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2024-08-26

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共10篇)

1.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一

Unit 3 My Friends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向别人简单介绍自己的朋友及其特征,如:My friend is strong.(2)能够说出自己或朋友的爱好,如:I like music„

(3)能够提问别人的姓名,如:What’s his name?„

(4)能唱歌曲“Friends”.2、知识目标

(1)掌握S到Z大小写字母;熟悉其中例词的读音。

(2)认读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 do、Let’s chant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 time、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5)能掌握四会teacher,student,boy,girl,friend。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2)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在接受礼物时不同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本单元重点学习描述外貌特征和爱好的词汇和句型。

(2)重点句型有:What’s his name?„I like music„My friend is strong.(3)掌握字母S到 Z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以及认读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教学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A、B部分Let’s talk中的句子。

(2)字母S到 Z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以及认读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Let`s play,C let`s sing

第二课时:A Let`s talk,Let`s guess,C Good to know

第三课时:A Read and write,Story time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Let`s do,C Let`s make,第五课时:B Let`s talk,Let`s chant,C Let`s check

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C Task time

2.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二

一、从单元导语中明晰主题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统领的作用, 只有明晰了单元教学目标, 专题的教学效率才得以体现。然而在教师的参考用书中, 并没有明晰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细细阅读教材才会发现, 其实单元教学目标就隐含在单元导语中。每一单元的导语目标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是人文的主题目标, 另一方面是语文能力的主题目标。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中跟目标有关的句子是这样表述的:“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 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 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从中可以发现, 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围绕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人文主题目标进行编排, 而“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 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就是本单元语文能力的主题目标。人文目标和语文能力目标不是割裂的两层目标, 而是相辅相成的, 统一于“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人文目标是通过不同课文词句、篇章的语言文字学习来达成的, 而通过不同课文词句、篇章的学习中,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达到语文能力方面的目标。

二、从语文园地中提炼能力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 每一单元的课文学完以后都会有一组训练, 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称之为“语文园地”, 第三学段称为“回顾拓展”。这组内容的安排是对前一单元语文能力学习的巩固与提高。每一个栏目所侧重的语文能力目标不同。“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这三个栏目的语文能力目标很清晰, 但对于“词语盘点、我的发现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等栏目的目标, 是需要教师进行梳理和提炼的。

以“词语盘点”栏目为例。词语盘点栏目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个部分。在大多数教师眼里, 读读写写就是要求学生会读会默, 读读记记则只要会读就可以了。很多教师往往是在一组课文学完之后, 才把“词语盘点”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字音、字形上的复习与巩固。这样的目标, 无疑浅化了词语盘点的作用。

那么, 应该如何提炼“词语盘点”中的语文能力目标呢?首先进行读音的梳理:难读的字音、易混淆的字音、多音字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其次是对于字形的梳理:形近字、易错字、同偏旁的字、有造字规律的字、有构词规律的词等;再次是对于词义理解的梳理:哪些词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的、哪些词是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的、哪些词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近的或学生感到陌生的、哪些词是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起着重要作用的等,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经过以上梳理, 根据单元主题目标, 语文能力的目标可以有:会使用字典、词典,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体会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能有意识地分类记忆积累词语;能运用相关词语等等。这些目标是在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之前就应该有统筹安排的, 而不是学一篇课文后, 孤立地解决一篇课文字词的教学。

三、从课后习题中挖掘实践目标

教材课后习题既是学生实践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任何练习, 都不是单独地为掌握某一项知识而进行的机械训练, 而应该发挥练习题的实践功效, 从“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层面来使用。

