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变化作文

2024-07-13

三十年的变化作文(共8篇)

1.三十年的变化作文 篇一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银川工业改革开发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摘要:

关键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任伟男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银川市地处中国西北东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辖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面积7137平方公里,人口13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5、8万人,城市人口70、1万人。

神秘悠远的“西夏古都”历史是银川的特色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1000多年前党项族在这里建立了西夏国,建都兴庆府(现银川)。集西北豪放与江南秀色于一体的“塞上江南”风光是银川的特色之二。银川市东临黄河,西屏贺兰山,中间是黄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000米—1117米,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是西北有名的“高原湖城”和“鱼米之乡”。

充满魅力的“回族之乡”是银川的又一特色。回民风俗、回乡风情和回族风貌等伊斯兰独特迷人的风情在这座城市得到充分体现。

建国50年来,银川市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银川市年均增长率11%。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银川市经济社会稳定高速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银川市的发展与建设,2002年确定“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举全区之力建设银川市,增强了银川市作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优势,有力推进了把银川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2002年,银川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1、6:44:

44、4。地方财政收入13、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4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农业产品品质优良,粮食总产量为86万吨,奶类总产量达8、9万吨,蔬菜总产量达4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2、9万吨。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8、67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化肥、成品油、轮胎、机床、轴承、合成洗涤剂、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活性炭、乳制品、柠檬酸、酒类、清真食品、水泥、玻璃、机制纸、中西药等200多种。

今年1-9月我市各项工作全面提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西部省会城市的前列,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列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列第一位,社会消费品市零售总额增幅列第一位。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是10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招商引资总投资72.34亿元,合同协议引资额51.31亿元人民币,实际引进到位国内外资9.44资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农业设施商贸市场、经济适用住房和康居工程的建设分别是前4年、前10年和前5年的总和。

经过多年的探索,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银川的建设前景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科学的规划,今后工作的目标就是建设大银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争取在城市建设、“兴工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来奖金、发展县域经济上有所突破,在中国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率先实现城市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今后5到10年内经济要保持9-10%的增长速度,市区发展规划面积将由76平方公里扩展控制在3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70万发展到100万,在工业上突出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上突出把做美,围绕“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和“回族之乡”建设特色银川。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产业调整,银川市已形成了以化工、机械、食品、建材为主,门类齐全并有一定物质基础和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工业体系。银川境内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炭、白云岩、硅石、磷块岩、石灰岩和辉绿岩等20余种,其中煤炭年产量达1500-160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银川市地处宁夏南北两大发电基地的中间,周围分布6大电厂,形成水火相济的电力供应网,是我国电力供应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电价最便宜的城市之一。银川还是距陕甘宁特大气田最近的省会城市,年供气能力为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已通达银川并开始用于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这都为银川“兴工强市”,发展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银川市已形成公路、铁路、般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市内交通便捷,今年建设了六条东西大通道,明年还将建设四条南北大街,以及环城高速公路和城市轻轨,全面搭起大银川的骨架。境内有4条国道和4条省道与外界相连,高速公路形成能寄宿兰州、武汉、青岛出口,以银川为区域中心的公路运输体系基本形成。铁路运输经包兰、宝中两条干线,可东达天津出海,西经亚欧大陆桥抵达中亚和欧洲,列入国家规划的银太铁路建成后,还将大大提升银川市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现代化的银川河东机场,可起降波音757、麦道82等大型客机,已开通银川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昆明、重庆、沈阳、武汉约20条航线。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业务规模逐年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银川市已被国家列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正在向数字化银川的目标迈进。城市地下水源充沛,自来水供应能力可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目前探明品质独特的地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银川工业从自治区成立前的轻工起步,设备落后(1958年)、重化工业初具规模(1958~1977年)、改革开放蓬勃发展(1978~2001年)到“兴工强市”增势迅猛(2002~2007年),经过50年风雨历程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县域经济你追我赶,园区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工业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7年末银川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以达40%。

1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

在50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28.98亿元,比1958年增长1665.6倍,比1978年增长87.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42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78.1%;实现利税42.33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7.6%。

2007年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36亿元,比1958年增长3302.8倍,比1978年增长98.4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8.1,1978~2007年年均增长17.2%;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

值122.62亿元,比1958年增长629.7倍,比1978年增长60.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4.1%,1978~2007年年均增长15.3%。

2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一强五优”竞相发展:

截至2007年年末,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4.46亿元,占63.2%,比1993年(股份制起始年)增长1187.7倍,1993~2007年年均增长65.8%;国有经济完成产值116.78亿元,比1958年增长495.5倍,1958~2007年年均增长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55.13亿元,比2002增长1.7倍,2002~2007年年均增长21.8%。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一强五优”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3.44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能源化工产业增长17.7%;发酵及生物制药增长18.7%;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增长63.1%;新材料增长38.7%;羊绒产业增长35.1%。

3大中型企业中流砥柱 支柱行业高速增长:

2007年我市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已有6户,中型企业38户,共完成产值387.09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3.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5%。

2007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32.64亿元,总量居各行业之首,2002~2007年年均增长69.1%;石油加工炼焦业年均增长63.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年均增长4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年均增长14.2%;通用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17.2%;橡胶制品业年均增长15.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年均增长59.2%;食品制造业年均增长23.6%;医药制造业年均增长29.1%。

4县域经济你追我赶 工业园区贡献突出:

2007年市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18.5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27.8%;永宁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41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0.3%;贺兰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6.7%;灵武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5.27亿元,2002~2007年年均增长38.6%。

2007年全市九大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95.48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银川经济开发区增长33.1%;望远工业园区增长21.7%;德胜增长43.6%;暖泉工业园区增长80.4%;羊绒工业园区增长1.1倍;宁东化工产业园区增长32.3%;兴庆科技园增长32.1%;金凤工业园区增长65.1%;西夏工业园区增长1.9倍。

5银川工业腾飞在即:

2008年市委政府在加快建设“两个最适宜”的进程中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为加快培育“小巨人企业”群体,形成以“龙头”为牵引的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银川工业腾飞在即。截止2008年6月末,银川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02.03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工业增加值96.03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完成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

参考文献:

2.三十年的变化作文 篇二

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 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 改革并没有使政企真正分开 (直到现在, 学界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争议的) , 以至于很多改革措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政府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了, 无形加大了银行坏账的风险, 弱化“拨改贷”、“利改税”等政策对社会总福利的正面效应。这与扭曲的产权关系有关:国企, 商业银行说白了都是国家的, 两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不明晰, 银行甚至认为来自国企的贷款收不回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地方政府偏向国企, 因为企业与地方税收、绩效有关, 而银行是国家, 政府会“埋单”;国企利用银行贷款搞基本建设, 使银行陷入“信贷配给两难”。

3.2.1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 (1993年~2003年)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对市场经济的卓越见解。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企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 宏观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微观上建立“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并对国企实行“抓大放小”政策以优化国有资产结构。

3.2.2评价

关于宏观上提出国企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准确而及时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不顾市场经济的发展性质与需求, 企业是没有出路的, 我国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一脉相承的。

