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4-10-21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精选14篇)

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一

别义平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一项覆盖范围广且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下逐渐显露许多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献身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家积极开拓创新,在思路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创造出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制订相应的目标,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加符合新课改要求出一份力,以求能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2.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二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概述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基本地理素养以及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并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地理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有所获,还能够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分配。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以其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在实践和应用中的分层教学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第一,分层交叉模式,即在一个班级之内形成能力均等的学习小组,而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对象施以同样的教学;第二,班内分层模式,即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能力分为不同层次,将地理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层次分类进行细化,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第三,分层走班模式,将全校每个班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分层,在上地理课的时候,按照学生的分层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师,使同一层级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里进行学习。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相对较少。

以上三种分层模式都能够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使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相应的提升,但是,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层实践,始终还在探索当中。从理论上讲,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分层方法的不足。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但是,划分学生层级的标准却是不相同的。有些学校按照学生地理考试的成绩进行分层,但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会出现“高能低分”的学生被扣上了“低能”的帽子,在相应层级中,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不能被满足。类似的现象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由于分层方法有问题,分层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教师教学准备压力大。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为分层教学的模式准备更多的教学材料、教学设计,甚至要考虑到在一堂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觉得教学压力变大,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三)分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分层教学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划分层级”本身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大多数学生被分层之后,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更缺乏自信,有些还会因为有“被歧视”的心理而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态度,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直接削弱了分层教学的效果。部分学优生被分在较好的层次也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骄傲自满,影响学习。

三、解决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

(一)按照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层方式。

分层次教学之所以不容易实施,学生的科学分层是关键难题,分层方法不同是导致分层教学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不一样,学生基础知识、地理素养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一样,导致分层教学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在学生的分层上要科学慎重的划分。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可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如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人数、班级容量、教师带班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分层方法。如果某个老师已经担任5、6个班的教学任务的话,那么在所教每个班级中都实施分层次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任务太重了;如果班容量太大或太小的话,对学生的分层上应该适当的增多或减少;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分层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利于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学校、家庭、社会一起营造便利的条件辅助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二)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下工作量的增加,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使用多媒体将文、图、声、像合理的组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因此,为了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应积极支持地理教师的再深造学习,创造共同学习、一起提高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定期的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和总结报告,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讲座,派送学校老师去别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等;除此之外,地理教师也应主动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付出努力,除了在学校参与各种教学培训活动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经常去教育教学论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等。只有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分层教学才能够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习能力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教学资源,这实际是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表现。但是,分层教学表面上看来确实是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层,为了规避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抵触情绪,学校还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同并配合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平时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创新。同时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隐形分层和适当保护。老师心里有个对学生的分层,但是呈献给学生的是另一种分层结果。这样就能避免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讲是适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但实际的教学结果却显示出了各种问题。由于分层教学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成为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学校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分层方法,并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再教育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分层教学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成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进行概述,说明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基本模式,指出探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文章的第二部分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则针对地理分层教学中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和建议。

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三

关键词: 初高中地理 新课改 衔接

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后,明显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中考恢复地理作为考试科目,在上级领导、地理同仁的努力下,地理教育展现了蓬勃生机。然而目前地理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不容小觑,下面浅谈我的观点:

一、中学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地理学科让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时期的中学生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科学认识世界,缺乏地理环境科学意识,很难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类要在地理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掌握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而这些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社会、校方、教师抑或学生,在升学压力下,都很难对以上问题给予重视,受到地理是“副科”这种思想的影响,目前各初中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教师师资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地理师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初中地理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他们中多为语、数、英、政、体等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把握不准。二是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年轻化。由于地理从2000年后才恢复为高考科目,中间有断代,各高中地理教师青黄不接,普遍年轻化,缺少带头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

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各高中地理教师不得不花一年左右时间给学生补充区域地理知识。

二、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只能以高中地理教师的身份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契机下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在高中阶段弥补初中地理知识的不足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一)推进新课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业务水平。

1.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版本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地理教师应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要求,利用教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

2.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平时地理教学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1)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等创设新奇的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兴趣。

