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

2024-09-06

低效(共10篇)

1.低效 篇一

低效行为自查报告

当阳市雄风小学付华

本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流于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分析和归纳了产生低效的五大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课堂导入低效

有时课堂导入时间过长,内容复杂,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2课堂提问低效

有的提问没有指向性,摸棱两可甚至南辕北辙误导学生。

3课堂点拨低效

教师的点拨不够准不够精,造成理解感悟不够深刻。

4练习设计低效

有些练习设计,目的不明确,为练而练,有走过场之嫌疑。

5辅导学生低效

对于差生关爱不够,辅导不细,效果不佳。

二/、整改措施

1,简化课堂导入

力争做到导入简单明了,切忌冗长拖沓,力求简约不简单。

2精化课堂提问

提问要斟酌恰当,逻辑更严密,语言更简练。

3深化课堂点拨

吃透教材,学会倾听,理清教学思路。既要肯定学生,也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理解逐步迈进。

4优化课堂练习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提高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耐心辅导差生

对差生不嫌弃不挖苦多关心严要求,让他们有所提高。

2.低效 篇二

一、目标定位模糊

目标是前进的航向灯, 是放矢的靶中心。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准确, 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为我们确定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指明了方向。听课后我会让上课的老师讲讲, 你这堂课的语文性本体目标是什么?有些教师要么是就内容讲内容, 要么就是支支吾吾、含混不清。

如《石榴》这一课教学的语文性本体目标, 应是在诵读品味文本语言美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多角度、多修辞手法的状物方法。而有的教师把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它各阶段的外形特点作为本课的最终教学目标, 这显然是不妥的。

语文课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言语的独特形式, 并学习迁移运用文章典型的语言和语表形式, 从“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 明白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如学习《莫高窟》一文,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它有哪些精妙绝伦的彩塑、优美的壁画和藏经洞, 更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写出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了哪些方法, 并在学习动态的言语中掌握。这样的语文性本体目标一课一得, 或一课几得, 日积月累, 内化迁移, 必有成效。语文目标不能丢了言语形式这个支架!

二、阅读缺少层次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朗读, 应该是一个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但是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 对于每一遍的读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学生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读, 因此对读不感兴趣, 读得索然无味, 也无法内化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有位教师教学《石榴》一课, 出示课文段落, 一读, 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 二读, 让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 (发现形式———比喻、拟人) 三读, 教师读, 并故意漏下“郁郁葱葱”“鼓着劲”等词,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漏下。 (明白用词的准确生动、动态等) 四读, 学生美读。 (读出叶子的美、多和动态)

这样的教学, 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耐心和教学智慧。从感知、品析、体验、朗读到美读层层递进,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在逐步推进的教学中, 让学生自主发现“言语秘密”, 达到言意相生。

三、质疑漫无边际

“读书贵能疑, 疑能得教益。”新课标也特别提倡让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课之前, 教师应该都有预设的问题。但在一些课堂上, 学生的问题漫无边际, 或纠缠于字词, 或明知故问, 或问的问题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无多大关联, 能问出有价值问题的寥寥无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大致有三种做法:一是顺学而导, 以学定教, 进入正轨。二是被生所牵, 零敲碎打, 游离重点。三是虚晃一枪, 强行压制, 按图索骥。

比较之, 肯定是第一种做法高效。可是老师们往往很难调控。如《石榴》的教学, 教师一开始出示了两个开放性的问题: (1) 先认真读课文, 并在书上的句子、词语或标点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2) 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 会怎么问?如果这样问, 我该怎么回答?

学生各自埋头读、画、注, 十多分钟后, 学生提问:“‘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花像个小喇叭?”“为什么它急切地向外张望呢?”……学生一个接着一个说, 一直到没有人问了, 教师才说:“你们提的问题都不错, 但老师的问题是:课文给我们展示了石榴怎样的生长过程?各阶段它有什么样的外形特点?课文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的?”

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怎么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四种情况:一是问题十分简单, 一点就通。像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当场解决。二是问题即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重点, 教师可以此为抓手, 直奔教学主题。三是问题是教学的次生问题, 只要将重点弄明白, 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问题, 可以先搁置。四是问题与本节课的学习无太大关联, 教师可以课后单独和学生探讨。

在教学中, 教师要能分清主次, 采取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来解决问题, 以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对于学生的提问, 要因势利导,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关键问题, 就应该顺着学生的问题切入, 抓关键词句, 巧妙地点一点、引一引。

四、比较生硬低效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比较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传神, 构思布局的独具匠心。但是, 比较也要讲方法, 讲效率。不少课堂的比较模式一般是出示两句话或两个片段, 问学生“哪一句 (哪一段) 好”, 然后让学生讲一讲理由, 就算了事。其实词、句、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放在具体的言语作品里, 才能看出其用得是否准确传神。单看“绿”和“敲”, 你能说它们好或不好吗?只有在“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之中, 它们才是“神了”!

