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安全生产

2024-07-26

农业安全生产(精选8篇)

1.农业安全生产 篇一

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领导干部包联工作制度

各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局属各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全员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县委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隐患就是事故、发现就要处理”意识,及时排查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切实做好全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防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包联安排

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三个必须”和属地监管原则,制定领导包联责任制。局领导包科室、重点企业、科室包行业主体,区域站包镇,明确包联责任人,实现包联全覆盖。

三、包联职责

(一)监督检查和指导包联单位贯彻各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和会议精神的落实。

(二)监督检查包联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三)监督检查包联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

重点检查 “一个台账,四个清单”落实情况。

(四)监督检查包联单位安全和技能教育、安全知识培训及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五)监督检查包联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存在的违法、违规生产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

(六)积极与包联单位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积极为包联单位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农业安全生产 篇二

一、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农业合作社绩效

1.农业合作社的创生:

农户分立经营被合作社替代。农户选择何种组织取决于各种组织结构的效率,农户分立被专业合作社替代是因为合作社能够节省很多农产品的市场交易费用。换言之,合作社的诞生是因为市场的交易费用要高于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这种节省是对于农户和购买农产品的企业双方而言的,可以从事前和事后交易费用的节省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事前交易费用的节省。农户面临的事前交易费用有,信息搜寻成本、运输成本、垄断定价的损失(分立的农户面对大企业,没有很强的谈判议价能力)、专用性投资不足的损失(单个农户面对大市场,对市场需求的信息掌握的不好,独立面对高风险,农户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增加农业投入),谈判成本。企业面临的事前交易费用有:市场搜寻成本、运输成本,谈判成本(企业面对的是分立的农户,签订的合约涉及农产品量小并且谈判次数多,谈判成本很高)。

对于市场上购买农产品的企业而言,建立合作社后,企业直接和合作社进行交易,用一份契约替代了与众多分立农户签订的契约,简少了签订合同和和合同履行的对象,从而降低了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成本;同时企业与合作社两个主体间,更有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用长期合约替代了与分立农户签订的短期合约,较少了企业的市场搜寻成本。对于农户而言,分立的农户联合起来通过合作社与企业进行交易,由合作社搜寻市场,完成运输,降低了搜寻市场的成本和运输成本;合作社的稳定销售渠道和销量降低了农户进行生产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农户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可以减少农户由于专用性投资不足造成的损失;合作社的大规模供给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与议价能力,降低了垄断定价的损失。从而节省了农户的事前交易费用。

第二,事后交易费用的节省。农户面临的事后交易费用监督费用——监督企业履行契约的成本。 企业的可能会在契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时候从市场上收购。分立的农户与企业相比,往往处于弱势,监督很困难,而且由于农户很多,存在监督上的逆向选择。农户同过合作社对企业进行监督,降低监督成本。企业面临的事后交易费用是指,农户的违约而造成的成本。当市场价格高于契约价格时,分立的农户则会把产品转售到市场。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农户违约,企业进行后续生产的风险非常高,同时,由于与分立农户交易,往往交易量很小,企业通常不会诉讼。另一种监督困难体现在农产品质量上的监督。由于农户是分立的,对大量分立的农户进行质量监督的成本很高。企业与合作社签约,这样企业通过合作社对农户进行约束和监督。企业与合作社签约后,用长期合约取代短期合约。农户与企业间的博弈由一次博弈转变为重复博弈。农户害怕失去稳定的销售渠道而约束自己的违约行为,企业害怕失去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量和供应价格而会约束自己的违约行为。

2.合作社与纵向一体化的企业:

为什么不是企业替代分立的农户经营。从合作社的角度来看,合作社的产品是所有者自己生产出来的。合作社的所有者同时是产品的生产者。合作社内部的产品生产不是劳动的交易,而是最终产品的交易。在前面已经提到分立的农户经营被具有部分分工特点合作社所取代,是因为合作社能够节省市场的交易费用,同时使自身内部的交易费用不至于太高。然而,我们发现仅从节省中间产品(未加工的农产品)交易费用这一个角度而言,企业也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为什么在农业生产领域这种企业都没有成为农户首选的生产组织呢?从交易费用角度不能给出完全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林毅夫(1988)指出劳动成果的不可分割性导致的高的监督成本使得农产品生产最适合的是家庭经营。“这样监督成本就减少为零了”,但是林毅夫并没有没有解释这种监督成本高的根源是什么。

