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2024-10-01

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共8篇)

1.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一

学习《有效教学的策略》心得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因材施教,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达到了最大意义的“有效”。

教师应该知道,知识不是东西,学生也不是容器,教学不是把东西灌进容器中,而是师生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创设不同的情境,满足学习者不同的认知、审美需要,这就是因材施教。举个例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后半句,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构思出这样一个画面,但对于前半句,那些没有登高远望体验的学生就不太容易理解了。这时,教师就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有登高远望体验的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构思画面,给没有此种体验的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领会这幅画的美妙之处。因材施教也就意味着教师承认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端正心态,对每位学生都保持一份欣赏的态度,对每位学生作出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学生从教师的积极评价中获得自尊的满足,从而向更好的一面发展。而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助于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当师生互动达到最佳状态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最大程度地实现了。

2.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二

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 不仅是指学生激情投入, 而且还指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行为上表现为做好学习的准备, 对呈现的知识信息能够做出自我选择, 喜欢带着问题科学地进行学习, 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已有的认知图式进行重新调整。

如苏教版三年级 (下册) 第五课《雪儿》, 文中写“我”的腿跌伤后, 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翅膀受了伤的白鸽的事, 表露了“我”对受伤白鸽的怜悯之情和盼望白鸽回归自然的诚挚之心。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同时, 还要求学生提出一些理解上的问题, 作好交流的准备。下面是某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1) “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 敷了药,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 “我”便给他取名为“雪儿”。为什么不取名“小白鸽”, 而要取名“雪儿”呢? (2) 从此, “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看蓝天, 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这里, 为什么不用句号, 而要用省略号? (3) ……所以人们称他们是“蓝天信使”。这里的引号是什么意思?信鸽为什么能飞越千山万水? (4) “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 喃喃地说道:“雪儿, 你去吧, 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这里, 如何朗读才能表现“喃喃地说道”的语气?

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说明了他们已经沉浸于学习活动之中, 表现出了思维的倾向性, 从而为进入对话式教学创造了条件。

二、倡导学生乐于探究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探究主要是指带着问题去学习, 带着兴趣去讨论, 带着倾听去沟通, 这种探究是一种思维与表达相结合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学中, 笔者常常从教学重点上去突破, 从教学难点上去切入, 从探究过程上去引导, 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参与, 相互沟通, 共享成果。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 文中通过年轻画师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 赞扬了他为国争光、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当时, 徐悲鸿得到了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悉心指导, 然而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个外国学生竟然冲着徐悲鸿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接着, 文章写道:“徐悲鸿被激怒了, 但是他知道, 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究“真正的中国人”的内在含义, 学生在探究中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下面是课堂教学中的片断:

师:他们 (指嫉妒中国人的一些外国学生) 原来对中国人持怎样的态度?

生1:他们嫉妒中国留学生。

生2:一个外国学生竟然冲着徐悲鸿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师:徐悲鸿心里明白,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哪些事实证明了徐悲鸿是“真正的中国人”?

生3:每逢节假日, 徐悲鸿就去巴黎的博物馆临摹大师的作品。他画呀, 画呀, 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生4:他住的是租来的小阁楼, 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充饥, 而把省下的钱用来购买绘画用品。

生5:经过三年的努力,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师: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了徐悲鸿是一位“真正的中国人”。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探究, 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生6: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富有远大的理想, 并且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

生7: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不怕嘲笑, 不怕讥讽, 昂首挺胸走自己的路的人。

生8: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不怕吃苦、勤奋学习的人。

……

这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文本, 伸向社会生活。随着时空的转换, 学生对“真正的中国人”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 由现象到本质, 从而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培养了健康的人格。

三、倡导学生勤于动手

倡导学生勤于动手, 不是要学生去机械地抄, 也不是要他们去连篇累牍地写, 而是要结合阅读, 联系生活, 拓展思维的空间, 书写对阅读的感悟, 编织人生的梦想。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乐于动手, 勤于动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 (下册) 的《爱如茉莉》时, 通过解读, 学生对爱的内涵由朦胧到清晰, 渐渐地产生了理性的思考。于是, 笔者因势利导, 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爱是……”的句式, 用实例进行补充, 写一段言之有物的话。同学们颇有感触, 这里略举二三:

生:爱是老师的鼓励。在一次“跨越式跳高”的过程中, 我由于心理因素, 在某个高度上始终跳不过去。老师扬一扬手说:“刚才就是摆动腿时没有很好地摆起来。努力一下, 摆动腿时把腿提高一点, 动作就完成了!敢不敢再来一次?”当横竿又一次落地后, 老师又说:“来, 别害怕, 老师让另一位同学与你一起练。别放弃, 再试几次!”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终于找到了规范动作的感觉。

生:爱是同学的帮助。一次, 我感冒了, 睡在家里, 心里很烦躁。放晚学的时候, 朋友们来了, 又是问候, 又是给我讲当天的功课。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三天很快过去了, 我的功课不仅没有落下来, 而且还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

生:爱是一种理解。记得一次排队上公交车, 我不小心踩着了前边阿姨的裤脚, 我正想致歉的时候, 那位阿姨转过头来对我嫣然一笑, 并且还拉着我的手说:“来, 再上一步!”

在笔者的启发下, 同学们写出了许多感人的片断, 可见他们都在生活实际中找到了爱的真谛。在这一基础上, 又引导他们从众多的生活实例中, 提炼出爱的涵义, 写出自己的名言。如: (1) 爱是一种给予, 也是一种付出; (2) 爱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一种心底的碰撞; (3) 爱是一种充实, 也是一种满足; (4) 爱是一种理解, 是一种包容, 等等。

这样, 学生通过对《爱如茉莉》的学习, 思维的触角由文本拓展到生活的整个空间, 由对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爱的理性思考。由此, 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三

1.观念陈旧。应试教育体制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仍旧起作用,和考试无关的学科,可有可无。家长偏废的认为:学好语、数、英,其他技能课可应付了之。加之农村学生对系统性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欠缺,导致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大打折扣。

2.师资匮乏。大多数的农村小学专业的美术老师较少,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转正的,他们极少经过正规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额外安排上其他课。而且个别学校存在对美术教育敷衍、应付等现象,使本来就稀缺的师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师资的进一步浪费。

3.方式落后。美术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使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照搬照抄。即使现在课改倡导转变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

4.评价单一。以前传统的美术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因此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忽略了学生自身感情感知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的自我观点给否认了。影响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克服美术学习障碍,很大程度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现有的素质,不断的创新美术教法,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才能确保农村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才能激发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美术技能技巧和审美情趣。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就会改变评价体系,改变了评价体系,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不要用太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要多给予肯定,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改善条件,巧用资源

农村小学生活条件差,教育教学条件更加简陋,制约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农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因此应该善条件,对农村小学加强扶持。同时,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学校设施,增添教具等,而且可以研究结合本地农村实际情况,把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学生在玩耍中提高美术学习水平。因为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对新生事物比较陌生,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多,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出门即鸟语花香,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三、钻研教学,改变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还是停滞在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之下,教师的主动性差,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沉闷。这就要求农村美术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校教学设施等条件尽量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之余钻研教材,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还要能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法,改变教师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角色,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多元评价,激发兴趣

评价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关系到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农村美术教学中应改变以前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多元的东西,要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采取老师与同学座谈的方式进行评价等,同时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教学理念,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长处和优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

4.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四

特殊的假期学习有感:病魔无情人有情,教室空空课未停。家国民族驻心中,只争朝夕砥砺行。在这非常特殊的疫情时刻,上级主管部门分层给我们一线教师进行了及时的充电。随着英语教师培训的结束,十多万的参与者,实乃我人生之幸事。下面简单的谈一下我学习中的感悟。

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提问就是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一、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所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1.提问要适时。提问该作铺垫时就铺垫,该作归纳时归纳,要把握最佳时机提问,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提出相应的问题。

2.提问要明确、清晰。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针对的学生是高中生,问题要引起他们的兴趣。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

3.提问不宜太多。一堂课如果有太多的问题,让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厌倦、懈怠、生成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4.提问涉及面要广。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面向优等生,很少叫中等生,后进的学生更加受到冷落。这样做教师比较省力,提问也一帆风顺,但是这与因材施教相违背。

5.要学会倾听。喜欢打断学生回答的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很好倾听。教师往往并不愿意追究: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回答?是否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回答出发,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6.要学会有效评价。有效提问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相连的。有效提问离不开有效评价,少使用或不用good或者very good等等这种最常见的、毫无意义的评价,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用具体的英语词汇,真正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对课堂提问现状的反思

1.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粗放提问实效不高,要细化提问的具体问题。

5.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定答案不太符合甚至相左时,教师应学会有效倾听,千万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叫另外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三、培养学生自身提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呢?

