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24-09-29

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共9篇)

1.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楚楚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园林技术,江西省 吉安市 343000 摘要:中国园林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化艺术的沉淀,儒家道家思想的流传和人文精神的延续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的。

关键词:中国园林;文化艺术;人文精神;思想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中国古代自然美学思想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名族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名族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换将,同时也受到古代自然美学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或者说汉族名族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名族的文化,其思想渊源要追溯到先秦的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虽非始于先秦,但到先秦时代才初具体系。

在先秦的美学思想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孔学,不管时好时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名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和补充,形成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什么叫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新的概念,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其实,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从来不曾把传统文化抛弃,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中国园林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2.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

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

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3.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产生时并无儒说。在经历千年上古之后,于春秋战国时终于形成诸子百家。儒 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教化、“忠恕”和“中庸”之道,这些理论学说也被中国园林所汲取,并主要在以下几点表现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1)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那就是佛香阁。以佛香阁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这与一君率万民是相似的。

(2)私家园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隋唐统一中国后,儒家提倡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把园林作为修身齐家的场所,一改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使园林自然韵味渐淡,人文气息渐浓。园林中的儒家文人的活动和影子在清代臻于化境。

(3)中庸思想:中庸思想首先表现在儒家与道家和佛家的融合上。魏晋时,儒学与老庄融合为玄学,对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园林布局的和谐,即是儒家中庸思想的表现,其次是反映在既寄情山水又不能纵情于园林的合度思想,表现为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既要有“思无疆”和“思无期”,也要有“思无邪”的思想,表现中国园林审美的理性倾向,正所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4)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4.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譬如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内用黄(帝)老(子),外施儒术的结果;用之于经济,可以富国强兵,譬如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就是阴阳文化和道家哲学的实践结果;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譬如中国的军事家,从孙子到诸葛亮,都是阴阳学家;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譬如老庄的“无为”哲学,贯穿于中华文化始终,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实践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用之于社会,可以安居乐业,譬如儒家的天命论,一向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的无为观,一向被统治者视为至宝,就是因为它们一贯提倡知足常乐,使人人在社会上自安,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安定;用之于科学,可以见微知著,譬如许多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都曾经受到易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的发明,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有《易经》的影响;拿来用之于中国传统园林,可以美轮美奂,犹如中国水墨山水绘画的写意和抒情、中国书法艺术的出神入化,都曾经和正在陶醉着无数的世人;精美绝伦的中国园林都曾经使世界为之倾倒„„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妙用,用它来解释宏观世界,可以知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用它来阐述微观世界,可以明白,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4.1中国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旧的园林形式终将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逐渐走向衰落!新型园林也必定是在旧形式的废墟里成长起来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园林形式衰落乃至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急功近利,盲目抄袭只能导致各种园林思潮的加速消亡。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它又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园林艺术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深刻理解之上,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4.2中国园林的意义

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结论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园林,如鱼得水,须臾不可分。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1]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中国园林.2001年.P3.[2]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2004-02-19.[3]朱建宁,杨云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园林.2005年.P2.[4]郭风平.中外园林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07月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2.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中国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巨大的时尚消费潜力引起设计师们的重视,中国传统元素已成为他们利润的源泉。他们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出色运用,并非固守自身的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抄袭西方设计,而是把传统文化内涵植入到设计作品中, 用现代的观念来体现时代精神。他们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设计中, 丰富了文化意蕴, 提升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那些对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向往的时尚人士。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渐渐深入。在如此的契机下,一些时尚的产品设计大量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下面就来看一些成功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例子:惠普中国风,在2008年末,惠普与知名华裔服装设计师谭燕玉携手合作,打造出惠普Mini 1000牡丹版手机。谭燕玉是著名的华裔时装设计师,其作品以融入中国元素见长,而此次惠普请来谭燕玉对其产品进行特别设计,目的就是为了使产品具有更多的中国色彩,以此使惠普产品更具精品质感的流行元素,让中国传统元素更有机地融入到时尚设计中。