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的诞生是因为劳动的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劳动指的是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既然企业没有诞生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则说明农民这种劳动的交易效率低于中间产品(未加工的农产品)的交易效率。农产品生产与工业产品生产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农产品生产所作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工业产品生产所作用的对象是无生命的产品。农业生产的其他特殊性主要是以这种区别为母体衍生出来的。

对于农业生产的特性,黄祖辉(2000)提出农业生产具有生物特性,因而其产品不具备完全的同质性,在交易时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农民乐于加入合作社的基本原因。黄祖辉进一步提出,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农业合作社存在的必然性。本文认为,农业生产的一切特性都与生物性有关。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通过影响劳动的事前交易效率和事后交易效率从而降低了劳动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的定义:交易效率该词最先由经济学家杨小凯于 1988 年提出——假若一个人购买一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量(元)商品,那么这 1-k部分(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 k部分(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与交易成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交易成本低意味着交易效率高。

对事前劳动的交易效率的影响。农产品的生物性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农产品从发芽到长成可交易的产品,这个过程是有时间的,而且时间比较长。而在这个周期内,劳动必须根据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安排,这就是农业生产的阶段性。以水稻为例,水稻的成长分为:秧苗阶段——壮苗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在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事。而且阶段与阶段之间,周期与周期之间是有间歇的。这就是农业生产中的“农闲”时节。由于农业生产劳动不是连续的。同时,在农作物的不同生产阶段所作的工作不同,有的阶段需要的劳动多,有的阶段需要的劳动少。再以水稻为例,在育苗的时候,需要的劳动力很少,而在将秧苗转入壮苗的时候,通常所说的插秧的时候,集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劳动。这意味着,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连续的。这意味着企业与劳动者的雇佣只能是季节性雇佣。农业劳动者在农闲的时间里由于存在雇佣协议不得不放弃出去寻找工作,只能赋闲在家。对于一个正常的劳动力来讲,这意味着与企业签订雇佣合同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这使得留下来愿意在农村被季节性雇佣的劳动力很少。

对事后劳动交易效率的影响。对计量成本的影响。农产品的生物性使得农产品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可以分割。农产品生产不能像工业产品生产那样进行流水线作业。一种农产品生产需要劳动者的联合才能产生完成任务。同时生物性使得农产品不能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就有可能有差异。劳动成果的不可分割性和农产品不能标准化生产都会提高对劳动成果的计量成本非常高。农业企业往往会按照平均努力程度来计酬。这就会出现劳动努力和劳动成果的不对称,进而导致劳动努力与劳动报酬的不对称。劳动力追求高效率的激励降低,高效率的努力将会退出,高效率的生产专家和低效率的生产专家都有了搭便车的激励——偷懒,农业生产的效率很低。如果能够很好的监督,偷懒也会那么容易发生。但是这种愿望很难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

农业生产的生物性直接导致农产品生产可以不集中起来。而是一种分散的方式生产。而且这种空间的分散性似乎更加常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分散性越来越明显。当劳动者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的时候,要把偷懒的劳动者查出了,同时了解他偷懒的程度,这一任务完成需要很多的人力和技术,因而是成本很高的。人们偷懒而且还很难监督,农业生产中的柠檬市场即将产生。要保持高效率的监督成本很高。农业企业的低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劳动交易的低效率也是不言而喻的。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对于劳动交易效率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对象是生命体。生命体的诞生到成熟是有周期的。当然工业产品生产也是有周期的。但是农业生产的周期普遍比工业产品的周期要长。因为工业品的生产可以分割,工人只负责生产自己要生产的部分。而农业不同,农产品的生物性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只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能在秧苗还没有长成结果的稻谷的时候,就去考虑怎么收割。周期长意味着面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周期长还意味着对市场的弹性很小,反应迟钝,以企业方式经营风险很高。

