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

2024-06-28

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通用12篇)

1.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 篇一

素描论文: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立足于高校美术教育对当代社会人才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在当代文化下的应变、反映能力的多方面培养要求,对高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素描 创意 设计

造型基础课程是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多年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许多高校一直把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在当代开放多元的艺术语境下,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面对的是包括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在内的整个艺术史及多元化的艺术样式,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区别于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是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扩展思维空间的过程,从而实现从基础教学到设计教学的桥梁学科。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从传统素描到创意素描 高校艺术教学造型基础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素描教学目标在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上有所区别。传统的素描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培养其坚实的写实造型能力,提升其造型艺术的素养。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曾为我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与艺术教育工作者,为艺术文化的繁荣做出过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面貌、样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素描教学、课程设置已不再能满足艺术面貌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形成。

创意素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创意;扩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设计表现方法、手段和设计语言,创意素描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延续了包豪斯“感知教育”的教学原则,试图建立一个与现代设计概念和方法相吻合的视知觉基础,同时以视觉思维训练的整体性和生态性为主线,发展了一套集成式的训练方法。

二、把创意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的优势 1.创意素描是使学生的观察、感受和视觉化的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它意味着可以使用任何媒介在一个可以绘画的表面上做一些定形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内容。

2.从设计的观点出发,将素描训练引入其造型训练之中,结合设计教育的整体特征,利用其中原理部分,如视觉传达的原理与规律,形式法则等。

3.以视觉思维训练为目的,以视觉思维的整体性作为出发点,以现代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源泉,打破了一般训练分门别类,以及先基础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先技能后运用的单一教学方法,特别是为现代设计态度和方法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4.强调整体性、科学性、研究性的一面,又注意其表现性、生动性、完整性的一面,是设计创意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造型基础课程创意素描的教学方法

谈到创意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很多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同时,都把灵感最为创意思维开发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把灵感作为创意开发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灵感因人的天赋特性不同而强弱不同,可遇而不可求,无法当做创意素描教学的主要方法。以下两种方法是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摸索出的具体教学方法。

1.等价变换教学方法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思绪万千。设计者要善于将自己的构思及时地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思路,把这种记录构思的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画小稿,从若干小稿中进行选择、综合反复推敲、定稿、再绘制成效果图。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在画传统素描时画得头头是道,可谓“栩栩如生”,十分到位。而一到上专业设计课就暴露了问题,叫他画草图却动不了手;心里想得出却表达不出来;本来很简单的形体,弄了半天还是不对劲儿,要么比例失调,要么透视不准。究其原因,以前画的素描是“有口无心”依葫芦画瓢式地摹出来的,多归功于时间和橡皮功夫,只注意不厌其烦地刻划细部和“浮光掠影”地涂明暗调子,而不注意去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与透视关系;没有在大形的把握上和本质刻划上下功夫。所以,一旦离开了对象便束手无策。这是素描教学的失败。

等价变化法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一方或双方经过适当的思考,找出原来五官的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把两者的等价关系体系化。该法的创立者市川龟久指出:“创造性开发的生物模式存在于凤蝶的成长过程中。”他认为,在由幼虫变成蛹进而变成漂亮的蝴蝶的变态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开发的最完美的基本模式,并以此作为等价变换理论提出来。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初期的外形被舍弃了,但是内容却进入了高级阶段,走进了新秩序之中,终于选择了新形态。创意、创造过程也完全相同,此时“新阶段的外形”等价变换为“新的形态”。在创意素描教学中等价变换方法的运用是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先创意后动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素描教学中,以环艺方向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单刀直入”重透视、重理解、重默写、重速写、重创意,以线为主的素描训练方法正是我们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训练应采取的方法;那种直接而快速、生动而活泼的素描才是未来设计工作者的“童子功”。因此,在素描课程教学中,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长期作业,加强默写、速写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推测,想象表现出多种不同。同时,鼓励学生把创意和开发素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作为研究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表现出眼前所见的形象,还要能表现出眼前所见不到的形象角度的形体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加强线描训练,培养学生快速表达对象,把握对象本质的能力。这样的训练将大大提高素描教学的效果,真正为专业学习与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构思草图和效果图表达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创意培养为主线,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我在实际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中的一种体会,同时也是在开放多元语境下探索当代艺术教学的尝试。就像艺术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一样,面对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多元是语境,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和提醒。

参考文献:

[1]秦秀杰.重要的不是素描.美术大观,2005,(12).[2]范迪安.国际当代素描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 篇二

关键词:全因素素描,线性素描,主动转换,中国画

一、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问题研究由来已久。1955年的素描会议, 就是针对改革素描教学而展开的。会议提出了学院对于基础素描教学上的一些不符合造型艺术的东西。这里主要针对的是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下的全因素素描, 即利用软硬不同的铅笔慢慢排线, 类似于照片一样精细的素描长期作业。这种引进外来的全因素素描教学方式真的适合我国绘画艺术教育的需要吗?

经过几年中国画素描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的素描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学生都是画全因素素描:慢慢地找块面、排线, 一点点的层层叠加的刻画每个局部。他们大都使用软硬不同的铅笔,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专门用来磨灰面的“白笔”。对着模特写生时, 所有的对象都被画成刻板的表情, 有些画得很有体积感空间感却没有画面感、艺术感。

第二, 有些学生在形还没有打准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刻画细节, 迷上描、磨五调子, 最后的效果看着好像很深入, 其实骨骼、肌肉的表达都不准确。

第三, 素描作为基础课, 例如素描头像一般都只安排四周课的时间, 而学生慢慢的磨素描的表现方式使得每周完成一张完整的作业都成问题。这不符合国画专业要求落笔肯定、简练概括的要求。

这些问题, 都是需要在今后素描教学的改革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因素素描与线性素描

契斯恰科夫式的“全因素素描”又称光影素描, 强调造型的科学性与严密性, 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造型手段, 如结构、透视、光影等知识。它反对为线条而线条的画法, 以光线对物体的影响所形成的光影色调规律即“五个调子”——黑、白、灰、高光、反光来研究、塑造物体的形、质、色的立体造型画法。它的特点是画面细腻, 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情境和物体的质感、色感。可以说它具有科学性和完善性, 但是在绘画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对象的光影, 明暗, 就易忽视对象的形体结构, 使画面感僵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理解力和感受力的发挥;特别是它的立体主义原则对线条的排斥, 更拉大了素描基础学习与中国画专业学习的鸿沟。

