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2024-08-01

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15篇)

1.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一

想唱就唱 唱得响亮

---2016年秋季四年级(4)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上四年级音乐课,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班级基本情况

对于四(4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现阶段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唱歌水平较好,但识谱能力较差,可以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二、学科竞赛

我校在11月份举行了“校园十大歌手”比赛。

三、主要成绩

经过一学期努力,大多数学生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坚持每天上课前唱歌,对教学内容较感兴趣,正确对待自身优势,听取老师的指导建议,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受,音乐要素有了综合性认识,并能富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四、具体做法

(一)课堂教学: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认真备课:本学期我按要求认真备课,有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每一课也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详细的教学过程。

3、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学计划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应该再详细一点。

4、认真上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听音乐起立问好、听到相应的音乐保持安静。按照备课的准备实施教学活动

5、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

6、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7、关爱学困生,建立互助互学的学习氛围。

音乐学困生主因缺乏音乐表示自信心而胆怯表示音乐,加上同学嘲弄而更加退步。我在指导这些学生学习时,先以学生的闪光点为突破口,通过关爱的语言和默默的支持给他们信心,再借助古今中外历代名人故事,对全班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多帮助学困生,带动全班学习风貌,全体一起进步,使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养成互助互学式学习氛围。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材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考试: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五、存在问题

本学期的音乐课,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差,加之学校音乐器材少,设备不足,不能全面实践,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厚。今后还要加强乐理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能力。欣赏能力,表演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六、改进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这学期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收获,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在教学中,我们要保留好的做法和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执笔人:曾钦贤 2016年1月10日

2.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二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在重视升学率的学校高压政策下,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学科的“边缘化”仍是不争的事实。学校里老师们在潜意识里, 也是觉得音乐课就是学生们放松的课堂, 而不是学知识的课堂;年段老师有教学任务了, 会随意的征用音乐课, 年段有活动的也会征用音乐课。在升学的竞争压力下, 中学生的音乐课能让则让早已不是稀奇事了。课程表上的音乐课虽然存在, 但实际上, 在某些学校, 音乐课不是上自习就是被其它一些学科老师所占用, 音乐课形同虚设。初中音乐学科的“边缘化”体现出来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对于音乐学科认识观念的偏颇, 体现的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 如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和应试教育中寻找音乐学科准确的定位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二、学习现状

1.“随波逐流”现象

在当下学生普遍喜欢流行歌曲, 以当下流行的网络红歌为主, 在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的时代背景下, 学生喜欢的音乐也呈多样化的趋势有:《小苹果》、《江南style》等流行的歌曲;在歌曲体裁方面包含:爵士乐、摇滚乐、轻音乐、民族风等风格的音乐;还有韩国的流行音乐;甚至是日本的卡通音乐;在本人看来学生不重视所欣赏的是什么音乐只要风格新颖;演唱形式富有特点;有个性能抓人眼球就可以了, 主要是自己喜欢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欣赏, 学生都有跟风和从众的心理, 没有明确的音乐欣赏的方向, 可谓“随波逐流”。

2.“张冠李戴”、“该会不会”现象

在音乐课堂的视唱教学中, 学生普遍存在旋律熟悉, 音阶不熟练, 经常发生音符错位的现象可谓“张冠李戴”。在音乐教学中发现如下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学过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 却是经常发生看的会、弹得会、却是唱得错的现象可谓“该会不会”。这是由于这些学生, 没有养成张嘴唱歌和视唱的习惯, 导致心理的乐感与音高, 与现实的音高与乐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是“该会不会”。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中应该加强视唱的学习, 特别是有声的视唱练习, 让有音乐基础的同学最终能够, 听得懂、看得会、唱得好。

三、音乐教学反思

1. 改变教学观念

音乐教育要培养一大批“以人为本”的教师团队, 创造一个“有教无类”的宽松而又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 做到不抛弃每一个差生, 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 尽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优秀、闪光、成长、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应该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元素, 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精心选择教材资料, 选择学生需求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 并能够整合资源和材料编创富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课程如:闽南语歌曲赏析、高甲戏艺术赏析等地方特色艺术的课程;还应该选择一批富有时代感, 学生易学易唱, 爱学爱唱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音乐作品, 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改进教学方式

