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24-06-22

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共10篇)

1.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一

《中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读《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感

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读《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感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城市建设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城市规划思想,构成传统的中国城市生态理论。“因地制宜,重视经济,功能分区”的原则就反映在《管子》1中,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形成了自然型城市模式。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一座古代城市是完全按照《管子》的思想进行规划的,但这恰恰更体现《管子》的规划思想中理性,提倡因地制宜的一面。时至今日,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中体现出的人本思想,生态安全仍然对现今的城市研究和规划理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是立足于此,通过对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思想渊源,结构特点,代表城市的研究,浅谈一下对现代中国规划科学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建设;自然型城市模式;《管子》 ;因地制宜;生态安全;

中国古代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城市规划布局方面主要形成三种思想。第一,影响最深远的讲求尊卑,尊重秩序,严格按照礼制的《考工记》2规划思想;第二,统治者热衷的 “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统治者以此来表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必然性;第三,笔者认为对现今城市建设影响最大的《管子》的规划思想。三种思想形成时期较早,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发展,互相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后世均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正是基于由《管子》的规划思想形成的自然型城市模式来探讨其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一.思想来源

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 1《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记载了管仲死后的事情,并非管仲所着,但绝大部分的思想资料是属于管仲学派的,它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成就。2《周礼▪考工记》记的是齐国百工,共记30个工种的作业内容,计为:攻木、金、土、石、兽、草六类。攻木之功分为七种,即输、舆、弓、庐、匠、车、梓。匠人即是攻木之工的一种,它的规定作业内容是:城郭、道途和宫室。

城市规划布局方面,礼制思想却往往成为具体实践的阻碍。城市规划布局不可能完全按照《考工记》的标准化城市平面来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还要考虑城市选址,人文军事,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于是,一种基于理想思维和功能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反礼教”规划思想应运而生。

该规划学说起源于《管子▪乘马》中的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至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午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就是反对用标准化套用模式去进行城市规划。这种规划学说跟《考工记》完全不同,它强调因地制宜,更注重实际,也更为理性化,但是跟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格格不入,所以尽管在思想上更具进步意义,但是并没能受统治者青睐。封建统治者还是更希望根据严格遵循礼教的《周礼》思想或者强调“象天法地”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指导都城规划。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对后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突出意义在于,打破原有封建礼教的制度束缚,开创一种全新的自由的自然型城市模式。这种城市模式是立足于人和自然的生态和谐准则,从城市的功能主义出发,用理性思维确立起来。二.代表城市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不同的建城历程,也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轮廓形态和内部结构。而城市轮廓形态和内部结构往往受地形因素影响,多形成封闭性自然型城市模式,例如明南京(图2-1),清巴县等。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间53年间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洪武元年到永乐十年),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从环境和实用角度出发,顺应自然在城中保留了较多的水面和山丘,并将南唐金陵和六朝建康及东府城尽包在内,形成颇具特点的都城形态。南京城内三大区域的明确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去,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具自然的形态。整个古城的外郭沿着这三大区的用地,并按照山丘、湖泊、河流等地理形势,东北靠近钟山西南麓,北面紧靠玄武湖,把鸡笼山、覆舟山包入城中,西北角直伸到长江边上的狮子山,东南包括秦淮河,于是古城平面自然成为西北角伸出且南部突出的不规则形状。这一屈曲多变、颇不规整的形态和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可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图2-1 明南京平面复原图

3明南京城规划虽然局部布局遵守《考工记》中对于都城规划的礼制规范,但是还是在全局上贯彻了《管子》的规划思想,是古代中国都城规划中典型的自然型城市模式。

三.与《考工记》规划思想的比较

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有如下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3-1),这段话代表《考工记》礼乐体制在都城规划建设中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影响极其深远,被奉为经典。

3资料来源:吴庆州文《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图3-1《考工记》营国制度复原平面图

《考工记》所确立的礼制城邑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想契合,其城市布局的基本思想是“围合城墙”、“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和“对称均衡”。遵循《考工记》建成的城市多形成方正规矩,等级森严,神圣肃穆的独特风格,体现封建礼制约束下的秩序和礼仪规范。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中,都城的建设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所以在都城规划方面,还是多遵循《考工记》中严格的礼制规范,例如隋大兴、唐长安(图3-2)、明北京,清北京(图3-3)等,这是封建统治者宣扬自身统治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必然需要。然而,在地方城市的建设方面,只要在建造规模,建筑形制上不僭越,并没有过多进行礼制方面的约束,所以地方城市多发展自然型城市模式。

《考工记》确立时期,并没有一座都城真的如此建设,反而是越到后世,对《考工记》的遵循越为极致,从唐长安,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这与封建社会后期《周礼》等儒家思想倍受推崇有关。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旧城规划,人文军事,经济发展等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是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完完整整 4资料来源: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按照《考工记》的规划思想进行建设。《考工记》的规划思想所体现的城市布局模式更多是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而做的,而较少从城市的实际状况出发,这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但是对于当今时代,显然还是有较大时代局限性的。

