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精选8篇)
1.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 篇一
南开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2013年工作汇报
材 料
(2013年11月20日)
尊敬的各位人大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共南开乡委、南开乡人民政府就南开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园区概况
(一)园区规划现状
南开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范围涉及南开乡发仲、兴寨、浑塘、新发、合兴、双山等6个村。从业农民6840人,参与企业、合作社人数690人。园区规划总面积5万亩,由核心区和拓展区组成,其中核心区土地总面积2万亩,拓展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规划建设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大葱种植基地2000亩、红香蒜种植基地2000亩、辣椒种植基地5000亩、叶菜类种植基地1000亩,年平均种2季,年总种植面积2万亩。带动周边3个乡镇发展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将园区基地建成钟山区、水城县及工矿企业消费需求和向外地市场提供特色优质蔬菜的专供基地。
(二)园区现状
产销主体情况:现有企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共14
家,注册资金达500万元。园区设施建设情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主干道3条,长17公里,已硬化路面14公里,蔬菜基地引灌沟渠(含管网)8公里,电力线路12公里。园区主要生产性设施:加工厂房数量1座,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温室大棚数量226个,建筑面积50624平方米,喷(滴)灌设施1公里,辐射基地面积300亩,微耕机机数量160台,抽水机400台,沼气池数量161口,容量2415立方米。园区产业发展情况: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2个,签约金额为200万元,到位资金160万元。园区建设投资情况:2013计划投资额2000万元,完成投资18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90万元,生产性投资1660万元。园区主导产业:种植类基地面积1.02万亩,产品产量1.53万吨。养殖业家畜存栏5792头,家禽55380羽,家畜出栏2924头,家禽出栏40075羽。园区总产值情况:园区总产值6588.5万元,其中:农业业产值5959.8万元,占90.45%。
二、2013年园区项目实施情况
(一)硬件项目: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已出台设计方案,选址征地完毕。道路硬化14公里,河道治理3公里。大发仲坝区蔬菜基地示范核心区喷灌、蔬菜生产塑料大棚(160个棚)棚内滴灌设施1千米,辐射基地面积300亩。“四在农家”住房改造实施了280户。秋季大蒜及蔬菜高产示范样板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红梨600亩。组建农民专
业合作社2个。
(二)产业技术培训:对园区核心区的农民进行了包括农机维修在内的5次培训,对全乡农技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于5月份先后派出合作社负责人、大户、农户到本市内外考察参观学习。于6月份邀请全县33个乡镇的农技负责人、果蔬产业大户90余人到发仲村观摩交流学习。于10月份单独邀请木果乡乡村干部、农户40人到园区观摩交流学习。
(三)招商引资:引进水城县帮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园区落户,主营辣椒半成品加工,其年均收购加工鲜辣椒3万吨以上。
(四)园区富民型党组织建设:园区合作社推行村党支部办社工作措施,5名党员积极入社,成为实际意义的园区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0名,列为考察培养对象的有2名。
三、工作措施
园区建设按照“四个转变、四个支撑”的发展思路即:园区的经营模式从“生产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盈利模式从生产产品向价值链转变,耕作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经济内型从单一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强化投入支撑,强化人才支撑,强化体系支撑,强化关键技术支撑抓好落实。一是强化行政组织管理。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搞好宣传动
员,产业规划布局,推进园区产业项目实施。二是重视园区规划。得到省、市、县高度重视园区规划由省级具有园区规划资质的机构对园区实地考察,调研并进行园区建设规划。规划工作已完成,正在申请评审。三是做好土地流转。四是重视园区建设业务指导。省、市农委领导多次莅临园区检查指导工作,以县农业局副局长刘祥友同志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组常驻园区,全力帮助我乡抓好园区建设工作。五是争取建立园区信息网络,扩大园区产品知晓率。动员发仲村住在水城的村民(大部分从事蔬菜销售)组建合作社,实行产品直销。多形式多渠道做好蔬菜产品销售。六是积极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业务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种类多,其它工作分散精力,没有完全形成专人专抓。二是科技推广不力、生产技术水准不高,农业机械普及面不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薄弱。三是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弱。四是园区建设起步晚,彻底改变种植模式需要较长过程。五是招商引资难度大。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当前已落脚的项目建设:冬春季蔬菜基地10000亩,优质核桃300亩;推进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园区观景台、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高度重视园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招进有实力的企业1家,让大企业落脚和扎根园区建设。三是推进园区体制创新,细化工作管理措施。四是整合资金,加大对园区建设资金的投入,投资3000万元以上,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增强。五是建议将园区管委会设置成常设机构,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
2.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 篇二
曲靖市农业局(2008年7月4日)
尊敬的周主任、各位领导:
首先,我仅代表农业局向尊敬的周主任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欢迎各位领导对我局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和要求。下面,我就全市农业工作和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克服了凌冻、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小春灾后恢复成效显著
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06万亩,超计划6%,总产量达2.2亿公斤,比计划减27%,同比减33%,损失程度由预期的70%降为目前的 33%;油菜籽产量达7774万公斤,比计划减14%,同比减13%,损失程度由预期的72%降为目前的13%。由于今年粮食、蔬菜、油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油菜籽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3.4元增加到 4.7元,增幅 38%;小麦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1.4元增加到 1.48元,增长 5.7%;蔬菜价格与同期比增幅均在 19.5%以上,全市小春生产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4%,农民人均产值达306元,同比增21元,增7%。
(二)大春生产形势较好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的要求,全市不断挖掘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大春粮食种植553万亩,比去年增加40万亩,增8%,其中:水稻栽插8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玉米种植243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杂粮35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
二是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102.8万亩,其中:部级样板4万亩、省级样板4万亩、市级样板10.8万亩、县乡两级样板84万亩。
三是科技推广力度大。八项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859万亩,超计划8%。其中,推广优质稻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3%;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96万亩,地膜玉米150万亩,脱毒马铃薯169万亩,旱作高产立体栽培技术136万亩,土壤测土配方施肥161万亩。在科研工作方面,完成国家、省、市级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蚕豆、豌豆等各类作物各项试验200余项;开展了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攻关种子室内检验工作;拓展了研究领域,开展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目前,大春农作物长势较好。玉米作物一、二类苗在90%以上,水稻作物一二类苗在85%以上。如果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大春粮食有望获得丰收。
(三)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今年,全市大力培育蔬菜、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区域化趋势明显,成为了上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全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262.5万亩,同比增加61万亩,增30%。其中:蔬菜178.8万亩(辣椒32.5万亩,同比增加17.5万亩;生姜23.5万亩,同比增加5万亩,其它蔬菜57万亩,同比增加15.5万亩,秋冬马铃薯65.8万亩,同比增加6.8万亩),同比增加44.8万亩;蚕桑2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魔芋17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万寿菊14.5万亩,同比增加2.5万亩;中药材10.2万亩,同比增加7万亩。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同比增10%;水产品产量2.2万吨,同比增42%。各类“订单”农业的品种、区域、规模都在继续增加和扩大。全市已落实6个品种订单156万亩,同比增加27万亩。全市的粮、经、饲之比由上年的57:29:14调整为56:29:15。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进展
