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

2024-11-13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精选4篇)

1.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 篇一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代号:2390;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l.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察;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0.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腚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育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古代汉语重点总结 篇二

一、【汉字的起源】: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契刻说、图画说。

重点掌握:

1、结绳说: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周易》《庄子》,结绳的具体方法:“事大,大结起绳;事小,小结其绳。”清末有学者认为结绳是一种“结形字母书”。结绳之法并没有与语言发生直接的联系,不能表现复杂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不能起到记录、传播和保存语言的作用,所以他既不是文字符号,也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2、八卦说:八卦是古人用来占断吉凶休咎用的八种符号,源于《周易》。其卦形与卦名为:乾、坤、震、巽、坎、離、艮、兑。这些卦形象征大自然的八种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也可用来象征人伦(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众女、少男、少女)、社会地位、各种禽兽、人体各种器官等多种意义。

3、仓颉造字说:战国时,有学者认为文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韩非子》、《吕氏春秋》);汉代更将仓颉神化了。(《淮南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的说法较为实际:“好書者眾也,而倉頡獨傳者,壹也。”章太炎也說“倉頡者,蓋始整齊劃一,下筆不容增減。”由此可得,倉頡不过是对文字进行过一番整理划一的工作罢了。

二、【六书】:是先秦至汉代学者对汉字的结构方式及造字方法所进行的分类,而不是造字之初就定下的六种条例。始见于《周礼》,郑玄注引郑司晨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處事(指事)、假借、谐音也。”班固《汉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叙》,对“六书”作了具体说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三、【金文】:指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青铜多为钟鼎彝器,所以又称作钟鼎或彝器铭文。金文因为铸在青铜器上的缘故,多圆润粗壮,气势雄浑。

四、【小篆】:小篆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秦系文字演变而来,是秦代统一文字时使用的字体。小篆的风格圆转匀称,与籀文非常接近。小篆是进过整理的规范化字体,异体字大为减少,字形方正而略长,线条圆转匀称,字符的位置和笔画的多少也较为固定。

五、【八分】:又称分书,楷隶,是一种高度成熟的修饰成楷模的隶书。唐张怀瑾《书断》: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六、【古今字】:古今字是前代数词数意共用的统用字与后世为示区别另造的分化字组成的一组字。广义的古今字还包括古今异体字,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一术语的人是东汉经师郑玄。

七、【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一组字。这是一种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字多形的现象。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文字学家们还称这为或体、俗体。(八种差异类型,见书P52)

八、单音字的特点:多义性、灵活性、能产性。

九、复合词的类型,举例说明。

①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同义、近义或反义的语素构成的。有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又叫同义复词。例:“寻常”原为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凝固成复音词后,则有普通、平常的意思。“消”指“减少”、“消失”;“息”指“增加”、“产生”。“消息”转化成复音词后,有“音讯”的意思。

②主从式复合词,根据词的结构方式,主从式复合词大致有: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等几类。例,偏正式复合词,如“中国、天子、布衣、行人”等;动宾式复合词,如“将军、执事、尽心、司马”;主谓式复合词,如“政治、自然、夏至、御用”等;动补式复合词如“摆脱、割裂、说合、织成”等。

③缀加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与主从式复合词,两个语素都是宾语素,而缀加式复合词则是宾语素缀加虚语素复合而成。例,《诗》:“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于归”是缀加式复合词,“于”为词头;《列子》:“杂然相许”中,杂然是缀加式复合词,“然”为词尾。

十、单纯词

A、什么叫重言词?其功能是什么?

重言词又称叠词、重语、叠音词,有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组成,但两个字仅代表两个音节,重言词的意义与单字的意义毫无关系。重言词的功能是描绘状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摹拟声音(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B、什么叫联系词?其形式是什么?