图3-2 唐长安平面布局图 5资料来源:吴庆州文《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图3-3 清乾隆年间北京城平面

1--亲王府;2--佛寺;3--道观;4--清真寺;5--天主教堂;6--仓库;7--衙署;8--历代 帝王庙;9—满洲堂子;10—官手工业局及作坊;11—贡院;12—八旗营房;13—文庙、学校;14—皇史宬;15—马圈;16—牛圈;17—驯象所;18—义地、养育堂

6客观上讲,《管子》的思想更接近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由《管子》的规划思想指导形成的自然型城市模式更符合现在的人居环境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固守礼节,这种更灵活科学的规划思想无疑更具有生命力。四.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聚集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体,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城市的政治因素对其外围形制的影响,而必然要与其实际的地理状况相结合。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块没有任何地形特点的场地可以让你很容易就能规划出想规划的城市形态。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地,受其地理地貌影响,是没办法随心所欲进行城市建设的,6图片来源:郭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这个时候“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城市出于防御要求或者某种象征意义的考虑,常把平面作成圆形;在多江河的地区,多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图4-1);而在多山丘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多依山建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因地制宜”这一城市规划的基本思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堪舆术”,对后世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风水学在古代社会的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图4-1 清代巴县(重庆)平面

《管子》的规划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因地制宜”这方面,其在生态安全方面更具有跨时代的革命性意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应该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和对自然的伤害的基础上,而是要减少对自然的改造,谋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 7图片来源: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第六版)

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一方面应该做到不因城建活动影响自然环境,进而威胁人类自身安全,另一方面环境不会给未来城市带来自然灾害和安全威胁。

现在人在进行人居环境选址的时候,应该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和考虑,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和表面的居住条件,更应该关注该选址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在该选址进行建设对该地区水土,植被,气候的影响,在该选址建设是否有利于居住的舒适性,是否有充足的饮用水源,是否有利于排洪泄洪等等。

《管子》的规划思想体现的是生态安全的理念,贯彻的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传达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发展模式,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还是未来,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五.结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方哲学体系,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表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就是人与自然有机整体统一的思想方法。正是这个哲学思想的核心从根本上指导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即使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已经超过两百年。在这两百多年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世界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长期由中国传统的东方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和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也对中国本土规划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做到的是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可过分崇信,也不可全盘否定,要做到思辨性地吸收,这样既体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又有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研究历史有助于探询事物的发展规律,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自然型城市模式的研究,希望“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呼吁人们多关注当下人居环境的生态安全,重拾“天人合一”的古老东方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 高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建筑论坛,2002 [2] 孙莉,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天津大学硕士生论文,2010 [3] 荣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生态要素,绿色科技,2012 [4] 杨洋,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生态文明下的城市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5] 刘刚,周易思想对城乡规划理念的启示,城市规划,2014 [6]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刘健,浅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 [7] 毛曦,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 [8] 段进,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 [9]朱介鸣,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城市规划学刊,2005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汤黎明,《城乡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

自19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开始, 很多国家, 如美国、德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巴西、新加坡等, 都展开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从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来看, 虽然各具特色, 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 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的总体规划

科学规划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案, 是各国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经验做法。各国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都高度关注城市规划, 特别是城市的生态规划, 赋予城市规划以法律地位,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法在城市建设相关法律中的核心作用, 确保城市规划的长期、持续、有效实施。例如, 新加坡1965年建国后就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 历时4年,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全国总体规划, 为未来30-50年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战略指导;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其以公交优先为最大亮点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 时间跨度从1836年早期欧洲移民进入至2136年生态城市建成, 长达300年。再如瑞典的哈默比湖城、芬兰的维基实验新区等城市,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是规划先行, 利用科学的总体规划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 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

综观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 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是其重要的成功经验。总的来看, 各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都非常重视严格立法。以日本为例, 环境法律体系对于日本的生态城市建设发挥了显著作用。日本于1967年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972年又通过了《自然环境保全法》, 到1993年最终确立了《环境基本法》。除此之外, 日本还先后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化学物质综合管理法》、《建筑废物回收法》、《容器包装回收法》、《家电产品回收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从多个方面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进程。除了严格的法律法令, 公共政策也在很多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 瑞典哈默比湖城利用税收政策———征收交通拥堵税, 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减少交通污染;芬兰赫尔辛基政府利用财产政策的公有导向促进维基市实验新区的顺利建设;巴西库里蒂巴政府积极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参与市政建设, 对私营企业的建设方案实行优选竞标, 既节省了政府的人力财力, 又能够保证城市建设质量。