首先教师要变课后题的隐性要求为明确目标。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练习中的第三题是这样描述的:“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 你抄了哪些?”教师绝不能把这道题仅仅看做是积累题, 而应该挖掘出这个句子所隐含的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学生抄写之前,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所描写的内容, 还应让学生理解这是个总分句式, 句子是从“树枝、小鸟、蝴蝶”三方面把“安静”写具体的。通过积累让学生明白:可以围绕总起句, 用总分的句式, 运用几种相关的事物把总起句写具体。因此, 在课前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要把隐含在“积累句子”中的隐性目标转化为“积累总分结构式的句子, 学习运用几种相关的事物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这样明确的语文能力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 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其次, 要变课后题的笼统要求为层次目标。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后练习中的第三题是这样的:“我把下面的句子抄了下来, 你抄了哪些?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道题表面上看起来是通过积累, 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通过分析, 教师可以把笼统的抄写要求转化为有层次的语文能力的目标:“一是知道课文中运用了比喻句写出了秋天的美好, 二是理解比喻句中‘扇子与扇、邮票与邮’事物与动词之间相对应的关系, 体会比喻的贴切性, 三是学习运用比喻句写写秋天的美好事物。”知道———理解———运用就是语文能力目标中三个不同的层次。虽然课堂上不必讲修辞手法等系统的语文知识, 但作为教师, 应该把这些系统的语文知识穿插在具体的课文和句子中让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因此, 清晰的层次性目标是让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实践训练的基本保障。

此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借助课后习题进行预习时, 学会圈画批注, 学会审题, 掌握自学方法。变课后题的任务目标为方法目标, 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从文本特点中开发个性目标

文本是落实语文能力目标的重要载体。王荣生教授认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每一个文本, 可以教的内容很多, 但在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上, 教学目标大同小异, 体现不出文本特有的关于语文能力的个性目标。不同的文本体裁所承载的语文能力目标的功能也是不相同的。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一定要进行读写结合的实践和训练。比如:神话、童话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比较适合制定“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对整个故事而言, 比较适合制定“复述故事”的目标;文艺性的科普文, 比较适合制定“默读、质疑问难、感受用词准确性”等目标;写景、叙事的散文, 比较适合制定“理解词义、体会其表达效果、进行仿写和续写”等目标。当然, 这些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作为教师, 可以从这些方面关注开发个性化的、学会学习的有效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 文本的写作特色也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比如, 同样是童话故事, 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 在制定课时目标时, 就应该充分发挥文本的写作特色,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专题, 其中《巨人的花园》语言优美、情感变化较大, 适合制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幸福是什么》语言朴实, 故事情节分明, 适合制定“复述课文内容”的目标;《去年的树》语言清新、简明, 情节简单, 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有着打动人的力量, 适合制定“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行小练笔, 以丰满人物形象”的目标;而《小木偶的故事》对话较多, 角色个性鲜明, 适合制定“演一演”的目标,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 还可以制定“续写”这一目标。

总之, 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不能把教学参考书当做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 也不能对教材文本进行天马行空般过度个性化的开发, 而是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 在《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的总领下, 统筹兼顾教材编排的特点、练习题的实践性特点、文本的个性特点,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3.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那么这个教学法,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根据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就如何进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新目标英语“Go for it”)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同行

让学生在课前先去熟悉教材并学会从众多信息中筛选所需的知识,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设计他们认为可行的任务。而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有自我个性地把握的教材,全面向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Unit6:Do you like bananas?关于实物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对课本所出现的实物进行预习,并且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及查阅资料,配制出营养午餐,培养学生均衡饮食的好习惯。然后通过一些真实的活动帮助学生记忆有关食物单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任务生活化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同时要严格控制课堂讲解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七年级上册Unit1:My name's Gina中制作个性名片这个任务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查找例如名片式样、格式及相关词汇的资料,然后分小组设计并制作出新颖且富有个性的名片。

三、情境创设

任务型教学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对象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以及环境,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与兴趣,都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所以,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并全身心地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其中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中,培养了交际能力。 在Unit8: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让同学们寻找共同喜欢的日子这一活动任务,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交流中熟练运用。

