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11-08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共6篇)

1.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篇一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词汇

1.乔木

黄绢

裱纸

褪尽

猩红

赭石

柑黄

朱砂

表示颜色的词:金黄

橘红

曙红

桃红

猩红

丹红

赭石

柑黄

玫瑰紫 2.皂荚树

云霄

窍门

臃肿

珊瑚

珠子

鉴赏

竹筛

3.矗立

马鞍

白皑皑

蜿蜒

马蹄

萦绕

矫健 4.乳汁

挽起

荡涤

6.高山榕

妩媚

姓邓

深圳

绿茵

湘妃竹

石碑

镌刻

心仪

伟岸

亮丽

沐浴(要求理解词语)7.芝麻

钰石

哲理

凯旋

迄今

※8.洛杉矶

第23届 金牌

瞄准

扳机

锻铸

咔嚓 徐徐上升

9.雪域

盎然

叩开

姗姗而来

羊羔

为啥

炽热

分娩 10.好莱坞(wù)

抄写

啰嗦

出售

不吝

直言不讳 11.船舷

绿茵蓊绿

驾驭

逆流而上

喧嚣

酣睡

颠簸 ※12.报酬

坎坷

天赋

轮廓 蜚声

青睐

迷惘 13.杠杆

恒星

崩毁

14.阅读

书籍

念叨

抖擞

整整齐齐

人来人往

跃跃一试

伤痕累累

不可估量

五湖四海

情不自禁

疲惫不堪

忐忑不安

如愿以偿 15.茎秆

贮藏

椭圆 发酵

胭脂

※16.概括

控制

系统

声频

蹿

草莓

豌豆 17.芙蓉

玉壶

渭城

劝酒

18.手帕

耶稣

怜悯

欺骗

肺腑之言

19.韦姓

冰淇淋

烟囱

一怔

真挚

冻疮

抿嘴

袜子 形容人的词语:

可爱

忧伤

懂事

无所不能

真挚

纯洁

稚嫩

充满爱心 贫寒

调皮

善良

天真烂漫

※ 20.煎饼

荤油

胆怯

长辈

亲戚(qī)21.涔涔 徘徊

潸潸

挪移

遭遇 22.挫折

枯萎

23.倔强

24.琴瑟

切磋

谦虚

堕落

心扉

拭去

队伍

崎岖

25.屹立

汉奸

谗言

忠心耿耿

铿锵

鸦雀无声

控制

充沛

26.咳嗽

济南

解剖

踌躇

遭殃

27.宾客

潇洒

机舱

惴惴

摄影

纤弱

28.拉萨

药膏

歧视

污渍

英镑

崎岖

表彰

卓越 29.皆

矛盾

30.栖息

一哄而散

告示牌

冰雹

抡起

斧头

31.瓷器

琳琅满目

豇豆

梧桐

宴会

剔透

轮胎 32.和氏璧

蔺相如

客栈

渑池

抵御

爱卿

击缶

二、积累与运用 1.含有成语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词语拾趣:五彩缤纷——纷纷扬扬——扬眉吐气——气宇轩昂——昂首挺胸 海阔天空——空空荡荡—— 牵连不断——断章取义—— 名副其实——实事求是—— 2.引号的作用:

①特指 ②强调 ③引用 ④特殊含义 爱国名言: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3.同一个句子里面的反义词:

平凡——伟大

荒凉——热闹

呼吐——吸纳 语海拾贝: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

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

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声律启蒙》 4.关联词:

假设关系:若是······就

如果······就

要是······就 条件关系:

只有······才

不管······都 语海拾贝:

与季节有关的成语:春去秋来

寒来暑往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与时间有关的成语:日新月异

日月如梭

流年似水

天长地久

物换星移

星移斗转

世易时移

沧海桑田 5.省略号的作用:

①内容的省略

②说话断断续续 ③说话迟疑 语海拾贝:

正反读对联: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多种断句方式: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丰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捷报 6.联系句子理解疑问词“怎么”“什么”可用在陈述句中。

词语接龙:

生命——生存——存活——活力——力量 空虚——空气——气体——体温——温暖 收藏——收获——获得——得意——意见 简单——————————颜色 7.夸张的手法

形容人的成语:相貌堂堂 彬彬有礼 端庄秀丽 眉清目秀

虎背熊腰 大步流星 健步如飞 面红耳赤

目光犀利 金刚怒目 亭亭玉立 风姿卓越 8.用成语概括文章内容:

《司马光救友》——急中生智 《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将相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语海拾贝: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高兴之意)(本句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本句强调“复习回顾”的重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有害)(本句强调“思”与“学”要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

三、多音字

载 系 挑 盛 着 哗 说

四、阅读

1.能关注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掌握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知道什么是一语双关,并会用到自己的作文题目中。3.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可以作为我们的写作材料。4.说明文也可以很有趣

说明方法:列数据

作比较

打比方 5.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6.以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7.认识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8.学会通过归纳概括段意来把握文章内容

会找中心句,概括文章的主旨。

五、习作 1.写景

2.会写演讲稿,主题明确,语言有感染力。

写最尊敬,最佩服的人。

3.写记叙文,反映亲情、师生情、邻里情,选取身边真实故事。4.会写调查报告

以-----课堂或课堂-------为题,写在课堂上的体验,见闻,收获······ 5.学会写书信,正确得体。

6介绍自己珍爱的东西,内容具体,条理清晰。7.记一次映像深刻的活动,记叙中会应用场面描写。8..看图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及重点句理解

1、《北京的色彩 》 中心:课文先用“壮丽而辉煌”五个字写总体感受,然后从层林尽染的秋林和风格各异的建筑两方面,展现了北京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抒发了作者对北京色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课后作业:“紧贴”“不断”“寻找”表达了“我”想看到北京色彩的急迫心情。“毫不犹豫”表达了“我”的自豪(为首都北京感到自豪)。

2、《我的百草园 》 中心: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语气是孩子式的,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第4段回忆了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的事,表现了儿时天真与贪玩的个性。

3、《七月上天山 》 中心: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了雪山、森林、花海(进入天山时,欣赏到神奇的雪山;往里走,领略森林的幽深;再往里走,满眼烂漫的鲜花),展现了七月天山不同寻常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天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4、《鸟的天堂 》 中心:《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5、歌词两首 中心:《长江之歌》作者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的中国心》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们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中国心和民族情怀。赞美长江的诗歌: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6、《那棵高山榕 》 中心: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记述了邓小平1992年1月22日南巡深圳时种下一颗高山榕的故事,表达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热切歌颂和怀念。

7、《中华星》 中心:本文记述了张玉哲发现“中华星”及其他一些小行星的故事,赞扬了张钰哲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祖国天文事业献身的精神(或爱国热情)。

8、《鸟的天堂》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巴金原名李光堂,中国现代文学家,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

