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2024-07-28

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1篇)

1.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2018年九月份,我有幸通过网络授课的崭新形式,参加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老师”的专题网络培训。网络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使用网络进行课程的观看,方便又利于温故知新,受益良多。

我从毕业后就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我所毕业的母校工作,我很欣喜能够在我所热爱和熟悉的校园里继续工作和学习。但怎样才能够做一名好老师,怎样才能贯彻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真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的命题!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我深深地感到肩负使命的厚重。教师是默默的园丁,是勤劳的耕耘者,是殷切的奉献者。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最重要的岗位,因为正是教师,培育了人才,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浇筑最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此,教师还是一个极富挑战的工作,只有自身强大了和完善了,才能更好地去滋养莘莘学子。

带着这样的使命,以审慎恭敬的态度,加强师德师风的认识,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才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才能不愧于心,不愧于“老师”这一称号。具体如何树立师德师风,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师职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认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这些都源于教师的高尚品德与风貌。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理解教师是诲人不倦,对知识和真理孜孜以求,教师是无私奉献的,教师是不求回报的。只有这样,才能无欲则刚,才能做好教师。

其次,对教育理念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在讲台上去传授知识,还在乎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作为被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教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言谈举止都大方合宜,态度恭俭,处处表现出涵养。同时,不断开拓眼界,丰富认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涵养,为人师表。

我想,在认真做到上述两点之后,再结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一定可以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2.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篇二

一、充分准备、周密计划

在接到相关任务后,我以预研和前判为主线开展准备工作。预研主要解决技术类问题:对网络服务器、周边设备设置、平台功能等,进行充分测试。对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和华东师大网络学院等单位沟通,确保在大规模使用网络平台前,对各项技术要求了然于胸,留足提前量。在时间上,预研工作在网络培训开始前一个月启动,持续约二十个工作日。预研工作的关键是测试。平台管理员只有对网络平台的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充分测试后,才能找出大规模正式培训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制约问题,提前做出预案,避免措手不及。

前判主要解决程序类问题:对网络培训中平台使用涉及到各方面产生的需求、问题解决流程等,和我院师训、教研等部门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网络平台管理员不仅是技术支持人员,也是整个培训管理的参与人员。在整个网络培训中,平台管理人员是与各方面打交道最多的人员之一。主动保持和各方的良好沟通,是网络平台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在工作中,平台管理人员处在第一线,对于具体工作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不能“打闷包”,不能“临阵磨枪”,必须和各方交流意见,提出想法,争取得到各方的支持。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平台管理员应做到对培训中可能发生的操作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在网络培训的设置过程中,我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建立,使得每位参与培训人员能获知较明确的计划安排。这种做法能减少助学教师和学员对于网络培训的迷茫感,缩短进入角色的时间,增强他们对于网络培训的接受度。通常,电子档案袋包含培训项目计划书、培训时间安排表、培训讲义等内容。一个较为顺畅的开始,能大大增强各方对于网络培训成功开展的信心。通过细致周密的计划,并以预研和前判为重点,能确保网络培训发挥正面效应。

二、组建队伍,明确任务

队伍建设是做好网络培训平台管理的关键。网络平台中涉及到基层学校事务面广、量大,单单靠平台管理员很难完成全部工作。嘉定区的做法是以各校师训专管员为主,建立一支教务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学校数据的更新同步、学员账号查询、学员学习管理、信息反馈等任务。教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对教务管理队伍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培训。在培训中以理念先行,以体验式培训为主,通过互动交流进行。教师培训管理办公室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凤光宇开设专题讲座,提升人员的理论素养。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培训功能的应用,让各校师训专管员率先体验网络培训的整个过程:培训设置、课程设置、组班、选课登录、参与学习、学习历史统计等。通过对网络培训的体验,使得教务管理人员感受网络培训的优势,消除对新技术、新事物的畏惧心理。教务管理人员以助学教师、学员等多种身份,转换角色使用网络平台的各项功能。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培训,教务管理人员对自己承担的任务和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提高认识,激发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培训后,教务管理员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交流经验,分享乐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整支队伍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掌握了所需的技能。

网络培训在时间上跨度较大,我们通过分时目标的制订,使得参与培训的各方明确自己的任务,也使得“马拉松式”的培训在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和管理力度。分时目标有助于网络平台管理者聚焦工作重心,将注意力集中到实施的难点和重点上,并根据工作进程及时转移注意力。分时目标的制订过程,也是对网络平台管理任务的分解过程。通过分解繁杂的工作任务,有助于平台管理人员系统地思考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通过对分时目标的整体设计,也有助于调动各方面及时投入资源和主动配合,使网络培训进行得更流畅。

