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2024-08-0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共9篇)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

一、判断题

1.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2.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3.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4.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5.零件的尺寸公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6.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7.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8.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9.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10.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11.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12.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13.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14.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5.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16.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17.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18.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19.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可以减少所用定值刀具、刀具的规格和数量。(√)20.在公差等级高于IT8级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等级必须相同。(×)

21.国标中规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温度是20℃。(√)

22.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23.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应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内第二格。(×)24.标准规定,在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文字说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25.形位公差就是限制零件的形状误差。(×)

26.检验形状误差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是形状公差。(×)27.位置公差可以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28.被测要素遵守包容要求时,需加注M。(×)

29.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即为最小实体尺寸。(×)30.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即为为最小实体尺寸。(×)

31.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32.表面粗糙度属于微观几何误差。(√)3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其工作性能就越差,寿命也越短。(×)

34.任何零件都要求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越好。(×)

35.零件表面越粗糙,耐磨性能越好。(×)

36.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37.标准规定确定表面粗糙度取样长度的数字时,在取样长度范围内,一般不少于5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38.评定长度和取样长度之间的数值关系由被测表面的均匀性确定,一般情况下一个评定长度内取10个取样长度。(×)39.在Ra、Rz、Ry三个参数中,Ra能充分反映充分地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40.标准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就是因为其测量方法简单。(×)41.由于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三个,所以标注时在数字前必须注明相应的符号Ra、Rz、Ry。(×)

42.用比较法检验表面粗糙度时,为减少误差,在选择样板时,其材料、形状、加工方法、加工纹理方向等应尽可能与被测表面相同。(√)

43.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它的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44.量块、水平仪、百分表等都属于常用量仪。(×)

45.游标卡尺是由刀口形的内、外量爪和深度尺组成。(√)

46.游标卡尺的尺身每一格为1mm,游标共有50格,当两爪合拢时,游标的50格,正好与尺身的49格对齐,则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为0.02 mm。(√)

47.读数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50格的长度与游标上49格的长度相等。(×)48.读数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的刻度间距比游标上的刻度间距大0.02 mm。(√)

49.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有三种:0.1 mm、0.05 mm、0.02 mm。(√)50.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测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大测量误差。(√)51.为了方便,可以用游标卡尺的量爪当做圆规等划线工具来使用。(×)

52.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径时,应轻轻摆动游标卡尺,以便找出最小值。(×)53.高度游标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高度和角度。(×)

54.常用千分尺的分度值都是0.01 mm。(√)

55.千分尺是一种较精密量具,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而且比较灵敏,通常用来测量加工精度较高的工件。(√)56.为了保证千分尺不生锈,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浸泡在润滑油或柴油里。(×)57.使用千分尺时,用等温方法将千分尺和被测件保持同温,这样可以减少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8.千分尺在测量中不一定要使用棘轮机构。(×)

59.不允许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之间加入酒精、煤油、柴油、凡士林和润滑油。(√)

60.外径千分尺是用来测量孔径、槽深度的量具。(×)

61.螺纹千分尺用来测量螺纹大径。(×)

62.深度千分尺用于测量孔、槽深度及台阶的高度等尺寸,测量范围有0~50mm和25~100mm两种。(×)

63.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与外径千分尺相同,只是刻度上数字的顺序与外径千分尺相反。(√)

64.百分表的大指针转过1格,表示其测杆移动0.01mm,因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 mm。(√)

65.百分表的测量头开始与被测表面接触时,只能轻微接触表面,以免产生过大的接触力,并保持足够的示值范围。(×)66.用百分表测量长度尺寸时,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法。(√)

67.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尺一样,可以从测量器具上直接读出被测尺寸的数值。(×)

68.杠杆百分表的体积小,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因而其测量精度比普通百分表高。(×)

69.为了合理保养千分表、百分表等精密量仪,应在其测量杆上涂上防锈油。(×)70.直角尺主要用来测量90°的内角或外角。(√)

71.游标万能角度尺只能用来测量外角。(×)

72.游标万能角度尺可以测量0°~360的任意角度。(×)

73.百分表的示值范围最大是0~10 mm,因而百分表只能用来测量尺寸较小的工件。(×)

