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共9篇)
1.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一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0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28、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29、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简述金融寡头在经济和政治上统治的实现方式。
30、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品友互动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自学考试。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如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3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丰义的基本形式。
33、怎样理解货币的本领?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A.生存资料
B.生产资料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
D.教育培训费用
2、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5、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A.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
B.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C.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率
D.略低于平均利润率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商品资本
B.社会总生产资本
C.社会总货币资本
D.社会总流通资本
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绝对减少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1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B.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
C.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
D.创造高科技成果
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1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一般是()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
B.生产资本的增大
C.流通资本的增大
D.单个资本的增大
13、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A.财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南市
D.行政手段
14、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5、资本主义的利息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C.银行利润的来源
D.借贷资本的报酬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
A.经济发达
B.科技先进
C.存在过剩资本
D.自然资源丰富
1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
1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20、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A.部门内部的竞争
B.部门之间的竞争
C.国内竞争
D.国际竞争
21、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2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
2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
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A.卡特尔
B.康采恩
C.托拉斯
D.混合联合公司
2.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二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理论倾向和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统一学说。它是色彩斑斓、内容庞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总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理论倾向和特征。即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缺陷,跟随社会发展步伐,考察并回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所产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并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相结合,重新诠释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寻找西方国家人们实现解放的道路。这种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②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传统”,其实是“批判性”学术传统。它始终不渝地反对教条主义,从现实出发,“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尤其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变化无法给予有力的解读,他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中,允许从黑格尔、弗洛伊德等人立场解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思想学说与某种西方哲学学说结合成西马思潮中盛行的一种理论思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往往把早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把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列宁对立起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独特性,使其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性。在早期的理论形态上有别于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上它接受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点,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成就补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结合。它攻击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结合,使其新康德主义化,同时批评恩格斯、列宁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结合在一起,同时用人本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政治理论加以修正,以便重新分析与估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动力、道路与目标作出新的构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阿尔都塞之前以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批判为主,关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构,将唤醒西欧发达国家工人阶级政治意识与文化自觉作为西欧发达国家批判的重点。③他们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意识的能动性,企图通过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主导权。阿尔都塞之后的理论批判主要以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批判为主。因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已不能照搬。尤其是苏联剧变和解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是否会很快灭亡,发达国家能否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即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才是追求目标?为什么要追求它,其优于资本主义的地方在哪里?同时,全球化带来一系列全球问题,其根源在于主导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治理全球危机需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对其加以批判。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长达8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但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或思潮:一是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二是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并研究了某些重大的理论或现实问题,所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变化也非常大。但总起来说,也有一些共同关心的热点和某些共同的研究主题,主要是:
第一,在20世纪20-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卢卡奇等人,主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学说的关系等问题。这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点始终放在哲学上,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一种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把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理解为总体性,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大都采取否定态度。同时,反对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的片面做法,认为社会现实的总体主要是由经济关系、国家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三大部分组成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识形态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根源的揭示,强调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学说的内在连续性。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则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批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哲学解释,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马尔库塞等人强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性,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并不等于说他们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其他部分。事实上,柯尔施等人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都有精深的研究。但不论研究什么问题,他们都要求用一种历史哲学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在20世纪30-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繁荣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文化工业、科技进步与工业文明、人的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所以,这个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而且焦点集中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批判理论,认为批判理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现存秩序进行批判,并从科学技术消极作用的角度来论述社会异化的主题,把科学技术理解为意识形态——新的控制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则把人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人的重新发现和回归;弗洛姆主要是从性格压抑机制角度提出异化问题,把意识形态研究与无意识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深化了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科莱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则把社会生产关系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当作他们思考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同样表现出对异化问题的关注。
第三,世纪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哈贝马斯等人,开始思考资本主义合法化、生态、人权、生活质量、人的自由和发展等问题。这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危机意识被稳定意识所取代,批判的锋芒越来越钝,基本上返回到改良主义甚至保守主义之中去。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借鉴
