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精选12篇)
1.“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我组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化开展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创设—探究—发现—应用—创新”的教学规律,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本阶段通过研究,我们组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科研,课题组成立开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一节好课的标准》、《课堂教学论》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其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撰写了有关创设教学情境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反思随笔,制作了精美实用的课件,还在学校公开上了公开课,张茜老师的《左右》,李慧的《分数的认识》,蔡卫娜的《年月日》,王辉的《年月》,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课后和校内所有的数学老师及其主管教学领导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评议的方式共同探讨课中的得失,收获颇丰。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 水平。
自本次小课题活动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选定课题组实验人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确定每周一下午利用两节课后的时间进行研究,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前期的小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李慧老师在6月代表学校送课到周至中心小学,同时还邀请了其他学校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5月请区教研员任院玲老师到校指导,6月张茜给陕北中石油小学一行16人的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左右》。存在困难:
1、课题组成员首次尝试小课题的集体研究,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解决思路: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2.“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二
一、数学作业中绽放评价标准多元化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落实.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按学生的能力层次布置相应的作业因为作业的布置有了差异,所以评价的标准随之多元,也只有评价标准多元,才能合情、合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如我在教学了“圆面积的计算”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一个圆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直径是1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一张圆桌的桌面直径是1.5米,油漆工人要给桌面刷油漆,油漆的面积有多大?
(5)王大伯想用31.4米长的铁丝在自家院里围一个圆形菜园,围成的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然后我将学生按学习能力水平分成四类,第一类学生的作业为5道题,第二类学生的作业为前4道题,第三类学生的作业为前3道题,第四类学生的作业为第1和第2道题,计算准确程度不做要求,而将评价重点放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上,则可以降低评价要求为:列式正确就得“优秀”;对平时书写潦草、不工整的学生,可以增设书写附加评价小项,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作业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数学作业中绽放评价主体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此,我让学生、家长也来参与数学作业评价.主要形式有:(1)学生自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该是自我评价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作业作出分析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就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2)伙伴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度有时比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为全面和准确,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往往更能说明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勉励,共同进步.(3)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校外生活的最亲密接触者,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作业评价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4)教师评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觉得教师对小学生作业评价的主导作用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三、数学作业中绽放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学数学作业分类有好多种,一般按场合分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基此分类,结合学情及教学的具体情况,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
1. 教师课堂巡评
课堂巡回评价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解题思维,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有利于辅导学困生,有利于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学生课堂互评
学生课堂互评可使全体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对作业评价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互评,学生既可了解、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改错、辨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 教师面评
由于学生间存在数学素质、知识、能力差异,因此,小学生在数学作业过程中,一般会有一些学困生遇到较大困难,出现不少错误.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当面评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面评时,一边评价一边讲解,使其明确错误原因并能及时纠正解法,同时,教师还能发现闪亮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作业中绽放教师评语人性化
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微笑,学生看到或者听到后,都能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所以,我让评语走上学生的数学作业本,让教师的话走进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1. 评语点拨,引导纠错
例如:“要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思路正确,但此处计算有问题”,“注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等.这种评语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常用这种方法批阅作业,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仔细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评语启发,拓宽思路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鼓励大胆地去想去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 评语激励,增强自信
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五、数学作业中绽放评价符号多样化
用“√”、“菖”两种符号来批改作业,我觉得比较枯燥乏味、没有激励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所以,在批改作业时,我运用了以下符号:“☆”来肯定学生解法上的新颖独到,完美无缺.用“△”来肯定学生在思路上的正确,但在书面表达或者计算上还有一些小问题;用“—”指出学生在读题上没有读懂的地方;用加“?”来表示学生在计算中的失误,而不去用一个大“菖”全盘否定.这样有助于鼓励学生勇于解答难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传统的作业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优质教育的提升.为了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让我们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评价模式.努力做到全面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相统一,要用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将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鼓励、期待和真诚,真正地传播到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善于反思,善于学习,并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摘要: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发展.
