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城市发展现状

2024-09-11

巴中城市发展现状(精选7篇)

1.巴中城市发展现状 篇一

内容摘要:巴中是个农业大市,但巴城蔬菜的供应有一半靠“进口”,除了本地的蔬菜基地规模小以外,城市蔬菜市场的状况、物流发展情况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菜农的积极性,本文从菜市建设及蔬菜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对如何解决巴城蔬菜供应的问题。关键词:蔬菜城市供求交易市场影响要素对策

蔬菜产业的发展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促进经济繁荣、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巴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在不断增加,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看,巴城的蔬菜产业并不乐观。

1.现状

1.1当地蔬菜产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105万吨,产值17.5亿元,其中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4.2亿元,大面积蔬菜商品率仅10%左右,可提供商品蔬菜10—15万吨,故全市本地商品蔬菜供应量约为35万吨左右,巴中保障本地市场供应尚有较大缺口。而巴城的“进口”蔬菜也占很大比例,据市区农业局专家组发布的《巴城蔬菜市场调查报告》称,巴城商品蔬菜年销售量为15.56万吨,其中本地供应量为8万吨,外地调入量为7.56 万吨,仍有49%需要外地调入。许多时令蔬菜,如冬春季的莴笋、甘蓝、萝卜和夏季的茄子、番茄、青椒等本地蔬菜仍不能满足供应,还需外调。

1.2蔬菜市场不健全

1.2.1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首先是蔬菜批发市场不足也不合理,巴中城现在的蔬菜批发市场有两个,实际上只有一个,即西城蔬菜批发市场。江北蔬菜批发市场还主要是做一些二级批发和零售,并不完全是一级的专业批发市场。而东城则连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都没有。从零售市场看,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

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一半的缺口。由于零售市场面积和管理上的限制,菜农进城卖菜困难,而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从而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1.2.2蔬菜市场设施简陋,买卖环境差。一是大部分市场投入不足,设施简陋,“脏乱差”现象严重。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一些市场既是街道,也是经营场所,市场楼上又是居住场所,管理不便。一方面,距离市场比较远的居民迫切希望建设市场,另一方面距离市场近的,住在菜市场的,又反映市场周围环境差,人多噪声大,影响交通、影响休息。这个矛盾给今后菜市场的选择,菜市场的经营形式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四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1.2.3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且不稳定。首先,由于巴城蔬菜有50%来自外地,如果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巴城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其次,价格不平衡,一个不大的市区的价格都不一样,呈现北高南低之势,东高西低之势。其三,就是超市、农贸市场、早市的价格不平衡,本地菜与外地菜价格也不平衡,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1.2.4蔬菜运输的物流方式落后,损失严重。据了解,我市的蔬菜长途运输,运输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蔬菜的储存仍然很原始落后,因而造成了运输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蔬菜质量检测的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2.蔬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1投资回报率低,资金与人力不愿投入到蔬菜产业

2.1.1蔬菜市场回报率低。蔬菜市场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特点,投入大收益小,属于微利行业。受盈利水平低的影响,一般的投资者投资建设蔬菜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2.1.1蔬菜基地回报率低。一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劳动力缺乏,技术含量不高,蔬菜利润空间小,加之运输费、汽油升价、人力费用等不断上扬等问题,加之由于菜农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导致留守的农民对交通工具使用受限,不利于蔬菜交易,农民在销售上

还有一定难度,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由于土地流转问题,致使目前我市大多仍以单家独户的形式种植蔬菜,规模效应小。三是由于蔬菜产业的利润不高,加之目前的土地流转费用与人工的不断增长,导致涉农资本不愿进入农村建设蔬菜基地。四是农村蔬菜基地的数量少,到农村收菜的商贩就少,幅射作用受限。

2.2城市规划不足,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都受到限制

一是城市规划未与蔬菜产业相结合。城市框架拉大,城边蔬菜基地缩小,而周边山区的农民种植蔬菜的条件由于交通及种植习惯等原因没有种菜的积极性,导致蔬菜产业缩水。最早的桑园坝、南坝、中坝等地都是蔬菜基地,但城市化后,这些基地均变成了城市用地。二是城市规划中明显缺少专业蔬菜市场的规划,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区域中,均未建设专业的市场,其蔬菜市场等设施极度不完善。在前期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预留蔬菜市场用地,小区建成后,想建市场基本没有合适地方。而西城、江北两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几乎在城中,与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太远,不利于当地农民批发转手。

2.3政策配套未跟上

相关部门对市场的支持引导、监督约束不够。一是有关部门对蔬菜产业在城市与农村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政府对蔬菜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大,缺少优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资金的支持。三是对蔬菜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长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3.发展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

3.1做好产业规划与发展,提升蔬菜产量与效益

3.1.1抓好蔬菜基地建设,保证蔬菜供应。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成一批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高的蔬菜生产基地。一是努力抓好巴州镇雷鼓寨村、三江民主村、恩阳麻石村、清江塘坝村、平梁三山村等现有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二是利用巴中海拔落差大的特点,根据不同蔬菜的种植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一批不同海拔地区的蔬菜基地,充分依托通江县、南江县部分高海拔冷凉立体气候特征和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和反季节高山特色商品蔬菜,以满足蔬菜的品种供应。三是加强基地的耕地质量、农田渠系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

