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2024-08-05

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精选13篇)

1.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一

1、请说说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答: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作为低年级的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海量识字,让孩子及早踏入阅读快车道。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新课标中说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有着不同的标准。而课程标准则是提倡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识字写字量积累到大概1600~1800个字时,已经可以帮助孩子顺利的阅读大部分课外读物了,所以在后期我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孩子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并能乐于学习,轻松学习。

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写字的过程不只是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良好的写字姿势有助于学生写好字,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可以陶冶情操的,写好字需要耐心,细心,专心,所谓静心习字就是如此,而且写好字还是一种审美享受,不能简单的归类于学习技能。所以,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都增加了这样的要求,而且对每个年段都有非常详细的要求。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时期的识字和写字教学,对学校人文气息,文化氛围提出了新要求,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多的要求。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和要求,是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多研究与思考的。

2.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落实写字教学目标。答: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所以我们要重视写字教学,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来正确落实教学目标,全面提高书写质量。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写字教学目标,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一、以身作则,行为引导。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板书,书写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个人效应。写板书要尽量做到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对生字的结构把握等各方面都要有明确的方向。用自己的行为、书写,告诉孩子,怎样的书写姿势才是正确的,怎样的字体才是美观的,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

二、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学,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孩子的不是简单的写字技能,我们要让孩子发现汉字的美,去欣赏它,去感受它。让

汉字学习摆脱以前的枯燥乏味,让孩子轻松学习,轻松识字。我们要告诉孩子,汉字要怎样写才漂亮。让他们学会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要怎样写,上下结构的字要怎样写,笔画之间要如何穿插,如何注意整个字形的结构比例。这样才能为写好字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可以给孩子讲生字故事,我们可以出示象形文字,我们可以在汉典里截取生动形象的古汉字,观察汉字的演变,从而帮助孩子记忆书写新字。我们经常教孩子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来学习新字,或者编顺口溜,编谜语等,都不失为是个好办法,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地学会的这些方法后,他们就会感受到学习生字的轻松与快乐,这样有利于大大的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营造气氛,激发动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开展关于书写的活动和竞赛,评选一些优秀的孩子,起到带头促进的作用。同时可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午写的指导,指导孩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来写好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书写热情。如选“小小书法家”,开展“书法大擂台”等有效的活动,对写字教学目标的落实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实,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多在于“趣味”二字。如何让识字写字变得生动有趣,如何让枯燥的写字课堂变得有活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写字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2.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二

1.教学对象为国防科大附中高二年级K1302和K1304班学生。高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点语言功底,部分学生能较为自如地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观点,班上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也有了些发展。

2.本节课的话题是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这是关于Public transport(公共交通)的问题, 更是全球都关注的话题,学生每天上学回家都有可能遭遇到交通堵塞,尤其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出行都非常困难,经常有学生就因为上学路途遇到交通堵塞而迟到。

3.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交通拥挤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也应该更能思考出拥挤的一些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这样自然进入所学内容,甚至顺便还可渗透文明出行、出行安全等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该部分是一篇介绍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发展历史的旅游宣传手册 (brochure)。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伦敦铁路建造的历史发展过程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宣传手册阅读策略的技巧。由于本课课文具有段落多、课文篇幅长、生词多、逻辑性较强等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通过预测及归纳各段落中心思想来构建文本的整体框架;然后再运用skimming & scanning等技巧完成问答、填写表格、填词等练习,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并掌握旅游手册的阅读策略。最后,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或讨论活动来运用所学内容、加深对该话题的理解。

三、设计思路

1.本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等身边司空见惯的事开始引发对出行、交通工具等方面的讨论,从而导入正题。既训练说的能力,更为了提高对身边事、社会事的关注与思考。

2.由于课文偏长,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尽可能设计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练习形式,辅助他们比较轻松地抓住要点信息,如填空题、列时间表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单的答问题等,尤其在处理课后的C1时降低难度,分解信息,确保学生总能体味到答对、回答正确的喜悦。

3.本人面对的学生需要手把手地牵着,甚至搀扶着,所以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课文、理解课文,除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概括大意、完成相应练习之外,还指导他们提炼一些有用的短语、习惯搭配等,便于记忆运用。

Teaching aims:

1.Develop students’ skills of reading a tourist brochure.

2.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3 . Get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4.Help students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with the help of some key words.

5.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talk about the things around themselves.

Step Ⅰ: Brainstorming

(1) If you want to go to the park or the museum,or you want to pay a visit to your classmates,which means of transport will you choose?

