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歌词

2024-10-27

六年级音乐歌词(精选10篇)

1.六年级音乐歌词 篇一

歌词中的道理六年级作文

歌大家都爱听,我也一样。可是,你是不是听出了歌中的道理了呢?其实即使动画片中的歌词同样也有一些道理,下面就由我给大家讲讲动画片歌曲中的道理。

动画片《战龙四驱》片头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Let me go go go!冲冲冲冲,会有新的发现”它告诉我只有不停地向前、向前,才会得到发现和收获。

日本动画片《神龙斗士》片尾歌中有这样的歌词:“别人给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是啊!别人的东西永远只属于别人,就算别人把那样东西给你了,或者你把这样东西抢来了,把那样东西偷来了,也只不过是别人的东西。自己要想拥有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歌曲中总是埋藏着一定的道理:有的让我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有的让我们学会坚强、勇敢……总之动画片我们应适当地看看,更应该了解它蕴含的道理。

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十分好听,而且在于它有一种又一种、一句又一句的道理存在。

2.六年级音乐歌词 篇二

一、察蜜饯之色———流光溢彩的素材

语文课本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但抽象的语言文字往往难以让学生体验到文字间抒发的情感。而音乐那动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凝练感人的歌词,很容易让学生接受。歌词是很好的语文素材,或文采斐然且意蕴丰富,或语言浅显但哲理深刻,总有它流光溢彩的地方。如汪苏泷《不分手的恋爱》有“思念在发烫”一句,思念的程度之深,深到可以发烫的程度,就好像愤怒在燃烧一个意思。再如《春天的故事》中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伟大的决策形象而具体地表现了出来。《小芳》的“辫子粗又长”,虽不知她的容貌,也可从这辫子的特点描写中想象出她的美来。《同桌的你》中的“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点滴的小事中浓缩着同桌情谊。这典型的细节需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二、观蜜饯之形———言简义丰的语言

歌词以短小精悍著称,以其高度的艺术抽象和丰富鲜明、凝练精辟的语言来先声夺人,引起热捧。所以,总有一些歌词显得真知灼见、微言大义,我们可以作为词汇、语句积累起来,也可以引起课内外学习的相关联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是《外婆的澎湖湾》的结尾歌词,简洁的名词性意象的排列却使我们自然地组合成童年时澎湖湾的美丽景色,就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样越读越有诗意和韵味。可见炼字炼句的重要性。同样,歌词中的许多字词也用得十分准确传神,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气势。 如歌曲《送别》中的 “晚风拂柳笛声残”一句,一个 “残” 字,道尽了友人离别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又如张韶涵的歌曲《梦里花》,有“轻轻拭去满布全身的伤,我从不曾绝望”这么一句,其中的“拭”字用得生动传神,表现出蔑视困难、无惧伤痛的豪迈气概,鼓励人们即便是受了伤也不必害怕,要坚强地站起来。再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的心里全都是雨,滴滴全都是你”,不由让人想起李清照 《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 那份忧郁,那种缱绻,简直让人心酸落泪。歌词语言的好坏,取决于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也取决于他的文字驾驭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我们对歌词中语言现象的关注研究,就是对中华民族语言宝库精髓的挖掘。

三、闻蜜饯之香———别致新颖的句式

随着当代审美形式的变化,歌词在语言表现方面受新诗的影响,主张随意性、即兴性、散文化、自由化、调侃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种手法和技巧的繁复,使流行歌词句式愈发自由灵活。一些歌曲里别致新颖的句式总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甚至不知不觉把它用到了平常生活的言语交流中。

林夕作词的《因为爱所以爱》中“因为爱所以爱”原因和结果一样,把爱情“说也说不清楚”的不能用理智理解的情感表现了出来。“已知的未知的,无言会伤痛,已经的未来的,变幻着天空,已知的未知的,并非是初衷,已经的未来的”(《让爱做主》片尾曲)中 “已知的未知的”“已经的未来的”,人的无能为力都承载在这句式里,显得格外沉重。人之无能为力就“让爱做主”吧, 似有无奈后的自我宽慰蕴于其中。 而 《记事本》中的 “爱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了”,句式整齐,语句短促。“了”表示都是过去了的爱的经历,加之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那一段不能自拔的爱无语地表达出来。 这些歌词中颇具新意的句子唱起来听起来玩味起来, 真令人耳目一新,沁人心脾,愉悦人的性情,哼唱着仿佛口有余香的感觉。 在这样的歌词的熏陶下,将其化用到写作中定能让人眼前一亮,也能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四、品蜜饯之味———变化多端的修辞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修辞从某些角度说,就是其中的“文”。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恰当地运用修辞, 可以使语言文质兼美,令人回味。所以,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中精选出善用修辞的范例,和学生一起发掘歌词中的修辞美,感受修辞的魅力。

