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2024-08-01

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通用8篇)

1.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总结

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

院(系)名 称: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名 称:电子信息科学类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副教授

摘要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 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 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

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 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成果。我们获知在短波波段,由于频率较高(电波波频大于电离层高度上磁旋频率),故在考虑波的折、反射时,可以不考虑磁场的影响,电离层可视为各向同性介质。另外碰撞只造成能量的吸收,故计算波的折、反射也无须考虑碰撞效应。因此我们首先在忽略磁场和碰撞的条件下,给出了射线追踪方程,并基于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2.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二

一、不去介绍成果具体的情状, 而是大作成果的理论分析

作为基层学校所开展的一般都是实践研究, 结题之时应向别人呈现出课题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具体状貌, 或者运用数据和图表进行比较与图示, 或者运用实例和图片加以描述与说明。然而有些报告撰写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去分析成果的原因及意义。如“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的成果介绍。

国际象棋活动是一门科学艺术, 是融竞技、艺术、科学和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与其他运动所不同的是象棋活动不是直接的体能对抗, 它是一种“一对一”的智力对抗, 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小学是学生身体、思维发育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开展象棋文化教育, 首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时每走一步, 都要动脑筋, 发现和利用别人的错误, 自己尽量避免犯错误,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要分析、要归纳。这些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棋盘上的拼杀, 战略战术的运用, 这都需要想象和联想, 在下棋时, 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否则就赢不了对方, 而一个人注意力是否能集中, 是一个人学习, 做事效率是否高的先决条件。再次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为与对方下棋, 对手一直在等你走下一步, 比赛时每一步棋都是不同的, 每着棋都是新的, 整个“作战”都是千变万化的, 这就需要棋手对每着棋的信息进行处理, 并能随机应变。我校国际象棋选手逻辑思维能力强, 尤其体现在数学成绩优秀, 奥数成绩显著。同时, 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 学科类成绩也很优秀。今年, 四位国际象棋小将在毕业考试中被几所重点中学录取。

报告的成果表述大致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次 (国际象棋活动……美称) 主要表明国际象棋活动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第二层次 (小学是……随机应变) 则对小学中开展象棋文化教育的一般作用意义, 分别从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三个方面加以翔实的分析;第三层次 (我校国际象棋……重点中学录取) 概括列举了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的事例, 对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作了极其一般的例证。就成果表述部分整个段落的内容看来, 根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有效开发的具体情形及相关征状。

二、缺乏提纲挈领的亮点语句, 而使内容重点不够突出

课题的成果, 肯定是有主要点与次要点, 有结果点与原因点, 有直接点与间接点, 在表述中特别要讲究重点突出, 要点明了,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弄得人如雾里看花, 或者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而不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说明成果, 搞得人家看了半天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国际象棋开启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成果表述。

象棋活动如同学生手中的一根启智魔杖, 在学校长期、系统、规范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在“棋中启智”, 充分认识到象棋的运动功能, 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 开发了大脑的潜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下来, 我们不难发现, 相对而言, 积极参与象棋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 他们的思维活跃, 课堂反应快, 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且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而不喜欢或很少参与象棋活动的同学, 学习上大都较被动, 学习能力不强,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灵活性、创造性较少, 学习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几年来, 学生确实显示了与其他学校学生不同的发展特质。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明显超过其他班, 计算更扎实。这由每学期的数学测试卷反映出来。在我们所做的数学测试的质量分析中, 可以看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心算”这两个项目上, 这个班的成功率要远高于其他学校。不仅如此, 语文老师也反映, 在课堂上, 同学们的发言更有逻辑性, 也更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语言。班主任还发现, 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原来班上有一位小朋友, 整天好动、好打架, 因为无所事事而到处惹是生非, 自从迷上了国际象棋, 大概是精神有了寄托, 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课间更多看到的是他在和别人下棋, 打架闹事几乎看不到了。

看完这段概述性的文字, 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番, 很难发现该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具体涉及到了哪几个要点。其实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终于发现整段文字是总分结构, “象棋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段首总括, “实践下来……几乎看不到了”是分述, 分述部分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学了国际象棋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二是学生的发展特质与其他学校不一样;三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微妙的变化。遗憾的是报告撰写者在总括部分语句啰嗦含混。没有真正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而分述部分则没有能够运用序数词 (首先、其次、再次等) 清晰地罗列出来, 给人有一团糟的感觉。