(三) 具体、现实的阶段性目标

在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 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固然不可缺少, 而要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还必须有明确具体、现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制定具体目标, 以具体项目内容作支撑, 逐步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例如, 丹麦哥本哈根生态城区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设计为:试验区内水和电的消费量分别减少10%、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等。这些目标清晰明确,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够稳步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再如, 美国加州伯克利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 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等等;德国生态城市弗莱堡建设别具特色的项目包括大气环境保护项目、能源利用环境保护项目、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居民区生态环境处理项目等等, 每一个项目都具体明确并有系统的推进措施, 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按科学的轨道稳步推进。

(四) 广泛的公众参与

公众是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保护者,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以及通过制度建设优化公众参与渠道是各国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巴西库里蒂巴市政府为加强环境教育, 专门设立了“爱护环境免费大学”, 经常举办短期环保学习班, 儿童更是市政府环保宣传和教育的重点;库里蒂巴市还开展了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 如垃圾回收项目、公园和绿地建设项目、公共汽车再利用项目等, 使得公众广泛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丹麦哥本哈根则通过推行“绿色账户”、“生态市场交易日”等特色举措,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增进公众对生态城市项目的了解。在德国埃尔兰根的生态城市建设中, 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 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公众能够广泛、深入地参与其中。这种广泛和深度的公众参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有效地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 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我国要实现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 国内虽然也有不少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但总的来看, 很多地方对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甚至曲解, 导致建设内容片面化或表面化, 而当城市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出现矛盾时, 许多地方也往往优先考虑经济增长, 而放松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由此可以看出, 理念的转变是发展模式转变的前提, 要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 科学把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 切实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调控城市建设行为以及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指针。

(二) 要科学构建城市规划体系和法律体系

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法律保障, 是各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 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许多城市规划更注重直接借鉴国外已有城市的经验, 而忽视了从城市具体情况来分析生态发展模式选取因地制宜的符合城市特色的规划模式;同时,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经常出现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两张皮”的状况, 没有建立从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城市建设体系,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缺乏科学、高效的指导。在法律体系构建方面, 我国虽然也出台了许多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严格实施仍缺乏保障。因此, 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进程中, 必须着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不断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 要着力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技术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着力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应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当前,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并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思路, 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我国的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加大, 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的绿色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而且在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 应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重视培养绿色技术人才的培养, 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四) 要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公众参与是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总的来说, 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 公众参与的力度比较薄弱, 一方面是因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渠道也比较有限。因此, 要充分发挥公众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所能产生的巨大功效, 一是要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教育, 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提供生态教育, 普及生态文化, 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 使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自愿加入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二是要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将公众参与贯穿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互动协同的强大合力, 共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构建城市规划体系和法律体系, 着力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法律保障,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景源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 .刘俊娟.生态城市:理论、国外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9) .

[3] .李红星, 张秀波.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4] .王青.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经验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

3.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马尔库塞;自然革命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85-02

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西方一些学者察觉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尔库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自然革命理论是“绿色运动”、“生态运动”的主要理论来源。

一、自然界也是一种主体

马尔库塞认为人之所以能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不仅是因为物本身就是人的关系的对象化,而且物本身也像人同它发生关系那样同人发生关系,也就是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主体。这不意味着自然界自身有其目的性,而是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支持和促进人的解放的力量。可以把自然界这种能力称作或然的或盲目的自由。并且正因为自然界具有这种能力,所以人类就可以致力于补救这种盲目性,用阿多诺的话来说,就是去帮助自然界睁开它的眼睛。

人的解放必须要与自然的解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自然的解放就当作是人解放的手段。为此,马尔库塞做了四个方面的分析:

1.自然的解放可以使它成为人享乐的工具。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主体,实际上是确认自然界存在着感性的美的特征,解放自然则意味着重新发现自然界的这一特性,而这一特性一旦被发现,自然界便成为人享乐的工具。

2.自然的解放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种主体,实际上也是确认自然界存在着促进人解放的力量,解放自然则意味着把自然界存在的这股力量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3.自然的解放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那么自然界会与人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人是没有幸福感可言的。既然自然界也是一种主体,解放自然就意味着恢复其主体地位,在这建立新关系过程中,不但自然获得了解放,人也获得了解放。

4.自然的解放可以培养人的解放的感受力。人的解放以具有一种新的感受力为基本前提,而新的感受力的培养离不开自然的解放,人解放自然,将自然把握为主体——客体,在这过程中,人自身也获得了改造,一种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来了。

二、如何对待自然

1.对自然人道的占有。“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是指“把自然界改造成为符合人的本质(作为类的存在物)的环境世界”[1]。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总要占有自然界,问题在于按照什么原则去占有自然界。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应该全面的发展,所以这里的“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是要人们让自然为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这不仅仅把自然界当作一种材料,当作一种有机物或无机物,而且也把它当作有生命的主体,就是人道地对待物。马尔库塞认为“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比“对自然的人道占有”更难做到。原因是人对自然的支配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人总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些什么,而很少想为自然服务些什么。要改变人类这种对自然的支配意识,唯一的途径是确立自然的主体地位,明确我们同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体同客体的关系,而是一个主体同另一个主体的关系。