嘉定区网络培训平台管理的各阶段目标具体如下:2009年7月~9月,网络平台部署,主要解决学校数据、课程包装和安装问题;2009年10月~12月,网络学员、助教数据初始,确定网络培训课程和对象;2010年1月~2月,确定网络培训考核、班级学员,初步开始培训;2010年2月~3月,细化教学设计,确定作业和讨论设置;2010年3月~8月,平台流畅运作,数据统计及时;2010年9月~10月,开展作业、活动的收集和提炼,并发现问题,提出下阶段任务。

三、周到服务,有序行动

网络平台管理者,在培训组织中处于信息交流的汇集点上,与助学教师、学员等相比,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一些在平台管理者认为是简单的、重复多次的小问题,在学员、助学教师们看来,却可能是无法克服的困难。认识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平台管理者服务到位的前提和关键。

我具体注重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 提供明确的信息

网络平台管理员为学校管理员、助学教师(基层学校、培训设置者)、学员设计制作了任务自检单。在培训中,需要学员完成的任务,尽量以任务自检单的形式出现,避免因多余信息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对助学教师,尽量以任务自检单的形式,将其需要自我检查的项目列举,帮助助学教师明确个人任务。自检单将平台使用人员的常用信息、联络方式、主要任务等以检查项(check menu)的形式做成电子文档,分发给使用人员。自检单通常不涉及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仅仅提供流程类的辅助信息。自检单对于第一次接触网络培训的人员帮助很大,可助其消化培训内容,提供网络培训支撑,获得了学员和助学教师的好评。对于网络平台管理者,可通过自检单提供简单明确的信息,帮助学员和助学教师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课程内容上,而不是被技术或流程的门槛绊住。

2. 保持沟通的流畅

培训中,平台管理员使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公告、网站短信、班级公告、论坛、电子邮件等,时刻与使用者保持沟通的流畅。尤其是手机,在培训刚开始时,我即使在休息时间也保持可接通状态。在使用时发生技术问题,是一件让使用者感到非常沮丧的事,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极大影响平台的使用效果。很多学员在使用平台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通常就会放弃学习。通过流畅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让使用者知道在平台背后有一支队伍在始终支持着他们。在学员陷入困境中,有人倾听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能大大提高学员对网络培训平台的满意度。我想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保持沟通的流畅,有助于将很多小问题以较小的代价解决,避免问题的积压。

3. 开展对不同对象的培训

需要接受充分培训的对象有助学教师、各校管理员、学员等。通过设计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以“how to”模式有序开展任务驱动的培训,能及时收集反馈,提高平台使用者的意识和技能。“how t o”模式将培训简单地分为“where (入口在哪里)”“who (我的账号和身份)”“what (我的任务是什么)”“which step (步骤)”“how to get support (如何求助)”等主题开展,每次培训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在实际工作中,这类培训也结合任务自检单一起进行。通过区分对象,培训有序开展。培训目标的简化,大大提高了目标的达成度。

4. 提供完整资料的积累

网络培训平台本身提供了完备的培训资料积累。对网络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解决,提炼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对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意义。结合网络平台提供的资料,我制作了分类培训的电子档案袋。每个电子档案袋包含培训的计划、实施方案、培训考核方案、分班情况、网络平台资料、考核成绩等。资料积累有助于网络平台管理者分析并优化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网络培训的管理水准。

3.网络培训的SNS时代 篇三

当美军宣布它为期90天的“维基百科”(一个基于SNS理念的社区网站)项目时,很多人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这个项目吸引了来自美军各阶层约14万名军人实时进行网站建设、更新军队策略技术以及流程等内容。这一做法让人们感到一贯被认为是等级森严的军队开始为普通士兵们敞开大门,邀请他们一同参与军队政策的制定。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军队选择了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形式。

专家们说,其实军队的管理也开始变得具有战略性了。军队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组织领域,社区网站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未来性工具。

专家们指出,军队并不是惟一认识到这一点的公共组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利用社区网站或者自行开发内部网络进行员工培训、资讯收集、招聘、沟通以及项目管理。

尤其是在员工培训方面,社区网站是一种非常节约成本的用来收集其所需的最新资讯的方法。

打破思维的常规

美军维基百科平台是建立在美军内部网站——Army Knowledge Online基础之上的。

任何拥有登陆美军内网ID的士兵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美军七大领域作战守则的不同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美军无人飞行系统和寒冷天气作业等等。士兵们的留言会立刻在网站上显示出来,所有的留言都必须带有署名。

“网站内容的更新速度让我们应接不暇。”美国陆军合成兵种中心陆军条令司令部的指挥官退休上校Clinton Ancker说,“通过公开资料,由用户自由编辑的方式,能够找到更多更好的野战方法。”

虽然士兵们的反应已经冷却下来——美军已经意识到士兵们更习惯于遵守命令,而不是制定规则——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发言都是“经过深思的、深刻的见解,而且具有很强的经验性的”。美军战斗指挥知识系统的指挥官Col. Charles J. Burnett 如此评价。

Burnett说:“军队这一举动具有很强的创新观念,打破了陈旧的观念……就这点而言,它需要条例的制订者以及那些提出意见的人们,都进行一次思想观念的转变。”

