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2024-07-19

课题组工作总结(夏)(精选8篇)

1.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篇一

教 学 与 课 改 工 作 计 划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七年级(1~4)班和八年级(1~4)的音乐课,同时担任了七年级(3~4)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这对于我

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新的起点。但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学期的音乐课和地理课当中,我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和进步。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1~4)班和八年级(1~4)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八年级的学生能够遵守纪律,接受理论知识也比七年级要快,而且声音音域明亮,感情处理能够参考老师的建议,对歌曲的处理更加细腻和丰富,是演唱歌曲的黄金时期。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音乐课的设置上,分为歌曲、乐理、综合练习、欣赏、器乐学习几大部分,同时还将陕北民歌、校园集体舞等特色教育穿插与教学当中。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二、教学措施:

1、加强备课工作,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认识钻研教材,把握本册教材的重点。

2、根据中学生的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过程,认真识记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力求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3、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难重点,以达到音乐教学中的“低耗高效”。

4、在音乐教学中,力求全面面向学生,以集体练习为辅导主要形式,以个别辅导为次,加强优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

5、注重音乐的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表演,培养骨干,带动班级音乐素质的提高。

6、抓好学期期末考核工作,结合学校音乐第二课堂活动,认真组织复习,抽查,进行教学,作好考核工作。

7、根据学科的特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

2、熟悉教材,了解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体现以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

3、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将 “陕北民歌”、“器乐”等特色教育引进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积累经验,力求教学方法有所突破,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认真细致的上好两个班的地理课,对学校下发的《中考点拨》和与地理课有关的教辅认真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使自己的地理课教学上一个台阶,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

侯 延平2014-8-26

2.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篇二

夏伍华:2013年年底,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我以为,儿童教育同样要让他们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者:哦,这是一颗很有情怀的教育初心。的确,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像是有着独特定位系统那样,时时刻刻在召唤和抚慰我们的心灵。在具体操作上,您又是如何将乡土写作具体定位的呢?也就是说,在您看来,什么是乡土?乡土与写作有着怎样的联系?

夏伍华:“乡土”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故乡、家乡”。家乡用“乡土”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最早出现在经典著作《列子》中的《天瑞》篇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到了今天,乡土已经成了一个热词,表现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两门学科“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在文学创作里,乡土派是基本的创作流派。比如说,著名作家赵树理、马烽的“山药蛋派”,他们的文学创作有很浓的地方气息;著名作家孙犁的“白洋淀派”,他的作品反映的都是他那个地方的生活。还有许多作家的作品自然地带着浓浓的乡土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他写的每一篇小说的背景都是绍兴水乡。所以,乡土与写作有一种血脉的联系。我们把乡土作文与小学生的作文结合起来,这是非常自然的。如果有了乡土的意识,儿童写作质量就可以大大提高。

记者:在您看来,乡土就是写作的源泉,是吗?

夏伍华:是啊。人最为宝贵的生命又是从哪里扎根的呢?是乡土,那一块生命呱呱坠地并度过童稚岁月的土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样忘不了他生命赖以扎根的土地。他曾如此讲述他的乡土情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的故乡不仅跟我的成长,跟我的文字也密切相关。这里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遗址在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在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乡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早期的作品《红高粱》中,莫言曾这样描绘自己的故乡:东北乡位于平原与山峦的交接之地,地势低洼,河道密集,文化底蕴浓厚,不仅产生了自己的戏剧“茂腔”,还有名声在外的“高密三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高密东北乡处于三县交界之外,可谓穷乡僻壤,在天下大乱的年代,是一个盛产灵异和匪徒的地方,也是塑造高密人英雄血性的地方。这地方埋藏着他的祖先,这地方是他的“血地”。

莫言的祖父是第一个给予莫言创作重要影响的人。莫言的祖父虽然不识字,但聪明灵巧,乐善好施,打得一手好算盘,木匠、药房、田亩丈量,样样精通,还博闻强记,精通历朝野史,有着满肚子的故事。母亲是第二个对莫言创作极其重要的人,她的苦难人生和宽厚仁爱,让莫言从小就领略了世间温情,滋养了莫言深沉的爱心。莫言10岁正上小学四年级时,“文革”开始了,于是“停课闹革命”两年。1968年小学毕业时,学习很好但中农出生的莫言丧失了上中学的资格。12岁的莫言一下子沉到了生活的最底层,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这让莫言十分伤感。后来,因为饿得不行,莫言在生产队地里拔了一个胡萝卜吃而被斗,回到家里又被一向正直做人的父母所不容,打了个半死。他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从不开口说话、最后被剥得精光、丧失了羞耻感的孤儿黑孩,《木左河》中因误伤了村长的女儿而屈死在父母拳脚下的小虎,都有莫言童年生活遭遇的影子。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他的乡土情结。所以,当瑞典文学院会议厅里由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莫言正在山东高密的一处普通民居内,与小外孙玩耍后正享用晚餐。这里正成长着一个既扎根乡土又超越乡土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里是他生命赖以扎根的乡土。

因此,我们以为,乡土是生命成长的根,千真万确!

