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2024-09-18

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精选12篇)

1.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一

国培教师培训方案-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4号)(以下简称《“国培计划”通知》),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国培计划”通知》附件2)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提出实施要求:“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一、实施方案设计

(一)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实践研修,为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培训一批中小学教师,使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培训目标如下:

1.通过专题学习和实践反思,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和指导青年教师中调整师德行为。

2.通过专题学习和岗位实践,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并能够在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

3.通过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

4.通过案例研讨和行为跟进,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

5.通过实践反思和问题交流,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6.通过专题学习和观摩实践,初步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组织实施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能够引领指导县域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二)培训时间

每学科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和远程跟踪指导。

(三)培训对象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县级骨干教师(含教研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教师),具备中级教师职称(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网络学习能力,年龄在50周岁以下。

(四)培训内容

本着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短期集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针对中小学教师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学科、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了解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着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骨干教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2.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二

1 了解员工情况, 明确培训目标

作为直接培训对象的员工, 供电企业必须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员工的年龄、学历、职务等, 为了加强培训的效果, 还应了解员工的态度、知识、技能。对培训目标的设定必须慎重, 首先要符合供电企业战略目标, 要把握好培训的主方向、主目标;一定时期内还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通过培训挖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 提高供电企业整体素质, 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增强竞争力。其次要为员工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培训目标, 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前提是员工认同培训本身, 在了解培训整个过程将如何进行之后, 能够在思想上接受培训。目标太难或太易都会失去培训的价值。因此, 培训的目标设置要合理, 应该与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使接受培训的人员感到目标来自工作, 又高于工作, 能够促进自己的发展。

2 合理规划培训, 选择适当场地

培训系统主要由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和培训流程3个要素构成。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和参加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培训内容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为此必须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前提下, 为供电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学习材料要有意义, 要便于员工理解, 内容切忌概念化、一般化。出色的培训教师要结合工作实际, 按照“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指导员工学习, 解决员工提出的疑难问题, 确保培训效果。培训场地的安排和教室环境的设计也相当重要, 要让员工感到这是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 一旦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就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事实证明, 员工在学习环境中感到安全的时候, 不仅愿意学习, 而且乐于和渴望学习。

3 采用多种形式, 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 培训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由于员工的信念、价值观、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这种差异决定了他们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兴趣指向的多样性, 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知识技术的学习要求, 所以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员工, 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员工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整合人力资源, 达到供电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

3.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三

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项目组发布时间:2011-11-1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1)”—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厅函[2011]21号)文件精神,为提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的培训能力,特制定此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升培训者的培训组织管理和实施能力,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推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开展。

(一)了解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情况,理解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把握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树立 “教师为本”、“按需施训”的教师培训理念。

(三)掌握教师培训技能和方法,提升培训者能力素质。

1.掌握教师培训管理工具,提高培训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设计能力。

2.理解培训者的素质要求和先进的教师培训方法,掌握面对面集中培训中参与式培训的操作方法。

3.掌握教师研修的指导方法,提高校本研修的指导能力。

(四)探索搭建本地区网络研修平台,使培训从“一次性”向“常态化”转变,使远程培训成为培训者专业持续发展与服务本地一线教师的新起点。

二、培训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在培训实施的各个环节,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员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尊重学员的经验与智慧,给予学员一定的自主选课的权利。利用网络优势,为学员搭建可自主交流、合作学习、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实效性原则:依据学员需求确定培训目标与内容,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学员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学员策划设计、组织管理、开展培训与研修活动、搞好培训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估提供实用的工具与可操作的方法。

(三)持续性原则:通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研修平台,将有限期的集中培训活动,成为常态化的研修活动,建立培训者的学习研修共同体。

三、培训对象

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约1万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

四、培训内容

课程共计50学时。其中包括“网上课程学习”(30 学时)和“线上交流活动”(20学时)两部分。

五、培训方式

(一)研修模式:采取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培训期间线上学习与交流的时间不少于50学时。

(二)组班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以县为单位组成网络班级,班级规模不超过50人。每个班级设班级教学管理者(班级管理员)、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各1名。各班可以组织10人以内的数个小组,并设组长。

(三)学习方式:学员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完成实践作业、与专家进行远程答疑互动(或观看答疑视频)、与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在线互动、学员相互评价与指导、线上/线下小组讨论、阅读拓展资源、网络班级/视频会议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分工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项目的统筹管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简称项目办)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项目执行机构(中国教师研修网)成立总项目组,负责课程的研发与项目执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派1名省级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省项目执行办公室(简称省项目办)。负责本省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包括遴选参与培训的县级机构,统筹、管理和监督本省项目的实施。

3.参加集中研修的200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将在本次远程培训中发挥组织、管理和引领作用。

(二)工作职责

1.省项目办和项目负责人工作职责:

(1)政策制定:制定相关政策,将本次培训纳入本地继续教育管理,制定相应管理制度。(2)报名编班:负责参训县的遴选,督促参训县上报学员名单至项目办。

(3)活动组织:参加开班、结业仪式,组织省级分会场。组织各县参加班级教学管理者集中培训、学情会,了解各县参加专家答疑、组织班级论坛等的情况。

(4)学情督促:参与组织项目执行机构(中国教师研修网)每周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整体培训情况。并对本省各地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落实。

(5)简报编制:编发两期工作简报至项目办,并抄送中国教师研修网。

(6)总结评优:项目结束后,负责并提交本省项目总结,进行本省项目评优和表彰宣传工作。(7)证书发放:负责组织与发放本省学员的培训结业证书。

项目县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成一个培训班级,由培训机构主管负责人担任远程培训班级的教学管理者(班级管理员),同时至少配备1名辅导教师、1名技术人员,以及数名组长。

