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2024-09-10

《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10篇)

1.《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篇一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美学价值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开始了一个不安定的灵魂的漫游之路。如何对生命好处重新定位?怎样的走路方式更适合于自己高洁的品性?怎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政治的失败使他不羁的性灵开始了新的思考,在“儒”、“道”、“侠”的传统文化思想深刻的影响下,李白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的审美示范。下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梦》一诗的美学价值。

一、诗的形象美

中国的诗歌早于绘画,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给中国绘画带给了肥沃的土壤,很多中国画都取意于诗,或者干脆是为诗作注,描摹诗境。宋代的宋迪,提出了自然景色的八个题材:平沙落雁、远浦归航、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汀夜雨、古寺晚钟、渔村落照。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常见的情境。但是诗本身却是对生活形象的概括,它来自生活,诗歌展现的就是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境。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是形式,是直观的。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李白十分擅长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用他的如巨笔把它描摹刻画出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仅十四个字,却塑造了一幅意境开阔、情意深长的送别画面。在那里,我们似可看见画面中友人渐行渐远,诗人却依然翘首以望的怅然身影。《梦》一诗中也不乏这样的句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运用比较与夸张,写出天姥山之巍峨高耸,直插云霄之势如在眼前,使人不敢逼视。而末句以拟人手法反衬原本高峻的天台山应对天姥,如小孩在作拜倒之势,恭敬之态使人不禁莞尔,也不禁对天姥山产生崇敬之情。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对诗歌中类似的美的画面的赏析,“不仅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发展,开拓人的思维。……从而净化了人的心灵。”(陆一帆在《美育丛书》)这是欣赏《梦》一诗的美学价值之一。

二、诗的情感美

形象的美是种外化,它还依靠于人的主观感受,内化为某种审美情感。审美不单要体会形象之美,更要融合自己的感情构成审美感受、审美决定。这就要求审美者要透过直观、外在的形象去探寻内在的情感。《梦》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那里除了有伫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含其间。结合作者的遭遇,他当时初到长安,带着满腔抱负,也最后能被皇上赏识,青云直上,岂不是雄姿英发,意气风发?而之后群小谗毁,无奈骑驴出京都,一时之间前路无定,岂不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的《梦》一诗在情与景的融汇表达上也创造了美的典范。

《梦》的情感美还表此刻其跌宕起伏的旋律美。李白生性自由,追求解放,因此他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也如朝日,如滔滔逝水,不可阻抑。在诗歌写作上,也是不拘形式,表现其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感情。《梦》起句情感苍茫,意境渺远,仙山之美却渺不可及,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在此语中一览无遗。继而想及尚有天姥可到,情怀顿时激昂不可抑制,连续用四个句子极力渲染天姥山之雄奇高伟。“因梦”成行后,他沉浸于剡溪美景之中,攀登至半山腰,又不由为所见的壮阔景观所激荡。暮雨将至,熊咆龙吟,林栗巅惊,令读者的感情也随之沉郁凝重。至此情感由渺茫而激昂而宁静而高昂又沉郁,已有数转,但作者并不就此收束,继而随电闪雷鸣创造了最瑰奇最绚烂的想象。诗人描绘了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神仙世界,可谓惊心眩目,动人魂魄,情感更是排山倒海而来,难以抑控。但是忽而梦醒,无限寥落,情绪大起大落,起承过渡,全无痕迹。这时诗人的感情本已沉至谷底,似乎再不能昂扬了,但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奇峰突起,一种不卑不屈的巍然正气冲天地而出。《梦》这首诗正是这样把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与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诗的气质美

中国的儒家文化历来注重“温良恭俭让”与“文质彬彬”,而“道”家思想则推崇修身养性,因此“弱美”、“静美”则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相对的对“力美”、“壮美”的追求与表现则显得较为薄弱。就女子形象而言,从《诗经》中“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到汉乐府中“纤纤作细步”的刘兰芝,到杜甫《丽人行》中“态浓意远淑且真”的杨贵妃,到现代“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无不是娴静温柔的。从琴棋书画”的文化传统的深入人心,到对名士风流的景仰,到对家庭和美、田园理想的追求,无不是寻找一种人生宁静境界。诗歌的气质追求与文人的文化心态的深层结构是适应的,李白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的诗当然也会打上这种文化品格的烙印。《梦》一诗,虽然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与昂扬气势,但其最根本的气质却是沉静、飘逸的。经历了政治大失败的李白,对人生作了深刻的思考,最终他认识到在一个不正确的时代里,个人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他所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反抗便是蔑视权贵,鄙薄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拟古十二首?其九》)他决意“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对“弱美”、“静美”的追求,不免有消极的嫌疑,但对一个时代中的人物的评价应站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来评析,过高的要求显然是不客观的。而这种文化品格对社会的安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浮躁的时代容易滋生急功冒进的情绪,这对于和平社会来说未必是好事。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弱美”、“静美”的文化品格能够透过抒发忧愤郁悒,从而冲淡个人不幸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更为人的伦理构造带给了美的表现形式,构成儒雅、沉静、含蓄、飘逸、从容、开阔的优美气度与风格。这也是欣赏《梦》一诗时所能看到的审美价值。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是为提升人的素质服务的,在欣赏《梦》一诗时,对形象美的鉴赏,对情感美的把握,对诗气质美的定位,都有助于我们自身素养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挖掘《梦》一诗审美价值的好处所在。

2.《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篇二

一、真实的想象:作者自我意识的现实观照

梦境很多情况下是现实的反映。 当梦被引入文学作品时,它就必然经过作者理性思维的加工和过滤,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梦境必然具有作者强烈的思想倾向性,直接或间接透露出作者的自我意识。

以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为例,它是一首记梦诗,是诗人自我意识的直观呈现。自我意识是人类对自我及人类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常常被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二是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三是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在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首诗中,自我意识主要是指第三个层次的内容,表现为诗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早在开元十五年 (727),时年二十七岁的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直到四十二岁时才被征召入京,异常兴奋的他 “仰天大笑出门去”,并发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但是到了长安,只做了小官。整天无所事事, 甚感仕途高升无望。在翰林院同事的谗言之下,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的由布衣而卿相的理想完全破灭。

历史来了个惊人的轮回,只不过再次回归山水的李白遭受了心灵的重创,他对山水的迷恋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谪仙李白“一夜飞度镜湖月”, “身登青云梯”,倾心欣赏天姥山上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的壮美景象,静悟山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清幽意境。得知谪仙驾临,住在“金银台” 里的“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迎接场面盛 大 : “ 霓为衣兮 风为马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梦境中,诗人用想象的方式寄情山水,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在人间难以获得的被赏识和欢迎,这不正是谪仙意欲大有作为而不得的自我意识的真实呈现吗?