他说:“士兵们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一直被训练得惯于服从,而现在我们鼓励他们来帮助我们撰写一些根本性文件,让他们通过这种方法来引导那些制定条例的军官们。要让他们转变现有的思想模式,需要一段时间。”

“美军的这种做法,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一家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的HR咨询公司副总裁Jason Corsello如此评价,“此事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运用新技术以及改变既有的行为模式具有如何强大的力量。”

这不是美军“一个人的战斗”。

Corsello与许多企业一起正在试图将社区式网站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接纳社区网络

例如:一家医药制造商就通过Yammer,一种类似于Twitter(世界上最大的微型博客网站)这样的微博客工具,设计自己的培训计划。“业务员给医师打电话进行沟通,然后通过Yammer与其他的销售团队成员分享他的销售策略……这是一种非常奏效的分享信息的方法。”他说。

显然,这有助于公司获得很多鲜活的案例,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Corsello认为:基于社区网站模式的网络培训就好像建立了一个全年无休的、供员工更新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平台。基于社区网站模式的网络培训可以使培训变得更加有持续性,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提出建议,分享成果。它可以及时地更新信息。这也是一种透明度非常高、非常公开的协作模式——不过,这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相比而言,传统的课桌式培训有很大的局限性。Corsello如此评价:“和军队一样,大多数的企业培训都非常枯燥陈旧,使用新科技可以让这些陈规旧则焕发出时代光彩。”

美国社会培训与发展的执行编辑Pat Galagan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80%,在于躲在格子间里获取资讯……”就好像员工们经常在网络上互相交换信息和经验一样。

Galagan认为维基百科、Twitter或者其他社区网站使整个培训资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捷,实现了“实时传递”。而企业则可以在仅仅需要完成一些特殊培训任务时,再选择使用传统的培训模式。“你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高效。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所需的资讯,因为它们就摆在你的电脑显示器上,而不是藏在某个记忆的角落里。这就像一个知识供应链一样”。

专家们指出,对于那些“网络一代”——32岁以及32岁以下的年轻人们来说——运用社区网站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Galagan认为:“在一个强大的组织里,员工们将社区网站运用到工作当中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他们这一代人有着很强的合作意识,他们并不仅仅是浏览这些资讯,他们也愿意更新它们。”

如果社区网站将无法避免地闯入我们的职场,那么HR们就必须做好准备来迎接它的到来。

Galaghan建议HR们要接受这种改变:“首先,要从意识形态上接受它,不要因为这些资讯来自非官方的渠道而拒绝它们。要知道这些资讯都是可信的。”管理

责任编辑:李 源

*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社交网络资源。例如:如果是为了分享资讯,那么可以选择非正式的Twitter或者是内部维基百科。

*在一开始时,就制定好规章制度或是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不允许匿名发言。每一个发言者留下自己的名字,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行更加负责。

*保持评价标准。

4.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篇四

2020年初,新年的爆竹声还未响起,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役突然打响,全国人民的心揪在了一起,关注疫情成为每一个人最重要是事情,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党校长,有着一段特殊经历——网络学习。

通过近一月左右的学习、交流、研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培训中被同化和拓宽,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听专家专题讲座、,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交流、研讨,从理论上进行知识充电,对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农村校长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令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教师的管理上,更是感受颇深。下面想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力打造一个业务过硬、和谐共赢的领导班子。

1.校长要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素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作为一校之长,既要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既要把握学校宏观管理,又要及时做好微观协调;既要做教师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又要做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者。要想做一个称职的校长,除学习和锻炼,别无他法。

2.提升领导班子思想道德素质。领导班子要树立干事创业的信念,始终保持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增强政治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

3.构建推进学校发展的合力。班子成员要带头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要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能手,更要成为教学的高手。班子成员之间分工不分家,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协作共赢。形成推进学校发展的驱动力。

4.领导班子要融入教学一线。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帮助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教师合作,为教师服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使领导班子成员与一线教师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线上教研,保障教学,努力营造一个业务过硬、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疫情期间,教师们一边通知每位家长为学生准备网络学习需要准备的硬件设施,一边投入到平台选用的准备工作之中。为了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线上学习之中,不落下一名学生,每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联系没有给老师回复信息的家长。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对于从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教师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面对困难,全体教师没有一人有怨言。白衣天使们面对新型冠状肺炎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时刻人人迎险而上,战斗在一线给我们全体教师树立了迎难而上的榜样,也激励我们全体教师加班加点的热情与信心。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使用各新型平台之中,从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或自己制作知识胶囊,或寻找好的资源。

三、更新观念,拓展载体,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强体强智、成才成人。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学校的一切教学和其他活动,都应当以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为根本出发点。

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工作重心。把“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一生发展奠基。

为了早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虽然上不了一线,不能像“英雄白衣战士”们一样冲锋陷阵与病毒做斗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拓展知识维度,提升能力广度。同时,要努力把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学校工作中,提升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师生、家校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学生开心、教师舒心、家长省心、社会放心的优质学校。

