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2024-08-20

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通用10篇)

1.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一

在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十届运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31日

老师们、同学们,经过两天的努力,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十届运动会即将闭幕,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老师、同学和班级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在各项活动中任劳任怨、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在我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中师生参与的项目有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元旦晚会、运动会等十八个项目。这是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体、卫、艺学科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的检阅,为营造团结、和谐、宽容、大气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展现我校师生风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努力为师提供一个培养了兴趣,陶冶情操,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此希望全校师生在以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让我们共同努力,用青春和汗水、勤劳和智慧去书写塘围中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全体老师、全体同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祝我们的围中明天越来越辉煌!

现在我宣布:塘围中学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十届运动会胜利闭幕!谢谢大家!

2.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二

我特别感动的是冯真同志到全国各地调查学习民间美术, 搜集了这么多的民间艺术品, 精心保存, 向大家展示。这表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向民众学习、热爱人民、热爱民间艺术的精神和情感。这是在努力追求人类最先进的艺术——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艺术, 这也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化的艺术。

这里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认识。

有些人认为西方先锋艺术才是最先进的, 而民间艺术则是非常落后的了。所以他们眼睛向西、向上, 而不是向东、向下。他们看不起中国的民间艺术, 看不起革命艺术。这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

其实, 民间艺术才是人类艺术的根基。它几千年来, 传承了民族的精神, 最有民族特色, 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欣赏的艺术, 可以说是最伟大的艺术。

比如, 龙的形象已经有了8000年的历史, 这是一种特别的图腾——集合图腾, 它的产生表现了和合、团结、多元一体的伟大思想。别的图腾大都是单一的, 在兼并的过程中, 一个氏族或部族, 消灭了另一个氏族, 连它的图腾也一起消灭了, 所以剩下的还是一个图腾;可是我们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却不是这样, 我们祖先在兼并了一个氏族之后, 把它的图腾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的图腾上面, 原来是蛇图腾, 兼并了牛图腾, 就把牛角加在蛇头上。蛇的头上长了角, 这就是甲骨文的“龙”字。后来, 又加上了其他许多图腾的形象, 最后成为现在这样龙的形象。这是团结、和合的象征, 是一种极其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它是我们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统一的伟大国家的主要精神支柱。

冯真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未来的世界一体化, 靠西方文化是不行的。西方的进化论——弱肉强食、斗争哲学, 靠战争是不能统一世界的。只有靠东方文化, 特别是中国文化为主导才行。他说, 几千年来, 中国人成功地把几亿人团结在一个共同体之中, 他们有团结统一的无与伦比的经验。——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和合精神、龙的精神, 在民间文化中有许多表现。

此外, 民间文化还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各种动物、植物的热爱, 对老天爷——大自然的信仰, 对风调雨顺、人财两旺的向往和祈求, 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表现。

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朴素美、感情的纯真与深厚, 都说明这是最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托尔斯泰的《艺术论》认为“民间艺术是人类最高级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人类艺术的根基, 所以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虚心地、认真地向民间艺术学习的。也可以说, 学习民间艺术是成就伟大艺术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是一个客观的、永恒的艺术规律——雅俗结合律。其内涵主要表现在:

1.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最古老的祖先, 人类的文艺起源于民间。

2.一切主要的艺术形式都是首先由民间艺术中创造出来的。

3.民间文艺的优秀作品是作家学习的典范, 如荷马史诗、《诗经·国风》、敦煌等石窟艺术等等, 都是如此。

4.一切伟大的、卓有成就的艺术家, 都是虚心向民间艺术学习的。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马尔克斯等等大作家, 古希腊的雕刻家菲迪阿斯、意大利的许多最杰出的艺术大师如米开朗基罗、中国古代的画圣吴道子等等, 他们都出身下层, 往往自己就是民间的艺人。毕加索说他的艺术创新,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非洲木雕和中国剪纸。而先锋艺术家马蒂斯, 自己就创作过剪纸。徐悲鸿、齐白石、黄胄、李琦等等最有特色的杰出的伟大艺术家, 都是热爱人民、热爱民间艺术的 (参见光明日报1987年12月15日《文艺上的雅俗结合律》, 又见于段宝林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导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2007) 。

所以, 我以为, 民间艺术是一切文艺学徒——一切文艺院校的学生、研究生, 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基础课。为此, 我主编了一本《中国民间文艺学》, 作为“民间文艺学”课的教材, 由文化部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包括民间文艺的基本理论、历史、民俗和代表作品的分析。“民间美术”一章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树村教授在到澳大利亚访问之前, 紧急赶写出来的。可见他是多么的重视!吴晓邦先生指导胡克、谭美莲、侯晓枫等同志写了“民间舞蹈”一章, 中国音乐集成总编辑部的耿生廉教授负责“民间音乐”一章的编写。他们都是权威人士, 非常认真地用许多具体的典型例证来说明理论问题, 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文系的马克·本德尔教授在日本的英文学术刊物上曾著文推荐《中国民间文艺学》, 可是, 这样一部古今中外少有的民间文艺教材, 似乎许多人还不知道。这是匪夷所思的。

20世纪8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创办了年画和连环画系, 后来改为民间美术系, 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当时, 江丰、张仃、古元、彦涵、李琦、冯真、杨先让、靳之麟等同志也是非常重视民间文艺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教授当时还特别强调说:“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我不同意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论点。中国的民间艺术大有研究学习的必要!”

说得多好!“中国的民间艺术大有研究学习的必要!”可是, “莫名其妙的蒙昧力量”在美术学院, 仍然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他们是看不起民间艺术的!