9、《烂漫的点地梅》 中心:(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对高原筑路兵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在急流中 》 文章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急流时,应该勇敢沉着,做生活的强者。

12、《把耳朵叫醒》 中心:《把耳朵叫醒》这篇课文通过年轻画家沃尔特·迪斯尼塑造米老鼠形象的艰难过程,启示我们:只要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

13、《卧看牵牛织女星 》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4、《数字图书馆》 电子图书的好处——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更持久的保存。

传统图书最大的不足——传播范围受限,不能同时供很多人阅读和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15、《仙人掌 》 中心:本文赞扬仙人掌能适应艰苦环境而生存,具有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课文接着从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17、古诗两首 中心:《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 和坚强、乐观的精神。《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8、《永远记住您,老师 》 中心:这篇课文以海伦·凯勒自述的方式,饱含情感地描写了安妮·沙利文老师对她的教育令其终身受益,表达了她对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19、《韦德的心愿》 中心: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韦德希望在圣诞夜得到圣诞老人所送的棉手套与棉鞋,令老师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的事,表现了韦德纯洁、善良的品质。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了自己的心灵”。那么到底是什么“敲中了”孩子们的心灵?是韦德那善良真挚、充满爱心的美好心灵和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让他们感到了惭愧,受到了震撼。20、《回家 》 中心:这篇课文,记叙了海子少年时代无论怎样也要回家,但中年当上警察后却因公务繁忙很少回家,后来在处理一起案件时光荣牺牲的事。赞扬了海子爱岗敬业、爱国爱家、“为大家而舍小家”的高尚品质。“爹说得挺犹豫”说明一方面父母对儿子很想念,想儿子常回家,另一方面实在是家里很穷,每个星期来回的车费对这个家庭的确很重要。

海子突然没坐车跑着回家,令爹和娘一时无语。海子的突然出现,让“娘和爹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惊喜的是在这样的天气,这么晚的时间海子突然回来了。生气的是以为海子不听话,又浪费了车费。当得知海子是跑着回来的,“爹和娘一时无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儿子的愧疚和心疼。“思虑许久”“终于”说明母亲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从“天寒地冻”“裹一身寒气”,我们可以体会到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海子回家的路。所以,当海子回家时,“娘愣住了,爹也愣住了”。哪个父母不疼儿?对儿子的心疼和深深的愧疚,以及面对困境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让娘把海子“紧紧搂住,默默流泪”,爹“转身走出屋去,站在院里一动不动”。海子爹、海子娘说的话,说明海子虽死,可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21、《匆匆 》 中心: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如,“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22、《收藏阳光》 中心:本文通过讲述田鼠尼克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在寒冬到来时,给同伴们带来温暖与快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物质的储备,还需要精神的力量。(只要留心收藏生 活中的快乐,就能战胜面临的困难与挫折。)【意思对即可】 “阳光”就是指让人感到温暖、振奋、高兴的精神动力。“颜色”,原来就是指对多姿多彩的生活的观察和描述。“单词”——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尼克收藏的“阳光、颜色和单词”就是指收藏的精神生活。

23、《沙漠玫瑰 》 中心:作者用八天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由衷地赞美了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4、《大海中的灯塔 》 中心:冰心奶奶在这篇通讯里,以柔美细腻的笔调,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向小朋友谈了友谊的重要、交友的艺术。

25、《看戏 》 中心:本文记叙的是首都劳动人民在劳动剧场观看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演出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景。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又烘托了梅兰芳高超精湛的演出技艺。

26、《回忆鲁迅先生》 中心: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到鲁迅家做客、鲁迅认真读青年的来信和踢鬼这几件事,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鲁迅先生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7、《试飞 》中心:本文记叙了宋庆龄勇敢地登上“洛士文号”飞机亲自进行第一次试飞的经过,具体描写试飞的危险性,突出了宋庆龄的勇敢无畏,体现了她心系祖国航空事业的爱国情怀。(我们对她崇敬与热爱。)“万一失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宋庆龄毅然决定参加试飞的目的和出发点,她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为了中国的强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爱国之心和勇敢之情在这句话中尽显出来。

28、《提灯女神 》 南丁格尔是热爱护理事业、忘我、奉献精神的人,29、古文两篇 中心:《司马光救友》写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要急中生智,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我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或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 自擂,要实事求是。)

30、《巨人的花园 》 中心:本文通过对有孩子的花园和没有孩子的花园的不同情况的对比描写,告诉人们:自私自利终将自食孤独郁闷的恶果,而宽宏大度终将利人利己又悦人悦己。名言: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32、《将相和 》 中心:本课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第一课时 北京的色彩

第一课时

一、课 题:北京的色彩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感受、体会北京的色彩。

四、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五、教具准备:

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北京”。抽生谈谈看到“北京”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板书“色彩”。把“北京”和“色彩”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将走进《北京的色彩》这篇课文,一起感受北京的美。板书完整的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最能概括北京“色彩”的句子。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根据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8段);第三部分(9~11段)。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三、细读理解,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1~3段,试着把自己读懂的内容批写下来。

2.学生交流自己从段落、句子中读出的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适时的引导。

(1)从“北京是红色的海洋”,“全是红彤彤的”可以看出北京城在作者心中色彩的单调。

(2)“四季常青”,“带着一种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与“处处是红色的北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壮丽而辉煌”写出了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觉。

八、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九、板书设计:

北京的色彩

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8段);第三部分(9~11段)。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 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北京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课 题:北京的色彩

二、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感受、体会北京的色彩。

四、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五、教具准备:

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4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2.再读第4段,试着分出这一段的层次并交流每一层的意思。(结合课后第2题进行)

第一层(第1句):概括写出了北京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

第二层(第2~4句):具体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者欣赏到“千百种奇妙的色彩”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第三层(5~6句):详细介绍作者漫游天坛时发现的银杏树叶的曼妙。

二、找出这一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1)“征服”一词用得巧妙,既与前文的“偏见”形成对比,又准确地概括出“北京的树叶”带给“我”的感受。

(2)“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写出了树叶色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3)“千百种奇妙的色彩”虽“纷繁”但又“和谐”,这正是作者“又惊又喜”的原因。

(4)第5、6句:通过准确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北京秋天的银杏树叶“一读而生爱”。

4.根据划分的层次及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试着把第4段背诵下来。

5.自读第5段,勾画出这一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试着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些色彩给你留下的印象。(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6.想象两处省略号里的色彩,想象香山红叶的美丽,带着被“征服”的感受读第5段。

7.北京城彩色的秋林,让作者明白了: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北京秋天的自然风光是那么美,她让一个有偏见的人一下子就被征服了。北京的人文景观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自读7~8段。

2.对比北京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思考:从 “紧贴”车窗,“不断寻找”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北京的色彩》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开朗自然的联想,反差鲜明的对比,准确形象的妙喻,写出了对北京的热爱。