针对全因素素描的利弊,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许多画家及美术教育者都提出了种种方案, 有的主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需要学习素描, 有的主张用白描代替素描来作为基础教学, 有的主张以结构素描来代替光影素描。其中认为结构素描对中国人物画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占大部分。但是结构素描还不具有中国画专业线的本质特征意味, 它同时适合油画、版画甚至是设计专业的学习, 而且结构的指代是人的形体结构还是骨骼结构, 或是其他方面尚不明确。

在20世纪90年代, 唐勇力先生结合自己的素描教学和绘画实践, 提出了一个有关素描教学的观念——线性素描, 其基本内涵就是把中国画中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 以线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现物象。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以及画家的教学成果是值得认可和借鉴的。

三、对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

(一) 观察方法从光影到形体、表现方法从块面到线条的观念转变

大一学生都是经过美术高考的学习走过来的, 脑子里都是光影素描的观念。所以在进行中国画专业训练后首先应该厘清的观念之一就是排除光影的影响, 以平面性的眼光观察对象。

线性素描同全因素素描一样, 眼睛的“看”决定了手里怎么“画”。在我们还是儿童的时候, 我们没有学习过画光影素描, 那时我们不会在脸上画上黑色的光影, 我们会用铅笔画上线在线围出的空里涂上我们喜欢的色块, 即形成了漂亮的儿童装饰画。这种纯粹其实在我们进行线性素描训练是可以借鉴的。排除光影的影响, 我们看到了物象的“边”—由形体结构转折而产生的边, 而这个“边”在画面中即变成了线;在这些线中间有各种不同形状、大小深浅的面, 使我们在观赏时于思维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线与面结成的图像。在这个认识过程中, 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看不到线。其实看不到线主要是没有排除光影, 没有从抽象的角度提取这些隐含在对象中的平面的元素。

观察方法上已经转变, 但是从画面最终效果要和光影素描拉开距离, 这就要看是如何表现的。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是白描, 是毛笔或者也可拓展为硬笔线, 如钢笔、铅笔等, 以描写的方式简约概括地表现物象。速写是以速度见长, 即短时间内完成对物象的描绘, 其绘画手段可以是纯线条的, 也可以是线面相结合的。在线性素描上同样强调以线为主, 注重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学习线性素描, 我们利用线和面来表现形体结构, 在表现形体结构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用明暗调子的手段, 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物象的内在结构上, 不为表面模糊不定的光影所左右。“线性素描”, 就是以线为主, 以面为辅, 在这种表现里面, 每个人都可以找出自己的个性来, 比如不同的线、不同的面, 你可以发挥出不同的特点, 任何人都可以画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 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从光影表象的变化转为本质的理解

对线性素描的观念有了转变, 在实践过程中, 还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就是对于形体结构的理解。一直以来我们在进行光影素描的学习时, 就强调人体结构的关系。但是在光影表面现象的影响下, 很多学生对于人体结构的认识非常的含糊。这个现象在学生的作业中一览无遗, 虽然他们对于自己画得非常浓重的素描表示满意。但是对于人体解剖知识了解得不透彻, 这在线性素描训练的时候将会进行得非常艰难。没有了光影明暗的掩护, 结构的了解与否决定画面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解剖学就是为解决学生对人体结构认识而开设的。但是就笔者的认识与了解, 发现解剖课中, 学生大都只是记得几个解剖术语, 而在表现的时候, 对象的形体结构是从哪开始到哪结束都含糊其辞、不甚了解。因此笔者认为, 中国人物画方向的学生解剖课不应该只开设大型理论课, 而应该同时开设专业人物写生课程。不仅对模特写生, 而且应该有人体骨骼、肌肉的线性素描练习。花鸟和山水方向的应该开设同方向的针对性的线性素描练习。

(三) 多画速写, 培养线条表现的能力, 一笔下去要有形、意味、个性特征等

在对对象形体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的下, 我们还应该在国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中把白描、速写、默写归纳进来。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过“四写”的主张, 既把慢写 (包括素描、白描) 、速写、默写、摹写四种作为一个完整的国画造型基础课。欣赏临摹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素描作品, 将自己喜欢的形式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生中去, 在白描写生、速写的训练中, 把画过的对象默写下来。笔者认为四写的结合非常重要, 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对对象有更深刻的形象记忆。

在具体上不用铅笔而改用木炭条, 用木炭条画素描的好处是他的性能和毛笔更接近, 同时可以限制学生慢慢磨洋工。

在时间上, 一张素描最多一个星期, 算是长期作业。一张白描、速写四个小时, 也就是一个上午的专业课时间。可以画出不同角度的速写, 着重研究对象的全面形象。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头、手、脚等的速写。最后默写也是四个小时。把素描和白描结合起来, 把长期作业和速写结合起来, 把写生和记忆画、临摹结合起来, 有利于克服过去当以的长期作业素描刻画表面、表现迟缓的缺点, 有利于训练学生能快能慢、能放能收、能深入刻划又能概括提炼, 能对着对象写生、又能背着对象默写的全面的造型能力。

综上所述, 从全因素素描到线性素描的转换时中国画专业的学习是必要的、刻不容缓的。

素描是进入专业学习的桥梁, 中国画专业特别是人物画的发展离不开素描的训练。我们应该在观念上, 认识到全因素素描的长短处, 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画专业学习的素描方式。线性素描在目前中国画专业素描基础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念上转变学生对光影到形体的认识, 从表现手法上转变学生对明暗块面到线性的认识。同时还应该注意贯彻解剖结构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辅以白描、速写、摹写、摹写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那么素描教学问题不日应该会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国画专业学习的本土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品操.关于中国人物画的素描教学问题[J].新美术, 1980 (8)

[2]姚有多.关于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教学问题[J].新美术, 1980 (8)

3.探讨高校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篇三

素描是各种设计以及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素描基础课的效果直接影响了美术专业学生其他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所以提高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对美术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传统的素描课过于单一和乏味,而且教育的方式较固定,无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可以通过素描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工具,素描用品,教学模式,审美教育以及语言传授的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的效果,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班子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其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素养。从以上方面着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其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素描基础课的效果。