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对新建大棚、喷灌滴灌等设施,加强基地功能建设与能力建设,以保证蔬菜的供应。

3.1.2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切实提高菜农效益。充分调动各级农业、科技、商务、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等部门及单位的作用,充分调动本地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蔬菜集约化种植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建立蔬菜信息及技术服务网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市场预期。加强蔬菜农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加大科普力度,推广先进技术,适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制定巴中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菜农的种植效益。

3.1.3保护、申报无公害蔬菜认证工作。做好通江食用菌、空山反季节蔬菜、三江黄瓜、渔溪生姜、恩阳海椒、大罗黄花、巴中芦笋等地方名特蔬菜的商标注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申报认证工作。

3.2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确保营销畅通

3.2.1加强蔬菜市场建设。此项工作涉及市、区两级政府,涉及发改委、商务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建议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做好相关的工作。一是改变现有蔬菜零售市场与街道、居民楼混用的状态,要分步骤、有计划地改造原来的蔬菜农贸市场,使其升级;不能改变的,要大力发展蔬菜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超市、便利店积极开展蔬菜上市,提升供应能力;要尽快制订相关办法,规范和引导好蔬菜早市、社区小型菜市场、零售网点的发展,解决部分社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甚至可以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二是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选定适宜的地方留足菜市用地面积,不得更改菜市用地使用途径。三是涉及菜市场的规划、土地、建设、验收、管理、经营等方面要给予全方位的政策优惠。四是制定菜市建设标准,加强对菜市场建设招标、验收、使用等全程的监督和竣工验收,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五是建立新的菜市批发市场,尽快在东客站、西客站附近分别规划和建设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便于本地菜农交易。

3.2.2加强蔬菜物流建设。一是积极发展以运输配送、储藏保鲜和加工流通为主要内容的蔬菜物流,降低生产风险和流通成本,促进蔬菜流通和错季供应。二是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支持超市、流通企业、学校、酒店等与蔬菜基地、菜农实行对接,降低营销费用。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鼓励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建立冻库,加强农产品冷藏设施、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示范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车辆及相关配套设备。

3.3加强蔬菜质量监管,确保蔬菜食品安全

一是突出抓好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大道德和法律的宣传力度,指导和监督蔬菜生产企业、基地、菜农按照标准生产,不使用违禁药品、激素、肥料等。二是抓好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实行抽样检查。三是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开展自检和监测。四是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的长效管理制度。

3.4建立供求平衡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稳定

3.4.1培育蔬菜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单一品种规模生产,并平衡供求关系。通江食用菌已经开发了一批产品,实现了规模生产。土豆、红薯可加工成薯片等、黄瓜可以生产咸菜、生姜可以制生姜红糖(巴中产甘蔗)、海椒可以制油、黄花可加工成干黄花、芦笋可生产罐头(罐头产业的产品范围很大,很适合巴中发展)等等。

3.4.2开发外销。努力拓展省内、重庆、陕西等外销市场。特别是陕西省,据陕西省商务部门统计,按人均每天消费0.5 公斤计算,全省每年蔬菜消费量为1850万吨,省内供应缺800多万吨。尤其是冬季蔬菜短缺较大,60%左右的蔬菜来源于外省,所以巴中开发陕西市场是最适宜的。巴中的高山蔬菜完全可以推向成都、重庆等地。(作者系市科协学会部部长)

2.巴中城市发展现状 篇二

1 巴中畜牧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 畜牧产业持续发展自建

区设市以来,一直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势头,年均增幅在10%左右。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573万头,出栏牛37.2万头,羊141万只,出栏家禽3331.8万只,出栏兔72.2万只,全市农业总产值15151.75亿元,实现畜牧产值90.84亿元,占农业生产值的比重达59.9%。

1.2 畜牧资源优质丰富巴中

市有53%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优越。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71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利用秸秆170万吨,玉米产量达50万吨,饲料资源丰富。南江黄羊是目前国内人工培育的唯一肉用山羊新品种,空山黄牛是良好的肉役兼用型新品种,还有具有地域特色的巴山土鸡等,这些品种都是高饲料报酬、高转化率的资源节约型品种,畜禽品种资源优良。

2 巴中畜牧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1 基础建设滞后一是改良体系建设滞后。

基础母畜不足,改良站点少,改良设施设备不全。全市仅良种母猪就有20多万头的缺口。二是防疫体系脆弱。防疫冷链设施严重不足,市场检(监)测手段落后。市、县(区)无疫苗冷藏库和专用疫苗运输车、无快速检测仪,50%的乡镇站仅有一个冷藏包。

2.2 废弃利用有待深化目前

巴中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加工后的废弃物没有效地开发利用,屠宰加工产生的动物血液、羽毛、下脚料等副产物未深度开发,有的甚至仅无害化处理未作利用,废弃物的开发利用率低。

2.3 产业园区建设缓慢巴中

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市,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9.9%,但全市猪、牛、羊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仅分别占23.5%、8%、32%,产业园区的比重更低,与现代畜牧的要求相差甚远,产业园区建设的滞后制约着畜牧产业的工业化发展与管理。

3 巴中畜牧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3.1 更新发展模式,探索畜牧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畜牧循环经济发展以规划为前堤,各县(区)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着眼全局,通盘考虑,有效整合循环链各主体间的共生互惠优势,避免盲目求大、无序建设。

