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2024-08-30

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7篇)

1.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一

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前 言

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把握农业发展方向,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既对我市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这一背景,市政府决定编制《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以《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宁波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30年)》、《奉化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参考《奉化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奉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奉化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提出总体思路、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确保农业资源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农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条件下编制的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原则,在明确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时体现前瞻性、原则性、导向性。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整个奉化市区域。规划期限分近期(2006-2010)和远期(2011-2020)两个阶段,以近期为主,对远期进行展望。《规划》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背景,第二部分提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提出功能区划,第四部分提出发展重点,第五部分提出重点产业项目布局,第六部分提出支撑条件,第七部分提出保障措施。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

奉化市地处浙东滨海丘陵地带,位于宁绍平原东南部,行政辖区面积1349.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经过撤乡扩镇建街道,2004年,奉化设6个镇,5个街道,有行政村354个,总人口47.9万人。

奉化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个山、水、田、地、海齐全的农业经济综合地区。全市土地面积125.3千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4.6千公顷,占83.5%,建设用地8.3千公顷,占6.6%,未利用地面积12.4千公顷,占9.9%。农用地中,耕地面积26.8千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下同)的21.1%,园地面积11.4千公顷,占9%,林地面积62.9千公顷,占49.6%,其他农用地面积3.5千公顷,占2.9%。当保证率为90%时,水资源总量为6.3亿立方米,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3.2亿立方米,海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库山塘2300座,其中大

(二)型水库2座,小

(一)型水库15座,小

(二)型水库73座,山塘水库2210座。大小海塘71条,总长度41.4公里,其中二十年一遇防潮标准海塘24.74公里。

2004年,奉化农村人口约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9.2%,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在农村人口中,农村实有劳动力总数24.5万,男女劳动力比为1:0.89。按照生产部门分类,从事农林牧副渔业9.9万,其他行业14.7万。

2004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2.9万千瓦,其中粮食生产和田间作业机械3万千瓦,占9.1%;农用运输机械10万千瓦,占30.4%;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3万千瓦,占10%;园林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0.4万千瓦,占1.2%;渔业机械10.7万千瓦,占32.6%。上路拖拉机1898台,驾驶员1770名。

(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坚持走科技兴农和效益农业之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十五”前四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2%,到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比2000年增长3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6.7%,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5元,比2000年增加1798元,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

2、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十五”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狠抓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具有奉化特色的六大主导产业日益凸现,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04年,全市水蜜桃面积达到4.5万亩,比2000年增加2.91万亩;花卉面积达到10.5万亩,比2000年增加8.72万亩;芋艿面积达到2万亩;草莓面积达到7500亩,比2000年增加4744亩;竹笋面积达到28.3万亩,其中雷笋面积4.5万亩,比2000年增加5000亩;海水养殖面积达到4.7万亩,比2000年增加4000亩。2004年全市六大主导农产品产值达到1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70%。

3、农业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技改贴息、基地补助、促销补贴”等方式,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布会,开展农技人员联企业、联基地等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到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5家,比2000年增加90家,加工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8.5%和33.3%。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家,滕头园林、绿之健、今日食品3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均超亿元。到2004年底,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国内食品安全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共计31项,其中ISO系列认证9项,HACCP认证11项,美国FDA登记2项,欧盟注册2项,有机认证5家,其他认证2项。

4、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亿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500余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资金6610.2万

元,投入农业产业开发资金8050万元,改造低产地11万亩,建设标准农田3.4万亩。投入农业技术资金1500万元,引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项,推广应用面积30万亩(次),引进农业新品种150只,推广种养面积80万亩(次)。

5、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化的组织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全面实施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战略,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到2004年底,全市农产品共有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4只,有机食品3只,绿化食品2只,无公害农产品9只,无公害产地11个,宁波市名牌产品12只,省名牌产品3只。18只农产品制订了35项种养技术规程和产品地方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获得了中国花木、水蜜桃、芋艿头、草莓、青梅之乡称号。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区域相对集中,与粮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农业种养结构的调整和特色基地规模的扩大。二是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沟、渠等农田基本设施和产地环境等还达不到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求。三是农业集约化程度比较低,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总体规模不大,对农业的带动和支撑力度不足;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制约农业产业和规模化发展,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四是农业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技术力量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推广体系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五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产品加工

流通企业流动资金季节性严重短缺,农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制约农业的发展。六是农产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强。国际贸易摩擦,汇率调整,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对我国农产品实行“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1、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超过5%。全国经济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起飞期。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我市外向度相对较高的农业发展带来日益宽松的环境。首先是农业产业地位确立,农业将日益受到非农业资本的关注,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合作加强,将为我市引进农业技术、农业新品种、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再次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国际国内之间、区域之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2、较好的政策环境,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税

费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十一五”时期一系列支撑“三农”的政策将会持续贯彻执行,力度将会继续加大。这必将会给“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加速推进阶段。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拓展了农产品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将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既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相对集中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基地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经济主体创造条件。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将带动工农联动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展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大,特别是对农业消费的开拓力度将会更大,这将推进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推进农业技术革新,促进农业发展。我市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将会面临这一机遇。同时,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在资源争夺上将会更加激烈,必须加以妥善处理。

4、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特征的消费升级的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日益突出,推动了消费升级,催生了以“生态”为特征的城市绿色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绿色食品等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

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这种以“生态”为特征的消费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日益兴起,“十一五”时期这种消费趋势将保持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更是农业发展的机遇。

纵观“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背景,既有不可多得的机遇,也面临不少的挑战。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和宁波市委“六大联动”部署,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立农、科技兴农、产业强农”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推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带建设,营造特色优势、生态优势、市场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上述总体思路的核心在于坚持“一个指导”,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营造“三个优势”,实现“一个目标”。

——坚持“一个指导”,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规划为指导,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按照“两特一广”(特定区域、特定品质和广泛市场)的特色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现代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就是品牌立农战略、科技兴农战略、产业强农战略。品牌战略就是以品牌来占领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品牌响、质量高的产品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有发展。我市要积极依托现有特色产品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营销、策划的手段,创立自己品牌农产品,唱响品牌知名度,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科技兴农战略就是以农业技术的创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先进技术的支撑。针对我市农业技术原创能力弱的特点,一方面要积极的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强农战略就是要以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支撑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产品是产业的基础,产业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强大的稳定的农业。我市要按照主导产业多元化思路,以特色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推进“三大建设”,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带建设。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竞争力强,才能保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就是要积极引导、扶持农业优势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发挥规模经济的基础,要积极按照“两特一广”的要求和现有发展基础,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带建设就是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形成符合我市资源特征和功能分区要求、布局合理的产业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营造“三个优势”,就是要做足做好特色、生态、市场三篇文章,营造特色、生态、市场三方面优势。特色就是立足特色资源,面向特定市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定位,开发一批特色产品。生态优势就是立足我市良好的生态资源,运用生态型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开发一批生态产品,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就是要大力开拓市场,加强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和目标市场的培育,形成广覆盖的市场体系。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握消费需求多样性和消费升级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农业资源的配置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地培育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集聚,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2、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鉴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和农业主体分散的特征,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政府引导要立足预期性、指导性、宏观性,注重发挥规划和政策的指导性,注重发挥政府信息的主导性和预期性,强化政府在引导中的服务功能,起好桥梁作用,推动

农业技术、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3、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原则。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使不同区域都能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形成我市依托都市、服务都市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市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十分宝贵,因此发展优势农产品,应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和无公害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5、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产业联动和产业细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农业发展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业,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更新,以农产品加工工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以现代贸易流通机制和理念来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优势产业带的打造,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体化发展,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强产业。农业发展要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动,在城市化发展中寻找解决制约农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农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大力拓展生态农业、城郊农业。

(三)发展目标

今后五到十五年,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休闲农业名市”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以特色产品、农业精品为主体,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为支撑,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并再通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战略目标。具体目标:

(1)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5%,到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到2010年达到9400元。

(2)实现品牌农业持续发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再创农业品牌10只,到2010年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30%以上,到2020年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70%以上。

(3)实现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在保持现有六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按照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思路,力争做大做强种子种苗等六个特色产业,形成“6+6”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0%以上,到2020年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4)实现新型农业形态持续发展,到2010年,生产、生态和生活相融合的近郊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

(5)实现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今后五到十五年,持续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和创新,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新技术不断引进推广应用。

(6)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7)实现农业组织化持续发展。农业中介组织不断扩大,各大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中介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指导力量。

(8)实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得到控制,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到2010年,完成农田林网建设,生态公益林40.3万亩,园林式村庄20个。

三、农业分区

(一)农业分区的基本原则

功能分区就是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它是产业布局的基础。功能区划遵守以下四条原则:一是以现实发展基础为依据的原则;二是以比较优势归纳差异性的原则;三是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生产习惯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产业链和功能相对完整的原则。

(二)总体分区

按照上述区划原则,结合我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及城市空间结构,“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总体上形成三大功能区,即:东部海洋农业区、中部近郊型农业区

和西南部生态农业区。

——东部海洋农业区。空间范围包括莼湖、裘村、松岙三镇。总面积324.9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人,耕地面积0.52万公顷。本区北面有丘陵,南临象山港。象山港内水域风平浪静,渔业资源丰富;丘陵植被较好,林特和生态具有一定优势。该区域充分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渔业、林特和蛋鸭养殖业,名牌、精品效应逐步显现,同时近年来海洋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开始发展。“十一五”及更长时期该区域功能定位是生态型滨海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生态型滨海旅游农业、生态型海洋渔业、生态型滨海林果业、生态型蛋鸭养殖业。

(1)生态型滨海旅游农业。以象山港滨海旅游区(带)建设和滨海旅游业发展为依托,充分挖掘海洋、滨海岸陆农业资源,农、游结合,大力发展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生态型旅游农业。

(2)生态型海洋渔业。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生态技术为支撑,生产生态健康产品为目标,发展海洋渔业,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型滨海林果业。依托该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丘陵和滨海滩涂优质土壤和海洋气候,积极引进优质、特色林果品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林果业。

(4)生态型蛋鸭养殖业。依托现有蛋鸭养殖基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用科学养殖技术改造现有蛋鸭养殖模式,以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组织模式推进现有蛋鸭养殖整合,发展节本、节水、无公害鸭业。

——中部近郊型农业区。空间范围包括锦屏、岳林、江口、西坞和萧王庙、尚田部分,总面积323.0平方公里,总人口23.8万人,耕地面积1.02万公顷。本区地形由西南向东北舒张,交通便捷,北连宁波中心城市,南接奉化城区,地势平坦,平原土壤熟化程度高,灌溉条件好,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奉化市重要的高产粮食生产区和蔬果等经济作物主要耕作区。“十一五”时期该区的功能定位:都市近郊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稳定粮食等大宗作物、发展城市近郊型农业、高技术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1)粮食种植业。着眼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2)近郊型农业。利用城市的辐射功能和近郊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消费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合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蔬果农业。

(3)高技术设施农业。依托现有设施农业基础,面向城市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育高技术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高水平、高技术设施农业。

(4)观光农业。凭借“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 之一的滕头生态农业区的旅游辐射功能,将花卉苗木的生产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发展风格独特的都市生态农业,带动近郊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西南部生态农业区。包括溪口镇、大堰镇和萧王庙街道、尚田镇部分,总面积605.1平方公里,总人口13.8万,耕地面积0.60万公顷。本区由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延伸而来,坡地、滩地、谷地和河谷平原是重

要的农耕地带。该区生态资源丰富和林特经济、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并可持续发展。该区的功能定位:城市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方向:特色林特经济、生态旅游农业、无公害蔬果农业、生态保护林建设。

(1)生态旅游农业。以优良的资源和良好的林特经济为基础,坚持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策略,发展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产业。

(2)发展林特农业。做好做深“山”字文章,合理开发山林资源,发展山水旅游,加快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名优林特产品。

(3)蔬果农业。利用高山气候和环境优势,面向市场,发展适销对路的高山无公害特色蔬果农业。

(4)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加快生态林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西南部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重点

根据当前产业现状,今后五到十五年,重点建设粮食、水蜜桃、竹笋、花卉苗木、芋艿、草莓、渔业、畜牧禽蛋、名优茶、蔬菜瓜果、种子种苗、休闲观光农业等十二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一)粮食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水稻复种面积16.91万亩,水稻总产量达7.41万吨。

1、发展优势:(1)我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体系完善;(2)粮食主产区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林等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良种良法”已经普遍推广应用。

2、主攻方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引进粮食高产新品种,提高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23万亩面积,保证1.9万吨的地方储备粮和1.5万吨的周转粮库存,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8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复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总产保持在7.5万吨左右;水稻单产水平分别达到早稻400kg/亩、单季中晚稻550kg/亩、连作晚稻、450kg/亩 ;到2020年,全市粮食面积仍保持在19万亩左右。

4、发展重点:(1)巩固三个稻作区,即三江平原稻作区、滨海稻作区和山区半山区稻作区。(2)抓好四大基地建设,即三江平原稻作区的5万亩优质米生产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山区半山区稻作区的万亩优质杂交米及有机米基地和万亩超级水稻基地。(3)积极推进粮食品种(组合)改良和生产技术提高,完成超级稻、单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组合),加强对农户新型栽培技术的培训。(4)完善粮食购销体制,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5)整合粮食生产资源,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水蜜桃

水蜜桃是我市传统特色名果,已形成了早、中、晚成熟期品种相配套的生产体系,是我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

支柱产业。2004年,全市水蜜桃面积4.5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4亿元。

1、发展优势:(1)扎实的生产基础条件,全市现建有现代水蜜桃示范园区三个,水蜜桃专业村11个,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2)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水蜜桃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产的水蜜桃品质优良。(3)丰富的品种资源条件。经品种引进和选育,目前我市生产栽培的品种达到120多个,其中主要的栽培品种有30多个,已形成了早、中、晚成熟期相配套的优良品种体系。(4)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建有新品种开发、新技术研究能力较强的水蜜桃研究所和引智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建立了与国外水蜜桃研究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机制。(5)品牌优势。市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2001年被浙江省林业厅列为省级林业特色基地,2002年被列为首批宁波绿色农产品基地,2004年被批准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是全国和省农业名牌产品。

2、主攻方向:优化布局结构,巩固现有水蜜桃生产基地,发展新的商品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新品种,提高水蜜桃的品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强化现代科学管理;强化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手段,扩大营销网络,促进产品销售;丰富和充实水蜜桃产业的内涵,积极发展水蜜桃生态旅游观光业,延长水蜜桃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新发展水蜜桃1.5万亩,净增面积1.0万亩,全市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到5.0万吨,总产值达到2.0