(2)If you want to pay a visit to your relatives who live in a nearby city,which means of transport will you choose?

【说明】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活动轻松激活与交通工具相关的英语单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Step Ⅱ: Lead-in

Begin the class by asking students “If you wan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where you want to go,what can you do?”

Show the picture of a tourist brochure and ask students what a brochure is used for.

【说明】阅读课文前,先了解旅游手册的阅读策略,并对本文将提到的有关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的信息进行预测,让学生在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自然进入本课主题。这样,可以将阅读技巧的训练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Step Ⅲ: Scanning

1.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and help them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Most railway tracks did not go to the London city centre, so buses,trams,cabs and carriages were required. The number of vehicles on the road caused unbelievable traffic jams. So the underground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London.)

2.Help students get the information of how the underground developed by filling in the diagram.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them to fi nish C2 on Page 52.

【说明】课文后C1部分的六个问题有些难,回答起来有些繁、多,改为简单的答问题、填写表格、补全空格、选择题等多种练习形式的练习,不但降低难度,还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强了自信心,更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Step Ⅳ: Discussion

1.The World Conference on Transport Research has been held every three years since 1977.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交通研究世界大会)will be held on 10-15 July 2016 in Shanghai, China at Tongji University,which will host the Conference at its main campu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Transport Research Society?

【说明】巩固部分的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形式来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而讨论部分则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实际上也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所学课文知识之外的升华。内容可深可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利用已学的知识表达个人思想的机会;其间,教师不做纠错指导,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Step V: Homework

1.Finish the exercise D on P52.

2.Finish the exercise E on P53.

教学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课前预习时间充分:单词预习到位,尤其在K1304班还进行多次帯读与讲解;而K1302班的学生是播放磁带跟读的。在预习课文阶段,很多学生能积极思考、提问求答疑,这对课堂学习很有帮助。

3.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作业模块 处理方法

一、课改前的作业模式的不足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不过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学生的作业编排得只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和知识掌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这种作业的设计模式远远跟不上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1.作业重复且繁多,缺乏研究。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对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为了应试,教师也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

2.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缺乏交际。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口头作业,忽视了英语口头训练,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哑巴”英语。

3.注意强化记忆,忽视总结反思。巩固和运用知识是课改前的作业目的,此项作业由于易于实施而为教师所钟爱。由于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易抄作业,形成被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二、实践新的初中英语作业模块及其处理办法

1.有声作业在英语入门教学中的实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关的语言环境。对于我国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这样的语言实践环境,而朗读和背诵则是弥补语言环境缺乏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可以体会语境,增强语感,了解英语词句的特点,为“说”乃至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初中学生,应加强他们朗读能力的训练。由于课外听、说作业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我们采用布置有声作业,也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情况通过录音进行反馈,解决了学生的听、说作业难以及时得到反馈的难题。可是老师逐一检查现实中也不太可能,我们一般采用以下几点办法:(1)教师检听一点;(2)在班上播放一点;(3)学生之间互检一点。要求学生写出不足之处的点评书面材料。实践证明,有声作业能调动学生听、读英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并激发他们的潜能。

2.自主作业由老师设置和选定。在要求学生完成时,教师要作强调,无论学生做对,还是做错,只要是自己完成的。即使遇到不会的也可跳着做,做完后教师只检阅一下,之后由学生组织集体评讲作业,如果碰到中、高档题需要教師点拨,教师方可简明讲解,这种作业方式和评讲办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厌学、抄袭现象大为减少,也能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发挥和发展的平台。

3.自编作业在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自编作业复习法的特点是学生在复习课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和主体地位,既参与知识整理又参与试题编制,还参与解题和评价过程。四个步骤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学生作业可按以下流程进行:学生梳理知识点——学生编制知识模块——学生自己编制试题——学生做作业——学生相互评价。自编作业复习法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自编作业,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作业负担得到减轻。

4.长期专题作业和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短期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有效情感及个性的培养上都显得不足。因此教师还应适当布置一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能充分激励学生聪明才智的,需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专题作业。如学习方法类、社会调查类、家庭生活类、文学欣赏类和文学创作类等。这种作业教师可引导学生事先做好计划、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分步实施、定期交流、成果展示,有必要的可开展一些活动,如演讲、成果汇报、宣传橱窗等。逐渐培养学生一些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科学的求知欲,坚强的自信心,积极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5.课外作业及其处理办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总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课外作业设计既要立足于教材要求,还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在设计课外作业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目标;(2)内容与话题;(3)学生水平;(4)学生的需求和兴趣;(5)活动的组织等。这一系列作业教师要通过抽查、互查展览和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验成功的喜悦。