记者:如您所说,莫言的文学确实浸润了他家乡的方方面面。因此乡土对于他来说是多元的,复杂的,立体的,更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在乡土中所经历的一切,也往往支撑着我们几乎全部的认知。但这些往往都是在成人以后的内心感受,作为儿童,他的乡土意识本身是淡薄的、无意识的,在这点上您又怎么看呢?

夏伍华:著名作家柯灵说过一句话“:人生的漫长路起点是童年。儿童出生以后,第一个看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家乡。”所以,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牢牢地惦记着自己的家乡。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你育你的乡土。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部悲欢离合的家族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乡土就种在我们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一样的空气,濡染着一样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会一辈子附在身上,而熔铸成鲜明的个性。

乡土孕育了每个个体对于世界的原初感受,形塑着每个人的世界观的雏形。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从乡土中获得早年生活经验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他成年以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影响的。所以,乡土是生命成长的“根”,乡土与写作也就有了一种血脉的联系。

记者: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乡土写作其实是一个双向的循环过程。一方面是从乡土到写作,乡土给予了写作无限的素材,给予着学生无数次的熏陶;另一方面是从写作到乡土,写作是忠实反映或重构再造着乡土,也直接或间接吐露出学生自身的成长感悟。看上去,这两条并行的线路就好像任督二脉。

夏伍华:是的,可以这么理解,你的比喻很形象。我们认为,乡土作文就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范围内,以学校的所在地或学生出生成长的本土为题材的作文。乡土作文是最具有民族根和儿童心的作文。

记者:作为您的学生,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感受到在乡土写作中,孩子们所见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孩子们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学生写作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真材、真情的缺失,这在乡土写作的立足点上决定了它注定不会是空中楼阁,而恰巧是其最根本的两大支柱。

夏伍华:儿童乡土写作教学区别于其他作文教学的地方,就是儿童乡土写作以儿童生活的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为写作素材,儿童通过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来赞美家乡、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深化情感、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化,是儿童乡土写作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让习作教学走向高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提炼出乡土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

题材丰富性。上虞是虞舜文化的发源地,历代乡贤辈出、群星灿烂,乡土写作资源极为丰富,开展乡土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乡土人文熏陶下,产生写作兴趣,贴近现实生活,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内容乡土性。乡土文化的丰富性,为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记述名胜古迹,描写山川秀色,讲述乡贤故事,介绍特色物产……可以让儿童获得多种表达方式的锻炼;而记录乡土歌谣、整理民间传说,又可以使儿童初步接触文学创作活动。乡土文化为儿童习作提供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形式多样性。可记述名胜古迹,描写山川秀色,讲述乡贤故事,介绍特色物产……还可以在记录乡土歌谣、民间传说等活动中尝试文学创作,提升写作品质。乡土作文有多样的表达题材:第一,乡土歌谣;第二,民间传说;第三,民间故事;第四,人物访问;第五,参观游览;第六,静物素描;第七,民风评论。

主体体验性。通过对家乡的地域特色、文化沿革、名胜古迹、乡贤名士、民俗风情和地方物产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感情,并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相信这可以为儿童的表达和交流带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写作的强烈欲望。

记者:基于您说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欲望,我在采访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翻看学生的习作,不少学生的作品都已经带有了浓浓的家乡味、深深的故土情。不刻意修饰,但是很能打动读者,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比如学习的诀窍或教学的诀窍。

夏伍华:与其说是诀窍,不如说是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写作教学的优势。我认为开发乡土资源,开展乡土写作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1.催生写作情感。乡土写作教学内容越贴近儿童生活,儿童的写作兴趣就越高,写作主动性也会越高。

2.丰富写作题材。乡土写作教学形式越回归乡土,儿童的写作自由度就越高,写作个性化也会越鲜明。

3.提升写作技能。乡土写作评价方式越贴近儿童心灵,儿童的写作自动化就越快,写作习惯也会越容易走向自觉。乡土文化与儿童写作的结合,从本质上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互为一体的性质,真正使习作成为儿童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3.韦安夏:我期待结束工作的那一天 篇三

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简称“WFP”)和联合国部分驻京机构的办公地址都在位于北京三里屯使馆区的联合国大楼里。在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亮马河一湾碧水环绕于此。这个所谓的联合国大楼其实是一座三层楼的小建筑,比起CBD和金融街的高大写字楼要寒酸得多,不过,门口层层把守的武警和门卫却让它少了奢侈而多了神秘。

夏日的北京烈日炎炎,联合国“小楼”里的清凉与安静隔绝了外面的炎热与浮躁。与门口的戒备森严相比,记者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打交道顺利得让人惊讶。穿着一袭花裙子的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韦安夏(Anthea Webb)女士如约出现,按照中国现在的叫法,老外韦安夏是个“70后”。

“这是一份我心仪已久的工作。”

《环球慈善》:可否请您介绍一下个人的经历,你来自哪个国家,是怎样成为WGP的一员的?