惠普Mini 1000牡丹版从机身到机盖全部都是红色,在手机盖上绘有漂亮的牡丹花朵,展现出浓浓的中国风味,充分展现出女性的幽雅风韵。当然,惠普公司推出的不止是这款特别的手机,而且第一次由计算机公司与时尚设计师共同打造出具有中国风味的笔记本电脑。牡丹花再一次被谭燕玉运用在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上。在东方文化中,牡丹花具有着繁荣、财富与幸福的象征意义,鲜艳喜庆的红色搭配牡丹花的设计,融合东西方文化、古代与现代、技术与时尚。而其中独一无二的双“喜”字Enter键,是首款以中文字通行全球的独特视觉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双“喜”字代表喜事成双,通常被用来表现结婚的喜庆。在现代设计的时尚笔记本产品中出现这样一个源自于中国传统的设计,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时尚设计的影响。

同样也是在2008年,TCL顺应中国风流行的趋势,从中国女性的角度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核心,推出专为女性设计的蒙宝欧“旗袍”系列手机。“旗袍”系列手机以古典民俗的旗袍元素为核心,并融合中国其它的传统元素,意大利知名设计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影像、文字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然后精心设计,体现出国际时尚对中国美的全新理解。在“旗袍”系列手机的设计元素中,旗袍的线条占据主导地位,简单的机身线条中包含了旗袍的衣领、旗袍上镂空的装饰、旗袍的传统花式、旗袍衣领的盘扣、旗袍含蓄的开叉等。而在点缀设计上,意大利设计师将眼光扩展到了灯笼、折扇、中国结、窗棂、丝绸等中国元素,立体展示了中国风情,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在一起,设计显得古典别致,凸显了中国女性淡雅素净的本质。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际品牌的设计观念是否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直也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两种文化中有许多相通相融的地方,如果对它们进行互相补充、借鉴,也定能为时尚的设计提供良好的契机。

在2008年,飞利浦推出的“祥龙瑞凤”系列产品就是融合东西文化精髓的设计结果。其产品“祥龙瑞凤”限量版手机以传统的“龙凤呈祥”为核心设计元素,配以经典的“中国红”,创造出简约、精美的设计风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祥龙与瑞风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是华夏祖先崇拜的对象,是吉祥如意的化身。使用这样的设计,在寓意人生美好前景的同时,还具有对爱情美满的祝福。设计师以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为灵感,设计出了4个隐藏式的显示图案,这个设计细节又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现代设计的深远影响。可以说飞利浦“祥龙瑞凤”限量版手机不仅融合了东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精髓,而且将简约设计风格与中国文化内涵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金士顿在2008年推出了金士顿限量版秦俑盘,这款限量版秦俑盘采用镀锌外壳制造,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犹如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铜器。同时,表面还雕刻有精美的秦始皇兵马俑图案,配以精美的秦汉龙纹,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秦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选择以秦俑作为主设计元素来表现金士顿产品的特质是一种很贴切的选择。同时设计师认为,在个性张扬的今天,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彰显个性的工具,选择这样的设计能够满足对中国元素有偏好的时尚用户。在细节设计方面,设计师从秦朝古剑中得到了灵感,将产品的整体造型打造为一柄古剑,为了突出古朴的气息,设计师还故意营造出深浅斑驳不一的效果,使得秦俑看上去更加具有古代气息,以此来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气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当这些传统的文化底蕴被加上现代时尚科技时,便会产生令人不可思议的美感。方正科技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推出的中国风国雅兰亭系列、太极系列、青花瓷系列U盘,蕴含了浓厚的中国味道,将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科技产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在设计中,设计师由中国传统的泼墨山水画、青花瓷器、太极图中得到灵感,并以这些元素为主基调设计产品。太极图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境界,泼墨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而青花瓷器则是中国最具民族色彩的装饰品。以上三种充满着传统色彩的设计元素,在设计的灵巧运用下,给人浓厚的时尚感。

从以上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风”是流行趋势里永恒不变的风向,而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是吐纳吸收、和谐包容,既有自我创新的尚美能力,又有贯通中西的尚美雅量。科技数码产品采用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是对中华文化底蕴的一种良好传承,也是对新科技的升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美术研究, 2008, (2) .