4.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四

活动1:分析教学实施案例

第1步:教学实施案例观摩

1、案例观摩

请认真阅读“模块8 资源” →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中的“《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观摩后认真思考,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完整性、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和媒体资源的支持性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评价。

完整性、规范性 可实施性 创新性 媒体资源的支持性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3: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

第2步:修改、完善教学实施计划

v根据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心得修改和完善教学实施计划,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下面的笔记本

上。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寄望以下几个问题问

(1)以教学方针为导向。教学实施应遵循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出的教学方针,以实现该教学方针为实施教学策略,教学体例的指导思惟。

(2)矫捷调整教学环节。教学实施应是教学设计功效的缔造性应用,应按照教学过程中的现实情形放置,不能墨守陋习,一成不变。

(3)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深进探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进行深进探讨,敦促学生思虑的深度和广度,培育学生的立异能力。(4)关注分歧学生群体的成长。尊敬进修者的差异,为每个条理的进修者供给成长的平台。(5)缔造性地设置使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已经按照教学的需要设置了使命情境,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与学生的交流情形,缔造性地调整已构想好的使命。可以改变使命的表达体例,可以将使命细化,也可以提出难度更高的使命。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5:说课活动 第1步:了解说课的含义 说课与授课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说课与授课的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2)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活动形式不同。(5)基本要求不同。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6:培训反思

第1步:反思我的学习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5.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五

教学内容分析:

紧扣单元专题,本次的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主要是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口语交际“我的理想”,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中,要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敢想敢说。还要耐心倾听,进行评价。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2、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

3、能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我的理想》。

4、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课上先小组交流,后在班上交流,最后说说自己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5、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重难点:

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能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丰富写作材料。

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名言警句等。再引导、点拨。

2、要求学生充分准备,组织好语言,反复试讲,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资源:

课本 网上搜集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创设交际情境

1、讲述自己的理想:童年的时候我迷上了图画书,看到售货员阿姨坐在柜台后津津有味的阅读着那些图画书,我就会羡慕不已。那时,便想——长大后当一名商场的图书售货员,天天看图画书。后来又想当一名画家,今天看来虽然幼稚天真,但这些想法想却陪伴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长大后我有了新的想法——猜猜是什么?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2、孩子们,你有过一些想法吗?这些想法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板书课题)你们有理想吗?(有)非常好(出示课件)

3、齐读: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二、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男女声比赛读。

女生读:

1、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

2、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巴金

3、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4、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男生读:

1、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2、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高尔基

3、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4、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高尔基

师生评价。我们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记住名人的话

三、孩子们你认为理想像什么?(学生自由说)(出示课件)

我说,理想像满天繁星,驱散夜空的黑暗;理想像猎猎劲风,鼓起生命的风帆;理想像灰姑娘的水晶鞋,展现生命的光华;理想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生命风暴的更加猛烈。

四、理想到底是什么呢?(课件展示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般来说,包括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接下来老师念一首诗,我想同学们对理想的含义会理解更深一些(出示课件)(动画)

五、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同学们上台板书)同学们,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我很感动你们都有崇高的理想。

师:看来,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很有意义。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1.激发交流愿望。2.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学生展示特长,说明有理想这个理想的原因)

某一学生说自己理想有所改变的故事

师:其实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3.学生倾听时的要求。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4.师生倾听、评价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六、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说: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

请看屏幕图片音像资料:名人追求理想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如:马克思、诺贝尔、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出示课件)抽生读。

孩子们,你愿不愿意像他们一样拼搏奋进实现理想呢?(愿意)齐读(出示课件)把握人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它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力、恒心与毅力。更多的时候,把握人生的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习惯,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恒心与毅力,在征服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七、接下来老师教你们一首励志手语歌。希望同学们每天唱一唱,激励自己奋进(出示课件)热血注定要燃烧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步步高

让理想起飞(出示课件)

八、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板书设计:

《我的理想》写作教学设计

一、指导学生列出习作提纲,然后进行习作。

1、习作的开头、中间、结尾各安排什么内容?怎样首位照应?(回想习作要求)

2、你准备把哪一部分写得较详细?(试列习作提纲)

“为什么有这个理想”有原因一、二„„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有途径一、二„„

3、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完成习作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动笔完成习作草稿。)