联系词又称謰语,连语,联系字,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联系词中的每一个字,其原有的含义,都与联系词所表示的词义无关。根据联系词两个音节在语音上的关系,可以有双声联系词,叠韵联系词,双声兼叠韵联系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系词四种形式。其中双声和叠韵联系词是主要形式。

十一、新词产生的原因

“新词”指的是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而新造的那些词。

1、社会生活的前进与科技进步导致新词产生。

2、社会制度的变更与文化的发展也导致新词的产生。

3、人的观念有时也引起新词的产生。

十二、什么是理性意义、附属意义。

理性意义:也称为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大致就等于这个词所反映的概念。理性意义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在词典中给次所下的定义就是词的理性意义。附属意义:古代汉语中相当多的词语除了具有概念性的理性意义以外,还含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文化意义等,我们统称为附属意义。

十三、義位、義素和語義場

义位: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每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义位就是词典上所列的义项。

义素:义素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将词的意义进一步分析而得出的区别性特征,是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义场:义素的分析可以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

十四、词义引申方式

1、连锁式引申:甲义位引申出乙义位,乙义位引申出丙义位,丙义位有引申出丁义位,一个接一个,形成一种连锁的关系,叫做连锁式引申。

2、辐射式引申:由本义直接向不同方向引申出几个不同的义位,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式平列的,形如车幅。叫做辐射式引申。

3、综合式引申:连锁式和辐射式是古汉语词义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引申方式,往往在一个词的意义里同时出现,而且有的出现多个层次,表现了相当复杂的词义引申关系。

十五、词义引申的规律

1、从具体到抽象。如“道”,本义是道路。《诗经》:“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引申为抽象的途径、方法。

2、从个别到一般。如“江”,本义为长江,《尚书》:“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引申为凡大河多可称江。

3、从实词到虚词。如“把”,本义为握持。《说文》:“把,握也。”中晚唐,“把”虚化为介词。寒山诗《有人把椿树》“有人把椿树,换做白 ?檀”

十六、【叶音】也叫“协句”“协韵”。就是说某个不押韵的韵字,要临时改换成他的读音来与上下韵字相和谐。

十七、【字母】简称“母”。又称“声”,“纽”、“声纽”、“音纽”。指一个汉字音节卡头的辅音,相当于声母。由于汉字是非拼音文字,古代有没有记录语音的专门符号---音标,要表示一个常用字作为标目字,应以代表该声母,这个标目字就叫字母。

十八、【等呼】等呼是唐末宋元时期的音韵学家用来分析汉语韵母结构的术语,是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发音情况的差别而划分的类别。“等”和“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早期的等韵图将《广韵》那个的韵分为两呼四等。两呼为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呼又分为一二三四共四等。

十九、【反切】反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主要的注音方法。反切产生于汉魏期间,唐以前一般称“反”或“翻”,唐以后称“切”,合称“反切”。它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其形式是在被注音字下面标注“某某反”或“某某翻”或“某某切”。

二十、【读若】如若也叫读如,是反切出现以前的一种拟音方法。它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其基本形式是“某读若某”。读若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

二十一【声训】声训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其形式为“某,某也。”是研究两汉语音的重要资料。二

十二、“娘日二母归泥”是什么意思?

“娘日二母归泥”这是章炳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一文中得到的结论。这是说上古没有中古的娘母、日母,这两母在上古归于泥母。章氏所列论据,如“涅”从“日”声,“汝”从“女”声、“诺”从“若”声,“仍”从“乃”声等等。据此,章氏得出结论:“古音有舌头泥,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与古皆泥纽也。” 二

十三、“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是什么意思?

这是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和《切韵五声五十一声类考》中提出的观点。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依《切韵》反切的结果。实际也分为两类:一类只出现在三等韵前,可称为喻三(或称于母、云母);一类只出现在四等韵前,可称为喻四(或称喻母、余母、馀母)二

十四、诗律的八种格式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二

十五、粘對與拗救 粘对:“对”就是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反;“粘”就是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不符合粘对规则,就是失对或者失粘。拗救:律诗中如果诗句违背了平仄的规则,是格律不顺,这叫“拗”;如果“拗”了,就得在本句或者对句适当位置予以补救,这叫“救”。如何“拗救”?

