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培训

2024-06-18

艾滋病防治培训(精选7篇)

1.艾滋病防治培训 篇一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2013年11月29日上午我在中心三楼会议室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中心相关科室人员及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全部到场,并签到。

培训工作由中心副主任王建主持,现就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本次培训共计35人参加,培训率达100%

二、通过这次培训,使全院职工对《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知识》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充分发挥《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此次培训发现部分村医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对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和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这次培训使他们了解了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并教给了他们今后在医疗服务中如何防治职业暴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了抗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健康教育、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相关知识,了解了《艾滋病防治条例》的主要条款和国家制定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 “四免一关怀”政策,基本掌握了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治。

总之本次培训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11.10

2.艾滋病防治培训 篇二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已有学者根据艾滋病疫情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及规模的变化,对我国滋病防治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6~10]。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显著的变化主要包括政府决策层的日益关注、防治措施的不断细化、从以防治“传入为主”转变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艾滋病防治方针,从单纯依靠政府转变为确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等。

既往的文献一般仅单独分析国家层面[9]或某省[11,12]、某项目[13,14]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因此现阶段全面系统地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十分必要。为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实现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目标,2004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通知成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这标志着艾滋病防治国家级统筹机构的正式成立[15]。《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 病行动计 划 ( 2006 2010) 》、《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政策文件均于2004年以后相继出台,这些政策不但是我国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又一分水岭,而且也给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出台提供了依据,并指导他们落实各项工作[16]。2004年也是国家出台艾滋病政策最多的一年[17]。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2004年以后的艾滋病防治政策。

1 资料与方法

1. 1资料来源

本文的政策是指与艾滋病防治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有关部委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省级层面根据艾滋病疫情高低,在高流行、中流行和低流行水平的省份各选取1个省。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政策收集情况,最终确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和山西省作为省级层面研究对象。

政策文本均来源于网络检索。网络检索内容为国家级和省级出台的所有艾滋病防治政策; 检索时间为2004年至今; 检索的相关网站有国家卫生部网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中国红丝带网、国家防艾委部委成员单位网站、省卫生厅网站、省疾控网站、省防艾委成员单位官方网站等。本研究还通过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以获取报刊、杂志和文献上的艾滋病防治政策。

1. 2 政策分析

将收集到的艾滋病防治政策根据颁布日期、颁布机构、内容录入到SPSS17. 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 果

2. 1 政策颁布时间分布

2004年至今,国家层面共出台艾滋病防治政策121个,其中2004年出台政策33个( 27. 3% ) ,是我国出台防治艾滋病政策法规最多、最集中的一年; 2005 - 2007年相继出台的政策数量较多( 48. 8% ) ,2008 - 2012年出台的政策数量较少但趋于稳定( 23. 1% ) ,见图1。

省级层面研究对象共出台艾滋病防治政策127个,其中山西省23个( 18. 1% ) 、安徽省41个( 32.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63个( 49. 6% ) 。检索到的出台政策数量最多的年份为2011年( 41个,32. 3% ) ,其次为2010年( 21个,16. 5% ) ,检索到的政策数量最少的为2004年( 2个,1. 6% ) ,其他年份政策出台数趋于稳定。详见图2。

2. 2 政策颁布机构分布

国家层面上专业部门颁布政策文件59个( 48. 8% ) ,政府多部门颁布35个( 28. 9% ) ,非政府组织颁布4个( 3. 3% ) ,多部门联合颁布23个( 19. 0% ) 。其中,颁布政策数前三位的机构分别为卫 生部 ( 34. 7% ) 、国艾办 ( 12. 4% ) 和国务院( 7. 4% ) 。联合颁布政策的多部门主要包括财政部、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司法部等。见表1。

