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两新名词解释

2024-07-10

三会一课、两新名词解释(共6篇)

1.三会一课、两新名词解释 篇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育教::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程学科课: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也称教学计划)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教育素::是指教育者以及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道德认识::又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式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教学计划: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形课程隐::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校风: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部分人的一种习惯势力 课课课课堂教学堂教学堂教学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他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道尔顿制::::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其目的是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都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讲,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或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对儿童修改素质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过程。道德情感:是伴随首先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教育评价::是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评定的活动 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教学策略: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社会主义教育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普通中小学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组成部分。教育目标体系:第一层次:教育目的。第二层次:教育目标。第三层次:课程目标。第四层次:单元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一般分为三大类①认知领域②能力领域③情意领域展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四种: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三)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商品性

2、生产性

3、科学性

4、民主性

5、发展性 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他人教育。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特殊的复杂性

二、强烈的示范性

三、独特的创造性

四、显效的长期性

五、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六、劳动量的隐含性

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八、劳动的协作性 第三章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

(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师生关系表现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三)师生间的组织关系

(四)师生间的心理关系(认知、情感)

(五)师生间的非正式关系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对立型、信赖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型。民主型需(1)在师生相互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上,需要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出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四章

一、校园文化建设

二、课堂内的环境

三、微观环境的影响

1、同伴影响。

2、花盆效应。

3、教师的期待效应。家庭的教育功能:首先,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其次,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再次,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其次,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最后,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家庭教育特点第一、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第二、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第三、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第四、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

2.三会一课、两新名词解释 篇二

1、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P22、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泛指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P23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指在特定情境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作用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成功地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P404、第三部门:也可称为社会中介组织,它是一个在特定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即 “小政府、大社会”或“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中的功能性概念。P445、行政体制: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架构模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置、目标的选择、职权的划分、行为运作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的设计等等。P516、领导中心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量,即领导者依靠权力或人格去指导下属实现组织目标。P717、社会工作行政领导: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中的领导,是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社会福利服务职能的承担者,他们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社会工作行政事务。P728、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是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是对组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负责者,是实现组织领导活动的关键。P779、强制性方式:即通过发布有权威性、非执行不可的命令和指示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计划和目标,这种领导方式,就是强制方式。P8910、激励方式:即通过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和需要,使其发挥内在潜能,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P8911、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制定社会政策及其执行方案时,为了达到预定的服务目标,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P10212、时效原则:时效包括时机和后效。决定不仅要正确,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决策要不失时机、果断决定,才能使决策所产生的功能、效用充分得到发挥。决策者应掌握在什么样的时机作何种决策的技巧,并能对政策执行的效果作预测。P10813、满足原则:传统决策追求最优目标,然而决策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其智能难以做出万无一失、面面俱到的决策,所以,实际上只有满意或是足够好的决策,而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最优决策。P10914、社会工作行政决策体制:是指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社会工作行政决策体制的一个主要构件是决策权力。P10915、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就是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达成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筹划活动及所制定的实施步骤及方法。P13816、策略性计划:是机构决定组织目标,决定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决定政策以能支配、获得、运用和控制这些资源的过程。P14317、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所进行的全部行政活动及整个过程。P15818、社会工作行政沟通:就是指在社会工作行政体系中,社会工作机构内的成员之间、社会工作机构间或社会工作机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所作的信息上的传递交流与联系。P16719、上行沟通:可视为一种汇报型沟通,是指下级行政机构和个人按照行政关系自下而上地向上级机构和决策部门传递信息。P16920、下行沟通:可视为一种解释性的沟

