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 延安之行(共8篇)
1.红色之旅 延安之行 篇一
延安红色之旅感想
正直建团90周年,我进行了去延安开展红色之旅,这一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还是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共青团员,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这次终于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下面,我就这次红色之旅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我心中久仰的圣地。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主席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还参观了华清池、秦始皇陵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
这次的延安之行,使我又一次受到了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天下人民是一家,这次延安之行,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招待。
成长在富强的新中国,是我的自豪。能够加入民进,是我的荣幸。这次红色之旅真实的体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让我觉得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我们要更加不懈的努力奋斗,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红色之旅学习为动力,廉洁奉公,认真工作,把工作做的更好。
作为一名团员,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延安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四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但她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来到革命圣地,不仅让我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2.卫立煌延安之行 篇二
1938年二三月间,韩信岭战役进入关键时刻,日军因久攻不下,便采用侧面大迂回的战术,突破了第一战区刘峙的河南防线,占领了邯郸、武安等地。日军乘势长驱直下,夺取了山西黎城的东阳关,继而进入上党、长治等地,晋南的几十座县城相继失守,集结在韩信岭一带的第二战区将士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不得不放弃阵地,突围撤退。
按照日军的“九路合围计划”,如果中国军队从合围中突杀出来,日军便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和地面炮火,把既无空军掩护,又缺乏渡船的中国军队一举消灭在水湍流急的黄河渡口。
卫立煌依靠十八集团军的协助,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略方法,化整为零,十几个师分为数路,利用山形地势,从日军的后方空隙穿插过去,将大兵团人马完整地撤退了出来,使日军蓄谋已久的“包剿歼灭计划”彻底落空。随后,卫立煌命令参谋处立即拟订向晋南中条山转移的方案。
在参谋长郭寄峤所制订的一系列方案中,卫立煌较为赞同的是:由晋西渡过黄河,取道陕北,乘汽车到西安,再由西安乘火车到河南的渑池县,渡过黄河后,到达晋南的垣曲县,进入中条山区的腹地。
赵荣声建议取道延安
卫立煌的文字秘书赵荣声是燕京大学投奔延安的学生,后受党组织的委派,以安徽同乡的关系来到卫立煌身边。待军事人员散去后,赵荣声走进司令部,向卫立煌建议:“总司令,还是取道陕北这条线路好,这是我们参观延安的一个大好机会。”
卫立煌说:“我也想去延安看看,可是现在仗打得这么紧张,哪有时间去参观?”
赵荣声立刻解释说:“不需要很多时间,走马观花,在延安参观一两天就行了,和毛先生见见面,听听他的议论,彼此交流一番。如果不抓紧这个机会,下次再想到延安就不容易了。”
赵荣声的这一建议起到了作用。第二天,卫立煌要求赵荣声参看延安方面出版的《解放》、《群众》周刊,给他准备到延安时讲话的演讲稿。卫立煌接着补充说:“去不去延安,现在还没有决定,你先这么准备吧。如果去了,人家开会欢迎,让我讲几句话,要是讲不对有多难堪。”