一首《青花瓷》之所以传唱不衰,固然跟它优美的旋律有关,其歌词中所运用的精妙比喻也不可忽视。请看这样的两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前一句将青花瓷上描绘的牡丹比作初妆的美女,形象地写出了青花瓷外观的精美绝伦;后一句把瓶身上仕女的笑容比作含苞待放的花朵,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仕女巧笑嫣然的情态。电视连续剧 《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清官谣》中的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 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把老百姓比作秤砣,指出了官与民之间的关系,融大俗与大雅于一体。 又如 《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把 “我”比作尘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有比喻词 “像”,属明喻。把 “我”比作尘土,说明了自己的渺小。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另外,歌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要数反复了,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表现效果。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歌词更加生动形象,更能传神地配合旋律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顶针、对偶和排比等手法,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使歌词朗朗上口,唱起来更加舒服。

五、会蜜饯之意———虚实相生的技巧

在古典诗歌中,“实”一般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那么,“虚”就是指诗歌中所描绘或所抒发的虚景或感情。虚与实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内容,拓展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读者的审美趣味。高中生写作文,大都处在写实的层次上,愿意写人记事,写虚并不强。其实,如果能将虚实熟练运用是语言运用能力高超的重要标志之一。由虚而实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上例中 “笑容”“祝愿”“唠叨”变成可携带可置备的实物了,古诗文中不乏其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由实而虚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心像沙滩,灯光可照亮梦, 读人的感觉像三月,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虚实技巧相类。甚至可以联系“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典故,在学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时,更可以体会虚实关系的处理。虚实技巧常常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可综合考虑。其实,想象力也是虚实用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想象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想象才不至于非得有实事才能有写的内容。如《童年》里想着山里是否住着神仙,《飞天》里询问那飞天壁画上吹箫的、反弹琵琶的人,给壁画赋予了生命,《爷爷奶奶和我们》更是将自己与爷爷奶奶结婚联系到一起,孩子是那样的俏皮,风趣的风格展露无遗。

文章若倾注了作者浓浓的情,寄托着作者深深的爱,一种音乐美流淌其间。音乐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音乐和语文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都通过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音乐与语文都是心灵的艺术。

六、存蜜饯之用———青出于蓝的能力

格调高雅的流行歌曲听多了,唱多了,自然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从中吸收的多是自己认为好的美的词句,并因为是主动的兴趣驱使,很容易将其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谈吐里,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学得高超了就可以化用经典歌词里的句子为我所用了。其实古代化用原句并青出于蓝的高手很多。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化用就更多了,仅开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一句就化用了王观《卜算子》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和杜甫 《不见》中“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数词后置的形式,且毫无斧凿之感。

在平常教学中引入音乐歌词的赏析,对学习语文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还可以采取活动的方式寓教于乐,设计出“我爱记歌词”“我爱背歌词”“我来写歌词”等系列小节目,或比较欣赏,或仿写填词,或谱曲传唱。如把 《我的好兄弟》歌词改编为《我的好同学》《我的好姐妹、 好闺蜜》。让学生从音乐歌词中发现、感受、学习语文, 把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生活处处是语文,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也是学习语文的好素材。音乐歌词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好歌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并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有的歌词微言大义,有的歌词讲究修辞,有的歌词意境优美,有的歌词引经据典。借助音乐歌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3.六年级音乐歌词 篇三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4.六年级音乐歌词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弦歌、逍遥、劳燕分飞、直上青云”等词语的含义。

2、了解两首歌词的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听两首歌曲,熟悉两首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两首歌主旨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前程。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两首歌词写作的相关背景,整体感知歌词内容。

2、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难点

1、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见音频素材),进行情景导入,引出歌词的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受体悟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和《友谊地久天长》(伴奏)(均见音频素材),让学生试唱两首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质疑分析法。课后的练习题,先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适当提示、明确。教学媒体:

投影仪、作者的图片及生平资料、《义勇军进行曲》(歌曲及伴奏)和《友谊地久天长》(英文版歌曲及伴奏)(均见音频素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音频素材)教师:

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对,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

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词: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和英国诗人彭斯的一首歌词《友谊地久天长》。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1、田汉(1898~1968),原名叫寿昌,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屈死狱中,终年七十岁。

