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2024-11-09

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精选7篇)

1.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一

二、递出特色教育名片,擦亮最强小学品牌

——玉潭中学小学部(2006—2007)

2005年8月,16名小学部的学生启程前往北京,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首届希望小学歌咏大赛”,凭借一曲《海浪声声》、《我不再是让你操心的孩子》技压群芳,一幕《静夜思》歌舞艺惊四座,在全国3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一举捧回了全国第三名和最佳组织奖的水晶奖杯。当天还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活动,为全国观众倾情演出。此前,小学部代表湖南省赴香港参加首届全球华人经典诵读活动,与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50余支代表队角逐,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感,征服评委,一举夺得组委会最高奖项——孔子奖。

06--07年,我校小学部部学生在各类赛事中频频获奖:

参加省“耘英杯”青少年明星大赛有30人获金奖;参加市科幻画比赛有谢汉城等5人获市一等奖;参加省“海地杯”书画大赛有15人获一等奖;参加全国“金球杯”书画大赛,有12人获金奖、15人获银奖;参加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有10多位同学获国家级银奖,20多位同学获国家级铜奖。

各类科技活动也令人瞩目,航模、海模赛斩获市团体一等奖,黄天昊、黎明、李冰三位学生分获海鸥电动飞机、东方号舰船模型、仿真潜艇长沙市第一名,学生的小发明“电子灭蚊器”获市一等奖。

特长班学生参加全国器乐和舞蹈考级,有50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各级证书,其中何婷、张有容过古筝九级,有胡偲媛等10多位同学已过古筝八级,唐果已过钢琴八级,有姜倩文等18位同学舞蹈过六级,有李倩文等30多位同学舞蹈过四级。

市“三独”比赛小学部一支独秀,袁聪、唐锐骐等8人获得市一等奖;市“友阿杯”童星大奖赛喜获丰收,5人获金奖,20人获银奖、30多人获铜奖;今年5月举行的宁乡超级童星选拔赛上,我部学生才艺遥遥领先,有覃昱等10余人获得超级童星奖,其中任靖妮捧得湖南省最具才艺奖。

体育方面:

在本中,我们在各类文学大赛中百花齐放。杨坤宇等20多名学生观后感获县一等奖;姚旺等20多位同学参加涉外杯作文大赛获优胜奖;刘冰瑞等30

多位同学参加市创新作文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有黄增亮、蒋阳、何苗、蒋宇轩、谢之千里等40多位学生的作文入选《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胡轩祎、杨坤宇两同学的作文分别发表在《作文评点报》上。

数学奥赛厚积薄发。学生袁安、唐振鸿等同学参加“友阿杯”童星大奖赛成绩优异,特别是黄一舟和周梦真两同学将于今年8月赴南京参加全国奥数总决赛。

英语学科亦是捷报频传。唐智斌等18名同学分获全国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二等奖;周思慧、孙映雪等40多位同学获得第六届、第七届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市奖励;三年级的周佳同学获得第十七届“友阿杯” 童星大赛英语口语类全县唯一的金奖。

在全国小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唐智斌、李舟通过了国家三级,有李子宜、张天佳等12人通过国家二级。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中,有孙钰婷等

优异的学科成绩,源于有一群优秀的老师,一年来,林群英老师录相课获评市一等奖,课堂实录将制碟在全国网上发行,在县教育工会主办的“铸师魂、颂师德”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周兢、李娟老师参加县教师赛课双双夺魁;何晔老师心理说课获市二等奖,教学设计获县一等奖;高开英老师数学赛课获市二等奖;黎英、周玉礼等10位老师获县课堂定级达标优秀课,周新湘老师代表宁乡参加参加长沙市赛课,勇夺桂冠。

有赖治国等8位老师的论文获国家级奖励,有胡师帅老师在《金球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国家级园丁奖,有刘远明老师的范文《我的女儿》获省二等奖,有袁海波等5位老师被评为市素质教育优秀辅导老师,有周新湘、易果、袁海波、谢朝文4位老师获2005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肯定,我部先后被省市定为现代活动教学与小学新课程实施研究基地、中华经典文化导读实验学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作文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2005年,小学部被湖南省教育学会授予省趣味数学与创新作文双科大赛先进学校;2006年小学部被吸纳为市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和市小学科学教育学会理事单位。成功承办了长沙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和长沙市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现场会。

2.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二

一、古诗教学课前导入的艺术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导入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为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去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而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认知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有感情地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

……

改动后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词,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从情绪上定下了一个基调。

二、古诗教学适时拓展开掘的艺术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没有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好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情诗意,加强积累。

这里的拓展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三、古诗教学有效迁移沉淀的艺术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指导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终生受益的。学法指导首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感知学法,领悟学法。这对教师的示范过程就有两点要求:一是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二是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来理解这首诗。

师: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成“四步读诗法”:(1)读出古诗味。(2)说懂古诗意。(3)读出诗中情。(4)想象诗中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再来学一首诗。

(多媒体出示《春夜洛城闻笛》,学生依照“四步读诗法”自主学习这首诗。)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简要回顾,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指导学生将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清晰而深刻。但要将知识转化成本领,还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内化为能力。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教学要像教学其他诸如记叙文、说明文等一样,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也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自觉运用学法,感悟古诗词理与情,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词、自我积累古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理念。21世纪需要有全面素质结构和创新活力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担起创新的责任,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力量。教师则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以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一、增强教师的幽默感