2.根据你对“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这句话的理解,向别人介绍“北京的色彩”。

八、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

九、板书设计:

《北京的色彩》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开朗自然的联想,反差鲜明的对比,准确形象的妙喻,写出了对北京的热爱。

十、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我的百草园

第一课时

一、课 题:我的百草园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

三、教学重点: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谈话导入

1.生交流作者资料,师作适当补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2.童年的岁月是如诗的岁月,童年的季节是梦幻的季节。童年就似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的生活,鲁迅先生也不例外。说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领略那道风景。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注意纠正字音:“珊瑚”的“珊”读“shān”不读“shuān”;“后窍”的“窍”读“qiào”,不读“qiǎo”。注意纠正字形:“臃”字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鉴”字的上部分不是“竹字头”。注意多音字“攒”的多种读音。

三、默读课文,了解梗概

1.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第2、3、4、5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用段意合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也可以抓课文重点句“那是我儿时的乐园”来概括。

四、精读课文,品味百草园的“乐” 写法上的体会:

一是从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用“碧绿”、“紫红”描写颜色,用“鸣”、“长吟”描写动物的声音;用“窜”、“伏” 等动作描写动物在百草园生活的自由;用“光滑”、“高大”、“缠络”形容静物的外表形状;用“臃肿”、“肥胖”表现体态的有趣;以“低唱”、“长吟”、“弹琴”再现百草园的静谧和动物的安详自由;用“又酸又甜”写出味道,叫人仿佛正含着桑葚或覆盆子,满口生津。

二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们体会到百草园既是各种小生物的乐园,也是孩子的乐园。另外,恰如其分的动词运用让我们感受到百草园各物的形影声色如活了一般。

八、作业布置:

自由读读课文第2段,勾出你体会最深或是最感兴趣的地方,体会儿时的“我”认为百草园乐在何处。

九、板书设计: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十、教后反思:

第4课时

我的百草园

第二课时

一、课 题:我的百草园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用词的精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三、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用词的精当。

四、教学难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边交流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百草园的生机盎然、趣味无穷。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乐园让学生也来说说自己的乐园。学生交流,能表达清楚,有趣或是能用上阅读中感悟到的方法来叙述的,教师给予表扬与鼓励。

学生合作学习第3、4段,体味在百草园里“雪中捕鸟”的乐趣。

读课文找出描写“捕鸟”这一情节的动词,通过小组讨论并体会用词的准确。

学生自由叙述捕鸟过程,叙述时还可加上一些描写,体会其中的乐趣。也可以边做动作边叙述。

学生朗读,体会鲁迅儿时的天真与好玩的个性,同时也真切感悟到百草园给他带来的无限乐趣,是真正的乐园。

自由朗读第5段,说说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简介“书塾”。

前面2、3、4段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那么美那么有趣的号称乐园的百草园,作者却被家人送进书塾里去读书啦!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连续三个“也许是”表现孩子对大人要自己离开百草园原因的猜测、不解和无奈之情,表达了儿时的鲁迅对百草园的依恋,“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学生反复朗读体会。

二、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浏览课文,并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是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

八、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的百草园》这篇文章,共同分享了鲁迅先生的童趣,那就是灿烂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我们都经历过童年,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趣事,那么,请你也给我们介绍介绍你的乐园在哪里,它的乐趣在哪儿。提起你的笔,写一写。然后大家交流交流,让我们一起分享,当然,要有一定的描写,可以仿写。让我们看看谁的那道风景最美。

九、板书设计:

我的百草园

生机盎然的百草园——植物和动物之多好奇、求知

冬天的百草园——捕鸟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生活——离开百草园,依依不舍

十、教后反思:

第5课时

七月上天山

第一课时

一、课 题: 七月上天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三、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四、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今天,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受天山七月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自由读文。

三、引导深入学习

1.按照课后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要点预设:

作者写了7月天山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如: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不仅寂静,而且充满生机。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如: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么漂亮!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珠子,那么的美,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

(作者用词巧妙,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八、作业布置:

练习一

九、板书设计:

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十、教后反思:

第6课时

七月上天山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七月上天山

二、教学目标:

1.小组交流自己的批读内容。

2.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三、教学重点:

小组交流自己的批读内容。

四、教学难点:

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这篇课文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由学生自读自批。

二、交流批读情况。①小组交流自己的批读内容。②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

③在全班进行交流。

可以由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主阅读欣赏,积累佳句。2.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

五、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1.同桌互查和全班抽查。2.书写生字和摘抄优美词句。

八、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和摘抄优美词句。

九、板书设计:

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

“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

描写花海的排比句: “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

十、教后反思:

第7课时 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一、课 题: 鸟的天堂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四、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八、作业布置:

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九、板书设计: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

十、教后反思:

第8课时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鸟的天堂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八、作业布置: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九、板书设计: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十、教后反思:

第9课时 歌词两首

第一课时

一、课 题:长江之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四、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二、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之歌》。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

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

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

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

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

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

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

七、拓展延伸

1.身临其境,赞美长江。

我们都是长江的儿女,闭上眼睛,想象着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长江边,对着长江吟诵我们心中的歌,可以用“你用„„”的句式(小黑板或大屏幕展示),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式。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2.展示其他赞美长江的古诗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八、作业布置: 练习一

九、板书设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十、教后反思:

第10课时 歌词两首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我的中国心

二、教学目标:

1.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2.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三、教学重点: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难点: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实践

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

二、激情导入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2.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2.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

1.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八、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一

九、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

十、教后反思:

第11课时

那棵高山榕

第一课时

一、课 题: 那棵高山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大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叙述脉络,体会文章倒叙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大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2.那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是谁呢?(邓小平)关于邓爷爷,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是啊,邓小平爷爷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

1、默看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勾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同桌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两段,师生共同正音。

3、学习生字。

4、讨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妩媚心仪伟岸亮丽镌刻沐浴

5、书写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体会倒叙的作用。文章的写作思路就是作者思考的思路,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由于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想到已故的小平爷爷,所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让我们更加真切地回想起小平爷爷对祖国人民的卓越贡献和深沉的爱。

八、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一

九、板书设计:

妩媚心仪伟岸亮丽镌刻沐浴

十、教后反思:

第12课时

那棵高山榕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那棵高山榕

二、教学目标:

1、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检测:

1、听写词语:榕树妩媚邓小平心仪伟岸亮丽镌刻沐浴深圳绿草如茵湘妃竹石碑

2、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自己订正。

二、扣中心句。

1、教师:这是一棵怎样的高山榕?课文中有集中评价它的文段吗?请找一找。

2、学生读4 自然段。

3、抓“普普通通”与“不同寻常”

三、学习课文1至4自然段,体会榕树的“普普通通”

1、这棵普通的榕树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有关的语句,好好体会,并勾画、圈点和批注。