三、成果表述的角度极其普通, 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应该说不同的课题其研究成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的报告撰写者习惯于用千篇一律的笼统化、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述, 使得所有的课题千题一语、千果一面, 根本显示不出独特的课题个性与亮点。如《幼儿园园本网络教研的探索》的课题, 在成果表述部分报告撰写者是这样表述的。

近两年来, 我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来抓网络教研的建设与管理, 使我园网络教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或许是对我们所作的巨大投入的一种回报。通过课题研究,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 促进了教研的知行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这种高要求同时转化为对教研的高需求。而园内的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相对于这种高需求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传统集中教研状态下,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园本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不管是专业引领还是同伴互助都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是适应新课程骤然增加的教学和研训需求应运而生的。用网络技术改造教研, 放大了我园教研力量、资源, 力量和资源匮乏得到缓解。以同样多的人做了比以前多得多的事情, 从而做大做强教研。具体体现在: (下略) 2、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 优化了教师的成长环境:开展网络教研对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网络技能培训与网络教研融为一体, 在网络教研实施过程中, 用教研的方式完成网络技能培训。这样的培训方式给了教师更多实践和运用的机会, 更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如在网络教研实行之前, 我们有很多老师平时很少接触电脑和网络, 打字速度慢, 不会查资料、不会做课件, 甚至不会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 (下略) 3、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了幼儿园对外的影响力:教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网络教研在形成特色, 提升教研实效, 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 也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一次关于幼儿区域活动研讨过程中, 我们首先通过网络平台明确研讨目标;在广泛搜集难点、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话题讨论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平台介绍各班先进经验、展示幼儿活动照片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我园区域活动质量。 (下略)

综观整个课题的结题报告, 该课题做得非常扎实, 措施极其有效、成果非常显著、研究颇具特色, 但是就成果的表述而言则极其普通一般, 从上述的三个要点的表述语句来看, “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任何一个课题都可以套用的笼统化、概念化、模式化的语句, 凡网络教研类的课题毋须研究都可以猜想得到, 而没有能够变换一下表述的角度另辟蹊径, 从而显示出该课题独到的成效。

3.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篇三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项目成员:

赵**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毛**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李**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宋** 讲师博士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科研初步收获和体会:

首先进行了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该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现阶段包括未来前景表明,计算机中的动态建模将有很大发展,现在就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将来也可以倾向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对该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之前只有大概了解,并没有深入的学习、分析,但是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总的来说,该小组里,赵旭升和李雪梅同学总体来说善于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擅长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动手能力强,思考深入,能够很好的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而作为组长,赵旭升同学能够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布局;李雪梅心思细腻,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部分。出于此考虑,由赵旭升主要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李雪梅则重点攻克建模中最复杂的几个点,如渲染等。

而另一位组员毛玉婷则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图形学的算法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毛玉婷主要学习和研究对于建模的基础——图形学。

协调配合:

总体的知识是每个组员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安排不同的组员重点研究不同的部分,然后及时讨论,向其他组员讲解,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学习。导师指导情况:指导老师宋成芳老师对建模方面有所研究,带领我们探讨此科研的命题方向、创新点等问题,并向我们提供软件,推荐参考书目。除此之外,宋成芳老师还指导我们制定不同阶段的研究学习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引导及讲解。总之,导师的引导在此科研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次科研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建模对于现代来讲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真实场景的植被建模涉及到户外的天气、光照以及植物的阴影等,特别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植被进行真实感建模仍然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项目着重于此,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意义: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直接从国外购买这些软件成本并不低(大型造型软件的插件价格大约100美元,提供源代码开发的SpeedTree软件的每个单机license价格为8500美元)。探索新的高效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开发自主版权的植被建模与绘制平台,对于我国在军事仿真,园林设计,森林防护和数字娱乐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该项目自20**年9月科研立项以来,在宋成芳导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项目组三个人的点点滴滴的学习钻研下,历经一年的时间,结题在即,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作一小结。

09年暑假和**年9月,项目组三个同学进行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前期资料信息了解和选题工作,经过仔细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组合,我们三个人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并有幸得到了宋成芳导师的指导。宋成芳老师根据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给我们选取了“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这一科研课题。在宋成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认真准备下,9月下旬,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校级科研立项。

