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心得

2024-09-20

现代社交礼仪心得(精选8篇)

1.现代社交礼仪心得 篇一

现代礼仪之礼品礼仪心得

现代交际礼仪这门课 , 从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递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敬人之人,以达到“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效果。不仅在大学校园里也在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自我的周围空间塑造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环境,这将有利于我们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实现自我事业的顺利发展,生活的和谐美满。

在“人难做”的感慨中,其实我很多时候感受到的是来自外界的冷漠,也是在这时才学会频繁的说“谢谢”,也许是二十多年传统中国文化教育熏陶,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较腼腆和内向,总是将感激放在心里,久而久之都忘了要去感谢。尤其是对我们熟悉的人我们更是难以开口说上一句“谢谢”,虽然他们为我们付出的是最多的。

在查资料时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今晚我在回宾馆时,远远看见大堂里有六七个穿蓝色工作服的人,背着大大的工具包正在研究立在大厅里的告示牌。我以为是电信或是电力的工人要在晚上来加班。等我走进大堂时,这帮人已经簇拥着进了电梯。我快走几步,但还是看到电梯门正要合起来。但显然里面的人已经看到我正在赶过来,就有人摁住了电梯键所以门又重新打开了。我心想这些工人倒挺有礼貌的。我快步走进电梯之后扭头向摁键的人说了声“谢谢”,他向我点了下头但没吭声。随后我就听到这些人互相说话,原来是日本人。他们的蓝色工作服上佩着小工作牌:“三菱重工”,估计是来做工程安装的。六七个日本人聊天,小小的电梯间里却不吵闹。中间电梯停了一次,其中的两三个人先出去了,他们之间互相问候告别,感觉彼此很有亲情一般,当然我听不明白,只是从他们的表情和神态上猜测的。电梯再次停住了,是我的楼层到了,当我走出去时,另外的三四个人向我致意,也说了些话,发音和之前向他们的伙伴送别时一样。

这段作者由余世维讲日本人的起居之礼而引出的.故事开始并没有打动我,但在刚刚我写到“其实我很多时候感受到的是来自外界的冷漠”这段话时,我突然就想起了这个几乎淹没在我所搜集的众多资料中的小故事。让我感动的不是“六七个日本人聊天,小小的电梯间里却不吵闹”而是“感觉彼此很有亲情一般”,可以让一个陌生人感觉彼此很有亲情一般,这是现在的我所做不到的。老师在课堂上也说过她的日本留学生如何如何的有礼貌,那种礼貌是一种“敬”的礼,而这种包含了“亲”的礼可能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吧!是一种将礼仪已修炼到内化的境界,使人观之可亲。

爱默生说过:“美好的行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带给人快乐,这是一种精美的人生艺术。” ,“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素为我国传统的行为准则。

我们在坚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用现代的理性的礼仪角度来规范自我,使礼仪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这是对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现代社会建设者的要求。

上一篇:钢管顶岗实习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下一篇:幼儿顶岗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2.现代社交礼仪心得 篇二

遵行礼仪就必须在思想上对交往对方有尊敬之意, 有乐贤之容;谈吐举止上懂得礼仪规矩;外表上注重仪容、仪态、风度和服饰;在一些正式的礼仪场合, 还须遵循一定的典礼程序等。孔子说:“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礼仪虽然对人有较强的约束力, 但它却是一封永恒的介绍信。孟德斯鸠曾说过:“没有绝对的自由, 规矩是束缚我们行为的, 同时也是给我们的自由以保证的。”在现代社会, 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还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 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敬程度, 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 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关系纽带。

中国历来讲究尊卑位次排序, 如果安排不妥, 会引来不少误解和麻烦。位次排序问题, 实质上是左右与尊卑问题, 有其历史渊源、发展演变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历史和时间的行进有必要对左右尊卑, 特别是位次排序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中国古代的左右尊卑简述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 左与右的区别是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 表现在各种礼仪场合。左右与尊卑,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左尊右卑