从卫立煌的语气中,透出一些疑虑,他的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自西安事变后,虽然蒋介石对外承认了共产党存在的合法性,但“攘外必先安内”、“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信条,在蒋介石及国民党将领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作为众人瞩目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贸然前去延安参观,会引起禀性多疑的蒋介石的不满。
恰在这时,卫立煌忽然收到了蒋介石的电报,要他立刻动身前往河南洛阳参加一个军事会议。这样,取道陕北南行,便成为卫立煌名正言顺的合法行动了。
赵荣声按照卫立煌的口气写好讲演稿后,将延安新出版的一些刊物也呈送给他参考。深夜时分,卫立煌在司令部里借着烛光,独自认真地阅读起了《解放》、《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
经过一个下午和大半夜的时间,卫立煌和他的战区指挥部人员仅靠几只木船,从山西的永和关摇渡到了黄河对岸的陕北延水关。晚上,赵荣声由卫立煌的卫士带到他下榻的一间空房内,一张小木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卫立煌独自一人站在桌后。
见赵荣声到来,卫立煌解释说:“我们明天就到延安了,我怕在‘抗大’演说讲得不好,今晚来试一试,你就当做‘抗大’的学生听我讲。还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我们再斟酌一下。”
卫立煌已把赵荣声写的演讲稿背得极其熟练,并根据战场情况,增加了不少新的事例和体会,显得更加生动,演讲的姿态自然大方。听完演讲后,赵荣声建议:“明天的演讲会,听众一定不会少,人越多越要放慢速度,不然大家听不清楚。”
亲身感受延安的精诚团结
1938年4月17日,天刚放亮,由十几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的人员,从延水关出发,途经延川县,向延安城浩浩荡荡地开来,引得沿途村庄的百姓们纷纷观望。
走在车队前面的两辆黑色小轿车,第一辆车上坐着卫立煌和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副参谋长文朝藉,与司机并排而坐的是交际副官罗香山;第二辆车上有第九军参谋长杜凤翥、秘书赵荣声、随从副官张学诚。
车队到达延安城外时,延安各机关团体、学校的人员前来列队夹道欢迎,场面之宏大、仪式之隆重、气氛之热烈,在延安实属空前。卫立煌一行人大都戎马半生,统帅过千军万马,但像这样的热烈场面,他们平生少见,都深受感动。他们亲身体验到了延安的共产党人士和人民群众对国共合作的真诚和热忱。
在延安城门前,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第十八集团军陕北留守处主任萧劲光、交际处处长金城等走上前来迎接。滕代远陪同卫立煌一行步入贴满标语的城门,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来到接待处。在那里,早已等候多时的毛泽东主席步出客厅,和卫立煌及随行人员一一握手,互致问候。
卫立煌极力称赞八路军对日作战打得非常好,深表敬佩,说自己有机会来延安,有机会聆教,深感荣幸。毛泽东夸奖卫立煌将军抗日坚决,与八路军友好相处,说要沿着这样一条路线继续走下去。
在会客室里的交谈中,毛泽东谈了当前有关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继而又对日军的战略动向作了全面分析。他说,目前在山西的抗战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我们大家都在山西拖住了日军的尾巴,日军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就能截断中国和苏联的国际路线,进一步压迫中国投降……
卫立煌、郭寄峤听了分析后,极其钦佩毛泽东的战略眼光。毛泽东紧接着谈到,八路军深入敌后,弹药消耗极大,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没有子弹怎么打敌人?特别是药品、医疗器材尤为缺乏,希望卫总司令从中帮忙催促。
卫立煌当即表示,回去后一定帮助解决这些困难。中午,毛泽东设宴招待。
下午,卫立煌、郭寄峤一行前往抗日军政大学参观。“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介绍说,“抗大”原名红军大学,创办于1936年,现已举办4期。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各个省份都有人就读,其中有不少来自富裕家庭的少爷、小姐。
接着,他们开始参观学生宿舍、教室,看到一排排学生们亲手挖造的窑洞里,用旧砖头砌成的方形台子就是座位,两个膝盖就是课桌。罗瑞卿解释说:“延安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无论多么高级的人物,生活都没有特殊化。”
卫立煌和郭寄峤看了实物、听了介绍,联想到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相互倾轧,比出身门第,看裙带关系,讲门面,摆架子的腐败风气,都点头感叹说:“如果我们中国各地都像你们这样搞起来,还愁打不走日本鬼子吗?”