从微观上讲, 它明确了企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关系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怎样的权益关系。而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产权问题对于大型国企 (尤其是垄断性央企) 而言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因而, 在这段时期内, 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政策, “抓大”指支持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 “放小”指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推动国有中小企业调整与重组。这一过程中, 笔者认为产权改革在“抓大”的改革中式不够深入的, 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这块试验田的“放小”改革客观上推进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因此, “抓大”重在促进国有资产的重组, 而“放小”则有利推进了国企产权改革, 优化了国有资产质量。

3.3.1建立出资人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 (2003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出资人制度,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建立出资人制度, 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把国有企业管理的责、权、利统一给企业,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3.3.2评价

当国有中小企民营化后, 大型国企的低效率问题开始凸现出来, 由于它们是国民经济命脉, 因而相关的改革引起了很大争论。这段时期内的改革主要就是大型企业的改革出路展开的, 在迷茫中探索, 其中有两个问题学界争议极大:MBO合理性与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 下面一一评价。

MBO, 即所谓的“管理层收购”, 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杠杆收购的方式, 凭借借贷融资购买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以此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 使企业原管理者变成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我国MBO一般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社会融资等规范方式收购企业全部或部分国有股权, 达到对国企控制的目的。学界对MBO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 笔者认为MBO作为一种西方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式, 本身无可厚非, 不能由于MBO存在一些问题就贸然叫停, 甚至否定产权改革这一根本立场。MBO是否存在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虚置, 管理层实际控制是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现状, 正因为国有资产及资本价值很难度量, 就使大幅压低国企股权价格成为可能。笔者以为, 高管回购股权应当成为合法的国企改制, 但是必须附加条件: (一) 相关立法等制约机制应当建立; (二) 资产价格不是高管“拍脑袋拍出来的”, 必须由市场定价, 这一点必须透明。

关于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 郎咸平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能救国企”, 林毅夫认为“剥离政策性负担才能救国企”, 笔者不敢在两位大家面前造次。但笔者认为国营私有化才是根本, 换言之:产权改革才是核心——民企和国企的效率孰高孰低, 大家心知肚明。当然这里的私有化不是全部行业的完全私有, 对那些军工, 造币, 航天等部门, 我看还是国营比较适合。总之:只有“国退民进”才能让中国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产权更换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保证国资转让过程的透明化, 以国家得到最好的价钱和保证最大化就业为前提。

四.结论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跌宕起伏的30年, 国企改革的30年更是极不平坦。产权改革是核心问题, 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是不容践踏的。笔者认为“国退民进”

“国营私化”才是国企改革的大势所趋, 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就因噎废食。我更反对激进的私话, 第一, 改革的步伐不能过快过急;第二, 不能将所有国企 (尤其是那些关乎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央企) 全盘否定。凭良心讲,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以及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建设成为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新兴经济体, 这里面难道没有国企的贡献么?所以, 看待任何问题都应当辩证对待。国企改革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的改革一个明确结论, 我们惟有漫漫摸索, 探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与发展》肖凤桐2003科学出版社

[2]《郎咸平旋风始末》曹兼善2005江苏人民出版社

[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陈佳贵等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

[4]《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环境》林毅夫等1995《改革》第三期

3.三十年的重量 篇三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楞楞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有了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给你。

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简评]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作者以岁末接听的一个电话为引子,以为老师送贺年画为线索,以三十年前后两次送贺年画为叙述的主体,记叙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抒发了一种穿越时空的人间真情——这就是作者与他的老师三十年来积淀的那种浓郁深沉的师生情感,这是一种至诚的人间真情,它充满了尊敬与挚爱,是作者永恒的珍藏。文章感情真挚,动人心魄。

4.四十年的变化作文 篇四

祖国的发展与富强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有着飞速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小时候常听爷爷提起他们以前的日子,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并不富强,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生活只能用吃饱穿暖来衡量,好多人连吃饱肚子都难,比起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爷爷总是感慨万千,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我们如今的吃好穿好,从以前的凭票换物到现在的一件购物,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城市我们农村近几年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的生活真正都奔上了小康,还有那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村村通公路,人民的富裕生活已经不再是梦想了。

改革开放不仅仅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更在提高着我们的精神文明。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慢慢的我们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乱丢垃圾肆意破坏的人少了,吵架斗狠的现象也少了。所以,改革开放对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有了很大影响。

如今的中国在科技信息领域也有着惊人的发展,在这短短四十年我国的科研技术实力大增,各种用途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远程运载火箭乃至于宇宙飞船的制造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微信智能生态平台的创新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5.从教近三十年的总结 篇五

(5篇)

篇一:从教近三十年

从教近三十年,当班主任也近三十年,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我从中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学生真诚相处的快乐。

一、给学生关爱使他们具有自信心。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研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

二、教师的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是否信服你,关键是看你能不能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育者应力求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顽强的毅力启迪人,崇高的精神鼓舞人。事实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就应该早到;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就应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使课堂活而不乱,能真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家校联系共同培育孩子

要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家庭的教育作用不可或缺,除了开好家长会外,还应通过家访、电话等途径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熟悉学生的方方面面,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识到:家长、学校、老师多联系,多沟通,共同培养好孩子,才会使班集体更团结,更有凝聚力。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我作为一名在普教系统工作近三十年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加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我一生的追求。

篇二:我与教育三十年

我与教育三十年

头台中心校李晓飞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回首十一年的从教生涯,颇有感慨,2003年。年轻的我师范毕业来到了肇源县头台镇中心校,那时的我踌躇满志,激情飞扬,领导安排我教三四五年级英语,从此,我就在这个岗位上开始了我作为英语教师的教学之旅。

初涉岗位,面对陌生的人和事,面对陌生的学生和课本,内心虽有些惶恐,但因为年轻因为坚信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所以内心也义无反顾。每天认真备课,认真学习,向老教师请教,向同行请教,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就这样,在时间的不断流逝中,知识与能力也不断积累,十一年的教学生涯转瞬即逝,日子如行云流水般的过去,我的学生一批批走向四面八方,学子们载着老师的梦想,在各个岗位上载梦远航,学生来了又走,工作依然平凡,平静。

一个教师的威信、魅力、修养、吸引力如何,不是靠讲,不是靠说教,不是靠吹牛,更不是靠别人的同情与施舍,而在靠本身真正的实力。靠实力、靠真本事,张扬个性,完善自我,课的魅力才能彰显。每天把学生装在心里,用心去观察他们,用心去认识他们,用心去教育他们,从中品味教育现象,感悟教育规律。不仅仅把教书看成是养糊口的工作,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

有些话,就连自己也想不到,竟然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成为他们的人生转折点。也许这些话只是我有意或无意中的一句话,也许这些话不一定是真理,但是就是这样一些不经意的话语,却无意间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这让我震撼,让我更感到作为教师责任的重大,一刻也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愿化作绿叶呵护每一朵花的绽放!先做人,后做事,以教师的创新为基石,构建学生个性的舞台。从教十一年,深深地爱着英语教师这个职业。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平凡得如一片树叶,一棵微草,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从不后悔。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我始终感觉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一个教师的失职意味着与愚昧同行”。我始终牢记希波拉克底的誓言,丝毫不敢懈怠。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勤恳工作。用自己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和爱去感染学生,努力用智慧托起明天的太阳,我感到欣慰,我愿奉献教育事业,教学相长,我教学中锐意进取,在教学中得到快乐,得到幸福,我愿做一快乐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老师必须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有人说,享受教育,老师便会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享受教育,老师便会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教育,老师便会多一股创造的激情;享受教育,工作中也多了一些生活的诗意。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用自己的行动继续诠释与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享受教育。