(2)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趣味知识加以渲染,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探索、领悟、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被激发。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要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高中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特别是高一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及时引导,将加快学生适应高中知识学习。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

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的罗列与堆砌,应把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加以阐明。原理掌握后,需要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事实加以印证,所以学习高中地理时,离不开区域地理事实。不妨结合实际将初中知识穿插进去,并适当拓宽延伸,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容易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印象。

4.学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四

范群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06600

4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搞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领导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正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以下我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小清新:学校档案;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学校档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完成后遗留下来的原始材料,它是学校教学成绩的记录,还是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同情况记录。所以,对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摆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道难题,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做好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整个学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1、对学校档案的严格管理,有利于学校对日常教学经验的总结。一方面,长时间学校档案的积累,真实地反映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情况,为我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用档案中高价值的信息进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创新,对教学方法形式进行革新,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材施教,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对学校档案管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档案是一部活的资料,他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原始的基础资料,还能起到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的作用。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3、对学校档案管理有助于学校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学校通过对教学档案的研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反馈信息,找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东西。比如说学校可以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工作,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校教学的有序进行制定规律。同时挖掘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4、对学校档案进行管理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在学校档案中,不仅是记录了优秀的教学和管理成果,还记录着学校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不足。特别是这些反面的教训,对学校的决策做出重要的依据,保证其顺利,有着不可企及的意义。同时,还有助于学校教职人员提高警惕,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失误。

5、学校档案管理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原有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发展,提高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然而,想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很好地利用教学档案中的资料,成为了最好的借鉴方法。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有一部分高校学生档案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有的是学生工作部门管理,有的是人事部门管理,更有甚者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学校没有配备专人进行管理,未建立相应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有的学校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欠管理的现象,在到了学生毕业时,才临时突击整理,其专业程度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2、对毕业学生的档案转递不尽完善。在当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施行,为众多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而一方面的便利往往是在另一方面削弱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为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社会中的许多代理服务机

构,因为监管不力等原因,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高校或用人单位,在制定毕业生分配、接收制度时,不能形成很好的对接传递。

3、学校对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学校档案管理没能将现代化的手段普及应用,还存在着手工抄写纸质档案的现象,而且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随着学校学生的快速增加,学生档案项目也逐渐增多,数量也明显增大,流动速度加快等现象层出不穷,原有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就显的有些落后了。所以,学校就必须加快推进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对学校档案管理的优化措施

1、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理顺学生档案的管理机制。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由学校领导亲自组织领导,并对其负有直接的责任行为,并要求将档案工作归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同时还要将学生档案工作进行归档分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重视学生档案的日常管理,在学校内部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完善学生档案工作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配备专门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另外,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对此,学校就应该丰富学生的档案信息。在除去传统的档案信息外,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个人素质。如学生大学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各种荣誉或等级证书的收集。另外,学校还会举行各类活动或提倡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这都是学生在校期间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突出表现形式,对学生个人和学校荣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加强对学生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规范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工作。要做好学校档案的转递工作,就必须要通过学校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和企业的重视程度。还要培养学生对自身档案的关心意识,增强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学生毕业后,一般会面临许多问题,这都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然因素,而其中就会面对个人档案的落实问题。对此,毕业生应该时刻关注自己档案的落实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查询和提取。另外,为了体现学校负责任的态度,对档案工作人员还要要求其加强工作责任心,并责成相关人员,关注学生档案转出后的实际下落情况,检查回执和回收情况,时刻留意着没到位的学生档案去向,以防毕业生档案丢失。

4、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还要推进学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民用计算机的普及,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录取和毕业,已经逐渐实行了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这就为建立学校电子档案奠定了基础。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再结合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形式,达到提高档案准确化和现代化的效果。这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还可以方便企业和学生对档案的查询,更加缩短了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

结语

学校档案是全校师生共享的宝贵遗产,是未来学生面向社会时的依据。当前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职责,更是需要全校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所以,只有实现学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5.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五

施分析

电力施工过程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而且其工期长、工程量琐碎、参建单位多,这些都对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许多电力企业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极大程度的制约了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益,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别签订相应的承包或者委托代理合同,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构成一个项目管理体系在这种体系中,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法承担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监管责任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项目管理体系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

