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文化传承申请书范文(共3篇)
1.非遗传文化传承申请书范文 篇一
我们应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紧紧的团结在以为习总书记的周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以“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弘扬是一种美德,传承是一种境界。愿中华传统文化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相伴在你我左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应是体验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空壳,我们理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2.非遗传文化传承申请书范文 篇二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层次;和谐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
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正确定位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势”,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制胜克敌的根本保证。
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南宋经学家中书舍人胡安国的《春秋传》,多次阐述“天下为公”。康有为20万字的《大同书》详尽阐述了大同世界,康有为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经济上主张取消私有财产,提出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公。工业、商业和银行一切归公政府,大同之世的工人、农民、商人实行按劳分配。******始终把“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的大同思想表现在民生主义中,民生主义理想既强调贫富均等、自由博爱,又强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完善加以解决。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同志提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要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且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人与天的自然和谐;国泰民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德性的和谐。
一、人自身的和谐
个人素质是社会精神面貌的反映,老子强调个人修养与自我的建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才能做到“智、明、力、强”,才能进一步展开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老子一方面批评礼对人性的约束,另一方面向往道的境地,即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无论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还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都体现了老子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个人自我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孔子在个人修行方面,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追求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厚德载物”的境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孟子把这一思想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思想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标,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人的道德和行为则是靠人的努力来取得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要求世人效法天德之刚健、勤奋和地德之博大兼容,并把这两种精神同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努力向上,力求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实现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孟子认为做人应该“存其心,养其性。修身以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要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德性,以实现大道的要求,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在和谐,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衣食住行等等都不能对自己的身心发生什么重要影响。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正是儒家追求的“孔颜乐处”。儒家思想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如果人自身不和谐,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也不会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所以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一切是以修身为本,修身之后才可以使家庭和睦,才可以治理国家,天下才能太平。所以儒家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要成为和谐的社会,每个人必须注重道德修养,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墨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主张“泛爱众”,是以儒家的等级差异观念为罪恶根源,在群己关系上反对以己示别于人。其爱人,完全以平等为准则,强调顺世、注重社会人性,看重现实功利。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道家以自然界为万能法理,自然就是道,道在自然中,一切秩序都在顺应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庄子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共生”,(《庄子·齐物论》),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是与天道相合的“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天道》)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的绝对和谐一致。道家思想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主张天道自然,强调天的决定作用,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
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要求人们被动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倡议人们要积极主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互动的生命系统,天地生育的万物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儒家思想既重视人的主体性,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把实现整个自然界的生命和谐看作人类的重大使命,追求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同时强调自然界有其内在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保护自然。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容相生,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大同”社会。老子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
儒家提出了著名的“德治、仁政、礼教”等政治主张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主流思想主张人性善,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其重点在于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并且道德上的完善完全靠自己,人人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身体力行,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荀子以“人能群”来区别人与动物的不同,并提出“明分使群”的重要观点。人之所以“能群”,是由于有“分”,“分”是“群”的基础。因而,“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儒家思想将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唯一参照物,要求社会成员通过道德修养融入群体中,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需要,在维护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礼是严谨之意。只不做作而顺于自然,便是和”,朱熹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人应该顺乎天理之自然,它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墨家着重兼爱天下,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墨家的“兼爱、交利”思想均以“利天下”为中心。把儒家思想不齿的“利”提升到与“义”并列,认为只有社会组织才能齐义利之不同,“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尚同上》),儒家的“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故墨家要建立一个社会统一的尺度,认为只有等利为义,方是百姓万民之利。墨家认为兼爱即仁,交相利即义。义建立在利的基础上,只有平衡利的各方、统一利的尺度,才符合社会全体的利益,社会才能和谐,人人才可以“交相利”。墨家所主张的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全体成员竭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法家以儒墨道三家为先导,又是儒墨道三家之末流汇合而成一家学说,更符合社会秩序中法的精神。《说文》:“法,平之如水,从水。”,认为礼、仁均不足以使社会公平,不能改变人性中的恶,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法家则把一切社会事物置于法律的许可之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方可根除人性之恶,做到自由、公平与和谐。
3.非遗传文化传承申请书范文 篇三
2014年2月24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可如今我们的中学生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但是却可以唱出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对中国古典名著敬而远之,却个个捧着日本动漫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每朝每代的民族英雄,可以说,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精神底蕴淡薄,这些都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丢失所造成的。
为此,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紧跟时代步伐、紧抓时代脉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与发扬我国古诗文中的优秀成果。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如星河。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其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且可以陶冶情操,通过古诗文的教学,使学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但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应试教育下,教师教学一味注重知识传授,让学生反复地背诵一些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名句,忽视了学生的“口味”,致使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古诗文的美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它的深刻意蕴和艺术魅力,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内涵
我国古诗文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大致分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情爱的呼唤以及对对理想的追求几大类型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体现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作了体现爱国的著作,从一个人的爱国情义可以知道他必然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炙热的情感,是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高中语文中就选取了大量的富有爱国情怀的古诗文,比如在战国末期楚国著名辞赋家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情怀的文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后代既要学习古人的忠心爱国思想,又要学习古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二)对真情的深情呼唤
古诗文中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及思乡感情的呼唤,一直占据古诗文的永恒母题的地位,在高中古诗文中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文中的美景里。又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文中的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对亡夫的无尽思念。从古至今,诗文就是对人间真情呼唤的情感史作,是古诗文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对理想的追求
大多古诗文作者对社会的现实的深刻揭露反思与对理想的崇高追求都比较炙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普遍追求的,对社会的关心与在社会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充分的表现词人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观景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家国之恨与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抱负,最终却壮志难酬,叹息流年。古代词人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为现代高中学生追求理想提供了现实依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要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离不开具体的诗文领悟的,以语文教学为主,文化传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点
充分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古诗文从古代传承下来,之所以叫古诗文,是与现代的语言大有不同,学生只能在书本中与古诗文有些许接触,日常生活运用较少。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融入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根据这个教学进程,教师要根据古诗文中的具体内容,找准融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的切入。比如,在教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在结束诗句意思的理解后,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句名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不自觉的在眼前浮现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气势磅礴,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置传统文化情景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不能只考说教的教育方式,还要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走进古诗文作者的心里,体会其思想感情,在中收益,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必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情景内容,让学生换位思考,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词句含义之后,让学生设想在雨中行走,思考自己的人生,表现诗人的超脱胸襟,指引学生学习诗人的精神,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输送教育的目标。
(三)合理运用相关文化活动
在高中学习中,经常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习是不能离开日常生活的,古诗文更是如此。由于古诗文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古诗文以载体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校开展的语文朗诵比赛时,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并得出总结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古文化遗迹,感受古人的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间接的完成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