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谈杂志稿

2024-08-23

文学创作-谈杂志稿(通用6篇)

1.文学创作-谈杂志稿 篇一

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作为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不仅在当时,更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王维替中国诗歌定下了地道的诗歌传统,其山水诗的寂静空灵精神,也深入民族骨髓,内华为中国美学稳定的艺术趣味和心理结构。

一、了解文学创作背景

中国素来讲求知人论世,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知人,即我们要知道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素养,以便将作品与作者更好的结合;论世,即我们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自身原因:将诗歌与绘画、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其本身就对诗歌、绘画并对音乐有很深造诣。诗人兼画家的身份,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使用画家绘画技巧,使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色彩上显示出独特性;王维的母亲崔氏,师从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禅师三十多年,受母亲影响,其兄弟、妻子皆信佛,王维则是一位前程的佛教徒,也以玄谈为乐,呈现出素雅幽淡的特征。

社会原因: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维,造就了“荣光外映而秀色内含”的王维体。盛唐是王维的时代,盛唐诗歌的主流趣味是以王维为领袖的都城诗的趣味。王维的一生,自其少年时代便声名卓著,而到花甲之年则更加为世人所重,长安地域的贵族文化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期半归半隐,作品也呈现出恬淡静远的特征,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处境密不可分。

二、从审美的角度看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在诗歌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也被誉为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人物”。王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其精湛的文学笔调和艺术就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音乐美

王维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其对《九歌》进行了很好的继承。虽然他创作的骚体只有9首,但有《鱼山神女祠歌》、《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等好诗。对“兮”字的继承,使得诗歌舒缓、悠长,具有音乐美。

大量使用叠字,增加语言的音乐性。王维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约有60余首。王维从《诗经》、《古诗十九首》中吸收营养,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叠字的运用能够如此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绘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一大赞誉,诗画的完美混融与其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绘画原则全面而恰当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王维诗歌中色彩词有25个,在诗歌创作中出现过335次。

王维的诗也善于运用各种线条进行山川景物,运用多变的曲线描绘复杂的物体,这是绘画的常识,王维灵活的运用到了诗里面。“雾中远树刀洲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也是运用曲线来写景状物。

禅意

成长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家庭中,禅宗思想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说:“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再加上盛唐寺院众多,佛教文化繁荣,使得其作品也有很多与禅有关的所在,尤其是后期对现实不满,决定隐遁后,禅意作品更多。隐居期间,他长持斋戒,日日禅诵,过着居士的`生活。正如《山中寄驻弟妹》一诗所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三、从一字、一词、一句中体味王维的诗歌艺术

“兮”字,叠词的使用,使得王维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词秀而调雅。

色彩词在诗歌中起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的作用,当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词有25 个,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诗歌中335 次,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对色彩的选择表现出集中性、以白青为主、素雅色调为主色调的特点较为明显。线条词,用长短、曲直、粗细等勾勒物体的轮廓;利用空间词对描写的画面进行构图。《送邢桂州》中,“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积雨辋川庄作》中用色彩、光线的强烈对比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

四、王维诗歌中的山意象、水意象、禅意象

王维诗作中的山水意象禅意悠远、恬淡、宁静,但并不枯燥、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常采用因物寄托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时空条件下的主观感受,他还以耐人寻味的独特抒情方式,使作品的含意更委婉,诗情更醇厚。

王维诗歌中也存在大量水意象,因为王维向往幽静的生活,所以,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出淡泊纯净的境界。他将以动趁静、静中有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王维的诗歌创作和他的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诗歌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禅趣。此外,也受时代的影响。不得不在对现实社会的屈从下寻求解脱而禅宗正是主张“静心”“觉悟”王维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幽怨、宁静的笔调。

五、赏析王维,对诗歌研究与创作的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文学也很好的体现了一代的社会风貌。文学创作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时代风貌,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研究客体。

其作品将文学、绘画、禅意、音乐、世间百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蓝本。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重新认识自然、体验生命、回归本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2.文学创作-谈杂志稿 篇二

