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2024-11-19

住区规划调研报告(精选6篇)

1.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篇一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村镇住区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部分地区的管道燃气、集中供热设施建设也开始起步。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划标准, 广大村镇住区管线设施的建设一直处于无序状态, 管网布局散乱, 乱占道路地下、地上空间, 造成地下空间用地紧张, 地上景观杂乱, 管网使用效率低下, 维修管理困难, 有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村镇住区管网综合规划, 合理布置住区道路上的各种工程管线迫在眉睫。

管网综合规划是村镇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住区管网综合主要解决管网敷设方式和确定各种管线的平面、竖向位置等问题, 其目的为合理利用村镇建设用地, 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住区道路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 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其他工程之间的联系, 避免在管线建设中出现冲突或影响其他工程建设的现象出现, 并为各种管线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条件和特征

(一) 路网条件

住区管网一般沿村镇住区道路布置在道路下或道路上方。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适用于村镇住区内的路网由主干路、干路、支路和巷路四级道路组成, 其中主干路宽度为24-36米, 干路16-24米, 支路10-12米, 巷路3.5米。但实际调查的规划村镇住区巷路多在3.5-5米。通常, 规模10000人以上的村镇住区可设四级道路, 规模在1000-10000人的村镇住区可设三级道路, 1000人以下的住区设支路、巷路两级道路。

(二) 管网条件

1. 管网种类

参加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工程管线主要有给水、雨、污排水、燃气、热力、电力及电信共6类7种。其中给水管线是指生产、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道, 排水管线包括生产、生活共用污水管道和雨水排水管道, 燃气管线是指居民、公建和企业职工生活供气管道, 热力管线是指居住、公建和企业建筑采暖的集中供热管道;电力线是指生产、生活共用的电力电线 (缆) ;通信线路包括固定电话、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信号输送线路。

2. 管网特点

村镇住区各类管道除具有规模小、服务半径小的共性外, 也还有各自特点。其中给水管道一般管径较小 (DN≤200毫米) , 当室外消防水量不超过15升/秒时, 给水管网可以枝状布置;雨水管道可以在路边明 (暗) 沟敷设;供电电压基本上≤10KV;集中供热管道一般是以独立住区为一个供热区域的低温热水直供管道;燃气管道是只供生活用气的低压燃气输送管道。

(三) 管网综合条件的特征

与城镇基础设施相比, 村镇住区管道综合条件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道路比较窄。人口规模在1000-10000人的村镇住区设20米左右宽的干道, 人口规模在1000以下的村镇住区只设宽度在10-12米支路和3.5-5米的巷路。宽度在20米及以上的道路管线综合比较好布置, 宽度在10米以下的道路断面上进行管道平面布置, 道路下用地比较紧张。二是道路建设不规范。宽度在10-12米以下的支路一般不分快慢车道, 6-7米的支路没有人行道, 巷道两侧边界分别是庭院围墙和建筑外墙, 不易管线布置。三是山区、半山区的村镇, 土壤地质条件复杂、地形高差较大、道路不规则, 加大了管道综合的难度。四是无论是采暖或非采暖地区, 参加住区管道综合的管道种类、数量都少于同一地区的城镇市政管道, 且管径较小;大多数村镇住区道路上、下的现状管道很少, 这一条件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管道综合的难度。

三、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方针

(一) 各种管网敷设的方式及优缺点

1. 给水管道

考虑到防冻和过车荷载对管道产生的压力, 给水管道的敷设主要有直埋、进入共用管沟两种敷设方式。其中, 直埋管道具有造价低、安全实用、不影响道路景观等优点, 是最常见的一种给水管道的敷设方式;共用管沟敷设除具有上述优点外, 还有管理、接管、检修方便的特点, 但共用管沟构造复杂、造价比较高。另外, 在遇有穿越河流等障碍情况下, 局部给水管段可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2.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分为污水、雨水管道和雨污合流管道。鉴于排水管道一般是重力流, 且存在渗漏隐患, 目前污水和合流管道主要为直埋, 其优点与给水管道相同;雨水管道可以采用直埋、明 (暗) 沟方式敷设, 其中后者具有施工简单、便于疏通和造价低等优势。

3. 电力、电信

电力电线架空敷设造价低, 管理、检修方便, 但对道路景观稍有影响, 是目前村镇住区最常用的敷设方式。采用电力电缆造价较高, 一般村镇住区干、支路很少采用。现状住区电信电缆架空敷设的居多, 但采用地下排管敷设有不影响道路景观和可预留线孔的优点, 是电信电缆敷设方式的发展方向。