如教学《詹天佑》, 教师出示“哪里要开山, 哪里要架桥, 哪里要把陡坡铲平, 哪里要把弯度改小, 都要勘测, 进行周密计算”和“开山、架桥、铲陡坡、改弯度, 都要勘测, 进行周密计算”, 让学生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学生说第一句好, 教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它写出了詹天佑工作辛苦、任务重。

教师的提问显然不够准确。如果这样提问:“同学们, 你们仔细地读读, 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在文中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通过引导, 让学生明白:作者连续用了四个“哪里”, 使这句话成了排比句, 强调了需要勘测的地点多, 需要进行周密计算的地方多;删掉了四个“哪里”, 就不能强调表达这个意思了, 也就不能突出詹天佑工作非常辛苦、认真了。而且加上“哪里”, 读起来也有节奏感。然后引导学生朗读, 想象说话:“一边读一边想象, 从这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一举两得, 既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又训练了其想象与表达能力。

比较中要让学生明白, 只有在文本的特定语境中, 如此描写的字、词、句、段才是好的。如果换了一个语境, 说不定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反而不好了。

五、练笔流于形式

教学一篇文章, 最终要引导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 吸收文本的形式, 形成对文本的言语图式。因此, 阅读课上的练笔表达应是理解后的表达。教师应从文章的语言或语表形式角度去设计练笔的形式, 使学生学以致用, 这样学生的言语质量就可以提升, 学生的言语情感就可以升华, 这种练笔就会是有效的。否则, 不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 只是写一些感觉, 发一发议论, 没有发挥文本语言作为范本语言的导写作用, 这种练笔肯定是低效的。

如学了写人的文章后, 不少教师都要求学生写一写评价人物的话, 或者是“伊伊伊, 我想对你说”这样的“练笔”, 形式呆板, 不考虑学生的感受,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写出来的无非是“谈迁真是了不起啊!不放弃, 有坚定信念啊!”等等, 只是就内容谈内容, 言语质量没有得到提升。

这是典型的流于形式, 为练笔而练笔。这样的练笔没有言语、形式、情感的要求, 缺乏明确的指向性目标。其实, 学习《詹天佑》一课, 教师在黑板上已经写了不少表现詹天佑精神品质的词语了,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运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赞颂詹天佑;还可以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有效内化课文的“围绕中心句, 抓典型事例”的表达方法。

3.低效工作狂 篇三

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动不动就发脾气,他就是淘气吗?未必,他也有可能是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透露:多动症堪称是儿童精神障碍中的第一大病,发病率在4%至7%。他说:“从概率上来看,相当于中小学校每个班级里都有1至2名多动症的孩子。”

多动症也就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现在很多精神障碍儿童的家长讳疾忌医,即使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苗头,也不愿意带孩子到医院看病。郑毅说,其实儿童期的不少精神疾病愈后都很好,像多动症,经过治疗后康复的比例也非常高。但现在关于精神疾病的负面信息太多,“如果你身边有人得了精神病,你会如何对待他?很多人的反应是恐惧和歧视,这加剧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影响了其康复治疗”。郑毅发现,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后,很少有人回来现身说法,鼓励其他患儿及家属。“他们恨不得全天下人都不知道孩子曾经得过精神疾病。”

约有一半的多动症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人阶段,甚至相伴终生。据推算,成年人多动症的患病率大约在4%左右,但我国基本上没有成年人到医院去看多动症。“少数的成年人多动症患者也是在陪孩子看病时无意中发现的。”郑毅说,成人多动症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实际上是儿童多动症的延续。进入成年后,他们在人群面前会克制自己,但别人看不见的时候,还是会思想开小差,工作不专注、易分心,“低效工作狂”就是成人多动症的典型代表,这些患者常常会陷入忙碌的“工作狂”状态,但最后的成效却微乎其微;还有些成人多动症继续着冲动行为,但表现形式变了,可能是闪婚、 冲动消费、投资或赌博、频频跳槽、超速驾车等。

多动症发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遗传因素,此外还与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母孕期因素等相关。