1、在A句型“仄仄平平仄”中,拗救有三种情况。其一,第三字一般要“论”。如果拗了,一般要在对句“平平仄仄平”中将第三字由仄改平来救;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拗)兹去,萧萧班(救)马鸣。”但因第三字可不论,故此种拗救只能是“半拗”,也可补救。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拗)为别,孤蓬万(不救)里征。”其二,如果第四个字拗了,则必须在对句第三字救。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其三,如果第三、四字同时拗。也只能在对句第三字救。如杜甫《远送》:“草木岁(拗)月(拗)晚,关河霜(救)雪清,”

2、在B型句“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必须为平,不能为仄,否则整句诗中除末尾一字为平处,就只剩第二字为平,这叫“犯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如果第一字不得已而拗了,就得用本句第三字来救。

3、在C型句“平平平仄仄”中,如果第三字拗了,就造成句末三个仄音连用,不合律。得用本句第四字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字必须为平。

4、在D型句“仄仄仄平平”中,不能为第三字必须为平,不能为仄,否则句末三字平声连用,这叫“三平调”。

二十六、从对仗的内容来看,有出句与对句意义相近,叫“正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有出句与对句意义相反,叫“反对”。如“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对句与出句意义相承,叫“流水对”。流水对的两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表达各种意义关系的复句。有表因果的,假设的,连贯的。

从对仗的形式来看,除了出句与对句相对以外,还有同一句中前后两半相对,叫“当句对”或“句中对”。如“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白居易《代春赠》);有两联中出句对出句、对句对对句,叫“隔句对”或“扇面对”。如“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如何?”(郑谷《寄裴晤员外》);有上下两句相对的字词不在相应的位置而是颠倒错综,叫“错综对”或“交股对”;有借用同音词或一词多义关系构成对仗,叫“借对”。

重点翻译题

P165---《尧典》 P522---《日喻》

3.现代汉语与写作期末重点 篇三

a.表彰通报

b.批评通报

c.情况通报

关于表彰岳菁同学拾金不昧行为的通报

4月22日下午,初一.六班岳菁同学在操场拾得钱包一个,内含现金300元及身份证一张。他想失主之所想,急失主之所急,立刻把钱包上交学校有关部门。经查找核实,该钱包系本校初二年级数学教师林某所丢。

岳菁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体现了我校中学生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和谐校园建设和师德修养的良好典范。是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学校研究决定,对岳菁同学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希望全校同学都能向他学习,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建设,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

阳光中学政教科

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2、报告和请示有什么区别?以所在学校的名义,向上级协议请求创办《大学生园地》杂

志的请示,并以上级领导机关的名义,写一个批复。P295

a.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请求上级指示或审核批准的,必须批复、问答。报告多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沟通上下级,大多不需要回复。

b.写作性质不同,请示是请求性公文;报告是陈述性公文。

c.行文时限不同,请示是事前公文,得到上级批示后才能按批示内容行事;报告在事

前事中事后行文均可。

d.内容含量不同,请示只能“一文一事”,“一事一请示”,内容单一;报告既可一事一

报告,也可把许多事综合在一起报告,但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关于创办大学生园地杂志的请示

天津市教育厅:

在我市教育厅有关指示精神的指导下,为丰富我校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拟定创办《大学生园地》杂志。

妥否,请批复。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印)

2012年06月24日

关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创办《大学生园地》的批复

津新内出报字【2012】123号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你校《关于创办大学生园地杂志的请示》(天津市教育厅发【2012】130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同意你校创办《大学生园地》杂志,准印号JRA-031/D,中文,月刊,大16开,内部发行。

特此批复。

天津市教育厅

二O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盖章)

1、举例观察的方法【5个以上】P4

a.定位观察与移位观察

b.分解观察与综合观察

c.相对静止的现状观察与连续观察

d.个别观察与比较观察

e.多角度观察与面面观

2、调查的方式与方法P7

a.口头调查与书面调查

b.普遍调查、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

c.开调查会与个别访问

d.看材料、听介绍与实地考察

3、什么是主题P13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中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

记叙文中——中心思想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基本论点

4、思路与结构P15

什么是思路?