3.按照美的法则来塑造对象性的世界。马尔库塞指出:“当马克思讲到‘按照美的法则(即自由的人的实践的专门特征)来塑造对象的世界时,他既不是附带说说的,也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激昂。”这正是我们正确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对自然的征服,就会减少对自然的盲目性、残暴性和掠夺性。

三、现实社会中自然界扮演的角色

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自然界不仅没有成为人类反对剥削社会斗争的朋友,反而成了统治者奴役人类的帮凶。他十分愤怒地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与侵犯,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统治者借助控制自然来控制人。现存制度只能靠对资源,对大自然,对人的生命的全面毁灭而维持下去。资本主义经济的操纵者千方百计地引导人们把攻击本能引向自然领域,去“开发自然”。所谓“开发自然”,实质上就是破坏自然,剥夺自然。当人们在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统治者的操纵下,把攻击本能指向自然界,向自然界尽可能多地索取东西的时候,自然界无情地做出了报复。他说:“商业化的、受污染的、军事化的自然不仅从生态的意义上,而且也从生存的意义上缩小了人的生活空间。它妨碍着人对其环境世界的爱欲式的占有,它使人不可能在自然中重新发现自己”。“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噪声、工业和商业强占了迄今公众还能涉足的自然区,这一切较之奴役和监禁好不了多少”[2]。他把这种人类陷入的困境称为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甚至夸大地认为,自然危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了主要危机。

四、面对生态危机采取的手段

马尔库塞号召人们应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实际,进行一场生态革命,从而通过解放自然来彻底解放人类。为此,他给出了以下建议:

1.避免过度消费。人们肆无忌惮地侵犯自然的直接目的是向自然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生态革命、自然革命首先应在消费领域展开。他认为,在目前工业社会中人们所进行的那种消费实际上是过度消费,它使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正在超过自然界能够负担的界限。他要求抛弃物质上的挥霍无度,与那种“把自己交给商品世界拜物教”的生活方式决裂。

2.改变科学技术走向。马尔库塞认为,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是生态革命、自然革命的中心环节。在当代工业社会中,人们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主要是为了索取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了,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了,而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却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增强责任感,把科学技术从破坏性、毁灭性的滥用中解放出来。

3.缩小生产规模。过度生产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它使技术规模越来越大,能源需求越来越多,生产和人口越来越集中,职能越来越集中,它不仅加剧了人的异化即分裂了人的存在,而且污染环境,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小规模的生产由于规模小,消耗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较轻。

4.维护生态平衡。生态高于一切,维护生态平衡是生态革命、自然革命首要的目标。他号召要保护农田、保护森林、保护动植物。

5.控制人口增长。他认为生态危机与人口过快增长密切相关,称人口增长叫作“不治之症的癌症转移”。而控制人口增长的可行办法就是节制生育。

6.反对军备竞赛。军事集团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对自然界的一大威胁。他主张消除集团间的冲突,实现缓和,要求解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建立无核区、无化学武器区,呼吁从地球上彻底消除军事冲突、军备竞赛,建立国际新秩序。

虽然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在人与自然关系“人化自然”的理论上做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目的论的理解,在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人与自然紧张关系问题的处理上提出的建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启示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演变为“万物之灵”。但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来源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曾几何时,我们在疯狂地对自然进行掠夺,拼命向自然索取,结果是我们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3]在今天,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启示二:建立绿色消费模式。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促进生产,同时也影响交换和分配。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的消费方式密不可分。消费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类要摆脱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必须从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消费模式开始。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更是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又能够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示三: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只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启示四:合理地对自然进行改造。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努力改造、利用自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常常事与愿违。人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虽然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造就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成果,但是确实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我们的饮用水源、空气、土壤受到工业垃圾的严重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大量的动植物濒临灭绝,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等等问题威胁着贪婪的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对自然要合理、可持续地改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2]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英文版)[Z].1972:60.

4.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建立以新闻媒体为主,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全市争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突出成绩,宣传通过争创活动给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及时总结报道创建先进典型和经验,通过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时间安排

宣传活动自9月开始至检查验收结束。

三、责任分工

(一)媒体宣传

1、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今日肥城、肥城政务网开

设争创“水生态文明城市”专栏,定期制作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访谈节目,发布全市创建活动工作动态。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广播电视台。

2、积极开展对上宣传,争取在中国水利报、山东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刊(播)发稿件,对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水利局。

(二)社会宣传

1、在市中心主要交通干道公交站点及两侧路灯广告牌上设置“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广告(时间安排:209月至验收结束)。在在康王河公园(设置、龙山河沿岸、范蠡公园设置大型“水生态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及宣传条幅、在市内建筑施工工地悬挂“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横幅(时间安排:年9月至验收结束)。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2、在新华书店、汽车站、人民会堂、宝盛大酒店、体育场等地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口号。其他有电子显示屏的单位也要在本单位电子显示屏进行宣传。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时间安排:2018年9月至验收结束)