3.1.1 辐射带动型。

因地制宜, 以充分利用业主所在地现有资源为根本,畜牧专合组织带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业主投入为主体,以项目资金奖补为辅助,给予用地、用林、信贷等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业务部门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鼓励饲料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兽药经销企业、专合组织与各示范点对接,大力实施“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化养殖的要求严格检查验收,给予项目资金的奖励,着重突出示范带动性,以点带面,逐步辐射,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

3.1.2 养殖小区型。

采用“村组调土地、农户建圈舍、企业投设备、服务靠协会”的办法,将畜禽养殖场“退村进区”任务列入县(区)科学发展规划,逐步把原先建在村庄内的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场,搬迁到统一规划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将分散养殖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适度集中起来,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养殖单元。

3.1.3 工业园区型。

从分析园区内现有企业的能源、水源和原料利用状况入手,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园区企业间共生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整合园区内资源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在园区内建立上下游互为转化利用的循环系统。

3.2 筑牢三大系统,优化巴中畜牧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3.2.1 夯实基础系统。

一是夯实硬件基础。要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实施电话村村通、小区宽带信息工程。加大信息公开发布力度,达到信息共享、快捷方便的目的。二是夯实行业基础。良种繁育要按照“纯种选育、杂交制种、仔猪繁殖”的方向,加强生猪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牛改站点建设,提高冷配技术。加强南江黄羊的多品系选育,进一步扩大南江黄羊在市内的应用面。疫病防控要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配备齐备的防疫设施。畜产品安全要强化生产环节的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市内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制、饲料及兽药经营质量承诺制、市外饲料及兽药准入制、饲料供应配送制“四制管理”。加大对违禁药物的抽查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切实规范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3.2.2 完善保障系统。

一是完善运行保障。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实行股份制运作,市场化管理,多元化投入,激发社会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本转向投资畜牧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风险化解机制。二是健全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为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包括用地优惠、审批简化、建设支持、信贷扶持、财税减免。

3.2.3 强化支撑系统。

一是强化服务支撑。畜牧部门是畜牧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通过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技术优势,使单一技术部门推广向多部门协调推广转变。二是优化产业支撑。要依据生态循环规律,调整优化养殖业和种植业等配套产业的内部结构,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多向循环式产业结构,形成资源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3.3 优化生产要素,催生畜牧循环经济发展动力

3.3.1 培育壮大龙头。

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是我市当前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有效形式。大力扶持当地的工商企业、养殖大户、私营老板和经济能人,新建一批产业配套的规模性企业及交易市场、产销协会,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规模化配套产业基地,以参股、租赁方式向基地投入资本,农户利用土地、草坡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切实解决好农户生产发展中产销脱节的问题。

3.3.2 延伸产业链条。

在生产环节上,实现产中向产前、产后全过程的转变,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各产业主体的树状发散,细化产业分支,带动产业的发展。产前要加大饲草饲料种植、特色种植、酿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上游产业的开发。产中带动饲料加工、兽医药械生产、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机械工业、信息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后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开发、利用,寻求与生物制药、服装生产、特色农业、能源化工等产业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互惠共生,进一步完善循环链条。

3.3.3 高新技术嫁接。

高新成果的转化利用上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借脑借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大高新技术的转化与利用,将高新成果转化于循环经济链的各个环节,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本土企业的嫁接改良上充分利用本地优势,通过与高金集团等现代管理型大中企业联姻,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设备技术、品牌优势,提高抗市场风险的免疫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

3.3.4 打造生态品牌。

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为目标,分区域重点推进,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塑造绿色、有机品牌,加大产品的宣传、包装、申报力度,打造一大批知名品牌。

3.4 广泛吸纳资本,助推畜牧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3.4.1 积极争取项目。

各级政府必须将争取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以项目资金为抓手,强力推进畜牧循环经济基础建设,结合巴中资源现状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优化畜牧循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投资畜牧循环经济。

3.5 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畜牧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3.5.1 节约资源利用。

大力推广节粮型、高饲料报酬的畜禽品种,大力推广高产出的配套生产模式,大力推广饲料调制加工技术(夏秋季饲草丰富时大量调制贮存)。大力推广秸秆及农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资源的梯次开发利用。

3.5.2 废弃排放减量。

3.巴中:借势“三城”谋求发展 篇三

经济体的周边地理环境构成对经济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巴中周边最近的城市是南充、达州、广元、汉中、安康。这几个城市对于巴中而言存在地理位置趋同、资源类似、经济发展阶段不存在梯度差别等情况,不存在借势的可能性。因此,巴中经济发展的借势必须放在更大的区域环境之中来考虑。巴中的区位独特性在于其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之间,而这三个城市又是中国西部科技、人才、资本、企业的集聚地,也是西部最集中的市场所在地。这些客观环境决定了,巴中必须借势“三城”经济才可能有更快的发展。

融入“三城”交通

巴中应该通过强化交通建设,将本地经济主动融入“三城”。巴中应该联合汉中、南充、遂宁等地,利用国家推动老区建设和西部贫困山区建设的政策,推动川陕两省建设巴中到汉中城际高铁。巴中城际高铁建设将会对巴中经济的发展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将是巴中未来经济腾飞的至为重要一环。此外,应加快巴中到汉中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巴中到安康高速公路建设。一旦巴中到汉中、巴中到安康高速连接,则巴中东连安康,向东可接工业重镇十堰、襄樊并连通湖北。北经汉中可至西安,东接广元,南接南充、达州至重庆。如此,巴中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形成。