3.中国风歌曲:时尚的中华文化 篇三

算起来,周杰伦的《东风破》应该是第一首完全符合“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6大标准的中国风歌曲。歌曲全方位地带出了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周杰伦的歌声奠定了中国风歌曲的基本唱法,而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也对中国风歌词的古意新填,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力宏的《花田错》《在梅边》,Tank的《三国恋>等等,都开辟了一片属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音乐新天地,“中国风”歌曲以其时尚的形式,显露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听众对这种音乐风格的喜爱。

中国风:时尚背后乃回溯传统

大众文化是市民社会的一种产物,大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本文化”,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广博丰富的民间通俗文化形式和作品,是当代大众文化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许多文化形式艺术风格表达方式等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民间通俗文化形式体裁的继承。

中国风歌曲中的“三古”: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正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同时又巧妙融入当代大众文化中,借其流行性悄然传播民族文化。古辞赋与古文化都是“民族文化语言”的范畴,所谓“民族文化语言”,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在相同文化背景下可以被普遍理解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深刻记忆。

中国风歌曲歌词文本取材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另有历史故事传说故事等。比如,王力宏以昆剧经典戏曲《牡丹亭》为主题,重新阐释以《在梅边》唱出新声音。方文山作词的《青花瓷》原作《汝瓷》,“天青色等烟雨”句,此“天青色”,即为骤雨过后的天空色,脱胎自柴世宗赞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中国风歌曲以浅淡的笔法帮助人们追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调和了大众文化中的浮躁感加入了原始的质朴与纯真,给现代人带来一种久已遗失的听觉享受。中国大众文化的根源存在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它的回归代表着一种本真地回归,人们在追逐潮流的盲目过程中,偶尔可以体味到大众文化中关于民族记忆的一些元素这正是。中国风歌曲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中国风:工业时代的创意难题

“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社会辐射性最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和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推动力,而且其许多特征已经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特征。

“中国风”歌曲正是在大众媒介的参与下隆重推出,增加专辑销量才是音乐制作人的首要目的,虽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古典文化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其特殊性在传播中得以保留。但事实上,传统文化已经沦为大众文化的利益“工具”,在传播的同时也成为种商品。中国风歌曲正成为许多歌手专辑走俏的主导力量,而其中正真创作价值的是被“大量生产”的民族元素,它们成了最具“卖点”的商品。

从古典诗词与乐曲的社会背景与传播途径来看创作者多为文人墨客,表演者多为当时的名伶歌姬,通过民间的口耳传唱流行于社会,其传播速度、范围与受众存在定的限制后来又以书籍文本形式流传于世,从根本上限制其为“阳春白雪”文化。对于大众媒介的依赖使得曾经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新范式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古典元素以流行歌曲为载体以商品形式传播借助大众媒介的技术支持,生产过程程序化数据化,作曲,录制、大规模复制批量化生产,直到成功发行,形成个工业化生产模式,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必然是歌曲及其内含元素传播范围,传播效率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

中国风:全球化下的兼容并包

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一直处在不可阻挡的状态,中国大众文化一方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另

方面又加入世界的大舞台。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处在个越来越开放和互动性越来越强的网络之中,于是大众文化不断与各种文化进行对话交融与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为自身注入活力,以求得持续、稳定发展。大众文化有效促进了中西文化、古今文化、雅俗文化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多元性成为这个时代的抽象符号。因此大众文化呈现了一种兼容并包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整合。继承传统的中国风歌曲所体现出的整合内容主要包括精英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风歌曲在呈现出明显的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又受到西方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借用R&B唱法就是对外来文化的

种吸收。古辞赋古中国乐器一直都存在在华语流行之中,直到在音乐形式上受到R&B的影响后,中国风才确定整体风格框架。R&B因为中国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中国神话与文化的关系 篇四

众所周知,神话故事是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的集中表现。虽然在今天这些观点以及一些价值观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在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就不得不“寻求”神的帮助,用神来解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现象。并且,由于古人对神的崇拜以至恐惧促使猎头、人祭等非人道的仪式的出现而使数不胜数的无辜的人们死于非命,但是这些缺陷不足以掩盖神话的耀眼光芒。再者,这些不人道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不是绝无仅有的,更不能说明古代人就是野蛮人。相反,神话的存在更让我相信古代人是充满智慧的,那些恐怖血腥的场面的出现仅仅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所致罢了。更有甚者,在中国神话中,神一般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为人类的发展鞠躬尽瘁,更有一些神为了人类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竭尽一生。以下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些事例: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荀子.非相》中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