农产品生产是否成功更多的是取决于大自然的环境,比如天气等,农业经济学家把这种性质叫做“弱质性”。农产品的弱质性意味着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使得血本无归。以水稻为例,在秧苗阶段农民会担心干旱,在抽穗阶段农民会恐惧暴雨或者洪水,在成熟阶段农民祈祷天天是晴天,尽管这种希望常常带来的是失望。总之,农产品的弱质性使得劳动交易的收益不确定,劳动交易的预期效率可能很低。而中间产品(未加工的农产品的)交易的风险比较小。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中间产品的交易,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转嫁给农户(或者合作社)。 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可欲。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降低了劳动交易的预期效率。农业生产生物性导致的周期性和阶段性降低了事前的劳动交易效率,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导致的劳动成果的不可分割性和生产的分散性,以及高风险性降低了事后劳动交易效率。这告诉我们,农业生产的最佳方式是家庭经营,这样节省了劳动的搜寻成本,节省了监督成本和计量成本。家庭经营的时候一切监督和计量成为自我监督和自我计量了。同时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也由企业转嫁给农户。这样农产品的交易而不是劳动的交易的效率对于企业而言更高,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不会实现。

三、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既然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宜采用家庭生产的方式,同时合作社是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的,合作社似乎兼顾了家庭经营的优势同时又克服了家庭经营的一些缺陷,那么合作社在中国发展的是不是预期的那样快呢?合作社是农业中占主流的生产模式吗?合作社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2007年参加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孙浩杰等,2007)。是什么原因影响合作社在中国的发展呢?原因只有一个,即合作社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到农产品的交易在合作社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的时候,合作社才会诞生。合作社没有诞生的唯一解释是,合作社的内部交易成本太高了。前文提到,合作社的交易本质是一种中间商交易。因此,市场上的中间商是合作社的潜在竞争者。增加市场的可获得性仍然是合作社的主要功能(黄祖辉等,2002)。如果农户自身直接和市场交易,也能够轻易的获得市场,农户就没有动力去建立合作社。就产品种类而言,这种情况适用于那些国家支持的农产品,比如粮食。就地域而言,城郊一般合作社较少。当农户与市场直接的交易效率与农户与合作社交易的效率至少一样的时候,农户没有动力去建立合作社。这里有两种情况:(1)合作社节省的外部交易成本有限;(2)合作社能够节省相当程度的外部交易成本,但是合作社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比如要建立养猪专业合作社需要比较多的成本。在那些合作社能够节省相当程度的外部交易成本的产品或地区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相当大的潜力的,而政府介入合作社的建设和运行的条件是合作社的建立能够带来较大程度的外部交易成本的节省。如果相反,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并不能为农户带来多大实惠,而且结果是合作社对政府的依赖。

由于我国的农业具有农户的规模小和农户的异质性同时农户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低(王士海等,2007)等特点,使得我国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农户规模小,合作社节省的交易成本分摊到每个农户身上就有限了。农户异质性和农户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低就提高了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成本。对于市场而言,他更愿意与合作社交易的原因是合作社的交易规模远大于与单个农户的交易。如果要达到适当的规模,合作社吸纳的成员就必须要多,成员越多,单个社员获得的成本的节省就很少了。就全国而言,合作社发展水平不高与我国的土地制度,农户素质有关;同时,在那些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单个农户的产量都比较大的地区,合作社比较容易发展起来。此外,网络的发展对合作合作社成长的影响愈发显现。它使农户自身搜寻信息的能力提高,这直接削弱了合作社的信息的服务功能,降低了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同时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这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在农业生产的服务方面出现专业化,农户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服务信息。如果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大的时候,市场的可获得性不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网络的发展以及农户经营规模的增大的条件下,如果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仍然保持在提高市场的可获得性,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有其特殊性,最根本的来源于农业生产的生物性。这是企业没有在农业生产领域大量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农业生产的生物性迫使使得农户选择自己经营自己的土地,合作社在节省外部交易成本方面比家庭分立经营有优势。由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同时工业化尚未完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仍然留在农村,导致合作社在中国发展的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合作社在那些专业性生产比较强的领域和地区,有建立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积极介入帮助很有必要。因此,农户的生产应该趋向专业化生产,同时,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工业化进程,这将有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在农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演变过程中,专业合作社是取代家庭分立生产的主要模式。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它的生物性特质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组织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特征。对我国而言,农户生产的专业化趋向以及土地改革的深化将将有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生产组织,交易费用,生物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0(8).