亿元,形成水蜜桃基地镇(街道)5个、千亩以上水蜜桃专业(重点)村20个,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新技术应用率达80%以上。至2020年,全市水蜜桃面积发展到7.0万亩,总产量达到6.0万吨,总产值达到3.0亿元,积极争创“中华名果”或“中国第一桃”。

4、发展重点:(1)优质水蜜桃基地建设。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裘村镇等地区,新开发建设优质水蜜桃商品生产基地1万亩,培植专业(重点)村10个。(2)原有基地更新改造。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和大堰镇改造衰老桃园5000亩,建设水蜜桃更新、推广示范基地及种质资源圃和高标准的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3)完善市水蜜桃科技示范园。按标准化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圃,建设果园水利化示范基地、水蜜桃设施栽培示范园。(4)加强科研,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重点突破桃流胶病防治、贮藏保鲜和高品质科学栽培三大技术,建立起品种种苗、防病治病、科学栽培、贮藏保鲜四大技术保障体系。(5)抓好水蜜桃旅游、休闲观光区建设。充实完善总面积3700亩的溪口镇新建村和萧王庙镇林家村两个旅游观光区,同时在溪口、尚田镇新开发总面积2000亩的水蜜桃休闲园区。

(三)竹笋

全市共有竹林总面积28.3万亩,其中:毛竹林20.3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71.86%,立竹量3550万株;散生小径竹林8.0万亩,其中雷竹4.5万亩(雷竹砻糠覆盖面积1万亩)。毛竹年采伐量为350万株。竹笋年产量为5.6万吨,其中毛笋2.6万吨,雷笋2.5万吨,其它笋0.5万吨。2004年,竹业农业产值达到1.4亿元。

1、发展优势:(1)龙头带动优势。全市现有竹笋加工企业29家,其中21家生产水煮笋及其精制产品,8家生产羊尾笋及其精制产品,年加工各类鲜笋3万吨左右;竹材加工企业51家,年加工原竹3.85万吨。(2)市场拉动优势。全市现有竹笋、竹材购销专业户100余人,市场覆盖长三角地区及日本等海外市场,购销网络稳定健全。(3)资源区位优势。全市11个镇(街道)均有竹林分布,有8个镇(街道)的面积在5000亩以上。

2、主攻方向:稳定竹林面积,实施分类经营,积极开发笋用林,合理培育材用林,切实保护生态林;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机雷笋、有机鳗笋、高产高效毛竹冬笋和鞭笋,相应减少春笋产量;推进竹用林综合开发,发展竹林禽业、竹林景观旅游业,拉长竹业产业链。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竹林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有机竹笋基地和无公害竹笋达到10.0万亩,高产毛竹笋用林达到2.5万亩,毛竹竹用林达到3.0万亩,生态竹林达到5.0万亩,有机雷笋达到2.5万亩,优质四季笋达到0.5万亩,反季节雷笋稳定在1.0万亩左右,鲜笋年加工量达到4.5万吨,竹业农业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有机竹笋基地和无公害竹笋基地达到15.0万亩,高产毛竹笋用林达到5.0万亩,毛竹竹用林达到5.0万亩,生态竹林稳定在5.0万亩以上,有机雷笋达到3.5万亩,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万亩,竹业农业产值达到3.0亿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有机雷笋基地建设。在溪口镇、萧王庙和西坞街道,实施雷笋标准化栽培,修建排灌设施,建立科技示范点,建成布局面积2.3万亩的有机雷笋生产基地。(2)有机鳗笋基地建设。在尚田镇

实施鳗笋标准化栽培,建立5000亩的科技示范区。(3)毛竹笋、竹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在大堰镇尚田镇开展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安装竹林喷滴灌设施,建成5000亩的冬笋、鞭笋高产高效基地。在溪口镇、尚田镇和萧王庙街道,推广石门培育大毛筒的经验,开展高产高效竹用林培育试验,建设5000亩的大毛竹竹用基地。(4)竹林景观开发。依托旅游和生态优势,以竹林自然景观为基础,挖掘竹文化,在溪口镇和尚田镇建设集观赏、研究于一体的竹林景观园,发展旅游业。

(四)花卉苗木

我市是“中国花木之乡”,花木品种丰富、品质优异,其中五针松最为著名。三十六湾村是全国五针松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五针松盆景素材的主要产地。目前我市有花木面积10.5万亩,年销售各类花木2500万株,销售额3.4亿元。

1、发展优势:(1)技术人才优势。长期的花木栽培造就了我市一大批花木种植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文化,为我市花木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2)产业基础扎实。全市现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20家,其中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6家,三级资质6家。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一地一名”、“一村一品”的专业生产格局,并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3)市场、品种优势明显。全市现有栽培的花木品种多达500种,各种绿化苗木品种齐全,现在已成为红枫、五针松、桂花、香樟、玉兰等大规格苗木的主要产地,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同时,长期的花木种植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花木销售渠道,培育了一大批花木购销专业户。

2、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推动,引进优良绿化树种、高

档花卉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发展草(鲜)花、防护林苗木和大规格苗木,培植中高档盆花(鲜花),开发盆景;做强做大园林工程公司,强化龙头带动,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苗木品质,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3、发展目标:到2010年,花木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花木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年均递增率6%,其中大规格苗木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到2020年,花木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花木年销售额达到6.5亿元,年递增率5%,其中中高档盆景、花卉的产值在花木总产值达到30%以上,品牌效益明显,确保花木持续、快速、良性发展。

4、发展重点:(1)推进花木走廊建设,营造发展氛围。在江拔线沿线建设全长12公里,总面积25.0万亩,集生态环境保护、花卉苗木生产、高新技术和示范观光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花木走廊。(2)强化基地建设,优化结构。在全市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已有的生产基地。同时,推进草花、鲜切花产业基地建设,位于溪口镇、江口街道和萧王庙街道,总面积2000亩左右。(3)搭建市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在江口建设一个集花卉苗木交易、花木信息交流、花木技术交流于一体的花木市场。(4)重点培植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和各具特色的花卉园艺场(如应氏柏树盆景园艺、新塔大树园艺、东方盆景艺术园和金峨茶花园艺等)。

(五)芋艿

芋艿头是我市传统的知名特色农产品,有“跑遍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之说。1996年被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命名为“中国芋艿头之乡”。2004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值0.5亿元,其中芋艿头种植面积0.5万亩,常规芋艿1.0万亩,早熟芋子0.5万亩。

1、发展优势:(1)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有利于芋艿产业的发展;(2)发展基础扎实。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具备比较高的种植水平,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3)品牌优势明显。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农博会名牌(金奖),现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农业名牌产品,并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

2、主攻方向:整合资源,稳定全市芋艿种植面积。今后五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芋艿三大种植区域,即以萧王庙街道为重点的奉化芋艿头生产区、以裘村镇为重点的早熟芋子生产区和以尚田镇、大堰镇、西坞街道为主的出口速冻(保鲜)芋子生产区;更新技术,提升品质。继续推进奉化芋艿头脱病毒处理、提纯复壮工作,加快开发出口保鲜芋子新品种,优化奉化芋艿的品种结构;推广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有机肥速效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大力促进农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

3、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品种结构,做精、做强我市芋艿产业。到2010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其中早熟芋子种植面积达到0.7万亩、常规芋艿种植面积调整为0.6万亩、芋艿头种植面积达到0.7万亩,产值达到0.8亿元。到2020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产值达到1.1亿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无公害芋艿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生产基地认证,强化芋艿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实施,完善服务体系。(2)优质芋种繁育体系建设。在滕头建立芋艿头脱毒快繁中心,进行组织培养,提纯复壮,恢复和提高奉化芋艿头独特的品质;在萧王庙街道建立500亩原

种生产基地,利用引进的亲本材料,结合我市现有的育种材料,通过育种技术的研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芋艿新品种。

(六)草莓

我市种植草莓已有20多年的历史,草莓品质优异,经济效益明显。2001年1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2004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0.75万亩,产值0.6亿元。

1、发展优势:(1)优越的生产条件。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地理环境,适宜草莓种植,草莓品质独特。(2)良好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建立起了“专业购销组织+草莓协会+草莓专业大户”形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3)过硬的品牌优势。我市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称号,产品已被评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省及宁波市级名牌产品,“奉冠”牌商标已成为省著名商标和宁波市知名商标,草莓的知名度在省内外市场日益提高。

2、主攻方向:坚持走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之路,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奉化草莓的知名度和品牌;按照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搞好品牌运作,做足做深草莓文化,发展草莓观光旅游业,拓展草莓发展新的空间。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奉化草莓产业实现基地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绿色化、经销联动化、产业高效化,年产值达到0.8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1.5亿元。

4、发展重点:(1)优质草莓基地建设。实施以尚田镇为主的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和500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建设。(2)草莓良种繁育基地

扩建。在巩固原宁波市草莓良种繁育中心基础上,扩建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同时加快奉化市草莓研究所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科技试验及配套设施建设。(3)在草莓主产区尚田镇的方门至冷西点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千亩草莓旅游观光园区,同时创办奉化市草莓合作组织(合作社或经营公司)。

(七)渔业

得益于临海优势,我市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扎实。2004年,全市渔业总产量8.5万吨,渔业总产值7.38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7万吨,产值3.7亿元,海水养殖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

1、发展优势:(1)我市地处象山港北岸,具有发展渔业的地理优势。(2)海洋捕捞业基础扎实,2004年全市大马力钢质渔船379艘,捕捞产量达到4.7万吨,产值达到3.7亿元。(3)海水养殖发展迅速。目前我市海水养殖业已形成海水网箱、牡蛎和海水池塘养殖三大产业,养殖品种结构得到全面调整,名特优新品种得到全面推广,延绳式牡蛎养殖、低坝高网等养殖技术新方式推广应用。到2004年,已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2只,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4个、无公害基地2个。

2、主攻方向:(1)提升水产养殖业。根据沿海各镇的自然条件和养殖现状,加快渔业养殖基地改造,逐步形成标准化海水网箱养殖区、牡蛎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2)巩固外海捕捞产业。以莼湖镇为重点,加快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不断进行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广渔船微冻保鲜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逐步规范产供销一体化、渔工贸相结合、前后方相配套的外海捕捞产业;(3)开发生态休闲旅游渔业。以溪口风景旅游区为纽带,依托象山港天然鱼池和岛屿众多的自然风光,大

力发展海上旅游、海涂娱乐、海洋垂钓、渔业文化等旅游休闲渔业。(4)保护海洋和滨海陆域生态环境。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8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万吨、产值3.3亿元,水产养殖6.0万吨(海水5.2万吨,淡水0.8万吨)、产值5.3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2.0万吨,总产值13.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0万吨、产值3.5亿元,水产养殖8.0万吨(海水7.0万吨,淡水1.0万吨)、产值9.0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1亿美元。海洋生态环境完全改善,海洋生物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海洋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抗灾能力大幅增强。

4、发展重点:(1)莼湖万亩生态渔业特色园区建设。由海水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区、悬山岛旅游区和桐照渔港组成,总面积约1957公顷。(2)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以象山港中部海区的双山、鸿峙至南沙等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350公顷。大力推广大规格抗风浪网箱养殖,推广实施生态养殖技术。(3)牡蛎养殖基地。以象山港底部狮子口内海域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540公顷。积极推广牡蛎清洁化生产技术,以今日集团为依托推广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建设好牡蛎产业基地。继续巩固提高宁波市“鱼贝藻生态养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4)海水池塘养殖。以松岙镇小狮子口、裘村镇内塘和莼湖镇飞跃塘为主,加强海水池塘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对现有1.7万亩面积的海水养殖池塘进行改、扩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现有养殖技术和水平;大力引进名、特、优、新的水产养

殖新品种,不断提升养殖业的档次和水平。

(八)畜牧禽蛋

十五期间畜禽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畜禽业主要包括生猪、肉鸡和生态蛋鸡养殖。2004年,全市生猪存栏6.1万头,家禽存栏210万羽,全市畜牧产值2.45亿元。

1、发展优势:(1)畜禽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饲养历史悠久,特别是蛋鸭生产,饲养量位居宁波市之首;(2)畜禽产业化已初具雏形,形成了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畜禽养殖、产品销售体系,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联合体;(3)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已全面推广,各类生态养殖模式(蛋鸭离河圈养、竹园、果园、茶园养鸡、生物蛋鸡规模养殖等)不断涌现,标准化生产已经形成。

2、主攻方向:整合现有畜禽养殖资源,稳定提升畜禽业。按照区域优势原则,促进畜禽向优势区域集中,划定横山水库和亭下水库上游及县江流域、东江流域、剡江流域两岸200米内为禁养区,溪口风景区、锦屏街道、岳林街道为限养区。大力推进无公害畜禽生产,加大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实施科技兴极策略,全面推广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蛋鸭离河圈养技术、三园(竹园、果园、茶园)养殖肉禽技术、生态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巩固养殖规模同时,努力提升我市畜禽产业的档次和竞争力。按照基地化发展,抓好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无公害肉猪生产区、无公害蛋鸭生产区、生态蛋鸡生产区和“三园”肉禽养殖生产区。

3、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猪生产稳定在6万头左右,改扩建3家万头猪场。家禽规模达到年存栏220万羽(其中生态蛋鸡50万羽),年出

栏家禽270万羽,其中蛋禽200万羽,禽蛋年产量达到2.5万吨,年产值达到3.0亿元。全市年存栏肉蛋禽万只以上的养禽场全面实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家禽规模达到年存栏280万羽,其中蛋禽存栏260万羽,禽蛋年产量达到3.0万吨,年产值达到5.0亿元。

4、发展重点:(1)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根据我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以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共建设6个优质畜禽生产小区,其中无公害肉猪生产小区3个。(2)全面推广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蛋鸭离河圈养技术、“三园”养殖和生态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3)生物禽蛋养殖基地建设。在建成年产5000吨蝇蛆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养殖生物禽蛋规模达到100万羽,其中示范20万羽。

(九)名优茶

茶叶也是我市重要传统农产品。近年来,名优茶生产有良好起步,2000年后以“雪窦山”牌奉化曲毫为主的名优茶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市有茶园2.9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2.7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0.42万亩,产茶3200吨,产值0.33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82吨、产值0.12亿元。

1、发展优势:(1)历史悠久,文化品位高。奉化曲毫融景观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茶文化于一体,已成为茶中珍品、送礼雅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品质、品牌优势。奉化曲毫氨基酸含量高达4.2%,气香味醇,品质优异。已先后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中国精品名茶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中绿杯”金奖和宁波市农业名牌产品。(3)产业基础较好。奉化曲毫已形成0.42万亩生产基地的规模,其中投产基地0.22万亩,年产名茶6.8吨,总产值0.11亿元,经济效益显著。生