5.档案培训总结范文 篇五

在唐山为期两天的企业档案管理培训结束了,很荣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支持。在此次培训中学习到了前辈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今后的工作起到实质性的帮助,结合之前在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发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故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

一、是档案资料的收集。

1、应做到 “四同步”、“五参加”。

“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同时提出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检查计划进度同时检查文件材料形成情况,评审鉴定成果同时验收鉴定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情况,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档案部门同时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

“五参加”即参加公司的产品鉴定、参加科研课题成果鉴定、参加项目验收、参加设备开箱验收、参加重大活动建档。这其中的材料不仅包括各会中的重要报告、文件、图纸,还包括会议的声像文件,记录会议的全部过程,做到档案资料零流失,为以后的档案利用打好基础。

2、公司机关各部门及所属单位应设立兼职档案室,指定兼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专门负责收集所在部门的档案资料,并将各种资料按照立卷的要求,整理立卷,定期上交到档案室,原则上是每年的第一季度将该部门的所有档案类资料全部上缴。但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一些部门常用的资料可以部门自己保存(如人力资源部的人事档案、经营财务部的会计档案)但都必须将所有资料整理,按照要求分类立卷,并列出详细目录移

交到档案室备查。考虑到档案室之前人员流动频繁,造成许多档案流失且无从考证,需对各部门进行一次资料大收集、整理的工作迫在眉睫,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全面支持。

3、各类实物档案都应该统一归档,成立实物档案专柜。如公司所得各类奖章、奖杯、牌匾、获赠纪念品、领导题词字画以及使用过的牌匾、停用的印章、各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纪念品和宣传品等。

二、完善档案整理工作。

在此次培训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档案工作是一件繁琐而严谨的工作,虽然已经在档案室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由于不专业、规范,导致许多重要工作做的不科学、不到位,甚至没有展开。

1、所有档案需要重新按照归档要求配置目录表、备考表,组卷、装订、入盒。(需要配备文书类、科技类、会计类不同的档案盒,刻制档号章)

2、将重要纸质文件转换成电子文件,以及重要的声像文件应当刻录成光盘,归档。(需配置专业的扫描仪及刻录机)

3、编制检索工具。按照要求需要编制纸质企业档案案卷目录。(需配置目录本)

4、在档案库房中编制档案存放示意图。

5、编制档案工作基本规章制度。

(1)《企业档案工作规定(办法)》

(2)《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

(3)《档案安全保密规定》

(4)《文件归档移交制度》

(5)《档案分类方案》

(6)《文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

(7)《档案库房保管制度》

(8)《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9)《档案借阅利用制度》

(10)《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方案》

(11)《突发事件档案处理应急预案》

(12)《违反规定造成档案损失的处罚办法》

(13)《档案工作评比与表彰办法》

6、编制的档案管理制度、借阅利用制度、工作流程网络图均应做成告示牌上墙。

7、编制档案的全宗卷。

三、做好档案室安全工作

做好档案室的“8防”工作。即防火、防盗、防光、防高温、防潮、防有害生物、防尘、防水。档案室已经配备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清扫,暂时没有发现有有害生物破坏的情况,尽管空气比较干燥,建议配备温湿度计对档案室进行监控,并配置窗帘防光照。由于目前的档案室是临时的,防水工作不能彻底进行,比如按规定要求档案库房内不许有水暖,新的档案室库房不知道是否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如有不妥之处应当及时处理,以便搬入新库房时,可以及时投入使用。

另外,由于电影幕布是从档案室走线,每次使用都需打开档案室,人

多繁杂,不便于档案室的防盗工作,建议考虑其它方法解决幕布问题,希望领导给予理解和支持。

6.内审培训总结范文 篇六

中心管理层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力资源配置,强化日常质量监督,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实验室装备,有效落实“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公正、诚信的技术服务”质量方针,保证了疾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为全社会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总结《内审培训总结》。中心领导对此次内审员培训高度重视,先后安排8名实验室内审员参加培训活动,及时更新了内审员的质量管理知识,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评审准则的理解,不断提高内审员的能力,充分发挥内审员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作用,保障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2、内审员要充分发挥好自己在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中的作用。

实验室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一种内部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是通过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完成的。实验室的内审员,其发挥的作用及审核能力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实验室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效果。实验室的内审员,不仅要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要对本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内审员需要严以律己,有高度的责任性和严谨性,在认真学习准则理论基础上,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中心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出谋划策,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科室要切实做好质量体系文件的宣贯工作。

自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以来,通过多次的外审和内审,中心的体系文件得到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其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实际工作。科室均要以体系文件为准绳、基础,开展一切质量活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二张皮”现象,体系文件再好,最后还要通过科室的实际工作来体现,有的甚至对中心体系文件不甚了解,具体操作和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不能保持一致。科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体系文件,严格执行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定和要求,严格实施中心各类质量计划,提高职工质量意识,才能真正把体系文件的要求融入到科室实际工作中去,使检验检测等疾控工作不断规范、有效。

