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2024-09-13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共8篇)

1.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篇一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小结

一、任课老师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艺术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艺术知识,去发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现象。本学期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对艺术刚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且题型设计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二、对考试结果的评价:

学生已很好的掌握了艺术的概念,简单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艺术的一些概念了解欠缺,这点问题暴露最多的就集中在简答题。再加上平时对艺术概念熟记的训练力度不强,所以造成比较高的失分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此方面的训练。

三、本课的授课特点、经验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通过一学期的《艺术概论》的讲授,学生对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种类及艺术的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针对概念性问题,不能够回答正确,对艺术的创造力有限。本课程作为大一新生上学期的入门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对本专业的认识,明确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

2.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篇二

关键词:艺术概论,沟通与表达,课程建设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作为以理工为主的院校, 学生对于人文艺术的认可和了解知之甚少。然而, 艺术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理解艺术, 重要的是能掌握一种进入艺术世界的方法, 老师来指导学生掌握一种“一生受用的本领”。

一、对“沟通与表达”的认识

在教学中实施“沟通与表达”, 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一项教学改革, 同样也是老师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途径与方法。沟通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是实现教学的平台, 是技巧和智慧, 这是隐性的。表达是能力的提升, 是教学目的的实现, 是学生多方面水平的呈现, 是隐性的。两者是有层次的, 并且是递进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沟通才使表达能有效, 表达是建立在和谐、熟悉、轻松、有效的沟通基础之上的, 反之亦然。

首先, 用“沟通”来搭建教学平台。“沟通”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和谐、熟悉、轻松、有效的学习氛围中搭建起的教学平台。这里包含着老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建立在和谐、轻松、有效的氛围中, 如果总是老师的“一言堂”, 或者“一问一答”, 学生被动地敷衍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其次, 用“表达”来实现教学目标。表达是在涉足大量信息后, 能够运用专业的术语, 进行有逻辑性、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一种口头或书面表达。“表达”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是“教与学”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二、“沟通与表达”的实施目标

当下, 老师在教学中, 尤其重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次序的翻新与探索, 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太“理想主义”或“想当然”,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得能力, 既要全面考虑, 又要注重细节, 在实施中注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的翻新与多变是一种训练途径, 更重要的要对与“教与学”有关的一系列客观、主观因素的构成等进行全面的思考, 从课程设计、教学执行到教学反馈, 特别对诸多环境、心理、生理等因素都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思考。

1.从“观看与倾听”到“沟通与表达”———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艺术概论》课程中,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世界, 从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获得最宝贵的体验与快乐, 使学生获得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对艺术的理解与艺术作品的欣赏中, 能够运用恰当的字眼来表达体验与快乐, 并能更好地将这种感受与其他人来分享。

为了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 分别制定了三个层次的目标方案, 以此来实现和推进课程改革, 并最终达到学生沟通与表达素质的提高。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 学生主要通过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法, 来接触、熟悉和感知艺术。在这一环节里, 学生主要通过一种接受式、发现式的学习, 来接触、熟悉和感知艺术。比如, 在面对一个艺术作品时, 我首先要与学生分享艺术审美的经验, 指导学生在作品中观看什么, 倾听什么和阅读什么。进而, 培养学生能形成一种自觉地、积极地、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层次的目标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中, 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对艺术的概念有所理解, 也知道在他们遇到艺术作品时如何去解释时, 主要通过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鉴赏,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释放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层次中, 主要通过交流、讨论、欣赏等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感知艺术, 并进而产生一种想交流与分享的愿望, 希望将自己的艺术感觉和想法表达出来。

第三个层次目标就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使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这一层次目标的实现, 正是需要通过沟通与表达的专项训练来实现。在艺术课的教学中, 更有利于实现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里, 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艺术杰作的批评性欣赏能力, 具备审美判断的标准。当学生能对艺术大师的杰作及艺术问题进行讨论, 并能当众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进而进入到一种表现、表演的状态时, 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 以上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针对于实际教学可能过于理想化, 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对于艺术课程的教学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审美的教育更像是“艺术的旅行”, 需要自由畅游, 主动感受, 并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方向。

