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2024-08-17

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通用13篇)

1.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篇一

自然与和谐之美_评课稿

要当好语文老师,厚积薄发必不可少。如何在词汇量少的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上读出文质之美,上出语文课的韵来,应是语文老师始终关注的问题。

因此,尽量从细节入手,尽量让语文课更美一些。

第一、读得彻底。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节课老师用了近十分钟进行阅读。读得分量足,形式多,层次明显。我留意观察,其中有示范读,自由体验读,配乐读,尝试读、齐读、评读、表演读,拍手齐读等等总共有九次之多。读得由浅入深,由听读欣赏,到自由研读,由模仿读到自由发挥读,由个别体验到合作读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反复强调的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我们看到: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一个个小脸通红,小眼放光。

第二、教得巧妙。

我们常常评价一堂课会这样说:老师教得真好!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得好不如教得妙。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达到不教而教,无为而无不为?我觉得这节课有两个精彩展现:注重角色体验,课文中所描写树与小鸟的友谊,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任何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呢?蒋老师让学生扮演树和小鸟,使学生转化了角色,说自己想说的话。教学的空间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产生了碰撞,升华了情感。学生自我的课程资源得到了较大的释放。

许多课上得很完美,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但距离实际课堂却遥远而不可企及。可是,蒋老师的这堂课却显得质朴而清新,像海边漫步时无意捡到的小贝壳,可爱而让人惊喜。

第三、品得真心

例如蒋老师全面关注学生,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方面很细心,耐心。如:别人读生字的时候要认真听;同学读错了不能笑话;提示学生说话要完整;对同学的朗读在评价时都是从正面表扬为主。

第四、演得投入

课堂设计了的假如我是爷爷,你是小树,你想对我说点什么?炎热的夏天到了,我们为你们撑开绿色的小伞,你想说点什么?并为学生更好的感受课文传递的`信息,蒋老师还设计了课件:冬天呼呼的北风;夏天吱吱的蝉叫。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堂设计符合儿童特征。但这是一年级的课文,老师对课文的理解过细,目标定位高,学生接受较困难。

总之,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较高的自身素质值得我好好学习。

2.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篇二

一、关系的正本清源

“教学预设”就是“预先设计”, 是指教师对未来发生教学行为的准备和设计;所谓“动态生成”就是“自然生长”, 即在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随机生成的问题 (教学内容) 或教学活动。在对两者本质的追溯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 预设和生成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 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 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 教师理应要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充分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成则体现在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 顺学而导,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预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正常健康的进行。正因为如此, “预设”和“生成”之间是不矛盾的, 它们是一对统一体,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作为教师, 我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胸有成竹, 课堂上才能运筹帷幄, 才能更好地在“预设”中洞悉“生成”, 在“生成”中扣住“预设”, 让课堂教学中寻求到两者的平衡点, 才能展现教学境界的别有洞天。

二、留足生成的空间

课前做预设时, 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们要做充分的考虑, 给预设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这样就能给生成腾出充足的空间。如笔者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 课前了解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 笔者当机立断地对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作了有效的整合。笔者是做了这样预案设计:课开始时, 笔者出示了纸尺子, 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 (两位小数) , 接着笔者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分组讨论, 解决这道一般的两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减法题。之后, 笔者又让学生将长度米化为厘米作单位来进行计算, 由此很自然地比较了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相同点:相同数位要对齐。接着让学生讨论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可能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分组编题并解决然后组际间交流。像这样,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在交流中笔者惊喜的发现了所有的特殊情况都有了生成 (结果末尾有0的, 需要借位的, 整数减小数) 。反馈时, 各组成员派代表做了观点的阐述, 在笔者的引导和追问下, 学生能自主地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你说一句, 我补充一句, 在相互启发、指导、渗透下课堂教学的质效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三、放大生成瞬间

课堂教学中, 许多新的想法、许多新的问题、许多新的思维都会在学生中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 无论是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还是预设之外, 都是源自学生的实际, 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展现的, 因此我们都得重视。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及时将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捕捉, 并放大生成的瞬间, 优化教学过程, 把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 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笔者在教学长度单位时, 要求学生进行测量时要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一端, 突然班上一个调皮的学生把一把断尺高高举起来说:“黄老师, 我的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引来全班同学的沸腾的笑声。笔者沉思片刻, 来了灵感, 意识到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出现了, 于是笔者走向那位学生, 举起那把断尺, 捕捉了这样一个问题并抛给了学生:当我们看不清尺子上的“0“刻度, 或者0刻度根本无法找到时, 你们还有办法将物体的长度测量出来吗?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交流, 他们在思索着、尝试着。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孩子们不再认为那是一个笑话, 兴致勃勃地的投入到探究中去……

四、把握尺度“预防”矫枉

展现动态生成、饱含生命灵动的课堂固然是精彩纷呈的, 成功的课堂, 它令人向往, 让人期待。但如果一味的为生成而生成, 甚至去彻底放弃预案, 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凡事皆有度, 过枉则滥”, 仔细思量, 在有的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了一些“随意生成”, 甚至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生成”, 这些“生成”是经不起琢磨的, 有时让人觉得倒胃口。生成是“意料不到”的,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有一双敏锐的慧眼, 头脑时刻保持冷静, 对生成要作出及时的判断和筛选, 严格把握好生成的尺度, 预防生成的丢失和生成的矫枉。因为, 我们虽然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但也并非意味着生成有着绝对的自由, 我们同样排斥那种完全被教师主观预设控制的强制灌输填鸭的课堂, 我们也批判那种任由学生的主观意愿为主导的信马由缰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有的引导不能缺少, 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失去教学的方向, 只有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到相机引导, 辨析真伪, 才能使生成适得其所, 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是真实的, 生动的课堂。