(1)单独依靠监理单位很难实现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而且监理单位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多是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有效的事前预防措施。

(2)监理单位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上,对于施工安全、进度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电力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不能杜绝,工程造价偏高,工期超期。

(3)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普遍存在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施工单位没有真正将有关电力工程建设的规章制度真正贯彻落实到施工作业现场。

以上这些问题结合在一起,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电力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搞好项目管理工作,是需要以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保障,在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即拥有一定的电力专业知识和工程管理经验,又懂得管理学和法律的专业管理人才对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来说尤为重要,这种专业知识丰富、管理经验突出的复合型人才是做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应当致力于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工程师的考核和注册制度,提高专业门槛,对项目管理人员实施定期的培训和深造等措施,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2.2 采取有效的组织结构

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是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必须要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矩阵的水平坐标代表工程项目的进度,从项目的立项、策划、勘察、设计、招标一直延伸到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而其竖直坐标表示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专业,如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各个专业方向针对电力企业而言,中小型电力企业通常可以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而一些大型电力企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地区的不同实施具体的管理模式。

2.3 推行目标式项目管理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中,要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在施工的全过程对目标的控制和管理,这就要求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实现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计划,并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剖析和细化,制定为了完成目标所需的具体实施细则,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对项目目标实施实时的控制、对比和纠偏措施,力争通过这些控制措施实现既定的目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对象分析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等几个方面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间题,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施工成本管理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四个要点

3.1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电力生产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在项目施工伊始,首要工作是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建设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建设单位应对参与投标单位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坚决将资格不符合、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低下的施工单位拒之门外。

(2)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规考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佩戴统一吊牌。

(3)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给予安监人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巡查力度,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进行整改。

(4)施工队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班前会、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讲解现场施工重点、难点安全注意事项,对施工现场及其他施工单位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学习和分析,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6)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监督管理作用。监理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管理方,应重点做好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风险评估、安全检查等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危险作业项目施工应实行旁站监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3.2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比较难以控制,稍有差错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在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多变,现场配合复杂,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成为了一个拥有许多质量控制目标的系统工程,管理工作比较琐碎繁杂,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对施工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编制一个质量管理的可行性计划,建立一个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在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施的质量管理模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在项目开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施工单位要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监理单位要编制质量控制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重要体现在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工序检查、分部工程检查、竣工验收、质量回访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关系密切,因此,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3.3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的目标是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按照预先制定的工程进度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与预期进度同步,为了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个因素:

(1)做好对施工项目的分析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各项潜在因素,并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将影响工期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2)制定合理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的要求进行进度管理工作,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前,首先需要对电力工程的各项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的资金情况、人员情况以及资源情况等各项因素,明确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估算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工期,并厘清各项施工工作的依赖关系。

3.4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编制资源、估算成本、进行成本预算并基于此进行成本控制等。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材料和人力资源价格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因此,在实施成本管理时,需要通过成本分析法和图表法等手段,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对因这些变更引起的成本变化做好控制和记录工作,确保施工的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相匹配。

结语

6.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六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中学生;物理知识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教育教学的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着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不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关注高中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兴趣的指导。教师需要在明确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高中学生带来全新的物理学习体验。

1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实际,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问题。

1.1脱离现实生活实际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与生活之间呈现出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借助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学生也能够借助生活中的各类现象,灵活学习与灵活记忆物理知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1]。但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生活与物理知识的密切联系,仅仅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学习,没有适当基于物理知识进行生活元素的引入与知识的拓展,难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与物理学习的价值[2]。

1.2忽视学生思维发展

7.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七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 教学活动呆板, 缺少灵活性。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一些教师停留于让学生学会解数学问题、利用数学解决非数学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某些手段上。其二, 批判性、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缺失。传统课堂教学仅关注知识传授, 重视提高解题水平, 忽略了批判性、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三, 忽视了数学应用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一些数学课还停在仅仅端坐静听的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创设灵活的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在于推进学生数学素养、个性品质及能力的发展, 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以组织、合作及帮助的角度介入, 对同学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及猜想表示理解, 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皆有极强的好胜心理, 对学生的好胜心教师要加强引导, 使其在学习上发挥。若学生在学习探索中不断失败, 将丧失学习探索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创造适当时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让同学们充分发挥特长,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对同学们提出的不同思想、观点、办法给予支持鼓励, 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赞许。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自信心。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其追根究源的探索精神。

