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地区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4-06-23

闽西北地区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精选4篇)

1.闽西北地区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篇一

宜川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丹玉96、海禾17、豫单101、郑单23、临奥4号、奥玉3202、吉单27、沈单10号均来自于延安市农科所,先玉252来自于山东登海种业.本试验以沈单10号为对照品种.

作 者:郭超 作者单位:陕西省宜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16200刊 名:种子世界英文刊名:SEED WORLD年,卷(期):“”(10)分类号:S5关键词:

2.闽西北地区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小海镇松棵村, 土壤肥力水平中等, 黄灰泡土 (质地疏松) [1], 海拔2 230 m, 年均温11.6℃, 年降雨量900mm, 前作马铃薯, 土地冬闲, 在威宁玉米生产区具有代表性。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试验品种靖丰8号, 由曲靖种子公司提供;云瑞6号由云南农科院提供;振兴508, 由云南昆明春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大天1号, 由罗平种子公司提供;胜玉2号, 由云南富源胜玉种业公司提供;曲辰9号, 由云南曲靖种子公司提供;昌隆98, 由云南镇雄种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以曲辰9号作对照 (CK) [2]。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4双行, 小区面积20 m2 (5 m×4 m) , 带幅1.2 m。小区间不留走道, 四周及重复间走道0.5 m, 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过程

3月29日进行营养坨育苗, 4月12日进行移栽, 移栽时施用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 窝距30 cm, 双行净作, 单株定向, 栽植密度55 575株/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

1.5 调查统计

生长过程中对各参试品种植株的特征特性、生育期、病害情况等进行调查记载, 成熟收获前对果穗特征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等调查测产并作相应分析[3,4]。10月15日收获, 收获时每小区取除边行外的同一方向的2行进行测产验收。

1.6 气象因素影响

试验在育苗及移栽期遇高温干旱, 生长期 (5—9月) 连续阴雨, 对玉米灌浆及成熟不利[5]。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植株表现情况

从表1、2可以看出, 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品种为胜玉2号、云瑞6号、振兴508、靖丰8号以及大天1号。

2.2 产量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 云瑞6号产量最高, 达到26 250kg/hm2, 比对照增产4 333 kg/hm2, 增幅19.8%;其次是胜玉2号, 单产25 583 kg/hm2, 比对照增产3 666 kg/hm2, 增幅16.7%;产量最低的是昌隆98, 为22 500 kg/hm2, 比对照增产583 kg/hm2, 增幅2.7%。

3 品种综述

(1) 靖丰8号。生育期131 d左右。苗长势强, 成株整齐度好, 株型半紧凑, 株高260 cm, 穗位高110 cm。雄花紫色, 花丝淡红色, 叶色浓绿。籽粒白色, 马齿型。高抗玉米丝黑穗病, 抗小斑病、茎腐病。

(2) 曲辰9号 (CK) 。生育期132 d, 株高251 cm, 穗位高104 cm, 穗长26.0 cm, 穗粗5.8 cm, 圆柱形, 穗轴白色, 穗行数18.0行, 行粒数50粒, 粒色白色。

注:小区产量测产面积为12 m2。

(3) 云瑞6号。生育期126 d左右, 株高260 cm, 穗位高100 cm, 穗长18.9 cm, 穗粗5.2 cm, 穗行数15.6行, 行粒数32粒, 出籽率83%, 籽粒黄色中间偏硬粒型, 穗轴红色。抗性接种鉴定, 抗茎腐病、玉米螟, 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 振兴508。生育期124 d, 株高270 cm, 穗位高120cm, 穗长18.2 cm, 穗粗5.6 cm, 穗行数16.5行, 行粒数39粒, 粒型半马齿, 粒色黄色, 果穗锥形, 株型半紧凑型, 抗大斑病、小斑病, 高感纹枯病。

(5) 大天1号。生育期123 d, 株高265 cm, 穗位高115cm, 穗长17.0 cm, 穗粗5.2 cm, 穗行数14行, 行粒数46粒, 粒型半马齿, 粒色黄色, 果穗柱型, 抗大斑病、小斑病。