《左传》桓公八年:“季梁曰:‘楚人上左, 君必左, 无与王遇, 且攻其右, 右无良焉, 必败。’”楚国以左为尊, 左军的势力比右军的势力大, 因而季梁建议进攻力量薄弱的右军。

《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 冬用雉, 夏用鱼, 左头奉之。”“左头”是头在左, 又称“左首”, 以示尊重。《礼记·曲礼上》:“执禽者左首。”郑玄注云:“左首, 尊。”孔颖达疏:“禽, 鸟也。左, 阳也。首, 亦阳也。左首, 谓横捧之也。”

古代的宫殿、府第、牌坊等建筑亦可见崇尚文治时期以左为尊。孔庙始建于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 进了孔庙门, 有一条用精致石头铺成的道路, 那是皇帝步行的道路。石路的左边是文官走的路, 石路的右边是武官走的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又改以左为尊。《明史》:“甲辰正月, 初置左、右相国, 以李善长为右相国, 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 (1367) 命百官礼仪俱尚左, 改右相国为左相国, 左相国为右相国。”

清袭明制尚左。《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见王夫人来了, 方安设桌椅……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 惜春右第二。”虽为小说, 实为现实生活之再现, 左位为上, 先左后右。清朝官员, 一般以满人提任左职, 汉人出任为右职。

由此大致可见, 春秋、唐、宋、明、清等代尊左。

2、右尊左卑

《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右学是大学, 左学是小学, 国老尊于庶老, 右学尊于左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 有攻城野战之功, 而相如徒以口舌之劳, 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 吾羞, 不忍为之下。”

《汉书·田叔传》:“上尽召见, 与语, 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这就是成语“无出其右”的来源。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 仕诸侯为左官, 居高位为右职。”

《元史·仁宗纪三》载:“延祐 (1317 年) , 仁宗任命合散为右丞相, 合散言:‘故事丞相必用蒙古勋臣, 合散回回人, 不厌人望’, 遂恳辞。制以宣徽使伯答沙为中书右丞相, 合散为左丞相。”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左右》:“元左右丞相、左右丞、则以右为上。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 汉人南人称左榜, 亦右为上也。”

由此大致可见, 殷商、战国、秦、汉、元等代尊右。

以上分析仅为依史料记载、文学作品等得出的初浅见解, 实际情况远为复杂。

若就主流文化论, 现代人一般认为“古人尚左”。我个人认为主流文化论尚左有以下原因:A、古人有“天道尚左”的宇宙观, 并将左尊右卑的概念延伸到一切具有左右分别的情况。当时是父权社会, 男尊女卑, 因而男左女右。稍后重文轻武因而文左武右, 清代故宫文华殿在西 (所说的尚左是以建筑物坐北朝南且朝大门方向看为准) 。B、依据史料记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春秋、唐、宋、明、清等代尊左殷商、战国、秦、汉、元等代尊右。唐、宋、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朝代, 几个朝代的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在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思想观念对后人的影响恐怕也是远大于其他朝代。中国上下几千年, 左右尊卑问题随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区别、习俗的不同、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差别。尊左与尊右, 应区别具体情况, 笼统地说古人尚左或尚右都是片面、简单的。

二、中国现代会议主席台的位次尊卑排序

借古鉴今, 通过以上分析弄清楚了中国古代对左右的尊卑情况。根据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建议下面对于现代会议主席台的位次排序作进一步分析, 更好地了解次序排列在中国现代的情况。礼仪中的左右尊卑排序没有明确的规范, 《机关文明礼仪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年8 月第一版) 认为, 目前国内排定主席台位次有三个基本规则:一是前排高于后排 (这是应有之义, 勿须赘述) , 二是中央高于两侧, 三是左侧高于右侧。

1、领导为单数时的座次排序。这种情况排位较为简单

第一种:1 号领导居中, 2 号在1 号左手位置, 3 号在l号右手位置, 如此类推。由于会议主席台一般为单数, 而我国最高层级的会议大多如此排序, 所以这种排法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采用, 是使用得最多的位次排序。如下所示:

2、领导为偶数的座次排序

主席台领导为双数时的座次排序较为复杂, 可以以十一届三全会为界前后两个阶段论述。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以主席台中间线分开) 尊右有时也尊左, 左右无严格界限。

①尊右。如下所示。

(2) 有时也尊左。如下所示: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两种情况, 一是以左为尊, 二是以中为尊。

第一种:以主席台中间线划开, 以左为尊。这种情况最为多见。

第二种:以中为尊。1 号领导位居正中;两边领导左单右双亦可, 左双右单亦可。这种排法比较保险, 跟领导为单数时排法基本相同。具体排位时, 单数一边领导位距可适当疏一点, 双数一边密一点。领导多时, 左右两边看不出区别。

此外,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左右皆尊。如下所示:

我国虽然没有统一的礼仪规范, 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 为全国提供了范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排列, 让我们看到了左右次序的趋势。只要掌握以上的规则, 就能运用自如, 礼貌得体。左右, 乃是一个方位, 跟尊卑联系在一起, 不过是人为赋予的含义。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古往今来, 由东到西, 左右的尊卑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只要正确看待, 这个变化不过是参差多态的一个符号和色彩。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 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 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位置尊卑方面的传统、现代进行了初步描述。

关键词:礼仪,左右尊卑,座次排序

参考文献

[1][清]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

[2][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7.

[3]杨琳.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 1996年夏之卷总第12期.

[4]康清莲.左右尊卑的文化内涵[J].晋阳学刊, 2009, 5.

3.现代社交十不雅 篇三

大部分人喜欢在庄重的场合穿西服、扎领带。穿西服是有讲究的,从颜色上讲,一般不要超过3种;从整体上讲,休闲服和西装不宜搭配。我就见过一个朋友是这样穿的:一袭崭新的西服,内置秋衣加领带,脚踏运动,鞋,头顶鸭舌帽,从后面一看,绝对的“老干部”,从前面一看,绝对的“四不像”。

化妆像蜡像

女人为了提高回头率,出门前都喜欢打扮一下,不白的抹抹白,不红的涂涂红。爱美之心本无可厚非,可有的人不会化妆,化出来还不如不化,本来是个大活人,化得跟一尊蜡像似的。在马路上见到一妙龄女和朋友聊天,身材不错,手和脖子是很健康的颜色,唯独那脸白得可怕,再看那张嘴血红血红的,要说化得最“好”的还是那双眼睛,眼圈纹得黑黑的冒充“国宝”,活脱一个熊猫眼。

坐立没有型

站着说话,立正或稍息都行,但手要放对位置,或交叉放于腹部,或一手插兜,如果把手背过去或双手捂头就好像对别人的谈话不耐烦了。还有的男人在站立稍息时把右腿弯曲地伸出,整个一个女人形象。

站着说话腰疼就坐下,坐要有坐相。翘起二郎腿也可以,但千万别哆嗦,想想看,一个头靠沙发,颠着二郎腿,双手不住地拍打沙发扶手的人实在有碍观瞻。

后背一身霜

发型能反映出人的职业和性格,一个整洁美观的发型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然而,整齐的发型背后却是一身的头屑,给人的感觉就不舒服了。

谈吐似“悬河”

说话的时候喷唾沫星子,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激动,一激动就抢话题,一抢话题就唾沫四溅,或者是口水外流,还不时地进行吞咽,跟面部神经麻痹差不了多少。如果这种人再吃点儿大蒜,真够别人难受半年的。

颜面全无光

有一个旺盛的精力、光彩的容貌对人际交往很重要。假如一个人三天三夜没睡觉去拜会朋友,朋友一定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在交际前要调理好自己的精神,把脸整理干净,别让人家说你像秋后的茄子。