今年,全市深入开展“一村一品”创评活动,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一是产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优质水稻种植区、专用饲料玉米种植区、马铃薯种植区、杂粮种植区、油菜生姜种植区。二是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万寿菊种植规模及加工水平居全国前列;魔芋规模化种植、有机魔芋栽培技术、魔芋产品加工开发居全国前列;三是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全市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60个,其中: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7个。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畜牧、杉木林、蔬菜、烤烟、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和粮食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40个,加工农产品127.2万吨,加工产值38.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30%左右。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济组织覆盖全市各个优势特色产业,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产、加、销环节得到有机联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
(五)支农惠农政策效应明显 今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财政、农业部门按照补贴资金下拨时间,分时段及时向农民进行了兑现,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通过“一折通”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农民人均补贴71元,同比增加45元。
(六)农村劳务培训输出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济产业,促进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共培训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14732人,完成年计划的57%;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1759人,完成年计划的69%。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20万人,实现转移输出综合收入50亿元;其中 外出务工60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3亿元,人均劳务性工资收入2160元。
二、蔬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培育“十大特色种养基地”,发展“十大特色产业”的规划要求,全面实施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和农业龙头企业“127工程”,全市农业部门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
(一)蔬菜产业目标任务
2008年的目标:全市生姜、辣椒、秋冬马铃薯、食用菌 和其它品种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59万亩,总产量达200万吨,总产值达27亿元,商品率达60%;科技措施推广比例达50%;农民科技培训5000人次。
(二)蔬菜生产情况
曲靖市蔬菜产业生产势头良好,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78.8万亩,其中生姜种植面积23.5万亩,辣椒种植面积32.5万亩,秋冬马铃薯种植65.8万亩,食用菌320万平方米,其它蔬菜57万亩。在已经种植的各类蔬菜中各项科技措施推广比例达到52%,农民科技培训达7800人次。预计总产量可达266.5万吨,比计划增33%,蔬菜商品率将超过65%,总产值可达29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入春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发展蔬菜产业的领导,各县(市)区均成立了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组,并出台了有关培育蔬菜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以发展露地商品蔬菜为主,利用外省夏秋季高温、冬季气温较低蔬菜生产较为困难,而我市夏秋季相对冷凉、冬季无严寒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夏秋和早春反季节蔬菜生产,提高我市蔬菜在省内外市场的份额和比重,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在布局上,坚持沿路开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依托蔬菜营销企业,推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同时,针对蔬菜品种的多样化、市场对蔬菜需求、供应的均衡性和高质量的要求,在安排茬口、种植品种、种植模式、上市季节等方面合理搭配,做到温室、大中小棚、地膜、山地菜协调发展,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三是抓点示范,提升质量。围绕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组织实施好蔬菜优质示范样板工程,做到“五有、四统一、三到位”,即有组织领导、有技术方案、有田间观察记载、有测产记录、有工作总结;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节令、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三到位,即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全市共举办市级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4万亩(罗平1万亩以生姜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师宗、会泽各1万亩以辣椒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麒麟1万亩以外向型商品蔬菜为主的蔬菜高产优质示范样板)。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结合农函大、农广校及绿证工程的实施,采取逐级培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各类蔬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科技培训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市共培训85余期,培训人员7800人次。通过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抓龙头,促发展。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蔬菜经营加工龙头企业,蔬菜产业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认 真组织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和标准化蔬菜产品。1-3月份,云南慷葆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49万元,沾益珠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宣威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25万元。全市现有供港蔬菜龙头企业8户:麒麟区香港乐颐有限公司,以菜心、芥蓝等为主;麒麟区香港勇记农业有限公司以芥蓝、生菜、黄瓜等为主;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以芥蓝、上海青、生菜等为主;师宗振华食品有限公司,以青刀豆、朝鲜蓟、甜玉米等为主;沾益“富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春菜、油麦、奶白菜等为主;宣威北京四季康公司,以甜玉米、菜豌豆等为主;宣威宏苑食用菌有限公司,以时鲜蔬菜、马铃薯等为主;宣威宝山元宝公司以食用菌为主。8户蔬菜龙头企业共建设基地16500亩,产量20140吨,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抓质量,树品牌。全市已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3个,产地面积44.78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46个。实施无公害蔬菜产地整体推进14.08万亩。从2004年开始,每年开展3次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全市共抽检蔬菜样品544个;抽检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率从36.6%逐年下降至4.7%,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蔬菜品牌创建不够;二是蔬菜产业订单比例不够高;三是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小;四是蔬菜产业基础设施较差;五是蔬菜生产中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五)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加强曲靖蔬菜品牌建设。
二是提高蔬菜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3.东付店村现代农业园区汇报材料 篇三
一、总体情况
东付店村位于海港区东北部,地处临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东北6公里处。北临102国道,秦山公路位于村南1.5公里处,西临西付店村,东部、北部与山海关区接壤,属城郊型农业村。大秦铁路位于该村南部横贯东西。全村现共有538户,1435人。区域面积3525.8亩,其中耕地1530亩,非耕地面积1395.8亩,村址占地600亩。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村基本实现道路硬化、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为方便给果树浇水,2006年该村铺设了引水灌溉管道,并修蓄水池一座。2007年修建自来水管道,全村538户全部接通自来水。目前全村有深井一眼和蓄水房一座,供给全村村民日常用水。
2008年东付店村筹集资金400万元,对村中小路进行硬化改造,将原有的土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东西南北贯穿全村,硬化长度约为2万米。2012年,硬化路面长度1公里,硬化道路起于村东,贯穿村南北,连接村内东西走向主干道,形成村内“大樱桃采摘游”路线的同时形成村内块状交通体系,既推动了村内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又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2012年,通过对空地地面进行平整和初步硬化,在村东入口处建立了果品批发市场,使种植户们可以足不出户的销售自己新鲜的大樱桃。
村中已经接通宽带网络,通讯相当发达。村委会建公厕3处,垃圾收集点4处,设置图书室、阅览室及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其中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
三、经济发展情况