(6) 胜玉2号。生育期126 d, 株高271 cm, 穗位高120cm, 穗长19.8 cm, 穗粗5.3 cm, 穗行数14.0行, 行粒数45粒, 粒型半硬, 粒色黄色, 果穗柱型抗大斑病、小斑病。

(7) 昌隆98。生育期126 d, 株高260 cm, 穗位高120cm, 穗长21.5 cm, 穗粗5.5 cm, 穗行数16行, 行粒数34粒。抗大斑病、丝黑穗病。

4 结论与讨论

2012年, 由于前期温度高、后期降水量大、低温连续阴雨造成低温高温、短日照对个别品种的试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晚熟品种占优势[6]。通过试验研究,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 云瑞6号、胜玉2号、振兴508、靖丰8号、大天1号5个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 可以在今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摘要:进行高海拔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云瑞6号、振兴508、靖丰8号、胜玉2号、大天1号5个品种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 可以在今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玉米,品种比较,高海拔地区,贵州威宁

参考文献

[1]张燕, 蔡光泽, 何天祥, 等.盐源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 :139-140.

[2]陈松, 甘东孝, 罗红.安顺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 2012 (1) :48, 53.

[3]李炜, 刘珍琴, 剡成虎, 等.宁南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5) :28-29.

[4]严文学, 张孝富, 王德好, 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5) :825.

[5]李占成, 李玮, 邢宝龙.晋北高寒区旱地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4) :29-30.

3.春季甜玉米不同播期比较试验 篇三

关键词:甜玉米;不同播期;经济性状;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26-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取的甜糯玉米品种是广西研究所研发的“玉美头601”。

1.2 试验方法

设计6个播期,选取6块面积为5.12平方米的试验地,一致处理,采取玉米苗移栽的方法从3月10日至4月29日每隔10天播种一次,每期到两叶一心时移栽56株。每株间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施0.7公斤复合肥做基肥,结算每亩91公斤。各试验地管理一致,不能存在差别。然后对种植的玉米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玉米的各个物候期如开花期、成熟期。玉米成熟时进行考种,在每期实验地里选取长势均匀的15株作样本求平均数。各经济性状考种内容有:株高、叶片数、结棒高度、玉米棒(棒长、棒直径、玉米行数、每行粒数)、鲜重和缺粒情况等,最后比较各不同播种期在这些观察方向上存在的差异,得出“玉美头601”玉米在宜春最适宜的播种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与物候期比较

本试验主要观察记录不同播期下玉米各物候期的不同,从而分析玉米播期物候期之间存在的联系。

从表1结果可看出,果用玉米从3月10日到4月29日陆续随播期延迟,每期延迟10天。营养天数减少,最高第1期73天与最低第6期52天相差了21天,其中第1期73天与第2期的69天减少了4天,第2期69天与第3期64天减少了5天,第3期64天与第4期63天减少了1天,第4期63天与第5期58天减少了5天,第5期58天与第6期52天减少了6天,营养生长期70天以上的只有第一期,在60~69之间的有第二、三、四期,在60天以下的有第五、六期;生殖生长的天数也随播期的延迟而减少但第6期稍微增多,最高第1期28天与最低第5期23天仅仅相差5天,其中第1期28天与第2期28天不变,第2期28天与第3期25天减少3天,第3期25天与第4期25天不变,第4期25天与第5期23天减少了2天,第5期23天与第6期第24天多了1天。从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二期的生殖生长天数为28,第三、四期的生殖生长天数为25,第五、六的生殖生长天数为23和24。相对于营养生长来说,生殖生长随播期的延迟变化不是很大;全生育天数随播期的延后而减少,最高第1期101天比最低第6期76天相差25天,其中第1期101天与第2 期97天减少了4天,第2期97天与第3期89天减少了8天,第3期89天与第4期88天减少了1天,第4期88天与第5期81天减少了7天,第5期81天与第6天76天减少了5天,全生育天数在90天以上的有第一、二期,在80~89之间的有第三、四、五期,在80天以下的只有第六期;经济产量随播期的延迟明显降低,最高经济产量第1期182.8克与最低经济产量第6期136.6克相差46.2克,其中第1期182.8克与第2期171.8克降低了11.0克,第2期171.8克与第3期176.6克增加了4.8克,第3期176.6克与第4期168.8克降低了7.8克,第4期168.8与第5期142.9克又降低了25.9克,第5期142.9克与第6期136.6克降低了6.3克。从此看出:营养生长期受播期延迟最大相差21天,生殖生长期受播期延迟最大相差4天,全生育天数受播期延迟最大相差25天,而经济产量最大相差46.2克。随播期延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天数、经济产量都呈降低趋势。随播期延迟全生育天数主要受营养生长期的变化影响较大、经济产量也变化很大。结论:经济总产量的提高取决去营养生长期的好坏与生殖生长期无太大关联,所以在苗期的栽培管理上要引起重视,营养生长期生长的好才有好的产量。