在素描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1)在素描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首先引导其采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其不同于一般人的审美,使其能够分析出事物本质的美感,并能掌握事物的形、体、色、结构、比例。同时给其足够的空间去积极主动的绘画,去体会物像本身的节奏感以及力度感、深厚感。(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兴趣,个性等选择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绘画艺术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绘画技巧中,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幻灯片,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西方大师的作品,与同学们一起鉴赏和学习,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品中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活和自身的表达精神。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作品更有灵魂和价值。

扩大素描教学中的教具范围

传统的教学中多是教师摆放静物或者模特,同学们在作画的时候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以及作画的技巧。我认为,在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扩大教具的范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更好的掌握作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去选择素描的教具,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去做,使他们在作画之前就认真的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发现美,并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应用到作品中,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通过主动的制作素描工具和对象,不仅增强了其对事物本身的感悟,也相应的培养了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创意,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在作画的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绘画静物,而是将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投入到自己所制作的物品中,能够使其对作品有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扩大素描工具的范围

传统的素描中,作画的主要工具是铅笔。由于单一的工具,使很多素描看起来都千篇一律,没有特征。为了提高素描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描工具去体现同一对象的特点,同时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可以使用木炭条体现酣畅淋漓,使用炭精条体现厚重响亮,或用墨水钢笔的线条来体现律动的优美感。在使用不同的素描工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使其艺术修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从而使素描的教学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如果同学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素描工具,则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在作品上,提高学生的素描作业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

适当的改变传统素描的观察方法和作画的步骤

绘画的过程并不是一昧的追随着自然,而是与自然保持平等,素描也是如此。传统的素描的观察方法是选择一点作为观察点,并且以此点为基础,画中的所有点均符合透视的规律,画中的长短、高矮、宽窄、高低等均设计合理。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构图落幅,长直线造型、局部刻画、整体调整等的协调。传统的方法较固定,常常会禁锢作画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动笔作画之前对物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感受,并对其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然后画出小的构图,按照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再对其进行修改以及丰富,可以有夸张的表现,直到达到自己的审美要求,并根据整体的画面需求灵活的运用作画的步骤,跳出传统步骤的禁锢,赋予画面以更多的情感和感悟。

要加强语言形式的多样性训练

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过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在绘画的过程中练习对各种奇思妙想的生动表达。而传统的素描训练则主要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铅笔以及炭笔的线条编织,很多学生在如此反复单调且枯燥的训练中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所以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大胆尝试,允许其可以依照自己的审美以及技巧选择其他绘画材料比如水墨以及雕塑,拼接等技巧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增加基础训练的活力和新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其在不断的创作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其学习绘画的信心。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反而会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这就是新型教学的理念。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4.基础素描教学计划 篇四

目标:

1、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确素描学习的方法、步骤和要求,通过训练基本技法的途径,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2、本学期时间较短,要求学生强化课后训练,巩固课堂知识点,做到熟能生巧。

3、通过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任务:

1教学内容:美术理论

2教学内容:素描写生基础知识

3教学内容:几何体结构素描的造型手段

4教学内容:结构的再认识

① 教学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表现形体的结构 ② 教学目的:明确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③ 教学重点:几何体结构与形、透视的关系 ④ 教学难点:形体、透视的分析

5教学内容:辅助线

①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样的线是辅助线,辅助线在结构素描中的意义 ② 教学要求:学会运用辅助线,把握物体的形、比例、结构 ③ 教学重点:辅助线与结构的关系 ④ 教学难点:辅助线的运用技法

6教学内容:空间感

① 教学要求:通过线条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②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③ 教学重点:线条的表现力与空间感的体现; ④ 教学难点:线条的灵活度

7教学内容:结构素描中线的表现

① 教学要求:理解结构线、辅助线的作用,并在写生过程中运用; ②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形体结构有认识,理解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③ 教学重点:如何提高线条的表现力

8教学内容:作画步骤

①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掌握有序的作画步骤; ② 教学要求:用比例、透视,分析、表现几何体结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几何体空间构造的体会和研究上; ③ 教学重点:每一步骤中的主要表现内容 ④ 教学难点:作画过程中的整体把握

9教学内容:正确的观察

① 教学目的:理解观察在作画中的作用及影响; ② 教学要求:学会动笔前的观察,作画中有效的观察; ③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方法、表现技巧

10教学内容:物体形态的掌握及表现

①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的表现出形体的立体感; ② 教学重点:如何掌握物体的形态

11教学内容:作品的表现艺术

①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表现的技巧; ② 教学要求:掌握整体画在作画过程中的运用以及能正确意识到画面整体表现的效果及完美性; ③ 教学重点、难点:作画过程中的整体性

12教学内容:多面体的形体分析

①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② 教学要求:能分析多面的结构并学会表现; ③ 教学重点:相衔接部分的形状分析

13教学内容:组合物体写生

① 教学目的: ② 教学重点: ③ 教学难点:

14教学内容:明暗规律

① 教学目的:了解几何体被光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 ② 教学要求:正确分析圆球体、正方体的明暗层次及变化,用明暗规律塑造几何体; ③ 教学重点:三大面、五大调子 ④ 教学难点:明暗交界线的分析及表现 15教学内容:作画步骤

① 教学目的:了解整体作画的过程,明确每一步骤中所需表现的内容; ② 教学要求:整体作画; ③ 教学重点:每一步骤中表现内容以及每一步所要达到的效果

16教学内容:立方体写生 ①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练习面的表现; ② 教学要求:通过立方体的练习在,能举一反三,熟练所有具有三大面特征物的明暗规律; ③ 教学重点:三大面的表现 ④ 教学难点:空间表现规律

17教学内容:圆球体的写生

① 教学目的:使初学者掌握透视、空间表现规律; ② 教学要求:能以球体的明暗规律来分析圆柱、圆锥体的明暗规律; ③ 教学难点:圆球体的空间感的体现

18教学内容:锥体及多边形

19教学内容:几何体组合写生

① 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自然界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为进入石膏像写生打下良好基础; ② 教学要求: 能分析形体间的空间关系及明暗变化。

20教学内容:明暗关系

① 教学目的:理解光照下的状态; ② 教学要求:科学地把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21教学内容:空间感的表现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空间感的三大关键点

22教学内容:空间感表现技法

23教学内容:绘画的整体性

①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点评作业的能力; ② 教学要求:理解画面的完整性,掌握作画的整体感

