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实心球教案

2024-08-22

投掷实心球教案(共12篇)

1.投掷实心球教案 篇一

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

投掷实心球是我市体育中考必考项目,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投掷实心球是要求上下肢及腰腹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投掷实心球也是通过各种投掷练习,提高投掷能力发展上下肢的力量和腰腹肌力量。本人通过的投掷实心球教学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其完整的投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分:蹬、收、投三个过程来完成。下面谈谈我在投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

采用先示范不通过讲解而直接到练习,因为学生对某一新鲜运动项目的示范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比较认真观察,随后而来的便是跃跃欲试,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看到往往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上下肢及腰腹肌不能协调配合。随后我就用分解练习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动作要领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二、分解练习法分四部完成:

(一)、预备姿势,两脚自然前后开立,双手握实心球,两眼平视前方。

(二)、当教师发出“一”的口令时,同学们将实心球举过头顶置头后方形成背躬,后脚前脚掌蹬地。

(三)、当教师发出“二”的口令时,后脚前脚掌用力蹬地的同时,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送髋展胸收腹。

(四)、当教师发出“三”的口令时,充分发挥两臂力量,用力将球投出,实心球出手角度一般在25-30度。

在练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分解练习,教师发口令时,开始要多练习“一二”的口令,使上下肢及腰腹肌协调配合后,再把整个动作连贯起来。

三、实心球教学、训练几种方法

1. 前抛练习:将学生分成两组迎面站立,距离15—20米,学生将—公斤重实心球双臂举过头顶置于脑后,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或前后站立,利用腰腹力量及上肢力量用力向前抛出,看谁的抛远。

2. 后抛练习:学生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双手持球双臂伸直,体前屈,挺胸展体,双腿双臂同时用力,将球从头顶向后抛出。

3. 旋转练习:学生两脚自然分开,持球于体前,两臂伸直,以左(右)腿为轴,旋转一周约360度从体前抛出(如同抛链球方法),或单手持球用抛掷铁饼的方法抛出。

4. 下抛练习: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比肩稍宽,双手将球举起到头顶,屈体,收腹,用力将球从两腿中间向后抛出。

5. 比赛时,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50cm-80cm,两手将实心球高举头后,身体稍后仰,有稍微背弓。投掷时,将实心球由头后经头顶至体前,预摆1-2次,当第二次预摆开始时,由肩带动上肢蹬地和前臂,摆速加快,利用下肢蹬地和腰腹的力量,快速将实心球摆到大约上肢与身体成45°夹角方向时,用力将球抛离双手同时下肢及两脚交换位置。实心球诱导方法

6. 对初学者进行游戏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球性,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意识。游戏用球可以是实心球也可以用重量较轻的实心小球 7.(1)原地传球接力

场地器材:在球场或田径场上,实心球8-12个。

方法:把男女生分开,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1米左右,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从胯下向传给第三人,单数队员按第一人方法,双数队员按第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先传达到为胜。规则:①以教师口令统一开始;②按规定动作传接球;③谁掉球谁捡球。(2)抛实心球练习

(一)器材:实心球或小球每两人一个。

(二)把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男女生相等),每次比赛每组两队进行比赛,另两队队员为裁判三次有二次是胜的即为胜。

第一次:抛球击掌,体前向上抛球,击掌后接球,以击掌次数多者为胜; 第二次:抛球转体,脑后向上抛球,转体后接球,以转体度数多者胜;

第三次:蹲、起抛球。下蹲起立的同时向上抛球,下蹲拍地后接球,以拍地次数多者为胜。

(3)规则:①接不到球或接球脱手落地均为失败;②单手抛球算失败;③越位接球算失败。

四、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投掷实心球时两个肘关节过早下降或摔小臂现象,造成出手角度过小。

原因:球出手时肩部前移过早,上臂用力不当,使球出手点低,投掷近。纠正方法:两个肘关节不能过早弯屈,投球时不能低头,眼看前上方。

2、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

原因:投掷时单纯用两臂力量将球投出,而腰腹没有协调做动作。

纠正方法: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再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

五、力量训练的几点建议

由于投掷实心球是属于力量型运动,要想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需发展投掷实心球的爆发力,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训练:

1、发展局部肌群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举重物练习或爬竿。

2、发展腿部肌群力量:负重蹲立、蹲跳。

3、发展躯干肌群:仰卧起坐,俯卧收背,转体练习。

4、用哑铃或重物做上举后仰前摆的模仿练习。

技巧:两腿分开,能有一个好的支撑点,双手举高,身体往后倒到极限,投掷出的时候两臂升直,两手不能有向下的动作,不要看地上,尽量看往高处,往高处砸,尽量能运用腰部的力量。

2.投掷实心球教案 篇二

一、实心球的项目特点

实心球是一项力量为主, 动作速度为辅的投掷项目, 是由腿力、腰腹力、臂力协调的结合使用, 特别讲究爆发力的运用。由于力量的发展在初中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 再加上身体条件的差异, 造成学生整体成绩的发展不平衡, 甚至很多学生有力使不上, 这样往往使学生在练习中会感到疑惑。因此, 老师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动作技术的指导。

二、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1. 握球的重要性

握球在投掷实心球中很重要, 球没有握好会使运动员有力使不上。

由于投掷的实心球是从静止状态到快速的运动状态。所以握球是为了将人体运动产生的速度和力量通过握点有效地传递作用于实心球。合理的握球方法既要握牢不滑落, 又要保持手腕和手指在用力前相对放松, 以便最后快速收缩用力。经验告诉我, 真正能将力运送到球上使球快速运动的手指是食指、中指、无名指, 而大拇指和尾指用上的力量是较微的, 但它们主要是握稳球和控制球出手的方向。