韦安夏:我来自澳大利亚,当我还在上大学时,就开始参与一些联合国志愿者活动,具体来说是救助难民的活动,这样我得以有机会去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比如秦国,还参观了柬埔寨难民营,那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意识到我十分愿意从事此类工作,太学毕业后,我就到香港参与相关的志愿活动,后来我又去了罗马,在一个向全世界难民提供援助的非政府组织工作,这样让我最终能够来到WFP这个联合国组织,WFP不但帮助难民,还帮助那些处于饥饿之中、需要帮助的人们。

《环球慈善》:您何时来到中国工作?

韦安夏:2007年3月我来到了中国。这是一份我心仪已久的工作。

因为我认为在中国工作肯定会很吸引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抗击饥饿和解决营养不良问题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虽然中国不再需要联合国的直接帮助,不再需要我们提供粮食,但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这些先进经验,

《环球慈善》:那么,您在中国工作期间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我们分享?

韦安夏:当然,有很多,怎么选择呢?

我对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记忆犹新,他呼吁大家齐心抗击饥饿,他的演讲十分诚挚,我还记得他说,如果还有贫穷的母亲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我们就应该求存异,齐心协力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最让人欣赏的地方在于,中国高层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积极向WFP捐款,时此,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另外一次难忘的经历就是汶川大地震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给予援助,而不是援助了多少,我们一共捐赠了价值50万美元的食物,而且根特别的是,在其他国家工作的WFP中国雇员一听到消息后都立即赶回来协助我们。

“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在人们没有足够粮食的时候去帮助他们。”

《环球慈善》:从成立之初到现在,WFP取得了什么成果?您认为四十几年来它肩负的任务有变化吗?

韦安夏:自WFP于1963年建立以来,我们做过许多工作,一共帮助了大约十亿贫困和饥饿人口。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在人们没有足够粮食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如果人们遭遇灾难,无论是地震,旱灾还是战争,或者人们过于贫穷而买不起食物,我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例如,在过去30年中,我们在中国就曾经帮助过3000万人,向他们分发食物,并宣传与政府统一的价值观念。

具体内容就是我们一直在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民种植粮食、修建公路,种植树木、防止环境恶化等等。在这个改善人民生活的过程中,有些工作方式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对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这和我们建立之初所做的工作有很大不同。那时我们主要是向人们提供粮食,让他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发生了,例如巴以冲突,南非和埃塞俄比亚严重的旱灾等。这些国家对于粮食的需求都很大,以至于我们所剩余的资金很有限,无法帮助这些国家去防止灾难的发生,也就是防患于未然。但是,只要有危机发生,我们还是依然会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其中。

《环球慈善》:除了天灾,还有一些灾难是人为造成的,例如战争。

韦安夏:的确有一些灾难是由于战争引起,有时这些战争是资源稀缺造成的。例如,如果人们无法养活家人,没有足够的水来浇灌庄稼,这时粮食,水和土地都成为稀缺资源,人们之间就产生了竞争。但如果人们的生活好起来的话,他们就不必为这些资源竞争。

另一方面,比如旱灾发生时,地面没有足够的雨水,这时即使是并不严重的旱灾也能迫使本来就很贫困、无法养活自己的人们变卖全部家当,让孩子辍学,使得他们接下来的十年里都生活在贫困之中。所以,我们就尽力帮助他们种植粮食,并使这些粮食在市场上得以售卖,最终让孩子重返校园。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环球慈善》:当前全球饥饿人口的数字又升高了,超过了10亿。WFP的工作并不乐观。您认为当前粮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和金融危机有关吗?

韦安夏:现在饥饿人口数刚刚超过10亿,自从我们开始计算饥饿人口数以来达到了一个新高。其中的原因并非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养活所有人。问题是,许多人只是买不起或者买不到粮食。去年,我们看到粮食价格攀升很快。这和竞争激烈有关。固为需要粮食的不光是我们人类,还有需要喂养的牲畜,还要开发成生物燃料。

事实上,人们越是贫穷,在粮食上的花费比例就越多。今年全球还爆发了金融危机,因此,即便国际市场上的谷物价格有所下降,但在超市里和贫穷国家的市场上,大米的单价依然持续上涨。但贫困人口的收入却下降了,因为他们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常常需要依靠外出打工的家人寄钱回家。

《环球慈善》:您刚才提到粮食开发成生物燃料的问题是不是在西方国家更为普遍?

韦安夏:这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也包括在其中。

《环球慈善》:现在全球也面临着能源危机,那么这和粮食危机是不是会有所冲突?应该先解决粮食问题还是能源问题?

韦安夏:人类生存的利益当然应该总是放在第一位,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回答。现实情况要为复杂,因为人们在交通方面也需要能源,而粮食可以开发成燃料。而且人们同样也会受到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人类生存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是说起来简单。最难之处还是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2005年,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而成为粮食输出国。”

《环球慈善》:现在WFP在中国的主要工作是

什么?

韦安夏:WFP在中国主要协助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学习中国在抗击饥饿方面取得的伟大经验。因此,去年我们不仅接受了中国政府960万美元的捐款,同时也得以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为何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如何用低于全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

《环球慈善》:中国在脱贫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于其他国家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韦安夏:当然有了。首先中国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政局的稳定。中国制定了长远目标,就是要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有足够的粮食,因此,其他国家要向中国学习的第一点经验就是,永远将人民和他们的基本需求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其他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人民没有足够的粮食,国家也不会实现经济发展,所以,中国很明智地尽力提高粮食产量,将可利用土地最大化,投资发展农业高科技。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可能取决于当地的条件、环境和文化,但重视人民需求绝对是其他国家能从中国学习的最宝贵经验,

《环球慈善》:说到此,您是否知道袁隆平?