四、学以致用

任务型教学其实就是“用中学,学了用”。所以初一年级英语的任务型教学要求更多地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玩、演、视、听、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方式,营造宽松的和谐的、 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在Unit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教学中,可通过赠送生日礼物这项活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谈论购物中商品的价格、颜色和式样,并结合购物过程中一些礼貌用语的使用,使学生可以懂得如何合理消费,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五、阶梯性任务

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都有差异,在课堂任务的安排时,要心中有数,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做到阶梯性,即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和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在任务安排中,运用鼓励机制,鼓励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在Unit4:Where's my backpack?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掌握不同的方位介词的用法,进而表达物品所在的位置,可设任务活动:1.判断正误;2.找区别;3.寻宝;4.描述教室;5.描述自己的房间等,从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实践活动。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的初中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实施者应该及早更新观念,以崭新姿态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该以多种角色去迎接新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所学所做都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性地联系起来,才能凸显英语新课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 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mication Classroom(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3.

[3]兰千卉.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形式和注意事项[J].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2003,13.

4.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四

1.知识技能方面

(1)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经历探索并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感受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例了解容量的含义,初步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所有连线中线段是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能辨认从不同的方向(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3)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而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2.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探索计算方法、运算顺序的活动过程,发展数感和初步的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平角和周角,研究它们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升和毫升,进行几何与平面视图间的相互转换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在简单的数据整理、认识平均数和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活动中,增强数据意识,随机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4)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能有条理地思考,比较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能主动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经历运用所学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进行解题,并逐步养成自觉检验和反思的习惯。

(3)能应用线段、射线、直线、角、垂线和平行线等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能应用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能应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一些生活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并在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知道可以从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理解与判断。

(7)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初步具有积极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心。

(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具有质疑问难的意识,逐步形成积极参与与对数学问题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5.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五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5、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6、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二、角的度量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4、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5、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六、统计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6.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一、二级水平的要求,现将这学期四年级(第三册)各模块的基本教学目标规定如下:

Module 1.Numbers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purple pink white orange 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 twenty/thirty B.重点句型:Here’s a red one.I’ve got twenty-six points.I’m the winner!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掌握并运用13到30之间的数字;复习颜色词和动物的名称

Module 2.Directions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house train up hill down past station supermarket Go straight on.Turn left/right.next to B.重点句型:Excuse me.Where’s the …, please? Go straight on./Turn left/right.The train is going up/down the hill.It’s on your right/left.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用英文问路、指路;使用方向介词和现在进行时描述简单的线路

Module 3.Activities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 new read write letter take a picture listen to music watch TV write a letter read a book

B.重点句型:This is my ….He’s/She’s taking a picture/reading a book/writing a letter/listening to music/watching TV/playing with my doll.What are you doing? I’m taking a picture/reading a book/writing a letter/listening to music/watching TV/playing with my doll.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谈论图片学习如何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询问和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Module 4.In the park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park lake drink hungry look at row a boat B.重点句型:Look at the men/boys under the tree.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playing chess/playing basketball.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描述正在发生的行为或动作

Module 5.Food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 Chinese fast food want some

B.重点句型:What is he doing? He’s making noodles.Do you want some…? Yes, please./No, thank you.Have you got …? Yes, we have./No, we haven’t.I’m making some dumplings.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谈论中国和西方的食物

Module 6.Abilities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can run fast jump high far ride wash draw

B.重点句型:Can you run fast/jump high/ride fast/make a cake? Yes, I can./No, I can’t.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使用“can”询问他人的能力

Module 7.Travel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tomorrow swim visit get up by plane be from

B.重点句型:We are going to go Hainan tomorrow.We’re/I’m going to visit the Ming Tombs.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使用“be going to”讲述自己的计划和即将发生的事情

Module 8.Sports Day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for every day good luck come on high /long jump

B.重点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run the 100 metres/the high jump.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制定计划