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面应该从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转变, 从知识传授上升到智力的开发再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型,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中去引导学生正确、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引导学生, 感知、感受音乐培养聆听的习惯;培养“音乐的耳朵”;设计行之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听—说—唱—演等) 。

3. 培养音乐学科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聆听音乐的习惯, 感受音乐的形象, 感受旋律的美, 从而达到陶冶情操, 启迪心智,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可以说音乐在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审美趣味方面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摇篮曲》歌曲教学中,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安静、祥和的音乐情绪和体会伟大母爱的情怀;又如《渔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乐曲中所描述的旭日初升的情景, 感受渔民们一天辛勤劳动的开始和丰收后载歌载舞, 最后在梦境中回想, 在乐曲中体会旭日的壮丽和劳动的喜悦。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把审美的培养当成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 作为审美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学科,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

四、小结

初中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学科, 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表演、创作等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创作、参与、成功的快乐。本文从学科现状与学生学习现状的描述从而引发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培养正确的学科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与论述。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06) .

3.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当代音乐 发展 高校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03-01

教育让21世纪变得更加美好,让中国每一位学子受教是教师心中的愿望与职责,音乐课程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也随着21世纪的发展进行了改良与翻新,这就意味着高校中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涵养与内在品质,也会关系到学生的就业[2],换一角度讲,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教师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一、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近况

(一)高校设立课程的不当

21世纪的发展虽已与时俱进,但在教学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对于音乐教学方面来讲,当今的高校音乐教学依旧保留着传统模式教学,即“一对一”教学,而且比较“封闭式”,随着各大音乐高校的连续招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代音乐发展进程相吻合了,传统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3]的感觉,这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所以高校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标准合理化的改变与调整,以便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二)音乐教材老化

教育即让教师通过书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而音乐教材讲述的是音乐的理论知识,教材的内容是否标准对学生是否能理解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过去的音乐教材多数选用师范类或者音乐院校的教材,而现在,高校在选用教材方面必须进行合理化的改良,这需要一个流程,其中必定会关联到教材费用问题,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教学配置比较过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学习音乐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自身水平缺乏

首先,教师在学校是一个重要角色,他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而对于当代高校音乐教师的现状来讲,还存在很多教师欠缺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21世纪的音乐教师比较年轻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成为朋友,进而导致学生不尊重教师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次,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并没有改善和创新教学内容,进而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知识。

(四)教学方式需改善

现在的教师大多利用传统音乐教学教导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会将知识进行“消化”,这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因为对音乐学科不感兴趣而荒废此学科,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提前将从低到高的音符都画在卡片正面上,并在反面设立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如何改善音乐教学发展

(一)教学形式需多样化

第一,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可以一如既往的依照传统音乐教学对学生“一对一”教学,应该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工作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积极的学习音乐。例如,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高新设备进行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欢快的音乐或者是简单的视频,还可以做一些音乐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其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扩大教师队伍

首先,高校应该提升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涵养,可以按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并将一些资历略浅,在教学方面经验较少的教师进行职位调动;其次,各大高校还可以将整体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师送到国外进行学习,或者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就是让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师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能力。教师的天职就是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定的收获,他是教育的启蒙者,为了培养出人才,高校首要任务就是将教师的队伍壮大。

三、结束语

音乐能使人们心胸豁达,也可以使人们每天笑逐颜开,生活在音乐中的艺术家们因为音乐充满魅力,而音乐也在各行各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的教育界,音乐教育的起点比较低,因此在21世纪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全方面的改善,在音乐教学教材、设备、风格等方面必须有所提高,要知道一个学校发展的好与坏,远远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学校只有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建设出一个“人才辈出”的学校,才能加快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才可以将高校音乐传承并且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园.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当代音乐学科发展[J].音乐时空,2013(10):134-134,110.

[2]王向辉.关于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析[J].戏剧之家,2015(4):199-199.