一、创作切入点的恰当选取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 切入点是一个重要因素, 它决定了之后文学世界观架构中世界运转的基本法则, 使故事的发展步入合乎情理的轨道。这似乎是给创作者人为地设定了诸多条条框框, 比如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下, 对于自述式的心理描写就要格外小心的使用, 以避免叙述失格的情况发生。但在经典的作品中, 作者通过对切入点的恰当选取, 反而更好地运用了这些条条框框, 使得文章的情节发展与主题升华更为流畅。在《原野》中, 仇虎复仇作为全剧的一个切入点, 但就从这个切入点的设置足以见得作者的细致考虑。首先, 作为主人公的仇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主人公身份的限定既为之后故事背景的铺设开了良好的头儿, 又为之后悲剧设定留下了一条后路, 即保证文章情节发展合理性的后路。而从仇虎的经历引出了复仇的行为, 不仅是揭示了文章中最大的表层戏剧冲突, 也为揭示人性的挣扎这一深层次戏剧冲突做好了铺垫。而复仇这个行为本身就带有着个体价值与时代背景的双重属性, 极容易从中设置矛盾, 由此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二、现代主义的叙述手法

《原野》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莫过于它的第三幕剧中, 仇虎逃进森林的戏份。而这一部分之中, 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使得整个戏剧的主旨思想上升到人性层面的过程更加流畅, 象征化的场景布局以及反映了人性冲突的心理描写, 使整个戏剧后半段的叙述上干净利落, 人性的挣扎在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更为深刻有力。偏意识流的转变似乎并未将作品整体的现实性拉低, 反而使得作品的表达效果更为直接, 这也就是现代主义手法的妙处之一。仇虎逃亡的森林, 在他眼中出现的各种幻象, 无不是仇虎内心深处迷茫、质疑、慌乱、无助的具象化体现。这在现如今的戏剧创作中无不被普遍使用, 在这一方面, 足见《原野》对于创作的启示性意义。

往广义的角度延伸, 在文学创作中, 现代主义手法是重要的创作手法。象征化的隐喻、直白的心理再现……现代主义的手法独具特色, 它从整体层面将文学创作带到了一个更为直接, 更为凌厉的境界。看似一段段不着边际话语, 实际上则是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 作者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泄在现代主义手法的表达下, 被名为逻辑的主心骨贯通, 使得叙述的广度在关联性的制衡之下被无限扩大, 这也使得作者本身在作品创作中的自我存在不断扩大, 使得文学创作本身具有了创新的空间, 为作品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完美的生存环境, 这也是现代主义作品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更能直击人心的原因。无可厚非, 《原野》在运用现代主义手法方面深得精髓。

三、言外之意的主题升华

一般来说, 在文学创作中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大致可分为两种表达方式, 即直接揭示与间接表现。在《原野》当中, 作者选择了后者, 他成功地用仇虎的复仇悲剧展现了人性之于道德的冲突, 将主题剖析的任务交到了读者我们的手中。这种手法无疑是具有风险的, 毕竟它对于文章所表达主题的共鸣性以及作者文笔的拿捏具有很高的要求, 但显然《原野》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它就具有了这一手法特有的优势, 即可读性的上升以及艺术表达含蓄性的特点。言外之意之于直白的解释更具有艺术的美感, 这也是《原野》艺术性的体现。

深挖《原野》的言外之意, 除了体现了人性的挣扎, 更多的是将读者引入了对于时代的思考, 小人物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与大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 而且个人命运在时代命运面前的渺小也是悲剧性塑造的绝佳土壤。但《原野》却并未止步于此, 反而利用这一悲剧性将时代的局限上升到了共性问题的探讨之上, 不得不说, 《原野》的艺术性达到了同时期作品难以逾越的高度。

四、结语

3.再谈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使命 篇三

嫣红这一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她渴望摆脱贫困落后、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这一时代主题上,同时也表现在她对原始情欲的合理欲求上和对自我价值的苦苦追寻与确证上。