2. 握球的方法

两拇指平行, 拇指前端贴紧球体 (左拇指指尖基本到右拇指指根处, 不能相互压迫, 女生可略离开点) , 两食指相对, 和拇指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心形”, 其他手指自然张开护球 (两食指指尖距离为0.5厘米, 中指、无名指指尖间隔大概在1厘米左右, 而尾指可以距离无名指远些) , 掌心不贴球, 有空隙。食指、中指、无名指要贴紧球体, 指关节处不能有空隙。

3. 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 较有力的脚在后面, 前脚掌离起掷线约一脚掌, 前后脚距离约一个半到两个脚掌, 左右脚间距离约半脚掌。后脚跟稍微离地, 两手持球上举, 放在头上方尽量靠后的位置, 身体肌肉放松, 但肘关节不能收起, 让球在头后下方。身体重心后移到后脚偏前的位置, 胸腹部打开, 头部稍微上抬, 眼看前上方。也就是把身体的上肢、躯干、后脚形成一个反弓形, 充分利用这个反弓的弹力, 即由收腹、收胸带动挥臂、压腕, 让球通过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拨出来完成投掷。

4. 球的出手

球的出手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 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出手初速度和出手角度。

(1) 出手初速度

出手初速度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公式:实心球的远度同出手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在保证各个阶段动作的速度合成是同方向时, 速度稍有增加, 远度就可获得较大的增加。

(2) 力作用的时间

力作用的时间由肌肉收缩前预先拉长的速度和长度决定。肌肉在被拉长的过程中, 储备了大量弹性势能, 在肌肉收缩时释放出来, 提高了肌肉收缩的力量, 即胸大肌与背阔肌要充分拉长, 加快收缩, 从而缩短力作用的时间。

(3) 力作用的工作距离

力作用的工作距离受阻力臂影响, 阻力臂变长可使球的运动速度增大。即应用杠杆原理, 必须全力伸长上肢, 从而使力作用的工作距离加大。

(4) 出手角度

出手角度因人而异, 在一定程度上它是随着出手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如果其他条件相同, 要使投掷的实心球获得飞行最大的远度, 最佳的出手角度为45度。

5. 投掷实心球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 球出手的角度大高或大低

原因一:挥臂时肘关节屈肘。

纠正方法:挥臂时肘关节不能屈肘 (不能以快速弯曲肘关节再来挥臂) 。

原因二:球出手时低头。

纠正方法:球出手时不能低头, 眼要看前上方。

(2) 投掷实心球时腰部用不上力

原因一:腰部力量不够。

纠正方法:加强腰部力量的训练, 练习体前屈的提拉杠铃 (杠铃重量应与自身体重相当, 每一轮提拉的次数在20次左右, 能有效地提高腰部和手臂力量) 。

原因二:挥臂时肘关节屈肘。

纠正方法:挥臂时肘关节不能屈肘 (肘关节的弯曲使腰部力量不能较有效地传送到手上) 。

(3) 投掷实心球时感觉全身用不上力

原因一:投掷时单用到两臂的力量投出, 而腿部、腰腹部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多练习体前快速推扛铃, 体会蹬腿用力运送到手的协调动作。同时多徒手练习投掷实心球的动作, 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

原因二:身体的反弓形不够充分。

纠正方法:双手过头背向拉胶带或做好反弓形的姿势由身高相当的同学来拉你的手, 充分体会反弓形腰跟手臂的用力。

6. 投掷实心球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要想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就要在教学和训练中着重发展肌肉力量和速度。但投掷实心球的力量训练应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征, 切不可操之过急, 必须充分考虑此时期的生理特点, 采用小重量, 循序渐进, 合理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 切不可成人化。

3.初中实心球投掷教学的实验研究 篇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时间。本研究从2012年9月开始,至2013年7月结束,为期一年。

2.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选择海安县紫石中学初二(1)班和初二(2)班为实验组,初二(3)班和初二(4)班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生56人、女生56人,对照组男生56人、女生56人,总计224人。海安县紫石中学是一所普通城镇初中,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和普通城镇初中基本相似。实验前按测试要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进行了测试,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法,辅之以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

4.具体实施方案。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同一教师执教,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时数相等,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均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学生运动负荷。

实验前,我们对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动作技术的关键是:两腿蹬伸,腰部急振,迅速摆臂三间之间的协调配合,手臂挥至头前上方时,手指有明显的向前上方拔球的动作。前者解决了动作发力和出手速度问题,后者解决了投掷实心球动作的最后用力和出手的角度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学生才能掌握动作的关键技术,提高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术,没有力量素质基础,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也不会大幅度地得到提升。因此,还必须加强上肢、肩带、腰腹等相关肌肉的力量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

针对以上分析,实验前我们制订了实验组详实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力措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身体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和提高上肢、肩带和腰腹肌的肌肉力量。

首先,我们让学生反复观看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视频,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动作技术视觉表象,对用力时间、用力顺序、用力程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我们不急于让学生投掷实心球,更不急于追求投掷的远度。而是采用大量的徒手练习和轻器械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领悟正确的动作技术,体会肌肉用力的感觉。让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后,再进行投掷实心球的练习。