4. 燃气管道

考虑到燃气泄露的危险性, 目前室外燃气管道普遍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5. 热力管道

热力管道一般直埋或进入综合管沟敷设。直埋管道节地、热损失小, 比单建管沟造价节省30%, 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敷设方式。热力管道进入综合管沟敷设的优缺点与给水管道相同。另外, 个别村镇住区热力管道还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但由于该方式存在热损失大、影响住区景观等不足, 一般只用于跨越河流等障碍或管道众多的工业厂区。

(二) 住区管网综合的方针

充分考虑影响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主要因素, 解决住区四级道路地上、地下的管网综合布置问题, 是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关键。通常认为, 影响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主要因素有管网种类、数量, 敷设方式, 以及地质、地形条件。

管网综合的管道种类、数量与住区气候条件及管线完善程度有关。三北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区冬季需要供暖, 规划管线种类完善的村镇住区管网综合包括上面提到的6类管道;规划管线完善的南方地区, 管网综合包括除热力管线以外的其余5类管道。

管道敷设方式应根据村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结合住区规划布局、道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分析各种管道敷设方式的优缺点, 本着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利于保持村庄街景整洁的原则进行选择。一般村镇住区管线应采取以沿道路直埋为主, 管沟和架空敷设为辅的敷设方式。

地质、地形条件对村镇住区管网综合的操作难易程度产生较大影响。平原地区浅层地质以土壤为主, 住区地形相对平整、道路比较规范, 可按直埋为主的方式敷设管线并进行管网综合。山区、半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道路窄且曲折, 可通过采取调整管线敷设方式降低管道综合难度。污水、燃气仍直埋;雨水可选择主要依靠路面坡度自流排水, 减少雨水管渠敷设的长度;给水、热力进入综合管沟;电力、电信线可架空敷设。

同时, 管网综合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管线建设成本, 其综合布置要根据村镇住区规划条件、管线种类、数量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采取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方针。

四、城镇管网综合规划借鉴

随着城市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城市市政管线日益复杂, 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加上管道之间的相互交错, 给城市管道综合带来了一定难度。国内外某些城市的局部地段利用综合管廊来解决管线综合的难题, 但综合管廊投资昂贵, 专业管线的主管单位难以协调, 管道施工要求高, 管廊内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难以解决, 所以国内大多数城镇道路下的管道综合主要采用直埋、部分共沟的方式来解决。

目前, 我国城市管网综合规划执行的是《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标准。该规范对管道综合的原则, 管线各种敷设方式的条件和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已经实施10多年, 积累了成熟经验, 部分内容可以为村镇住区管网综合所借鉴。

五、住区管网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 节约投资的原则。

鉴于村镇住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限, 各种管线的敷设方式和管线综合规划应有利于节省投资, 节约资金。

(二) 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村镇住区管线综合应重视近、远期规划相结合, 对于因条件所限, 近期没有规划建设集中供气、供热管线的住区, 管线综合应考虑远期建设的需求, 预留相关管位, 以便有条件时能够顺利地敷设相应管线。

(三) 集约用地的原则。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村镇住区的发展合理布置。

(四) 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原则。

各种工程管线应平行住区道路中心线布置, 不应平行敷设在穿过村镇住区的公路之下。

(五) 专业协调的原则。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村镇道路交通、住区建筑、环境和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防洪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六) 遵守相关规范的原则。

管线综合规划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六、管网综合规划要求

(一) 地下敷设

1. 敷设原则

(1) 为保证管网在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系统之间的顺利衔接, 村镇住区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 管道直埋敷设具有一次性投资低、安全、不影响道路景观等优势, 对于地质条件好、道路具备一定宽度的住区, 其给水、雨污水、燃气、热力、电信工程管线宜地下直埋敷设, 电力工程管线宜地上架空敷设。

(3) 对于已建有工程管线的大多数村镇, 现状住区道路及下面的管道建成时间都不长, 应该考虑充分加以利用, 确实不能满足管网综合需要的可考虑更换。

(4) 为保证管线的安全施工与正常使用, 在平原村镇住区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等不利地带;位于山区半山区的村镇住区, 应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确定工程管线位置, 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 直埋敷设

(1)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燃气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热力、电信电缆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地面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有关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标准执行。