3.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层次型;实践型;趣味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作业必须形式多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从而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激发小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做作业,爱做作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优化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和看法。
一、设计层次型作业,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在学习能力、学习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上“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无法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深浅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去设计作业,使作业呈现出层次化,从而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都品尝到完成作业、征服作业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周长”中有关“长方形的周长”知识之后,我就根据班里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布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学困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馆长10米,宽8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问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中等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10米,比宽长2米,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优秀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20米,是宽的2倍,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若每隔2米放一根柱子,那么需要几根柱子?这样,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便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上有所收获。
二、设计实践型作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单纯掌握表面、浅层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为了正确运用它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书面作业通常是唯一的形式,这就使数学作业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做的兴趣。所以,除了书面形式作业,我们还可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去思考、去实践,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中“购物”这部分知识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放学回家后自己到家附近的商店购买自己或家人需要的东西,并将自己所带的钱、应付的钱、找回的钱等进行记录,第二天,到学校后向大家讲述你的购物经历和计算价格的过程。因为和以往的作业形式不同,学生都对这项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这样,我通过设计这项实践型作业,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型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有继续接触和深入学习的欲望,而且小学生本来就具有好动好玩、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我们必须做到作业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觉得做作业并非一件苦差事,而是有乐趣在其中。
比如,在学习了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小红家的座机号码是七位数,下面,根据以下提示,准确猜出座机的电话号码:
第一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质数;第二位数字:6的最小倍数;第三位数字: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位数字:2和3的最小公倍数;第五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合数;第六位数字:5的最大因数;第七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奇数。这一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进而迅速进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状态中。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改在我国的大力实施,我们必须对传统单一、死板的作业形式进行优化,进而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不再抗拒做作业,而是变得喜欢做作业,爱做作业,并享受到作业所带来的乐趣和欢乐!
参考文献:
[1]张碧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1).
4.“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四
寒假是增长孩子生活实践经验的好机会,我们以此为契机,设计本次实践作业,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既复习所学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孩子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本次数学寒假实践作业内容包括:我是小神算、小小统计员、小小设计家、小编辑、数学日记等内容。本次实践作业注意了实践作业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分层布置相结合及家长监督与教师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假期作业有了家长的认真配合、引导和督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寒假假之后,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小组互评、全班展评。
一、基础篇——我是小神算
假期里,学生都能在家长的监督下,每天都能完成口算和笔算练习。多数同学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家长批改认真。
优秀作业有:刘玉 徐美艳 王双辉 侯汝君 王菲 吴双
二、统计篇——小小统计员
让孩子在寒假里当一次小小统计员,统计家里一个月的水费、电费、电话费等生活开支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做数据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多数同学统计数据真实、书写规范,并写出了合理化建议。同学们从本次题目中再次感受“节约减排 从我做起”。
优秀作业学生名单:吴双、王冬梅、王艺婷、王瑞、王跃翰
三、主动实践篇——小小设计家
这道题目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剪下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用剪过的图形拼一副美丽的图画。大部分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的创造才能,画面整洁、美观。
优秀作业学生名单:徐美艳 王冬梅、王艺婷、王跃翰、王双辉、王菲
四、主动设计篇——小编辑
通过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言、寻找数学趣味题等,让学生设计制作2张精美的手抄报。旨在丰富学生知识面,感受数学的其乐无穷。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制作精美、设计合理、数学美观的作业。
优秀作业学生名单:王艺婷、王双辉、侯翔、王冬梅、刘倩、吴双
五、主动拓展篇——数学日记
让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趣闻轶事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旨在让学生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皆数学,从而强化学好数学的信念。
优秀作业学生名单:王双辉 戴清馨 侯翔 王艺婷 吴双 徐明杰
5.“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五
冯志岐
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开展的,本课题研究本身就是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部分。我的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学校课题《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工作来开展,时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实践。这一学期我集中学习了多篇论文,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力求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
二、大胆实验,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活动内容:理论学习、观看录象课及研究课。研究课指定专人上课,采取“说课——听课——座谈——反思”等开展活动。9月份,讨论研究制定课题计划。10月份,讨论学生存在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调查,写出总结。11 月份,学习相关课题资料,并写出心得体会。12月份针对研究情况提出自己的研究困惑,并进行讨论,想出解决办法。1
三、研究进程与成果
1、研究成果:
课堂练习设计有了一定的模式:
①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了理解。
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充分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明确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②设计了对比性练习,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乘法应用题,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学习除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练习的设计做到了新旧知识不断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学生在解题时,新旧知识容易相互干扰。因此设计了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让学生辨别、判断、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③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平常,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④设计了有坡度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
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可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永不满足地探索研究,让差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班的同学的智能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和谐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⑤设计了趣味性的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学习也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数学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5)坚持每周一练。通过对每周学生的练习反馈,从学生的错误资源着手,精心设计每周一练,并且有明确的分工。
四、研究展望
6.“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六
开题报告
一、关于本课题的有关情况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1.问题的提出
二期课改背景下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如何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课题组认为积极探索并实践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很多教师在进行作业改革的实践。但具体到弹性作业的研究,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教师在尝试,研究还不成熟,没有一本专著对此问题提出系统的阐述。
作业作为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却并不容人乐观。首先,作业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数学作业通常是从课本上或相配套的练习册中布置相关的习题作为数学课的作业。这样简单的布置作业,没有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更不能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其次,完成作业时间和预期的目标不切实际。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相同的目标。这一点也不现实,一个教学班几十人,每个学生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同一练习怎么可能适应每个学生?