2.班级教学管理者(班级管理员)工作职责

(1)统筹协调:统筹制定本班的学习方案,管理协调相关部门,为辅导教师、技术员、组长和学员的工作与学习提供支持。

(2)人员选拔:选拔班级辅导教师、技术人员和组长,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3)报名注册:根据项目实施工作要求,做好本县学员报名工作,并确保本班学员完成学习注册,确保班级的参训率。

(4)划分小组:根据本班学员人数,按照10人以内组成一组,并指定好组长。

(5)学情督促:定期了解本班学习情况、参加每周一次的学情会,就学习情况进行工作部署,确保参训率和有效学习率。

(6)活动组织:组织班级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专门培训,组织本班成员参加开班活动、学情会、专家答疑、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班级论坛、结业仪式等。

(7)考核评优:按照考核方案的内容逐一对每个学员全程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评优条件评选出优秀学员。

(8)结业总结:培训结束后,负责本班全面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同时做好优秀学员名单上交及培训成果宣传工作。

3.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班级辅导教师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挑选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1)帐号分发:负责登记本班学员信息、发放学习帐号。

(2)学习指导:负责本班学习指导,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难问题并整理提炼典型和共性问题提交培训执行机构;利用网络班级、视频会议开展2次班级论坛。

(3)小组协助:协助组长组织小组选课并开展小组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和研讨活动;预设小组话题讨论的类别,对组长发起的话题进行置顶。

(4)学情督促:参加每周学情会,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员学习热情,确保培训参训率与有效学习率。

(5)作业选评:每个模块推荐并点评

一、两篇优秀作业在培训首页展示。对学员正式提交的“自荐作业”打分。

(6)简报编制:在线编辑并定时提交班级学习简报。

(7)考核评优: 协助班级教学管理者完成学员考核和评优工作。

(8)结业总结:协助班级教学管理者完成项目总结,并提醒其提交总结报告。4.技术人员工作职责

技术人员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选择责任心强、网络基础好的同志担任。(1)网络保障:负责做好本班培训的技术准备工作,保障本地区网络顺畅;

(2)技术支持:及时解决本地参训学员网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操作问题,确保参训学员能够正常学习。指导协助小组长掌握相关技术(如在指导教师预设的班级沙龙类别中发起小组讨论的话题、制作简报等)。

5.组长职责

组长由班级教学管理者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和业务能力的学员担任。(1)提供学习帮助:组长主要协助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及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组织选课和研讨:根据课程表的要求,对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模块,负责组织选课,在班级沙龙栏目,根据课程要求发起“小组话题”,组织线上线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活动,发布活动成果(简报形式)等。

七、培训进度安排

(一)学习阶段

1.学习时间:2011年11月15日——2011年12月20日。2.学情通报会安排:培训期间每周安排一次学情通报会。3.在线答疑安排:培训期间安排2次在线答疑活动。

(二)考核评优

时间安排:2012年1月12日前将所有评优名单上报至总项目组。

(三)结业总结

1.总结提交时间:2012年1月12日前。2.结业时间:2012年1月初上旬。

八、培训考核评优(稍后发布)

九、培训总结评估

(一)省项目办总结评估

1.各班级管理员,在总结本班学员学习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总结提交省项目办。

2.省项目办在总结本省项目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县总结,完成省项目总结提交总项目组。

(二)总项目组总结评估

1.总项目组进行项目满意度及培训实效学员问卷调查。2.进行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合格率等有关数据的统计。

4.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四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0)实施方案

一、项目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0)(以下简称“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通过招投标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联合,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顶岗实习,置换农村骨干教师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脱产研修,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我省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包括两个子项目:

(一)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项目(2010)(以下简称“‘学科带头人’项目”);

(二)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皖北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村中小学“教学能手”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教学能手’项目”)。

二、实施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

(一)“学科带头人”项目:3个月的脱产高级研修(含实践研修1个月)和为期5个月的岗位课题研究。

(二)“教学能手”项目:3个月的脱产研修(含实践研修1个月)和为期5个月的行动研究与跟踪指导。

具体研修时间由承办院校另行通知。

三、培训对象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 2.身心健康、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 3.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

4.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5.“学科带头人”项目——教学能力强,教科研有所长的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 “教学能手”项目——教学能力强,教科研有基础的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6.“学科带头人”项目——小学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初中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 “教学能手”项目——小学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初中具有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

四、培训学科与人数

(一)“学科带头人”项目——100人 初中语文50人;小学数学50人。

(二)“教学能手”项目——500人

初中:语文50人、数学50人、英语40人、物理40人、化学30人、生物30人、历史30人、地理30人,共300人;

小学:语文50人、数学50人、英语40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30人、信息技术30人,共200人。

五、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学科带头人”项目 主要目标:通过项目实施,为安徽省农村培养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学科带头人,为打造乡村“名师”队伍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师德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学科教学的理论动态和发展趋势,教学案例的研讨与设计,学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校本研修的实践,教师培养的方式和方法等。

(二)“教学能手”项目 主要目标:通过项目实施,为皖北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村培养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中发挥辐射作用的“教学能手”,为打造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师德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学科教学的理论动态和发展趋势,教学案例的研讨与设计,学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等。

六、培训方式与考核

(一)培训方式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采用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名校跟班实践研修、与岗位课题研究(行动研究)、与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院校集中研修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突出学员问题,突出案例教学,突出参与互动,突出个性发展。“影子教师”实践研修阶段,“带课”研修、“带研”研修、“带学”研修与“带资”研修相结合。