1.养成提问的习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英语思维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促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习惯的开始。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对教材灵活应用,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激发问题兴趣,从而养成提问的习惯;增强质疑意识,促习惯提问。良好的提问习惯是在日积月累的不断质疑中形成的。在英语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鼓励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增强学生质疑意识,从而形成提问习惯。

2.训练提问的胆识。学生天生好奇,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和许多问题,英语也不例外。可是我们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学生不敢提问。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和谐的问题环境,使学生有提问的胆识和勇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信心的形成特点,打破学生自卑心理和疑问状态,激发“I can do it well”等自信心的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提问的技巧。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提问的方法与技巧的培养尤为必要,这样才能“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漫”。①联想提问。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思考中就某一事物而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其他事物。②观察提问。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借助观察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发现问题。③猜测提问。猜测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凭借自己的知识、估计、推测出来的问题。④归纳提问。英语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在归纳中提出问题。

5.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五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1

20xx年8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大在大连举办的“全国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与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在这里我要感谢谢地区进修校的领导、局进修校的领导和校长的精心组织下,研讨会上,我们聆听了六位全国知名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对课堂有效教学实施、学业评价、教学艺术等近年教育热点领域的专业报告。这些报告,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生动经典,思想务实前瞻,都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深受启迪与鼓舞!我觉得,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必将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分别是洋思中学副校长、教育专家刘金玉的专题发言。原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首届全国明星校长杨一青教授,他就他们的学校一些新的成功做法谈了对我国教育的启发。海市特级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谢应平从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对校长要求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浙大教授盛群力介绍有效学习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我国“差异教学”的创始人华国栋教授介绍“差异教学”。

还有一个就是著名教学艺术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吴松年,他在中学任教20多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他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解释得通俗易懂,他很风趣幽默,时不时会引发听众一大片的鼓掌声,但在我们的笑声背后往往还留下了很多的思考,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我们讲解了有效教学的概念,首先指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我们这个时代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使薄弱源变成优质生源的过程就是有效教学。检验的标准是是学生学生东西是否终身受用?之后说了有效教学是获取整体教学效应的教学,整体教学依靠教师团队,从而体现学生整体的学习效应。强调有效课堂教学就是简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指出精讲是教师用教学知识讲课,讲怎样掌握知识、掌握最佳学学习方式、方法、讲出触类旁通点来,等等。

下面我说谈谈让我最受启发的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各位同仁多加指证,以此来不断激励我日后的工作。

1、提高备课质量。

有效课堂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有效备课。课堂教学的起点在于教师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备课充分,上课时就会感到踏实;备课周到,上课时就能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按照吴教授的有效教学观,一节好课应具有简约性和实效性,有4~5个环节就够了。教师不应也不能迷信教学模式,应扬长避短。教学设计合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的合理运用,学生能理解所学内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达成既定教学目标,这种课堂就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必定是和谐的课堂。

2、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是创新。

创新有三个前提:第一、深厚的知识根基;第二、过硬的本专业基本功;第三、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教下来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按吴老师的说法叫“小彩段”)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以后教学上就能信手拈来,一定能取得突飞猛进,因为创新最根本的前提就是积累。这个本子可以叫做《教学灵感笔记本》。

3、问出我的风采。

提问在教学中也是一门艺术,提问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开发潜能;设问要精心设计,不能随意性;提问不等于问“答案”,而是问“能力”。提问时最大地误区就是让学生回答“答案”,没有教学价值。譬如问学生解决一个问题的最佳方案等,让学生能训练能力,学生不就越来越轻松了吗?学生对学习的“承载能力”是由教师来培养的,教师不能讲得面面俱到,这反而削弱了学生的能力。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课堂,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是怕学生可能会听不懂,于是就把例题一遍两遍甚至多遍地教,这无形之中学生就会对我产生了依赖性,反正老师到时候会奖给我听的,这等于是增长了学生的惰性。我以后在讲课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听了这些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使我对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极大的鼓舞了我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有效课堂教学需要具备一种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多作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教育教学管理的重任。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2