当然,得了多动症也不代表人生就毁了,多动症的名人也很多,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篮球明星乔丹、动画大师迪斯尼、摇滚明星约翰·列侬、画家毕加索、泳壇名将菲尔普斯等都承认或被认为是多动症患者,他们往往有活泼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资,而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极度狂热则使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所以,即使成人有多动症也不应该灰心,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有康复的希望,还可能在本领域取得成就。

(摘自《北京晚报》)

4.低效率的阅读 篇四

我总是花很多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因为每当妙笔开始生花,我就会停下来,在脑袋的远方将文字变成电影桥段,且乐此不疲。所以我不会特别热爱去看我读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也不热爱去读我看过电影的小说原著。但我会很羡慕那些一目十行还过目不忘的大侠,仿佛在阅读的世界里可以用一世的时间活出几个轮回的精彩。

前一阵因为小李子看完了《荒野猎人》,在火车上读到人们弃他而去,后面的部分断断续续读了有一个月之久,因为观感实在太疼,常常需要歇一歇缓一缓再继续。“史诗般的复仇行动”有些言过其辞,窃以为最疼的那一部分最好看,忍不住还是了解了一些电影的故事梗概,便失去了像读书前的那般期待,哪怕小李子总算为此收获了小金人。

有时会问自己,阅读的意义何在。是在微博晒出午后的曼妙时光我在喝茶看书,还是满足高谈阔论装X之需,或者只是为了打发玩腻手机的无聊时光。可是人人都会说自己喜欢读书,哪怕三岁的.孩童。记得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儿煞有介事的翻看手中的杂志,还不时指着上面的内容和妈妈交流,年轻的母亲被她的模样逗乐了,顺口说了一句,快别装了,就跟你识字儿似的。我也忍俊不禁,为这小小的读者。

偶尔看到喜欢的书籍,还是会心心念念早晚买回家,在扉页签上自己的大名,做到产权明晰,只不过有时间有心情读完她的概率,就更加偶尔了。所以新年伊始,我许下一个愿望,多读书少买书,让阅读丰富内心的世界,而不是让书籍装饰我的房间。

5.克服低效教学 追求高效课堂 篇五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整体思路,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工作要求,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要以“教学质量年”为工作重点,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有效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探索“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有效课堂”的规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课程实施,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提高课堂效率。

1.教学质量重效率。主要规范三个环节,强化教学质量立校核心理念。

(1)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教研评价的重要环节来考核。每位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提前用心准备,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校领导参与集体备课现场量化考核。

(2)紧紧围绕教育局质量年重点工作,克服低效教学,追求高效课堂,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A是要讲实效。提问的问题要讲实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些问题,学生交流很肤浅,教师要适时点拨,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推向深入。

B是要创设“大问题”背景。问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不能

小而碎,不能直白的学生一看就懂、一读就会。提出的问题要有质量,有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趣味性,使学生“欲罢不能”。

C是重点问题要“穷追不舍”,抓住不放,多问几个为什么,一连串追问,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D是让学生提问,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规范教师教学习惯、学生学习惯形成环节。重点考核教会学生学习的 能力的形成。举行学生习惯成果大比拼成果展。

九月学生听课状态评比(教师利用开放课展示)

十月月教学检测优秀试卷

十一月学生作业

十二月各学科期末成果展示

2.重视“教学质量年”活动。强化教学成绩的考核。月考、单项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参与教学考核,并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会,及时调节课堂教学。九月、十月、月考时间:

十一月单项测试考试时间:

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智慧的提升。

1、开展学年组开放课活动。

2、开展第五届“小白鸽杯”教师业务技能大赛。比赛时间:

①教师基本技能(20分)

A教师板书设计比赛

B教师朗读能力比赛

②结合学科才艺展示(20分)

③课堂教学比赛(60分)

3、开展以团队牵引的教研活动。

(1)在以校为本的校本研究中,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实施“教、科、研、训”一体工作模式,在教科研工作中按照“发现问题 →确立课题 →分析问题 →寻找策略 →解决问题 →开展研究 →总结经验 →交流成果”的思路,开展校本研修的研究工作。

4、加强专业阅读在学年内形成学科教师之间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学习”良好氛围,实现在阅读中提升教师的“思想高度”,为服务学校、成就学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自己的岗位专业基础。

5、开展教师教育培训方面内容的相关研究。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倦怠问题,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想什么?需求什么?职业倦怠的一些主要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针对调研统计数据,进行应用性的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服务,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搞好两个培训:教学校长对《》进行专题培训。