二、奇妙的构思:乌托邦的建构与幻灭

《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思路清晰,主要由入梦缘由、入梦仙游和梦醒抒怀三部分组成,但构思奇妙,每一部分都与梦息息相关,每一部分都蕴含着诗人的真实欲求。

在入梦缘由部分,诗人先荡开一笔写“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则为梦游天姥山做衬托,同时暗含了诗人寻仙的意向。瀛洲难求 ,天姥可睹,而且气势恢宏、壮阔。进入梦境,诗人似乎进入一个光怪陆离、堪称乌托邦的神奇世界,这里声、色、光、影俱全。月光皎洁, 镜湖如镜,映射在飞赴天姥山的诗人身上,似乎人飞行在平静的湖面。到达剡溪,渌水荡漾,不时传来凄清的猿啼声。还未见仙,就有清幽的仙境,引得诗人早早地“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一路上,奇花异石欣赏不尽,不知不觉已到傍晚时分。忽然,又传来“熊咆龙吟”般的泉水声,颤栗着层层峰巅,久久回荡在深幽的山林里。走着走着,一山之内竟然气候不齐,云层变黑就要下雨,水波动荡烟雾升起;电光闪闪,雷声轰鸣。诗人终于来到洞天仙府,石门訇然中开,住在日月照耀的“金银台” 里的众位仙人盛装相迎谪仙。这样的境界是诗人在现实世界里没有观照过的,但是他一直有着这样强烈的诉求。在这个梦游世界里,诗人用他的豪情和文学才华建构起其意象中的乌托邦。

面对这种壮观、盛大的场面,诗人何曾在人世间经历过?他忽然惊起,回归现实。梦中的仙境全无,只有冰凉的枕席相伴:乌托邦幻灭。梦中的美好感受与现实生活中被赐金返还的凄凉遭遇,与诗人悬壶济世的理性需求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惋惜之余,诗人不由生发“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慨。清醒但已饱受心灵摧残的李白,直接将戕害他美梦的罪魁祸首列为愤恨的对象,他强烈地发出与权贵们决绝的誓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方向,“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只有在名山的神游中才能与乌托邦再次遭遇,诗人内心的痛楚可见一斑。

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探微 篇三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探微

一、梦境解析

关于梦境,亚里斯多德有个很简短的定义:“梦是一种持续到睡眠状态中的理想。”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也说“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梦中,诗人穿上东晋诗人谢灵运特制的登山木屐,沿着云梯一直攀上去,听得见空中天鸡鸣叫,看得见海面升起的红日。山路千回路转,刹那间暮色降临,耳畔但阉熊咆龙吟,惊魂甫定,忽然霹雳一声,山岳崩颠,天门大开,一个神仙世界呈现眼前。“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体现的是梦境中的森严恐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之门打开时,令我们大开眼界,融视觉、听觉于一体;“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对天空的描写,活脱脱的一个神化皇宫。若不是在梦中,恐诗人无论如何驰骋想象,也难以捕捉和描绘如此壮丽、如此飘渺的场景。那种大胆的想象、奇妙的构思,本身就具有梦的特色,可以看出梦作为一种特别的精神现象与感情产物,在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便成了文学,便成了展示心灵世界的“天窗”。

对“湖月、渌水、清猿、云梯、花石、海日、天鸡、叠岩、岩泉、天雷、天门、天境、天仙”一系列景物的描写,变幻非常迅速,一步一景,步步变幻,奇幻不定。写出了做梦的人对梦中经历的事物的恍忽,虽然诗人描写梦境的笔法是真实的,但更显出梦境的迷离恍忽、虚幻。作者写出了做梦的人对梦中景物飘忽不定的真实感觉,而显示和突出的却是梦境的虚幻。虚幻的东西肯定是会破灭的,“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破灭了。“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通过梦境在精神上摆脱了尘俗的桎梏,完成了自我回归、自我精神家园的回归。

二、象征解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诗人在诗篇的一开始就试图告诉我们,海上瀛洲烟波浩渺、遥不可及,是无可捉摸的,是难以寻求的。古代传说中东海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山,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幻想可以找到长生不老药的神妙所在,因此,也常常代表着中国人向往的、但常人又难以追求到的或实现的梦想。然而,“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在诗人眼里,天姥山虽然在想象中“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但和仙山瀛洲相比,却是可攀登、可欣赏、可观照的对象,也是可追求的理想,可实现的抱负。瀛洲好比是人的幻想或空想,神秘而无从接近,天姥山却象征着人们现实的理想和愿望。幻想或空想是指违背客观规律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而理想则是合理的会实现的想象,是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因此,梦游天姥山实际上就是诗人在现实中报国无门、备受打击的心理的一个相反的投射,在梦中攀登理想的高峰,在梦境中体验追求理想的惊惧和快乐。

因此,诗人梦游天姥山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人们攀登理想高峰的隐喻。在攀登理想的“天姥山”的过程中,诗人先是在月夜下飞度镜湖,明月照耀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诗人的影子 ,送他到美丽的剡溪。这种充满期待和向往的心境和人们在追求理想的最初的那种兴致勃勃、轻松愉快、意气风发、充满激情的心境是一致的。诗人在梦中摆脱了现实的沉重,向理想进发了。然而人们在追求理想之初,往往背负着命运的艰难和处境的窘迫,体味着人生底层的悲欢和愁苦,因此在诗人眼里,渌水荡漾,清寒凛冽;在诗人耳里,清猿啼切,清苦悲伤。追求理想的过程终究是美丽的、使人陶醉的。在向理想奔去的时候,一切在眼里都是新鲜的,富有生机的,有一种微醺的甜蜜。正如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所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整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因此,怀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浪漫理想的诗人登上了人生理想的台阶。

三、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充分运用想象,借用神话故事,进行虚构,用极度的夸张以虚写实,塑造了想象中的天姥山压倒五岳、睥视赤城、屈服天台的高大形象和梦幻中的神仙世界。又与某些具体景物交融在一起,作夸张的描写,塑造幻想中的形象,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诗中写熊咆龙吟,雷电霹雳,空中楼阁,霓衣风马……把幻想场面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正是靠着成功的夸张才使这首诗形象鲜活,顿生光辉。杜甫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决非溢美之词,而是十分恰当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不是为写幻想而写幻想,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主旨服务;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是为了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醉心于神仙世界的遨游,正是为了反映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贵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像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亮。对想象中瑰丽奇幻的仙境的铺张描写,只因在这盏聚光灯照射下,才愈益显得光彩动人。

由于诗人想象丰富、夸张合理,所以梦境写得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亦真亦幻,读者从中既可见到现实社会的冷酷可憎,又可感到神仙世界的美妙、可爱,还可体察诗人追求生活理想与政治理想的主观情感不露痕迹地蕴藏其中,令人惊异叹服。整首诗形式自由纵逸,句法参差错落,语言流丽自然,风格雄浑豪放,充分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李白为人豪放不羁,有仙风侠骨,作诗也喜爱天马行空,豪迈情逸,不受格律束缚,不事雕琢。诗句的长短多少、节拍的舒疾缓急,全是依据诗人自由奔放的感情起落变化而定,做到了兴到笔随,言随声出,声情并茂。气韵天然。所以前人说:“太白宗风骚,薄声律”,“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亲,以俊逸高畅为贵”,“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亦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神思飞扬,挥洒自如,乃我国诗歌之珍品。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风代表作之一,历来各种唐诗选本或李白诗作选本都将此诗收录其中,这首诗想象丰富、意象奇特,意境雄浑,变幻莫测,历代诗文名家多有评述。题中虽有“留别”二字,但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人们在分析这首诗,都认为神奇瑰丽的梦中仙境是李白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讽。

参考文献:

[1]王峰.语文(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2]张红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象征解读[J].镇江高专学报,2012,25(2):14-15.

4.《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赏析 篇四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最有代表性的名篇之一,诗中豪放飘逸,卓尔不群,始终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傲岸之气。那么,李白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其傲岸的个性和浪漫的情怀呢?