2.现代教学手段渗透课堂

动静结合、省时省力、化虚为实、声像兼备、化难为易, 此为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课堂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声音与图像的刺激, 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强化其迅速感知、灵敏思维、牢固记忆、丰富想象等能力, 令教学平台简捷而灵活多变。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可将教材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 (尤其重点难点教材内容) , 对不易讲明的地方, 展开模拟仿真, 以降低难度。在练习课、复习课的学习上, 运用判断、填空、选择等方式将知识点构建成概念网络, 增进练习复习的容量,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化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仅凭端坐静听及模仿记忆已无法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缘于此, 让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 融入生活, 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对数学实践能力进行锻炼, 可依教学的内容组织同学们做一些数学的专项研究活动。比如, 教材中的“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的研究性课题, 针对此课题, 在要求学生对银行进行走访、了解有关知识的同时, 还需学生对三种付款模式的计算展开分工、合作和交流, 且对一般范式进行共同总结。教学过程中, 可先让同学们一同探讨:若采取方案2, 每期需付款多少, 共需付款多少, 它较一次性付款要多付多少, 再将上述结果填入表内。接下来由同学们自己对此问题继续展开探索:分期付款若采取方案1与方案3时, 每期需付款多少, 总共需付款多少, “付款总额”和“一次性”付款要相差多少, 且将得出的结果填入表内。再让同学们依3个方案内x的表示式, 寻找其中有何相同点, 进而概括出一个一般的公式。最终将此公式应用在3个方案里展开相关计算, 验证结果一致否。此外, 还可将此课题推广至“不计复利的有关贷款”、“考虑通货膨胀率”等实际问题的探讨上。同学们在实践中,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收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水平, 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皆得到培养, 在参与对数学活动研究探索的同时, 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语言灌输所无法相比的。

三、结语

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生活化, 让数学学习与应用二者有机结合, 将传统的课堂数学蜕变为生活数学、大众数学, 让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捕捉生活现象, 以生活实际为教学实例, 为同学们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其可令同学们在典型、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生活里体验数学的神奇魅力,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主积极地探索,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强化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化、综合化、活动化与实践化等, 研究、提升、优化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以便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6) .

[2]黄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水平的构建及培养[J].数学通报, 2011 (06) .

[3]李东青, 刘学.以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进行指导[J].数学教学通讯, 2012 (04) .

8.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八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95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获取理论知识,高中地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都和地理知识密不可分,学习地理知识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积极作用。当然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高考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很容易就陷入一种为了成绩而教学的误区中去。对此,笔者有以下反思。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难。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为高中打基础,但是初中地理在不参加中考之后,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是又下降了一节,到了初中最后一年可以说是不会再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了,考完之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就完全放下了这一学科,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很难免的境况。所以到了高中以后,地理知识的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初中基础打不好,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么样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来设计地理教学是很关键的,教师怎样教学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是教师应该探讨的。

第二,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有新课标的要求,但是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有偏差。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要么是教师讲、学生听,要么是学生先做题,教师讲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本来是一门和实际联系紧密的,会非常有趣的一门学科,却变成了纯理论性的,没有创建性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学生没有兴趣听,教师讲得也很累,导致的教学效果并不会好。

第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素养的提高。地理这一学科是偏理科的学科,课堂教学如果仅限于理论教学,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理解上会存在问题,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难免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枯燥,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联系实际,在课堂上也是偏重于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都不能得到锻炼,这样追求“快速提分”而不重视学生素养的提高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地理这一门学科虽然只是属于文科考试中的一部分,可能在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里和所谓的“主科”相比,没有那么重要,也有些人觉得地理在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突击死记硬背,成绩也不会太差。但是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我们的高中教育不是为了高考而存在,高考的成功与否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学生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应该是为了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加关注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这是地理这一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的知识支撑。所以我们对高中的地理教学千万不能忽视,相反还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以上我们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更好地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制定教学方法和计划。首先教师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可以在授课之前进行基础知识的测试,看学生的哪些知识存在漏洞,因为新的地理知识总会以旧的知识为基础,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进行知识的扩展,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旧知识的回顾。