像这类神为了人类的发展而牺牲自己的神话故事在中国还有很多。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尽心尽力,甚至还有些神在“工作”中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这一点是只有在中国神话中才会发现的,其他地区是没有的。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是离不开的。这也反应了中国古人对于奉献与献身的崇拜与敬仰。神话中神的献身与现实中的献身也融为一体,互相影响,互相深化,互相升华。也正因为如此,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思想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心中。

这么说是因为中国人不怕死吗?以我的一己之见而言,并不是这样的。生存的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让一个人选择生或死,那么,一般情况下,又有谁会选择死呢?但是,在民族存亡与个人存亡之间选择的话,中国人就有魄力牺牲自我以换取整个民族的生存。其实,这也不尽然。假设一个这样的情况:一个将军面临着一场必败之战,战则阵亡,退则被问罪处斩,进退都是死,那是要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而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这就是中国文化。为社会进步而献身,这就是中国神话。

以上是中国神话的一个特点,中国神话还有很多跟中国文化有关的其他特点。在此,我要讨论的是中国神话的第二个特点。为了突出这个特点,我先来说下西方的神话:

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在希腊军队与特洛伊的战争中,阿喀琉斯让阿伽门农把抢来的女俘克里塞斯送还到他的父亲阿波罗的祭司的身边,因此时阿波罗神正为他的祭司的女儿被劫而用瘟疫来消灭希腊军队,阿伽门农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将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阿喀琉斯愤而带领他的军队撤出了战斗,使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很快地杀掉了还没有死于瘟疫的希腊士兵。希腊人的这次惨败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又如,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再如月神与阿波罗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们的母亲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献祭,他们便射杀了尼俄泊众多的儿女。如此等等。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再来看看中国的神话,在中国的神话中,我找不到有关神因为一己私欲而毁灭人类的记叙。通过对比,得出的另一个结论,也就是中国神话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的神是完美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他们注重道德与品行的修养,他们不会妒贤嫉能,而是推崇贤能之士。对于这一点,我是这么认为的:首先,中国文化推崇自身的修养、推崇尊贤重能;其次,在人的观念里,神是不会错的,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所以,结合中国文化和人们的观念,神就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群体。中国的神的形象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

第三个特点:尚德精神。作为中国神话里的神,他们都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为自己的子民们的生存与发展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这一点,从神话中的主人公的身份就可以管中窥豹。他们大多数都是某个部落的首领,比如黄帝、炎帝、大禹、伏羲等等,而且,他们为部落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统一天下,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等。这些神话的主人公,他们原本都是人,但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便成为了神。从“禹传子,家天下”以后,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也要神话自己,使自己成为神的化身,他们更要使之前的神更加完美,那么,他们作为神的后代来统治这个世界,自然更加有威信了。所以,远古时代,中国的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劳卓越的人物,他们在为本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中国文化以及历史趋势所致。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神话的特点与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神话,它只能是中国神话,而不可能变成西方神话。同理,西方神话就是西方神话,不可能有中国神话的情节,更不可能变成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起源于中国文化,同时作用于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深化,更加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中国文化,就不会有中国神话;如果没有中国神话,中国文化就会变得暗淡无光,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更可以看到古人对于大自然的畏惧与尊崇。这一点,我认为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不能认为我们的科技发达了,就能随便改造大自然了;再者,“人定胜天”这个观点我认为也是不对的,毕竟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在地球以外的星球建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对于大自然,我认为,合理地利用其资源能够给我们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妄想征服自然只会给我们带来厄运,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一点并不是骇人听闻,干旱,洪涝,全球变暖这些问题都是例证。

中国神话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一点,与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也是吻合的。至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化与古人智慧的结晶的伟大结合的产物。

5.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五

班级:储运0906

姓名:徐晨

序号: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更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将对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包括了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