3.《呼啸山庄》的和谐之美论文 篇三

摘要:自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问世以来,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充斥着喧嚣-9病态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其独特魅力。本文试从情与景的相契及梦幻-9现实合一的角度,揭示出激烈冲突背后的和谐安宁,并结合艾米莉独特的精神气质,简要地分析了和谐产生的源泉。

关键词:《呼啸山庄》和谐交融梦幻现实

一百多年以来,《呼啸山庄》就像来自英格兰北部荒原的一阵强劲的风,它带着荒原的气息,透着神秘的魅力,精灵般地在人间舞蹈,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评论家和读者去探寻它的诡异眼神和曼妙歌声。艾米莉在《呼啸山庄》这“一出灵魂的戏剧”中,给我们展示的正是一种野性的释放和激情的昂扬,但这种切人灵魂深处的震颤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极不和谐的音符――充斥着嘈杂的病态心理和颓废色彩,是一部杂乱无章、凌乱不堪的作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和读者所接受,戴维・塞西尔说:“《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期唯一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光辉的小说。唯有它,今天仍和写成之初一样使我们激动。”“如果《呼啸山庄》给人以杂乱无章的印象,这种混乱只是在我们的思想里,而不在艾米莉・勃朗特那里。”“她展望世界,看到这个世界分崩离析、杂乱无章感到她内心有一股力量,要在一本书里把它统一起来。”最终,恐怖的崇高与美的纯净融合,丑恶的狰狞与瞬息的魔力相契,她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中一切最好的东西,并使它们达到了和谐完满的境界。

一、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艾米莉是那样善于表现大自然给予人的朴素的喜悦:希克厉在呼啸的晚风中的狂喜,凯瑟琳欣赏金雀花的忘情,小凯瑟琳为在摇晃的榆树枝上消磨了一个夏日而快活得如痴如醉。因而尽管故事是阴郁的,但一点都不是病态的,所以无论主人公们如何暴戾狂放,却在洁净清新的晨光的照耀下,在纯净凛冽的寒风的吹拂下,闪现着一种年轻、粗犷、不可抗拒的魅力。

艾米莉以深邃的洞察力关照着她深爱的荒野,而这荒野也正是她心目中宇宙的缩影,这是一个封闭的、自我满足的世界,而这个小世界又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微观世界――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构成。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分别代表着人们生存状态的两极――风暴和宁静,当这两极遭遇时,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凯瑟琳首先把风暴引进了画眉山庄,并且为这宁静的文明而狂喜不已,生命的本性在异质环境的吸引下瞬间逆转。凯瑟琳愤怒地质问:“是谁来拆散我们,请教?……人世间有多少林敦,一个个都化为乌有,我也不答应抛弃希克厉,啊,那不是我原来的打算――那不是我原来的意思!”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凯瑟琳的“自我”被画眉山庄的精神气质所改变,环境的变异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着性格的矛盾运动。凯瑟琳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依旧没有平息两个世界、两种力量的较量。而小凯瑟琳和小林敦关于如何度过七月中酷热的一天的谈话,实际上就是对两种生活方式的论争。小林敦认为“最愉快不过的办法是来到原野中央,在石楠丛生的高坡上一躺,从早到晚就躺在NJL不动……就算是他的十全十美的、天堂般的幸福了。”但对小凯瑟琳来说,“最快乐的是坐在一株沙沙作响的绿树上摇荡……整个世界都苏醒过来了,陶醉在疯狂的欢乐中。”小林敦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小凯瑟琳对闪烁与激情的向往,分别代表着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那么小凯瑟琳将父亲的温顺平和与母亲的桀骜不驯结合起来,才使得两个世界最后的统一成为可能。在狂暴的冲突之后,安宁的幸福降临了,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的结合,将在世的所有美好推向极至――活泼健康、坚韧强壮。他们幸福地生活在画眉山庄――尘俗的优雅殿堂;而凯瑟琳与希克厉历经艰辛的挣扎与追寻,终于安宁地栖息在他们生生世世的精神家园――呼啸山庄。新的和谐重新建立,一切狂放的悲愁缓缓消失了。

文本中动荡不安的情绪和各种奇特现象的神秘意蕴与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弥漫着骇人的气息,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希克厉出走的那个夜里,狂风暴雨大作,电闪雷鸣,宅子一角的树倒下并且打垮了烟囱,砖石、煤火轰然而下,这种狂暴不驯的自然力,表现着希克厉粗野的生命力和内心的愤怒。而在凯瑟琳死去的清晨,晨曦通过房间的百叶窗静寂的透进来,淡红色的光线温和柔润,凸显而出死亡仿佛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超越境界,既然生是陷入永劫不复的痛苦挣扎中,那么唯有死才使得灵魂跃出尘寰的局限,进入永恒自由的精神家园。当希克厉追随他心爱的凯瑟琳离开这个尘世之时,整夜倾盆大雨涤荡席卷着荒原,希克厉躺在凯瑟琳小时候住过的柜式床中,手伸向打开的窗户,这是一种对于吁请的回应,死亡消靡了他们之间的界限,带来长久而牢固的结合。