我深信:当你改变思想时,你就会改变信仰,当你改变信仰时,你就会改变期望,当你改变期望时,你就会改变态度;当你改变态度时,你就会改变行为;当你改变行为时,你就会改变表现;当你改变表现时,你就会改变你的一生。

不要怀疑改变的力量,不要拒绝自信、热情、坚毅和拼搏,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捧着一颗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句名言,二十年来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是我人生的座右铭。

我工作我努力,我付出,我快乐。一颗淡泊的心浸润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匆匆是二十载的光阴。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没有为名的喜与忧,没有争利的得与失,我只把自己一颗最平常的心,放日常的快乐教学中,放在同事的愉悦相处中,放在学校和谐发展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的心让我在工作中微笑,保持心境平和,淡泊的心让我远离世俗的纷争,名利的干扰,淡泊的心让我独具慧眼看清尘世的就纠纠纷纷。

如果说话的事业是芳香的,果的事业是甜美的,那就让我做一片绿叶吧!我将继续奋力前行,把我的知识与学识,继续传授给学生。展望未来的日子,我想将平凡进行到底。我仍将一如既往地爱着我的学生,爱着我的职业,爱着我从事的英语教学。爱是平凡的一滴水,它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爱是平淡中的一朵花,它将呈现整个季节的芳香,爱是平常日子里的一个微笑,它会带给人无比的宽容与喜悦。

平凡,像一朵无名的野花,它不因牡丹的雍容华贵而害羞,不因山茶的激情而自愧,它就那样悄无声息地为春天增添一抹亮色。平凡,像一脉蜿蜒的小溪,它不因大江的奔腾咆哮而其气馁,不因大河的一泻千里而叹息,它就是那样始终如一地滋润着一方土地。

平凡,是思想的深度透明,是心情的无限坦然。我们一旦拥有平凡,就可以在心灵的草原放马驰骋,引吭高歌就可以心游万仞,就可以快乐无忧,尽享人生。

篇三:从教三十年

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榆中县河湾小学王定虎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从教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一去不复返。回顾过去,感慨万千,繁事与辛苦不必说,有风有雨,也有阳光,更有理想,爱岗敬职,默默奉献。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深感教育的重担,它让我人生如此丰富完美,如此绚丽多彩,如此幸福快乐。

作为教师,学生是我一辈子都愿意阅读的一部书,学生是我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一部书,学生是让我一辈子感动的一部书。我知道,人生岁月漫长,是无法抗拒生理衰老的。但是,浓浓的学生之情总使我充满活力和朝气,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学校的工作基本都干过,教研组长,后勤主任,教导主任,校长,从无半点怨悔。尽管任劳任怨的工作,但也会碰到麻烦事。记得那是1999年榆中县被确定为两基达标验收年。教师不知牺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白天给孩子们认真上课,晚上,认真备课,仔细批改作业。学校没有经费聘请维修工,教师利用休息日各个学做匠人活,有铺教室地板砖的、有粉刷墙壁的、有编制顶棚的。那是一个星期天,六年级的学生当小工。学生给教师递锤子、塑料条、水泥钉等,给着给着一个学生把一个水泥钉含在嘴里,时间一长一不小心,咽下肚子。这可把老师们吓出了一身冷汗。有的找大夫,有的找家长,有的询问学生胃里情况,看钉子是否停在哪个部分,或者顺利下滑到肠道便下来。到了第二天下午家长急匆匆跑来说,孩子已经便下钉子了,师生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又一次,两个孩子打起架来,打得不可开交。我走过去一问便知,张某不小心弄坏了赵某的钢笔,赵某要他赔,张某没钱,又不敢向家长要。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先说后打。我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买了新钢笔。由于那时农民家里还不富裕,学生时常缺这缺那,时常自己用自己的零花钱填补学生买学习用品等。

2004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了乡教办水平测试连续三年倒一的河湾学校任校长。当时千头万绪,如何提高河湾学校的质量呢?多少个日夜难以合眼。想来想去,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要求、约束教师。

第二、想方设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如;(1)、给教师制定了合理的奖罚制度,给学生制定了进步奖和优秀奖。(2)、想方设法多渠首竺隹客人必些太附署了由脑,调动了吉在教师的和好性(3)托人多方联系,一悟学校给我们支援了一付篮球架,经过维修已使用。加强了师生的体育锻炼,个个拍手叫好。(4)、学校还先后建立了五个校园宣传栏,一个校训碑,活跃了学校文化生活等。团第三、进行家长、学校、社会三沟通,尽量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第一年拿到了马坡乡教育办公室进步奖牌,第二年又得到了马坡乡教育办教育教学质量“优秀集体”奖牌,并得到300元的现金奖励。现在在乡党委政府、乡教育办、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稳步上升。

第四,我校2006年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为了使用好设备,宁是带领全体教师起早贪黑按上级要求去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又获得市级示范学校称号并奖励多媒体设施一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激活主体、诱发创造、深入浅出、不断活泼”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感动中得到升华。同学们喜欢我的数学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次在乡教办组织的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学校、上级的表彰奖励。如1994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998年获“县级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些我内心固然充满着激动与喜悦,但我深知这是同学们、老师们、领导对我的鞭策和鼓励。为此,我怎能不再接再厉,用新的丰硕成果汇报给我的同学与同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三十余年来我以自己的真诚与爱心赢得了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爱、尊敬,让我不断加深对教育真谛的感悟,时时感受到教育工作中的幸福和快乐,鼓舞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

篇四:三十年的梦想

三十年的梦想,三十年的追求

永丰县XX中学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们:大家好!

我有幸成为县优秀教师,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关怀,感谢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全体同学们的支持。我于1983年毕业并踏上工作岗位的,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已有三十一个年头了。我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这段时间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我没有千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有一颗对工作、对学生的赤诚的心,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学生,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了小小的三尺讲台。七尺黑板,使这块沃土上的花朵茁壮成长,竞相绽放。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肩上的重担,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育教人的职责。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踏实勤奋,从没有因为个人私事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每天我都是最早来到办公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因此,教师们曾戏称我为“教师办公室主任”。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同学间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

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不断的刻苦专研业务,认真探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特点,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在新课改研究中,我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教学,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的学习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的创造。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学中,我集编,导,演于一身,努力贯彻高效课堂理念,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我把学生当作红花,自己则是绿叶。课堂中由学生与我共同探究新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使教学成绩显著提升。