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实现真正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实行弹性作业制,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的要求,给学生一个协调发展的空间。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弹性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完成少量的、必要的、硬性的训练任务 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条件来设计作业内容、完成形式、评价标准,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让学生处于作业的“主人地位”,让“作业回归学生自我”。
理论依据:弹性作业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孔子的因材施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就必须相应地使用不同的教育。《新课标》也指出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弹性作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与实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有的放矢进行练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能力的培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完成作业的目的应该是让“学困生”打好基础,让“中等生”有所提高,让“优等生”优化知识结构。因此,与数学学习其他环节相比较,更要创设灵活多样的作业环节,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作业有了弹性,学生就有了选择,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减负也就落在实处。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方法
【研究目标】
1、改革作业的设计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研究之路。
2、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内容】
结合二期课改的特点,探索小学数学课内外实施弹性作业的操作方法,提高练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断总结、调整。具体设想如下:
1、作业设计
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原则
要将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课外作业的设计结合起来,在两个维度进行弹性作业的改革探索。②全员参与的原则 弹性作业的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作业的改革中得到有效的提高。③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④教育性与趣昧性相结合
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从而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与作业。⑤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作业应避免机械化与程序化,要力求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2、自主选择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把作业选择权归还给学生。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数学作业,“做我所想”。
① 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② 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③ 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
3、灵活评价
灵活评价,重在激励。根据学生的差异,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各自目标的情况,灵活评价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坚持以“重过程,重思维”的评价原则,提高学生完成并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① 批改方式不同。② 评价标准不同。
③ 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创新程度】 探索弹性作业,让作业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互动的综合体;它能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轻松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丰富的经历,将学生认知学习上升到情感学习的高度,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
二、本课题目前研究状态
(一)所做工作
1、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保证课题有条不紊、顺利开展。
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叶萍老师负责作业的设计,江欢老师负责有效性分析,大家共同合作保证课题顺利展开。
2、搜集资料,开拓思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如何让小学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优化》 《小学数学新型作业观之点滴谈》
《小学数学作业人性化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把数学作业变成思维体操》
3、有计划地组织课题交流活动,定期组织有效教学策略研讨与展示活动。
3月,江欢老师执教了《小数加减法的巧算》,提出要精讲多练,突出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5月,还将在我校开展区级数学研讨活动。
(二)遇到的困惑
如何操作弹性作业的评价机制,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毕竟,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潜力空间无法用数字来衡量,所以相对应作业评价的“度”不是很容易把握。我们觉得作业布置不仅是弹性的,评价也应该是弹性客观激励的。
7.“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七
1. 家庭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 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运用能力更不相同, 因此, 布置数学家庭作业, 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热情。一般的操作策略是把学生粗略分成A、B、C三类:A类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 有较强的运用与创新能力;B类学生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但创新能力一般的学生;C类学生为基础知识掌握困难, 没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后, 我们布置了以下三类家庭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择。
A类作业:小张、小孙、小李、小明四人玩扑克牌, 依次每人摸一张牌, 谁会摸到第12张牌, 谁会摸到第23张牌, 谁会摸到第51张牌?其中有怎样的规律性?
B类作业:有19根同样长的小棒, 总共可以摆出多少个正方形?还余下多少根小棒?