(2)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根据道路宽度确定。在主干路、干路上应布置在人行道、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面。在不分快慢道的支路上, 当其宽度不足以安排上述所有管道时, 电信电缆、热力管道优先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给水、燃气、污 (雨) 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车道下面, 若雨水采用暗 (明) 沟排水, 可设置在道路两侧。住区两支路之间的巷道长度一般不大于200米, 且狭窄, 可以不设雨水管、沟, 依靠沿巷道两个方向的地面坡度排出雨水;给水、污水、燃气、热力管线和电信电缆可以分两组分别直埋在庭院两侧的巷道下。

(3)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 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及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以建筑物外墙为基准, 布置次序宜为电信电缆、燃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管线。

(4) 为维护管线的正常管理运行和检修, 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上平行重叠直埋敷设。

(5) 当工程管线穿越河底敷设时, 应选择在稳定河段, 埋设深度应不妨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

(6)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 (构) 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相关标准执行。当受道路宽度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

(7) 为保证建筑物的基础安全, 对于埋深大于建 (构) 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 其与建 (构) 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经计算折算成水平净距, 并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相关标准要求。

(8) 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 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信管缆、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有关标准执行。

3. 综合管沟敷设

(1) 当遇不宜开挖的路面、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或工程管线与铁路、河流的交叉处时, 工程管线可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在住区巷路宽度不能满足埋地敷设多条管线时, 可采用不通行综合管沟形式敷设。

(2) 综合管沟内可敷设电信电缆、给水 (含再生水) 、热力管线。雨、污水、燃气管线存在泄露隐患, 不宜敷设在综合管沟内。

(3) 敷设干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其覆土深度应根据道路路基、过车荷载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确定;敷设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其埋设深度根据路基和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确定。

(二) 架空敷设

1. 村镇住区干、支路架空敷设的管线主要是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线。架空电线应与通过地段的道路、街景规划相结合;线杆宜设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不大于1米的位置, 有分车带的道路, 架空线线杆宜布置在分车带内;供电线路进入巷路应采用电力电缆, 可沿巷路纵向建筑后墙穿管敷设。

2. 当因条件所限, 干、支路上的电信电缆需架空敷设时, 为保证电信信号不受干扰, 电信架空杆线与电力架空杆线宜分别架设在道路两侧。

3. 当工程管线采用架空方式跨越河流时, 宜利用交通桥梁进行架设, 但可燃、易燃管线应设专用桥架跨越河流, 电力电线应架空敷设。

4. 架空管线与建 (构) 筑物等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架空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有关标准执行。

七、村镇住区管网综合规划实例

大宗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20公里处, 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示范工程。到2020年, 规划住区人口规模10500人, 建设用地面积222.81公顷, 工程管线配套完善。参加管网综合的管线有给水、雨、污排水、燃气、集中供热、电力、电信6类7种管道, 图1是大宗村管网综合规划布置图。END

摘要: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 针对村镇住区的道路条件、管网规划和管网敷设的特点, 分析了村镇住区管网规划条件的特征, 提出了村镇住区管网综合规划的原则与具体要求, 并给出山东省滕州市大宗村住区管网综合规划实例。

参考文献

2.住区规划设计的评析 篇二

1.调研结果评析

通过对枫林绿洲的紫薇城市花园的调研对现代住区设计进行定性分析。枫林绿洲社区是西安高新区内大型生态社区。占地近千亩,绿化率40%。住区毗邻城市干道,交通快捷便利。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齐全,有小学和幼儿园,满足了住区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整个社区由一点、两带、三街、七区组成。规划整个住区由7个住宅组团组成,各个组团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创造了和谐的居住氛围。设计者秉持生态、运动、教育、阳光的设计理念将生态功能与运动功能密切结合。营造住区充满生态气息的森林湿地景观。在充分满足街区内商业需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人群交流的需求,为居民的室外生活与交流空间提供场所。住区依据人车分流的理念,设计了小区和周围地区在内的行人和行车路线,为住区提供了安全合理的交通流线。

紫薇城市花园社区采用中轴线空间和围合庭院的空间序列布置。给人以安静、安全、亲切、领域和归属感。住区的主轴由东向西依次为前广场、中心广场、后广场,形成秩序井然的空间序列。住区车流人流依次按层面依次分开,互不干扰。东端为小区人流主出入口,西端为人流次出入口,南北两端为地下车库的车流出入口,交通组织合理且流线分明,同时又保证了住区内最大限度的绿化面积和安静的居住环境。

2.住区规划设计的优劣

(1)适合城市总体布局,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住区规划设计应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对住区外部环境有合理的认识,分析本住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合理运用并改造周围环境。目前部分住区规模较大,同时由于管理和公共设施使用等原因又封闭了起来,导致了许多“大盘”的出现。对城市公共设施使用、交通组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城市阻塞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住区设计应充分保留并利用原有的遗留建筑和景观来润色住区,增强住区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所谓的现代住区,盲目建设,浪费人力财力物力。