2、学生谈体会。老师随机指导朗读,总结并板书:默默地带来亮丽增添和谐

3、让我们一起跟随课文的叙述走近榕树,边读边想象画面,像放电影一样欣赏这样一棵平凡却美丽的榕树。

四、学习课文其余部分,体会榕树的“不同寻常”。

(一)、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榕树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首先质疑并存疑。

(三)学习课文5-7自然段,了解榕树的栽种过程,体会榕树的“不同寻常”。

1、课文用了很多篇幅详细介绍了小平同志栽种榕树的过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看看当时的情景,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教师引读课文5-7段,教师读叙述的话,学生读描写小平的语句。)

2、谈感受。

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平的动作、神态的词语中感受小平同志兴致勃勃,结合资料介绍明白小平同志是因为看到深圳的发展,看到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绩而高兴。

(卫星上天北京奥运会)再读“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你又读懂了什么?(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就如同那高山榕一样越来越葱茏耀眼,生命勃发。)

再读。

是的,这的确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然而它又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它传达着:深爱永驻;它昭示着:事业永昌。

八、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一

九、板书设计:

默默地带来亮丽增添和谐

十、教后反思:

第13课时

中华星

第一课时

一、课 题:中华星

二、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丰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3.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星”的发现过程,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课题

1.边放课件边讲故事:1928年的一个夜晚,一个名叫张钰哲的中国天文学家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像往常一样站在天文望远镜前凝神观察。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紧紧盯在一个光点上:啊!一颗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的新星在闪动!他惊喜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美国行星中心站把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编为1125号。从此,这颗闪动的小行星,被载入了世界的天文史册。也就是从那时起,在小行星的发现者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名字。这颗小行星就是用我们伟大的祖国命名的“中华星”。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板书课题:中华星。

2.齐读题目。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3.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全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逐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

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

(1)张钰哲发现小行星,为祖国争得荣誉,没有按照惯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中华星”命名。

(2)几十年来,张钰哲领导的行星观测室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小行星,为祖国的天文事业作出显著成绩,但没有一颗行星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3)哈佛大学天文台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将新近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5.小结:“中华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满怀对祖国的深情,给这颗小行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华”。张先生在此后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但他却心系祖国荣誉。在他领导的行星观测室发现并命名的众多行星中,唯独没有以他个人命名的星,其高尚品格实在令人敬佩。

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带着对科学家敬佩的感情。)

八、作业布置:

找出课文中描写张钰哲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并把它抄写下来。

九、板书设计:

中华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十、教后反思:

第14课时

中华星

第二课时

一、课 题:中华星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

2.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星”的发现过程,体会张钰哲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星。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吧!一起读出来:星。你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呢?

我们常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大约3后面23个零),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除了刚才大家所知道的这些星星,还有一颗星,叫“中华星”,有一颗星叫“张星”,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它们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7课,弄明白“中华星”和“张星”的来历。

二、细读课文,认真感悟体会。

1.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华星”的来历。(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张钰哲是怎样发现小行星的?(句子: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紧紧盯在一个光点上:啊!一颗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的新星在闪动!他惊喜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这个句子体会到张钰哲发现小行星后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从“惊喜万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体会惊喜、激动之情)

指导朗读。

(2)张钰哲为什么会这样激动?

(句子:自从1801年---真是太令人兴奋了)

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天文事业比较发达,中国的天文工作太落后了。张的发现不仅是世界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更重要的是在广袤的天空中终于有了中国人命名的行星,这是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3)张钰哲发现小行星后,是怎么做的?勾画出有关词句。

(句子:冒着严寒,连续观察了15个夜晚,结果,每次的观察结论都相同)。从“冒着严寒”“连续”“确信”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严谨的科学态度)

(4)在确信自己的发现后,他把观察到的结果报告给美国行星中心站,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及时给他写了回信。看着这封极不寻常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张钰哲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中国的天文工作太落后了,这是第一颗中国人发现的行星,它的发现不仅是世界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更重要的是在广袤的天空中终于有了中国人命名的行星,这是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三、总结。

课文题目“中华星”不仅仅指张钰哲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它也是张钰哲先生爱国精神的体现,在人们心中,张钰哲先生也是一颗星,一颗中华民族的星,对天文学事业的贡献和对祖国强烈的爱

四、拓展。

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你打算将来为祖国建设做点什么呢?

八、作业布置:

搜集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把搜集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九、板书设计:

是世界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也是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十、教后反思:

第15课时

“零”的突破

一、课 题: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中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过金牌?谁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画出文中生字、词和有关外国地名的词,如“洛杉矶”“普拉多奥林匹克”等,多读几遍,读熟,扫除文字障碍。

2.自由读课文,在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些什么疑问。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许海峰开始在赛场上的表现如何?他的射击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抓住“令人瞩目”“酷爱”“咬咬牙”等词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许海峰的精湛技术是长期的艰苦训练换来的。

3.当比赛中出现意外时,许海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反复读,如:“他仿佛看到了„„他猛地清醒„„”“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从中体会赛场的紧张气氛,感受许海峰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

4.讨论:许海峰取得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奥运冠军有什么历史意义?

5.拓展:从1984年中国夺得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到2008年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说明了什么?

6.指导学生体会“反复”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

四、搜集文中的好词佳句

八、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九、板书设计:

他仿佛看到了„„他猛地清醒„„” “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

赛场的紧张气氛,感受许海峰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

十、教后反思:

第16课时

灿烂的点地梅

第一课时

一、课题:灿烂的点地梅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4.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歌曲《青藏高原》及点地梅、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2.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生长在那里的一种奇特的植物,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3.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4.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抽生答,课件展示。)(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请同学们默读描写点地梅的段落,(3~13段)看看点地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把你的阅读感受批写在旁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顽强美丽)

1.精读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1)“……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①点地梅到底拥抱的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②同学们,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个句子中的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请大家勾画出来。(扎、贴、拥抱)

③点地梅的根为什么要扎得很深,枝蔓为什么要贴着地皮,还要一团团地拥抱土地呢?

④激情导读:是啊!因为青藏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因为点地梅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活下去,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2)“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居然”是什么意思?从“居然”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咱们一起来读出作者的惊讶和出乎意料的欣喜。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 “扎”“贴”“拥抱”“居然”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点地梅生命力的顽强。你们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点地梅的美丽?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体会到点地梅的哪些特点?)