第一阶段: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针对我们的情况,导师要求我们先掌握好计算机图形学支撑专业绘图软件VUE5,在此,我们感谢导师给我们提供了VUE5软件和学习指导书目。10月11月份,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抽出时间学习掌握VUE5软件,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是一个专业丰富的三维建模画图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第二阶段: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这一部分也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在学习图形学的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阅读了相关生物学图书,对自然场景中的生物生长规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明确植物生长规律,遵循自然现象,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

第三阶段: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在该阶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的艰巨与科研取得进展的喜悦,增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各位老师的敬爱。

回首这一年的科研时间,我们深切的体会的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自己在科学面前的浅薄无知。“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 充分利用几何模型在可控变形,图像在外观细节表达等方面的长处,实现融合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式树的多分辨率表示。

植物的模型表示应当具有三维几何,便于动态模拟,能够提供不同距离和视角下的逼真效果,以保证模型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为了高效地获得真实感,以纹理图像来表达细节和外观。

本次科研项目基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一年的科研立项“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困惑,有喜悦,但无论如何我们收获了青春大学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记忆。

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之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体谅,共同思考解决的思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师的知道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一步一步,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几年以后我们工作后大家可能就不在是同学,不再是师生了,但是闲暇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偶尔记起在一起共同努力项目的开心,会记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了解到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前沿信息,学习掌握了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VUE5 VUE5中物体的创建与编辑;对物体的编辑有:选择,移动,旋转,扭曲,缩放,改变材质颜色,分散,复制,导出等。图像的渲染;取景;材质等内容。学习了解了植物的建模可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植被场景的绘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基于纯几何和传统光照明模型的真实感绘制;其二,基于预采样的光亮度重用方法。三维模型建模方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基础,是生成精美的三维场景和逼真动态效果的前提等等专业知识。这次科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学到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我们而言,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这次科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些珍贵的品质。坚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一种坚持,当我们面对困难,一连好多天找不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我们不折不挠,因为坚持,我们一如既往,因为坚持,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坚持,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感谢这次科研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纠结,感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在这些纠结和挫折面前我们坚持了,我们经历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觉得内心是强大的。“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由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勤奋。来到大学之后,偶尔也会怀念高中高考时候的辛苦的充实着。因为勤奋,所以充实,所以有收获。在这个科研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计算机图形学近乎没有过专业的接触,所以遇到了好多困难。包括后期学习使用软件绘图和自己动手绘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好多困难,这些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戴尔卡耐基说:“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经过这次科研,我们更加认同。

很感触在大学时代可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历这次科研,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稚嫩和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好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阅读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更好的去锻炼历练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我们会注重多和同学交流学习讨论,多和老师交流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勤奋的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4.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结题报告书 篇四

实践时间:20___年___月___日

填表日期:20___年___月___日

结题题目

关于大学生经济理念与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姓名

小风

电话

123

邮箱

123@qq.com

学号

321456

身份证号码

12345

指导老师

老师姓名

结题报告方式

毕业论文

专业班级

报告主要内容:

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自身观念以及第三方观点做出中肯的评论。对当代大学生的经济观念以及消费理念做出了较为合理的剖析。

论文创新之处:

特地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理财这一概念的理解与看法,更有预见性地调查了大学生的经济观念。

结题报告的获得:

对于大学生的经济理念与消费观念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合理的分析,使得对未来5年内国家青年一代的经济消费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未来的社会市场、经济市场也有一定的预测根据。同时反映出了部分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可以为纠正提供基础依据。

指导教师意见:

5.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五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形式,从而使问卷结果相对客观真实。在就业辅导员的协助下,对生化学院、艺术学院、建工学院、理学院、机械学院、外语学院、电气学院、中德学院、经管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问卷5557份,回收有效问卷4108份,回收率为73.92%。问卷分22道选择题(其中7题为多选题)和1道问答题。

二、调查内容

我们以浙江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在大学期间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的态度、择业、就业的意向、自主创业、自身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看法与建议等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统计及简要分析职业生涯规划

从统计结果看,被调查者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规划的占76%以上,但是有清晰规划的只有9%,其中没想过、说不清的占到了24%。

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在校大学生急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1、就业期望

