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体会

2024-11-05

新课改的体会(11篇)

1.新课改的体会 篇一

对博达学校实施新课改的体会和反思

戴璐

从去年4月开始接触高中新课程改革,到系统的学习改革理念,再到后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着改革的实质和优越性,至此已经半年。在这半年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可谓处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不断的学习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和改革理念的同时,还不断的向改革成功的学校学习模仿,设计出一套又一套的实施方案,学校改革的决心和做出的努力,让老师们也都充满了力量,积极的参与到这场革命当中。但是作为正在实践新课改的老师,我在摸爬滚打的教学过程中也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现在学习昌乐二中等一些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与其说学习,不如说是模仿。多了份盲目,少了份变通。一直都只是在形式上和他们靠近,导学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安排都完全模仿,其实实施起来大都不甚尽人意的,且不说安要求设计的导学案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即使勉勉强强走完了导学案,学生真正学到多少又不得而知。并不是说我们课改的决心不坚定,到现在还在怀疑课改的效果,作为我们老师来说,最最关心的莫过于学生的所得和成绩,可是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却越来越没有信心,因为越来越把握不了这个课堂了。课堂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时间不够,比如说没有同学有信心去展示等等。对于时间问题,也是相当一部分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上次学校请来的两位昌乐二中的老师也没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超时还不短,况且那个班的学生在课前为那节课所准备的时间更是远远不止我们所用的25分钟。因此,时间的合理安排我觉得是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校现在对时间的安排是头天晚上花25分钟对次日课程进行预习。25分钟,等同学们安静下来,开始进入状态的时候,下课了就响了,赶紧换下一科的内容,脑子还得和手换得一样快,如此五节课的自习下来,成果寥寥,效果甚微。鉴于这种情况,产生个想法:都上连堂。第一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任务和导学案,第二节课展示导学案的内容。两节课连堂可把时间设置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样虽然一天上的科目少了,但是晚上也可以像白天一样的安排课程,因为当科的教学任务完全可在当堂解决,晚自习也可当正课上。这样应该是可以避免头天晚上的走马观花和快速换片的低效率。

另外,每个科目都有每个科目自己的特点,甚至同一科目的不同章节都不尽相同。我觉得学校领导应该权力下放,放手让每个科目的备课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甚至章节的特点来设计安排导学案,并不一定非要按照先是“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自我检测”这样的项目和流程。有了一定的灵活性,老师们在操作过程中也可以尽最大可能的让学生收获更多。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语言上的不合适或者是想法上的不成熟,都望各位领导批评,训诲。

2011-8-23

2.新课改的体会 篇二

一、应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 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一个好老师的课, 之所以耐人寻味, 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共同点我想就是有思想、立意高、主题鲜明, 能够用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如果这节课是“罗斯福新政”, 我们就可以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那么将这节课的思想升华到“要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有科学的理念, 而每一种理念都有时代性, 都不是万能的, 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一高度。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审视曾经的历史就有了新的认识, 即必须有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 这个角度不拘泥于教材, 非常独特。

二、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在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否则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 为体验而体验等。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历史, 新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取舍, 紧扣重点, 重点抓住了, 难点也就容易突破,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避免面面俱到, 做到“教材为我所用”, 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切不可以教教材的内容为目的。老师就紧扣新课标“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的作用”的要求展开的教学活动, 整节课围绕此中心设计了多个环节。从“探究病因”到“对症下药”再到“初见成效”, 无不是围绕中心展开的, 课本成为了一种“服务于教学的工具”。

三、教师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中应注重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学法指导, 就是要让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法系统, 形成科学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分解、整理和归纳学习方法。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收效比较明显。

(一) 注重“史论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二) 注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这种能力与方法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加以渗透。本节课, 就涉及了很多学科知识, 如政治学中的生产与消费理论;地理学中的沙尘暴;英语中的罗斯福就职演说等内容, 无形中融合了不同学科的交叉, 使不同学科不断涌现交融, 使得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三) 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

3.关于实施英语新课改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改;优势;不足;补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8