卫立煌一行来到“抗大”的操场,几千人的队伍已经排列得齐整划一,肃立守候。操场四周贴满了“欢迎卫副司令长官”、“欢迎郭军长”的红绿标语。待卫立煌走上讲台后,各个方队振臂呼喊“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欢迎卫副司令长官”、“和卫副司令一起打到鸭绿江”的口号声,一队未落,另一队又起,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卫立煌的情绪受到极大感染,把早已准备充分的演讲稿忘了个一干二净,用他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作战经历作了临时演讲。
晚上,延安人民举行盛大的欢迎晚会,由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主持,毛泽东主席致欢迎词,卫立煌在热烈的掌声中致答词。延安“鲁艺”还特地准备了一台节目。
毛泽东陪同卫立煌等人一起观看了剧团表演的话剧节目。卫一边观看一边称赞:“边区人民确有良好的组织,可为全国效法。”并表示要和八路军团结一致,粉碎日军的进攻。
晚会进行到很晚才结束,卫立煌等人回到下榻处——延安惟一的“洋房”耶稣教堂内休息。
第二天一早,卫立煌离开延安前往西安。下午,卫立煌的车队即将驶出陕甘宁边区地界,进入公路旁的一家小饭铺就餐休息时,把饭铺内一群千里迢迢刚进入陕北、正在吃饭的青年学生们吓坏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突然出现,让他们惊恐地喊叫起来,有的夺门而出,有的拿起背包准备跳窗而逃。
罗香山副官赶忙上前解释说:“别怕别怕,我们也是从延安出来的客人,不会麻烦你们的。”良久,学生们才惊魂稍定。
卫立煌了解到学生中有个才15岁的女孩,是从四川成都步行千里来投奔延安的,不禁对郭寄峤感叹道:“为什么全中国的优秀人才都往延安跑呢?”二人摇头苦笑,感慨不已。
卫立煌此次延安之行时间虽短,但感受却非常深切,他见到八路军纪律严明,干部们对待革命工作不计报酬,不计名位,无不是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延安的革命人民在生产劳动上、支援前线上表现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教育。
亲自督促给八路军补给弹药
到达西安后的第二天,卫立煌来到第十四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批发了一个手谕:“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发。”并将手谕当场交给了主办后勤的杲海澜。
接过手谕后的杲海澜,看到上面的数目,面露难色。因为蒋介石对八路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军事上“反共”,在物资上“限共”。卫立煌却说:“第二战区的军队受我指挥,凡是打日本的,我都一样对待。十八集团军打得很好嘛,我们就要充分供给。”继而又问杲:“牛肉罐头还有多少?”杲如实以告,卫立煌即口头命令道:“再发给十八集团军180箱牛肉罐头。”
杲海澜不敢轻易做主,便去找常驻西安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后勤部副部长卢佐商量对策。于是他们向汉口的后勤部打电报请示,并以此为借口拖延不办。
赵荣声因与第十四集团军西安办事处处长罗迈伦的儿子同为中学时期的同学,又和副处长兼会计、卫立煌的外甥吴某相处极好,便动员他们俩去做杲海澜的工作。
吴某对杲说:“现在全国抗日高潮激昂,日军已打到风陵渡,快要到潼关了,西安危机。要是前线不利,把责任推到你的身上,你受得了吗?卫老总的脾气你是知道的,顺着干一切好说话,要是和他硬顶,一旦发起脾气来,说你违抗军令,贻误战机,你吃个眼前亏,太不值得。”
几天后,卫立煌见杲海澜未有行为,又去电催促速办。杲海澜迟迟不见汉口方面的来电,而卫司令又再次过问此事,督促速办,于是只好通知十八集团军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立刻派人前来领取物资。
早已得到赵荣声通报并做好一切准备的办事处,在杨立三部长的率领下,用很短的时间抢运到了物资。待汉口不同意发给十八集团军物资的电报到达西安时,这批弹药早被领走多时了,只剩下3个师的夏服,卢佐觉得扣发已无多大意义,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一并发放了,还配发了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
为表示答谢,杨立三部长赠送给了卢佐10件日本呢大衣、10枝日本新式马枪、2匹日本战马。卢佐见此,又多给了50部电话单机、10门和20门电话总机各1部。
3.红色之旅延安行 篇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参加了局党支部组织的延安之行的红色之旅。
五月十一日,我们从淮安乘飞机直飞西安,这是淮安机场自去年开通以来我首次从淮安乘座飞机,所以作为淮安人也为淮安的快速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飞机上午七点四十比准点还提早了十分钟起飞,九点半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到了我们这次红色之旅的首站——古城西安。
这也是我首次来到中国的这座著名的古城,所以来之前从网上也详细了解了一下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但因本次是红色之旅,主要行程是革命圣地——延安,西安只是一个中转之地,所以,中午到了后先是用了午餐,然后直接去了正好在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2010年台北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四次来到中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面积为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投资20亿元,会期178天,有100多个国内外城市和机构参展。该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我们在这里观赏并体会到了由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大城市组成的参展单位所演绎和阐释的精彩纷呈的多种园艺景观、厚重朴实的中华历史文化、尖端先进的生态环保科技和现代西安的绿色时尚。与去年的上海世博会相比,游览人数少了很多,这倒是给我们增添了不少游览的从容和乐趣。三小时的游览很快就结束了,才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又驱车去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塔身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因大雁塔和其所在的寺院已不对外开放,我们只是在大雁塔的外围转了一圈,看了个大概外貌,并没有进入寺院和塔内,所以上述的历史和美景也只是从网上了解到的信息,供读者赏阅。第一天的行程让我为淮安有了机场而激动,也粗略地感受到了古城西安悠久历史之美,并为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美丽而感动自豪。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车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延安,在此行程中的第一站先到了黄帝陵。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这里的风景不错,特别是山上很多的千年古树,不但是绿化了风景,而且更烘托出了古迹的庄严和悠远历史的氛围。