3、在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醒目位置张贴“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在电子屏幕及车载电视播放标语和宣

传片,在汽车站张贴宣传广告或设置宣传栏(时间安排:2018年9月至验收结束),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公司

4、在城区大型商场、超市、商业步行街、主要农贸市场等显著位置设置“水生态文明城市”标语牌、宣传栏或宣传横幅、条幅(时间安排:2018年9月至验收结束),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5、在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栏,门前、楼体悬挂宣传标语、口号(2018年9月至验收结束),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新城街道办事处、仪阳镇政府、王瓜店街道办事处、高新区政府、老城街道办事处。

6、在中小学校内开设节水教育课程,通过墙报、橱窗、专栏、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在中小学校内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7、制作公众对水环境保护和生环境满意度调查表,发放调查问卷到学校师生、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政府及事业单位职工及窗口单位流动人口等各类城市人群。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新城街道办事处、仪阳镇政府、王瓜店街道办事处、高新区政府、老城街道办事处。

5.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五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六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

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但是,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高度体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行之举。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形式相当严峻。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远远超过这两个因素。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全国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社会一经济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内容,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理论创新。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发现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注重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即按照地球生物圈动态平衡的客观要求来调控科技的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以减轻生产活动对 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力推行无污染的生产工艺技术,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真正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包含了深刻、现实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威视中把我了人与自然、历时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并以现实的实践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包含的物质变换概念、节约思想、环境再生产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按照马克思人与自然、节约思想与环境再生产思想,并总结国际国内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和成功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生态建设主要有三大措施,即保护、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

对现有未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进行保护是搞好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要强化全面控制各类经济活动,特别是土地开发,城镇、工矿、道路建设和森林及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的增加和加剧,消除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和“破坏大于治理”现象,这对遏制生态持续退化和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工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快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我国生态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已很好的说明其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马克思生态思想不仅对我国甚至对整个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启示,但我们在付诸行动时,还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从而使我国的生态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应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是改变原有的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的思维模式;二是通过对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改变公民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拓宽公民的生态文明认识渠道,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最后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个人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对生态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提高科学执政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科学执政始终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导,不运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成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目前,我国政府依然以GDP论英雄,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行绿色GDP核算,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摒除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建立经济发展新范式。一要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努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二要发展低碳经济。其次,在生活消费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健康消费方式。我们应当倡导和建立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倡节减的生活方式,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多地转向精神生活。

实现公众参与。重视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重视保障公民和民间组织的环境监督权;重视对公众的环保知识宣传和技能指导。

7.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七

1. 生态基础设施在美国的实践发展

生态基础设施(EI)的概念最早于198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美国第一项大尺度整合生态基础设施的项目出现在1990年的马里兰州绿道规划项目,这使州域生态分析和生态基础设施地图得以诞生。1998年佛罗里达州利用GIS开发了两个州域范围内的绿色网络系统,作为佛罗里达州绿道系统的补充[2] 。2001年马里兰州推行了“绿图计划”(Maryland’s Green PrintProgram),并形成了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评价体系[3]。城市范围内, 2006年华盛顿大学风景园林系与绿色未来研究室共同合作完成了“21世纪西雅图的生态基础设施展望”,规划中提出EI规划的五大网络,作为西雅图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南[4]。2010年后,纽约、洛杉矶、华盛顿、费城等先后推出了以低影响开发为理论支撑的EI规划。其中费城作为美国生态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推进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其政策制定、规划方法及实施策略,对于我国城市设计和绿地系统规划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费城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演进

2.1 早期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东南部,是德拉瓦河谷都会区的中心城市,市区东起德拉瓦河,向西延伸到斯库尔基尔河以西,面积334平方公里。在华盛顿建市前,费城曾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一。19世纪中期,工业的繁荣使得费城迅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大面积自然景观被破坏。工业污水被直接倾倒进流经城市的两条河流,导致了流行病在城市中的大规模蔓延。为了应对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费城于1855年开始沿着斯库尔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建设费尔芒特公园系统(Fairmount Park System)。费尔芒特公园系统如今设有215英里的休闲步行道,是全美最大的景观城市公园体系之一(图1),对费城地区的自然资源保育以及向公众提供休闲空间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费城EI建设的萌芽是2001年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组(Open Space Planning Group)的成立,旨在保护城市现有公园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绿地和开放空间。2005年,市规划委员会完成了第一个EI试点研究,同年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组也得到了宾夕法尼亚自然环境保护署(DCNR)的资助拨款,城市GI规划的建设正式展开[7]。自2009年起,费城已先后出台了八个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的规划,内容涉及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水体治理、可持续能源等诸多方面。

2 . 2 “ 绿 色 费 城 ” 生 态 基 础 设 施 规 划(Green Plan Philadelphia)