Module 9.Happy Birthday

A.能够听、说、认读的词和短语:soup sweets bread biscuit turn on come in of course

B.重点句型:Can I have some soup/sweets ? Yes, of course.Yes, you can./ Sorry, you can’t.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C.功能:请求获得允许;谈论食物

Module 10.The Months

7.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 篇七

因此, 我们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合理的定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 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教学古诗词还可以仅着眼于“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摘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 ,那么到了高年级,我们就应把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为“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摘自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 。

什么是“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这就是说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了“ 读背默”和知道词句意思这几个最基本的认知性目标之外, 还应该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笔者认为, 以下三个依次提升且彼此关联的目标尤其重要:入境、移情、品味。

一、 入境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 是古代诗人智慧的产物,它的创作有其规律与特点,用钟嵘《 诗品序》 的话来说,就是:“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一句话,古诗词的创作讲究心物感应、情景相生。 反过来,理解古诗词也可以由此入手,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 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目标,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适时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描绘之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实现后续两大目标的必由过程。

但需要我们弄明白的是, 这里所说的古诗词描绘之境并非仅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意境,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提出的:物境、情境和意境。 这三境是有层次性的,物境最浅,情境次之,而意境最深,对于学生的理解难易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一旦把入境作为教学目标,就可以由浅入深,依次引导学生由物境再到情境,最后进入意境,如此才是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最佳路径, 也是他们理解与感悟古诗词的最有效方法。

如教学《 渔歌子》 这类古诗词时,我们就必须把引导学生入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旦有了这个目标,教师就会引导学生由进入物境开始:读着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 这对学生而言通常不难,他们很快能“ 看到”青青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流动的江水、水面的桃花、垂钓的渔人等。 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你看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相对而言,渔人垂钓的情境学生也不难进入。 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可以说, 这种渐次引导学生进入三境的过程既是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目的———学生进入三境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收获。 所以,我们必须把入境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制定下来。

二、 移情

之所以要把“ 移情”作为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词, 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这些积累对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可以将其作为垫脚石从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对教师而言这些积累将会避免在教学中出现对牛弹琴式的无奈,让移情成为可能。 此外移情是入境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入境达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通过想像把自我情感移入到对象之中, 产生代入感,达到我非我的境界,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这就实现了移情。

对古诗词教学来说, 能不能引导学生实现移情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该首古诗词教学的最终效果。还是以《 渔歌子》 教学为例,如若学生一直徘徊在物境之中,那他们只能看到白鹭、桃花等一个个孤立的景物,而无法把它们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如若他们一直徘徊在情境之中, 那他只能看到一幅毫无生机的钓鱼图,而无法感受到它的神韵。 只有学生真正走入意境之中,他才能心与物应,实现“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的效果———这时他就是那渔人,那种垂钓的悠然自得必然会油然而生,让他们感同身受。 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教学《 渔歌子》 这类古诗词时渴望达到的效果,因为一旦学生实现了移情,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实现一半了。

三、 品味

我们教学古诗词是为了使学生学为所用,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所以学生仅实现了入境与移情,达到我非我的境界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得引导他们跳出古诗词的困囿,达到我还是我的境界,以便回头认真审视与品味这首古诗词。

品味是对所学古诗词的一种回味与赏析, 它包括对古诗词中字词、韵律之美的品味,如教学《 渔歌子》 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用得好? 为什么说它用得好? 当然,品味还包括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的品味, 更进一步,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主旨进行品味: 你觉得作者通过这首词想向我们表达什么? 诚然,如钱钟书所说“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对古诗词表达主旨的品味通常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甚至是前人对这一古诗词的评述等,只要我们引导有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有所体察。

8.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八

本单元学生已掌握了怎样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原因和描述动物来自的地方等信息,所以对于动物应该有兴趣去更深层次地了解。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篇网页文章为学生介绍泰国象的有关信息和面临的危机,从而唤醒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理解,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在信息输出的时候要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二、语言知识:1.Key Vocabularies and Phrases:save;symbol;flag;forget;place;water;danger;cut;down;tree;kill;ivory;over get lost;be in(great)danger;cut down;(be)made of