通,即上级向下级传递信息。P16921、平行沟通:可视为一种协调沟通,是指同级机构,同一机构内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P16922、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大多以行政人员的交往关系为基础,具有自愿性质,其效力有时甚至超过正式沟通。P16923、社会工作行政控制:是指社会工作机构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P17724、社会工作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P18125、努力评估:即评估机构为实现服务方案目标所作的服务活动及其质量。P18926、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级管理方法和程序。P20727、财政审计:通常以国家为主体,对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各级财务行政活动进行审计,对社会福利领域内的财务行政活动进行审计。P22728、人事行政: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P23429、选拔任用:选拔任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社会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定额从未任国家公职的公民中吸收新的工作人员,通常将这一人事活动称为招聘或录用;二是从非领导职务的从业人员中晋升为领导人员,或从低一级领导职务升任高一级领导职务,通常称为提拔、晋升和任用。P26230、退休制度:是对因年老丧失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的退出现职的制度,是保证社会工作机构的员工新老交替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P28231、惩戒制:对机构员工违法违纪行为,工作绩效不良行为进行处理的制度。P30832、社会工作行政立法:就是特定的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针对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制定并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P321

3.管理名词解释 篇三

1、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它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生活质量,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保持、评价、发展和调整等一系列管理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3、传统职业生涯的定义:传统意义上把职业生涯描述成在某种职业中的一系列职位。有时候被描述成雇员的一个生涯特征。

4、现实职业生涯的定义:职业生涯的新理念通常是指易变性职业生涯。易变性职业生涯指由于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工作环境的变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为何要做(why)

(2)基本信息、设置职位的目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组织结构图、权力和责任、任职资格(学历、专业、工作经验、专业资格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所需技能、个性求其他、工作条件、设备、劳动强度、工作饱满度、工作特点、职业发展路径

3、工作说明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1)职位描述,主要对职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概括,包括职位设置的目的、基本职责、组织图、业绩标准、工作权限、职责履行程序等内容;(2)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主要对任职人员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概括,包括该职位的行为标准,要。

(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使。

负强化是指为了使某种行为不断重复,减少或消除施于其身的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方式: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例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告知工人不遵守安全规程,就要受到批评,甚至得不到安全奖励,于是工人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的结果,而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

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在实践中一方面要运用强化手段,尤其是在行化而经常发生改变的职业生涯。

5、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6、职业生涯管理的定义:组织或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两种:一种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另一种是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7、绩效考评: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估。绩效考评简称考绩,是工作行为和结果的测量过程。

8、薪酬的含义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组织提供劳动或劳务,而获得所在组织给予的直接货币和间接货币形式的回报。

9、激励的涵义: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10、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动力。

11、激励过程模式:激励的实质过程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被管理者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目标的努力)。

12、工作规范:一个人完成某项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雇佣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一工作)选择:

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1)获取。获取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计划、招聘与选拔及委派。

(2)保持。一是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公平的奖酬、员工的沟通与参与、劳工关系的改善等;二是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3)发展。包括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的管理。(4)评价。包括工作评价、绩效考核、士气调查等。

(5)调整。

2、工作分析的内容

(1)6个W: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

胜任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特征以及对人员的培训需求等内容。

4、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战术规划)

5、招聘的原则 公平,适用,效率,合法

6、招聘的渠道:(1)组织内招聘:内部调迁或晋升,公开竞聘(2)组织外招聘:员工推荐组织外部潜在应聘者,职业介绍机构组织的供需见面会、校园招聘,从其他公司“挖”人,媒体招聘、对外部随机求职者的招聘,招聘退伍军人及返聘离退休人员

7、绩效考评的类型:(1)品质基础型考评,个性、个人能力、特征等,决策能力、对公司的忠诚度、主动性、创造性、交流技巧以及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2)行为基础型考评,,评价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3)效果基础型考评,表现为客观的、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 8、360度绩效考评(1)上级考评。个人偏见、矛盾(2)同级考评。利益冲突、对评价内容做界定(3)下属考评。匿名(4)顾客考评。适用于服务、销售(5)自我考评。适用于个人发展前途,不适用人事决策

9、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股权、福利等具体形式。支付方式有以工资、奖金、红利等为直接货币报酬和以保险、休假等为表现的间接货币报酬

10、员工福利的分类,(1)“社会保险福利”它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俭、工伤保险等(2)“用人单位集体福利”工作餐、工作服等。用人单位集体福利根据享受的范围不同,可分全员性福利如工作餐、节日礼物、健康体检、带薪年假。特殊群体福利包括住房、汽车等项目。