4.一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四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5.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五

1、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确立好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目标应确立的切实可行有效,不能大而空,落实不下去。

2、认真解读单元教学问题设计的用意,这些问题往往就是需要老师们在单元中要解决的重难点和知识点。

3、要紧紧围绕单元的音乐要素,开展唱歌,表演和技能活动的训练。

4、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注意发挥好活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动静有机结合。

5、教材研读,教案的准备把握好几个原则:⑴以审美为核心⑵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⑶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发展⑷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⑸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⑹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项目 具体内容 教学措施第十册的教材是全面的,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合理使用,要以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综合性、民族性、多样性、灵活性等为原则,合理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教学进度安排(学期总课时量)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16首演唱歌曲,16首欣赏作品 每单元均有编创活动本学期实际有效的教学时间有周,因此,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作适当的删减,以保证完成好本册的教学任务。我个人把教学进度设置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一、二课 3 第二课 4 第三课 5-6 第三、四课 7-8 第五课 9 期中复习课 10-11 第六课 12 第七课 13-14 第九课 15 第八课 16 复习、测试评价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教材分析

1、钢琴曲《致春天》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学期工作计划《音乐学科 五年级学期教学计划》。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2、童声合唱《春水》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愉,孩子们又使春天显得更有生气。歌曲《春水》的歌词,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而正是借助“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歌曲的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张弛相间。刻画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歌曲展现了真挚的童心,散发出浓浓的童趣。歌曲为多声部合唱曲,采用多乐句式的一段体结构。

3、《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4.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1、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2、二声部

3、能有感情的熟练演唱 教学时间安排(单元总课时量)第一课时:《小鸟小鸟》、《致春天》。第二课时:《春雨蒙蒙地下》。第三课时:《春水》。课时备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鸟小鸟》、《致春天》。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二、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视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学过程: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音乐知识:切分音1.正常的强弱节奏: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 节奏,并唱一唱:

7、课堂总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春水》。教学过程: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4.儿歌与打击乐。(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5.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6.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7.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8.拓展与研究。设问:(1)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9.研究成果表演。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6.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篇六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学规范,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学校整体作业规划,本册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对四年级语文作业进行整体规划。

二、作业设计理念:

1、优化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识字写字:识字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写字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要注意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拓展延伸。

(3)口语交际: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4)习作: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

(5)综合性学习:逐步放手,培养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依据学材的内容要求,设计作业时应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体现课时目标的针对性,体现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设计作业有梯度,重视基础性,增加能力性,实行分类推进。使作业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丰富作业形式。为了切实改变以知识再现、概念记忆、机械训练、模仿重复为主的单一的传统作业形式,要针对作业的目的编制作业,认真落实新课程的要求,既要有练习型、准备型作业,也要有扩展型、创造型作业。除纸笔作业外,要鼓励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小组合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3、明确作业要求。针对本册语文学科特点,课内完成的语文作业,有对作业内容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就书写质量、格式规范、完成过程方面也提出具体的要求。

三、作业的布置:

1、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首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思想状况,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针对本册教材每单元的专题,每课的知识点,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精选习题。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2、作业布置要有科学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对于优等生要在有全面基本作业的基础上,布置更深层次的、有拓展性的作业内容,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对于学困生来说要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内容,要求高质量完成,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就会变得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主动学习。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以把握作业的难度与完成时间,使作业布置科学合理。

3、作业布置要有实效性:

对于基础知识,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就不要留在课下,做到当堂及时抽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课下作业的设置做好铺垫。作业的布置要针对教学目标,做到少而精,对于节假日的作业,可以布置亲子交流活动或课外阅读,如:听妈妈讲成长故事,我给妈妈讲童话故事,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等。注重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能力发展,而不能只注重作业量的多少。

4、建立《作业日志》,规范作业布置形式。

《作业日志》不仅呈现日期、学科、作业内容,还呈现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学生对作业的评价,以及家长留言和教师评价等内容。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在老师家长关爱下成长的脚步,给自己“我要做得更好”以动力!