教导主任进行《》专题培训。

2、开展三个研究活动: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校内“全天侯教师评选课”活动;

3、教师学生活动:书写习惯大检阅。

四月份:

1、一个培训:《解读教材》专题培训

2、四个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领导引路课”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组织共同体研究活动。

3、学生活动:组织中年段数学计算能力检查、语文阅读能力检测。

4、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五月份:

1、一个培训:《课堂教学提问技能》专题培训。

2、四个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开展共同体研究活动。

3、学生活动:组织高年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检查、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检测。

六月份:

1、培训:《课堂教学强化技能》专题培训。

2、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开展校本教材教学研讨课活动;开展共同体研究活动。

3、进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月份:

1、培训:《小学校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专题培训。

2、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

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开展教研组长研讨课活动;开展共同体研究活动。

3、学生活动:组织低年段数学口算、语文字词的检测。

十月份:

1、培训:进行《学习型学校的特征与评估体系的研究》课题成果交流会。

2、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开展共同体研究活动。

3、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十一月份:

1、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管理办法》专题培训。

2、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效率年主题论坛活动;开展共同体研究活动。

十二月份:

1、培训:进行撰写《学习型学校的特征与评估体系的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成果报告的培训。

2、教研:继续开展校内领导集体听课日常规教研活动;以教研员为核心,开展年段、学科的备、上、评课系列活动。

6.教学中的低效无效行为 篇六

1、备课缺乏对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忽视了班级之间的差异,导致同一节课在平行班教学过程一个样,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差异大,还怪班级学生有问题。

2、教学设计“游离”于三维目标之外,为活动而活动,未先学思考就摆出问题讨论,片面地夸大了学生主体地位,不切合实际的分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生机勃勃”,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差。

3、教案中对问题设计单一,尤其是创设情景后的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可能是多元的,结果没按心里来,手足失措,缺乏应对。

4、先教后学,忽视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探究体验,多数学生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虽然学生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5、过度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知识容量,机械的按教案教学,强调教案上课的一致性,淡化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和处理,导致课堂生成性问题抓不住或讲不透,出现越俎代庖,或者害怕破坏课前设计好的程序,对学生提出问题视而不见,忘记了课堂是以研究学生存在问题为中心的。

6、一味追求知识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生成——演变——运用”的探究体验。

模式、方法单一,不能灵活变更,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疲劳心态,思维受到抑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教学过程中随机性提问过于频繁,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或过于简单,或是不科学的低层次的重复,或者对学生的问题肯定不够,尤其回答错误,鼓励不足,一味的驳斥学生的错误,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9、不能高效的利用时间,课前无休止的唱歌,下课铃响了课还没上完,可用课件、小黑板一次发现的问题,却一个一个抄,学生会说的教师再说,学生会做的黑板上再练。

10、不能有效地利用眼神、语言高低停顿、提问等手段组织教学导致一个人的问题影响整个班级,或一个小问题耽误了教学时间,或者是埋头只顾讲,不看学生的反应,导致教师学生思维脱节,上面滔滔不绝,下面昏昏沉沉。

11、多媒体使用不当或过于频繁,导致教师跟着课件讲,学生盯着课件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降低了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参与度。

12、作业布置随机性大,为了省事直接用课后练习,或重复抄写课练中册习题,不能根据学生当堂掌握情况布置精选预设好的作业。

13、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和心境,学生做作业时不停的讲,学生想问题时不停的唠叨。

14、课堂检测、周练题、作业、课练讲评纠错不及时,不能趁热打铁,导致反馈不及时、失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者一味的就题论题,不能透过习题看出问题症结,题没有重复问题却重复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15、考练讲评无重点,针对性不强,一概的演讲,一套题讲完了,只知答案讲完了,自己也不知哪些重点是否突破,还发现了学生有哪些问题。

16、教师缺乏对“课前、课中、课后”正确的同步归因反思,只局限于看个人教学设计的使用效果,学生配合的怎么样,上完一节后的自我感受如何。将个人主观强加于学生,严重忽略了问题的预设、生成及处理,反过来又将“无效”归因在学生身上或班级管理

7.低效初中历史课堂对策探析 篇七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于应试的目的,历史课程被无限压缩,其趣味性、情节性、逻辑性大打折扣。于是,学生不得不依靠死记硬背来应对,这样一来,学科吸引力自然削减。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参与感”,让学生观察、思考、评判历史事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历史。比如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问:从当今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我们可以对中国“北轻南重”的经济格局一目了然,历史上也是这样的吗?从“南蛮”这个词汇可以看出,相对于中原地区,南方曾经是不开化不发达的地区。那么,从何时开始南方经济得以发展?这样联系当前城市热点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对历史问题产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二、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整合

