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24-08-24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精选8篇)

1.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一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自从上报《如何上好数学课》这个课题,我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就一直在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备课和教学谈几点总结:

一、备课

(一)、准备阶段

1、了解学生,分析学生。

2、发现问题,掌握问题。

(二)备课阶段

要备起点、要备重点、要备难点、要备交点、要备疑点。

二、教学

1、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的创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平角和周角时,出示生活中的两把扇子,用它们先复习学过的角,很自然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记得在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大量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发现课堂效果还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临下课时,我想出一道难一点的题,我说:“你们有兴趣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有”。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同学们迅速的撕下一张纸,折成正方形,然后开始对折一次,很快得出了平均份数是2份,又继续对折二次,三次,得出的份数分别是4份,8份,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折纸的次数多,已经没有位置可折了,可黑板上的题明明写着对折四次,五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多少?这下同学们可犯愁了,他们皱着眉头望着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教室里又一次安静下来,突然,我们班的“小机灵”赵某某兴奋地喊到“老师,我知道了,对折4次,5次„„平均份数分别是16份,32份„„同学们吃惊地望着他。“32份,那么多,怎么折出来的啊?”

“当然不是折出来的,而是找规律找出来的”,赵某某得意的说。“啊!我也找到规律了,平均份数分别是前一次份数的2倍,”冯某某高兴地说。

我赶紧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太聪明了,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这节课,你们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完美,你们不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找规律”,把新旧知识恰到好处的连贯起来,你们不仅可爱,而且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感到震惊,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老师相信你们在未来遇到难题时有更大的潜力去寻找答案,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有”。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走廊里。

就是这样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

小学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春晖小学

杜秀梅

2.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二

一、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反思.

1. 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是指教师关注个人已有经验,充分展示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 不受任何干扰的行为阶段. 这个阶段往往教师的教学设计受经验束缚,不能很好地对不同时期、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力求做到找准切入点,点击兴奋点,寻求发散点,形成整合点. 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 找准教学的起点、 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前,我从课前的调研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 基于这样的反思,我找准切入点,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

2. 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节的过程. 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真正在课堂实施之间存在着差距,教师在期望与现实的碰撞中常常会遭遇挫折,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抓住契机,生成新的设计理念.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成为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去发现、探索数学的奥秘.

课中反思也就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在已有知识的经验之上,探索多边形面积兴趣浓厚,方法也呈现很多. 但是为了使孩子们掌握最为简单的方法,在学生汇报多种解题方法时,我更多给予肯定的是计算方法简便的同学,这样学生在接下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求异思维明显少了,学生探究的兴奋点也减少了很多.

3. 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现.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 “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一:从实际生活引入,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以征集学校绿化设计方案引入,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 既显得亲切自然,也为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了情境. 实践探索时又以计算设计中的绿地总面积为练习内容,处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以学生自己进行设计为本课的实践练习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二:课堂上存在的不足.

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评价不到位;“放”与“收”的度掌握不够好. 这些有待于自己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去学习和探索.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应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激活他们创造的思维,使其向多元化发展,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反思三:在探究、合作、交流中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 既可以是独立的讲解, 也可以是同伴的合作,或者是互相的提问、答辩、质疑……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课堂新知的生成,再到实践与应用,始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转化、迁移等数学思想,学会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本领并体验探索与成功的欢乐.

二、教学反思的再认识

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 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 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日积月累,教师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每节课反思的推进而得到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自己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从本质上来说, 反思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行为,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小学阶段数学符号意识研究综述 篇三

关键词:数学思考;符号意识;内涵理解;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

“符号”一词起源于希腊,英文译名为“symbol”。著名数学家罗素【英】说:“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是一种特定的、精炼的、专用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又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表示、推理、计算的工具,数学思维活动以此为载体。狭义上的数学符号,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存在,如规定加法用“+”表示,减法用“-”表示。广义上的数学符号,是指表示数量之间的规律及其关系的所有符号,可以用来描述数学对象,如数学用语、公式、图表、数字等。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与完善,数学符号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成为通用的科学语言。它不同于汉语、英语、德语等一般的语言,它突破文化和地域的界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规范语言。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促进数学的发展与进步。