(一)独特的形象描写。一般的“留别诗”或“赠别诗”,大都抒写离愁别绪,充满着惜别感伤之情,就是李白本人的留别诗有些也写得比较平直,只叙离情别意,但李白这首留别诗,完全突破了平铺直叙的传统方法,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方式来构思全诗,表达自我形象。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以至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一入梦,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一个“飞”字,就足以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看仙境如此美好:烟雾缭绕,幽深无底,日月辉映,金碧耀眼。群仙列队纷至沓来,他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龙虎为之奏乐,鸾凤为之驾车,欢歌曼舞,兴高采烈。诗人置身其中,与群仙欢聚,与神灵默会,世俗的名僵利锁忘却了,人间的私心杂念褪尽了,只剩下人间没有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是诗人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在人间活得很累很苦而且倍受压抑的李白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界找到了解放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说这首留别诗不同一般,就是特殊在诗人借求仙访道的自我形象不仅倾泻了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而且告诉鲁东的朋友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二)独特的感情表达。诗人感情的表达常常是爆发式的,一旦爆发,往往一气直下,惊涛千里。而这首“留别”诗的感情表达则一波三折,瞬息万变。诗歌起句就写瀛州之美渺不可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一览无遗,郁郁不得志之情溢于言表。继而想到还有气势雄伟的天姥可到,情怀顿时变得激昂不可抑制。梦游时,诗人沉浸于剡溪美景中,着力为我们描述一个奇特瑰丽的神话之境。愈是对其铺张扬厉,施以浓墨重彩,愈表明诗人追求热切,赞颂热烈;梦中仙境描述得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深,这时诗人的感情本已沉至谷底,悲感至极,似乎再不能昂扬了,但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奇峰突起,一种不卑不屈的浩然正气冲天地而出。是啊,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现实是让诗人愁苦,可这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愁中自有一段名士风流。现实可以挫伤他,但是决不可能打败他。他把来自现实压迫的伤痛化成了诗歌中的流水,让他纵情地奔涌出去。

(三)独特的夸张想像。李白生性自由,追求解放,在诗歌写作上,自然也是不拘形式,创作时常常“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诗中写“天姥连天向天横”,仿佛连天姥山恣睢狂肆的个性也写出来了。实际上天姥山不但不能“势拔五岳”,而且诗中提到的天台、赤城与之相邻,同属仙霞岭支脉,从高度看,当首推天台,从形貌看,当推赤城,天姥既无天台的高峻,也无赤城的壮丽,显然李白以大胆改变了原型的想象对之进行了夸张描写。诗人用胸中的豪气使得超凡的.自然意象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再来看诗中对梦境的描写,从谧静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曲折迷离、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境界愈转愈奇,愈幻愈真。最后由梦境幻入仙境,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但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诗人不是为想像而想像,诗人夸张想像仙境的美化,恰恰是为了暗批现实,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之愤。诗人想像夸饰,神化仙境,正是表达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心声。

5.李白诗词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五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

越人(3)语天姥,云霞明灭(4)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6)。

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一作“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7)。

我欲因之(8)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9)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10)。

谢公(11)宿(sù)处今尚在,渌(lù)(12)水荡漾清(13)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14),身登青云梯(15)。

半壁见海日(16),空中闻天鸡(17)。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8)。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19),栗深林兮惊层巅(20)。

云青青(21)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

列缺(22)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23)。

青冥(24)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25)。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26)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27),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28)惊起而长嗟(jiē)。

惟觉(jué)(29)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1)。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32)。

安能摧眉折腰(33)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选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745年,他将由东鲁(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国首都,也是魏晋第一大都会。

(4)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

(5)天横:遮住天空。横,斩断 。

(6)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7)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

(8)因之:因,依据。之,指代前段越人的话。

(9)镜湖:绍兴城北镜湖新区。

(10)剡溪: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

(11)谢公:指魏晋绍兴贵族兼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

(12)渌:清

(13)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谢公屐: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半壁见日海:(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17)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得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龙吟殷岩泉: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岩泉”就是“岩泉殷”。殷,形容声音大。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20)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21)青青:黑沉沉的。

(22)列缺:指闪电。

(23)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24)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史记?封禅书》载: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里“黄金银为宫阙”。

(25)金银台: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26)云之君:本指云神,这里泛指神仙。

(27)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回,回旋、运转。

(28)恍:恍然,猛然。

(29)觉:醒。

(30)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31)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通“需”。

(33)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绍兴)。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题目:“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

【译文】

6.《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篇六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诗人在悬崖半山间见到东海日出,又听到空中天鸡鸣啼。《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而鸣。”在这一片曙色中,诗人已经接近仙境了。

在千回万转的山石之间,道路弯弯曲曲,没有一定的方向。诗人迷恋山花,倚石观赏,忽然发觉天色已晚。从飞渡镜湖到登上天姥山,景物一步步变换,梦境一步步展开,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浓。登上山后,诗人看到海日升空,听到天鸡高唱,本是黎明景色;却又忽觉暮色降临,晨昏之变,何其倏忽!至于千岩万转,道路不定,山花烂漫,则又何其迷离恍惚。

正当诗人沉醉其间时,忽然听到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声音大得可怕,不但震动岩泉,而且使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慄,层层山峰也为之惊惧。这时候,天色也变了,只见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荡漾,湖面腾起云烟。这样的场景,让人惊惧,叫人不安,预示着有什么事将要发生。

“殷”,盛大,此作动词,兼有充满之义。“层巅”,层叠的山峰。“澹澹”,水波淡荡状。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山丘峰峦崩裂倒塌。仙人洞府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打开。“列缺”,就是闪电。“洞天”,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处。这里作者连用四个四言短句,节奏参差错落,铿锵有力,把天门打开时的雄伟声势,充分地写了出来。

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诗人向洞中望去,青天浩荡深远,怎么也望不到底。令人惊奇的是,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一同照耀着神仙居住的金银台。云中的神仙纷纷从天而下,他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以风为马,飘然而行。那场面真是壮观啊,只见老虎弹着琴瑟,鸾鸟拉着车驾,仙人成群列队,纵横如麻。

“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处。“云之君”,即楚辞中的云中君、云神,这里泛指乘云而下的神仙。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诗人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宫廷生活的印迹。

天门打开以前,情景昏暗恍惚,响声惊天动地;天门打开以后,景象光辉灿烂,壮丽非凡。这样,前者就对后者起了烘托作用,在诗的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梦境写到这里,达到了最高点,诗人的想象真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使人心往神驰,宛如置身神仙世界。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忽然间,诗人感到心惊魄动,从迷离恍惚中一下子惊醒,神仙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免深深叹息。“恍”,觉醒貌。“嗟”,叹。梦幻中的仙境,景色奇美,场面宏大,气氛浓烈,感情炽热。但是好梦不长,诗在梦幻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回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低音,使听者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

诗人醒来时只见到身边的枕席,此前烟霞缭绕的仙境全已消失,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世上行乐之事也同梦游一样,是那样的虚幻;自古以来人间万事就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返。这一深沉感慨中不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他似乎已看破红尘。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末段因梦而悟,归到“留别”,表明绝意仕途、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愿望。他说: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我且放任白鹿行走于青崖之间,从容骑着它去访寻名山;我怎能低眉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欢颜!

“白鹿”,传说中神仙所骑的神兽。“折腰”,语出自东晋陶渊明,他说“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去官职,归向田园。李白此诗最后两句,似乎来得很突然。这是有缘由的。诗人在长安只是被当作侍应文人,参与朝政的壮志始终难酬,因而抑郁不平,加之桀骜不驯的性格,招致权贵们对他不断地攻击和排挤,故在诗中吐发愤懑之情。

评解:

诗题中已点明“梦游天姥”之意,但天姥山实际上只不过是小山一座,诗人为什么要把它写得那样高,高过五岳,甚至与天相接,横跨天宇?固然,这是诗人的幻想和夸张,但诗人借梦游而夸张其辞,其目的何在?诗题中又有“留别”二字,却并无抒写离怀之意,倒是用十分之八九的篇幅去写恍惚迷离的梦境,这又是为什么呢?