其次,知识的系统性很重要,比如说学习经纬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关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列一下表,把关于经纬线的知识系统化。还要关注地理这一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要刻意把地理分成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要把各部分的知识恰当融合。

最后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教师的教育,所以在高中一开始的阶段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多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组进行学习,彼此查漏补缺。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还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和教师沟通。

2.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导,课前的预习、课后的总结、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适时进行一些情景设置,比如讲某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旅游计划,通过旅游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多设置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在学习地图的知识时,可以实践一下,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实际去测量,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还可以多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要多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多媒体、地图、地球仪等等,让学真切地感受、体验。这样丰富的教学方式,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讨论课上,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不要让讨论课流于形式,每次的讨论主题可以征集有创新性、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之前提交讨论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课之后,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建立评价机制。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借助工具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九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中学 学科:地理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新要求;中学地理教法进行总结和探究。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教学要求 教法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上所应做出的创新,提出观点和看法。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并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也即素质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为了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中学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教育下一代认识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任务。

一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来说,中学地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知识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三方面的任务未得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综合发展,尤其突出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二)在教学内容上将感性地理知识等同于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每一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地理知识。将感性地理知识教育等同于地理知识的教育,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不能有效形成。

(三)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从师生双边关系来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核心地位,形成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 素质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教师导学方法的探究。在中学教学中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关系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导学方法,合作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师生情感的融洽交流,都是教师导学的成功因素。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利用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入新课,可以引起良好的效果。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便于观察和了解难以理解的地理事物。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素材,应具有直观性和便于探究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直观动画及材料来接触教材中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思维能力的升华。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探究。亲身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过程,在亲身观察中不断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产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维。因此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三 素质教育形式下的中学地理教法探究

(一)案例教学法。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 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法一改原来教师动口、动手和动脑,学生听、看、不动脑的传统教学方法,变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同时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JTP教学法。中学JTP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于1990年签订的为期三年的教育革新项目。它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从兴趣、情感角度来探讨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一是用地理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培养兴趣;三是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兴趣,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四是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三)“立体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系统的三项职能的“立体交叉”落实,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地理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地理教育的三项职能建立的,而现代地理教育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地实现下列三项职能:一是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能力培养方面,不仅是要加强对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地理记忆等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要特别强调与重视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思想品德教育。三项职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将三者融为一体,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把三项职能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地理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系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体现。现行的地理教材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教材外部联系和内部结构。地理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智能系统,同外部的联系非常广泛。例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体现为三方面:一是与初中地理教材智能的衔接联系;二是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三是与实际的联系。再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内部结构体现为:采用系统地理的形式,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地关系为线索,将当代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组成一系列知识结构。因此,地理学科具有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和相互交织的综合性,从这一意义来看,地理学科实际上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基于这种特殊性,只有建立一种以横向知识、纵向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分别为三个维度的立体知识结构,才是比较合理的结构。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教学时从知识的纵横两方面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有起有伏,有声有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既注意到学生横向之间的个别差异,又注意到学生个体在发展中不同阶段之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是一项工程,它面向的是一个由许多活跃的个体构成的复杂群体,在每个大群体中,又有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小群体。因此,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迅速的提高,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既立足群体,又照顾个体;既发展群体,又塑造个体。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最大极限的长进时,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0.个人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十

假期,校长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问题,思考整改。我真真认识到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下面,我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进行反思。

一、自身主要存在问题有:

1、思想上较松懈。

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深。认为自己多年的教学,已经比较熟练教学的方方面面。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2、缺乏创新精神。

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职业厌倦的情绪

产生,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较好。没有创新精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也没有很好的注意劳逸结合。

3.工作中存在急躁缺乏服务意识现象。

二、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育服务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要的是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工作,依法执教,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

