课是老师们上课的主要模式。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初中组就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听说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我省大部分地方小学三年级才有英语课,并且小学把英语当做副科来上,初一年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老师面临极大的挑战,一开学,在新生衔接教育阶段,老师们集中解决语音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為强化记忆,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老师们叫学生反复听写,一开始这种方法的确管用,有的老师上瘾了,但是一种菜吃久了学生会厌烦。我们不能把听写当做提高课堂效率的唯一手段,短期内出效果,但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并不利。在英语教学中,听是输入,说是输出,没有一定量的输入,何来输出?因此在初中听说课的教学中,一、要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图或其他方式呈现生词。二、预设问题,叫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对话。三、学生回答问题,跟读对话,机械模仿和操练。四、创设恰当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五、展示成果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尽可能避免说汉语。任何违背规律的教学是无法高效的,对听说课来说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巧妙导课--呈现生词--听说训练--句型操练--我练我秀。
阅读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完整的一篇文章硬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为教生词而教生词,为讲解语法而分析语法现象,总是害怕学生不理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感受,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权利。英语和汉语都是语言,为什么不能像语文那样来教英语?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学会欣赏英语文章的立意和构思?英语中的阅读都比较有意思,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阅读教学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阅读前,这是一个热身活动,尽可能挖掘和本课本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打基础。第二步:预设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这个问题一定要简单。接着叫学生圈出不明白的生词和句子,老师或其他学生尝试用英语来解释词意;设计“True or False”问题或较难些的“Why”问题,引导学生去细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老师答疑解惑。第三关联的话题,叫学生先口头再书面写作文。阅读教学程序步骤可以概括为:整体感知--词汇积累--筛选语法--代入问题--磨练语言--形成作文。几乎在每堂课的阅读训练中都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口语概括复述,并逐渐形成习惯。
复习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英语新课标里有这样一段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这段话决定了初三组老师们进行复习时的指导思想:一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以能力训练为主;二是英语不属于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三是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不大,要重视学生自己的英语实践。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有效地整合教材,初三提前2周进入到了初三复习。并且打破常规的3轮复习计划,从一开始就每节课都是大综合的训练,注重学生自主综合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三复习课主要分为三大块。
一是夯实基础
这一部分主要针对课标上的必会词汇进行复习。学生的预习工作占主要部分,每天一页的词汇归纳总结,学生根据当页词汇,联想延伸该词的词性、词组、语法要点等,课堂上汇报预习结果,群策群力,把三年来相关的语法做个大串联,既可以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记忆,能使学生在梳理要点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记忆,又加强了中招考试中选词填空的训练,一举多得,虽然会多费点时间,但效果很明显,特别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提升能力
训练中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
阅读训练要“够量重质”。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形成一定的阅读经验,进而提高理解分析能力。一定的阅读理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激发潜能。在阅读训练,每做一题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老师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重语法知识的讲解,汗水加辛苦得来的是三分的优势,重阅读和语感的训练,得来的是十分甚至是几十分的优势。
三是巧用课本
老师们把第一轮的课本复习去掉,并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巧妙地利用课本中听力材料+训练听力+补全对话,重视学生交际功能话题的操练。另外课本中的重要句型也被提炼出来作为听写的材料。这样子理解和记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为听力也为补全对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4.攀登英语教学感悟 篇四
李 莹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继续教二年级的攀登英语课,孩子们在一年级时有良好的攀登英语基础,虽然他们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开始学习长的句子使他们遇到了困难。有的同学就不干了。我试着给其他小组画星星来刺激他们,果然有的开始认真听看读,有的不读的受到了其他组员的批评。他们只好跟着读起来。在展示环节,每组只有一两名学生能表演,其余的同学声音很小。如何使学生能大胆自信、乐于参与、勇敢展示。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呢?动画英语对他们来说是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他们聚精会神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这说明他们对英语很有兴趣。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攀登英语的评价方法,在这次上课之前,我先让他们自己选择了自己小组的名字,然后才制作了周评价栏和月评价栏。看到自己小组被画在纸上、黑板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学过程中,从看、听、说、回答问题、模仿表演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动静结合,既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也对他们上课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5.英语教学感悟总结 篇五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是实施教学的前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去实施教学前,往往去通过调查。个别谈话,摸底测试等系列方式,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底细;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到学生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后,便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有不少基础差的学生对英语并不感兴趣,这一现象在理科班更为常见。因此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想尽办法,尽量上好每一堂课,借助于实物、图片,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轻松生动。学生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积极性才能提升,教学也就轻松多了。
三、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伴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长大的这些学生,他们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当广泛,知识面丰富,多数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通常不能充分利用早读、晚自修和周末的时间,部分学生只是应付所布置的作业,而有些优生也只是完成而已,他们不会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及时复习,补缺补漏。因此,在学习上,我积极调动班级小组长,一起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巩固,尤其是周末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学习任务,每周一必进行检测。
同时,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当然,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需要不断努力。
6.我的英语教学感悟 篇六
在英语教学的舞台上执教仅仅才六年,在这六年中我用心去感悟教学,用心去感悟学生,用心去感悟着每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了几番探索,改革,指教三年后我好像才真正对教学有了感觉,才能从教学中悟出点儿什么。