2.Target Language: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ailand’s symbols.This is a symbol of good luck.But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三、情感态度: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还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四、学习策略:捕捉文章主题;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

五、文化意识:了解泰国的重要标志“大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观看有关濒临灭绝的动物的视频。

师:播放视频,为学生介绍一些动物的名称。告诉学生这些动物越来越少了,从而引入新的短语be in great danger.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于濒临灭绝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也为后面讨论哪些动物正面临危险做好铺垫,同时扫除部分生词的障碍。

(活动二)学生讨论哪些动物正处于危险中。

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濒危动物的名词,如:panda,giraffe,dolphin,elephant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哪些动物正濒临灭绝,由此引出今天的主题,“泰国象”也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中,我们将进一步地了解。

(活动三)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为文章找出最好的标题。

①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ailand’s symbols.

②Elephants are smart animals.

③But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

④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Title:Let’s Save the Elephants.

师:引导学生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告诉学生,主题句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有时候每个段落不止一个主题句。最后通过所找出的主题句,找出最好的标题。

设计意图:主题句能帮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为后面标题的选择做好铺垫,降低难度。

(活动四)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完成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尝试复述课文。

Importance in Thailand:(1)first flag had a white elephant on it;(2)symbol of good luck

Abilities:(1)can play soccer or music;(2)can also draw well;(3)can remember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

Facts and figures:(1)people cut down many trees;(2)people kill them for ivory;(3)today there are about 3,000 in Thailand(over 100,000 before)

How to save them:(1)don’t cut down so many trees;(2)don’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3)March 13th is Thai Elephant Day

师: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后,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大意。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帮助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同时训练学生的句子重组能力。

(活动五)学生阅读老师挑选的句子,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Our first flag had a white elephant on it.This is a symbol of good luck.

②Elephants are smart animals.They can play soccer or music.

③They can also remember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This helps them to live.

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找出各句中代词所指代的部分。

设计意图:代词在理解上下文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此活动对于文章的上下逻辑关系有更深的理解。

(活动六)观看视频,迈克·杰克逊的Earth Song

师:播放歌曲视频。

设计意图:与开课的野生动物的视频首尾呼应,再次唤醒学生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分层作业设计]

一、利用思维导图写出完整的句子,简单复述文章。

二、仿写文章,介绍熊猫。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

课后反思: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②最后的歌曲與一开始的野生动物的视频形成了呼应,起到了很好的点晴作用,为整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有的孩子还哭了。③本节课在处理思维导图时过于急躁,让学生一次性找出所有的信息,这样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下次可以把难度降低,分部分完成,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教学的机智:最后受到歌曲的感染,即兴地让学生说了说对于保护地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孩子们能说出不少,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应该保护好他们。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升华。

|

9.四年级美术教学目标 篇九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课堂教学不需要把教学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一、研究内容

1.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

(1)学段目标的实践研究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并做到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

(2)单元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导语,它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而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二个凭借。

(3)课时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意图、课文内容及特点、学生需求研究制定可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目标的制定体现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

(4)教学目标表述方式的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无数次翻教材、写教案时,学会了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套话去陈述,在无数次的重负当中,教学目标慢慢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我们研究运用行为目标的ABCD陈述方法。

①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陈述句中的主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

②B即Behavior,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该能做什么,是目标陈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新课改强调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可采用“说出”“区分”“解释”“使用”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动词。

③C即Condition,意为“条件”,要说明的学生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目标陈述句中的状语。条件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借助工具书”等。

④D即Degree,意为“程度”,即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流畅地背诵全诗”“每分钟能阅读多少字”

2.教学内容的研究

(1)具有统领性问题归类整理的研究及案例

(2)关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3)有表达特点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二、项目实施阶段:

1.研究分工

.子课题负责人: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杨修宝

成员:东风小学、香滨小学、香坊小学、公滨小学、新城小学、风华小学、工农兵小学、王兆新村小学、通乡小学、幸福小学四年级教师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1.9-2011.12

(1)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子课题实施的步骤和责任分工,成立各子研究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规划方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实施方案》。建立激励机制,保证实验效果。

(2)学校制定课题研究制度,按时召开会议,总结本月的课题进展情况,并研究、布置下一步的实验工作。

(3)学习研究,更新观念。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学习国内外相关专著与理论。了解课题研究领域的动态,理解生命化课堂的内涵。要求老师带着课题意识去学习,教师学习后做摘记并书写体会文章,使教师重视差异教学资料学习后的思考与总结。

(4)召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子课题开题会。

(5)通过测查了解教师,对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的了解。

第二阶段2012.3-2012.12

研究内容一: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

(1)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实践

(2)根据课文的题材类型等来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3)根据学生差异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4)突出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设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l课题研究活动

(1)经验交流座谈会

(2)组织教学目标设计大赛

研究内容二:四年级精读课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

(1)具有统领性问题归类整理的研究及案例

(2)关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3)有表达特点的教学内容的整理研究及案例

l课题研究活动

(1)说课活动

(2)教学展示活动

(3)定期进行成功总结,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

第三阶段:2013.3-2013.5

梳理、总结、归纳研究的内容。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进行“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精读课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及案例”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2.汇编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的课题成果材料;

10.四年级下册单元目标[模版] 篇十

一、教学内容

“美好的向往”这一板块由《小蓝裙的故事》、《渡河少年》、《一千根弦》三篇内容相关联的课文和一次表达组成。《小蓝裙的故事》讲的是老师奖励小女孩一件小蓝裙子,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不对劲,由此小镇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渡河少年》讲述的是撑船老伯一句“没钱坐什么船”使得这位少年每天游泳到对岸上学,数年以后成为游泳健将 的故事。《一千根弦》讲的是盲人琴师为了“弹断一千根弦,治好眼睛的药方就能生效”这个希望,尽情弹奏了几十年,又把这个希望留给双目失明的徒弟的故事。这三篇课文虽然视角不同,但是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洋溢着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二、学习目标

1、独立识字,认识20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部分,能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美好的

向往。

4、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继续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能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

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一定顺序复述课文。

四、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二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有四课,仍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内容安排上,有对汉字的比较,有对语言形式的了解和认识,有叙述自然常识的“三字歌”,还有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的“四字歌”。本次识字板块安排在第二学段德最后一个学期,旨在学生已掌握汉字基本的基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规律性总结和提升,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自主探究,不断积累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汉字文化教育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吗,认识34个生字,会写 39个生字。

2、体会不同的鸟类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所蕴涵的 文化。

3、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诤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4、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自主探究,不断积累的学习热情。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三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德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本版块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西湖的绿》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雨中灵隐的“绿”、苏堤的“绿”和花港观鱼看到的“绿”。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梅雨潭》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亭的景象。和一次习作。

二、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认识2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 的深刻的句子。

3、积累、背诵优美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 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 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 导学生多层次地深入体验西湖的绿。

2、掌握变换写景的角度和修辞方法的运用。

3、练习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清楚的记录下来。

四、课时安排:11课时

第四板块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课文由三首唐诗组成,皆为七言绝句。千古佳作。《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八十多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在朴实浅易的字里行间表达出阔别家乡几十载,而今白首方回来时的万千感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众多送别诗中的代表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德怀念,全诗主客相契,情景交融,写出了人们共同的普遍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4、了解是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重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五板块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围绕主题选择了三篇文章,分别是《颐和园》、《水乡》、《野荷塘》三篇课文选择取了不同的角度,或描写自然景观的奇幻美丽,或展示烟雨江南的独特风情或描写塞外荷塘的独有的韵味是引导学生感受名园风情的佳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写景,并进一步认识总—分—总的叙述方法。