2010年,笔者所在的盘山县高级中学高一年部开始实施新课改,学校决心很大,大刀阔斧,即使我们高三年部的教师也感觉到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知道这将是我们以后教学的主要模式。尽管如此,但由于笔者当时在高三年部,接触的教改不是很多,对教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对其只要精神还停留在很肤浅的程度,只知道它与传统的教学不同。

直到2011年,笔者融入该年部,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观摩新课改课堂,并自己按新课改要求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才对新课改由来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才知道了新课改的优势在哪里,才懂得了这一新事物代替传统教学是大势所趋,知道这将是教学的一次大发展,是对中国教育有深远影响的一次变革。

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看法,实属一家之言,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新课改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让笔者自己为自己的课堂模式定义一下,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的课堂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笔者却本末倒置,自己站在讲台上,一概讲授,将讲台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变成了听众!任笔者如何精心备课,就是不能把学生的所有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个问题曾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接触的新课改后,笔者才醍醐灌顶,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新课改要求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这种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并主宰课堂,教师通过精心挑选,拿出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 促使学生自己动身,提高学生独立攻关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只教学法,具体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刻苦专研获得。这对学生绝对是一个新的挑战,以往他们上课,都是接受,只要动笔记一记就行了,课现在不行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存在,再没有人给他们任何帮助了,要想解决,只有自己动手,自己冥思苦想,查资料,与同学讨论,请教教师,一种办法不行,马上换另一种方法……在这样的锻炼下,所有学生的潜力都被充分发掘出来,自学能力一点一点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

3. 有效缩短验收周期

以往的教学,想要知道学生学得如何,非得在学习某一阶段后,往往是一周或更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或大或小的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判断学生对这一章节学得如何。也就是说,验收的最小单位最少是一周,想要每节一验收,根本做不到,因为,教师进行验收,口头提问或笔试验收,是一定要花去一定时间的,这势必影响教师的讲授。而新课改则不同,教师一改满堂灌的作风后,课堂上有大量的机动时间,安排几分钟的验收,以检验学生自己学习的效果,是绰绰有余的,教师可以口头提问学生,也可以安排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小题,看学生反映如何,如果不理想,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避免了学生听不懂,而教师还不知情的盲目情况,也避免了学生学习欠债情况的发生,随时发现学生何处学得不好,发现后,马上进行补救,不让问题拖延一刻,这都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步骤。

4. 解放教师,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

以前讲课,都是笔者站在讲台上,除了提问,四十五分钟,不停地讲,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本想找几个课堂状态不好的同学谈一谈,可体力已经是不允许,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施新课改后,情况完全变化了,在课堂上,笔者只有呈现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动手讨论,笔者就有大量闲暇时间观察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状态,看每个小组讨论的路子是否对头,避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也可以观察每个同学,他是否态度端正,积极参加讨论,如果出现消极怠工情况,笔者可以马上提醒他等等。解放出来的笔者,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还有重要的一点,一节课下来,笔者再也不感觉到精疲力竭,相反,感觉很轻松,上课再也不是负担,而是有了更多的激情,学生也更喜欢笔者了。

二、新课改的不足及补救方法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下面就课改本身不足或教师应注意的地方,浅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有时不得要领,花费时间较长

学生的知识储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由于组员之间分歧较大,要彻底解决该问题,得花费大量时间,比如,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小组就be worth doing这样一个句型有无被动形式产生了分歧,谁也不能说服谁,因此开始查阅资料以证明自己是对的,双方先查阅教材,没有明确结果,又开始查字典,还是没有找到具体实例,又要打算去网上搜索,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讨论了近二十分钟不得结果,最后还是到我这才得以解决。遇到类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出面,适当指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2. 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起来可能更加吃力

新课改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能力要求更高。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开展攻势,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突然没有了教师的引导,顿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即使找到突破点,一路上也会遇到好多障碍,需要不断翻书回顾以前的知识,才能磕磕碰碰解决问题,或靠自己根本无法解决。即使解决,所花费的时间也是相当多的,性价比会低得吓人。还有一种情况,基础较差同学,由于爱面子,不敢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变成了局外人,而成绩好的同学,包办了所有的小组讨论,甚至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一定要多留意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定确保他们也能融进小组,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被动孤立。