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二

1 注意课程引入, 增强学生兴趣

由于本课程知识点的抽象性, 加上学生在接触该课程时还没接受机械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 在理解上有些困难, 另外, 互换性这个词学生们往往是第一次接触, 对其茫茫然不知所述。因此, 在本课程的第一节课上要多举生活中实例, 使学生明白互换性是什么, 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白炽灯的更换, 当我们家里的白炽灯不能继续工作时, 我们直接从市场上采购一个, 换上就可以继续工作, 而不需要修配, 更用不着自己去制造一个。从这个生活中的例子, 再引向日常机械中的常用零件, 比如, 当机器中的螺栓或螺母损坏后, 可找一个相同型号的螺栓、螺母来替代便可恢复正常工作等等。经过这些实例的帮助, 学生已对互换性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接下来再讲解互换性的标准定义, 学生就能更好掌握互换性的定义。

2 根据课程学时情况, 合理选择授课内容

近年来,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学校各专业课基本都减少了学时, 这就形成了学时少与课程内容多的一个矛盾。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要有的放矢, 既不能走马观花一味地赶进度, 也不能对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置之不理。在这种条件下, 应主要讲授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知识, 在这几方面中又以形位公差为难点, 至于后面的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等, 可以有选择性地讲授, 也可在实验环节中学习, 如果条件不许可, 也可让学生自学, 因为有了前面几方面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学习后面的互换性应用方面课时内容已基本没有问题。本课程理论课学时分配如表1 所示。

3 吃透定义术语, 注意相关区别

前面提到了形位公差是一个难点, 一来是公差项目较多, 达到了14 个, 内容较多。在授课过程中, 将其基本概念讲透彻, 结合多媒体课件等教具, 得出公差带的形状, 再介绍其大小、方向与位置。同时, 注意比较形状公差带、定向位置公差带、位置公差带和跳动公差带的特点, 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形位公差。在公差原则的教学过程中, 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

4 增强实验实践教学, 检验反补理论知识

在学校里学生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 对于实验的学习态度还有待于提高。要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想法, 先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有什么作用, 可以带学生去相关单位的检测部门参观学习, 然后在实验教学中, 设计一些能调动起学生兴趣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理论知识中哪块有短板, 再回去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 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摘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 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学习的问题, 提出多举实例进行课程引入、合理分配学时、区别定义术语以及增强实践环节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换性,教改,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彦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 2012 (4) :187-188.

[2]王金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三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方法;教学体会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专业术语和定义多,并且研究的是微观的东西,如微小的尺寸偏差、形状位置偏差等等,一般都用微米作为单位计算,难理解。经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要把这门课讲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该课程的内容,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应以了解国家标准为主要目标,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各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定义,掌握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表面粗糙度标准、常用结合件的互换性等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具有正确处理数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查阅和运用手册、图册、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课堂教具挂图讲授。本课程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如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定义、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等,这些基本理论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學习的重点,但不是难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对这些概念通过教具实物、挂图实例仔细讲解,分析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另一部分是典型零件的互换性,如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螺纹公差及检测、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等,这部分内容应着重介绍这些零件的公差及测量知识,通过学生已经做过的减速器测绘引入知识点,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有完整的理解。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除采用课堂教具挂图讲授的内容之外,本课程还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如形位公差和误差的定义、形位误差的检测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公差原则中的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最小实体原则、可逆要求等。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空间想象力较差,无感性认识,学起来较为枯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找出更有效的授课方式,采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各种形位公差时,有多媒体动画辅助学生理解,既简单又明了,讲一种配合种类,便立刻画出公差带图,再讲解最大或最小间隙、最大或最小过盈的计算,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

3.加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提高实验水平的手段,我院公差实验室的仪器和量具种类比较齐全,仪器仪表主要精读指标保持完好,但是每种实验设备的数量都比较有限,如果实验分组每个小组人数过多,会影响该组学生的实验质量,为了协调这一矛盾,我们将几个实验同时开设,保证学生人人能动手,对于学生使用的量具量仪,可以让学生先看使用说明书或观看整个实验流程的视频图像。另外在实验课之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作简明扼要的讲解,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达到实验效果。

4.考核方式。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程度的最直接方式,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考核又包括平时考勤(10%)、平时作业(10%)、实验成绩(30%),对于平时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通过重做平时作业和实验完成任务及格后才能参加期末考试,有效的防止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期末考试(50%),期末考试考前复习是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理解、吸收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式比较能达到考核效果。

三、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更新的过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本课程,只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玉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2):67-69.