(2)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内部规划结构形式

住区在城市的位置对城市的结构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者在住区规划时,应在考虑城市总体规划所预留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住区的位置和规模。避免住区过度集中,缺乏足够使用需求的公建设施,且居住功能过于单一,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城市中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段,应合理的控制住区的数量,防止住区过多,破坏了城市自然景观带和城市空间环境。在内部规划结构形式上应根据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和道路、绿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配合地形及自然条件选择合理的布局形式。

(3)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住区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体系。如优质的水体系统、清洁的能源系统、高效快捷的通讯网络系统和有保障的社会卫生医疗系统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还应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托、会所等高档服务设施,并确保其合理的服务半径。中小学校、幼托等场所一般规划在小区的边缘地带,着重考虑教学楼的朝向、通风和采光,并保证周边住宅居民的生活不过多受到影响。

(4)住区内部交通组织与停车设施设计。

住区内部道路应按照所在城市地块的肌理设计。总规将整个地块划分为若干块,划分出来的各个地块就是组成住区的基本单位,共同构成了住区。住区的内部道路应合理的处理人行和车行的关系,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并有一定的消防保障。路网设计应考虑交通量的影响。住区内的车行主干道在满足交通量的均匀分配的前提下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确保行车顺畅,又不影响住区内居民的各项活动。在住区规划中,要保证与住户数量呈一定比例的停车位,确保满足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5)住区住宅的设计要求

住区住宅设计是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居民在安全性、私密性、社会交往及审美等方面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楼间距,以满足居民保护隐私和日照的要求。确保住宅有良好的朝向,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合理的组织空间序列,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现阶段规划的住区应调整住宅的平均层数,使各类层数目建筑风格多样化的住宅相互穿插,确保良好的住区外轮廓线,注重降低住宅层数,避免高层建筑集中修建,给居民的心理带来压抑感,住宅设计要避免建筑风格单一、缺乏个性,导致住区的识别性差。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3.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篇三

学号:20140557008

姓名:陈一铭

指导老师:代晓芳

一、昆明世纪城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1日上午。

2、小区位置

昆明世纪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与昆洛路之间。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昆明世纪城周边有饵季路、晓东村、昌宏西路等三个地铁站台,太平寺、饵季路中段两个公交车站

② 超市:昆明世纪城周边有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西庄超市、世家圆超市、乐购超市等四个购物中心。

③ 学校:昆明世纪城周边有小板桥镇中学、云溪小学、小板桥小学、中华小学海伦国际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等五所中小学校。

④ 医院:昆明世纪城周边有美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官渡仁和医院、官渡区红十字会医院、云南多乐康医院、世纪金源医院等五所医院。

⑤ 银行:昆明世纪城周边有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五所银行。

4、建成年代

昆明世纪城建成于2005年。

5、小区规模

昆明世纪城总占地3800亩,总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是一个中西合璧、气势恢弘,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档社区。

昆明世纪城共分为26个区,其中,340万平米为住宅、35万平米为shopping mall、25万平米为巨型公园、社区还拥有7.5万平米的六星级酒店、8万平米的商业街、5.5万平米1所九年制学校及4所幼儿园、3.6万平米大型市级医院及部分写字楼,居住户数达23400户,可容纳6.6万人居住。

6、布局形式

昆明世纪城大致为一个长方形地块,地块中央为如意状的居住区公园,各个居住小区围绕如意公园进行布置。

7、配套公建

昆明世纪城的配套公建大多建筑在如意公园内部,如银行、药房、公厕等。

8、绿化率

昆明世纪城总体绿化率约为30%,绿化大多集中在如意公园内部,在各个居住组团内部也存在部分零星绿化,居住区道路及居住组团道路两侧均种植有行道树。昆明世纪城内部绿化总体来说多采用行列式种植,多采用云南本地的乡土树种,如昆明柏、海桐、滇朴等。

9、生态设计

昆明世纪城内部绿化灌溉用水大多采用居住区内部废水经过初步净化之后的中水进行灌溉。居住区中心的如意公园及其内部水系也能很好的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居住区内部气候宜人、湿度适中。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昆明世纪城内部道路较为完善,主要分为两级道路,一为居住区级道路,一为居住组团道路,居住区道路属于人车混行,居住组团道路则只能供人行。昆明世纪城内部的停车场多为地下停车场,设在每个居住组团地下。