1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掌握高中地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加升学机率,也能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其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另外,其在高中学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高中地理难教难学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因此如何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也是目前教育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大多数地理教师依然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了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这对于当代学生的学习而言即为不利,如今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教师认为高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由教师全力主导课堂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直到目前依然有很多高中地理教师采取单一的授课方式,然而此种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对于后进生而言其更难以在此种学习氛围下得到显著提升,甚至会由于考试连连失利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

2.地理知识衔接不足

众所周知,学生在初中时期即会接触到地理学科,然而其在学生初中时期的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差异,而高中地理知识的深度较之初中地理而言有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难以依靠初中地理的知识基础来掌握高中地理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虽然会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知识补充,然而却难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而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各种考试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地理知识严重脱节。

3.重结论教学轻研究过程

不难发现我国各大高中在传授地理知识时,往往会存在“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即在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却鲜少有教师会针对该结论做出解释,或给学生足够的提问机会,此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过于浅显,因此只能死记硬背相关结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程标准脱节

由于我国近年来大范围实施教育改革,使得我国教育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环节中,教师为了能够符合新课改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往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忽略了课程标准,此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因此今后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与课程标准联系起来。

三、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相关措施

1.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

如今多媒体教学在我国教育中得到了充分普及,然而由于学校经费或教师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依然有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排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此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成绩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应加大对教育机构的支持,丰富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同时改变传统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能够尽快掌握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对于当代学生以及教师而言均具有很好的教学意义[2]。

2.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严重的叛逆心理,同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避免使用不良语气和话语,尽量使用带有激励作用的话语,同时改善评价机制,不再单单依靠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状态、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此种评价机制更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学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然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高中学生地理成绩得不到明显提升,为学生升学造成了一定压力,尤其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由学历、经验渐渐转为全能型人才、创造型人才,通过学习高中地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顺应当代社会发展,对教学方式做出适当改变,以便于解决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11):51-54.

[2]肖贵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赤子(上中旬),2015,22(05):306.

12.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十二

新世纪, 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 峻的能源 危机。在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却是以环境的破 坏和能源的消耗为代价。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 人们的生存状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通过转变发展思路,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平衡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成为全国各个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水电工程是能源创造工程, 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工程, 在水电工程中树立节能环保理 念, 以“重需求、低消耗、新技术、促环保”为原则, 不断优化电气 节能设计, 对于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提高利用率, 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电气节能设计是降低整个水电工程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水电工程电气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 规范电气设计的相关环节, 以保证系统高质量运行, 减少能源消耗。然而, 电气节能设计并非关闭或者限制水电工程的某部分功能, 只是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通过节能技术的改进, 降低能源消耗和 浪费。受观念和技术的影响, 当前我国水电工程的节能设计存在许多问题, 现总结如下:

(1) 电气节能设备落后, 能源利用率低下。目前, 水电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对于电气设备更新和升级的投入却没有跟上, 水电工程中基本以大功率、高能耗的电气设备为主, 使用时间较长, 技术和型号相对落后, 甚至一些被国家明令禁止 的产品和设备也在普遍使用。大量灰尘和颗粒物的长时间吸附, 使设备的散热性大大降低, 绝缘性也变差, 不仅造成了能源 上的过多消耗, 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此外, 在电气设 备中存在运行负荷计算不准确、设备选型不符合实际要求等 问题, 导致了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2) 节能化设计缺 乏有效的 标准和依 据, 技术水平 落后。电气节能设计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技术问题, 节能技术落 后, 节能化设计缺乏有效的标准和依据, 经济技术分析不全面, 导致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效益不明显。例如, 电气设备 线路出现电路迂回的问题, 造成线路上能源损耗严重;谐波治理和 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点设置不合理, 造成额外消耗;在综合分 析变压器费用问题时, 没有折算变压器的经济优化费用等。