贫困的农村姑娘嫣红,十七八岁年龄,出于一种原始情欲的冲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湘西南云山脚下那片原始、古朴、封闭的山野里与有妇之夫身为民办教师的龚一彬相遇,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进而产生错觉把这种关系看作是爱情了。他们一次次地在原始山野里偷情,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原始风情画。终于这种关系被龚一彬的老婆发觉,嫣红在乡里人们守旧的舆论中成了“不要脸的婊子”,不得不被迫离家出走,走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可以说嫣红的出走并非出于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她身上残留的小农经济意识也还很浓重,在她的意识里,用卖掉自己头发换来的钱美餐一顿就很满足,她并不幻想大富大贵,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商品意识不断向社会各个层面纵深渗透的外部世界也毫无觉察。如果不是偷情事件,她的思想观念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侍奉男人为男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生命轨迹是天经地义的,她并不是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这些,也就是说,作为传统女性的因袭,她的自我意识并没有觉醒。她只是追求一些生命的本能欲求的满足。很显然,在这里嫣红与以前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民形象比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她并不是一个自觉的形象,只是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被动地卷入到这一时代的洪流中的,是她在深圳龙岗打工过程中目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经受各种被利用和被背叛,出于生存的需要,才不自觉地从一个农村姑娘而变成了一个“漂亮,会说话的嫣红小姐”,学会了推销自己,利用自己的姿色笼络客户,把她的“红豆房地产公司”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刘奇叶对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的新的理解。从嫣红这一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新农村是时代的要求,但是发家致富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并不是这一主题的全部,也并不是所有农村人的自觉追求。刘奇叶提出的是一个更高更深刻的命题:农村人如何才能获得自我的解放,那些生命的合理欲求如何才能得到实现,在生命的欲求实现上有否层次的高低。正如嫣红在商业上的成功,却换来了个人情感的失落,对女儿茵茵教育的失败,以及衣锦还乡却遭到乡亲们的排斥所带来的个人身份的无法确证,个人灵魂的无所归依等等。

刘奇叶通过《红豆生南国》这部小说试图把握时代命脉、对时代主题作出纵深的理解诠释,却选择了一个女性主人公的形象来承载,是有深刻用意的。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男权传统的国度,女性的命运总是令人深深叹惋,因为女性在现实的泥淖中背负着过多的因袭的重担,难有自我解放的可能,尤其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不自觉地充当了男性的附庸。因此,任何一次时代的洪流都是首先把男性推向前台,在男性的巨大阴影下她们难以有突破自身局限的可能。这就不难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那种种的封建落后现象沉渣泛起,诸如“包二奶”、卖淫等等。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新农村,实现人的价值和解放,这正是时代的使命所在。正如嫣红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决心以自己的资产为故乡修“一座红豆新公寓城,让广大贫困居民住上廉价的公寓”并投资成立“红豆教育救助基金会,帮助那些贫困线上挣扎的学子们”。从这样的结局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嫣红经过“传统与变革、文明与愚昧的冲撞所带来的阵痛和沉思、奋进与观望、希望与茫然”而终于确证了自己的价值。显然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形象。

无疑地,刘奇叶的小说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使命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是给我们交了一个很好的答卷的。他的小说不仅深深地植根于生养他的这片湘西南热土,对这片热土上的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以博大的人文关怀关注着他们的生存命运并满腔热情地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传布他们的忧喜悲欢,为他们指出出路和希望所在。“表达自己对那种浪漫和幻想的礼赞,表达那种对真爱和纯美的歌颂”,“用爱与美作为理想主义的最后一道壕堑,向着日益世俗化、平庸化的社会现实做完全地抗争”。

德国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蔡特金在分析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时指出,“在这样的时代里,由于人们只看到艺术的一个方面——明显的颓废没落的特征。就忽视了它的另一方面——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的征兆。这种生活既可以把艺术从颓废没落中拯救出来,又可以给予它广阔发展的前途和健康、高尚的新内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蓬勃向上的新生活”,可以给予艺术以“广阔发展的前途和健康、高尚的新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同志“自由的写作,不是私利贪欲,也不是名誉地位,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才能焕发永恒的艺术魅力。

可喜的是刘奇叶这样做了,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可喜的创作势头。

(作者单位:武冈师范)

4.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篇四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把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发现转化为能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多创作者在完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思了,就是说,创作者借助想象设计未来的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上.小说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由这些形象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作品的成功.而想象又是创作者创作构思的主要方式.所以想象对整个作品的形象和形象体系的雏形的孕育起着“设计师”的作用。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情况就是突出的例子,他说:“阿Q的影象.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了”。