艾米莉一生中很少离开生她养她的那个阴郁的约克郡荒原,她挚爱荒原有如生命,带着本能的喜悦投身到追求的狂喜中去,“在她眼中,最幽暗的石楠丛会开放出比玫瑰还要娇艳的花;在她心里,铅灰色的山坡上一处黑沉沉的溪谷,会变成人间乐园。她在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许多开怀的乐趣,而她胜过一切、最最热爱的是――自由。”荒凉幽寂隔绝尘世的旷野激发起艾米莉心中的深沉伟大的情感,而她以敏感的心灵及其超乎寻常的想像力,表现了自然与人的默契。

二、梦幻现实.迂回合一

戴维・塞西尔说,“艾米莉是个神秘主义者。她一生中曾几次有过一时的幻觉,仿佛她的眼睛看到了凡人的眼睛所看不见的超自然的现实。这是她所有的经验中最最深刻的她正是根据这些瞬间的幻想去设想人类社会并赋予了她一种新的意义。这些瞬间的幻想是她描绘生活所依据的哲学基础。”因而在文本中,艾米莉将梦幻与现实巧妙地连结在一起,形成一种摄人胆魂的力量,梦幻辉映着现实的光芒迂回曲折而又具有一种逼人发肤的真实感。 我们是通过洛克伍德先生的梦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凯瑟琳和希克厉的`爱恨恩怨的,他在翻阅凯瑟琳日记的时候昏然入梦,梦中洛克伍德伸出手臂去抓捣乱的树枝,却抓住了一只冰冷的小手。“我眼看怎么甩也摆脱不掉这个小东西就把她的手腕向碎玻璃上拉,来回的磨擦,直到淌下的血水浸透了被褥”。这大概是小说中里最为残忍的情景。而这个凶残的场面出现在谨小慎微的洛克伍德的梦境之中,他的经历平淡无奇,感情上并无任何促动因素,所以他做此凶梦缺乏任何戏剧情节上的必然动机。他睡在像棺材一样的柜式床里,那床的嵌板隔绝了外物对心灵的干扰,他应该能成功地将黑暗势力阻隔在外面,却依旧摆脱不了鬼魂的纠缠,由此说明了那种势力不仅自发地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外部,即有形的玻璃窗外面,而且也白发地存在于内部,甚至存在于最不移情的心灵当中。在这里窗子是一种隔阂,表现了“自我”与“本我”的分裂,既然凯瑟琳认同了那个“非我性”的社会,于是活着复归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即使她想以死摆脱这种漂泊、隔绝的命运,也只能通过玻璃窗向里张望,但是却不能到里面来;而悲痛欲绝的希克厉,尽管他有巨大的力量,也只能够向着苍茫的夜色嚎啕呼唤,却不能真正地到外面去。直到希克厉死去时,窗户洞开,打通了一个通道,使他们最终不受阻碍地、平静地结合。

“天堂不像是我的家,我哭碎了心,闹着要回到人世来惹得天使们大怒,把我摔了下来,直掉在荒原中心、呼啸山庄的高顶上,我在那儿快乐得哭醒了。”在凯瑟琳的梦境,林敦家就是那舒适而安逸的天堂,凯瑟琳在这里建立了文明的“自我理想”,但是长期压抑使得她厌倦了这种沉闷的生活,因为这里没有她赖以生存的精神元素。她的生命力量源源不断地出自于荒原中心、呼啸山庄,那里有“本我”最为淳朴的本质在呼应。“上帝创造的整个宇宙万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精神的和物质的,都同样是某种有生命的精神元素的表现。在一方面,是可以称作风暴的元素――严峻、无情、狂暴和充满活力的元素;在另一方面,是宁静的元素――温柔、仁慈、消极和顺从的元素。”这两种元素显然是对立的,然而却并不冲突。他们不过在追寻贴合自己生命的元素,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当病逝前的凯瑟琳在迷狂的支配下,有过几次想像性的体验,她告诉耐莉“壁橱靠着墙壁,在原来的老地方”,而这个黑柜子是在呼啸山庄的卧室里,“可不,真有点儿怪――我看见里面有一张脸”,这实际上是镜子中映出的她自己的面孔。凯瑟琳认不出镜中的自己说明对于“非我性”世界的认同已对她产生了异化,从某种意义上讲,镜中的脸实际上是凯瑟琳对“超我”模仿而获取的“自我”,当耐莉再三地提醒“那就是你本人呀,林敦太太”,她才重新回到现实的秩序中来。它们揭示了凯瑟琳对在呼啸山庄难以忘怀时光的怀念,她想重新回归野蛮、顽强、自由的灵性的自我。

然而艾米莉在描写这些离奇的梦幻与迷狂时,并不带给人一种晦暗不明、鬼影绰绰的氛围,也不是极端虚无缥缈的,她驾驭极强的想像力书写出坚固而清新的文字,因而我们看到了刁蛮任性的凯瑟琳与在梦中出现的凯瑟琳一样的真实。画眉山庄是坚固的石造建筑,而不是天堂中云雾缭绕的宫殿。当我们在自然与超自然的平面上转换时,并没有心悸的震动感,由此我们不得不惊诧于艾米莉大胆的创意与细腻的构思,敏锐的感悟与直率的表露。