2.体会点地梅的美丽(以读代讲)。“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①孩子们,这段话写得很美,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②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冰天雪野,点地梅居然能如此艳丽地开放,这种独特的美,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学生配乐齐读这一段。)

③点地梅既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桂花的香气袭人,但它却把自己的美丽和芳香留在了遥远的青藏高原。再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八、作业布置

说说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

九、板书设计

本文采用接物与人的写法,通过描写雪域高原的点地梅顽强的生命力,抒发了对顽强战斗在青藏铁路筑路工地上的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赞美。

十、课后反思:

第17课时

灿烂的点地梅

第二课时

一、课题:灿烂的点地梅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4、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歌曲《青藏高原》及点地梅、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点地梅的顽强与美丽让我们惊叹,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5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

①“如果我在青藏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学生交流到这句,教师可相机介绍:要修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难度可想而知,已经有55个战士因修路而长眠在了青藏高原上。他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②“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却不能尽孝送终,他的心里该是多么难过啊!”学生交流到这句,教师:是啊,虽然母子连心,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③“作为父亲,一定希望第一个见到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要修路,他却未能守在临产的妻子身旁,只能通过电话安慰妻子。”——生说到这句,师:老师也被这个故事感动着。出示课件。

(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一段,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心急如焚)这个词语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丈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因妻子难产)难产会有些什么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孩子死亡,可能是妻子死亡,也可能是母子双亡。最亲最爱的人在生死边缘挣扎,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煎熬,而这种煎熬整整持续了一夜,你们能想象出这一夜他是怎么过的吗?(2)妻子难产,丈夫多么想陪在她的身旁,但他却远在青藏高原,这怎不令他心急如焚?一起来读读。此时此刻,年轻人……教师引读。(3)既然他心急如焚,为什么不赶到妻子的身边呢?

教师相机小结:一个“心急如焚”,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更让我们感到了高原筑路兵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为国家的崇高精神。(4)(师指着课件最后的省略号)在青藏高原铁路工地上,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牺牲了家庭、青春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以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才筑成了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播放课件韩红唱的《天路》片段以及火车在铁路上奔驰的画面。)

(5)如果此时,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在天路上奔驰,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的是什么?请大家提起笔把它写在课后练习第三题的下边。(6)学生相互交流。教师相机评价——这样的战士,怎不令人亲近,怎不令人敬佩?(相机板书:平凡伟大可亲可敬)

(二)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1.学生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学了课文,我们都深深地爱上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因此我们也发出由衷的赞叹: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抽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他们的共同之处——顽强、平凡而伟大,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因为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具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作者借点地梅表达了他对高原

筑路兵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三)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1.因为作者喜欢点地梅,所以他写下了这篇——《烂漫的点地梅》(齐读课题)

2.课题中的“烂漫”都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3.让我们怀着对点地梅顽强生命力的敬佩,再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让我们怀着对高原筑路兵的无限敬意,再读——《烂漫的点地梅》;就让点地梅不但盛开在青藏高原,也静静地盛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再深情地读——《烂漫的点地梅》。八,作业:

课后练习题

九、板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

点地梅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 顽强平凡、伟大 美丽可亲可敬

十、课后反思:

第18课时

在激流中

一、课题:在激流中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杜鹃”“火苗”在文中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应该怎样面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高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你们乐意听吗?请你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你们仿佛能看到什么。

2、老师讲故事。(其实是范读故事,不包括最后一段。)

3、交流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或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板书课题,及时让学生找出故事的起止段,并通过插图让学生明白,图上画的就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勇敢前行的感人情景。

4、小结。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发言,高老师感受到你们很会倾听。人有一张口,却有两只耳朵,可见听的重要性。听说读写,听排第一,可见听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倾听的好习惯,相信会使你们终身受益。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2、指名学生读课文,师及时肯定闪光点或纠正不足之处。

3、学习生字词。

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读流利。(指名在黑板上写。)

2)师生共同评议上台写字同学的优缺点。

3)指名读。

4)齐读。

5)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偏旁、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船舷”“蓊郁”“逆流而上”“酣睡”“颠簸”“喧嚣”等生词的意思。

6)引导生正确书写生字,重点强调“酣”“颠”“嚣”等字的笔顺和写法。

八、作业:

自由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

九、板书设计:

课题

重点

难点

十、课后反思:

第19课时

在激流中

第二课时

一、课题:在激流中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杜鹃”“火苗”在文中的含义。

2、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应该怎样面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船舷”“蓊郁”“逆流而上”“灵巧”“奋力”“酣睡”“颠簸”等词语,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及时引导学生修改。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就是画面的内容,第一节课中已经了解。),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这个故事写得很好,很感人,到处都是好词佳句,请同学们认真地反复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这时老师让大家推荐一名画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交流,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杜鹃”(在战争影片中,“杜鹃”代表战争取得了胜利,大家都看过《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吧。战争取得胜利了,红军在山间的小路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满山开的都是映山红,这时传来了优美的歌曲《映山红》:老师唱——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里的映山红指的就是杜鹃。由于杜鹃花特别火红,特别旺盛,所以也就成为人们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咱们今天了解的这位母亲就像火红的杜鹃一样。)和“火苗”的含义,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前两段环境描写的好处,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读好第三、四段。奖励交流中读书最好的同学读第三、四、五、六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故事扣人心弦,写得活灵活现,文中处处都是佳词妙语,处处都有非常好的写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老师引导为辅,这样的教学,师生都不会感到累,只要深入读书,只要老师指导得及时,相信效果一定会不错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第三节是我班的数学课,还要听闻雪的课,只好忍痛割爱了,这一环节的教学很不扎实,没有及时指导朗读,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这是我平时最看不惯的地方;围绕“红杜鹃”“不息的火苗”设计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再一次教学时,一定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精读这部分内容。)

三)学习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交流。回忆起这难忘的一幕,作者说了些什么?

指名读最后一段话。

你们理解作者的想法吗? 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

面对生活中的急流,你打算怎么做,请写下来。

交流,师及时肯定或指出说得不妥之处。

老师讲鲁迅小时候刻“早”字的故事。

总结。

同学们,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蹚大河,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急流,我们要像年轻的母亲和鲁迅先生那样,心中要燃烧着一团火,要热爱生活,要勇敢顽强,要坚定镇静,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八、作业:

摘抄文中的优美句子。

九、板书设计:

一、理解“杜鹃”“火苗”在文中的含义

二、“生活中的急流”指的是什么,应该怎样面对?

十、课后反思:

第20课时

把耳朵叫醒

第一课时

一、课题:把耳朵叫醒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沃尔特·迪斯尼的创业故事。

学生:搜集米老鼠的各种动画形象。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

1、出示迪斯尼公司创作的“米老鼠”动画图片,谈话引入。

这是谁?是哪部动画片中的?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2、答案全都藏在《把耳朵叫醒》里。请读课题。

3、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你觉得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同桌相互说说,相互交流补充。

(1)说说课文大意。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检查自读情况,集体汇报交流

1.全班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的艰难过程的词语。(学生默读、勾画、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汇报自己找到的词语。

(1)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及时给予肯定。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界。

(3)读一读这些词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并留下学习的足迹(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一写体会)。

四)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你觉得沃尔特·迪斯尼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还了解沃尔特·迪斯尼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3.课后写一写读后感。

五)总结全文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时候,如何把握机会走出困境,勇气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光凭奋斗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发现在平凡甚至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九、板书:

课题

重点

难点

总结

十、课后反思:

第21课时

把耳朵叫醒

第二课时

一、课题:把耳朵叫醒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沃尔特·迪斯尼的创业故事。

学生:搜集米老鼠的各种动画形象。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交流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

(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

“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的。

(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

瞧!倾听让年轻画家在普通老鼠身上找到了爱。

(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知道,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呢?