韦安夏:是的,我知道。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如果国家意识不到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袁隆平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环球慈善》:WFP是否觉得中国政府是你们一个成功的合作伙伴,是合作的典范?

韦安夏:当然了,可以说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就减少饥饿人口来说,中国的成绩最为显著2005年,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而成为粮食输出国。虽然我们依然时刻准备着帮助贫困国家,但每当有国家不再依赖于我们的救助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骄傲。有许多国家曾经接受过我们的援助,现在都不需要了,反而可以回头支持我们的工作并援助其他国家。

《环球慈善》:除中国外,还有什么国家不必再依赖于WFP的救援?

韦安夏:例如韩国,土耳其、曾经是前苏联成员的那些国家等,我们在这些国家都有过援助项目。

《环球慈善》: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粮食援助了,但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人都忘记了饥饿的滋味。例如,许多大中城市的人生活都比较富裕,不缺吃不缺穿。那么,在当前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韦安夏: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也许那些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人不记得,但他们会从父辈那里听到有关饥饿的故事。这是很独特的一点,他们因此有机会感受到自己和这些饥饿的经历相关这就能鼓励他们采取行动,支持WFP或者其他抗击饥饿的机构,如中国扶贫基金套的工作,这些机构一直竭力使所有中国人即便是最贫困的人都能造上健康生活。我希望人们可以明白,虽然现在大多数人生活很富裕了,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包括中国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

《环球慈善》:WFP在中国的支持度和影响力正在上升。我看到你们网站上有一些公益项目和一些游戏设计得很有意思,比如“粮食力量”和“行走天地间”这样的项目。有没有考虑过加强这些项目的推广,增强和媒体之间的合作并提高WFP的知名度?

韦安夏:和媒体之间的合作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要让人们知道,在不久的过去,中国有许多人都品尝过饥饿的滋味,但脱离饥饿并非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尝试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做出改变。而且有些活动其实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例如通过“免费大米”这个网站,你只点击鼠标就可以得到为他人捐助大米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获得知识。

我们提高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启用名人宣传,最近就和李宁合作来宣传WFP的工作。他是个很特别的人,虽然出身贫穷,却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这并非但仅因为他在体育和商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有一颗宽广的心,随时做好准备去回馈社会。

《环球慈善》:为什么会选择李宁来担任WFP的形象大使呢?和他的合作始于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是之后?

韦安夏:奥运会后,当我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我目睹了他点燃火炬的过程,太酷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的故事,这使我联想到,无论是谁,只要艰苦努力、健康饮食都可以到达世界的顶峰。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别人发现你有某方面的天分,愿意一路帮助你,人生就可以改变。这和WFP的价值观很符合。而且李宁是广西人,而广西正是WFP重点资助的地区之一。我越是了解他,就越觉得他很适合做我们的形象大使,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WFP。

《环球慈善》;刚才我们谈到了WFP的价值观,可否详细阐述一下?

韦安夏:我们是联合国下属的救援机构,我们真心期待有一天不再有工作的需要。只要全世界人民,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住在哪个国家,都可以得到安全、健康、营养的食物,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就能停止工作。但在此之前,只要还有孩子的父母没有钱或者由于战争买不到足够的粮食,WFP就会去帮助他们。我们的工作主要秉承三大原则,第一点是保持中立,我们并不代表任何国家的利益;第二点是公平公正,也就是说我们平等地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无论其来自哪个国家,无论其信仰如何;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道主义,我们工作的立场都基于人们的需求之上,而不是经济发展、安全或是其他关于人类需求的说法。

《环球慈善》:现在饥饿人口又有所上升,您个人对工作前景,工作的意义有何感受?

韦安夏:虽然保持乐观很难,但我必须保持乐观。我经常提醒大家的是,过去在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人预言,有一天全世界的粮食终会耗尽。但这最终没有发生。而且,我认为人们终会明白,当其他人还在被没有充足的食物困扰时,我们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但很矛盾的一点是,人们越是富有,就越容易忘记那些生活依旧贫困的人,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富有的人,但他们很容易忽视那些穷人。

4.2014年夏学校工作总结 篇四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4年上半年,我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突出重点工作,注重工作落实,创新实践,培养特色,实现学校重点工作有了新突破,各项工作有了新发展。回顾2014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中央精神,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我校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结合教育实际,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创新活动载体,深入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1、坚持领导带头,学习教育突出一个“深”字。我校领导班子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育中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六个带头”,即带头开展调研、带头学习必读篇目、带头上辅导课、带头开展学习交流、带头谈学习体会、带头撰写学习心得,形成校领导带头深入学、一级带动一级学的生动场面。截止目前,我校领导班子已开展集中学习80学时,组织全体党员教职工开展集中学习12场次,校领导带头上党课3次。班子成员形成了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