2、彭斯(1759~1796),英国农民诗人,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代表作:《自由树》和《苏格兰人》两首著名长诗。1796年他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脏病,于同年7月21日英年早逝。

二、《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毕业歌》、《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进步歌曲都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以聂耳为代表的左翼歌曲创作者们将歌曲这种宣传手段应用到电影当中,一方面为歌曲在电影中的使用做了成功的尝试,另一方面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电影歌曲也因此成为早期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三、整体感知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两首歌词,并划分层次结构。

1、《毕业歌》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板书: 全曲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号召性的,像声声警钟;

第二段是宣誓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

第三段以高昂的音调、开阔的节奏,突出了“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热情的呼吁。

2、《友谊地久天长》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板书: 全曲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告诫性的,强调旧日朋友不可忘; 第二段是抚今追昔;

第三段面对分离,举杯畅饮; 第四段共祝友谊万岁!

第二课时

四、活动建议

播放两首歌曲及伴奏,让学生试唱,并讲述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五、问题探究

1、《毕业歌》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这首歌词是自由体的新诗,聂耳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将全曲分为四段。通过顺乎语势的旋律进行,使词曲结合紧密无间,情绪发展环环相扣,达到了整体的统一与平衡。第一段的音乐是号召性的,像声声警钟。第二段是宣誓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第三段聂耳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以高昂的音调、开阔的节奏,突出了“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这个乐句也起了推动全曲高潮到来的作用。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热情的呼吁。它把第一段的音调、节奏作了富于动力性的集中展现,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使全曲在高昂的战斗气氛中结束。

2、《友谊地久天长》的主旨内容是什么?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在亲朋的离别或是会议的告别仪式,人们以各种不同语言齐唱《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又名《骊歌》),朋友们紧紧挽着手,歌唱永不相忘的友谊。它驱走了人们离别的哀愁,使人们满怀激情各奔前程。

六、活动建议

就要初中毕业了,试着写首短诗,或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或歌颂真挚纯洁的友谊。板书设计:

《歌词二首》

一、作者简介

二、《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四、活动建议

5.六年级音乐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开心的感觉

1: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2:听赏:祝你快乐

3:唱一唱:歌声与微笑

4:光碟欣赏:我的祖国

5:听赏与活动:幸福快车

6:听赏与跟唱: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7:乐谱知识:拍号

拍子

四二拍子(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四三拍子(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第二课时

欣赏音乐

1:光碟播放:开心的感觉真好

2:齐唱:祝你快乐

3:齐唱:幸福快车

4:歌声与微笑

第三课时

春之声

1:读谱唱歌: 奏的信使

2: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3:唱一唱:樱花

4:光碟欣赏: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5:活动: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6:听赏与跟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7:乐谱知识:$ 和

D.S 反复记号

“ D.S”写在乐曲的结尾处(双纵线下),表示从记有“$”反复到“ ”或“ ”处结束。

第四课时

欣赏音乐

1:读谱唱歌: 奏的信使

2: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3:唱一唱:樱花

第五课时

红土地的歌

1:听赏与读谱: 浏阳河

2:听赏与活动:洞庭鱼米乡

3:活动:放风筝

4:光碟欣赏:斑鸠调

5:听赏:看灯

6:听赏与跟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7:乐谱知识:

学敲碟子

第六课时

欣赏音乐

1:听赏与读谱: 浏阳河

2:听赏与活动:洞庭鱼米乡

3:活动:放风筝

4:光碟欣赏:斑鸠调

5:听赏:看灯

6:听赏与跟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第七课时

大家园

1:演唱: 甜甜的大家园

2:听赏:闹元宵

3:唱一唱:五十六个民族

4:光碟欣赏:我跟阿爹拉骆驼

5:读谱唱歌:美丽的黄昏:

6:两部轮唱

三部轮唱

第八课时

欣赏音乐

试唱

1:演唱: 甜甜的大家园

2:听赏:闹元宵

3:唱一唱:五十六个民族

第九课时

世纪之约

1: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

2:听赏: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3:听赏:第十三随想曲。

4:用双簧管扁哨发出的音色,使你联想起鸭子扁嘴发出嘎嘎的叫声。音乐生动地刻画出步履蹒跚的鸭子形象。

第十课时

欣赏音乐

1: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

2:听赏: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3:听赏:第十三随想曲。

4:用大管庄严、浑厚的低音区音色描绘爷爷沙哑的嗓音和老成、持重的神情。在音调上采用动机连续不断的反复刻画他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形象。