喝酒争酒官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喝酒是避免不了的。可有的人自己做主人时,酒官这个权利当仁不让,而自己做客人时也是拼命抢,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弄得主宾难分,场面尴尬。

饭菜充内行

在饭店吃饭,喜欢品评饭菜好赖,以显示、自己吃过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尤其是在自己做客人的时候,给主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让朋友们吃好。这种人往往把自己喜欢吃的拉到靠近自己的地方,大吃特吃,全然不顾别人。

嘴里叼根棍

有人喜欢剔牙,吃饭的时候总是牙签不离手,吃完一口就把牙签叼起来,操作时也不用手掩饰一下。

醉后都是床

醉酒后,人的表现千奇百怪,有打人骂人的、有掀桌子砸碗的,这些都是恶习。有一种醉鬼喝酒的时候总怕自己喝得少,叫了张三唤李四,然后就地卧倒,酒店喝酒酒店睡,路边喝酒路边睡,朋友家喝酒朋友家睡,在他眼里哪里都是床。

4.现代礼仪学习心得 篇四

1.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懂礼仪

“心有敬而形于外”这是教师的礼仪的本质,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教师的形象和礼仪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注重礼仪,不仅是作为社会文明公民应有的素养,而且是培养人格完善、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需要,作为教师,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在现代文明社会更需要教师懂礼仪。

2.注重个人仪容仪表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学识渊博,心灵美好,语言文明,还要仪态优雅,具体来说要做到(1)头发整洁、定型、自然有光泽,长短适中;(2)妆容要干净整洁,规范、表情亲切,目光柔和;(3)服饰应该庄重大方,简洁流畅.3.懂得言谈礼仪

艺术语言是我们的第二张名片,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要做到态度谦虚诚恳、表情亲切自然、语调平和深稳、语言准确规范,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我要做到妙用数字、巧打比方、趣用幽默、插入笑话。

4.学会课堂艺术

作来一名教师,必须爱教书,爱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气质,课前熟悉教学内容,锤炼讲课语言,精心设计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收集各种教学相关案例,最后认真批改作业,争取做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5.现代礼仪学习心得 篇五

“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尊重的意思。“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这就是礼者敬人。但是我们光说尊重有时候没用。心里想什么?我们得善于表达,它需要形式。我们得会说话,我们得有眼色,我们得把这活儿做地道了,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我们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我们既有礼,礼就是尊重,又有仪,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礼仪是行为规范,现代人是讲规矩的,规范就是标准。礼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其实规范也是展示于细节的,在任何情况下,规范的问题你要不注意,那你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强调礼,要讲它是交往艺术,它是沟通技巧,它是行为规范。当然现代礼仪分很具体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它有不同的讲究,一般而论,现代礼仪我们大概把它分成以下五块。第一块我们把它叫做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为政府服务时所讲究的礼仪。第二块,我们叫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第三块我们叫服务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第四块我们把它叫做社交礼仪,就是人们在广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最后一块礼仪我们把它叫做国际礼仪,是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6.选修现代商务公关礼仪心得 篇六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商务礼仪,就是其中一种,也是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商务礼仪在社交中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同事间友情,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可以营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那么,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际冲突,使商务场合的人际交往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具有良好商务礼仪不仅会给对方带来视觉的享受,又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社交活动自然水到渠成,反之,社交的失败就可能毁在小小的礼仪细节之处。可见商务礼仪的作用非同一般。下面简单列举商务礼仪的六个小要点。

一、个人礼仪

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二、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三、称呼礼仪

称呼一般可以分为职务称、姓名称、职业称、一般称、代词称、年龄称等。职务称包括经理、主任、董事长、医生、律师、教授、科长、老板等;姓名称通常是以姓或姓名加“先生、女士、小姐”;职业称是以职业为特征的称呼,如:秘书小姐、服务先生等;代词称是用“您”、“你们”等来代替其他称呼;年龄称主要以“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等来称呼。使用称呼时,一定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年长为先,上级为先,关系远为先。