[3]么振辉.从交易费用角度探讨农民合作经营制度的绩效[J].农业经济,2000(3).

[4]孙浩杰,王征兵,汪蕴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的博弈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农业安全生产 篇三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向农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产业。从服务的生产环节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可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农业产前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良种、现代化农业机械、优质化肥、农药、饲料等农用物资的生产供应方面的服务;农业产中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以及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农业产后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产品供求信息、质量检测、存储、加工、包装、售卖等方面的服务。从服务的归属上看,农业生产性服務主要包括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发明与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供给需求信息提供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评估服务体系、农产品运输销售加工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与风险防护体系等。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党和国家一直都比较重视农业的生产性服务。早在上世纪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就相继建立了为农业服务的水利、气象等服务机构和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这对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逐步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现代农业服务部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深入调整,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组织也在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总体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仍有待进一步丰富,服务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技术、信息、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服务亟待加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导致一些地区留守农业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许多家庭面临着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事。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家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分散的个体生产组合在一起,进一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约有2.5亿农户,户均土地规模不足半公顷,现有的生产模式难以体现规模效益,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产品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不少农民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中遭受很大损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推动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机衔接在一起,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以公共支出为例,我国现在的农业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补贴超过5%。再如,目前美国从事农业服务体系的就业人员是农业劳动人员的近6倍,远远高于我国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方面与我国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密不可分。在人均耕地面积方面,我国人均仅为0.43公顷,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公顷。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而且也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农业中的扩展。

2.2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已由产中服务逐步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但产前、产后服务仍显滞后 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培育中,产中服务一直比较受重视,如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随着市场的扩大,目前产前、产后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相比产中服务仍显滞后。从产前技术推广和应用看,一是专业人才稀少,农技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的比例不高。二是技术服务缺乏创新,更多是普及性的技术推广,而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能力较弱。与产前相比,目前农业产后生产性服务更有待加强。尤其是提供产后服务的农产品销售加工信息缺乏,常使农产品生产出来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大量积压或产品价格上不去,这也是近年来部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明显落后,农民融资、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险支撑,在自然和市场风险面前,农民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2.3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一定发展,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很明显 随着国家对落后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出水平明显高于以西部为主的落后地区,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3.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3.1产前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进行新技术和新品种研究与推广、优良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农资储备与供应等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是指导农民安排生产的一项主要手段,是农业产前服务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依托现有的各种网络,收集和发布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与报社、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联创办各类专题节目。另一方面,搭建农业信息中心平台,与其他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站对接,指导农民尽量做到“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做到“以求定供”。

3.2产中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进行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采收等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加强耕作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和农产品采收等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鼓励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努力探索实行农业技术研究,推广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各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优势,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创办各种合作组织和民办服务实体,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功能,实行重要服务项目由政府服务组织代理,一般服务项目由服务组织自理的机制。

3.3产后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包装储运、加工与销售等服务 要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体系的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安全、高质和高效。抓好种植业质检中心、畜牧业质检中心和绿色产品开发机构的建设,通过实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培植各类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营销组织,通过改造和改制等手段,引导农业国有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要“端正”各级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产销中的应有作用,名副其实地成为农民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

4.站2013年度农业安全生产 篇四

一年来,我站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农业局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与州局签订的《****农业系统2013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状》的要求,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确保了我站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圆满完成了我站2013年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现就我站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开展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年来,我站根据上级的安排和单位工作实际,加强了单位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责任落实:一是及时制定了《*****站2013年度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工作计划》、下发《关于在全州开展沼气安全检查活动的紧急通知》**(**)【2013】***号文件;二是成立了由****同志任组长,具体抓消防工作的协调工作等;****为副组长,**********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单位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日常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做,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与职工及租房户签订了2013年《*******站职工和单位辖区内租房户家庭防火安全责任书》10份。