东付店村有耕地1530亩,均为大田。过去作物品种基本是玉米、高粱、甘薯、大豆、水稻和花生,有少量果树。由于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给个人,少数村民根据我村地处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为剥蚀平原的特点,开始发展果树种植业。2000年,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我村开始引进大樱桃,核桃等适合在该村土壤环境生长且经济效益高的果树品种。经多年发展壮大,现多数耕地均已种植果树,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形成东付店村千亩绿色果品示范园。2010年由村委会牵头,村果树种植户李铁良成立勤博水果专业合作社,村中种植大户纷纷入社。在园区领导帮助下,合作社成功注册了果品商标和包装盒专利,为发展品牌战略奠定基础,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村民人均收入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大樱桃园每亩年产值可达3万余元。
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为应对现代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种植技术方面,合作社力主发展无公害生产,不单纯追求产量,将眼光放长远,发展优质高档的绿色无公害果品。合作社提出“好像人要有好的心脏一样,养树必须养根,壮树必壮根”的观点,并对果园进行了改造。
———变锄草为种草。当别的果园里果农在锄草的时候,合作社各家的果园里却在种草。这种草是同本地野草身价完全不同的“三叶贵族”,是与果树共生的“绿色古草”,每年刈割4至6茬,割后直接覆盖在苹果树下,自然烂掉,既保墒防冻,又是上等绿肥。
———变粗放灌溉为节水灌溉。实行以节水微喷为重点的精准灌溉,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调节果园小气候,给果树创造最佳生长条件。
———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放养虫害的天敌,并且创造有利于其繁衍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既保持了果园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了果品和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成本,达到了持续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目前,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今年将继续加大大樱桃种植面积。同时引进美早等高档樱桃新品种为老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全面应用果园生草技术以解决果树树体早衰、产量不稳定,土壤有机质缺乏等影响了果品质量的问题。
五、建立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东付店村大樱桃种植面积广、种植户多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大樱桃种植技术,解决东付店村果农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问题,东付店村与区农业局结成帮扶对子,并制定教育培训制度。
(一)针对樱桃种植户缺乏管理种植技术问题,每月邀请河北科技师范大学教授以“理论+实践”的方式传授大樱桃种植管理技术,采用课堂系统讲授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东付店村大樱桃建园栽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了大樱桃优良品种、提高成活率的建园栽植技术、早果丰产树形培育的整形修剪技术、丰产果园的水肥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并且亲自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的为村民讲解果树剪枝技术。
(二)针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了一定经验的种植大户,组织大家到山海关等大樱桃生产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
(三)启动实施农村能人培养计划,精心制定农村能人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责任落实,狠抓“土专家”、“田秀才”、生产大户、贩运大户、等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和农民经纪人培训,并积极建立农村能人培养和管理使用档案,开展以农教农、以农带农、以农帮农活动,并且不断培育带动农民增加新产业,引导富余劳动力外输内转。
六、规划发展
今后,将立足果树种植优势农业发展目标,积极创新培训载体,拓宽培训内容,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培训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展示、技术操作示范等形式,并定期邀请专家为农民开班授课,努力在提高村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4.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前阶段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思路,不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探索**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截至**年底,全区农业园区化面积已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创立市县共建模式,启动省级园区建设。第一批、第二批命名的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按照以县为主、市县共建、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牵头包抓的方式快速推进。每个园区分别由一个市级部门牵头,三个部门协同包抓,包抓部门与县区政府签订园区建设框架协议,包抓时间为三年。包抓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每年整合不低于500万元的项目资金投入到包抓的园区,牵头部门每二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推进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力争用
3~5年时间集中优势资源将省级园区打造成具有汉中区域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地区新型农业培育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展示区、有机农业和农耕文化先行区。
1、建设园区载体,打造发展平台。**农村带有城郊型的特点,农业带有都市型的特征,人均耕地仅**亩。我们立足这一特殊区情,按照“统筹城乡建设、协调三农发展、衔接三次产业、融合三生功能”的思路,借鉴工业化理念,坚持推进农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深入研究园区载体规划方案,加快建设农业园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承载平台。我区在建设园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试验探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三个阶段。**年,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开发综合创新试点;**年以来,在前期创新试点的基础上,以**省首个国家级**农民创业园落户我区现代农业开发试验区为契机,重点推进台创园规划建设;**年,我区在借鉴、移植区级农业园区开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农业园区向镇村平台延伸,全面启动“一村一园”建设,并结合万顷良田工程,整体推进区镇村三级农业园区建设。目前,我区台创园核心区已初步形成包括现代农业博览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水稻示范园、生物农业产业园、精品蔬菜产业园等功能园区的“一园五区”格局;**农业生态园、**高科技产业园、**花卉苗木园、**休闲渔业示范园等**个镇级园区初步建成;成功建成村级农业园区**个,全区基本形成“一主(**个台创……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洋县贯
溪现代农业园区收储土地2032亩,土地性质已由农业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园区四条主干道已经建成,有机产业中心综合楼、天宁寺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已有8户取得有机双认证的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勉县周家山现代农业园区投入8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入园企业达到35家。今年新引进入园企业4户,投入资金4.89亿元,其中投资3亿元的凯迪生物质能电厂主体工程完工,投资1.78亿元的清波公司茶多酚项目已进入设备招标阶段,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公司万寿菊项目和运通公司经济鱼养殖项目已投产达效。汉台春雨现代农业园区已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220万元,土地流转工作进展顺利,园区8.2公里主干道路基工程、物流中心冷库建设库体工程已经完成,两个万头猪场已完成土地平整120亩,一个已开工建设,设施蔬菜一期工程正在实施,无抗饲料加工厂建设已完成扩初设计。留坝高江现代农业园区已开工建设。
(三)突出优势特色产业,科学制定园区规划。各县区严格按照《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编写大纲》要求,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一方面紧紧围绕优质稻油、生猪、茶叶、柑桔、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汉中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园区集群;另一方面按照产学研一条龙,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注重产业配套,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着力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农业、用现代流通方式做活农业、用现代金融手段做强农业、用现代生态理念做精农业”的基本路径。通过科学规划,反复讨论,共编制省级园区规划方案23个、市级园区规划方案15个。其中:粮油3个,养殖8个(含水产),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9个,茶叶14个,中药材3个、农产品深加工1个。经过积极争取,省上今年新认定和命名我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实现了省级园区县区全覆盖。9月份,我们组织三个专家组,对市级园区进行深入调研,按照园区申报条件和建设标准对园区规划方案和建设单位进行了严格的考核。经园区办认真筛选、专家评估、提交市政府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对符合条件的2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认定和命名。目前,11个省级园区和27个市级园区正在修订完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四)坚持生态循环战略,全面实施绿色标准。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在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绿色标准,以打造朱鹮品牌为着力点,以“绿色、有机”为基本内涵,以先进技术装备为依托,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以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绿色有