四、握手礼仪

握手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手去呼应。平辈之间,应主动握手。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握手时要用右手,目视对方,表示尊重。男士同女士握手时,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右手握住后,左手又搭在其手上,是我国常用的礼节,表示更为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五、电话手机礼仪

电话铃响后,要迅速拿起电话机问候“您好”,自报家门,然后询问对方来电事由。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出积极回应。应备有电话记录本,对重要的电话做好记录。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尊敬。手机使用个性化手机铃声应注意场合,铃声要和身份相匹配,音量不能太大,内容要健康,铃声不能给公众传导错误信息。开会、上课或其他重要集会时应关机或设置静音。非经同意,不能随意动别人的手机或代别人接听手机。不要用手机偷拍。六 接待礼仪

接待来访者要周到细致,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前来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接待来访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进行解释。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乘车外出时,要主动打开车门,让领导和客人行外车,待客人坐稳后再上车,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陪同客人时,要坐客人的左边。

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重视礼仪,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举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良好的礼仪体现的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树立本企业良好的服务形象有很大帮助。所以现在许多企业大多都对员工进行了专门的商务礼仪培训,期望可以为公司的长足发展服务。良好的商务礼仪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为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就会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良好的礼仪品质不仅在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与国家交往的同时,更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的优秀的品质。

7.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 篇七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现代价值

本文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希望实现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而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简述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1. 礼仪的基本概念分析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准则, 由于人们受到不同社会因素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如风俗习惯、时代潮流、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 使人们在这些因素背景下其个体均存在着差异, 然而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准则, 使不同的人们通过这种行为规范及准则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关系。另外, 礼仪从交际的角度上来说, 是一种交往艺术, 是一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对于个人修养来说, 礼仪是一种可以表现某人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内在表现。

2. 礼仪的内容分析

根据古典文学文献资料记载, 礼仪中的“礼”与“仪”是两种概念且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礼”是一种规则、制度, 即人们常说的社会意识形态, 而“仪”是“礼”的具体表现, 其主要内容是仪式的规范行为。因此, 不同的“礼”将会对应的产生不同的“仪”, 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仪”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将其内在的精神表达出来, 由此可看出, “仪”可以将“礼”形象化与具体化。另外, “礼”“仪”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即可实现“礼”“仪”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礼仪的含义基本被细化, 不再像传统古典文学记载的那样宽泛。在现代社会活动中, 礼仪逐渐注重规范人们交际活动, 使得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人们的感情才能得以增进, 社会的文明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动。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遵循的规范标准以及程序, 其需要人们的共同遵守才得以正常运行, 是推动社会文明的一份重要力量。

3. 我国传统礼仪教育资源的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 但就近代礼仪的发展来看, 我国的礼仪发展由盛转衰。虽然在五四运动中将封建落后的礼仪制度推翻了, 但其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精华被保存了下来, 其对当代的社会礼仪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与启示, 这是因为当代的礼仪教育与传统的礼仪教育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礼仪教育中有很多著作与记载, 其对当代的礼仪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 如《弟子规》《礼记·曲礼》《童蒙须知》等, 这些均有着儒家思想且对我国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可将这些儒家思想著作投入到当代礼仪教育活动中, 建立新型的礼仪教育理论。

二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1. 道德是传统礼仪教育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中, 人们通过学习相关礼仪理论而长期受到熏陶, 并升华到道德的层面, 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能够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与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 我国传统礼仪与道德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礼仪蕴含于人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且蕴含于道德规范以及道德意识中。道德是人们通过礼仪活动而体现出来的, 因此, 礼仪既是一种行为活动, 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2. 礼仪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礼仪的实质就是社会道德规范, 它对人们的行为建立了相应的标准, 并且对人们的行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 人们在礼仪素质的大背景下, 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