2.“沟通”的智慧与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一:打破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存在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首先不会吝惜自己的微笑与眼神, 这是实施沟通的基本, 这是一种态度的影响, 将学生引入一种境界中。解决办法是在课前、课间播放经典、流行的歌曲、音乐, 将学生引入一种轻松、和谐的情景氛围中。

实施方案二:让学生开口。

在课堂上, 学生不愿开口, 懒于开口, 开口之惊人, 是一个普遍现象。解决办法是让学生进行定义、诗词、要点的大声诵读。老师再提问时, 要通过以不经意的、聊天的方式, 介入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原则是不要难道学生。

实施方案三:同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

在课堂上, 有意强化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分享, 更多地是以一种交流与对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除了课上交流、课上讨论等教学环节, 并用课堂自由辩论、课上讨论来丰富了教学内容。这里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将小组竞争机制的引入, 效果非常好。

实施方案四:打破常规的课堂布局。

如何让学生主动与你交流?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课堂的布局上, 采用围坐的方式来授课, 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虚拟距离, 实现“面对面”的沟通。

实施方案五:建立学生与老师的沟通。

在大学的课堂上, 由于学生数量居多, 对于个别学生而言, 很难与老师建立一定的认知, 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 争取与学生在一学期内有至少一次的交流与关心。也可以利用课前问一问学生。课后听听学生的建议的方法, 使大部分的同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综上所述, 如果能解决以上问题, 就是解决了有效沟通的根本问题, 以上实施方案的实施, 即使教学的一种态度, 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

3.“表达”的提升:听、看、说、讲、写。在此项专项训练中, 开展学生的轮讲、演讲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上, 利用课上讨论、课上提问、课上小组汇报的教学环节, 但由于层次性与目的性不强。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学生在演讲中, 一方面缺乏思考, 另一方面缺乏自信, 不知道如何进行语言逻辑关系的组织, 重要的是部分学生尽管是照着念也表现出很紧张, 并不能很好地讲述自己的观点。结果一到让学生开口时, 学生还是难于开口表达, 老师也感觉自己在唱“独角戏”。而这里, 把演讲环节放在了学期末,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 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通过一幅画、一个舞蹈、一首歌曲、一部电影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调动他们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用专业的术语、概念, 结合艺术审美鉴赏的基本方法来发表自己观点, 并予以纠正。

针对书面表达这一环节,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弱项, 由于没有真情实感, 写出的文章也没有自己的见地与思考。因此, 先通过让学生来写200字左右的观后感、随笔等小文章, 来培养学生用文字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其次, 要求学生撰写1500字左右的小论文。在论文写作上,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基本格式以及诸如摘要、关键字、正文、注释、参考书目等基本要求。大部分同学们经过多次地反复修改才最终定稿。学生之前对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不了解, 也是通过这样一种训练, 使学生知道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并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里, 尤其注意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予以反馈和讲评, 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三、结语

“沟通与表达”除了完成对学生能讲会写的能力提升之外, 对于学生讲话的体态、仪表和礼仪的忽视是我们在教学中通常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这种基本素质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去培养。对学生的体态、仪表、声音等方面予以关注, 更加有效地提升了“沟通与表达”的实际意义。我们的课程教学一定要试图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课程所赋予学生的也将是能受用终身的, 并是一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教育。正如艺术的教育要更加具有感召力、说服力与影响力, 用影响、感染、交流、评价等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沟通与表达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M].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音乐出版社, 2000.

3.《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 篇三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艺术教育;理论依据;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本次修订是对实验版的一次改进,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审视和深入探讨。

一、《标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应然需求

艺术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里一直处于弱势,俗称“小三门”,往往仅凭一些零星的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感性认识。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艺术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建设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受到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类艺术形式走进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经过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各艺术门类的研究积累丰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丰硕,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京剧走进课堂”、“微视频教学”、“心理剧”、“课本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被我们所熟悉,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有了重要的板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制度上得以充分的保证,对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对传统的艺术得以弘扬与继承是一次突破,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正在成为国家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执守和现代艺术的拓展,与国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塑造,与全球化步步逼近的背景下的种种文化研究和创造的课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备受社会的关注。艺术院校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充实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了艺术课程的推广,这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奠定了人力基础。