C类作业:计算下列四题, 分析余数与被除数间有怎样的关系, 并与家长讨论。
布置多层次的家庭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择,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同时在动手操作与家长讨论互动中, 增进亲子感情, 促进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2. 家庭作业要有一定的游戏性
游戏深受小学生喜欢。以往数学家庭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 学生被迫完成作业, 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又不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布置家庭作业时, 如果能更多地调动学生游戏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动手中操作, 在游戏互动过程中运用与拓展数学知识, 那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如在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后, 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制作年历。学生因为要制作年历, 就需要了解闰年、闰月、平年、平月、大月、小月、星期、节假日等相关信息, 并根据纸张的大小和裁剪来统筹安排与设计年历。这样一来, 学生在制作年历过程中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 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与实践, 收获了运用数学知识的喜悦。
3. 家庭作业要有一定的运动性
学生在数学课与体育课中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前者死气沉沉, 学生普遍表示压抑;后者生机勃勃, 学生普遍表示喜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我们认为, 这与小学生天性好动的年龄特性有关。为此, 我们借鉴体育运动现象, 设计家庭作业时, 将学习与作业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 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动手操作。实践体验。
如在学习利率知识后, 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 搜集各种资料, 了解各种理财方式的风险与回报, 各种理财产品有何优点与缺点, 家庭如何投资等。
4. 家庭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答案不唯一、解题方式多元化的作业对学生的挑战性更大,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探究性、发散性等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家庭作业要有一定的策划性
策划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运用能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显得非常必要。鼓励学生策划一些生活中的小常例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
小学数学家庭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学科知识结构, 灵活设计与安排,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手又动脑, 让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用边创新, 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摘要: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有助于学生回家后能温习数学功课, 还能将知识加以拓展与运用, 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使学生慢慢爱上数学。小学数学实践性家庭作业布置, 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游戏性、运动性、开放性和策划性,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策略
参考文献
[1]丁永红.小学数学有效家庭作业设计与实践[J].文理导航, 2015, (5) .
8.“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10-03
家庭作业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与检测。家庭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笔者发现平时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完成的情况和质量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笔者开展了专题的研究与实践。
一、开展专题调查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作业的方方面面,笔者于2013年11月对所任 三年级一个班级全体46名学生进行了“完成数学家庭作业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1.喜欢做作业的占63%。
2.回家后马上写作业占86%。
3.家庭作业独立完成情况:先自己写,遇到不懂的题目再问家长的占74.4%。
4.家庭作业自觉完成情况:自觉写,回家后首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玩占51.2%,需要家长提醒甚至监督才做作业占37.2%。
5.先自己读题,后做题占60.5%。
(二)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情况:
1.每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占46.5%,经常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占27.9%,偶尔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占25.6%。
2.孩子做家庭作业遇到困难时有家长辅导占90.7%。
3.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每天有家长检查签字的占53.5%,经常有家长检查签字的占39.5%。
4.当孩子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时家长的态度是辅导、督促其完成占69.8%。
5.能给孩子提供安静做作业的环境占95.3%。
6.经常询问作业完成情况占81.4%。
7.向老师询问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情况以及家庭作业的要求:经常占9.3%,偶尔占62.8%。
8.限制孩子看电视或规定孩子完成作业后才能看电视占74.4%。
9.检查孩子的作业看到写错的地方就叫孩子改正,看到字写得不好就叫孩子重写占95.3%。
10.通过平时的作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占65.1%。
11.发现孩子作业书写潦草督促孩子重写,把字写好占83.7%。
12.最关心孩子的作业习惯65.1%;最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占34.8%。
(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写家庭作业并能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有先读题再写作业的良好习惯。家长经常检查、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并关注孩子的书写情况及作业习惯。但是,经常向老师询问孩子做家庭作业情况以及家庭作业的要求家长占的比例比较小。
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力量,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主要通过巧用多元化评价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书面作业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书面作业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一)争星卡——点燃激情的敲门砖
要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有主动写好作业的强烈愿望。其次是让家长知道作业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为此,笔者用一张A4纸平均分成4份设计了争星卡,争星卡分为正反两面,正面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详细要求,反面是家长的评分说明和留言。家长留言可以是对孩子完成作业的评语,可以是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也可以是家长和老师的交流等。一张小小的争星卡,却是联系学生、家长、老师的纽带,三方无限沟通的平台。
(卡片正面)
(卡片反面)
备注:1.读题:态度认真,语音清晰填A;基本能把题目读完填B。不读题填C。
2.解题:能通过画图、说数量关系解释题目的意思或讲清楚题目的意思填A;基本能解释题目的意思填B;不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填C。
3.检查情况:写得全对或能检查出错误并订正(要在表中注明检查出几处错误并订正)填A;检查了但是没有检查出错误填B;没有检查填C。
4.书写情况:字体端正、作业整洁、无涂改填A;书写认真,有少部分涂改填B;字体潦草、涂改较多、作业不整洁C。
5.独立完成情况:能独立完成作业填A;先独立完成,遇到不懂的问家长填B;只有家长辅导才能完成填C。
家长留言: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候作业会有一定的书写格式要求或解题方法的重点训练,因此,笔者也会根据教学情况对反面的内容进行调整。如:
(卡片反面)
老师留言:
同学们,解题的时候请用:已知 ,求 用除法计算。这样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想法。相信你清楚的讲解一定能得到家长的表扬,同学们加油!