20xx年4月17—19日,我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教学活动围绕“探索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主题,以教学观摩的形式,由各教研组推荐一位老师进行授课,其他老师听课后,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后,学校安排了黄佑江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培训后,,深有感触。再结合教学开发周我们理综组所听的侯雪艳老师所授的课,听课后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和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

二、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三、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四、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各种实验活动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练习的可操作性与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5、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7、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3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老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但是最近学习了王金霞博士讲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后,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老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我们深究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老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或老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老师发生矛盾时,他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有的时候是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厌学了。

3、有的时候我们老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自己也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还有的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老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老师讲的话。”这样让他下不了台的老师他怎么会喜欢呢?不喜欢的老师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他更不会乐学了。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老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老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不能把课堂管死,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使其明确;然后要对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舌功能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问题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老师借鉴。最后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时要准确,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只有我们老师做到了这些,能被学生所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4

学习了杨老师的“有效课堂实施与策略”后,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我想有效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教学变得有效。杨老师说过所谓“有效”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必须使学生获得效益,而不是注重教师教的如何。通过对“有效课堂策略与反思”的学习可以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今的社会对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成了教师们的永恒追求,那又能如何才能实现有效课堂呢?我想首先就要求教师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以下就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学习心得:

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自己的角色必须正确定位,即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反之,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就会受到压抑无法正常发挥。

二、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和蔼的态度和言行为榜样,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要有度,学生对老师有好感自然而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不断提高了,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良的表现对学生的思维会有负面影响,学生的情绪也不高。教师的微笑,学生的思维也活跃,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从而也使课堂变得有效了 。

通过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学习,我获益不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文化知识,积极地参与研究和探讨,就能更好地改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进发展,怎样进步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了人们议论和探索的焦点,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从多方面给我们进行了阐述,使我们教师对有效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给我们的工作给与指导。

那么到底何谓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备课策略

1、开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放思想,拓宽自己的备课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具体体现在: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一些题目,然后教师从这些题目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题目,并将这些题目设计到教案中。

2、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更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3、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使其不断地优化。

二、差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爱好和熟悉结构的不同实施差异的教学,这样才能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最高潜伏水平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熟悉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动。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运用,有利于进步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6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像书中所说,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考虑。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空间,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需要恰当的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可通过语言、实行、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沟通和融合,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表演中学,在自我参与中学,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信心悄悄地形成。

新课程教学不再要老师的“满堂灌”;不再逼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学生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那么,在课堂中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它倡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就意味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它含有一系列新的学习观念,其主旨首先就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良好的自主学习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需要,进而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可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升华认识,形成自主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越来越会学。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学习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习惯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得到增强。

在教学中,学生可采用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的方式。如在一些比较适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件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请每一个小组为他们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具有艺术性的名字,这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展开了。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提出一些须由各小组每个成员互相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一些课题、任务,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小组的集体中,教师可以对小组的组织给予鼓励和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们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各方面能力。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作用的弊端,教师应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使学生能力和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在学习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当小组达成目标时,教师又适时地给小组以奖励。在教学中,对小组成员的奖励和祝贺活动能够提高合作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精神。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为他们营造了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集体氛围。这种学习方式超越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展原则,使学生成为既有个性、又有知识,还会合作的一代新人。

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它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自己还需要加倍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课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精力及现有的教学资源。深入教育教学,提高效能,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7

通过这次的远程网络通识培训,我聆听到专家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精彩讲座,听后觉得收获很大。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有效的教学,否则,就等于浪费自己和学生的宝贵的时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要想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励,把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的学习行为,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唤起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完成。比如在教学《大树和小草》时,带领学生在校园先观察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并用简图把狗尾草画下来,观察狗尾草、樟树茎的相同和不同处。最后归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处。教师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二、重视课堂教学情境化的创设,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盐到哪里去了》一课我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采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照片,引起学生的高度的关注。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究、讨论、合作,产生好的效果。在设置情境时,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习动机,拓宽了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6.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六

那么到底何谓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备课策略

1、开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放思想,拓宽自己的备课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具体体现在: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一些题目,然后教师从这些题目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题目,并将这些题目设计到教案中。