四、具体作业布置:

1、师生每天共读5页《狼王梦》,并做记号。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逐渐培养学生读书要做记号的好习惯,我们制定“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计划,并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家长、老师的推荐,选取了《狼王梦》这本书。

2、每天背诵国学经典《大学》(节选)。

7.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七

1. 音乐教学与美术学科之关系。

音乐与美术同为艺术门类里面的姊妹学科, 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它们的艺术表达都能够唤起人们心中美好的遐想, 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使其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美术是静止的音乐, 它们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 音乐的强弱变化就像美术里面的色彩浓淡, 美术里面的留白停顿就像音乐中的休止间歇。音乐与美术的融通可以达到既图文并茂, 也可以声色俱佳的美好效果。它们二者贯通起来, 就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的空间, 增加艺术审美的情趣。

2. 音乐教学与体育学科之关系。

体育学科里面的一些表达手法作为音乐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和辅助手段, 对学生理解和融入音乐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的肢体语言可以带动整个音乐课的课堂气氛, 因为体育与音乐一样都是有节奏、有色彩、有旋律的课程, 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体育教学, 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旨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加强练习的效果, 培养他们的艺术美感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3. 音乐教学与文学学科之关系。

中国文学种类繁多, 包括诗、歌、赋、散文等。将文学的美感和音乐的美感相互融合, 可以使音乐焕发出更加有特色的生命力。文学中的散文、诗歌等非常讲究音韵和格律, 其实这就是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性。音乐此时就可以用它独有的方式, 通过音乐的明暗对比、旋律的色彩变化, 音色的强弱层来充分表现文学表达中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我国古代, 诗是文学, 歌是音乐。诗歌与音乐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诗歌要求用高度集中的语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来抒发人们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绪, 生活中的感情体验通过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一下子融为一体, 其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很自然地就具有了音乐性, 成为一种艺术的语言表达和呈示。

二、中学音乐教学“学科综合”的实现

1. 音乐教学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是表现自由想象的艺术, 它可以直接传达和表现音乐家的感情起伏, 思绪变化。将美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能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把音乐与美术的教学手法结合起来进行, 这样也许比单一的音乐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 当我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 即刻映入我们脑海的图景就是北京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组以人民战争为题材的浮雕。因此, 我们在给学生进行音乐作品赏析时融入一些美术审美的意识, 对作品的理解也会更加生动明了,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激发。因此,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适当时候引入美术教学的手法, 对于音乐教学是极大的促进。

2. 音乐教学与体育的综合。

将体育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是因为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它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体育有节奏、有色彩、有旋律, 可以很好地调节和稳定人们的情绪。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 根据中学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引进恰当的肢体语言,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趣, 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肢体语言的选择, 一定要针对每个部分的不同内容来进行, 通常情况下在音乐课的准备或者结束部分可以选择节奏性较强的肢体语言, 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就能够融入到音乐之中。在准备部分由于是原地的列队练习, 是不完整的节奏形态, 因此不适合进行伴奏, 一般由老师做口令的指挥, 但在安排其他部分的注意力练习项目中就可以采用四四拍或者四二拍等节奏感很鲜明、铿锵有力的体育动作, 在进行队列练习时, 可采取简单的四二拍节奏来配合刚劲有力的动作。

3. 音乐教学与文学的综合。

中国传统的艺术常常将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 例如, 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 表现了在夕阳的余晖下, 船上的乐师们齐奏箫鼓之乐, 歌女们翩翩起舞, 放歌水上, 归舟远去, 怡然自得, 潇洒飘逸, 乐声和美景融为一体, 歌声、箫声、鼓声、水声、桨声渐渐隐去在美丽的夜色, 此等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又如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的流传, 在某种程度上都还依赖于将其入乐。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中, 很多作曲家也对诗词题材的音乐创作情有独钟, 如青主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便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词, 当代作曲家陆在易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诗人艾青的原诗等。音乐和文学、诗歌的结合, 充分展现了文学诗词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也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在唐代还涌现出了大量的咏乐唐诗, 这一艺术形式不但具有唐诗的韵律, 也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音乐的动人之处, 如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三、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把握

首先, 我们一定要充分把握传统教学和当前素质教育的关系, 不能像以往一样一味地重视结果, 轻视过程, 这实际上是一种走捷径的教学, 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该如何去学。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种课堂将会摆脱固定、呆板、单调的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 全面把握学生知识技能和智慧、情感的内在联系, 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 培养他们的知识潜能和创新性、创造力。音乐新课程的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它需要老师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来逐步推进。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 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要真正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教师要逐步更新教育观念,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以全新的姿态接受挑战, 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教育的要求。其次, 音乐学科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 艺术教育本身就是审美的教育, 艺术的重要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也是艺术的最根本价值。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审美”二字, 所有的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审美”来展开。音乐中我们表达的任何情绪和内容, 都不外乎人本身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而美术、文学和体育也不会例外, 他们的学科特点虽然和音乐有很多差别, 但对于本身学科之内的“审美”要求和音乐学科却是异曲同工, “审美”就是这几个学科的结合点。如此说来,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随时可以根据艺术审美本身的要求, 来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适当地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的“审美”教育。

