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重点(共8篇)
1.区域规划重点 篇一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获批 率先发展
11重点区域
http://.cn2012年02月21日 03:29证券日报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报记者 夏 青
国家发改委2月20日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
《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区域开发指导方针,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从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出发,进一步强化了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了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努力提高区域开发布局的战略性和政策的针对性。一是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继续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二是推进农产品(11.56,0.09,0.78%)主产区优化发展。鼓励和支持8个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向优势产区集中。三是推进重点生态区可持续发展。对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等5个重点生态区,实施综合保护、集中治理。四是推进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统筹建设好鄂尔多斯(13.20,0.09,0.69%)等8个资源富集区,形成国家能源资源重要战略接续区。五是推进沿边开发区加快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富有活力的边境重点口岸、边疆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边境地区要素集聚高地。六是推进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全面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基础设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同时,国家将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完善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管网;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国家发改委官员解读西部大开发十二五
规划
http://.cn2012年02月21日06:15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务院最近批复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在新的形势下,《规划》有什么亮点?提出了哪些新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规划》明确基本思路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确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新路子。
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把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单列一节,明确提出了要求。
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交通和水利两个瓶颈制约。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提出要加强5大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三农”建设在强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针对西部牧区、林区分布广、面积较大的特点,把振兴牧业经济和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单列两节,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建设任务。改革开放指向更加明确,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突出内陆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五是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
六是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
继续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
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同时,国家将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完善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管网;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西部生态建设重点明确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时期,一是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是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编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三是要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确保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是要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五大举措改善西部农民生活
这位负责人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规划》在优先发展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繁荣文化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任务。
在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主要有五大举措。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是振兴牧业经济。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式。
三是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五是建设幸福新家园,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道路,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推动农村危房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西部地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公里,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我国通往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的重要通道,地缘优势突出。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决定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今后一段时期,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西部地区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边境城镇、重点口岸、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重庆、成都、西安、昆明、南宁、贵阳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积极推动宁夏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闻背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本报评论员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公布了,它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新道路。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瓶颈制约难题,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一手抓好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形成带动和辐射周边发展的经济高地;一手抓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落实好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中央支持与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战略,引导各类要素向西部地区有序聚集,形成共同参与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局面。
2.区域规划重点 篇二
下图为日本1月份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2.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下图为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 完成3~5题。
3.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常年受西风影响
4.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5.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
B.有结冰期
C.水位变化大
D.落差小
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因持续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暴涨, 泰国中部和北部地区遭遇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据香港《文汇报》2011年11月4日报道, 泰国水灾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增至500人, 洪水继续涌入首都曼谷, 曼谷市中心北面一个道路路口被淹, 水深达40厘米。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每年10月至11月是泰国水稻的收割季节。
(1) 描述图示区域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 分析造成此次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3) 湄南河沿岸平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分析该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和此次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产生的影响。
(4) 与莱茵河相比, 指出图示区域河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B 2.C 3.C 4.D 5.C
6. (1) 东南亚各国主要城市大多沿河流或沿海分布, 主要是因为河流能提供水源和运输条件。
(2)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遇到北部山地的阻挡后形成大量降水;泰国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 河流流速缓慢, 泄洪能力不足。
(3) 条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市场广阔 (出口) , 交通 (水运和铁路) 发达, 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影响:洪水泛滥, 淹没大片稻田, 导致水稻的产量减少、质量下降, 同时洪水也会对农田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4) 与莱茵河相比, 该区域河流的航运价值低。原因:与莱茵河相比, 该地区河流上游落差大, 水流急, 航运价值不大;河流中下游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季节变化大, 导致流量不稳定;该流域内经济相对落后, 对运输的需求不大。
二、南亚
读南亚地区图,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 错误的是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B.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D.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2.中国春节时, 印度大部分地区A.盛行西南季风B.盛行西北季风C.是雨季
D.是旱季
3.图示城市与其名称、主要职能组合正确的是A.①—马德里—首都B.②—孟买—纺织工业中心C.③—加尔各答—钢铁工业中心
D.④—班加罗尔—纺织工业中心
读某区域图, 回答4~5题。
4.中印经济合作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合作。
下列关于中印经济合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中国因为有制造业优势, 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
B.印度因为有发达的办公设备制造业, 所以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C.中国从印度主要进口铁矿, 印度从中国进口茶叶
D.印度从中国进口石油, 中国从印度进口牛奶
5.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半岛地势东高西低
B.冬季, 中部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高
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D.甲地为水稻主要分布地区
读中、印、美三国近年来新增人口结构图, 回答6~7题。
6.甲、乙、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A.中国、印度、美国B.印度、中国、美国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7.关于以上三个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A.美国的所有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B.印度城市化发展快,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C.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过程
D.三个国家中美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大中小城市的配置较合理
参考答案:1.C 2.D 3.C 4.A 5.B 6.B 7.D
三、中东与北非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2.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破坏
C.荒漠化
D.环境污染
3.图示地区是世界上城市最早的诞生地, 其主导因素是
A.气候与科技
B.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
C.宗教与军事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4.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安纳托利亚山区, 流经伊拉克, 两河合并后被称为阿拉伯河, 注入波斯湾, 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灌溉水源。
材料二 伊朗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 周围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 中部高原与盆地海拔多在900~1500米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温差大, 雨量少, 且年降水量的75%集中于1~4月, 为冬雨型气候。除高原边缘迎风多雨的山地有森林外, 其余区域主要为荒漠和草原植被。
(1) 阿拉伯河的中游水量比下游水量 (大或小) 。简要分析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补给水源、径流变化特点及各自的原因。
(2) 分析伊朗高原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3) 简述伊朗高原的地形、地势特征,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4) 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 并从技术层面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参考答案:1.B 2.C 3.B
4. (1) 大 补给水源:高山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原因:纬度较高, 山地、高原海拔较高, 冬季有大量积雪。径流的变化特点:径流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小。原因:洪水期为3~5月, 此时气温回升, 积雪融化;枯水期为5月~次年3月。
(2) 温差大:位于大陆内部, 气温年较差大;海拔高, 空气稀薄, 且晴天多, 气温日较差也大。雨量少:地形封闭, 周围有高山阻挡,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深入, 降水少。冬雨型:大部分地区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冬季受到中纬西风的影响, 降水较多。
(3) 地形特征: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势特征:周围高、中部低, 地势起伏大 (海拔为900~3000米) 。地质灾害:地震。成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或答:泥石流。板块交界处, 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大, 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 有高山冰雪融水)
(4) 有利条件: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水源缺乏。建议:运用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用水。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
读非洲某区域图, 回答1~3题。
1.图中E为纳米布沙漠, 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 而最狭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2.F自然带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3.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 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水的流入
4.读某区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同纬度东、西两岸气温差异显著, 为什么?