著《唐诗解》的明人唐汝询说:“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也有人认为,此诗是留别述情,借述梦而意欲访道求仙,追求光明的世界,并以梦中的仙境为自由、快乐的象征。但诗中梦游一段分明有许多可惊可怖的景象。它开始使人无限神往,初登山时也令人心旷神怡,及至山中时就不完全是赏心乐事了,甚至使人感到阴森恐怖。有人以为,这是在对光明的追求中,伴随着的焦躁与不安,是诗人在访仙求道中被暂时压抑下的悲愤在梦中的反弹。

清代诗人陈沆的解释独出一辙,他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

7.《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篇七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群仙原型

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之君”和“仙之人”, 早年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之”字究竟是结构助词还是凑足音节上;除此之处, 鲜有争议。近来备课, 仍欲探明他们的身份。

一、传统意见

主流的观点遵从字面上的理解, 即“云之君”“仙之人”泛指神仙, “仙之人”就是“纷纷而来下”的“云之君”, 因为是“列如麻”, 因此被统一视作群仙了, 这样理解有其合理性。从内容上说, 梦境里当山石被列缺击碎, 洞门开启, 诗人于是看到了“金银台”;郭璞《仙游诗》有云“神仙排云出, 但见金银台”, 可见“金银台”乃神仙所居的阆苑。既是居所, 自然会有主人, 主人当然只能是神仙了, 这是符合梦境逻辑的。且古人一直以为“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山上有仙人, 是传统的现实思维在梦境中的呈现, 即所谓“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这也是符合文化思维惯性的。从结构上讲, 此处的神仙照应的是诗歌开首“信难求”的“瀛洲”, 仙岛对仙人, 别人寻不到, “我”寻到了, 甚至一寻一大把, 恰是对开首悬念的解答, 亦是诗人未来向“海客”炫耀的资本。

把“云之君”“仙之人”理解为神仙或是群仙, 能较好地契合仙游诗本身所欲展现的神幻元素, 是一种从简的说法;然而“事实上, 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 李白何能例外”[1], 学者们公认, 本诗的梦境与现实其实不分彼此。李白梦里登山, 对应的是诗人欲超脱令人烦恼的现实[2];登山途中心绪的起伏, 关照的是“长安三年宫廷生活迹印”[3]里内心的矛盾与迷茫。既然梦境即现实, 那么“云之君”“仙之人”一定会有其现实中的原型。

二、权贵的可能性

诗中主要的非梦境人物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权贵”, 那么, 仙人的原型会是他们吗?虽说李白梦中攀登比“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还高的天姥山, 是想远离尘世、超脱现实;但他心里始终是清醒的, 主客观上永远超脱不了。他欲与月将影“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月和影却总归“随我身”“不解饮”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他欲“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却“俯视洛阳川”“流血涂野草” (《古风·其十九》) 。同理, 李白意欲驾白鹿访名山, 与官场分道扬镳, 却终究对官场及官场里的各色官员, 尤其是对让自己“摧眉折腰”的“权贵”耿耿于怀, 权贵乃其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 权贵很可能是李白梦境中频繁出场的人物。如果神仙就是权贵, 那么他们从云端降下, 会不会是阻止诗人继续向仙境探索的步伐?是否在印证官场里的诗人饱受权贵的排挤?梦醒后心悸不已?梦境最终破灭, 现实依旧。若把“权贵”独立地套用在“云之君”“仙之人”上, 亦说得通, 然而却有可能与两个层面的信息矛盾。

首先是诗歌中仙人的形象。“霓为衣兮风为马”, 仙人是御风而行, 驾风为马, 可谓姿态轻妙, 飘逸潇洒。这与《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的形象相仿, 可谓“泠然善也”。如果把它借用到权贵的身上, 那么李白估计不会答应, 他恨都恨不过来, 焉能美化?其次是整体的梦境特点。除了山顶夜色里沉闷的巨响传递出恐怖的气氛外, 镜湖旁、山脚边, 半壁里、高空中和金银台都是一派雅致、清幽与富丽堂皇, 简直就是理想中的仙境。李白怎么可能在其中安排自己最恨的人, 甚至是“列如麻”呢?他的潜意识里, 权贵和仙境是绝缘的;说仙人是权贵, 可能不太符合诗人在诗中蕴藉的情感倾向。

三、友人的可能性

本诗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乃李白遇遭赐金放还回到东鲁, 与杜甫、高適同游梁、宋故地后所作。随后三人各奔东西;行前, 李白将自己的“梦境”以诗歌的形式留赠二人。那么梦境里的“云之君”“仙之人”会是杜甫、高適么?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说《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果真是李白亲手制题而非假于后人之手的话, 那么, 此题可以理解为:用梦游天姥山的内容作别东鲁诸公。“梦游天姥山”是事件, “别东鲁诸公”是目的。诗人留赠诗作的目的不大可能只是告诉对方自己做了一个奇特的梦。诗歌结尾是这样写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言明, 自己做官很不开心, 要时刻考虑权贵的感受, 对他们亦步亦趋, 点头哈腰, 真我的风采全都没有了;自己不想再“为五斗米折腰”, 欲骑白鹿访名山。这既是向权贵表明愤恨, 又似是对杜、高二人有所期待。

传统的送别诗大抵会有两个方向:如有像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里传达惜别之情的;也有像李颀《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里传递劝勉告诫之义的。而《别东鲁诸公》中的“别”也有着明显的“送别”元素。三人分别后, 杜甫之长安, 高適归睢阳, 李白往会稽。李白是求超脱, 而杜高二人仍在仕途上不断追求。李白似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们, 不要对官场抱有希望, 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梦境里, “云之君”们“纷纷而来下”。“云之君”是云上的人, 在空间上的显著特点就是远离地面, 居于高处。他们纷纷而来下, “下”在这里做动词, 意为落下、降落;“下”于《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下视其辙”, 就是从车上下来看地面上的车迹, “下”在这里或许亦是“自高处到低处”的意思。倘在“纷纷而来下”里成立, 这里的“云之君”“仙之人”就很有可能是影射与自己早年“仰天大笑出门去”一样执著求官的杜甫和高適。在梁、宋故地, 李白与二人已结下深厚的友情, 杜、高追求什么, 李白不可能不知晓。所谓“纷纷而来下”, 求到官也不可能永恒, 最终仍不免坠落。李白是不想让朋友们重蹈自己的覆辙, 于是说道“别君去兮何时还”, 我和你们一别什么时候回来呢?“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我应该不回来了, 要见即在名山中罢。一则表明自己与官场的决裂, 一则劝告之意溢于言表。

四、自身的可能性

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 贺知章看了李白出示的《蜀道难》, “读未竟, 称叹者数回, 号为谪仙”。“谪仙”就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李白也有诗为证:“四明有狂客, 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 呼我谪仙人。”显然李白对“谪仙人”的称谓是欣喜热衷的, 他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说:“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前一句是判断句, 即青莲居士是谪仙人, 看来李白对此称呼已经笑纳了。杜甫也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无论旁人还是自己, 也无论评价是诗仙还是酒仙, 总之, 李白俨然就是仙人了。那么这个“谪仙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云之君”“仙之人”有没有关联?“云之君”“仙之人”是不是就是李白本人呢?倘是这样, 梦境的李白看到神仙的李白, 又是否合乎逻辑呢?