[2]于雪.《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36.

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四

2-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T”示出,错误用“F”示出,字母一律写在括号内。

(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

(8)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9)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10)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11)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12)ø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13)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14)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0.006(15)ø600.019 mm.(╳)(16)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17)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18)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19)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20)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3-2.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

答:(1)基孔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而基轴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2)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20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和28个基本偏差可组合成543个孔公差带和544个轴公差带。这么多公差带可相互组成近30万种配合。为了简化和统一,以利于互换,并尽可能减少定值刀具、量具的品种和规格,无需将孔轴公差带同时变动,只要固定一个,变更另一个,便可满足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配合,且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3)因为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目,有利于刀量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因而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以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4)选择基轴制配合的情况如下:a、由冷拉棒材制造的零件,其配合表面不经切削加工;b、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c、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2-3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

0.12130080(1)Φ0.09

1(2)

0.0390.121120(3)0.121

(4)Φ60f7 5)ΦH8

(80F8d60.03950H8(6)Φ 0解: 更正如下:

(1)Φ80(2)Φ30(3)120±0.021(4)Φ60

(5)Φ80(6)Φ50(7)Φ50H8()。

2-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Φ700.105(2)Φ0.075

0.015025010(3)Φ0.044 0.022

解:(1)由TD=∣es-ei∣得 TD1=∣es1-ei1∣=∣+0.105-(+0.075)∣=0.030mm 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7。

(2)由TD=∣es-ei∣得

TD2=∣es2-ei2∣=∣(-0.105)-(-0.044)∣=0.029mm 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6。

(3)由TD=∣es-ei∣得

TD3=∣es3-ei3∣=∣0-(-0.022)∣=0.022mm 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8。

由此观之,第二根轴精度最高,第三根轴轴精度最低。2-6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代号

(1)Φ180.011(轴)(2)Φ120000.087(孔)

(孔)0.050(3)Φ500.075(轴)(4)Φ650.0410.005

解:(1)基本偏差es=0 基本偏差代号为h,Td=es-ei=0-(-0.011)=0.011mm=11um 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6 故公差带代号为h6。

(2)基本偏差EI=0 基本偏差代号为H,TD=ES-EI=+0.087-0=0.087mm=87um 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9 故公差带代号为H9。

(3)基本偏差es=-0.050 查表3-3得基本偏差代号为e,Td=es-ei=-0.050-(-0.075)=0.025mm=25um 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7 故公差带代号为e7。

(4)基本偏差ES=+0.005 查表3-4得基本偏差代号为M,TD=ES-EI=+0.005-(-0.041)=0.046mm=46um 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8 故公差带代号为M8。3-7 有一孔,轴配合为过渡配合,孔尺寸为Ø80求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画出配合的孔,轴公带图。

mm,轴尺寸为Ø80±0.015mm,解:最大间隙 Xmax=ES-ei=+0.046-(-0.015)mm=+0.061mm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15)mm=-0.015mm

2-8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Ø30,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查表得N8=(), h7=()(1)孔的基本偏差是__-0.003__mm,轴的基本偏差是___0______.(2)孔的公差为____0.033_____mm,轴公差为____0.021______mm.(3)配合的基准制是___基轴制____;配合性质是_过渡配合________.(4)配合公差等于_______0.054___mm.(5)计算出孔和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解: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in=ø30+(-0.036)=ø29.964mm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ax= ø30+(-0.003)=ø29.9997mm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ax=d+es= ø30+0= ø30.0mm 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in=d+ei= ø30+(-0.021)= ø29.979mm 2-9 在某配合中,已知孔的尺寸标准为Ø20求出轴的上,下偏差及其公差带代号.,Xmax=+0.011mm,Tf=0.022mm,解:TD=ES-EI=+0.013-0=0.013mm

因为Tf=TD+Td 所以 Td=Tf-TD=0.022-0.013=0.009mm 查表3-2提:轴的公差等级为IT5。因为: Xmax=ES-ei 所以:ei=ES-Xmax=+0.013-0.011=+0.002mm es=Td+ei=0.009+0.002=+0.011mm 查表3-3得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R。

ø20k5()。

2-10基本尺寸为ø50mm的基准孔和基准轴相配合,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Tf=78um,试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并写成标注形式。解: 因为Tf=TD+Td 且 TD=Td 所以 Tf=2TD=2Td 则 TD=Td= =um=39um 又因为 基准孔的EI=0,基准轴的es=0, 所以 ES=TD+EI=39+0=+39um Ei=es-Td=0-39=-39um 写成标注形式为孔: ø50()mm 轴: ø50()mm