(7)读课文最后两段,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

灵感的获得需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这样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爱与美。

(8)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外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四)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你觉得沃尔特·迪斯尼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还了解沃尔特·迪斯尼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3.课后写一写读后感。

五)总结全文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时候,如何把握机会走出困境,勇气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光凭奋斗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发现在平凡甚至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九、板书:

课题

重点

十、课后反思:

难点

总结

第22课时

积累与运用

(三)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句子,深入体会句子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

2.在字数等方面感受对偶的规律,感受句子的节奏、声律美,鼓励学生积累。

3.教师介绍《声律启蒙》,展示这本书中的其他对偶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三、互动平台

1.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2.集体讨论: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忆总结《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勾画并再读老师的话:“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多留意、细思考,就不会为习作时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结合平时的写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口语交际:应该录取谁

1.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中心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有条理地讲述理由。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语文明。

(3)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交流商讨。

2.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职场应聘的一些故事,为这次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2)课前让学生准备口语交际中招聘故事的情境表演。

3.情境表演,引出课题。

(1)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口语交际中的应聘故事。

(2)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应该录取谁?

4.合作学习,辩论交流。

(1)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2)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观点相同的同学,丰富自己的认识。

5.集体学习,开展辩论。

(1)以“召开董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论兴趣。

(2)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方,双方辩论。要求: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有自己的观点,辩驳有理有据,用语文明。

(3)看看谁的支持者比较多。学生推举出的“董事长”进行总结,老师根据学情以“人力资源部顾问”的身份进行总结,总结时以幽默的语言肯定学生在辩论中的突出表现,指出不足之处。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辩论的态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对辩论双方都要有客观的评价。

6.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习作百花园

与单元学习阅读教学重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转变成习作

2.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篇二

贻误情愫憬悟滞涩 分歧矢志铸就香醇 黝黑

公仆谦恭强悍醒豁 厌腻寥寥跻身景慕 反诘

痛失良机万无一失一念之差失之交臂 力挽狂澜各得其所

黯然失色公正不阿下车伊始炉火纯青 离经叛道叹为观止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5.公正不阿: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不阿谀别人。

6.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7.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8.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这里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9.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错过》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

2.《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3.《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

4.爱因斯坦是当代物理学家,原籍德国。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

5.《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左拉。

6.莫泊桑,法国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等。

7.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四、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3.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二)古今异义

1.走送之

古义:跑 ;今义:走路,步行

2.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热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

3.主人日再食

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古义:朝廷;今义:官名

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古义:给予,赠送;今义:遗失

6.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古义:国子监的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级

(三)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名词作动词,动手)

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用笔)

3.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朱缨宝饰)

4.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5.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

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名词作状语,每年)

3.八(上)第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篇三

鉴赏 轩榭 池沼 嶙峋 琢磨 斟酌 围剿 荒诞 蜿蜒 潋滟 猬集 虬干

愚氓 喧嚣 悖论 龟裂 胼胝 凋零 蟾蜍 编撰 蹒跚 镂空 丘壑 恬淡

亭台轩榭 高低屈曲 盘曲嶙峋 驻足观赏 蜿蜒曲折 猬集其间 鲁殿灵光

臭气熏天 灿若朝霞 依稀可辨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措施。

2.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3.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4.珠光宝气: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5.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6.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7.司空见惯: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的样子,不觉得奇怪。

8.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9.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10.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作文章时对重要的地方淡淡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11.与狼共舞:比喻与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危险,须特别谨慎。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2.《都市精灵》作者舒乙,北京人,满族,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散文集《老舍的关坎和爱好》获满族文学奖。

3.《幽径悲剧》作者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4.《明天不封阳台》作者杜卫东,当代作家。

5.《治水必躬亲》作者钱泳, 原名钱鹤,字立群,号台仙,清代江苏人。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

6.《从小就要爱科学》作者苏步青,著名数学家。

7.《在太空中理家》作者杰瑞·M.利宁杰,美国航天员。

4.一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梳理 篇四

一、汉语拼音

韵母:

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ɡ、enɡ、inɡ、onɡ

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ɡ

二、会认字

妹、奶、白、皮、小、桥、台、雪、儿、草、家、是、车、羊、走、也

三、好句积累

1、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

2、一只船,扬白帆,漂啊漂啊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3、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

4、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讲解

用偏旁造字

单人旁:你、们、他、借、像、做、什、伙、伴、位

提手旁:找、扫、把、拉

心字底:总、忘、想、念、意、思、急、息

门字框:问、间、闭

口字旁:叶、呢、吧、呀、吓、叫、吹、吃、听、唱

走字旁:赶、起

言字旁:认、语、诗、谁、请、许、说、话

虫字旁:蚂、蚁、虾

耳朵旁:阳、那、都

禾字旁:秀、香、和、秋

竖心旁:快、忙、情、怕

草花头:花、草、苗

宝盖头:完、家、定

走之底:这、边、远、进、过、道、选、连、送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一、牢固掌握.拼音基础

拼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同传统的学习一样但又区别与传统。学习大纲里要求孩子们做到正确拼读音节,并不要求会默写,不等于学习拼音就可以放松,因为拼音是孩子今后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果拼音学不好,那么孩子今后学语文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如何学好拼音呢?除了要学好声母韵母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拼读能力。组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准备声母韵母卡片,做拼读练习。久而久之,拼读就会成为一种能力,可以说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二、识字学习结合语境、抓反复

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识字量加大,这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在学习中,把识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除了让孩子采用自己的好方法,如抓字形、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外还应当把字组成词语或句子,让孩子反复来读,以达到加深印象,记忆字音的目的。

另外,根据自己孩子爱遗忘的特点,让他勤复习、抓反复,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三、让孩子写好字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年级可以说是影响学生写字好坏的关键时期。每次写字之前,应帮助孩子观察、分析字形再写,父母要做到认真检查、指导,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把课文还给孩子

现在很多版本的低年级语文教材都是从儿童的角度来编排的,很多孩子很喜欢翻看,所以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孩子自己先去读,让孩子大胆去问,让孩子大胆去说。因为“说”是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一年级的“说”也是为今后的写打基础。

5.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篇五

重点单词:

Younger更年轻的,older更年长的,taller更高的, shorter更矮的,更短的 longer更长的, thinner更瘦的, heavier更重的, bigger更大的, smaller 更小的, stronger更强壮的

重点句子:

1.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那是这个厅里最高的恐龙。

2. It’s taller than both of us together. 它比我俩加起来还高。

3. How tall are you? 你有多高?

4. I’m 1.65 metres.我身高1.65米。

5. What size are your shoe? 你穿多大号 的鞋?

6.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 你的脚比我的大。我穿37号的鞋。

7. How heavy are you? 你的体重多少?

8. I’m 48 kilograms. 我体重48千克。

口语交际:

A: Look!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瞧, 那是这个厅里最高的恐龙。

B; Yes, it is. How tall is it? 是啊,它有多高呢?