还要回到诗中仙人的形象上观察, “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人是“披彩虹为衣, 驱长风为马, 虎为之鼓瑟, 鸾为之驾车”[4]。问题是, 仙人既然驾风为马, 又何来“鸾为之驾车”?一边驾风, 一边乘车, 这不矛盾么?稳妥一点的话, 会不会是“云之君”之群仙当中, 有的驾风, 有的乘车, 进而落到地面形成“列如麻”的效果?这样看来, 按仙人所乘交通工具的不同, 形象可能会有两类。

一类是身披霓衣的, 他们驾风为马, 形体轻盈, 姿态潇洒, 不受任何羁绊;一类是虎为鼓瑟的, 他们乘车驱鸾, “场面盛大”“气氛热烈”[5], 尽享无边盛举。这两类形象与现实生活里的李白的双重形象大抵是契合的。“李白一生热爱山水, 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7], 他“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 手可摘星辰;他“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说自己是楚狂人;他也十分羡慕孟夫子“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赠孟浩然》) 那般“风神散朗、寄情山水”[6]且远离官场的自由无忧生活。但他似乎很热衷大场面、大排场, 他吃一顿饭, “玉盘珍馐”是“直万钱”;喝一顿酒一饮就是“三百杯”。不说这样的生活常人承不承受得起, 起码是很豪奢的。豪奢的生活又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 尽管学界对李白的经济来源仍有争论, 但似可反证“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8], 尽管行路难时“心茫然”, 但内心深处逃脱不了文人的执著追求, 仍“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他的意识深处, 始终否定自己是“蓬蒿人”, 他还要“直挂云帆济沧海”。

梦醒以后, 李白回到现实, 他说“世间行乐亦如此”, “如此”, 就是像这样, 即像梦里的自己一样。梦里的各路仙人说不定就是现实中自己的群像, 即现实中在不同心理 (出世和入世) 支配下自己表现出来的不同形象, 两种形象他都是不排斥的。如若成立, 那么本诗是为最大限度地概括了诗人一生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的心路历程, 乃为对自我灵魂的剖析, 对自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总结。正如诗中所言, 这一生既有“云青青”“水澹澹”般恬静悠闲, 又有“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般惊惶心悸, 仿佛李白的不羁, 平淡非本色, 索然缺味道, 这也是他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诗歌末尾, 李白说, “古来万事东流水”, 所有的事都会像东去的江水, 一去不返。那时的李白被“赐金放还”, 仕途事业上肯定是“东流水”了;没办法, 他只有朝人生的另外方向前行, 只能“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了。而末两句不肯“折腰事权贵”, 更多的可能只是诗人抒发对权贵封堵自己仕途的愤恨罢了。

参考文献

[1][8]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2][3][4][5][7]乔象钟.唐诗鉴赏辞典.《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8.《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 篇八

——诺思罗谱·弗莱

钱钟书说:“杜及人工,李纯是气化。”这话是否可以解作杜甫是属于人世间的,其诗之工,登峰造极,一般诗家难以望其项背,尽管如此,杜甫还是人间的一份子,杜诗关注的是人间烟火,炉火纯青的艺术不但无碍于人们对杜诗的理解,而且正是诗这一艺术介质消除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时空隔膜和情感障壁。李白是凡尘之外的,仿佛是天上一团气化后的东西,李白的好些诗似乎不仅全无人间烟火气息,而且有反物质的特性,出神入化的艺术造境除了唤起后世读者叹为观止的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之外,更为读者进入诗人的世界和诗歌表现的艺术世界增加了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给人只可激赏,不可玩实的想象。

大师说李杜尚且有虚实之论,一般饱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教育的人,对杜诗抱句句坐实之苛解,对李诗怀篇篇玄空之议论,自然不足为奇。杜诗有史的价值,故有“史诗”之称;李诗有唯美的功能,所以,诗人被誉为“诗仙”,仙者,人兽之外的第三者之谓也,亦说虚无飘渺之逸闻逸事逸人逸境也。这些似乎已成为阅读李杜的常识。一般李诗尚且如此,述梦之诗则更无异于醉酒之后,胆大嘴大,唯想象兼奇诡荒诞而已。所以,对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则每每止于文句疏通,全文背诵,捎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高亢的气节解读兼默写而已。此外,再进一步的探究,则甚为了了。更有甚者,一些“优秀的应试教师”拍胸顿足发誓,放弃全篇的教学,牢记一句,省时省事不损试,对考试绝无妨碍。如何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本文的兴趣,既然诗题冠“梦”,诗文本记“梦”(入梦、梦境、梦觉),何不循梦索迹,入梦探幽,来一番梦的解析,作一通诗与真的猜读呢?

梦作为一种心理——生理机制,在弗洛伊德以前,经典的理论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事件的一种变异的形式。弗洛伊德认为梦对成年人而言,是对有所顾忌的愿望通过疑缩(将丰富的梦的无意识内容简约为梦的外显内容)、移位(通过隐喻、暗示等比较疏远的事物来替代梦的无意识的中心内容)、表象(将梦的潜在内容表现为视觉意象)、再度校正(初显时将表面上互不连贯的材料串连成统一的内容)四个途径将本能冲动转化成为梦的外显内容的一种过程性展现。无论梦的经典理论与弗氏“梦的解析”理论在对梦的认识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但认为梦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则是相同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是受了真实梦境的启发而采用“梦”的形式赋诗,还是本无其梦而自觉借用“梦”的形式来叙事言情、抒写怀抱,已是无法考证之事了。但据清人陈沉《诗比兴笺》对“梦”诗的阐述来看,“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越来越广泛认同的“梦”诗来历确有名目,尽管李白可能并未深研兴、比、赋的学理,但炉火纯青地运用比、兴、赋手段来写意抒情,自出天然、自铸伟辞,形成神、奇、横、逸的“梦”诗风格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本文的题目“征候式解读”即是一种猜想:梦既是一种现实理想的隐喻,一段真实生活的折射,也是诗得以展开的一种结构召唤,诗如同在梦中一样,是使想象爆发的地方。“梦”不但是诗人生活的症候,而且是诗人自觉用来建构本诗结构,暗喻送别诸友抒发怀抱的手段;“梦”既是形成读者进入诗意核心的屏障,又是读者进入诗意核心的凭借。这是“梦”诗的难解之处,也是“梦”诗的高妙之处。

我们向来有知人论事的传统,所谓征候式解读不过是作逆向功课的一种方法,即从文字里推出事来,找出文字与事实的对应关系,从中发现所谓真实生活与诗向生成的玄机。一如施莱尔马赫所说的那样,“为了理解一个人所说的话,必须先了解这个人;然而这个人最初的被了解,却恰恰是通过他所说的话。”(转引自张隆溪著、冯川译《道与罗各斯》第1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这样一番道理和方法,孔子早就说过,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姿态(其所以),考察他的行为动机,或引发事情的导索(其所由),推断行为者安适什么样的状态(其所安),经过这样一番去蔽的工作,这个人的真实的情况怎么会能隐藏得了呢(人焉瘦哉)?所以,说白了,阅读诗歌(包括任何艺术作品)就是一项去蔽的工作,征候式的解读就是通过对文本外在的某种特殊征象的考察,达到充分真实理解内在真实的目的,进行从文本现象出发,挖掘生活真像的目的。为便于理解,这里拟先知人而论事,后披文以入实。回到《梦游天姥吟留别》,要破译它的“难解”,赏鉴它的“高妙”,都不能不先回顾一下李白之志以及二入长安的往事。

入朝从政是李白的一生的梦想。“申管晏之谈,谋帝五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只要“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正是这样的上报国家,下光门楣,功成身退的人生期许,加之“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李唐王朝“镇八荒,通九垓。四门启兮万国来。”(李白《明鉴赋》)这样帝国宏伟气象的激励,加之个人才具性格,和当时士人致仕之途多种可能性空间的存在,使李白不屑于一般士人趋之若鹜的科举进士一途,而选择了“天子所以待非常之才”的“制举”入朝,这条看似捷径,其实荆棘的仕宦之路从开元十三年李白25岁出川,到开元二十三年十年的漫游等待,“遍谒诸侯”,“历抵卿相”,换来的是一声悲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仿佛是卡夫卡笔下《城堡》中的K君,梦寐以求的“城堡”分明就在眼前,可他就是找不到进入“城堡”的通道,他孤独、无奈又无助。