(2) 开普敦是南非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 是南非第二大城市, 交通运输发达, 有铁路可直达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公路与国内各地相通。分析开普敦港形成、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 分析N地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该地的区位优势。
5.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中乙河流的长度在图示大洲排列第三, 该河流上游段流经山地和高原, 接纳众多支流, 水量丰富, 水流湍急;中游段河道呈向北弯曲的弧形, 流经平原和沙漠地区, 多为低洼的湖沼区, 干流水量因蒸发加强而逐渐减少, 支流较少, 具有干旱区“客河”特点;下游段流经雨水充沛地区, 水量丰富, 支流众多, 有利于航行, 且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河口三角洲。
(1) 根据材料分析乙河的水文特点。
(2) 乙河形成的三角洲是世界上十大三角洲之一, 简述其成因与特点。
(3) 图示北部区域处于由沙漠向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请指出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4) 比较甲地2月和8月降水量及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D 2.A 3.C
4. (1) 同纬度的东、西两岸比较, 东岸由于有暖流流经, 有增温作用, 气温高;西岸由于有寒流流经, 有降温作用, 气温低。
(2) 有利:沿海地区地势低平, 利于筑港;属于地中海气候, 冬季气温在0℃以上, 没有结冰期;依托开普敦, 综合实力强;交通运输便利, 经济腹地广阔;地理位置重要等。不利:冬季沿海地区波浪大。
(3) 适合在N地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畜牧业) 。因为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干湿季分明) , 光热资源丰富 (湿季雨量充沛) ;地形平坦 (土地广阔) ;发展畜牧业比发展种植业更有利于发挥该地的自然优势, 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附近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人口数量多, 经济发展迅速, 对畜牧产品需求旺盛, 市场广阔。
5. (1) 河流水量变化大, 上游干流水量丰富, 中游干流水量减少、水流平缓;河流汛期长;河流含沙量大。
(2) 乙河流入海时, 因流速减缓, 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 (有阻滞河水的作用) , 河水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 逐渐发展成为三角洲平原。特点:面积较大, 土层深厚, 水网密布, 地表平坦, 土壤肥沃。
(3) 主要的环境问题:植被破坏、土地退化 (荒漠化和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该区域处于由沙漠向草原过渡的地带, 生态脆弱;人口增长迅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过度开垦、放牧) 。
(4) 甲地8月份降水多, 平均气温低。原因:8月份, 受赤道低压、西风以及暖流的影响, 降水多;由于降水多, 云量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气温低。2月份降水少, 平均气温高。原因:2月份, 受从大陆吹向海洋的风影响, 降水少, 晴天多, 气温高。
五、欧洲西部
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 (指位于欧洲的四大老牌工业强国, 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 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 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强国。据此回答1~3题。
1.有关德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北德平原土壤肥沃
B.平原面积广大, 种植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
C.南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
D.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家
2.读沿53°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判断图示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堆积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地壳的水平运动
3.有关德国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鲁尔区已经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区
B.德国的新兴工业在逐步向南发展
C.慕尼黑是德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
D.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港口城市
读某区域等压线图, 回答4~6题。
4.甲海域-400m以下海水的盐度比同一深度南北两侧海域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海区, 蒸发旺盛
B.地处海盆, 盐类物质下沉
C.受乙海域下层海水外流影响
D.受红海底层海水外流影响
5.此时图示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6.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图中海峡的存在可能使乙海萎缩成一个盐湖
C.冬、夏季盛行风向完全相反
D.植物的特点:叶厚带刺, 有蜡质
7.读北欧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 并分析其成因。
(2) 比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的气候类型和降水差异, 并分析原因。
(3)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 北欧五国人均寿命为77.6岁, 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世界人均寿命66岁的标准, 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人类长寿的地区之一。根据北欧五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1.C 2.A 3.B 4.C 5.B 6.D
7. (1) 中西部纵贯东北—西南走向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西部沿岸陡峭, 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低平, 起伏和缓。成因: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形成时间较早, 久经侵蚀 (长期受流水、冰川侵蚀) 。
(2) 差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降水丰富, 年降水量达3000㎜, 而东部只有450~750㎜。原因:西坡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为迎风坡,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丰富。
(3) 北欧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地区, 气候寒冷。由于气温低, 人类的新陈代谢减缓, 利于长寿;森林覆盖率高, 空气清新, 水源纯净, 氧分子含量高, 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六、欧洲东部与北亚
读下图, 回答1~3题。
1.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 多山地、丘陵
B.地势低平, 多沼泽地
C.森林广布, 树种丰富多样
D.沙漠广布, 以内流河为主
2.图示国家是世界粮食生产量过亿吨的国家之一。该国有时仍需进口粮食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少
B.人多地少
C.热量不足, 粮食产量不稳定
D.水源短缺
3.图示国家三面临海, 但海运周转量少。其原因是
A.海岸线短 B.经济落后, 运输量小
C.没有优良港口 D.纬度高, 海运价值不大
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被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被景观, 图中甲、乙两种植被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最接近的是
A.1月份平均气温0℃
B.7月份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5.A、B两地区的河流
A.流域气候湿润, 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 冬春季节有凌汛现象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6.读俄罗斯部分地区图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单位:%) , 回答问题。
(1) M处是山脉。该山脉起伏和缓, 试分析其成因。
(2) 俄罗斯东部地带工农业产值低的原因是什么?
(3) 比较图中①工业区与②工业区, 简要分析①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1.B 2.C 3.D 4.D 5.D
6. (1) 乌拉尔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形成时间较早, 长期经受风化、侵蚀 (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 等外力作用影响。
(2) 地形复杂, 气温低, 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人口少, 工业城市少, 多数资源运往西部大城市。
(3) ① (以莫斯科为中心) 工业区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等;不利区位因素是:①工业区资源没有②工业区丰富。
七、大洋洲
读某大陆示意图, 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所处季节与其他三图不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地弯曲的原因是
A.受城市影响 B.受洋流影响
C.受河流影响 D.受地形影响
3.该大陆大自流盆地位于中央低地北部, 地下水通过钻井或天然泉眼涌出地表。该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类型和补给区的组合, 正确的是
A.潜水、西部高原
B.承压水、东部大分水岭
C.潜水、东部大分水岭
D.承压水、西部高原
甲、乙两图分别为某地牧草成长和乳牛牧草需求量随时间变化图, 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降水偏少
C.牧草生长旺盛 D.鲜草供应偏多
5.该地区所在国家以乳畜业为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农产品商品率高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D.最大的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6.一般而言, 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 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多少 B.牧草的数量
C.气候的特点 D.市场的距离
7.读澳大利亚地理要素分布图, 回答问题。
(1) 东澳大利亚暖流对大陆南岸冬、夏两季气温的影响哪个季节更明显?说明判断理由。
(2) 图中P河流一年中有冬、夏两个汛期, 请分析冬、夏季均出现汛期的原因。
(3) 图中P河流下游农业地域形成过程中, 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 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该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4) 从人口容量角度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参考答案:1.A 2.D 3.B 4.A 5.B 6.D
7. (1) 冬季。理由:冬季等温线明显向高纬凸出, 夏季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凸出。
(2) P河流 (墨累河干流和支流) 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 夏季降水多, 所以出现夏汛;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 冬季降水多, 所以出现冬汛。
(3) P河流下游地区属于混合农业, 牧草优良;墨累-达令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为牲畜提供饮用水;适应市场的能力强, 保证稳定的经济收益;附近工业发达的城市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农药等;铁路、公路运输发达。
(4) 地处沿海, 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
八、北美洲
读某区域图, 回答1~4题。
1.世界汽车产业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为汽车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加快了汽车工业发展
D.高度发达的电子工业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湖泊周围的地带性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针叶林
3.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背景的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经济全球化 D.国际格局多极化
4.促使湖泊周围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发达 B.市场需求量大
C.地形平坦 D.灌溉水源丰富
5.根据下列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 全长446公里, 平均宽度16公里, 最大深度1740米, 平均谷深1600米。“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 这是由于河水中夹带大量泥沙, 河水常显红色, 故有此名。从谷底向上, 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 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 科罗拉多大峡谷也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附近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 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是美国西部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开发时期, 其中农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 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
(1) 简要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 列举M地区历史上的开发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并简述其对土壤的影响。
(3) 分析科罗拉多河上游地区的水文特征。
参考答案:1.B 2.B 3.D 4.B
5. (1) 峡谷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 它是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 再是地壳抬升, 最后是流水侵蚀。