对接“三城”产业

三个城市都已经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依据市场竞争战略理论,巴中只能选择补缺者战略。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三城”短缺产业。比如,巴中石墨亚洲第一,“三城”在石墨产业方面尚是空白,则巴中可以发展石墨建材产业。第二,借产业之势,做产业配套服务者。成都、重庆、西安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出现必然带来相应的配套产业在其龙头企业周边的地理聚集。巴中可以主动做三城产业龙头和其配套企业的服务者,为其作配套服务和补充。第三,积极承接“三城”产业转移。根据梯度转移理论,巴中作为欠发达地区应该积极主动去承接“三城”产业转移。

借力“三城”科技

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拥有西部最多的科技储备和科技人才储备。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引这三地的科技人才到巴中长期工作不是很现实。在此情况下让科技人才生活、工作在“三城”,事业在巴中,成为解开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难题的钥匙。首先,创新产学研平台。巴中可以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实验室合作,采取共建研究院、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让“三城”科研人才为巴中所用。其次,探索研发飞地建设。巴中可以探索在成都、重庆、西安三地建立巴中产业研究中心的可能性。探索让企业注册在巴中,生产基地在巴中,研发在“三城”。

吸引“三城”资本

成都、重庆、西安是西部的产业中心。巴中必须打造资本的价值洼地让资本获取相对于其他地方更高的利润才可能吸引资本向本地流动。“洼地效应”的形成在于两个方面: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巴中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并且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对于“三城”的地缘优势已经显现,还应在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打造“洼地效应”的政策制度,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凸显本地投资价值,吸引“三城”资本。

借势“三城”市场

成都、重庆、西安是我国西部市场中心,三市常住人口超过5252万,年消费性支出接近万亿。巴中可以将“三城”作为本地产品的市场腹地,借势“三城”市场,并通过“三城”将本地产品向全国及国际市场辐射。

4.从“民工荒”看巴中劳务产业发展 篇四

一、“民工荒”的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一)主要特点

综合各方面观点,此次“民工荒”准确名称应为“局部地区农民工的相对短缺”,其主要特点为:①局部性。发展在局部地方,主要集中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大约缺工10,仅珠三角就缺工约200万。发生在部分行业,主要集中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制品加工等行业。②相对性。目前全国城务工的农民为8000万,仍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农民工供给远超过城市用工需求,没有达到“绝对不足”。“民工荒”只是相对于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是“相对不足”。比如,珠三角200万用工缺口中,技术工人缺口达70以上.③特殊性。严重短缺的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悉工。

(二)形成原因

引发此次“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①工资待遇长期不变,珠三角地区几年来工资只提高了68元,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工资持续下降;②劳动环境差,许多工厂缺乏起码的通风、散热和安全防护设施,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上每天从事10—16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另外,在工种分配、工资发放、劳动管理、技术培训、职务迁升、社会保障等方面与非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待遇;③生活环境差,许多城市对农民工居住、子女入学等都有歧视政策,城市人对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尊重;④外出务工的比较效益下降,一个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年只能挣回纯收入3000—4000元,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在家从事种养业全年也能有3000元左右的纯收入,还少担旅途和工作的安全风险,过得舒心、自由和有尊严;⑤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使企业迅速扩张,用工大幅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①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来看:长期以来,一些沿海地区主要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高增长,投资者主要靠压低工人工资、减少劳动条件投入赚钱。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些地方和一些行业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能力逐步减弱,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只能靠进一步压低工人工资和减少劳动条件投入来实现利润,这就造成了长期低工资和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致使农民工转投其他地区和行业。②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来看: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利用“看不见的手”将资源配置到能更好、更多获取利益的地区和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时期,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各种市场信号不能准确反映市场真实情况,致使以农民工为主的劳动力这一主要资源的流动很盲目和被动。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信号能较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行情,人流、物流、信息更加畅通,农民工流动就趋于理性和主动,会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流向更好、更优越的地域和行业,包括选择比较效益不断提高的在家从事种养业。③从发展观念转变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让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非均衡、非协调发展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长期发展缓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农民工只能靠到东部沿海务工增加收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逐步确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使中西部和东北得到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地区、行业、企业对农民工更加尊重,从而使农民从情感到利益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三)发展趋势

农民工相对短缺将引发以下连锁反应:

——部分缺工企业在成本许可的情况,将增加工人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将有所增加,将吸引少部分农民工回流。但短缺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因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已稳定下来,不会再流动,只有少数近期外出的和尚未有稳定工作的人回流。

——几个集中缺工地区会在农民工的居住、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方面做相关调整,但这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需一段较长的时间。

——为了寻求更加稳定、持久的劳动力,劳务输入地的政府和企业将与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但这也需要一段时间。

——部分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将向条件相对较好的劳务输出地转移,通过降低农民工的输出成本以增加吸引力,但这一过程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部分有实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将转向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减少对普通工人的需求。

——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劳务人员将根据农民工短缺的市场信息,在近段时间内主动在缺工地区和企业寻求条件较好的用工机会,为春节后的劳务输出做准备。