然而,对理想的追求犹如对恋人渴望,当理想成为毒品的时候,长安的罂粟就会特别的灿烂: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若,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

“美人如花”,魂牵梦萦,怎奈“天长路远”、“关山难”。人生多艰,宦途难行的感伤、苦闷、愤懑积久的发酵,酝酿成胸中的狂澜,终于在送友人入川蜀的饯别宴上,由于酒精的作用,那条崎岖难行的蚕丛蜀道与十年来的宦旅荆途天路,不断的变幻、交叉以至重叠,最后,喷薄而成为《行路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李白第一次长安之行的结束语,也是平生第一次最为深切的人生感受,从中不难看见一个胸怀“早充观国宾,志承解世纷”(杜甫)的青年从梦幻中醒来,充满惊愕与失望的表情。然而,青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却愈挫愈奋,虽然其间也不乏“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一类为后世腐儒诟之为“消极”的诗语,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纾解“爱而不及”的反讽。真正理解他的人,无论当时好友,还是后来知音,何尝不知其“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富;作诗非嗜于文律,取其吟以自适;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所以,他无论是醉是醒,是乐是悲,“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立千秋勋业,功成身退仍然是不死的梦,这梦越是做的久长,便越是鬼魅惑人,执着如冤鬼,纠缠如毒蛇,因为这位谪仙其本身并无超脱尘世的愿望。

天不负人,机会终于在李白43岁(亦说42岁)那一年降临到他头上。在他的道友吴筠应召赴长安之后,他也应召翰林。起初是代朝廷回复外交使节的信函,宣示李唐王朝的辉煌,获得玄宗的称许,后来的情形,正史杂传也说法纷纭,有些甚至不无传奇。

这样的日子自然不会久长,不是自拾其趣,自找台阶,就是别人开撵。终于,这样的日子不过两年,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终于自请辞京,理由其实无需更多猜测,不这样就不是他李太白,如果说一定有个说法,也不是不可以,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不称意”所有明里暗里,说得出、道不得的一言包揽了。

据说玄宗虽不挽留,但所奉不薄。相比第一次入京,第二次入京的李白实在太幸运了。不知是太幸运了不甚珍惜,还是进来了,看过了,不过尔尔,并不足留。什么使他忘了检束,忘了自己的报负,一次又一次放浪形骸、自筹把柄、授之以人,还是理想的矜持与现实的无奈无法调和,以至决绝到非要自毁前程。要知道曾几何时,他为了踏进深宫“遍谒诸侯”,“历抵卿相”而不可得,他是在求仕途上饱经挫折的跋涉者。

对于这一次李白入朝,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历来就不乏推猜,总括起来,不外这样的几种说法:

1.高力士怂恿杨玉环阻止玄宗授予李白官职。据《韦睿松窗録》载:开元中,禁中初重木勺乐。……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饮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偏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妃以饮罢,敛绣巾重拜上。……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比以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妃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妃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转引自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2.同僚张垍等排挤。《魏王景序》记载:自李白入得翰林,接连奉诏应制,深得上心,使得其他翰林学士既羡妒,张垍尤甚,加以白放浪不羁,屡罪权贵,遂使太妃间玄宗。

3.性格缺陷所致。陆侃如、冯沅君两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恐怕是他的脾气与此不合,他当时与贺知章、汝阳王王进、崔宗之、裴周南等,浪迹纵酒,称为‘酒中八仙。如何能不碰壁呢?”(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4.李白自己怎么看呢?在不同的诗中他有不同的归因。

在《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中写道: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容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颖水有清源。

这既是送别朋友的劝慰诗,也是寄寓自“思发在花前”,流露归意,微祈归因,欲言又休的写意之作,既是安慰朋友,也是表明心态,归途“无早晚”,是言朋友先走一步,我即随来,至于原因自然是“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谗言竞作,好人受压。同样的意思,此间诗作,频有表露,“数首送人的诗,都流露了他亦欲归去的心情,表达上有的含蓄,有的比较直露,……随着朝廷中权贵们的挤压愈来愈甚,他归隐心情的表达也愈见其露。”(安琪《李诗咀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在《咏鹦鹉》中,他又写道:”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暗喻玄宗将他视作悦人的鹦鹉,囚锁金殿,学舌逗乐。所以与其说“咏鹦鹉”,不如说是“自咏咏志”。如果说这还是含蓄地“言志”的话,那么在《条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里则是直抒胸意了: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此,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这是自爱羽毛,不愿溜须拍马,与当权者痛快淋漓决裂的声明。诗中引严子陵、韩信、祢衡不为瓦全来激励自己不要妥协,用李北海、裴尚书,英气不在,土坟蒿棘来轻视腾达。从这里我们似乎已经隐隐听出那一声惊雷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综上可以看出,李白的不得志,似乎既有权贵们诸如高力士、杨贵妃谗间,同僚如张垍等排挤,以及玄宗不能明察与圣断等的外在原因,又有其自身豪放不羁的性格等诸多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形成合力产生的影响。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因素都不过是表因,或说是诱因,而真正的原因,阻碍李白报国之志,为国之政之志难施展的潜因,却是李白之志,即李白人生核心价值取向的矛盾。

他既期望济世,又追求自由,而这两者恰恰是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李白自信能够像鲁仲连那样功成身退,或者像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李白《玉壶吟》)。然而他既没有前者的人生机缘,也没有后者的人生智慧,他拥有的只是“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的豪放,是“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刘枣强碑》)的“极才人之致”(王世贞《艺苑卮言》)的天才。他是文学天空中最璀璨的星星,在政治与思想的星河中没有他的星宿。他人格的高洁之处,在于他不愿牺牲自己的理想来换取安富尊荣的人生,不愿降低自己的品格来取得功名富贵。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重申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格坚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表白,而是经历了上述一番入朝与去国之后所作的理性的选择。作为全诗的最强音和诗人人格的箴言放在全诗结尾,仿佛如孤峰突兀,而实则正是冰山一角,托浮它的正是一段虚无缥缈的“梦游”所隐喻的人生心路。这段短暂的人生和曲折的心路,在诗人仿佛恍若隔世,又仿佛幽梦,亦真亦幻,迷芜荒诞,又历历在目。

从这个角度看“梦诗”,则“梦”中之比兴实则实际人生的征候。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两句字面上是求仙勘舆的选择,实则暗喻人生的决择。是出世求仙,还是入世从政,出世与入世一直是困扰李白的问题,一般以为李白寻仙访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惊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这确实是事实,但若说李白真心皈依道教,追求清净无为,则未免简单,在他的诗中也不乏批判和否定神仙的思想:“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至于他多次漫游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更不能说明他是可以久居紫极宫与世隔绝,修身养性之人。与其说他信道、求仙,毋宁说他借此麻醉自己,远祸和愤而“弃世”,“为三十六帝之外臣”(《送权十一序》),不受人间帝王管辖的化外之民的权宜之举,况且,有唐一代奉道教为国教,举国为之,道教生活的许多教义和生活方式已日常化,李白也不是化外之民,所以,有的时候不妨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求仙访道就是一种归于平常人生,回归平凡的选择,并不一定要作一种所谓积极与消极的两分法的人生评判。

纵观他一生的追求,他在骨子里还是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早怀经济策”、“志存解世仿”、“申管晏之谈,谋帝五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尽管入世之难,有如蜀道难于上青天。但比起“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仙境,人世间的圣境(天姥山),“云霞明灭或可睹”则比较现实,或许有几分成功的机率。

决择既已做出,对所选自然展望憧憬,想象由此展开: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心仪的物、事,常常拔高,摹想乃至圣化、神化,这是常情。这天姥山由于乃诗人心驰神往之所在,诗人一连用了三个“天”字,来暗喻此指朝廷,不断放大它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神圣与崇高,而且不惜比衬和夸张来烘托它的高峻和伟岸。