省级政策文件颁布机构分布与国家层面相似,专业部门颁布政策文件79个( 62. 2% ) ,政府多部门颁布30个( 23. 6% ) ,多部门联合颁布18个( 14. 2% ) 。其中,颁布政策数前三位的机构依次为卫生厅 ( 40. 9% ) 、省政府 ( 20. 5% ) 和省防艾办( 18. 1% ) 。联合颁布政策的多部门主要包括财政厅、民政厅、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总工会和妇联等。见表2。

2. 3 政策内容分布

将艾滋病防治政策按综合性防治规划,机构和人员建设,宣传健康教育,治疗关怀,监测与检测、督导评估等11个方面进行分类。其中部分政策文件兼有其他类别特点,则按其最主要的内容特点归类。

国家层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综合性政策( 24. 0% ) 、宣传教育政策( 21. 5% ) 和治疗关怀政策( 15. 7% ) ,见表1。而省级层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综合性政策( 34. 6% ) 、督导评估政策( 20. 5% ) 和治疗关怀政策( 12. 6% ) ,见表2。

3 讨 论

3. 1 艾滋病防治政策颁布时间分析

图1显示,国家层面出台的艾滋病防治政策随着时间迁移逐渐减少,2008 - 2012年政策出台数逐步稳定。图2显示省级层面政策出台数波动较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政策出台数在2011年达到顶峰( 32. 3% ) 。三省政策颁布时间分布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政策信息的公开度有关。本研究仅搜集到广西省2004 - 2009年出台的政策文件4个( 6. 3% ) 。而与国家层面相比,省级层面搜集到的政策也偏少。建立艾滋病防治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加大省级层面艾滋病防治政策公开十分迫切。

3. 2 艾滋病防治政策颁布机构分析

根据机构分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最多的都是专业部门,其在艾滋病防治政策开发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卫生部/厅和国/省艾办出台的艾滋病防治政策较多,这充分体现了其对部门职责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国办发[2004]15号) 中明确指出国艾办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 国艾办发[2005]23号) 及2008的修订版( 国艾办发[2008]15号) 都对卫生部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 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 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等。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省( 自治区) 也相继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本地区有关部门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职责( 如《安徽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 皖防艾[2005]2号) ) 。

前总理温家宝指出: “政府的组织和领导是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国家层面国务院颁布政策9个( 7. 4% ) ,省级层面省/自治区政府颁布政策26个( 20. 5% ) ,这充分体现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已逐渐得到国家和省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和省级艾防委成员单位也都积极履行职责,出台艾滋病防治政策,联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如2005年国艾办、中宣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等12个部门联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 2008年安徽省劳动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总工会、省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工作场所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维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劳动保障权益的通知》。

3. 3 艾滋病防治政策内容分析

3. 3. 1 政策内容覆盖各个方面,完备的艾滋病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首先,确立了艾滋病防治的措施( 如《关于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 避孕套) 的实施意见》、《山西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管理办法( 试行) 》) ; 其次,通过制定战略性规划或行动计划( 如《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 2010年) 》、《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使这些措施得到比较系统全面的实施; 再次,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保障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如《关于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联络员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最终,还建立了反馈与评价体系( 如《2005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方案》、《山西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发“2008年度山西省防治艾滋病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 ,评价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效果,积累艾滋病防治经验。依据政策文件内容分布,国家和省级较为完备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3. 3. 2 艾滋病防治政策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但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艾滋病防治的落实。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颁发《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457号国务院令)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专门法律,将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法可依。省级层面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制定艾滋病防治地方法规,2011年8月5日自治区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 征求意见稿) 》,正式法规的出台指日可待。

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在宣传教育、治疗与支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如2004年国艾办下发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 2004 - 2008年) 》,强调要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006年《山西省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2004年4月13日卫生部、财政部正式下发了《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经济困难艾滋病病人可获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该办法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区和各种类型、各种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人; 2010年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与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正式出台,《办法》规定全省范围内确认的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都可获得医疗救助,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重大传染病医疗救助实施全民覆盖,同时对特困艾滋病患者等人群进行生活救助。