2-11画出Ø15Js9的公差带图,并该孔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已知基本尺寸为15mm时,IT9=43um)解: 因为Js是对称偏差,且IT9的公差值为43um是奇数

所以ES=-EI=

=

=+21um 写成尺寸标注形式为:ø50±0.021mm Dmax=D+ES= ø15+0.021= ø15.021mm Dmin=D+EI= ø15-0.021= ø14.979mm ES=+0.021mm

EI=-0.021mm Dm=Dmin= ø14.979mm Dl=Dmax= ø15.021mm 画出公差带图:

2-12已知ø40M8(),求ø40H8/h8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解: IT8 基本尺寸为ø40的公差值TD=ES-EI=+0.005-(-0.034)=0.039mm

ø40H8基准孔的EI=0,ES=TD=+0.039mm ø40h8基准轴的 es=0,ei=-Td=-0.039mm 极限间隙: Xmax=ES-ei=+0.039-(-0.039)=+0.078mm Xmin=EI-es=0-0=0mm 2-13已知基本尺寸为ø40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其配合间隙为41~116,试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解:(1)选择基淮制

因为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选用基孔制配合,基孔制配合EI=0。(2)选择孔,轴公差等级

由式(2-10)得,Tf=TD+Td=∣Xmax-Xmin∣,根据使用要求,配合公差Tf´=∣Xmax-Xmin∣=∣116-41∣=75um,即所选孔轴公差之和TD+Td应最接近Tf而不大于Tf。查表3-2得: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7和IT8之间,取孔比轴大一级,故选为IT8级,TD=39um,轴为IT7级,Td=25um,划配合公差Tf=TD+Td=39+25=64um小于且最接近于75um。因此满足使要求。(3)确定孔,轴公差带代号

因为是基孔制配合,且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8级,所以孔的公差带代号为ø40H8()又因为是间隙配合,Xmin=EI-es=0-es=-es 由已知条件 X´min=+41um 则es´=-41um 即轴的基本偏差es应最接近于-41um。查表3-3,反轴的基本偏差不e,es=-50um, 则ei=es-Td=-50-25=-75um 所以轴的公差带代号为ø40e7(确定的孔与轴配合代号为(4)验算设计结果)mm

Xmax=ES-ei=+0.039-(-0.075)=+0.114mm=+114um Xmin=EI-es=+0-(-0.050)=+0.050mm=+50um 它们介于41~116之间,设计合适。画出公差带图如下:

2-14 设有一基本尺寸为ø110的配合,经计算,为保证连接可靠,其过盈不得小于40um;为保证装配后不发生塑性变形,其过不得大于110um。若已决定采用基轴制,试确定此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解:由题设要求为基轴制配合,则es=0 选择孔、轴公差等级

由Tf=TD+Td =|Ymin-Ymax|,据使用要求配合公差T´f=|Ymin-Ymax| 即Tf=|-40-(-110)|=70μm,即所选孔、轴公差之和TD+Td应最接近Tf´而不大于它。

查表3-2得: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7和IT6之间,取孔比轴大一级,故选为IT7级,TD=35μm,轴为IT6级,Td=22μm,即配合公差Tf=TD+Td=35+22=57μm小于且最接近于Tf´(70μm)。因此,满足使用要求。确定孔、轴公差带代号

因为是基轴制配合,且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6级,所以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110h6()

又因为是过盈配合,Ymin=ES-ei 由已知条件Ymin=-40μm,则ES´=Y´min+ei=-40+(-22)=-60μm 即孔的基本偏差ES应最接近于-62μm。查表3-4,取 基本偏差为S,ES=-79+Δ=-79+13=-66μm,则EI=ES-TD=-66-35=-101μm 所以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110S7(4)验算设计结果

Ymax=EI-es=-0.101-0=-0.101mm)

Ymix=ES-ei=-0.066-(-0.022)=-0.044mm 它们介于-40μm~-110μm之间

2-15 填空

1、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___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_____

2、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____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_____,基轴制配合中,其轴以_____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______。

3、公差带的位置由________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________决定。

4、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__________级,最高级为______最低级为______。

5、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____个基本偏差,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_______,与基准孔构成______配合,j--zc的基本偏差为_______,与基准孔构成_______配合。

6、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一般与______无关,只与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7、h5、h6、h7的_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f7、g7、h7的_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5.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五

试验一:长度尺寸的测量

思考题:

1.用比较仪能否进行绝对测量?