总体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股影响较为广泛的理论思潮。随着深入了解这一思潮,就会发现,它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某些批评、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批判的分析,都有不少合理之处。它通过对当代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为我们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关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特征和品质,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另一方面,又纷纷以“补充者”“革新者”自居,要求重新“发现”和“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现代化。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内容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论点近似荒谬,但是,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和观点确实为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内容。比如,他们提出要吸收和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成果,重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到忽视或者偏离的问题,以及试图引进现象学、生存主义、语言学、生态学、精神分析等20世纪的理论发展作为研究日常生活微观领域的思想工具等,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研究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尤其是他们敢于挑战“正统”的理论勇气,激活了我们沉寂多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我们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增强了学术反思能力,从而反观自身之不足与缺陷,明确未来学术研究的路向与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回归马克思”和“推进马克思”并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批判,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克服现代性弊端提供借鉴。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与世界现代化潮流必然存在一定的同质性。现代性建构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其自身的弊病。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克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端与困境,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大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危机有深刻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应对现代性弊病的产物。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都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新兴的理论克服启蒙所带来的现代性危机。因此,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批判,借鉴其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实践中的困境与难题,可以增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克服现代性弊端的能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镜子。
第三,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全球化的理论效力。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如何应对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政治议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自居,他们大多以苏联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参照,力图打破“意识形态性”的体系建构,重新解释、补充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指导当时东欧或西欧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在所谓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尝试中,始终跟随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回答了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他们的产生与发展,与全球化趋势下不断凸显的现实问题密切相联,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冷战格局形成,全球化趋势明确彰显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还是对新形势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都明显带有全球化时代的理论印迹。因此,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逐渐融入全球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项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理论工程,有助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全球化的理论效力。
不可否认,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其局限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虽然他们一再强调要做西方社会的代言人,但其相关理论与社会大众存在很大的距离,因而无法提出具体的行动纲领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实践。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当中的激进分子所形成的文化共同体逐渐传播的。他们不愿采取列宁主义的实践途径,宁愿倾向于走激进的政治自由主义道路。后来的实践表明,他们的激进的政治自由主义道路几乎是失败的。然而必须承认,相对于其所取得的成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是瑕不掩瑜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局限性也给我们以必要的警示和教训。我们应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它的覆辙,如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三
41.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4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43.简述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
44.利润为什么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
45.为什么说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
47.什么是级差地租及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 篇四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异化劳动
3、亚细亚生产方式
4、普列汉诺夫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题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问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简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3.简述“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
4、简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胜利与挫折 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历史事实题(每题15分)
1、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著作及其重要思想
2、列举列宁的重要著作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3、葛兰西《狱中札记》的主要思想
二、简答题(每题20分)
1、为什么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中是怎样论述两种生产理论的?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三、论述(45分)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
2、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转向黑格尔主义并超越黑格尔哲学的?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走向黑格尔哲学的?
4、如何评价《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7、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8、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如何深化和发展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是如何得以验证和发展的。
10、《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如何?
11、简述《资本论》中的生产力思想。
12、《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如何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的?
13、《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
15、分析《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16、分析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是基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哲史上有何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8、《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与体系的矛盾的?如何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性的?
19、恩格斯是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何特点?
21、阐述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22、普列汉诺夫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23、说明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4、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
25、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经典作家那里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26、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如何发展唯物史观的?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评价异化劳动理论?
2、述评《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3、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规定的“现代唯物主义”?
4、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辨证发的思想。
5、恩格斯的如何阐述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6、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5.马克思主义文论考试题[范文] 篇五
①文艺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是为工农兵的。②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③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生活。④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⑤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⑥文艺批评与思想斗争。
2.简述党的出版物的基础原则?
①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来说,写作事业不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而是党的事业。②党的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③自由的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④党的宣传机构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党的出版物必须接受党的监督。⑤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必须充分注意写作事业的特殊性。
3.如何理解“真实地再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①是恩对现实主义提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典型人物指具有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其所隶属的阶级阶层,某些本质方面的人物性格。②典型环境是指典型人物生活于基中,就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环境。③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要求二者都要典型,而求二者的统一。人物典型应从环境中得到解释,环境的典型性应为人物的塑造提供可能。
4.简述《致敏考茨基》的艺术典型塑造理论。
①塑典型必须从生活出发。②要用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塑造艺术典型。③艺术典型应是“有代表性的性格”。④要描写好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
5.什么是恶劣的个性化。
即当时十分流行的拙劣的细节描写法,那种对偶然性人物的即空洞、又非本质的特征不厌其烦地去描写。恩说“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自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一个本质的标记。
6.什么是“莎士比亚化”?
①“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②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莎士比亚化”,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
7.什么是“席勒式”?
①指的是席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②创作的出发点是观点,而不是现实。③把作品的人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④离开剧情的发展,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
8.、如何理解济金根命运中存在的“真正悲剧的因素”?