机产业。截至今年9月份,全市有124户企业、187个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达到135万亩,其中省、市、县三级园区龙头企业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基地面积达到85万亩,占63%,注册品牌52个。绿色有机产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成为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最为鲜明特色。不少园区创立了猪-沼-菜,猪-沼-果(茶)和种养休闲生态循环模式,对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五)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园区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园区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成立土地银行或土地流转信托投资公司,建立县级土地流转风险调节基金,引导农民自愿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农业园区规范有序流转。目前全市向农业园区流转土地35000亩,已达成流转意向32000亩。洋县贯溪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政府收储机制、白云现代农业园区土地租赁机制、勉县周家山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托管机制、定军山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转让机制、宁强千山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茶园)入股机制、西乡杨河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承包机制、城固大鲵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征用机制为全市土地流转创立了先进模式。
二、强化工作基础,推进园区规范化管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
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园区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加强园区办工作力量,明确责任分工,整合相关资金,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发展活力。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汉中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园区申报条件、建设标准、评审程序、资金监管、考核验收等规范化管理规定,坚持信息公开、公正透明、科学发展的原则,对各县区申报的省级和市级园区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园区规划的科学性。
5.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 篇五
建设情况汇报材料(2011年10月13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下面我就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规划建设情况
(一)规划情况
园区规划总面积55.5万亩,规划总投资27亿元,划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0.5万亩,位于威远镇南郊。核心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发”为目标,主要开展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繁殖、展示、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和科技普及、培训及现代农业观光等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即:科技研发实训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规划占地800亩)、生态农业观光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展示,蔬菜瓜果采摘和农事民趣的体验及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洽谈等工作,规划占地1000亩)、绿色产业加工区(主要从事高原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互”字牌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品牌,规划占地1600亩)和特色作物展示区(主要从事高原特色无公害农作物展示,规划占地1600亩)。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5万亩,涉及威远、塘川、台子、林川、东和、东沟、巴扎、加定、红崖子沟、哈拉直沟、高寨等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5.06万户,21.33万人。示范区以“品种优良化、产品优
质化、生产标准化、结构合理化、管理企业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按照“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依托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间在巴扎、加定、红崖子沟等乡镇建成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优质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在威远、塘川、台子等乡镇20个村建成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年产仔猪2万头,生猪3万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设牛羊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5000头、出栏肉羊3万只。辐射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亩以上,以“承接园区、增强带动、实现一体”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以互助长白葱、荷兰豆等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区10万亩,优质杂交油菜丰产栽培示范区30万亩,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区5万亩,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万亩,年出栏良种仔猪10万头以上八眉猪生态养殖示范区,年育肥2000头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二)建设情况
一是组织机构建立情况。为顺利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县上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17个部门和威远、塘川、台子、林川等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审定和工作指导等。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主管园区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和日常事务等工作。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开发部、科技部、综合部、信息培训部等五个机构,具体负责园区建设日常事务、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为了强化园区自我管理、主动协调、对接市场的作用,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以“园区+企业+基地+农户”为模式,在注重公司融资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农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园区、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格局,明确了责任,密切了关系,促进了发展。
二是建设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94亿元,建成了杂交油菜种子加工包装车间、脱毒马铃薯组培室、网室、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连栋温室以及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以种子亲本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在扶持壮大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等农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青海汉尧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金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杂交油菜亲本繁育、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生猪及仔猪繁育、食用菌菌种生产加工和虫草加工等产业,不断扩大了六大农牧业生产基地规模。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巴扎、加定、哈拉直沟等乡镇建成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以青海介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塘川、高寨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以青海霍普兰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林川、丹麻等乡镇建成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以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以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和
青海八眉猪原种育繁场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互助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以青海浩园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同时,园区积极创新发展运行机制,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园区建设。为使园区逐步走向市场化,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积极构建购销、经营、信息网络体系,通过融资、申报项目等方式,认真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园区各项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园区的发展。