教学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已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只有严爱相济,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记得2005年以前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初三的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列后三名。这年上级派来了一位新校长一一陈XX校长,陈校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狠抓教学,专门给初三的晚自习由原来的的三节增为四节,且这节未安排老师蹲班,为了给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作为班主任的我每天晚上都陪着学生度过这45分钟,在教室里为学生释疑解难,之后检查就寝。不管寒来暑去,晚晚都要超过十点半才能回家休息。对这节课不免有学生抱怨,每当这时,就有学生会站出来说:“你看人家班主任刘老师,每天晚上都陪着我们忍冻受热,这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课后我经常和学生们拉拉家常,虚寒问暖,用自己的爱去感化激励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教学成绩有了质的飞跃。这年中考排名上升为全县第八名。本人任教的数学学科排名全县第二名。为学校开了个好头,此后我校连续八年中考排名都在全县前八。“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我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我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我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我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我三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这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私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和上进好学的学生,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三十年来,我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或因工作调动,或因所任教教师成绩不理想。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安排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尤其是成绩不理想时,谁都不愿担当,原因很简单,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责任大,任务重,休息少。此时学校领导就找我,我从不推托,从不讨价还价。因此,学校领导风趣的送给我一个雅号:消防队员一一哪里需要,哪里有困难就哪里上。图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我却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挖水。为此,我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多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正是良好的师德指引,多年的不断努力,才有幸成为县优秀教师,才有幸在此倾述我的心声。

上学期接手教师食堂管理以来,更觉责任大。教师食堂管理联系着教师的生活,关系着教师的心身,更关系着教师的教学心情。我尽力办好教师伙食,为全体教师服务,做教师的教学后盾。但是众口难调,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总是不尽人意,在此,我感谢全体老师们的理解,感谢老师们的包容。

撕去旧的一页,迎来新的一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人生。我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篇五:我与教育三十年

我与教育三十年

刘英雷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首歌写出了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1985年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一学生,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9月10日我们举起鲜花在学校的大门前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的到来。现如今我以从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在时间老人的带领下变成了一位45岁的在9月10日得到天真孩子的最美好祝福的教师。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时光荏苒,今年已是第三十个教师节了。

初中时,班主任是语文老师。那时李老师用相机拍下了平舌音400字,给我们制作成卡片,用来纠正我们的读音,李老师还建议我们抄写名人名言,摘抄自己喜欢的歌词,诗词等。这本子一直保存到现在呢。老师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刚发的语文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老师的鼓励让我觉得学习真是一件乐事。那时的数学老师是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王占波老师,他现在振华中学的副校长,记得那时贪玩的我在一次课堂上用手去抠墙,王老师很是生气当时就批评了我,后来他生病了,我的心里很难过,决心以后要努力学习。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梦一一教师梦。做一个像自己老师那样的老师,给孩子播撒知识的种子,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

1985年我刚上高中,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高一时,我有幸遇到了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刘老师,她的语文课堂让我着迷,他讲解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让我如痴如醉。数学老师是姜春海老师,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8年我“成了你”真的走入了课堂,作了一名人民教师。每天走进了五彩斑斓的课堂,很孩子们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和他们一起感受数学的乐趣,带着孩子们识字、组词、读课文、背诗词。我帮他们建一个图书角,自己把家里的书带来,让他们轮着看。每天让一个学生给大家读一篇或一段文字。每天领着学生背一首古诗词。对于读课文有困难的孩子,我都会我读一句,他学一句。慢慢的他们都读的很流利、很正确。孩子们信任老师,依赖老师,我也从中找到自信,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

时光飞逝,初为人师的那种激动与自豪早已被杂七杂八的事情冲淡得消失殆尽,早已经习惯了学校、家、教室这样的三点一线,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我的指尖、脚步中溜走了。但从教十几年,我体会到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中国有句古话: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因为每天面对几十双纯真的眼睛,我认真地备课,上课,找学生聊天。孩子们给了我灵感,给了我快乐,每每想起来,都是笑着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被别人需要,被孩子肯定,这就是我的幸福!是我的学生那纯真的笑脸,温馨的祝福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每当我听到孩子们“老师早,老师好”的一声声问候时,我就自豪、满足与陶醉。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学习的日子里,我可以永葆那份童心,永享他们的勃勃生机与奇思妙想,孩子就是我们身边的小天使!拥有了他们,就有了无比的幸福。当我遇到挫折时,孩子们的笑脸,给我信心,让我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当我取得成功时,孩子们会与我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我每天笑逐颜开,认为还是当老师好,少了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多了一片宁静与温馨。2014年,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觉得我们要做幸福的教师,用我们的执着,用我们的智慧,用爱与宽容,在成就孩子们的同时,成就我们一生的幸福。我从教已经近20年了,亲眼看到教育条件的改变,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现在的多媒体白板,上课要什么有什么;学校变成了花园学校。亲身感受到政府和每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自己成长的这20年,也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今年,习主席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培育好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让他们去建设我们的祖国,从而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虽没有傲人的成就,没有富足的物质,但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际感受自己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和孩子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真心爱着他们,我也享受到了来自学生们的爱。教师节来临,读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我被幸福重重的围绕着;放假了,电话中的一句:“老师,我想你了。”竟让我幸福好长时间。作为教师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惊喜。

6.近三十年的西方哲学研究 篇六

涂纪亮

2013-4-7 9:45:52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8年2期

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果。与此相应,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也在这三十年内取得飞速的进展,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二十年内取得的进展。

建国初期,西方哲学研究的工作重点在于创建科研机构、培养干部、搜集资料等打基础的工作。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了以贺麟为组长的西方哲学史研究组,创办了《哲学研究》和《哲学译丛》,《红旗》杂志社创办《学习译丛》,上海创办《译文》杂志,着重翻译苏联哲学界探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评论西方哲学的论文,翻译苏联哲学研究所主编的六卷本的《哲学史》以及许多评述西方哲学的论著。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由苏联专家主讲,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老专家金岳霖、郑昕、贺麟、洪谦、熊伟等人集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自我思想改造,批判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

当时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受到联共中央书记日丹诺夫的“左”倾言论的严重干扰。日丹诺夫在1947年提出:哲学中党性原则的斗争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前者代表特定社会中进步阶级的要求,后者代表特定社会中反动阶级的要求,现代西方哲学代表没落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应当严厉批判的对象。在这种“左”倾言论的影响下,展开了大规模的批判实用主义的运动,许多老专家不得不撰写批判自己的唯心主义的文章,如金岳霖对罗素的批判、郑昕对康德哲学的批判、贺麟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等等,但他们内心并不赞同日丹诺夫的观点。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哲学史座谈会上,冯友兰、贺麟、任继愈、石峻、朱谦之等老专家开始批驳日丹诺夫的观点。1958年,关锋发表《反对哲学史工作中的修正主义》一文,把冯友兰等人的反驳压了下去,“左”倾思想再次抬头。1957—1958年的反右斗争,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进一步受到严重干扰。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党中央在政治经济领域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科学文化领域也采取一些较为松动的措施。1960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区分开,加强对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研究。会后,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组,《哲学译丛》复刊,组织18辑的《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的翻译出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相继成立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开展这方面的科研教学活动。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之一,当时成为研究的重点。对古希腊哲学和近代哲学也作了一些研究,但现代西方哲学领域仍无很多论著出版。

从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到1976年摧毁“四人帮”这整整十年中,西方哲学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方哲学研究才进入恢复、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可以把这个时期粗略地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可称为复苏阶段,后二十年可称为繁荣阶段。