恩格斯认为济金要的命运中存在的真正悲剧的因素,济金根和胡登虽代表反动阶级的利益,但他们所领导的骑士暴动在反动诸侯、僧侣的及要求国家统一;宗教自由等方面于当时的农民,贫民运动客观上有一致性,但阶级地位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通过与农民贫民的结盟来实现这一要求,这就构成了济金根的悲剧。
9.简述不平衡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
①这种不平衡现象往往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非但不促进艺术的繁荣,反面阴滞和妨碍艺术的发展或造成艺术的堕落和畸变。②另一种情况是经济落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低下的国家的特定历史时期内却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10、文艺创作应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11.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文学领域有何表现?
①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即有规律性,也有复杂性。②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期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又总是相互影响、渗透。③某些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著作和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人民性和民主性。
12.标示美的规律的“两个尺度”的内涵何在?
6.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六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 马克思本人生前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下过定义, 恩格斯也只是强调马克思这一生有过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谓, 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现, 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就曾广泛使用, 但内容和观点受到严重歪曲, 马克思多次针对这种歪曲指出, “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 并于1886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作了说明:“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 看得远些, 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 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 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 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狭义论认为,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一般也称为原初马克思主义。中义论认为, 一般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即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 经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而广义论认为,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又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 推进到新的阶段, 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伊始, 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曾经历了一个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第一, 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与思考。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恽代英、张太雷、陈独秀等曾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为了反对“左”倾和右倾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盲目崇拜共产国际、苏联的经验, 毛泽东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于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 实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经过延安整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历史和经验都证明,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作用, 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1961年1月, 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再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 一个普遍一个具体, 两个东西的统一就叫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加“中国化”, 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在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其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此, 超越争执, 建构“共识”, 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显得十分紧迫。目前,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逐渐形成共识, 它既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又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或时代化。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出过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概念, 其出现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体现着一种递进和转折, 即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递进到把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中国式的共产主义理论的过程。一般认为, 最早出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朱德在1942年7月1日《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文章中说“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 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在中共领导高层中, 王稼祥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但他在1943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中解释“毛泽东思想”时用的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未用“中国化”概念。陈伯达在1943年7月21日发表的《评〈中国之命运〉》一文中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而刘少奇1945年5月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论述毛泽东思想时, 则是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相混用, 未加区分。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列宁指出,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带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全新的科学理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是具体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事实表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成功的, 成功的标志在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后,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 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一成果是指导当今中国攻克改革难关、实现社会转型和继续发展的重要理论, 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与执政特点, 给人以新的期待, 给人以新的希望, 给人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90, 56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9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37.
7.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七
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
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
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4. 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章练习题:
一、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惯穿于唯物辩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三、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答: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五一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四、简述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
答: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五、简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答:道德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存依;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六、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答: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牲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8.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八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P9 三(1)
1.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得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理论意义 P28 三(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指出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法的实质和核心 P28 三(2)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理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42 三(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时间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6.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P42 三(3)
7.根据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P43 三(4)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真理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绝对真理只能通过相对真理而存在,它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而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 对真理的颗粒.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 律,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运动的普遍规律,并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不能被驳倒的,因而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 义,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的一些个别原理和结论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随着条件的变化会被新的原理所代替.所 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8.运用理论和时间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着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P132 四(1)
(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61 三(3)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度民主、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 手段的经济建设必须牢牢站在这个立国基石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10.为什么说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P85 三(1)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两者不可兼得。即商品生产者要求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2.其对立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11.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P85 三(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两者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P85 三(3)
13.简述货币与资本之间的主要区别P138 三(2)