三、制订作文评价标准。

制订评价标准:(学生读制订评价标准。)

(1)是否写清楚了自己的理想、产生这个理想的原因和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是否运用了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作文内容是否丰富;

(3)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

四、抽一篇作文和几个片段进行全班评价。

1、展示一篇作文,师生共同评价出优、缺点;

2、集体评改。

3、展示几个片段,包括好的和有明显问题的,共同评价、修改。

五、自改。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词,写得不通顺的句子等。

六、誊写。

6.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六

模块6 活动1 第1步

学习反思

在您的生活中,您常常接触到哪些信息?把您想到的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钟义信还指出,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总之,“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例如,引入认识主体这一约束条件,可以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定义,即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适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

模块6 活动1 第2步

与您的学习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经常使用哪些媒体?并把完成下面的表格。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户外媒体等

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媒体:放录音机、电视机、影碟机、电脑、多媒体设备等

模块6 活动1 第3步

学习反思

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是否就是计算机技术?把您的观点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钟义信还指出,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

模块6 活动2 第2步

如何设定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目标?把您的思考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宗旨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因此,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组织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模块6 活动2 第3步

您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在哪个层面上,把您的认识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总第一层)

模块6 活动3 第1步

2.课程整合中的常见问题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课程整合中的常见问题”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您是否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否也存在哪些误区?记录下来,在小组中讨论并归纳存在的问题:

整合中出现的误区

1.观念上的错误──为了整合而整合

把信息技术神化、把整合看作时尚,堂堂课、样样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没能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2.体制上的错误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未能在软、硬件上做到同样高度重视;其次,各级各类学校在一味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未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昂贵设备的使用率低下;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对整合的大力提倡过于表面肤浅,缺乏健全的体制保障,使得学校将“是否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考核各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

3.实际操作中的错误

做法的错误源于认识的片面,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整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即整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这就把整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和学习上,而非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以辅助学习。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就会想当然地把整合简单地等价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认为只要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使用了课件就是在进行整合,而即便是这种错误的整合观点,在实际运用多媒体或课件时同样存在着:超时超量“信息轰炸”、人机关系处理失当(“电灌”、“黑板搬家”)、成为技术手段的展示这三种主要的错误。本人认为这些错误的整合操作实质上是将整合表面化和片面化了,如果这也算是在进行整合的话,充其量只是在进行浅层次的表面整合,应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实现真正整合的必要条件之

一、是基础,这种层次的整合只是实现真正深层次整合的一个缓冲、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应当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不可一蹴而就,如果将某一阶段当做整个过程和终极目的就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模块6 活动3 第2步

案例一:“问题现象7-1”技术喧宾夺主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现象7-1” 技术喧宾夺主案例。

在整合过程中,教学目标出现偏移。信息技术喧宾夺主,课程成了技术和资源的展示,而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课程学科目标被忽视。这种缺乏目标的技术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多大作用。

请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信息资源技术,精挑细选要以达到教学目标为根本目的,具有典型代表性。

案例二:“问题现象7-2”公开课的“技术秀”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现象7-2”公开课的“技术秀”案例。请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当技术作为一种新要素引入到教学中时,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结构产生影响。以课时为设计单位、局限于教室物理时空的思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限制,使得教师无法在更广阔的教学时空上进行全局设计。

请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技术主要为教学服务,课程整合焦点应在教学内容上,先进的教学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方面。而先进教学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应用教学技术时,别忽略了传统讲授方法的优势。

案例三:“问题现象7-3”在网络资源中迷航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现象7-3”在网络资源中迷航案例。

请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网络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它的开放性和不定性却对学生的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果网络资源使用不当,会使学习者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原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请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课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老师对于资源选择要精要细。平时老师要经常搜寻网络资源,并对相关网站进行分类。在课堂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要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最好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网页,而不是只给网站名称。搜寻资源不要局限于网络,更重要的是身边的生活现实资源,这方面更接近现实也更易于学习者的搜集和感受、理解。而且不受技术的限制。

案例四:“问题现象7-4”炫耀高技术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现象7-4”炫耀高技术案例。

请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教师盲目地关注技术、追求技术,为技术而用技术。课程整合的焦点被放在了具体技术手段上,而不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

请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技术主要为教学服务,课程整合焦点应在教学内容上,先进的教学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方面。而先进教学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应用教学技术时,别忽略了传统讲授方法的优势。