(二)考核办法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贯穿项目实施的全程。

训前。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参加座谈,接受访谈等;参加培训对象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和意见。提交“问题单”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训中。出勤率高,活动参与度高,完成规定的任务。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平台的活动,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其中,“影子教师”实践研修考核要求为:(1)“带课”研修做到“五个一”:每天至少备一节课、每天至少听一节课、每天至少批改一组作业、每周至少上一节课、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分析);(2)“带研”研修做到“五参加”:参加集体备课、参加学科教学研讨、参加听课评课(观课议课)、参加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参加课题研究;(3)“带学”研修完成“五个‘贴’”任务:发问题帖(提交教学和教研问题)、发研讨帖(发布聚焦课堂教学的研讨话题)、发反思贴(发布教学反思和研修文章)、回交流帖(回复同伴问题贴)、回研讨帖(回复同伴研讨帖);(4)“带资”研修能够“五主动”:主动汇报培训心得、主动分享专家资源、主动搜集校本材料、主动整理校本资源、主动上传校本资源。训后。在五个月内,提交一份高质量的脱产研修总结,或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继续参加学科网络研修平台的活动。参与组织指导学科校本研修活动。与培训专家与“带教导师”继续保持专业合作关系,协助进行教师培训工作。

七、培训院校

(一)“学科带头人”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初中语文50人;小学数学50人)。

(二)“教学能手”项目

安庆师范学院(初中:英语40人、物理40人、历史30人、地理30人,小学:英语40人、思品30人、信息技术30人), 安徽师范大学(初中:数学50人、化学30人、生物30人,小学数学50人,),合肥师范学院(初中语文50人,小学语文50人)。

八、有关要求

1.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严格责任,加强联系,通力合作,确保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选定师范生顶岗实习学校,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统筹安排、合理选定顶岗实习学校,做到县域内集中连片、地域适中。要切实解决食宿、交通、医疗、安全等问题,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要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相结合,安排好置换脱产研修教师的所缺岗位,妥善解决工学矛盾。

承担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任务的省属高师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培计划”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置换脱产研修教师与顶岗实习师范生人数1:2的比例(学科对应),在2011年应届毕业生中遴选优秀师范生顶岗实习。进行会议动员和实习生岗前培训。实习内容以学科教学为重点。采用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强化管理,突出指导,重视考核,保障经费,有效实施本校学生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完成规定学业。

2.各市要认真进行培训对象资格审查。培训对象中县以下农村骨干教师要占一定比例。各子项目各学科培训对象信息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发送至相关培训院校。各培训班开班时间及通知,将根据有关培训院校报送的材料,由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网站“国培计划”专栏发布,并通知到各市项目工作办公室。

3.培训院校要抓住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研制、培训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开展、学员考核评价和培训效果反馈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行“三段式”管理。

训前,要在学员中进行教学问题和实践案例征集,做好“前测”。根据培训需求,研制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并召开学员代表会议和专家团队集体备课会议进行充分论证。

训中,要加强教学教务管理,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全程跟踪培训教学、学习指导和作业评改。根据学员的问题和困惑,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研讨活动。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安排,改善培训行为。定期编发《培训简报》,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和反馈引领。坚持“以考促学”,根据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细则,促进学员有效学习和深度研修。

训后,要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效果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做好“后评”。用相关的制度保障校本研修阶段远程跟踪指导、技术支持、资源服务、在线交流和在岗实践等要求的实现。

4.培训院校要联合优质中小学,具备符合项目要求的中小学观摩实践基地,为培训对象安排“实践考察交流”活动和安排“影子教师”实践研修提供支持。要设有远程培训服务网络平台,集中研修后能够通过网络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远程跟踪指导。要为“影子教师”实践研修在优质中小学遴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担任“带教导师”,并对“带教导师”进行培训,保证“影子教师”实践研修的高质量。

5.培训院校要按照要求配置教学设施、技术支持、食宿条件和医疗卫生,保障培训教学正常开展,创建学员安心学习、快乐研修的良好环境,确保学员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6.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导向,培训院校要根据绩效考评办法进行培训绩效自评,形成绩效自评报告上报。接受和配合做好上级部门组织进行的绩效考评工作,对绩效考评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提交整改报告。附件2-2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 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项目(2010)实施方案

一、项目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通过招投标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短期集中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发展。包括四个子项目:

(一)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二)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紧缺学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三)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师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项目”);

(四)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

二、实施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

(一)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

(二)紧缺学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

(三)“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项目: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

(四)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在“赢在课堂”远程培训之前,集中培训7天以上。具体研修时间由承办院校和培训机构另行通知。

三、培训对象

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 2.身心健康、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 3.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

4.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5.小学具有小学一级及以上职称,初中具有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 6.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含教研员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教师)。

四、培训学科与人数

(一)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00名

初中:语文240人、数学240人、思想品德120人、物理100人、化学100人、生物100人、历史100人、地理100人、综合实践活动100人,共1200人;

小学:语文240人、数学240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20人、科学100人、综合实践活动100人,共800人。

(二)紧缺学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1000名

初中:音乐100人、体育100人、美术100人、英语200人、信息技术100人,共600人; 小学:音乐100人、体育100人、美术100人、英语100人,共400人。

(三)“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项目——600名 初中、小学各300名。

(四)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600名 初中、小学各300名。

五、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主要目标:以学科教学重点难点专题研修为着力点,提升学科教学能力。

主要内容: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学科教学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等。

(二)紧缺学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主要目标: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内容: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学科教学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学科整合等。

(三)“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项目

主要目标:以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提高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能力为重点。

主要内容:师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养,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技能应用,中小学心理咨询实践与案例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与班主任工作,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的校本研修等。

(四)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

主要目标:以提高远程培训管理和指导能力为重点。主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宣讲,“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介绍,“赢在课堂”远程培训管理和指导的方法与技能,“赢在课堂”远程培训分专题学习指导要点解析与研讨等。

六、培训方式与考核

(一)培训方式

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不含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采用院校集中培训与校本实践研修、与“小课题”研究、与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院校集中培训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突出学员问题,突出案例教学,突出参与互动,重视技能训练。校本实践研修阶段通过网络研修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论坛、博客或QQ群等),实现省域内培训对象的在线交流、专家团队的远程跟踪指导,以及研修资源的服务与共享等方式的结合。