尽管全文中充斥着如此激烈的冲突:爱与恨、文明与野蛮、忠贞与背叛、复仇与回归,但在艾米莉的笔下,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完美地统一在人物灵魂的深处,统一在引人情醉的景中,以及在似幻非幻的梦境。艾米莉在近乎平淡无奇的文字中,盈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轻陕的低语里,倾诉着激烈复杂的情绪,把难以捉摸的微妙气氛和全面爆发的激情融汇在一起,使得我们历经百年,仍听得到完美和谐的回声,嗅得到美妙安宁的春天的气息。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方平,译.呼啸山庄[H].上海译文出版社..

[2]王国富,缪华伦.英国古典小说五十讲[H].四川文艺出版社.1984.

[3]冯文坤,何颖.灵性的失落与吁请[0].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1).

[4]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H].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3.

4.和谐之美 篇四

高一2班 姚臻钧

有人曾这样说:“人来到这个星球上,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寄居。”我们与这世界的万千生命,在苍茫浩瀚的宇宙之中,不过皆为沧海一粟,全无高下之分。因为我们更要和谐相处,一起生活。

席慕客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一次与友人漫步冬林,在进入到树林之前被友人叮嘱要轻声细语,万万不可惊拢那些鼾睡中的树林,林中的树静静的伫立,安然,寂静,树腰围裹着粗绳制成的“冬衣”,在和讯的冬日暖阳沐浴下,恰似一然入睡的老者。而林中的工人都是敛声屏气的模样,生怕打扰了它们。席慕客对此颇有感触,发出感叹:人与自然的互敬互重是最和谐美丽的图景。

当然,我们不仅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美感。

人际关系的问题,也被海浪逐渐推到了浪尖上:早高峰时,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在公共汽车上,工作者和学生占多数。个一个个大都是自顾自的有站着自主坐下。更有甚者,坐在那里捧着高科技产品玩的不亦乐乎;繁华的街道上,行人个个匆忙前行,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枷锁着这座座城市......但是,更有甚者,现在在路上再也见不到扶老人,盲人过马路的人了,也见不到搀扶跌倒老人的人了。“中国式过马路”像病毒一样四散侵蚀。这一切都变得很不和谐了。

究其根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众多便利,但是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更乐观与见到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友善,越来越和谐。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包含多方面,多参次的内容,体现为一种大和谐之美观念。

5.感受和谐之美 篇五

段道湍

和谐犹如一幅画,和谐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鲜花因了绿的依偎,才显得娇艳、鲜润;天空因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静穆、安祥;大地因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生机盎然。

当今社会,和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琴瑟和谐是家庭幸福的象征;社会和谐是安宁、稳定的象征;同事之间和谐是事业兴旺发达的象征„„

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 春雨是和谐的,她润物无声,让河山披上新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情与爱的和谐; “春日平原芥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副良药,吃了她就会弥合你我之间的疮痛;

和谐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只要走过她,你我之间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和谐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成为考量时代进步、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企盼社会和谐,是古今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孔子极尽倡导的和为贵,大道之行;宽大为怀,与人为善。是人本大爱的和谐社会。

范仲淹大书所言的政通人和,百姓安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理想大智的和谐社会。

洪秀全强力推崇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质朴无华的和谐社会。

康有为奔走呼号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朴素高洁的和谐社会。

唯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和谐社会。

世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需要和谐,人民共同幸福生活呼唤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让我们的家园鸟语花香,山青水绿充满生机;全社会之间的友好和谐相处,则国泰民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篇六

在东方文明的语境里,与西方偏向宇宙论的和谐数理概念不同,在古代中国,“和谐”主要是政治概念和人事概念,偏于政治,偏于人生。“和”的本意是唱和、相应,起初与歌唱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它已成为一个用途广泛、带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和”就是“和而不同”,亦即不同而不相互妨碍。而“谐”的意思则是相互支持、依赖、制约。“和”强调个体的不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统一。作为哲学概念,“和谐”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承认不同,协调多方面的关系;二是“中”、“适度”,有别于“淫”、“乱”、“不正”。“和谐”源于“和”,是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儒学中,推崇艺术助天子调理天下,强调礼乐文章,所以当“和”的标准被用于艺术自身时,就产生了“中和”之美。孔子对“和”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不走极端,这样社会才会和睦、安定。实际上,“和”所涉及的是关系,在众多的关系中,“和”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正确的关系。而这种正确的关系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在诗歌中,它是指思想纯正,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邪,即“过而不正者也”。在音乐中,“和”则是尽善尽美,美与善达到完美的统一。在君子那里,“和”则是“文质彬彬”;在人际关系中,“和”则体现为“仁”的美德,在这里,“仁”所指的就是一种和谐相亲的人际关系。