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把握对其数学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自从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符号感”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以来,对于数学“符号感”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在之后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符号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符号感”一词更名为“符号意识”。因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孩子自从学习算术开始,就与符号有了接触,上了小学之后,对数学符号的接触就更多。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能运用数学符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很早就认识到符号意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要求。还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鉴于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在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理解、对其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对关于数学符号意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关于符号意识内涵理解的研究

对于符号意识,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国外的很多学者从数学符号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描述,更倾向于认为其是一种能力的体现。Fey(1990)对符号感的阐述比较系统,他认为符号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总是和数感、函数感和图像感等相互联系,但他认为符号意识也是一种能力。Kinzel认为符号感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创造出准确的代表数量关系的代数表达式,是符号解释和符号操作的结合体,是一种能力”。Nurit Zehavi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符号感通常和数感、图表感、函数感等联系紧密并交织出现”,因此要给它下定义,非常困难。Abraham Arcavi 认为符号意识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符号的一种直觉,一种理解以及运用。他试图详细具体地罗列符号感的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但仍然认为其完善度不够。

在我国,“符号意识”是数学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符号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认为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一种习惯和意识”。之后学者们都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如史炳星等对符号感的理解与其一致,他们强调学习数学符号重要的一步是用字母表示数,认为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有帮助的。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感就是一种对符号的直接感受和感悟。如王兄从表象图式的角度来理解符号感,认为其是指对符号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有些学者认为符号感的提法不够恰当,对此存在争议。何小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刍议》一文中认为是翻译的误差,主张符号感的提法值得商榷。郑毓信的观点与其一致,认为符号意识不是简单地对符号的某种感觉、感悟能力达到的水平,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数学意识。这种符号意识与数感及数学模型联系紧密,是对数学语言的一种综合运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符号的直观感觉,即符号感的问题。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反思,最终将“符号感”一词改为“符号意识”。之后,关于符号意识的理解基本都以此为参照,与其表现一致,很少再有争议。

纵观以上国内外学者们对符号意识内涵的理解,他们都认为符号意识是一种自觉主动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态度和能力。他们对此各抒己见,但更倾向于是对数学符号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并非其真正内涵。因此,符号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三、关于符号意识教与学的经验性研究

这些年来,一线的数学教师、研究人员及学者,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与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同时借鉴吸收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知识获得的认识,两者结合,提升成为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的依据,为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提供了指导。但没有说为何要这样做,其本质是认识论的、经验式的。这些在实践中得到的规律,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一)关于学生对数学符号学习的研究

4.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四

本学期始,在课题组组长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内容包括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的子课题名称确立、理论学习、说课研讨、公开课研讨等。标志着课题研究进入了全组老师开展“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本学期我组共完成了2节区级竞赛课、4节校级公开课、14节组内研讨课(一节复习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12节新授课)任务,跟踪听课的老师达289人次,课题组围绕各子课题认真开展的现场研讨活动3次,备课组内开展的研讨活动和网上研讨交流多次,备课组围绕卢秀彪老师竞赛课的集体备课和研讨表现突出,值得表扬。

自学校发出了《关于学习“新课标”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知后,老师们又围绕“读书 — 教书 — 科研”为主线进行课题组教研活动,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121月底我组以“提高教学质效”为主题的专业书籍推介会成功举行,指导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真正实现了将“读书活动”服务于“教学实践”,从“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课题成果”的科研之路。经过一个学期的亲身体验、实践探索,课题组老师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讨课成绩

(1)每节研讨课老师准备充分,课堂服务材料完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精力充沛、富于激情。师生共同体验公开课紧张有序的教学场景、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愉快经历”应该是本次活动取得的最为普遍的成绩。

(2)老师们均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均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尤其以饶军老师的竞赛课获区特等奖衡量出我组每节研讨课的质量也都非常高。(3)这些课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动手实践、讨论探索,合理制作并熟悉运用教学课件,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用。

(4)总体看,“在情境中导入、在活动中认知、在探索中创新、在交流中互补、在应用中提高”逐步形成新授课的教学模式。(5)老师们相互观摩学习、交流研讨,取长补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为我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