(二)考核办法

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不含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贯穿项目实施的全程。

训前。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参加座谈,接受访谈等;参加培训对象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和意见。提交“问题单”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训中。出勤率高,活动的参与度高,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网上的在线交流数、上传资源等活动,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

训后。在一个月内,培训对象做到“四个一”:设计一份计划(有效课堂教学“小课题”/课例研究计划)、解决一个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汇报”(示范课)、撰写一篇反思总结、案例分析或“小课题”研究论文。继续参加学科网络研修平台的在线交流和上传资源活动。参与组织指导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三)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的培训方式和考核办法 培训方式立足提高远程培训管理和指导能力,做到“四个结合”:专题讲座与自主学习结合,案例分析与技能训练结合,问题解答与主题研讨结合,经验介绍和交流分享结合。学员考核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集中培训考核评价与远程管理指导绩效考评相结合。训前考核培训需求调研及上报,训中考核参与度及任务完成情况,训后考核远程培训管理指导绩效。

七、培训院校和机构

(一)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80人,小学数学80人,小学思品40人),安徽师范大学(初中:物理50人、化学50人、生物50人、历史50人、地理50人),合肥师范学院(初中:语文40人、数学80人、思品40人,小学:语文80人、数学80人、思品40人),安庆师范学院(初中:语文40人、数学80人、思品40人、地理50人、综合实践50人,小学:语文80人、科学50人、综合实践50人),阜阳师范学院(初中:生物50人,小学:语文40人、数学80人、思品40人、科学50人),淮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40人、数学40人、思品40人、历史50人、综合实践50人,小学:综合实践50人),淮南师范学院(初中:语文40人、数学40人、物理50人、化学50人,小学:语文40人)。

(二)紧缺学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小学英语40人),安徽师范大学(初中:音乐50人、体育50人、美术50人、英语50人、信息技术50人,小学:音乐60人、美术60人、英语60人),合肥师范学院(初中:音乐50人、美术50人、英语100人、信息技术50人),安庆师范学院(初中英语50人),阜阳师范学院(初中体育50人,小学体育50人),淮北师范大学(小学:体育50人、美术40人),淮南师范学院(小学音乐40人)。

(三)“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初中100人、小学80人),合肥师范学院(初中100人、小学50人),安庆师范学院(初中50人、小学120人),阜阳师范学院(初中50人、小学50人)。

(四)远程培训辅导者培训项目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初中300人)、中国教师研修网(小学300人)。

八、有关要求

1.各市要认真进行培训对象资格审查。培训对象中县以下农村骨干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各子项目各学科培训对象信息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发送至相关培训院校(机构)。各培训班开班时间及通知,将根据有关培训院校(机构)报送的材料,由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网站“国培计划”专栏发布,并通知到各市项目工作办公室。

2.培训院校要抓住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研制、培训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开展、学员考核评价和培训效果反馈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行“三段式”管理。

训前,要在学员中进行教学问题和实践案例征集,做好“前测”。根据培训需求,研制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并召开学员代表会议和专家团队集体备课会议进行充分论证。

训中,要加强教学教务管理,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全程跟踪培训教学、学习指导和作业评改。根据学员的问题和困惑,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研讨活动。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安排,改善培训行为。定期编发《培训简报》,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和反馈引领。坚持“以考促学”,根据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细则,促进学员有效学习和深度研修。

训后,要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效果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做好“后评”。用相关的制度保障校本研修阶段远程跟踪指导、技术支持、资源服务、在线交流和在岗实践等要求的实现。

3.培训院校要联合优质中小学,具备符合项目要求的中小学观摩实践基地,为培训对象安排“实践考察交流”活动提供支持。要设有远程培训服务网络平台,集中研修后能够通过网络交流、“小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远程跟踪指导。4.培训院校(机构)要按照要求配置教学设施、技术支持、食宿条件和医疗卫生,保障培训教学正常开展,创建学员安心学习、快乐研修的良好环境,确保学员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5.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导向,培训院校要根据绩效考评办法进行培训绩效自评,形成绩效自评报告上报。接受和配合做好上级部门组织进行的绩效考评工作,对绩效考评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提交整改报告。附件2-3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2010)实施方案

一、项目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远程培训项目”),通过招投标面向全国遴选具备资质的高等学校和远程教育专业机构,采取混合学习方式,做到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学习相结合;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包括一个子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2010)(以下简称“‘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

二、实施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远程学习50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具体研修时间由承办机构另行通知。

三、培训对象

“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 2.身心健康、年龄在50周岁以下; 3.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

4.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5.小学具有小学二级及以上职称,初中具有中学二级及以上职称; 6.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四、培训学科与人数

初中14个学科:思想品德2100人、语文6100人、数学5600人、英语5000人、物理2200人、化学1300人、生物1100人、历史1900人、地理1000人、音乐600人、体育1300人、美术600人、信息技术400人、综合实践活动800人,共30000人。

小学10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600人、语文14000人、数学11200人、英语1000人、科学500人、音乐500人、体育700人、美术500人、信息技术500人、综合实践活动500人,共30000人。

五、培训目标与内容

主要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主要内容:师德教育,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学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等。

六、培训方式与考核

(一)培训方式

“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采用混合学习方式,线上分散学习与线下集中研讨相结合,远程学习与校本研修、与“小课题”研究、与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远程学习阶段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突出参与互动;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习,网上学习作业、测试与测评、主题讨论、案例研讨、问题答疑相结合,网下小组研讨、实践观摩,岗位实践相结合。