(3) 电气系统的自动化和统一化控制管理水平较低。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水电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它不仅能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增强传输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也减少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然而, 目前我国 大部分水电工程电气系统缺乏智能化、自动化设计, 电气系统的统一 化和系统化控制管理水平低, 缺乏多系统之间的集成管理和自动化分析、调控。单纯依靠人工控制, 难以处理多系统 的庞大信息量, 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造成操作效率较 低, 时间长, 更重要的是无法从整体上对节能设计作出科学、合理、统一的 规划, 从而难以实现工程的整体节能效果, 甚至造成系统之 间的能源浪费。

2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优化建议及措施

水电工程的电气设计至关重要, 其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在电气节能设计方面有着很大的优 化空间, 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 找出电气 节能设计的措施与对策, 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减少各种能量消耗, 可以达到全面节能的目的, 提高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节能技术, 优化配电方案。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是实施电气节能设计的基础和关键。首先, 要选择环保节能型电气设备, 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其 次, 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如对变频器进行节能改进, 在保持电动机 原有工作方式和设备结构的条件下, 设计出不增加配电额外负担的便捷的改造方案, 使变频技术在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在电容器方面, 在安装前进行整体规划, 选择38kW以上功率的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通过无功优化使功率因数接近1。再者, 安装谐波治理装置, 采用当前最新的谐波治理技术, 有效降低 变压器、电动机及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工作温度和谐波电 流, 明显增加设备工作时间。最后, 合理选择配电系统方 案, 供电系统要简单可靠, 防止变电级数过多而产生大量能耗, 根据实际 情况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与数量以及电缆横断面, 还要明确标准范围, 避免供电半径过大, 提高供电系统损耗。

(2) 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在电气节能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减少配电线路中的能源消耗。配电线路中的电能 损耗取决于线路的阻抗和电流, 其公式为ΔP=3I2R×10-3。可见, 减小电能消耗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 降低线路 电阻。一般的工程线路以铜芯为主, 但其造价高, 线损大, 因此可以改成铜铝复合线, 以降低线路热能消耗。另一方面, 在设计过 程中, 重视控制配线长度, 采取直线型布线形式, 减少因线路过长而产生的大量能耗。线路能耗的降低, 不但可以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也可以进一步加强线路的安全性能, 降低安全 事故发生率。最后, 要增大导线截面积, 在长距离线路输送中, 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 这样虽然增加了线路费用, 但由于节 约能耗而减少了年运行费用, 综合考虑是合算的。

(3) 改进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针对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首先要加强对自然光的充分、合理利用, 使自然光与 室内人工照明有机互 补, 从而达到 节约人工 照明电能 的目的。其次, 要选择高效光源, 所谓的高效光源即显色指数高、调光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便于启动的高性价比光源。最后 , 根据工作 场所的不 同选择不 同的光源 及照明电 器附件 , 如室内操 控选用自 镇流荧光 灯并配用 电子镇流 器 , 通过加强灯管 光效、减少 镇流器自 身功耗 , 达到节能 目的 , 并且消除了屏 闪和噪声 , 延长了灯 管寿命 ;科研部门 选择高压 钠灯并配以节 能型电感 镇流器 , 在电压偏 差大的场 所引用高压钠 灯时 , 宜配用恒 功率镇流 器 , 以保持光 输出稳定 和降低能耗 ;在机械车 间则可选 择高频无 极荧光灯 , 同时配用 电子镇流器 , 这里应区 分T8直管形荧 光灯和T5直管形荧 光灯的不同 , 前者不配 用功耗大 的传统电 感镇流器 , 以提高能效 , 后者应采 用电子镇 流器 , 因为电感 镇流器无 法带动T5灯管。

(4) 优化变配电变压器的 节能设计。变 压器是水 电行业中的高耗能设备, 因此, 对变压器的节能设计势在必行。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分有功损耗 和无功损 耗, 前者由变 压器铁芯 材质和内部结构决定, 后者则由 线圈材质 和导体截 面形成。对配电变压器的节能 优化基本 措施包括:首先应大 范围推广 使用S12、S11等低损耗高能效的 配电变压 器;然后在实 际调度运行中, 根据不同的系统 负荷变化 特性, 科学、合理地 选择变压器容量、数量和最佳的调度运行模式, 在技术上主要通过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配电变压器功率因数的措施来有效提高配电变压器的 综合利用 水平。近年来, 在材料技 术日新月异的推动下, 加之变压器厂对变压器结构的不断改进, 节能型变压器得到了快速发 展, 应在水电 工程建设 中大力推 广和使用。