老庄学派虽不同意礼乐能治天下的观点,但在“何为美、何为艺术”的问题上与儒家有着相似的看法。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间的关系也由此生。万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尽管万物间也存在对立与冲突,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关系。这是因为,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万物才能融成一个整体,也只有在这个和谐体中,万物才能够各安其性命之情,才能够产生、存在,并得到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够让世间万物生生不已。而在那些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中,双方则是都有所损伤的,对它们生命及其发展是一种损害。所以,“和”即是一种“真”,又是一种“善”,更是一种“美”。《老子》十二章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说过度追求感观刺激会导致身心失和。简言之,中和之美就是不要偏激,提倡“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中国传统艺术强调的就是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伦道德的和谐,以及艺术自身的形式架构上的协调与完满。

从文化视角来看,“和谐”不仅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视觉经验需求,它还包括人们对艺术作品及其表现对象存在的内在秩序及道德价值的需求。和谐的感受与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紧密相联,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在多样化甚至矛盾化前提下的协调与稳定,即“和谐”的理想状态——一切和谐都来自离散与冲突的调和与化解,来自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因果呈现。所以,和谐之美成为艺术与社会生活共同追求的理想。

艺术和谐之美的理想追求,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艺术表现中诸视觉元素的结构方式及比例关系是否得当,是否达到某种数理和心理上的和谐与平衡。在西方,和谐显然是指在复数概念或多元结构下,各个单位之间所达成的一种相对平稳和合理的关系,艺术作品在空间体量元素、光色元素、表面肌理元素等配置上的合理性带给人们视觉心理上的和谐与享受。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体现了高度的和谐,据说此图的人体是根据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比例学说绘制的,图中表现的数和比例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而神秘的。在东方,中国传统艺术也十分讲究和谐,强调艺术表现主体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伦道德的和谐,强调艺术形式结构语言的和谐与完满。

人类社会和谐之美的理想,体现在追求国家及地区、民族及种族之间在多样化乃至矛盾化前提之下的协调与稳定。全球化正迅猛发展,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每个文明都需要了解其他文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文明不存在优劣,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所以和谐的社会理想要求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国家之间和平共处、避免战争与暴力的条件下,尊重多样性,社会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相互信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正如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所言:“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个文明都得学习与其他文明共存。”多元和多样性的文化艺术才符合相应的社会形态,多样的繁荣与多样的和谐是健康、发达社会的必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社会追求的理想之境,同时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理想追寻。

如果把艺术作品的和谐之美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要求,那么艺术的整体发展与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和谐则是宏观层面的要求,艺术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在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内在关系,同时存在着近似的原理。和谐之美的理想要求我们在微观层面的艺术创作与教育传承中,要正视当代多元化和民主化发展的文化语境,以开放的心态和极探索与创造各种艺术风格及思想,摒弃狭隘艺术观念的束缚或旧有的门户帮派观,尊重艺术在文化领域的多种职能和不同的价值;在宏观上则要求我们发挥艺术在沟通社会、传播公众舆论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要尊重艺术在阐发个人生活体验、精神情怀及寻求个体人格理想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社会的和谐,自古就有法律的方式、道德的方式、宗教的方式,也有文化艺术的方式。古代的隐逸画家尽管不问国事,但多数人心态平和——笔墨游戏虽不能登庙堂之高,但至少能起到调节个人心情的作用。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艺术的创作与呈现,同样成为沟通和凝聚社会的一种途径,是改善现实社会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手段,起到干预和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实际上,在中外社会历史的许多重要时期,艺术在公共领域都曾显现了它良知和正义的角色。究其根本,是因为艺术与社会现实保持着特有的距离,艺术从而能在更为宽阔的隐喻舞台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演绎,也由于艺术在传播方式和过程中呈现的形式魅力和愉悦性,所以它可以在政治、宗教、法律与战争之外,细微深入地作用于社会大众,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实现对狭隘的现实物质与观念世界的超越,使得不同时代的真、善、美理想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建构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促进艺术自身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岸瑛.《中西和谐考》.《美术观察》, 2005年10期.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7.和谐之美 篇七

朋友,若想演奏和谐的旋律,我劝你再携一颗友善的心,来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保你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保你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对每一条鱼友善,保你拥有一个自由欢畅的童年;只要你对每一棵树、每一滴水、每一株草友善,保你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每一个人友善,保你朋友如柔云新亲情如细雨,让你拥有快乐的天堂。我坚信,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和谐。

和谐之美亦在于平凡的生活

8.和谐之美 篇八

打开时空之门,记忆定格在那春雨连绵的午后。初春季节,阴雨连绵,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雅致,街道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编奏成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人群中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小小的摊位前竟挤满了人,似乎在看着一场好戏,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我怀着好奇的心走了过去,如泥鳅般灵活地挤进了人群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年过六旬,头发发白,有些驼背的老人。脸上饱经风霜的皱纹清晰可见,而在他面前是一位热情洋溢金黄色头发的外国人,此刻正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知说着些什么。

老人的身旁是一辆有些老旧的自行车,上面系满了一个又一个有着可爱图案的氢气球,显然她是来买气球的。女顾客手舞足蹈的笔画着,声情并茂,脸上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似乎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老人的脸竟涨得通红,搓着手,尴尬地看着对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大不小的玩笑流传开来,可就是没有人站出来替老人解围,脸上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气氛冷到了极点。这时那位女顾客大度的笑了笑,从包里掏出了一把花花绿绿凌乱的钞票放在老人面前,一脸真诚的看着他。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大家都在窃窃私语,猜测着老人定会拿那张最大涨的红色钞票。有的甚至感叹着老人的好运……老人抬起手,毫不犹豫地从那凌乱的钞票中,抽出了那张不起眼的5元,霎时周围一片寂静,那位外国人更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