想象可以弥补创作者实际经验的不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创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其中很多成分就是经过作者的构思、想象而来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世界,蒲松龄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对社会现实有感,在对现实反映的基础上运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创作者利用想象之力把读者带到了人不能到达的世界.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想象的翅膀.今天的我们是无法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它们的宏观步骤是相逆的创作者如何运用想象来创作文学作品会对读者在阅读时如何展开想象有着非常有力的影响。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深藏于语言文字背后.读者就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展开想象力.挖掘这些深层的意义:相反.如果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处于文学语言的深层.读者就可以利用想象和其它鉴赏手段较为轻松地领会。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它的语言是高度想象性的语言.叙事性的历史史诗能把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呈现给读者.蕴意深远的现代新诗能通过文字给读者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这些都是要依靠想象的作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就是依靠诗人们的想象而成的.倘若没有想象,读者无法通过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没有诗人丰富情感的渗人以及广阔心理时空的神游,这些诗句的美感是无法产生的。没有想象,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就缺少必要的张力、活力,不仅鲜活的文学形象无法获得.作品中深刻的思想蕴涵也就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美了。

文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发挥想象力酝酿的心理过程创作主体运用想象力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想象为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提供载体与展现形式.同时为审美情感所推动.使作家从创作中的自我与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中分离出来,而进入物我同化的世界。除此之外.在文学的创造过程中.作家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众多表象,以静态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但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作家在审美情感作用下.通过想象.使头脑中这种静态式的表象转化为动态式的表象。

5.文学创作-谈杂志稿 篇五

一、女性主义的乔治·桑

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 女性一直被笼罩在浓浓的父权阴影下呻吟, 喘息, 这种压抑孕育了女性解放的呼声。马克思主义者把妇女解放问题看作妇女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竭力争取她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解放, 其解放方式是阶级斗争。这就必然地使女性解放带有意识形态的群体性, 淡化了人的个体意义和性别意义。时代不同了, 男女都一样, 为全人类地解放而斗争, 便是其价值表征, 尽管历史以合谋方式为女性提供了写作的可能性, 使女性写作以集体主义和革命主义为价值前提, 抹杀了性别文化的差异性。

要争取女性解放, 就要建构女性话语权, 冲破男性话语的突围, 乔治·桑做到了。她的笔端起于爱情, 为爱情要不懈努力, 但是思想却未止于爱情, 通过一个个为爱情自由而斗争的故事, 体现了作家写作的自觉和参与历史, 重构历史的积极姿态。

《康素爱萝》是乔治·桑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一个富有才华的女歌唱家康素爱萝的坎坷经历。她先是被未婚夫欺骗, 愤然离开了威尼斯。在波希米亚的一个宫堡中, 又同阿尔贝伯爵发生爱情。但她不愿成为伯爵夫人, 不辞而别, 来到维也纳。阿尔贝死前设法见到了她, 同她结了婚。她不愿接受这份巨额的财产, 毅然离开了宫堡。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充满了民主主义思想。康素爱萝疾恶如仇, 热情奔放, 耿直单纯, 不慕荣华。阿尔贝虽性情乖僻, 但惜贫济穷, 赞成平等, 强烈反抗异族的压迫。

作家本人曾经历过一次不成功的婚姻, 由于她不能忍受男人的权威意识, 一生为妇女摆脱夫权, 为保障女性的身心自由而斗争。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她违背了一切传统惯例, 一生充满浪漫色彩。她与波兰音乐家肖邦同居了八年, 尽管有不少非议, 但是这惊世骇俗的爱情为他们在各自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中, 焕发出大量的激情与灵感。这些女性主义作品里那些为爱情不懈奋斗的女主人公, 正是作家本人爱情, 婚姻观念的写照。

乔治·桑是扛起女性主义解放大旗的战士, 她的很多小说都以爱情和婚姻自主作为妇女解放的前提。对象征男性爱情观念的反叛, 性别专制家庭意象的拆解, 抗击工业社会和陈腐理念双重挤压的手段, 又是抵抗男性秩序, 成为充分意义上的女人的基点, 体现了作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同时又在探寻过程中不断成熟, 认知到自我的虚空。女性话语的构建应建立在双性话语构建的基础上, 只有双性共同觉知和积极参与, 女性突围才能真正实现, 才能达到一个双性和谐的最高境界。在作家的后来的作品中, 就体现了双性和谐的内容。