艾滋病防治政策对机构和人员建设工作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如2004年卫生部发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 、2012年广西卫生厅发布《关于开展县乡村艾滋病防控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防治艾滋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艾滋病政策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如2005 - 2007年国艾办连续三年颁布《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申请指南》,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动员企业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但是省级层面上未检索到有关科研和社会动员方面的政策文件,有关协调机制建立、经费保障及管理、多部门合作方面的政策也亟待加强。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应当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培育和动员,使其成为政府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有力的合作伙伴[7]。结合艾滋病流行特点,不断完善艾滋病防治政策体系,应成为艾滋病防治的一项长期工作。3. 4省级层面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号召,同步性与创新性并存

3.艾滋病防治环球掠影 篇三

政治意愿和财政投入被认为是衡量防治艾滋病是否得力的关键环节。2002年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艾滋病问题被确认为“世纪大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不同场合就此进行阐述。作为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非洲许多国家的领袖公开表达了对防治艾滋病的政治意愿。例如,纳尔逊·曼德拉谈到,“艾滋病是一场后果复杂而严重的悲剧。它所夺去的生命超过历史上任何战争和自然灾害。艾滋病是反对人类的战争……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迈指出,艾滋病是对非洲大陆发展的最大威胁,领导的作用在防治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不仅应体现在资金动员上,而且应体现在提高人民认识,根除羞辱和歧视。津巴布韦于2000年宣布全国紧急状态,并于最近宣布将紧急状态延续到2008年,还制定了国家政策,实行了“捐税”计划以筹集艾滋病防治资金。乌干达最近决定增加对艾滋病防治的投入,作为对全球基金的配套。一些发达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积极反应,例如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对86个国家驻美外交官强调要推动本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做出明确的政治承诺、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美国巴尔的摩市议会2年前设立了艾滋病防治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建议宣布艾滋病紧急状态,建立专门委员会。

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私营机构在资金动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瞩目的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最近向印度提供的100万美元捐款将主要用于长途汽车司机、流动劳动者的预防和反对歧视。药业巨头默克麾下的默克基金会也相当活跃,最近表示继续承诺在不盈利基础上提供治疗药物。美国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筹款活动,例如,去年8月起点为尼亚加拉大瀑布,终点为纽约炮台公园的自行车巡游就筹集了25万美元,提供给“无国界医生”等国际组织和当地的艾滋病组织。南非作为经济相对发达而防治艾滋病行动迟缓的国家,曾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强大压力,最近决定将投入增加2倍,一些知名企业也开始给感染员工提供治疗,媒体对此评论认为是“民间社会在推动政府采取行动”。

由于迄今尚没有真正有效的艾滋病根治办法,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倡导、教育和行为改变是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都具有意义的环节。为推动布什行政当局增加艾滋病防治的经费,美国数百名活动家曾在华盛顿游行;在中部的印第安那州,200名倡导者在州议会集会,要求立法者增加对艾滋病防治的认知;纳尔逊·曼德拉为了筹集款项,曾在他被囚18年的地方举办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爱尔兰摇滚歌星家博诺和英国音乐家久·斯卓默尔专门作曲,音乐会所得善款将用于艾滋病防治和其他慈善事业,博诺还建立了一个名为“非洲的债务、艾滋病和贸易”的组织,并为有关艾滋病的立法而四处奔走。联合国基金会和广告理事会在2002年11月曾发起一个主题为“艾滋病可以预防,冷漠就是死亡”的包括电视、平面等多种形式的广告运动,运动还配合有网页和免费咨询信息电话。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利用报纸、广播等登载图文广告,并采用双语(英、法)形式,也收到较好效果。美国芝加哥一非盈利组织为17名无家可归的艾滋病感染者出资1450万美元建造家园。一些组织开展项目对怀孕感染者给予营养指导,倡导领养艾滋病孤儿,美国洛杉矶娱乐和公园委员会最近一致通过在一所公园修建死亡患者纪念碑,此前在纽约的炮台公园已修有一座。