7.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篇七

一、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体系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完善农村培训管理体系: (1) 教育行政部门将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2) 将优先发展的关键点放在“投入”上, 着力点放在“发展”上, 确立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以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为动力支持, 以强化培训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工作思路。 (3) 保证财政投入。开设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建立经费使用监察机制, 保证经费足额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4) 采取全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的选聘方式, 把住专职培训者入口关。 (5) 实行政策引导, 科学规划培训工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哈尔滨市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哈尔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等文件, 使农村教师培训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实行“三级”管理:市教育局负责指导管理和督察评估培训工作, 市教育研究院负责全市高中和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及一系列项目培训。行政与业务“两个轮子”一起转, 对全市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管理, 实施全面检查与指导;各区 (县)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具体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和本级骨干教师培训与认定工作, 指导中小学校本研修;中小学校着力开展立足岗位的实践研修, 校长作为教师培训的直接责任人和督促落实人, 具体落实。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 为培训工作科学实施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二、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由于农村教师学历不高、观念相对滞后、知识更新速度慢, 因此, 仅靠单一的培训形式与方法是不够的, 为此, 我们精心部署和实施了“五项计划”, 即: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计划、名师送教下乡计划、乡村教师进名校计划、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和校本研修支持计划, 探索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1.“请上来”, 为农村教育发展培训骨干力量

按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思路, 让农村教师进城接受免费培训, 为农村教育发展培养骨干力量, 实施两个培训项目:

(1) 开展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利用暑假集中开展培训, 每期培训时间为8~10天。在培训形式上, 语、数、外等规模大、人数多的学科教师培训, 以区 (县) 市为单位设立培训点;其他规模小、人数少的学科教师培训, 则由市里统一设点, 集中组织。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 力求从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急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着手, 合理设置课程。在培训师资选配上, 从三个方面充实培训者队伍:部分国内高校和先进省市课改实验区的专家, 部分省、市、区优秀教研员, 基层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中的精干力量。

(2) 实施乡村教师跟班实习培训。首先, 确定培训基地。在城市名优学校中选定基地。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开放, 乡村教师全程参与。其次, 选拔优秀乡村教师, 围绕以班主任专业化为主线的教育实践研修、以新课程理念向实践转化为重点的教学实践研修、以课程开发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研修和以“校本”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研修等四大板块开展培训。同时, 给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配备一名导师, 并以“破冰训练”等形式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 确定“八个一”跟踪问效内容:完成一个创新教学设计, 上一节“我的好课”, 进行一次教学反思, 学一项网络实用技术, 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文章, 参加一次校本研修活动, 编写一份试卷, 做一个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应用课件。

2.“送下去”, 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资源

“送下去”, 即送新课程理念, 送培训内容, 送培训师资, 送管理制度, 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资源, 切实提高县级教师培训基地的“造血”功能。

(1)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顶岗实习。师范毕业生到农村顶岗任教实习一年。在此期间, 人事关系不变, 工资、福利由派出学校支付, 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

(2) 名优骨干教师到农村轮岗支教。名优骨干教师到农村轮岗一年, 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时, 有在农村任教经历者优先, 累计不满一年教学课时者, 评优、评骨干、评职称时不予考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此项工作作为校长任职的重要条件和对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 从机制与政策上引导城市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为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发挥“传、帮、带”作用。

(3) 城乡对口支援。让城市与农村“结对子”, 开展定期“支援活动”, 如蹲点式培训、联合研修。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模式选择和培训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为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与务实的指导, 提高本土培训水平。

(4) “名师巡讲团”送教下乡。“名师巡讲团”送教下乡任务为“四个一”, 即:上一节课、评一节课、做一次专题讲座 (引领一次研修活动) 、收一批徒弟。

3.“网起来”, 拓展农村教师培训途径

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 切实提高农村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

(1)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按照“整体设计, 分工建设, 统一管理, 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 加强教师教育远程学习资源建设,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信息资源的“三级五库”。“三级”是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站、区、县 (市) 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中小学校网站三个等级;“五库”是指应用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远程培训资源库、学科教学资源库和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网络资源的展评等活动, 加快本土化、原创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速度。

(2) 构建网络研修平台。坚持以网上研修为基本途径, 将农村教师的自主研修、合作研修和探究性研修有机结合。加强政策引导, 明确规定教师“网上学习, 不少于各类培训的30%学时”。建立“哈尔滨研修社区”, 开设“自选菜单式”课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 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研修社区”将农村教师们紧紧地“网”在一起, 以网络为载体的网上培训、网上教研, 不仅改变了教师自身的学习方式, 也使自主性、选择性、开放性与互动式的培训成为可能, 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强化网络学分管理。开发、创建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时学分管理系统, 实现农村教师网上注册及学籍登记工作的信息化, 使每位农村教师随时可以查询到自己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目前, 学时学分管理系统已成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和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不仅是结果, 更应是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确保培训环节的严肃性、可操作性, 提高培训质量。