不知为什么老人那沧桑单薄的背影,此刻竟变得如此高大与神圣,令人充满了敬意。平日里不怎么受欢迎的氢气球,转眼间一抢而空,蔚蓝的天空中霎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一张张笑脸迎风绽放,天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昙花一现般美好与温暖。

9.浅谈中国建筑创作的和谐之美 篇九

关键词:建筑,材质,色彩,环境

中国先秦时期的建筑、工艺和雕刻往往是浑然一体的。战国时期, 由于城市的繁荣, 建筑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隋唐的建筑、工艺和雕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佛教和道教对建筑的影响至为深远。元明时期的建筑布局较宋代更为成熟合理, 而明清时期的帝王苑囿和私家园林的大肆兴建, 形成了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小高潮。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的当代建筑发展较为曲折, 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本土现代主义等创作风格涌现, 但众多模仿欧陆风的平庸甚至低劣的建筑作品也为数不少。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专著, 其中谈到“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为良。”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 “材有美, 工有巧”讲求的是选材精良与制作工艺高超, “天有时, 地有气”讲求是时令、寒暑、阴晴、方位、土脉等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因素综合考量、协调结合才能达到建筑工艺的整体美, 实现人与自然的谐和相亲。

和谐之美, 是建筑创作的灵魂。

一、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之美

按照环境的属性,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从建筑学来讲, 环境是指室内条件、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就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审美趣味的差别。建筑创作必须反映出本地域、本民族、相应外部环境的特征与文化追求, 与建筑外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

如:福建南部农村以圆形为主的土楼, 既体现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血缘氏族传统、维护宗族利益、躲避战乱的人文环境因素, 又体现了该地域人民为了有效利用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自然环境因素。

建筑必然要反映时代的精神。布正伟在其著作《创作视野论》中写道:“建筑师对作品所处城市的体验和认识, 乃是把握建筑创作总体思路的前提条件。城市的规模、性质、历史文脉、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建筑传统、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等等信息, 都将无声无息地融汇于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中……” (1) 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创作中, 可以借鉴欧美, 可以学习传统, 但是不与“欧美中心论”合流, 也不与“传统本位论”同道, 不远离中国建筑环境的实际情况, 要契合中国建筑发展的实际环境。

例如建筑师周恺设计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四层混凝土建筑, 将树木保留在建筑之中, 庭院以青砖、瓦片和木板三种材质结合使用, 清水漫院, 在设计上运用了传统四合院的概念, 却又彰显工科大学的严谨、理性和冷静, 同时又让这座东方书院增添了些许浪漫的人文气息。

二、建筑与色彩的协调之美

建筑的色彩造型是创作建筑整体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筑创作中的色彩应用主旨是从各个方面挖掘色彩的表达潜力, 把色彩的运用同具体的建筑环境及建筑本身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 使色彩在建筑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2) 色彩在建筑创作中有表现气氛、装饰美化、区分识别、重点强调、形象调节与再创造、空间感的调节与再创造等作用, 使建筑创作的表达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与灵活性。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不同的色彩及色彩组合应用在建筑创作上表达着不同的意义。如:中国的传统皇室建筑以红黄色为主色调, 总体色彩金碧辉煌, 朱红色的围墙、金黄色的鎏金瓦顶、汉白玉的台基, 朱红色和黄色结合使用表现出皇室的尊贵和雍容, 大面积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之意, 同时也是一种森严等级的象征。中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崇尚“宜简不宜繁, 宜自燃不宜雕斫”, 园林建筑的色彩多以粉墙黛瓦, 朴素淡雅为主, 也就是所谓“白贲”之美, 即本色的美, 白墙黑顶灰色框脚, 形成了中国水墨画一样的建筑景致, 也表达了中国文人的淡泊宁静君子情怀。

三、建筑与材质的匹配之美

材质是指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所决定的材料特性, 材质的质感肌理通过其表象特征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触感感受和心理联想。建筑给人的感观就是在建筑中使用不同材料组合达到的最终视觉效果, 体现在其外形、色彩及质感上, 不同建筑材质的使用营造出来的美学感受也各不相同。建筑材料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涌入到建筑创作当中, 带来了更多的功能性与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架构为主要结构, 砖、瓦、石为辅料, 即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土木之功”——中国古代北方寒冷干燥的地理环境适用于土建结构, 南方温暖潮湿的地域特征适用于木建结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应用日渐广泛, 七十年代开始, 代表更高科技的复合金属、复合材料和钢化玻璃等材质日益普及, 中国建筑创作的材质同世界渐渐接轨。

材质可表现出色彩、光泽、纹理等视觉之感, 也可表现出冷暖、干湿、软硬、粗滑等触觉之感, 并能通过材质赋予人们不同的心理审美感受。比如:现代都市的玻璃材质摩天高楼给人以整齐、光洁、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心理感受, 而木质的亭台楼阁置于小桥流水绿竹扶疏的庭院里则给人以曲径通幽、宁静淡泊之感, 钢材结构的中国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建筑则体现出建筑的科技感和时代感。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环境是多元化设计理念并存的环境, 建筑多元化的趋势带来了整体的繁荣局面, 但是, 中国的建筑创作该怎样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是每个建筑设计师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不管是继承继承传统还是学习欧美, 不管是坚守本土还是发展多元, 建筑创作的和谐之美都是首要考量的因素, 是文化内涵与外显特征相结合的灵魂。

注释

1建筑创作.期刊, 2005, 8 (74) , 第30页[Z].