(1)对将来就业形势的评价及就业态度

从统计结果来看,5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但是自信可以找到工作的只有15%左右。面对这种形势,40%的学生抱冷静态度,从而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其次29%的学生选择了“车到山前必有路”;14%的学生期望就业形势好转。当被问到造成目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66%的学生认为主要问题是期望值过高和缺乏就业技巧和方法;43%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找工作方法是现场招聘,25%的学生认为最好是通过学校推荐,还有超过16%的学生不清楚该如何找工作。

调查显示:面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只有少数,但大多数相信自己能找到工作;大多数学生认为企业在招聘时看中毕业生的主要因素是综合能力,接着看中的是专业技能、品德、潜力、学历、社会实践等。

(2)就业岗位期望

从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将来就业的第一选择是外资企业,占43%;其次是合资企业,占22.97%;国营企业,占22.75%;再次是政府机关,占20%;民营企业占16.97%;自主创业占16.74%,只有14.99%的学生愿意去私营企业。另外,在选择岗位的类别时,选择最多的是管理类,占31%;其次是技术类,占23%;再次是其他、财经类、行政类、销售类,最后是研发类。在薪酬期望上,1001-2000元占了50%以上;其次是2001-3000元,占了32%。

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目前大学生心目中最受青睐的就业单位,但作为容纳毕业生就业很重要的民企、私企,占的比例较少。管理类岗位仍然是大学生的首选;29%的学生在选择企业时把个人发展机会放在了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企业发展前景2008年第16期和薪酬福利水平,而在薪酬待遇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抱有冷静的态度。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面,但如果毕业生过分强调个人发展,而不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将难以适应目前社会需求的现实,造成择业困难。

(3)就业区域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选择留在杭州的占了40%;其次是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占19%。愿意到西部或欠发达地区去发展的占19%;看情况、不清楚的占48%;另外,明确不愿意去的占33%。

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地点的时候,杭州,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回生源地、上海高居前四位,大学生就业还是以本地区就业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比较缓慢。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快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机会,这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地区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求职

从统计结果来看,把实习经历放在简历首要位置的占41%;其次是把社会经验放首要位置,比例占39%:认为专业成绩放首位的占26%。在找工作方面,43%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场招聘适合自己;其次是学校推荐,占25%;通过亲友介绍占21%。当被问到所知道的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主要有哪些方面时,4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的专题讲座:2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指导课程。除此之外,38%的学生还希望提供长期深入到企业实习的指导:28%的学生希望提供求职技巧培训:25%的学生希望提供素质拓展指导。有53%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是综合能力;其次是专业技能和品德,占24%。

调查显示:实习经历和社会经验越来越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重视,在实践中掌握书本知识也是检验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业指导在宣传方面还应加大力度,学生希望在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讲座、课程外,需要提供长期深入企业实习的机会。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被认为是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及能力。而被调查者认为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品德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条件。

3、创业

从统计结果来看,54%的被调查者有想过创业;另外有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占16%。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中,持支持意见的占55%;选择保留意见的占30%;只有4%的学生抱反对意见。另外,在大学生应当在什么时候进行创业的调查中,51%的学生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选择创业;31%的学生选择只要有创业意愿随时可以;选择在校期间和毕业时创业的各为9%。在问到参加过的有关创业方面的活动,54%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这方面的活动:27%的学生与他人认真讨论过创业的问题;7%的学生参加过有关的创业竞赛;6%的学生已经创业经营。而33%的学生听说过国家有扶持大学生毕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没有具体印象:31%的学生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26%的学生知道不全面;只有10%的学生知道。

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有创业意识,但是有强烈愿望的只有两成不到,真正参与过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在什么时候进行创业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选择创业,说明大多数人对创业都有明确的想法,时机成熟时他们就会选择创业,

四、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受到启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择业观。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够、储备不足现象。学校可以在四年中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纠正学生眼高手低的心态,首次就业从基础做起,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机会,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职业的预期值也能适时加以调整。

2、强化动手能力,建立实习基地,增强实践能力。

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要求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增强综合能力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学校可以要求学生每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调查(如:寻访校友足迹,优秀校友采访等)和调研(如:本专业在某地区的就业情况,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爱校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社交、处事能力、进入社会的角色转换能力等。

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加强互动。通过实习基地,解决学生渴望得到锻炼的同时,为企业找到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及早进行培训,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实习基地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互赢互利的好事。