2010年,园区实现总产值5.2亿元,较上年增加2.1亿元,辐射带动区内农户户均增收1308元,人均增收311元,增幅176%。2008年11月园区被省农牧厅和省科技厅联合批复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被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和省科技厅联合命名为青海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先后被省委党校和地委党校命名为党员干部教学实践基地;2010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规划布局和建设“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园区经济发展思路,紧扣“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个定位,按照综合性、超前性、高标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即: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工业化经营为理念,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是以辐射千
家万户为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推广的中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使之真正成为集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嫁接、农业教育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相结合、生态农业建设与观光农业相融合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全省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建设,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生产规模化、运行组织化、经营产业化、作业机械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健全,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两种一猪”产业规模和水平得到提升,成为全县农牧业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园区总产值达到12亿元,园区入驻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以上,区内农户户均增收43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2011年工作重点及建设情况
园区管委会按照海东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建设思路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巩固、提高、服务、增效”的建设要求,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目标,以核心区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做好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招商引资、六大基地建设、科技培训和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等七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园林式、景观式园区。今年计划投资3.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
(一)完善园区规划。按照区域特色更明显、建设方向更明确、内部结构更合理、功能定位更科学、组织体系更健全、目标任务更具体、保障措施更可行的要求,坚持目标长远、兼顾当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园区建设工作思路;按照相关要求,委托青海大学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互助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初稿,并与地区园区建设规划相衔接,重新修订完善了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进行总体规划的整体修编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为今后园区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半年新流转土地1200亩;配套建设日观节能温室喷滴灌设施93套;着手实施园区电力线路改造4千米;完成园区外部道路539米,园区内部道路2.7千米;通道绿化5千米,埋设通讯光缆及设施3.6千米;建成小型管理用房300平方米;基本完成园区科研实训楼项目立项、地勘、环评、土地预审、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招标建设;基本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连栋温室)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投资1903万元。
(三)做好试验示范展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示范和展示。一是室内生产展示方面。建成试验示范棚5栋,草花生产棚13栋,蔬菜育苗棚13栋,食用菌试验生产棚7栋,名特优蔬菜生产棚55栋;新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2400平方米,集中展示特色蔬菜新品种44种,南方树种47种,新技术18项;在274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开展高档花卉苗木生产试验工作,共引进花卉
苗木达50多种5800株;二是室外生产展示方面。建立农作物试验田200亩,特色作物观光展示田200亩,网棚40个,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同时,加紧筹备组建园区专家工作站,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完成投资648万元。
(四)做强六大生产基地。一是在加定、巴扎、塘川、五
十、哈拉直沟等乡镇建了立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二是在塘川、威远、东沟、东和等乡镇建立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三是在塘川镇、威远镇建立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四是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立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五是在东和、台子等乡镇建成仔猪繁育基地村2个,发展养殖户200户;在塘川、台子等乡镇建成生猪养殖基地村3个,发展养殖户300户。六是在塘川、林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村4个,带动养牛养羊户200户。完成投资11960万元。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做好已入驻园区企业续扩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800万元的高原生态园度假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800万元;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枸杞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计划投资400万元的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新引进涉农企业2家:青海省天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开展特色生物资源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企业入驻手续,并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互助威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开展燕麦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1260万元。
(六)抓好科技培训教育。一是积极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目前,完成科技培
训班3期,培训近300人次,投资15万元。同时,认真做好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观摩团的接待工作,累计接待285批次23000多人次;二是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内地对口帮扶单位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的试验、生产、示范等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三是园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目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人次。
(七)搞好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与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和林川、丹麻、东沟、南门峡、五峰等5个乡镇签订1000万公斤(5万亩)油菜籽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谷丰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和塘川镇签订125万公斤(5000亩)出口型优质蚕豆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互助宏博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新建苗木基地600亩、经济林200亩;与青海生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花卉与蔬菜等的生产经营活动,种植草花52万株;与甘肃宏宇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高档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实现收入70万元。
同时,在园区成功举办了“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挂牌仪式和全省科技园区工作现场会,扩大了园区的影响力,为园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园区建设缺乏科技创新鼓励政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企业建设投产工作;另外,由于园区建设时间短,科技人才缺,项目支撑少,自筹资金难的原因,建设进展跟不上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扩大核心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科研、示范、展示、推广、培训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培育支柱产业,发挥园区孵化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管委会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到十二五末核心区面积达到5000亩,示范区面积达到5万亩,辐射区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使园区真正成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园。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继续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方式,切实加快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认识农业高新技术所蕴含的巨大生产潜力,结合产业和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联合,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大引进转化开发力度,重点引进、转化开发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无害化技术等等,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生质的飞跃。建立科研中心,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农、林、牧的种植养殖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培育、引进等多种方式,形成2—4个具有优势的自有的农作物和畜牧养殖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出,发挥其效益,坚定不移的走以设施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现状的路子。