摘要:如何培养出知识深厚、视野广阔、富于创新精神、具有完美人格的复合型人才是音乐教育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音乐教学的综合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 而提倡学科综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论述音乐教学分别与美术、体育、文学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二部分进一步论述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文学三方面的学科综合;第三部分论述如何把握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课,学科综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8.中学音乐教学多学科融合路径探析 篇八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急雨”比乐声的繁密,以“私语”比其幽细,以“莺语”“泉流”喻其婉转入微,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其声清脆错杂,更以“银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其声激越。于是,在这里音响和画面完美结合,音乐激起形象(运动画面)的联想,真是美妙绝伦之作。所以,一首好听的歌,一首优美的曲子,必然能唤起想象。听觉能在人脑中产生画面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这才是音乐艺术的审美真谛。于是,在教学中,我感悟到:乐和画是密不可分的,美妙的音乐可以产生生动的画,反之亦然。所以才有“雕塑是凝固的音乐”之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将音乐和美术的审美特性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育的新途径。

在讲解枯燥的乐理知识时,如果能和美术作品相联系,将别有一番情趣。例如:在讲解乐理知识“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大都是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分析,学生必定感到枯燥无味。那么在讲解“自然大调”过程中,请美术老师画出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让学生去感受,这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好像是音乐中的“自然大调”——没有色彩上的区别。而讲到音乐中的“和声大调时”再请美术老师在原有的画上,在第六个橘子下方画上阴影,好比在1、2、3、4、5、6、7的第六音上降低了半个音,形成了新的音阶。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地理解“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区别,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在第六个音上降低半个音,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变化和美的升华。而美术作品也在本来单一的画面上形成了新的色彩和生命力,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不正是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吗?

通过以上的教改实验,我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对学生的艺术陶冶至关重要。过去,机械地将各学科分离独立,以为自成系统,但实际上却犯了致命的错误。事物是相通的,世界是综合的,而表现世界、认识世界必然需要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体美”“数理化”“文史哲”连在一起成为一个体系,这种看似随意自然的说法,正是反映了各学科之间相通的本质。

学科综合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的回归。以审美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的审美表现手法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与此同时,这种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所固有的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

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高度和谐,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如:崇高的理想信念、优美的语言动作、高雅的气质、丰富的表情、美的教学环境等,熏陶、感染、启迪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非理性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师生教学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师生思维同步,进而与所学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改中,我大胆尝试了音乐和美术的结合,遵循了以美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原则,虽然还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是我想教改本身的目的就是让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体系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来繁荣教育,这需要我们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来努力完成,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形式、新手段,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

编校:郑明扬

9.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篇九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的生活”、“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我们的家园——地球”5个单元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2.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

(一)教学任务

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3.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感知、体验;

2.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教学的各方面都应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注意对学生学科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4.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10.四年级数学科教学总结范文 篇十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结束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对于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来说,有得有失,下面我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总结如下:

比较好的方面: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学以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全班68人基本都能积极学习,主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所提高。由于本班是一个大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于是,我在开学初就制定了学习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开始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全班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提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根据教学的需要,本学期我更注重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大大提升,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全班学生在无形中又提升了综合能力。

4、学习成绩稳中有升。由于多种原因,本班这学期是由两个班合并而成,所以学生的学习差距比较大,学困生也比较多(合并时达、近10人),所以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此,我根据班情,制定了因村施教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组建了“学习互助组”、“一对一帮扶对子”等学习小组。并通过学生民主制定可行的奖

罚制度,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的学习效果。从本学期的期末检测成绩来看,我班的平均分达87分之多,取得了全镇同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达到了开学初预定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是稳中有升。

不足方面:

1、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虽然本班学生的总体行为习惯有了大的进步,但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作业习惯还有待加强。

2、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需继续努力。从本学期末测试来看,学困生的人数已经减少到1人,但不及格的还有两人,这将是我下学期教学中转化的重点。

3、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从本学期的测试分析,本班学生的分析能力还需大力开发,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还需要大力提升。

11.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十一

在课程改革纲要里,新课程的三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在音乐课程标准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的顺序排列。它说明了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首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核心性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必要性,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首要性

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和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激发下才能成为智慧。当学生学习了诸如力度、速度、节奏、情绪情感等,然而在唱歌的时候从头至尾一个力度;当学生演唱不同风格与不同情感的歌,都是一样的艺术处理,那学习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学生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呢?