(1) 完善培训管理机制。 (1) 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培训前调查研究, 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中进行目标的落实监控, 如定期回访、自我诊断等, 全面考核学员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和现实状况;培训后反馈调查结果, 跟踪问效。 (2) 建立科学的内驱机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发现并培养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年教师, 促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并发挥辐射作用。同时给予一定政策导向, 提高其政治、工作、生活待遇, 提高其社会地位与社会声誉, 以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完善常规管理机制。实施学分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方案报批制度、培训者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学分认定制度, 将学时学分在各种培训之间合理分配, 实行学时学分互通互认, 避免教师重复参加培训。

(2) 强化激励机制。 (1) 建立“以奖代投”激励机制。对于在农村教师培训中表现突出的进修院校, 市教育局将在下一年度的经费投入中, 加大配比资金, 实行以奖励代投入的机制。对于工作中不能履行职能的, 将取消下一年度的配比经费, 责令其教育行政部门和进修院校进行整改。 (2)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把农村教师培训的情况与其晋级、职评挂钩, 在教育局组织的职称评定、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评选中, 将其是否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是否修满规定学时学分, 作为一项硬指标明确规定。三是建立引领示范机制。优秀学员, 在学历提升、参加高端研讨班、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对参训优秀教师, 在评选“先优”上、晋升职称上, 将其培训结果与之挂钩;对于优秀的培训者, 在其骨干评选时, 实行政策加分。

农村教师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 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培训监督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表明, “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在中小学农村教师培训中运行良好并初步取得了实效。

参考文献

[1]全力, 胡伶.提升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活动的执行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6) .

[2]乜来会.对衡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4) .

[3]郑友训.培训效能:教师继续教育的永恒主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8.企业网络培训主要模式比较分析 篇八

关键词:企业网络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企业网络培训一般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空间上,其中所包含的企业管理智库、企业相关业务案例等网络学习资源主要由相关专家自主开发和整合而来,同时E-learning的高频使用也为企业的网络培训建立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平台。常见的企业网络培训模式主要以在企业内进行的集体培训及在企业外进行的自主培训为主,兼有借助移动端和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

一、异同比较

(一)相同点分析

首先,培训目标。虽然培训的地点不同、形式相异,但两种网络培训模式的培训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员工在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上的进步和完善,提高员工的基础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自身和企业整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培训内容。搭载在企业网络培训平台中的培训资源更新频率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发生变更。在开发课程前期,企业需向员工进行统一的、大面积的问卷调查,并对骨干员工、中层及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等进行针对性访谈,最后由企业内部相关专家借助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独立开发制作,企业可以将更多非业务限的基础理论课程置于网络学习平台。

再次,考核形式及难易度。在网络培训平台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基本可以不涉及考试,只作了解与认识之用,但技术性及有关薪资、行政级别等方面的考试则需要通过现场考核的方式进行。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是处于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中的,为实现员工自身与时俱进的提高,在更新网络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应对考核形式和考核难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最后,奖惩制度。网络课程学习的考核成绩应与员工绩效、薪资等相关,企业需要对其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例如,在考核过程中,员工若未能通过考核,则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学习后再进行一次该课程的考核,规定考核次数上限数,若在规定的考核次数上限内考核皆未能通过,则将扣除相关绩效奖励;另外,在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员工则以一定的标准接受企业相应的奖励。

(二)相异点分析

首先,自由度。在企业内部进行的集体培训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上的规定应较为严格。管理者可拟定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培訓月,在月初将培训月的具体进度安排和主要内容公布于布告栏,员工需按照安排和要求进行相关的网络学习,但在企业外部自主开展的个人培训则相对较为自由、更具自主性,员工可根据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对学习进度作出适合自己的安排和规划。

其次,管理形式。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培训以相关集体或部门为单位进行,因此在培训的内容及方法的管理上更为规范和严密,同时员工在企业的行为和状态皆由于企业环境影响而有所限制;在企业外部进行的个人培训对员工规范和约束自身学习行为的要求较高,即要求员工有较强的行为自制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更加注重员工自身的自我管理。

再次,培训频率。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需要较高的频率,尤其是在企业内部统一开展的集体培训。企业可在培训月中的固定时间段内开展培训课程密集、培训强度较大的员工培训工作。但在企业外部的培训则相对较少,若企业未统一组织培训,那么许多员工往往是在接近考核日期的时间里才开始网络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

最后,考核通过率,即培训结果。由于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存在一定差距,参加企业内部集体培训的员工课程考核通过率较优于在企业外部自主学习的员工。在企业外部自主学习的员工多抱持着相对懈怠的学习情绪,这对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都存在一定影响,进而造成了考核通过率较低的现状。