在《魔沼》序言中, 乔治·桑这样写道“我相信, 艺术的使命就是感情和爱的使命。”伴随着作家本人幸福感情生活的开始, 男女和谐意识成了爱情的主题。她要向人们展露世界美好而迷人的一面。她笔下的劳动者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 那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 简直就是一幅法兰西式的《桃花源记》。她声称, 应当以“理想的真理”取代“直接的现实”。《魔沼》是乔治·桑田园小说的代表作, 描写了一个非常朴实的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二十八岁的鳏夫热尔曼和十六岁的少女玛丽, 不仅存在十二岁的年龄差距, 而且经济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他们并不美丽, 但是却都疾恶如仇, 乐观勤劳。在一天一夜的旅途中, 玛丽干练、沉着地应付着一切, 不管是饥饿还是寒冷, 抑或是热尔曼的求婚。对于热尔曼的儿子小皮埃尔, 她也给予慈母般的关爱。最后, 在爱情的感召下, 经济和年龄上的差别全部消失了, 他们的感情沟通了, 达到了内心的融合。作家不仅绘制了一幅爱情的蓝图, 而且更体现了莫里斯老爹与女婿热尔曼之间那如亲父子般的关系, 并劝女婿在妻子死后重新续弦过生活。这一幅幅琐碎的生活图画描写何尝不是作家爱的美感在艺术中的体现呢?

勃兰克斯这样评价乔治·桑:她“总觉得有必要按我所希望于人类的, 按着我相信人类所应当的来描绘它。”乔治·桑主张, 作家的自己的想法应该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艺术描绘不能抽出作家本身的情感, 否则即是苍白无力的。也许在冥冥之中她与曹雪芹的观点不谋而合, 女人是水做的, 是美丽无比的, 她笔下的女人便尽显其风姿, 即便是原本不漂亮的女人。《小法岱特》的主人公法岱特, 出生于一个“不光彩的家庭”, 本来是个很粗野、不讲卫生、不懂礼貌、常被人讥笑的姑娘, 朗德里起初并不喜欢她, 甚至有些厌恶她, 然而在一次次的交往中, 他发现小法岱特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非常乐于帮助周围的人, 并且不贪慕钱财, 这使得朗德里不知不觉爱上了她。爱情的力量使小法岱特一改过去的懒散而变得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 成为“白蔷薇一般”招人喜爱的姑娘。婚后, 她还建立起“一所漂亮的房子, 收容本村不幸的孩子们来读书……供给穷困的孩子们的衣食。”这便是爱情的力量, 乔治·桑式的率真爱情可以将人的形貌与性格改变。

在爱情里, 最高的原则是把自己抛舍给另一个性别不同的主体, 将自己的独立的意识和个别孤立的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放弃掉, 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 要得到别人的承认, 要在旁人身上认识到自己的无限性。这时要得到别人重视的是自己的主体整体性, 真实性和完全性。我要把这主体所包含的一切, 我自己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 成为她所占有的对象。这时, 彼此就在对方的身上活着, 双方在这充实的统一体里实现各自的自由自在的存在, 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统一体里。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

虽然作家本人爱情和婚姻上曾屡遭不幸, 但作家结合自己以及与自己的遭遇相类似的妇女命运的悲剧, 将其诉诸笔端, 让她们为获得爱情而奋斗, 并进一步提出妇女解放的前沿思想, 因此乔治·桑式的爱情是可以将一切战胜的。这也是乔治·桑情感小说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弃儿弗朗沙》中, 磨坊主玛德兰与弃儿弗朗沙之间不仅有很大的年龄差距, 而且道德鉴别力, 社会地位也都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这个温柔善良, 富有正义感和慷慨牺牲精神的美丽少妇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深深打动了同样心地善良, 体恤别人的弃儿弗朗沙, 爱的力量终于使他们越过了这种种的障碍, 毅然决然地走到了一起。幼时在乡村生活的经历, 自由不拘的个性伴随着乔治·桑的一生, 而卢梭平等思想的光辉更是在其作品中处处闪现, 有着对阶级概念清醒认识的作家希望通过教育, 人们的善行去消除阶级的差别, 虽然是极其天真的, 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但弃儿弗朗沙与玛德兰最终冲破种种阻碍, 勇敢地走到一起, 无疑还是令人钦佩的。