11、激励的要素需要:(1)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2)动机:激励的核心要素就是动机。(2)外部刺激:这是激励的条件。主要指各种管理手段及相应形成的管理环境。(4)行为:是激励的目的。论述题

1、需要层次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来的。

(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2)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2双因素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1)保健因素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公司政策、监督、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2)激励因素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2)管理者应动用各种手段,如调整工作的分工,实行工作内容丰富化等来增加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千方百计地使员工满意自己的工作。(3)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乃至每个人,最敏感的激励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应灵活地加以确定。学生讨论:哪些因素将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3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方式: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间断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固定的正强化。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为形成的初期,应更加频繁地给予强化; 另一方面,当其行为形成后,管理者就应考虑降低强化的比率和改变强化的时距。4人际关系与互动激励系统

感情激励(1)在上下级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以增强亲和影响(2)促进下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融合。(3)营造健康、愉悦的团体氛围,满足组织成员的归属感。

尊重激励(1)要尊重下级人格。(2)要尽力满足下级成就感。(3)支持下级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榜样激励(1)先进典型的榜样激励。(2)管理者自身的模范作用 5思想教育激励系统

(1)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2)必须以事实为依据。(3)要讲究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时机、地点,注重实际效果。(4)批评要对事不对人。(5)要尽量减少批评的次数。(6)批评与表扬的适当结合。物质利益激励系统 奖酬激励:(1)设计奖酬机制与体系要为实现工作目标服务。关键是奖酬与贡献直接挂钩的科学化与定量化。(2)要确定适当的刺激量。要依工作完成情况、人的贡献、总体奖酬水平,公平合理地确定奖酬的增长水平和成员之间的差别。(3)奖酬要同思想工作有机结合。关心照顾;处罚

激励的方法

(一)需要层次与激励。

1、换位

2、定位

3、到位

(二)竞争压力与工作激励实施方法:第一,引进高级人才。第二,淘汰落后员工。

(三)领导方式与激励

6传统职业生涯与易变性职业生涯的比较

维度:目标、心理契约、运动、管理职责、方式、专业知识、发展

传统的职业生涯:晋升、加薪,工作安全感,垂直运动,公司承担,直线性、专家型,知道怎么做,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正式培训

4.名词解释(二) 篇四

(二)1、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就是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4、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5、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也称行政法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利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 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1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1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4、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5.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6.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17.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干部、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18、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19.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20、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 效果的行为。

21.行政立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2.行政执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的社会组织执行或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法律、法规或规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23.行政司法行为是指行使政机关作为第三立,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行政司法中法律关系是三方法律关系,以行政机关的为一方,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为一方。

24.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25.不要式行政行为指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为人口头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

26.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27.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影响其权益的行政行为。

28、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

29、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30、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发现 其违法或不当,由有权国家机关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31、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32、V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33、情报公开制度:是指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34、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35、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36、行政许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向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37、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38、行政强制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39.行政强制执行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40.直接强制执行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者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41.间接强制执行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42.代执行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必要的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43.执行罚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44.即时强制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45.行政合同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46、行政合同的变更:是指现存合同基于行政主体的权力如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一定的裁量权和其他法律事实,在不改变现存合同性质的基础上,对涉及合同主体、客体或内容的条款作相应的修改、补充或限制。

47、行政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面履行时,当事人提前结束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48、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49、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0、人身罚也称自由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51、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方式。

52、财产罚是指限制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

53、申戒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惩戒。

54、一般行政监督又称一般职能的行政监督,指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

55.行政监察指国家各级行政星空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举、惩戒,具有行政法律 效力的专门活动。

56.审计监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法律法规,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的活动。

57.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58.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共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59.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60.行政救济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61、行政机关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正或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

62、司法机关救济:也就是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接受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定的审批职权和诉讼程序,通过处理和裁决行政争议,纠正行政违法,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63、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 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64、行政复议申请人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64、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指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66、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67、行政复议机构: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内设臵的专门负责复议工作的机构。