(2) 环境问题:滥伐森林和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导致沙尘肆虐, 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会使土壤颗粒变大, 土壤保水性能下降, 抗旱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会使土壤中有机质减少, 肥力下降;大量施用化肥与农药, 会使土壤板结、酸化。
(3) 上游水量较丰富, 支流较多;水位季节变化大, 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较大;河流泥沙含量高;干流、支流多流经峡谷, 水力资源丰富;无结冰期。
九、拉丁美洲
读某国 (甲) 大豆产区在各州的分布图, 回答1~2题。
1.图示①至④州中, 单位面积土地租金最低的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为甲国大豆生产的农事安排示意图, 图中代表大豆收获期的应是
A.a B.b C.c D.d
下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的植被类型分布图, 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读图回答3~4题。
3.①地的洋流是
A.暖流, 自北向南流
B.寒流, 自北向南流
C.暖流, 自南向北流
D.寒流, 自南向北流
4.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 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自沿海到内陆的变化规律
C.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的形成与其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5.读某河流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河流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 根据试题信息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 据国际环保组织统计, 近年来该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 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 试分析其原因。
(3) 图示河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但其运输量比较小, 试分析其原因。
(4) 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图示地区也成为全球关注的地区。请分析说明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1.A 2.C 3.D 4.D
5. (1) 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为地势低平、西高东低、面积广阔的平原。
(2) 森林被砍伐, 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 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进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 河床淤积, 水位抬高, 河流泄洪能力下降。
(3) 地处热带雨林地区, 气候湿热, 不适宜人类居住, 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 运输物资少, 运量小。
(4) 问题:热带雨林的破坏。原因: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十、极地地区
下图为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1~2题。
1.1月份, 有考察队从P地乘船驶往Q地
A.向东北方向航行 B.向东南方向航行
C.一路逆水航行 D.一路逆风航行
2.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几项研究结果表明:乙所在大陆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如果这种现象加剧, 将会造成
A.乙所在大陆补给周围海域的水体增加
B.大气和海水温度升高
C.海平面显著下降
D.乙所在大陆周围海域海水的盐度明显上升
读下图, 回答3~4题。
3.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之巅”, 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在世界范围内, 冰芯研究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青睐, 这是因为
A.提取冰芯较容易 B.极地冰川更新周期长
C.南极环境污染小 D.南极气候变化不大
4.图中甲海域
A.大洋中部有“S”形海岭
B.是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C.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
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5.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A岛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并简要分析原因。
(2)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 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分析“西北航道”2007年夏末第一次自动打开的根本原因。
(3) 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未来B地气流 (极地东风) 变化特点及依据。
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 (1) 特征:由南向北递减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原因:南部受到盛行西风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 降水相对较多;北部受到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控制, 降水少 (该岛北宽南窄, 南部受海洋影响较大。南部西侧沿岸受到暖流影响, 降水多;东部受到寒流影响, 降水较少) 。
(2)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及毁林, 导致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多,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3) 变化特点:气温可能上升, 湿度增大, 风力减弱。依据: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海冰迅速消融, 海水蒸发加剧;极地高气压减弱, 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压差减小。
十一、中国东部季风区
下图中为我国某区域各季节平均降水量 (mm) 。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新疆河谷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该区域夏季降水的类型主要是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3.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冬季易引发旱灾
B.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C.在夏季易引发涝灾
D.在秋季易引发山洪
某湖 (水库) 呈树枝形, 湖中大小岛屿千余个, 流域面积10480km2, 总库容178.4 亿m3, 南北长150km、宽10km, 水面面积达580km2, 湖岸线长度为1406km。图甲阴影部分表示正常情况下的湖区轮廓 (海拔101.6m) , 虚线 (海拔102.2m) 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湖区轮廓线, 图乙为该水库对周围降水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轮廓形状可知该地地形平坦
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势陡峭
C.水库大坝坝顶高度可能为102.2m
D.湖区面积最大时当地农民正播种冬小麦
5.造成该水库中心区域年降水量比周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B.夏季水域增温慢, 大气的上升运动不剧烈
C.准静止锋的影响时间较短
D.地处背风坡, 以下沉气流为主
6.假如某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量为150mm, 三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湖区, 则水库水位将比降雨前上升约
A.2m B.4m C.6m D.8m
读我国某地某种农业活动景观图, 回答7~9题。
7.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灌溉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原始迁移农业
8.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从1980年到2010年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 最直接反映了
A.种植面积扩大, 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提高, 使用小型农业机械
C.科技水平高, 水利工程量小
D.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9.近几年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自然灾害频繁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011年8月, “北雨南高温”的天气格局在我国持续多日, 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读下图, 回答10~12题。
10.图示季节, 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方频繁出现扬沙天气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洛杉矶阴雨连绵
D.黄河干流出现凌汛
1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的是
12.在我国, 雨带移动与副高有关系。雨带移动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1.A 2.B 3.C 4.B 5.B 6.A 7.C 8.B 9.A 10.B 11.C 12.C
十二、中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交错分布的地带。读图, 回答1~2题。
1.图示阴影部分的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是
①湿润 ②半湿润 ③半干旱 ④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为减少图示阴影地区沙尘危害, 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该地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A.大修水利, 引水灌溉
B.平整土地, 保持水土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D.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 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这里降水充沛, 气候宜人, 风景秀丽, 资源基础雄厚, 物产丰富。既有雄美、壮丽的雪峰和冰川, 也有俊秀、迷人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肥沃广袤的草原, 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工农业发展潜力、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共同造就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1) 简述伊犁河谷的地形地势特点, 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 分析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 在山谷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中, 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 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 而阳坡多为草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1.C 2.C
3. (1) 特点:东、南、北三面环山, 东窄西宽,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影响:这种半封闭地形, 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 落差大, 河流由东向西流;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 (北部) 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 (南部) 的风沙入侵。
(2) 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温相对较高, 热量相对丰富;降水丰富, 灌溉水源充足。
(3) 伊犁河谷虽然深居内陆, 但是向西敞开的地形却有利于来自北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进入, 并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所以坡地降水丰富。阴坡温度低, 蒸发弱, 湿度大, 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 蒸发强, 水分少, 只适合草场分布。
十三、中国青藏高寒区
2011年1月, 西藏对尼泊尔贸易总值5966.6万美元, 同比增长90.2%。自“十一五” (2006年~2010年) 以来, 尼泊尔一直是西藏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此回答1~2题。
1.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修建, 增强了西藏与尼泊尔的联系。
拉日铁路东起青藏铁路的终点拉萨, 沿拉萨河南下, 经堆龙德庆、曲水, 顺雅鲁藏布江而下, 穿越长度近90公里的峡谷区, 经尼木、仁布抵达日喀则。拉日铁路全长253公里, 其中桥隧总长115公里, 占线路总长的45.7%。下列有关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彻底改变了西藏西南部地区依靠公路运输的单一局面
B.为藏西南地区的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相对减少了青藏铁路的压力, 增强了其辐射作用
D.加快沿线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2.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建设, 将使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建设提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西藏与内地及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B.西藏成为大西南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C.以产业为支撑,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D.西藏与南亚、中亚国家接壤的地缘优势显现
参考答案:1.C 2.D
3.你的区域是重点吗 篇三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一些区域经理就又该难过了:自己的区域又没被列为重点区域,这注定了新的一年又要在支持有限的情况下“拼杀”。在难过之余,你可否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区域为何不是重点?在“非重点”的条件下,又怎样获得更多的实惠和资源?
理性的总部重点区域选择:唐伯虎如何点秋香?