最后,在每节课结束前,我们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俯卧撑、仰卧起坐、俯卧挺身等发展手臂、肩带、腰腹肌肉的力量的练习,特别注重发展与投掷实心球相关的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

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由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开展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5.结果与分析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投掷实心球成绩分析表

[&实验前&实验后&&男&女&男&女&实

组&&5.9&5.2&7.8&6.9&S&0.74&0.83&0.92&0.77&对

组&&6&5.1&6.7&5.8&S&0.82&0.94&0.79&0.89&&P&1.26&1.17&3.87&3.76&&T&>0.05&>0.05&<0.05&<0.05&]

从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经一年实验后,对照组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虽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实验组的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差异。

这是因为实验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遵循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反复观看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视频,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运动技术表象,然后采用大量的徒手练习和轻器械练习,加深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领悟充分体验全身协调用力的肌肉感觉。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后,再开始使用实心球进行投掷。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全身协调用力的关键技术环节的教学,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让学生投掷实心球,学生盲目追求投掷的远度,而忽视了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的弊端。

另外,实验组学生每次课的结束前,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提高力量素质的练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上肢、肩带、腰腹部的肌肉力量,为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打下了良好的力量素质基础,提高了投掷时的出手速度,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结论与建议

1.加大练习力度。在开展初中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的起始阶段,采用大量的徒手练习和轻器械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领悟动作的关键技术,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肌肉感觉,有利于加快学生动力定型的形成。同时采用大量的力量性练习,提高相关肌肉群的力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2.投球前要掌握动作技术。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其动作技能的掌握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学生没有掌握动作技术之前,不要急于让学生投掷实心球,更不能盲目追求投掷的远度。这样不但不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还可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影响成绩的提高。

4.关于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四

产生原因:

1、只是向前上方伸直肘关节,而不是向前上方做鞭打动作,近似投篮动作;

2肩关节灵活性差,两臂无法向后引,造成掷球时工作距离太短,使掷出的球只是向上抛;

3、最后用力时,没有适当的收腹,使身体没有正常的前倾,或没有适当的扣腕拔球动作。

纠正方法:

1、先用单臂交替向前上方做鞭打练习,并结合蹬地、重心前移、收腹动作,然后双臂同时进行。动作由慢到快,逐步过渡;

2、多做压肩练习,以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两人一组相互同时压肩,也可在单杠、肋木上做压肩练习。另外,学生持球时,教师一手轻托学生持

球的手,一手轻顶学生的背,使其所持的球尽量向脑后上方引;

3、方法同“1”,将徒手练习改为持长约50厘米的木条进行,并要求练习者挥臂手尽量向前引。

二:开始掷球时,先屈肘将球降至脑后下方再掷球,用不上以胸带臂的力量

产生原因:

1不理解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

2将向后下屈肘误解为向后引臂。

纠正方法:

1再次强调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

5.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设计 篇五

授课班级:九(2)人数:65人 授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

1、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2、耐久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初步理解投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2)学习耐久跑正确的呼吸法。

2、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初步学会投掷实心球蹬腿、收腹及挥臂的技术动作。2)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和方法。3)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部肌肉力量,提高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有组织、守纪律、勇敢顽强和优良传统。2)95%以上的学生对情感目标的接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前抛实心球的用力顺序。难点: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快乐热身。[内容]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4、游戏:一网打尽。

[教师主导](1)师生相互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3)检查服装。(4)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报告出勤人数。

2、站成四列横队。[构想及要求]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站队“快、静、齐”。

3、明确目标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二)、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内容1]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动作要领: 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头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在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

1、结合单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练习。

2、原地徒手练习投掷方法,注意体会两脚前后开立,蹬地,收腹,挥臂用力顺序。

3、持球练习:正面双手投掷实心球。

4、游戏:“炸碉堡”:分成人数相等 4路纵队,投到碉堡为15分、战壕沟10分、铁丝网5分。

重点:球的出手角度及挥臂的速度。难点:全身的协调配合。[教师主导]

1、讲解示范、强调安全要求:听教师统一口令投与捡。

2、组织学生练习。

3、典型示范及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从而在表扬中提出不足之处。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学生活动]

1、听口令按要求徒手练习。

2、原地正面双手投掷实心球练习。

3、学生听教师统一投掷与捡球。

4、学生进行比较示范。

[构想及要求] 组织:成四列横队,二人一球。要求:

1、安全第一的原则上进行练习。

2、学生必须统一投掷与捡球。

3、学生认真体会动作的用力及出手角度与速度。

[内容2]耐久跑

[教师主导]

1、原地踏步练习呼吸节奏。

2、结合原地跑步练习呼吸节奏。

3、绕球场慢跑体会呼吸节奏。

4、绕球场练习耐久跑

[学生活动] 学生游戏。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练习。[构想及要求] 组织:绕篮球场跑。要求:

1、学生在练习中不能说话,体会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节奏。

2、队伍整齐

三、恢复身心 [内容]

1、放松活动。

2、小结本课。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教师主导]

1、引导指挥学生参与活动。

2、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1、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6.实心球多种投掷方法的练习说课稿 篇六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选择和创新学习。以“激趣导入、实践与体验、身心调整”为主线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我运动的参与和创新中,体验运动、创造和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实心球多种投掷方法的练习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掷实心球的锻炼价值,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提高自身投掷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能掌握一至二种投掷方法,且动作协调,用力顺序正确。

3、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二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