思路是作者写作前或写作中心思想前进的线索和轨迹。

层次与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内容。

5、过渡P18

所谓过渡。是指层次、段落之间衔接与转换,又称“过脉”、“换头”、“过文”。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前后相关的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是上下文之间表示衔接与转换的重要方式。

内容转换时的过渡:

记叙文——时间的发展、人物的活动、时间有间隔和处所转移时,需要过渡;

议论文——论述的问题转换时,需要过渡;

说明文——说明对象转换时,以及时间空间转换时,需要过渡;

表达方式、表达方法变化时的过渡:

记叙文——由叙述转为议论,或由议论转为叙述,需要过渡;

在叙述过程中,插叙、倒叙结束重新转为顺序时,需要过渡;

议论文——论述问题时,由总述到分述,或由分述到总述时,需要过渡;

常见的过渡方法:

用段落过渡

用句子过渡

用关联、转折词语过渡

6、表达方式P25-P32

01.叙述

常见的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平叙、补叙、总叙与分叙、直叙与婉叙、详叙与略叙

02.描写

什么是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事,景,物等具体描绘和逼真刻画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的类别:从对象上——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从方式方法上——白描与细描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静态描写和动态

描写

03.议论

什么是议论?P32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或者驳斥别人的观点和主张,指出其是错误的。论证方式 P33—P34

A. 证明 ——A1直接证明 ——演绎法 归纳法 类比法

——A2间接证明——反证法 排他法

B. 反驳——B1反驳论点

——B2反驳论据

——B3反驳论证

04.说明

什么是说明?P35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清晰、明白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功能,或对事物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解说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的基本要求是要解说明白。

05.抒情

什么是抒情?P36

指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把由现实生活激发的主观感受、心理反应、思想情感抒发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7.写作过程P38—P43

01.“静默观察”阶段a.“起意”,“立意”

b.搜集材料

c.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d.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02.“凝神结想”阶段主要任务:进一步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

择材料;设计文章蓝图,安排文章内部组织结构;考虑

采用适当的体式和表达方式。

提纲的形式——简单提纲::有纲无目

——复杂提纲:有钢有目

——有详有略提纲:重点部分详细,次要部分简单 03.“一挥而就”阶段

起草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起草的方法:要围绕主题,按照提纲起草

起草注意的问题:a.态度要严肃认真

b.要统筹安排,全面考虑,注意文气一贯

c.注意行款格式,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04.“修改与定稿”阶段

修改的范围——内容上:主题、材料

——形式上:结构、语言、行款格式,标点符号

修改方法——“搁它几天”再改

——读改

——用比较的方法改

——求教修改

定稿

8.经贸类文章的种类P144

01.市场调查报告 0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03.审计报告 04.招标书与投标书 05.经济合同 06.商品广告 07.产品(商品)说明书

9.司法类文章的种类 P200

01.行使诉状 02.民事诉状 03.行政诉状 04.上诉状 05.申诉状 06.答辩状 07.授权委托书

10.行政公文的种类P246

01.命令 02.议案 03.决定 04.指示 05.公告、通告 06.通知 07.通报 08.报告 09.请示

10.批复 11.函 12.会议纪要

11.语法、逻辑、修辞P396

12.临时改变某些词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叫做“移用”。P405

13.不用本来指称某人或某事物的名词,而用另一个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词语来代替,叫做“代用”。P408

14.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诙谐、讽刺等效果,在特定的环境里,更换现成词语中的结构成分,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来,叫做“仿用”。P412

15.下面句子中哪些词语用的不确切?请加以修改,并说明理由。P415

01.那些高大的建筑物,在彩灯的包围之下,显得更加雄伟。

02.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要吸取,但过于生冷的词语或典故应该尽可能不用。

03.商业职工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积极收取野生药材,认真做好统购工作。

04.我正谋划赶快把作业做完,以免受到老师的教训。

16.指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段,并说明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P415—P416

01.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挂到深夜,——收了旗关门;......

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02.两年前的此时,即一九三一年的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者不屑载这件事,„„ ......