(二)考核办法

“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贯穿项目全程。突出绩效评价,促进学习成果用于教学,培训与教学合一。训前,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参加座谈,接受访谈等;在线提交对课程计划的建议和意见;提交“问题单”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训中,在线视频学习达到规定时间;完成每一模块的1—2题网上作业,参加每个专题的一次考试,作业、考试全部合格;学习结束完成活动性作业(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学习反思等资料),并合格;网上、网下交流研讨参与度高,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训后,在线提交培训小结(包括培训收获、改进措施、个人发展规划等);继续参加学科网络研修平台远程跟踪指导和在线交流等活动。

七、培训机构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初中30000人),中国教师研修网(小学30000人)。

八、有关要求

1.为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大培训”格局建设,推动高师院校远程培训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工作站”的方式,协助承担远程培训任务的省外培训机构组织管理我省远程培训。我省远程培训“工作站”由合肥师范学院承办。2.各市要认真进行培训对象资格审查。培训对象中县以下农村骨干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各学科培训对象信息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发送至相关培训机构。各培训班开班时间及通知,将根据有关培训机构报送的材料,由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网站“国培计划”专栏发布,并通知到各市项目工作办公室。

3.组建国家级教学辅导团队,负责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辅导教师培训、教学辅导答疑、培训简报编发等。团队成员按学员数1000:1配备,由承担远程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面向全国遴选。团队由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水平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不少于40%)组成,设首席专家1-2人。

组建省级教学辅导团队,指导并全面参与我省培训教学活动。团队成员按学员数1000:1,由承担远程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和“工作站”面向全省遴选。团队由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省内高水平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不少于50%),设专家组长1-2人。

远程培训实行班级管理,按学员数的100:1分段、分科、分县组成若干个网络班级,每班设辅导教师(学科对应)1名,负责班级教务管理、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培训简报编发等工作。对于需要跨县组班的学科,由市教育局统筹协调,指派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在当地县级及以上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骨干培训者中遴选,“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库成员优先。

远程培训机构及其“工作站”要组建远程培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团队,明确职责,优化管理,建立方便快捷、周到全面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机制,做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确保平台正常运行,技术指导耐心细致,保障远程培训的顺利实施。4.为确保远程培训班级管理和学习辅导的质量,要在远程培训实施前,对网络班级辅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由远程培训机构主办、“工作站”协办。培训经费由主办方参照短期集中培训经费标准,在“赢在课堂”远程培训经费中列支。

5.培训机构及“工作站”要抓住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研制、培训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开展、学员考核评价和培训效果反馈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行“三段式”管理。

训前,要在学员中进行教学问题和实践案例征集,做好“前测”。根据培训需求,研制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并召开学员代表会议和专家团队集体备课会议进行充分论证。

训中,要加强教学教务管理,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全程跟踪培训教学、学习指导和作业评改。根据学员的问题和困惑,组织网上、网下的集中辅导答疑和交流研讨活动。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安排,改善培训行为。定期编发《培训简报》,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和反馈引领。坚持“以考促学”,根据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细则,促进学员有效学习和深度研修。

5.项目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五

培训是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产品应用的第一步。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将深入了解软件的开发背景、技术资料、开发思路和各个子系统的详细操作。培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操作人员以后能否正确操作软件,能否满足岗位操作软件的要求,最终将影响到整个软件系统能否成功实施。因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双方人员应相互配合,积极主动,为达到预期培训效果而努力。

(二)培训方式

结合xx公司所购买软件情况和xx公司分布情况,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决定采取如下培训方式:

一、集中培训并集中初始化

xx公司分公司分布范围广,各、分公司在财务核算上必然存在差异。为了统一财务核算口径,使整个公司财务、业务数据具有横向可比性,便于公正、正确考核各分公司的经营业绩,我们需要统一xx公司基本核算模式,统一基本基础资料。

二、分市内、市外两次进行,培训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项目实施整体方案及xx集团企业分布特点,本着降低实施压力和实施风险的原则,我们建议xx项目采取两次集中、两次培训,培训与上机相结合的的方式。

(三)培训流程

标准的培训流程有助于节约资源、提高培训效果,我们此次培训将按照授课、上机练习与提问、考核与总结的步骤将各子系统逐步进行培训,最后,我们将进行初始化的培训和初始化数据录入工作。

一、授课

由主讲老师按照培训计划分系统、分模块逐步讲解,培训人员应认真听讲,并做好重点内容记录,遇到问题原则上不得当时向辅导老师请教,应可以做好笔记,上机练习时统一提问。

二、上机练习

主要是对此次培训的巩固练习,培训人员必须能够独立完成此段时间培训内容,如有问题可向辅导老师请教。

三、考核与总结

培训全部结束以后,为了了解培训效果,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考试(笔试和上机),对考核的结果我们将统计、记录,并抄报xx公司,双方确认培训效果。同时,要对我们的培训质量做统计调查。

四、初始化培训和初始数据录入

培训结束以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培训和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具体见总体实施工作计划。

(四)培训组织与要求

K/3系统培训是xx公司K/3系统实施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

到K/3系统在xx公司的正常使用与管理。为确保培训工作能按计划、进度、目标、质量进行,特制定此培训组织与要求,希望xx公司和金蝶公司相关部门与人员认真履行其职责,做好相关的.安排与组织工作;所有受训学员须严格执行此组织与要求的所有内容,保证培训工作的圆满成功,为K/3系统的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1、xx公司项目双方各指定专人负责培训的全面组织工作;

2、培训期间所有学员须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的安排参加培训,如对培训工作有任何疑问,须向本培训班班长反映,由班长统一与金蝶公司培训教师联系;

3、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学员每天须在上课前与下课后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训,必须有书面的请假条,经本班班长批准后并予以备案;

4、上课期间所有学员原则上须关闭手机、呼机等,如无培训教师的许可,学员不得随意讨论、开启计算机或从事其他与听课无关的活动;

5、所有学员须认真听课,做好听课笔记,上机练习时间认真上机操作,按时完成金蝶培训教师布置的上机作业;