四、学生情况

这两个班级的女生,她们有个性,有自己的主见,好动、好学,兴趣广泛,认知能力、自锻意识、自控能力强。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五、教材分析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投掷课,一是嫌器械又脏又重,二是嫌练习的形式单调乏味。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品质呢?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以实心球贯穿全课,设计了选择性投掷、掷远练习、趣味性投掷、跑跳绳往返接力比赛等练习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并采用小组自主选择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性教学法、探究法、指导法、比赛法、评价法等,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愉悦的学习。

2.学法:采用小组练习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激 1、常规导入;

发 热

兴 兔子舞 情

趣 2、热身操 奔

健身操 放

6-8分钟

二、实践与体会

3、选择性投掷练习

4、实心球掷远练习

5、趣味性投掷练习

6、合作性练习---------跑跳绳往返接力比赛———分组练习;

30—32分钟

7、放松操、课堂小结

------轻松愉快,身心放松,互动交流

三、身心调整

4-5分钟

八、主要特点

以问题导入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选择性学练活动,拓展实心球活动方法,力求练出品位;采用探究性学练活动,丰富实心球练习方法,力争“玩”出花样。

九、预期效果

7.投掷实心球教案 篇七

一、“鞭打式”投掷技术的“双满弓”准备姿势

“双满弓”是“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的准备姿势, 是为了调动身体各环节的有效资源, 达到最优化超越器械, 形成良好的投掷姿势。以身高170厘米的投掷者为例, 两脚前后站立, 前后相距40~50厘米 (前脚尖到后脚尖) , 左右宽35厘米左右 (包括脚的宽度) 。实际距离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一般地讲, 后脚脚尖外撇, 脚跟内收更为常见。具体地讲, 前脚跖屈脚尖点地, 后脚背屈全脚掌着地。两条腿的大小腿夹角约135°左右, 前腿的膝关节向前不超过前脚脚尖的冠状面。髋关节尽力向前上顶送, 形成两条腿的大腿与躯干在髋关节处形成近于180°的夹角, 或者近似于向身后的一段“弧线”, 使臀部位于后脚踝关节的前面, 身体重心落于后脚的踝关节处。抬头 (头后仰) 挺胸挺腹, 两肩向后收缩适度紧张, 使身体的脊柱充分向后弯曲形成最大背弓。两上臂在肩关节处侧展, 上臂与前臂在肘关节处屈, 既协助挺胸、缩肩完成最大背弓, 又便于两手持球置于头后缩短上体力矩。两手内旋, 两大拇指第一指节, 食指第一、二指节和第三指节上部一小部位, 中指的第一、二指节和第三指节大部分部位, 无名指和小指的全部指节和指根部位[1], 成“A”形将球卡住, 置于头后。从侧面看整个准备姿势, 前腿和后腿分别与躯干、上肢和头形成一个“C”形, 因此称为“双满弓”准备姿势。

二、“双满弓”“鞭打式”投掷技术

在“双满弓”“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的发力过程中, 神经系统控制生物运动链中各环节或关节的同时和继时顺序的运动[2], 有机整合身体不同部位、不同时长的肌肉协调发力, 使投掷动作积极主动、省时高效。整个投掷动作连贯紧密, 一气呵成, 要求做到“动从心中起, 力从地上发, 节节能发劲, 决胜寸位间”[3]。为了便于叙述, 现将不可分割的发力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七个阶段:后脚蹬地伸踝→后腿 (包括脚) 伸踝伸膝蹬送身体→前腿顶撑身体→髋臀补偿运动→收腹急振→两肩前伸甩臂甩腕→食中指拨球。

“双满弓”“鞭打式”投掷技术中, 身体各部位的详细发力情况, 具体如下。

1. 后脚蹬地伸踝。

做好“双满弓”准备姿势后, 摒住呼吸集中精、气、神, 开始“鞭打式”投掷实心球。后脚先于前脚用力快速蹬地、伸踝向前上方推动身体, 在这个阶段后脚的发力主要侧重后脚掌向后“扒地”发力, 这是“双满弓”“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的原动力。

其实, 在后脚蹬地伸踝过程之前, 后腿在支撑身体的基础上, 有一个稍微弯曲减力动作, 打破“双满弓”准备姿势的“静止”平衡状态, 牵拉身体向前下“移动”, 使上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前下方的运动趋势, 使准备姿势中预先拉长适度紧张的肌肉再次趋向紧张, 在后续的发力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相对速度, 刺激肌肉产生更大的收缩力量。

2. 后腿 (包括脚) 伸踝伸膝蹬送身体。

在后脚蹬地伸踝的基础上, 后腿 (包括脚) 继续由背屈向跖屈发力蹬地、伸踝、伸膝, 不断增加后腿的长度, 加大蹬伸的距离, 把身体的重量从后脚推向前脚, 使身体获得向前上的较大速度。这是“双满弓”“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的第一“核心”力量。同时, 后腿在伸踝伸膝的过程中顶撑髋部, 使本来已经拉长的腹部肌肉再次趋向拉长, 刺激其产生收缩冲动。后腿伸踝伸膝持续发力贯穿于整个投掷实心球的发力过程, 直至球出手后开始缓冲为止。