案例五:“问题现象7-5”课堂管理失控 请认真阅读“模块6 资源” →“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现象7-5” 课堂管理失控案例。

请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不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结果使得学生“放任自流”,不但没有发挥整合优势,效果反而更差。

请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填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首先,课前应有充分准备,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可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熟悉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设计,使之更合理紧凑。其次,提高自身教学应变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再次,合作探究的教学要经常性开展,在合作式学习中,要给学生一定评价量规,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模块6 活动4 第2步

上传教学评价

模块6 活动5 第1步

7.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七

为此,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2000年制订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要求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即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此背景下, 我国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也从旧的英语专业“缩略版”加“二学一法”向新的“平台+模块”模式转变。

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旧模式

英语教育专业, 即英语师范专业, 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 英语专业“缩略版”加“二学一法”, 一直是我国外语师范的主流模式, 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外语教师, 建立起了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体系。“缩略版”指外语师范专业在沿袭综合性大学或外语学院的专业课程模式的基础上, 删去一些课程, 以拨出课时开展教育学方面的教育。“二学一法”指为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

面对新的时代与挑战, 英语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英语教师。根据Shulman (1987) 提出的教师知识结构, 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7类知识: (1) 所教学科知识 (Content Knowledge) ; (2) 普通教学知识 (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 (3) 课程知识 (Curriculum Knowledge) ; (4) 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 (5) 学习者及学习特点知识 (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 (6) 教育环境知识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 ; (7) 教育目标、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Goals, Purpose, Value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由此可见, 合格的英语教师需掌握英语专业和教育学等各个学科高度交叉的知识和能力。

显然, 英语教育专业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教学能力的英语教师。

2.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 高校英语专业按照《大纲》的要求, 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 强调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纯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方向) 、“英语+相关专业方向”和“英语+专业”等“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因此, 英语教育专业形成了

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分为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平台课程又分为通识平台和专业平台课程。通识平台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 《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必修课;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培养英语专业技能的听力、口语、基础英语、阅读等课程, 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模块课程主要针对英语教育方向而开设。课程除了传统的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外, 还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 还包括教育学与英语专业融合交叉的课程, 如: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活动设计等课程。

在“平台+模块” (英语+教育) 的模式下, 制订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本文抽取了三所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对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了分析。

1.培养目标分析

三所院校均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教育部门从事英语教学的专门人才”, 即中小学英语教师。

2.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三所院校基本上采用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结构基本相同, 但在各类课程所占学分的比例上有所差异。

表1表明, 三所院校四大类课程中, 专业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重最大, 占到40—60%, 通识课程次之, 占到15—30%, 其次为教师教育课程占到10—20%, 实践环节最小, 占到10%左右。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英语教育专业虽然调整了课程结构, 基本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但还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就提出的问题, 探讨解决的对策。

1.如何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 三所院校同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均有差异。通识课程中, 最高值为31.8%, 最低为16.8%, 相差15个百分点;专业基础课程中, 最高值为62.2%, 最低为42.9%, 相差19个百分点;实践环节中, 最高值为15.8%, 最低为7.0%, 相差8.8个百分点。那么, 如何来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是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各类课程比例确定的过程也是各类课程博弈、妥协的过程。各类课程都认为自己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通识课程旨在养成学生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素质, 专业基础课程保证“教什么”, 实践环节和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标志性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保证“如何教”。

对策:解决课程比例的问题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根据院校定位和自身条件, 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避免跟风申办同类专业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形成院校特色, 提高办学质量和竞争力。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预先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入学时情况和4年内情况动态, 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需求和职业倾向及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态度, 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本文认为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多与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在于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远见性和实效性。

2.如何保证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

虽然英语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 占到40%—60%, 但与旧的模式相比, 大部分课程课时量均有所减少, 如听力、口语课时量减少了一半, 阅读、写作课时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院校3新旧人才培养方案对比) 。在课时削减的情况下, 如何保证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

对策:问题2的解决首先有赖于英语教学改革。对英语基本技能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更新教师对英语教学理论的宏观认识和提高课堂教学微技能,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 尤其是需要提高课内教学质量, 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此外, 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 合理利用课外时间, 扩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仅包括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体活动, 如英语演讲比赛等, 还要开展学生的读书活动、与课程相关的小组项目活动, 课程预习与总结等, 并要求教师及时反馈, 与学生互动。使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3.如何融合英语专业与教育学?