2.2 不同播期与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2可得:玉米的株高最高的为播期6,高度为2.3米,最低的为播期4,高度为1.9米,其余4期播期的株高依次为2.2米、2.1米、2.1米、2.1米,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株高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且每期株高相差不大;玉米的叶片数最多的为播期6 ,叶片数为14.3片,最少的为播期5,叶片数为12.0,其余4期依次13.4片、13.0片、13.4片、12.4片,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叶片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玉米的结棒高度最高的为第5播期为95.9厘米,最低的为播期6,结棒高度仅为66.2厘米,其他播种期的结棒高度分别为:84.1、74.7、76.3、91.4,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结棒高度与播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且这种联系不存在规律可找。在70~90之间有第1、2、3三个播期,90以上的有第4、5期,70以下的只有第六期;玉米的棒长最长的为播期3,为17.7厘米,最短的为播期4和播期5,棒长都为17.2厘米,其余3期棒长都为17.4厘米,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玉米棒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且数据变化不明显。

玉米的棒直径最长的为播期1,长度为4.5厘米,最低的为播期6,长度为3.9厘米其余4期播期的棒直径依次为4.3厘米、4.2厘米、4.3厘米、4.1厘米,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棒直径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玉米的行数最多的为播期2,行数为20.0行,最低的为播期6,高度为17.6行,其余4期播期的行数依次为18.1行、19.2行、17.7行、18.4行,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玉米行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玉米的每粒行数最多的为播期1,粒数为31.4粒,最少的为播期6,粒数为25.0粒,其余4期播期的粒数依次为30.5粒、30.0粒、30.6粒27.4粒,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每行粒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玉米的缺粒情况最多的为播期1,缺粒长度为3.4厘米,最低的为播期2和6,缺粒长度都为0,其余3期播期的缺粒长度依次为2.7厘米、2.4厘米、3.1厘米,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播期与玉米缺粒长度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玉米的鲜重最重的为播期1,重量为182.8克,最轻的为播期6,重量为136.6克,其余4期播期的鲜重依次为171.8克、176.6克、168.8克、142.9克,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玉米的鲜重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玉米的鲜重主要取决于棒长、棒直径、玉米行数和每行粒数;本表数据存大差异大的只有结棒高度和经济产量,分析这两组数据可知:结棒高度对经济产量的影响是主要的。且在70~90厘米的高度对产量是最好的。

3 结语

本试验从三月初到四月底共进行6次播期试验,每次都是按相同的管理条件去进行试验,只控制播期时间做唯一变量。由表一可得:不同播期影响植物营养生长期较大,而营养生长期的长势如何直接影响经济总产量,在第一播期中营养生长和总产量都是最好的。由表二可得:不同播种期与经济性状中的结棒高度存在很大的联系而与玉米的非经济产量如:株高,叶片数不存在多大的影响。结棒高度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玉米棒中各数据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从而影响经济产量,且在70~90厘米之间的产量是最好的。综合总结:在宜春地区的最适播期为3月10日。