谭长春
就要做新年的营销计划了,张经理已经对公司的几个区域心中有数,他做了一个新年度市场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对重点区域的选择,就如同唐伯虎点秋香。
张经理的比喻很贴切,唐伯虎能从那么多的丫环中非常准确地点出秋香,除了平常的细心观察与了解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在做决断时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以下的方法,这与张经理选重点区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明星追捧
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当然知道选取一个内外都非常优秀的女子为自己人生伴侣的重要性。明星光环不可抵挡。在这一方面,唐伯虎非常清楚。
所以,如果唐伯虎来做这个重点区域规划,他除了知道最好多选择明星类产品之外,还知道明星确实有其他类型不具备的能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的功能。所以,选择明星类区域,就是做好了战略,选择了高回报。
而作为总部的决策人员,要在全年营销计划中将某一个区域定为重点区域,那就得有这种选明星的眼光。公司的战略再变化,策略再调整,也一般不会调整明星市场。明星区域能成为其他区域的标杆,带来榜样效应;明星区域,能少投入大产出;作为竞争优势市场,能有效抵御对手攻击,避免对手在自己的核心区域捣乱。甚至在公司进行营销改革时,这种区域都有利于进行试验,其内外障碍可能都会少一些,条件更充分一些。
一般地,总部人员在确定重点区域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从公司三到五年战略上了解下年的战略方向,使区域规划与战略方向结合。
2.从业务指标分解看这类市场能做出的市场贡献有多大。
3.先规划出区域结构,从结构中确定需要哪些明星级市场。
4.多方面了解该类市场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否通过充分发挥来符合公司不同方面的要求与期望。
5.了解该类区域的内在“本质”如何,如产品结构、渠道基础、市场容量等,从而使该区域最终能“不负众望”。
二、鸡群中找鹤
唐伯虎能在众多丫环中选出秋香,还有客观的因素,那就是这群丫环确实良莠不齐,良者自然会更突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我们不承认王侯将相有种,但王侯将相与平民百姓的区隔确实存在。所以,重点区域市场确实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能通过其市场表现,看出这个市场正在“鹤立鸡群”。如果它在竞争中已经明显处于优势,我们就不得不选它。
对于总部人员来讲,确立重点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在该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或者在竞争中,我们能得到茁壮成长,能不断地突破对手的封锁、挤压。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好,其他行业也罢,都逃脱不了竞争对手持续不断的攻击,所以,取得竞争优势或者本身具有竞争优势,是现代营销的不二法门。
那么,发现市场的竞争优势通常通过以下几方面:
1.经销商理念、能力与信心,渠道结构的合理性与抵御风险能力。
2.产品销售的深厚基础:消费者基础、历史基础与良性循环。
3.独有的、竞争对手无法克隆与跟进的营销方法、手段、能力、因素等。
三、傍大款
应该说,唐伯虎本身就是一个“大款”式的人物,是不需要再去傍大款的,秋香也不是一个大款或者有大款潜质的人。不过,如果秋香也是大款,那么唐伯虎点了她,是否会更圆满呢?
作为企业规划人员,对重点区域的一些要求——能来钱,来钱快,可能也是最迫切、最合理的。现金流代表市场的销量与货款回笼能力,这个能力强了,会让企业的产品销售终极目标顺利实现。
选了一个好明星,能赢得竞争优势,那么,有一个好的回报是顺理成章的!
总结一下,区域规划人员在这一点上应该是非常好谋划的了,只要将该区域最近几年的销售增长率、回款情况作一下对比分析、增量分析,就能确立这个市场该不该是重点了!
四、“大”有可为
唐伯虎在点秋香的时候,肯定看到了秋香将在自己生命中“大有可为”:知书达礼,能辅助自己有更长远发展;漂亮大方,能体现和加强“品牌效应”;聪明能干,无论做什么,都能有好的表现,当然省心省力了!
而我们在选定重点区域市场时,也需要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这个大,可解释为大份额,即大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一个企业在一个区域里面能占较大的市场份额,就说明企业综合表现优秀。而在你处于优势的市场,对手肯定寻找机会进攻你,你当然不敢轻视这块区域;如果觉得这块区域能帮你打败对手,使你变得更加优秀,那你肯定也不敢怠慢,会将其当作重点!所以,市场份额“大”或者通过努力能成为“大”的区域,常被当作重点。
五、潜力无限,才能发展无限
唐伯虎看好秋香,其实不只是看好她的现在,而更多地看好未来,也就是说,唐伯虎看好的是秋香的潜力,是秋香能给他带来永远幸福与快乐的可能。
所以,区域规划人员选择一个重点市场,看好的应该是这个市场继续跟进、继续发展的市场潜力。这些潜力包括企业竞争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扩张能力、企业品牌塑造与稳固能力、企业的改革成功机会等。要投入就得有回报,企业希望将该市场当作重点市场后,它能带来一种或几种回报。
明智的区域非重点市场的重点操作
唐江华
每年做区域规划的时候,很多区域经理就郁闷,因为自己的区域又没被列为重点区域。其实,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在市场的评估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诸如游击市场、战略市场、重点市场的划分,再大的企业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场列为重点市场,这就必然使得一些区域不能被列为重点区域。
对于区域经理来说,不管他所运作的市场是否为公司重点市场,但一定要是他自己心目中的重点市场。区域经理是靠运作这个市场来确保自己的饭碗的啊!因此,作为区域经理,当自己的市场被公司划为非重点市场后不能气馁,要和经销商一道多想想市场推进办法,争取在非重点市场做出优秀的业绩,以回报经销商并证明自己的能力。
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助大家驱散心中的阴霾:
一、无论如何要取得公司领导的支持
虽然不在公司重点市场之列,但有了领导的支持,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事,领导为市场考虑,一般都会睁只
眼闭只眼让你去做的,这样你就成了“非重点市场的重点市场”,得到的实惠有时并不见得比重点市场少。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做业务也是这样,你跟领导叫得多,多请领导到自己的市场来看看,领导身临其境,对市场难做的感受自然深刻一点,回头拨费用时肯定会有所偏重。
二、要学会事前申报、事后评估
每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形成书面文件报告到公司,让上司充分了解你的想法并认可你的想法。这样的话,就算今后出了差错,也有人共担风险;而事后评估是告诉上司你做完这件事的结果,有了效果,你的下一个报告领导才会批复得更快。
目前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对费用的考核都越来越严格,对问题的责任追究制也越来越完善,区域经理不但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学会对上司的尊重,事先的文字报告让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据可依。
三、要把自己运作的品牌特性琢磨透
了解自己的产品,清楚自己产品的定位,才能想出低成本启动市场的良方。你做的是非重点市场,公司支持无疑没有重点市场大,怎样让有限的费用用在刀刃上是运作非重点市场时要好好考虑的。
同在一个区域市场上,你怎能眼睁睁地看着竞品每年突飞猛进,你和你的经销商像个乞丐一样在市场上讨饭吃?因此,区域经理有时要站在公司的高度看待自己所运作的品牌,拓宽自己的视野,熟悉自己品牌的特性,树立做大做强自己品牌的信心。至少要在所负责的区域市场上让自己的品牌跻身前三名。
四、多借用已有的市场资源
老产品的市场费用节约出来后可以往新产品上用,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借用,能避免老是伸手向公司要费用而被人诟病。另外如促销员、业务员的整合、渠道的共享等都可以考虑。
非重点市场的运作,很大程度上要看区域经理是否能够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能否多借用经销商的市场资源。经销商选择品牌一般会考虑两个最主要的因素:(1)是否为第一品牌。第一品牌可以为他们带货,增强渠道的疑聚力。(2)是否为利润产品。利润产品能够增加获利能力。小企业在非重点市场的运作更多要偏重第二点。让经销商感觉利润非同一般,才能在借用经销商的资源时,经销商没有怨言。
五、学会多做地面促销
重点市场的支持更多是在广告、大型整合推广活动方面的支持,因为这些活动费用比较庞大、敏感,总部一般也不会轻易放权。而一些地面促销活动,尤其是小力度、多频次的促销活动是重点和非重点市场所共有的,就看谁能想出更多的点子、更充分的理由向公司申请了。
大品牌的全国性广告支持和整合推广行动都会比小品牌强。对于小品牌的重点市场,小品牌的地方广告投入一定要多于大品牌,这样对市场的推动会更有利些。但如果是非重点市场,广告投放有限,小品牌就要利用自己船小好掉头的特性持续不断地进行渠道促销、消费者促销来进行拦截,多卖一些是一些,以抢市场份额为主。
六、尽快转入重点市场的行列
重点市场与非重点市场没有不可跨越的界限,如果你的市场经销商配合程度高、市场启动速度快,你就很有可能被划人重点市场行列。因此,如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你的市场表现得比重点市场还要好,你进入重点市场的机会就要来了。
总之,有潜力的市场才能有优先权。我们做非重点市场的区域经理千万不要气馁,要记住做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勇往直前的人才能成功。
(专题文章编号:10117)
4.中国五金机电重点区域流通集散地 篇四
中国五金机电行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产业集群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这种产业集群的效应会更加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落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过程,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从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受外部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扶持。概括地讲,中国的产业集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快速的发展,会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下面让我们通过对中国五金机电行业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五金产业集群区域的简单介绍,了解一下中国五金机电产品流通的走向和未来这些集群地的发展态势,借此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进行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浙江永康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五金产品集散中心,素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之说。近年来,永康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永康五金”(永康有五金机械企业近万家,生产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等七大类20000多种产品,其中1200余种产品出口创汇,五金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被誉为全国区域性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被评为浙江区域品牌,获“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称号。以永康为龙头的永康(含武义、缙云)五金产业带被列入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永康是中国最大的五金出口供货基地、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最大的滑板车生产基地、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永康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中国五金博览会的永康市,依托“中国五金名城”的独特产业优势,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五金制造业基地。永康经济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市场后劲在科技。
“十二五”期间,永康将着力建设中国五金产业核心区,实施五金区域特色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新战略,提升发展五金区域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力争成为浙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另一方面,从地图上看,永康正好位于武义和缙云之间,这种天然的地理格局,催生了三地密切的经济联系。这三个毗邻的县(市),眼下已有五金制造企业15000多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洼地效应”使武义、缙云自然纳入了永康五金经济圈,一个打破了行政区域界线,以“五金”为纽带的产业集群,会使永康在浙中西部产业辐射能力更加突出因为多山少地,永康工业用地一直十分紧缺。当地近年积极携手武义、缙云,发展以永康为核心的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自2001年以来,有近千家成长性较好的永康企业陆续向周边地区迁移。据统计,缙云工业园区70%企业来自永康的梯度转移,而武义的企业有80%来自永康。这种“溢出效应”,并不让永康人忧虑。当地政府提出,引导产业适度转移,探索借地发展,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种重大探索。
据悉,“十二五”期间,永康将积极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力争实现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同时多元拓展企业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债权融资、信托融资渠道,支持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当地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
事业、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以提高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跳出传统五金制造的局限,永康人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重庆大足
大足是“西部五金之都”。大足县全力推进中国大足五金科技城暨大足工业园区产业核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五金创新服务中心、检测中心、热处理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从业人员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占地450亩的五金科技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大足县还建起了五金孵化园,此外,该县还吸引浙商前来投资6亿元建起了五金产业园。通过多年的发展,大足五金形成了以龙水镇为中心,辐射全县16个乡镇、30多个专业村,截止到2009年底,大足县共有小五金生产企业专业户1.2万余户,从业人员11万多人,小五金产业实现总产值6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7.4%;实现市场交易额55亿元,实现交易量130多万吨,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二位、西部第一位。到2012年,这里五金产业产值将超过260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大足五金产品涵盖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船用五金等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并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五金品牌。
大足县加快推进五金物流园建设,力争五金物流业产值达百亿元。大足县已建成了集现代物流、加工代理、仓储管理、商品交易于一体,总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8.2万平方米、物流配送企业达130家的五金市场群,成为了我国西部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商品交易集散地之一。活跃的五金市场群(2010年大足五金市场成交额50多亿元,交易量达130多万吨,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二位、西部第一位。此外,大足五金外贸市场销路广阔,全县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2个,大足五金产品已经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县小五金生产者提供了充足原材料,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市场信息面向全国销售渠道。如今大足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小五金产品集散地,成为重庆市一个响当当名牌。