24教学内容:画面中的对比

25教学内容:质感的表现

① 教学目的:通过触摸观察,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物,在画面中极力表现; ② 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体现多种材质物的视觉效果

26教学内容:背静处理 ① 教学目的:用艺术的手法处理画面,使画面更具空间感; ②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现方法

27教学内容:衬布与空间的关系

① 教学目的:理解衬布在体现画面空间感中的作用; ②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衬布的关键点

28教学内容:常见问题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几种素描中花、灰、腻、脏等的常见问题,并且学会修改方法

29教学内容:石膏五官练习

①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颜面的组织关系; ② 教学要求:感受艺术家造型的艺术魅力;对五官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体,以明暗色调为造型手段,准确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30教学内容:耳朵

① 教学目的:学生对石膏耳朵的造型能力; ② 教学重点:耳朵的结构及明暗规律

31教学内容:鼻子

① 教学目的:理解鼻子的结构,明暗它由哪三种组成; ② 教学难点:鼻孔、反光,明暗交界线的表现

32教学内容:石膏嘴的写生

① 教学目的:理解嘴部结构及在颜面的位置与其他器官的组织关系;培养嘴部造型能力; ② 教学重点:嘴的结构;嘴的明暗规律; ③ 教学难点:嘴的基本结构几特征

33教学内容:石膏眼睛写生

①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眼睛的结构、及与周边肌肉的组织关系; ② 教学重点,难点:眼的结构;明暗规律。

34教学内容:石膏五官练习

5.中学基础素描教学研究论文 篇五

摘要:中学生为什么必须开设美术学科,基础素描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学阶段基础素描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这些都是在教学一线的中学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教育;素描教育

一、美术教育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合,基础素描教学要适时出现

学生由儿童时代步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也逐步增强,这时候的美术课程学习也应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在初中到高中阶段,基础素描适时地加入了美术课程。从儿童时期的想象绘画、自由发挥、天马行空毫无约束的涂鸦创作,到通过科学的观察,理智地表现客观事物,这也是一个学生身心成长的过程。此时的基础素描课,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个别课外美术辅导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开始进行基础素描教学,这种做法是让人担忧的。首先这一做法违背了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再者,素描学习相对儿童的多彩世界是单色的,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甚至使得学生对于绘画一筹莫展,从此不再喜欢绘画。这会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限制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进行素描教学

美术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和从古至今的文化脉络传承。人类的进步需要摄取知识和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影像、表情、动作等多种媒介方式获得的。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中没有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的区别,所有开设的课程都是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知识能力的积累而服务的。我们的孩子会观察、能表现,懂得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怎样创造美,我们民族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通过素描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为今后涉猎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素描本身也是一门艺术,素描之美在于它利用单色线条、块面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创造出可视的、具有质感、量感、体积感、空间感、光感的客观形象,它是人们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空间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的集中体现。一张好的素描,同样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许多大师的素描作品被后世不断地欣赏、传承、摹写,堪称优秀艺术作品的典范。

三、素描教学的方法

(一)入门很重要,固有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要改变,方向决定速度

对于学生来说,基础素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各个艺术门类的基础,可见其重要性。素描教学要有严格的理论支撑,其中涉及透视知识、明暗知识、结构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难免枯燥,但是必须要学,还要学扎实。这就需要教师的情感渲染,教学中力求方法灵活、机智,语言风趣幽默,范画和讲解相结合,有声有色,给枯燥的知识以声情并茂的表现,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和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中学生在教师的素描辅导过程中,逐步学习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感受用基础素描语言去表现所感知的物象。尤其要注重整体观察方法的培养,从物象的结构、空间、黑白灰关系、动态、体积,以及画面中上下、左右、前后的视觉关系等入手,变盲目的观察表现(甚至照抄黑白灰)到有法可循且准确生动的表现。

(二)素描没有捷径,基础决定高度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既要给学生绘画的法度、规律性知识,以及素描本题语言的掌握。比如教师经常讲的注意轮廓,轮廓是物象的外形,更是物象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边缘,它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条简单的线,它是有空间的。这些必须让学生通过感觉和触觉实实在在去理解。再如,明暗交界线是什么?它是物象受光与背光即亮部和暗部两个面的分界线,根据物象形体的变化及空间前后的变化,明暗交界线也产生着深浅、虚实、强弱的变化。还有基本的透视知识,物象前后距离的远近,在素描中表现为透视关系,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种种变化。这些变化通过掌握素描的本体语言去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二维空间的素描纸上塑造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象视觉效果。

(三)临摹是提高基础素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这里所说的临摹不是简单的摹写,更不是对一幅作品的简单黑白灰的照抄。它是一种带着观察、带着思考的临摹。首先教师要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阶段的、最适合每个学生基础水平的、最适合各个学生素描特点的,并且是最能够针对学生的素描问题的优秀的范画作品。这样的临摹才不盲目,更能对学生素描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多问些个为什么,“这幅作品为什么要这么画呢?”“黑白灰的.对比关系是怎么处理的?”“画面的空间关系是怎么拉开的呢?”“为什么范画的形体很结实而我却画得很松散很平呢?”这样,从起稿到铺大关系,再到进一步深入刻画和整体调整,用观察、思考、整体、结构、空间等带动着临摹活动,这样的临摹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经过适当的临摹、写实、再临摹、再写生,反反复复,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基础素描的不断进步。

(四)基础素描也要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素描的感觉能力各有不同,加以有针对性的引导。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作范画时,容易使学生产生模仿,而误入素描教学的标准化,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多元化,不搞“一刀切”。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素描感受及对素描语言的感知能力,从其对特定素描语言的偏爱和侧重加以辅导,开发学生素描语言的潜能。基础素描教学属于视觉传达造型领域,教师做范画时不能光动手不讲解,还要将自身感受到的结构关系、视觉效果以及如何去观察、物像的远近大小、黑白灰关系对比、强弱虚实等因素在画中加以解说,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培养感知能力。根据每个学生对物像感知能力的侧重,有的擅长写实表现,有的对物像在光照下的光影对于形体的表现更感兴趣,有的更注重画面整体的粗旷效果,有的更加细腻。这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相应的辅导,并根据学生素描学习的进度,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分组做范画,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科学的素描方法又保持自己的个性。甚至在给学生提供临摹范画的时候,范画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中外大师的作品,教师再加以分析和辅导。