一.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Group work”的感悟。
起初,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在课堂上仅有的十分钟里练习所学的新知识点让我很苦恼,后来,我看了永威模式和315教学,我从最初的找不到定位,不知如何去教这些学生到有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在我指教三年后接的第二批新生里我积极的引进了小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初一的孩子们天真,可爱。为了给自己的小组挣分,都积极踊跃的回答甚至抢答问题。在小组学习的练习两个月后,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确实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其中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有C层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说英语了。但随着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个别较弱的小组,得分总是比其他小组低,慢慢失去了信心,有时拱手把机会让给其他组;有些学生逐渐对小组失去了新鲜感,对得分变得不那么敏感了,特别是C层的学生,不再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了;对于一些稍微有点儿难度的问题,每组总是那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就不动脑了,产生了依赖心理„„这也是我在英语小组活动教学中比较苦恼的地方。对于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一直积
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我想首先我们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不能过易或过难,哪个问题适合哪类学生要心中有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同等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其次,我规定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要有所限制,每节课每人只能回答2-3个问题,每组不能总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回答。对于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要及时、定期总结,表扬先进,对落后的组和个人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最为重要的是重视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一个好的组长不但能够以身作则,而且能够很好地组织,带领全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由于我调整了课堂练习的教学思路,学生们通过小组练习都能很好的掌握每节课的新知识点,学生们都感到能学会,有了很大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学生们对这一教学方法也很赞同。总之,对于小组学习的应用,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改进,去完善,真正地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学之路。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很艰难,但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成功。
二. 关于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感悟。
自参加教师队伍开始,我们学校就一直对年轻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培养,并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可以在2小时内就能简单的制作出一节自己设计的课件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能把课文中那些较为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因此,多媒体被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专研英语初中教材中我发现课本中有很多句型要操练,学生感到这些句型操练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我把这些句子都从课本中摘出来,直观的展示在多媒体上,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到这些句型非常有用,能直观地感到这些句型该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我还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句型操练运用一些图片设置成一定的场景,使他们懂得学习这些句型的用处,从而能自觉地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欲望,增加学习兴趣。但是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我个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如何从正规的教学模式中准确的切入到多媒体教学中。起初我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每次组内研讨课或是校展示课中我便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常规媒体的作用。我也发现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从此以后就可以不要粉笔,不要黑板就可以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了。事实上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播放多媒体,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使得教师成为多媒体的奴隶;使得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使得学生丧失了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导致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材料、创设教学环境时,不仅要
考虑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如何能将教学设计得以实现,更要考虑到学生能否适合在这种教学设计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要考虑到如何在人机交互中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完善。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把传统教学中那些有用的教学手段和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得以最优化。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对现代教学产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充分地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进行教学,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化、更加合理化,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现代化。
三.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感悟。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这是每一名英语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当然在这几年的执教过程中我也试过很多方法来改善学生们到了初二以后学习英语兴趣大大降低的问题。我知道要想让他们对英语有兴趣,首先就要激发他们有对英语学习的进取心。学生一旦有了进取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其次是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
7.感悟英语教学中美丽的错误 篇七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 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
错误, 人之常情, 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更是一种常态, 不允许学生犯错, 会导致学生对小错误极力地回避, 一个“怕”字当头, 而逃避现实, 不敢去实践。这样会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作为教师, 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并且要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好“错”这一教育资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
要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就必须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做到“药到病除”。小学生发生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母语的干扰。
母语的干扰又称语言负迁移, 其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过多地使用母语, 减少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 不利于语言的培养;二是不管自觉与否, 学生常把母语的某些经验和习惯搬到英语中去, 当母语和英语存在差异时, 产生语言负迁移错误。如, 汉语中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虽然写法不同, 但读音相同, 而英语中“he”“she”“it”的拼写和读音都不同, 小学生在运用时往往会“男女不分”。
2. 记忆干扰。
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语言错误形式之一。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时间短, 又缺乏科学有效的记忆策略和良好的记忆习惯, 从而导致单词拼读、拼写和变化形式等错误层出不穷, 如把here读成hair.