近年来,大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金市场品牌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方面县委县政府把树立大足县小五金业品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来抓,既引导经营者转变观念、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又为经营者提供商标咨询、注册、转让等服务。目前,大足县已拥有小五金类注册商标247件,占全县注册商标总量33.2%。其,神针(船舶件)、金忠(刀具)商标成为重庆市著名商标,永红、翔锋、庆荣等小五金类商标也积极争取通过著名商标评审认定。
2005年10月,国家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心授予大足县“中国西部小五金之都”称号。市政府为此作出关于促进大足县小五金产业发展决定,全面实施大足县小五金产业振兴计划。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大足县龙水小五金市场群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工作,要求大足县小五金产业以科技为先导,壮大小五金产业规模;努力建立开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市场为载体,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培育知名品牌,使小五金业成为重庆市对外宣传一张名片。重庆市政府还明确指出:今后全市将重点培育8个百亿元市场,大足县龙水小五金市场群其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点。重庆市发改委、外经委、商委等11个部门联手,产业规划、技术创新、融资服务、市场开发、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江苏启东
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部,江苏的最东端,东、北依临黄海,南靠长江,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
目前,启东被誉为“电动工具硅谷”、“电动工具之乡”,是集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电动工具基地,成为启东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近年来,启东以吕四港镇为中心的电动工具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迅速集聚、迅猛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动工具产业链。目前,启东电动工具生产企业有400多家,在国内电动工具界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美誉。
电动工具产业是启东对外开放和经济跨越发展进程中日益兴起的特色产业,也是最具比较优势和出口潜能的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动工具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基地的培育,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电动工具出口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就境外市场开拓、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扶持标准。以天汾镇、吕四港镇、兆民镇为中心,启东电动工具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迅猛发展,已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和延伸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电动工具生产的主产区,占据国内销售半壁江山。
为推进电动工具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启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一是引导企业组建“航母”,打造大产业。(该市江苏鹏达机电有限公司是由原江苏万鹏、南通鹏达、启东鹏成和启东东文等有关企业重组而成,打造了该市第一艘电动工具企业“航母”。企业重组后,根据生产特点,实施配件生产、安装、研发、包装等分工生产责任制,形成研、产、销一条龙,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继鹏达公司后,江苏东成、江苏国强等把组建企业集团都纳入议事日程。)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实施战略扩张,壮大规模,扩大优势。二是做精产品,打造大品牌。为扶持电动工具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该市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不断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增强商标、品牌、质量三大意识。鼓励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电动工具工程技术中心,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围绕产品的效率、重量、寿命等关键指标,突破外观设计、零部件质量、整机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重点加快电池式电动工具和电子控制电动工具两大类新产品开发力度。目前,启东市电动工具产品已有注册商标135个。其中1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6个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12个被认定为南通市知名商标,有11个品牌电动工具被评为南通市名牌产品。“东成”“dca”、“国强”“ace”等商标还在马德里条约国等30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三是内拓外延,打造大市场。目前,该市电动工具出口企业达45家,间接出口企业有60多家。这些企业在巩固西欧、南美、中东、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开劈了北美、澳洲、北欧、非洲等新兴市场。
中山小榄
小榄作为珠三角的一个小镇,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是抓住机遇的历史选择。70年代开始小榄的民用制锁业不断发展,80年代几家主要的制锁厂年总销量达2500万,小榄被称为“南方锁城”。锁具在小榄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小榄五金行业产业集群的基础,随后逐渐扩展至包括锁类、燃气具类、脚轮类、铰链类、金属压铸类、喷涂电镀类、模具类、卫浴制品类、其他五金制品类以及其他五金配件类等10小类较为完备的五金产业链条,并成为小榄的主导产业。
五金产业成为小榄镇地方特色产业,也吸引了一大批五金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集聚。自2000年开始,政府致力于建设和完善五金产业服务平台,包括技术平台、资金平台、销售平台、物流平台和辅助平台等,推动五金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打造 “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产业”的“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
小榄镇从配齐、配好现有产业链条着手,推动纵向产业链条的延伸。前几年,小榄镇产业链条中销售市场和物流系统等环节较为薄弱。镇政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统筹规
划、政策配套”的发展原则,利用小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依托小榄发达工业经济以及周边城镇群的综合资源,立足中山市西北部工业组团,辐射中山甚至泛珠三角地区,决心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小榄镇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镇政府在工业基地内辟出600亩土地作为物流专用地,建设“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工业基地内,在小榄工业大道和中江高速公路交汇处,它紧靠中江高速,毗邻105国道;8分钟可达小榄港、30分钟内可达中山港和顺德港;从该中心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5个国际机场也十分便利。中心按现代物流基地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拥有大型货运中心、流通加工交易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以及信息管理中心等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是目前中山北部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物流园区。),预计总投资约为6亿元人民币。物流中心将为各商家、各大生产企业提供更完善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服务。
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同时,逐步发展若干五金配套专业市场,筹建五金电器配件商务城、金属材料批发市场、小榄家居装配市场、小榄针车市场等。积极建设面向全国、面向周边地区、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以市场带动物流,以流通促进生产,从而带动小榄整个产业集群的扩张提升。
小榄镇从多方面着手构建促进五金产业升级发展的辅助平台。一是出台招商选资、技改创新、创名创优、企业上市等系列政策。通过招商选资使龙头企业与镇五金企业强强联合,在五金行业产生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奖励政策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和上市战略,目前全镇共拥有63个国家和省级的名牌名标,两家企业成功上市。二是在互联网上建设“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网”,开设行情资讯、展会信息、供应商数据库、最新商机、材料报价、五金搜索等栏目,为企业提供产品宣传,供求信息,新技术推介,为客商寻找厂家,为厂企寻找商机。三是成立菊城人才市场,开展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开展人才推荐、招聘、培训、测评、人才资源开发等业务,为企业网罗人才和推荐人才,有效解决了五金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四是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五金产业有序发展。镇政府先后引导和扶持了“小榄五金塑电行业分会”、“小榄印刷包装行业分会”、“小榄建筑装饰业商会”、“中山市小榄锁业协会”以及“小榄商会”的成立和发展,利用行业协会推动五金产业的发展。
浙江余姚
浙江余姚地处长三角南翼,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而作为余姚市支柱产业之一的五金制品产业,则不断呈现出种类齐全、百花齐放的特点。
据了解,余姚市的五金制品品种达到上千种,其中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和不锈钢制品、水暖器材、电剃须刀、标准件及汽摩五金件、铝制品、五金模具等九大类制品都已颇具规模。尤其是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水暖器材等四大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定份额,而且美誉不断。根据当地一则统计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余姚五金制品产业中厨卫及水暖器材、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及制品、五金件等4个产业集群的产值规模超5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达51家,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8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42家。如工量具行业现有重点生产企业几十家,年产值25亿元,主要生产钢卷尺、五金工具等,其中钢卷尺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品90%以上外销,五金工具产量较大,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长城精工 的钢卷尺生产规模已成为亚洲之最(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从生产出具有国际标准的中国第一支双色涂脂钢卷尺开始,到目前为止,生产规模居亚洲之最,垫定了长城精工中国
现代钢卷尺缔造者的地位。长城精工紧随高端科技,推出优质产品,历经近30载拼搏,开发了双色涂脂钢卷尺,水平尺,PVC尺,活扳手等共计140多个种类一千余个规格的系列手动工具。);电动工具行业现有重点生产企业3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8家,年产各类电动工具整机1000余万台及大量零配件,全行业产值近74亿元,整机产品85%以上出口,零配件除供应余姚外,主要与全国整机厂家配套,是全国电动工具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地方产业的不断完善提高,余姚五金制品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五金产业不断沿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零配件到整机和最终产品、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多元化优势产业链和规模化群体结构。如工量具行业中长城精工、蓝达实业等龙头企业每年都要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技改,同时还与国内各专业科研院校长期搞新产品研发,不断更新产品层次,从而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余姚五金制品企业众多,但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分工协作明确,产业链条紧密,配套半径较小,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完善,余姚已有五金制品特色的专业园区4个,即陆埠镇的水暖器材专业园区、电动工具及配件专业园区、河姆渡镇不锈钢专业园区、泗门镇上新屋村剃须刀专业园区,以及一些相对集中的专业企业和市场集群。使企业可依托本市的五金原辅材料的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等,完善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促使产品成本下降,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信息、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山东临沂
在临沂市形成了以“河东区”为中心的五金产业集群。拥有江北地区最大的五金产品交易市场。近年来,河东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五金加工业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把小五金做成大产业,强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河东区素有锤、凿、剪、锯等“小五金”生产传统。民营经济起始阶段,当地“家家丁当响”,刻有独特“沂州”字样的产品远近闻名,涌现出“王麻子剪刀”等一大批名牌。九曲街道独树头村一带曾盛产“沂州刀剪”,过去凭借炉火纯青的工艺,驰名苏、鲁、豫、皖并远销东北三省。享誉已久的河东五金钢材市场,因买全国、卖全国,逐渐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工业带动和商贸兴区战略,将五金制造加工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和两大产业集群之一重点发展、优先培育,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进行引导和推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市场监管,五金制造加工业蓬勃发展,成为河东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区发展九曲、相公、凤凰岭、太平等4个五金制造加工业乡镇,五金加工专业村82个,五金制造加工企业590家,加工业户21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培育蒙凌集团、强盛工具、力士达五金、艾特五金等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21家,年产值过3000万元的企业36家,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企业58家。
随着胶济铁路、火车北站的落成,以产品集散地闻名全国的河东五金钢材市场,2009年实现交易额近20亿元,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业户1500余家,销售范围触及全国。2008年,该区借“一号工程”成功搬迁出钢材市场,加强市场硬件建设;2009年,全面对五金市场改造提升,一举获得“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称号。搭起高台好唱戏,由临沂东立物流公司发起的“中国临沂五金机电交易会”,集市场、展会、物流于一体。