既已心向往之,何避路途迢遥,朝圣的梦开始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由越人的话和自己的幻想而入梦,一个蒙太奇的转接,诗境浮入梦境,同时暗寓入朝之愿实现。李白第二次进到长安,一友举荐,一纸识书,朝为贫道,旦登朝堂,突然而意外,所谓“一夜飞度”,“身登青云”,至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则已是金銮见诏,翰林待诏的景象了。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人生的曙光出现,真实的朝政生活开始除去。山重水复,疑云丛生,在一派生机的表象下,先前以为“虽秦皇与汉武兮,复何足以争雄”的大唐王朝,竟也如此可怪也。“忽已暝”,这暗喻来得急,实在有些出乎意料,黑夜的前影,是恐怖降临的象征。于是,思绪中断,梦在继续,诗意却转向: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熊咆龙吟”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使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发抖;天象骤变,黑云低压,风雨欲来,水气漂浮。这是大事变之来的前奏,这是大场面展开之前的前景,是大景象开幕的序曲。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整体大致相齐的七言句,一番渲染铺陈之后,短暂的休止。铿锵短促的四言句,仿佛交响乐中另一个音部突然窜出。在电火闪耀,岳峦摧裂声中,伴随着“訇”的一声巨响,一扇石门开启了另一番景象,诗的意境在更新,梦的意境更深邃。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是太虚幻景,还是人间仙境,云中之君们身着霓裳、骠骑长风、虎奏鼓乐、鸾车奔驰,仙人们列队鱼贯而出……这是盛世童话,还是人间传说?这是仙丹致境,还是诗人奇想?这是诗歌最奇幻的乐章,也是梦境最热烈的高潮,也是梦圆欲破的临界。这富丽堂皇的景象,本应让人流连忘返,欣喜沉迷;这雍容华贵,本应让人景羡钦慕,为什么却给人不寒而栗,惊悸恐惧之感。这分别是朝廷内宫的享乐图,这诗意来得矛盾,其意反讽。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人之灵,生则为魂,死则为魄。“魂悸以魄动”,诗人深深地为梦中的美境,或说美梦给吓住了,没有美梦醒来,笑颜怡怡的神情,反而因惊起而长嗟不息,仿佛是恶梦已逝,惊悸尤在的反应。诗人一定是意识到了在美丽外表下掩盖意想不到的东西,这太出乎意料之外了,盛世光环下原来却隐藏着如此深重的危机。“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醒来的现实是冰凉的坚硬,美丽的幻景,昙花已逝、烟霞不再、惊骇犹存。

这是否意味着一段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充满凶险的朝中人生的结束呢?未入朝时,人生的整个目标和努力就是入朝,出朝之后,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调整呢?这是诗人自己恐怕也未必有答案的问题,但总得给关心自己的朋友诸君一个释怀的安慰与交待吧?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东鲁的朋友,你们问我此次离去,什么时候再回来,我也难以确答,连“大约是在冬季”这样一个说不定的期许也不能约定,从今以后的人生又踏上了“万里无主人,一身独为客”的程旅,我只能说,白鹿在山,须行则骑,也许不日则回,也许经年之后,当回则回,应归则归。但有一个地方,我是再也不会去了。一之为甚,岂可再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盛年重要的诗篇,说它重要,不是从诗歌艺术的追求上来作里程碑式的描述与评析,而是从它反映的诗人的人生追求和方向上来说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本事诗,不可做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的对应析证,但它代表了李白一个时期对人生的思考与结论。它是一段人生的结束,思想上、情感上的结束,才是真正的结束,另一段人生的开始,不管另一段人生的追求和境界,诗歌艺术的成就如何,其标志意义都是不可否定的。以山水诗、游仙诗、赠别诗来界定它,都难免有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偏颇。

歌咏言,诗言志。李白这歌吟体的诗歌,作为比兴言志的代表作、杰作,梦不过是结构篇章、开启想象,暗喻真实人生的手段。是诗,也是真实的人生。

9.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九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课文分析:

海        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  求;(2)

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越人(3) 语  天姥,    云霞明  灭(4) 或  可  睹。

越地人  谈到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  有时能够目睹。

天姥见注(1)

分析: 一难求,一可见,梦游有现实基础。

天姥  连天    向天横(5), 势  拔  五岳  掩    赤城。(6)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 (山 西)、南岳衡山(河南)

&nbs

10.《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篇十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梦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计划用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颗璀璨的明星。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而这方面,李白的贡献是最大的。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三、播放录像,指导朗读。

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用三个“天”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就足以使诗的节律灵活多变,足以显示那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就改用 四言。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无不声情一致,情随声出。写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辞 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诗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句中用“之”“兮”“而”等虚词,又使节奏舒缓;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诗人毅然不顾的昂扬态势。

四、诗歌的结构: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里用“瀛洲”陪衬“天姥”,句中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下面直接写天姥山的山势,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难道不能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吗?这就是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梦中奇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这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梦”字点题,既交代了“梦”的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

接着便写梦境。诗人在月光照耀下,一夜飞到了剡溪,清水荡漾,山猿啼鸣,景象清幽,这是第一梦景。这里是古诗人谢灵运住宿的地方。于是,穿上谢公特制的登山林屐,登临连接青云的石阶,在半山腰观日出,又听到天空的天鸡叫,景色壮观,令人心醉,这就点明了梦游的时间是从朋夜到拂晓,景色由清幽到壮美,此为第二梦景。再用“千岩”“迷花”两句概括清早到傍晚的一天的路程。诗人一整天畅游在千岩万岭、奇花异石的天姥山上,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一个“忽”字,表明诗人纵情山水,留恋奇花,浑然不知“螟”之已至的游兴。这幽美之景可称第三梦景。夜幕降临了,诗人梦游中的所见是“熊咆龙吟”“栗森林兮惊层巅”;天气也急剧变化,“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多么令人恐怖啊!这是梦景之四。突然间,电闪雷鸣,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的洞府石门打开了。在那一望无际的青色透明的天空中,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的楼台。这里先后使用四字短句与七字对句,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景色和惊天动地的响声,把洞天石门打开的雄伟之势,充分表达出来,为神仙们的出卖场拉开序幕。紧接着,神仙们都“霓衣”“风马”而至,老虎为他们奏乐,鸾鸟为他们驾车,浩浩荡荡,其乐融融。凡此种种,一个富丽堂皇,光明一片,济济一堂,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析乐世界就呈现于我们眼前了。这便是诗人的梦寐以求的乐土,当然就成了梦游中的高潮。可惜,一觉醒来,梦景消失。诗人苦闷犹存,只得回到人间。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写惊梦长叹。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别君”句点题。“且放”二句,表达了诗人的放达情怀,并为结尾两句作铺垫。最后两句是“诗眼”,提示主题,显示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憎恨,对自由乐土的理想的追求,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当然,“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五、鉴赏要点

1、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轩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

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2、写得淋漓酣畅、引人遐想的是述梦部分。

一入梦,便有不食人间烟火味——诗人竟然在镜湖上飞行,又值月夜,月光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飞过镜湖,月儿依旧伴着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谢公宿处”。接着写登山。本来是险峻的山路,但诗人却毫不费力,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一样到了山巅。这时已是黎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茫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这当然学不能说是仙镜,但已经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说它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

果然,在诗人“迷花倚石”之际,暮色骤然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巨大的声音震动岩石、泉水、深林、峰峦。至此,仙境已民是呼之欲出了,但诗人却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出现了瞬间的宁静。这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电大作,地裂山崩,只听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月、金台、银台交互辉映,是真正的仙境。这一段写梦境的进一步展开,时徐时疾,波澜横生,使读者目不暇接,恍若身入仙境。