北大有一句名言:“轻视民间文艺是由于无知!”由于我们的民间艺术教学不能普及, 许多人没有学过民间艺术, 不懂民间艺术, 从而就看不起民间艺术, 看不到民间艺术的极端重要性。于是, 就在教学安排上随意贬低民间艺术, 排斥民间艺术。

结果, 后来民间美术系就改成研究室了。许多民间文艺的课程被取消。民间文艺的教学大大削弱了。

其实, 民间美术的研究学习, 不但不应该削弱, 反而是应该大大加强的!每一个美术家都应该好好学习民间艺术, 这是人类的文化根基, 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 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基础。为什么常书鸿、张大千在非常艰苦、困难的条件下, 千里迢迢, 跑到敦煌去学习, 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为什么越是在国外学习过的人, 像蔡元培、徐悲鸿、常书鸿 (留法多年) 、季羡林 (德国学习10年) 、冯真 (苏联学习6年) 等人, 越是重视民间文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黄永玉先生曾说:“民间美术至今给 (莫名其妙的蒙昧力量) 毁蚀得差不多了。”现在, 虽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但是, 在许多地方, 往往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空空洞洞。例如, 人们重视民间艺术常常停留在口头, 民间艺术在大学的课堂上, 在报刊的宣传上, 仍然没有什么地位。轻视是由于无知!这主要是因为各级文化部门、报刊出版部门的干部 (包括领导干部、专业干部) 都缺少民间文艺的基本知识, 他们在学校中没有上过民间文艺学的课程, 以致许多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好心办了坏事。实在非常无奈。这是需要我们在艺术教育和理论宣传等等方面好好进行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解决的紧迫问题。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我们要真正地落实对非遗——民间文艺的保护, 最重要的事, 就是提高人们对民间文艺的认识。我们一定要用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的研究, 把那些“蒙昧的力量”——包括小众化、贵族化、全盘西化、反传统、反艺术化等等许多偏见, 从人们的头脑中彻底清除, 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 又是非常艰巨的、神圣的任务。

为此, 我再一次为这次的展览叫好,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为人类的非遗保护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感谢炎黄艺术馆的同志们在这个大热天的辛劳!

我相信, 雅俗结合律是一个永恒的、客观的艺术规律, 人们看清并重视学习民间艺术的春天, 一定会来到。我们新中国的艺术家, 一定能毫无偏见地、全面地继承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艺术成果, 在民族民间文艺的基础上, 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最美好的艺术作品来!谢谢大家!

3.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三

作为校长在本次校园艺术节的闭幕式作讲话致辞,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校长在校园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中学校长在校园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一: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诚声善行诚善满园,春风夏雨春夏浓情。第六届“诚善杯”校园文化艺术节,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已经圆满结束。今天是隆重的艺术节表彰大会暨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工、团向为本次艺术节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获奖的班级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本届艺术节闭幕式的各位家长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从筹备到开幕再到今天的圆满结束,历时一个多月,我们以深入开展“弘扬诚善文化”活动为目的,以广泛开展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成功地举行了合唱比赛、“文化诚善。从我做起”手抄报比赛、“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家庭日记、诚善之桥”规范填写比赛、“班级文化布置比赛”、教师课改公开课展示活动、数学找规律竞赛、英语书法竞赛、英语短语翻译比赛、“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和放飞梦想”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中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物理知识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各项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充分体现了“诚善修身,自主立人”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展现了各自的艺术才华,使我们的校园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我们所创造的艺术环境中,我们的文化修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校的师生正循着“至诚、至善、至真、至美”的校训不断前进。

在各项活动中,老师们以年级组、教研组、各班级为单位精心筹划,统筹实施。所有教研组群策群力,动员全组成员的力量,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精心策划,通盘协调;各组组长分工明确,榜样引领,全体师生,齐心协力。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而且老师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与学生互动,老师们的热情与努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节目的质量,许多班主任老师不知疲倦,忙了整整一个月,因为老师们深深认识到:本次活动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艺的绝好舞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在他们忙碌的身影里,我看到了老师们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也看到了我们诚善中学美好的未来。是学生,是老师,给了我们无尽的信心与力量!

同学们,艺术节使校园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学校为大家搭建了一个青春的舞台,让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突显自己的亮点、寻找一种精彩、分享一些快乐。同时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快乐清新的氛围,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于是,这个春天因为我们的激情而变得鲜活,因为我们的拼搏而显得多彩!那就让我们保持这份美好,用激情把青春点亮,为自己喝彩、为青春喝彩!

老师们,同学们,本届艺术节即将落下帷幕。然而,许多精彩的片段仍然历历在目;通过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展示,同学们既锻炼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又提升了素养。各班同学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表现,极大地锻炼了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我校这一传统的系列活动继续地发扬光大,办得一届更比一届好!让我们带着美好的记忆和良好的祝愿相约下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祝到会的各位家长代表、全校老师和同学们快乐、健康、幸福!谢谢!

中学校长在校园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校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顺利落下了帷幕。首先我代表学校领导对本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艺术节的开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处室、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参加团体操和文艺演出的全体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本次艺术节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

本届艺术节在传承中创新,进行了演讲、朗诵、辩论、电子版报、书法、绘画、田径、广播操、集体跳绳、文艺节目等多个项目的展演与比赛,给每位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每个人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这次盛会是对我校全体师生文化艺术及体育运动水平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全面检阅,充分展示了文化艺术特色,发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把我校文化体育艺术工作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本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与“阳光体育”和大课间紧密结合,集体项目的比赛预赛放在大课间进行,既保证了阳光体育与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又分解了艺术节时间和空间上的压力,是大课间活动的继续与延伸,是一个创新与亮点,值得继续发扬与完善。

回顾本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感受有以下几点:

1、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本届校园文体体育艺术节内容丰富,师生参与面广,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特长,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各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的生活热情、学习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

2、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使一个个才华横溢的同学脱颖而出。唇枪舌箭的辩论赛;真情流露的诗文朗诵;挥洒梦想的书画作品;洋溢青春的节目表演;团结协作的竞技比赛;展现出了一中学子极大的创造力和体育艺术天赋。

3、艺术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

艺术节期间,我们把德育通过各项活动滋润到同学们的心中,让同学们懂得: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是爱自己;在团体活动中,为班级争得荣誉就是爱班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维护学校的环境,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就是爱学校。本届文化体育艺术节的大型团体操表演由住宿学生承担,在艺术老师的精心编排、宿管科和年级组指导配合下,全体参演人员认真训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较高质量的作品;在此期间每天晚上他们对学校运动操场进行保洁,这是德育与艺术融合的体现,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力量!