第十一课时 放飞希望

1:驾着太阳,驾着月亮。(演唱)

2:用木管和小号吹奏行进的曲调,刻画猎人行进时矫健的步伐的警觉的神态。

3:配乐诗朗诵(活动)。

4:向未来出发(听赏与跟唱)

第十二课时

粤桂飘香

1:演唱:落水天。

2:唱一唱:旱天雷

3:光碟欣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4:唱一唱:槟榔树下摇网床

5:听赏:壮乡春早。

6: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

7:活动:怎样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8:存档时,要按拍子拍子分类,并写上序号。

第十三课时

欣赏音乐

1:演唱:宜兰童谣。

2:唱一唱:丢丢铜

3:光碟欣赏:天乌乌

4:唱一唱:高山青 采茶灯

5:听赏:八骏马。

6: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十四课时

月光下的歌谣

1:演唱: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2: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

3:唱一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4:光碟欣赏:观庙会(管弦乐曲)

5:活动:用人声、打击乐器和其他音源,模拟庙会的场景。

6:听赏与跟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7:即兴接唱

第十五课时

一支永远传唱的歌

1: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听赏与跟唱:妈妈教我一支歌

3:唱一唱:跟你走进幸福里

4:光碟欣赏:雪撬

5:活动:拉歌调

6:在集体活动中,各班经常会互相“拉歌”,下面有一个拉歌曲调,让我们分组来试一试。

第十六课时

美好的收获

1:听赏与跟唱:难忘的歌

2:听赏:动人的乐曲

3:唱一唱:知心的伙伴

4:光碟欣赏:有趣的活动

5:令人敬慕的音乐家

6:音乐小博士手册。

第十七课时

新年音乐会

1:听赏:冬天的请帖(听赏与跟唱)

2:听赏:祖国歌(合唱)

3:演唱:一杯酒

4:读谱与演奏:依拉拉(新疆民歌)

5:演奏:颂祖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6:活动:吹竖笛

第十八课时

欣赏音乐

1:听赏:冬天的请帖(听赏与跟唱)

2:听赏:祖国歌(合唱)

3:一杯酒

4:读谱与演奏:依拉拉(新疆民歌)

5:演奏:颂祖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6:活动:吹竖笛

第十九课时

选唱 选听

1:演唱: 哦,十分钟

2:演唱:滑雪歌

3:听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4:光碟欣赏:风雪中来,风雪中去

5:活动:模仿与创作

6:音乐中长大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人。

第二十课时

欣赏音乐

1:演唱: 哦,十分钟

2:演唱:滑雪歌

3:听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4:光碟欣赏:风雪中来,风雪中去

5:活动:模仿与创作

6.音乐作文六年级 篇六

当你感到自卑时,你会获得自信

进入初中后,不知怎么的,我变得比以前多愁善感了。看着身边的同学,总觉得不好。为什么不聪明,为什么不漂亮,为什么那么普通?一种自卑感涌上心头,我很难过。打开电脑,听到谭维维的《谭某某》后,我的心情很好,悲伤的情绪消失了。当我自卑的时候,音乐给我信心和快乐。

当你浮躁时,你会变得平静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只是一道数学题,但是让我思考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算出来。当秒针滴答走的时候,我终于不耐烦了,开始为人担心,抱怨老师留下的问题太难了。突然,vae的《幻听》在我耳边响起,我浮躁的心情立刻沉淀下来,我突兀的火热的心变得平静。浮躁的时候,音乐给我平静和快乐。

当你失败时,你会得到希望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第15名。回到家,爸妈没说什么,我却很自责。看着写满了红十字的试卷,其实没写对题目,当时真的很后悔。打开手机听克里斯汀的《最初的梦想》。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成为现实,无法改变,那就不要停留在过去,要抓紧时间投入新一轮的学习。我开始更加深入地学习。当我失败的时候,音乐给了我希望和快乐

7.六年级音乐歌词 篇七

一、征集范围:向全国专业、业余音乐人士征集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原创歌词、歌曲,凡未在其他媒体上发表过的优秀原创作品,均可参与此次活动。活动扶掖新人,鼓励原创。

二、竞赛评选时间:2008年12月——2009年10月。

三、稿件投递要求:凡参加评选的作品,欢迎采用电子版的形式发至指定电子信箱,手写、打印稿件直接寄到竞赛活动办公室。请来稿上注明“让中国特色的旗帜高高飘扬”字样。

四、投票选拔阶段:以《黄河之声》排行榜单为准。每1 5天在《黄河之声》杂志、《黄河之声》网站的公布点击率在前1 0名的作品,这些作品进入最终竞赛评选阶段。

五、最终评选阶段,由全国知名词曲作家组成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分别评选出歌词类、歌曲类作品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六、《黄河之声》杂志社将组织专业歌手,在本次大奖赛协办单位所在地举办让中国特色的旗帜高高飘扬《黄河之声》文艺晚会,并录制音乐专辑。