10.和谐之美作文 篇十

我出了家门,路过小区,花园虽然不大,但景色别致,幽雅清静,是个游玩和休息的好地方。忽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只见花坛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儿:黄的大理菊、红的“状元红”、白的“天女散花”……千姿百态,竞相开放,它们散发出的香味随着微风飘得很远很远,引来了蝴蝶、蜜蜂在上空翩翩起舞……花园里的草坪,有的碧绿,有的暗黄,就像铺上一条黄绿相间的地毯。草坪上,老爷爷、老奶奶们正神采奕奕地打着太极,他们的前腿一弓,后腿一蹬,伸臂挺胸,向上一举,往下一揽,仿佛雄鹰正要展翅翱翔;梧桐树上不时传来小鸟清脆的鸣叫,美妙的声音在花园上空回荡……我不禁感慨,这歌声不正是一支人与自然美妙的交响吗?

我舒畅地乘上公交车,一路上,公交车里助残扶弱的行为比比皆是,尊老爱幼的画面更是数不胜数:一位售票员阿姨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一边替小妹妹擦拭因晕车吐在身上的脏物,一边亲切地安慰说:“别急,别急,放松!放松!”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少年细心地照料那位有腿疾的老爷爷,扶他坐下,并拿好他的衣帽,站在他旁边,守护着老爷爷;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上车了,一个小女孩赶快站起来,招呼怀孕的阿姨到她的座位上坐……看到这一幕幕充满温情的感人画面,一股热烘烘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感动的泪水悄然湿润我的眼眶。

“到站了!”我一下车,就望见书店门前的广场上人流如织,笑声一片。和平鸽黑白相同,有的轻快地飞行,有的悠闲地漫步,鸽子的神情那样从容,姿态那样优美,宛如披着自纱的典雅少女。几位叔叔“咔嚓咔嚓”地拍下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好瞬间!

我徒步走进书店。啊!安静的场面使我惊讶。人们都专心致志地看书,神态各不相同:有的正在凝神默读;有的正在低头思索;还有的情不自禁地轻声吟诵……我也不由地选了一本《和谐之美》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读着……

11.和谐之美作文 篇十一

记得去年寒假里,我们南方下了一场大雪,地面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梯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冰,脚踩上去,软绵绵的,一不小心就要摔倒;过道上更是积满了雪,害得过往的汽车总是打滑,无法正常通行。但老天还是无情地下着雪。

面对这个局面,虽然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很忙,但是人们还是拿着铲子不约而同地下了楼。你一锹,我一锹,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都冒出了汗。有的人拿着人大铲子,把雪堆积成一堆;有的人拿着扫帚,把融化了的水扫进;还有的小孩拿着玩具铲子,把小雪块扫进小桶里。虽然现在正是寒冬腊月,但是人们的心里都是暖烘烘的。

我远远望去,看见小区物业黑板上写着:“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几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鲜艳,格外耀眼,看着眼前忙碌的居民们,我恍然大悟: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和谐不就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吗?家园的文明不就需要我们共同铸就吗?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们就不会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

12.试论城市建筑和谐之美 篇十二

1.1 随意拆除旧城建筑

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和浙江舟山市定海老街区被拆。

“拆”已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公共语汇,出现在建筑物的身上,像一个个惊心触目的靶心标记。在仍有使用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房屋被过早拆除的同时,大量的危房和棚户却长期保留了下来。旧城被荼毒之后,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新城市对未来表现得无所适从,只好一味地抄袭,拆了又建,建了又拆。

1.2 疯狂抄袭

首都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审图室高悬的“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在建筑实践中更多变味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抵不过领导一句话”。当甲乙方关系如同业主“点菜”、建筑师“料理”的食客与厨师的关系,过度商业化的建筑过程就成了破绽百出的昏着儿。业主成了建筑师们的“上帝”,理想的空间如同逝去的乌托邦。

当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中国的建筑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建筑师无路可走了,他们尝试过苏联的方式,结果他们对那些按苏联方式建造的建筑物深恶痛绝。现在他们试图采纳西方的方式,我担心他们最终同样会讨厌他们的建筑。”

1.3 乱建高楼大厦

西安旧城中原有的建筑以低层为主,市中心钟楼、鼓楼、城楼以及城外大小雁塔等均凸出于城市轮廓线上,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而今市内层出不穷的中高层建筑破坏了传统的城市轮廓线,重要古建筑之间的“通视走廊”受阻。

1.4 盲目国际化

建筑大师张开济以“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来形容时下流行的建筑风格。截至1996年,全国有86家城市喊出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北京金融街一度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亮点,现在人们意识到此类“现代”建筑正在把一个文化的北京淹没在城市轮廓线以下。轰动一时的珠海西区开发曾托举着珠海成为大都市的梦想。《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专题报告》却表明,珠海目前使用的土地仅为远景规划中的1/7,珠海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仅为原设计能力的10.8%,需投资200亿资金建设的伶仃洋大桥搁浅,珠海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都难以吸引大量投资和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1.5 窒息环境