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了,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云之君”即楚辞中的云中君,由于来者甚多,只拿他作代表。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来做什么呢?诗人只写了“虎鼓瑟”这样一个细节,其余一切让读者自己去想——读者一定会想到,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来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

这样“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板书 梦(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境)游历(山景)

(括号中的文字让学生写)梦(感)幻入(仙境)全文紧扣梦游二字,浑然一体。

六、诗人描绘梦游图景,并非是为了追求虚空的幻想。

梦中游历,正折射出诗人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浪迹山水,寻仙问道,是为了心灵的抚慰。当然,这首诗的意味远非“苦闷”二字可以概括,诗篇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恍若天外飞来之笔,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如立纸上。主题被点亮了,意境拓展示升华了。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

七、完成练习

补充阅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梦游天老吟留别》教学札记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已有多年,现又收入人教社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有关教学参考书上一般都把李白所描写的梦境说成是“景物壮丽非凡的仙境,光明一片,不见一丝阴暗”,还说神仙们“济济一堂,呈现出一种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而至于“古来万事东流水”这种消极情绪,则是“当时比较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既然梦境是一片光明,神仙们“相敬相爱,雍雍穆穆”,为什么诗人会“魂悸以魄动”?他“惊起而长嗟”难道是因为推动了美好的梦境而感到惋惜吗?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主题又有什么内存联系呢?还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难道是游离在作品之外的一种普遍心态吗?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出世思想和积极的愤世嫉俗、决心抗争的精神统一在同一个诗人身上,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孟子曾说过要“以意逆志”,这的确是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人要懂得“知人论世评文”这个道理,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是某一历史时期有客观存在,读者不能去改变这种存在,只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论的方法去考察这种存在,弄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遇,用自己的“意”去理解作者的“志”,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一座座文学迷宫的大门。

李白是一位积极用世的诗人,具有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的那种进取精神。年轻时虽曾有一段隐居学道的生活,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尺蠖之屈、龙蛇之蛰”。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储藏,李白被唐庇玄宗征召进宫,做了个翰林供奉的闲官,成为皇帝的高级文学侍从,便是,他那种傲岸不羁的狂放性格,实在是委不适合于做这种工作的。在那几年当中,他得罪了一些权贵佞臣,终于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来到山东,这是李白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长安古年,他亲眼见到了封建官场的黑暗和宫廷生活的糜烂,这使他原来具有的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下子化为泡影。他产生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又从心底发出坚定的誓言:“安能摧眉拆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声大彻大悟者的呼喊,这是一个从旧营垒里出来的判逆者的心声。这两种情绪,看似对立,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虽然诗人好像从裕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否定了人间的一切,但实际上是他对十年来宫廷生活的否定。诗人把这十年比作是一场院梦,——这不是什么“光明一片,不见一丝黑暗”的美梦,而是一场令人“魂悸以魄动”的恶梦。我们不仅可以从上述史实中找出这个答案,而且可以从作品本身中找到有力的证明。

这首诗从入梦之由写到梦醒后的感叹,共有三年大段。第一大段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借越人之口,描述天姥山的雄奇峻拔,这不禁使诗人心驰神往,为“入梦”作铺垫。第二大段到“惟党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一段描写了梦游天姥山的整个过程,诗人用“赋而比也”的表现手法,既描述了光怪陆离的梦境,又写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重要历程。这一大段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到“空中闻天鸡”。诗人因越人之语而“梦吴越”,清风为伴,明月相随,镜湖飞度,来到剡溪,又著屐登山,一路上贪图了自然风光之美,湖月如镜,绿水荡漾,清猿啼啸,海日东升,天鸡长鸣,从容不迫一形态、声音、色彩诸方面极写所见景物之美,从而表态了诗人的无限欣喜之情,我们也可以由此体会到诗人初入宫廷时的那种心情——眼前的确是一片光明!第二层到“水淡淡兮生烟”。这时诗人所见的景物由光明美好的世界一下子变成了昏暗的使人迷惑和恐惧的世界。“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或已螟”,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边震响着“熊咆龙吟”般的瀑布,这可怕的声音连林木山石都为之发抖。到处烟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诗人正在惊疑不定的时候,梦境中出现了更为可怕的景象。第三层,到“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道电光,一声霹雳,山峦

崩塌,石壁中开,简直是天崩地裂!这时的诗人哪里有什么“喜悦”,他在万分恐惧之中,看到“洞天”中是这样一番景象:虽然日月照耀,金璧交辉,霓裳风马,神仙如麻,但是“青冥浩荡不见底”,在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在这些云之君、仙之人的面前,诗人可能在想:这里有我应该有的一席之地?这进诗人心情,绝不是教参上说的“我心中的忧愤啊全都忘却,这美妙的仙境就是我理想的境界”,而是几年来宫廷生活中遭受排挤打击而积淀下的全部忧愤一下子被唤起了。这不是什么美妙的仙境,这是现实生活在梦中的反映;这不是什么“理想的境界”,而正是作者所憎恶鄙弃的“世间行乐”的生活。

诗人从这恶梦中醒来,惊起一词是承上说,告诉读者当时他自己的心境:拍拍心口——恐怕已经是浑身冷汗了。长嗟一词是启下说,使诗的内宾转入第三段。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使我不得开心颜”,都是长嗟的内容。

“世间行乐”是泛指,但也可以理解为指几年来的宫廷生活:满怀着美好的希望入宫,却受忌才害能的小人排挤打击,还差一点儿使龙颜大怒,虽然最后赐金放还了,给了一点面子,但实际上是被赶出宫门的。宫廷中的丑恶、卑鄙和黑暗,终于使诗人觉悟了——醒了,有了这样的觉悟,于是就鄙视了一切。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心灵的纯洁,诗人决心从此骑白鹿,访名山,再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可谓卒章见志。但是读者往往只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于是,在理解这首诗,探求作者志的时候,就陷入了主观臆断的泥坑。

这首诗的原题是《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吟”是古代诗体的一种,相当于“歌行”。“梦游天姥”是诗的内容,“留别”是诗的作用,原题对这个作用说得很清楚,说明这是一首赠别诗。李白的赠别诗很多,但记梦赠别的只有这一首。诗人为什么要叙述一个梦境去留别东鲁诸公呢?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托梦言志。诗人离开长安,来到山东,又准备南游淮泗,寄情山水,去排遣他内心的忧愤,去寻找光明与自由的生活,于是是就写下了这首诗,向东鲁诸公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个追求美好理想又不愿为权贵所屈的诗人表现出的这种“视名利为粪土”的反抗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肯定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2 教学重点:(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明确文体)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曾学过李白的一首留别诗《赠汪伦》(全班齐背):“李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 厚情谊。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别诗。(板书课题、作 者)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二、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①段

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 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 “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 描绘。

参考: 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 风 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明确: “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 双横线)。段中主要

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 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 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明确: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明确: 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 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 供己 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 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写下了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 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 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三、迁移

师: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幻灯屏幕上摘选的 四首可供借鉴,亦可另行选择。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讨论,然后再选派代表发言。)

幻灯出示: 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讨论、诵读略)

四、返回课文

师: 经过同学们的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 夸张、奇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请你谈一谈“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具体体 现在本文的哪些诗句上。(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地自读课文,要求通过你的朗诵、你的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可在下课前2分钟让全班同学尝试着齐声背诵全诗。)

附板书设计: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李白)月夜 白昼 傍晚 夜晚

缘由→| | | | → 梦醒 蔑 傲 大胆的夸张

剡溪 山中 洞外 洞中 视 岸 权 不 奇特的想象

上一篇:车辆定点维修投标书下一篇:冠心病护理查房记录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