3、艺术节期间,全体教师全员上班,除参与活动、观看比赛外,有的老师借此机会与学生谈心、交流;有的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有的老师把学生的几次考试成绩进行比照,找学生面对面分析,共同制定提高策略与方法。

本届艺术节继续设置精神文明奖,这是寓德育与活动之中的最好体现。这是艺术节最高的奖项,是弘扬正能量。在此我向获奖的班级表示感谢,也希望更多地班级在今后的活动中去努力争取这一最高荣誉。

本届艺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细节上还需精雕细琢,还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只讲一个习惯方面的问题:

艺术节不仅仅是比赛,它更是我们良好精神风貌的展现,是学校对全体师生各方面素质的检验。本届艺术节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的一面,但同时又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学生的纪律意识、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开幕式前的集合,德育处刘主任一遍遍要求集合,但是高二年级迟迟不到,用时6分钟的站队集合却用了很长时间。开幕式过程中,看台上的学生没有保持会场的安静,大声喧哗,严重影响了开幕式的正常进行;彩排前搭建舞台抬桌子,抽屉里的废弃物扔了满操场;开幕式结束时,看台上一片狼籍,纸片、饮料瓶随处可见;操场上总能见到同学们扔下的垃圾;教室里的卫生更是无人清扫。这一现象折射出我们的学生自律意识太弱,主人翁的精神缺乏,不自尊不自爱,自尊和人格随着随手扔下的垃圾丢弃到地上,任人践踏!同时也说明我们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问题,学生的行为教育还需下大气力,管理部门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高中生,一个连自已的学校都不热爱的学生,何谈爱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全体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有自尊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大写的一中人。

本届艺术节已经结束,但文化与艺术是无止境的。

教育是完善人格、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业,需要先进文化和高尚艺术。有了先进文化的哺育,有了高尚艺术的滋润,才能铸就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五一节即将到来,借此机会,祝全体师生节日愉快!同时,提醒广大学生五一期间注意安全,提高警惕,严防交通、溺水、火灾、食物中毒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中学校长在校园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三:

老师们、同学们:(校长在“七彩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下午好!

奇花妙笔,展一中师生个性风采;曼舞欢歌,扬中华文化艺术精华。在全校员工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各处室、级部和各项目负责老师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和大力协作,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历时一个半月的大杨树一中“七彩校园”文化艺术节今天就要在同学们的欢歌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辛勤工作的艺术节组委会的全体老师道一声“辛苦了”;向热情支持、积极参与本届艺术节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届艺术节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艺术节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学校“33211”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师生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从缤纷的校园生活中挖掘、提炼艺术素材和文化内涵,把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届“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与成果,更使百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予以彰显,并又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给我感受最深的是:

1、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我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活动涉及“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文学艺术类”三大板块,在三个板块下面设计了包括声乐、器乐比赛;小品、相声和舞蹈比赛;绘画、摄影和手工制作比赛;征文、朗读比赛等10项作为本届“文化艺术节”的主要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发了同学们的生活激情、学习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本届校园艺术节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有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完成的,也有团体完成的,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特长,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真正体现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含义。

2、在本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涌现了一批人才。

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校园文化艺术节”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舞动青春、炫出精彩、燃烧激情的机会。通过艺术节,一个个才华横溢的同学脱颖而出。合唱比赛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歌手和小指辉;相声小品比赛中,一些同学声情并茂、诙谐幽默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绘画展中,同学们挥笔洒墨,描绘出如画如卷的青春。同学们身上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这些活动,大大提升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艺术特长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促进了师生情感的沟通

从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到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在一些集体活动中,通过班级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甚至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大家加强了了解,交流了情感,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队精神。全校师生的辛勤付出,使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举办规模和比赛水平上都取得了新的跨越。

4、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意识到集体荣誉是和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所以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赢得了本届艺术节的成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约束力,激发了竞争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5、是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结合我校近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在艺术节期间,我们把德育通过各项活动滋润到同学们的心中,让同学们懂得: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是爱自己;在团体活动中,为班级争得荣誉就是爱班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就是爱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艺术节活动这一载体,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教育效果。全体师生也在活动进程中愉悦了身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智、提升了境界。

6、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显示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无数的个人力量,能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学校才能发展、进步,基业才能长青。在艺术节过程中,处处放射出团结协作的光芒。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部门的团结协作,沟通协调,这充分证明了大杨树一中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一中人是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大事的。

回顾本届艺术节,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在准备、组织、经验上的不足和设备、场地方面的局限,本届文化艺术节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残缺也是一种美,它必将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期待下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能有更大的精彩。

4.在消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五原区第十五届消夏节顺利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五原区委、区政府,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参与这次消夏节筹备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同时,也向积极赞助这次活动的企业界的朋友们表示最由衷诚的钦佩和感谢!