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成果

以研讨课为实施平台,以课题研究为实施目标,全组老师共上传教学设计 18 篇,教学课件 19 件,教学反思 19篇,最后形成代表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优秀教学论文 18篇。

(1)教学设计均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建构理论等先进的教学思想,对老师们创新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指导性强。如刘更来老师的《统计》、卢秀彪老师的《认识分数》、欧宝起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丁桂芹老师的《中位数和众数》、蔡慧文老师的《应用题复习》等。

(2)教学课件制作精良,不但美化了课堂环境,烘染了教学氛围,创设了教学情境,加强了教学密度,还在于 “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积极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5.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五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自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体验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以来,我在同组老师指导下,通过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学习的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计划,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认真上好教研课;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在改革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现在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时,设疑提问:圆柱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努力去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

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讲《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绕、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这段时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通过实验探索,使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经验不足,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1、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彻底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六

工 作 报 告

芍药山小学数学课题组 ××× ×× ×× ×× 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的预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才会有实效;而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的调整,形成一定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模式,从而改进和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更新数学老师的教学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们数学课题组积极投入到“农村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方法的研究”的探索研究中。下面就将我们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总结。

1、根据学生情况和不同的课型,合理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并初步形成作业的布置方式。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三年级小学生,对于他们而言,自主预习的能力较差,而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涵盖多,有数学概念的掌握、计算能力的训练、空间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等不同内容均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做,阅读课本例题与做前置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预习。

前置作业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家庭作业的形式,另一种是课堂上布置,即课上先布置5-10分钟的自学,随后交流反馈自学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第二种布置方式。

2、更新数学老师的教学习惯,提高数学老师的课前预习意识。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大都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进行教学,很少安排学生预习。所以我们经常举行课题会议,不断向老师们灌输预习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同时也提供各种预习方法以及前置作业的设计方法等等,让老师在提高预习意识的同时,又能很快很便捷的掌握预习的教法。从而加快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习惯的改变。

3、改变家长的教育观,提高家长对孩子预习习惯的关注意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会学习的习惯。而这各种好习惯的养成只靠老师在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有效的监督。所以我们举行了几次家长会,让家长明确预习对孩子学习的帮助,让家长明确对孩子预习习惯的监督必须持之以恒。

4、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了,才会积极的进行预习,才能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将预习的前置作业进行合理设置,既能连贯前面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新知的重点,让学生不会知难而退。另外,我们合理安排复习的方式,在家自主预习、课前3分钟预习、课上教师带领预习等相结合,不让学生有预习的负担。

二、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预习习惯初步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在实验班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实验班57人,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只有6人,是总人数的10.5%。通过我们课题组的努力和坚持,现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预习的学生有25人,是总人数的43.8%。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讨论交流、质疑,教师再补讲,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慢慢学会学习。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2、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当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疑难问题也已经明确,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的讲解等,学生能够很轻松的掌握当节课的重点知识。而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都是主动的参与,知识是学生主动获取的,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3、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的这两年,我们课题组的每位教师养成了精心布置预习,课前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再次调整教学预设,找准学生思维的困惑;课上尽量做到抓住预习中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质疑,教师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补讲的预习操作模式。通过预习的有效性探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教学能力。

4、家长的教育意识得到改观,开始重视孩子预习习惯的培养。实验班的考试成绩在实验前的平均分为81.4分,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44.1%。实验一学期之后的平均分达到了89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3.5%。成绩的明显提高是说服家长的有力证据,我们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们展示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前后对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家长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前置作业要发挥充分的作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重心放在了前置作业的设计上,预习的教学也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的,可是预习的效果却没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后来我们课题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发现要想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必须有合理的评价跟进,与前置作业相呼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会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数学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为更好的深入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会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教材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完善预习的评价方法。

有效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前置作业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保障。完善评价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3、预习后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应对。

如何把有效预习与有效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把学生预习的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并把学生的预习情况生成与课堂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将作为下一步教改方向。