本试验由于在室外种植,各种气候因素无法控制。所以在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每期的玉米生长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本试验数据的科学性。本试验另一不足之处是播期太少,应该在3月10日之前再设计几个播种期从而使本试验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4.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篇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濮阳市华龙区胡状村南, 土为质两合土, 地势平坦, 地力前茬一致, 水利条件好, 交通便利, 常年小麦产量8 250 kg/hm2左右, 属于中上等肥力。

1.2 试验材料

参展玉米品种有10个, 包括洛玉114、先科338、豫玉30、秋乐218、美豫5号、大成168、郑单958、豫安3号、怀玉208和圣瑞999。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0个品种, 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以郑单958为对照 (CK) 。不设重复, 顺序排列。行距均为0.65 m, 每区均种植10行, 小区面积100.232 m2 (18.70 m×5.36 m) 。南北行向, 株距按照各品种要求的密度具体确定。四周设不少于5行的保护行[1,2,3]。

1.4 试验方法

统一采用铁茬直播的方式, 但为了确保苗全、苗齐、苗匀, 于6月9日即先用机播耧等行距冲沟 (在机播耧冲沟时, 深施史丹利牌玉米复合肥750 kg/hm2) , 次日按照各品种的密度逐区人工摆播。每穴下籽2粒。当日 (6月10日) 统一浇“蒙头水”。接着用金已阿玉米除草剂3 000 g/hm2+2.5%高效氯氰菊酯750 m L/hm2+10%吡虫啉300~45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封闭地表。6月16日出苗, 各小区出苗率均达到95%以上。6月30日间定苗。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即于7月18日追尿素300 kg/hm2;浇水2次, 分别于7月18日、8月20日进行。试验除了品种不同外, 其他播期、浇水、施肥等项管理措施与大田保持一致。试验期间搞好各项观察记载, 玉米成熟后 (10月1日) 全区收获计产[4,5,6]。

1.5 试验期间气候特点

从试验期间玉米整个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来看, 可以说有利有弊, 利弊并存, 但总体来说, 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一是7月下旬降水量较多, 正好与玉米此时需水量较大相吻合;二是玉米气温总体偏高, 日照总体较充足, 加之灌浆后期 (9月下旬) 气温较历年同期高2.8℃, 这不仅对减轻青枯病的发生以及提高千粒重较为有利, 而且对各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也较有利。

不利方面:一是由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底降水量偏少, 旱情持续时间较长, 从而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灌浆均有一定的影响。二是玉米抽雄前 (7月下旬) 连遭3次暴风骤雨的袭击, 由于风力过大, 致使部分品种发生了严重倒伏、倒折现象, 并使这部分品种的产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各玉米新品种的经济及农艺性状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 洛玉114、美豫5号、豫玉30、秋乐218、豫安3号等几个品种的产量较高, 综合表现较好, 适宜在濮阳市华龙区推广。

3 品种评述

3.1 洛玉114

产量居试验第1位。平均有效穗数67 335穗/hm2, 实产11 317.5 kg/hm2, 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3%。该品种生育期94 d, 属中熟品种。幼苗叶鞘浅紫色, 成株期株高265 cm, 穗位101 cm, 株型半紧凑, 花丝浅紫色, 雄穗分枝中等, 果穗柱型。穗长19.1 cm, 穗粗5.0 cm, 虚尖2.0 cm, 穗行数16.0行, 穗粒数616粒, 千粒重321 g。籽粒浅黄色, 半马齿型, 籽粒外观品质较好。白轴, 出籽率87.1%。高抗锈病、抗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 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 高抗矮花叶病, 高感玉米螟。

3.2 美豫5号

产量居本试验第2位。平均有效穗数67 545穗/hm2, 实产11 224.5 kg/hm2, 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生育期94 d, 属中熟品种。幼苗叶鞘浅紫色, 苗期长势较旺, 成株期株高259 cm, 穗位114 cm, 株型紧凑, 花丝浅紫色, 果穗筒型。穗长17.2 cm, 虚尖1.0 cm, 穗行数16.0行, 行粒数41.5粒, 穗粒数665粒, 千粒重294 g。籽粒浅黄色, 半马齿型, 籽粒外观品质较好。白轴, 出籽率85.6%。