历史内容的章节之间、单元之间有较强的内在联系性,然而初中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抓住历史之间的内在逻辑来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为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民族关系”“战争”“制度”等方面,进行专题性的知识体系构建,或者归纳某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对“南方经济发展概况”的小结,可以放手让学生来探讨。古代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农业方面:三个先进的农业生产区已形成;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方面:出现了冶铸业(灌钢法);丝织业重心开始南移。商业方面:商业城市形成与繁荣;海外贸易港口建立。教师可对商业的“海外贸易”向“南方商人船队远航”等方面做适当拓展。

三、渗透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历史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与质疑,是学习主体全身心的投入。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渗透,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提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单从孤立的知识点来看,没有什么太难的问题,也不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本节课共分为“人口南迁”“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板块,学生所以选择或者按朝代的更替来梳理,或者从民族分裂对峙等主线来把握,或者从经济发展方面来思考。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重点是什么?可以从标题内容或从练习题来思考,不难发现“南方经济的发展”是重点。那么,为什么先要介绍“人口南迁”“淝水之战”等内容?学生联系当今许多年轻人去北上广拉动当地的GDP的案例,通过思考与讨论认识到:北方常年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为不发达的南方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淝水之战,在前秦与东晋之间展开,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士族的一场战争,东晋的胜利有效地阻止了少数民族的南下,为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注重启发,提高引导艺术

为了避免历史课堂的低效化,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事件的思考中,教师应当提高引导艺术,巧设问题,注重启发,而不代其回答;创设情境,倡导合作,而不代为组织;发现问题,从旁点拨,而不放任自流。在《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用史料,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使其增强阅读与思考能力。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活火耕而水溽,……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宋书》则有如下内容:“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那么,从中你能读出哪些历史信息?可以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西汉与东晋不同时期的江南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其繁荣程度有何差异?并进一步设疑:江南经济的发展条件是什么?江南经济的开发,对未来的历史走向有何影响?

这样,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链条,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从而使其学科思维得以构建,其对历史问题背后的本质的思考及外在现象的联系性等有了崭新的认识与发现,高效课堂打造便会水到渠成。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化现象,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重“教”而不重“导”,学生的学习被动,其学与思不能有效结合,其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严重不足。因此,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入手,探索低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尤为必要。

8.德育低效原因及对策 篇八

分析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的状况,我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思想品德的权重不够。我们一再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德才兼备,包括对学生的教育也要朝着德、智、体、美、劳等方向全面发展。但事实如何呢,在中考、高考甚至是其他各类人才的选拔上,思想品德这一项又能落实多少?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教育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要想真正培养我们所需的人才,就应该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就应该在评价中增加思想品德的权重。

二是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当前,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的德育。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已使学校德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学校所倡导的美德一旦进入社会,就会面临着种种考验。善良和美德解决不了问题,学校里学的那一套成了空谈。学生也不傻,一次两次听你的,信你的,几次下来,碰得头破血流他就长经验了。另外,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有影响,一些家长出于溺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常常与学校、老师对立起来。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能有好的效果的。社会要弘扬正气,家长要懂得教育,社会和家庭在德育上发挥作用了,学校教育才能更显著。否则,将教育完全抛给学校,既有失公平,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因为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三是德育形式单一,德育方法不灵活。长期以来,如果说教师的说教在过去曾经起过作用的话,那么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那一套方法已陈旧,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已大打折扣。德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德育工作者要勇于创新。

为此,我们要改革德育方法,创新德育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努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教育学生。德育不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空洞的说教也决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四是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很多教师已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观念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无私奉献思想更多的时候是经受着金钱与物质的考验,况且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开始更多地包含了物质的因素。作为教师,一边讲师德,一边搞着有偿补课,总不能让学生信服;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技术素质也要提高。我们说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历上,也不能停留在业务水平上,更要在教育技术的层面。如何批评学生、教育学生,甚至是如何走进学生的世界,都是艺术,都是技巧。

9.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种种表现 篇九

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种种表现

一、什么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叫低效或无效教学。低效或无效教学都严重影响了师生双方的动机水平和身心健康。