(三)加大企业化运作力度,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涉农的工贸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的基础,对园区产业升级和形成良性产业链至关重要。园区在积极扶持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经营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搜集信息、寻找项目、对接招商等有效措施,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进一步扩大园区原有企业规模。抓住重点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园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全面加快入驻企业的建设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涉农企业2家以上。预计年底完成企业投资1.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
(四)加大吸纳各类资金开发园区的力度,形成多元化机制。单靠政府的扶持投入和园区自身积累投入,已不能满足园区快速发展壮大的需求。为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招商,吸纳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建设,积极采取“上门招商”、“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招商”、“大招商、招大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加大涉农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力加以推进。充分发挥园区特色,打好科技品牌,强化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包装,在争取上级部门科技计划支持的同时,将科技项目包装成招商项目,积极吸收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开发;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把园区优先发展的项目通过推介会、恳谈会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园区内外的企业、客商进行推介,激发他们投资建设的热情,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创业;要强化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企业的产品提档升级和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上下功夫,积 10
极倡导促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学研究机构的联合,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和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内90%以上农民掌握两门以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2-3项转移就业技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针对我县农民总体科技水平低现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每年举办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期以上,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00人以上,逐步提高农民农牧业科技水平;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建立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选派园林、果蔬、畜牧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人员进行学习深造。
(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的主要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上和招商引资项目,竭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眼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到十二五末,努力争取项目55项,总投资达到27亿元以上,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0项,总投资3.5亿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6项,总投资2.2亿元;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4项,总投资10.3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6项,总投资1.2亿元;其他项目11项,总投资9.8亿元。
六、几点建议
(一)由青海大学牵头帮助园区组建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站,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等工作,同时指导园区基础建设,为园区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青海大学在科研项目上予以支持,在园区建立中试基地,并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三)对园区科技人员在青海大学等高进行学习深造,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提高园区技术人员科技水平。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四)在园区挂牌成立青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派送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园区实习。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园区得到实践,也使将园区技术人员与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探讨交流,实现共赢。
(五)青海大学在园区建立创意农业实验基地,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推进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推动我县创意农业的发展。
6.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 篇六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及灞河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x现代纺织产业园区管理办认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同时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要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狠抓入园企业服务,积极谋划园区“十四五”规划,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xx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截至xx月底已完成财税任务xxxx万元;规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增长xx.xx%;工业投资完成xxxx万元;引进内资x.xx亿元,新注册外资企业x家;认证高新技术企业x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
(二)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xxxx年园区共承担重点在建项目xx个,截至xx月底,累计完成投资xx.xx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xx%)。其中,保利林语溪、颐居田园综合体、秦草生态科技示范园、元丰纺织提前完成投资计划及形象进度;五环水刺非织造项目、清凉灞柳、中粮祥云、灞柳四路、正恒家纺项目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xxxx新厂区、东方乳品、十里铺骨科医院迁建PPP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三)全力以赴抓防控、促生产。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园办立即安排干部取消休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建设工地和包抓村、社区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入园企业协调解决消毒液、酒精、测温枪等防护物资,联合人社、科信、建设等部门为企业宣传和讲解相关扶持政策,组织企业员工完成核酸检测xxxx人次。协调金融机构向入园企业贷款共计约xxxx万元,落实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国家补贴xxxx万元,减免标准厂房租赁企业租金约xxx万元,确保了园区企业提前全面复工。
(四)下大力气抓治理、优环境。以迎十四x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开展大擦洗、大冲洗活动,更换沿路立式广告牌,点亮夜间公交车站,打造靓丽园区环境。联合环保督察部门,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小散乱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专项检查工作,指导企业完善资料通过环保部门审核办理排污许可证xx家,协助环保局、铁霾办排查督促涉气xx家企业按照规定落实一厂一策公示牌及操作方案。园区治污减霾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五)强化安全除隐患、促发展。园区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全年开展安全生产例行检查xx次,建设工地、工贸行业企业专项检查x次,开展建设工地安全生产讲座及演练x次,消防专项应急演练x次,消防知识培训x次。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和下沉搜集线索xx余次,召开扫黑除恶和治污减霾工作例会xx次。各在建工地施工有序,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持之以恒抓学习、转作风。组织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凝集加快高质量发展,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共识和动力。认真开展以案促改,聚焦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检查,坚决落实整改。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提升工作实效。