答:可以,在指示表上找到一个基准值,然后用量块叠加进行测量到这个点的真值,就可以进行实际测量。

2.测量时,量块是按等使用还是按级使用?

答:在测量时,量块对于作为基准进行长度尺寸传递,以及 高精度的测量,应当按等使用;而在一般测量时可按级使用,以简化计算。按等使用还能克服由于量块经常使用导致测量面质量下降而引起精度降低的缺陷。因此按等使用量块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实验二:表面粗超度的测量 1.用光切显微镜能测Ra吗?

答:不可以。因为Ra为轮廓上各点至中线的纵坐标值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所以不能直接测量,而且中线的位置也不能通过观测确定。2.光切显微镜可用于测量哪些表面粗糙参数?

答:光切法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的条件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平面度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上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破损情况.现在市面上的只有上海产的9J,但它只能对外表面进行测定;如需对内表面进行测定,而又不破坏被测零件,则可用一块胶体把被测面模印下来,然后测量模印下来的胶体的表面 实验三: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1.评定直线度误差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 答:两端点连线法、最小二乘法、最小区域法 最小区域法的误差最小

2.直线度误差按什么方向计取?为什么?

答:直线度误差是指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变化量,反映了被测直线的不直程度; 直线度误差可分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和任意方向内的直线度误差。而在本实验中直线度误差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计取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

直线上各点跳动或偏离此直线的程度。没有方向

实验四:平面度误差测量

1.评定平面度误差有哪几种方法?哪种方法评定的误差值最小?

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六

习题:

4—1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2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3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

2.错误标注

4—4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5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6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错误的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改错题:

(a)题图

8(a)题图改错后的标注

(a)题图标注

(b)题图

(b)题图改错

10(c)题图

(c)题图改错

11(d)题图

(d)题图改错(e)(f)题图:

(e)(f)题图改错

4—7公差原则的应用:

4-9形状误差评定:

见教材P98

平面度误差为:18.75-(-12.5)=

7.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七

1.1 验证性实验过多, 束缚学生创新思维

验证性实验是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对于理论课程教学来说, 验证性实验是必备的, 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是其他高级实验的源头,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对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来说, 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能力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从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积累各种测量方法。但是, 目前来说, 各大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教学大多均为验证性实验, 例如轴孔类单一零件的测量、简单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训练, 一个课时如此, 每个课时均如此。再加上许多高校重在理论教学, 忽视了实验方面, 导致实验设备不齐全, 或者鉴于互换性实验设备一般均为精密测量仪器, 价格不菲, 让学生自己运用的机会很少, 渐渐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无法启激发他们自己思考问题, 使得实验教学枯燥无味, 在学生眼里慢慢成为休息课程, 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淡化学生积极性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从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到最后的实验数据分析, 学生几乎是按照固定的模式一路走到底: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记录数据——计算分析——写报告……完全属于被牵着一步一步走的状态,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阻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3 考核体系不完善

针对实验成绩的考核, 目前大多数高校均以最后的实验报告形式上交实验成果, 完全根据实验报告来给学生进行评分, 这种做法让学生慢慢形成固定思维:只要字写得好, 报告写得完整肯定拿高分, 忽略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乐趣, 更湮没了实验中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 也让撰写实验报告成为了学生眼中的负担, 慢慢认为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2实验改革方法

2.1 开放式实验教学

首先要打破封闭实验仪器的想法, 互换性实验设备一般比较昂贵, 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不让学生灵活操作, 实验任课老师应该充分讲解每个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把实验设备交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自己根据实验大纲和指导书, 自己研究, 自己解决实验问题。遇到不懂或不会的地方, 及时请教老师。除此之外, 不能一次的实验课程结束实验室就完全封闭了, 要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做到学生想学, 学生学习需要的任何时候, 实验室都能敞开大门表示欢迎, 并提供适当的辅导, 这种实验模式虽然会加大任课教师的工作量, 但是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深切体会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加深对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真正做到完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