明年,临沂市五金制造产业累计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将达到60家以上,实现产值超12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全力打造中国五金机械加工基地。
下一步,临沂市将把发展品牌经济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鼓励企业创造出
自己的品牌。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重点规划九曲、相公、凤凰岭、太平四个乡镇,同时规划九曲高庄、相公西沈阳、凤凰岭翟店、太平大徐寨等工业园。
广东阳江
阳江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个体、私营经济发达,“阳江三宝”——小刀、漆器、豆豉闻名中外。工业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机电、建材、冶金、制糖、食品、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工业支柱行业。
阳江尤以刀剪而闻名海内外。世纪80年代初,阳江率先全国涌现出一批民营刀剪企业,此后,随着当地国营刀剪企业陷入困境,继而“开枝散叶”诞生一批新的民营刀剪企业后,阳江刀剪业基本转变为全面民营。这些民营企业充分继承“阳江刀剪”传统的技术和经验,推进技术创新,并逐渐导入现代的管理、营销方式,再挟自身的机制优势,从而使“阳江刀剪”再次走向辉煌(若论品牌,声名显赫的有北京的‘王麻子’,杭州的‘张小泉’。若论产业积聚基地,则非阳江莫属了。当然,历史上的“阳江刀”与“王麻子”、“张小泉”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当中,后来居上者并不少见。在传统名牌刀剪中,阳江刀剪的继承和创新最见功力,做大做强这篇“文章”写得最是淋漓尽致,终于从“王麻子”和“张小泉”的光环下,脱颖而出闪亮登场。),阳江一跃成为国内的刀剪产业集聚基地。产业集聚,反过来又给众多的阳江民营刀剪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民营体制和产业优势的互动,成为阳江五金刀剪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作为广东阳江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五金刀剪的年产量占全国的80%,出口量占全国的60%,“中国刀剪之都”名至实归。
近年来,阳江刀剪行业产值一直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成为国内的刀剪产业集聚基地。近几年来,阳江相继获得“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三块金字招牌,“中国指甲钳中心”也从上海移师阳江。现在他们正加紧组建大型集团,欲称霸中国五金刀剪业,并力争创出2-3个国际名牌。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阳江地区数以千家的五金刀剪企业经受了长达两年的御寒、洗牌的阵痛。目前,当地1300多家五金刀剪企业在政府引导下,已达成转型升级的共识。
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介绍说,从2010年至今,全市已超过七成的刀剪企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和市场结构、管理体制的调整,为行业的转型升级“筑巢”。
5.区域规划重点 篇五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社会进步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强调,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摘编《人民日报》
材料2
国务院近年来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它们的实施成效明显。但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使这些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成效,近两三年来,我国又陆续制定了一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些区域规划和文件主要分两大类:中央政府部门为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制定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地方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制定的规划。由于这些地方规划对国家整体发展有示范、实验、带动和辐射作用,国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使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并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明确了这些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这对于在较长时期内指导这些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编《时事资料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4分)
西部大开发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2)结合材料2,试述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6分)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2分)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
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2分)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进入2011年9月以来,我国多省市相继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虽然全国电力装机总体充裕,但与去年相比,高耗能用电量仍持续在高位、跨省输煤不畅通、煤价高位上涨、煤电运输易受极端气候影响、局部地区“硬缺电”压力增加等,将构成今冬电力保障的不利因素。
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就地增加电力供应能力方式外,还要加快将西部大煤电、水电、风电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中部的负荷中心,既可以解决西部电力富余问题,也可以解决中部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实现由“单纯依靠煤炭运输”向“输煤输电并举”的转变,以“就地平衡发展方式”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2
2006年北京市实施“让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工程的核心理念是“资源循环”。这之后,在延庆县2万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政府投资的700多座阳光浴室让村里居民感受到生活的方便。
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延庆的阳光浴室工程、绿色燃气工程均已完成过半,并于2011年7月9日被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2011年4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一文件,每个入选“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县市都将获得主要针对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以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项目的2500万元的补贴。刚刚列入“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延庆县,已经开始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的尝试,并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中国第一个《新能源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材料1、2摘自《瞭望》
材料3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和渤海环境保护汇报,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今年6月4日以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溢油风险点仍未彻底查清,溢油隐患仍未彻底排除,溢油造成的损失仍在调查评估中。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紧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一要督促责任单位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封堵溢油源,认真清理油污,切实减轻污染损害,并重新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要彻底查明事故原因,查清事故造成的危害及损失,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受损各方合法权益。三要吸取事故教训,立即部署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生产检查,全面加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监督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四要全面、准确、及时发布事故处置相关信息,真诚回应社会关切。五要着眼长远,抓紧研究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摘自新浪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试分析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5分)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匮乏,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依赖度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资源需求迅猛增长同国内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同时,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各类生产事故多发,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形成了投入大、消耗高、环境破坏多、效益差的发展方式,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日趋强化。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能源资源的投入巨大且效率不高;第二,受到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分)
(2)试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5分)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根本的途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5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古田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思想,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决议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围绕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和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原则,成功地解决了从思想上保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古田会议精神一脉相承。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题词,高度评价“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确保党的政治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些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摘自《孙春兰在纪念古田会议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在资本主义各国,在没有法西斯和没有战争的时期内,那里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基于这些特点,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地推翻资本主义。在那里,是长期的合法斗争,是利用议会讲坛,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罢工,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那里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斗争形式是不流血的(非战争的)。在战争问题上,那里的共产党是反对自己国家的帝国主义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了,党的政策是使本国反动政府败北。自己所要的战争只是准备中的国内战争。但是这种战争,不到资产阶级处于真正无能之时,不到无产阶级的大多数有了武装起义和进行战争的决心之时,不到农民群众已经自愿援助无产阶级之时,起义和战争是不应该举行的。到了起义和战争的时候,又是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乡村,而不是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所曾经这样做.而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证实了的。
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4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后,党员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党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建设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必须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建党原则的提出.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思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中国共产党早期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当时面临的矛盾、党的自身建设所决定的,是毛泽东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作出的独创性贡献。(4分)
(2)阅读材料1、2,毛泽东提出“走相反的道路”的依据何在,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6分)
毛泽东提出“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原因在于: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第三,当时中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4分)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发展阶段,更是高度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尤其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可能遇到的风险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也是十分清醒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的。我们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2
一个政党的价值观不能靠自我标榜,而要看其政治实践。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其价值观的根本标准。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实践中为之不懈奋斗。党的88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我们党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是为了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美好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明确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在,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展现了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现实追求。这一价值观,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造福人民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正是坚持了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党才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摘自《人民日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9年7月9日