在费城市政府的邀请下,自2007年3月起,历时三年,Wal ace Roberts & Todd(WRT)景观规划事务所于2010年完成了“绿色费城”规划(Green PlanPhiladelphia),绿色费城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战略性的、与城市社区密切结合的整体策略,为城市面貌改善和复兴提供了指导框架。

2.2.1目标研讨与制定

在费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费城市政府(City of Philadelphia)、费城水利局(PhiladelphiaWater Department)、Wallace Roberts & Todd景观规划事务所、宾夕法尼亚州园艺学会(PennsylvaniaHorticultural Society)、宾夕法尼亚自然保护部门(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and NaturaResources)和市民代表均参与了规划讨论与制定。其中,市民的参与是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步骤之一,超过2000名市民出席了18个社区研讨会,并提出了市民对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此次规划的建议,最终总结出规划中核心的几个主题应该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新的绿道并和现有绿道联通、改善城市亲水性、增加自行车及行人专用道、更多的植物、增加景观绿地比例、软化硬质基础设施、修订规划政策、鼓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研讨会为费城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明确了规划结构及目标,结得的成果最终被用作制定“绿色费城”(Green Pan Philadelphia)的规划l框架。

2.2.2 前期分析

规划前期利用GIS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了数据收集用于规划前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城市开放空间用地类型、城市绿地服务区域覆盖范围、城市空地分布、两种灰色雨洪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雨污合流及雨污分流)、城市绿色街道的分布以及城市水岸的可达行等。现状调研明确了城市各项问题的重点分布区域,经过分析归纳所获得的结果作为后期规划的依据。

2.2.3 试点实验

规划初期,通过对两个生态基础设施试点项目的施工及研究作为城市范围内建设的前期实验,得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造价及收益等相关数据。实验在费城选取了两个一平方英里的试点,分别位于阿勒格尼/泰奥加(Allegheny/Tioga)和南费城(SouthPhiladelphia)。实验对生态基础设施的造价投入与效益进行了评估,造价包括施工及养护费用,效益包括节约的能源、养护节约的费用(与灰色基础设施相比)、吸收的碳排放量、吸纳雨洪的能力、减少的水体污染等,得出生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效益估算数据。

2.2.4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结构网络

在进行大量规划研讨会得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GIS的调研和实验分析的成果,基于城市的斑块、廊道等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城市公园绿地、空闲用地、步行系统、绿色道路和生态区域的多类型规划。费城的EI规划确定了六大主题类别: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道路及廊道、校园、城市水岸、城市废弃用地及可持续能源[5]。每种主题中的基础设施载体包含各自对应的用地类别,并立足于25年的规划周期,对每个类别提出了直观及量化的规划目标和策略,以指导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包括:(1)城市公共空间: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200英亩公园绿地面积;将城市土地和结构闲置率由10%降低到5%;平均公共空间分配,为所有居民提供平等的使用途径(图2-3)。(2)城市道路:在全市范围内规划1400英里的绿色街道网络;确保所有居民在每半英里的服务半径内都有可达的步行网络。(3)校园:增加100个校园绿化项目,建设雨水花园等生态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教育场所。(4)城市水岸: 将分散的公园用绿道串联,沿着特拉华河和斯库尔基尔河沿岸平均每英里建立两个可达的公共空间点。(5)城市废弃用地:将城市废弃空闲地的比例由10%降至5%,并对其进行绿化改造。

3. 费城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对于我国的启示

3.1生态基础设施规划需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目前我国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还属于城市绿地规划的范畴,属于城市规划进程中的附属规划,并不能真正做到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因此我国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必须提升到新的战略规划的高度,才能体现整体规划制定过程中对于生态保护的前瞻性。

3.2 城市绿地规划中需加入可达性、系统性等指标的评价

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绿地评价指标有包括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绿地面积等,但普遍存绿地分布不均,使用性和可达性差等情况,因此应在考虑绿地量的同时,也应制定开放空间可达性、系统性等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

3.3 生态基础设施的制定需要多部门、多学科之间的共同合作

在费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费城市政府、费城水利局、景观规划事务所、宾夕法尼亚州园艺学会、宾夕法尼亚自然保护部门和市民代表均参与了规划讨论与制定。生态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和各部门的配合,其中群众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更应该多听取群众意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用多学科的综合角度看待问题。

3.4 完善相关生态指标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

国内缺乏相关生态指标的法律法规导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落实。以雨洪管理为例,虽然我国目前对于生态雨洪管理有着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各大城市依然存在“理论一大套,形态老一套”的尴尬局面。因此完善相关法规的制定,对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4. 结语

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不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蕴涵着新的规划方法论。费城的EI规划模式及方法,为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建成区的空间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思路。中国当前面临高强度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日趋加剧,国土及城乡生态安全面临挑战,建设具有前瞻性的EI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海绵城市概念在我国的推进,费城EI规划框架的制定、可持续规划的方法、量化的评价与检验体系,都值得我国城市设计工作者吸纳和借鉴。