4.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篇四

此次培训由我中心主任戴维生亲自讲授。首先戴主任带领大家学习了由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列》,然后就艾滋病定义、症

状、感染途径、易感人

群、预防、治疗、政策

倡导、健康教育和促进、性病的诊治及如何在辖

区了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等。通过此次培训发现部分学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对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和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这次培训使他们了解了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并教给了他们今后在医疗服务中如何防治职业暴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了抗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健康教育、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相关知识,了解了《艾滋病防治条

例》的主要条款和国家制定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 “四免一关怀”政策,基本掌握了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治。

通过培训后问卷测试,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政策策略以及医疗服务中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感染的了解和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培训班的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简报 篇五

王寨镇卫生院在简院长的高度重视下,于7月12日组织全员职工及各村卫生室人员在卫生院会议室召开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会。

一、培训中讲解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基本特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以及到目前为止全球的艾滋病患病情况和我国防控艾滋病的严峻形势。最后重点讲解了艾滋病的防控措施,预防艾滋病应做到: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等等。

6.艾滋病防治培训 篇六

1 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医护学生自身行为的影响

1.1 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医护学生行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人健康行为的形成。

高职护生正处于性成熟期, 更有必要加强AIDS健康教育以及有保护的性行为教育, 使之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 提高AIDS的防范意识和技能[2]。性观念调查中, 发现有10%的学生性观念相当开放, 赞成婚前性行为, 而这些婚前性行为和无保护性交正是AIDS的高危行为[3]。因此有必要对医护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安全套的使用、安全性行为是重点, 还包括远离毒品、安全的静脉输液、输血及血制品、安全的纹身、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多方面, 养成个人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远离艾滋病。

1.2 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医学生个人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良好执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1.2.1 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力开展, 让医护学生具备全面的艾滋病防治知识, 在执业过程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降低医护学生就业后HIV职业暴露的危险。

1.2.1 通过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让医护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因素、安全性行为及艾滋病的危害有深刻的了解后, 能使医护生在今后执业过程中减少及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平等优良的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医护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对社会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的防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根治的方法, 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4]。健康教育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 在预防艾滋病流行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医护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 其就业后将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力传播者, 不仅能使预防艾滋病的健康行为影响家人和同伴, 也能向群众宣传, 是社会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对医护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久关系个人对艾滋病预防的成效, 而且还关系到群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促使健康行为的形成, 从而达到全民行动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综上所述, 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能促使医护生获得艾滋病自我防护知识和法方,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能使医护生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及歧视, 使艾滋病患者得到平等的待遇, 接受优良的医疗救治服务, 也是艾滋病预防的健康行为在群众中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 从而能有效的促进艾滋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张聘年, 吴寿青, 陈有明, 等.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社会健康教育水平的促进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6) :83.

[2]黄铁牛.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22) :4244-4245.

[3]习青华, 周小军, 洪鹰.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24) :4828-4830.

[4]郑钟洁.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行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3) :235-237.

7.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 篇七

艾滋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的一份报告指出,艾滋病是非洲10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头号病因,也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的人中,青少年是唯一一个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群体。大多数青少年通过母体感染艾滋病,因为极少数感染艾滋病的孕妇会使用抗艾药物,而这会导致胎儿被感染”。

报告称,很多不幸患上艾滋病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就这样活到青少年时期。然而,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几乎每小时就有26起新增病例。全球约200万青少年艾滋感染者中有一半生活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印度、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上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方,这里的感染者多为年轻女性,其占15至19岁感染艾滋病群体的70%。这些年轻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亟需有效的治疗、照顾和支持。”

自2000年以来,已有130万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得到了治疗。截至2014年,有3/5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以防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这意味着自2000年以来,4岁以下的儿童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减少了60%。这些为减少母婴艾滋病传播所作的努力,将有助于改善下一代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情况。