(二)强化监管,落实“一岗双责”

2013年我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结合单位“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开展服务基层年项目落地年作风转变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整改力度,切实保证了我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落实。

1、强化单位辖区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一是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及时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在干部职工和沼气用户中宣传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范知识;二是对单位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等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三是加强了对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一年来,我站指定专人不定期对办公区、生活区进行了安全防火、防电巡查,主要检查办公、住宿区用电、电线裸露,杂物堆放、安全通道、消防设施等,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四是加强单位辖区内公共建筑安全检查,五是对办公区域内的干粉灭火器全部进行了检修;六是结合州10号传真电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十看十查。

2、加强沼气建设安全生产监管

一是积极督促各项目县加强对2013年度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户(口)、沼气服务网点***个、大中型沼气2座和19个联户沼气建设工作,确保在任务建设中不发生安全问题;二是我站组织相关人员多批次的深入到全州

各县(市)进行沼气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技术指导

3、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一年来我站按照州局的要求和结合单位工作情况,一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次;二是按时上报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信息材料***份。

4、加强节假值班值日制度

我站始终高度重视重大节日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实行单位领导24小时带班制,确保了节假时段的安全隐患能随时掌握。

5、加强灭火演练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站的消防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干部职工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能力、自救逃生能力。我站于2013年12月16日下午开展了一场消防灭火演练活动。

(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一是要求职工结合单位工作与自身工作,认真学习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二是在“6月安全生产月”、“11月消防安全月”、“119消防日”期间,我站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上级的安排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宣传;三是深入部分县(市)乡镇开展我站制定出的《农村户用沼气安全使用手册》的宣传,全年发放了安全使用手册3000余册;四是对干部职工进行交通、消防、家庭用电用气知识等进行了安全教育学习,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

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及自救能力,减少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在下一年度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中,我站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我站生产工作无事故发生,圆满完成单位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三是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

四是认真按照局下达的目标任务,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五是继续做好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的日常监管、检查和沼气工的培训力度。

六是积极配合上级搞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5.6月农业安全生产总结 篇五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为把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县农机局成立了由农机局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协调与督导。各镇也切实加强了领导,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职责,完善了应急预案,切实抓好了农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

二、“三驾齐驱”,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以“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组织两部车辆,固定8名人员,深入镇村、深入学校、深入集市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县主要干道和人员集中地,悬挂横幅、张贴标语1000多条、发放资料3000多份、展出安全教育警示牌44场次,大力宣传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了全县农民和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

以“治理安全隐患,防范农机事故”为着手点,举办4期培训班,对40名驾驶操作人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事故安全分析教育、安全致富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驾驶技能、爱护保养农业机械和科学规范作业的水平。

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着力点,对投入“三夏”生产的各类农业机械进行了安全检查,落实排查农业机械安全隐患方案和预防农业机械事故的措施。对农业机械事故多发、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地区和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治理农业机械安全隐患不留死角。同时对上道路拖拉机(含变拖)进行了全面检查,严厉“打非治违”,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趋势。

三、多措并举,切实抓好“三夏”农机安全生产

1、强化责任、着力抓好“三夏”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为了把“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抓好,我局从6月1日至6月30日,全力以赴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活动月工作,召开了相应的会议,印发了相应的文件,落实了相应的责任,以创建“平安农机”工作为切入点,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突出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着力加强了“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着力抓好了“安全生产活动月”农机安全生产。深入县乡道路、深入田间村头,深入乡村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了全县农民和农机手遵章守法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全县农民和农机手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了全县“三夏”工作顺利进行。

2、优质服务、确保夏收夏种顺利进行

为加强“安全生产活动月”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夏收夏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组织了安全宣传、安全生产、安全检查3个工作组,由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任组长,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分片包干、分线包点、深入夏收夏种一线,宣传夏收夏种安全生产、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调配农业机械、提供作业信息,在燃油供应,故障维修等方面全方位优质服务。同时建立夏收夏种24小时服务热线专人值班,为广大农民和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60余条,教育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驾驶200余起,指导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规范作业150余起。