二、xxxx年工作打算
(一)紧盯目标任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五环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中粮祥云项目、清凉灞柳项目、正恒家纺项目建设完成;元丰高新纤维材料应用研发基地项目、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x市灞桥区十里铺骨科医院迁建PPP项目、x东方多鲜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基地建设项目、食品加工园区及应急供应保障基地项目、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开工建设园区形象提升工程项目,启动纺园六路北侧规划路项目,增加园区交通信号灯,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对接协调园区x.xx亩地地铁上盖物业及商业用地招商工作,提升园区商业配套功能。
(三)加大协调力度,支持入园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园区企业服务大提升活动,实行重点项目、入园企业服务“专人帮办制”,积极协助企业完成项目规划、土地、文物、税务关系迁转等手续办理工作。积极对接招商、科信、财政、人社等部门,加大对入园企业政策宣传及扶持力度,为企业争取更多优惠政策。
(四)加强环境保障,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环境。积极开展“铁腕治霾”及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对建筑工地落实治污减霾“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要求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措施要求开展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即查即纠,坚决杜绝治霾不力及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做好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漫天要价、阻挠施工等行为,为企业良好生产运营保驾护航。
7.(园区工作汇报4)(推荐) 篇七
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地处阳泉市西南20公里的冠山脚下,占地9.27平方公里,现有4个社区,共计5950户,18233人。其中水滩社区1878户,5937人,楼房45幢;苏村社区1548户,5146人,楼房30幢,自建房248户;小河滩社区1561户,4579人,楼房38幢;枣林山社区963户,2571人,楼房10幢,自建房690户。
贵石沟工业园区处于城乡结合处,周边农村有冶西、宋家庄、贵石沟、聂家庄、苏村、红岭六个村。
冶西村隶属于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距县城仅7.5公里,总户数865户,总人口22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52人,农村劳动力750人。全村总面积3899亩,其中耕地近309.4亩,人均耕地0.14亩,林地面积1000亩,山地面积2144.6亩,企业占地面积45亩,居民住宅面积4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41300公斤。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21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08元。在经济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达20万元,工业收入达3600万元,建筑业收入达150万元,运输业收入达3000万元,商饮业收入达1863万元,服务业收入达1450万元。冶西村商贸繁荣,市场活跃.粮食,蔬菜交易量大面广,另外有较完备的供电,通讯设施,较发达的客货运输, 冶西村有丰富的无烟煤资源,村里有一座煤矿—鑫源煤矿,现有职工480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收入5250万元,利税1050万元。
宋家庄村位于平定县城南四公里处,距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及207、307国道5公里,与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煤集团五矿矿区东西相邻。交通便利。全村面积4.88平方公里,村居民1400余户,4600口人,其中农民3260人,全村耕地面积1400余亩。2002、2004年先后被阳泉市委、市政府,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09年7月被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确定为“农业林业示范园区”。
2009年,新修建了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可容纳530户居民的朝阳小区、村养老院、朝阳区广场、三面阁广场、水峪沟广场、秋树垴广场,以及20公里长宋白、宋兆两条村路,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做大三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石沟村位于县城2.5千米处,北临冠山,南靠阳光发电厂,西临阳煤集团五矿,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村交通便利,往来车辆四通八达。村总体面积约0.54公顷。共有498户,955口人。由于地处公路两旁,全村拥有的耕地较少,村民们的致富焦点便向其他领域转移。部分村民搞起了汽车运输,有的自营家庭便利商店,还有的村民外出打工……通过种种渠道,村民人均收入年年创新高。2008年人 2 均纯收入为5380元,2009年达到了人均6300元,预计2010年村民的收入将会再创新高。
贵石沟村循序渐进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旧村改造,修建了统一规格的小二楼20套。
聂家庄村地处平定西南冠山脚下,冶西下半区,是阳泉五矿的中心区,全村面积l.85平方公里,共384户,l296口人,党员3 1人,土地l 02.5亩,687个劳动力,现有集体企业2个。道路亮化100%,内维修了文化艺术广场,戏台,络通信已普及全村
苏村位于冶西镇南川河上游,距县城15公里,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433户1064人,全村人均耕地仅有3分。2008年以来,在新—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苏村不仅还清了150万元外债,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上升到近5000元。
红岭村位于园区北部,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0户,378人。
一、园区基本情况
2004年8月,区委、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贵石沟工业园区。
园区占地约7平方公里,现驻大、中型企业26家。其中大型企业4家,即阳煤集团五矿、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兆丰铝冶有限公司、山西京宇磁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服务煤 电铝磁主业的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等中小企业22家。
园区工业基础雄厚,大型企业阳煤集团五矿为园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煤炭、电力、铝冶、磁材等主导产业带动了众多产业兴起,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百业振兴,形成了以煤为主,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多业并举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二、园区发展状况
园区管委会成立5年多来,税域经济逐年递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构建和谐园区营造了一个浓郁的发展氛围。
(一)、园区制度不断完善
管委会成立以来,把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壮大区域财税经济,组织协调园区各方力量,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管委会主要职责;制定了管委会议事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推行了园区企业保护政策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管委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园区规模不断壮大
园区成立以后,管委会办公室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2004年,投资702万元的山西鑫 源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5年,山西恒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阳泉恒宇工贸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6年,引进博凯工贸有限公司和集洗浴、干洗、医疗为一体的小河滩综合服务中心。2007年,引进投资38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项目,现在该项目已经开始生产少量产品并向外出售。2008年,引进钢丝绳项目和煤溜刮板项目。钢丝绳项目是区十大调产项目之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2010年已正式投产,截止7月份产值201.89万元,上缴税金8.34万元。煤溜刮板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2008年完成了该项目的选址工作,2009年引进设备,并修建了厂房,2010年预期目标:试生产。2010年拟建项目 :赤泥催化絮凝剂生产线项目,预计投资100万元。
截止2010年7月,园区产值413444.20万元,上缴税金7499.75万元。
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管理混乱,责权利不统一
按行政区域划分,贵石沟地区是矿区行政管辖区范围。实际上,矿区并不能完全管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作为一个工矿区,主要企业纳税属省、市管辖;兆丰公司、京宇公司和所有的个体工商户,在平定纳税,属平定管辖; 矿区征收管理的税收不足本地区税收总量的10%。由于责权利不统一,市、平定县政府只收税不投入。一切服务、管理、环境治理等社会责任都由矿区和驻地企业承担。企业缴税后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园区管委会受资金和体制的限制无法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发出很多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企业在沉重的社会负担与政府繁杂的周旋、协调中艰难发展。
2、园区自身建设不强
作为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其职能侧重于社会管理,为居民群众服务,园区管委会则侧重于为企业服务。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不健全,园区虽有较好的平台基础,公路、线路、信息、通迅、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条件都已具备,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也不是很大,但管委会既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也没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条件,没有形成“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的直接服务少,企业感受不到管委会的实际作用。