产基地按有机茶的标准进行栽培加工、贮藏,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调整结构,提升品质,主攻名优茶开发,强化品牌创建,加大奉化曲毫生产规模;大力推进生态、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名优茶加工水平,发展有机茶生产,促进初制茶厂改造;挖掘茶叶文化,发展茶园景观、休闲品饮等产业旅游农业。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7万亩,改植换种无性系良种茶0.3万亩,淘汰老茶园0.3万亩,茶园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重达到40%。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名优茶产值达到0.6亿元,初制茶产值达到0.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到2020年,茶园生产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重达到65.0%,名优茶产值达到1.8亿元,初制茶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逐步建成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其中西坞街道发展2000亩、溪口镇发展2000亩、尚田镇发展1800亩、大堰镇发展1500亩、莼湖镇发展1500亩、裘村镇发展1200亩。(2)“雪窦山”牌系列名茶开发项目。逐步开发白茶、早芽、曲芽,连同原来曲毫茶,形成四大名茶系列,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做大“雪窦山”牌系列名茶产业。(3)开发茶旅游休闲项目,在西坞或尚田发展以竹木森林为背景,茶园景观为基础,集茶叶加工、品饮、茶叶博览馆于一体的茶叶休闲旅游农业,建成宁波茶文化博物馆。(4)在全市范围改造100家初制茶厂。

(十)蔬菜瓜果

目前全市有常年供应农贸市场的蔬瓜复种面积约4.5万亩(其中西瓜1.3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原料蔬菜基地0.65万亩。

1、发展优势:(1)资源条件。我市地处浙东北滨海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蔬瓜生产。(2)市场条件。我市位于宁波市区南郊,有成熟的市场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外向型蔬菜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多,生产加工速冻、脱水和保鲜蔬菜已有多年历史,发展出口创汇型蔬菜生产前景看好。(3)政策条件。各级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大力扶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无公害特色蔬瓜的发展。(4)现实基础条件。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一批常年生产的蔬瓜基地、出口创汇型蔬菜基地和特色蔬瓜基地,生产技术成熟,生态环境较好,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2、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发展加工,扩大出口”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山地、水生蔬瓜的生产,逐渐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积极推广耐贮运加工出口的优良品种,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工厂化育苗技术;改善蔬瓜品质,创建蔬瓜品牌,提高我市蔬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巩固扩大大棚等设施蔬瓜基地。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各类蔬瓜复种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出口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蔬菜超市化率和加工率达到50%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重要的菜园子和蔬瓜加工出口生产基地。到2020年,各类蔬瓜复种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外向型加工蔬菜基地2万亩。

4、发展重点:(1)实施万亩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以农业龙头企

业为主体,实施面积万亩左右的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达到加工原料全部基地化生产目的,确保出口蔬菜产品质量,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蔬菜加工出口生产基地。(2)实施无公害蔬瓜基地建设。推广无公害、生态、绿色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1000亩高标准常年蔬菜基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面积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和消化吸收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以及新设施,为我市蔬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示范引导。(3)近郊型蔬瓜观光园建设。利用现有的市郊蔬菜基地条件,逐步形成休闲观光型的市郊型蔬瓜观光园。(4)近郊标准化生产葡萄园建设。

(十一)种子种苗

种子种苗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基础产业,目前全市已经形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优质绿肥种子基地、日本大和种子种苗基地、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基地和名特优水产繁育基地,其中优质绿肥种子基地面积已达0.8万亩,年产量达300吨以上,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繁育基地。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较好。

1、发展优势:(1)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制种基地已形成规模,为全省面积最大的连片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我市是全省优质绿肥种子最主要的繁育、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完善的选育、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体系;(3)我市是日本大和种子种苗有限公司的生产出口基地,已经具备了生产优质蔬菜瓜果种子的能力;(4)我市是传统的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基地,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5)我市渔业生产环境适合国内外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已经开始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的养殖

品种。

2、主攻方向:运用先进科技水平,确保种子种苗品质;稳定发展种子种苗生产面积,不断提高种子种苗产量;增强种子种苗的综合生产能力,为省内外提供优质种子种苗。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0.35万亩、产量550吨、产值1000万元;优质绿肥种子面积1.2万亩、产量600万吨;生产大和种子种苗15吨、产值600万元;建成存栏5000羽的父母代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基地;改扩建奉化市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场;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的养殖品种,对现有6 家海水育苗企业和2家淡水苗种繁育场进行技改,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到2020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0.35万亩、优质绿肥种子面积稳定在1.2万亩,稳定父母代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国家级海水鲈鱼和黑鲷良种场各一家。

4、发展重点:(1)重点建设松岙镇、裘村镇0.3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积极推进优质绿肥(大桥草子种)的选育、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巩固发展三个稻作区的冬季绿肥种子生产基地;(3)扩大萧王庙街道、大堰镇、莼湖镇等地的大和种子生产繁育基地;(4)抓好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和白鹅良种繁育基地;(5)用生物工程技术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和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6)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种中心,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副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十二)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是农业转型的一个方向(是绿色朝阳产业、是一种无烟经济)。我市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的环境基础和条件,以滕头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已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发展优势:(1)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资源、滨海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及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滕头“全球500佳”品牌优势。(2)旅游窗口优势。奉化市溪口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滕头国家AAAA级景区、蒋氏故居、雪窦山全国佛教胜地、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旅游业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为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提高了市场基础。

2、发展方向: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良好的生态、海洋、设施、特色等农业资源,发展海洋观光休闲农业、特色产品基地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观光农业、休闲参与农业和森林旅游。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成为重要产业之一,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到2020年,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总收入达到8亿元,成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发展重点:(1)以滕头村为中心,整合弥勒村、仁湖公园,近郊特色生产基地等资源,多点布局,专线串联,建设近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2)以悬山岛开发、红胜海塘建设为依托,整合东部滨海渔业、生态资源,挖掘海洋文化,建设滨海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3)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整合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零星的人文景观,建设西南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

(十三)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五”以来,我市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在“十五”前四年中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8亿元,实现外贸出口8.05亿元,加工农产品总量20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

1、发展优势:(1)基础较为扎实。到2004年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65家,其中年销售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35家、超过亿元的规模企业3家(1家为高科技企业)。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多。(2)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我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采购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原料。(3)发展环境较好。我市历来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扶持政策持续稳定。同时,我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交通便捷、市场体系健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主攻方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依托已有农业加工企业和我市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笋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蔬菜加工、禽蛋加工、竹木加工、蔺草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托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农产品精加工水平;以增强企业活力为目的,通过重点扶持,培育行业龙头,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加销有机结合和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300家,其中年销售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达到100家,上亿元企业达到1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12%,实现外贸出口20亿元,年均递增16%。到2020年,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34

做强企业实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实现外贸出口40.0亿元。

4、发展重点:(1)加快现代农业加工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在西坞尚桥茶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加工示范园区,一期规模用地1000亩,远期规模达到5000亩。要抓紧启动建设规划编制,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2)做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按照抓重点促发展的思路,选择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和开发先进设备、工艺、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3)促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抓手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宁波首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蝇蛆生物医药开发等项目建设。同时做好项目的挖掘、引进和建设工作。

五、产业项目空间布局

(一)粮食项目

1、万亩超级稻基地建设项目:选用甬优6号、秀优5号等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组合),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建立超级稻核心区、示范区和幅射区。平均亩产比现有推广品种增产100公斤以上。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建立超级稻百亩核心区(莼湖镇),亩产超800公斤;千亩示范区(江口、西坞街道),亩产超750公斤;万亩辐射区(西坞、江口街道),亩产超700公斤。同时组织全市各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竞赛,培训千户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建设形成配套的综合设施。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2、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江口街道3000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为示范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整治改善生产区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采用良种良法,生产优质无公害稻米,逐年推进,生产规模达到万亩。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2000万元

(二)水蜜桃项目

1、基地建设项目

(1)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建设项目:新开发建设水蜜桃商品生产基地10000亩,培植专业(重点)村10个;区域分布主要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裘村镇。

投资估算: 3190万元

(2)水蜜桃老桃区更新改造及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改造衰老桃园5000亩,发展玉露、湖景、新玉等主栽品种和新品种,区域布局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和锦屏街道;建设高标准的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6个点,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尚田镇、莼湖镇、大堰镇、萧王庙街道和锦屏街道。

投资估算: 870万元

2、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包括完善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圃、果园水利设施化示范基地建设、水蜜桃设施栽培示范园建设、新的生产技术应用和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等。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水蜜桃旅游、休闲观光区项目:充实溪口镇新建村和萧王庙镇林家村的2个水蜜桃旅游观光区建设,面积3700亩;在溪口镇和尚田镇开发水蜜桃休闲园区二个,面积2000亩。

投资估算: 16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6160万元

(三)竹笋项目

1、有机雷笋和有机鳗笋基地建设项目:修建雷笋基地排灌设施,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区域布局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和西坞街道,面积25000亩;有机鳗笋基地实施标准化栽培,建立科技示范区,区域布局在尚田镇,面积5000亩。

投资估算: 1700万元

2、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根据水源条件,安装竹林喷滴灌设施5000亩,开展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试验并投入生产,区域布局在大堰镇和尚田镇。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大毛竹竹用基地建设项目:采用石门 培育大毛筒的经验,建设大毛竹竹用基地,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尚田镇和萧王庙街道,面积5000亩。

投资估算: 500万元

4、万亩竹林景观开发项目:以万亩竹林自然景观为基础开发旅游业,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和尚田镇。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3700万元

(四)花卉苗木项目

1、花卉苗木走廊建设项目:花卉苗木走廊是奉化生态农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环境保护、花卉苗木产业、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观光旅游等汇集一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沿路花木色块带、沿山生态绿化带、沿江风景观赏带。项目位于江拔线沿线,全长12公里,总面积3.0万亩。

投资估算: 2000万元

2、草花、鲜切花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我市花卉苗木产业结构完整、花卉苗木销售产品的多元化以及销售总额的提高。主要品种有鲜切花类(马蹄莲等)、盆花类(蝴蝶兰等)和草花类(四季海棠等),项目位于溪口镇、莼湖镇、江口街道、萧王庙街道和西坞街道,前期规划开发2000亩,二期规划开发4000亩。

投资估算: 3000万元

3、花木市场:建立一个统一的花木市场,既有利于花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把花木生意做大做强。建设地址选择在江拔线一侧。

投资估算 : 2000万元

4、休闲观光盆景园建设项目:通过中高档艺术盆景园、出口盆景园和精品兰花园建设,逐步形成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盆景园,项目位于市区和江拔线二侧。

投资估算 :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8000万元

(五)芋艿项目

1、万亩无公害芋艿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开展生产基地认证、强化芋艿产品标准、实施无公害生产标准和完善服务体系,形成万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投资估算 : 800 万元

2、奉化芋艿头优质芋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保鲜芋艿子专用品种的选育工程项目:在滕头建立芋艿头脱毒快繁中心,进行组织培养,提纯复壮,恢复和提高奉化芋艿头独特的品质。在萧王庙街道建立500亩原种生产基地。利用引进的亲本材料,结合我市现有的育种材料,通过育种技术的研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芋艿子新品种。

投资估算 : 700万 合计投资估算 : 1500 万元

(六)草莓项目

1、万亩优质草莓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以尚田镇为主的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500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使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11万亩。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2、千亩草莓旅游观赏园区建设项目:在草莓主产区尚田镇的方门至冷西点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千亩草莓旅游观光园区,并建立一个农业旅游公司,搞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农业的经营服务工作。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草莓繁育及标准化技术研究:在原宁波市草莓良种繁育中心基地进一步搞好草莓良种繁育工程扩建工作,扩建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发挥奉

化市草莓研究所的新品种引进培育,科技试验及配套设施建设。

投资估算: 8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 2500 万元

(七)渔业产业项目

1、象山港奉化段海水网箱养殖海域治理保护示范项目:研究海水网箱养殖规模和布局,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研究海底污泥清淤、海上漂浮污染物治理等;研究海水网箱受污底质区位生态修复技术等。

投资估算: 700万元

2、莼湖万亩生态渔业特色园区项目:生态渔业特色园区位于象山港莼湖镇的海域范围内,面积约3万亩。总体布局由贝类养殖区、海水网箱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区、悬山岛旅游区和桐照渔港组成。

投资估算: 22600万元

3、海水网箱养殖基地:象山港中部海区水质清晰、潮流畅通,避风条件好,可以大力推广大规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以象山港中部海区的双山、鸿峙至南沙等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5200亩。在现有网箱3.5万只、年产活鱼5000吨的基础上,以奉化亚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为主,进行海水网箱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利于浅海向深海发展、生态养殖和海洋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网箱养殖经济效益。至2010年大规格网箱达到200只,至2020年大规格网箱达到600只。

投资估算: 4000 万元

4、牡蛎养殖基地:以象山港底部狮子口内海域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8100亩。目前已养殖延绳式牡蛎6800亩,1999年被宁波市列入“鱼

贝藻生态养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以本地褶牡蛎养殖为主,推广牡蛎养殖新技术,推广牡蛎清洁化生产。同时以今日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推广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建设好牡蛎产业基地。

投资估算: 2500万元

5、海水池塘标准化改造:以松岙镇小狮子口、裘村镇的横江和莼湖镇飞跃塘为主,现有海水池塘面积约1.7万亩,主要养殖梭子蟹、青蟹、南美白对虾和青蛤等名优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需加快海水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到2010年计划改造低产池塘9000亩。同时,以浙江亿洋水产有限公司和奉化兴洋水产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推广梭子蟹、青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建设好海水池塘产业基地。

投资估算: 3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32800万元

(八)畜牧禽蛋项目

1、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根据我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以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萧王庙街道建设6个优质畜禽小区,其中无公害肉猪生产小区3个。

投资估算: 4500万元

2、生物禽蛋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在建成年产5000吨蝇蛆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养殖生物禽蛋规模达到100万羽,其中示范20万羽。

投资估算: 3500万元

3、优势畜禽生态养殖与疫病防治研究开发项目:实施重点围绕优势畜禽集约化生态养殖、动物疫病控制、畜牧业环境综合治理和畜产品开发等

主要环节,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提高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同时加强动物疫病监控体系建设及饲料兽药安全工程建设。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9200万元