艺术课程的性质推动了标准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艺术课程不仅有丰富的综合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同时,艺术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补习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学院学生素质的缺失,一种迥然不同于一般大学知识传授方式的教育模式,随着大众文化和传媒时代的潮流风尚,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另类教育”的旗帜,越来越吸引着一大批崇尚个性发展的青年,艺术院校在文化课成绩上降格以求的现象,使得艺术学院那些在中学教育中遭遇某种“困境”而又具备了某种潜质的学生们那里,被引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这种教育状况与现代化的教育不相适应。在新的教育改革机遇下,制定艺术教育标准的呼声与日俱增,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众多理论阐述为《标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里确立艺术课程的重要地位,有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研究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艺论述是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对国际上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分析、批判和借鉴,也有助于我们弄清各种国际文艺思潮的情况,吸收新的学术营养。其次是艺术原理研究理论。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艺术学原理或艺术概论,是基础研究的根本性课题,是哲学层面解答艺术根本性问题的基础工作。艺术原理的发展是持续的,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刚刚起步的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最新的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艺术原理教材,这也是新世纪对艺术基础研究提出的要求。最后是心理学原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指出:“人们很可能把艺术思维误解为科学思维的同一语,各门艺术的语言不能用非艺术的形式来解释,没有人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交响乐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标准》的结构分析

《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板块。前言是后三部分的一个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教育理念,以及艺术课程实施的基本设想。

前言部分不是简单的文本介绍,而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维度进行了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作为艺术课程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进行有机的分类,使得课程落实到具体的科目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艺术素质。对艺术的人文因素、艺术能力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克服实验版标准的刻板性建构,将生活、文化、情感、科技四个人文目标进行了科学梳理和联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目标体系,大大提高了艺术教育整体教育功能的开发;在艺术能力设计中,克服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五门学科连环相套,构成了综合艺术的总体,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鸿沟,提升学科之间的链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对不同年龄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成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能据不同学龄儿童的具体教育标准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帮助广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endprint

目标部分构建了一个纵横相连的立体目标体系,横向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四个维度,纵向基于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进行立体的建构,使课程标准更为细致、合理。横向尽量规避了内容的交叉,纵向上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层次清晰,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趋于一致。

在内容部分,尊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文本的最后提供相应的活动建议。其文本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第一,课程内容遵循了学生学段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1-2年级阶段,创造有利的艺术教育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注意发现身边的艺术,能分辨出其中的社会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感受艺术创造所带来的自信心,尝试用艺术的方式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初步识别简单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呈现方式并做出反应。3-6年级阶段,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丰富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乐趣,学会在生活中探寻艺术、发现艺术,加强艺术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并能逐步学会艺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体验生活的乐趣,并根据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实践,确保初步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分辨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能进行个性化的比较分析,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我梳理;提升艺术的欣赏品位,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一步了解我国多民族艺术特色,学会识别和欣赏其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机地创新学习,尝试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的简单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科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7-9年级阶段,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过程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不同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加深对生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强化对自我与他人思想和情感的深入体验,能实事求是地掌握艺术的真谛,并采用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提高审美情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开始学会比较、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探索其历史文化渊源,能利用现代技术改进艺术表达方式,丰富艺术的内涵。

第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几个纬度对几个学龄段进行阐述,使得艺术教育的标准能直观地表述每一个年龄段每一层面应达到的教育水准,同时,其中的“活动建议”意在使教师更准确和更迅速地领会标准,启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其能因地制宜、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地相得益彰,确保了《标准》的可行性。

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评价、文本、资源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文本突出了评价部分,通过评价,可以验证艺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可行性。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并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社区进行积极的教育合作,提高艺术教育的实际效益,提高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标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标准》理念新颖,内容也丰富,非本文所能详尽。这里,笔者对艺术教育课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予以澄清。

第一,过分强调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于“艺术”概念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中明文指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而《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里忽略了文学艺术,这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极度不利的。综合学生的艺术教育实际,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书法等都离不开文学素养。一旦缺少了文学素养,其他的艺术形式则成了无源之水,缺少了应有的内核,往往导致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肤浅,不能解读作品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艺术教育导向会产生错误的指向。同时,《标准》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而课本剧是一种最佳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音乐、美术的揉合,更是一个多元的集合体,有表演、文学、服装、造型等必须的艺术素质,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表现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需要。通过种种简单、可行而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重视学生兴趣情感的培养,忽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少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关切。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玩了、乐了,却发现没留下什么。艺术知识技能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以合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为前提的。因此,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应与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构建完整艺术能力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的关联,注重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编制,关注学生的重参度和表演质量,强化学生对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展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展开,将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快乐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艺术能力。