二、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种种表现

就共性问题讲七个方面的表现

1、多媒体课件的无效或低效

今天,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教学方式在一些人眼里已成了落伍的代名词。多媒体这种集声音、颜色、图像、动画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的确,多媒体课件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它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的辅助作用我不否认。可是,我们有时使用是不当的,不能让它代替教学,尤其是语文和数学教学,不能偏离语言文字的感悟,不能偏离数学运算的过程,削弱学生注意力,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降低教师个人魅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庞杂。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用声像来配合。为了追求趣味性,课件过分花哨,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每播放一支曲子,闪现一个画面,学生都要新奇好几十秒。有时,课件中还选用一些毫不相关的背景图片,或不时跳出几个卡通人物。可以想象,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现在的语文课堂,朗读有音频,指导写字有动画过程,想象有情景再现 ,老师的个人素质难以展现。其实,对学生来说,老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笔好字,会使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抑扬顿挫的朗读,会面对面激发学生饱满的激情;入情入理的引导,会使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电脑可以做到的。

二是使用过多。本来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能讲明的地方,也非要用多媒体来代替,不用好像就是很大的`失误。例如,课题的板书,直接写在黑板上是多么的省事。讲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也值得用卡通图片吗?讲椭圆的定义,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这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三是忽略文本。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深奥、最难学也是最优美的语言文字。有些文章、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如果图文成了主角,语言成了辅助,那语文课的本质就消失了。有时一节语文课,学生连书本碰都不碰,从课文到插图都费尽心思的展示出来,有时画面还不太清楚。而其实这些东西是书上都有的,根本不用花功夫去做,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学生看书朗读、看书观察肯定比大屏幕更清楚更入情更让学生思考。

说到这里,我想展开多说几句:现在上公开课和评优课都必须使用课件,可课件制作劳心费时,却只为外观漂亮,实用性差。当前,很多教师为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许多精良的课件,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WAV等,令人目不暇接。很多获奖课件的制作都是几个人花了几十天完成的,是集体制作的成果,然后由一人去参评,且事先在班级反复演练,几经修改,使其不断完美,有的甚至在各级教学评比中,重复使用同一课件,也不考虑其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师的讲课几乎到了自动化的程度。这类课件往往非常漂亮,要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是许多人用多媒体上公开课的心态。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价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在这里“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求人帮助做的课件,这样做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我看未必就是值得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个一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绞尽脑汁,其他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吧。

2、学习方式的无效或低效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各种教学方式成为许多老师追求的时尚。教师在一节课上往往将这几种方法和盘托给学生,学生难以安静独立的去阅读文本、思考、感悟。

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是,有的老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致使许多合作学习呈无序、无效状态。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初读阶段要求四人小组围绕“谁和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合作探究,学生半分钟就完成任务,这种闭着眼睛都能回答的问题设计成合作纯属多余。又如音乐课一年级的《动物说话》中,教师让学生听了两遍歌曲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歌曲中有几只动物在说话。只见一个个学生争相举起了小手,很正常,因为问题实在是不难,但是老师还是说: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我们再交流。

再如:有些合作,设计的问题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老师的计划时间到了,于是“啪、啪、啪”三击掌,合作学习告一段落,这时,许多人还未发言,学生思维的灵光随之熄灭。有一节音乐公开课,老师就“小鼓有哪些演奏方法”这个问题组织了合作学习,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没过几分钟,学生讨论兴趣正浓时,老师担心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打断了学生的讨论,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这个时候学生把茫然、失望的神情写在了脸上。

有的教师误认为合作就是分组讨论。有的下地围圈组成小组,有的回头组成四人小组,学生动作之快好像经过特殊训练似的,可发言却不知所云。

如此合作不仅费时低效,久而久之,还让学生对合作学习本身产生排斥心理。这种没有效果的教学方式,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实际上还是少数尖子学生独霸课堂,多数学生或闲聊、或陪坐、或是看客。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课堂提问的无效或低效。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有的老师课堂提问太多,每讲一两句便问对不对、好不好,于是,学生跟着老师的话异口同声“对”、“好”。其实老师问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都没有时间经过大脑思考。一节课下来,问题提了一大堆,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或者有的提问设计太难,离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现实太远,学生摸不着头脑,而无从回答,使课堂气氛沉寂。

现在许多老师一揭示课题,立马就问,你对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表面上看上去是想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其实效果不大。这节课讲了什么,一读课文就知道了,还用再问吗?更不能理解的是这节课学生事先已经预习过了,老师还提这种问题,那真的是为提问题而提问题,浪费时间了。