(九)名优茶项目

1、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发展,逐步形成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其中西坞街道发展2000亩、溪口镇发展2000亩、尚田镇发展1800亩、大堰镇发展1500亩、莼湖镇发展1500亩、裘村镇发展1200亩。

投资估算: 3500万元

2、“雪窦山”牌系列名茶开发项目: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发白茶、早芽、曲芽,连同原来曲毫茶,形成四大名茶系列,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做大“雪窦山”牌系列名茶产业。

投资估算: 500 万元

3、茶厂改造工程项目:为改善茶加工卫生和环境条件,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全市范围内需新建或改造初制茶加工厂100家。

投资估算: 3000 万元

4、茶旅游休闲项目:到2010年,在西坞、尚田等地逐步开发以竹木森林为背景、茶园景观为基础、茶叶加工和品饮为手段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建成宁波茶文化博物馆。

投资估算: 2000 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9000 万元

(十)蔬菜瓜果项目

1、万亩加工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面积万亩左右的加工蔬菜基地建设,达到加工原料全部基地化生产目的,确保出口蔬菜产品质量,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2、千亩无公害鲜销蔬菜基地建设和百亩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1000亩高标准常年蔬菜基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全市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化、无公害、生态、绿色,符合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施面积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以及新设施为我市蔬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示范引导。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3、蔬菜IPP技术应用及多样化增效技术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农业部948项目蔬菜IPP生产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建设与推广应用工程建设。同时应用蔬菜生产多样化增效技术,通过优良品种、设施栽培、安全生产和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整合集成,使我市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对接,为打破国外市场的“绿色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投资估算: 800万元

4、近郊型蔬瓜休闲观光园建设项目:利用现有的市郊蔬菜基地条件,进一步完善基地设施,新建果蔬基地休闲设施,逐步形成面积500-1000亩的近郊型蔬瓜休闲观光园。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5、近郊葡萄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以江口街道现代农业园内300亩精品葡萄园为示范区,逐步向园区内外辐射,实施葡萄标准化生产,生产规模逐渐达到5000亩。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5000万元

(十一)种子种苗项目

1、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完善松岙镇、裘村镇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成为宁波市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投资估算: 800万元

2、万亩优质绿肥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系统选育,建立原种圃,提高我市大桥草子种的品质;进一步巩固绿肥种子的繁育基地,全市面积达到12000余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肥繁育基地。

投资估算: 1500万元

3、大和蔬瓜优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萧王庙街道、大堰镇、莼湖镇建立1000亩大和优质蔬瓜良种的出口生产基地,扩大我市种子种苗的出口。

投资估算: 500万元

4、水产种苗建设项目:大力引进适合奉化渔业生产环境的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养殖品种,对现有6家海水育苗企业和2家淡水苗种繁育场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以泰欣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好奉化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44

争取在2020年前建成国家级海水鲈鱼和黑鲷良种场各一家。

投资估算: 2500万元

5、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建立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场,新建存栏5000羽的父母代蛋鸡良种繁育基地。同时改扩建奉化市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场。

投资估算: 700万元

6、主导农产品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种中心,通过新品种引进培育、科技试验和良种繁育,提高我市各个主导农产品的生产水平。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副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投资估算: 15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7500万元

(十二)生态农业项目

1、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在剡江西岸,涉及溪口镇、江口、萧王庙街道,面积25万亩。

投资估算: 14000万元

2、生态公益林建设:在奉化全境,营造维持省级生态公益林40万亩。投资估算: 3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17000万元

六、支撑条件

依据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针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要强化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生态环境、产业化服务、农业品牌、市场和信息等六大支撑,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一)强化基础设施对农业的支撑

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目标,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发展竞争能力,切实提高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应用,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续建县江防洪工程,并于2010年全面完工。治理剡江、东江、降渚溪、翔鹤潭江、筠溪、万竹溪等小流域,提高防洪标准、减轻水土流失。新建和扩建葛岙、横坑、舍辋、九峰山、大茅岙等12座水库,增加蓄水量。除险加固山登、石柱岙、公益、兴化、黄夹岙、马夹岙等10万方以上小

(二)型水库13座。新建红胜海塘围垦工程,按照50年一遇的防风暴标准,建设二级标准海塘。

2、继续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到2010年,完成土地开发总规模11188.51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832.73公顷,达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造中低产田总规模8000公顷,其中建设标准农田1000公顷。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农业劳动人均农机动力达到2.5千瓦,机耕、机收率达到98%,灌溉和植保机械化程度达到98.5%,机械栽插率达到10%,水产和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达到80%。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农机化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农机化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与高效型、辐射型、生态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特征明显的农机化框架。

(二)强化生态对农业的支撑

以促进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提高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能力。

1、加强对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特经济,通过封山育林、发展水土涵养林、经济林和植被草等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构筑农业天然屏障,改善农业自然发展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开展水源综合利用,加强亭下、横山两库上游及其他重要水源地水环境治理,控制水源污染,提高农田灌溉水质。

2、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发展节约型农业。开展主导农产品产区农业源污染治理,实施土壤培肥工程,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行农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在畜禽产区重点实施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工程,实现主导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3、导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广沼气池,农作物秸杆气化工程,太阳能利用技术和农用柴油机负压阀节油,功率油耗检测,金属清洗剂等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节油降耗,减少污染。加强对农业废物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妥善处置固体废弃物,对其中有机垃圾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并控制城镇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运用现代生态农业系统处理废水技术,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农业,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

(三)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以增强我市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完善农业创新机制,推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主导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1、加强主导农产品的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种业是主导农产品发展壮大的先导产业,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促进种业现代化。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强主导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在建设好市种子种苗工程的同时,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试中心,重点在主产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及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场。充分发挥各农技(渔业)推广部门在引进、筛选和繁育名特优新品种的作用,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2、针对发展瓶颈加强科技攻关。提高主导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科技含量,要针对制约我市主导农产品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整合技术力量,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农业技术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支持我市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强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宁波大学和宁波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支持引进国外农产品名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持我市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种苗公司、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信息交流。促进我市农业在主导农产品发展、高效低耗技术的开发应用、农产品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3、强化科技培训,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发展主导产品,农业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农业产业经营者和农民都必须相应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健全我市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技教育培训,重点培育新世纪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委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培养一批适应WTO要求、能与世界接轨的高级人才。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规模经营大户为重点的以农业管理专项技能为主的素质教育培训。抓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再教育,跟上世界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步伐。培育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的各种民营科研推广机构,加大行之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面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成套技术,促进科研与生产、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为推进主导农产品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四)强化产业化服务对农业的支撑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加工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完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促进生产、加工、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1、大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针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加工设备比较落后、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低和市场开拓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对已经形成区域化布局和加工企业群的地方,引导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主导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加工企业向基地集聚,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选择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出口前景广、国际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先进设备、工艺和保鲜加工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和产品技术含量。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扩张,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理顺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广大农户的关系,完善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形成产供销有机结合、贸工农融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2、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环节,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协会)。一是要抓好主导产业的协会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发展,将其建成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购销大户、种养专业大户、农技人员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吸收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五)强化品牌对农业的支撑

加大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名牌农产品和农业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

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主导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与国际相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并在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内销市场准入和外销

2.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二

1.1 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的内涵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是指许多业务来往频繁的公司与有关联的支持单位在某一固定地理区域内汇聚, 并组成公司之间紧密协作、专业化分工的网络组织[1]。在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的当前, 产业集群推动了物流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直接影响着物流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物流园区是为了达到物流设施快速集约化与物流运营共同化, 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围各个区域, 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物流园区涵盖物流园区、配送集散中心、运输中转设施、运输组织及运营中心以及物流信息中心, 同时要与城市物流管理与运营要求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是综合长久规划物流园区, 是对未来全局性、长久性、基础性问题的思考、衡量和规划的整体行动计划[2]。

1.2 物流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

(1) 相互比较。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空间地址, 同时被看作成一个区域空间概念;产业集群则被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有时为一类经济形态。二者都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内的产物, 都和一定的地理空间紧密关联在一起的。他们都具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共享性资源, 一起寻求规模化发展、区域一体化, 促进聚集区内知识外溢, 共同朝着弹性精专、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3]。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别, 详细的比较如表1所示。

(2) 相互关联。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则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物流园区离不开产业集群, 而产业集群的形成则与物流园区的支持密不可分, 所以物流园区同产业集群要紧密结合。物流园区必须走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借助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形成更大的规模, 给产业集群相关公司提供优质全面的物流服务, 助推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更大范围经济效应。同时, 二者互相依靠、互相沟通、彼此信任, 良好的关联度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缩减物流成本[4]。

2 综合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1 赣州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1) 赣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 赣州市的物流总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012年赣州市社会物流总量为4 137.02亿元, 物流业增加值为84.92亿元, 社会物流需求系数2.743, 高于省内及周边城市的平均水平。截止到2013年底, 赣州市已有60家规模以上物流公司, 赣州市物流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物流公司有7家, 全市国家2A级以上物流公司4家。赣州市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更新, 2012年, 赣州市中心城市内有二级货运站1个, 物流中心1个, 集装箱中转站1个, 全市域拥有铁路站场24个;同时赣州交通建设取得突破, 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诸多交通方式构成了赣州大交通运输体系[5]。

(2) 赣州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赣州市区目前有赣州市物流中心、赣南贸易广场、龙都商贸城、赣州南北水果大市场、建材大市场等区域商贸中心, 从2005年开始, 赣州市陆续建成赣州市物流中心、赣州东站铁海联运口岸作业区和南康龙岭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并进入运营状态。赣州市已建成兴国将军红果业有限公司、赣州利友食品有限公司等85个专业冷藏加工储存设施。赣州综合商贸物流园、南方金属产业商贸物流城、赣州港水西物流中心、沙河物流中心等4个赣州市区的物流园区项目已投入建设。

2.2 综合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存在的问题

(1) 园区规划缺乏综合考虑。赣州市已有的物流园区在布局规划时, 因为当时的各种因素对地理位置的选择上缺乏综合考虑,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输成本、运输线路的选择、交易的时效性等;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物流发展与城市发展已呈现矛盾, 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业需求, 物流园区中企业“小”、“乱”、“散”的局面尚未改变。

(2) 园区配套服务不足。园区配套服务方面有待改进, 园区周边的通信、金融、保险、酒店、餐饮、法律等相关配套服务仍处于不完善状态;园区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赣州市区各大物流园区仍然存在着缺乏专业化、设施装备配套不足、综合服务能力不够、信息联通不快捷等问题, 多式联运与甩挂运作、冷链物流服务、信息维护、流程升级、全套服务等功能急需改进。全市暂且没有保税物流园区, 也影响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 产业集群程度不高, 园区内产业链不完整。目前分布在赣州市周边物流中心, 大多数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物流中心的企业规模偏小, 物流领域中的关键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较低, 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链条短, 缺乏对相关产业的推动力, 产业集群程度不高。目前在运营的赣南贸易广场、南北水果大市场、赣州市物流中心、开发区黄金物流配送中心、龙都商城、建材大市场等中心城市市场, 内部产业结构单一、调整结构方向差距大, 使得赣州特色优势产业不能联动发展, 无法形成庞大的物流集散基地, 各个园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少, 这种园区间联动发展不够强烈的产业结构现象严重制约了物流园区的互补性, 阻碍了园区内产业丰富化, 影响物流园区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影响了各物流园区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6]。

2.3 布局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大体上由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二者组成。赣州区域内自然资源很丰富, 全市农业自然资源尤为丰富, 特别是以种植赣南脐橙、南康甜柚、寻乌蜜桔、石城白莲、烟叶为主的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市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 一直以“世界钨都”与“稀有金属不稀有”著称, 钨矿被探明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稀土被探明的储量位列国内第二。上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物流园区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2)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基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等几个要素。2013年赣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RP) 1 673.31亿元, 增长10.5%, 人均GDP首次突破3 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280.2亿元, 增长21.4%。赣州全市的经济逐步攀升,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园区布局规划考量的重要因素。赣州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之运输网络更趋完善, 为物流园区发展夯实了交通基础。目前赣州全市已经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 大力培植以稀土、钨矿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 以烟、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及新型生物制药等三大产业, 持续改善壮大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 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 引进扩增以造纸、制鞋以及服装纺织为主的轻纺业, 全力推进赣南家具产业、食品工业、新型建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社会历史因素。大致由人口因素、社会基础、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等要素构成。人口因素对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影响多是源于物流从业劳动力的可得性。社会基础主要有以往的产业基础、科学文化技术基础、管理基础等方面, 产业基础在这当中是最重要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指导物流园区布局的重要政策工具, 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赣州市域内有着丰富的、众多的人力资源, 为发展物流产业集群提供劳动力。同时赣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制定能实际指导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 为物流产业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环境[7]。

3 基于产业集群下赣州综合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必要性

3.1 苏区振兴发展的要求

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 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支持赣州创建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 推动赣州综合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赣南苏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赣州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定位。

3.2 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转型升级制造业, 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市场化、社会化物流需求将会扩增, 精益化、定制化以及供应链一体化需求会激增。赣州各大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引擎, 先进制造业对物流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多。有色冶金工业、生物科技制药业、机电制造业、家具建材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成为第一要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全新业态将迅速崛起;全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在赣州全市经济整体格局中占据着关键的战略位置。因此对产业集群下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有现实意义。

3.3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赣州一定要把握住自身的区位优势, 持续改善体制机制等软环境, 继续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层面的硬环境, 迅速融入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圈, 快速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努力建设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重要窗口。赣州城镇化速度加快, 南康撤市设区使得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扩张, 赣州未来会建设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加快物流业集聚区成型。各区域经济体加强合作, 赣州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趋势, 形成新的“物流圈”, 这就要求赣州打造一个四省边际的区域物流中心。

4 赣州综合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 政府统筹规划建立适合赣州综合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赣州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扶持赣州物流业发展的良性政策, 如通过规划用地减少用地租赁成本、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为园区开发商和物流公司的发展提供较少的发展运作成本;政府同时要做到宏观引导、统筹规划, 根据赣州的产业布局调整, 协调赣州综合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合理空间布局。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应主导改造升级交通、通信、水电等重要基础设施, 以此破解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的硬件制约。赣州政府部门可借助举办各种物流业务交流会、物流行业发展论坛、产品博览展销会等活动, 推动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