3. 学生习题总量可能受影响

(上接第88页)

传统讲授,虽然学生有些被动,但毕竟要比学生自己探究要得要领,不走弯路,也就避免了浪费太多的时间。可真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张卷子,彻彻底底地将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要比教师讲解多得多。一张教师讲解需要两节课的卷子,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至少需要三节甚至更多,因此,总体来看,学生所做练习要相应地减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精选题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以此弥补题量的不足。

总体来说,新课改的实施是利大于弊的,这一新生事物是积极的、是向前的,是我们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结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主要精神,在实施中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4.对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体会 篇四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全面展开,生物课堂教学如何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成绩,是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下功夫、花力气深入研究,共同探讨。

通过几次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一方面了解了其他学校开展新课改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对我们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下面就高中生物新课改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高考激烈的竞争使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压力巨大,教学行为趋向保守,普遍存在因循守旧、多讲多练,题海战术,费时低效,单兵作战,缺乏沟通等现象。新课改将改善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产生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体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保护等等无一不与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教学一贯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脱节,表现出滞后性、教师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成就。由于教师观念陈旧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对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常见的、鲜活的生物学现象也很难联系和解释到位。学生所学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课程观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随时注意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新进展,并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轻结果,重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总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不管是生物实验结论的得出,还是生物难题的解答,都往往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所以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观念,在实验完毕后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试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生特别留意,从而总结出一些常规性的错误。并在解答生物题目过程中,遇到学生问问题,不正面说出答案,而是反方向提问题,你认为那个结论是正确答案?你的做法是如何的?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而不是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得出答案。要真正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克服犯这样的错误,因而过程很重要。

四、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敢答”。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2、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想答”。

心理学认为,内发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3、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寻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能为学生的思维之舟指明航向。因此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提问。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例举大量事例: “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我国几例骨髓移植成功的例子或者一些反面的现象,“天花”病毒重新流行的可能等,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渴望依靠生物学知识来了解这些问题。因此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绿色食品是什么?”“骨髓移植的机理是什么?”等,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并补充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学有所用,培养了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偏向于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和动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有利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尊重个性,鼓励创新

探究教学应分层次、把握度,面向全体学生。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班级人数多,难管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层次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探究学习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他们积极思维,开展有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动的梯度。

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学习评价,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七、评价激励,体验成功

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微小的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放宽评价尺度,不必过于严格,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探究,去尝试了,就应该得到表扬和肯定,而不论答案正确与否。因为不管是成功或失败,学生都会在探究尝试中有所收获的。而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互相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找找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别人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取得成功。

我坚信,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会给整个教学带来一个新的面貌观,让老师心情舒畅的备课、教学。让学生自由愉快的掌握新知识,自信的面对高考。快乐的体验生物课在生活中的用途。

5.高一化学新课改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五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7年9月起,陕西省全面实施新课程。高中化学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较,在教材的整体结构编排、栏目的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同时,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在此之前,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暑期的新课程专题培训,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发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教学中教师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生怕舍弃一点学生就不会。于是,总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用。新课改后,教学课时减少,就更觉得任务重。例如,在讲离子反应时,盲目的追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从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离子反应的条件,全面的讲述,一节课自己从头讲到尾,时间紧张。由于内容过多,显得杂乱,学生抓不住重点,而且,教师一讲到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更没有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课后发现学生对本节的教学内容并未掌握。经过反思,我对本节课教学进行改进:首先学生通过小组实验 CuSO4 溶液与NaCl溶液、BaCl2溶液的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出什么是离子反应,并引出什么是离子方程式;通过四组酸碱反应以及离子方程式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把教材第33页实验2-3三个实验该为探究实验:改变试剂的用量,让学生在实验中探讨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从而得出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没有什么离子,减少了什么离子,新生成了什么物质,从而得出离子反应的条件并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由于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思考,讨论而得出结论。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所以理解深刻;而且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进入活动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在活动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目标的学习而且也照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机械的记忆,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由于缺乏自身的实践、思考和感悟,学生对所学知识,慢慢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发展学生的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化学新课程中,“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受到高度重视。

6.数学新课改带来的心得体会 篇六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视为“一桶水”,而应被视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现“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及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找寻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要求,也影响着整体数学水平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我们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平常生活中,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

7.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七

一、教师“教”, 教学理念的改变

1.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 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还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 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 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为了适应教学, 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中学数学教师还要了解数学史, 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了解数学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等.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要扩大知识面, 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3.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把握新课标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 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教师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 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 对新内容, 应分析为什么引入, 引入了多少, 怎样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 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而取舍.