从黄帝陵出来后,汽车行驶在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上,并通过不断出现的山间隧道,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抵达此次行程的第二站——黄河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就形成了该瀑布。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要说壶口瀑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们惊讶的是其流量却相当可观。由于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刹那间,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偶又显七色彩虹,洪波怒号,激湍翻腾,声如奔雷,景象极为壮观。在壶口黄河水跌落得地方,也即壶嘴得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得奇石,人称“龟石”,它能随着水位得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着那么一点点,这又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壶口瀑布的声音令人振奋,据历史记载,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及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我们在瀑布边缘的巨石上拍照留影时,正好一阵大风,把瀑布激流中的水珠刮到我们的身上,顷刻之间,正在拍照的我们均成了“落汤鸡”,使人们在感受到壶口瀑布庄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俏皮和亲切。
从黄河壶口瀑布出来后,又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延安,在到延安的途中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重新温故了红色革命歌曲,此行的每人均需演唱或表演节目,在大家全部参与下,两小时的行程很快就过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已到了眼前,当天的行程也结束了。
第三天,我们就开始进入了本次红色之旅的核心地方——延安。在我学生时代刚学历史的时候就对延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我的心目中它一直是一个神圣和神秘的地方,平时对它的感觉只是这停留在照片和书本上,这次第一次亲身到达孩提时就特别向往的地方,更是觉得心潮澎湃,心情难以平静,延安在我国革命历程中的伟大历史历历浮现在眼前。延安是我国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我们这次延安行的第一站是王家坪。王家坪位于延安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人的旧居及军委礼堂和会议室。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人们一般称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一进王家坪大门便到南院,首先看到的是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平瓦房,整个礼堂可容纳二百多人开会。绕过军委礼堂向东是毛泽东同志会客室旧址。北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墙壁上挂有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朱德同志经常在此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叶剑英当年也住在这里。
第二站是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曾在这里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杨家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毛主席等领导当时居住的窑洞,窑洞结构相似,光线昏暗、阴凉潮湿,简陋的木桌木椅陈列在窗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却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简易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简易木桌上,毛主席撰写出了《论持久战》、《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光辉著作等大量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延安的这些窑洞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它们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犹如一条无声的长河,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
第三站是枣园。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我们此行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是宝塔山和延河。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在延安市东南,延河西岸,山上之塔,巍然直插蓝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时报警。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宝塔山脚下的延河,是革命圣地延安境内主要河流,黄河一级支流,萧萧洒洒延河从起源到流入黄河,全长不过280公里,与我国源源流长的其他河流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然而这短短280公里,却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许多重大事件,与延安宝塔山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的标志。但令人遗憾的是现今的延河已没有了往日的萧洒,河中的水域已经很少了,露出了大片的淤泥。
4.徐瑞—延安红色之旅感想 篇四
在这阳光明媚里,我很荣幸参加了我们学院精心组织的“追寻伟人足迹,学习延安精神”的红色旅游延安两日活动。两天下来,感概很多,收获很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
4月21日早晨七点,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学院支部四五十人从学校出发,向革命圣地延安进发。经过近四小时的车程,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延安大学,住进了延安大学的窑洞宾馆。经过短暂的休息,吃完中午饭,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开始了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站—延安大学“三大馆”,即延安大校史馆﹑延安大学名俗馆﹑延安大学路遥文学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路遥文学纪念馆,在导游的解说下,让我们了解到路遥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人生品格与主要成就,馆展内容主要有:“苦难的童年生活”、“文学摇篮期”、“延大啊,这个温暖的摇篮”、“抒写城乡融合的独特感受”、“诗与史的恢弘画卷”、“永远的人格力量”,展出了路遥人生各个时期的百余幅珍贵照片,还展出了他的部分手稿,以及他使用过的桌子、椅子、台灯和电扇等实物。