(2) 多方协作推动赣州综合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涉及到多方主体, 各主体在物流园区中演绎各自的角色, 相互协作, 展现各自的作用。赣州综合物流园区的开发商应通过多种方式、全方面筹措资金, 推进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园区中的公司应该是共同学习、互为补充的合作联盟, 在未来形成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伙伴。物流客户则要改变之前的认识, 从自营物流、短期运作向物流外包转型, 与赣州综合物流园区 (企业) 共同组成物流联盟。赣州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借助技术成果的传播和知识的共享效应来体现自身优势, 为赣州综合物流园区提供最前沿的物流知识、复合型专业人才等智力人力支持。同时赣州区域金融担保服务机构在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可以借助投资展现, 它可以快速高效地推动园区新物流公司的成立和现有公司的崛起, 吸引大批公司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直接带动企业数量激增、准入门槛降低、园区产业集群规模扩增。

(3) 充分利用赣州中心城区周边的现有物流基础设施, 全面打造物流产业集群联盟。赣州中心城区、南康区和赣县都打造了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 市场之间尚未出现重复现象, 如在赣州中心城区西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号称江西省最大的市场集群, 包括建材大市场, 水果蔬菜大市场、家具大市场、国际汽车城等;在赣州中心城区东部运营的有赣南贸易广场、赣南摩托车大市场、龙都商城等规模较大的批发零售市场。在赣县城区有正在运营的光彩大市场, 南康区有正在运营的成衣市场、家具市场等大规模行业类市场。目前赣州市沙河工业园在建南方金属产业商贸物流城、南康区在建中部国际物流商贸城、赣州市水西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等大型在建商贸城及基地。在未来, 赣州特大城市规划区内将会建设赣州开发区新能源动力汽车产业园、赣县钨硬质合金和刀钻具产业园、赣州沙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赣州开发区铜材加工产业园、南康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园等五个大型特色产业园。为突显此类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园的展示功能、交易功能、仓库储存与集疏功能, 应把此类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园规划到整个赣州城市物流体系里面, 疏通这些专业市场及特色产业园与城市快速干道之间的联系, 规划组建赣州市大物流集群联盟。这些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园, 未来可以打造成博览展销会场所、市场交易场所;如果可以确保城市用地需要、又位于城区周边, 则还可向货物集散地或配送中心等方向发展。

摘要:物流园区在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其作用日益明显, 园区内的产业集群体现当前园区的发展状况, 能否发挥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与园区内的产业规划布局密不可分。赣州综合物流园区的合理布局及整体规划能为赣州经济发展的物流职能提供保障。要改善赣州综合物流园区的产业布局现状, 就务必对其进行综合、科学、规范的评价, 发现布局规划存在的问题、挖掘制约因素所在, 进而合理规划布局赣州综合物流园区, 并提出赣州综合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综合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柯书敏, 海峰.物流园区与物流产业集群关系研究及治理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3) :1-3.

[2]翁丹宁, 倪勇.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物流园区规划及其发展[J].中国商贸, 2011 (26) :144-145.

[3]林洁.基于产业集群对产业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思考[J].对外经贸, 2012 (3) :77-78, 123.

[4]庞燕, 胡丽辉.物流园区产业集群推动城市产业战略升级[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 (24) :68-69.

[5]陈富生, 朱国平.赣州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4) :473-474.

[6]裴炳和, 李国栋.基于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泉州物流业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5) :46-47, 37.

3.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三

关键词: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四大板块;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1 矿产资源规划要与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相一致

按照国务院要求,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将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商务部共同组织编制。国家产业布局和环境承载力将成为影响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能否如期完成的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关系非常紧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始终与国家产业布局相衔接,可以形象地称其为“孪生姊妹”关系。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为:

西部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一批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促进优势资源转化,积极推进矿业经济区建设;中部地区大力推进矿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综合利用;东部地区重点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挖掘资源潜力;东北地区稳定规模,保障振兴,促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

这里的东部地区包括10个省份: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份: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份: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

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要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相一致,同时要结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的主要矿产基础储量,四个地区的工业布局情况,以及四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从宏观角度将规划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区域。

2 分类分区的差别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政策

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从宏观战略方面,立足区域整体,深入分析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与矿产资源发展形势,剖析资源“瓶颈”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矿产资源发展特点,以社会经济为基础,以矿产资源承载力区划为重要依据,研究提出统筹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保护的战略与政策建议,推进政策、规划、投入、项目、税费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的实施。

2.1 东部地区必须解决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问题

“东部率先发展”是党中央在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期,党中央制定了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也已经积累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物质基础。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进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优化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解决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实现绿色矿业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在矿产资源相关产业方面,应继续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拓两个市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一是加強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加强地质勘查,尽快找到可供矿山建设利用的产地和储量,否则矿产资源不久就将制约或阻碍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能源矿产的短缺,如果没有别的途径补充,就将使工业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增加资源储备,为东部地区经济腾飞奠定基础。首先,加强地勘队伍建设。东部地区2010年末地勘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9013人,占全国2010年末在职职工人数的25.48%。一方面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把人才培养与项目组织实施紧密结合,提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科学规划,加强找矿工作。东部地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潜在资源丰富,应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尽管东部地区的地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具有数百年地质调查历史的发达国家相比,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并不高,资源潜力远未完全查明,许多异常区和矿化点未作评价工作。随着现代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手段的应用,完全有可能实现找矿突破,扩大储量,增加供给。

二是开拓两个市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东部地区应从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本地区矿产资源储量及特点,综合分析矿产资源供应问题,将国外矿产资源和区外矿产资源作为实现东部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实现矿产资源供应多元化,立足区内,面向国内,着眼全球,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立足区内,就是要加大区内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调控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区内供给能力。一方面对具有资源潜力、市场急需的铅、锌、锰、金、银、铜、石墨等矿产,加大勘查与开发力度,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对资源丰富但用量相对不大的钨、锑、锡、萤石、重晶石等优势矿产实施规模化开采,降低开采成本,加强开采总量管控。加强对老矿山深、边部的勘查与开发工作,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基地,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省内供给能力。

面向国内,就是在国内寻求铁、锌、铜、铝、煤等东部地区供应不足的矿产的供应基地。因此应鼓励区内加工企业到铁、铅锌、铜等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开发矿产资源,寻求稳定、经济、多元的供应渠道。加强区际间联系,要充分利用周边省份的矿产资源,如山西、内蒙古的煤、铝、稀土、石膏等。

着眼全球,就是要不失时机地“走出去”,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地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通过组建专门机构,大力推行“技术援助、经济援助及合作计划”,为矿业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全方位支持,并通过“以合作求发展”的策略,与国际投资机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公司加强合作,大力推进跨国矿业公司以不同方式广泛地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察开发。

针对东部地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问题,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矿业企业为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20年东部地区矿产资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为满足东部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矿产资源瓶颈问题,东部地区应更加注重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矿产资源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等资源浪费现象。同时,不断发挥地理优势,增加矿产资源的区域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城市矿产收集工作,出台城市矿产相关规定。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是解决东部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乏力的核心。科技进步可以推动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资源组合的比例,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平均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的取得意味着同样规模的产品生产会消耗更少的资源,从而有助于缓解资源的稀缺状况,即相对减少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东部地区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研制、开发、推行先进的开采、加工矿产品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如无废石开采技术、先进的井下充填技术、选矿综合回收技术等,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根据矿产资源的转化关系,东部地区要积极拓宽矿产品的利用领域,延长产业链,必须在矿产资源采、选、冶炼、加工基础上,增加“矿产资源再生部门(可与勘探部门合并)”和“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部门”,将各个部门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进入再生部门,加以综合利用。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扭转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大力推进矿业的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门槛,侧重解决突出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对重大地质技术进步、勘探评价、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减轻矿山灾害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东部地区应转变矿业发展模式,走绿色矿业之路。首先在矿产资源开发前,对区域环境承载力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进行评价,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开展绿色矿业发展规划。其次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中环境扰动最小化,提高矿山企业采选“三率”标准,降低能耗,减少采矿过程的损失,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再次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前后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环境再造最优化。

区内各矿区应设立资源开发生态破坏重建工作的管理协调机构,把生态环境重建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使矿山开采企业和个人能有效地、自觉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速度,提高复垦比例,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保证金制度,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费纳入成本,不欠或少欠新账,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良性循环发展。

矿产资源问题是涉及全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使全国人民對此有深刻认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为此,东部地区应实施全民性的矿产资源国情教育,建立新的矿产资源观。在勘查、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矿产对环境的影响不能超过环境可承受的程度。全民应承担起爱护、保护、节约矿产资源的社会职责,强化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法制意识。以3S(GIS、GPS、RS)技术、互联网以及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东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一体化网络,实现对区域内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的动态协同监测和联防联治。

2.2 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战略”机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中部地区共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矿产资料种类和储量总体上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矿产资源的种类上主要是以能源和有色金属为主,铁等非能源、非有色金属虽然也有,但储量较少,只有很少一些矿脉具备经济开采价值。同时,6个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征,各个省之间矿产资源的种类、探明储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山西的煤炭储量居国内首位,除此之外还有铝、钼、稀土等等。安徽煤矿资源国内第七位,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金矿保有储量150t(含伴生金),居全国第十位。江西居全国前五位的矿藏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其他三个省份也主要是以煤矿和有色金属为主。

中部地区的特点是,在产业方面,现代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以资源开发粗加工的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为主,经济结构较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多。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改革开放以后,中部地区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日渐提高,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有色金属供应基地。如煤矿,目前山西几乎所有有价值的煤矿都已经开采,目山西省共有各类煤矿上千家,担负着全国近60%的煤炭供应任务。除了煤矿开采之外,利用程度最高的就是有色金属,如江西大余钨矿、湖南郴州柿竹园钨矿是大型钨矿之一,江西德兴铜矿、安徽铜陵铜矿、湖北大冶铜矿、山西中条山铜矿是我国主要铜矿,河南张窑院铝土矿、河南巩县小关铝土矿、山西阳泉百家庄铝土矿等我国主要铝矿生产基地。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中部地区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未来的中部地区随着崛起战略“三基地、一枢纽”的建设,需矿量逐年增长。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内煤炭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中部地区从整体上具有明显的煤炭资源优势,未来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很高,短期内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能耗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大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应把煤炭的清洁利用和节能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研究制定区域,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圈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深化山西、河南等省的煤炭、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重污染型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统一。充分利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3 西部地区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欠发达地区,也是我国边疆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地区。因此,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但關系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地区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地处我国西北、西南部,是内陆以及东部沿海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主要供应区。其次,西部地区是我国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都较为贫困,亟需经济发展。第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层次较低,城市化、城镇化水平跟其他区域有较大差距。许多西部地区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资源富集区持续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多重风险,陷入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贫困→矿产资源开发加快→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恶性循环。

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选择上,西部地区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制度建设,制定较为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防止乱开发,尤其是防止“大矿小开”和“一矿多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急剧增加,由此导致的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均用能量、人均用矿量迅速增长。另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节约型的特色优势产业,绝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投资建设时,也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应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以更多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为榜样,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业园区建设。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稳步推进矿山土地复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基数,加强实施矿区生态补偿政策,进行和谐矿区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矿山尾矿库的无害化处理,推动西部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让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真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形成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快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

2.4 东北地区应加快传统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走的多是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东北地区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但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尤其是枯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问题较大。其次,产业结构较为落后,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不足。第三,具有较好的对外地理区位,周边分布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京津冀、山东半岛地区,处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蒙古、俄罗斯、朝鲜具有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合作潜力巨大。第四,资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能源矿产资源过量开发,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从区域发展方面讲,一方面,东北地区要集中整合区域内部能源矿产资源与实力,继续依托大庆、鸡西、阜新为中心,形成一批重点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集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东、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区域合作、互动、多赢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贸易合作,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高东北亚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东北地区应加快传统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基于资源优势,优化发展能源工业,重点建设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精品钢材基地以及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十六大上,国家提出了“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随后在2003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最近国家又在酝酿出台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振兴的激励政策,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其能源矿产资源利用对国家整体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实施有一定的影响。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提出以来,东北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能源矿产资源需求量进一步加大。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优化产业 ,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开发和引进节能、节矿增效技术,提高能源矿产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发挥好优势能源矿产资源的产值“乘数效应”,同时减少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缓解环节压力。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通过提高“三率”地方标准,降低污染物总量排放。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损毁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严格执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等政策,逐步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矿山企业、资源加工工业园区、行政区域等层面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矿产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支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4.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报告 篇四

2011-5-4

经过10~1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及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需要、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建立符合国际化形态的修船体系,形成若干个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现代化大中型造船总装厂,以及具有企业集聚效应的有特色的“专、精、新、特”的船舶配套产品及交易市场的综合性船舶工业体系,成为国内十分重要的,乃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船舶修理中心和特种船舶制造基地。修船坞容量达到300万吨,具备坞修30万吨级船舶的能力,修船量占国内总量的20%以上。造船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以上,具备17~30万吨级船舶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能力,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

(一)布局规划原则

1、船舶工业产业布局与港口布局相协调的原则。

2、综合因素的原则。

3、确保重点的原则。

4、相对集中的原则。

5、生态保护的原则。

6、超前的原则。

(二)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

1.布局规划的空间框架

区位地理的总体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核心区块,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以浙东沿海的舟山与宁波、浙南沿海的台州与温州和杭嘉湖地区的内河流域作为浙江省船舶修造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舟山以普陀、岱山、定海为主要区域,重点在六横、盘峙、马峙、虾峙、长涂发展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修理,在鲁家峙、秀山、长峙及岱西发展远洋及出口船舶制造,以外向型发展为目标,形成大中小配套、修造并举的船舶工业体系,使之成为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宁波以象山港、北仑港,台州以温岭、三门,温州以乐清为主要区域,以建造沿海与远洋船舶为主,重点发展特种船舶与出口船舶,以修船为辅。杭嘉湖地区以发展内河船舶和游艇制造为主。

培育船舶配套与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现有船舶修造业的分布和配套业基础,打破区域与行业界限,建立开放式配套体系,重点引导形成二个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即舟山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台州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发展杭州地区、宁波地区和温州地区(以乐清为主)三个船舶配套区域。引导以舟山船舶交易市场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吸纳台州、温州等地区的船舶交易市场或分设机构,形成完善的船舶交易市场网络,实现跨省、跨国经营。

2.布局规划的产业框架

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高起点、产业链、企业集聚、信息化带动

(1)高起点

修船业: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有符合国际化形态的完整的国际修船体系配套,以国际化修船模式建设修船企业,需要按市场规则、国际惯例,建立董事会制度和聘任职业经理人。

造船业: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船舶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实行高效、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2)产业链