第三,课程综合化程度要求不高。加德纳认为,如果不是从总体上去对艺术问题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是将问题单独地提出来对待,是很难恰当解决问题的,即便是表面上解决问题也是无意义的。《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门类综合,以及综合后的课程形态是什么模式没有作出任何说明,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音乐和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交叉传授(甚至师范院校艺术系的教育也只是从音乐、美术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名称上成为艺术课,实质上还是原来的音乐和美术课,这对艺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利的。同时,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结合程度、艺术课程内的艺术理论课、艺术史与艺术实践课的融合程度不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艺术素养的发展很不利。

第四,在评价环节中忽视了对教师艺术专业素质的评价。在艺术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等,对教师艺术专业素养未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是一名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根基,不是人们观念上所认为的“音乐+美术=艺术”的初级认识。对于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的评价必须从教师的具体的艺术技能出发,涵盖其综合水平和实际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淡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会导致对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师资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不利的。

第五,艺术能力建构的随意化倾向。本次课标在修订过程中,对艺术能力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建构,即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还指出这三大能力是艺术课程必经的三大步骤。从能力的维度来剖析,概念表达有从属矛盾,如其中的体验与表现:体验是学生从事任何艺术课程学习的必然方式,表现只是一种体验方式而已。另外,把这三个维度作为三大步骤就必然要有一定的顺序,而就目前这三者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然是违背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思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目的是展望未来,最终实现一种创造。因此,从步骤的视角来解读,也是不科学的。

第六,忽视艺术教育实用性。《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艺术教育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但对于艺术的实用性未能作为要求提出,只是关注艺术教育的鉴赏性,没有关注艺术要为生活服务,致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是书本上和教师介绍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表现,实际动手机会不多,如自己制作工艺品,练习作曲绘画,在亲身动手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机会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标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虽然有着多层面的探究和实践,但缺乏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增强其自身的生命力,为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服务。

4.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篇四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 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 学 内 容 上编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中编 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第六章 造型艺术

第七章 表情艺术

第八章 综合艺术

第九章 语言艺术 4 4 4 4 4 4 4 2 2 2 2

课内学时 1 1 1 1 1 1 1

录像课 1 1 1 IP课件 下编 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复习辅导 总 计 7 4

2 2 20 1 1 1 13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 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建议

1. 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第二节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三、本章的重点难点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2.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艺术教育的任务。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

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

四、教学建议

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编 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

2. 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 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

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

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4. 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 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

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第二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

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

四、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

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八章 综合艺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第二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

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

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电视艺术的分类。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第九章 语言艺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

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

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四、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

下编 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

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

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4.无意识。

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四、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2.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

3.指导学生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4.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什么是艺术意蕴。

2. 典型和意境。

3. 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4.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四、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

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

3. 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4. 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

3. 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4. 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5. 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第四节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 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

3.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4. 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2.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5.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篇五

浙江电大责任教师 姚文华

一、课程简介

“艺术学概论”课程是2002年秋季开办的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方向)的限选课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称为:《艺术学概论》,2007年春季启用《艺术概论新编》教材。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本门课程学习者的要求是: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16类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录像课20学时,IP课程14学时,2002年秋季始开。2007春季开始使用更适应电大学生实际的经过改革的新教材《艺术概论新编》,同时配套编写《艺术概论新编学习指导书》,并开始建设网络课程。

二、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师范类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本课程在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艺术总论主要涉及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种类主要涉及5大部类16门艺术;艺术系统涉及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介绍。《艺术概论新编》具有“减少理论侧重实践”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建议

1、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要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

2、点面结合。本门课程涉及面广,教师要抓典型,切忌面面俱到。

3、深入浅出。因为学生的艺术层次不同,教师要照顾低层次学生,使他们切切实实学到一点,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

(四)考核

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即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平时作业占40%,要结合电子邮件交流、网上自主学习、课程小组讨论来记分。期末考试为闭卷,占60%,浙江电大责任教师在期末临考时有“期末复习”在网上公布。