3、依法监管、努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三夏”大忙季节是农机事故的高发期。针对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农业机械作业量大、流动性快和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法违规违章现象时有发生的特点。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本着“以民为本、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理念,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围绕“关爱生命、安全生展”的主题,以“治理安全隐患、防范农机事故”为着力点,着力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活动。

四、严格执行事故专报制度,确保农机安全信息畅通。

6.农业局安全生产管理意见 篇六

局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办好宣传栏,悬挂横幅,广泛宣传,在全面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违章行为,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二、健全安全网络,落实安全责任

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周熙恭担任,局总支书记袁明凌为副组长,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成员有:副局长、种子管理局局长,畜牧中心主任,农药配送站站长,办公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2009年县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目标,将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农技中心负责监管乡镇农技站,农技中心服务部;种子管理局负责全县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畜牧中心负责全县兽药、饲料、添加剂市场监管,动物检疫和疫病防治;植保站负责全县农药市场监管和植物检疫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源站负责指导监管全县沼气建设施工安全;北炎良种轧花厂负责监管所租业主生产安全。

上述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年初有布置,年内有考核,年终有总结,确保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整改的重要手段,局属各单位要立足工作实际,结合季节性、行业性特点,定期开展检查,把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要环节作为检查的重点。一是加大对农技中心服务部、北炎良种轧花厂、农药配送站、局属各单位办公场地安全监督和检查力度;二是加强局属机动车辆管理力度,严禁酒后驾驶,严禁“带病”运行;三是加大对全县种子、兽药、饲料、农药及其动植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全局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所有检查要做好记录,建立档案,对存在事故隐患要提出建议,制定整改方案,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7.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安全使用 篇七

1 预防人畜中毒措施

在运输和施用农药过程中人会接触到农药,并经过口腔、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如果超过正常人的最大耐受限量就会引起中毒,导致人类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病理改变和毒性危害。人体中毒的程度视进入人体的农药品种、接触途径与进入量不同而异,轻则引起局部伤害,重则危及生命。

(1)禁止并限制使用高毒农药。我国规定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以下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甲基1605、1059、六六六等。

(2)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我国农药使用准则国家标准中对农药的品种(有效成分)、剂型、常用药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和最高残留量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按规定适量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

(3)在购买和搬运农药时,应穿工作服。注意防止农药渗漏,以免人体皮肤被农药污染。

(4)买回去的农药应单独存放,不得与食品、日用品混在一起,并由专人保管。注意通风、防潮、防漏。

2 农药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1)使用安全的施药器具。在喷药前,应先检查使用的药械有无漏水,喷口是否畅通。

(2)调配农药时,要用自来水配药。用井水配药,井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较多,与药液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药效;污水含杂质多,用污水配制的药液会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严禁直接用手拌药。

(3)施药人员应是青壮年,老弱病残身体不适者不得施药。

(4)施药时要穿戴防护衣具,如帽子、口罩、眼镜、橡皮手套等,防止沾上或吸入药液造成中毒。

(5)施药人员连续喷药时间不能太长,每天喷药时间不超过6h,不要连续多日喷药。施药过程中如出现乏力、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红肿等中毒症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用肥皂清洗身体,中毒症状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在喷药中,如果不慎沾上药液应迅速用肥皂洗净。施药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手脸和污染的部位。被污染的衣物和药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后再存放。

(7)喷药后的作物,应树立警戒标识,尤其是瓜果菜类应插警戒牌,防止有人误食中毒。

(8)施药后的作物不能立时采收。应严格遵守国家农药安全施用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在距收获前一定天数内停止用药,以免造成人畜中毒和农药在农产品中的高残留。

3 防止药害的产生

(1)正确选用农药。根据病害发生的不同部位、严重程度合理选用对症的农药品种。如多效灵是增效型氨基酸铜络合物农用杀菌助长剂,以固态络合铜为主要杀菌成分,通过加入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成分,使其既保留了铜类杀菌剂的特长,又可使患病植物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生长。它主要应用于植物根部病害和果树枝干病害的防治,可有效解决植物的重茬病,省掉换土、嫁接等繁琐栽培技术,在防病的同时,一般可使蔬菜作物增产30%~40%。