2、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更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3、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使其不断地优化。

二、差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爱好和熟悉结构的不同实施差异的教学,这样才能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篇七

一、创设宽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兜住球,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扔球躲球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我把移动步法融于游戏练习中,学生的兴趣很高。

二、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课堂人际关系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基础。人际关系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必然洋溢着和谐、友爱的气氛,师生以舒畅、愉快的心理投入到教和学中,形成积极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人际关系疏远或敌视,课堂心理气氛必然紧张、沉闷,造成消极甚至对抗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教师情绪过于热烈会偏离教学的目标,过于紧张会造成过高的焦虑,过于松弛会导致学生的腻厌和乏味。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自我调整,尽力摆脱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进入教学的角色。在课堂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起主导作用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里其他的人际关系,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感情深厚,课堂上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畅通,易产生共鸣效应,能促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运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1. 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和其他因素使学生产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2. 教学“引趣”法。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拓展和改变的。在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中,除体育兴趣外,还包括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习惯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并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后的去向与环境预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选择和倾向。

四、善于适时地激励学生

1. 宽容式激励。

职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可能产生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应热情教诲,以情感人。教师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同时也有损自身的形象。我曾遇到一个刚从外校转入的学生,在第一次上体育时,上课铃已经响了,他才匆匆忙忙地赶到操场,手上还拿个面包。这种情况谁也看不过去,但我并没有训斥他,而是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说:“某某同学可能确实饿了,为了上好体育课先充一下饥,但饭后不能立即激烈运动哦。”那个学生非常不好意思,赶紧收好面包,站到队伍里。在以后的体育课上这个学生格外努力,对体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期望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的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对这些学生,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勉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经常让表现好的学生做示范,担任组长,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对有过失的学生批评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我从不对有过失的学生讽刺、挖苦。

五、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双边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决定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宏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多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很乐意去练习。当然,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教师一方面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好体育,从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徐和庆.兴趣对学校体育长期效果的影响.哈尔滨体院学报, 1988, (2) :22-26.

[2]詹兴斗.高中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研究.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集, 1984.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8.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数学教学策略 篇八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创造充裕的时空环境。课堂中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同时要留给学生合作之前独立思考的时空,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有交流的需要和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2.塑造热情的帮助环境。考虑到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提示,在那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至于让他们束手无策,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如“分类”这节课中,在实际应用阶段可以让各小组整理一个学生的书包并进行合理的分类,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由于书包里装的大部分是书籍类,要对同样的书籍类进行再分,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提示信封:①按书本的大小分。②按不同科目分。③按书本的厚薄分。告诉学生尽量依靠小组的力量完成,当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打开提示信封。这样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1.创设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爱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

2.创设基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创设学习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3.创设源于数学本身的问题情境。情境并不一定要联系生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同样是好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课始,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8、80、8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就是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和同桌同学讨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说:8元=8.0元=8.00元;8米=8.0米=8.00米……当学生听到老师的热情赞语后,觉得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4.创设具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情境。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和本质,然后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境,应该创设怎样的情境,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加工。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运用剪贴拼装,把手里的梯形(学具)转化成不同图形的组合,这些图形都可以直接运用公式求面积。这里的活动情境看似比较简单,学生却创造出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情境在这里相当于学生思维的“引爆器”,促使他们主动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取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和建构,找到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真正内化了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无疑是有效的。

三、体验真实的学习过程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常见的生活实例引入(出示一辆公共汽车停在一个站点的图片):“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吧,公共汽车到了一个站点停下来,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呢?”学生说:“有的上车,有的下车。”我鼓励学生和我一起编题,我先说:“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5人,到了花园站,”让学生续编:“有8人下车,又有9人上车,现在有多少人?”我又及时说:“你们看,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随着它的发展,稍微加工,就编成了一道应用题了。”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生活中间,生活中有数学问题。由于这道例题是师生共同根据生活事例探讨建构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心知肚明,不仅顺利用“35-8=27人,27+9=36人“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还想出了“9-8=1人,35+1=36人”的创新性办法。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体系,而且往往一个例题只呈现一种解法。如果我们能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开放地呈现给学生,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促进他们开展有效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

上一篇:icp经营许可备案号下一篇: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