3.3 豫玉30

产量居本试验第3位。平均有效穗数65 100穗/hm2, 实产11 140.5 kg/hm2, 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6%。中早熟、耐密、脱水快、秆硬、轴硬、籽粒硬, 适合机械化收获, 增产潜力巨大, 生育期96 d, 比郑单958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80 cm, 穗位103 cm, 成株叶片数20片。雄穗分枝较少且长, 花药绿色, 花丝浅紫色, 果穗长筒型, 红轴, 籽粒深黄色、半硬粒型。穗长19.0 cm, 穗粗4.9 cm, 平均穗行数15.0行, 平均行粒数37.7粒, 平均穗粒数565.5粒。千粒重在品比试验中最高, 为356 g。茎秆韧性好, 抗倒性优良。中抗小斑病、大斑病, 抗弯孢叶斑病, 中抗茎腐病, 高抗矮花叶病。苗期长势健壮, 对地老虎、红蜘蛛等地下害虫有较强的抗性。植株上冲, 营养生长迅速, 长势旺盛, 叶色较深。花粉量充足, 花丝活力强呈散开状, 持续时间长, 有效减少秃尖的发生。后期灌浆速度快, 有机物质积累迅速, 果穗与茎秆夹角大, 适宜机械化收获。苞叶松散, 茎秆坚挺, 活秆成熟, 脱水迅速, 抗病性好, 抗倒性强, 丰产性好, 增产潜力巨大。

3.4 秋乐218

产量居本试验第4位。平均有效穗数67 230穗/hm2, 实产11 071.5 kg/hm2, 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0%。该品种生育期96 d, 属中熟品种。幼苗叶鞘浅紫色, 苗期长势旺、较耐旱, 成熟期适中。成株期株高301 cm, 穗位118 cm, 株型半紧凑。花丝浅紫色, 雄穗分枝5~7个, 苞叶中等, 果穗中间形。穗长17.8 cm, 穗粗5.0 cm, 虚尖轻。平均穗行数15.4行, 穗粒数580.1粒, 籽粒深黄色, 千粒重334 g。半马齿形, 外观品质较好。深红轴, 轴粗2.8 cm, 出籽率89.0%。中抗青枯病、锈病, 较抗倒伏, 穗较大、较匀, 千粒重中上等, 产量较高。不足之处:株型偏高大, 建议种植6.00万~6.75万株/hm2。

3.5 豫安3号

产量居本试验第5位。平均有效穗数66 675穗/hm2, 实产10 881 kg/hm2, 较对照郑单958增产3.2%, 叶色深绿色, 雄穗分枝5~7个, 雄穗颖片微红色, 花药淡红色, 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型, 穗长19.0 cm, 穗粗5.0 cm, 穗行数16行, 行粒数39粒, 穗粒数624粒;穗轴红色, 籽粒深黄色、半硬粒型, 千粒重291 g, 出籽率85.6%左右。高抗茎腐病。豫安3号有四大特点:一是脱水快, 适合机械化收割;二是抗性好, 高抗倒伏, 抗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三是耐密性好;四是适合农户粗放种植。

3.6 其他品种

与对照郑单958相比, 低于该产量、表现较差的品种有圣瑞999、怀玉208、大成168、先科338等4个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够理想, 建议这些品种来年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郭国杰, 王功庆.河南省夏玉米品种试验操作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98.

[2]刁凤玲, 吴茂平, 张丽林.夏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 2006 (4) :41-42.

[3]蔡雪魁.玉米品比试验初报[J].种业导刊, 2009 (5) :31.

[4]王晓宇, 田圣忠, 杨万森, 等.2009年夷陵区玉米品比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0) :50-51.

[5]刘天柱, 刘光华, 秦艳琴, 等.夏玉米区域试验工作建议[J].种业导刊, 2009 (8) :31-32.

上一篇:广电局分公司经理述职报告下一篇:2024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