(一)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天下为公”等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从范仲淹的忧乐观,到文天祥的生死观,再到林则徐的祸福观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载,奋发向上的品质,是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强健有为”,“自强不息”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人们同时也要求国家和民族自力更生积极进取革新图强。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革新图强。不自强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历史不止一次地给出了证明。所以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人生之本、民族之魂。

(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因而是面向现实,重视人生的。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另外,在农业社会供应不足且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人考虑的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比较看重物质层面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很少有人信奉宗教信仰,往往把宗教作为一种实现现实生活要求的工具或摆脱现实生活的无奈的归宿。

(四)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和肯定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有其近似性、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处理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努力营造一个有序的道德社会。因此,“中庸”也导致中华民族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语)即忍、让、仁等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如:“家和万事兴”、“知足常乐”都是“中庸”在不同方面的写照。今天,我们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前进中的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五)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崇尚道德修养,追求道德修养的尽善尽美。孔孟主张修身为本,以德服人、正心诚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他们认为“修”“齐”的目的是“治”“平”进

而实现天下大同。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重视道德修养,历来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这又一次说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二、奥林匹克运动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一百多年,从奥运会的举办国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组成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要多于东方国家,东方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举办过。另外,奥委会的决策层由西方人士主导,在国际奥委会的123名委员中52.6%来自欧美国家。还有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源于西方的运动项目站绝对主导地位。在夏季奥运会的28个大项的300个小项中,除极个别项目像柔道和跆拳道以外,其余均为西方运动项目。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通讯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融比以往更迫切。所以,奥林匹克文化的多次交融促成其更加丰富先进,引领世界潮流,从而它会主动迎合这一趋势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交融、碰撞,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鲜明的象征性

顾朝旦多次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的确,奥林匹克运动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友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标、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明洗练的艺术形象符号,表达奥林匹克思想的基本点,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化认知。如:奥林匹克标志:蓝、黄、黑、绿、红互相套接的五环表示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今天,奥林匹克五环已经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 象征。再如,奥林匹克吉祥物:多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拟人化,从而变得更加诙谐而富有人情味,成为奥运会的象征物。

(二)浓郁的艺术性

在奥林匹克各种活动中,为了增加高雅的情趣,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这些活动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奥林匹克运动意在创造和展示一美的世界。这里不仅展示世界第一流的人体美,如人体形态美、力的美、运动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美。人们创造这些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美感修养,而人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就是接受美感的过程。美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协调社会生活,达到人与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提倡美,以美来陶冶人的精神,可以使现实生活得到升华。在这种意义上说,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美育过程,运用艺术美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也是人文性的重要表现。

(三)内涵的丰富性

奥林匹克运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涉及范围较大,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手段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这一恢宏的社会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这里有别具特色的奥林匹克建筑、形象生动的绘画和雕塑、旋律起伏的声乐、舞蹈、文学和歌舞等。

(四)组成的多元性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希腊,因而带有浓厚的以古希腊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的烙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普及全世界,无论从参赛国家,还是参赛运动员都越来越多广泛。奥运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要求其文化的多元性。奥运会在哪儿举办,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就要与举办国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组成其文化的多元性。另外,奥运会还会吸纳举办国的民族传统项目,如:日本的柔道、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等来丰富自己,因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色彼此兼容,相互包容发展成为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为奥林匹克的持续发展和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鲍明晓认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现战争,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三是出现能吸引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事件。”前两件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而持续两周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恰是符合第三个条件的重大事件。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员官员等聚集北京,各国都会转播奥运会,当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每一个炎黄子孙会为之欢呼、骄傲、自豪。因此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现。

(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更快、更高、更强 ”的口号,不仅仅在于运动场上的优异成绩,而是向全人类发出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号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个人的完善和进步、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其动力之源。现在,奥林匹克口号已经超出原来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又一动力。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创新进取,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才有取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本,才有与奥林匹克运动全面接触的机会,而二者的碰撞必将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动力,从而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

(三)务实的实践品格与美好的理想相结合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过去的小国寡民到现今逐渐富裕的农民,他们仍然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以及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但是,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是面向世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实事求是,又要有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指导,既要适应现在的潮流,又要有将来的美好蓝图。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即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因此,实践与理想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结果。