一、复苏阶段(1978~1987)

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整顿西方哲学的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研教学工作。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哲学研究所恢复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哲学研究》和《哲学译丛》复刊,北大、复旦、人大、武大等校也重建西方哲学史教研室,有些大学还新建了现代西方哲学教研室,开设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77年恢复大学本科生招考制度,1978年起哲学研究所与上述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西方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其后二三十年西方哲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骨干,其中许多人目前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学科带头人。

为适应西方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需要,在此期间出版了20多部西方哲学史教材,如北大编写组编写的《欧洲哲学史》,复旦全增嘏等人编写的《西方哲学史》,苗力田编写的《西方哲学史新编》,武大陈修斋、杨祖陶编写的《欧洲哲学史稿》,吉大高清海编写的《欧洲哲学史纲》等等。在现代西方哲学方面也编写了30多部教材,如刘放桐等人的《现代西方哲学》,夏基松的《当代西方哲学教程》,葛力的《现代外国哲学》,郑杭生的《现代西方哲学纲要》,车铭洲、王守昌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等。此外,洪谦、任华主编的《西方古典名著选辑》,《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等书,都在提供科研教学资料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此期间,还出版了许多本专题史,如夏基松的《唯物论史话》,肖焜焘的《辩证法史话》,朱德生等的《西方认识论史纲》,张尚仁的《欧洲认识论纲要》,李匡武的《西方逻辑史》(2卷),罗国杰的《西方伦理思想史》,萧萐父、陈修斋的《哲学史方法论研究》,钱广华的《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等。

除以通史、专题史的形式系统地评介西方哲学外,还出版了许多部西方哲学家评传,如汝信、王树人、余丽嫦主编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10卷),涂纪亮主编的《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10卷),杜任之主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2卷),袁淑娟主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2卷)等。

此外,还出版了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如北京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和上海出版的《哲学大辞典》,其中收入数百条关于西方哲学的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哲学辞典》,葛力编辑的《现代西方哲学辞典》,陶银骠编辑的《简明西方哲学辞典》等。

随着西方哲学科研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个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活跃起来。首先应当提到1978年在芜湖召开的西方哲学讨论会,这是建国后二十多年来首次召开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冯定、贺麟、严群、熊伟、齐良骥等老专家以及汝信等一百多位中青年学者出席,会上进一步批驳了日丹诺夫关于西方哲学的错误观点,清算了“四人帮”推行的“左”倾路线,对唯心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了重新评价,对此后的西方哲学研究摆脱“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标志着我国西方哲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此次大会后成立了“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每年都分别召开一次或数次全国性的专题讨论会,如1979年召开的“重新评价唯心主义讨论会”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和批判的方法论问题讨论会”,1980年召开的“德国古典哲学讨论会”,1981年召开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暨黑格尔逝世150周年纪念会”,1980年召开的“现代西方哲学中人的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讨论会”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讨论会”,1983年召开的“分析哲学讨论会”和“存在主义讨论会”,1984年召开的“中世纪哲学讨论会”,1986年召开的“现代外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讨论会”等等。参加这些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多至百余人,少也有五六十人,他们提交的优秀论文大多在《外国哲学》、《现代外国哲学》、《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康德黑格尔哲学》、《德国哲学》等集刊上发表。

这里需要谈一下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对现代西方哲学掀起的三次研究热,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萨特热”,1980年代中期的“弗洛伊德热”和“尼采热”,由此引起大批有关论著的出版。例如,关于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哲学,出版了夏基松的《存在主义哲学述评》,徐崇温、刘放桐等的《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王克千等人的《存在主义述评》和《论萨特》,黄颂杰等人的《萨特及其“人学”》等等;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出版了张英的《精神分析学述评》,张传开等人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评述》,车文博的《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陈学明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等;关于尼采哲学,出版了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尼采的形而上学》,陈鼓应的《悲剧哲学家尼采》等论著,以及尼采的许多论著中译本。

在大力开展国内科研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逐步开展与国外哲学界的学术交流。80年代初,我国开始派出一批中青年学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欧美进修,为期半年至两年,其后又派出本科生或研究生到国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措施为培养我国的西方哲学教学与科研人才作出更大贡献。我国还开始派学者到欧美参加西方哲学会议,如1983年首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受到国际哲学界的重视,其后相继参加了每五年召开一次的第18至21届世界哲学大会。1980年代起直到现在,每年都邀请一些西方著名哲学家来华讲演或授课。1988年起还与英、澳、美三方联合成立中英、澳、美暑期哲学学院,迄今已办了9期高级研讨班,为我方培养了一大批西方哲学研究人才。

二、繁荣阶段(1988~2008)

从1980年代后期起,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进入繁荣阶段。这既得力于在此之前十年内在学科基本建设方面打下的巩固基础,也得力于这十年内派到国外进修的中青年学者和在国内培养的大批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支颇有实力的生力军。

粗略说来,前一阶段侧重于从宏观角度研究西方哲学,出版了一大批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教材,后一阶段则侧重于从微观角度对西方哲学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哲学思潮、流派以及哲学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个特点无论在西方哲学史研究或者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得相当明显。下面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作一简述。

在西方哲学史领域,近二十年来对其中各个时期的哲学都进行了深度和广度不等的研究,以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最为突出。古希腊哲学一向受到我国哲学界的高度重视,严群、陈康等老一辈专家早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80年代初,又先后出版了汪子嵩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学说》,杨寿堪的《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简论》,叶秀山的《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和《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范明生的《柏拉图哲学述评》等论著。80年代下半叶起,先后出版了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合著的4卷本《希腊哲学史》,杨适的《哲学的童年》和《古希腊哲学探索》,姚介厚的2卷本《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该书是叶秀山和王树人主编的8卷本《西方哲学史》的一部分)等论著,还出版了苗力田主编的10卷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王晓朝译的4卷本《柏拉图全集》,王太庆译的《柏拉图对话集》等译著。在台湾出版了牟宗三的《四因说讲演集》,程石泉的《柏拉图三论》,杨深坑的《柏拉图美育思想研究》,傅佩荣的《柏拉图》,孙振青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曾仰如的《亚里士多德》等著作。

中世纪哲学研究过去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尽管如此,80年代初出版了杨真的《基督教史纲》,车铭洲的《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张尚仁的《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史》等著作。80年代下半叶起,又出版了徐怀启的《古代基督教史》,尹大贻的《基督教哲学》,付乐安的《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赵敦华的《基督教哲学1500年》,陈村富等编写的《宗教与文化:早期基督教与教父哲学研究》,王晓朝编写的《信仰与理性:早期基督教教父思想评传》,黄裕生主编的《中世纪哲学》等专著,在台湾出版了沈清松的《中世纪哲学精神》等著作。