现有许多师范院校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和一般性的教师教育课程 (如教育学原理和普通心理学) 上, 并不是说这些课程没必要开设, 而是这两类课程与英语教师的专业特殊性 (如课堂互动、语言纠错知识, 如何教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听力等技能) 联系不够密切, 未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PCK) 和技能。然而, 英语教育专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会教英语的教师, 这一目标决定了要解决英语专业与教育学两张皮的问题, 使二者融合。这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条件。

对策:首先从教学内容入手, 整合课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 研发英语专业与教育学交叉的课程与教材。除经典的《英语教学法》, 可开设《外语教师心理学》, 《外语说课与评课》、《英语活动设计》等课程。其次, 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加强课程的远见性和实效性, 使现有课程与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联系。鼓励学生关注基础教育现状,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积极思考和改革创新的能力。课程整合与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 也能提高学生作为准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技能。

4.由谁来教?

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及课程最终需要人来实施。在确定了培养方案, 调整课程结构后, 需要具有很强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PCK) 和教学技能的教师实施教学。因此, 基于课程整合, 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然而许多院校现有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出现了因人设课的现象。

对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教师的教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一些院校通过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 引进人才等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且效果良好。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 在教学中学习, 在学习中教学。优秀教师队伍的力量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是学生的楷模。他们是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楷模, 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楷模。

结语

“平台+模块”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反映出进入21世纪后, 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性, 有效性和可行性, 也取决于教师的质量。

摘要:我国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由定向型封闭式向非定向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转变, 形成了当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该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指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探索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2]李辉.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及其改革策略[J].外语教学, 2011, 6.

[3]彭小虎.高等师范课程比较研究与我国师范课程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9, 第12卷第5期.

8.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八

(1)侯老师的教学计划是通过歌曲,带动课堂的气氛,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到主题中去,为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伏笔,候老师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后来发生的意外,的的确确是我们平常教学中常会碰见到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一样的,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神的投入去学,而且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一直听不懂,容易产生消极心里,这时就很考验老师了,侯老师的做法,是因为他及时的发现了学生的状态,学生有一大部分已经无法更好的学习了,此时如果不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效果肯定不好,而以小组竞赛,从形式上看,小组学习采用几人围在一起的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同向座位结构,平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学习过程看,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讨论、操作、交流的内容,每一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呼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完成了教学。当然这样也对教师掌控教学进度和组织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问题2:侯艳是怎样进行分组的?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有效,她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侯老师没有让学生自愿分组,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情况进行异质分组,每组六人,每个组的成员不一样,但各个小组英语综合实力相当。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有效,她还给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由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间竞争,这样可以促使同组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为了使属于同一个小组的同学能够便于交流,侯艳让同学临时调换座位,属于一个组的同学坐到了一起,并且通过转动椅子围成一个圈。这样学生在唱得时候就能看到自己的组员,产生同属于一个“team”的感觉;采取激励机制,发 super 徽章;在各小组之间巡视,随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时的错误,保证合作学习切实有效。

问题6:在你的教学中是否经常应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你能否举例说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哪些教学活动?

偶尔会用,主要取决于教材,当小组合作这种模式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或者新教材有帮助时,我会使用。

举例:就以七年级上册教学里面,第一章,第二个课时,“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为例。我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数学,因为教具的局限,加上,学生刚入学,小学又学的是平面几何,很难一下子就投入空间几何的知识体系中来,无法更直观的去认识几何体的构造,也无法更好的找到不同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所以在学习这课时前,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每小组完成相同的几个模型,例如我常要求他们完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然后根据小组上交来的模型评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我再适当的点拨,得出了很多做法。

这样首先,小组之间有竞争意识,会主动认真去思考。第二,可以让学生自己构建一个很好的空间知识体系。为下文学习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做铺垫。

9.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块作业答案反思 篇九

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我所学到的现代教学理念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这既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时代对身为教育者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育技术得到最大的体现无非就是用课件辅助教学活动,活跃课堂作用。真正应用到学生身上,似乎总让人摸不到头抓不着尾。

我在参加“Inter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之前曾经接触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这次的学习,让我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了这种全新的理念。

整个学习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冲击。Inter未来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卓有成效的策略与工具来增强学习,强调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教师懂得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最终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地学习,并且提高学习成效。“英特尔未来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协作学习。

其中,我明白了Inter未来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是相通的。它们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师生扮演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10.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十

关键词:微博平台,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订单处理作业

一、引言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 十分注重“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正是依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多数专家开展各项关于互动教学方面的研究。