五原区消夏节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已由过去的分散搭摊正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这种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巨大的魅力。目前,已发展为融文体活动、经济贸易、旅游观光、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盛会,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树立五原形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以往相比,办好今年消夏节具有更为特殊和重大的意义。2003年,我区成功地阻击了非典疫情,确保了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财政收入顺利翻番,全区经济实力名列自治区旗县区中第16位;奶牛业快速发展,总头数突破6万头,带动农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投资580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再次英明决策,宣布全部减免农牧业税,成为中国第一。截止6月底,全面经济战线再传捷报,财政收入达到3.15亿,顺利过半。这样的大背景,赋予了我们办好这届消夏节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激励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做好工作,对外集中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各条战线的发展成就,对内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树立愿望、实现目标。为此,我区在筹办这次活动过程中,重点突出了“高新强”的特点。既节目层次高,节目质量向包头市看齐,市里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内容更加新颖丰富,节目的观赏性和群众参与性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实力强,本届消夏节活动是历年投入最多的一年,经费达到了8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继续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探索走市场化的路子,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界的良好回应。大家可以发现,在以往的基础上,这次活动更重宣传、重包装、重质量、重精品,充分显示了消夏节活动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上已日渐成熟,从而使这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具有的强烈的时代色彩,也更具强大的生命力。

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消夏节活动。同时,也希望活动的组织者继续坚持“以节为媒,广交朋友,愉悦群众,宣传五原”的宗旨,不断把消夏节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我区文化产业的龙头和突破口,成为我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加快我区建设经济强区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预祝第十五届消夏节圆满成功!

5.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五

在车身员工艺术作品展暨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员工同志们: 在全厂上下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力奋战上半年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车身厂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际,今天,我们隆重举行车身厂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正式启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年”各项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党委、厂部向艺术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积极参与本届艺术节的广大员工以及为艺术节的筹备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车身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工厂、创建节约型企业”为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强化沟通、细化数据、用户满意”的工厂方针,进一步细化管理,有序推进新品建设,工厂建设发展驶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伴随着工厂的发展,车身厂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车身厂创建学习型组织纲要》、《车身厂文化建设纲要》发布、实施以来,经过四年实践,车身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工厂的文化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为工厂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实现企业阶段性目 1 标和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因此,党委把2008年定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年”,其目的就是把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培育工厂发展“软实力”,用“文化力”提升工厂核心竞争力,开创现代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的新局面,推动工厂又好又快发展。希望全体员工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举办车身文化艺术节就是要为广大员工搭建一个展现聪明才智、丰富文化生活的平台,就是要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工厂的有效载体。本届文化艺术节将历时6个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车身厂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大检阅。同志们,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在此,我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预祝车身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谢谢大家!2

6.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六

一、餐饮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对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弘扬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耳熟能详。2009年, 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7998亿元, 比2008年增长16.8%,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 人均餐饮消费1348.4元。2010年, 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 上半年全社会餐饮收入达到9595亿元, 同比增长17.1%。随着餐饮业的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批餐饮大省、餐饮大市, 餐饮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 也日益受到重视。

1. 餐饮业是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餐饮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有132个城市, 1978年底, 则发展到193个, 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仅有13个。现在, 全国城市已经达到660多个。城市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餐饮消费需求, 使餐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以2009年各城市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 在GDP超过2500亿元, 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的33个城市中, 18个城市的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超过200亿元, 8个城市超过300亿元, 其中上海最高, 达到761.5亿元。从增长率来看, 9个城市超过20%, 17个城市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其中沈阳高达27.5%。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来看, 12个城市超过14.4%的全国平均水平, 7个城市在16%以上, 其中佛山市高达20.7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顺德区自2001年起就占20%以上, 2009年达到22.37%。餐饮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备注:1.以GDP超过2500亿元的城市作为比较对象。2.※为餐饮业零售额, 蓝色为省会城市, 黄色为直辖市。

餐饮业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今年8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增长质量不高。据统计, 1985年服务业占GDP的38.3%、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16.8%, 2009年分别上升为42.6%和34%左右, 25年间分别提高了4.3个百分点和约17个百分点。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服务业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城市发展将向两个方面推进, 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饮业的发展不仅直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从业人数, 也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2. 餐饮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 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 城市化进程就进入了成长关键期。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7.92%, 2009年已经达到46.6%, 这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 中国成功创造了4.5亿个城市居民, 现在我们的人口大数是13亿, 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新增城市人口1300万。据有关专家预测, 到2025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60%, 城市人口达到9.15亿, 2030年将突破10亿, 住房和就业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两大难点,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目前全国餐饮业从业人员约为2200万人, 其中80%左右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不仅解决了农村近2000万人就业, 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计资料显示, 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6.3元, 其中20%是通过雇佣劳动而获得的, 50%来自农业种植, 到2008年农村居民收入达到4760.6元, 工资性收入则达到40%, 农业收入则降低到30%。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 2008年则扩大到3.3:1, 城乡收入不断扩大。就业门槛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餐饮业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随着餐饮业的发展, 一些企业, 如重庆小天鹅、德庄、秦妈, 内蒙古小肥羊等品牌餐饮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及养殖基地, 产业链逐步建立并完善, 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带动食品加工业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餐饮品牌成为城市确立特色文化、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餐饮品牌建设力度空前, 形成由点到面的品牌体系。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餐饮业品牌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初步形成了企业品牌、街区品牌、乡镇品牌、城市品牌四位一体的品牌体系, 目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餐饮企业有27家, 在45个品类中排名第20位。美食街区、餐饮特色乡镇、特色餐饮城市等地方品牌已经近100个, 成都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美食之都”称号。“中国厨师节”、“中国 (重庆) 火锅节”、“中国苏州美食节”、“中国淮安美食节”、“中国烟台国际美食节”等全国性的餐饮品牌节庆活动有几十个, 餐饮业形成了品牌点面结合, 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品牌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之称的沙县, 外出经营小吃人数超过5万余人, 年营业额突破30亿元, 经营纯收入达到6亿元, 为沙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中国厨师之乡”之称的河南长垣和广东顺德, 餐饮业已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城市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建设阶段、管理阶段、品牌阶段三个阶段, 缺乏文化内涵的城市, 是没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城市特色文化和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高度提炼, 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综合表现, 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塑造得好, 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品位, 而且能使城市增值, 置换出更大的功能效应和环境效益。商务部2006年和2010年评定了两批中华老字号, 其中餐饮老字号共有122家, 约占总数的16%。这些中华老字号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文化部评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餐饮类共有15大项, 涉及20个申报地区和单位, 这些都是城市的宝贵资源, 都是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餐饮人才培养是提升城市素质,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建筑业、家庭服务业、餐饮业等准入门槛低的行业都是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行业。在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 其文化素质、收入水平、住房条件等并没有融入城市中去。从这种不完全城市化来看, 我国的城市化率显然是高估的。我国的城市化将由规模扩张为主导, 转变为规模与质量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导的新时期。作为主要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每个餐饮企业都有服务规范和服务礼仪, 都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使农民工更容易积累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 也使他们在文化上更能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化率是一个数字, 真正让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像市民一样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餐饮业不仅是提高城市化率的重要产业, 也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大力发展餐饮业,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建议