(摘自环球网)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为加强青少年卫生保健推出新标准

2015年10月6日,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制定了新的《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目的是帮助各国提高青少年卫生保健质量。

青少年具有独特性

青少年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身心迅速发展,但通常依赖于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世卫组织的《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建议使服务更加“有益于青少年”,为他们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咨询以及医学上准确并与其年龄相称的健康信息。这些标准还强调要使青少年能够在无需预约或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获得服务,而且要让他们相信任何咨询都是保密的并要保证他们不会受到歧视。

“如果我们想保持青少年健康,就必须尊重他们,”世卫组织孕产妇、儿童和青少年卫生司司长Anthony Costello博士说,“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某些健康问题的影响。青少年的三大死亡原因是道路交通伤害、艾滋病相关疾病和自杀。”

“艾滋病是非洲青少年的首要死亡原因,并且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艾滋病署权利、性别、预防和社区动员部负责人说,“所有青少年,包括重点人群,都有权获得信息和服务,使他们能够保护自己,不受艾滋病毒感染。”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人们一生中特别容易遭受某些健康问题的时期,而且也是一些关键行为的形成时期,这些行为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健康。

“许多影响我们余生的行为,无论健康与否,都始于青少年时期,”Costello博士补充说,“如果卫生部门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健康习惯,就不能站在那里告诉人们,他们的疾病源自他们使用烟草和酒精的方式,以及他们对饮食和运动的态度。”

培训卫生工作者极其重要

据世卫组织青少年健康专家Valentina Baltag 博士说:“有些国家五分之一的公民是青少年。然而从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毕业的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青少年在获取卫生保健方面的具体需要。这令人不可接受。”

《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呼吁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诊断、治疗和关爱等各种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措施,超越以性和生殖卫生为主的传统服务。应当让青少年切实参与对卫生服务的计划和监测并提供相关反馈,还应让他们参与涉及其自身保健问题的决定。目前已有超过25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通过了促进改善青少年卫生服务的国家标准。

世卫组织和艾滋病署制定的全球标准以这些国家的研究和来自全球卫生服务提供者及1 000多名青少年的反馈为依据。全球标准附有一份实施和评价指南,概述各国为加强青少年卫生保健可采取的具体步骤。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加速上升

加强防治教育迫在眉睫

中央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小崔曾经参加过学校校医院举办的一场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小崔告诉记者,通过专业人士图文并茂的讲座,让她对艾滋病的防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讲座介绍了一下艾滋病的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避免等等。校医院举了很多跟生活有关的例子,大家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应该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

事实上,和中央民族大学一样,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关于防治艾滋病的培训和讲座,一些高校还校园内设置了避孕工具免费发放点,希望能够以此来提高青年学生防控艾滋病的意识。不过,部分学校仍存在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在12月13日举行的第二次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介绍说,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报告存活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为9 152例,虽然占全国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比例比较低,仅有1.6%,但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呈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的482例,增加到2014年的2 552例。另外今年1~10月份为2 662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8%。学生病例中,以男性同性性传播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2015年新报告的学生病例中,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达81.6%。”

青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知识,不具备防护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就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王国强表示,目前中国正在抓紧制定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加大青少年艾滋病的防控力度:“将建立完善的疫情通报制度,发挥疾控机构和学校的作用,探索适合学生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完善防治服务,调整优化艾滋病自愿检测门诊布局,提高服务可行性,对发现和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继续支持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同伴教育、健康咨询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校作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的主阵地,未来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的试点,增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督导评估检查,客观评价和推动各地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开展;要加大专家的专业指导作用,增强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编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的在线课程教学指导材料,为基层学校开展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要继续并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

有关人士还表示,要重视家庭在子女教育,特别是防治艾滋病教育方面的作用。呼吁家庭要和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

(摘自中国日报网)

上一篇:四川面试 文档下一篇:平安保险寿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