良好局面。

2、坚持聚焦“四风”,听取意见突出一个“真”字。学校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深入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及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点对点了解师生所思所想、背靠背征求群众意见,找准找实存在突出问题,听细听真家长群众反映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及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发放征求意见表300份,共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30多条。

3、坚持边查边改,整改落实突出一个“实”字。我校对查找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梳理分类,专门建立问题台账,并坚持从广大师生家长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实际问题入手,迅速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和措施,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真正让广大师生从活动一开始就能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4、坚持真查实督,检查指导突出一个“严”字。我校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工作作风和师德师风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起来,在检查指导过程中坚持原则问题不变通,方法步骤不走样,活动标准不降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目前,全校教师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5、坚持两手抓,常规工作突出一个“精”字。为了转变教风,增强学风,学校制定了工作作风转变意见,在班子成员中落实教学活动督查 “123行动”,即:每个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审两科教案、查三科作业。在教师中开展 “五个一”活动,即上好每一节课,发表一篇论文,制作一套课件,成就一批“学科带头人”,至少开展一次家访活动。我校组织优秀教师队伍前往蔡庙初中进行了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庆城县参加了甘肃庆阳赛区汉字听写大赛,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团结上进的学习标兵、三好学生。我校七年级助人为乐的好少年陈倩、田亚静、麻森虎同学先后被县市命名为“雷锋式好少年”和“见义勇为好少年”的光荣称号,他们的典型事迹在庆城电视台、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甘肃日报进行了报道,成为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结晶,也是广大师生和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二、加强道德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教育法律法规,提高了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

2、加强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学校大会、各年级会议、团队活动,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继续以多种活动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融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教育等于一体,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第四届田径运动会、纪律学风整顿大会、“纪念南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征文演讲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校班子成员做到了精诚团结、紧密配合,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充分发挥了领导集体战斗堡垒作用;其次,班子成员既分工又合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探索管理之道,随时准备局管理水平测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有多名教师函授或自考大学本科,在教师学历全面达标的同时,本科学历教师占总数的50%以上;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先后派遣多名教师进行各类培训,提高了队伍素质;三是抓好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普通话考试;四是深化职称改革,实现职务和岗位相结合的聘任机制,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五是做好了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确认工作。因此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已经形成,为学校教育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5、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校长徐进艇亲自收集整理了《“新教育实验”理论》,做为全校教职工学习的理论资料。开学初将此书分发各个教职工,教职工认真学习,新教育理论迅速提升,将“新教育实验”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为做好新教育,学校根据县局新教育实验的要求,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徐进艇任组长。

三、加强行政推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1、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不断提高全体师生思想素质为目的。我们做到新学期开学,全体校务会成员提前返校,研究部署新学期工作,及时召开开学典礼,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对新一学期工作、学习目标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召开教师大会,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对学期工作提出奋斗目标及具体要求,保证了学校按时开学,各项工作忙中有序。紧接着各部门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班务计划相继出台,通过贯彻实施,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2、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有目的政治学习制度。采取宣传、宣读、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上级有关文件以及各级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会议精神贯彻传达,通过学习,教师们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

实施素质教育规定、教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更加意识到形势逼人,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紧迫感。

3、加强值周工作。由学校领导值周直管,值周教师具体分管,绝大多数值周教师能履行好值周职责,做到按时考勤、检查清洁和纪律、处理偶发事件,晚上坚持值班守夜;校务日志记录详细,评比公正准确,总结全面具体。努力做到“提前上班,最后下班,时时有身影,处处有声音,辛苦你我他,安宁全校人”。

4、加强班务工作。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学校行政领导下,召开班主任会议。各班主任基本能履行职责,具体实施学校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成绩较为显著。

四、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1、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我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本学期我校有以下老师取得了县级论文奖:李琼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获一等奖,孙良辰的《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获一等奖,胡迎春的《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感悟》获一等奖,党海霞的《初中英语素质教育之我见》获一等奖,高小刚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历史高效课堂》获一等奖,缪骞的《让我轻轻的告诉你教书育人是一种自觉》获一等奖。

2、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本学期,踏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按教学计划开足了体育与健康课、音乐课及美术课,保证了教学时间。

3、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认真落实政策,对所有学生免除杂费和课本费,落实对寄宿学生家庭贫困生的生活补助。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今期一开学,教务处就拟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准时安排好任课教师,按时排好课表、作息时间表、值周轮次表,使学校一开学就走上正轨,有条不紊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5、加强毕业班工作。纵观本期毕业班工作,由于领导重视,作到了“早”和“实”。尽早落实毕业班任课教师,多次召开毕业班任课教师会议,下决心订措施,鼓动打好总体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送生任务。毕业生为359名,考入全县前10名学生有4名,升学率为76%。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一是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搞好法制讲座,提高师生法制素质;二是做好教务校务公开,学校的管理措施,经费的开支,均接受了群众的监督。

2、加强教育廉政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以学习宣传为重点,努力构建学校“大宣传”格局;三是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促进行业

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3、加强经费管理。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学校没有乱收费现象,实施以收定支的经费预算制度,学期初编制了有效预算,并在实施中严格执行,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了合理使用。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