二、湖畔之梦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1日下午

2、小区位置

湖畔之梦地处昆明市广福路滇池水景度假区内。

3、周边环境

①幼儿园:柏宁格双语幼儿园

②中小学:师大附小、昆三中滇池分校

③大学:澳大利亚教育机构那基国际学院(Nudgee International College)④商场:云盛购物广场

⑤医院: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仁医院、昆明广福医院、西山区人民医院官庄医院、昆明圣安妇产医院

⑥邮局:中国邮政支局南三环投递支局

⑦银行:招商银行、昆明商业银行、富滇银行

⑧其他: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华体育馆、省检查院、省人大、方舟大酒店、市工商局

4、建成年代

湖畔之梦居住区于2004年12月31日竣工。

5、小区规模

小区占地650亩,建设体现“生态、科技、环保”的居住理念,规划设计首次采用网上招标形式。

6、布局形式

湖畔之梦整体为一个三角形地块,由公交车场、小学及部分餐饮业从中部分割成两个不同大小组团。每个组团内部住宅均围绕组团中心水体及绿化设置。

7、配套公建

湖畔之梦居住区内部并无配套公建,但居住区外部则由许多可以视为配套的公共建筑,如中部的公交车场、居住区西部的商业组团及居住区东部的购物中心、医院等。

8、绿化率

湖畔之梦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率达到了惊人的54%,这是由于居住区内部多数建筑为多层、小高层导致的。

9、生态设计

湖畔之梦是云南省第一个开发规模最大的生态居住示范小区。小区占地650亩,建设体现“生态、科技、环保”的居住理念,小区生态系统达到国际一流人居社区环境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湖畔之梦内部极高的绿化率以及内部水体对于居住区环境的优化所导致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湖畔之梦的停车场设计是比较不合理的,湖畔之梦仅在中部的各类公建之间划出一小块空地作为小区住户的停车场地,经过实地调查,这一停车场地并不能满足居住区内部住户的需求,这一点,从居住区道路两侧杂乱停放的车辆就可以看出。湖畔之梦小区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两级道路,一级是居住区级道路,仅有广福路到小区中心一段,其余道路均属于居住组团级道路,湖畔之梦小区内部并未采用人车分流设置,而是采用人车混行的设置。同时小区内部的组团级道路大多采用环绕式布局,并未出现尽端式道路。

三、西秀园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2日上午

2、小区位置

西秀园居住区位于五华区高新开发区昌源路。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国际花园959米: 83路 85路 116路 138路 208路;

科医路口1113米: 56路 66路 85路 175路 180路 244路 k13路;

省社科联(二环西路)1376米:7路 56路 58路 66路 85路 180路 k13路; 黄土坡后街: 8路 8路专线 29路 133路 146路 153路 168路 c3路 c68路 c69路;

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西秀园小区东南)240米、春苑幼儿园3.4公里、欣欣幼儿园1.4公里

②中小学:高新一小、高新一中、云南师大附中(洪源路)1.2公里、第十四中学、红旗小学名苑小区

③大学:昆明医学院津桥学院

④商场:嘉悦购物公园500米、正大风尚购物广场2.3公里、沃尔玛购物广场(假日城市小区店)590米

⑥医院:昆医附二院、昆明凯耀医院1.1公里、南省红十字高新医院1.1公里、西山区中医院分院1.6公里、国际花园卫生所1.1公里 ⑦邮局:海源中路邮政支局

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海源中路支行)920米、中国农业银行(海源北路支行)1.5公里、中国工商银行(花园分理处)1.2公里、招商银行(昆明高新支行)580米、中国工商银行(海源中路支行)760米、中国银行(团源支行)1.0公里、招商银行(科医路支行)790米、广东发展银行(海源支行)450米 ⑨其他:昆明变压器厂、眠山公园

⑩小区内部配套:西秀幼儿园;棋牌室;超市;

4、建成年代

西秀园居住区于2005年1月1日竣工。

5、小区规模

西秀园居住区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总户数为1300户。

6、布局形式

西秀园采用围合式布局形式,小区外围由整排建筑所围合,内部建筑则使用行列布局。西秀园居住区的布局形式很好的适应了该居住区占地面积偏小的现状,同时又通过围合式布局很好的保护了居住区内部住户的隐私。

7、配套公建

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配套公建大致有三个,一个是西秀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是专为小区内部住户提供的;另一个是棋牌室,棋牌室也是面向小区内部住户营业,主要面向的是小区内部的老龄人士;最后一个是小区内部的小超市,主要是给内部住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购买日用品小零食的渠道。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配套公建是极为人性化的,考虑到了内部住户方方面面的需求,让他们在不出居住区的情况下就能满足生活所需的部分需求,这一点也是与西秀园本身采用的围合式布局形式相联系的,即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场所。