材料3
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和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30年来经济特区党的建设不断发展有力推动经济特区各项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30年来经济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又不断推动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成为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同时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摘自《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2010年9月
请回答:
(1)为什么“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3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视线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容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分)
(2)怎样理解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如何落实这一基本原则?(4分)
6.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篇六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10年),有24个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平均气温13.4℃,交通便利,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该市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长期以来,登封市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煤、电、铝、水泥等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在推动登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呈衰减趋势,综合分析登封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面临枯竭。放在全国比较,优势不突出;而登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蕴藏着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良好业绩,登封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条件培育成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接续产业。
目前登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登封市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
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和河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登封市作为河南省十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特别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普遍遭受重大影响,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立足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封市旅游资源价值高、转化潜力大。一个地区最有效的发展模式、最合理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由他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的。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环境优美,矿产丰富,最主要的资源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矿藏。现已探明的矿产多达41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2个铝钒土基地之一。二是优美的生态环境。登封地处山区,石厚土薄,气候干旱少雨,发展传统农业没有优势,但山区特有的森林资源,使登
封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登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殊荣,为发展生态性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岳嵩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奇观世界独有;嵩山三皇寨风景区,山壁陡峭,岩层竖立,自然风光奇特秀丽。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有人文景观150处,自然景观30余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已发掘出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每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登封市在适当开采矿资源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推动该市经济的发展。
2.以平顶山为例谈谈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再度繁荣的城市。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平顶山因煤而兴,从1957年建市以来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像老天给与平顶山人的特殊礼物一样,惠及几百万平顶山人。中国煤炭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这些名片全是平顶山的。平顶山原煤总埋藏量103亿吨,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已知矿产57种。位于市区和宝丰县、郏县、襄城县交界地带的平顶山煤田,新中国建立后在此开发建设的大型矿区,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27958.6万吨,保有储量202542.9万吨。多为肥煤、气煤、焦煤。煤炭工业是平顶山重要的支柱产业。煤炭资源的长期持续开发在为平顶山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城市。但现在,“一煤独大”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都会出现至少是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经济衰退现象,如果再加上资源使用不合理、大量的浪费、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又会加速这一过程。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现象发生,必须及早规划,实施积极转型战略,以保证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及早发现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确保平顶山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刻不容缓。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包括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以平顶山为例,长期的煤炭开采带动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形成了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的典型“嵌入式”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产煤地区煤炭工业单一发展,加工转化深度不够,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二.资源枯竭问题凸显。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大,长时间、大规
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
三.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回收率低,大部分乡镇煤矿资源回收率更低。由于其它产业发展不足,共生、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由此可见,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是因煤而兴,而一旦煤炭产业拉动弱化,必然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回落,这方面不乏前车之鉴。面对比较严峻的形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产业转型是突破点,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归结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两个方面。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没有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失去了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没有城市功能转型,产业转型就会失去基础,难以成功。
因此,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的互动中,通过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的途径,明确城市转型的思路。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接替产业为重点,建设产业园区;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突出技术改造与创新;强化开放引资,不断推进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处理好平顶山市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园区、搭建平台促进转型
建设新的产业园区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其他省市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既为现有煤炭企业发展接替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建设平台。
2.项目带动、产业延伸推进转型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大接替产业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3.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带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在环境建设上应“软硬兼备”,制定有效的措施,着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用环境吸引投资者,用服务留住投资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国内外资金引来留住,让引进项目落地生根。
4.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经济发展不足。转型进程中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聚集优势资产,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型煤炭企业要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一步消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5.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支撑转型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接替产业必须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战略,转产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坚决制止低水平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节能降耗。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政府、企业、区域
产业和社会五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引导转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资源政策、国企改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的对口争取工作,给予资源型城市积极的支持。资源型城市也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重点,把转型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型煤炭企业实施转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建立产业园区,解决煤炭职工生活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一方面要靠国家及地方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强自身筹融资能力。如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强化招商引资、嫁接合作,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民营经济用活民间资本,学会科学有效地经营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积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7.区域规划重点 篇七
2014 年伊始, 淮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明确6 大重点17 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全力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剑指到2015 年创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目标。
《方案》主要从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体系、集聚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展创新型园区、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6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优势, 到2015 年, 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2.0%,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0%;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等研发机构800 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6%。把淮安建设成为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人才持续涌现、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显著提升、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清河、淮阴、淮安、涟水、洪泽、盱眙、金湖等县区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方案》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激励、强化目标推进和弘扬创新文化等4 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县区以及科技、发改、经信、财政等10 多家部门, 形成了齐抓共管、齐推共进的良好局面。