68、行政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制制度。

69、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70、危险责任原则又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71、行政先行原则是指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理。72、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73、行政诉讼法指有关高速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74、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用以指导整个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行政诉讼主要阶段的活动的基本原则。

75、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76、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77、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78、行政诉讼管辖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79、级别管辖是上下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80.地域管辖又称“区域管辖”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81、裁定管辖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是法定管辖的补充。

82、行政诉讼参加人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83.行政诉讼当事人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84.行政诉讼参与人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除诉讼参加人以外,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和翻译有员等。85.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86.行政诉讼被告指因原告认为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通知参加应诉,并受人民法院终局裁判拘束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87、起诉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88、第二审程序指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在法宝定限内提起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者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

89、审判监督程序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 反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90、行政案件的执行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对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得到实现的活动。

91、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92、执行阻却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导致执行程序暂时不能进行或者根本不能进行的特殊情况。

9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法院裁判的顺利执行,对有妨碍诉讼秩序行为的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

94、执行回转是指执行程序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依法被撤销,或者出现其他原因,有由执行人员采取措施,恢复到执行前的状况。执行回转是纠正执行错误的一项补救制度。

95、再执行是指执行程序结束后,因发生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再次执行。96、行政诉讼证据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97、3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则便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诉讼法律责任。

98.涉外行政诉讼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99、撤诉是指原告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放弃其起诉权的诉讼行为。

100、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无法克服和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

101、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使诉讼不能继续进行且不能恢复或者诉讼继续进行已没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正在进行的诉讼程序。

102、行政诉讼判决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103.行政诉讼裁定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行政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

104.行政诉讼决定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105、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的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106、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107、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108、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二、填空

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 相对方 申请为前提。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 组织。

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中央 行政机关和地方 行政机关。

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 制定规章权 和 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8、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作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1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1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

13、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14、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15、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配臵。

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规定,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8、行政强制的对象是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物。

19、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20、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

21、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22、行政命令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

23、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4、申戒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5、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6、人身罚主要有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

27、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同等重要。

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30、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方法。

3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3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赔后追”的方式

35、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臵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37、我国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38、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40、起诉应以书面形式,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41、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42、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有书面审理和开庭审理两种方式。

43、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提起的方式有: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

44、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

45、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可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46、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适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

47、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48、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49、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50、执行根据是指人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措施的生效法律文书。

5.商法名词解释 篇五

第一章总论。

商人:又称为商主体,是依法从事商事行为,以赢利为目的从事商业活动的且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包括商法人、商个人和商合伙。

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中商人及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号:即商人名称,是指商人在从事商行为时所使用的名称。

商行为:又称为商事行为,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行为。商业行为:是商人从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

商业登记:又称为商事登记,是指依照法律或法规的规定,由商人或其筹办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将应当登记的事项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于登记薄,并被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公告的法律行为。

商法人:按照法定构成要件和程序设立的,参与商事法律关系,依法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

商合伙:是为实现同共营利目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同的规定同共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伙人对合伙经营所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商事组织。

商事主体:依法独立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人。

商自然人:依法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独立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个体。

第二章 公司法

公司:是两个以上的股东依公司法的规定,经登记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操纵市场:指部分投资者利用手中拥有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持股优势等或者滥用职权,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其他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的行为。

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制定的规范公司股东与公司行为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宪法”,全体公司成员都应该遵守公司章程。

一人公司:股东仅为一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

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 任公司。

公积金:公司出于预防亏损和增强财力、扩大营业规模的目的,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股东会决议,从公司英语或公司资本收益中提取的不作为股利分配,而暂存于公司内部的特定用途的基金。

第三章 证券法

内幕交易:就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获取不政正当利益的非法证券交易行为

内幕信息: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证券:是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力的凭证的统称,是用来证明证券的持有者按政权所在内容取得相应权益的凭证。

证券发行:证券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依法将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法律行为。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公司发行的证明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有价证券。也是用以证明股东持有公司股份、享有股东权利的书面凭证。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持券人可以依照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证券交易所:依法设立的,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证券交易:证券持有人依照证券交易规则,在规定的场所将其证券转让给其他投资者的行为。