4.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中,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 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教师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 节省计算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5.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课堂施教的水平

提高教师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施教水平是课改中的重中之重.上课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数学问题的学习情境之中.解决数学问题时,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交流.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要科学地引导, 千万不能代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后, 学生已掌握了获取新知的方法, 在这之后应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生“学”, 学习方法的调整

1. 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提到阅读,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读文学著作, 其实学习数学同样需要阅读, 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 “上学读书”已被“上学听讲”所取代.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 对学生的“读书”却有所忽视.从长远看,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 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学会阅读.

首先是学会阅读教材.数学教科书的每一章节, 就是一篇逻辑严谨的说明文.学生带着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去阅读并回答问题.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可以尝试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 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

其次, 进行课外材料的阅读.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 数学史料书籍、数学名人传、数学期刊、世界名题与趣题的简易读本等.随着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 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丰富内涵, 这将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面目可憎”, 从而愿学、乐学、会学, 受益终生.

2. 善于提问、大胆质疑

学生要大胆质疑、积极提问, 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要有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 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 根据具体的内容, 诱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猜想, 提出概括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 并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解决.另一方面, 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 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 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 提出重点问题, 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 让学生自由讨论, 尝试解答.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这样学生本身才有所进步.

3. 排除心理障碍, 重视“四重”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即是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 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 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 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2) 急噪心理.

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盲目下笔, 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 未认真读题、审题, 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 哪些是未知条件, 哪些是直接条件, 哪些是间接条件, 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 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 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 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3)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 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 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 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 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 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 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 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 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 比分数, 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 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 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 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 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 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 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 知识理解不透彻, 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 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 难以深刻领会结论, 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 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 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 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高中数学教学效益降低, 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些障碍必须克服, 重视“四重” (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

4. 积极反思, 深化理解

反思, 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优化思维过程, 揭示问题本质, 探索一般规律;反思, 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获得新的发现.因此,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学习中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 是学生“会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要做到听课反思、解题反思, 进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8.谈谈新课程课改的几点体会 篇八

(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

语文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

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3)由过去重“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对话”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语文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4)由过去重“讲解"转变为现在重“引导”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5)由过去重“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

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1.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2.房贷的问题,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3.买彩票中奖问题等,对于生活中的这些场景,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总之,虽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是在教学中及时的反馈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才能使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冷静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在反思中实践时,我们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从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

9.历史新课改体会 篇九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出现新的“繁、难、偏、杂”;如将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建立在初中教材通史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我市初中近几年使用的教材并非通史体系,造成初高中教材的不衔接;必修课教材弹性太大,教学内容过多过深,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完成;学业评价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情况。其次,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困惑三:新课程内容多、难度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困惑四:对课标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存在较大困难; 困惑五:高一学生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困惑六:理想课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困惑七: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之间的矛盾难调和; 困惑八: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多流于形式; 困惑九:历史教学质量与评估的矛盾无法解决。

1.现代教学论中的首要原则是”因学定教”。而目前常见的课堂教学却是”因本定教”。这样,虽然较好地发挥了教材的”知识载体”作用和老师的专业特长,但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因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因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突出特点:(1)总的精神是围绕”学法”设计”教法”。(2)在教材内容处理上,并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而是根据学生可能的自行掌握程度,拟定教师点拨式和启发式讲解的轻重虚实,板眼节奏。(3)在设计步骤上,先从分析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手,再结合本章教材的内容特点确定教学总思路,然后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4)在个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不像”因本定教”式教学设计那样,把授课中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的具体答问预告规定出来。