3、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提供良好的服务。

由调查可知,大部分同学对自己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也有不少同学感到迷茫,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就业指导的作用,学生最需要的是专业就业指导人员的指导和刚刚经历过求职的高年级毕业生的现身说法、经验交流。由此看来,学生对系统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和实用性的就业指导有着较强烈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化、常规化以及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势在必行。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就业信息。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但缺乏创业的认识以及为创业而努力的意志和行动。学校在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创业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学校要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人数、报酬、要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供毕业生随时查阅。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好“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加强与兄弟高校的沟通,学习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经验,丰富就业指导的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建立针对毕业生职业测评和求职技巧等的各项服务内容。

五、总结

通过这次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总的来说,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措施,深化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教育要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关心支持,才能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浙江科技学院在校生就业意识的调查,立足在校大学生就业主体,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校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求职、创业等就业意识的现状,同时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意识,择业,职业生涯,创业,调查

参考文献

[1]、冯波,张汝金.浅析大学生涯的“一个导向、四种意识、三种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6.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六

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规程

(试 行)

为加强和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的结题管理,明确各业务科室职责,根据《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规程。

一、项目鉴定

(一)提交材料:

1、《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

2、《鉴定申请表》;

3、市科技局下达的计划文件和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4、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5、项目实施技术总结;

6、项目经费终结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7、各阶段的项目实施进度表;

8、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名单(按贡献大小排序);

9、涉及项目的有关证明材料(如:查新报告、检验或测试报告、产品质量标准、用户意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专利证书或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特殊行业有关证明或文件等)。

(二)鉴定规程

1、项目单位填报《结题申请表》、《鉴定申请表》,连同整套鉴定材料报业务科;

2、业务科审核材料完备情况及合同指标是否完成,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专家进行查定、测试或测产,在《结题申请表》和《鉴定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并报市场与成果管理科(以下简称成果科);

3、成果科复核申报材料,并与项目单位联系,对材料具体细节进行沟通与修改,在《结题申请表》和《鉴定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并初步拟定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名单;

4、成果科将整套材料和专家组建议名单交业务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审核;

5、成果科下达鉴定通知,主持召开鉴定会,相关业务科派员参加(属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发展计划科、条财科派员参加);

6、成果科出具鉴定证书,负责材料存档。

7、属计划外项目申请鉴定的,由项目单位申请,成果科对申报材料形式审查,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推荐至自治区科技厅进行鉴定。

二、项目验收

(一)申报材料

1、《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

2、市科技局下达的计划文件和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3、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4、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报告;

5、项目经费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6、各阶段的项目实施进度表;

7、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名单(按贡献大小排序);

8、涉及项目的有关证明材料(如:查新报告、检验或测试报告、产品质量标准、用户意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专利证书或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特殊行业有关证明或文件等)。

(二)验收规程

1、项目单位填报《结题申请表》,连同整套验收材料报业务科;

2、业务科审核材料完备情况及合同指标是否完成,在《结题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并报成果科;

3、成果科复核申报材料,在《结题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与业务科协商初步拟定验收专家组成员名单;

4、成果科将整套材料和验收专家组建议名单交业务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审核;

5、业务科下达验收通知,主持召开验收会(属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成果科、发展计划科、条财科派员参与);

6、业务科出具验收证书,负责材料存档;

7、成果科备案验收证书。

三、软科学项目评审

(一)提交材料

1、《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

2、市科技局下达的计划文件和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3、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4、项目研究文本;

5、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名单(按贡献大小排序);

6、项目经费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二)评审规程

1、项目单位填报《结题申请表》,连同整套评审材料报发展计划科;

2、业务科审核材料完备情况及合同指标是否完成,在《结题申请表》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并报成果科;

3、成果科复核申报材料,在《结题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结题的意见,与业务科协商初步拟定验收专家组成员名单;

4、成果科将整套材料和评审专家组建议名单交业务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审阅同意;

5、业务科下达评审通知,并负责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工作;

6、业务科下达评审通过相关文件,负责材料存档;

7、成果科备案评审通过文件。

四、项目终止

(一)提交材料

1、《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

2、市科技局下达的计划文件和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3、项目单位关于申请终止实施项目的报告(应写明项目不能正常实施完成的原因);

4、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5、项目经费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6、涉及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其它票据等证明。

(二)项目终止规程

1、项目单位填报《结题申请表》,连同整套终止项目材料报业务科;

2、业务科审核材料完备情况,在《结题申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终止的意见并报成果科;