证券承销:指证券承销机构根据其与证券发行人之间签订的承销协议,为证券发行人发售证券,证券发行人向证券承销机构支付报酬或者手续费的一种证券发行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

要约收购:收购人向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该公司股票的书面意思表示,并按照其要约规定的收购价格、收购数量、收购期限等收购条件购买该种股票的收购方式。

公司债券:公司为筹集资金向社会公众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第四章 票据法

票据权利:持票人请求票据债务人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票据追索: 指票据不获承兑、不获付款,或者发生其他法定原因时,持票人请求其前手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及有关费用的权利。

票据:是当事人签发的承诺在到期日无条件按照票面所载金额付款的有价证券。

背书:持票人以转让汇票权利或授予他人一定的汇票权利为目的,在汇票北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抗辩:指票据债务人对于票据权利人提出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事实或理由加以拒绝的行为。

第五章:保险法

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

再保险: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的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

保险利益:也可以称为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受益人: 人身保险中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理赔:是保险人应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请求,依据保险合同,审核保险责任并处理保险赔付的法律行为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和投保人签定的确定双方保险权利义务的合同。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合同

和财产保险合同两大类。

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

人身保险合同:投保人以自己或者他人的寿命或者身体为保险标的,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在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约定的年龄时,保险人按照约定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合同。

保险机构:依法设立、并以经营保险为业的机构。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第六章 破产法

债权人会议:是全体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并集体行使权利的决议机构。

破产财产:是指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所有或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破产: 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将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依法分配给债权人的特定法律程序。

破产债权: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能通过破产分配由破产财产公平受偿。

破产和解: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而与债权人会议达成以让步方法了解债务的协议,协议经法院认可后生效的法律程序。

破产重整:对于濒于破产又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积极程序。

破产取回权:当破产清算人接管的破产人的财产中又不属于破产财产的他人财产时,该财产的权利人所享有的不以破产程序而去回的权利。

重要知识整理

商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商事组织原则(2)维持交易安全原则(3)促进交易迅捷原则(4)实现交易公平原则(5)鼓励交易原则

(6)维护企业自由原则

商号效力

(1)创设效力(2)排他效力(3)救济效力

公司股票、债券的概念及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公司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是股份的表现形式。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二者的区别:

(1)收益的多少不同

(2)风险的大小不同

(3)持券人与发行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同

应当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主要包括哪些(1)禁止内幕交易行为(2)禁止操纵价格行为(3)禁止虚假陈述行为(4)禁止证券欺诈行为(5)禁止信用交易行为(6)其他证券违法行为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3)守法原则

票据的概念及性质 票据,是指发票人依法签发,由自己无条件支付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1)、票据是设权证券(2)、票据是一种无因证券(3)、票据是文义证券(4)、票据是金钱债权证券(5)、票据是流通证券(6)、票据是要式证券(7)、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

6.名词解释 篇六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薄弱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火山由火山堆、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是多种多样的,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伴有地震,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它也带来一些好处,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形成岛屿,扩大陆地的面积;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

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以他的财产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截止2015年共有14位中国人和华人获得诺贝尔奖。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益处,才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

达芬奇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擅长绘画、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最大的成就是绘画,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蝴蝶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头上有对复眼,两双单眼,复眼间细长的触角可感觉,头下方的口器课伸长吸食花蜜。胸部着生三对步行脚,两对翅膀。生长周分为卵、幼虫(毛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 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多彩的翅膀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恐龙

恐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陆栖动物群,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生活于地球上的恐龙很可能在1000种以上,但是恐龙时代和我们相距如此遥远,我们只能通过已发现的化石去了解它们。被发现的恐龙有上百种。随着恐龙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我们所知的恐龙种类还会不断增加。