专家指出,景观建筑学在中国建筑界缺席。除台湾省外,在包括建筑、农林在内的所有学科中,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和“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于1997年被全部取消。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十来年新办的建筑学专业为原来的8倍多。建筑系教师们忙于弃教从业,培养出只视建筑为造房子的蹩脚建筑师。其实景观建筑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在建筑界的地位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城市人居环境中将技术(资源发展、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与艺术(大众行为、环境形象、精神文明等)融为一体的工作就由它来完成。在国人的眼里,现在开始有了环保的概念,却还不具备环境艺术的概念。

1.6 只注重个性不注重共性

上海陆家嘴的整体形象经过了统一规划,但仍有败笔。站在浦西望去,会奇怪地看到一个建筑顶部缝隙中露出另一个建筑不同风格顶部局部,构图很不完整,使以前形成以东方明珠为视觉中心的、有主体有序列的空间效果不断被削弱。如国际会议中心将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陆家嘴高层建筑群之间必要的“休止空间”死死堵住,城市空间失去了喘息的机会,而且其“球”形的喧宾夺主也是对东方明珠景观的破坏。

1.7 滥于复古

如果没有对文物建筑科学的复原重修,今天就不可能看到完整的北京明十三陵的昭陵、颐和园的景明楼、澹宁堂、居庸关的城墙城楼寺观衙署、广州光孝寺的钟楼、苏州瑞光塔、辽宁朝阳北塔、河北赵州桥等古迹。

2 和谐建筑

2.1 建筑与人的和谐

人与建筑的和谐,首先要求建筑的本身适合居民高标准的生活需要,房子的品质、功能、格局、立面形象无一不是重要的基础指标。

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加着眼于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文化教育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文体设施。另外,社区超市、早餐食品配送中心、健康俱乐部、专家门诊等,为居民当好健康管家。这样的建筑体系,才在不断完善中享受到合理、舒适的建筑空间,达到人与建筑的圆融、和谐。从而给人以场所感是建筑的精神体现,强调场所感,就是要把建筑空间、人的活动和人的心理要求统一起来。

人必须与其居留处的场所精神和谐一致,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感和满足感。而场所的构建,首先要合理区分相对公共性和私密性的领域,还必须通过一系列象征性、可识别的标志,来确认和强化这种场所感。

2.2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好的建筑应该能够真正融入到自然中。自然环境与建筑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的影响是相互的。一个注重环保的绿色住区能够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良性的循环影响,使居住其中的居民深受其益。

要想达成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必然要考虑在整体不变的自然环境下究竟做什么样的建筑才合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用心考察、研究土地,挖掘土地的灵魂所在。土地是有生命的,每一块都有其独特的生命特质。以一种专业,甚至虔诚的心态去面对想要开发的地方,把立于其上的建筑做成土地生命或者精神的一种延伸,才能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2.3 建筑与文化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就有一句名言:“人们为了生活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城市是人类重要的聚居地,而文化的产生是人类聚居的结果,城市饱含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其发展过程就是城市文化的积淀过程。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用自身的形象语言来承载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建筑,就与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建筑的创造性与文化的价值性。可以说,建筑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集中代表。

2.4 建筑与时代的和谐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建筑,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体现。虽然复古的建筑更有内涵,但脱离了时代的建筑是不完整的,只有当建筑与时代相统一,人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城市。

3 结语

作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师,要牢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所有城市规划师的崇高职责”“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努力追求城市文化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

摘要: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随意拆除旧城建筑、盲目国际化、滥于复古等问题,并就如何创建和谐城市作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建筑达到与人、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时代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建筑,环境,文化,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7-28.

[2]李承来.城市建筑文化多样性探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12.

[3]陈毕锋.城市建筑与文化漫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17.

[4]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7-39.

13.和谐之美作文 篇十三

今天,当我骑着自行车放学回家,来到小区的电梯口,我便见到了一幅和谐互助的美丽画面。当我走到电梯口时,电梯还没有来,于是我便在楼道里等着。过了一会儿,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我们排着队在楼道里等候。电梯到了,我们一看电梯里十分拥挤,都纷纷退让。特别是当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走过时,为了让出足够的道路,我们都又向后退去,看着电梯里的人向我们投来感激的笑容,我的心里犹如一道暖流突然出现,我感受到了和谐的美丽。

等到电梯里的人走过去了,我们都上了电梯。眼看着电梯门就要关上时,一位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腿因为着急而更加颤抖了起来,整个人都透出一种着急的情绪。眼看着就要赶不上了,靠近按键的那位哥哥迅捷的按住了开门键,电梯门又开了,那位老爷爷进了门,像那个哥哥说:“谢谢你啊,小伙子!”我又感受到和谐互助的温暖,心中为这和谐的场面而高兴。这幅画面是多么美丽啊!

和谐之美,美在互助。当我一次又一次地见到社会中和谐美丽的画面时,我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着。互助让我们看到人心善良的一面,带给帮助者和被帮助者同样的温暖和希望。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下一篇:文档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