二、浪漫主义的乔治·桑

尽管乔治·桑的作品中可以说泛滥着对爱情的描写, 讲述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不管是《魔沼》中的玛丽和瑞尔曼, 还是《弃儿弗朗索瓦》中的弗朗索瓦和磨坊女主人, 他们最后都经历重重阻隔, 终成眷属。然而乔治·桑本人的情感却历尽了艰辛, 十八岁时嫁给杜德望男爵。丈夫挥霍无度, 酗酒成性, 且志趣平庸, 感情麻木。作为一个总是抱着美好信念去行事的女性, 她对自己的婚姻极不满意, 后与长她九岁的男爵离异后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浪漫主义的情愫使她先后同学法律的儒勒·桑多、青年诗人缪塞以及当时誉满全球的波兰音乐家肖邦有过感情生活, 可又由于种种原因分手。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她对理想爱情的追求。通过她作品中爱情故事的讲述, 我们了解到, 她所信赖的情爱基础是相互崇拜, 崇拜自己身心所欠缺的东西。这崇拜又包含着男女平等的深刻内涵。没有了彼此崇拜的心理成分, 爱情之花便也随之凋零。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次次爱情生活的滋养, 使得乔治·桑在感情的道路上不断寻求自我, 实现着自我, 丰富着自我。通过一次次真正的爱情的痛苦和折磨, 使她进一步真正成熟起来, 才创作出了作品中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扎实的爱情故事。作品中的故事像极了作者自己, 却又不单是她自己, 那是一个个美丽的梦, 浪漫主义的爱情之梦。

乔治·桑的私生活和举止行为, 在当时的社会就是为上流社会所不容的,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也是毁誉参半的。有很多对她来说有失公允之处。可是我们要认识到, 虽然她是一个战士, 可她首先是一个人, 和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且看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里关于人的理解, 人之生活, 要战斗, 要休息, 要饮食, 当然也要有男女关系。不能因为要战斗, 就要舍弃一切, 战士首先是人, 拥有人的七情六欲, 积聚力量, 并且得当充分的休息, 如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 有着凡庸和世俗的生活, 然后才能谈起战斗。当然, 对于那些有着伟大理想和信念, 不顾及小我生活质量的有志青年我们也是要尊敬的。但是, 试想, 没有了生活的战斗, 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1848年革命的到来, 一度使乔治·桑十分振奋, 她写了《致人民的信》, 参加巴黎的五月游行。但慑于工人起义的声势, 又回到诺昂。第二帝国时期, 她同宫廷来往密切。色当的惨败使她感到耻辱。她对巴黎公社很不理解, 但也反对残酷镇压公社社员。19世纪的法国, 快要跨进20世纪的门槛时, 每个人都是迷惘的。

她也毫不例外, 她不是跟敌人真刀真枪在战场上肉搏的勇士, 但她是智慧的。冷兵器时代, 肉搏是常见的, 也是血腥的, 残酷的。而热兵器时代, 远距离就可以将敌人击毙, 反过来讲, 敌人也会讲我们击毙, 从很远的距离之外, 所以就要懂得好好保护自己。战术上不是讲究“壕堑战”吗?文人当然也需要一个壕堑来保护自己, 它与作者本人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 生活经历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也许有人会说她没有像雨果、巴尔扎克这些男作家那样去描绘历史和现实的残酷, 但她所告诉读者的恰是男人的心灵所难以觉察的另一个世界, 一个细腻的情感世界。乔治·桑是法国的良心, 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是成功地把新思想运用到文学中的典范。她是为思想自由抗争的重要象征, 她自始至终认同共和国的价值, 并终生为此奋斗。“我的心是红色的”。女作家去世前如此昂然宣告。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乔治·桑

爱情这个主题在大多数女作家的作品中的地位要远比在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地位重要许多, 在这一点上, 乔治·桑也一如其他女作家。然而却并不只在描写纯粹的爱情。

由于早期田园生活的经历, 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的充分了解, 她热爱劳动人民, 能够踏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她有崇高的社会理想, 自从她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皮埃尔·勒鲁等认识后, 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小说创作产生了变化。从《木工小史》开始, 乔治·桑创作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小说。在《木工小史》中, 作者塑造了一个新的工人形象。细木工皮埃尔反对当时的帮派工会互相排斥和斗殴的风气, 主张工人团结起来, 对付共同的敌人——贵族和富人。《木工小史》是直接描写工人的一部较早的小说。