音乐教学中,许多好的音乐作品总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让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作者也正是运用歌词、音符、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速等度的变化传情达意。教师在教与学实践当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得有真切的感情和理智的思考,并且积极有效地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与学的实践当中,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师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果离开了情感,那样就是一堆毫无生气的符号而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核心性

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尚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即体验的方式。原则上。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的方式完全与学习者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以施教者的体验代替学习者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之所以对于音乐学习非常重要。是由于音乐教育多为体现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目标往往蕴含在学习过程中,过程即目的。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过程与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

首先,要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必须学习必备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其次,要创造和理解音乐;应掌握必须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知识与技能有了更广的内容,它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等。

音乐新课程标准第一个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也有很多人提出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相对与以往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状况是必要的,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淡化音乐知识技能,不等于轻视音乐知识技能或不要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把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与音乐审美对立起来,因此,要明确音乐教育必须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这是不容置疑的。

音乐知识的掌握,有助于音乐技能的形成,而音乐知识掌握和音乐技能形成,能推动和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又制约掌握音乐知识以及形成音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所以,根据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在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12.音乐教学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 篇十二

一篇好的文章, 语言总是有一种韵律美, 为了让学生体验的到、体会的深, 常用“配乐朗读”的方法, 它能使学生通过美的旋律进入美的意境, 从而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文章的韵味, 激发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联想。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一种情绪高亢状态的意境, 去感受语言的音律美和动静交融的画面, 使学生情感涌动激起闪光的浪花。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的画面段落时, 开始由老师准备好《春野》中的音乐片段, 配乐范读, 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 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大家随着音乐时而舒缓, 时而轻快, 抑扬顿挫的在美的旋律中朗读, 这样,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描述春天的“树木”、“积雪”、“小溪”等景物的形象美, 而且使学生眼前浮现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诱人画面。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夏季森林中绿树葱葱、枝繁叶茂、野花遍地的画卷, 而且感受到作者生动形象的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太阳出来, 晨雾消散的森林景色的绝妙手笔及用词的准确。音乐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行为、陶冶着心灵, 熏染着情感, 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感具有情境性, 特定的道德感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需要, 利用音乐巧妙的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 能使学生为求知而欢乐, 为探索而兴奋, 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情境的创设是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用音乐精心设计一个个情境, 使教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 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 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如在讲“创建优秀班级体”时, 创作了《我爱我班》, 大家在音乐中不知不觉的发生朴素而真实的集体主义情感。赞科夫曾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揭发学生的情感, 再借助音乐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实现升华。

二、音乐与美术综合, 培养学生理解音乐形象表达情感

俗话说“音美”是一家, 是实施美育的两个重要的途径, 二者的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舒曼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 同样, 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 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感受音乐, 更好的表现音乐美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黎明》, 老师先出示著名画家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然后再描绘画面的意境, 最后让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边欣赏歌曲, 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 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三、音乐与舞蹈综合, 培养节奏感提高音乐的能力

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两者如同天生一对恋人一般, 共同创造了舞蹈的完美意境。音乐教学不但可以增加舞蹈学习者的音乐欣赏能力, 还有助于舞蹈学习者乐感与节奏感的培养。舞蹈动作要是没有理想的音乐予以配合, 就缺乏了舞蹈中的神韵, 因为舞蹈音乐在整个舞蹈过程中, 是起着相互烘托、共同表现一种情绪或者风格的作用。使音乐与舞蹈动作在情绪上、力度上、速度上相互配合、相互映衬, 增强舞蹈动作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 给人予视觉上的冲击。