摘要:以费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从演进过程、规划方法、规划结构等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费城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和评价体系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8.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八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生態条件和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基本保障,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积极探讨当前规划的内容和要点,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1完善环境政策,抓好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1)做好流域引水工程生态补偿与原水成本测算。将水资源费、污染治理费直接纳入成本测算。补偿费用可以从引水(用水)企业上交的水资源费中列支一定的比例,建立上游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行财政监管,上游专用。

(2)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测算下游政府对上游政府的生态补偿资金额度,从受益的下游地方政府财政划拨的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交由上级政府财政直接转移支付。

(3)省、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生态保护资金,直接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对上游地方政府实行项目支持,推进上游地方政府流域生态保护进程。

(4)积极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可探索研究制定水权分配制度,加快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可选择若干流域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5)尽快出台蓝线规划等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了保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开展,首要任务就是制定立足于地区水生态实际、满足地区水生态发展需要的蓝线规划。为了保证蓝线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关部门要针对河道基本情况开展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还应注重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河道新建、整治、绿化、生态景观建设等工作。此外,加强与规划、交通、城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蓝线规划”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2加强日常管理,优化城市水生态管理机制

(1)全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考虑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结合行政和市场调节手段,构建多样化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生态脆弱区的河湖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等建设和养护,政府水利部门作为主体,在财政支付部分生态补偿费用的前提下,发挥生态补偿基金的支付功能。对于重点河流大型水利工程的水生态保护等,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落实水生态保护责任。

(2)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严格河库管理,实行河库“蓝线”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河长制”,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地下水管理,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完善水法规配套体系建设。

3.防治污染,做好城市水环境保护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以此为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增长。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提升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加大涉水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规范工业企业排污行为。积极鼓励各工业区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评估和验收,促进企业减少污水排放。

(2)推广节水技术,减少污水排放量。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水耗,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减少废污水排放。

(3)推进截污导流工程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截污收集能力。加快推进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配套,加强现有污水排水管网的维修和养护。实施河道整治,清除河流污染底泥,通过生物措施、控源截污等手段,净化河流水质。

(4)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按照“城乡统筹、就近接管、相邻联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升城乡污水处理率和水平。

(5)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提高饮用水安全,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核心,以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水生态体系。通过入河排污口整治、截污导流、河道疏浚等手段减少污染负荷;通过河滨带修复、提高河湖流通性、湿地净化功能等措施,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构筑河流生态屏障;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主体,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充分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娱乐、水环境调节等功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生态治理、河(湖)滨带植被恢复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工程等。

4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水景观建设

依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依托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成果,积极发展融合防洪供水、旅游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以建设规划为先行,以科学预案为依据,以水文化为灵魂,构建一体化的水景观建设。同时,进一步在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湿地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此外,还要积极提高水景观的建管水平,构建湖河相连、城水相依的“水乡”。

水利、市政、文化、研究等部门应联合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挖掘地区水文化,提炼出标志性元素并融入水景观等建设中。将地区传统水文化等地区特色文化都全面融入水景观建设中,使得水生态文明和淮南市之间的联系全面而深入,保证水生态文明不只是在客观上形成水城一体化,而且在当地的人文层面上也体现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特点,使人水和谐发展。

5以区域水文化为基础,建设和完善水文化体系

(1)加强物质水文化建设。对现有水利工程和河库的历史底蕴、人文底蕴、时代风貌进行调查和甄选,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水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重点涉水风景区。

(2)加强行为水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和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水生态文明活动。如采取水文化展览、水文艺演出、水工程参观等,普及水文化知识,弘扬水文化精神。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水法宣传活动,开展集中系统的水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生态文明意识。

结语

我国水资源环境的现状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必须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水资源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相信通过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执法监管的有效实施,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定能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杨炳武.浅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举措[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

[2]李天淳.对江苏省黄河故道水文化和水生态保护的思考[J].治淮,2013(12).

9.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篇九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和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属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湿地的生态需水要求,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是解决向海湿地水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作 者:唐蕴 王浩 严登华 TANG Yun WANG Hao YAN Deng-hua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44刊 名:资源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SCIENCE年,卷(期):27(5)分类号:P3关键词:向海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需水 景观分析 水量平衡