(五)开拓眼界,多读画多思考,素描的高度源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即使是在学习基础素描阶段的美术生,也不能闭关在狭隘的画室空间里,遇有好的展览,素描的、油画的等都要去学习观摩,更多地了解优秀的素描或其他绘画作品。如果没有好的展览,就需要教师搜集图片、照片等资源,制作幻灯片,定期给学生上鉴赏课,这样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延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给学生更广阔的绘画空间去选择,让他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驰骋。经过欣赏和分析后,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学生难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要怕学生提出一些还有些幼稚的问题,更不要紧张学生会提出超出范围的、甚至跟教师意见相反的看法或意见,任何的问题都说明了学生的思考,这正是欣赏课要达到的目的。教师要耐心解释,用绘画语言、手段去阐述他们的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这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氛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力。教师不可以搞“一言堂”,不能硬性地规定学生就这样画、那样画,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严重影响学生判断能力的形成,还会让学生对绘画失去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素描虽是“基础”,但是绝不简单,教师要充分重视基础素描教学对于学生绘画生涯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扎实这个基础,为学生艺术大厦的构建打好第一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美术教师必须完成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武彦君.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6).

[2]石荣艳.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3,(27).

[3]田建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成才之路,2013,(32).

[4]李小钒.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

6.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 篇六

【关键词】素描教学;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形式感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项实践包括了试验性的课堂实践与学术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同仁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吸取国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新构建。从起步到目前为止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以及社会实践的反响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据本人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教材.教学参考以及浏览各类相关出版物.经粗略的统计与归纳.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中三款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著基本上可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教材教参整编修正的两个阶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阶段对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较早着手改革的当推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守中和许江二位教授.他们于2000年编写出版了《从素描走向设计》这一专著,他们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打破传统的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陈规旧俗约束,变更 教学的内容与表现手段,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注意开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潜能,很大程度上变再现性的观察与表现为发现性、创意性的观察与表现,注重物象的生长、物理及物质以及形式结构的表现。最为独到的是他们在基础素描中安排了联想性、发现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为日后他们能够逐渐具备随机应变的“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相比之下传统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由于强调的是整体的再现,重技巧、重宏观,能够引发灵感生成的细微之处却被视而不见,是王守中与许江的《从素描走向设计》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让毫不起眼的废弃之物、腐朽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被他们注入新的形式、内涵要素的素描让人耳FI一新。此专著面世后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对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艺术设计人员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所推介的造型理念与训练手段融入基础素描的训练中,使得之前的基础素描教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脱节的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础素描教学提早与设计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

在后期阶段,北京服装学院的安佳教授根据多年来该院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成果,于二00三年编写出《素描基础》这本现已被不少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作为教材、教参的专著。在教学的观念上他认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通过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塑造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用艺术的创意的眼光观察体会自然;再其次因为训练被注入艺术设计更为密切的内容,以认识对象为途经、以协调专业为目的,拓宽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在素描教学实践与课程的建构上他将设计素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为结构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提高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第二阶段为凋子素描训练,用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与表现A然物象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构想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从观象生意到改象寓意,再到造象表意的创意表达能力。其在课程设置的原理、原则、要点、要领上各阶段分别给予了精辟的阐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尤其是专著中各种表现手段的制作方法与设想一并且可以充分说明,通俗易懂 加之配以师生们大量的习作作为佐证,可算图文并茂。总体来讲三个阶段的教学状况是稳健推进的。在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意构想能力的发展上.可以讲能够做到均衡发展。后期阶段另由苏州学院李涵教授和苏州大学刘咏清教授合作编写的《设计素描》于2005年被苏州大学出版社列入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出版。此专著在先前各类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论著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在课程的构成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客观写实再现,可分为结构表现、材质精细表现与快速表现;第二阶段为形体构想阶段,其中分为装饰造型、抽象造型和意象化造型;第三阶段为空闻创构阶段,其中又分为图地互换同、平面虚幻,时空的混淆,多维意念空间的创构:第四阶段为设计素描创意表现阶段,其中又分为创意思维、创意原则、创意表现。课程区分更为细化,系统化了,可操作性很强。该专著作者将设计与基础素描的训练极为紧密的相互结合、相互包容,溯本求源,将世界艺术设计最权威的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与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巧妙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对接,让素描走进了设计。至于插图与习作当然了是十分丰富精彩的,手法多变,尤其是创意表现的作品许多十分新颖别致,此专著出版后.立刻被不少艺术院校选定为教材、教参,并为不少设计工作者所喜爱。

以上三款设计素描专著是众多设计素描专著中代表,本人认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和其它的设计素描教材专著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丰富了广大学子们的表现才能,教学的理念得到修正与完善,僵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得以改善,为这门学科的良性发展,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及设计师素质水平、专业技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从历年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相关作品以及社会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便可证明成效显著。当下设计类素描教材与专著为数不少,本人认为均衡地发展是我国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以上列举的三种类型不妨可以结合加以吸取其各自所长,传统的苏式素描教学体系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所在。不走极端,不偏废、排斥,和谐均衡对待我们的教学我想是有益的。

五十年代全盘苏化,不论绘画与设计只认一个模式,文革中只重视政治13号式的而否定形式主义,否定现代构成手法等做法都是不妥的。因为无论是纯绘画艺术还是设计艺术.其本来面貌就应该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而作为造型基础的基础素描训练.其理念手法自然了应该是极其广泛的,具象性的,抽象性的,意象性的,再现性的,发现性的,创造性的等各种手段均应该有所涉及才是。

由于认知

所限,疏漏偏颇错误之处还望同行们赐教。

【参考文献】

[1]安佳素描基础一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

7.素描与中国画 篇七

在国画学习中, 素描练习也是必要的。吸取对国画专业适合的、现代绘画中的某些科学因素也是必要的。但是, 不能仅仅停留在光、色、面或以素描代替国画的写实基础。要适当地将素描作为国画写生中的一个步骤, 采取某些有益于国画造型的要求, 使它能适应国画线描的造型特点。素描之所以能够完整地表现出生活中一切复杂形象的真实感, 主要在于全面理解物象构成的科学方法, 从而在表现方法上客观地、正确地画出物象的结构。这种结构, 依赖光线投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所形成的各种不同形体的黑白分面, 即明暗调子, 作为素描造型艺术的表现基础。就是说, 没有光的描写, 就不能完整地表现具体物象的结构。而一个物象的存在, 对周围环境的互相影响及前后的空间虚实, 都取决于用明暗关系的强弱, 来表现体积的虚实作用。可见光与形体是素描造型的主要因素。