(四)和谐意识将有新的科学内涵

卢元镇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文化。”因为最初是“永远超过对手,永远争取第一”口号中也反映了强者的意志。虽然现在进行了修正,但仍是一种强势文化即西方文化,因为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意志。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奥林匹克文化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兼容性会吸收其先进的思想内容。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不失新意,更重要的是和谐意识有了新的内涵即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其中的张扬、展现是适应现代社会并与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另外,现实许多条件下再讲中庸就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就是落伍,更不用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持中”将有新的内容加以充实,否则我们将被抛弃。

(五)道德修养将进一步提升

公正、公开、公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既指运动场上公平竞争,也是指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

6.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也就是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适应中国国情,特别是要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因为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使之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才能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冲突、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文化视角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及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蔡心,2010)。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础。

(一)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应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比如说,把内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而把形式看作是中国化。另一方面它是道路和形态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肖贵清,20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内倾性、务实理性和伦理道德至上性,这些特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只有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途径和基本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才能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规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再者,中国传统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基础,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影响,从纵向来说,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即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横向来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郭建宁,2010;郭华,2010;关志伟,201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巨大作用。在先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各种挫折最终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政治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以上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是一个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

人类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民族若是失去了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将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思想文化,更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文化走在其他民族的前面。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罗素,1987a)。”他曾经预言:“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吸取其优点,而扬弃其缺点的话,他们一定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获得一线生机的成长,一定能产生一种糅合中西文明之长的辉煌之业绩(罗素,1987b)”。

在文化环境上,近代中国面对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文化同一性维系着古老的帝国。外来文化的第一次渗入是发生在两汉之际的佛学东来,它一开始便受到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的青睐。魏晋时代盛行的玄学,就是通过所谓“格义”之学,来沟通它和佛学的原理。南北朝至隋唐,佛学大盛,产生了若干著名的宗派,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华严宗和禅宗,是我国传统唯心主义流派的思想同印度佛教哲学相结合的产物。这种中国化了的佛学,它们的思辨结构是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理论渊源之一。所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都采取了比较温合的方式,即以渐进的、多层的渗透,并且最终以“中国化”为结果,而且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并未对中国文化的同一性造成破坏(汤一介,1988)。但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所面对的世界局势和自身的社会变迁是复杂的、尖锐的,特别是西方“坚船利炮”的直接轰击,使中国在文化上失去了主动性,也危及了它的同一性。近代西方文化的特征对近代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否定性,使它不可能再像同化佛教那样以一种渐进的、温和的方式消融西方文化(克里斯托弗•道森,1989)。而对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来说,中国文化的落伍与中国旧制度的陈腐是同一的,因此又必须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寻求中国文化的再生之路。

一定文化是一定民族在其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的产物,它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不管其传统怎样的顽强和保守,但当传统文化无法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被迫地或自觉地调整自己文化的内部结构,以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要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长期积弱,传统文化无法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形势下所引发的一次大调整。因此,近代以来的文化冲突,不过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中国文化阵地上的展开和反映。

从文化本性和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看,中国人的探索过程和挫折,也说明了“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因为从对“西学”的感性认识开始到“中体西用”的主张,实际上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西方学说与中国社会改造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才真正切准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搏,而且也在文化本性上真正地利用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经验,这一点在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徐中约,1971)。因此,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时,我们只有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和文化本性以及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所面对的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冲突的挑战,才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基础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造意义,即它是一个扬弃中西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历史过程。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体系,其中虽然有很多优秀成分,但与现代中国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存在着差距。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努力将其中的精华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的,要想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就必须有一种先进的思想作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指导下,才能对西方和前人的文化理论以及研究成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加速我们的文化研究(李培锋,2013)。

2、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传播载体

先进的中国人认同马克思主义,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某些相似相通的因素,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两者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就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在哲学思想与方法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学”,形成一种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思想和学术价值取向,这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从中国已有的文化基础出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虽有价值,但二者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本改造传统文化,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黄凯锋,2010)。