有的老师讲《再见了,亲人》还没有走进课文,教师就问这是谁和谁再见?学生乱答一气,无价值地浪费时间。

4、对学生激励的无效或低效

新课改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是,“糖吃多了也腻人”,激励也不能过当。有的老师一节课除了说“你真棒”、“真了不起”、“真聪明”、“真好”,“很好,请坐下”,仿佛再没有别的什么评价性语言,学生回答的好固然应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的似是而非或没有什么意义时,也在表扬激励,那么,没有了争议、没有了匡正、没有了批评,就容易导致幼小学生心思浮躁、随波逐流,不利于他们积极动脑和个性发展。有的教师在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有学生把白骨精理解成孝顺执着的典型了,教师竟然还夸奖学生有独到见解!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的。

教师对学生寄予的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学生一发言就说这些鼓励肯定的话,这样的鼓励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惰性,长此以往,被夸奖的学生就会“逐渐迷失了自我”,而且还会在无形中压制着其他的学生。客观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和“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如果离开了客观评价,鼓励和赞赏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5、教师语言的无效或低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中语言的无效或低效最明显的表现是:机械重复,繁冗拖沓、平淡乏味、了无生气。

老师的教学语言丰富与否、生动与否、幽默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有效与否。我们总担心学生听不懂,总觉得自己讲的是最重要的,往往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讲几遍,殊不知学生早已失去了耐性,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半死,教学效果低微。

语言的生动性欠佳,这也是日常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虽然说这一点称不上是缺点,但是同样的课堂设计,不同的语言表达,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能形成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区别。生动的具有激情的语言势必会感染到同学,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刻板机械的语言会让同学昏昏欲睡,更谈何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优质课上老师们的煽情演讲虽然看似夸张,但带来的效果却也不错。教师的语言内容丰富形象,情节感人,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移情,让学生情动意发,形成共鸣,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性。例如,历史学科学习人文主义内容时,欣赏《蒙娜丽莎》画像,教师可以这样描述:天空蔚蓝蔚蓝的,后面是低小的丘陵,还有静静的河水,蜿蜒的小路,这些静谧的自然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温柔美,而蒙娜丽莎含笑而美丽的面容,注目的神情,披肩的柔发,丰腴而性感的身材,右手自然地放在左手上,再加上柔和的光线,很有韵味的衣褶,给人美不胜收的人性美。这样的欣赏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再如,数学老师讲直线的可以无限延长,他在黑板上划出一道横线后面对全体同学说,我划出的这条线,可以穿过黑板,透过墙壁,直射宇宙。――这样形象的语言不但便于理解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而且记忆深刻。这也是我三十年来一直没忘的一句话。

此外,“是不是”、“对不对”、“是吗”之类的词语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每当出现这些问句,同学们都在机械的应付着“是”“对”等等,事实上,有时这种提问只是基于教师的语言习惯。但事实上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在不断的降低着同学的学习热情。

还有的教师语言不规范,不说本学科的教学术语。

6、教学方法的无效或低效。

主要表现在:要么是一讲到底,要么是一问到底,要么一读到底,要么一写到底,要么是讨论到底,根本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实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整个课堂气氛从头到尾都异常活跃,学生常常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下课了似乎还意犹未尽,但你要问他们这节课有何收获,他们却一个个直摇头,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恐怕与教师的教学节奏控制不当、教法的单一有关。还有的课堂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或者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或者根本就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时候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整节课下来,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合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等着老师讲而不愿独立思考。

7、互动的无效或低效

主要表现在少数人(尖子)动,多数人不动;学生动,教师不动;形式上动,本质上(大脑)不动;毫无秩序的乱动。(因时间关系例子不举了)

结束语:

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刚才谈的教师的原因,还有整个社会、教育体制、教材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正是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更要努力探究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现象及成因,现象很多,成因也很复杂,我们要善于寻找最关键的因素,以提高我们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10.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和原因 篇十

三: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道德角色,是要承担道德责任的,是一个需要用道德良知来支撑的职业,家长、社会、学生都在关注这我们,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善思善行,慎思慎行,兹事体大,不可不察。而这个“察”,就是去审视,去反思。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和生成的冲突对立

1、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专制的无效教学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学的双边活动也会积极、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建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人际关系,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剔除“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尊重、关心、信任的师生关系,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热情!