有些素描为了画家在创作上的需要, 进行了一些特写, 或只有线条勾勒轮廓, 概括了一定形象的某些特征, 仍不失其为精确的素描。这种素描, 一般被称为创作上的素描。作为基本练习的素描本身的基础, 是要懂得光与物体的整体关系。因为, 在大自然中, 一切物象都不是孤立的, 是处于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之下的统一体。作为绘画来说, 不通过光的正确表现, 是不能体现一个形象的具体体积的。同时, 只有通过形象的具体体积的结构, 才能正确处理光的关系。从这个原则出发, 就形成了素描在造型方法上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具体的解剖透视等知识去分析客观对象;二是通过明暗产生的黑白调子去进行体面的详尽描写。

中国画传统的造型基础。在表现方法上与西画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手段, 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首先是理解物象的构造所形成的具体特征, 以此作为造型的主要方面, 至于阴阳向背、凸凹起伏, 服从于物象的结构关系, 并在国画的表现上不为大自然中的光影所左右。在国画中, 虽也有浓淡明暗之分, 但那也仅仅是由画家所表现物象的精神本质是否需要而定。在表现方法上, 就不需要像西画那样全面地黑白分面, 可以大胆地用线去从形象的结构出发;这种线的本身, 能有轻重虚实的变化, 从而体现了物象的质感和量感。

在国画中, 同样有必要学习素描分面进行黑白调子的处理。这种黑白分面, 就是运用传统技法的皴擦等笔法, 去沟通素描中的分面。

素描基本练习, 主要是研究科学的造型法则, 通过素描写生来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的认识和表现形象对象的基本能力。现在的素描教学法, 应该是一种能透彻理解和表现形象的科学方法。学习国画, 也应该谈到如何通过素描基本练习, 来掌握造型基本法则的问题。其中突出的是, 表现人物形象的组织结构、运动和表情等描写人物的种种法则。熟悉和运用这些基本法则, 才能更好地去刻画人物的外貌形象和复杂的内心活动。这对于初学国画者要求掌握人物形象和精神状态来说,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素描、透视和解剖, 与训练学生掌握中国画的规律性并无矛盾, 而且有助于国画与西画技艺的交融与发展。同时, 能更系统地帮助国画作者在描绘自然外貌现象时, 提高对客观物象的规律性的认识。所以说, 不能把素描同其他艺术造型手法分割开来。

素描的美感依靠许多因素:构图、动态、表情、光和基本色的表现、体积空间、主次对比、虚实对比、黑白对比以及根据对象特点所采用的轻松活泼和刚劲有力的笔调等, 要逐渐充分表现这些内容, 不要胆小或用老一套的公式画法。要培养在观察物体时的敏锐、新鲜的感觉, 要重视感觉的作用。所谓感觉, 即在观察对象以后所产生的形象感受。这种最初感觉所得的印象, 往往反映了形体最鲜明的特征。这应该在整个作画过程中始终保持, 从而避免冷冰冰地抄摩对象。结构、解剖是理性认识, 它能指导感觉, 纠正感觉的错误。同时, 在整个作画过程中, 由于理性的指导, 使感觉愈来愈敏锐、愈丰富、愈深入、愈真实。

摘要:中国画写生的目的, 主要是充分理解各种物象的结构, 不为表面繁琐的光暗和环境所影响, 在于刻划其精神本质。要求对描写的主体, 必须首先作充分的分析, 具体地掌握客观物体象, 然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刻画、提炼、取舍。

8.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 篇八

关键词:素描色彩;设计;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类考生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入学基础、教学质量、教学条件、就业压力等等关乎教育环节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成为了家长、考生、学校、社会这些直接推动这股热潮因素的重要困扰。

素描,训练的是学生在平面媒介上制造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觉的能力,也就是使用笔、纸等各种平面工具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兼具视觉美感的作品。对学习艺术设计类各个细化专业来说,造型能力,审美能力都是一个前提。而学习素描绘画正是具备这一前提的最有利方法。常见的训练题材有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真人头像等,其中又有调子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之分。

现在设计类专业都在极力的强调创意一词。的确,好的创意是一个优秀设计作品的灵魂。我们目前看到的很多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作品都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创意,因此现在的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里面加入了大量关于创意方法、创意规律的课程,如《图形创意》、《创意方法论》等。这些课程都有效的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更新鲜、更专业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审视作品。然而,很多教师和学校都忽略了再好的创意也需要用各种手段去表现出来呈现在观者面前这一问题。由于他们在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上的缺陷往往抱着好的创意却无法完美的再现到人们眼前而一直停留在他们的脑子中。

现在的好多学生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PHOTOSHOP、3D MAX等等这些计算机绘图软件。的确这些软件一出现就成为了设计师的好帮手,现在各个方面的设计最后呈献给客户和观众的效果往往都经过这些软件的处理。对它们过度的依赖也使很多人把纸笔丢在了一边,变的没有电脑就做不了设计。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任何软件对设计师来说无非应该就是一支笔、一张纸而已。简单点说就是,不会软件和电脑的人一样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设计师,而只会电脑而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色彩课程指的是以颜料为媒介塑造物体的形象、空间的能力。作为设计师而言,很多时候追求的并非空间感、立体感的表现,而是各种媒介上进行颜色的组合搭配(如动态影像或静态广告内人物服装色彩的搭配,房间或场景内各种色彩的合理搭配,产品外观或包装上色彩的搭配等等)从而创作出具有视觉美感的作品。这种对色彩的驾驭能力最早就是从色彩绘画课程中得来,通常状况下谁对色彩的认识深刻,作品的颜色搭配就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这种通过主动调和来得到新色彩的能力与绘图软件的被动选择色彩是不一样的。

调研表明,绘画基础好的同学在大学的学习期间专业课的成绩都会优于绘画基础差的同学,其踏入社会后求职顺利程度、薪金水平都会优于绘画基础差者。这些问题确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考生深思。

参考文献:

[1]贾金柱、邹咏梅. 素描.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伯群、陈艺峰设计素描实训,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