10.自然辩证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篇十

内容 提要: 借鉴国外城市轨道 交通 建设中融资的先例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一些浅见。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融资1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 发展1)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小汽车进入家庭后,仍然实施的是“ 公交优先” 的交通管理模式。以东京和伦敦为例,轨道交通分别承担了86% 和71% 的客运量,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除了发达国家,一些新兴的 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墨西哥城地铁于1966 年动工兴建,目前 已有10 条线路,总长为178 km,居世界第6 位,日均客运量为450 万人次,总运量仅次于莫斯科和东京,居世界第3 位。汉城地铁自1971 年开始兴建,目前已建成7 条线路,总长度为21711 km,到2000 年计划建成8 条线路,共285 km。2)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1)多方出资德国各城市的地铁轻轨建设资金60% 出于联邦政府,其余由州、市政府承担。巴黎 1的地铁建设资金,40% 来自中央政府,40% 由大区政府提供,另外20% 由巴黎地铁公司自筹解决。法国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资金按比例分摊,其中政府33%.企业 以交纳建设管理费的形式分担34%,使用者分担33%,日本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采取国家补贴、地方投资、发行债券、民间集资和地铁公司自筹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在丹麦,市政当局提供全部费用的1/3,运输公司的参股人(包括哥本哈根运输局、丹麦国家铁路和丹麦联邦铁路代理处)提供其余的2/3.。(2)财政税收政策一些国家规定购买交通建设债券的金额不计入当年应税所得,鼓励了市民购买交通建设债券的积极性。在德国,每公升汽油收取1 马克的城市轨道交通税,用于各城市的地铁和轨道交通建设。(3)土地有偿转让政府另一种形式的补偿就是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和开发权。利用快速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从事房地产开发获得资金,这在香港和新加坡均取得了成功。(4)其他还有BO T 方式,BO T 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定合同,由该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一个具体项目,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间内,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该项目债务,并收回投资,协议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曼谷的高架地铁就是由香港华基泰公司通过在泰国的联营公司华荣公司采用BO T 方式进行建设的。香港地铁是以政府划拨沿线土地给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进行房地

产开发和商务经营方式获得资金,政府为支持地铁建设还认购了约85 亿港元的公司股份。3)政策、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的保证美国于1982 年公布了《陆上运输援助法》,改革了原有的税制和税率,使其更趋向合理,增加了建设资金的来源,加快了交通建设的速度。这种将 法律 与 经济 管理、行政管理挂钩,相互紧密配合,适当调整改造的做法,既保证了交通建设的财源,又促进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在德国更有许多法律和规章,如: 地方交通财政资助法(GV FG)、铁路与公路交叉法(Ek rG)、成立德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资助法(DBGrG)、近程公交财政区域分配法(R egG)和德国铁路扩建法(B schwA G)等。这些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前提和投资规模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按其轻重缓急程度做成需求计划,并规定每年都有固定的资金分配给各州和地区,用于兴建和改建近程公交系统,且每年都有所增加。2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1)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长。审视一下我国的城市交通现状,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 问题。2).城市发展迅速。我国 现代 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 农村 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加快。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群和以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巨大城市带的趋势,而赖以运送人和货物的交通基础设施却不能与城

市的发展同步进行,因此造成城市交通运输滞后于城市化的进程。3).土地利用扩大。城市的 发展 必然伴随着周边 农村 土地的利用,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城市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增加了市区的 交通 距离,这是造成交通状况恶化的又一因素。4).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形成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区人口密度加大。加上相当固定的流动人口,使得仅仅依靠传统概念上的公共客运交通即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远远不够。5)公交结构单一且不合理。目前,我国的城市公交基本上以常规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为主,它们的客运量小、速度慢、技术性能差、耗能大、污染也较严重。为了扩大输送能力,只好增加运输车辆的投入,而这又造成道路阻塞,使运行速度下降。投入车辆越多,阻塞就越严重,从而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6).自行车发展过快。由于公交系统已无法满足人们出行的要求,于是大量自行车涌上街道,占用了大量的道路面积,使得本已非常拥挤的道路更加紧张,道路的通过能力降低,公交系统的客运效率下降,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采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造成恶性循环。7).道路建设不配套。道路的发展速度远不及汽车的发展速度,道路设施与交通量的增长不相适应。同时,市中心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城市中心与卫星城镇间的交通不便,没有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依然依靠道路交通,这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是很不协调的,也

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道路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的同步建设被忽略,使得在人员集散频繁的场所,车辆乱停乱放、占道停车,不仅 影响 了市容,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综上所述,这些原因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就成为必然。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 方法北京地铁一线、环线及天津地铁是在计划 经济 时期建设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上海地铁1 号线共利用外资3194 亿美元(以德国政府贷款为主,约占总资额的40% 左右),其余部分地方政府自筹。上海地铁2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三三制,即利用国外贷款约三分之一,市政府承担三分之一,沿线区政府承担三分之一。借鉴国外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方式,我国在今后的建设中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渠道。1).政府财政投资。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应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中最稳定的、最可靠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来源于工商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两项附加费、土地转让金和使用税、迁入人口增容费和铁路建设附加费等。2).土地开发收益。通过转让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使用权或将此土地从事房地产开发,也可获得建设资金,它可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但可靠性不高。广州1 号线已将土地有偿转让作为筹资渠道之一。3).贷款。贷款又可分为外贷和内贷。外贷包括国际 金融 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等)的长

上一篇:写高一生命的价值作文下一篇:成功人士应具备的15种给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