6、培训结束进行闭卷考试,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参加,考试期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

7、培训结束后xx公司与金蝶公司将对本次培训进行集中总结,并将总结内容向对方通报。

(五)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

第一阶段第一批培训时间为.10.25------2001.10.31 第一阶段第二批培训时间为2001.11.1------2001.11.7

6.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 篇六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压力源

1. 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自卑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大部分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问题,并因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 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3.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 社会环境引发的失衡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训方案的目标及课程设置

基于贫困大学生以上的心理冲突,着重在团体培训中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团队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沟通方面的应用型理论实践课程,以一堂课讲授理论,一堂课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与演讲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社交礼仪,培养演讲口才,学会沟通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发挥个人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目标:

1. 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为家境贫寒而带来的困扰,克服自卑。

2. 引导贫困大学生获得转变,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欣赏自己,自信、自尊、自强,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

3. 建构牢固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4. 学习易于操作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单元活动和方案如下:

本团体包括八个活动单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单元结构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为使参加者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长,指导者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以外,还要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团体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动契约、行为预演、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同理心及释义、价值澄清、肯定的回馈等。

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通过一个同质性的封闭团体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良好的沟通礼仪方式,建立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处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2]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8) :178-179.

[3]康育文等.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5) :510-512.

[4]杨雪花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15, (7) :612-614.

[5]Corey G.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1992:17.

7.护士分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医院“标准化建设”为导向,以青岛市护理质控中心《二级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为标准,紧紧围绕“质量”“安全”这个核心,为医院的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二、培训目标

完善护士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逐步构建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

三、培训方案

(一)分层培训:

1、N0级护士:以“三基”训练、规章制度等为培训重点

(1)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基本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2、N1级护士:以“三基”训练、沟通能力为培训重点

(1)掌握一般护理常规,本科室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和本科室常用抢救技术;

(3)具备基本的病情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力;

(4)掌握常用药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给药方法;

(5)了解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基本内容。

3、N2级护士:以危急重症监护抢救为培训重点

(1)熟悉科室专科护理基础理论、疾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专科护理技术规范;

(2)掌握本科室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3)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具备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意识,有本专业临床带教能力。

4、N3级护士:以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护理教育、危急重症抢救及疑难杂症护理为培训重点。

(1)具有解决专科护理疑难问题的能力;

(2)具备全面的`疾病观察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具备独立带教各类护士和护理教学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护理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

5、N4级护士:以综合能力、护理管理、护理专业新进展、护理新技术为培训重点。

(1)具有系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护理专业先进技术;

(2)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参加护理管理知识培训;

(3)提升护理管理的综合能力;

8.劳动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八

目前,我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县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高中、供销干校、农技推广中心为载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训专业涉及电工电子、机电、焊工、竹业、电动缝纫、计算机应用、汽车摩托车维修、财会、旅游、文秘、餐饮服务、美容美发等专业。

今年上半年,我县在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26xxxx(其中免费培训27xxxx),占年度计划的56.4;其中电动缝纫70xxxx、水电工46xxxx、竹业加工50xxxx、焊工15xxxx、应用电子8xxxx、计算机应用17xxxx、美容美发5xxxx、农产品加工11xxxx。同时,我县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免费培训33xxxx,占今年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计划人数的72.6。经过考核鉴定,共给54xxxx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年度计划的54;其中中级工6xxxx,初级工48xxxx。

通过对我县劳动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县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能培训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偏低;培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短缺现象,部分招商引进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现有劳动力供给与素质以及培训规模、培训质量与市场需求特别是招商引资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适应我县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经研究,下半年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要根据我县招商引资发展的需要,对我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要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为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9.“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篇九

一、有效组织, 有序进行

早在培训开始前, 江苏省徐州市就召开了全市2011年国培专题培训会议, 对各下级部门和学员阐述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说明了培训的方式和时间、学员及辅导教师的职责等事项。培训启动阶段, 我建立了班级QQ群和飞信群以方便与学员沟通, 并及时督促学习, 交换培训心得。

培训过程中, 作为辅导员, 我担任起督促学员学习、培训技术指导和作业检查等几项工作。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联系, 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等培训考核内容。培训期间保证QQ在线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 在线给学员们解答疑问, 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奥鹏教育中心的老师沟通协调解决。在作业批改方面, 尽量多写评语, 对优秀作业严格把关, 及时把作业中的问题反馈给学员。负责组织管理本班学员线上和线下学习研讨;引领学员交流研讨, 回答学员问题, 归纳学员疑难问题并反馈给学科专家团队。在此期间, 我编写了5期班级简报, 以提供给学员学习, 解答学员关注的共性问题、重难点问题, 进行典型案例评析, 并公布上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馈以及下阶段学习的引领等。同时, 按时组织学员进行在线视频教学与答疑, 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培训结束阶段, 督促未完成培训任务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及作业, 将学员作业整合并提交参与互评, 认真做好培训总结。

二、收获知识, 收获成绩

本次培训由熟悉中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 (教研员) 组成项目专家团队, 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教学等工作。项目首席专家为王蔷教授, 项目绩效评估专家为鲁子问教授, 专家团队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 (教研员) 比例为50%。本次培训为参训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14个专题、共计88学时 (必修60学时+选修28学时) 的远程培训课程, 为参训的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20个专题、共计94学时 (必修60学时+选修34学时) 的远程培训课程。培训历时一个半月, 时间并不宽裕。但是我班所有的老师都能克服自身的困难, 在培训结束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学习。在此期间, 绝大多数学员都是牺牲午休时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学员们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绩。目前, 我班学员已经以100%参训、100%优秀率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平均学习时长64小时14分54秒, 作业提交率100%, 发帖回帖共计4256封, 对于这样的成绩, 表示十分满意。