在她最重要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安吉堡的磨工》中, 作者描写了磨工路易和暴发户的女儿萝丝相爱, 不能结合, 后由一个贵妇从中帮助, 成全了这对有情人。小说对复辟时期的法国农村有细致的描绘。通过两对青年的恋爱故事完成了她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 而且提升到对罪恶的金钱的批判这个高度。对于安吉堡的磨工柯南·路易和自己女儿罗斯之间诗一般的柔情, 罗斯的父亲布芮可南却说:“金钱高于一切, 既然我有钱, 你没有钱, 我就不能再和你打交道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另外一对恋人之间, 机械工列莫尔带着崇拜的感情热恋着年轻的寡妇玛塞尔, 然而玛塞尔却是拥有大片田庄的贵族, 想到这些, 出于对金钱的厌恶, 列莫尔动摇了, 退缩了。然而, 在乔治·桑爱能战胜一切的信条支配下, 这两对恋人最终走在了一起。可并不是所有的恋人都是如此的幸运, 罗斯的姐姐布芮可里伦痴情地恋者穷青年保罗, 在这个“感情不能当作金钱使用的家庭里”, 少女硬是给逼成了疯子。作家对金钱的批判由此可见:“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里, 一切都可以出卖, 艺术、科学、一切的光明, 甚至是一切的道德, 就是宗教也在内”, 更何况爱情。

乔治·桑是善感的女人, 她为读者临摹了一幅幅爱情与幸福、信任与友谊的图画, 尽是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乔治·桑告诉了人们她这样的意图:“在人们互相隔膜、互相憎恨、因而引起祸患冲突的时代, 艺术家的任务便是主张温和、主张相互信任和培养友谊, 并且唤醒刻薄和失望的人, 使他们知道纯朴的风俗, 柔和的性情和社会的公正, 仍然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根的”。“在人类相互残杀的时代, 宣传合作, 那是沙漠里的绝响”。有人说, 乔治·桑仅仅是一个热衷于罗曼蒂克爱情的风流女子, 那是不公允的。她不仅歌颂纯美爱情, 她更有着对阶级, 对社会的清醒认识, 并以自己的切身行动, 投入到风云激变的政治斗争中。爱情又何尝不是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在爱情至上的浪漫主义格调中, 将社会主义和人类美好理想伴随其中, 为爱情斗争的主人公正是作家本人为理想而奋斗的体现。

四、结语

从黑格尔开始, 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 以供直接观照, 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 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 所以艺术在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 就取决于理念与形象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漫漫长夜, 常是乔治·桑或是奥斯汀陪笔者度过, 细细品读, 心里是一份比夜更深的宁静。同是女人, 笔者感动于她们细腻的文笔, 不俗的构思, 更感动于她们那对世事, 对大自然, 对芸芸众生的那份热爱。比之奥斯汀, 笔者对乔治·桑更多了一份眷恋, 法国的文字, 有熏衣草的淡淡清香, 像普罗旺斯的花田, 风吹过去, 温暖整个夏天。她是女人, 但不是一般的女人, 是有着坚强生活信念, 追求自由, 妇女解放的有思想, 有伟大理想的, 走在时代前列, 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女性。

参考文献

[1]冯汉律.外国文学评介丛书乔治·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郑克鲁.法国文学论文集.漓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张彤.法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5]孔庆东.金钱与革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鲁迅系列.2006年6月

[6]乔治桑, 郑克鲁译.魔沼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

[7]乔治桑, 罗玉军译.安吉堡的磨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8]乔治桑, 郑克鲁译.小法黛特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

6.浅谈文学艺术在陶瓷创作中的应用 篇六

文学与陶瓷艺术的相融及应用,是以诗、文、词、曲、歌等样式与陶瓷相配合使艺术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但是多数陶瓷绘画题目十分精炼,能生动准确地概括画面内容,风趣形象地描述一个富有趣味的细节,具有文学因素。另外,陶瓷画面上许多题款介绍绘画的内容,用富有感情的文字即景生情,显露心志,抒发情感,阐述一段精粹的画论,凡此种种,均具有文学性。因此这些也被看作是与陶瓷相融合的一种形式,亦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艺术现象。