8、绿化率

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率约为25%,这个较低的绿化率是由于西秀园居住区内部建筑多为多层或低层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容积率就不得不减少绿化的面积。

9、生态设计

西秀园内部的生态设计相对不完善的,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说是有一定的观赏效果,但对于环境的净化等方面的效果是相对而言比较弱的。同时,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灌溉用水也没有采用中水灌溉,而是直接采用自来水。小区内部的植物种类也是比较少的。综上所述,西秀园居住去内部的生态设计是比较失败的,但考虑到西秀园居住建成年代比较早,因此,我认为该居住区在生态设计上的缺失是可以理解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西秀园居住区内没有成片的停车场,西秀园居住区内部所设计的停车场地多数为道路邻近西秀园居住区内部建筑的一侧,在这一侧设置有植草砖,以供住户停车使用,对于可能出现的停车位不足的情况设计人员对此也有相应的考虑,他们通过将建筑抬高,在建筑的最底层设置车壳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住区内部住户对于车辆停放的需求,但从实地调查看来,这些措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部分比较偏僻的道路两旁基本上是被车辆停满了。西秀园的道路设计是采用了人车混行的设置,相对来说,对于居住区内部住户的安全是有一定威胁的,因为居住区内部的幼儿园正门开口就设置在居住区内部道路旁,同时,西秀园居住区内部道路大致来说只有一个等级,即居住组团级道路,并且这个等级的道路在去掉靠近建筑的停车位之后是相对比较窄的,从整体上来说,这也应该是设计方迫不得已的举措。总的来说,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停车场设计和道路设计都是比较失败的。

四、经典双城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2日上午

2、小区位置

五华区人民西路和海源中路交叉口东北角。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茭菱路西口: 58路 115路 231路 267路

西一中: 115路 175路 244路 267路 西苑立交桥: 54路 267路

鑫园小区 : 58路 115路 231路 267路

②幼儿园:昆明高新一小附属经典双城幼儿园、丰宁新蕊幼儿园、春苑幼儿园、高新区爱贝尔幼儿园

③中小学:高新区第二小学、五华区育才学校、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西山一中、云南师大附中(洪源路)④大学:昆明医学院、云南华程学院 ⑥商场:正大电子城、阳光超市 ⑦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一、三医院 ⑧邮局:正大电子城邮政支局

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 ⑩其他:昆明高新体育活动中心

4、建成年代

经典双城居住区竣工于2014年11月1日。

5、小区规模

经典双城居住区占地面积约为66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33300平方米。

6、布局形式

经典双城居住区被茭菱路和一号路分为三个组团,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建筑的布局形式主要考虑到日照的充足,因而采用了片块式的布局形式,以达到最充分的利用光照。

7、配套公建

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的公建主要为餐饮及快递递送点,也有部分药店、便利店存在。经典双城内部的公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区内部住户的生活需求。

8、绿化率

经典双城内部的绿化率的约为40%,这个比较高的绿化率是由于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建筑基底面积比较小造成的。

9、生态设计

经典双城内部的绿化植被灌溉用水采用的经过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经典双城内部的植物多采用云南的乡土植物,但布局形式比较杂乱,没有可以称为中心绿地的绿地景观,总的来说,经典双城的生态设计是满目追求绿化率而基本不考虑是否适宜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4.复习提纲居住区规划 篇四

第1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

2、城市规划

3、居民点

4、雅典宪章

5、城市化

6、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2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任务、内容与编制程序

1、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5、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6、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3章 城市构成与发展战略

1、城市用地的概念

2、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几大类?大类具体有哪几类?

3、城市用地评价

4、地基承载力

5、风向玫瑰图

6、城市性质及城市人口的含义是什么

7、城市规模

第4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1、居住用地的内容组成与分类

2、居住区住宅的内容

3、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

4、居住区的分级规模

5、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住宅群落

6、什么是服务半径,居住区设施分级服务半径是多少?