&nb

sp;综合以上分析,加上宏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民工荒”的总体发展趋势为:近几个月内,随着用工企业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将有少部分农民工回流;根据市场信号春节后“民工荒”有所缓解,但由于造成此次“民工荒”的主要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明年“民工荒”不可能根本解决;1—3年或更长时间内,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后、农民工进城务工歧视政策改变后、劳务输出和输入地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后、沿海地区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民工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供需才能达到相对均衡。

二、从“民工荒”看巴中劳务产业面临的问题

此次“民工荒”在近期内可能将增加巴中劳务输出量,对巴中劳务产业有利,但从较长时期分析,是弊大于利。在“民工荒”引发劳务形势变化后,巴中劳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1.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亟需提高。一直以来,巴中乃至全部劳务输出地,将农民工组织起来成规模、成建制输出的很少,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其一,农民工一直以分散的个体面对用工企业,从客观条件到心理都处于绝对劣势、弱势,找工作不存在“双向选择”,更多的时候是被动地等待用工企业录用,不可能在工资、劳动条件等方面提出要求;其二,组织不力,造成对劳务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准,导致部分农民工盲目流动,他们主要靠亲戚、朋友、乡亲等获得不太肯定的用工信息,来到目的地找份工作就心满意足,在工资、劳动条件方面没有更高的要求。这两个问题是农民工工资长期徘徊、劳动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在准确掌握用工市场信息,对市场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的同时,组织者通过与用工方对等的谈判,可以为农民工争得更加优越的条件。此次“民工荒”后,各劳务输出地必将更加重视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巴中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应该逐步实现全部农民工组织起来再输出。

2.输出组织的难度加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外出务工的锤炼,农民工在选择工作上更加理性,在工资、劳动条件、福利、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巴中是以农为主的山区,随着国家在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在家务农的比较效益会逐步提高,部分农民,特别是年龄稍大、没有技术或者有家有室的人将选择在家务农。

3.培训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培训与使用脱节,各培训基地盲目设置培训内容,未能达到按需定训;其二,由于各培训基地实习设施投入不足,和培训老师本身没有丰富的经验,培训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学徒,而不是熟练工,缺乏竞争力;其三,培训的主要是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4.本地转移仍然很难。原因是:一方面,巴中的区位条件未能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交通相对而言越来越落后,企业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向劳务输出地转移的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落户巴中;另一方面,巴中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市化水平主要是靠农民工外出务工挣钱支撑的,在本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很少,根据目前全市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本地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几千个,六十万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需到外地务工。

5.劳务产业将逐步萎缩。“民工荒”后劳务输入地生活、居住政策和环境逐步改善会使现在的部分巴中农民变成其他地方的市民,再加上在家务农的比较效益增加使一部分农民不愿外出,六、七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外出务工,1975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了人口增长的同时也使现阶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减少等原因,可供输出的、能为巴中创造收入的农民工将越来越少。

三、巴中劳务产业应对“民工荒”的对策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及其已反应和将要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每年输出六、七十万民工的劳务输出大市,巴中要沉着应对,变不利为有利,借助这次机会,彻底改造巴中的劳务产业,提升竞争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

1.正确理性对待,避免盲目回流。此次“民工荒”出现后,一些劳务输出地方、机构和部分劳务人员可能认为这是少有的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机会,将组织大量劳务人员回流到几个主要缺工地区,引发新一轮“民工慌”,“民工慌”又使工资、劳动条件、生活环境等得不到根本改善,又引发“民工荒”,造成恶性循环。全市的劳务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不能盲目组织民工回流,而要与用工企业直接商定用工数量、条件后再组织输出。特别在2005年春节后,要引导农民工不要盲目回流,而要组织他们有序流动。

2.构建输出网络,提高组织程度。全市各级劳动主管部门、劳务中介机构、培训基地和市、县(区)政府各驻劳务输入地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多渠道、多层次与劳务输入地的劳动主管部门、劳务中介机构、用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重点构建巴中劳务中介机构、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对劳务供需双方在工资、劳动条件、供需数量、供需劳动力水平的信息及时交流,实现全市劳务输出实现有组织、成规模、稳定有序地输出。

3.改革教育培训,实现“三个面向”。在合理利用全市现有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好“劳务开发双百工程”,完成三年培训100万名农民工数量指标的同时,要改革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实现“三个面向”:一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特别是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必须要强。各培训机构在与用工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后,短期培训应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为主。短期培训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抓好本地老师授课、本地学习、本地实习的同时,条件允许情况下要采取用工企业技术工人授课、用工企业学习、用工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受训人员培

训结束时就是熟练工。二要面向未来。目前,在继续抓好建筑、服装制造、制鞋、玩具制造等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同时,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升级后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在中长期培训中要重点抓好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求。三要面向世界。巴中的劳务迟早要走出国门,也只有走出国门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各教育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有世界眼光,随时为国际劳务合作做好准备,并力求有大的突破。