2.2 增加综合测量项目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综合知识, 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综合性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 掌握综合的知识, 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力式, 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对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课程, 开设诸如确定“判断某零件是否为合格产品”的综合性设计实验, 学生根据图纸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要求, 自行分析合理选择测量器具, 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 测量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 并完成后续数据处理, 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完成这样一个零件的测量实验, 能掌握很多公差技术概念, 使学生领会各种公差的含义, 能分析其作用, 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测量基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序问题, 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分析得到不同的结果, 将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激发学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测量方法, 从而锻炼了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勇于思考创新的能力。

2.3 健全实验考核方式

传统实验评分方式多为实验报告, 会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态度懒散、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假造实验结果等各种不良现象, 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 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求学生实验课签到保证出勤率, 其次学校提供完好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成功率, 再者实验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参与率, 对实验报告严格要求, 按照各自实验结果进行撰写, 要求数据可靠, 错误的数据必须重新检测, 数据后期处理得当, 结果分析到位, 实验思考题要求能够尽量作为课堂的发散题自己通过实验解决。这些环节均纳入评分中, 一方面督促学生端正实验态度, 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3结论

通过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 增加综合检测项目和健全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的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实验教学取得满意的成效, 努力为培养机械创新型人才打基础。

摘要:针对机械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 通过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 增加综合检测项目和健全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的改革,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互换性,实验教学改革,机械创新

参考文献

[1]彭丽.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6) .

[2]李孟源, 尚振东.强化测试技术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11) .

[3]徐巧玉, 蔡海潮, 尚振东等.测试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1) .

8.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 篇八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作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牵涉面广,涵盖内容多,知识体系涉及到现代高新技术及学科前沿。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及车辆工程等专业基本上在大二的下学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一年级的大学英课程已经结束),如果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效果好,不仅使学生获得该课程本身的精髓,还能提高英语阅读及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但是若教学效果不好,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并且使他们对双语教学及英文资料产生畏惧。所以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我校首先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该课程设为双语教学课程试点,力图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我校安排的是32节理论学时加8学时的实验课,理论课上课时采用双语教学,大部分同学都对新鲜事物很好奇,最开始的2学时基本上是专门讲解专业词汇,同学们由好奇到了解,在后面的讲授中由采用30%的英语到采用50%的英语,最后过渡到70%的英语讲授,循序渐进,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能紧跟老师的步伐。通过一个学期32节理论课的双语教学,学生不仅会认、听专业词汇,而且在后面的实验教学环节时会说出大部分的专业词汇[2]。由此可见双语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感觉有难度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课,学生刚刚结束公共基础课(数学、物理等)的学习,准备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过渡,接触许多全新的概念和内容,学生感觉学习起来难度很大。(2)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没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由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相比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差距,而双语教学需要的恰恰是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3)开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双语课时,学生还未接触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我们的专业英语是在大四的上学期才开设),很多专业词汇都不懂,也造成其听说水平不高。鉴于以上因素,少部分学生不愿上双语课,个别的甚至会排斥双语教学。

2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双语教学需要教师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具备相当高的英文水平。目前我校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虽然都是工学博士毕业,但由于中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教师备课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英语词汇及语法上,小部分精力才用到专业知识的更新上,造成专业知识和英语的错位,可能导致双语教学变成简单的英文翻译课或是专业英语课,势必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3教材缺乏

双语教学一般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会更加原汁原味,但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我们设置的是32学时,一直选不到合适的英文教材,于是选用的是中国质检出版社的第三届机械工业部优秀教材,这样势必还要教师翻译专业词汇及组织语言表达,除此之外,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如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配合(Limits and Fits)时,要讲清楚三种配合即间隙配合(clearance fit)、过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过渡配合(transition fit)需要动态地演示三种配合并以英文解释,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再比如在讲解配合制(fit system)是基孔制配合(hole-basis system of fits)还是基轴制配合(shaft-basis system of fits)时,还要配合实物模型操作讲解,因为用的是中文教材,所以很多教案都要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

二双语教学对策

要确保双语教学能取得双赢,即专业基础与英语水平双丰收,避免专业知识没学好,甚至专业知识和英语都没学好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师方面

明确认识: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双语教学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目的,从思想上先接受机械工程学双语教学。此外,高校也应重视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环节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双语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课时津贴、奖励等政策。