7、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各自特点

第5章居住区住宅及用地规划

1、居住区住宅类型选择中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关系,层数 进深 长度 层高

2、住宅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比较住宅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优缺点

4、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第6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2、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3、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与计算方法

4、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布置方式

第7章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

1、城市道路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分级划分

2、居住区道路的类型有哪些

3、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4、简述居住区“人车分流”交通组织原则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6、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7、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第8章居住区绿地与外部环境规划

1.绿地率2.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内容

3.分析居住区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各自的作用和相互的差别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功能组织

第9章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与实施管理

1、用地平衡表

2、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绿地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容积率

第10章居住区竖向规划与管线综合概述

1、什么是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内容

2、什么是管线综合3、管线综合原则 注意管线避让的原则

思考题:

5.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浅析 篇五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居住面积也逐年成倍的增长, 居住区绿化在城市绿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有好住房, 而且还要有好的住宅环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居住区的绿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居住区绿化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环境并在满足人们可居、可游、可赏的同时, 还可以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惫, 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居住区绿化不仅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 还影响整个城市的环境和景观质量。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小区绿化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建居住小区中绿化率已基本达到30%或以上, 但就整体状况而言在功能认识、整体协调和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误区, 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1 我国居民区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范不完善

1.1.1 管理不规范

居住区规范规定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低于30%, 旧区改造绿地率标准不低于25%,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造成不少居住区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1.1.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 而

绿化是居住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却没有与小区建筑、道路同步考虑。长期以来, 由于一些开发商重经济、轻环境, 在小区建设中对建筑的建造作精心的规划, 而把绿化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指标”, 绿化用地不纳入修建性规划中。而且, 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中, 主要对建筑严格把关, 只是原则上要求绿地率达到百分之几, 而对绿地的规划布局、质量则没有具体的要求。致使小区的用地被开发商以建筑物的形式高度开发利用, 绿化用地受到严重的限制。

1.2 绿化设计单纯重视视觉观赏

1.2.1 在许多小区的绿化设计中, 设计师更

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视觉观赏上, 把绿地作为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方面, 而忽略其生态功能, 绿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宗旨, 而很多小区环境陷入绿色的误区, 大片绿地占用人们的休憩空间, 也降低了树木可以作为绿色屏障, 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1.2.2 许多小区占用绿地, 建筑假山、小品等

构筑景物, 满足视觉效果, 绿地硬质化实际上减少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同时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 结果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 不成体系, 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1.3 绿化缺少人性化

1.3.1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绿化在很多方

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 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 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 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 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3.2 绿化设计盲目跟从, 丧失个性, 忽视地

方文化特色。居住区绿化应该适地适树, 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

1.4 绿化类型单一、缺少功能分区

居住区绿地一般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附属设施绿地四大类。在高层住宅区内, 大多缺乏完善的绿地系统, 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比较多, 但公共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却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绿化模式, 不但缺少户外活动空间, 最重要的不利于居民交流沟通。

2 我国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建议

居住区绿化建设是住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 是对城市绿化的补充和完善, 是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区绿化应该是为居民休闲、观赏提供空间, 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工具。

2.1 严格规范

2.1.1 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根据政府的有关绿化政策法规, 结合居住区发展要求确定规划原则, 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 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 使规划到位,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游憩康体设施, 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绿地。从政策法规上严格把关。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新建小区加强绿化规划设计的审批程序、施工过程跟踪监管和建成竣工的验收程序, 使之科学合理, 符合要求。

2.1.2 绿化规划施工规范化

协调规划、建筑、园林各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 做到环境绿化与住宅设计同步进行, 发挥各自专业的特长, 相互渗透、同步协调。充分体现绿化的美学功能、生态功能, 最终提高整个居住环境的质量。

2.2 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2.2.1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

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 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 使居民产生认同感。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 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园, 有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2.2 居住区的绿化建设要进行全面系统的

规划, 要正确处理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关系, 在居住区范围内, 开放式绿地和宅旁绿地相结合, 统一规划好居住区绿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营造一个可以满足小孩嬉戏、成人活动以及居民体育健身、休闲, 既令人赏心悦目, 又能令人感到优美、清新、高雅、舒适以人为本的园林艺术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使环境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标识功能并重。

2.3 绿化的科学性

2.3.1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

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 降低维护成本, 而且显得朴实无华, 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 更富有诗情画意。

2.3.2 增加立体绿化比例。立体绿化是包括

阳台、平台、屋顶、墙面的绿化。立体绿化对于解决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 绿地率与容积率的矛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立体绿化可多选择种植攀缘植物, 主要是利用一些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牵牛花等具有吸附、缠绕、卷须等攀缘功能, 以绿化暴露的建筑墙面、矮墙、围栏、加压房、配电室等, 也可在小区绿地内增加立柱、拱架、花架等, 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

2.3.3 加强景观设计。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 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 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 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因此,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 要不断创新, 切忌在不同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

结束语

居住小区绿化影响因素较多。在操作过程中应灵活掌握, 不可机械照搬。同时, 应充分考虑到绿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使居住小区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居住区的绿化水平, 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为了早日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 我们要在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同时, 努力搞好居住区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一整套工作, 使住宅区园林绿地在美化环境、平衡生态、治理污染、保护人类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晓光.居住区环境绿化规划探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6 (4) .