餐饮业作为一个兼具繁荣经济、服务民生、展现文化的综合产业, 在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不仅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而且能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不仅能繁荣商业经济、改善民生, 而且能以点带面, 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促进餐饮业上下游产业的共同繁荣。从当前我们几个餐饮美食名城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成果来看, 挖掘城市餐饮发展潜力, 凸显城市餐饮优势特色, 提升城市餐饮业竞争力是扩大城市影响力,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条创新之路。下面, 我就此谈几点建议, 为下午的会议抛砖引玉。

1. 挖掘餐饮特色, 制定发展规划, 构建现代产业链

每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资源优势、餐饮特色、文化内涵都各有不同, 要切实对地理优势、原料特点等认真分析, 确定餐饮特色, 并延伸产业链, 打造城市品牌, 不能千篇一律。一个特色产品能带动一个企业, 如全聚德烤鸭;一个特色原料也能打造一个城市餐饮品牌, 如舟山海鲜美食、定边土豆美食、重庆火锅美食、云南菌类美食等。各地根据确定的餐饮特色, 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的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 构建合作紧密的产业链条, 在确保了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的同时, 通过产业联动, 以城带乡, 形成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一个好的城市是先规划, 后建设的城市, 一个好的城市也是能把握成长关键期的城市。城市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确定优势产业, 研究制定餐饮产业发展规划, 并将其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 实现规划之间的无缝链接。

2. 优化市场环境, 加大扶持力度, 提升餐饮竞争力

餐饮业市场准入门槛低,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房租、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行业利润率明显下降。2009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利润率为10.4%, 比2008年下降3个百分点。政府通过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逐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对餐饮企业水电价格上执行与工业企业同样的标准,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06年, 重庆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餐饮业发展推进美食之都建设的意见》对餐饮企业建设提出了税收政策优惠、信贷资金支持、简化行政审批、降低水电排污费用等方面的政策。成都、昆明等城市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积极支持餐饮业发展。

第一, 大力培育品牌餐饮企业的发展。成都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发展, 为获得全国餐饮百强企业奖励5万元, 浙江一些城市对获得“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 都是对餐饮业实实在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第二, 倡导安全环保的餐饮经营环境。严格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 从源头保证原材料的安全卫生, 保证食品供应安全、卫生、透明, 大力推进绿色餐饮工程。

第三,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餐饮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餐厨垃圾进行统一管理, 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节能减排,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餐饮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及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深挖餐饮特色, 培育餐饮品牌, 提升城市影响力

当今城市经济竞争, 归根结底是城市优势产业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牌的竞争。“名城效应”不但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可见城市的魅力不在其大而全, 而在于其有特色和强项。餐饮业具有显著的分散性, 产业集中度较低。2009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营业额为1250亿元, 还不足全国餐饮市场的7%, 品牌企业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行动。

第一, 培育城市品牌。将“打造餐饮品牌战略, 营造美食氛围”作为塑造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市场运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美食之都”、“美食之乡”、“菜系之乡”等城市名片来提高城市的地位、美誉度和知名度;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美食街区相结合, 从战略规划角度去塑造城市形象, 借助美食街区的打造, 吸引投资和扩大宣传;将餐饮业作为营造城市繁荣繁华商业氛围的最佳途径, 设计和利用各种美食活动、节庆展会等打造出浓郁的城市氛围, 打造美食街区, 打造城市美食形象, 实现餐饮业发展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和食品加工紧密结合, 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 将“重视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契机。政府应重视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老字号餐饮承载着民族特色及饮食文化历史, 是极大的精神文化财产,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对弘扬当地饮食文化, 向国内甚至国外消费者展示城市特色餐饮和城市独特文化都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 政府有必要对那些有成长机会的“老字号”餐饮企业进行必要的支持, 促进老字号企业餐饮企业的快速成长。政府对“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支持, 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 通过体制创新、财税政策支持、建立发展基金或研发项目等多种措施来实现。

第三, 积极推动餐饮企业“走出去”。将“走出去”作为城市沟通、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有效纽带。一方面, 引导餐饮企业走出城市, 开发全国市场;另一方面, 引导有实力、有优势、特色明显、品牌效应好的餐饮企业, 认真分析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 并根据当地的法律环境和餐饮市场特点, 以并购重组、对外直接投资、连锁加盟等方式占领海外市场。以餐饮业为城市联姻和城市协调的纽带, 不仅能实现城市间的互动与学习, 而且通过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 去了解城市间的差距和差异, 为更好地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积累宝贵经验。