合适教材:要想双语教学效果好,一本好的教材是前提。一般会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建议在此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内部讲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英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又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整理一些相关教学资料发给学生,如电子教案、最新案例、学科前沿知识等,还可以建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双语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教学模式:一般来讲,双语教学模式有3种形式:(1)教师讲授以汉语为主,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英语课堂用语。(2)教师以英语讲解为主,对较难的专业知识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3)教师全部用英语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3-4]。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讲授模式,如难度小的用英文讲解,难度大的用中文讲解,难度适中的用半中文和半英文讲解,要讲究实效,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原始板书讲授的基础上,可以引进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利用动画、最新图片、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和原理。比如基孔制配合(hole-basis system of fits)和基轴制配合(shaft-basis system of fits)等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知识,利用图片展示和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师资提高:大力引进学科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复合型教师,壮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将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分批次进行培训,作为未来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积累。高校还可以组织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学习,旁听国外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亲身体验英语讲授课程的细节、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行旁听学习;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组织学校教师观摩学习。endprint

2学生方面

课前预习:每次课后由老师布置下次课的相关词汇,让学生预习下次课的相关词汇,也告诉学生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如在讲第四章表面粗糙度之前,预先布置下一节中将涉及到的有关词汇有:Surface Texture(表面结构)、surface imperfection(表面缺陷)、surface profile (表面轮廓)、primary profile (原始轮廓)、roughness profile (粗糙度轮廓)、waviness profile (波纹度轮廓)、sampling length (取样长度)、evaluation length (评定长度)、mean line (中线)、mean width of the profile elements(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等[4]。让学生提前预习和熟悉这些命令,这样课堂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后巩固:为了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英语接受及消化能力,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用英文来完成,可以巩固教学效果。此外。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建立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开展外语文化周活动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外学习中,应增加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和专业论文的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献,熟悉科技英语文法的特点,为双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双语课程的开展受到专业性质的制约,高校要合理设置双语课程,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充实师资力量,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与学习环境,采取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发挥双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13.36(1):43-44.

[2]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 65-72.

[3]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1):10-13.

9.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篇九

绝对评价:指在被评价对象集合之外,预先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评价。

学生评价: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评价的专业标准:是由从事评价工作及评价有关的专业团体,在总结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评价专业的基本规范,用于指导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发展,并提高公众对评价的可信度。

权重:是指根据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再评价: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教育评价工作本身进行评价的活动。

教育评价: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思想品德评价:是以德育大纲和德育目标为主要依据,运用一切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搜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定量数据的类型 :类别数据、等级数据、等距数据、比率数据

数据频数分布情况的描述方式:频数分布表、统计图、数据频数分布曲线

思想品德评价的方法:操行评语法、等第法、评等评分测评法、操作加减评分法、加权综合测评法、模糊综合测评法、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课题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

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协同自评模式、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

教育评价可分为:

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的教育评价、中观的教育评价、微观的教育评价;

2、按评价的内容分:条件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3、按评价的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4、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6、按评价的方法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7、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分: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课堂听课法、录像评价法、教师和学生调查

操作测验可分为:书面操作测验、辨认测验、模拟操作测验、工作样本

访谈法可以分为:有结构访谈与无结构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被评价者在实施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

1、自卫心理;

2、应付心理;、3、逆反心理;

4、迎合心理;

评价者在评价结果处理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

1、类群关系;

2、亲疏效应;

3、从众行为;

4、威望效应;

5、本位心理;

6、社会刻板印象 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不足之处

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

2、教育评价可操作性的方法;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学校教育评价系统;

5、教育评价制度。

问卷中问题的编制

1、重点突出;

2、结构合理;

3、问题明确,措辞得当;

4、问题的数量适当;

5、便于处理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1、学生的参与状态;

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3、教师的教学设计

定性分析

1、定义: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

理方法。

2、特点:定性分析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主要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和文献信息等;定性分析无严格的分析程序,有较大的灵活性;定性分析主要采用归纳逻辑分析及哲学思辨方法;定性分析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对背景具有敏感性。

3、适用范围:对发展过程的原因探讨;对被评价对象优缺点的详细描述;对典型个案的深

入研究;对被评价对象内隐的观念、意识分析;对文献档案信息的汇总与归纳等。

4、基本过程: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选

择适当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对定性分析结果的客观性、效度和信度进行评鉴。

5、示例:定性分析法在教育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班主任给学生做出的综合评语、学校对教师思想与工作情况的评价、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和督导,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评价的信度鉴定