三、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在头脑中分成一个空间,立体的颐和园景象。

2、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在写景上寄予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四、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六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有安排了《死是千真万确的》、《特殊需要》、《怕什么》三则与名人有关的幽默故事,短小精炼,充满了情趣,这版块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适于儿童阅读,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思想教育。

二、教学内容。

1、认识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

2、感受文章中幽默,体会人物的语言所表达出的聪明与机智。感受人物的幽默与简朴。

3、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人物的聪明机智,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七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有三篇文章,分别是《南辕北辙》、《滥竽充数》、和《爱美的梅花鹿》,从内容上来讲,都是寓言故事,旨在通过故事告诉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南辕北辙》和《滥竽充数》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爱美的梅花鹿 》语言生动形象,描写具体生动。一次表达《我 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的深刻的句子。

3、积累、背诵优美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

悟寓意。

2、掌握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感悟其中的蕴涵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实现自我教育。

三、教学课时8课时

第八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有三篇文章,分别是《看不见的爱》、《圣诞老人的礼物》《地震中的父与子》,都是以爱为主题的,有的表达母爱的,有的是表达父爱的,有的是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及陌生人对他们的关爱。文章描写细腻,表达情感朴实真挚,读起来都非常感人。对身患残疾的儿子充满温情与期待的母亲,在生死之间永不放弃,带给儿子坚强力量的父亲,带给母亲心灵的抚慰与深切的爱的小女孩,充满同情心与爱心的陌生人,我们对他们都产生深深的敬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的深 刻的句子。

3、积累、背诵优美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人物的真挚的情感,体会亲人刻骨铭心的爱。

2、根据不同的情感基调,抓住人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课时8课时

第九板块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我们的祖国山川广袤,河流众多,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喜欢云游四方,吟诗作赋,借景抒情,本版块以“诗人的足迹”为主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出自唐代著名诗人之手,分别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景色中带有苍凉和孤寂的色彩,刘禹锡的《望洞庭》景色描写生动优美富有想象力,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李白《望天门山》景色雄奇、壮观,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重点

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事情,读出诗的意境来。

四、教学课时8课时

第十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安排两篇课文和一个表达。《步行18里》和《生命的药方》都是表达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的事。这里面有父子之情,有朋友之情。为了教育儿子不说谎话,父

亲不惜步行18里;为了能治好朋友的绝症,艾迪不辞辛苦带着德诺去寻找生命的药方。故事生动感人,耐人寻问味。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具体的方法,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领悟作者语言的准确和恰当,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内容是《我经历的一件事》注意教会学生在众多经历的事中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能给自己带来影响的事来写。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的深刻的句子。

3、积累、背诵优美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诚实守信的教育。

2、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领悟作者语言的准确和恰当,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

四、教学课时6课时

第十一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包括两篇课文,一个辩论会、一个表达和一个综合学习活动,《走进书里去》和《不用文字的和信》都是与书有关的文 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创造文字前人 们采取交流的种种方式,旨在让学生对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以及 文字的意义有所感受,进而受到启发,提高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辩论会目的有两个:一是澄清认识,更深 入理解读书的好处,二是学生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有观点、有里有据的表述中,得到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教学时,教师要 按照一定的辩论规则进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的深刻的句子。

3、学会略读的阅读方法。

4、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 积累。

三、教学难点、重点

1、解决字词,独立识字。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的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课时(8课时)

第十二板块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版块共有两篇课文,一个表达和一个综合实践。文章都是写革命者为了解放新中国而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故事和诗歌。选编文章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的教育,激发缅怀烈士,不忘国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爱国情感。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着重叙述了董存瑞炸暗堡过程中英勇顽强、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场面。《我的自白书》以诗的形式向反动派发起挑战,抒发了革命者坚定地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

二、学习目标 独立识字,认识2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者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4、体会通过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继续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能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革命者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上一篇:10年校庆家长讲话稿下一篇:装饰材料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