3. 前腿顶撑身体。

“双满弓”平衡状态打破后, 前脚脚尖点地已经支撑不了身体重心前移带来的体重, 导致前脚脚尖点地过渡为脚趾着地支撑, 前脚跖屈角度也小于此前。随着后腿的伸踝、伸膝, 为了防止身体沿后脚向前下转动, 前腿蹬地、伸踝、伸膝向后上发力顶撑身体, 支持后腿蹬伸前移的重量, 以达到投掷的目的, 并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这是“双满弓”“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产生鞭打的主要因素。由于前腿 (前脚跖屈) 顶撑距离有限, 顶撑中前腿支持身体的重量由小变大, 并在顶撑结束转为支撑时, 身体的重量还没有完全过渡到前腿, 后腿做功远大于前腿做功。从整体上来看, 身体是向前上运动, 两脚跖屈加大了身体下肢的高度。

后腿蹬地、伸踝、伸膝使后腿纵向伸长推动身体向前上移动。但由于重力的作用, 使身体产生向前下转动的趋势。在神经系统和人自动调整平衡的能力[2]作用下, 前腿蹬地、伸踝、伸膝使身体在髋关节处获得顶撑, 髋与髋以上部位形成背离运动趋势产生“鞭打”动作。

4. 髋臀“补偿运动”。

人能借助“补偿运动”保持平衡[2]。在后腿蹬送推动身体向前上移动时, 虽然前腿已通过蹬伸来调整身体平衡, 并导致前腿向后移动, 但还是远不及后腿蹬送的力量。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 髋臀主动向后做“补偿运动”, 并把两腿蹬撑的力量经髋向上传递。

5. 收腹急振。

前后两腿伸踝伸膝的力量使髋腹部向前上的速度, 明显大于“双满弓”平衡打破后向前下的速度, 使髋腹部预先拉长的肌肉再次受到趋向拉长的刺激而产生收缩兴奋。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 腹肌下固定快速收缩, 至接近正常体位位置时快速急振固定躯干, 这是“双满弓”“鞭打式”投掷实心球技术的第二“核心”力量, 主要加大上体向前上的速度。

腹部的主动发力, 使髋部产生向后的运动协助前腿完成顶撑动作, 加大后腿蹬伸的力量。同时, 又加速胸部向前上运动, 加强了“鞭打”的效果。

6. 两肩前伸甩臂甩腕。

在收腹急振的同时, 肩、头、臂部的肌肉受到拉长刺激产生收缩兴奋, 两肩由后缩主动发力前伸, 两臂由屈主动伸展发力, 两腕主动前甩发力, 尽力加大实心球运行的角速度和半径。主动的两肩前伸甩臂甩腕发力是鞭打技术的第三动力, 使实心球获得较大的速度。

肩、臂、腕的发力协助收腹急振, 完成躯干由背弓恢复到自然姿态, 同时也加强了相关关节的“鞭打”作用。

7. 食中指拨球。

当实心球通过头顶时, 在甩臂甩腕基础上, 借助前后两腿的撑蹬、躯干的固定顺势向前上主动伸肩伸臂, 使实心球反向压紧手指, 刺激食、中指主动发力追拨实心球, 这是鞭打技术的第四动力。

食中指拨球的鞭打发力不同于此前的身体鞭打, 而是由腕、指自成一个鞭打动作, 虽然力量较小, 但在发力的末端作用于已有相当速度的实心球, 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双满弓”准备姿势的几点解释

1. 在“双满弓”准备姿势中, 顶送髋关

节、前移臀部是为了弥补前腿、前脚重量的不足以加大力矩;头后仰挺胸挺腹、两手持球置于头后是为了缩短力臂减小力矩, 使支撑脚前后力矩相等, 从而达到维持身体平衡的目的。

2. 前腿的膝关节向前不超过前脚脚尖的

冠状面, 是为了加大前腿力矩的同时, 便于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蹬伸向后上顶撑身体。

3. 两肩向后收缩适度紧张, 是为了有效

利用肩部可向投掷方向伸15厘米左右的距离[4], 利用上肢带肌肉的力量, 同时加大挺胸挺腹的幅度。

4.“双满弓”准备姿势动作幅度较大,

预摆耗时相对较长, 是为了调节身体动作平衡, 把身体重心调整到后脚的中后部, 以充分拉长参与投掷动作原动肌的长度, 有效刺激肌肉的兴奋性, [4]形成“弹簧效应”。

四、“鞭打式”投掷技术与“倒摆式”投掷技术对比

1.“倒摆式”投掷技术特点。

目前, 正面双手原地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基本都可归类为“倒摆式”投掷技术, 它的最大特点是, 投掷者预摆1~3次不等, 前后、上下运动幅度较小, 预摆速度较快, 每次预摆结束均没有明显的停顿现象, 最后一次预摆积极主动, 速度和幅度均大于此前。主发力阶段与之前的预摆紧密联系, 一气呵成。其不足之处在于, 快速地预摆, 使身体背弓打开不够充分, 身体重心后移距离较小, 既导致了“满弓”不满的现象, 又影响了最佳超越器械的形成, 严重影响着身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快速的主动发力, 使前腿还没有来的及完全顶撑, 身体的重心就被快速推过前脚, 既影响出手高度, 又加大了出手后缓冲的难度。