参考文献

7.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七

第一, 文化心灵的传达。学人与昆曲如此密切的关系是昆曲艺术发展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化必然。回首600年昆曲的历史, 昆曲艺术的经典都是和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博学的文人士夫密切相关的, 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文人极大地参与了昆曲的创作、改革, 左右着昆曲的审美趋向。昆曲中蕴含的情调、意蕴都是文人赋予的, 昆曲中凝聚了文人太多的生活体验、家国情怀、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 这一切都使昆曲带有浓郁的文人气息。一代学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他们与传统文人有着很多相同的文化因子, 他们在欣赏寄托文人情感的昆曲时是心领神会, 自然不隔的。这种历史文化承继使学人懂曲、知曲、爱曲、评曲、作曲, 学人也取代传统文人成为近现代社会中昆曲艺术的重要欣赏群体。

第二, 礼乐教化的延续。从更广泛的范畴来说, 学人与昆曲艺术的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礼乐教化的现代延续。“兴于诗, 成于礼, 立于乐”以完成人格修美养, “依于仁, 据于道, 游于艺”以成君子之德。孔子之思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琴棋书画是四书五经之外的必学课程, 社会的公学之中亦设有“艺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 许多文人士夫是学艺兼备, 如苏轼、蔡邕, 如徐渭、郑燮。文人的交往经常在艺术的世界中进行着文化心灵的沟通。南怀瑾说:“过去中国读书的知识分子, 对文学上基本修养的诗、词、歌、赋, 以及必要深入博古通今的史学, 与人生基本修养的哲学, 乃至琴、棋、书、画等艺术, 为不可分离的全科知识……”1所以, 作为传统文化承继者的一代学人与昆曲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是有着历史的渊源和文化的必然了。

第三, 民族精神的追求。牟宗三曰:“戏里有中国文化”2张君劢则认为:“艺术为民族灵魂的体现。”3我们说, 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精神, 赋予了一个民族、国家或整个地域的人群迸发出与其它人群不同的气质风貌, 维系了他们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而这种精神, 就是指文化现象中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 它亦通过传统艺术体现出来, 你或许于文人画中体味到一种虚静、于戏曲音乐中领会到一种中和, 于书法中感悟到一种生生之不息, 于建筑中品味到一种天人合一, 于雕刻中神会到一种浑朴与沉着。这些传统艺术正是古代文化精神在现实中的一种存在、一种寄托。如果说艺术家对传统艺术所探求的首先是其色彩、节奏的内在规律那么一代学人所关注的更多的应是这种文化典范的内在密码。感受和体悟这些密码是穿越时空与历史遥接, 于冥思遥想思间会通古人的神韵和风采, 所以有一大批学人对昆曲情有独钟。他们在昆曲艺术中除了享有一份自适之外, 更多地是体味一种文化的精神。

第四, 生命境界的体验。情感是人的一种本能, 是人的生命之中的必需。当人们需求满足时, 情绪自然的平淡, 而不能满足之时则情绪激荡奔腾。学人不是圣人, 在人生情感之路上依然如我。一代学人经历的社会动荡、人生坎坷非我辈所能想象, 他们大多经历了艰辛的心理路程。20世纪初中国国微民衰、社会动荡, 中国文化之真精神在不断地流失、败坏, 这一切对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身之德的学人来说, 其中的痛苦自不堪言。而中国艺术的可游、可息、可藏, 提供了学人情感寄托的空间, 为他们的心理提供了无尽的补偿, 使其生命流畅。在昆曲艺术世界中, 一代学人找到了自我。他们寄情于精致委婉的表演, 迷恋于一唱三叹的曲文, 畅怀于古今往来之时空, 悲人间之沧桑, 痛文化之流失, 所有这一切都夹杂着学人难以排遣的厚重情感。

第五, 责任道义的担当。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 了解一个民族的艺术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可感知的平台。而艺术的发展状况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一代学者学贯中西, 他们对传统文化充满浓浓深情, 他们于艺术中领悟中国文化的精神, 于艺术中咀嚼中国文化的清香。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新文化运动、连年战争、文化革命等使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鄙视、排斥、否认甚至抛弃的思想, 这种现象引起了诸多学人的忧虑, 更引起了一代学人的痛苦, 陈寅恪曾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 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 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4王国维是为教化他的文化殉节了, 一代学人为自己的文化而不息地抗争, 他们自觉地认识到并承担着薪火相传的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 诸多学人对昆曲艺术的支持传播有着更深厚的文化责任和道义的担当。

摘要:回顾历史, 我们发现一代学人不但拥有精致的昆曲生活而且凭借自己的热情、眼界、胆识、责任, 对昆曲执着地守护, 不离不弃, 挽昆曲于危亡之中, 致力于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拟对此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探究其文化成因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学人,昆曲,文化成因

注释

11 .南怀瑾.南怀瑾珍藏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102.