5.巴中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篇五

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家高度重视西部省市经济发展,2015年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继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之后,巴中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2016年国家又先后出台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巴中加快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巴中作为新兴发展地区、川陕革命老区、秦巴连片扶贫山区,“生态巴中”的.优势、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将转变为经济优势,巴中产业发展将借“一带一路”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巴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成都、重庆、西安”金三角经济辐射区,连接成渝经济区的巴广渝高速已全线通车,川东北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机场即将建成,汉巴南高速铁路列入四川“十三五”规划,加上已经通车的高速、铁路等,以“148”为骨架的“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巴中将成为四川北上东进最便捷的通道和经济走廊。同时巴中霞石矿、天然气、石墨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石墨资源储量约占全国保有晶质石墨矿物储量3%左右,位居全国市级行政单位石墨储量第6位,这些将成为巴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

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十二五”以来,巴中立足市情,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准确把握工业起步期、城镇化加速期的阶段特征和“四化”同步发展趋势,围绕工业扩总量、促转型、稳增长三大任务,狠抓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园区建设、两化融合四大支撑,强化项目建设、政策创新、环境优化三大驱动,工业园区在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保障等方面有了极大改善,入园企业实现了突破发展,2015年巴中工业增加值达136亿元,给工业园区长期良好发展奠定基础,90%以上的企业在受访中表示“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要素资源保障较为充足。由于巴中工业园区建设起点较低、起步较晚,其市场空间、消费潜力、劳动力等方面,对于承接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都有明显优势。截止2016年9月份,巴中有常住居民约333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2元,人均生活消费8320元,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巴中有劳动力约232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足,是经济增长的红利之一。调查走访中,75%的企业认为在巴中涉企建厂不存在普通劳动力的缺口问题。

服务企业效率不断提升。巴中市在财政扶持、收费、用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大项目上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受到了大多数投资商家的好评。调查走访中,当问及“您认为近几年巴中投资环境有何变化”时,70%的受访者选择“有很大改善”。如经开区一在建企业反映,政府人员在行政审批和招商引资后续服务方面做得较好,一个月先后数十次帮助企业解决了相关问题,工作态度值得肯定。

建设发展的劣势

工业基础整体薄弱。目前四川省已步入工业化中期,正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实施制造业强省战略。虽然巴中市近几年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但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远远滞后于全省及相邻市州。全市工业总量小、水平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大企业支撑、大品牌支撑,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能力不足。

区域竞争力不够强。区域核心增长极未形成,企业技术装备、产品研发、人才储备相对较弱,自主品牌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尚不明显,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不强。如巴中劳动力充足,一线工人招聘容易,但高技术人才储备较少且难以招聘,致使企业不得不从外地高薪引进。调查走访中一些企业反映,不少招商企业技术人员大多都是从母公司调动或从成都重庆等地招聘而来,增加了企业成本。

6.巴中城市发展现状 篇六

一、基本情况

,全县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0.3万只,出栏36.7万只,实现产值9175万元,人均养羊收入173元;全县建成万羊乡26个、千羊村187个;发展年饲养南江黄羊50只以上的大户5296户,100只以上的526户,1000只以上的15户。今年1-8月,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9.8万只,预计年底将突破100万只,产值超过1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200元以上。南江黄羊已逐渐发展成为南江县域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及全国各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项目。自“九五”以来,全县有1.52万户农户靠养羊实现脱贫致富。迄今为止,南江黄羊已发展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900多万农户累计推广近亿只,累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1、理顺了发展思路。县委、政府明确了“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项措施,达到三靠要求,实现第一目标”的“135531”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动、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实现天下第一目标”,即把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明确了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结合南江实际,制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南江黄羊发展目标督查考核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文件,科学制定了建设畜牧大县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奋斗目标。一是近期目标:“打基础”,实施“22111”工程,即20培育2万户养羊大户,培训2万名养羊明白人,种植10万亩优质牧草,建设10个人工授精站,年饲养黄羊100万只,为南江黄羊产业化打好牢实的基础。二是中期目标:“上规模”,到,南江黄羊饲养量达200万只,养羊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到600元,基本实现保种选育、扩繁防病、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远期目标:“产业化”,到,南江黄羊饲养量达300万只,养羊产值5亿元,人均羊业收入800元,全面实现南江黄羊产业化目标。

3、创新了发展机制。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牧草套作等方式,解决饲草问题;实现了牧养向圈养转变;健全了“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试行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大户、业绩突出的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养羊工作无起色、工作不落实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任职。

4、增加了综合效益。通过黄羊产业的规模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黄羊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园场和黄羊“经纪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南江黄羊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南江黄羊的销售价格逐步上扬,养羊大户收入明显增加,上半年养羊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2元;通过各级干部挂联帮扶和投资入投黄羊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完善思路。理念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决定方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南江黄羊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县域经济的骨干项目,作为财政增收的.基础财源,作为开发农村资源的先导产业,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全县进一步完善了“135531”思路,即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抓措施、达到三靠要求、打造“天下第一羊”的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办、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打造天下第一羊”,即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目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用新机制和新举措促进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一是创新养殖模式。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优质牧草套作、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解决扩量饲草问题,促进牧养向圈养转变、零星饲养向集中饲养转变、粗放饲养向专业饲养转变,做到散户饲养与规模饲养相结合、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探索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投入问题.①利用国家“863”科研项目投入解决保种选育问题;②利用秸秆综合处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北草项目等解决饲草问题;③利用优惠激励政策加速扩繁增加总量;④利用财政扶持项目健全疫病防治体系;⑤利用招商引资建设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创新科研机制。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大、南京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研究”课题,争取了国家“863”计划“中国传统及特色食品和畜牧产品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四是创新激励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50只以上养殖大户,重奖对种草养羊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社干部和县级相关部门及挂联领导。目前,全县干部群众养羊积极性空前高涨。