1、下大力气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我们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距离学生规范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利用多种途径及多种有效方式,请进来,走出去,开阔教师视野,创设更多便利条件,搭建更为有效的学习、研究平台,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

3、继续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力度,有效处理好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继续加强班风、校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性,有效推进校园“三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5、我校在中医院移交过来的两幢楼附属工程还没做好

情况下,融资近2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舞蹈室、声乐室、器乐室、素描室、绘画室、书法室、围棋室、图书室及理化生三科9个实验室。虽然教学硬件设施已初具端倪,但是仍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完善细节工作。

我校将扬长补短把学生乐意不乐意、家长满意不满意、社会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不断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攻坚克难,加快健康发展步伐。进一步促使学校特色更明显,亮点更亮。

凤城初中

5.化学经验总结夏铭 篇五

夏铭,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成人本科学历。1987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从1990年3月至今在坝墙子学校工作,从事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曾经获得镇学科带头人、镇师德标兵、三次获得盘山县化学学科带头人、盘山县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在盘山县教学大赛化学学科一等奖、在盘锦市教育科技节中,参展的教具两次获得盘山县教具三等奖,两次参加国培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四次盘锦市中考评卷工作。

一、潜心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首先阅读课标,弄清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然后吃透教材,仔细查找和挖掘本节的知识点,根据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积极思考和讨论,经过讨论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认真设计不同梯度的习题,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和强化,最后将知识点迁移和延伸。

为了弥补自己思路的不足,我在网上查找优秀教师的教案和课件进行参考、筛选,把别人的亮点充实到自己的备课之中。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博取众长兼收并蓄,力求把课件做得完美,力求使课件成为上课时最有力的辅助手段。

例如,我在讲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首先认真阅读课标和该节教材的内容,然后确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研究每一个知识点的创设问题情境,理清哪些是通过复习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实验观察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的知识

点,哪些是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迁移和延伸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备课和上课,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化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

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课堂高效

1.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严格要求自已和学生,坚决不使用方言,不读错字音,如:物质(zhì)学生读成物质(zhǐ),电荷(hè)读成电荷(hé),混(hùn)合物读成混(hǔn)合物等.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中我也十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如“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同时”加入等等。

在讲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时,我做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等三个实验,加以对比总结,得到大理石与稀盐酸是制取二氧化碳比较理想的药品。

2.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又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活学活用,例如:讲到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相互化合时,把它们得电子的能力的能力是不同的,相差悬殊,就像一个小孩(金属原子)和一个成年人(非金属原子)抢东西,因此推知一般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讲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时, 把得失氧比作商品经济中的买卖交易;讲述原子构成时,我把原子核比作夏天的路灯,核外运动的电子比作路灯下的蚊虫;讲述化合价时,一种原子和其他原子相互化合时,化合的数目,比作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的讲价,如果成交,即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等.通过这样的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学生听课效果特别好。

三、授之以渔,加强方法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上我着重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假设与猜想,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同自已阅读,有利于学生积级思维,开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样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等生“吃得饱”、“学得好”,使学困生 “跟得上”,各有各的收获.四、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在教学中,我非堂注重资料的积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我潜心钻研,精心编制《化学知识规律总结》小册子,深受学生欢迎,例如有关 “三 ”字问题,有关化学之“最”,有关物质的“制取”问题,有关“构成”和“组成”,有关物质的“俗名”等,进行归类总结,把知识点,重难点,学生迷惑点等尽收其中,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得力助手。

总之,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个人的努力下,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

6.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篇六

春夏秋冬,四季变幻。春去秋来,亘古不变。落叶归根,一叶知秋,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担任大学生村官已近一年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仿佛就是发生在昨天。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使我感慨万千,在村委会工作的这段时间使我体会颇深。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到铁刹山村委会担任村书记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自己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有喜又有忧,喜的是自己即将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我的梦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忧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适应,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尽管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但是由于长期在外读书,对于农村的现状我一点都摸不着头脑。为了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踏踏实实做好老百姓期盼的事,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的和谐环境,为农村致富奔小康奠定较好的基础,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想想刚进村委会的那段日子,青涩的我尚有犹豫。但是淳朴的民风、朴实的村民,使我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融入了农村工作。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广了,待人接物更加成熟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开阔了。经历了最初的懵懂与茫然,完成了从学生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身份转换。

2010年11月16日刚到村里,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国家十年一次的大事,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尽早熟悉村情和村里的各项工作,我充分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利时机。由于前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对普查的内容及相关工作不了解,于是我就找来资料学习,边学习边工作,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同事,在和同事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工作。