3结语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突显, 水电气节能势在必行。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背景下, 要充分意识到电气节能设计在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及时对高能耗电气设备进行升级换代, 加大对节能型电气设备的引进和改造, 加大对节 能技术开发的投资力度, 在电气节能化设计中, 尽量实现电 气系统的合理化、智能化、自动化, 切实有效地降低水电工程中的过度耗能问题, 保证工程质量。在注重经济效益的 同时, 还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 真正促进我国水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晔.试论电气设计中的节能策略运用[J].科技资讯, 2012 (31)

1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篇十三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第2-3题

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5.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

A.北疆地区 苹果园、奶业、茶叶

B.海南岛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

6.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的根本措施是()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14.语文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十四

一、市局检查反馈现状

在响应市局强力推进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意识,构建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我校结合导学案的推行,积极推进“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有了改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展示课,容量大、节奏快、个性强、亮点多。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上下功夫、能称之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不少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将一篇课文演绎成一个展示教师才华的课堂表演,以教师本身的优良素质掩盖了语文教学学理上的贫乏。这表明语文教学的现有形态与应有形态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组织教学的现状看,变味的灌输教学依然顽固地表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表现在: “例子”并未当例子用,“听说读写”顾此失彼,人文就是爱国,活动就是探究;此外,还有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关系问题,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积累、感悟和分析、训练的关系问题,教师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对语文教育目标设置的不具体,教学方法上的层次性不明晰,教学评价上的不灵活等问题,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让千千万万的教师和学生背上本不应该背负的负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自我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必然会发生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语文教学的理论正处于新旧更替时期,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大都是一些抽象的上位概念和理论,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综合实践、创新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等。这些理论是各门学科普适的共性理论,有的并不十分切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却不成文地演绎成直接指导语文教学的主流观点,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偏离了语文课程的母语教学本位目标,陷入了新的误区。

二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上世纪的语文教学尚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新课程改革后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探索新问题,就难免出现一些暂时的混乱现象。

三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思想性、人文性等形象易感的外显特征,使语文教学不自觉地演变成了得意忘形式的一般性行为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未能有效触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加上滥用多媒体技术,以外在的视觉画面刺激替代了文本阅读,使阅读教学变得内涵空泛,华而不实。

四是教学空间的封闭。学习语文不应只局限于小课堂内,封闭的教学空间只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应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如果依旧套走老路,不仅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更是不容乐观。

五是阅读兴趣的淡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然而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养,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不了共鸣,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也就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对关键字词不加以引导、理解,学生在阅读中也就不能表现出对文章的情感,读起来平铺直叙,干巴巴。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长久以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淡化。

六是阅读评价的缺失。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阅读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就阅读教学的现状看,阅读评价的缺失甚为严重。学生的阅读机会极少,阅读评价更是几乎为零,对于学生毫无激情的朗读,教师并没有给予评价及指导,阅读评价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三、语文阅读教学的整改思路。

1、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每一课的教学具体目标,在详实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下引领学生学习。

2、严格控制教师串讲和提问时间,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构建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倾心去参与课堂实践。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3、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的体验,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当好主角,把读书的时间、问的权利、实践的机会等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或实验操作中,满足求知的愿望,巩固和运用语言文字,体味文章的喜怒哀乐,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受到教育和启迪。

4、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不但要善于与学生合作,还要善于鼓励学生与老师合作。阅读教学中,学生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句子,交流问题,教师要予以认真关注,对学生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对不足或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要委婉地指出,让学生及时纠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实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情感交流更加充分,知识的建构更加充实。

5、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与社会生活、自然、历史、未来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扩大学习语文的空间,通过搜集处理、调查实践、表达交流、逻辑推理、知识构建、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学习语文,感悟生活;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和充实感,形成对现实的认识,对价值观的顿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坚强小组合作化学习的指导,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小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汇总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上一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下一篇:2022第一天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