3、搞好示范,重点突破。县委、县政府采取帮助投入、技术指导、抓点示范的办法,集中建设一批基地、培植一批典型,带动了黄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建设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业主经营、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的思路,坚持“园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好“863”科技示范园,涌现出字库、黄梁、灌坝、硝洞、水田坪、白岩、庙梁村等28个标准养殖示范小区,建成冉家坝、石矿坝、熊家坝等养殖黄羊1000只以上的“千羊场”15个。二是培育龙头。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提高素质、大力扶持”的思路,积极组织农民、鼓励畜牧大户、技术能人牵头创建南江黄羊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园场等黄羊产业发展带动主体,与四川省格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建四川格瑞南江黄羊有限公司,从事南江黄羊加工,着力培育龙头食品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扶带动。组织动员副科级以上实职干部、下派驻村干部、畜牧系统干部职工,采取以羊还羊、入股养羊等方式,带头或带动发展南江黄羊。四是优化服务。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即黄羊繁育体系、饲草加工体系、羊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县委、县政府拟定今年10月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暨中国・南江黄羊美食节”, 同时与省畜牧食品局联合在南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山羊节”,以时尚消费为切入点,以节树形象,以节促增收,以节促发展。

4、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江黄羊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坚持“四个逗硬落实”,确保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大见成效:一是逗硬落实县级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定线、部门领导定点、下派干部包村(社)、党委书记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的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干部层层抓、驻村干部天天抓的黄羊产业化发展工作格局。二是逗硬落实了相关部门、人员在技术推广、品种培育、资金扶持、疫病防治、品牌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全面提高黄羊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水平。三是逗硬单项和综合考评内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社和农户,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导向正确、指标量化、奖惩分明”的目标考评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奖惩分明、鼓励实干的良好局面。四是逗硬落实“六员”负责制,即总指挥员、总技术员、总推广员、总巡视员、总督查员、总宣传员,形成了南江黄羊发展组织领导、课题研究、工作巡视、督促检查、宣传发动于一体的责任体系,促进了南江黄羊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来讲,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形势喜人的强劲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乡镇领导以环境不适宜、条件不具备等为借口,等待观望,宣传发动不深入,致使部份农户心存顾虑,行动迟缓,走村串户多、发动群众少,口号提得多、研究问题少,安排布置多、工作实效少。二是挂联帮扶不够到位。个别挂联部门工作不到位、帮扶不落实,未做具体工作,群众反映较差,基层有意见。个别下派驻村干部工作漂浮。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个别乡镇信用社对支持黄羊发展理解不透、贯彻较差。贷款额度小、投放条件高,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个别乡镇工作无计划,手头无措施,胸中无大志,大包大揽,包打包唱,未能充分调动农户自我投入积极性。四是发展速度不够均衡。少数地方以点带面,不同程度出现了有圈无羊、有羊无圈、有草无羊、有羊无草等现象。五是综合管理不够配套。个别地方黄羊专业协会运作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工作不到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信贷支持、饲草管护、技术服务、疫病防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市场发育缓慢,制约着黄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做大黄羊产业,努力实现黄羊产业化发展目标。

1、认识再提高。实践证明,没有特色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就难以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就难以稳定增长,社会经济就难以跨越发展,我们要顺应市场潮流、立足长远发展、放眼全球竞争,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排难攻坚,奋力加快黄羊产业发展。一要看到产业化发展的优越性。我县发展南江黄羊基础好,农户养殖习惯普遍形成,养殖技术基本掌握,全县草场资源广阔,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南江黄羊是开发利用农村技术资源、牧草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先导产业,是开发农村资源的“转化器”。二要看到产业发展的艰巨性。南江黄羊养殖规模不大,总量不足,农民人均饲养量还不到1.5只,要达到人均黄羊2只的目标,压力十分巨大。羊肉干、羊肉松、羊肉酱等系列制品生产成本高、规模上不去、包装品位低,没有拳头产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主导市场,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三要看到产业发展的复杂性。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金筹集、土地利用、宣传引导、示点示范、跟踪服务、精深加工、拓展市场等错综复杂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切实解决。

2、发展步伐再加快。一要示范引导促发展。巩固提升关田、元潭、北极、元顶子等羊场的建设规模和质量,加快寨坡、桃园、石矿、大坝等规模羊场的建设进度,突出抓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标准优质的示范小区建设。切实抓好沙高线、元台线、双江线、野正线等种草养羊示范线建设。迅速建好未完工羊场,上齐羊只,消除空圈。重点抓好赤溪庙梁、活水、空山、大垭万亩果药牧发展标准化示范圈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扶贫新村建设内涵。二要粮草先行促发展。抓好牧草管护、青干草晒制、秸秆收贮和机具购置,青贮池建设工作,依托县草业开发公司搞好草料加工,确保全县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抓好秋季种草.抓住秋播秋种关键时节,迅速落实土地、资源、技术和人力、物力,实现秋季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以上。抓好越冬管理。集中开展以草料供给、疫病防治、保温保育为重点的黄羊越冬饲养管理月活动,确保黄羊安全越冬。三要依靠科技促发展。依托南江黄羊国家863项目,建立基因库、培育新品系、保护核心群,积极建设南江黄羊扩繁场,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提升黄羊品种质量。把技术人员培训作为日常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采取技术人员培训与养羊大户示范帮扶相结合,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基层干部、养羊大户进行专门培训,确保常用养羊技术和生产标准的普及和推广。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做到“头头注射、只只免疫”,羊痘、口蹄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为养羊户解除后顾之忧,为畜牧业健康发展。