2.通过观察,班级的学习小组的使用流于形式,表现在教师的要求不明确,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指导学生探究、交流的思路与方法不到位,学生不能自觉地在组内或组间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探究、交流、思考等只局限在表面的、简单的、直观的内容,而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这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平时的训练与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3.部分教师课改的意识不浓,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理念不转变,我行我素,课改喊的震天响,应试教育做的实,这部分人严重阻碍了课改的进行。4.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处于单向交流的状态,新课程则有所不同,它要求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这就是新课程的开放性特点的体现。

5.由于种种原因,新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许多内容的编写或者蜻蜓点水,“欲言又止”;或者只剩“骨架”,看不到“血肉”;或者把完整的现象人为肢解。例如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设置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三目内容,将旧教材中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支离开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又一笔带过,让学生突然接触实属突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突然提及“二十一条”这样重大的历史问题,对其来龙去脉一头雾水。因此,这样的编排让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感觉困难。但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教师不得不翻阅大量资料,引导学生做知识的填充与联接的整合工作,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源,了解信息,自己来“组织”、“还原”这些历史,并通过了解历史学家对这些历史问题的多元性探讨,撰写有关西方政治体制比较研究的小论文,自己认识、判断这些历史。但这些事情,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农村高中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完成。

感悟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感悟二:注重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感悟三: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感悟四:把握课标,灵活运用教材,发掘人文价值;感悟五:探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高屋建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矛盾。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 3.部分一线教师不足以胜任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4.管理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考核目标单一化的矛盾。5.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干预机制不够完备。

10.体会新课改成果 篇十

写在前面的话     伴着振奋与迷惘、求索与飞跃,连山区的小学界淋漓尽致地体会着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激动。从“走近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师生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特别是实验校的领导和教师们更是“衣带渐宽”“为伊憔悴”。当我们手挽着手走过实验刚刚开始的第一个学期时,回首来路,我们感慨着、微笑着、憧憬着……为此在学期末,我们把各校的课改总结汇编在一起,结辑为《探索的足迹》,以此作为 我们共同奋斗的`履历。这里面有经验有体会有思考有收获有教训有展望……衷心希望大家能从这里有所思有所悟,最后让我们共同用哲人的话来共勉,为我们未来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我们更好地投身于连山区小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崭新的明天蕴蓄力量。   “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做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我的朋友,只有生活之树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                                     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                                                     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1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体会 篇十一

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数学已经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把我们固有的一些传统优势逐步抛弃,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

一、降低计算教学总体要求的错误认识

由于传统的计算教学相对繁难,因此在新数学课程中一些“繁、难、偏、旧”的计算内容已被删除。但是,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在小学阶段掌握好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将使人终身受益。

目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表现在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偏低,“数感”也较以往略差。学生在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应用,而到六年级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小数、分数中的应用时,很多学生仍然不能熟练地应用这些已经接触过几年的运算定律,例如在计算“12.5×32×2.5、17×15/16、16×12.5-1.6×125”……学生一片茫然;在约分、化简比等运算中很多学生对:“77与44的最大公约数是11”、“51与34的最大公约数是17”……不能一眼看出;對3/4、3/8等一些特殊的分数与小数互化模棱两可;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对π——10π的值不能脱口而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教材中计算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都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二是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技能训练也较以往明显减少。

计算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我们不能因为计算器的出现而降低计算教学要求。数学计算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等也非常有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总体目标不能降低,仍然应该把“正确、熟练、合理、灵活”作为计算教学的双基要求。

二、淡化数量关系的错误认识

关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并强化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事实上这些数量关系也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解答各种应用题。可是,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似乎已经被淡化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以及新教材没有舍弃数量关系,倒是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忌谈数量关系,把数量关系看作禁锢学生思维发展的“框架”。试想一下,一个搞不清楚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生,怎么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要求,形成数学模型。例如我们以前教学相差关系的应用题;“红气球8个,黄气球5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几个?”学生列出算式8-5=3(个)后,总是要学生说出算式中的“8”表示8个红气球。“5”表示5个黄气球,3表示多出的气球。现在我们教学的时候,不需要让学生说这么复杂的理由,但是我们还是要学生通过意义对应的方式,明白红气球比黄气球多的3个是通过比较得到的。

三、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下一篇: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