二是管委会没有专人从事园区建设工作。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由办事处主任兼任,所有工作混杂在一起,办事处的事也是管委会的事,管委会的事也是办事处的事,职责混淆不清。
三是工业园区没有统一的规划,企业发展随意性大,几年来企业和居民因采光、粉尘污染等多次发生矛盾,企业受损失,居民不满意。
3、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环保管理部门因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环境保护管理执法的真空和盲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造成污染主体治污措施不力。按照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尽管社区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企业厂区与居民住宅楼只有一墙之隔,环境污染问题仍很严重。
四、园区工作思路
五年来贵石沟工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贵石沟工业园区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成为富民强区的洼地,就必须科学定位,立足长远,现有条件下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管委会建设 通过学习全国先进园区的经验,根据园区的特殊性,科学研究制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方针策略。抽调专人搞园区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园区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管委会各项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尽快理顺贵石沟地区的管理体制,修建管委会服务大厅,把财政、税务、环保、物价、工商在贵石沟的业务权限全部下放,让所有派出机构 为园区经济发展发挥出最大作用,真正为企业开展“一条龙” 服务。管委会从企业入驻、项目建设、操作流程、跟踪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要制定符合园区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标准、责任,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运行、有章可循,从而使管委会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具活力。
二是科学定位,把创新锁定在转型发展上。
聘请专家组对园区的企业布局,包括道路桥梁建设、社区建设、商业、文化、教育、卫生、公安、体育设施、餐饮、体育设施、洗浴、娱乐等社会事业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把贵石沟工业园区规划为高起点、低耗能、无污染、可循环的产业聚集园区。
三是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环保型、生态型产业聚集区建设。
(1)分期搬迁园区内居民住宅。贵石沟工业园区是高污染工业密集区,由于过去没有统一的、长远的规划,企业与居民杂居在一起,经常发生企业发展与居民生存之间的矛盾。建设现代产业园区,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长远规划,将园区内居民逐步搬迁出园区,一方面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可以为园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开 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产生污染的源头,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定势,摒弃“末端处理”的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出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实现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向园区集聚。
园区现有企业中有煤、电、铝、瓷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很有发展潜力,我们要以这些优势产业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存量、扩大增量,做大煤电铝、煤化工、新型材料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争取把贵石沟工业园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煤、电、铝、产业聚集园区。
8.工业园区治安工作汇报 篇八
XXX公安局园区警务室至5月7日进驻以来,认真按照工业园区联防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营建“平安工业区”这个主题,以突出队伍建设为主体,认真落实“群防群治”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治安联防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工业园区联防社会化管理和企业内部联防队伍正规化建设,确保工业园区联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为园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将近期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走访园区企业、以人口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
工业园区警务室自进驻以来,我们走访已经进驻的十六家企业:元哲工装厂、青燕服装厂、卓宏玻璃制造厂、斯克维思、金鹿拖拉机厂、福既汽车等等。并收集企业相关人员资料进行建档管理,对所有入园企业的人员都进行了网内的排查和比对,共对812人的身份情况进行了核实,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现“三逃”人员。
二、以防控网络队伍建设为重点,让联防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工业园区队伍建设,是搞好创建“平安工业园区示范带”的基础,治安联防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业园区的各项安全工作进度,为此,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防控队伍建设突出一个“重”字。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市局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工业园区联防工作,都分别对园区的联防工作进行了指导,警务室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入园的企业和相关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园区人口管理和重点场所管理列为治安工作重点。
二是队伍建设要注重一个“建”字。即治安联防的队伍建设。警务室在摸清了底数的情况下,成立了工业园区管委会治安联防队,调动广大企业业主积极参与,并且与每个企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各企业要将安全工作列为议事日程,必须建立义务消防机构队伍和内保队伍,确保企业内部安全工作落实到人。
三是队伍建设强调一个“联”字。我们在队伍建设中为搞好自身建设,经常与各企业内保人员和保安人员取得联系,了解各方面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内保机构,倾听各家企业的意见,使我们的治安联防队伍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群防群治”
四是队伍建设重视一个“防”字。联防工作重点是“防”字。我们主要是从园区的以前发生的盗窃案件、安全事故、防个人安全,防季节性事故入手,经常不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开展工业园区警务室的法制、安全和消防宣传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灾害事故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确保园区内安全无事故。
五是督促各企业建立内保工作制度。帮助企业完善了《安全保卫制度》、《门卫管理制度》、《治安岗亭车辆登记制度》、《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要物品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依靠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各企业明确2名以上内保人员24小时值班和夜间巡逻,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
六是加强内部安防。警务室做好园区的内保管理,把防火、防盗、防治安事故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对工业园区办公楼的文档室、财务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都配备了防盗门,防火设备,对办公楼关键部位安装了防盗网等安全设施,同时加强各企业技防。督促各企业在走道和院墙安装了红外线监控设备,目前,经工作已经有五家入园企业安装了技防设施并投入了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警务室警力不足,目前警务室虽然安排了三名民警进驻,但实际只有两个民警轮流值班,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根本无法应付,会给园区治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园区的招商工作。
二是工和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业园区目前正处于起步创业阶段,在经费上管委会也是鞭长莫及,工业园区警务室的工作经费也没有纳入市局的年初经费预算中,因此园区警务室目前处于两不管的真空地带,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增加队员人数,不断提高队员的政治、业务水平,建立一支过硬的治安队伍。
2、继续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人口管理工作、重点行业场所管理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积极配合上级公安局安排的各项工作。
4、巩固当前取得工业园区治安联防工作成果,将马场坪工业区作为“平安示范带”,逐步延伸到龙昌、牛场工业区。
【现代农业园区及蔬菜开发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09-17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08-12
现代农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11-21
横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汇报07-01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06-17
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06-23
农业蔬菜大棚补贴政策10-09
调查问卷农业园区11-0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