03.我不相信一九六七年的日历会埋着这样苍白的日子。..

04.“你在这里„„呆了好久?”成岗不愿对孩子说出那个可怕的“关”字,改口说成“呆.

了好久”。

05.他一会儿到上面看看水手们,望望放瞭望哨的警卫员,一会儿悄悄前舱里面的人是不是......

休息了。

06.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

07.棉纱汗衫不正常的“自我扩张”,穿不了多久,它就变成了大褂。....

08.我便索性又讲了一点子马道主义,把马寄放在面房老板那儿。....

09.古有女儿莫愁,.

莫愁那得不愁? ..

如今天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

10.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17.词语的修辞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P417

18.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是锤炼句子的基本要求。P441

19.P470—P471 修改病句,修辞手法及作用。

20.p491—1 修改病句

21.什么是语言风格?P504

语言风格是指由于交集情境、交际目的的不同,选用一些适用于该情境和目的的语言

手段所形成的某种语言气氛和格调。

22.八类语言风格 P516

01.豪放与柔婉

02.平淡与绚丽

03.明快与含蓄

4.古代文学考试重点 篇四

1、《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分别是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2、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开辟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

3、明中期三大传奇《宝剑记》、《浣纱记》(梁辰鱼)、《鸣凤记》(王世贞),李开先的《宝剑记》是明代传奇史上第一部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4、世情小说的代表作是《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5、徐渭的《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狂鼓史》一折、《玉禅师》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6、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

7、《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8、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9、《三国志演义》中毛宗岗所说的“三绝”、“三奇”是指诸葛亮、关羽和曹操。

10、《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纯粹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它的出现也标志着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完全成熟。

11、《水浒传》所创造的英雄传奇的体式,是我国长篇侠义小说的开山之祖。

12、剪灯三话: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

13、三言: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14、二拍: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话本专集的先例。

15、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

16、《牡丹亭》是继《西厢记》之后最著名的爱情剧。

17、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18、后七子: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

19、张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代表作品有《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

20、清代中叶出现了影响最大、延续最长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被称为“桐城三祖”。

2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艺术典范。

22、《儒林外史》既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也是讽刺小说的典范,将讽刺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3、《红楼梦》不仅是古代小说的最高艺术典范,而且是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

24、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

25、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品。

26、屠绅的《蟫史》是我国第一部用文言写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陈球的《燕山外史》是清代唯一一部用四六骈文写成的长篇小说。

27、“一人永占”:李玉的剧作《一笠庵四种曲》,亦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28、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代表作《笠翁十种曲》。

29、由明仕清的是诗坛名流以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为代表,人称“江左三大家”。30、“国朝六家”指的是清初的六位诗人:宋琬、施闰章、朱彝尊、王士禛、查慎行、赵执信。

31、钱谦益的《投笔集》内容大抵与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南明永历政权的军国形式有关,被称为“明清之诗史”。

32、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33、清初词作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和纳兰性德。

34、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亦称清初三大家、国朝三家。

35、清季四大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

36、《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四大谴责小说代表了近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37、龚自珍是首开近代新诗风的最杰出的诗人。

38、姚门四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39、曾门四弟子: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吴汝纶。40、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品有荑秋散人的《玉娇梨》(亦称《双美奇缘》)、《平山冷燕》,名教中人的《好逑传》(亦称《侠义风月传》)。

41、《海上花列传》是狭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品花宝鉴》为中国首部同性恋小说。

42、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合称。

43、《清平山堂话本》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

44、《红楼梦》区别于其他历史小说的最突出特点,便是“一喉二歌”。表面上这是一部小说,实际上是一部野史,一部隐于小说中的历史。

45、“台阁体”代表杨士奇、杨荣、杨溥。“茶陵派”代表李东阳。“唐宋派”代表归有光。“竟陵派”代表钟惺、谭元春。陈子龙:复社、几社代表。

二、名词解释

1、拟话本

明初至嘉靖之前,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直处于低谷时期。明中叶之后,白话小说空前繁荣,一些文人一方面对宋元话本加以整理润饰,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就是拟话本。