船舶工业是处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的产业,属于水运装备(船舶)的制造产业,在船舶工业这链节的后方,与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手工日用品等产业相关,以获得制成品或配套件等等。产业链中,船舶工业与冶金产业的关系最为直接,世界造船强国的船厂、钢厂经过协调,已实现根据造船进度日程适时供给钢材,造船企业可提前工期,大幅压缩钢材库存量;钢铁企业有了造船企业准确的要货时间,使进口原材料压库和产品压库量减少。这种供货方式使双方的生产成本和库存量大大降低(可节省经费1.75%~2.58%),使钢铁生产和船舶建造均提高了竞争力。

(3)企业集聚

船舶工业产业的企业集聚,修船方面主要是修船专业技术维修站的集聚;造船方面主要是船舶舾装件、管子清洗、表面处理、船舶下水件(舵叶、轴系等)、机械加工、舱口盖、电缆切割配送、拖轮及重件吊运、除锈涂装油漆等的集聚;配套方面主要是围绕配套辅机整机产品的零部件供应的企业集聚;以及围绕生产过程的铸锻热处理的工艺协作的集聚。

(4)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一,数字造船。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造船厂,使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充分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二,绿色造船。降低耗能,避免污染,以清洁生产工艺建造绿色船舶。

第三,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又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还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人才结构更合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三)修船布局规划

1.概述

(1)从浙江省布局重点出发,修船布局主要重点是舟山地区,温州、台州两个地区的修船设施主要发展与温州港、台州港相适应的修船设施。

(2)舟山地区的修船场址的布局,充分考虑舟山、宁波地区的大型港口、码头建设和规划的情况。

(3)以顾客为中心进行修船场址的布局,修船场址尽可能靠近港口码头,接近顾客。

(4)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国内大集团大企业在舟山地区的选址意向。

(5)根据岱山秀山岛兰山场址的条件较好,并且已有企业基础现状,在秀山岛兰山进行布局是适宜的。

(6)普陀马峙场址有离锚地较近,靠近舟山本岛等优点,可以布局30万吨级、10万吨级各1座的修船设施。

(7)舟山地区有11座5万吨级码头,并较靠近北仑港,拟在北仑白峰扩建6~8万吨级修船坞1座,但扩建船坞应与相应码头建设协调规划。

按上述布局,共有8个修船场址。

(四)造船布局规划

1.概述

(1)浙江省船舶工业产品定位与分布

在船舶市场细分方面,目前世界造船市场至少有23个细分市场。我国船舶工业虽然已全面参与到这些主导船型的细分市场竞争当中,但在每个细分市场中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23个细分市场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8种船型通常占市场总量的70~80%份额。

浙江省船舶工业要实施船型多样化和大中小船舶的产品结构升级的战略,要充分认识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是以一系列细分的船舶产品市场(船东群细分)的产业国际竞争。根据浙江发展工业的特色,努力在若干个产品市场细化上实现竞争优势,是实现浙江船舶工业整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2)按上述地区的产品定位,结合本次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发展阶段目标,以及对全省各场址的筛选,进行综合比较。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的制造业。优先发展的船舶产品为:海洋运输船、先进多功能化学品船、液货船、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高速渡船、大型冷藏船,注重配套、培育特色,采取高起点、大投入、快产出、快收益的策略,促进船舶工业企业规模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推进船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和可持续的发展。

(3)造船生产的物流量远大于修船,在造船设施的布局中,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同时根据布局原则,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区域工业发展,以及环境资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4)考虑到省内造船企业的现有发展及近远期规划的现实情况,在宁波大笠山、北仑内神马岛,舟山普陀鲁家峙和小干岛、岱山秀山岛兰山等五个场址进行造船布局,是符合实际的。

(5)考虑到海洋工程作为造船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远景广阔,因此选择具有较好条件的舟山六横岛大脉坑、棕榈湾作为海洋工程和钢结构建造基地的布局。

(6)考虑到省内台温地区造船业的长远发展,需选择水域和陆域均较好的场址作为预留发展场地,因此在台州三门县健跳镇和温州乐清市南岳镇进行造船布局。

(7)象山港口至外干门,虽具有较长可用岸线与腹地面积,但相关自然条件、地理状况及投资成本有待作进一步的勘测与分析,本规划暂不详细分析。

● 舟山岱山县仇家门

该场址位于岱山岛西南面,三面临海,南与舟山本岛隔海相望,东面与岱东、高亭两镇接界。其口岸腹地大,后缘陆域面积比较广阔;前沿水深条件优越,岸滩稳定,泥沙回淤量小;有岛屿作为天然屏障,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稳定,沿线航标设施完善,船舶进出便捷。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拟建造5万吨级船台2座。

● 舟山岱山县秀山岛兰山

该场址位于秀山岛的西南海岸,岸滩平稳,10米等深线距岸较近,前沿水域宽阔;岸段后缘有陆地面积600亩,腹地广阔;港域避风条件佳,北口、南口均有岛屿为天然屏障;航道水深稳定,进港航道水深顺直,船舶进出便捷。岛上具有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拟在日本常石集团(舟山)船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规划发展区内,建造15万吨级造船坞1座。

● 舟山定海区长峙岛

规划场址位于舟山市定海区所属长峙岛的南面。

● 舟山普陀区鲁家峙

鲁家峙岛位于舟山国际水道的北侧,沈家门南侧,南面是马峙国际航道及大型船舶锚地,交通极为便利。已具备船厂建设需要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拟建造8万吨级船台1座。

● 舟山普陀区小干岛

规划的场址位于小干岛的南面,小干岛位于舟山国际水道的北侧,沈家门南侧,西邻长峙岛。该岛临近舟山本岛,水电、通讯均可依托舟山岛解决,规划将建设联接舟山本岛的跨港大桥。拟建造10万吨级造船坞1座。

● 舟山普陀区六横岛大脉坑、棕榈湾

大脉坑、棕榈湾位于六横岛西面,紧靠虾峙门国际航道,西北面临佛渡水道,船舶可经佛渡水道、虾峙门航道进出港域。

● 宁波浙江船厂大笠山

该场址位于奉化市东北角,象山湾北岸。

● 宁波北仑区里神马岛

里神马岛位于国家级开发区大榭岛东南,拟建造8万吨级造船坞1座。

● 台州三门县健跳镇

健跳港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拟于健跳镇东面的洋市湾,建造7万吨级船坞1座。

● 温州乐清市南岳镇

场址位于温州市乐清湾的西侧,拟建造5~7万吨船台2座。

2.造船能力的测算

造船布局计有10个场址,其中近期建设的场址4个,约188万载重吨能力;中期建设场址5个,约225万载重吨能力;远期建设场址1(2)个,约130万载重吨能力(不含海洋工程);总计543万载重吨能力。

3.努力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的总装型船厂

(1)以总装厂为核心,统筹发展船用舾装件等配套厂,形成造船的企业集聚。

浙江船舶工业随着浙江造船总量的增加,加强统筹规划,依靠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集聚。要充分发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形成这种群聚效应方面所具有的特别能力。

(2)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战略选择,要处理好软硬件关系,更加重视管理技术的提高。

(3)努力提高设计技术与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

(4)以日本、韩国在国内投资的的船舶企业为标杆,结合浙江实际,积极选择适用高效技术

日本、韩国企业集团在我国建立造船企业,在技术选择战略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不采用特别先进的装备,如焊接机器人,而是选择高效适用技术装备,如焊接门架。我省船舶工业发展在以其为样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国情,重点研究采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或缩短建造周期的高效适用技术,使整个船厂技术得到均衡配置,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五)船舶配套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1、概述

船舶配套包括船用设备、船用材料与附件等类别,船用设备分为船舶发动机、船舶辅机和船舶电子仪器仪表三大类。

浙江省船舶配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自行设计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没有自己的品牌;三是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络,妨碍国产设备在出口船上使用;四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产品规格小,加工工艺与设备装备水平低。

2.船舶配套产品发展方向

(1)正确的产品定位

产品发展一是立足于浙江省船型发展与装船需要,结合长三角和全国船舶配套产品的布局确立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特色;二是重点发展价值较高的船用设备产品;三是集中力量发展浙江省有优势的产品,技术难度由低-中-高发展的产品,并从“多品种、小批量”向“少品种、大批量”转变。四是企业开发产品要水陆兼营,以获得规模效应。

(2)在开放中发展船舶配套业

国家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船舶低速柴油机的曲轴设计与制造,船舶中高速柴油机、辅机、无线通讯、导航设备及配件设计与制造的发展。积极吸引国际知名设备厂商进入浙江省,采取独资、合资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船用产品配套业。

(3)调整重组、整合资源,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专业公司

引导企业通过调整重组、整合资源,以主要专业厂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使一些专业相关、产品类同的中、小配套企业向几个大型主机、辅机、仪表等专业公司联合,集中财力、先进设备和人才,搞专业化生产,增强关键产品的研制能力,培植国际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力争取得规模效益。

根据浙江省现有配套企业专业分布情况,引导形成柴油机专业公司、船用辅机专业公司、船用电子仪器产品专业公司、锚链生产基地、螺旋桨生产基地、阀门专业公司等专业公司。在各大专业公司下建立二级零部件配套网络,形成企业集聚。

(4)采取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立足自主创新

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互利的基础上,寻求以许可证、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国外著名厂商保持和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和关键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和设备产品,投入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推出自己的品牌;通过与外方合资,或外资控股,或允许外商以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

(5)加大科研投入,有步骤地提高浙江省船用设备技术创新能力

发展浙江船用配套业要把船用设备制造技术、产品发展的自主创新放到突出的位置,形成自主制造技术与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真正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3、区域发展重点

(1)建立舟山船舶配套工业园区,集聚舟山船舶配套产品现有与发展有关总装厂、零部件厂、原材料工艺协作等企业;建立与引进修船专业技术维修站;吸纳为造船服务的造船专业化生产协作中心;

(2)以杭州、宁波地区现有技术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为基础,发展中速船用柴油机、船用发电机组、船用齿轮箱、船用数字综合通讯系统,火灾报警系统

(3)以台州地区发展液压舵机、锚机、绞缆机、空压机、水泵、阀门等,通过引导现有众多小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资源,盘活现有存量资产;

(4)以温州地区发展船用电器仪表、电缆、渔业机械、泵阀、电控设备等产品,进行错位竞争。

(六)船舶及船用产品交易业的规划

发展目标

(1)形成立足浙江省,拓展全国,面向世界的船舶交易市场及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将舟山、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城市的船舶交易信息统一并网,形成一个规模化经营、多功能服务、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全国一流的信用市场。

(2)发展目标:力争在2007年底将舟山建设成多元化经营、多功能服务、具有海洋特色的全国性船舶交易市场。市场规划用地406亩,总投资2.4亿元。年船舶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

4、发展重点

(1)引导以舟山船舶交易市场为主体,结合宁波、台州、温州的船舶交易市场或分设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由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船舶交易网络体系,实行跨省、跨国经营。

(2)以各种形式,加强船舶交易的信息传递,完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3)建设闲置船舶集散交易区,做到网络交易和现场交易有效地结合。同时实行改装、修理配套服务。

(4)提升市场的总体举措

(5)船舶交易中,船舶评估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浙江省尚没有船舶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省相关部门予以考虑。

(6)船舶交易市场仍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对船舶交易在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性扶持。

(七)船舶设计研发中心

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对船舶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二)确定船舶工业的产业地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三)建立健全的船舶工业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支撑体系。

(四)树立名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加强统筹规划、强化行业协调管理。

(六)加强生态环境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5.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五

一、工业园区与产业基地战略布局原则

(一)集约设置、点状布局原则

(二)产业集聚、资源共享、协作配套原则

(三)深度开发、循环利用原则

(四)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一次规划、动态发展原则

二、工业园区与产业基地体系规划

根据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贺兰县工业产业战略布局,在立足现有产业,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充分研究讨论,我们认为暖泉工业园区要借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产业西移的有力机遇,抢抓招商引资工作的制高点,依托区位、交通、土地、能源、资源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已形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煤化工、冶炼两大辅助产业格局基础上,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优先做优做特靛蓝工业核心,积极培育生物制药、煤化工及铁路物流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一)“一园两区、互补发展”战略,发挥产业集聚功能

实施“一园两区、互补发展”战略,以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积极扩充园区土地储备相结合,推动工业园区不断做大做强,把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型、示范性、循环型的陈烨集聚区,打造贺兰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将工业核心园区主要布局于城镇生态功能区、人口聚集区主要考虑是有利于发挥城镇的经济服务功能同时也有利于统筹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发挥城镇作为贺兰县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交通中心、高新产业中心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互动。

(二)打造暖泉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抓住工业区被商务部确定为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历史机遇,抓紧实施铁路专线及战略装车点等重要基础建设项目,努力提升园区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能力。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型材料产业,扩张优化煤化工产业,提升改造冶炼产业,努力把暖泉工业区打造为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具备特色的化工、新型材料和冶金工业基地,争创自治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三)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6.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六

目录

前言

一、回顾与展望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14.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4616.3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1782.4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97.7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5%、32.7%和64.8%,变化为2005年的1.4%、30.9%和67.7%。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4.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中央商务区(CBD)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空港、马驹桥、良乡等现代物流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期、新国际展览中心等一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京东方TFT—LCD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投产。一批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正式实施,北京现代汽车、北汽福田重卡、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奔驰汽车、北京吉普搬迁、首钢150万吨冷轧等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5.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地位不断加强,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王府井西单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得到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商务、金融、信息产业集群。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程度逐步增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电子城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开发区已经逐步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增长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等工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6.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十五”期间,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效推动了北京的产业发展。

(二)问题与挑战。

虽然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八个不相适应:产业总体规模仍偏小,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服务业辐射力不强,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相适应;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京津冀一体化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资源能源瓶颈约束突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优势龙头企业偏少,与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不相适应。

(三)机遇与趋势。

当前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国内外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为北京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产业转移尤其是服务业转移有利于集聚总部资源、承接现代服务业、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转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实施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从总体上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明确了发展方向,有利于向服务型产业转变,疏解城区功能,引导产业转移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从需求上拉动产业结构提升并加速产业融合;区域合作深化有利于协调利用周边省市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腹地;2008年奥运会召开带来多方位的产业需求,将引起全球关注北京,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的集聚,促进软硬件环境更加优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尤其是中央做强中关村的决策,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产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北京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产业发展呈现“双分离、双集聚”趋势。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制造业链条中的部分服务环节加速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不断细分化趋势。与此同时,相同或相近的产业在专业上集聚,并通过价值链的联系,在空间上集聚。

2.产业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产业日趋融合,包括三次产业内部的融合和三次产业间的融合。

二、三产业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的程度加深,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出现;高新技术改造三次产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3.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进一步加大。

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产业高级化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引导地区人口结构优化。