2、观点强加给学生——不会倾听的无效教学

对于学生的述说,老师应多一份亲切平和认真耐心。在课堂讨论交流中,要注重倾听学生哪怕是错误的声音。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在静静的倾听中,春风化雨般悄悄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去了解他们的呼喊和需求。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我们不能武断、粗暴地制止学生,不能取笑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知识能力的“瓶颈”,鼓励学生“再想一想,再说一说”,用足够的耐心包容学生,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多想多说,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加以引导,给予纠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信心,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挤占学生时间——忽视效率的无效教学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作为学生,谁都不希望老师拖堂,哪怕这位老师教得再好。而有的老师会提前2-3分钟进教室,要求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下课了老师再拖堂2-3分钟,实际上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已经缩短到4-6分钟,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可能要上连堂课。如此强挤硬占看似抓紧了时间,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为代价的“赶课”,大大削弱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实在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需要休息,老师也需要休息。但是,比休息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升学率。挤占学生时间更多也是评价制度和成绩考核逼出来的。”他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倍受应试教育的煎熬。但实际上现在的高考与过去的高考相比,在内涵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次考试不仅是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是思想品德、心理意志的综合考查。从这一点看,高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应试教育以目的为导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目的,而素质教育则是尽可能的复杂化其过程方式,最终达到目的。虽然最直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但后者无疑是最为丰富的。对于金字塔形的知识积累过程来讲,塔基越大,上升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所以,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尽可能地拓宽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加其知识储备。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基础的掌握和精确,相对比较忽视对于外延知识、迁延性知识的掌握,而素质教育则是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以丰富受教育者的外延知识储备。

4、“讲授、观看”代替“讨论、实践”——不求方法的低效教学

素质教育虽大力推行,但很多老师仍占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在常规课上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主要是向学生“灌”知识,只在教学中偶尔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效果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能在“公开课”、“优质课”中看到。课程改革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实验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而老师在实际授课时,把实验课变成了课堂讲授课,重在讲解,学生多数时间在听,有时学生连动手操作的机会都没有,只是看了一下老师的集体演示而已。教学中缺乏一种动态的合作,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支配、控制甚至取代“学”,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思考的品格丧失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师,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只能邯郸学步,所以,这也是无效的教学。

老师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把以往“教师教得如何”这一重点,转变道“学生学得如何”上去,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老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首先是要具有以下的理念:

(1).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

(3).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

(5).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5、贫乏的言语表情——无效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课堂言语表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表情,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经常反思,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设计,为什么课堂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我认为主要就是教学艺术的不同。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常用“阿婆”语言,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反反复复,罗罗嗦嗦,学生听得味同嚼蜡;有的老师常用“流水帐语言”,整堂课表情呆板,语调平淡,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谈起?公开课上“抑扬顿挫”的语调,略显夸张的表情动作,虽然有那么点“作秀”的味道,但比起这种“白开水”般、毫无激情的课堂言语不知要强多少倍。

如果说公开课上的无效教学行为是一些教学形式上的问题,那么平时课堂的无效教学行为则是教学本质上的问题。一个教师平时的教学习惯的无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怕的,这样的教学风格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平时的每一次课堂教学不可能都像公开课一样的去精心设计、完美组织,因为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而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能力也有限,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1).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减少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失误。(2).加强自我素质,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减少教学组织上的失误。(3).注重资源积累,不断地在原来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改进教学环节上的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只有做到以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课堂才会离优秀课越来越近,而我们也会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6、缺乏基本功和良好的授课习惯——不能以身作则的低效教学

听了 王 老师的一节课,让我心情舒畅,眼前一亮。她的板书板画让我感受到了物理课中的别样的美丽和艺术。

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并对今后乃至一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业上,对作图、列方程、清晰书写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自己在课堂上的板书板画及语言表述却很随意,我想这样的教学应该是很低效的,时必须改正的。

众所周知,教师基本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更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树立威信,赢得学生尊敬的必要手段。试想,一个说话结结巴巴且满口方言,板书常出现错别字且不规范,化学教师不会背元素周期表,数学教师记不住圆周率的前六位,物理老师连个小收音机也不会摆弄…。这样的老师能上出一堂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课来吗?所以老师们要勤于学习、广于阅读、善于反思、躬于实践,力求使自己达到能够把知识、技能、审美集于一身的“全无敌”超级学者。

教学不是一种机械的程序操作,而是复杂的精神工程。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力争使每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和设计,用一个简单的形式表达就是:“我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们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而不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那种做法不错,为什么不错”?要思考、要总结、要提升、要推广;“这样做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思考、要寻根、要论证、要改进——这就是理性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减少教育过程中的无效环节。

【低效】推荐阅读:

上一篇:精短的座右铭下一篇:暑假学习计划日记400字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