1、定义:指评价指标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2、方法:评价指标的信度鉴定方法;评价工具的信度鉴定方法;评价者信度鉴定方法

3、数值范围:用相关系数来表示,数值范围在0.0-1.0,通常是一个小数,信度系数越靠

近1,表明评价的信度越高。

4、影响因素:被评价对象的情况;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实施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评

分误差

实施再评价

1、基本步骤:明确再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确定再评价的实施者;获得实施再评价的授权;制定或选择再评价的原则或标准;把评价方案设计与再评价的原则或标准相对照;判断评价方案设计的充分性;提出改进的建议。

访谈法

1、性质:通过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谈而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

2、特点:双向交流

3、类型:有结构访谈与无结构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4、实施:访谈设计、访谈人员的选择与培训、访谈的实施和记录

5、优缺点:(优点)访谈法简便易行,便于双向交流信息,主客双方有交互作用;实施程

序比较灵活,也便于控制,即可随时澄清问题,纠正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又可随时变换问题或方式,捕捉新的或深层次的信息;可以有效地防止问题遗漏不答的现象;访谈法的适用面广,能有效地收集关于态度、价值观、意见等资料;能在交谈的同时进行观察;如能建立主客双方的融合关系,消除顾虑,反映真实的想法;团体座谈时,课相互启发,促进问题的深入。(缺点)时间与精力花费较大,访谈样本小,需要较多训练有素的访谈人员,成本较高;访谈者的特性会影响被访谈者的反应;访谈者需要事先接受较严格和系统的培训;被访谈者的言不符实,或对某些问题的偏见会导致所获得资料的偏误。此外,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也比较复杂。

双向细目表

1、定义:是编制测验的蓝图,由两个维度组成:一维是考核的学科知识内容要点,另一维

是考核的能力层次。

2、设计的基本步骤:考核的内容抽样与考核认知水平的确定;题型和题量的确定;试题的平均难度和难度分布的确定;试题赋分与测验期望分的预估

评价的效度鉴定

1、定义:指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评价对其所要评判的特性准确评价的程度。

2、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鉴定方法;评价结论的效度鉴定方法

3、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工具的科学性;评价实施的质量;效标特征;被评价者的特性和

样本的代表性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

1、评价范围逐步扩大;

2、评价结果与物质奖惩挂钩逐步转向与物质奖惩不挂钩;

3、越来越重视发挥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

4、教育评价工作制度化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5、注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6、在教育评价工作中讲越来越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定量分析

1、定义:指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反映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2、特点:定量分析注重被评价对象的可测特征,进行精确而简洁的量化描述;定量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定量分析具有严格而规范的分析程序和很强的顺序性,高级的分析一般都要以低级的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采用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数学或逻辑运算,抽取并推导出对特定问题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定量分析受分析者主观影响相对较少,客观性强;定量分析可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完成分析,效率较高。

3、适用范围:对群体的状态进行综述;评比和选拔;从样本推断总体;对可测特征的精确

而客观描述等。

4、基本步骤: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描述数据分布的形态和特征;通过统计检验,解

释和鉴别评价的结果;估计总体参数,从样本推断总体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揭示本质联系;对定量分析客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鉴。

观察法

1、性质:对被评价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定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考察、分析,而获得第一

手事实材料的方法。

2、类型: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完全观察和取样观察。

3、实施:观察设计、观察资料的记录、观察资料的整理。

4、优缺点:(优点)观察是在现场进行的,具有直接感受性;一般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中

介环节,主要依靠观察者的感官和思维;可获得被评价对象不愿意或没能报告的行为表现,以及短时出现的情况;通常不会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在行为发生的现场作即使记录,全面、准确、生动,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缺点)取样较小,观察对象项目多且分散时较难应用;有时会对被观察者产生干扰;依赖观察者的能力和心理状况,会因主观因素的干扰而引起失真;观察者需经过严格的培训;时间与精力花费较大,实施成本较高;资料的记录和整理较难系统化,结论较难类推或判断因果关系;有时观察项目归类的推论性太强,从而影响调查的信度。

学业成就测验编制

1、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评价中,学业成就测验是学校与教师最常用的手段,搞好学生学业成就测验是提高学历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

2、基本程序:确定测验的目的和对象;规定测验的内容和形式;编制、设计测验蓝图;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推荐阅读:

展会互换合作协议书07-19

上一篇:矿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市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汇报材料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