3、成果科复核项目申报材料,联合相关业务科、发展计划科、条件财务科核查项目终止原因及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在《结题申

请表》相关意见栏拟定是否同意终止项目实施的意见;

4、成果科将整套材料交业务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审核;

5、政策法规与发展计划科下文终止项目实施,业务科负责材料存档;

6、成果科备案终止项目文件。

7.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七

一、对本职岗位的认识

根据《**大学新一届党政管理机构设置与定编定岗方案》(党发〔2006〕13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校科学技术处处长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学校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组织起草和修订学校科技管理政策。

2、组织申报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

3、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

4、指导、协调学校各类科研基地建设。

5、指导、协调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对科学技术处长的绩效考核评价要素主要包括: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实施效果;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科技经费的增长情况;学校科技成果产出情况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各类科研基地建设的成效;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情况等。根据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本职岗位有以下两点体会:

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增长、成果产出(含论文、专利、获奖成果等)一直是衡量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国家贡献的重要指标。科技处作为学校科技管理的主管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科技处处长,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国家在新时期的科技政策和方针,特别要领会《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质性精神。其次,对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优势、科研条件等要有全面的。

技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2006年教育部授予我校为“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我校还获“2001-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此荣誉的全国仅有15个单位)。我本人获“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1、全校科研经费再创新高

2006年申报各类纵向项目1510项,批准项目566项;到校经费3.2亿元。我校有2个“973”计划项目获准立项,我校累计主持973项目9项,主持的项目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位。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获批9项;专题项目获批33项,其中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8项,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排名全国第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31项,经费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获批113项,其中:面上项目100项,资助率27.47%(基金委平均资助率为17.47%);重点项目3项,获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数在全国排名第18位,在北京市排名第3位。另外,还获得了农业部、北京市和人文社科类项目共计200余项。

2007年第一季度到位经费2702万元。第一季度我校已组织申报各类项目708项,其中:97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申请434项,比2006年增加1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申请115项。博士点基金申请7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申请7项,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共申请35项,农业部软科学申请15项;北京市其他项目申报7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主报2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5项。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的申报一直在积极准备中。

2、创新性科技成果有重大突破

2006年我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6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4项,其他省市科技奖8项,鉴定成果39项,植物品种审定8项。2006年获得授权专利140件,是2005年(64件)的2倍多,其中发明99件,实用新型41件。2006年我校共申请专利139件,其中发明111件,实用新型28件。两项pct国际申请进入了美国、欧共体。登记计算机软件40项。

2006年sci、e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740篇,比2005年增长42.5%,其中sci收录论文609篇,ei收录论文131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sci论文15篇,大于10的sci论文5篇。特别是武维华教授等发表在《cell》上的论文入选“2006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以及张大鹏教授等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校sci论文数据国内高校23位,我校在农学学科sci论文数排名国内第一位,在生物学学科sci论文数排名国内第二位。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根据“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九个问题”,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就此建议做出了重要批示。

2007年1-5月份sci、ei收录论文367篇,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sci为263篇,同期增长13%。今年第一季度软件登记申请10件,登记5件。新品种进入审查阶段。申请专利39件;授权专利35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通过教育部、农业部推荐申报了4项国家奖;推荐了2项农业部神农奖。

3、科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依托我校的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建设;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期评估良好;“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实地检查和论证;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国家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沽源站)、农业部农区鼠害观测试验场挂牌建设;组织上报北京市实验室共建项目5个,获得经费支持290万元;申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5个(子项目),批准经费363万元;积极组织申报了农业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作物杂种优势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上报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议书等。

2007年1-5月份,与北京市共建的“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按时完成“农业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申请书的编制与上报工作、“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教育部;完成了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需求情况调查、2007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议的征集工作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生物反恐防范调查等工作。

4、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8.结题报告 - 兰州大学科技处 篇八

1 该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以“实用”为中心, 既要求学习理论知识, 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而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1]。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 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 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和大量文献报道: (1) 高职护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 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 (2) 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 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护理操作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整体护理工作能力欠缺, 主要表现在对病人的评估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 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 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传统教学存在以下缺点:

(1)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采用填鸭式, 满堂灌教学, 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2) 传统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 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3) 传统教学课程编排不能围绕着一个学习任务作为目标, 未按照医院实际护理工作流程设计, 课程内容彼此联系不紧密, 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 (4)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 因此, 进入医院后, 临床老师一致反映学生责任心缺乏, 工作适应能力差。 (5)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素质水平。临床老师认为学生对病人的评估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 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 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探索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 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的新型课程模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学以致用, 使得护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的需要, 最大程度的接近临床, 消除学生进入临床后的茫然。

2 课程研究的内涵与目标

2.1《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是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 以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指导, 以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 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 以工作任务为核心, 模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工作的职业情境, 将职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进行有机结合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1) 教学目的。

使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熟练, 具备组织完成护士各班工作任务的能力, 真正做到适应快、技能熟、职业素养高, 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基础, 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2) 教学内容。

面向医药卫生领域, 一是针对护理专业岗位群的、专项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的技能训练 (专业能力) ;二是按照工作过程——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完整行动过程训练 (方法能力) ;三是按照团队建设过程, 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 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训练 (社会能力) 。

(3) 教学要求。

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 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 学生完成一个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阶段性任务, 最终学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的工作过程。

(4)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设置情境和要求, 采用行动导向型参与式教学方式, 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 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任务。

(5)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基础护理操作视频影像、多媒体和教学网络平台辅助等。

2.2 课程的研究目标与指导思想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目标是:课程实施方案具有开放性好、动态发展、实施过程规范性好、模拟职业性强、实用性好、现代化手段突出、高职特色鲜明。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课程研究使学生熟悉护士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即建立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注重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的课程方案。

3 课程研究的内容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学习目标、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式与方法、规范教学组织与实施。

3.1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要完整, 即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 要反映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3.2 课程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一致, 要依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了将学习目标分解落实, 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 制订教学中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分目标。

3.3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 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 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完整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

3.4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 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式教学方式, 具体来讲, 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将课堂设在课堂和实训基地,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讲授答疑等教学方法。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 如:多媒体技术, 网络技术。

3.5 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规范

教学组织形式要依据课程内容的安排, 选择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模式为主, 其他模式为辅, 综合运用。要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工作任务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 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为此, 应该编制课程标准和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编制实施的条件、要求、方法、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等, 以规范和指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过程, 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学生学业评价要以过程为主,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 课程研究的步骤

该课程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研究流程, 具体有6个阶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开发步骤。

(1) 课程调研阶段。

目标:

①归纳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流程。②找出课程涉及的主要工作岗位。③分析确定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各个任务间的衔接关系。

内容:

1) 调研并分析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流程、班次和岗位设置情况。2) 调查并分析该课程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内容。

方法:

问卷调查、专家访谈, 召开研讨会、小组工作等。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和行业专家 (护理部主任, 护士长等) 。

(2) 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阶段。

目标:

①分析确定主要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②分析确定对应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素质要求。③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调查主要工作任务内容并分析其工作过程。②调查并分析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③描述《基础护理学》典型工作任务。

方法:

召开毕业生返校交流会、课程研讨会, 收集医院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信息, 同时专业教师深入医院调研或顶岗实践, 与医院专家一起对护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3) 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阶段。

目标:

①确定课程的知识总量。②构建学习情境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③建立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④制定课程标准, 进行辅助资源建设。

内容:

①追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②研讨以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及排序问题。③研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时要求、课程师资标准, 以及教学辅助资源建设等内容。

方法:

召开研讨会, 通过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设计, 产生学习情境, 按照病人入院护士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研讨课程内容、师资标准。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行业专家。

(4) 课程教学设计阶段。

目标:

①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②确定课程教学实施条件。③完成工作任务设计。④确定课程教学评价方案。

内容:

①设计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②研讨教学实施的师资组成与分工、教学软硬件设施及配备。③设计职业能力训练任务 (工作任务) 。④研讨教学评价标准与评分及评价实施办法

方法:

课程组教师下医院, 与医院工作者一起收集和整理职业能力训练素材;研讨课程评价标准和办法。最终形成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5) 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阶段。

目标:

①完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②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设计教学进度表。②设计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③组织课程具体实施。

方法:

①由课程组根据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 细化课程实施方案。②由课程组准备和营造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 组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6) 教学过程分析阶段。

目标:

①总结课程研究的成效和不足。②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内容:

①评价学习情境、教学单元的合理性、排序和组合的有效性, 进行修订完善。②评价工作任务设计的质量, 进行修改完善。③评价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 进行修订完善。

方法:

①由教师团队和系办人员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访谈, 对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访谈, 了解课程实际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②按照基础护理学研究的步骤进行修订完善。主要包括:护士职业岗位调研表、护士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表;教学指导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业评价方案等。

5 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建设过程中,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该课程在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 (群) 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为参照设置课程, 确定课程目标。

例如:该课程设计了5个阶段任务, 22项阶段子任务。学生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 即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专项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护理。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融入训练任务中,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一体化, 系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学以致用的课程内容。遵循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 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 使教学内容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适应职业工作需要。

例如:该课程内容选取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医药卫生岗位有: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老年福利院护理。因此, 该课程以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 构建学习情境, 根据护士实际工作流程序化课程内容。

(3) 仿真模拟的教学设计。建立模块式学习情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 在“仿真临床环境”中, 开展情景化教学。每个模块依据实际工作任务与内容, 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 课程教学设计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以患者入院为例:

原有的教学内容中患者入院过程, 要求学生熟练患者入院工作流程, 基本流程就包括了5句话, 学生学完以后仅仅只是记住了入院过程, 但对每个过程中护士的职责, 工作任务, 要求都不清楚。教学情景设计以学会办理入院手续为目标, 设计了5个项目。

项目一:铺床技术, 要求学生明确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何认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学会为不同患者准备床单位。

项目二:运送技术, 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轮椅、平车、担架运送患者, 保证患者安全。

项目三:卧位与安全, 要求学生能为不同的患者安置不同的卧位, 保证患者舒适, 利于疾病恢复。

项目四: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异常生命体征, 学会护理异常生命体征的患者, 学会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项目五:医疗文件的书写, 要求学生规范完成医疗文件书写, 特别是体温单的绘制。

(4)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该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将课堂设在教师和实训基地,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等。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 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5) 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课程。因此, 在课程的实施中, 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 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 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6) 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考核方案。该课程构建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学习过程考核, 即考核平时学习态度, 又考核职业素养, 即考核个人能力。考核内容分为学生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4个方面。

这是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项目及分数分配说明:学生最终成绩包括3个部分:①理论考核 (60%) :即期末卷面成绩, 试卷与对照组相同。②平时表现 (10%) :包括课堂发言, 小组讨论的组织, 情境的设计, 角色扮演表现等, 由教师和学习组长共同打分, 取平均分为此项目最后成绩, 期末记入学生成绩单。③实践考核:其中个人考核 (20%) :随机抽取3个实践项目, 小组考核 (10%) :即随机抽取某一小组成员进行考核, 分数代表所有小组成员的分数。

6 课程研究成果

(1) 提高了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在学习开始, 就让学生了解护士真实工作流程、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据同学们反映, 这样的课程学习使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他们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满怀憧憬。

(2)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的转变《基础护理学》课程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际操作为主,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老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到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做”, 让学生在“做”中提高职业能力、认知和积累知识。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记”“老师教, 学生做”的方式,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组织能力[2]。

(3)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与协作精神。在讨论、技能练习、考核时都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的表现代表整个小组的水平, 通过这种方法, 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 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协作能力。

(4) 拉近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距离。《基础护理学》课程组成员多次深入医院进行调研, 对医院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归纳了护士工作流程、主要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实际, 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动力。

7 课程开发建设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也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 班级人数偏多:每班人数都为50人, 所以, 在小组讨论、模拟演练时, 有时课堂局面不好掌控, 课堂略显混乱。另外, 由于小组多, 小组发言时间占用也较多, 影响课程进度。 (2) 费力耗时。该次课改是在原课时144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 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 花在教学准备和课堂的精力和时间大大多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学生情境演练和操作技能考核时, 均感受到学时的限制。 (3) 形成性评价标准不一, 人为因素较大。形成性评价考核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3]。但在进行形成性评价中, 也存在评价标准不一, 方法不成熟, 人为因素过大等情况。

该课题进行了2年,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教学改革的路是艰辛的, 但没有改革就不会有进步。今后将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进一步完善, 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基础护理学传统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 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单一, 与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因此, 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从2013年3月起着手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 经过2年多的研究, 已经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 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结题报告,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晓峥.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5) :68-70.

[2]画妍, 徐莎莎, 刘喜文, 等.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学》浸入式临床见习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13) :61-63, 73.

上一篇:地震灾后水产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明白纸下一篇:工程管理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