2.“鞭打式”投掷技术特点。

投掷者从持球预摆开始, 直到将球掷出离手为止, 整个过程中身体只向后预摆一次, 并形成“双满弓”准备姿势, 在预摆结束后的主发力阶段, 整个身体近似挥鞭甩响动作, 因此称为“双满弓”“鞭打式”投掷技术。其最大特点是, 投掷者只需预摆一次, 前后、上下动作幅度都较大, 预摆速度由快到慢, 预摆结束时有较明显停顿现象 (与倒摆式相比) 。这是为了在生理范围内预先拉长肌肉的初长度, 以增加原动肌收缩的速度、幅度和肌力[4]。主发力阶段是从相对静止状态开始的, 之前的预摆是为了充分打开背弓, 把身体重心移到后脚踝关节上方, 达到最佳的超越器械, 挖掘投掷实心球时身体的最佳潜能。

3.“双满弓”“鞭打式”技术的优势。

第一, 基于原地特点, 充分发挥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挖掘机体的潜能, 尽量弥补不能助跑、旋转的缺憾。第二, 充分运用“超等长练习”, 即:肌肉离心收缩 (拉长或事先伸长) 之后, 紧接着迅速进行向心收缩的练习[5]。有利于发挥身体肌肉的潜能, 使参与“倒摆式”技术的肌肉尽力适度拉长, 加大了其收缩的长度, 提高了工作效能。第三, 调动了更多的小肌肉群参与到投掷过程中, 使投掷技术更趋精细化。第四, 腹、胸、肩、臂、腕主动发力产生“鞭打”效果, 提高了各关节的发力效果。第五, 发力阶段重心的前后移动距离较小, 上下移动距离较大, 不仅提高了出手高度, 还使出手后的缓冲动作易于控制, 有效避免出手后的缓冲犯规失误。第六, 鞭打方向基本接近最佳的出球方向, 不仅便于控制出手角度, 还提高了末端力量的利用效率。

五、呼吸方法

投掷实心球是在膈和肋肌的协调下, 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憋气投掷。预备姿势时, 提前深呼吸1~2次, 然后正常呼吸1~2次, 再次吸气时, 吸入正常呼吸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随后, 憋气固定胸廓开始预摆, 完成“双满弓”后可以稍换气, 也可不换气, 然后在憋气状态下完成投掷发力动作。投掷时, 收肋、提膈向上提气协助发力, 直至球出手才开始换气。

六、注意事项

腰部的骨骼特点, 使腰部脊柱和肌肉在“双满弓”“鞭打式”投掷技术中负担较大, 易疲劳并感到腰疼。因此, 在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的同时, 也要加强腰部后方肌肉的力量。做准备活动时, 一定要做好各个方向的腰部准备活动, 尤其是前后方向上的运动。多做徒手或轻器械模仿练习, 体会协调用力巩固技术。有球练习要大强度、小密度, 中间结合弯腰、体前屈等进行调节, 有条件的可配带护腰练习。练习结束后, 要采用坐位体前屈、俯卧按摩等方法重点放松腰部。

参考文献

[1]陈利路.合理的实心球持握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9.

[2]《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编.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左四喜.满弓的协调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 (教学探索) , 2010, 6.

[4]《人体解剖学》编写组编.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8.投掷实心球教案 篇八

关键词: 实心球成绩 瘦小学生 有效练习

原地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性等能力,尤其对发展力量、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三毕业升学考试测试项目之一,因此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但从目前的中考统计成绩看,这项成绩并不理想,我校在这方面同样是弱项。使学生在身体、技术、心理三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取得最佳运动效果,探讨通过有效练习指导瘦小学生学习投掷实心球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我从自己任教的九年级两个班中选定部分瘦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瘦小学生投掷实心球成绩的因素,探索通过有效练习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投掷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初三学生中考体育投掷实心球成绩的提高。

一、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敷衍课堂和教师而练习实心球投掷,在这种状况下,不迫近中考就没有压力,老师不给予压力就不愿意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探索提高学习兴趣的各种策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措施,比如交流、阅读、树榜样等,旨在提高学生对实心球投掷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开展比赛,学生顾忌自己到底能否做出正确的动作,教师和学生将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如何的评价,自己能否战胜对手……一股强烈的好胜心促使他们认真听讲,卖力训练,对动作技术几乎人人都精益求精,又如师生比赛、生教生、模拟中考、多样化练习的方式方法、及时点评反馈等。在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所有的训练和目标都要落实到学生的投掷技能上,要练就高水平的技能,就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

重视让学生切实理解影响实心球投掷的三个要素,即投掷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记住每一个动作:站位、手型、抬头、背弓、头上方、快出手、制动。每一步在详细讲解的基础上,再提炼出一些更细致的要点,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锻炼起来效率自然就高。

重视抓好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注重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注重发挥体育小组长、小骨干的核心作用和影响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注重自主探索、体验和他人指导反馈相结合,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相结合,注重精讲多练……总之,在具体的训练中,我尽量探索各种策略、各种资源的最佳整合方式,以期训练取得最佳的效果。实践证明,我的种种探索和努力有了可喜的成果,部分瘦小学生实心球投掷的中考成绩获得了满分。