4. 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机制, 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6月, 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促进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在餐饮行业, 人才问题不仅普遍而且具有一定典型性, 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口较大。而且人才的层次结构丰富, 涉及从低到高不同层级的人才, 对餐饮行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服务机制, 对整个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 以政府为主导, 发展餐饮职业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9月初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论坛上指出, 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实力的增强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践中, 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因此, 在餐饮职业教育发展上, 政府不仅要促进餐饮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院校联姻, 建设餐饮企业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更重要的是, 要对自觉自愿地进行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和社会力量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如重庆市在发展餐饮职业教育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以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 来推动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 特别是对企业自办的餐饮职业教育学校, 更是从办学之初、手续审批到教育计划、招生计划等方面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 目前重庆品牌餐饮企业自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已成规模, 而且名声在外。

第二, 创新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为人才培养和成长营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设立专项奖励资金, 对技能人才进行奖励激励, 落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的政策, 为人才成长和人才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如苏州建立了具有荣誉性、示范性、非经营性组织的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在创新创优、技术攻关、授艺带徒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 以餐饮业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服务机制。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80%以上的从业人员是农民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未来潜在市民, 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活力, 也是维护城市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着眼未来, 城市人口管理理念来对待不断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员,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户籍、社保和子女就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应制定能够切实解决外来人员的户口、社保和子女就读等问题的相关政策, 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让其安心为这个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也能营造城市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而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7.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七

(2016年4月27日)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 韩桂芳

各位来宾,职工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庆“五一”劳动美--周村区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暨职工才艺大赛颁奖典礼。作为我区系列文化活动之一,职工艺术节拉开了全区职工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对艺术节的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举办此次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市民之家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紧贴党和政府工作中心,通过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周村”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职工素质提升专题讲座,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持续举办职工读书月等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了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引导职工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全区各项建设中,也展现了新时代工人阶级开拓创新、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成为我区职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举办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旨在展示新时期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成果和广大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励广大职工为建设幸福周村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天参演的演员,既有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人,也有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机关干部;既有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也有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虽身处平凡岗位,但工作之余,始终坚持艺术学习,通过艺术丰富自己的人生,用艺术成就自己的梦想,展现了幸福周村建设的新风貌,为我们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凝聚起了蓬勃向上、奋斗不止的“正能量”。全区广大职工群众都将以你们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自我修养。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区总工会将组织开展“微电影展演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心理健康公益讲座“三进”宣教等系列活动,各级工会要广泛运用文化的力量、艺术的手段不断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比出风采、赛出风格、舞出人生,将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办成与时俱进、服务生活、服务职工群众、与民同心的群众文化盛会。希望全区广大职工以本次职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在奋力开创“富而强、精而美”幸福周村新境界中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同志们,文化可以激发斗志、凝聚力量、提振士气,艺术可以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点亮智慧,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经济文化建设新成果,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奋力开创“富而强、精而美”幸福周村建设新境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8.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此刻,全校师生满怀喜悦之情,迎来了上新紫荆初中校园文化艺术节的隆重举行。

今天我们将在以“感恩”的主题下,尽展我们的才艺,尽显我们的风流。今天的文化艺术节,是我们幸福、自豪的节日,也是我们全校师生能力智慧的结晶。

书画艺术赏心悦目,音乐艺术沁人心脾。舞蹈艺术优雅、美妙,动人心魄;诗歌艺术,纯洁、清雅,净人心灵。我们既要学会展示,更要懂得欣赏,让我们在校园艺术节的花园里,感悟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明天,你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你们将担负起祖国的建设使命。在这里你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有理想、有文化的“能人”;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做有道德、有素质的“新人”。“知识改变命运,文艺陶冶情操”。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充实课外生活,多方面提高素质的第二课堂。今天,在这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就是要你们在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现自我、提高自我;让你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你们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一次一次的集体活动中学会怎样做人、做事。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在整个上新紫荆初中掀起一个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新高潮。

学校文化艺术节的举行,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学习才艺、展示才华的理想平台,我们相信,她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艺术教育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也必将拉动我校向着“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学生”的宏伟目标迈出更快的步伐。

同学们,艺术能开发人的智力,艺术能增强人的涵养,艺术能净化人的心灵,艺术能美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艺术能挖掘人的潜力,找到人的“闪光点”,它能帮助同学们找到自我,并促使同学们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音乐的殿堂,去聆听美妙的音符;让我们跨进美术的画廊,去领略飘逸、精细、奔放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步入体育的世界,去享受运动的魅力,享受青春的活力,享受健身健美的快乐;艺术,永无止境;运动,永无止境;创造,永无止境;我们的追求,永无止境。

让我们尽情地唱吧!用我们的歌声告诉蓝天白云,我们在健康成长;让我们尽情地跳吧!我们舞姿轻盈,我们的舞步飞旋。让我们提起笔来,尽情写画吧!我们笔走龙蛇,刚毅有力;我们笔法娴熟,写生写意。我们与艺术同行,我们与优美同行,我们与高雅同行,我们将与时代同行。

同学们,青春早已飞扬,风采继速绽放。艺术节的舞台已经搭好,艺术节帷幕已经拉开,艺术节的序曲已经唱响,拿出各自的绝活来,到艺术节这大舞台上来尽情演绎,用青春,用活力,用激情,展现自己的特长,放大自己的亮点,显示自己的才艺和风范;让全新的你,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老师同学面前;让老师、同学为你欢呼,为你骄傲,为你喝彩!

愿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享受这鼓舞人心的艺术之旅!