4.创新集聚区呈现高端化、服务化趋势。

随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低端制造将进一步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拥有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创新集聚区将更加专注于产业高端和服务业的发展。

5.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的交往与合作日趋紧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零配件、产成品的全球化流动不断加强。同时,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深入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扩大开放程度,推进区域合作,营造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是: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并重融合、功能提升”。瞄准产业高端,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实现两者并重、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大对南城的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推动南城整体开发和产业提升,实现南北协调发展。强化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定位与分工,以区域合作拓展产业发展腹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进退有序、引导就业”。积极引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坚决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通过产业的有序调整,引导就业和疏解城市功能。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和规模,基本形成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把北京建成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亚太地区科技创新中心。

1.经济总量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约9%。

2.产业结构预期目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预计到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9—10%左右,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72%左右。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8—9%左右,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7%左右。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100亿元左右。

3.空间集聚预期目标。

中心城区(包括核心区和拓展区)服务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开发区工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4.科技创新预期目标。

企业R&D投入:预计到2010年,企业R&D经费支出将达到企业主营收入的3%,企业R&D经费支出将占到北京R&D支出的50%左右。

发明专利数量:预计到2010年,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预计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

5.社会责任预期目标。

劳动就业指标

全市增加就业岗位110万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安全生产指标

生产安全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人以下。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以“十五”期末为基准)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20%。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发展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循环集约、进退有序”的原则,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与北京城市功能相吻合的产业格局,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潜力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轻型化,努力实现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双突破。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北京提高做好“四个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缓解资源约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迎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市综合辐射力的重要途径,是吸纳就业、构筑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时期,将稳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稳定提升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

(1)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发展壮大金融业。基本建成“开放、创新、完善、协调”,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现代金融体系。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政府金融服务意识,成立专业的金融发展促进机构,贯彻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着力引入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大力发展北京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重点开发面向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成长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奥运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中高收入阶层的投资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实施“金卡工程”,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把金融街建成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把CBD建成国际金融资源集聚区、把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区建成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区。

(2)以体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步伐,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产业结构多元化。

——落实相关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艺演出业、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营销业、广告业、动漫业、网络传媒业、网络游戏业等产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行业。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提升北京戏剧、交响乐、舞蹈等演出季、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青年音乐会、大学生电影节等标志性品牌文化创意活动的国际化水平。重点培育歌华有线、北青传媒、北京日报、北京发行集团等一批知名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设施。重点加强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国家科技馆、国家图书馆二期、首都图书馆二期、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影视城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

(3)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落脚点,优化发展房地产业。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增长基本稳定,初步建成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通过严格手续审批和提高相关税费等措施,控制低密度高档商品房建设。

——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手房市场的发育,规范租赁市场,鼓励梯级消费。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安置用房、住房合作社、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原则上二环路以内,不再新批成片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三环路以内,从严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加大南城及重点新城房地产开发力度,强化人口疏散功能。

(4)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调整发展商贸服务业。建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符合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发展要求的现代都市商业体系,基本达到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商业发展水平。

——改进提升传统商业区。重点提升王府井、西单和前门商业(街)区商业服务功能,发展集现代商贸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产业。

——适度建设大型综合性商业区。依托三环以外交通枢纽、边缘集团和新城发展,建成若干大型综合性商业区,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落户北京,培育一批能辐射全国的大型商贸集团,建设若干反映北京传统特色、民俗风情和现代文化品味的特色商业街。

——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积极推动连锁店、旗舰店等现代商贸业态的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培育电子购物等新型业态。

——加快发展社区商业。优化升级现有的社区商业,整合商业资源,加快社区新业态、业种店铺建设,扩大商业设施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2.加快发展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发展旅游会展业。把北京建设成国内外旅游首选之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塑造国际一流的旅游会展城市品牌。

——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品牌。树立北京历史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在巩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现代娱乐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科技工业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

——大力推进奥运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奥运会期间的体育、文化、商务等各项活动以及奥运会后的体育及相关设施,开发商务会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奥运系列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业整体质量。优化完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加强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标识、旅游卫生和环境设施,旅游危机管理和应急系统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打造国际会展品牌。利用北京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依托国家级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国际会展举办权,打造科技、汽车、文化、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加快大型旅游、会展设施建设。重点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大型主题公园,加速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建设,充分利用奥运会的体育会展设施,举办经常性国际重大专项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和商务会展。

——进一步规范与引导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旅游业促进机制,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2)以建成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物流业。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满足首都产业发展、生活消费需求并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全面构造以北京空港为主导、以马驹桥陆路口岸为重点,以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为配套的现代口岸体系。规划建设空港、马驹桥、平谷三个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形成空港、口岸、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良性互动。

——构建市域物流体系。集中建设沿六环路分布的空港、马驹桥、良乡、大兴、京北等五个大型物流基地,沿五环路分布的综合或专业物流区,沿四环路分布的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等三个层次构成的物流体系。

——加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重点加强集采购、储运、加工、配送及信息沟通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配送中心建设,推动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型物流。鼓励生产型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实现物流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

——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利用北京区位优势和空港口岸,抓住物流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吸引一批拥有全球经营网络和供应链的国际知名航运公司、船运公司、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聚集北京;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着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建设产业层次高、辐射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体系,把北京建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商务服务中心。

——改善商务发展环境。依托中央商务区(CBD),改造提升国际商务环境,发展高端商务服务。

——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吸引国内外著名机构和资源集聚北京,提高北京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务服务企业集团,提高商务辐射力。

——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化商务服务业。促进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等各类商务服务业态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支撑,以高技术服务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为取向,以国际产业转移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为契机,重点发展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发展以软件、信息服务、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服务业。

(1)以软件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之都”、亚太地区软件研发与服务中心之一。

——完善软件发展环境。实施针对软件产业的普惠政策,加大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加大软件外包出口。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步伐,推进本地资源与国际品牌资源的同化;加大对跨国公司以及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力度。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大国际合作,促进塔塔集团等世界知名软件龙头企业尽快落户北京。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大对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和数字内容等领域关键技术的关注和支持。

——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以中关村软件园为核心,积极推进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的建设,整合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资源,打造软件产业基地,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提供新空间。

(2)以实施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推广实施三项关键性技术。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力争在北京率先示范,推动电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以城市信息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带动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产业的发展。

——加速闪联标准实施。发展基于3C融合的信息增值服务。

——发展网络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网络出版、网络教育培训、网络文化、娱乐休闲等网络服务业。

——制定鼓励政策。营造有利于各大运营商在北京发展的环境,吸引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投资北京。

(3)研发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产业国际化,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鼓励测试、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2.发展以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生物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以新一代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契机,积极发展移动通信业。使北京市产业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鼓励关键技术标准研发与产业化。支持TD—SCDMA、SCDMA等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项目,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创新发展模式。营造移动通信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开发新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加大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

(2)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巩固北京市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坚持“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积极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计算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造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包括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的形成。

——加强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汇聚品牌企业、提升园区品质,建设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

(3)集成电路。以设计为龙头、以制造为依托,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资源集聚,完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检测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加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

(4)光电显示。围绕龙头企业促进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5)生物产业。推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动物疫苗等生物工程技术和新产品研究;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

(三)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建筑业。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群的培育,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拓展优化建筑业。

1.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和石化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1)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做大汽车产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汽车产销130万辆,确保国内第四位、争取第三位,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产业品牌,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基地之一。

——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加快研究北京汽车工业重组方案,形成股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的新型汽车工业投资主体。整合优化汽车产业资源,建立集研发、设计、产供销于一体的大型汽车产业集团。

——依托伙伴、夯实基础。与“戴克”和“现代”两大集团建立更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注重引进适合中国消费市场、节能、环保、小排量的经济车型,加速先进、关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重点推进北京奔驰汽车项目、吉普搬迁项目、北京现代第二工厂项目的建设。

——注重创新、培育品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借船出海、扩大出口。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提高产品品质、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戴克”和“现代”的国际销售网络,扩大出口。

——整车带动、完善配套。通过整合北京市整车企业资源,引进外部零部件企业资源,着重发展汽车电子、发动机等核心高端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逐步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2)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研发应用为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形成以中高端技术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打造输变电产业链。依托重点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打造电站锅炉、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等产业链,提升输变电成套设备的配套能力。

——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北重阿尔斯通、龙基电力生产600MW超临界锅炉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ABB亦庄新厂等项目建设。

——加强系统技术集成。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促进工程机械控制操作系统、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DCS)、600MW以上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安全相关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积极促进传统设备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先发展数控机床、印刷机械设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备、显示产业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专用设备。

(3)以培育知名品牌为导向,发展都市工业。按照“服务都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的原则,促进以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印刷包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积极拓展新产品,促进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发展功能性饮料、功能性保健食品等新型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创建“时尚之都”。通过构建服装设计研发平台、培育知名品牌、建设北京时装会展中心等措施,树立北京全国“时尚之都”的城市形象。

——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特种商务印刷、柔印塑料软包装等新型印刷包装产品,使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中高档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4)以加快建设产业基地为抓手,扩充石化新材料产业。基本建成以高端产品为主、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以燕山石化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

——延伸石化产业链条。从上游向下游,从低端到高端,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

——发展新型建材。以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为支撑。发展化学建材及新型墙体、保温、吸声材料等建材产品。

——加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燕化1000万吨炼油改造和第三轮乙烯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2.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及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

(1)以促进原创技术产业化为切入点,大力推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初步建立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以技术研发提升化学药产业。加强对原创、仿创药物的研发、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提升。

——以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中药现代化。逐步建立中药技术标准研究、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评价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

——以前沿技术研究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等技术的研究,加快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产业化。

——以数字医疗影像装备为突破口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开发数字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2)以推广示范、培育市场为手段,积极培育新能源和再生材料产业。

——支持新能源设备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以太阳能设备、氢能设备、地热能设备、新型贮能设备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抓住产业高端。

——促进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的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以政府采购为手段,通过重大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

——大力推动节能服务业发展。着力促进节能产业,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七类再生材料领域。围绕纸、建筑材料、塑料、金属、电池材料、玻璃和橡胶七个再生材料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再生材料产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拓展优化建筑业。

以工程总承包和高端环节为重点,拓展优化建筑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增强国际服务输出能力。

——发挥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发挥在京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以工艺为主导的专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

——抓住高端环节,创建知名品牌。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促进建筑业企业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抓住建筑业高端环节,积极发展工程监理、工程咨询、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计量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业,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拓宽服务领域,组织跨国服务输出,打造建筑业知名品牌。

——促进资源整合,打造建筑业产业链。利用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整合资源,打造一条龙产业链,促进企业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提升设计能力与资质水平,提升企业经营层次。

——加强政策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加强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降低房地产建筑能耗、物耗,鼓励和支持使用环保型、节约型新材料。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以功能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重点,优化农业的综合生产功能、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和巩固生态功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实施区域农业一体化战略,发挥首都农业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打造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链。

进一步优化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势,保持生态和品质安全,按照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向多功能和多链条方向延伸。着力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和绿色附加值,逐步形成多元化、协调、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安全的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适合首都资源特点与比较优势的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大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迅速扩大的强劲势头,适应农民从延伸产业链条、改善接待服务、扩大农村市场中增收致富的要求,大力拓展农业为城市社会生活服务的功能。

继续巩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土壤、道路、环保等建设,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净能力,发展生态农业。

(五)坚决退出劣势产业。

最大限度发挥政策“高地效应”,旗帜鲜明地退出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产业,下大力气退出现有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行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严格控制劣势产业增量;制定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援助政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

置换劣势产业存量,用于优势产业发展。探索制定鼓励退出产业实行有序收缩和资本存量向高增长产业部门有效转移的政策措施,活化宝贵的土地、资金等资源。

下大力气退出劣势产业存量。利用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逐步关闭或升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各类初级商品集散与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制定促进措施,推动部分高耗能行业有序退出;积极推进首钢结构调整和东南部化工区的搬迁工作。

严格控制低端产业增量。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做到令行禁止;制定限制发展的产业和技术目录,完善相关能耗、污染标准;实行严格的产业进入制度,城市核心区(二环以内)禁止新开办摊位式小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提高一般加工产业的进入门槛。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部分产业升级。对于电力、热力、公交等城市功能必需的产业,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其资源消耗及对首都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推广节能降耗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提高竞争性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一五”时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思路是: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内联外引、南北均衡、东进西优”为原则,根据“优化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倾全市之力,集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体现首都势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同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专业集聚区。

(一)全力打造六大高端功能区。

1.中关村科技园区。

充分利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加快中关村核心区及各专业园建设,以世界研发基地、国家科技策源地和区域创新中心为导向,重点发展研发孵化、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教育培训等产业,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2.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依托中央商务区(CBD)和燕莎国际商圈,实现功能与空间拓展,大力发展商务、金融、文化传媒、会展等产业,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为重点,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建设首都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为依托,建设影视制作、文化传媒聚集的文化创意中心,培育发展新媒体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国际化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3.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

依托奥林匹克公园、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科技馆等设施,通过承接国际重要会议、展览和科技活动,承接大型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重点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会展产业,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会展中心、奥运标志旅游地。

4.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

以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为契机,加强金融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北京市鼓励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依托金融街,大力发展北京金融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证券、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落户金融街,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积极探索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完善金融产业链条,打造“资讯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易活跃”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区,使金融街成为国家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信息汇聚中心。

5.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为纽带,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充分发挥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星网工业园、光电显示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东部新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出口为导向,定位国际高端市场,重点建设外向型出口加工区;重点发展通讯、显示、微电子、汽车、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促进金融、信息、商务服务、物流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三者融合发展,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培育新的增长极;呼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推进京津塘产业带加速形成,增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建设成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国际一流产业基地。

6.临空经济功能区。

以首都国际机场扩建为契机,依托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开发区、林河工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和空港物流基地等,重点发展物流业、会展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和相配套的商贸、餐饮、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临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国门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航空保险机构和国际会展机构入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国际知名的临空经济功能区。

(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集聚区。

1.王府井西单商贸集聚区。

依托王府井、西单各具特色的商贸环境,发挥王府井大街著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和高端商务服务,努力将王府井大街建成全球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之一,扩大国际影响;提高西单服务业的增值能力,提升业态结构和层次,发展综合商贸服务和专业特色商务,发展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形成现代商贸和传统商贸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的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

2.宣南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

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旧城保护性开发为契机,以琉璃厂、大栅栏、天桥地区等传统特色街区为依托,发展具有北京风情的民俗旅游和民俗文化,促进书画、古玩和传统手工艺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形成文化休闲娱乐集聚区。