例如:20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解题:已知总数是20个,每盘的数量是4个,求有几盘。实际上就是要平均分,所以用除法计算。
家长留言:
每天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根据“争星卡”正面逐项检查并打等级。第二天,老师根据批改作业的情况结合家长的评分情况在争星卡上打等级。“争星卡”搭建起了学生、家长、老师相互沟通的桥梁,让沟通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但是,要想让争星卡发挥作用,关键的主角是学生。充分点燃学生的“激情”,“争星卡”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笔者制订了争星榜的评比方法:
1.每周评比一次星级作业。五星级奖励100分,四星级奖励90分,三星级奖励80分。
2.每月总评一次。把四个星期的积分进行累加,满320分以上荣登争星榜。
将争星榜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让每一颗星星闪闪发光,让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励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趋势,让争星卡成为点燃激情的敲门砖。
“争星卡”评比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赞扬。有的家长感叹:“有了争星卡,明确了作业的要求,在家里能清楚地知道该如何检查、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了。”有的家长高兴地说:“孩子很紧张,一到检查作业时特别小心,生怕不得星。”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很在乎争星卡,特别珍惜这份荣誉。”……同时,在家长留言处,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鼓励的话语、表扬的欣喜、殷切的期盼……
(二)多元化评价——让激情重新燃烧
完成数学作业情况争星卡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家长也能从争星卡背面的提示明白孩子写作业的要求以及指导的方向,反响很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积极性减退了,有时会不交争星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长不在家或者工作比较忙而没有帮学生填争星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反思,原来是一个月评一次争星榜,学生期待的奖励等待的时间太长,因而会产生倦怠的心理,导致积极性减退。因此完善评价机制,再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质量有效方法。
1.星级作业由原来一个月评一次改为一个星期评一次,并且每周都要进行总结。学生总是互相影响的,利用班级榜样或范例的力量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端正作业态度,让鼓励、表扬、榜样不断给予学生正能量。
2.评比星级家长,评上星级作业的学生家长评上星级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为登上星级榜而努力。
3.多次评价法。在评价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以往是经过老师审阅和批改,然后给予一次性的成绩。因此,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批改作业时一丝不苟地结合实际情况用心撰写评语,但教师批改后的作业学生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去思考和改正,以至出现错误的地方下次还会错,形成屡做屡错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采用多次评价的做法,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先给出评价,做错的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订正,给予改分的机会,完成得好的重新获得星级。这样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争星,保护争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
4.小组互助。对学生来说,做作业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家长工作忙而无法辅导作业,导致不能正常交“完成家庭作业争星卡”,久而久之就对星级作业评比失去了信心,影响家庭作业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小组互助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争星。首先在班里成立4人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责任心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当组长。组长负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组长还可以发动组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为了激励小组长真正起到“领导”的作用,笔者还设计了星级学习小组长、星级学习小组的评比,让整个小组在评比中不断成长、成熟。小组互助是一个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能有效提高家庭作业质量。
(三)智慧袋——让激情留有“空白”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难题,加上家长没有办法辅导,很容易造成学生畏惧的情绪而对家庭作业“望而却步”。为此,笔者在班上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讨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同意了老师的提议:在教室里放有一个袋子,当同学们遇到难题时,可以写纸条提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征集班内同学解答,如果同学解答不了,由老师解答。学生还给这个袋子起了个动听的名字:智慧袋。
“智慧袋”刚刚出炉的第二天早上,就出现了“问题字条”,班上的同学都抢着来解答,整个教室因为激烈的讨论而沸腾。可想而知,这样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此时,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对敢于提出问题和积极解答问题的同学,老师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出现了“问题字条”。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班上征集学生解答;对个别问题,征集“自愿者”课后“一对一”辅导、讲解。心理学认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时,即有“空白”刺激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从而引发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空白”。“问题字条”是学生敢于质疑,而积极解答的“自愿者”是挑战困难的领头羊,两者的相互交错中,提升了家庭作业的质量。“智慧袋”让学生留有“空白”,留住激情,迸发无限潜能。
通过巧用多元化评价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书面作业质量的研究过程发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争星卡”在中年段很有效,在学生和家长中呼声也高,但是对高年段的学生吸引力不强;多次评价法、小组互助、智慧袋则中高年段都适用,特别是“智慧袋”对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更能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推行多种评价方法并行,认真考虑学生每一个阶段的情况、需求、兴趣点调整、完善评价的方法,特别是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智慧袋”的评价方式使之呈阶梯式上升,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智慧袋”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家庭书面作业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九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自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体验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以来,我在同组老师指导下,通过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学习的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计划,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认真上好教研课;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在改革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现在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时,设疑提问:圆柱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努力去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
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讲《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绕、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这段时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通过实验探索,使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经验不足,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1、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彻底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10.“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十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前置作业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上科研,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大胆创新,在平时的工作中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我们还经常广阅群书并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组织组员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三、构建有效预习的具体策略