祝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

9.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九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的领导机构,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各项工作。这是我省文艺和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对于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省七次文代会、五次作代会和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正确方向,深入生活实践,倾心文艺创作,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全省文艺和社科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一是时代脉搏把握准确。密切关注全国改革发展和山西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创作,以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探索转型跨越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前景,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二是优秀成果层出不穷。以《立秋》《一把酸枣》《解放》《粉墨春秋》等为代表的舞台剧作品,以《乔家大院》《八路军》等为代表的影视作品,以《寻找巴金的黛莉》《王家岭的述说》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以《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实践系列丛书》《与农村党员谈心—一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代表的社科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我省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达到新的高峰。三是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全省100多人先后获得戏剧梅花奖和小梅花奖(其中“二度梅”获得者4人),5人获得鲁迅文学奖。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重要成果,一批研究课题进入国家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有的优秀理论工作者成长为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是文化惠民富有成效。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涌现出许多活跃在基层的乡土作家、民间艺术家、歌手、工艺美术传承人,培育出许多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群众性文化团体,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基层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是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继续保留的文化事业单位运转有序,转制后的文化生产单位展现活力,以煤炭资本为代表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新一轮创作高峰正在形成,新的一批研究成果陆续面世、迅速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今天的山西,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为进一步活跃,文化强省建设呈现加快推进的强劲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文艺和社科战线艰苦创业、勤奋耕耘的结果。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转型跨越的火热实践,以昂扬的精神、出众的才华和不懈的创新,在三晋大地奏响鼓舞人心的华彩乐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社科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转型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再次证明,我省的文艺和理论队伍,是一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文追求其理、探求艺术、敢于担当、不断创新的队伍!是一文与党同心同德、与祖国同忧同乐、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抓住机遇、勇于担当、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更出色的工作和更优秀的作品,推动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当代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_

一、始终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努力谱写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引领,崇高的精神需要优秀的作品激发和讴歌。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在三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集体意识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进取心和磅礴正能量的精神火炬,更为我们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深厚主题和广阔时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还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性挑战,我们的创造力、精神力、文化力等软实力与处于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提升。实现中国梦,必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充分激发和凝聚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为千千万万追梦人指引奋斗的前进方向,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了给中国梦描绘浓墨重彩的山西华章,我们必须在奋力推进转型跨越的过程中加快建成小康山西、美丽三晋。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建设美丽三晋的加速时期,无论是利用好建设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先行先试,还是落实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提升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水平,都离不开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省人民走出中部欠发达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内在要求。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把山西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不仅文化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要强,而且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更要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省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支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既要为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为肩负神圣使命感到自豪,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作生产更多更好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以此提升山西文化的软实力,扩大山西文化的影响力,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增强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推动力。

梦承载的是理想,体现的是追求,反映的是精神,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追梦需要奋勇前行,圆梦需要顽强毅力,实现中国梦、山西梦更需要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追梦圆梦的伟大进程、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既呼唤文艺和社科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发展,也为文艺和社科繁荣发展提供丰沛的动力源泉。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高擎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进程中倾心追梦,尽力圆梦,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更有价值的社科成果。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人民群众是文艺之母,生活实践是创作之源。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文学艺术,脱离实际、脱离实践的社会科学,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对文学艺术作品和社会科学成果寄予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期望。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积极呼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写。

要坚持正确方向、引领社会进步。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养人民高尚灵魂的重要力量,是引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复杂。方向不明,道路就不清;精神不振,事业就难成。文艺和社科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实现途径,矢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礼赞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建设和普及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准。要把艺术创作和社科研究融入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力弘扬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为核心的山西精神,大力宣传转型跨越发展的明显成效和广阔前景,深入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积极探索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途径新路子,把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实践为源泉。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实践证明,一切伟大的文艺工作者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在思想上确立人民群众是主体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牢记自己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深深扎根人民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最高追求。要在行动上经常深入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带着感情,俯下身子,走进农村院落,走进工厂车间,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激发创作灵感,获取创作动力,做到“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已”。要在作品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把文艺触角和理论视角对准人民群众,把版面荧屏多留给基层,把镜头话筒多对准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表达群众诉求,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生动展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多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多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富于创造的伟大实践,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山西梦而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脉相连,才能实现艺术生命亘古常新,不断创作创造出优秀作品。

要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升。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塑造人格灵魂、熔铸民族精神的崇高事业。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是社会对文艺和理论工作的最大期许,也是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名家和理论大家,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无一不是集崇高价值追求和高超艺术才华、深厚学术造诣于一身,他们本身就是思想家,都是情操高尚、情趣高雅、志存高远的人,都是具有敏锐洞察力、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的人,都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无一不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隽永的艺术魅力于—体。大凡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都是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进步,丰富人民精神,都是时代强音与人民心声的统一体。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必须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守百姓情怀,注重现实体验,坚守艺术理想,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创作更多能够振奋精神、触及灵魂的伟大作品。必须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格,既要不断攀登艺术和学术的高峰,追求艺术和学术之美,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追求人格和品格之美;要以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繁荣昌盛为重,强化合作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实现人品与艺品的完美统一,用人格力量赢得社会尊重、人民赞誉。必须树立世界眼光,适应中国与世界开放融合加深、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加强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在思维、理念、方法等方面与时代同步,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水平。

始终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努力创造文化繁荣的新辉煌。

文化需要继承,不继承就没有了历史的厚重,失去了本源;文化更需要创新,不创新无以弥新,难以发展。我们坚持继承创新的目的在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在于精品迭出。三晋大地自古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远的不说,就拿当代来说,以赵树理、马烽等大家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独树一帜,与之相应的文化大作层出不穷,形成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艺术创造,为我省乃至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们在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方面,创制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诸多奖励,取得显著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更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推动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大有可为的时代。当前,古老而年轻的山西,正处于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正阔步前行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强烈呼唤与时代相称的名家大师,去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新剧大戏,去创造更多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晋风晋韵的精品大作,充分展现山西特色、山西气派、山西风格,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推动三晋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衷心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志存高远,乘势而上,与时俱进,不断攀登文学艺术和社科理论研究新高峰,奋力开拓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天地,在追梦圆梦中成为名家大师、创造精品力作。