[3]陈伯群、陈艺峰设计色彩实训,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

9.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研究 篇九

结构观念,在造型艺术的意义上是指对描绘物象在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上的认识与理解。是实现形态结构造型化达到主观思维方式。结构观念的建立,旨在素描基础训练中‘理解形态开始、从结构造型起步”的较高的学习起点以理性的、科学的观察方法

和思想方法,破除初学者习惯的视觉经验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对物象形态结构的辩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获得能够深入形态表象和结构实体之中的洞察力。准确捕捉到物象结构本质要素,并运用造型语言揭示出来,成为物象特征和精神意象的完美体现。



一、结构观念的建立



 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培养和建立造型上的结构观念,加深对所描绘物象在解剖结构上的研究与理解,弄懂结构原理并运用结构造型对每一位艺术学徒来讲,都是在素描基础中有待解决的课题。这关系到初学者在习画过程中能否获得正确的理性思维方式

和深入体察形态内在结构的能力,尽快走出摹仿客观表象的误区,在造型上得到理性的深化和创造性的升华。

 在低年级的基础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面对所描绘的课题、兴趣和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物象吸引人的某些细节上或咀暗变化丰富的光影上,并不加选择地试图把这些客观因素表现出来,虽然花费了很大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要么画面仅有肖似的轮廓和浮华的外表,缺少具有溯艮性的‘内在骨架”,要么画面整体上缺少必要的联系,形象显得单薄,内容空泛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习画者手头上技巧不熟练的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结构造型观念淡漠,缺乏对物象在结构本质上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使然。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和盲目摹仿客观表象的习画方法,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弯路,甚至使学习停滞不前,因此,必须建立造型的结构观念。应当明确,素描基础训练的目的并不只是在技巧上如何表现物象,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地观察和理解物象的造型特征,把握物象的本质结构和普遍的造型规律,这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理性思维过程,它强调的是对物象本质特征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米开朗基罗曾说过:“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大师的这句精辟地概括了理性思维在造型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 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建立自觉地结构形态观念,是对所描绘物象观察、认识、理解、表现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调整过程,综合调整酌目的,就是要强化对象造型结构因素在理性上的感知能力,掌握造型的主动性。



二、认识形状与结构 

 形状与结构是物体在空间中存在形式的客观反映,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支配着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征。并在空间上和力学上始终保持着协调—致的形式一体感、量感、质感和运动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物象形态的基础,把握着自然界一切物体的平衡。



 就视觉经验而言、眼睛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握物象形状的基本特征,这是每个视力健全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在造型括动中,仅以看到的形状当做物象特征的全部,显然是错误的,一双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的眼睛和画家的眼睛,对同一物体的形状在特征上会有着显著不同的认识,前者可能注意形状的表面因素,而后者可能更注重物体形状的本质结构特征。



 因此素描基础训练中、初学者首先要打破以往认识物象形状的习惯方法和视觉经验;加强对象实体上的凸起,凹进、转折等形态特征在解剖上的深人研究与分析,提高和发展对所描绘物象本质特征的观念能力与综合能力,并从中提炼出物象可塑的结

构型因素,—使素描基础训练由盲目摹仿对象,转变为主动表现对象与创造对象的积极地实践过程,从根本上扭转被动造型的局面,改善和提高学习的质量。



三、结构的几何形成因素   结构是物象组合秩序和搭配关系在结构形式上的客观反映,它具有支配物象形状本质特征的功能。

 在大子世界里,任何不同的物象都有其自身的组合秩序和描配形式,构成了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形态结构样式,但无论它们的形态变化如何复杂,却都具有构成其基本特征的总体形式规律—几何式结构形式。

 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形体,是经过科学分析从万物繁杂的形体结构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最筒约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普遍规律的结构形式。任何个体的物象,不过是这基本结构规律个别秩序的重新排列与组合,它们在构造上都存在着几何式的结构因素。虽然我们所描绘的物象在结构上可能是抽象的、内在的或隐伏的。有的甚至是不可视的,但只要我们以造型的结构观念区观察它,研究它,就能够发现其复杂形态中几何式结构特征,从而把握住它在造型上的结构要点,并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把物象还原到关键的结构形态之中。



 几何式结构形式在造型上的应用,是一个分析理解,提炼和概括物象复杂结构的实验过程,这个过程在于把物象丰富的多样化的结构形式组织在一个简明、统一的结构形式之中,从而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高习画者对物象结构本质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中超越自然表象,转化为自己心灵的构造。

10.农村高中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探讨 篇十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建功

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根据农村学生零基础的现状,针对乡村特点,结合学校情况,积累并总结了一些基础教学经验,尤其是素描基础的教学经验,认为搞好素描教学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兴趣绘画,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素描需要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地热爱,才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进而发出智慧的光芒。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美术就是画画。到了高三学习美术更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学校,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反复训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1.1开展作品欣赏教学

美术教师可以和计算机教师合作,让学生直接去计算机房,与网络来一次亲密接触。组织优秀作品欣赏,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抓住契机,让学生讲述自己对素描的认识。

1.1.1创作来源于素描

很多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来源于素描。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灵感,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很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

1.1.2种类各样的素描

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体现了画家不同的气质修养和风格。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风格个性鲜明对比的画家的素描作品,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学生往往会因为欣赏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1.2进行即兴作品展示和示范

应选取艺术技巧相对简单而较有创意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这要求老师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要展示自己较好的技能水平,激起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1.3增长见识

鼓励学生看好的素描书籍、画册,并带学生到一些培训点参观,留意各大艺术展馆的展讯。

2.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水平

一幅作品、一张画是作者当时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的“印迹”,是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所以,紧紧抓住这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指导绘画的关键。在学生绘画 训练中,常常思维固定,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去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并麻木地进行下去,凭自己的臆造、概论机械地表现对象。对此问题,我认为不能只 采用单纯地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这样在下面的训练中,就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而应该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思维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绘画并不是胡乱涂鸦,而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课程,有深邃的意境和高超的造型艺术,是学无止境的课程。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绘画知识。中国画讲究立意 构思布局、神似韵味、线条运笔功力、墨色浓淡干湿虚实等。西洋画则讲究空间、构图、光影、透视、虚实、质感等。形式表达不同,所用材料不同,各有所长,异 曲同工,让人们得到视觉欣赏、心灵感受。因此,提高学生的绘画

兴趣,同时传授给他们必要的基础绘画知识与技术非常必要。

3.1素描基本要素分析法

首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要素如: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进行理论的讲解,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要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让学生明确建立诸要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他们具备概括能力。