1.树立学生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进行交谈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做预习的习惯和能力等情况,了解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预习的现状。摸清学生预习情况,表扬鼓励优秀者、积极者。进行预习与不预习的对比测试,并开展预习好处多大讨论。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
2.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开拓预习视野
要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要在平时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教学时要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预习情况要落实到预习作业中,要检查、督促、总结。
3.不断修正和完善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实施课题研究阶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各年级的预习作业设计,并整理成册,供教师在教学时使用。教师在每一新课前,都根据自己任教班的实际情况,把预习提纲整理,然后印发给学生进行预习。
四、研究成效
1.在实施阶段中,各课题成员围绕主题定期在组内积极开展研讨,积极开展课题研讨课和教学观摩课,进行组内备课、试教、上课、评课。对有效利用预习提纲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深入的认识。
2.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在课题研究阶段,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本学习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预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深化。
3.通过实践,教师积累的有效经验,由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后来的有效实施,把有效预习的习惯运用到教学中。全体课题组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
4.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下阶段研究展望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应如何去进行预习的评价?因此在下学期,我们还将不懈努力,以下面三方面为研究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预习提纲进行有效预习,重点围绕学会自主预习和预习的有效性展开,提高自学能力。
2.进一步探索预习提纲的设计,根据预习的问题反馈怎样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
3.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总结自己通过“先预习,后学习”的体会,以此来提高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适时鼓励,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总结。
引用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同学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同学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同学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因为同学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2.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同学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同学独立预习、做笔记。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3.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4.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5.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6.合作式预习法
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交流,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同学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我校研讨的小课题是《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因此我十分重视预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首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预习,但是还不会预习,因此我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方法指导。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先讲一讲怎样预习,具体分四步:
1、初读例题。让学生把例题看一遍,大概了解例题要讲的内容。
2、再读例题。让学生第二次读时,把自己认为的知识点标出来,并说一说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讲给家长听。
3、三读例题。第三遍读时,要找出不会的地方或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4、练习。把例题下面的做一做或练习中的习题选择几道再或者自己出几道与例题相似的题尝试做一做,看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解决与例题相关的习题。若有疑问,做出标注,待到课堂上解决
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学生有了预习的兴趣、掌握预习方法之后,学生对预习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会认识到,预习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老师将要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同时,只有自己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堂上与同伴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火花和光亮。那么,学生怎样去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在自己的实践中,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学生预习,效果比较显著。
一、写出预习提纲:
1、读一读
(1)初读课本x x页内容,知道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即这节课的课题。
(2)再读课本内容,了解这一节课中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例题。看完例题之后,在练习本上,自己把例题做一遍。
2、想一想
(1)思考:在做例题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困难,即哪一步自己不理解或不会做,打开书划出来做上标记,(2)再看例题,自己能不能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上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下面的预习要求就不用去做了)自己能解决的,预习向下进行。
3、圈一圈
再读课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圈出来读一读,加深印象。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做上标记,在老师讲课时认真去听。如有疑难问题写出来,到校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4、做一做
做做课后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如有不会做的题,做上记号,上课请教老师。
二、预习提纲提出后,教师的做法:
1、刚开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预习,即教师要按照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怎样去预习。
2、当所有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预习。
3、当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后,根据学生预习的效果和能力层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预习提纲,尤其对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预习例题时,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预习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来检查他们的预习效果。
11.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和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08-01
作业是最有效的检测学生掌握能力的工具以及帮助教师扩展教学内容。合理的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教学知识,而且还能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核心;另外,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还能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对小学数学作业要创新式设计