7.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七

一、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意义

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圆”这一单元已经开始接触圆周率,这时候可以自然地介绍刘徽与祖冲之的功绩。当我在课堂上说到外国科学家得到与祖冲之同样的结果已经是一千多年以后时,学生啧啧地赞叹起来,民族自豪感也从心底里萌发出来。在讲授“鸡兔同笼”问题时,顺势引出《孙子算经》这本书,除了可以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曾远播海外,还可以介绍“中国剩余定理”,这项杰出的发现再一次领先了西方人整整一千三百年。小学阶段的这种引导弥足珍贵,它会在学生的心里深深地扎根,为中国数学曾经的辉煌灿烂而骄傲。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中,需要学生记忆50以内的素数,学生背得头昏脑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产生了厌烦情绪。万般无奈之下,我带着他们玩起了游戏,游戏很简单,工整地写出1~50的数字,然后从2开始挨个画掉它们的倍数……这是在引导学生自己做一遍筛法。当画掉7的倍数之后,我笑眯眯地看着学生,有几个机灵的小家伙立刻反应过来了,其他学生也都很快明白了。“自己做出来的表,还好意思说背不下来吗?”小家伙们又一次自信满满地背了起来。

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这个词很时尚,大家都喜欢拿来用,同时也很抽象,很难界定何谓“数学素养”。以我的理解,数学素养应该是对数学的了解、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三年级下册讲授“重叠问题”时,我简单介绍了德国数学家康托。康托发现了“集合论”,但是他的理论最初却并没有得到数学界的认可,在郁郁不得志中,康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学生在震惊之余也感受到,探求真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与康托的坚持相比,我们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数学史

1. 根据学段不同选择合理的方法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不建议渗透数学史,即使是最简单的如古希腊“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在里面,一、二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与其在低段不切实际地渗透数学史,倒不如自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数字宝宝故事来得恰当。

在小学中段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知识,但内容不宜过深,最好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点到为止。在这一阶段,数学史仅是课堂的调味剂,学生能大致了解历史上有这么个人、有这么个事即可,不必探究一些过于艰深的知识。如果能在三、四年级坚持渗透数学故事,学生就可以记住不少著名的数学家。

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如果选择恰当,则完全可以利用数学史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得更深。比如,在讲授“比例”时,可以向学生提到《几何原本》;在讲授“因数和倍数”时,可以向程度好的学生介绍欧拉关于素数无穷多的证明。通过数学史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更扎实,也可以使学生对一般证明和反证法等知识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为以后中学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根据与课程联系紧密程度合理分配

教师应当对数学史内容进行甄别,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有些内容只是与教学相关的史料故事,仅仅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而出现,可以放在这节课的最后作为了解内容,或者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准备,作为课前三分钟的展示呈现;有些内容与课程联系紧密,适合作为一节课的导入,教师就应当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力求用它来突破重难点;有些内容能够辅助教学,则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些内容相对艰深,但对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则可以课后单独辅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多做了解,避免学优生在课堂上总是“吃不饱”。当然,对于数学史内容的选择,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可谓见仁见智,不能苛求统一。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阶段性” 篇八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如导学,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预习。

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个教学心理的准备过程。通常我们说既要备教材、备方法、也要备学生,因此这一过程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教的效率与学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开始新课学习以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旧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后者主要是指教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学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因此,导学提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习如何准备直接来自导学的影响。科学的导学提纲不仅是对旧有知识的复习,而且是对新方法的实践,也是获取新的知识的途径。

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相互作用阶段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数学认知结构。这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数学知识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扩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在这一阶段只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其他各构成要素都对该阶段产生制约作用。首先,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必须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为依据和对象,小学数学教材是师生相互作用赖以发生的中介;其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不能离开教学目的去漫无边际地发散。只能按照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的方向展开;再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見,这一阶段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

三、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他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做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小学效学教学过程的—个基本阶段。从活动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段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但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固、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动过程。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组织学生有效地练习。

2.搞好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3.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四、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最后—个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前三个阶段的展开情况以及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检查、总结,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上述四个基本阶段,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规律划分的,它只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顺序结构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阶段中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则有赖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

上一篇:德育教育现场会讲话下一篇:围绕中心,发挥教师关心下一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