七、联系方式:

《黄河之声》“让中国特色的旗帜高高飘扬”歌词、歌曲竞赛办公室联系人:邢秀梅老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菜园街2号国泰大厦506室邮编:1 00054

电话:010-63585731 51759308 51759309传真:010-63583013

E-mai:chian_99 1 3@china,com.cn lwk_991 3@sina.com hhzs888999@sina.com

8.五月天音乐中歌词的伴随文本解读 篇八

关键词:五月天;歌词;符号学;伴随文本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19-01

歌词作为表现歌曲情感最直接的元素,在音乐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歌词的理解需要依靠对文本的理解,本文从符号的视角对著名乐团五月天歌曲中歌词的伴随文本进行解读,以更好地理解歌词的符号表意形式。

一、伴随文本的含义

伴随文本由赵毅衡教授提出,他指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了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与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在解释中,不仅文本本身有意义,所有的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1]

伴随文本包括副文本、型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元文本等。在相当程度上,伴随文本决定了文本的解释方式。这些成分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构成,严重地影响意义解释。要理解符号的意义机制,必须明白伴随文本的作用。[1]

二、五月天音乐中歌词的伴随文本分析

陆正兰说:歌曲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符号文本,伴随文本不仅影响歌曲文本的意义解释,实际上也是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流行歌曲流传而言,伴随文本经常起比歌曲文本更大的作用。歌曲文本接受者很可能意识到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其存在。[2]

下面,笔者将分别对五月天歌曲的部分伴随文本进行解读,也希望通过对伴随文本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五月天歌曲被听众接收的过程以及歌词中的符号表意。

(一)作为副文本的词作者。副文本就是文本在表现层上的伴随因素,它们随文本存在,有时候比文本更加引人注目,影响对文本的解读。对于歌曲来说,它的曲名、作词人、作曲人、推荐人、它所属的唱片的包装、封面、发行公司都对歌曲的传达产生重要影响。

五月天歌曲的歌词由阿信包办。作为文本的生产者,阿信的音乐经历、艺术专业背景以及丰富的阅读量为他在歌词创作中天马行空、旁征博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还多次获得最佳作词奖。他的文化艺术涵养以及良好的口碑,使得听众在未听到歌曲以前就对他的歌曲产生期待。

(二)作为型文本的体裁和题材。型文本是指文本所属的类型,类型分为体裁、题材、创作者、单位、时代背景等。型文本将文本固定在一定的程式内,要求文本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遵循型文本的要求,也要求接受者必须用型文本规定的方式解读文本。

五月天的歌曲涉及亲情、友情、梦想等题材,出道十八年,各时期音乐存在差异。

(三)作为前文本的创作源泉。前文本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广义的前文本,包括这个文本产生之前的全部文化史。[1]歌词的前文本包括对歌词描述对象已有的描写、歌词所涉及的文化典故及事件问题、现存的同曲或同题材歌曲等。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个英雄,在五月天歌曲《孙悟空》中则是一个落寞的人。原著中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打败了各路神仙,在歌词中阿信用花果山下的漫天烽火指人类无休止的争夺;金箍棒取完经后却再无用武之地,阿信用“只能掏掏耳朵”的戏谑说法表现英雄落幕后的无奈。前后对比鲜明,传达那些心怀抱负、不愿蹉跎人生的年轻人的心声。

(四)作为同时文本的创作经历。同时文本是在文本出现的同时出现的、影响文本的因素。有的文本的生产不是一气呵成的,在文本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文本都有可能进入文本生产者的视野、影响文本生产。

歌曲创作需要不断地思量与打磨,一次阿信熬夜创作歌曲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对仗,便叫了外卖。这使他他突然产生灵感: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何不暂停一下开开天窗。于是他写下“一句歌词怎么让你很难忘/方文山林夕和我都在想”和“是谁说半夜不能吃便当”的句子。

(五)作为元文本的社会评价。元文本简单来说就是评论文本,是其他人对某文本的态度、评价,为该文本贴的标签,为阅读或观看者提供的参考意见。比如,当一个人计划去看电影,网络上的电影评分对他最后决定看哪部影片影响很大。