3. 构建社会文明是传统礼仪教育的目标

社会秩序中一直蕴含着礼仪, 且秩序一直体现出和谐文明, 可以说, 和谐是社会秩序形成的最终状态, 而礼仪的秩序就是和谐。因此, 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则可以发挥礼仪的作用, 这是因为礼仪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结构, 从而促进社会结构实现和谐与安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传统礼仪教育资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 进一步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局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 2008

8.探讨传统礼仪文化和现代法律素质 篇八

关键词:礼仪文化;法律素质;继承;有效措施

从古至今,我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其具有的起源早、规模大、内容广泛、完善程度高等特点,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无法比拟的。因此,为了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笔者倡导我国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正确看待“面子”问题,大胆的将法律作为公正的“镜子”去衡量自己、衡量他人、乃至衡量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维护自身和社会的合法权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保障人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1 传统礼仪观念与现代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

1.1人治与法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选择

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了漫长的时间,在君主专制制度实行过程中虽然也曾经提倡过法治,但由于统治被理解为帝王专制,以帝王为中心,长期以来都是以权代法,因此法治也不只不过是人治的附属品而已。君主专制制度严重违背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反对暴政的理念。在当代社会,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强调的是以发展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确立新型人际关系网络为目标,因此,必须摆脱古代以权代法的思想,以社会主义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严厉打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不良现象,结合政府的干预和社会的舆论,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社会新秩序。

1.2社会不公平合理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选择

儒家思想从根本上否认社会是整齐平一的,其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存在智愚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的责任和工作。而中华的传统礼仪正是维持这种差异的工具。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中虽也有过“刑不避大臣”和“法不阿贵”等相关法律条例,但是在当时严格的等级划分环境下,这种法律条例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的实现[1]。当今社会实行法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让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组织有超越法律以外的特权,更不能临驾驭法律之上,若违背这一原则,都必须承担公平、平等的法律责任。

1.3中庸守旧与竞争创新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选择

注重和谐是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关系原则,即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以和平、团结和睦、和解以及和谐为主。在当代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中,公民都有权利追求富于竞争精神的文化,但是这种权利是要建立在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提倡公民善用法律来武装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竞争创新中寻求合作,摒弃中庸守旧的思想。

礼仪主要是根据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自然形成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仅通过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形成的礼仪并不是完善的,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来完成的,而广泛的社会化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提高现代法律素质,必须加强公民的基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普通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学的教育计划当中,以知识、文化和技能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礼仪教育为根本宗旨和目的,使大、中、小学的学生学会做人,严格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②强化各个单位和组织的教育,使单位和组织各人员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强公民的义务和非义务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去学法、守法和用法,用法律指导自身的行为,力求做一个具有人格和尊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合格公民,为完善社会主义的建设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

2 加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

法律教育除了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外,还要加强对社会成员法律职业礼仪的培育,唤起社会成员的法律职业良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带着对法律职业的神圣感去工作,并崇拜法律职业,为从事法律职业而感到自豪和荣誉。

首先,我们应该转化视角,多从内在视角论述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职业者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可以从内心认识到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所以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概念和原则外,更多侧重让学生内在感知这种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让学生放下排斥与敷衍的心理,自觉意识到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才能让法律职业道德的光辉照进他们的胸膛。

其次,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的储备与教学方法的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学目标做些改变,比如增加法律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课时;改变这门课的性质,从选修课改成必修课;选择相关专业领域的老师进行授课等等。

3 加强礼仪教育

权利是法律的核心部分,没有对权利的意识就激不起公民对法律的需求和渴望,就不能保证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就必须培养公民对法律至高无上的正确观念。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是个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在提高现代法律素质的有效措施并作出相应的努力,无论是公民个人、政府官员、法律职业人和非职业人,还是单位组织、社会或者国家等社会活动主体,都能够正确继承优秀的传统礼仪和巩固基本的礼仪规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静,周海燕.中华传统礼仪与文化的关系解读[J].中国报业,2011,7(16):288-289

[2]梁花.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探索,2010,12(09):366-367

上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项目资料归档目录下一篇:钢结构雨棚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