到村任职之初,我从最初的日常小事做起,从服务群众做起。如帮助村民做打印复印资料、出具证明、提供咨询等工作,这些小事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的拉近了我与村民的距离,并且很快便得到了村民的认识和了解,也使自己顺利的完成了从“村官”到“村民”角色的转变,迅速融入到了农村工作中。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最形象的比喻。上级部门的任何一项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去执行、落实。在工作中,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能眼高手低,要抱着尊重与学习的态度,主动向老党员、老同事请教工作方法,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今后的日常工作积淀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村官”,我和村委会的其他成员一起,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投身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各项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村委会的得力助手。在今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我积极带头发动宣传、统计,大力宣传惠民利民政策,起早贪黑,通过我及村两委成员耐心细致的动员,使得我村的新农保参保率达到了90%多,许多农户积极参保,尽享党在农村中的这一惠农政策。此外,我还协助村两委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粮食直补、“两项制度”衔接和2011年低保户数据资料的录入等工作。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确保任务尽快保质保量完成。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围绕农民群众的需求热点,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阵地,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今年,为配合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农家书屋”的设施建设,我担负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从图书分类、主题标引,到组织目录、组织藏书,再到读者服务等等都由我一手负责,看到村民们能够在闲暇时节高高兴兴的到这个书屋来看书、借书,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在看到村工作人员对电脑知识、复印打印技术掌握不够的情况后,我除了主动承担相关工作之外,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两委人员的电脑知识、办公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教习。

在村里工作的这段时间更让我认识到,做好村官首先要有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农村的社会情况、人际关系比想象中的复杂。只有自己融入了这一环境才发现,这里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没有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但却有错综复杂的家族、人际关系,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因此,每一个年轻的村官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村里的老同志,向他们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可自以为是。

当村官要做到“三勤”。一是口勤,放下架子,甘当学生,不懂多问,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别人先进的工作经验,熟悉掌握村情民意。多请示、多汇报,多交流,多接触。二是勤动脑多思考,对问题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三是腿勤,对于组织交办的事,做实做好。做实事做好事,多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要沉下心,在琐碎小事中熟悉工作,锻炼自己。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村书记助理,担负协助村书记工作的任务。因此村官除了在开村委会,支委会时准备策划好会议,其他任务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可能仅仅是帮村民讲解一个法律条文,协调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但这些小事却关乎百姓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丝一毫总关情。所以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最忌好高骛远,不求实际,应从点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当好村官要有丰富的知识。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及国家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工作水平。在村委会平时工作比较多,但是要利用晚上学习,特别是趁自已年纪轻、刚从学校毕业,有较好的记忆力和学习基础,要制定出学习计划抓紧时间学习,掌握法律法规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养成记录工作日记,坚持撰写工作心得,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水平、写作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当大学生村官,只有把自己主动融入村委会这一集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战胜刚出校门的青涩和茫然,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充实的生活,也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一份宝贵的经历。村里的日常工作是烦琐的,在如此空旷的大舞台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就像一个人使劲向前挥舞着拳头却无法找到着力点,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有些许迷失。说到底,这就是工作切入点的问题。一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要做好日常工作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勤写、勤记、勤反思。对平时的会议记录、走访记录、工作安排等要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归类,以便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区分轻重缓急。同时要及时记录发现的新问题,以便及时研究新对策。工作的收获也要及时的归纳总结出来,形成文字的东西,以便总结经验。

7.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篇七

确切的说,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两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同一体。感恩教育既是一种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和人性教育。它对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唤起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消除自私自利的心态,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是其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首先,感恩教育抓住了大学生道德最薄弱的环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思想、自我中心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贡献。这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孜孜以求的。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从终极目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和最高任务。人在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寻求全面发展的问题。单向度的人掌握不了人类文化的整体价值,偏执一端常常导致不完整的人生体验,使得只有一次的生命得不到充分的展开,给寻求尽可能完善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学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修养。而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情感的培育的单向教育的弊端,契合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2 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智育与德育失衡,感恩教育被忽视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的高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考研率和就业率,大学教育沦为找工作的工具,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这都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够,特别是忽视感恩就与有关。感恩教育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

2.2 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

感恩教育的内容应当是系统化、序列化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常常会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奇妙,认为是在应付差事,是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倾向于罗列学校举办的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这无疑成为感恩教育的短期行为。

2.3 感恩体制及评价体系不明确、不完备

我国学生守则在制定时都是在宏观上的要求,缺乏具体实现目标的步骤,很难落实,起不到约束学生的作用。事情的好与坏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而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衡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再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振撼。

3 重构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进行系统的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高校感恩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肃清对感恩意识的误区,为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教育者要悉心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这些大大小小恩惠的价值。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

3.2 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使感恩教育“生活化”。辅导员是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与学生接触密切,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其观点也易于为学生接受,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而要充分发挥其表率示范作用,身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情怀。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要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育效果。

3.3 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共同开展感恩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四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做到“四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要进行大学生感恩教育,四个环节的力量不容忽视。以学校感恩教育为主,家庭、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组织共同开展感恩教育。学校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其教育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家庭、社区进行感恩教育的盲目性,又促进了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能够按照一致的德育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恩教育。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春春,唐如前.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成因及教育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

8.课题组工作总结(夏) 篇八

语文究竟是什么?我想语文课本只是小小的池塘,我们利用这套序列内容来锻炼孩子游泳的技能,扫清障碍,它的外面还有供孩子自读的读本、杂志等宽阔的湖泊,更有无边无垠、惊涛骇浪的各类书籍与生活实践等有字与无字的书本。大海,就是今日《课程标准》里强调的语文课程资源吧!