在言志、抒情、展示理想与怀抱方面,《尚书虞夏》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各声。”认为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就唱出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说明,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都言志抒情,展示理想与怀抱。杨泉所作《八骏图》尺八瓷板画,八骏马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欢快奔驰,画左上角题有诗句“不须扬鞭勇奋蹄,贴地飞旋奔驰去”。后句写骏马善奔耐跑的特征及奔跑中矫健的雄姿;前句则写骏马的自觉精神、远大志向。作品不仅抒发了作者为艺术事业献身的激情,也表现了人民努力建设祖国甘心奉献、勇于拼搏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言志、抒情和理想。

文学与陶瓷相结合的艺术品有着更多的丰富内容,许多内容既反映了作品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面貌,也表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并反映出社会生活。原陶瓷职工大学陈列室一青花釉里红长圆瓷瓶上,画有一幅山水图景:山清水秀,花草丰茂,奇岩丛林,沃野千里,气势浩瀚,生机蓬勃,正切合其题“江山如此多娇”。一个“娇”字,形象地概括了江山万里、大地辽阔的明媚春光,也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豪的感情。有的作品以颂春的形式歌颂祖国。如轻工部陶研所陈列室一瓷瓶,瓶腹环形画面上百鸟羽毛绚丽,机灵活泼,花红叶绿,千姿百态;背景峻峰清流,雄伟壮丽,真是春光明媚一派生机,正合画题“大地回春”。这一题材不但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赞美。

在抒情作品中,也有的是描绘忧愁哀怨,抒发淡泊情愫,表现高尚情操和文雅纯洁的品德。出现这样的艺术现象,主要是因政治制度腐朽,许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厌恶仕途,远避尘世,因此历代绘画与文学作品均以淡泊名利和隐迹山林的传统题材为多。彩色瓷板画《看鹤图》继承了这一传统题材:一颗奇形树,一枝盘旋向上,一枝向左伸展横出,一儒士右手抱琴,左手扶古树横枝侧身而立,仰看上空远去的云鹤,情思悠悠。画面诗曰“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诗画之间,充满清幽高雅情趣,抒发了抱琴人的淡泊胸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陶瓷学院美术系陈列室中的《山居》瓷板画,水天辽阔,远山淡影,中部右方重山叠嶂,有一草亭及山下岸边斜出的大树,左方为河岸,高石坪上建有三层楼台,伟岸挺拔。画面色彩鲜明,图景清晰秀美、幽雅,正如画上题诗“山村楼阁两依依,渔樵耕读似仙居”,各有所得各有所乐,称之为仙居实不为过,所抒发的正是对生活环境的热爱之情。

此外,还有的是以吉祥画面形式抒发憧憬美好未来的感情。余晓明所作釉上彩《佰禄延年》圆盘,描绘一只肥硕的梅花鹿正漫步于古柏下的石桥上,桥下溪水奔流,古柏枝叶茂盛,画左下角题“佰禄延年”四字。“鹿”谐音禄,佰禄寓财运之多之广,延年指福寿高龄。此画绘出一片和平、吉祥、富贵等气象,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美好感情的憧憬。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有太多的作者都将文学元素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内容,也给了创作者抒发情感的精神寄托。

悠久的陶瓷历史和卓越的工艺美术成就谱写了一部中国陶瓷艺术史,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艺术家。文学艺术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融合,从传统陶瓷艺术中延伸,扩展出来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地表达了陶瓷艺术家的意念情感与个性。

Xiong Xiaohua was born in Jingdezhen in 1961. He is a senior craft artist of Jiangxi Province, a member of China National Arts and Crafts Society, the president of Pa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of NPC, Zhushan District, the inheritor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making skill in Jingdezhen, etc. He is good at drawing shrimp and lotus with simple model, bright color and elegant state. He has created lots of excellent artworks and won grand prizes and many of them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organizations.

熊晓华,号“梦虾山人”,祖籍江西丰城,1961年12月出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北大学兼职教授,现任景德镇市珠山区人大书画院院长。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花制作技艺传承人。

熊晓华早年进入景德镇市红星瓷厂学艺,后师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李林洪先生研习山水画。他擅长画虾,且精于婴戏、荷花、山水瓷画。作品兼工带写,设色明快,造型简练,笔墨豪放,意境高雅。所作“虾趣图”以气势张扬、气韵生动而雅俗共赏。作品获全国、省市级专业奖26项。其中青花《乐在其中》瓷瓶获第五届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婴戏图》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虾趣》被英国瓷都斯托克市市长迈克?沃尔夫收藏。

上一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下一篇:早上正能量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