鉴于微博平台的内容简短, 碎片化、硬件兼容性、即时性强、跟随性的特点[1], 本文将微博平台应用到《仓储配送实务》课程中的订单处理作业中, 进行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应用。

二、订单处理作业模块分析

本次课的重点有订单的有效性分析、订单汇总、订单处理作业的评估三个知识点。订单的接收时间超过了订单的交货时间或者订单上的商品无库存时订单无效 (配送中心的商品订货周期是24小时, 也就是说24小时之后交货的订单即使无库存也可认为是有效订单) 。订单的汇总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 培养他们细致的工作作风。订单处理作业的评估主要考查一些订单处理指标, 主要指标有订单数、订单延迟率、订单货件延迟率、紧急订单响应率、缺货率等[2]。

难点是订单的有效性分析、订单处理作业的评估。

三、课前准备

(一) 建立微博群

将授课班级中的学生拉入微博群。群名片如图1:

(二) 课前布置

班级分N个小组, 每组5-6人, 选出组长一名。各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配送中心。班级选出两名学生作为需求方, 课前熟悉订单格式, 以便在订单处理作业模块的授课中能及时发布订单 (需求者每隔30分钟左右发布一次订单, 发布的订单数量、需求的货品数量随机) 。本次课90分钟, 订单完成3个周期的发布。

四、课中应用

(一) 任务简介

人员分工及任务步骤如下:

组员1、组员2订单分析 (包括订单的有效性、库存分析) ;组长抢订单;组员3、4订单信息汇总;组长和组员一起进行任务分析并发布任务总结。

配送中心库存公布如图2。本班分为6个小组, 共发布了6个库存信息。

(二) 订单发布

课前完成了第一次订单发布 (见图3) 。

课中完成了两次订单发布。该两次订单发布由学生完成 (见图4) 。

(三) 抢订单

以留言先后顺序判定配送中心的订单接收情况。以第一次订单发布为例, 其中第六组订单为3.4订单, 第三组2订单, 第四组7订单, 第二组5订单, 第一组1、8订单, 第5组6订单。

(四) 订单完成后的库存统计

配送中心完成各次订单后, 库存发生了变化。第一次订单发布后, 配送中心统计库存如下 (以第五配送中心为例) :

(五) 成果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配送中心订单的完成量 (多少个订单) , 未完成订单的总数, 配送中心向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情况。

五、课后反思

本次微博教学应用较为成功。大家模拟配送中心进行了一次订单处理, 进行了配送中心信息部门的角色扮演,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 大家的热情比较高。课前、课中、课后在微博中进行教学的梳理和外延知识的引导, 对学生有很大启发。由于利用微博平台教学, 大家的手机使用较频繁, 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在信息化教学应用过程中, 如何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是后续将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梅, 杜丽茶.博客、微博、微信在教学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15 (6) .

11.模块四 教育评价具有的功能 篇十一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因此说作为教育管理本身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教育评价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但实践已经证明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

事物的功能与事物的作用不同,功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能做什么的能力,而作用则是事物可以用来做什么以及做后产生的影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教育评价所具有的效能,或者教育评价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导向的功能、诊断的功能、鉴定的功能、改进的功能、激励的功能、监控的功能、研究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等。我这里只强调以下四种功能:

(一)导向的功能

导向即引导方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方向,方向在人的行为中起航标的作用。由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所以评价的导向就特别重要。在教育评价活动中一般要根据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指标和标准,然后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标准与评价结果存在内在联系,不同的评价内容、标准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评价内容和标准就像一个指挥棒引导人们活动的方向。

(二)鉴定的功能

鉴定,意指对教育活动成效、优劣的甄别,常与总结性评价密切相联。鉴定具有选拔、分等的效能,能实现对同类评价对象之间优劣高低的比较。在教育评价中,鉴定可以归为三种类型。一是水平鉴定,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的程度;二是评优鉴定,即通过对评价对象相互之间的比较,评定优胜者;三是资格鉴定,即对评价对象是否具有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作出决定。早期的教育评价,以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为主要特征,例如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发挥的就是这一功能。

(三)改进的功能

改进的功能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与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密切相联。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本身就是改进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伴随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通过收集、筛选、分析加工评价对象的有关信息,帮助我们发现教育活动及评价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他们分析问题原因及时解决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四)激励的功能