3. 文化干扰。
是指文化习俗不同而引起的错误。例如:当西方人称赞你时用“You are beauitful!”, 你应用“Thank you”回应, 而我们中国人得到别人夸奖后常说“哪里, 哪里。”
4. 焦急障碍。在交际过程中, 由于说话者词汇量不够或无法用英语说清楚, 从而导致错误。
二、掌握纠正错误的原则
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 一般应掌握下列几个基本原则:
1. 宽容性原则。
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教师任何的带诋毁性的评价, 都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或放弃;反之, 教师若对学生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 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认识到错误是“走向成功的路标”, 这样,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会起到助推作用。
2. 学生自我纠正、集体纠正和教师纠正相结合的原则。
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自
我纠正, 把真正理解的机会留给学生。如果学生不能自我纠正, 教师可采用集体纠正的方法, 让全班学生加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如仍不能得到正确答案, 则由教师提供并加以解释。一言以蔽之, 就是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3. 补充性原则。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 只给出正确的答案, 一般难以达到纠错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提供适当的语境进行补充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4. 欣赏性原则。
例如在训练书面表达中, 老师在批改后, 除了把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句抄在黑板上, 集体更正以外, 还可以把学生练习中的美句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欣赏,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文, 哪些句子使用了较复杂的结构和高级词汇, 还可以怎样写,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
三、纠错常用的对策
区别不同类型的错误, 采用不同的纠错策略。如上所述, 弄清了产生错误的原因之后, 在纠错时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例如对母语干扰引起的错误,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克服;一是在课堂上尽量少用母语, 多用英语授课, 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二是适当的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对比, 并把不同的结构和独有现象作为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别, 用汉语进行对比, 一点就明;三是结合课文教学, 适当的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纠错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在纠错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重在鼓励, 防止学生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挫折感, 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
2. 纠错应分门别类, 区别对待, 做到失误不纠, 错误要纠, 应当纠则纠, 不当纠则放。
3. 教师在纠错时, 不要过多使用同一种纠正策略。
在选择纠错方式时, 应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情感因素等, 做到多种纠错策略灵活运用。
4. 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 收集学生的常见错误, 对
学生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 最好能够预见学生所犯的错误,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 争取教学的主动权。
8.新课改英语教学感悟 篇八
一、转变观念和角色,真正实现“不教而教”
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关系的树立过程,也是师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共创过程。师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不同环节起不同主导作用:讲教学内容时,可扮演演讲者;进行语言操练时,是一个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复习、巩固练习时,又是一个好帮手。例如我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这个单元时,首先讲解了本单元的语言点和语法内容,然后布置学生预习,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深入医院,收集医生和患者的对话材料。课堂上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医患表演,我也参与其中。没想到他们把医生的和蔼可亲、嘘寒问暖,患者的痛苦无助、仔细聆听表现得那么栩栩如生,连我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在“患者”一再要求“医生”给予健康指导时,我立即让他们讨论下一个话题:How should we keep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to stay healthy?通过这样的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开口,不仅答问,还主动发问,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更让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实现“不教而教”,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深入挖掘教材,体会编排思路,科学传授教材内容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采用了循环式编排方式,类似的内容安排在几个不同的教学阶段,逐步加深、扩展,大大提高了词语的复现率,符合记忆和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例如,第一册出现了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在以后的几册中还会不断出现,但是,句型难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而且这些句型是通过有实际意义的情景介绍给学生的。教师必须把握教材脉搏,循序渐进,适时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接触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掌握,并且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否则会给学生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惑。例如,有些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在开始阶段,没有花时间调查了解班里学生学英语的状况,为了节省时间,想当然地砍掉了七年级预习单元的教材内容,致使部分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在起步阶段就举步维艰,违背了教材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以及“先慢后快,搭建学生前进坡度”的意图,增加了起始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该有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新教材起点高,词汇量大,课本容量大,保持学生持久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针对新教材词汇量大、识记单词成为学生学习障碍的特点,我冷静分析,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一改以往学生每天背,老师每天考,师生不胜其烦的机械做法,我设计了“词汇王”的竞赛方案,即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生词、背生词,学完一个单元后,统一进行“词汇王”的单词大赛,然后评出本期“词汇王”。其实仍然是要求学生背单词,只不过变了一个方式而已。“词汇王”这一桂冠成为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为此,他们利用课余点点滴滴的时间掀起背单词的热潮。背单词不再枯燥、无聊,而是一种乐趣。另外,新教材容量大,学生对许多知识感到陌生而新鲜,以前从未接触过,尤其是对异国文化更是充满幻想。在讲到Christmas Day 这一课时,我向学生介绍了圣诞老人的由来,讲了有关圣诞树、火鸡、烟囱的故事,又介绍了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愚人节、情人节等。学生的眼里充满了好奇,眼神里流露出对这些节日的向往。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调动,思维也随之活跃,教学内容自然得到了表达。
新教材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图文并茂,内容切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充电,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才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来培养。新课改下更新师生角色定位、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及持久兴趣的保持已成为大势所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新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改下的教师要深挖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9.英语教学感悟心得体会 篇九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基础,也许最应该做的还是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高估了自己,更不能高估了自己的学生,有时学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而自己,要学习的地方也是很多很多!