三、多种媒体资源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分为主教材和辅导教材。

1、主教材

主教材为《艺术概论新编》,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著。

2、辅导教材

《艺术概论新编学习指导书》,中央电大主持教师张瑞麟编。

(二)音像教材

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

(三)网上资源

网上资源主要是弥补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不足,浙江电大以及基层电大针对学生学习及时提供重点和难点的辅导。

四、教学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

1.师资培训:浙江电大公布答疑时间和电话为基层电大责任教师辅导和答疑;

2.学习指南: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媒体手段的使用指导;

3.面授辅导:由基层电大自行组织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辅导与答疑;

4.网上课程论坛:浙江电大和基层电大都组织相应的实时讨论和答疑活动,并安排基层电大教师、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的实时讨论和答疑活动;

5.网上实时辅导答疑:中央电大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每学期安排多次网上视频和文本实时辅导答疑,现场解答教师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浙江电大组织安排基层电大教师、学生参加;

6.电视直播课堂: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每学期的电视直播课堂;

7.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每学期安排四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既是考核的形式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必须参加平时作业的考核,并随时检验学习的情况,以便发现不足,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8.网络教学: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媒体、作业、教学辅导、期末复习、IP课件、参考资料;

9.函授辅导:中央电大杂志社出版的期末复习指导;

10.实践教学:基层电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社会实践活动;

11.考核:本课程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12.巡教:由基层电大组织管理人员巡教,及时检查教学情况和平时作业情况;

13.巡考:由浙江电大组织骨干人员到各地巡考,基层电大互派巡考。

6.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篇六

一、总目标

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分目标

艺术与生活

1.在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

2.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生活经验,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

3.在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艺术与情感

1.学习运用基本的艺术技能,创造性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蕴涵的情感和思想,获得对人类情感的体验。

3.体验、了解和反思人类情感如何丰富了艺术的创造与表现,提高审美情趣,达到身心的和谐与愉悦。

艺术与文化

1.探讨、比较我国民族艺术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学习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

2.认识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了解其风格特征及文化历史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3.学会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与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

艺术与科学

1.了解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艺术想像、审美要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产品设计的影响。

7.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篇七

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 一直是颇为争议的事情, 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类课程评价多是教师的主观评判, 夹杂个人的感情 (个人喜恶) 因素, 很难有一个标准;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类课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作品成为可以拷贝的复制品, 而不再是每个人的独立创作和思考。但作为一所艺术设计学院, 培养的是设计师, 学生最终要走向各类设计行业的工作岗位, 解决各类设计问题。现根据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现有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 依据课程的特点, 将课程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 设计标准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提出严格的课程评价要求, 以下为制订课程考核标准中的一些探索。

一、课程考核标准的设计思路

设计标准之初,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设计课程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的属性和特点, 以及课程在具体教学执行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型和设计类型课程, 其中理论讲授型课程大多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期末考核) ”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 即除在过程中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和平时作业完成质量的同时, 期末还有一次综合考评的试卷 (或根据理论讲授的要求进行综合设计类题目的考核) ;设计类型课程大多采用“全过程考核”的方式, 即学生课程成绩的评价采用所有过程作业的完成和表现情况+平常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形式。

这两种方式的侧重各有不同, 对作业、练习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全过程考核的课程, 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训练和考核, 教师根据不同课题 (项目) , 设计考核内容和要求, 布置不同的课题作业, 且每次作业的综合性和完整性相对较高, 课程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是通过不断的课题 (项目) 作业练习来实现的;“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期末考核) ”的课程, 是根据授课阶段进行作业布置和要求, 学生在阶段练习过程中一步步的强化知识 (技能) 的学习, 学期末再通过一次综合性的设计项目进行整体 (知识) 技能的考核评价。

二、课程考核标准的框架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 将课程考核标准设计为两种形式

(一) 全过程考核课程考核标准框架设计

“全过程考核”标准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品 (作业) 提交、第二部分作品 (作业) 完成情况、第三部分课堂 (平时) 表现, 三部分分别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赋分, 总成绩为100分。

第一部分作品 (作业) 提交, 主要考核作品提交时间 (是否逾期) , 作品整洁程度, 作品创作构思、主题等描述是否清晰等方面 (尽快能清晰的提出考核点和要求) ;