对五月天的评价有演唱会之王、中国“披头士”等。李宗盛称五月天在音乐中兼顾了流行与质感;陈奕迅曾表示演唱会能在红磡连续三场加时足以证明五月天魅力不凡;李安曾评价五月天像他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中的那群年轻乐手,称赞五月天的《倔强》“词曲结合度很高,很有被激励的感觉”。

(六)作为链文本的大千世界。链文本也称超文本,是接受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1]链文本强调的是接收者的选择,因而链文本因人而异。同一类型、同一创作者、同一专辑的歌曲是一首歌重要的链文本。

当一个人听到一首歌时,他可能会对其创作者、所属专辑等产生兴趣而“顺便浏览”,他会从一个文本链接到另一个文本,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链文本就像是围绕一个节点而织的网,向各个方向延展,而具体的朝向则根据接受者的个人取向。。

(七)作为先文本与后文本的原作与改编。先后文本只的是两个文本之间的一种承继关系,一个为另一个的范本,另一个是对前一个的模仿、改编、恶搞。歌词总是以独创性立足,但是对于一首歌曲进行改编是很常见的。

在2001年以前,五月天有一半的歌曲是闽南语歌。2004年起,五月天正式进军内地市场。早期非常流行的闽南语歌曲《憨人》因语言障碍不益于在大陆传播,于是阿信便借原曲填写新词,写出《咸鱼》,歌词借咸鱼喻憨人,两首歌词不同但思想内涵却一脉相承。先文本的存在为后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模仿的对象、也产生强烈的影响,歌迷对后文本的理解与欣赏也受到先文本的影响。

三、小结

五月天在音乐创作中深受型文本、前文本等因素影响,而前文本、元文本等对理解五月天的音乐也至关重要。赵毅衡说:任何符号表意文本必然携带各种伴随文本,反过来,每一个符号文本都靠一批伴随文本支撑才成为文本。[1]音乐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生活经历对其创作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文本对人们理解歌词中的符号表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毅衡. 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3-159

[2]陆正兰.流行歌曲伴随文本的符号学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2.3:135-139

9.六年级音乐教案 篇九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课标内容标准的设计力求符合儿童音乐认知的一般规律。首先是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人的歌声——乐器的演奏——音乐情绪——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的文化内涵,一年级湘版音乐教材正是遵循这一规律来编写的。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节奏。)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10.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十

刘学飞、9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0

第一课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内容: 歌曲《同一首歌》

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了解秧歌舞 教学重点

歌曲《同一首歌》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生活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播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

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学生回答)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学内容:欣赏《我的祖国》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的祖国》 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 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叫―――《同一首歌》。

a)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的祖国》。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B: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C: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抒情性的。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以交流)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

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 生: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

1、学生讨论

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二)聆听欣赏曲《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四)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 秧歌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师:“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的祖国》,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生:回答

师:“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生:回答

二、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欣赏歌曲第三遍: 提问: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师:“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五、学跳秧歌舞

师: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小舞蹈家,她要给大家展示一段舞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请学生示范)

师:谁知道刚才她跳的是什么舞蹈? 生:秧歌。

师:今天我们就请这位小小舞蹈家来教我们跳一跳吧 生:全班学跳秧歌舞。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遍,如何? 生:跟音乐跳。

三、小结

师:比一比,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生:小组讨论。

四、课时结束 课后反思: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教学内容:

1、歌曲《银杯》

2、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重点

歌曲《银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日的时候都是怎么过的呀?(师生讨论)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地区流传着一种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有关节日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师:“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好客之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内蒙古草原的优美风光,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附:音乐常识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 1、长 调

长调歌曲也称作“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中的重要体裁之一。这种民歌多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如呼伦贝尔、鄂尔多斯…… 长调歌曲具有节奏自由,旋律悠长、多大跳音程、尾音拖长,速度缓慢,音域宽广,情绪热烈奔放等特点。长调歌曲的内容多为赞美草原、歌颂故乡、夸奖坐骑、表达爱情等题材。如《辽阔的草原》。2、短 调

短调歌曲是蒙古族人民最早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在草原牧歌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音乐生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在短调民歌中,爱情歌曲、叙事歌曲占有很大比重,如《小黄鹂鸟》、《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其次,一些革命民歌亦属此类,如《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二、聆听《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内容:

歌曲《小黄鹂鸟》 2 聆听《天堂》

教学重点:

歌曲《小黄鹂鸟》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银杯》

二、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三、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谈话导入: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四、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欣赏《天堂》