对17—18世纪西欧哲学中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研究,最近二十年来也取得重大进展,既出版了陈修斋等的《欧洲哲学史中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徐瑞康的《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发展史》,汪堂家等的《十七世纪形而上学》等综合性论著,也出版了大批专题性论著,如余丽嫦的《培根及其哲学》,巴发中的《霍布斯及其哲学》,吕大吉的《洛克物性理论研究》,邹化政的《〈人类理解论〉研究》,傅有德的《巴克莱哲学研究》,蔡信安的《巴克莱》和《洛克的悟性研究》,周晓亮的《休谟及其人性哲学》和《休谟哲学研究》,李瑞泉的《休谟》,孙振青的《笛卡尔》,冯峻的《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研究》,洪汉鼎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以及陈修斋、段德智的《莱布尼茨》等专著,最近还出版了周晓亮主编的《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一书。

对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哲学和启蒙运动,也做过不少研究。早在50年代已出版了葛力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0年代起又出版了李凤鸣、姚介厚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冯俊的《近代法国哲学》,于凤梧的《卢梭思想概论》,侯鸿勋的《孟德斯鸠》等专著。最近又出版了尚杰的《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历来是我国哲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世纪40年代,郑昕、陈康、贺麟等老一辈专家已在这方面有论著问世。50年代,贺麟、杨一之、姜丕之、张世英、汝信等人又出版了不少论著。80—90年代,更有大批论著出版。在综合性研究方面,有杨祖陶的《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杨文极等的《德国古典哲学教程》,俞吾金的《从康德到马克思》,张慎主编的《德国古典哲学》等论著。评论这些哲学家的专著更为众多,例如,关于康德哲学,出版了齐良骥的《康德的知识论》,陈元晖的《康德的时空论》,张世英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谢遐龄的《康德对本体论的抛弃》,邓晓芒的《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黄裕生的《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侯鸿勋的《康德》,程志民的《康德》,孙振青的《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李明辉的《儒家与康德》等等。关于费希特哲学,出版了梁志学的《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和《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程志民的《费希特哲学》,谢地坤的《费希特的宗教哲学》等等。关于黑格尔哲学,出版的专著尤其众多,例如,周礼全的《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王树人的《思辩哲学新探》,薛华的《自由意识的发展》和《黑格尔与艺术论题》,朱亮的《黑格尔的〈小逻辑〉新论》,宋祖良的《青年黑格尔的哲学》,邓晓芒的《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论》,张慎的《黑格尔传》,赵政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章忠民的《黑格尔哲学的当代意义》,王建军的《灵光中的本体论——谢林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等。此外,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重要著作大多译成中文。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在最近二十年内获得空前的蓬勃发展,成果累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众多,层出不穷,这里分别对现代英美哲学和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作一简述。

现代英美哲学以分析哲学为主流。金岳霖、洪谦等老一辈哲学家早已开始对罗素和维也纳学派的研究。洪谦曾是维也纳小组的成员,早在40年代就发表了《维也纳学派》一书,80年代又编译了两卷本的《逻辑经验主义》,还写了不少论文,收入《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和《论逻辑经验主义》中。不过,把分析哲学作为一个流派进行系统研究则始于80年代,先后出版了涂纪亮的《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2卷)》,徐友渔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中的语言转向》,陈启伟的《西方哲学论集》,王路的《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和《走近分析哲学》,陈波主编的《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以及江怡主编的《现代英美分析哲学》(2卷)等著作。去年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成立了“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台湾的殷海光、林正弘、方万全等学者,香港的何秀煌、刘述先、高宣扬、周柏乔、冯耀明等学者,也分别对分析哲学做过很多研究。至于对蒯因、戴维森、普特南等分析哲学家的研究,由于他们也被称为新实用主义者,将在后面论述。

对分析哲学的研究还集中表现在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上,因为他是上世纪影响最大的分析哲学家。早在50年代出版了舒炜光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80年代先后出版了江怡的《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传》和《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韩林合的《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和《〈逻辑哲学论〉研究》,王晓升的《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概论》,李国山的《言说与沉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学说》以及邱文元的《维特根斯坦论语言的明晰性》等著作。本世纪初,涂纪亮主编的《维特根斯坦全集》(12卷)和他在此基础上写成的《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以及王晓升、郭世平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研究》。

对分析哲学的研究离不开对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因为这两者是分析哲学家着重研究而且成果累累的两个领域。我国哲学界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于80年代,先后出版了涂纪亮的《英美语言哲学概论》和《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这两部专著,以及他主编的《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和《语言哲学名著选辑》,徐友渔、陈嘉映等合著的《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车铭洲主编的《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周昌宗的《西方现代语言哲学》,陈嘉映的《语言哲学》,黄华新等的《描述语用学》等等。此外,语言学界和逻辑学界的学者也发表了许多与语言哲学有关的论著。

至于对科学哲学的研究,早在80年代上半叶已出版了江天骥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舒炜光的《科学哲学简论》,舒炜光与邱仁宗合著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夏基松的《波普哲学述评》,周昌宗的《西方科学方法论史》等著作。这十多年来科技哲学界对科学哲学的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出版了郭贵春的《科学实在论教程》,乔瑞金的《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沈清松的《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文化之冲击与展望》,林夏水和童天湘合编的《新自然观》,罗嘉昌的《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林夏水的《分析的哲学漫步》,吴国盛的《现代化的忧思》和《追思自然》,殷登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余谋昌的《生态哲学》、《生态文化论》和《自然价值论》,赵功民的《遗传的观念》以及刘纲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等等。

对现代英美哲学的研究,除分析哲学外,实用主义也是一个焦点。前面谈到,50年代国内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批判实用主义运动。80年代召开了实用主义专题讨论会,着重纠正这次运动中的片面性,出版了刘放桐的《重新评价实用主义》,杨文极等人的《实用主义新论》,邹铁军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孙有中的《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尚新建的《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等论著。90年代下半叶进而开展对新实用主义的研究,召开了新实用主义专题讨论会,出版了王元明的《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陈亚军的《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普特南》和《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幸国强的《语言、辨明与实用主义——普特南哲学研究》,张国清的《无根时代的精神状态——罗蒂哲学思想研究》等论著。本世纪初,出版了涂纪亮与陈波合编的9卷本的《美国实用主义文库》和6卷本的《蒯因著作集》,较系统地选译了从皮尔士到蒯因、罗蒂等人的重要论著。涂纪亮还在此基础上写出《从古典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基本观念的演变》这本专著。刘放桐、俞吾金等人正在编译多卷本的《杜威全集》。

最后还应提到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关于现代英美哲学的综合性论著,例如,涂纪亮的3卷本《美国哲学史》(其中第二、三卷着重评述现代美国哲学),姚介厚的《当代美国哲学》,王守昌和苏玉昆的《现代美国哲学》,罗志野等人的《美国哲学史》。在刘放桐主编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和江怡主编的《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等著作中,现代英美哲学也占很大篇幅。近两年还出版了张庆熊等人的《20世纪英美哲学》(收入刘放桐、俞吾金主编的《西方哲学通史》),陈嘉明主编的《实在、心灵与信念——当代美国哲学概论》,欧阳康的《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以及徐向东的《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等论著。

关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首先也应提到一些综合性研究,如谢地坤主编的2卷本《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在上面提到的刘放桐、俞吾金主编的《西方哲学通史》及刘放桐主编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和江怡主编的《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等著作中,也对此作了很多评述。