第二部分作品 (作业) 完成情况, 主要是将课程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后, 确定4—5个阶段作业 (或综合设计类作品) , 将考核技能 (知识点) 赋予设计之中。同时明确每个阶段作业的考核要求, 如作品素材的获取、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品中是否体现所学知识与技能等等;

第三部分课堂 (平时) 表现, 主要是对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请假等现象进行扣分规定;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进行要求与描述, 根据表现加、减分 (如课堂表现积极、活跃, 能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勤奋、努力, 有明显的进步, 善于与他人合作等方面描述) ;

此方案主要是针对设计作品考核的课程, 通过学生的过程作品进行阶段评价 (或每次作业综合评价) , 最后再结合学生平时表现, 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整体评价考核。

(二) “过程考核+结果 (期末) ”考核标准框架设计

“过程考核+结果 (期末) ”考核标准设计主要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品部分、第二部分课堂 (平时) 表现, 二部分分别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赋分, 总成绩为100分。

第一部分作品 (此处为期末综合设计作品) , 分为三个考核指标, 一是作品完成情况, 二是作品品质、作品的创造性及实践应用能力, 三是作品的提交。其中作品完成情况主要考核作品完成程度、作品创作构思、主题描述等;作品品质、作品的创造性及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将课程学习目标赋予综合课题设计之中, 明确具体考核要求, 如作品素材的获取、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品中是否体现所学知识与技能等等;作品提交主要考核作品画面是否整洁、干净, 是否按时提交等方面;

第二部分课堂 (平时) 表现, 分为三个考核指标, 一是上课出勤情况, 二是课堂表现, 三是平常作业完成情况。其中第一、二点主要对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请假等现象进行扣分规定, 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进行要求与描述, 根据表现加、减分 (如课堂表现积极、活跃, 能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勤奋、努力, 有明显的进步, 善于与他人合作等方面描述) ;第三点平常作业完成情况, 主要是通过设计阶段性作业, 将考核技能 (知识点) 要求赋予设计作业之中, 通过阶段训练, 对每次作业考核提出不同要求, 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作品具体要求等进行考核。

此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标准, 主要是针对理论教学占一定比例的课程, 通过学生平时作业表现和平时课堂表现等情况, 结合学期末课程综合考试 (考试形式可为报告、论文、设计作品、综合试卷等) , 对课程学习进行整体评价考核。

三、考核内容的设计

课程考核内容的设计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必须要清晰的理解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与作用, 根据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描述, 安排科学的课程授课计划, 将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融入课程授课计划、课程作业等教学环节和活动之中,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融讲授、实践项目操作、设计项目训练、调研等等形式为一体, 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考核内容的设计, 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目标, 将课程所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点, 要达到的能力, 以及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要求。

以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课程为例, 在明确了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后, 通过设计三个项目单元的训练,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如“形态及形式感研究单元”的考核目标要求:首先是说明本单元设计若干课题, 课题设置考虑到对于不同形态对象的研究表达, 使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法则, 探索不同的形式感表达, 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其次是对每个课题的设计要求, 如画面的完整性, 构图有无新意, 形式感及制作感, 是否熟练掌握并运用造型的基本法则, 形态表现的充分性和趣味性等方面制定细致的评价标准。

四、考核方案的评价

根据不同的课程, 对于课程考核标准制订的是否科学、合理,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设计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 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2.课程考核标准重要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较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考核内容注重了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知识的吸收再创造, 重点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核内容设计的多样化。既注重个人独立思考与技术创新, 又注重综合制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考察;

5.课程成绩的总体评定把期末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 平时作业质量, 学习表现及学习态度也是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

6.制定的课程考核标准, 能体现以考 (评) 促学,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 适应教学模式, 对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素质体现全面评价。

以上, 仅是个人对艺术类课程考核评价设计的一点粗略认识。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实践中, 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 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戴尔蒙德著.黄小苹译.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国外大学教学与教改译丛 (修订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L·W·安德森等编著.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篇八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异同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在胡知凡老师的《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及启示》一文中,我们可以对比出我国与新西兰国家因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在艺术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种种不同,从而为我国的艺术课程教育提供新的思维方向和完善方式。