2、三言二拍

在白话小说的整理、创作方面功绩最著的是冯梦龙,天启年间,他先后出版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小说集共收入一百二十篇小说,总称“三言”,其中既有宋元话本,也有明人拟话本,还有他自己的创作,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白话小说的发展。继“三言”之后,崇祯年间有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实收小说七十八篇,人称“二拍”,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话本专集的先例。

3、临川派

临川派为明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川派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也大都是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

4、吴江派

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为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叶宪祖、沈自晋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5、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主要是《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6、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三袁世居湖北公安,故称“公安派”。公安派的文学观念深受李贽的影响,主要观念有二:一是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流弊,提出文学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倒退的历史观,也反对摹拟剿袭。二是在继承李贽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灵说,认为诗文创作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信口由心,乃见其真;性灵说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公安派给主导文坛近百年的复古派以沉重打击,为改变明代文风、恢复文学生气,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郑燮的散文、袁枚的诗歌与诗论,现代文人周作人、林语堂均受到袁氏兄弟的影响。三袁兄弟的创作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注重任性而发、直写胸臆,活泼洒脱、清新流畅,致天下耳目于一新。但其题材局限在自然景物和身边琐事的范围内,又多是表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同时“信口而出”的创作态度,也使得公安末流不免走向俚俗、肤浅和油滑。

7、苏州派 明末清初,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沉抑民间的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代表作《渔家乐》)、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叶雉斐(代表作《琥珀匙》)等。他们相互往还密切,有时合作创作剧本,有时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之为苏州派(苏州古称吴县,又称吴县派)。苏州派戏曲在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的姿态活跃在舞台上。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戏剧冲突紧张、集中,结构周密、紧凑,熟谙音律,曲辞通俗,演出效果好。总之,苏州派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8、肌理说

翁方纲论诗提倡肌理说,他认为神韵说之弊在于空泛,格调说之弊在于食古不化,因此拈出“肌理”二字,以补二者之偏,给复古诗论注入新的生机。他所谓的肌理,包括以儒学经籍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其肌理说也就是要求以学问作为作诗的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思想和文辞谐和,做到外表空灵,内容质实。翁方纲的本意在于以学问、考证的质实,补救神韵、格调之失,有可取之处,但实际上却引导诗人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后来的学人之诗和宋诗运动,都由翁氏的肌理说推动而来。

9、神韵说

王士禛以康熙诗坛之主盟,标榜“神韵”之说,在当时影响极大,成为清诗的一大宗派,他亦获得“清代第一诗人”之称。他的神韵说在理论上着重继承了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严羽的“妙悟”、“兴趣”说,而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和“不得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在创作实践上,则主要奉王孟韦柳等人的山水田园、隐逸闲适之作为典范。总的来说,他所追求的神韵是一种意味含蓄空灵,境界缥缈清远,语句隽永清秀,韵致冲淡蕴藉的诗境。神韵说注重诗歌的整体效果,这显然是对明代前后七子支离破碎的拟古模仿和公安、竟陵两派的肤浅轻率的救弊补偏,但他易流为空调、掩却性灵,也使得诗歌创作有脱离严肃沉重的人生的倾向,是其偏颇之处。

10、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发轫于嘉庆初年,大畅于道光年间,绵延于清末民初。因其开创者张惠言及主要作家是常州人,遂以之名派。常州词派诸家不满于浙派末流的一味模拟,寄兴不高,词格卑下,遂起而矫之,词风为之一变。常州词派是以言志与比兴的传统,来扩展词境,提高词格,深化词意。常州词派不仅转变了清中叶的词风,清代后期的词学发展也大都受它的影响。尽管常州词人对词的艺术有着新的尝试与开拓,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他们依然挖掘不出新的意境,仍只能回到传统词人的框架之中。

11、新文体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旗手,就文学创作而言,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新体散文。在戊戌变法前夕和变法过程中,梁启超发表在报刊上的政论文和杂文,既接近言文合一,但又未能完全摆脱文言的影响,一时学界竞相效仿,号为“新文体”。又称“报章体”、“时务文学”或“新民体”。梁氏的新体散文有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底蕴,带有为维新变法和思想启蒙服务的鲜明的政治倾向,广泛地反映了近代重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新体散文对于传统古文是一次有力的冲击,为晚清文体的进一步解放和“五四”白话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三、简答题

1、《三国志演义》在描写战争方面有何特色?