80年代中叶之后,对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主流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相继作过深入的研究。胡塞尔作为现象学的创始人受到高度重视,他的重要著作大多译成中文出版,先后发表了数量众多的专著和论文,如罗克汀的《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的演变——现象学纵向研究》,叶秀山的《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研究》,涂成林的《现象学的使命》,倪梁康的《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和《现象学的始基——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思考》,李鹏程的《胡塞尔传》,张祥龙的《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和《朝向事物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张庆熊的《现象学的新唯实论与胡塞尔现象学》,尚杰的《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蔡美丽的《胡塞尔》等论著。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成立了“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召开过多次专题讨论会,出版《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集刊多期,并与国外现象学研究机构建立起密切联系。

海德格尔作为胡塞尔的门徒和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同样受到高度重视,他的主要著作也大多译成中文,并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熊伟作为海德格尔的门生,早已发表许多评述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论文,主编了《现象学与海德格》一书。其后一些青年学者又发表许多论著,如靳希平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张灿辉的《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孙周兴的《说不可说的神秘》,俞宣宜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哲学》,宋祖良的《拯救地球与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陈嘉映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张汝伦的《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张祥龙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黄裕生的《时间与永恒》,胡自信的《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等等。

在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中,萨特仍然是研究重点,有杜小真的《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万俊人的《萨特伦理思想研究》,魏金声的《“探索”人生奥秘——萨特存在主义》,李辛生的《自由的迷网——萨特存在主义剖论》等。台湾出版了赵雅博的《认识萨特》,香港出版了高宣扬的《萨特传》。

解释学(或释义学、诠释学)也是近十多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翻译了其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等人的许多著作,邀请哈贝马斯、利科等人来华讲学,召开专题讨论会,出版许多论著。例如,洪汉鼎的《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张汝伦的《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郑涌的《批判哲学和解释哲学》,邓安庆的《施莱尔马赫》,谢地坤的《走向精神哲学之路:狄尔泰哲学研究》,何卫平的《通向解释辩证之路——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严平的《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李河的《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放与视野中的翻译问题》,章启祥的《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李建盛的《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韩云等人的《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等等。在台湾出版了杨慧林等人的《圣人、圣言——神人诠释学》,黄小寒的《“自然之书”解读——神学诠释学》等。

近十多年来,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些青年学者的研究重点,出版了不少论著,如王岳川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中国后现代话语》,冯俊主编的《后现代主义讲演录》,陈嘉明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之沧的《后现代理念与社会》,黄作的《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等,此外,对其他流派也进行研究,如尚杰、杨大春合编的《当代法国哲学评论》,尚杰的《德里达》、《解构的文本:读书札记》和《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杨大春的《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和《梅洛——庞蒂》等等。最近还成立了“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80年代起,开始大量翻译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还出版了不少论著,如江天骥的《法兰克福学派》,徐崇温的《法兰克福学派述评》,欧力同和张伟的《法兰克福学派研究》,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李忠尚的《“新马克思主义”析要》,欧阳谦的《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王元明的《弗洛姆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等等。在台湾也出版了许多论著,如洪镰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集》,《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社会科学》和《人的解放——21世纪马克思学说新探》,高宣扬的《新马克思主义引论》,姜新立的《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理论结构群》,史文鸣的《马库色——马库色及其批判理论》,罗晓南的《哈伯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冯沪祥的《超越新马克思主义》等等。

最后,还应介绍关于苏联、俄罗斯哲学的研究状况。前面谈到,1950年代苏联哲学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翻译出版了大批苏联哲学著作。1960年代,对日丹诺夫等人的“左”倾观点有所批判。80年代开始从新的视角研究苏联哲学,成立了“苏联东欧哲学专业委员会”(苏联解体后改名为“俄罗斯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过多次专题讨论会,出版了一些有关的论著,如王永江的《日丹诺夫对哲学的干扰和影响》,王荫庭的《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贾泽林等人编写的《苏联哲学纪事》(1953—1976)和《苏联当代哲学》,贾泽林的论文《改革中的苏联哲学》、《苏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以及《‘批判’—‘批判地分析’—‘建设性批判’:苏联哲学界对待现代西方哲学态度的演变》,安启念的《苏联哲学70年》和《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等等。近年来对俄罗斯的宗教哲学也出版了一些论著和译著。

以上简略地列出近三十年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学者在西方哲学领域内出版的部分重要的或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和掌握资料不全,既没有涉及旅居欧美等地华裔哲学家的论著,也没有对所刊出的论著的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这些论著由以形成的社会背景或思想背景进行任何评述或分析。按照本文的标题,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应当做的。但要完成这些工作,势必大大扩充篇幅,而这又是这篇短文做不到的。本文由于作者见闻有限和资料不全,肯定有许多重大遗漏,敬请读者和有关学者鉴谅。

根据以上考察可以对今后二三十年西方哲学研究的趋向作一粗略的展望。鉴于最近已有《西方哲学史》和《西方哲学通史》这两套各有10卷的论著问世,可能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会转向对个别的时代、哲学家、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主要源泉,一直受到国内哲学界的重视,目前又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的论著全集,为这方面的研究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中世纪哲学研究过去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不少学者对基督教及其哲学思想感兴趣,估计这方面的研究会取得较大进展。近代哲学包括范围广阔,国内哲学界对经验论和理性论作了大量研究,今后将分别对一些哲学家或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较大,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之一,目前又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著作的新译本出版,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估计今后较长时期内将继续成为一个研究焦点。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在欧洲大陆仍以德、法哲学为主流,目前现象学和法国哲学这两个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频繁,加以《德意志文化丛书》、《法兰西文化丛书》以及《法国哲学与文化著译丛书》等著作的出版,预示无论现象学、存在主义这些较早的哲学思潮,还是解释学、后现代主义这些较晚的哲学思潮,都将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继续成为研究重点。

7.三十年的变化作文 篇七

一、从歌声中聆听改革开放的喜悦

这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歌曲》, 其中有沈湘为电影配唱的《夜半歌声》, 王宏伟唱的《西部放歌》, 正是这样的一首首或婉转动听、或慷慨激昂、或饱含深意、或情真意切的歌曲, 伴随着我从童年, 到少年, 再到青年, 随着音乐的响起, 思绪翩翩起舞。情至深处, 足以让我伴着对音乐向往和追求。多少次都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歌唱家, 也能站在舞台上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30年飘过的歌声数也数不清楚, 每每回忆, 都仿佛在向逝去的岁月问候, 在向曾经的自己缅怀。30年岁月在每个人脸上划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 失去的, 得到的, 数也数不清, 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来了, 我们共同经历的、共同承担的, 已经沉淀成一种情结, 在心底发了芽。就让这30年的百首金曲带着我们一同走入回忆, 缅怀该缅怀的, 欣慰该欣慰的。音乐奏响的那一刻, 请共同哼唱《走进新时代》, 静静品味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 慢慢分享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喜悦。