3.龙潭湖体育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依托龙潭湖地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信息发布、体育交流训练、体育经纪、体育人才培训等市场的发展,形成体育商务交流中心和体育休闲娱乐中心。

4.皇城旅游休闲集聚区。

依托故宫、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环故宫及周边地区传统文化旅游休闲板块,积极开展皇城历史文化旅游;借助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和什刹海古迹风貌旅游区,以及国子监、孔庙、雍和宫、钟鼓楼等历史文物古迹,开发“胡同游”、“民族风情游”、“修学游”、“宗教旅游”等特色旅游,形成充分展现东方文化和古都魅力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

5.电子城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

以电子城科技园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老工业基地改造,加速西区建设,做好新增空间规划开发,以实现信息通信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与采购机构的大规模集聚和高效运营为核心,重点发展以信息通信为主的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打造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际电子总部基地。

6.丰台总部经济集聚区。

以丰台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套服务环境,与中央商务区相呼应,大力引进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办事机构以及大公司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投资中心、结算中心等,打造以总部经济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商贸业、物流业为重要补充的国内一流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7.八大处文化休闲集聚区。

借助首钢冶炼部分搬迁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建设主题娱乐区、创意高新区和休闲度假区,着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业、商务会展服务业和创意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提升休闲娱乐和商务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延长线西端重要的休闲娱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集聚区。

8.运河综合服务集聚区。

利用通州新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运河为轴心,依托运河沿岸文化产业集群中心、科技创新转化聚集地、商务商贸文化中心、新型产业示范园、新北京东站、大型主题公园等的建设,重点发展商贸、房地产、物流、旅游、会展、文化等产业,建设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9.沙河科技教育集聚区。

以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和沙河高教园区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产业,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10.大兴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兴工业开发区、新媒体产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物流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重要的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11.房山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发挥房山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物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物流等产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三)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带。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型工业、旅游休闲产业。该区域在注重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依托京承高速二期工程、京平高速和六环路西段的建设,重点打造三个产业发展带:生态农业发展带、生态型工业发展带和旅游休闲发展带。

1.生态农业发展带。

依托延庆盆地、平谷平原与丘陵地带、怀柔西北山区以及密云水库等地区,以构筑高标准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以北部山区特色林果产业、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具有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现代生态型农业发展带。

2.生态型工业发展带。

以区域内工业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发展食品加工、软饮料制造等与区内商业、物流关联性强的产业,积极培育服装加工、家具设计与加工、特色包装印刷制品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生态型工业发展带;着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和农民就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3.旅游休闲发展带。

以北京段长城旅游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蒙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气候优势和乡村文化优势,加强旅游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北部历史古迹观光旅游区、西南部自然文化旅游区、东北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形成现代休闲旅游发展带。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采用符合WTO规则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手段,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轻型化。

(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加大产业政策导向,实施“一松一紧”、“六个结合”。

对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政府要创造“宽松”的准入与发展环境;对不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实行“紧缩”的政策。

——强化产业准入制度,实行“升、降”结合。提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准入要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利用;降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取消阻碍多种所有制在服务业中共同发展的各种限制。

——明晰产业发展目录,实行“鼓励、限制”相结合。按照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鼓励、限制、退出的产业类别,明确制定北京限制、禁止、退出的产业目录。

——建立用能节水评估体系,实行“存量、增量”相结合。对产业增量提高进入门槛,对存量通过标准和技术改造进行优化提升。开展合理用能评估、节约用水评估,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资源。

——建立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实行“进、退”结合。通过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引导鼓励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

——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政策,实行“升级、淘汰”相结合。促进污染严重的产业调整搬迁,优化疏解城市功能。

——贯彻循环经济纲要,实行“点、面”结合。以开发区、产业基地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探索实现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途径。

2.加强产业政策聚焦,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1)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为契机,落实国家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定,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研发势能,增加发展后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吸引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关村实施;集聚一批改革政策在中关村先试先行;争取一批地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促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在中关村建设;推荐一批专业园作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

——设立专项资金,争取国家自主创新资金相配套,打造产业技术平台,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2)进一步增加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比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支持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新型合作,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的聚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通过支持通用技术和涉及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开发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支持行业创新联盟、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3)加强政策聚焦,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研究制定《北京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尽快出台北京市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

——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北京市促进物流产业的实施意见。

(4)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北京市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全面介入北京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落实国务院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中小企业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建设,打造优质创业发展环境。

(5)探索建立新兴业态的统计体系,跟踪新兴业态发展。

——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一产业业态划分口径,科学设置重点功能区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分析、指导和推进等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1.强化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

——突出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促进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聚;依据园区发展程度,适时扩大园区规模。

——优先保证入园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聚;探索工业园区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降低开发成本。

——建立统筹全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协作信息的共享平台,合理疏导匹配与之适应的产业布局,以期形成有序的传导转移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城、近、远郊的产业梯度转移调控机制,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同发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引导产业空间聚集。

2.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在开发区发展。

——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确定限建区域,对不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不予土地供应。

——对于增量,严格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原则上新上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城区搬迁企业富余职工的都市型工业项目,可不受此限制)。

——对于存量,逐步探索开发区外工业项目进行社会效益审核(市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合),加强能耗、水耗、环保指标考评,不能达标者或限期整改,或予以一定的资金引导向开发区转移。

——进一步清理五环以内或开发区外的工业项目,引导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发展。

3.探索服务业空间集聚新模式。

——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

——在新城建设规划中探索以开发区为模式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以地产商入驻促进服务业集聚。

——发挥三级政府合力,吸引一批中央项目向功能区倾斜,安排一批市政府重大项目向功能区集中,支持一批区级项目向功能区发展。

(三)探索新型财政支持模式,引导城市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

1.建立促进城市功能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财税体制。

——依据区县功能定位要求,探索市区两级财政适度灵活的新型财税机制。

——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整合产业发展基金,适度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中,支持研发投入,政府采购原创产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助企业采购第三方服务。

——研究并制定鼓励区域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相关政策(财税、投资、土地、绩效考评)。

——研究并制定生态涵养地带发展生态经济的专项政策(人口外迁、转移支付等)。

——根据产业融合的具体要求,加强部门间、政策间的衔接配合,提高综合效力。

2.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实行“三个倾斜”。

——向提升和优化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倾斜,适应园区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向充实和完善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园区功能完善。

——向培育和实现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3.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手段培育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逐步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专项政策。

——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手段,培育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利用产品的消费市场。

(四)实现企业改革和深度开放的新突破,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1.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退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

——推动国有资本的“两个集中”,即向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社会公益性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公用服务行业,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高公用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2.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到国内国际市场去运作资产、配置资源。

——培育企业集团。通过外引内联,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和投资的多元化,打造一批产权明晰、品牌优势明显、产业链条较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3.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和著名跨国公司。

——以形成产业链为主,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提高对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吸收、创新能力,弥补战略空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五)实施品牌、人才与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1.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积累适应首都功能的国际化品牌势能。

——依托中关村、CBD、奥运村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资源,打造北京国际化城市品牌。

——积极培育、筹划、争取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重大品牌展会、重大时尚盛会、重大音乐戏剧影视演艺活动,形成系列品牌支撑,凸显国际化大都市魅力。

——拓展总部经济,实现品牌集聚。以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机构(特别是投资运营总部)为手段,实现品牌要素集聚,促使北京成为国际品牌运营中心。

——加强城市品牌经营能力建设,提高品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国家行业协会集中的优势,引领专业化会展发展,营造与培育、发展、引进国际化品牌能力相适应的支撑环境。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产业引导就业机制。

——建立以产业引导、促进就业和人口疏解的新型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以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进一步拓宽北京市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出台吸引紧缺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专项政策。

——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北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推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

——围绕北京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潜力产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力量分析、研究知识产权陷阱和技术壁垒,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以资金、人员、政策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原创发明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以北京作为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与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

7.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篇七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是围绕满足城市人群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为产业起点的服务型产业园区, 是在当前社会需求多元化、产业经济服务化发展情境下, 基于社会需求的增长、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以及体育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而日益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园区的类型。

1.1 社会需求的积累和增长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和体育运动、健身娱乐的需求不断增长, 健身风潮逐步风靡大中小城市, 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 为城市型体育园区的建设发展奠定了社会氛围和市场消费基础。

1.2 体育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

后奥运时代, 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体育发展重心逐步从体育竞技为主向全民健身过渡, 全民健身、提升全民体育素质成为我国和广西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追求。这一重大转变, 必然对原有国有包办式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建设和使用模式提出新的变革要求, 成为利好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背景环境。

1.3 产业经济升级转型的契机

体育产业是为满足大众对体育的需要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是古老而年轻的产业, 也是21世纪新的朝阳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在国民经济提质转型的大背景下, 体育产业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所占地位和份额日益显著, 如英、美等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内十大产业。因此, 建设体育产业园区,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成为各个地方政府加快转型、扩大内需、培育新的增长点等的重要举措。

在上述背景下,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 如北京龙潭湖体育园、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等。在广西, 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 南宁市启动建设广西体育产业城。其中, 广西智力运动园作为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以围棋等智力运动为主、集“体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城市体育产业园区, 以其完善智力运动产业功能为魂, 以“生态+现代+智慧”的特色空间建筑为体, 将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体育产业园区化发展的先锋。

2 城市型体育园区的规划特性

不同于传统的以物质资料生产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园区, 也不同于以生产体育用品用具、装备器材为主的体育产品生产基地,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基于满足城市人群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的服务型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决定了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具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 也决定其规划建设必须将产业功能和规划布局进行耦合和匹配。

2.1 具有鲜明的产业独特性:基于城市的体育消费需求而生, 以提供竞赛表演、健身服务为本体产业, 不断向相关产业和外围产业拓展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内集聚的体育产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主要基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 多以集聚主题型、服务性的产业业态为主,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圈。它一般包括体育竞技、体育表演、体育健身、体育商业、体育旅游和体育广告、体育博彩等, 较少包括大规模的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的生产。城市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取向、消费能力、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等决定了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成长的方向和规模。

2.2 具有多元复合的功能性:围绕体育运动、康体健身, 配套完善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休闲旅游、餐饮住宿等功能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功能区块, 具有多元复合的功能和混合利用的土地, 可以满足城市人群多样化乃至一站式的消费需求, 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它以体育场馆设施或体育活动集聚区域为核心, 通过引入商业购物、休闲旅游、文化娱乐、餐饮住宿、节庆会展、房地产等功能, 使园区地域逐步向体育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功能多元化、设施复合化、经营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功能空间综合体。

2.3 具有时空上的波动性:针对赛事与非赛时的不同特点, 合理安排设施建设和组织交通流线

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举办时, 具有人群高度聚集、短时快速集散的鲜明特点, 造成对整个园区的场馆、设施、交通等产生极大的负荷。因此, 在进行城市型体育园区的规划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规划时注意保留弹性、灵活性, 合理预测、定位, 合理控制产业和设施规模, 科学布设临时性设施, 留有发展余地和可调整空间, 在保证赛时园区高强度运转要求的同时, 统筹考虑好非赛时设施场地闲置的经济性和充分利用问题。

3 城市型体育园区的规划建设——以广西智力运动园为例

城市型体育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涉及体育、城市规划、产业经济等多个领域交叉, 涵盖业态策划、功能组织、空间布局、场馆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后期运营管理等多种任务。笔者主要从园区产业功能策划和规划布局相互耦合的角度, 以广西智力运动园为例, 对城市型体育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提出设想和思考。

3.1 园区的产业策划

从体育产业本身发展规律出发, 构建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的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是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 包括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延伸产业、体育配套产业和体育产业消费者等。其中, 体育本体产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 包括体育竞技业与大众健身业;体育相关产业包括体育组织管理业、体育中介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 体育延伸产业包括体育商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博彩业和体育建筑业等;体育配套产业包括交通、餐饮、住宿业等。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的产业应依托上述产业, 不断拓展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广西智力运动园以智力运动竞赛表演业这一本体产业为核心, 带动体育组织、中介服务、体育产品创意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 辐射教育培训、会展博物、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外延产业发展。 (见图1)

3.2 园区的功能板块

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投影形成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的功能板块。一般而言,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的主要产业功能板块至少包括体育场馆板块、体育相关产业板块和体育配套设施板块。其中, 体育场馆板块包括体育竞技场馆和健身场馆, 相关产业板块包括体育用品设计、生产、制造和体育服务业板块, 体育配套设施板块包括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商业设施和公共空间。广西智力运动园功能板块包括创园、乐园、公园、校园和智园五个功能板块。其中, 创园定位为智力运动产业孵化和培育基地, 乐园定位为智力运动赛事组织和消费中心, 公园定位为智力运动休闲和娱乐公共空间, 校园定位为智力开发和运动教育培训基地, 智园定位为智力开发和运动主题宜居社区。具体板块功能见表1。

3.3 园区的规划布局

产业模式和功能板块之间的关系决定园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模式。从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独立、综合性的城市功能区的角度, 园区的空间组织应当围绕公共中心进行。从增强各功能板块之间联系、提高运行集聚效率的角度, 园区内部各功能组成部分和用地应当各有分工, 同时要适度混合, 提升活力, 增加弹性。从体育竞赛表演在时空上呈现的强烈波动特征角度, 要求园区的空间组织中要特别注重竞赛表演场馆的布局, 突出其核心地位, 并将其置于园区的门户区位, 优化场馆周边交通组织, 以利于人流的快速集散。广西智力运动园采用棋盘式布局模式, 以贯穿园区东西和南北的十字形公园将园区划分为四个功能板块, 形成相对均衡和对称的布局, 利于各功能板块的联系和人流活动的衔接, 并将最主要的竞赛表演场馆弈园和园区标志性建筑智运环布局于园区北侧中部相对独立区域, 场馆北侧和西侧临近城市道路, 交通便利, 东侧周边辅以公共开敞空间, 形成园区空间组织的龙头和核心。 (见图2~图3)

4 结语

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服务性产业园区, 它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形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以广西智力运动园为例, 从城市型体育产业园区的发展背景、产业特性、规划特性出发, 探讨了城市型体育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园区产业功能设置和园区规划布局两个关键问题, 并就如何将园区产业功能与空间布局相互匹配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归纳, 以期为类似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广西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广西智力运动园[r].2011.

[2]广西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南宁智力运动园产业研究[r].2011.

[3]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4]肖淑红.体育产业价值工程——商业模式的持续改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凤香, 张金娟.中国体育产业园区发展考察与成功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 (6) , 31-35.

上一篇:文心雕龙·养气原文及翻译下一篇:我是真的猛士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