A: Maybe 4 metres. 也许有4米吧。

B: Wow! It’s taller than both of us together. 哇,它比我俩加起来都高。

A: Look! There are more dinosaurs over there! 快看,那边还有很多恐龙。

B: They are all so big and tall. 它们都又高又大。

A: Hey, this dinosaur isn’t tall! I’m taller than this one. 嗨,这个不高啊。我都比它高。

B; Oh, yes. How tall are you? 是的,你有多高?

A: I’m 1.65 metres. 我身高一米六五呢。

二.

A: Those shoes in the window are nice! Let’s have a look. 橱窗里的鞋子好漂亮啊, 我们看看吧.

B;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Mike? 迈克, 你穿多大的鞋子?

A: Size 7. 7码的.

B: Size 7? That’s so small. 7码? 那也太小了吧.

A: In china I wear size 40 shoes. 在中国我穿40码的.

B: Oh,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哦, 你的脚比我的大. 我穿37的.

A: Really? You look taller than me. 是吗? 你看起来比我高啊.

B: But I think you are heavier. How heavy are you? 不过我想你比我重. 你多重?

A: I’m 48 kilograms. 48千克.

B: Yes, you’re heavier, I’m 46 kilograms. 就是比我重. 我46千克.

语法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大多数形容词有三个等级: 原级, 即原形. 比较级, 表示”较….”或”更……一些”. 最高级,表示”最……”.

1.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

1)规则变化:

构成方法

原级

比较级

最高级

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一般在词尾加-er或-est

Tall

Short

Small

Long

Strong

young

Taller

Shorter

Smaller

Longer

Stronger

younger

Tallest

Shortest

Smallest

Longest

Strongest

youngest

以字母e结尾的词, 加-r或-st

Nice

Fine

Late

Nicer

Finer

Later

Nicest

Finest

latest

重读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先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r或-est.

Big

Thin

Fat

Bigger

Thinner

fatter’

Biggest

Thinnest

fattest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 先把y”变为”i”,在加-er或-est.

Easy

Heavy

Early

Easier

Heavier

earlier

Easiest

Heaviest

earliest

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在词前加more或most

Beautiful

Interesting

More beautiful

More interesting

Most beautiful

Most interesting

2) 不规则变化:

原级

比较级

最高级

Good/well

better

best

Bad/badly

worse

Worst

Many/much

more

Most

little

less

Least

far

farther

Farthest

further

furthest

2. 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等级

用法

例句

比较级

表示两者(人或事物)的比较.一般用”比较级+than”的句型.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You look taller than me.

He runs faster than me.

最高级

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人或事物)的比较, 其中某一个在,某一方面超过其他几个,形容词最高级前一般加定冠词the.副词的最高级前the可省略.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o runs fastest in your class?

Unit two Last weekend

重点单词:

Cleaned(clean的过去式)打扫, stayed(stay的过去式)停留,待 washed(wash的过去式)洗 watched(watch的过去式)观看, had(have的过去式)有; 得病, 患病 had a cold 患感冒 slept(sleep的过去式)睡觉 read(read的过去式)读 saw(see的过去式)看见 last最后的; 上一个的 yesterday 昨天 before在…之前drank(drink的过去式)喝

重点句子:

1. How was your weekend? 你周末过得怎么样?

2. It was good, thank you. 很好, 谢谢.

3.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你上周干什么了?

4. I stayed at home with my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我和我奶奶待在家里, 我们喝了下午茶,还看了电视.

5.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你还做了其他什么事?

6. Yes, I cleaned my room and washed my clothes.是的, 我打扫了房间, 还洗了衣服.

7. I want to buy the new film magazine. 我想买期新的电影杂志.

8.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see a film? 你上周末干什么了? 你看电影了吗?

9. No , I had a cold. I stayed at home all weekend and slept. 没有, 我感冒了. 整个周末都待在家里睡觉.

口语交际:

A: Hi, grandpa. How are you? How was your weekend? 爷爷, 你好吗? 周末过得怎么样?

B: I’m fine, Mike. It was good, thank you.我很好, 周末很愉快, 谢谢.

A: What did you do? 你周末做什么了?

B: Well,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 我和你奶奶待在家, 喝了下午茶还看了电视.

A: I watched TV, too. I watched some children’s shows on TV. 我也看电视了, 我看了动画片.

B: That’s nice.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很好啊, 还干什么了?

A: Yes , I cleaned my room and washed my clothes. 我还打扫了房间, 洗了衣服.

B: You are a good boy! 真是个好孩子.

语法学习:

动词的过去式;

1. 用法: 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2. 表示: 动词用过去式.

3. 过去式的构成: 规则变化与

规则变化

类别

构成方法

例词与读音

读音规则

一般情况

加-ed

Clean-cleaned[kli:nd]

Wash-washed[wɔʃt]

清辅音后面读作[t];

浊辅音和元音后面读作[d];

[t]和[d]后面读作[id].

以e结尾的动词

加-d

Live-liced

Use-used

以重读音节结尾的动词,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

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d

Stop-stopped

Plan-planned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

变y为I,再加-ed

Study-studied

不规则变化

如do-did, come-came, have-had这些需单独记忆;见附表7, 69页

Unit three where did you go?

重点单词:

Went(go的过去式)去; camp野营; went camping去野营; fish钓鱼, 捕鱼; went fishing去钓鱼; rode(ride的过去式)骑(马, 自行车) hurt(hurt的过去式)(使)受伤; ate(eat的过去式)吃; took(take的过去式)拍照; took pictures照相; bought(buy的过去式)买; gift 礼物; fell(fall的过去式)摔倒.

重点句子:

1. What happened? 怎么了?

2. Are you all right? 你还好吧?

3. I’m OK now. 我现在没事了.

4. Where did you go? 你去哪儿了?

5. It looks like a mule. 它看起来像头骡子.

6. Did you go to Turpan?你们去吐鲁番了吗?

7. Yes, we did. 是的, 去了.

8. How did you go there? 你们怎么去的?

9. Sounds great! 听上去不错!

口语交际:

A: What happened?怎么了?

B: I fell off my bike last Saturday and hurt my foot. 我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伤了脚.

A: That’s too bad! Are you all right? 太糟糕了, 还好吧?

B: I’m ok now. Come and look at my photos from the Labour Day holiday.现在没事了, 来看看我五一照的照片.