二、从歌声中看改革开放的变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国社会改革, 如一阵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 国门打开了, 思想开放了, 人们渴望着改变那束缚已久的文化娱乐生活, 禁祻的思想和压抑的情感如洪水破坝一样宣泄出来。很多在当时看来十分新奇又不可思议的“玩意儿”开始流行, 比如流行歌曲的出现就是中国娱乐圈的一大进步。2008年,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 但记忆中, 总有一些熟悉的歌声回荡在耳边, 伴随着我们成长, 难以忘却。1977年关牧村《打起手鼓唱起歌》曾被定为“靡靡之音”在改革开放初期七十年代末, 关牧村曾以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作品为大家熟悉。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举办个人演唱会。她的音色甜美, 浓情, 凝厚, 具有多方面的修养, 她演唱的《金风吹来的时候》获农村歌曲演唱一等奖, 《一直难忘的歌》获全国优秀影视歌曲奖, 1989年在“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评选中获“豪江杯”奖, 1989年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国际“艺术成就奖”, 1989年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有观众形容关牧村的歌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大地, 又像潺潺的流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关牧村的质朴、豁达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使得她的音乐中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她的演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成为我国蜚声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

三、用歌声回顾和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

蔡诏序在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是我国声乐界有影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声乐艺术上坚持用科学的发生法唱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作品。他的嗓音圆润, 清亮, 感情朴实亲切, 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槐花几时开》等歌曲让人难以忘怀。

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是中国歌手中第一个把气声唱法运用到歌曲演唱里的歌手。对中国流行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演唱的歌曲《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乡恋》等当初被誉为靡靡之音, 遭到全社会的大讨论。然而李谷一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和发展, 做出了新的突破, 开创了一代歌风。

彭丽媛1981年, 由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很快响彻祖国大地, 令人雄心奋发。那一年, 彭丽媛还不满20岁, 但却在青歌赛上把这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唱得端庄大气。很多年之后, 她成了民歌的一种高度。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 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 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的主题曲, 由张千一创作, 浓郁的西部风情在那个时代是流行元素, 而《青藏高原》这首歌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对通俗歌曲的一贯看法。让老百姓认识到, 原来通俗歌曲一样可以很大气很高雅。这首歌也因为音域跨度大而成为了许多人展现演唱实力的绝佳首选。

张也在1997年把《走进新时代》这首主旋律歌曲唱得家喻户晓。《走进新时代》是歌颂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 另外一首《东方红》和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则分别歌颂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一首歌标志一个时代, 标志一代领导人———这是很有特色的创作歌曲。在此后的许多大型晚会和电视节目上, 这首歌成了必备的压轴曲目。张也这一深情“表白”, 全国人民都心领了。

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行。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天路》做为青藏铁路开通的庆贺歌曲, 由石顺义作词, 印青填词, 歌手韩红演唱, 歌曲大气高亢, 民族风格明显, 凸显了青藏高原的美丽风光和青藏铁路的壮丽成就。

结语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 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至今还时时会回响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优美动人的歌声。30年, 足够漫长;30年, 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未来, 还将有一个又一个30年, 伴随着祖国的腾飞, 也会有一首又一首优秀的歌曲被载入历史的画卷扎根于人们心中。

摘要:自从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 中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的改革开放,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特别是中国的歌唱事业。

关键词:喜悦,改革开放,变化

参考文献

[1]江明-.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8.迟了三十年的道歉 篇八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姓赖,名讳缙绅,年纪大约四十五六岁,细高个儿,脸颊上的皱纹如刀刻般清晰,走起路来耸着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赖老师虽文弱,长得却挺精神,高鼻阔嘴,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我特喜欢听他讲课,因为他讲课绘声绘色,一篇课文从他嘴里出来,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记得讲黄继光堵枪眼的课文时,赖老师收集了好几个战斗英雄的故事一块儿讲,同学们个个听得热血沸腾,立志长大也要做冲锋陷阵的战士。

赖老师还喜欢读诗,是那种抑扬顿挫像歌唱似的吟诗。吟唐诗时,赖老师会捻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胡须,眯着眼摇头晃脑,我们都把头埋下不敢看他,怕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语文课是我的强项。我妈妈喜欢文学,家里有很多藏书,做完作业后,妈妈不仅允许我看,还会讲故事给我听,所以我的作文里形容词一串一串的,连赖老师读了都叫好。一天,赖老师拿我的作文在课堂上念:“同学们仔细听清了:‘树阴里滴落几声鸟鸣’,‘滴落’两字用得传神啊!”

又一天,赖老师把我叫到家里,让师母给我蒸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羹。老师喝了两盅酒,醉眼蒙眬地对我说:“老师读书时就想当作家,可惜没当成。将来你当了大作家,别忘了写上老师一笔,老师就心满意足了。”

期末考试到了,那年的夏天特别闷热,下午考数学时,我的肚子突然痛了起来,一阵比一阵厉害,腰都直不起来了。赖老师赶紧把我背到学校卫生室,医生却说得赶紧送医院。赖老师又背着我慌慌地跑,到了医院,把我交到医生手里后,赖老师已经汗流浃背、吁吁直喘了。幸亏我只是中暑,输液后就好了,赖老师的腰却疼了好几天,见他手撑着腰上课,我心里既感激又内疚。

六年级那年,爸爸调到别的县去工作,家也要搬去。赖老师带着我和几名要好的女同学到照相馆去照了一张相,还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写作文,将来当作家,到了新学校后,别忘了给老师写信。

离开学校那天,赖老师送我到校门外。走出去很长一段路后,我回头望望,见赖老师还站在校门口朝我挥手,夕阳映在他身上,一片金黄。

到了新学校,我给赖老师写了一封信。半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封信。赖老师在信中给我开了一个读书目录,他叮嘱我要多读名著,但不要拘泥模仿,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来。我正盼望有一本《成语词典》,便给老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兴冲冲地跑去邮局寄了。奇怪的是,老师却一直没有回信。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定居南昌,真的成了作家。当年信丰小学要好的女同学缨子读了我发表在省报副刊上的文章后,想办法找到了我,邀请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县城。

当年的母校还在巷子里,但已经高楼耸立,窗明几净,只有操场上那棵老桉树还眼熟。老同学唧唧喳喳聊着笑着,追忆逝去的光阴。我问起赖老师,缨子说:“赖老师在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你走了后,赖老师常提起你,说你以后一定会当作家。”我说:“很惭愧,我没能成为老师希望的大作家。”

缨子说:“你知道吗?赖老师还生过你的气呢。”

我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缨子说:“赖老师给你寄过一本《成语词典》吧,你却回了他一个空信封。”

我瞠目结舌,天哪,一定是我稀里糊涂忘了把信装进信封就寄了!要知道给人寄空信封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呀,难怪赖老师一直没有回信。

整整一天,缨子陪着我在城里疯跑,见了当年的一些同学,他们也不知道赖老师的家人搬到哪儿去了。当天夜里,我站在学校那棵老桉树下,仰望星空,诉说我对老师的深深歉意,突然,有颗星星划过夜空,晶莹的轨迹一闪而过,那是老师的在天之灵在抚慰我。呵!恩师就像父母,是不会介意孩子的过错的。

不知不觉中,我泪流满面。

夜深了,门卫大爷提醒我该关校门了。出门走了一段路后,我回头望去,仿佛又见赖老师站在校门口向我挥手,灯光映在他身上,一片金黄。

上一篇:机关事务管理局总结下一篇:中小学生学习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