22 .李山.《牟宗三传》[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291.

33 .黄克剑、钟小霖编.当代新儒家八大集·张君劢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3:175.

8.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德育;道德;内在联系

谈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风气,有一些年岁的人不免会回忆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那时的社会风气很好。同时,对今天的状况则不免感到担忧,并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际的情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道德状况的基础是政治信念,是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拥护及其对新生政权的热爱,而非文化和道德的自觉。但是,政治教育毕竟不是道德教育,也不可能代替道德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教育而无基于中华文化之上的道德教育,那么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问题,在人们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时,基于政治信念的“道德”也将随之崩溃。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人常言的所谓中国社会出现道德“真空”现象的原因。

的确,对当今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稍有体察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乃至制度性的原因,但其中有一点不可回避和否认,即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心理结合的不够好,以致部分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进而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固化于人们内心的积淀,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质上是人们恒定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省”,它不易因现实社会的变易而发生根本的动摇。正所谓:世有道则兼济天下,世无道则独善其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尽管进入到近代社会、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危机和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但纵观历史发展的历程,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长期成功地把千百万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稳定的维系在一起,创造出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世界上最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作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凝聚、不屈价值。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基本价值观和丰富内涵,因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现实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国家大一统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传播、教育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可以这样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德性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国古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学习、研究并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对今天我们现代德育构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伦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自称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中充满了道德观点,道德甚至成了他们全部思想的焦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流派,儒学从其整体上说就是一个道德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学说的道德学说占居着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精神。这一点,在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左右的历史文化中到处可见,而中国也因此常常被称为礼仪之邦。这种把道德看作文化的核心并进行不间断的建设和推广,的确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所罕见的。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可归结为儒、佛、道三大流派,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最深,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炎黄子孙的影响尤为深远。儒家提倡“忠恕之道”,“仁爱”原则;推崇“内省、慎独”的道德修养法,强调“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方法,这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 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正确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粗糙的一面, 如“忠、孝”的观念,过分强调愚忠、愚孝,把对一个人、某个人的忠孝看成唯一的道德准绳而推崇,其实是封建专制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形式,与我们提倡的科学、民主、文明的先进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对此, 我们要批判, 要否定。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让自己既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体系,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培养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因而分析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必须首先认识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的产物。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文化在“化人”的过程中,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一致的,它隐性地执行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因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基本活动。

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道德教育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因而道德教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内涵看,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关系看,道德教育内容隐含在人际关系之中,其范围涉及到人类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从内;容来源看,道德教育信息源多种多样。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内容实际上涉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道德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把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延续它的价值。

在当前的文化时代中,道德教育应当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即文化自觉。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意味着: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促进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性转换,重新筹划人的道德性,重塑道德理想,培养新的道德人格,引领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文化自觉,真正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 艾菲,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2009-06-25.

[4]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李宜威.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3)

9.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九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冷静而深层的,《易经》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无论是儒道佛的洒脱,传统哲学的智慧,政治文化的睿智,伦理道德的凝重,文学艺术的精粹,古典美学的魅力还是科学技术的辉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他们是相通的。从中国的古典戏曲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崔莺莺,祝英台,窦娥。。舞台是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儒家的“以人为本”都蕴含在了活生生的剧本里。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疏密得宜,虚实相生,而其中却蕴含了老庄哲学与人生哲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刘韬》,《尉缭子》这些虽为兵书,却能知道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大义同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础。同样的,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先进文化自然会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和精髓。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于是党和人民在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亦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而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位。古人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于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

上一篇:灯光的课文内容下一篇:某某饮水工程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