三、受益其中, 不断进步

这里有着深厚的学术氛围, 这里有着热烈的问题讨论和交流合作, 这里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 这里有太多的精彩讲座等待着我们去聆听, 因此, 我们学习的脚步无法停歇。于是, 我们在这里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 用心去学习“专题视频”, 积极参与“专题活动和讨论”, 认真完成“作业和研修日志”;我们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精华观点”, 慢慢品读“精彩作业”, 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虽然培训已经结束, 但是我们的探讨与实践还在继续, 远程培训是一个学员在线自学、教师在线辅导和师生在线互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而教师的培训和成长本身又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理论和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检验、理解和巩固。相信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影响是终身的。

网络培训作为一种现代的数字化学习培训模式, 已经悄然兴起, 它使培训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培训以其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项互动、协作学习等优势, 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 给广大的教师群体带来了更多、更便利、更前沿的资讯, 让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坐在家里就可以学习全国最先进的教学理念, 与全国最权威的教育专家对话, 与全国最广泛的教师群体探讨和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我们深深受益于这样一种培训方式。

10.企业内部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十

一、目的

为规范员工的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考核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管理。

三、职责

行政人事中心负责落实本制度的执行实施工作。

四、内容:

4.1培训的分类

4.1.1培训主要分为中层干部培训、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公共课程培训、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培训及根据公司要求增加的其他培训。

4.2培训内容

4.2.1中层干部培训内容主要为心态、管理技能及岗位技能等知识。

4.2.2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办公软件基础使用、员工岗位职责、相关的公共课程、特殊岗位所需的公司产品知识、根据具体情况新增的培训课程。

4. 2.3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内容主要根据各部门实际岗位工作性质而定,包括岗位实操、岗位业务流程、岗位能力、办公或工作设备应用、管理素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知识等。

4.2.4公共课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心态调节、情绪应对及其他根据公司员工实际需求确定的课程。

4.2.5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所有新的发文及更改的发文,其中不包括任命发文。

4.2.6公司要求增加的其他培训根据要求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内容。

4.3培训计划的制定

4.3.1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制定:培训部根据每一阶段的培训需求调查初定培训计划内容并上报公司,根据公司审批意见确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4.3.2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

4.3.2.1对内勤人员,当批次入职人数大于5人时,由培训部根据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内容制定相关培训计划。

4.3.2.2对外勤人员,当批次入职人数大于8人时,由培训部根据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内容及与用人部门、负责授课部门进行沟通后确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4.3.2.3当批次入职人员为零散入职时,培训部根据文档管理系统中的新入职员工人数进行数据统计,当人数大于10人时,培训部根据内外勤人员的实际比例确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11.请草拟培训方案要点-培训方案 篇十一

二、筹建名师工作室。为充分发挥市级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对我市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交流,进一步孵化更多名师。年内在评选的市级名师中三分之一(100名)建立名师工作室。

三、市级名师培训。为进一步更新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教改能力,5月份安排150名小学名师赴东北师范大学培训,7月份邀请东北师大及长春中小学特级教师对我市307名名师进行培训。

四、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认真贯彻我市教育系统“三项改革”,落实好课堂教学改革大计,计划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三百人才培训工程”作为课改人才支撑。从开始每年遴选高中100名、初中100名、小学100名教师赴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地区进行培养培训,逐年培训我市高效课堂教学能手。

五、加强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为使中小学校长素质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打造一支职业化的校长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市教育局计划培训100名校长及后备干部。

六、京蒙对口帮扶培训。重点将班主任培训列入京蒙对口帮扶培训,对于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提升中小学班主任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的`需要,开展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校园法律知识的培训。年全市计划送北京教育学院培训50名,“请进来培训100名。

12.国培二级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十二

随着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研究生心理危机相关理论及干预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中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了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因此, 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队伍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 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学家Caplan从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研究, 他认为“危机”是心理上受到外部刺激或打击所引起的创伤性反应[1]。

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人们采取迅速、有效的对应策略, 及时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 化解危机并告知其如何处理未来的应激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最早源于Lindemann, 经Caplan等人的工作得到补充与发展。

(二) 危机反应的演变过程。Caplan于1964年在其危机理论中描述了危机反应的演变过程。他认为个体要经过四个阶段[2]:

第一阶段, 内心平衡打破, 警觉感提高, 开始体验到紧张。为达到新的平衡, 采取习惯策略反应, 基本无求助动机。

第二阶段, 习惯策略未奏效, 焦虑程度增加, 尝试错误方法, 产生求助动机。

第三阶段, 错误尝试未能有效解决, 内心紧张程度持续增加, 寻求和尝试新的解决办法。此阶段求助动机最强, 当事人会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来宣泄紧张情绪, 比如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等。

第四阶段, 习惯性无助, 失去信心和希望, 甚至企图自杀, 此时特别需要外援性帮助。

对于被心理危机困扰的个体, 经历危机后会产生以下四种结局[3]:

第一种, 顺利度过危机, 学会处理困境的新方法, 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种, 危机虽度过, 却在当事人心里留下阴影, 形成偏见, 限制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 当事人经不住心理压力, 对未来绝望, 以死解脱。

第四种, 未能度过危机, 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从此心理适应水平明显降低, 经历任何变故都会诱发心理危机。

从危机的四种结局来看, 若没有成功解决危机, 对当事人的消极影响很大, 因此对其进行危机干预很有必要。从危机反应演变过程来看, 当事人在经历危机不同阶段的心理过程不一样, 要求危机干预人员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并进行适当干预, 因此开展相关培训, 培养与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的危机干预队伍是关键。

三、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

(一) 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现状。

目前危机干预已得到一定重视, 在构建高校危机干预体系方面有一些探索实践,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4]:

1. 心理干预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干预人员多是经过短期培训或未经过培训的心理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德育教师、学工处工作人员和校医院保健医生等, 多数属兼职人员, 有相当多人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的实践经验更是缺乏。