然我们对这位伟大的作家有进一步的了解,“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是路遥精神的精髓,让我们学习到这位大作家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延安大学校史馆和名俗馆,走进这两大馆,馆里所展出每一样展品,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在延安大学,吴玉章、周扬、江隆基、李敷仁等先后担任过校长,徐特立、成仿吾、李维汉、李强、乌兰夫、林伯渠、艾思奇等先后担任过前身院校和所属学院的院校长,茅盾、何其芳、周立波、艾青、沙汀、吴伯箫、贺敬之、吕骥、贺绿汀、冼星海等曾经担任过教员或者重要行政职务。爱国青年们在这所革命大熔炉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民主革命的生力军及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建国以后,曾经在延安大学工作或学习的师生中,李鹏、叶选平、布赫等30余人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武衡、彭士禄等16人成为两院院士,3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更有一大批人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等,他们都是建设共和国的精英。但看到这些时,在我们脑海里展现出延安大学在革命年代中诞生和几十年的沧桑发展,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和理想。
参观完三大馆,我们前往枣园,走进枣园,园中千余株梨树、桃树、杏树,生长茂盛。枣园是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改名“延园”。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在此工作期间,领导全党继续开展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园内,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的旧居,里面一张床,一把椅子,一个脸盆,一个杯子,一张睡椅,仅此而已,别无他物。又参观了周总理和其他几位领导的旧居,一样朴素,一样简陋。这一切的一切,看在眼里,敬在心中。对于革命先辈的艰苦朴素的精神,我由衷地感到敬佩。以“五大书记”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手摇纺车自己纺线。1944年9月8日,在枣园后的西山脚下,毛泽东出席了张思德烈士的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看着伟人的先进事迹,我感概万千,使我们体会到了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参观完枣园,我们前往杨家岭—中共中央驻地旧址。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中
央领导人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走进窑洞,看到领导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艰苦,处处散发着革命时代的气息,更让我们体会到革命最终胜利和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就是在杨家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决定,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选种的是自己窑洞下面靠近小河的一片空地。从此以后不管是早晨,中午或者下午,毛泽东都会抽空到这里劳动。在这里他种上了青菜、西红柿,还有自己喜欢的辣椒。他不辞劳苦,常常汗流浃背地给菜地松土、浇水。他的辛劳没有白费,地里的青菜绿茵茵的。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小河边的那块菜地。在中共七大纪念馆中,我们组织了入党宣誓仪式,让我们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辛,同时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伟大。参观完杨家岭旧址,这一下午的参观也结束了。晚上我们几个同学去了延安中学附近逛了一下,品尝了一下延安当地的特色小吃,体会了一下当地特有的民俗和风俗。
4月22日,早上八点,我们出发来到王家坪纪念馆,即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气势宏伟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一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与工人、农民及国际友人的群雕,迎面向我们走来。浮雕墙上,“1935年—1948年”字样,在宝塔山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整个展览分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等六个单元,展览将八路军战士、边区老百姓、军民大生产、青年爱国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远万里来延安参加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等与领袖们的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勇往直前、团结奋进的精神。学习延安革命历史资料,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延安革命精神,心潮起伏、感悟颇深。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在革命遗迹上重现历史画面,对先烈的光辉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延安精神精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前往最后一站—壶口瀑布。看到了黄河壶口瀑布、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是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分水岭,大家真正体会到了母亲河的壮观景象,涛涛黄河水,巨浪冲天,就像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一样渊源流长,同时也留下了革命时期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深深的脚印。在壶口瀑布前,我们高声大唱《黄河大合唱》,感受那气势磅礴,万马奔腾的壮观气势。看着滚滚奔腾的黄河,给人一种无限的动力和斗志。参观完壶口瀑布,我们开始乘车返回。
坐在返回的车上,看着窗外的倒退风景,脑海里倒出一幕幕参观的每一个角落,觉得自己这次红色之旅收获特别大,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我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毫不利己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等的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延安之行,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坚定了发扬延安精神,坚定共产主
义理想信念。在新的形势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航天学院08级二支部徐瑞