二、班主任的配合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取得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只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多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及时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班主任对课外活动的认真程度对成绩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关系,事实证明最后的结果证实了这点,如:一个班学生不踏实再加上班主任抓得不够紧,所以有时课外活动的练习不够到位,最后学生的成绩提高不显著,而另一个班由于班主任督促到位、管理比较严格、学生态度认真,所以最后成绩提高明显。在没有其他多余练习时间的情况下,教师和班主任可督促学生抓住课外活动的时间认真练习,一般最后成绩都能提高。所以,实心球作为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首先学生要明确其重要性及与自己的切身关系。其次要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掌握要领,认真练习。最后必须经常反思调整,及时探究改进,找出适合这些特殊学生锻炼的方法、策略。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和基本教材的呼应,教法、学法对动作的技术学习要对路,突破重难点。每节课的素质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规律,明确“课课练”练什么、怎么练、为什么这样练,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要关注课堂常规、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弱势群体。投掷实心球相对其他教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课堂上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和课堂常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有效策,略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练习的兴趣,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坚忍不拔、果断刚毅的良好品质。对于弱势群体(病残或学困生特别是瘦小学生等),教师要真心、诚心和耐心地关爱他们,真正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的课程性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以后的实心球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几个环节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努力目标,教学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完成,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和优越感。在技术教学中,应该是递进式的,层层推进,如实心球可以从轻到重,明确投掷的场地、技术分解来教。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向前上方投过一定高度和有一定远度的标志物,再进行讲解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然后通过游戏或其他小比赛的方式指导学生手臂后引、用力蹬地、快速挥臂的投掷动作。这样目标制定、场地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技术的分解教学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03.

[2]季浏.体育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

9.小学体育投掷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投掷的动作要领。

2、了解游戏方法、规则,能简要说出投击跑进中的目标需放“提前量”的道理。

3、能主动参与练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帮助别人。教学内容:投掷:纸飞机、掷轻物;

游戏:冲过火力网

一、开始部分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布置本课内容和要求。

3、慢跑操场4圈。

4、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投掷(纸飞机)

1、目标:让学生学会折纸飞机,并能对投掷纸飞机产生一定兴趣。

2、重点: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建立正确的投掷动作。

3、教法:

a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纸,教师:那些同学曾经折过纸飞机?会折的同学不仅要自己折好,而且要帮助不会折的同学共同完成。

b学生分散开始折纸飞机,可以为自己的飞机起上一个好听的名字。看那些同学折得又快又漂亮。

c学生自由组合活动小组,开展投纸飞机活动,教师一同参与活动。(教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

组织形式上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尽力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与人交流、合作、探究。

d注意:活动后学生收好飞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e学生自测自评投掷纸飞机完成情况。

(二)冲过火力网

1、重点:攻方能在奔跑中灵活躲闪,守方努力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投准。

2、教法:

(1)组织学生学习游戏的过程与方法,重点投准方法。

(2)简单介绍“提前量”的概念,并组织学生尝试。

(3)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比赛,启发攻方队员要机智、果断地冲过“火力网”,守方要沉着、冷静,迅速、准确地投击。

(4)游戏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学法:

(1)在组长带领下复习游戏,着重讨论、练习躲闪方法和投准方法。

(2)通过教师介绍和自我尝试,体验“提前量”投击的方法。

(3)积极参与游戏,在教师启发下,开动脑筋,攻方采用变速跑、跳起等动作躲闪;守方则要防止一开始就把“炮弹”打光。

(4)游戏时,做到只投击对方的下肢,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讲一讲,评一评

3、课后小结

10.小班体育投掷教案 篇十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控制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的协调能力。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球,篮子

活动过程

1.老师拿出球,问幼儿在家玩过球没有,喜欢不喜欢玩球.

老师;今天我教给家一种新的玩法,秃.

2.让幼儿排好队,带到操场上.

3.老师向幼儿介绍活动方法,每次上来一次好朋友在划线的地方站好,双手握住球,向篮里投去,投进为赢,投不进为输,没人投三次,依次往下轮.

4.老师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双手托球过头部,瞄准篮筐,让手指拨动球,手腕发力,上身倾斜,把球往篮里投,老师及时表扬投的好的小朋友.

5.让幼儿按照活动方法和要领进行秃.

6.让投的`好的朋友再为表演一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锻炼身体,热爱运动.

11.投掷实心球教案 篇十一

一、单凭测试成绩对比,不能判断学生投掷实心球动作的缺点

原文中提到:第一节课测试学生六种姿势下投实心球的成绩,根据成绩分析并判断学生直立式投掷实心球的优劣,从而对学生进行分组。笔者认为,在统计学中,不能单凭六种姿势投掷成绩的对比,就可以判断每个学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缺点。学生投掷实心球时,肌肉力量差、蹬伸不充分、出手角度不合理,这些缺点不是单凭测试成绩就能确定的,需要教师现场主观判断。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把所有学生的动作完整地观察一遍。因为,如果要在一节课内,测试学生六种姿势下的投球成绩,就必须把学生分成六组以上测试,教师却不能把自己劈成六份去观察。也许会有人认为:培养六位体育学生骨干,让他们替教师去判断就能够完成这一目标。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认为,判断投掷实心球时动作的优缺点,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短时间内是培养不出来的。例如:出手角度问题,站着投掷、躺着投掷、坐着投掷等,它们的出手角度应该是多少?同时,还要根据测试者的身高、力量的大小、球的落点等因素,最后做出主观判断这位测试者出手角度应该是多少较为合理,体育骨干可能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

文章中又提到:“测试结果显示:上肢力量差占10%……出手角度不够合理的高达60%左右。”笔者认为,教师刚做完示范动作,学生完全没有经过实践和体会,就马上用这个示范动进行测试,学生的动作技能正处于学习新动作的泛化过程。而这个泛化过程中肌肉的外表活动表现为:动作僵硬、费力、不协调、有多余动作等。因此,学生投掷实心球时出现问题的机率相当高。那么,第一节课所产生的测试结果,不能准确说明学生的动作缺点,因此,第二节课就不能正确地进行分组练习。