我们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哪些资源,资源的比例如何把握,选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这些课程资源?当语文课本学习的宝贵时间很多让位给了阅读、写作等活动后,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课本学习,如何避免基础知识不牢固、课本选文解读肤浅等问题,尤其如何用以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课本学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成了当前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的瓶颈。这就使我感到,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实验中,科学地整合和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这一课题实验需要突破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定位“语文主题学习与资源构建”这一视角,以期在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构建上获得突破。

二、实验设想与过程

我们在这一轮实验中主要做了如下内容:

1.继续实践大阅读理念

从学习资源方面入手研究语文教学,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症结。新课标对课程资源做了详尽的总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在此基础上,归纳为四类:文化传媒、自然、社会生活、自我。语文课本、课外阅读、各科课本材料、各类日常说明书、影视、网络等媒体(有字之书),自然、社会、个人心理(无字之书)等都将成为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由此,我们首次提出“大阅读”理论:对一切事物(文字、音像、自然、社会、自己内心)的关注、感悟、解读。强调关注意识,让学生有精力、有兴趣、有目的、有灵性的观察、鉴别、思考尽可能多的事物,并随时写出一定的见闻感受。

2.切分三大板块

依据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把语文分为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生活三大序列,由此学习内容可以切分为三大板块: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综合实践与写作。

3.实施“二三制”课时分配

课时毕竟有限,我们必须做到每周课本学习二课时,课外阅读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共二课时。

4.改进语文课本教学思路,大幅度裁减课本学习时间

总体上,改课时预习为单元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分单元归类整理字音字形、作家、词义、背诵名句等知识点,对单元内容和每课内容主旨整体把握,把对基础知识一课时一解决变更为单元总体归纳。使学生目标明确,集中强化突破。每单元课上集中归纳订正共一课时。这一点在过去单元预习课中进行过,目前仍会有争议,但效果明显。它根本改变了基础知识花费时间多,却效果不好的弊端。

细微到每课时,分为精读示范课,每课最多一课时,自读归纳课,几篇自读课文提出几个共性问题一节课完成,精读课文也可以归并阅读。每单元一般两周内,三课时完成。节省出时间,进行语文拓展和兴趣活动和大量同步课外阅读。

在综合处理上,设置专题活动课:全册古诗词集中学习,现代诗歌集中学习,这两类少的可以合并一课时,主要设计为诗歌朗诵比赛,老师点拨节奏重音语气,最后老师勾画名句强化重点。适合小品剧表演的课文,分组准备集中表演展示,作为增加快乐的才艺展示课。此外可安排名著交流课,写作展示讲评课等,此类都要做好总结和奖励。

5.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了“定标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课堂讨论质疑—重点训练—体验反思”的路子,提高课堂实效,以压缩课本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建立各类成长档案

设定基础积累、阅读、作文成长档案,并有语文一日、一周、一学期评估表。

7.加大阅读量,努力推荐美文佳作

在课题实验用书基础上再推荐实用佳作和学生优秀习作集。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我们利用改进资源结构节省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借阅系列图书,全班统一阅读相同书目,每两节课拿出20分钟进行内容和体会交流,可以作简要内容梗概或感想总结,也可以模仿所读丛书的主题进行相类模仿创作,还可以将一本书做成一张手抄报集中展览评选。如阅读《想象天地》后模仿写一篇童话、寓言、科幻等;阅读《至爱亲情》后回忆最感动自己的亲情故事;阅读《亲近文学》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学样式,进行小说、散文、诗歌等仿写。由于我们课本讲授时间减少,每周可以利用2~3节时间让学生阅读主题学习系列与课本配套的书目,加上课余时间和阅读兴趣活动课时间,每一到两周,学生可以阅读完一本书籍,其容量接近一册语文教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可以阅读12本左右书籍,加上日常订阅的杂志等,阅读量超过过去整个初中三年的量。这样巨大的阅读量,自然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8.努力挖掘学生佳作,完善学生作文,不断优化

利用作文成长档案,显示作文优点与不足,分类优化,学生作文按ABCD分为四级,逐级晋升。现在我们学生训练一年后,基本晋级A级,学生每年都有上百篇文章获奖与发表。

三、实验效果与反思

我不想吹嘘我们的成绩,有我们优异的成绩、学生数以百计的作品,和学生由衷的喜悦与社会的赞誉为证。只是常常回顾起过去没有足够图书时,和学生一起靠幽默和搜集资料来引动学生兴趣的艰难和哀伤,就像看着孩子们在泥潭里洗澡,浑身脏兮兮的,还得让那些孩子跳下去,似乎这才是孩子们的唯一世界;就像无米为炊,一群孩子抱着饭碗,瞪眼看着你,你只有让他们盛上水,一遍遍喝着洗碗水;我们痛惜一届届孩子失去了最佳读书生长期;就像站在枯井中,带着应试的镣铐,却想跳一曲新舞,感受着教的累,学的苦。但是,我知道倡导新课程理念已经很久了,或许这样的故事过去了,很多问题根治了,但是或许还有未知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功利心和责任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和谐美好的境界。

上一篇:导购颁奖词下一篇:家具建材市场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