1 艺术学科对其他学科整合的促进作用

在新西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对艺术学科与语言和语文、数学、科学、工艺、社会科学、健康和体育的关系,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如下: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会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以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提高。以语言和语文的关系为例:

舞蹈交流和阐明信息、观念;或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映;或记录手舞足蹈的行为。戏剧对戏剧文学的阐述和反映,通过选择各种活动(如扮演角色,或根据剧本的发展即兴扮演等),发展口头的和编写台词的技巧。音乐结合词语的要素和语调,谱写悦耳的曲子。视觉艺術利用语调、重音和声调产生各种效果并交流意图。利用静态的和动态的图像交流各种思想。结合各种图像和言辞分析和阐述各种课文。

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强调了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把舞蹈、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艺术学科,同语文、数学、科学、工艺、社会科学以及体育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将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这样既可以减少各学科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又可以克服学科知识相互隔绝,彼此缺少沟通的弊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知识掌握综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把艺术学科分别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描述,是我国艺术课标中所没有的。在我国艺术课标中只是讲到学科自身所需要的能力体系,而忽视了对各学科间能力的融合,虽然新西兰艺术课标中归纳的能力并非全部,但是在具体翔实与科学周密方面我国艺术课标还需要继续完善。

2 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还认为,通过艺术教育能提供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多种基本能力,并把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交际和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竞争的能力、身体的能力、信息能力、数的能力的关系分别举例阐释。以交流的能力为例:

当学生参加艺术学科的学习后,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信号和动作,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例如:用他们富有文化意义的各种方式交流思想、情感、体验和信仰;在一系列的文化和情境中,探索各种符号和标志系统,用来交流意图;使用通信技术和电子媒介物;通过涉及舞蹈动作、改编剧本、作曲和制作物品以及图像,作为个人的和文化上的表达形式;阐述和展示他们自己的或者其他人的作品给观众;明确表达批评的观点和各种判断;系统的阐述、展示、表明他们关于各种观念和问题的态度。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我国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则认为,美术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相比之下,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每个学生通过艺术的教育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培养学生创新力、审美能力与对学科学习兴趣方面却较少提及,

因此,不能完全肯定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目标更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应该优势互补,让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健全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3 艺术学科的态度与价值

新西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认为,艺术能提供各种方式观察个人、社会和文化的本身,考虑它们的起源,以及设想它们的未来。通过艺术学习能使学生:确认他们的文化特性,并理解他们的文化由来和历史;阐明和反映他们的态度、信仰以及有关他们自己的艺术和他人的文化;理解和尊重艺术对他们的生活、社区以及在他们生活的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思考他人的信仰、价值和态度与他们自己有何不同;发展人们是如何表达他们的信仰、观念和情感的理解力;了解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各种文化和社会是怎样重视艺术作品的。

通过学习艺术能培养学生:正直、可靠并勇于承担义务;对于他人和他们的作品抱有宽容和无偏见的态度;无歧视的行为和做法;尊重与自己持有和表达不同信仰和价值观的人。

随着通讯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如何减少文化、民族间的偏见与冲突,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者认为,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是致力于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新西兰的人口366万(1996年),有74%为英国移民后裔,毛利族是新西兰土著民族,仅占15%,因此,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了达到这目标,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努力是所有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了解毛利人的文化,了解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文化关系,其中包括:毛利人独特的艺术形式;新西兰的艺术形式与欧洲或北美的传统和历史关系;进来受海外影响的新西兰艺术形式,例如来自亚洲或澳洲的影响;兼有毛利人和非毛利人方式的艺术形式;来自太平洋岛国的艺术形式;新西兰以外的传统和当代的艺术形式。

我国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课程性质的人文性、综合性和经典性,虽然注重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但在艺术教育对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重视与认识远没有新西兰国家深刻,这也与社会历史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使所有学生通过艺术的教育都有机会发展各种技能、知识和态度,了解宽泛的各种艺术形式,使学生从中:(1)学习艺术语言;(2)在艺术中发展各种观念;(3)在艺术中交流和阐述意图;(4)在情境中了解艺术。我国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课程性质为:这与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有的不同,尤其是关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意识。这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向,是一种充分的学习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教师艺术素养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胡知凡,钱初熹.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赫伯·里德(英).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上一篇:安全生产管理范本下一篇:绪论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