要坚持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统一。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是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学艺术大师、学术泰斗,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典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创造,而且要勇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和艺术元素,创新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效果,全方位、高水平地宣传和展示山西。要坚持挖掘历史底蕴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统一。既要珍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又要瞩目全省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丰富实践。过去,我们孕育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创作了国人共誉的“山药蛋”名篇;今天,右玉精神引起全国关注,建设综改试验区、推进转型跨越使山西这个能源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材,同样可以创作出振奋人心的大戏大剧,形成代表文化晋军最新水平的文艺佳品。要注意把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结合起来,注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融历史感、时代美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坚持放飞理想与潜心创作的统一。在当今这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发展鼓劲、为时代写史、为家乡画像、为人民立言,耐得住清静,守得住自我,不为浮华所动,真正沉下心来创作,成就一批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编导、戏剧创作、社科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最高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要坚持培养领军人才与形成核心团队的统一。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需要培养优秀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形成若干志同道合的创作群体。无论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还是社科课题研究,都要注意培养富有特色的核心团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人在学术团队中加强交流、接受熏陶、互动互促、共同提升,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团队,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化精品。

各位代表、同志们!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改进党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艺和理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深入研究事关文艺和社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文艺和理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巩固和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壮大文化产业集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充分尊重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与广大作家、艺术家、理论家多交朋友,关心文艺和社科人才成长,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要认真做好规划,扶持重点项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努力培育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艺和理论工作队伍。要加强文艺和社科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用思想正,有理论,懂文化,热心文化,文艺、社会科学的领导干部,特别要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为文艺和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文联、作协、社科联是党领导的文学艺术界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全省各级文联、作协、社科联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总结近年来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研究文艺创作新特点、社科理论发展新趋势,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尊重差异,鼓励创新,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形式、风格、题材的自由发展,提倡不同体裁、流派的自由争鸣,努力形成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宽松和谐、共同繁荣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研讨、创作、采风、交流、展演、评奖、惠民服务等活动,搭建与社会、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组织社科课题研究,开展社科学术活动,评选社科优秀成果,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理论探索与实践。要坚持把文联、作协和社科联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与社会各界的希望、要求融合起来,以更加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凝智聚力、推动工作。

10.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篇十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春满人间的五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八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在此,我代表学院党政,对光临今天开幕式的辽阳团市委、辽阳移动公司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院大学生文化活动的辽阳移动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是由学院党委主抓、各级学生部门倾力主办的社团文化盛会,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折射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也是学校与社会相互影响交融的文化窗口,更是全院学生展示才华与风采的舞台。自建校以来,我院大学生社团随着学校的进步发展而不断壮大,目前已正式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37个,范围涵盖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环境保护、公益服务等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学生社团以其独具特色和魅力,融思想、艺术、知识、趣味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大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延伸求知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的重要渠道。

在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体活动隆重开幕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

历程。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广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的胜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乡镇党委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文体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回顾漫漫征程,一路辉煌一路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中国为己任。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路,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功彪千秋的光辉诗篇。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是富于创新精神、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党;是忠实践行“三个代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是值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信赖的党。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的一年,是一个全国人民为之欢呼动容一年,是无数共产党、革命战士为之热血沸腾的日子!

回顾我们伟大的党九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条铺满了艰辛和鲜血的道路,今天的胜利果实,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默默无闻不计回报,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去换回来的。创业难守业更难,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重要,但是要牢牢地守住这份果实不让其退化变色,不至于让革命先烈的头白抛血白流更是我们现在这些和平年代的共 产 党员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中国共 产 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植根于人民,立足于人民,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政党。我们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从2004年至今,我院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动感地带杯”社团文化艺术节。几年来,社团文化影响和感召着大学生,带动着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挖掘出一大批学有专长的青年才俊。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社团组织中来,使我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社团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为服务学生成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以“砺学、拓展、成长、超越”为主题,分为职业技能活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奉献服务宣传活动、素质拓展讲座等四大类22个活动项目,全部由各社团协会承办,旨在引导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在成长中不断超越自我,在校园中留下珍贵的记忆,铭刻出难忘的青春历程。

我们深信,有了学院党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有了辽阳移动公司的深切关怀和鼎力协助,有了全体师生的热心参与,我院社团组织一定能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为把我院早日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暨“动感夏日”演唱会取得圆满成功!

自我院成立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团组织的直接指导下,在各级学生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学生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现已成立各级各类社团37余个,表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充分的民主性、动态的多样性、更高的科技性、较强的规范性和明显的时代性等特点,在凝聚青年学生、繁荣校园文化、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本次社团节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进我院社团的发展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推动我院素质拓展工作的全面实施。在此,我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社团组织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社团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步伐,以服务为宗旨,求实为标准,创新为动力,学生需求为切入点,为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各级学生工作者都要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发展方向,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特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机制,真正地关心和扶持社团的发展,使社团成为学生成才发展和实施素质拓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自建校以来,我校大学生社团随着学校的进步发展而不断壮大,目前已正式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44个,业务范围涵盖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环境保护、公益服务等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学生社团以其独具特色和魅力,融思想、艺术、知识、趣味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大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延伸求知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的重要渠道。

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一直是我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2001年,我校正式举办第一届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以来,社团文化艺术节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校社团人及广大青年学生的努力下,社团文化艺术节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展创新,既迎合青年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又从思想、品味、境界上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经过十年的积淀与发展,目前,社团文化艺术节在青年学生当中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品牌之一。

本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将在传承以往历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稳中求新,通过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模特大赛、书法艺术作品展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展示我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成就,展现湖师学子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一篇:教师职务培训研修下一篇:部编一上语文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