7.巴中市加快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 篇七

1 持续推动规模化产业发展

1.1 推进规模养殖, 加强园区建设

在规模养殖发展上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 坚持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 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全面推行健康养殖, 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 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规定, 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 实现全程受控养殖。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 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对粪污的承载能力, 结合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 发挥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 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 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 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 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

1.2 做好产业规划, 加强引导扶持

科学制定了全市畜牧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配套保障措施, 并制定一系列督查、考核办法, 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一是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二是解决养殖基建问题。三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奖励或补贴的办法, 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防止污染, 化害为利, 保护环境。

1.3 鼓励模式创新, 开创生产新局面

改变生产方式, 建立专业化的繁育生产体系:原种场、祖代种场、父母代种场、扩繁场、育肥场, 走“代养、寄养、订单养殖”发展之路。同时提高畜牧业专合组织化程度, 引导养殖业主由“单打独斗”向“联合经营”转变,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 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1.4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惠农项目强力促进现有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持续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政策”保障生猪生产能力;做好“畜禽良种工程”实现畜禽品种优良化、标准化;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推动发展生猪规模化生产;运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强力发展非猪畜牧生产和加工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拉动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 引进一批技术雄厚、管理科学、理念先进、实力强大的畜牧产业企业来巴中投资带动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致富。

1.5 持续增加科技投入, 全面提升生产能力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强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 继续开展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活动, 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畜禽标准化建设与改造, 养殖标准化设施改造每年提高8个百分点。加强畜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

1.6 不断完善融资机制, 努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采取国家、地方、银行、社会多元化投资的方式筹措资金,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 金融机构贷款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2 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

结合“十二五”产业布局, 全市将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首先要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其次是引进其他龙头企业, 主动与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农牧企业对接。三要调整产品结构, 努力开拓畜产品新市场, 通过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形势, 进一步调整畜产品结构。四要依托科技强化管理,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一套上下左右衔接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五要通过信息引导、典型引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按照市场需要, 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制定优惠政策, 创造产业快速发展宽松的外部环境, 加快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3 实施标准化、品牌化战略

3.1 推进养殖标准化

以发展无公害畜产品为基本目标, 以争创绿色、有机品牌为主要方向, 鼓励业主自主申报市、省、国家级驰名商标, 支持和引导养殖户生产“三无”畜产品。

3.1.1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依据国家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 制定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 从品种选择、饲养管理、防疫、饲料、圈舍环境监测等方面制定明确指标和标准, 确保达到“三无”。

3.1.2建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成立畜禽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测小组, 定期对养殖户、养殖场和畜产品市场进行抽样检查, 对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的养殖户、场授牌。

3.1.3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实施畜种改良工程, 扩大良种繁育规模, 鼓励支持农户自繁自养, 逐步扩大规模, 提高养殖效益, 使三元杂交率达到90%以上。

3.1.4建立疫病防治体系。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乡、村、户四级防疫网络, 成立市级动物疫情预警专家组。加强外购仔猪管理, 严厉打击逃避检疫检查的不法行为。

3.2 产品产地认证标准化

“三品一标”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导产品, 是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效果的检验仪, 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助推器。继续加强品牌认证的宣传工作, 鼓励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企业, 积极申报“三品一标”, 真正做到品牌促产业、增效益的局面。

3.3 行业标准规范化

除国家畜产品及其畜牧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标准外, 根据巴中市特有的畜禽资源, 已组织全市畜牧业专家制定了《南江黄羊品种标准》、《南江黄羊繁殖技术规程》、《南江黄羊饲养技术规程》、《巴山土鸡区域性标准》、《巴山土鸡养殖技术规范》、《巴山土鸡肉地方标准》《巴山土鸡蛋地方标准》等7个畜牧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实际生产中反馈的结果, 再进一步完善现有标准, 同时, 还将着手制定巴山猪、空山黄牛等特色品种的地方饲养标准。

3.4 产业特色品牌化

通过品牌打造, 壮大特色畜产品市场规模, 提升畜产品质量, 增加畜产品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

3.4.1特色品牌打造。通过特色产业品牌打造, 促进产业发展的模式成效显著。2010年成功打造了“巴山土鸡”系列地理标志商标, 实现了年出栏巴山土鸡1018万只, 产值达14.54亿元。紧跟品牌效应, “巴山猪”系列和“空山黄牛”两大地理标志标识也提上品牌创建的日程。

3.4.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简报和短信等平台, 加强特色畜牧品牌的宣传, 在交通要道口、高速路口挂特色畜禽养殖、产品品牌宣传等标牌, 扩大其影响力。

3.4.3建立和完善打造品牌的组织化体系。搞好“地标产品”生产、销售的协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抓好“地标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上一篇:仿编诗歌小雨点大班下一篇:生产车间班前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