1、创新式的作业是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实行的。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平常的业余时间的一些动作以及课余活动的特点结合设计的作业。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的同时也要根据和年级的同学而设置,这样才能让作业的有效性加以实施。我们可以采取例如以下几点措施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设计一些游戏类的作业,当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够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作业进行创新式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对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式设计还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从而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我们通常会加入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当前小学生都处于幼年时期,天生好动成为他们的特性,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在设计作业中采取以下方式,例如在学习周长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测量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对数学内容的学习。
二、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以量少而精为主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了,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每道题都要有很强的思考,如果对数学题目做的多的话,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甚至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排斥,而对于不会的学生而言就算让他们做的再多,其效果只有一个,就是什么都不会,这样反而会加重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一些教学学者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新课标的改革下每节课要以核心内容为重点,在作业的实际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作业的实际必须能体现教学内容,作业的设计尽量做到量少而精的特点,所谓的量少是指针对一些年纪小的学生尽可能的在课下不要布置作业,而是通过课堂上的反复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初中及以上的年级则要力求速度为主了。
三、用鼓励的言语,以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一般很难一次性就理解,掌握知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自主纠正作业的时间,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写一些对学生鼓励的批语,以此激励学生、给予学生自信。
四、数学作业的布置难易要适中
传统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对全体学生“同样的待遇”,大多数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在对学生布置作业时一般都是统一布置,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往往在布置作业时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情况发生。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容易使老师走入误区,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根本不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内容的掌握。所以,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准,要让学生产生做作业的动机,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目前的需求不了解的情况下,布置复杂的题目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过难的作业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因此,学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五、评价主体互动化,克服单一化,体现人文性
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中,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是首要改变的问题。教师批改完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把作业拿给家长看,学生跟家长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写到作业上,这样家长也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可以看到学生跟家长的意见跟想法,这样做的话,评价模式不会很单一,也能达到评价互动的效果,从而使教师跟家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作业的互评、自评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学生能主动完成作业。
六、总结
根据上面所阐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我们也要对作业进行改革,目前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小学生的作业来说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家长都时时关注着这个话题,要想使小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为积极学习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菊玲.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多样性的设计与布置[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12.“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篇十二
在教学中,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 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 制订对策,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能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 认识自我、展示自我, 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作业评价体系, 也能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得到快乐, 享受快乐, 使他们的情感态度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勾、划叉, 然后给个分数, 有些教师给学生的作业打等级但事实上也是“换汤不换药”。在平时,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拿着红笔, 一脸怒气, 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叉, 有时气得难过, 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 劈头盖脸地训斥。可见, 教师没有把作业批改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活动。久而久之,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荡然无存, 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 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 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 是一种人文活动。有效的作业评价, 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恰好能有效展现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能给教师指出该生的知识缺漏点, 还能让教师通过该平台心平气和地加以评价, 学生也能对教师的评价进行相应的反馈与交流, 能更有效地体现师生间的交流状况, 故此进行网络环境下作业评价与管理的研究是具备相当的研究价值的。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激发学生兴趣, 多元化评价学生课堂作业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业评价目前大部分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这些课堂作业评价对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这种评价不便于记录和保存, 将学生作业收集起来, 可以做到在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基础上,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性, 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再发展。