1、初听,完整聆听作品。

2、复听,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歌手的音色。

3、介绍歌手腾格尔。说说对他音色的认识和理解。

4、再听,跟唱主题旋律。

5、对比德德玛和腾格尔的音色,认识他们不同的演唱风格。

六、老师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聆听《万马奔腾》

1、初听时完整地聆听作品,并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

2、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聆听《万马奔腾》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也可鼓励学生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记录、表现自己聆听的现象。

二、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三、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四、跟着音乐,学动作。

五、随音乐舞蹈。

六、分组展示。

七、小结。课后反思: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能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教学难点

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

一、竞猜游戏开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五、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2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六、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红河谷》,能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背唱

三、聆听《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教学重点:

1、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2、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1、初听乐曲: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要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听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乐曲)师:你感觉这段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2、再听乐曲:

师:请你们来听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乐曲)

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怎么打?

3、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图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放歌曲)师:是第几拍?

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上节课布置要大家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

(再次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按节奏谱伴奏)

三、学习歌曲:

1、出示乐谱,老师用电子琴为学生演奏。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请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的这么好听吗?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分析曲调: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那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调:

师: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

5、出示课题。

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翻开课本2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那个国家的民歌?

(板书:红河谷、加拿大)

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欣赏歌曲演唱)

7、简介歌曲:

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学生填词演唱。

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

9、教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

师:大家唱的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价老师)

10、学生pk赛。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看过超级女生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组pk一次。(学生之间互评)

11、学生再次演唱。

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

三、合奏歌曲。

1、学习第二声部(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有和联系呢?(教师吹奏第二声部)(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3)用笛子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师:好!我们试着来吹奏一次。

(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声部,试试来合奏一次。(5)学生再合奏一次。

师:请你们用悠长的气息,我们再来合奏一次。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五、欣赏改编成爵士乐的《红河谷》

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和吹奏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红河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器乐的《红河谷》,看看它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1)说出属于是什么类型的音乐? 师:你们知道它是属于摇滚乐还是爵士乐?

(2)再次聆听

(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

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你手中的打击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乐曲伴奏,好吗?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四、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向学生介绍“探戈”舞曲的种类和节奏。《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乐曲,被称为阿根廷的第二国歌。

4、介绍“探戈”舞曲的节奏。

5、再次分部分聆听。

6、再听全曲。让学生跟着敲打节奏。——举行化装舞会(有时间就举行)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

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五、结束新课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反思: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刘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五、歌曲拓展

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六、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 我们到了哪里?

给 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师: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放录象(学生听)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a)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b)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c)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d)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a)练习轮唱 b)清唱

c)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巩固练习

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课后反思: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教学内容:

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表演:《洛列莱》 教 学 目 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

教材分析:(一)《洛列莱》

1、背景材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列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累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列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列莱》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2、作者简介:弗雷德里赫?西尔歇 1789年6月27日出生在沃腾堡,是19世纪德国有名的作曲家和民歌搜集家。西尔歇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后师从奥伯兰学弹管风琴。1815年他定居在斯图加特,师从

克罗采和赫默学习钢琴和作曲。1817年,他成为艾尔万里卡学院的作曲教师。西尔歇的主要作品是歌曲。1860年8月26日逝世,终年71岁。

3、歌曲分析

歌曲《洛列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二)《魔法师的弟子》

1、背景材料

《魔法师的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情节为: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不料,分成两半的扫帚变成两把扫帚,轮流取水,42

大水泛滥成灾,徒弟大呼救命。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

2、作者简介:迪卡斯(1865~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82~1889年在巴黎音乐院学习。1888年以清唱剧《维勒达》获罗马奖二奖。1892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音乐评论文章。1910年起,先后任巴黎音乐院管弦乐法和作曲教授;1913年起兼任师范学院教授。曾参加整理、出版《拉莫全集》和《库普兰古钢琴曲集》,校订贝多芬、D.斯卡拉蒂的作品。1934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迪卡斯的创作态度严谨,不轻易发表作品,且晚年丢弃大量手稿。从仅存作品中反映出,他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吸收现代音乐(特别是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坚持表现自己的个性,在法国被称为“独立派”。其音乐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管弦乐曲方面。例如,C大调交响曲兼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独创性最强的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曾随迪卡斯学习过理论作曲。迪卡斯创作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波利耶克特》序曲,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娜和蓝胡子》,清唱剧《维勒达》,钢琴曲《降e小调奏鸣曲》、《拉莫主题变奏曲、间奏曲和终曲》、《悲哀的前奏曲》、《远方牧人的呻吟》等。