[2]侍重莲.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2) .

[3]王利宝.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探讨——以宿迁市几大典型住宅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 .

6.城市人文生态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篇六

人文生态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城市环境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环保性特点。将城市规划与人文生态学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从社会和文化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促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城市生态住区的特点

生态住区是在人类居住区基础上融入了生态学的观点,是在新时期城市化环境下形成的人居环境设计理念。生态住区中的生态是指人与环境间协调健康的生态关系,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流通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居息、代谢、调节、社会等功能相互联系、相生相克综合形成的生态功能[1]。其特点可总结为:低环境冲击性,即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減少对环境的破坏;高环境亲和性,即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生活居住环境的高效性、健康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和谐性[2]。城市生态住区已经超越了环境保护,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而是融合了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

人文生态内涵

人文生态是指以人本身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文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生态系统[3]。它既包括人类生活居住的社会环境,又包括文化因素,例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间工艺、聚落形式、建筑风格等方面。因此,各构成要素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生态住区建设的必要条件。

真正的生态住区,不仅仅是自然生态,或技术生态,而是包含了表达地域精神、人本文化和住区文化的人文生态。因此,人文生态住区建设应该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交往需求、邻里情感等考虑其中,强调城市住区特定的住区文化、人本文化和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城市人文生态住区规划设计

1.规划布局

(1)开放的住区模式

针对目前居住区出现“同质聚居”的现象,人文生态理念下的住区规划应该更加关注开放复合的住区模式,以实现公共交通的通达、配套公共设施的共享和公共空间的整合,来表达城市空间和生活的延续。

(2)紧凑的空间格局

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往往倾向于高端大气和景观布局,却牺牲了居住者的环境体验。人文生态住区的空间格局,应该强调紧凑的空间格局,注重楼层密度和高度的协调一致和人的环境体验,使人们身在其中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和环境感知,同时遵循朝向、线条以及光线、色彩的协调原则,满足光线、通风和温度要求。

在用地规划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将容积率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且不低于2;②小高层建筑为主,严格控制独立别墅数量比重。社区人口密度不应低于1万人/km2;③开发地上地下空间,实现土地复合化使用。

2.住区空间

(1)功能空间复合化

对于较大的居住社区建设,将居住、商业、绿化等多样城市功能融合在一起,以增加城市细胞活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对于住区中心规划设计,为了满足居民的交往与活动需求,设计应注重节点空间布局和尺度的把握。景观空间与道路空间复合、文娱设施与健身设施复合等均能增强邻里交往,以强化居民的归属感。

(2)住宅户型多样化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住宅设计出现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推出的架空层、空中花园、屋顶天台、阳光房以及独门单元等新型住宅设计,为邻里交往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为更好地适应未来住区需求的变化,人文生态住区可增加房型设计的变更功能,实现功能多样性。以此来保证住区空间内的建筑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避免大幅拆建,提高住区建筑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住宅设计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例如从收入、年龄、学历和职业等角度出发,设计多元化住宅户型,以迎合不同住区人群的需要,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社会背景和身份的人在同一个居住空间内和谐共处,提高居住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3.住区文化

(1)强化地域性、归属感

近年来,设计师探讨设计了一些地域性风格的建筑和住区,但人文生态住区对于地域文化的延续,并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样式和符号的简单仿效和当地材料的运用,而是注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4]。关注城市的肌理、历史文脉、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以建构充满地域特色的,富有个性的城市生态住区。

当前,城市住宅设计过于割裂独立导致居民邻里关系十分淡薄,如何促进邻里交流成为近年来城市住区设计的热点问题。人文生态住区的独特魅力即是对住区归属感、认同感的营造。例如通过特色的公共空间营造社区的场所感;通过尺度宜人、层次多变的院落构筑归属感等。

(2)坚持人本原则

城市住区主要为人提供居住服务,因此其设计和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住区空间规划设计要很好地满足不同居住人群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住区空间设计要把握空间结构比例、确保生态环境平衡、保证居民生活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社交平台和条件、要优先照顾老幼群体需要、同时体现不同居住人群的意志。

结语

人文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生态住区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它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构建和谐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实现途径,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区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上一篇:报答作文400字下一篇:食品安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