5.延安红色之旅学习感想——杜媛 篇五
作为从陕北走出来的一员,我始终深深的惦念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今年暑假,园里组织去延安参观学习,我有幸又一次回到这片土地,感受他淳朴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延安,陕北的一个普通城市,但这里曾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中国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我也终于明白了,共产党在没有先进的武器,靠的是小米加步枪,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
这种追求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延安的军民自己动手,风衣足实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的军民饿跨,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和有极为详尽的简易和说明,在延安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懂得了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6.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篇六
2011年10月22日早上7点我们坐着班车开始出发到--延安。延安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以前我只是从书本里、电视中、报刊上看到过它的光辉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以前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公司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
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延安之行归来,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
7.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 篇七
为了重温红色历史,加强党性教育,更好地落实“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检验工作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红色传统教育。于2016年12月16日前往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斗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园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的那一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给我感触最深的另一个印象就是老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之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革,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的人民难享发展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黑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8.延安红色之旅党员心得体会 篇八
纪念馆、洛川会议旧址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工作过的旧址,进一步感受体味了延安精神。延安之行,使自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认识和体会。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我们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奋斗精神。
上次延安之行使我深感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更加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通过之前深入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使我更加了解了“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
二、更加系统性的理解了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精神、忘我工作、团结奋进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友爱精神等。
三、结合工作实际,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发扬延安精神。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要把这次体会学习活动作为新的起点,要学有所用,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学以致用和不断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和高昂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工作当中。
二是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自己作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一名党员,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以身作则,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将老区机关的水、电、暖等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做的更好。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
三是要摆正位置,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要把心思谋在日常工作上,本领用在本职工作中。 牢记“勤政廉政,艰苦奋斗”。做到办事求严,讲话求真。
通过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一定要把延安革命精神融入到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多和服务对象沟通,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自己有决心,有信心,在局里和科里的正确领导下,会更加努力的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
【红色之旅 延安之行】推荐阅读:
体验红色之旅 感受延安精神07-07
作文 红色之旅09-20
红色之旅活动总结08-08
红色之旅 心灵洗礼11-09
红色之旅小学作文11-20
我的暑假红色之旅07-10
井冈山红色拓展之旅09-14
通道红色之旅心得体会09-21
井冈山红色之旅学习感悟07-11
追寻革命足迹---红色之旅活动巡礼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