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万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万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万种开花植物,1.5万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植物不但能够给动物提供食物,还可以为动物提供居住场所,比如树洞,可以藏身及育儿.植物对人类作用最大.人类利用植物的种子做为主要食品,比如,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植物还为人类提供纤维纺布,做衣被;抵御风寒.总之植物是维持一切生物和动物生命的主要食物来源,植物和人类及动物是密不可分的。

植物的美观用途十分广泛,成千的植物物种被种植用来美化环境、提供绿荫、调节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人们会在室内放臵切花、干燥花和室内盆栽,室外则会设臵草坪、荫树、观景树、灌木、藤蔓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坛花草。观赏植物有时会影响到历史,如郁金香狂热。植物是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产业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园、历史园林、国家公国、郁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叶的森林等地的旅行。丰富多样的植物使大自然和人类绚丽多姿。

海洋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水球”.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 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 如我国的东海、南海,世界上的加勒比海、地中海,日本海等,海的深度较浅,从几米到二、三千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

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各种鱼类和水生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矿物资源,如石油、海盐等,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海洋中也有。此外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潮汐和波浪发电,海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待于人类去开发利用。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不仅解决全球水源问题,而且还提供人类70%的氧气。

茶叶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西晋以后普及民间成为普通饮料。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叶酸、泛酸等成分,长期饮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中国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茶叶远销世界各地,创立了许多名茶品牌,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

苹 果

苹果(Apple),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其果实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苹果通常为红色,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苹果有温带水果之王的美称。我国的苹果主要种植在北方,以山东、辽宁、河北、陕西新疆等省区种植规模大。当然现在苹果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水果,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苹果的特殊意义,乔布斯以其名字创立著名的苹果公司。而苹果的产品也是受到年轻人青睐。

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它使大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甚至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应当引起全人类的警醒。全球共同行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臵),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过只有3—5 年,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我们还有一定优势。

中国的汽车产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也会小得多。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

高铁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的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若采用二分法简单地把铁路分为普铁和快铁,则快铁包含了高铁。若采用三分法则可分为高铁、快铁、普铁。)高铁有一下特点

1、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

2、高速铁路的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

3、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4、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

5、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成。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组成。“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推进舱呈圆柱形,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从神舟一号到神州十号飞船历经十三年多,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技术越来越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也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

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万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万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万种开花植物,1.5万种苔藓植物。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生物能。植物不仅是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原料。

植物长期适应环境,会形成很多对环境有指示作用的体态特征。如:滴水叶尖、旗形树冠、叶片退化成针状等。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

各种云体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有很厚的满布全天的层状云,孤立数处的积状云,最高最白的卷层云,个体小布满天空并且像鱼鳞一样的卷积云,呈波浪状连成一片或棋盘状交织的高积云。

地球以外行星也会有云,但水不一定是其它行星的云的主要成分,如金星的硫酸云

太阳

太阳是我们唯一能观测到表面细节的恒星。我们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虽然就总体而言,太阳是一个稳定、平衡、发光的气体球,但它的大气层却处于局部的激烈运动之中。如:黑子群的出没,日珥的变化,耀斑的爆发等等。太阳活动现象的发生与太阳磁场密切相关。太阳周围的空间也充满从太阳喷射出来的剧烈运动着的气体和磁场。太阳是一颗自己会发光的恒星,它源源不断地把光和热送给地球,使世界上的作物生长,是地球上生命和能量的来源。我们生活的地球,围着太阳运动,形成了日、夜和四季。太阳是一个大火球,日珥是喷出太阳 表现的巨大红色火焰;黑子是炽热的气体漩涡,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暗些。而日食的形成则是当地球、月亮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的阴影将太阳遮住而出现的天文现象。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光是一种肉眼可以看见的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光源之所以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原子、分子的运动。光是沿射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也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最快的速度,取为3×10m/s.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而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目前我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光的本质应该认为是“光子”,它具有波粒二相性。但这里的波的含义并不是如声波、水波那样的机械波,而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波,也就是说大量光子的行为所体现的波的性质。同时光具有动态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算出其质量。

8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到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才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做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在可看见的未来,电想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空气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对人类的生存 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喀斯特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候地貌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水(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

上一篇:全国疟疾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六年级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