8.区域规划重点 篇八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生态保护和修复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为恢复重建我国的生态屏障,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我们相继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着眼于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将农林水措施综合配套,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协调推进。“十二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上述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56亿元,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252万公顷,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减少”、“三增加”和“三改善”。
一是土地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积“三减少”。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沙化土地面积减少82.5万公顷,工程区已由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强的加强区变为弱的加强区;岩溶石漠化治理区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6万公顷,石漠化扩展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治理水土流失335万公顷,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减轻。
二是森林覆盖率、草原产草量、水源涵养量“三增加”。4个综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71个百分点,天然草原综合治理盖度增加2.2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产量从6.67亿吨增加到6.86亿吨;三江源地区十年间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水源涵养量增加24亿立方米,增幅达6.25%,上世纪末陆续干涸的近千个黄河源头的高原湖泊再现湖光景色。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农民收入水平、地方生态文明意识“三改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了坡改梯24万亩、棚圈建设1477万平方米、蓄水池和小水窖3万多口、农村能源建设1万多户等。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畜牧业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过樵、滥砍、乱伐、滥牧等现象。在工程建设的引领下,地方爱绿护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对“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这些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综合治理,探索有效模式。各地在工程实施中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坡耕地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多项措施有效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合理布设各项措施,使之形成立体的、相互联系协调的治理防护体系,探索总结了众多有效治理模式。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总结了100多种治理模式,岩溶石漠化治理区也总结了91种治理模式。这些模式都是根据当地土地、气候、物种等条件,研究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南。
二是注重远近结合,转变发展方式。各个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一定就是十年,稳定了各地对于工程建设的预期,坚定了地方推进工程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工程建设在着力解决眼前突出生态问题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三江源地区约有10万牧民放下牧鞭转产创业,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工程区过度利用自然、消耗自然的状况有所缓解,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这些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为工程建设成果持续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三是注重科技支撑,加强工程管理。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容器苗造林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机械化造林应用也大幅度增长,坐水栽植、截干造林、鼠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保证了工程实施效果。同时,工程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综合部门与行业部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资金报账制和管护责任制。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持续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二、准确把握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五位一体”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确立了生态建设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强调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来实施工程建设,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是我国生态建设领域治理思路的一次重大转变,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治理水平和成效的关键和支撑。“十三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二)要密切服务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任务
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区是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区域既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又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生态保护脱贫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也部署了“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任务。各地要认真落实决定和意见的要求,切实将脱贫攻坚作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密切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关系,实现生态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努力做到既让生态好起来,又让群众富起来。
(三)要紧紧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总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总目标,强调要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十三五”时期做好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总目标,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力度,提高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范围覆盖了我国淡水资源最重要的补给地“三江源”,以及生态极度敏感和脆弱的石漠化、风沙源区域,涵盖了全球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全国18片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有11片在工程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滞后。开展工程建设,既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又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支撑,这不仅关系到工程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坚定的决心,扎实有效地推进工程建设,以更大的成绩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全力做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国家批复的相关规划,“十三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到20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内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扩展趋势,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治理石漠化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公里,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基本遏制石漠化土地扩展态势;青海三江源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5—30个百分点,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区治理鼠害草地110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万公顷,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围绕上述目标,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林草植被保护和恢复,治理沙化土地、退化草地和水土流失,探索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要完成“十三五”时期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以国家规划确定的目标为前提,细化分解各项任务,做好实施方案,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加强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沟通、加强配合,共同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整合相关渠道资金,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要充分发挥部门的优势,加强对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科技部、国土部、环保部、建设部、统计局、气象局等也要对工程建设予以积极支持,要将工程区作为生态领域改革的重点,努力实现体制机制改革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各地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工程建设做好再部署和再动员,进一步树立持之以恒推进工程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思路和重点,保障工程建设持续增效。
(二)加大科技支撑,因地制宜推进工程建设
各地要对立地造林条件差、生态脆弱地区的植被恢复、雨水集蓄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遴选成熟实用、简便易学的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科学选择保护和修复方式,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荒则荒的治理思路,防止过度采取人工措施。要坚持封山育林、封山禁牧与人工造林、草地治理并举,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科学高效地恢复林草植被。要因地制宜,以水定量,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生态修复的规模和强度,全面提高生态恢复的质量。
(三)大力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各地要结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工程建设成果的产权登记制度,将治理后的土地、完工的建设项目尽快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做到“不造无主林、不种无主草、不建无主工程”。要完善工程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将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成果管护、生态改善等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要积极配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试点工作,在工程区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予以严肃追责。要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创新产权模式,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参与和支持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当前,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央投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可以预见,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十三五”期间大幅增加中央投资的难度比较大。刚才,有的省在发言中提出了要求中央扩大工程实施范围、提高中央补助标准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困难不小。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入,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撬动和引导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打通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金进入生态领域的潜力,支持通过特许经营等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开发、旅游景观开发、生态种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五)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强化建后管护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0多亿元用于工程建设,3月份已下达了投资计划。但截至目前,仍有个别省份尚未完成投资计划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调度情况看,工程建设进度也不理想,大部分工程建设任务进展较慢。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查找工作的薄弱环节,尽快把工程建设进度赶上来。明年的投资建议计划要抓紧编制、早做准备,要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新要求,抓紧完成工程作业设计的编制和批复工作,做好工程施工的各项物资、人力准备工作,争取中央投资计划下达之后,立即开展工程建设,不误施工的季节。要进一步强化建后管护工作,按照“谁治理、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原则,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结合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工作,将成果管护责任落实到乡镇、到村、到个人。继续推行禁垦、禁牧、禁樵制度,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区域规划重点】推荐阅读:
区域规划实验一08-13
区域规划的类型08-24
城市区域规划论文09-22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规划10-14
重点区域巡查小结09-08
甘肃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108-08
区域销售计划09-09
区域经理竞聘09-25
区域游戏内容10-20
小班区域游戏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