(2)合理使用农药。一是掌握病害发生规律,适时防治,不盲目打保险药。二是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合适的剂型往往能收到省工、省药、提高防治效果的作用。如在温室大棚中推广粉尘剂,既不增加额外湿度,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改进防治技术。如防治番茄灰霉病,可在沾花液中加入速克灵等,并改全株喷药为局部喷药,不但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可减少83%的用药量。四是交替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农药,最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交替轮换用药。

(3)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如五氯酚钠是一种除草、杀菌、杀虫兼具的农药,果农用五氯酚钠与石硫合剂的混合液进行葡萄清园,可防治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但若盲目提高使用浓度,或在葡萄老蔓剥过枯皮后使用,则极易产生药害。农作物和果树的开花和幼果期,其组织幼嫩,抗逆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因此,必须避开作物开花期和果树幼果期进行施药。露水未干及雨后作物叶片上留有水珠时,喷药也易造成药害。冬季气温低,病虫害的活动与危害大都处于隐蔽与静止状态。在冬季施用化学农药,除了选择合适药剂外,还应注意以下4点:一是选择晴天高温时段用药;二是适当增加用药量;三是合理选用适宜冬季施用的农药;四是要延长作物的安全间隔期。

(4)不要在刮风和烈日下施药。刮风喷药会使药粉发生飘移,漂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上会产生药害。烈日下植物代谢旺盛,叶片气孔张开,容易发生药害;同时,易使药剂挥发,降低防治效果。

(5)及时清洗药械器具。盛装过除草剂的器具,需清洗干净后,才能用来盛装杀菌剂农药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

4 控制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

(1)提高使用农药的技术水平。做到减少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2)合理复配混用农药。通过混配有四大好处:一是将新产品与传统产品进行混配,可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通过混配可扩大使用范围;三是可延缓或避免抗性产生;四是将杀菌剂与杀虫剂及其他农药混配,可节约成本。

(3)加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发展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无残留毒性的无公害杀菌剂、生物农药。如百菌清、速克灵、多菌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烟碱和鱼藤酮等。

(5)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按施药的安全间隔期用药。

5 防止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以常规喷雾法防治病虫害,往往沉积在作物上的农药不到30%,而大部分农药随气流漂浮于空气中,被雨水淋溶进入土壤深层,或随地面径流汇入水系,引起大气、土壤、水域污染。因此,应掌握合理的施药技术,妥善处理装过农药的瓶、袋、桶、箱等。不要把剩余的药液和清洗喷药器械的水倒在田间地头、灌溉水渠等。不要直接在灌溉用水渠中清洗喷药器械。用过的空农药瓶不能任意丢在田边地头,应集中深埋处理。

摘要:当前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但农药的使用涉及到人畜、作物和环境的安全, 为此, 从预防人畜中毒、防止作物药害、防止农产品农药残毒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总结了农药的安全使用, 以为农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药,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海燕.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168, 170.

[2]毛喜英.浅谈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6) :132-133.

[3]韩顺涛, 陈雷.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农药污染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 2008 (6) :36.

8.农业安全生产 篇八

1.1 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农机执法队伍是开展农机监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农机监理水平的高低。目前农机执法队伍总体文化程度不高,需要不断增强执法队伍的服务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務能力。

1.2 农业机械驾驶人素质及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农业机械驾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机执法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1.3 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监管任务重,加之有的乡镇党委政府没有足够重视、群众理解支持程度差等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2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机监理工作的支持

应定期向省市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农机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各级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另外,还要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为正常开展农机监理执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加强农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

把好选人用人关。在单位内部选拔年轻有为、热爱农机监理事业、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员充实到监理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执法水平和服务技能培训;加强政策、业务学习,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2.3 完善农机执法体系

为了解决乡镇、村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还要加强同各级党委政府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县委、县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协调,在全县形成各级政府配合、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2.4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联动

要加强同交警、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切实把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2.5 加强农机监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

上一篇:如何培养英语尖子生下一篇:四年级暑假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