二、优劣分析

(一)交互性

单就企业网络培训模式而言,企业内部进行的集体培训在交互性上要优于在企业外部进行的自主培训。前者能够在培训过程中第一时间与其他员工分享和交流培训心得,或者就培训的核心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讨论;而后者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对培训内容进行接受和掌握,这对深入了解培训内容的内涵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 有效性

有效性是网络培训提高员工企业竞争力的一大指标,往往通过培训课程考核的通过率来表现。经过企业内部集体培训的员工在课程考核通过率较高于在企业外部自主培训的员工。因此,在有效性层面上,前者要略优于后者。但考核的通过率并不能完全代表网络培训的有效性,更多时候需要通过对业务的实际掌控程度和对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行相应的有效性判断。

(三) 持续性

虽然两种网络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考核时间及形式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培训的时间段却因为地点和形式的限制有所不同。笔者了解到,相对固定的培训时间跨度能给员工的网络学习也带来一定的稳定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因素而言,参与企业内部集体培训的员工是较不自由的,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参加培训的持续性,保持在培训过程中员工学习状态的良好。而在企业外部开展的自主培训由于自身在时间和进度上的可控性,很容易造成网络学习无法持续的情况。

(四) 管理性

作为一个集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员工的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及职业素质是紧密相关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实现员工的统一管理无论是对企业形象的保持和维护,或是对员工质量的提升而言都是必要的。网络培训作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管理制度应相当规范、合理、统一。员工在企业外部自主进行的网络学习较为缺乏企业统一的管理,导致部分员工出现懈怠心理和拖延心理,这对于员工自身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以上对企业两种主要网络培训模式的异同点比较及优劣分析,笔者认为,员工参与企业内部的集体培训比在企业外自主进行的培训整体上来得优越。究其根本原因是员工在接受网络培训的过程中自身对相关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自觉性不足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淼.企业网络培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郝权红.企业培训模式共性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3(06).

[3]张小明.网络培训——职业培训新革命[J].成人教育,2000(01).

[4]刘永红.企业网络培训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1(08).

9.90学时培训总结范文 篇九

此次我参加了东阳市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整个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特级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展示及讲座,还有实践基地导师辅导、答疑和讲评,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教学的观摩,学员上课评课,使我从知识到理论到实践都来了一次观念的洗礼,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引领。在培训中,是各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他们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旧有的观念,一如金明中老师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教的是语文知识和方法,我们要完成从教教材到教课程的转变。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把课文内容看得太重,一切问题都是紧紧围绕课文,讲解分析,最后再让他们背诵,好像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这样注重内容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到应有的学习方法,不会迁移运用。我们只是一味地去“喂饱”学生,而没有教给他们自己“吃”的方法,如此,学生“消化不良”,而我们老师也觉得很累。金明中老师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让我看到了他把课文当成了教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工具,教会学生用重点导读法来学课文,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最后还进行了有效的迁移训练,使学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设,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他们比其他人付出更多,严丽萍老师提到的一位她崇拜的老师,她的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语就有好几个预设;还有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做到学有时间,而且时间充分。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不论是金明东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还是郭才昶老师的《花的勇气》、《文成公主进藏》,还有朱柏烽老师的《坐井观天》,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足够重视学生的自体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

(四)要足够关注学生的情感,学会欣赏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做“揠苗助长”的事。我想,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 2 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五)课堂上做有效的练习,不能把学习任务压到课后。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磨灭孩子的天性。老师要尽量有效地利用每分每秒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学得充分自由,能持续,有收获。每堂课应该给一定的练习(作业)时间,让学生很好的巩固知识。

(六)储备自己,充实自己。严丽萍老师讲,“一位知识渊博,内蕴深厚的语文教师能使她的课随意婉转,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深入浅出,闻之若兰馨,又似檀香;每每上出一种韵味、一种境界、一种气氛。如此这般,才能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学圣殿。”如何做到这点,我想还是要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取百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自己的磁场。

10.儿童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篇十

留守儿童不一定就是问题孩子,对于他们要做到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关注。以前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其实无意间就使这些孩子心理上有了负担,他们似乎感觉到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就应该有这些问题没问题就不正常了,这次培训后我明白自己之前做的是错误的,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倒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之后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多组织学生群里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感觉到他们的特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月进行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让我很欣慰。

二、多与这些孩子家长沟通。

在专家们的讲授中,让我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所以我组织了一场关于平时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节的家长会。会后又针对一些家长提出的个别问题进行指导,得到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希望以后能多提供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讲授人际沟通课程。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际交流困难,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同学之间有距离,我通过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然后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和人相处的方法,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从心里感觉开心。

11.网络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7-0057-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泽民同志早就讲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新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信息时代如何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呢?加强和改革高校教师教育培训,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的背景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有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还有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1] 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培训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批准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与系统”建设项目,并设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网培中心,网址:http://www.enetedu.com),具体承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为主的通过网络的形式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国有31个培训网点,至2008年9月底网培中心已经开展了26门精品课程的师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训内容、方式和目标