3.2鼓励教学方法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传统的“依葫芦画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绘画兴趣逐步丧失。因此,老师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 加努力。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3.3组合、移位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的是随意布置的一组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可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使学生对物象做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实现对物象由表及里全方位的观察 和理解。

3.4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新意调动学生积极性

因为针对的是高考美 术,素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何体、静物、石膏头像、人物头像和速写,其中重点是人物头像。由于花费的时间很长,要求高,训练中比较枯燥,总觉得没意思, 对素描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让他们去画自己感兴趣的人,比如自己的同学、好朋友、父母姐妹,甚至是自己,这些往往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既消除 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又达到了训练人像的目的。

4.对学生评价方式多元化,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4.1教师鼓励、激发性评价

赞扬及肯定每位学生任何一张画中画得好的地方。一般来说,只要学生认真画了,就必有可观之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决定着他们以后能否保 持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学生迫切需要艺术观点明晰、修 养深厚,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含兼容气度的好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4.2学生自我评价

以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和讲述自己的方法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表达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客观与否,直接涉及学生能否有长足的进步。

4.3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

11.素描教学基础 篇十一

关键词:素描;教学;基础

一、几何形体写生训练

这一阶段有些人以为可以不画,可是他们不理解,正是这种训练在培养自己步入绘画大门。

许多人到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但又不愿回头。因此越到后来就只能听懂道理而不具备技巧功夫。石膏几何体是从自然界中各种复杂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是构成其他万物最基本的形体,石膏几何体有着单一的色彩、简单的形体特征,明暗和结构都较为直观、一目了然,正因为几何形体单纯,因此更纯净,所以从中更容易体味什么叫空间感,什么叫塑造感,什么叫色彩感,什么叫和谐,什么叫整体以及如何把握住这些感受。对于刚刚接触绘画的学者来讲,可以从中学习与掌握最基本的作画工具、材料与技法。

二、在几何形体写生训练过程中,我们必不可少要学习透视

透视理论建立在人眼的生理结构以及眼睛在借助光线观察物体时所获得的透视感觉的基础上,由于眼睛的特殊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客观物象在人的视觉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变化规律,每一个具有空间感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立体性质,当它呈现在画面上时,也能显示出三维空间。三维空间离不开深度,深度在二维画面中就产生透视现象,素描是把存在于立体空间中的物体表现在平面的画纸上。观众对画纸上的平面图形产生立体空间感的错觉。任何透视现象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你像绝大多数画家那样工作,你一定会尽力使一个平面看起来有纵深感,你看着面前的三维景象,想方设法要让它在你的画纸上显得真实,但有时候你会受挫,远方的物体在你的纸上看起来没那么远。或者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显得尺寸不对或一座建筑在纸上看起来歪斜了。

犯这种错误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在我们所有从事绘画专业的教师中,都想使自己的绘画更令人信服。那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学会“观察”,只有很好地去观察,才能很好地在画纸上表现出真实的现实,简单直接地讲,如果你会观察,你就自动地画得更好。观察意味着你观看自己打算去画的东西,并且把它作为一组形状、颜色、质地、黑白、强弱来分析。在这一环节里,你必须克服一种错觉,一种“知道”的概念。如果,我画自己真正看到的东西,而不是画自己“知道”的东西,那么我们画出来的就会更真实了。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总是留有事物通常的意向,这些意象是根据记忆重新建立起来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土豆、马或一个好朋友的脸。然而,如果我们真要把记忆中的形象画下来时,我们很快意识到缺乏形象状、比例、轮廓的信息,而且我们凭着“知道”的“记忆力”中的信息画下来时,才发现大脑中的意向不过是现实的记号而已,大脑不可能存储完全真实的苹果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眼睛仔细观察每一个圆形轮廓、随意的形状、光影的形状等等。在这样似乎感觉感觉很奇怪的过程中,透视“规则”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方形物体的透视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1.平行透视。方形物体只要有一个面和画面平行(即正对观看)表现在画面上的透视现象叫做平行透视。

2.成交透视(也叫余角透视)。立方体两对竖立方块面都不同画面平行,各自与画面呈一定角度。

圆形物体的透视。任何圆形物体都是由许多圆面重叠而成的,因此圆面的透视极为重要。圆面的位置不同,所显示的宽窄也不同,圆面的透视变化与方块面的透视相同,离视平线远的宽,离地平线近的窄,正在地平线上的成一直线。

透视是素描或绘画中帮助你获得纵深感的一种工具,重视它,掌握好它在绘画中的运用,将会神奇地让你画出一幅有感染力的作品。

12.浅谈基础素描教学 篇十二

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 有两个前提, 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素描训练是从简到繁、由浅入深, 融思维和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过程。初学素描时, 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往往不能正确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 缺乏整体观念, 喜欢钻入局部, 结果是费力不讨好。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肯定优点, 指出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整体观念, 正确地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 教师可通过石膏几何模型分层次讲解物体的基本组合。如:用圆柱体的构成分析酒瓶的结构, 用球体和锥体组合分析梨的结构等。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 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 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造型准确和注意整体。物象轮廓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 要求造型准确, 是克服轮廓似是而非的基本保证, 要求造型准确, 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在素描训练过程中, 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造型更精确, 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 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造型不准的毛病, 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 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 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不正确的观察方法, 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 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 并不作全面考虑, 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 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 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 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 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 它的实质是便于对比。

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 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 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 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并不等于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对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 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 习画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的。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 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 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 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 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 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

三、应本着“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的原则

临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 也是初学者练习素描的基本方法。通过临摹来学习前人的技法, 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

初期写生训练先从灯光作业入手, 因灯光光线相对集中, 有利于学生对物体的理解和塑造。画明暗不是一种累赘, 而是一种表现方法。不同光线的作用, 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通过局部或整体的练习, 增强学生对明暗对比的认识。对绘画水平较高的同学, 要增加其作业的难度, 用自然光或散光进行训练, 也可用结构画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分析和表现物体的结构, 以达到分层次训练、整体提高的目的。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 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 这样便于学生领会教师的指导, 便于深入理解, 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 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 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 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 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 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呆、板、腻的缺点。

四、在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 新鲜感强, 观察力也比较敏锐,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 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

上一篇:税收相关法律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下一篇:发给领导的中秋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