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三国志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展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许多战争场景的描写,都堪称是古代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其战争描写的突出特点是:

(1)善于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写同类战争,也能灵活用笔,在相似中见出变化,写出新意,毫不雷同。(2)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3)善于在战争描写中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通过战争展示各种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4)善于在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或作为战争的前奏和余波,或作为战争的调剂和穿插,使战争描写既剑拔弩张、扣人心弦,又张弛有度、疾徐相间,节奏分明,摇曳生姿。

2、结合作品,论述《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的主要特点。

《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开始从《三国志演义》的类型化典型走向初步的个性化典型。(1)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和遭遇,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善于处理英雄人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写出了英雄们性格的异中之同,更注意以同中之异来表现性格相近的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3)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揭示其性格最本质的特征。

(4)善于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来之笔”写“骇人之举”。

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作为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浪漫主义是它的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它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1)在整体风格上,《西游记》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在古代长篇中构筑了一个变幻奇诡而又真实生动的神话世界。

(2)在形象塑造上,《西游记》将人性、物性与神性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3)在艺术结构上,全书经纬分明,严谨完整。

(4)在艺术格调上,《西游记》继承了寓庄于谐的优秀传统,“戏墨寓至理,幻笔抒奇思”,亦谐亦谑,寓嘲寓讽,轻松活泼,妙趣横生,使作品充满诙谐的兴味,产生出异常浓烈的喜剧性效果。

4、试述《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属于世情小说,它是对小说家小说的发展。它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一)小说描绘了生活中最平常的人、境、事,使全书渗透着“俗”的色彩。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神魔开始走向市人,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近和向文学本位的复归。

(二)审美取向的趣味变异。(1)《金瓶梅》把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它以西门庆这个暴发户家庭为中心,写出从官场社会的黑暗到市井社会的糜烂,精确地描绘出一个丑恶的世界。(2)《金瓶梅》是以社会的丑作为作品的题材。作者把对社会中的丑进行挖掘提炼并加以概括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

(三)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金瓶梅》改变了人物的单一色调,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如潘金莲既狠毒、淫荡,又聪明、美貌等。

(四)口语化的市井语言。完全口语化采用市井语言,包括大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人物的语言充满个性化。

5、“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1)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题材,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追求;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

(2)大胆地揭露统治阶级倒行逆施的罪恶本质与官场吏治的腐败黑暗,同时也体现出清官贤士的正义感和下层人物的反抗精神。

(3)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此类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

6、《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1)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作品中的“情”主要表现为男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包括正常情欲)的追求,“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束缚。杜丽娘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

(2)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牡丹亭》既是一部追求自由之爱的颂歌,也是一部鼓吹青春觉醒的颂歌。剧本深刻地解剖了杜丽娘之人性从压抑到苏醒、爱情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反映了备受礼教摧残的广大女性要求主宰自己命运、要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强烈呼声。

7、如何评价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彼此唱和,相互支持呼应,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形成声势浩大的诗文复古运动,意欲借助复古手段变革文坛现状,促使文学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经过他们的努力,廓清了台阁体的文风,清除了理学诗的影响,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学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们由复古进而到一味地摹古拟古,使文学缺乏新创,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接承前七子的文学思想,效法汉魏、盛唐,推崇李梦阳、何景明,同时对格调法度的研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在创作上,后七子的拟古之风较前七子更甚,存在着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的严重脱节。

8、《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1)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愤和理想,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2)大量的非现实性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是《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3)《聊斋志异》的情节离奇曲折,幻诞诡谲,但在作品提供的特定情境之内,却又顺理成章,是按照某种固有的逻辑必然出现的。

(4)《聊斋志异》采用的是优美、典雅、精练、传神的文言,又做到了文言体式与生活神髓的高度统一,因此形成一种既典雅工丽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