二、纠错时机要恰当

原文中提到:第二节课是分类教学与练习(组织有针对性地练习与指导)。笔者认为,教师还没有讲解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学生还没有机会练习投掷实心球动作,教师也没有机会观察学生练习投掷实心球动作,是不会洞察学生动作的错误,更谈不上给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纠正错误动作一般在动作形成的分化过程。

三、重复练习,巩固正确的投掷动作

原文中还提到:“在第二节课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练习,达到正确投掷动作的固定和成绩提高的目的。”薛老师的观点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笔者观察,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之前,过早追求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会导致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肢,不注意体会投掷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这样会破坏刚形成的不稳定的动力定型。2009年至2011年,笔者指导体育专业考生进行投掷实心球训练。当时,学生们的投掷动作没有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笔者要求学生要多体会投掷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期间,有一位学生嫌练习太繁杂,便在投掷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肢上,只用上肢发力,不注重投掷动作的连贯性。结果,投掷成绩当时确实比较理想,因此,他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方法是对的。最后,他形成了一个不协调的动力定型。最终,高考上,他投掷的成绩也比正确动力定型的学生差。

四、投掷实心球教学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手榴弹投掷教案 篇十二

课目:67式手榴弹实弹投掷 内容:壕内立姿投弹

目的:使同志们了解手榴弹的构造、性能以及场地设置,掌握实弹投掷的动作要领及组织实施方法 方法:讲解示范,逐人实施 时间:4小时

要求:

1、认真听课,仔细观摩动作示范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训练场纪律,严防事故的发生,地点:实弹投掷场 保障:(略)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接收队伍,清点人数,向上级首长报告(二)宣布教学提要(三)组织进行准备活动

二、教学实施

(一)手榴弹的构造及性能

讲解:手榴弹是近战歼敌的有力武器,在未来的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还是要大量地使用手榴弹歼灭敌人,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志们要进一步了解手榴弹的构造及性能,为今后使用和保管打下良好基础。我军目前使用的手榴弹种类很多,本课只介绍67式木柄手榴弹。该弹全重0.56—0.63千克,主要由弹体、木柄、发火装置三部分构成。弹体由生铁铸成,内装TNT炸药,爆炸后产生1克以上的杀伤弹片约70片,平均密集杀伤半径为7米以上。木柄用以连接弹体和容纳发火装置并便于投掷;其末端有弹盖、防潮纸,捅破防潮纸后有拉火环、拉火绳、拉火管、导火索、雷管等发火装置。手榴弹从拉火到爆炸的时间为3—3.7秒,拉火后即使投在水、雪、泥中均能爆炸。手榴弹的爆炸经过:把拉火环套在小指上,将弹投出,此时拉火簧与火帽摩擦发火,点燃导火索,起炸雷管,雷管起爆炸药,使弹体炸开.(二)实弹投掷的场地设置

讲解:实弹投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有专用场地,一般可依据现地条件模拟战地掩体进行构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凹”字型,类似于双人机枪掩体但多一个处理空发情况的弹坑;一种是“U”字型(结合现场讲解)。此外,投掷场周围应便于观察、警戒、有安全的隐蔽点(根据现地条件指出警戒点和队伍的隐蔽点等)。(三)实弹投掷的组织与实施

1、投掷准备

① 在组织实弹投掷前,要深入进行思想动员,了解人员的思想状况,并依据人数编好组次。

② 实弹投掷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规定并明确联系信、记号,派出观察、警戒员。

③ 在进行投掷时,要由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在现场监护;指定发弹员检查保护人员及设备到位情况,组织待投人员在安全地点隐蔽,然后按规定发出开始信号。

2、投掷实施

投弹手接到发弹员发给的手榴弹后,交给左手握好弹体,木柄向后,迅速按规定路线行进至投掷点,听到指挥员下达“准备”的口令后。投掷手面向指挥员蹲下,右膝跪地,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拧下弹盖,用食指捅破防潮纸,直接将拉火环套在小指的根部,将手榴弹交右手按要领(四指卷握木柄,小指弯曲在木柄末端)握好,尔后起立面向投掷方向站好,当听到“投”的口令后,右脚后退一步,转体侧向后慢慢引弹,按要领将弹投出并迅速下蹲隐蔽,听到爆炸声后,按指挥员的命令动作。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投掷要领可归纳为三个字:即“一紧、二慢、三快”: “紧”就是握弹要紧; “慢”就是引弹要慢; “快”就是下蹲隐蔽要快。(四)应注意的问题

1、投掷手接到发给的手榴弹后,除了按规程操作外,不得有多余动作,不要乱抠乱摸;

2、弹投出后随指挥员一起下蹲隐蔽,不得看炸点;

3、若出现“哑弹”时,要隐蔽60秒以上,指定专人现场销毁;

4、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冷静,听从指挥员的指挥,迅速选择安全点隐蔽或避开杀伤范围;

5、待投人员严格按指定位置隐蔽不得随意走动,要指定专人负责。

(五)注意的问题

1、讲完课后,派出观察员、警戒员,将队伍调整到隐蔽地点;

2、一切准备就绪后,发出开始信号(如:红色信号弹两发表示实投“开始”等);

3、在指挥员现场监护下,逐人实施(通常每人一枚)。

三、教学讲评

1、队清点人数,组织放松活动;

2、收拾器材,整理场地;

上一篇: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下一篇:班徽设计解读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