3、乐曲分析

《魔法师的弟子》为交响诗。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的两个动机: 都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两个接连出现的动机中,乐曲对后一个动机予以强调,然后反复一遍。接着突然增 强力度,表示咒语开始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随后,在定音鼓的猛击下结束了这一富于戏剧性的序奏部。接着乐曲进入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一开始由大管呈示的谐谑曲主题(见下例),由序奏部第二个动机演变而成。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 紧接着出现的序奏部第一动机的变体,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使扫帚工作得更勤快些:接着,扫帚搬桶倒水的谐谑曲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魔法师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这时小号猛然吹响,顷刻间乐声突然停止,象征惊慌失措的魔法师弟子猛地用斧头将扫帚劈成两半,一切骤然归于安宁。然而,稍过片刻,谐谑曲主题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象征两把扫 帚同时积极行动起来,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结尾部由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回复与序奏部一

样的慢速度,象征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刻停止行动,一切回归平静,最后,乐曲在安宁的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12分钟。

(三)《黄鹤的故事》

1、背景材料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2、作者简介

施咏康(1929~)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

545

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

3、乐曲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呈示部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的主题,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好像黄鹤展开那漂亮翅膀,由墙上飞舞下来。呈示部副部,有两个主题,着力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副部第一主题是轻快、抒情、歌唱性的,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 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形象。副部第二主题是由一个具有5/8特点的活泼而跳跃的动机 多次反复而成。但有趣的是伴奏的铃鼓与小鼓,却仍然是欢快而富有弹性的6/8拍子,两种节拍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黄鹤的另一侧面——活泼欢乐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飞

舞、欢腾跳跃的形象。在经过转调进一步渲染欢乐的气氛,黄鹤越跳越起劲、舞姿变化多端,副部的两个主题交融一起,使呈示部进入高潮,随后以螺旋式下行音调,使欢舞的场面渐趋平静,乐曲进入呈示部结束部。在弦乐的 旋转摇晃的拨奏上,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小提琴、双簧管与长笛对奏副部两个主题的变形。音乐轻柔多了,好像黄鹤又变换了一种舞姿。乐曲进入展开部。突然不协和和弦的闯入,一些不安的、紧张而惊恐的音响,预示着代表恶势力的官老爷将破坏这一切,音乐由短笛和长笛尖锐地奏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变形,表现出黄鹤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伴以长号演奏的老马主题动机的变形,显示了人们对老马的思念和潜藏着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节奏逐渐紧缩,由三连音变成连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然后自由模进倾泻而下,官老爷闯来,抢走了黄鹤,黄鹤不再跳舞了,小提琴在中低音区以不同的调性演奏黄鹤主题的变形,加深了苦难和悲剧的情调,但光明终归要战胜黑暗,音乐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通过竖琴的华彩乐段,结束了展开部。再现部是从远处传来老马悠扬悦耳的笛声开始的。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动机一再出现,但黄鹤终于在老马的召唤下冲出官府,飞回人民中间,和人民一起尽情地欢乐歌唱。热烈的歌舞场面,长号与小号相互模仿黄鹤的第一主题动机,而木管与弦乐则以黄鹤的第二主题流畅地伴奏。后通过圆号的过渡,出现中国竹笛的大段华彩,47

描述艺人老马欢快乐观的性格与人们对他的爱戴,也象征着人们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在十分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全曲。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洛列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2、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教材分析:

歌曲《洛列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旋律。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讲述《洛列莱》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新歌学习

1、歌词学习A学生自己读歌词

B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歌词的内容 C分析歌词的情绪

D根据歌词的含义猜想歌曲的旋律

2、歌曲学习

A师播放歌曲《洛列莱》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听后回答:情绪比较抒情。

B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洛列莱》是几拍子歌曲?第一小节为什么只有一拍? C生相互交流,师小结:

《洛列莱》是6/8拍歌曲,第一小节称为弱起小节,即:

歌(乐)曲的开头或歌(乐)曲中某一段的开头,由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叫做弱起小节。

3、带领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并用色笔标出,并唱一唱: a.5 | 565 176 | 5 4 4 | 333 212 | 3 305 | b.5 | 565 176 | 5 4 4 | 3 3 542 | 1 103 |

4、师: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列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列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列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列莱》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5、学习歌谱,突破难点。A请学生跟琴演唱歌谱。B教师讲解弱起小结。C带领学生演唱弱起小结。

三、小结全课 课后反思:

上一篇:市乡镇政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地税局民主生活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