A: Where did you go? 你去哪旅游了?

B: MT. Tianshan, Xinjiang. I rode a horse. Look, it’s very small. 新疆天山, 我骑马的照片,瞧,马很小.

A: Oh, yes. It looks like a mule! Did you go to Turpan?是啊, 它看起来就像头骡子. 你去吐鲁番了吗?

B: Yes, we did. We saw lots of grapes there, but we couldn’t eat them. They won’t be ready till August. 去了, 在那儿我们见了好多葡萄, 不过我们没有吃. 到八月份才成熟呢.

语法学习: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eat- ate go- went come- came. take-took, buy- bought. Is-was are-were. fall-fell. Ride- rode. do- did. see-saw. sit-sat. make-made, drink-drank, have-had. Can-could.

Unit four then and now

重点单词:

dining hall 饭厅 grass草坪 gym 草坪 ago以前 cycling 骑自行车运动 go cycling去骑自行车 ice-skate滑冰 badminton羽毛球运动

重点句子:

1. 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old school. 我以前的学校里没有图书馆.

2. Tellme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请给我讲讲你的学校吧.

3. How do you know that? 你怎么知道的?

4.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我那时候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

5. 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以前我很安静.现在我在课堂上很活跃.

6.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day. 我以前个子小, 自行车骑得不会. 现在我天天骑车.

口语交际:

A: Wow, a library! 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old school. 哇,图书馆.我以前的学校可没图书馆.

B: Tell me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那么请你讲讲你们学校吧.

A: There was only one small building on a hill. 就是山上一座小房子而已.

C: Could you see stars at night? 晚上你可以看到星星吗?

A: Yes, I liked stars.是的. 我喜欢星星.

B: Me too. One day I’m going to visit the moon. 我也喜欢. 总有一天我要去月亮上面.

C: The Americans took about five days to get there in 1969. 1969年美国人就去过月球呢, 花了5天时间.

B: How do you know that? 你怎么知道的?

C: Easy, 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很简单, 上网查的.

A: Ah!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哈, 我们那时候可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

相关阅读:如何学好小学英语

1、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属于初学英语阶段,意识上对英语还是处于陌生状态。家长和老师要多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画画、游戏等方式去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孩子学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让孩子明白英语并不枯燥,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过程。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坚持学好英语。

2、提前预习课本

小学生对课本的预习可以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知识只有在不断得到归类和编码而形成认知结构,才能被人较好地掌握和记住。英语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预习、学习、复习中对已知知识进行重复和编码,以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3、知识需要重复记忆并重复运用,才能深刻映入脑子,记在心里。在全面理解课文对话,掌握课文词汇、句型、语音语调、语言结构和基本语法现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知识的复习、反馈、检测及表达、书写、听写和言语技能技巧的使用和复习。积极完成课后的结构练习、语音练习和小结自测等。

4、提高听课效率

小学生在听英语课的时候,要多注意观察英语老师的口型,注意用耳朵聆听老师的发音,加强练习,将单词的发音以及句子或课文的发音学准确。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得越多,那么他也便学得越多。这种参与是指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小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也要注意学会不断思考,注意养成用英语思考的这种思维习惯,边听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掌握英语的基础。所以,小学生要学会用拼读的规则来记忆单词的音和形。并且还要学会自己去探索发现新单词的特点,总结单词的拼写规律,不断灵活有效记忆单词。

5、拥有正确背诵单词的方法。

正确背诵单词的方法可使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学习方法:(1)首先学会单词发音(跟老师或英语学习软件、有声词典等读);(2)每个单词在纸上写5-10遍(此步最重要);(3)用眼、口、耳、脑进行综合记忆;(4)进行单词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把不会的筛选出来,并进一步记忆;(5)在遗忘临界点重复记忆学会的单词,克服遗忘。

6、通过大量读、背英语文章帮助孩子巩固已经学会的单词。

古代的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英语课文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英语课文也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英语单词会背后,特别容易忘掉,这也是许多学生不能坚持背单词的原因,通过朗读课文,小学生可以增加对单词的熟悉程度,大量读、背英语文章,可巩固已经记住的单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掌握相应的语法,培养小学生的书写技能,只有拥有良好的读写英语的基础,将来进入中学之后小学生才不会感到吃力,毕竟中学英语还是比小学生英语有难度的。

7、学英语需要动脑筋和联想

学英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这其中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他用的时候才能自如,才能恰到其分。英语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实现学习的价值。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联想,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动物有两种叫法?这两个词的发音是不是有点相似?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很乐于提,老师也要鼓励他们问。

8、每天自觉地听录音、朗读、背诵、记忆

6.七(下)第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篇六

妖娆

亘古

钦佩

筹资

衷心

孪生

归宁

惊心动魄

软缠硬磨

喜出望外

呕心沥血

咬牙切齿

九曲连环

红装素裹

尽收眼底

风平浪静

从容不迫

扶摇直上

含辛茹苦

自力更生

横空出世

问鼎苍穹

夺人风采

锐不可当

天南海北

经久不息

生机勃勃

循序渐进

自怨自艾

精诚所至

扑朔迷离

金石能开

月晓风清

心旷神怡

一尘不染

风流人物

一代天骄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亘古:自古以来。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翩跹:形容舞姿的轻盈。

审视:仔细看。

粗犷:粗率豪放。

雀跃:像小鸟那样跳来跳去,形容高兴的样子。

问鼎苍穹:征服太空。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退却。

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

沧桑: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

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多指自悔自恨。

氤氲:弥漫、充满。

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

矜持:拘谨,拘束。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

2.《沁园春 雪》和《卜算子 咏梅》中的“沁园春”和“卜算子”都属于词牌名,而“雪”和“咏梅”则属于题目。

3.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4.《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5.“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是古代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6.《观刈麦》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8.贺敬之,中国当代诗人、剧作家。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剧本《白毛女》(与丁毅等合作)。

9.徐志摩,新月派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步履

蹒跚

真挚

凌厉

寡言

袅娜

弥望

暴虐

吞噬

身躯

伫立

翩跹

泥淖

卓著

狂澜

膝盖

躁动

胆略

粗犷

风骚

稍逊

俯瞰

停泊

哺育

硕大

顷刻

童稚

云鬓

莽莽

测试

雀跃

参数

蕴含

河畔

屏障

瞬间

溃退

协定

泄气

歼灭

抽穗

炊烟

要塞

沧桑

凌晨

崭新

嘉宾

体魄

宛转

承诺

国徽

漠然

襁褓

梦寐

荒秽

萋萋

号啕

氤氲

遗骸

戎机

麾下

遗穗

可汗

鸳鸯

花卉

馥郁

霹雳

斑斓

荡漾

千载

斑驳

倩影

矜持

澎湃

明媚

梳妆

上一篇:陵川国土资源局座谈会工作方案下一篇:居住区规划原理by Zh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