2. 培训内容不全面。目前培训仅从业务素质来考察, 忽视对职业道德的培训。要做好危机干预工作, 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素质, 还要求干预者有基本职业道德, 如果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 比如不能做好保密工作, 反而有可能加重危机。

3. 心理干预人员培训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条例督促各校建立危机干预体系, 为应付上级检查, 很多高校都积极做好相应工作, 但由于急功近利, 培训成了走过场, 并未实质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4. 心理干预人员培训内容理论多于实践、甚至理论脱离实践。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需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否则只能纸上谈兵。

5. 忽视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估。目前培训仅仅在于培训本身, 未将培训系统化, 按照课时将预定内容讲授完, 培训就结束, 对培训人员的考核与评估被排除在外, 即便进行考核也是流于形式, 并且考核方式单一。

6. 心理干预人员角色定位混乱。一些高校并无专门从事心理干预的工作人员, 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由主管德育的工作人员兼管, 这种情况下有些心理问题被当成德育问题来对待, 十分混乱。

(二) 高校研究生心理干预需要现状。

由于研究生人员结构相对复杂, 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各不相同, 有的因适应环境的能力欠佳, 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的恐惧与异性交往;有的研究生已成家, 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焦虑[5]。可见研究生的心智和思想意识呈现出基本成形但仍未定型的特点, 这种“胶着状态”是研究生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此外, 研究生心理问题也表现在专业学习与培养方面。目前国内重成果、轻积累的评估导向导致部分研究生产生焦虑、浮燥心理, 甚至急功近利, 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6]近几年, 学术界揭露的几起“学案”, 皆与研究生的心理成长有关, 值得警惕。

四、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方案

(一) 培训原则。

注重区分培训层次, 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 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校内培训与校外考察相结合, 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

(二) 培训目标。

将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日常培训、学习考察、专家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 逐步建造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三) 培训体系。

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能力的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 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通过夯实基础、系统强化、技能认证、技能操作等培训步骤, 构建环环相扣的递进式培训体系。

(四) 培训方式。

可采取传统授课形式、专题讲座及拟态训练等多种方式, 可采用长期培训 (如年度培训) 、日常培训、出外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安排实践过程, 如协助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档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等等[7]。

(五) 培训内容。

专业系统的培训应包括干预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从业人员素质与人格培养、心理学理论知识、危机干预的策略和技术以及相关训练等内容, 同时为心理辅导人员提供自我探讨和实习的机会, 让危机干预人员有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际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接受严格督导。在制定具体培训计划时, 各校可根据培训时间、经费、侧重点等分别从以上几个板块来选择具体培训内容, 可参考下表[8] (见表1) 。

(六) 培训计划。培训是长期积累过程, 需要对危机干预人员进行系统化训练, 具体计划方案如下[9]:

1. 夯实基础。

建立岗前培训制度, 除组织辅导员参加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与考试外, 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等途径, 开展以研究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为主题的培训。

2. 系统强化。

开展专题培训, 以“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心理危机状况的识别”等为主题, 进行讲解探讨, 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和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3. 技能认证。

组织辅导员和危机干预人员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 鼓励他们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进一步提高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4. 技能操作。

重视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操能力。例如, 举办辅导员论坛、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 以促进辅导员自我成长和心理辅导技能的提高。

(七) 培训的考核与评估。

对危机干预人员的评估可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效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维评估模式进行[10]。

1. 自评与他评结合。

自评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危机干预人员经过培训与实践, 对自身技能进行评定, 并填写“心理危机干预技能评定表”;另一方面, 通过咨询手记, 对固定时段所做个案的咨询效果进行评定, 做出书面总结。他评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培训老师通过危机干预人员的咨询手记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给予评价;二是被干预者对其干预效果的评价;三是被干预者的朋友、同学及师长对干预效果的评价。

2. 效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

效果评估需要编制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问卷,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被干预者情绪好转; (2) 被干预者的认识和观念发生变化; (3) 被干预者态度发生改变; (4) 被干预者行为或习惯发生改变。各项目包含2-3个问题, 采用五级制评分法, 进行定量评估。过程评估是每次个案结束时危机干预人员填写咨询记录总结和观察表, 主要关于被辅导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记忆、思维、情绪等) 和危机评估 (自伤、自杀等) 。

(八) 培训保障措施。为保证培训方案的顺利实施,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保障[11]:

1. 组织机构。

学工处、团委负责各部门院系协调;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危机干预人员的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务处负责心理健康课程安排、教学质量评估。高校各部门为保证危机干预人员参加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提供组织保障。

2. 经费投入。

学校可将培训基金列入经费预算, 拨出经费专门用于危机干预人员的培训, 加强基地建设和经费管理,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保证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3. 基地建设。

学校应落实培训基地, 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提供平台, 同时聘请院内外专业心理老师作为培训教师, 加强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 使培训规范化、专业化, 为提高培训人员素质提供保障。

五、小结

加强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辅导员可运用心理学原理, 了解大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的特征和差异,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 避免盲目说教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同时, 高校辅导员经过心理辅导能力专业培训后, 在对待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适应性差等问题时, 能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提早预防, 通过倾听、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方式, 及时进行干预, 适时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卫生保健者。

参考文献

[1]詹启生, 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

[2]伍新春, 林崇德, 臧伟伟, 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及结局[J].青年研究, 1998.

[4]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33 (3) .

[5]沈文青, 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1) .

[6]李辉, 杨婉秋.学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培训与评估[J].云南电大学报, 2007 (3) .

[7]丁正员.论心理咨询员的素质要求及其修养途径[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

[8]张海燕.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任务[J].思想, 理论, 教育, 2001 (6) .

[9]刘永强.论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0]刘凤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研究[J].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23 (6) .

上一篇: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核个人总结下一篇:富德生命人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