(一) 舞蹈的具体形象可体现音乐的抽象朦胧的意蕴。

音乐作品的内容是抽象的东西, 靠心灵的感应, 才能涌现它的印象, 有时甚至是朦胧的, 全凭个人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体验音乐。

(二) 舞蹈的动作性可体现音乐的节奏、音律。

舞蹈的动作性、舞蹈人的形体动作构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13.四年级上册思品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一)本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正确面对欺负和威胁,敢于抗争。

2、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学习诚实做人,诚信为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3、知道消费的权利,了解有关消费的常识;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工业文明,认识白色污染;养成珍惜水资源的习惯。

(二)基本理念:

1、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二、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生我养我的地方》;第二单元为《我会学习》;第三单元为《各行各业与生活》;第四单元为多彩的节日。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三、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形式,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14.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十四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教师:卢凤萍

No:42

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我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作了如下安排: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进行小数和加减法的练习中,渗透《中华人了共和国体育法》,了解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定与鼓励。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在学习简便计算的练习七中学习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法》,了解传染病的分类,还有对传染病的规定。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统计的过程中,渗透《中人结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了解颁布这部法律的意义。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将按照以上计划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法制教育教,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5.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篇十五

1. 音乐源于生活, 生活因音乐而精彩。

早在原始社会, 人们已经能够围着猎物载歌载舞以表达喜悦心情;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于文字的产生和使用, 而最早的音乐也伴随着文学诗歌的发展, 从我国的《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 诗文和乐曲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现代社会中, 音乐也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 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 理解音乐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进而关注音乐本身。比如, 人音版2012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 内容涉及音乐与社会劳动生产的联系, 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找几位男生一起到教室前面帮老师抬钢琴, 大家一起喊“号子”, 通常是“一, 二, 三……起来”, 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劳动号子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这种音乐体裁便不是难事了。

2.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关系, 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音乐的姊妹艺术, 主要是指与音乐相关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如: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作为初中生, 学生要能够发现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在表现方式及表现内容上的区别。人音版2012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 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基本特点及作用。如《穿越竹林》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一段场景音乐, 在执教时, 先把音乐隐去, 直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展开想象:配合何种音乐才会体现电影的风格特点?学生经过一番思考, 之后再呈现谭盾所作的这首《穿越竹林》, 采用了笛子、古筝、葫芦丝、二胡、鼓等充分体现东方韵味色彩的配乐, 同学们对电影音乐的特点及作用的理解便会不言而喻了。

二二、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1.明确学科综合目的, 提升音乐课堂内涵。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在教学中, 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 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深化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学科综合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 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文化底蕴的, 音乐课还应当体现情感目标。人音版2001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此“爱”究竟如何理解?乐以何种方式传达?值得我们关注。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当时的生活状况, 辩证地认识杰克逊其人,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再欣赏由杰克逊等人共同演唱《We Are The World》, 学生被歌手们投入的演唱所打动。教师抓住了“人类的大爱情怀”, 引导学生认识音乐, 了解社会, 认识世界, 进一步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教育内涵。

2.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拓展音乐教学的外延。

进行学科综合时, 一方面我们应当掌握综合的尺度, 另一方面也应当找准时机, 不能生搬硬套。比如人音版2001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色家园》, 有一首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笔者综合了环保知识, 结合当下的“雾霾”天气, 引导学生做了相关的探讨, 在唱好歌曲的同时, 设计环保宣传的“公益广告之歌”,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也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做出了新的尝试。

3. 丰富音乐的教学内容, 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科综合, 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 加强关联,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带动学生喜欢音乐, 乐于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如人音版2001七年级下册《难忘的歌》单元, 其主题是抗战时期的歌曲, 笔者抓住了学生们对抗战历史感兴趣这一特点, 适时地介绍了音乐的时代背景, 并运用一些抗战时期的故事, 很快地吸引了学生们。

三三、关于音乐综合学习方法的一点想法

任何一堂音乐课都不只是和哪一个单纯学科综合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综合了感受、体验、创造等综合的学习方法。不用任何乐器, 却同样可以发出美妙的音响、演奏出和谐的音响;人的嗓音和肢体也是最好的乐器, 同样是我们可以综合的资源。

上一篇:求职简历 机械专业下一篇:《摘果子》中班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