本项目以开展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经验、理念、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依托“网培中心”和省级分中心、城市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共同组成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教师培训工作。

五年内,争取培训以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任课教师为主的高校教师10万人,推动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整体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全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形成高校教师终身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及特点

1.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的网络拓扑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国家中心设主播室,各省建立分中心,国家中心服务器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和“中国网通”与省份中心的服务器相连,各个网络培训室以无盘工作站方式连接组播代理服务器,从而实现各无盘工作终端都能访问国家中心的服务器。国家中心与各省分中心的连接如图1所示,各分中心网络培训室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1网络培训系统拓扑

图2分中心网络课室拓扑

2.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的模式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从国家中心到各省份中心完全是利用网络进行,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http://www.enetedu.com)上实现整个培训过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注册登记、培训前准备、培训课程、教学论坛、培训专题、培训教师和培训网点以及在线帮助等。培训模式如图4所示。

图3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

图4培训模式

(1)发布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信息

教育部每半年根据培训计划向全国高校发文,公布培训的课程、主讲教师、报名点和培训时间等。同时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上也发布同样的信息。

(2)网上注册报名

想接受培训的教师登录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的会员登录区进行注册,注册过程简单、一经注册后教师就享有一个独立的网络空间,而且一经注册后再学习其他课程不需要另行注册。

(3)在线实时培训

在培训期间,教师到国家中心和省份中心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接受培训,培训时有主讲教师的视频、有主讲教师的教学课件,可以在线实时和主讲教师进行讨论、答疑,同时也可以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学习进行讨论。

(4)讨论、评价

在培训期间,就该门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讨论。通过听名师讲和教师之间的讨论,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剖析方法,解决了教学的一些困惑,使学员了解了学科的前沿,拓宽了视野,对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同时,加强了同行间的讨论与交流,在教学方法和经验方面取长补短。尤其是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加深认识,对教师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意识有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5)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网上讨论、学术沙龙

教师注册以后,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内都享有个人独立网络空间,如图5所示。包含个人资料修改、我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站内短消息、我的培训内容、班级通讯录、班级论坛、我的培训状态跟踪、提交作业等。实际上个人空间和班论坛的开通,为培训的教师们建立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同一期的学员可以不限时间、不限空间、不限地点地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与研讨,并且可以互为教师开设讲座,根据教学、科研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举办专业课程沙龙和研讨,各位学员在相互学习、讨论中各种思想进行碰撞,擦出火花,促进专业发展与创新。

图5个人独立网络空间

四、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水平。[2]

1.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究、反思、提升的过程,此次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是以某一门具体的课程集中几天进行培训,每门培训的课程是已经取得了该门课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由主持本门精品的老师来做主讲教师,精品课程的取得本身就说明了该门课程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和该门课程的教学团队的实力。在培训期间主要是主讲人把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本人对该门课程的建设以及对这门课程的资料的占有、对该门课程的外延和内涵等等都和学员作深刻的阐述,使培训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在此基础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即对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超越自己并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建设自己的“精品课程”。

2.名师的治学精神是培训教师专业态度的催化剂

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的主讲教师都是国家级名师,在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学术水平上无不显示出大师的风范,大师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大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忘我的献身精神和意志、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修养、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刻体会、驾驭教材的能力,尤其是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丰富的科研成果无不感染着每一个培训的教师。使培训的教师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种人格魅力和职业精神,在专业思想上与名师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对教学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提升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

3.现场讨论与网络平台和空间持续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熟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个教师在教书生涯中,总是处在某一个发展阶段,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总体上处于成长阶段,在成长的阶段,除了自身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之外,更多是需要和名师、同行之间进行与专业方面有关的沟通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老师们个个争先恐后发言,大家相互之间交流培训心得体会,广泛探讨各种问题,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极大地丰富了培训的内容。其中既有根据主讲老师要求提出的问题讨论,又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经验,以及所在学校的有关精品课程的建设做法等等,有的观点和论述很有深度和独到之处,经过讨论后每个教师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超越。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从一开始培训,就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教学论坛、QQ群和培训班级在项目开展期间或更长的时间内与本专业的名师和同仁建立了相互对话、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一系列促进专业发展的事实。从一个个帖子的内容来看,就会发现有许多的培训教师从名师那儿学到了教学治学的方法;有把自己教学的困惑坦露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有毫不保留把自己对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有把自己积累的优秀资源拿出来与其他老师分享等等。在老师们的参与下一起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因此使不同阶段的教师都能从中受益,持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3]

五、总结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从去年实施以来,通过网络的形式开展全国高校教师培训,无疑是一次如何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虽然只进行了五次培训,但从成效来看,明显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所帮助。经过五年的专业培养,相信对高校整体素质有一个极大提高,这也正是此项目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上一篇:员工职业规划制度下一篇:优秀学生代表中考誓师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