货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一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资本则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首先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流通的形式、性质和内容上,都是不同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起点是商品,媒介是货币,终点则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点则是货币,媒介是商品,终点则是增值了的货币。资本的流通,就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P101 三(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产生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主义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1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P117 三(1)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第三,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9.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 篇九
一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 但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否真的过时了?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它依然是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学者先后提出“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宣扬中国威胁论, 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非常不利的国际话语理论, 其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际和平和安全话语环境, 我们在思想文化上的失语导致我们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可喜的是, 中国已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理论的发展,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界的一件幸事。由葛东升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 并未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停留在一般的纯粹学术理论研究层面, 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当代国际环境下的理论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而且在面临西方和平民主思想的冲击下, 在新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局势下, 我们应当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以回应西方民主和平论的挑战和威胁。该书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 作者论述了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作者指出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下的经济全球化, 由此导致世界和平与战争两种力量此消彼长。而中国要避免全球霸权主义施加的, 包括军事压力在内的综合压力, 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是中国平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保证。
其次, 作者论证了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作者强调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是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下的规制霸权主义。要反对战争, 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作者还批判了西方的“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两种论调。作者指出, “民主和平论”实际上是在宣扬用西方的自由民主来实现世界和平, 而“文明冲突论”则是指出当代战争的政治根源是源于文明的冲突。
第三,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作者认为暴力性是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 而要对付暴力则只能采取以暴力对抗暴力的方式。
第四,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作者指出集团性是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
第五,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性质。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
第六, 剖析了当代战争的社会历史功能。作者认为战争在当代仍然具有它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 主要体现在:当代战争仍具有达成政治目的的最高斗争形式的政治功能;维护和巩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是当代战争经济功能的体现;当代战争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维护国家军事安全;当代战争的革命功能主要体现为制止和消除战争;当代战争仍具有教育与激励民众的教育功能。而作者还指出, 为遏制战争, 维护和平, 则必须准备战争。
第七,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形态。作者认为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 继续证明着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所揭示的战争形态演变规律的科学性。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本质特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的认知系统发挥主宰作用。而当代战争形态的矛盾运动呈现出机械化与信息化、战争迷雾与战场透明、平台中心与网络中心、接触作战与非接触作战、歼灭有生力量与瘫痪作战体系等特点。那么面对这种新战争形态, 中国军队必须做好应付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第八, 阐释了当代战争的制胜因素。作者认为人仍然是当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而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是当代战争的真正制胜之道。而武器装备只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在综合较量中实现以劣胜优。
最后, 指出了当代战争的控制。当代控制战争是必然的, 因为国家竞争的重点转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大大强化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国际氛围;当代经济全球化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战争, 但却产生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强烈需求;战争自身发展也催生着控制战争的需求, 战争自己否定着自己;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促使人类社会提高控制战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代传媒网络扩大了民众知情和参与渠道, 使民众能够在控制战争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控制战争的辩证法则则在制衡和威慑、预防和管控、干预和自制、军事和政治、小战和休战等一系列矛盾运动中体现出来。而中国也在控制战争多方面积累了基本经验, 如积极构筑人民战争加核反击能力和空间技术的战略威慑力量;立足最坏情况搞好反侵略、反干涉的战略预置;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营造有利于摄止战争的战略态势;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反对轻易诉诸武力;敢于以战止战, 但要善于控制战局。
二
不难看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针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不但进行了有力回应, 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本原理基础上,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结合当今世界新的时代条件, 进行了理论创新, 这不能不说是作者非常难能可贵之处。
首先, 作者摆脱了通常学者进行纯粹理论探讨的窠臼,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础上, 结合当今国际局势, 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一般而论, 学者往往从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学术角度进行探讨, 很少有文章和专著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严重冲击, 针对我们在国际上有关战争观领域的失语状态, 鉴于我们国内在大搞社会主义建设, 很少有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事实, 不是着眼于纯粹学术的探讨, 而是着眼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提出的现实课题, 比较系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 从而及时弥补了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不足, 对西方“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回击, 而且也填补了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学术探讨的不足。
其次, 作者没有急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体系, 而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学者通常往往急于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而作者则认为这往往欲速则不达。而为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首先就必须对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创新。所以, 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这是作者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最后, 作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中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作者指出, 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是暴力性, 基本特性是集团性。马克思主义战争性质正义与否依然有效, 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而当代战争的控制是必然的, 不但国际上存在控制战争的必然要素, 而且中国也积累了丰富的控制战争的经验, 这些都是作者富有创新的理论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诚然,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做出了系统的理论创建的贡献, 但是作者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宏观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指导下, 在理论创建上又前进了一步, 提出了一些更加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其视角独到, 观点新颖。
当然, 该书也有某些值得商榷之处。诸如作者这种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首先进行学术的理论研究, 就直接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做法是否可取似乎还有商量空间, 是否作者带有急于功利的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想法。因为一般来讲, 只有对某个理论思想进行彻底理解和研究透彻之后, 才能运用该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而作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就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这种研究路径是否值得提倡。
三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未过时, 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已无用武之地, 退出历史舞台。诚如该书作者所言, 由于我们高扬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的缘故,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研究的严重滞后, 给西方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那么, 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时代挑战, 我们应怎样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研究, 笔者提出下述想法:
第一, 应以梳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为前提。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 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还没深入理解和深入研究, 就进行理论的创新, 那么怎能保证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正确性, 又怎能确保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作出了正确的理论回答。所以, 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认真理解和研究, 只有这样, 方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第二, 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研究。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我们还应将其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 诸如与西方学者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战争论、种族主义战争论、地缘政治战争论、新马尔萨斯主义战争论、技术一工业决定战争论、实证主义战争论、多元战争论等进行比较,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因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站在吸收人类以往战争观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所以我们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