在课的起始阶段,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 对一堂课教学的成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生对形象逼真, 色彩艳丽, 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或生动语言的描述非常感兴趣, 思维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促进他们主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例如, 教学“10 的加减法”时, 笔者是这样设计:创设一种小鸡吃食的动画情境, 即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食, 左手食盘中有7 只小鸡, 右手食盘中有3 只小鸡, 先让学生叙述这个画面, 再提出10 的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促进了学生生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 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紧接着进行练习, 并实施多元化评价, 也就是说除了系统自动评价外还可以让小组之间的同学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互评, 也可以指定相应的小组长进行他评, 还可以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评, 结果学生的参与激情热烈, 课堂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通过网络环境创设动画, 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醒学生有意注意, 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教材吸引着, 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发展, 让他们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画面 精彩的动画, 让他们赏心悦目,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特别让学生在课堂能够进行互评,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组织练习活动, 丰富反馈与自我评价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对其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一节课的总结阶段教师要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低年级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 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能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 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 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练习活动中, 由于运用了网络多媒体教学, 省去了板书的时间, 能在较短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 练习的容量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9 加几”的练习设计时, 创设了“钻山洞的游戏”。利用电脑出示了一个山洞, 在山洞上写着“9+”, 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0—9 的数字卡片, 让学生用9 加上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上的数, 谁算对了谁就能钻过山洞, 让钻过山洞的学生另拿出一张数字卡片继续钻山洞,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钻过的山洞最多, 如果算错或算对了, 电脑会非常亲切告诉你“真聪明, 继续努力!”“你真棒, 我喜欢!”或“再试试, 你能行!”并配以相应的音乐, 让学生伴随着非常轻松、愉悦的心情来看待学习。同时, 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也给予及时的评价, 使学生与电脑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 相互鼓励, 互帮互助,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网络教学资源丰富, 交互灵活而及时。方便随时自我评价和总结,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及时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反馈的时效性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 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课堂作业评价方式, 提高评价的效率和质量
用综合指标评价学生作业。要分为两大类:平时课堂作业、期末考试作业。每类作业都有相应的评价权重和评价等级。例如:用A、B、C、D制评价学生作业, 即当学生作业完成认真或作业效果较理想时, 就能得到A;当作业完成质量一般时, 给予B, 当作业完成不认真时, 则给予C等。这些分数中可以抽出10 分左右作为作业课堂表现的分值, 如发言积极、遵守纪律等, 再抽出10分作为作业班级同学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的分值, 其它50 分就可以根据全学期课堂作业的教师评价汇总获取。如下表:
用A、B、C、D制评价学生课堂作业比较简单、实用, 具有普遍推广价值。根据这种思路, 确立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课堂作业评价方式: (1) 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可以作等级评价和建议评价后再提交到Web服务器。 (2)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对上传的作业进行现场互评, 并给出等级或建议;同时学生也可以登录Web服务器对同学和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 (3) 学生家长也可以登录Web服务器对孩子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或建议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轻松地对学生课堂作业进行评价和学生作业互评, 利用Web服务器可以实现学生、家长网上对作业进行评价 (如下图) 。
三、网络环境下学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索
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 主要依靠教师的组织技巧, 从而受到许多局限。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网络管理软件平台的使用, 使课堂管理更灵活, 课堂互动更快捷, 课堂组织更有序。因此, 把网络教学引进课堂, 能改变“教师演示多, 学生自主少, 不管会不会, 大家齐步走”的现象。那么, 怎样解决学生课堂作业既可以横向比较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之间的作业比较) , 又可以纵向比较 (同一学生不同时期的作业比较) 呢?只有实现用数据库形式存储学生作业的方式, 才可以借助数据强大的查询、管理与统计的方法, 有效地管理学生课堂作业。
第一, 做好Web服务器端学生用户信息, 教学内容信息的维护。确保每个学生有用户名和每一次教学有内容安排, 这是管理学生作业的基础保障。例如每个学生均有其相应的错题库, 清晰的把每次教学内容的错题汇总起来, 让该生能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弱点, 并能不断地进行练习强化薄弱的知识环节, 以此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 做好教师端程序的设置, 对不同的年级、班级开课情况进行提交和整理。并设立好每位教师的账号和学科, 让教师能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以及课堂作业的录入, 并对录入的课堂作业进行分层次分课次地归类, 进而让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层次的课堂作业练习, 让学生们都能有所收获。所以, 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能有效管理学生作业的系统, 以解决教师收取作业、管理作业的问题。
四、结束语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作业的评价和管理, 从而使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的学习, 同时促进小学课堂的改变,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实践证明, 能有效地调控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主动教学, 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能力的提高[2]。
摘要:网络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小学课堂, 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学习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因此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课堂作业评价的运作范式, 推动小学教研的不断深化, 同时也以此催促教师走向成熟, 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本文以中山市古镇镇曹三小学为例,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评价和管理的实践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业评价,作业管理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2001, (12) .
【“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研究工作总结08-31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08-24
小学数学组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09-24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08-13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作业09-13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06-23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10-15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09-10
百尺小学数学作业检查总结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