12.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十二

一、单选题

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C)。

A、评语。B、Excel表格。C、Excel图表。D、以上方式都可以。

2、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C)原则。

A、关联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D、客观性原则。

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A)分类标准。

A、评价功能。B、评价基准。C、评价内容。D、评价方法。

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A、评价的内容综合化。B、评价的标准分层化。C、评价的方式多样化。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6、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

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

7、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

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D、单元或期末测试。

9、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B、评价内容综合化。C、评价主体多元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

10、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这是利用了教学评价的(D)功能。

A、诊断功能。B、监督功能。C、导向功能。D、调控功能。

11、在“电子称象”这堂课里学生在计算机上所做的测试主要目的是(B)。

A、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B、检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C、检查学生综合素质。D、为学生开展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12、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

(B)。

A、提高教学效果。B、促进学生发展。C、调整教学进度。D、检验教学方法。

13、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B)。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B、学生观察记录表。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

D、阶段评价卡。

二、多选题

1、适合于群组讨论的网络交流方式有(BCD)。

A、电子邮件。B、论坛。C、博客。D、实时聊天。E、文件上传和下载(网络硬盘)。

2、“电子称象”这堂课的几个特点是(AC)。

A、学生自主学习。B、利用因特网资源。C、利用智能教学课件。D、师生互动讨论。E、多学科综合教学。

3、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BCE)。

A、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C、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D、教师上课省心省力。E、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

4、“电子称象”这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是(BD)。

A、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B、自主测试。C、小组合作完成“称象”任务。D、自主进行模拟“称象”游戏。E、展示学习成果。

5、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ACDE)。

A、教学结果。B、教学环境。C、教学对象。D、教学手段。E、教学过程。

6、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ACE)。

A、学生。B、组长。C、老师。D、校长。E、家长。

三、是非题

1、多媒体教室不一定用投影仪。(A)

A、是。B、否。

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B)

A、是。B、否。

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A)

A、是。B、否。

4、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音乐课。(A)

A、是。B、否。

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A)

A、是。B、否。

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A)

A、是。B、否。

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B)

A、是。B、否。

8、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B)

13.小学英语继续教育模块四作业 篇十三

作者信息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生物 所教学段 高三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本模块将用来记录您在模块1至模块3中的学习反思。在前三个模块结束时,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单元(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项目学习要素(如探究活动、高级思维、真实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的单元。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包括您当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原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一部分,本单元选取的内容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从孟德尔研究开始,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本单元共分2个专题:《孟德尔杂交试验一》和《孟德尔杂交试验二》。第一专题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验证和基因分离规律;第二专题包括: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第一专题是第二专题的知识基础。

主要学习方式:

1.回忆。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2.使用课件展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设置开放性问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预期学习效果:

1.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能够阐明两种遗传规律的实质。

3.能够使用遗传规律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

(注:请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使用时间等进行概述,而不需要直接陈列所有的评价内容)

1.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评价工具:课堂评价量规表和单元测试

3.使用时间: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终结性评价用于单月学习结束时。第2步:21世纪技能(模块1第2节后完成)

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选定的这个单元中,您将在什么地方来培养21世纪技能呢?请在下表中至少列出您将整合在单元中的三个21世纪技能,也考虑一下利用什么技术工具来支持这些技能的学习。

21世纪技能

技术工具

信息素养

交流与合作

网络、PPT等 QQ群、微信、博客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灵活性和适应性 分工与合作,团队精神

修订后的单元概述:

考虑在本单元培养某种21世纪技能后,您的单元设计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下面空格处重新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本单元是必修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应用遗传规律解释一定的遗传现象。

二、教学过程

1.把握基础,注意概念性内容的深入理解,深入浅出;具体的概念如下: “相对性状”,显隐性状,“纯合子”,“杂合子”,“表现型”,“基因型”,“性状分离”。

2.本章的教学重点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难点为遗传定律的应用;另外育种学理论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集中在: a 亲子代表现型,基因型相互推导; b 遗传病系谱的分析和计算;

c 遗传育种中材料的选择,育种程序的设计等。

3. 教学中我们突出重点、难点,简化非重点内容,对于重点内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实验过程,教学中教师不加大讲授的难度,而是适量加一些学生的练习;

4.本章涉及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科学史的教学,一个是科学方法的领悟,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的研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中渗透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学习活动

1. 课前 分组分工协作;搜集信息、资料。例如孟德尔的资料,豌豆的特点等 2. 根据初中的知识基础,课上分析、讨论、交流、举例;

3. 课上操作探究实验,课下形成实验报告,课上交流、分享。提出建议;

上一篇: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