9、结合作品,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它寓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它将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作者能秉持公心,把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对贪官污吏是无情揭露和严厉鞭挞,对迂腐儒生是既同情又讽刺,对正面人物是在肯定中略显微词。

(2)作者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3)作者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

(4)作者善于运用含蓄、婉曲的讽刺手法,冷静超然,不动声色。

10、试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他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一)社会悲剧。《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1)封建官僚家庭政治上的腐败是他们必然衰败的根本原因。如“护官符”的作用,点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2)从生活的穷奢极欲写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溃的结局。如一顿螃蟹宴便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奢侈和荒淫是分不开的,贾府的淫乱无耻已经到了乱伦的地步。

(3)作者以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动描写,揭示出封建家庭自然枯萎的悲剧命运。贾宝玉的形象在贾府的社会悲剧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的贾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是格格不入的水火关系。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悲剧的一个缩影。由于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社会道路,他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爱情生活上来。

(二)道德文化悲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思想,它的突出要点就在于一方面它用“仁爱”来作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原则,这是要以牺牲个性价值为代价的。

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从贵族后裔身上看到儒家思想的失败,青年女子的不幸命运,往往也可以从儒家道德文化的影响中找到原因。如薛宝钗尽管是婚姻上的胜利者,然而在个人自我上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标准的淑女形象,她只是以压抑个性去服从社会和家庭。

(三)人生悲剧。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思考生命的本质,《红楼梦》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

《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它彻底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王国维认为解脱悲剧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看破红尘而出世,这种解脱是宗教的,超自然的,因而是平和的,而高出这种解脱的是贾宝玉,他不是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是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从而得到解脱之道的。

11、《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长生殿》在承继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其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作者巧妙地把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和安史之乱的政治现实结合起来描写,既写他们沉迷奢侈的爱情生活给政治带来悲剧的后果,又写他们政治上的松弛、失误也酿成了两人的爱情悲剧,彼此纠结,互为因果。因此,《长生殿》既是一出爱情的悲剧,又是一出政治的悲剧。

(1)作品主要描写了李、杨爱情的悲欢离合,歌颂了他们精诚不散、终结连理的钗盒情缘。(2)全剧把李、杨爱情故事结合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描写,这就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合观共视,既寄寓有“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教训意义,也不乏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3)《长生殿》中所讴歌的真情、至情,除了作为生死情缘的爱情之外,还包含有“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的忠孝之情,这样就把“情”的内涵拓宽到了政治和道德的领域。

12、《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最后一部杰作,在许多方面均富有艺术创造性。(1)作为一部历史剧,《桃花扇》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一方面采取了征实求信的原则,剧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事件,基本上都是“实事实人,有凭有据”,真实地再现了弘光一朝的历史。另一方面,作者虽然以史为据,但并不拘泥于历史,有时也以虚幻之笔略加点染。(2)《桃花扇》运用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构思,结构严谨,组织巧妙。剧本以一生一旦的爱情悲欢为主线,串联起南明政权各派各系以及社会中各色人物的活动与矛盾斗争,纷繁错综、起伏转折而有条不紊、不枝不蔓。(3)《桃花扇》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为了表现一代兴亡的重大主题,《桃花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此自觉地建构完整的人物体系,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还是第一次。

13、试述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

桐城派在理论上以“义法”为基础,建立起严密、完整的文论体系,契合古文发展的格局;在创作上讲求凝练雅洁,清通畅达,文从字顺,有利于文章的流传,也有利于扩大影响。但它在思想方面多以程朱理学为指导,在艺术方面有时也失之于枯淡庸弱。演变:

(1)桐城派的奠基者方苞,首先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其次是提出了“雅洁”说,即在语言上要求“清真古雅”。

(2)作为桐城派的拓大者,刘大櫆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将方苞的义法理论予以深化和具体化,二是提出了因声求气说,把难以把握的“神气”与具体可感的音节、字句联系起来。

上一篇:六年级比赛作文下一篇:生命的遗忘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