以前听过一句话,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孩子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馈,一直以来都不相信,可是现在相信了,记得在一个班里拼命地强调读英语的重要性,并且时刻叮嘱着他们,后来发现那个班任务完成的最早,要知道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完不成的,可是他们还是都做到了,是的,有时候是该放手严格要求他们的!
英语的学习是狠抓句型及单词,因此,每天早上要求学生抽出一定时间开口读英语,锻炼口语能力,熟悉课文。在班级选出读音规范的科代表,由教师指导培养好科代表。而且教师经常巡视和抽测,使学生不知不觉巩固所学习的单词;要求每节课前学生听写十个单词,必须做到完全正确。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巩固旧知识,得到两面照顾,不能松懈。保证所学的单词的正确记忆,为对话练习及书写打下基础,保证单词的正确性,提高听力的准确性。除抓句型及单词外,还要为学生区分易混、易错的地方,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叛断应变能力。
学习英语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不能松懈。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辅导中、下等生,让他们能跟得上,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才能顺利通过。
10.感悟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篇十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及形成分层的原因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分层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得出了这样的結论:百分之八十到一百之间的优秀学生,成绩的获得都源于他们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能以端正的态度去学习。对于这类学生,我以为应当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培养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成为"小教师";而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虽然能听懂老师的讲课,但是,课下却不认真复习、预习,所以往往进步差强人意。这样的学生,我们则应在课堂上加强对他们的训练,课下的作业及其预习、复习情况也要进行着重的检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好的成绩。我重点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他们思想上没有认识,他们很迷茫,更确切地说,他们没有学习的目的(以张鹏程、赵洪文、林威等为例),甚至还有的学生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即使知道学英语的重要性,但是还是不愿意学习英语(以李响为例);针对他们,我会在课下给他们辅导、补课,并对这些学生进行"手把手"式教学。
这样就分出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并且分成了A、B、C、D四个组,这就形成了学习的群体。当然这样分层只是英语学科分层,只是英语知识水平的分层,并没有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因素在内。所以这样分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的互帮互学形式,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出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和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最早应源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主张;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性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也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即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前人的分层教学理念。
具体来讲,"分层教学"主要基于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三人理论之上。
1.个别差异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心理方面包括智力、兴趣爱好、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状态等的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其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宋朝的张载也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分层次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3.可接受原则
分层教学法也符合教学的可接受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多层次教学法同样把学生是否接受理想教育作为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给予额外的帮助,使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对不同学生的目标要求
任课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如:认知目标、能力目标、社会心理目标等。
D层学生要求掌握拼读单词规则,拼写单词,朗读对话,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根据一些提示来背诵对话,从而减低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的自卑感,逐步树立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层学生要求能正确掌握英语基本语音知识和中学常见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名词单复数的应用、特殊疑问句、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另外,熟悉掌握l000个单词。能独立理解日常交际对话和运用有关句型和用语。能看懂145-200字的短文,大概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情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B层学生能预习单词和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牢固掌握初中所学的语法知识,对新学的语法知识能迅速理解并掌握运用。背诵对话并能进行角色扮演,流利地朗读课文,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充满成功感。
A层学生要求在掌握单词、课文,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能听懂课堂用语,能用全英回答问题。能用英语写作文,归纳短文中心思想,灵活应用英语。充分肯定他们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成就,令他们认识到无论普高还是职中,一样可以学好英语。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和英语学科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分层。
(1)备课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既然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家庭影响层次有别,教师备课就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只备一个教案,其余问题全靠"临场发挥"。若是如此,分层教学就失去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尝试采用了"一大多小"教案分层备课的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个小教案。大教案针对一般学生而言,小教案针对个别学生(后进生、优生、特长生)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多备一些个别学生参与的活动。这样的备课,既能抓住人多数中等程度的同学,又顾及了个别差生和特长生,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
(2)作业分层:
A组同学成绩优异,要求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适量布置提高性作业。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B组成绩较好,要求能掌握知识点,并做简单的应用.
C组成绩中等,要求能基本掌握知识要点。
D组同学成绩较差,要求作业落实知识点,以基础性作业为主。作业求精不求多。
(3)评价分层: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由于分层目标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提问、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D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4)阶段调整,激励进取
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本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略作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升高到高一层次,对有后退的,在本层次学习仍跟不上的则降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为避免落差太大,我们通过平时的加减分,如听写,课堂回答问题,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周周练和月考进行全方位评价。D可以调整到C组甚至到B、A组,同样A也可能降到B、C组,这种评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实施分层教学后,优秀生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全面。
通过实验,四个层次的试验组都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
A层学生能很好地达到认知目标,能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A组的学生在同级同学当中有了一种优越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较好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
B层学生基本能达到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的学生还能根据所学的句型自编对话表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从D层升上来的,他们的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水平,这份自信也促进了他们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C层的学生能达到:
(1)能认识并拼写对话中要求掌握的单词,能基本认知文章中的单词、拼写要求重点掌握的詞组。对常见的语法知识仍有遗忘,需反复操练和教师的提醒,但已基本掌握,能把各语法区分开,如不再会把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要求与被动语态的要求混在一起。生词量不超过二十的短文理解正确率能达到60%。
(2)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能主动学习,关心和了解外国的文化、社会情况等,学习对话时,能把过去所学的内容,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只限于简单句)。
D层学生基本达到认知目标
能拼写简单的四会单词(指字母量不多的单词),并能朗读对话,能力目标方面,由于设立了奖励措施(比如每背诵一篇对话则在期末加2分作基础分),学生积极性较大,能主动找教师背诵对话,这也体现在考试中能基本完成对话填空这一部分知识上。
四、优化教学,实现差异发展
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论述的: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而中学生在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则更为明显,但"差异"并不是等于"优劣","差异"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才能变"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分层教学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争取了学习的机会,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们的潜能、自信、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增强了学习兴趣,课堂上也敢大胆提问和发言了。实施分层教学以后,绝人多数同学能大胆发言,尤其是D组的学生,他们处于同一层次,不会有自卑心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低起点、步子小、台阶密,理解起来容易;分层次布置作业,B组的作业坡度较小,相对容易,消除了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少了。有些同学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有一位同学主动要求从A组调到B组,他说:"在A组,他没有自信,不敢同答问题",到了B组,由于有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成绩提高了,他自豪地说"我也能学会,我也能学好"。分层教学使学困生增强了自信,促进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分层教学使优者更优。在安排座次上仍然分组座,目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互相竞争的环境。在教学上,教师多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精当点拨、合作学习为主,这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了,课上敢于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两个班的学生争来争去,甚至敢于和老师较量一番。现在A组的学生深有感触的说:"分层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能的新大地。以前老师的满堂讲解束缚了我们的思维,现在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课本,而是大千世界,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我们自主讨论的机会多了,课堂活跃了,我们自主探究知识和方法,使每一节课过得有声有色,我们与老师关系密切了,学习更带有"人情味了"。现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这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送给学生,让他们去掂量,怎么把这些"砖瓦"利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让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的网络。
五、结论
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充分体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后,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分层、评价,检测的分层,各层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空间学习,使"学困生"走出低谷,看到希望,中等生不再满足及格,积极进取,优等生勇于竞争,尽展才华,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于明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 《课程设计基础》(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3] 《21世纪素质教育探索之路》(阎立钦、崔相录、余瑾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感悟英语】推荐阅读:
英语字母教学感悟10-13
名师教学感悟09-03
从细节感悟教学06-21
初中作文教学感悟08-28
戏曲公开课教学感悟09-20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10-16
教学改革感悟2110-24
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06-15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感悟06-18
教师教学感悟演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