学龄初期的、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是教师工作和培养的对象,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应有的技能,以及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做人的道理,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生,以做到让学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增强教师自身幽默感方面需要有更好的发展。很明显,不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学生都喜欢带有幽默感的老师,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紧张、沉闷的气氛活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例如,在进行《海的女儿》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能有效缓解课堂氛围,又能让小学生对此课文记忆尤深。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更有趣的学习生活。基于这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则有更大的压力,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研究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整合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通过进行不同的教学素材的演示,以达到让学生快乐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得到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全体参加,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了解知识的生成及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采用频繁举例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等。教师举例不仅要联系生活实际,还要拓展知识,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实用性,以此来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用性。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乐趣。

三、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地运用其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与提升。转换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来对教学水平与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与发展。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熟悉并更深层次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举生动形象的例子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生动形象的讲课,会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有更深的投入,并喜欢上教师的讲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四、提高学习主体互动性与参与率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或者说是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例如,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对教师的回答,却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而这种形式上的互动仅仅是表面而已,并没有进入到实质,不能保证对学生能有什么帮助性的作用,从而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课堂的互动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因此,教师应该预设一些有创造力、有探索性、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创造和思考中探索。学生则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发现找出问题,并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讨论与探索,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其进行解答。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进行了一些对于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做出努力,以做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途径,新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将以课堂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思维能力与感悟能力,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落实好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力求让学生的未来得到更好地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静茹.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A版,2014(4):168.

[2]王春芳.深入探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433.

[3]王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131.

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四

宁平镇韩楼小学

李秀英 一个汉字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汉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戴汝潜老师曾说:“汉字最完整的象形文字系统,这个系统融合了多个名族的智慧,集中了亿万人民的世代创造,历经千百年锤炼而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育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课程标准》指明了识字教学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有机整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听说读写运用。识字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识字量,而忽视了语文方面的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真正体现教学目标全面性。现在谈谈这些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新课改下的识字教学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类识字法。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关键,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从汉字造字法来看,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几种,都有一定造字规律。生字的学习也要力求寻找各自独立生字的内在联系,可以让学生架起一定的结构框架,找结构相同的字归类学;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学;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学;可以是形近字归类学;还可以按偏旁相同归类等识字法。如在教学“橡、槐、棕、柳、梧、桐、桂”字时,先让学生读读教材中有关树木的儿歌,让学生把有带“木”字旁的字圈一圈。再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共同点是都有“木”字旁,同桌或小组讨论除了共同点“木”字旁,还有什么新发现?请再读一读这些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形声字”。我让个别孩子来说说从哪里判断形声字?学生回答说:“我从字的读音来判断形声字。”我让学生分析判断形声字的特点。学生又接着回答:“我从字一部分的读音来判断形声字。”我听了对孩子们说:“判断形声字不仅仅看它的读音,还要看它的形旁表义。”说完后,我觉得学生还对形声字了解不够,于是我补充了形声字的特点这一知识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形声字的特点以及构字规律:形声字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义,叫形旁;另一部分表读音叫声旁。它有三种构字规律:

1、同一个形旁和不同声旁相结合,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如“木”字作形旁可以组成“木”字相关的形声字,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如教学的“橡、槐”等字。

2、同一个声旁与不同形旁相结合,构成许多声音相同、相近而又意义不同的字。如:“冈”字作声旁的形声字有“钢、刚、纲”等字。

3、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多样。如:左形又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等方式。最后再让学生分析刚才带“木”旁的字是什么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学生自主探究今天学的这些“木”字旁的字是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即同一个形旁和不同声旁相结合,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这样的探究归类识字既对学生放手识字学习提高识记效果帮助大,又让学生在举一反三地练习中扩大识记范围,这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汉字归类识字法,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衔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识字负担,识记生字深刻。

二、创设情境识字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识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状态。即使一节课完成了13—14个生字的识记任务,教师分析得面面俱到,机械地灌输要识的字,识字过程脱离语境,片面追求识字量,忽视了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因此,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带学生入情境识字。

1、编字谜识字法:如教学“晶”字时,先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分析字形特点,再让学生编字谜识记汉字:“三日晶,亮晶晶,天上星星亮晶晶”。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有利于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和理解,也培养学生揣摩汉字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2、动作演示识字法。

如教学“肩、臂、胸、腹、肠”时,让学生先观察这些字都有个共同的字是什么字,学生都说是“月”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字跟身体器官有关,学生还是没有多大反应,于是我问学生这些字各代表我们身体器官的哪个部位,请你们用动作把字演示出来,这时候学生都投入到演示中去,有的拍肩膀;有的拍手臂;有的摸摸胸膛,这样一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演示动作中识字,在动作中感受字的形体,不但认清了字形,还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这一连串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分不开。采用动作演示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机会,加深了学生对人的身体器官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巧妙、合理利用多媒体识字法

1、借助媒体看图识字法

如听了八一小学熊曼丽老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识字6》教学时,我觉得识字教学的又一方法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片、图画、简笔画等媒介引导学生入情景识字。如让学生认识繁星、蒲扇、小丁丁这三个词时,教师课前制作好有关三个词构成的情境图,给字配上美丽的画面,再加上声音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识字欲望。让一个个没有生命的字在孩子们的眼中都活起来,教师让学生边欣赏边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季节的夜晚?看着图上天空中许多小星星,一位老爷爷拿着一把蒲扇在给小丁丁扇凉,多美的夏夜啊!就这样的情境图创设了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使学生个性张扬。这样的媒介运用恰到好处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有趣。整个识字教学充满了音乐和旋律,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识字境界。

2、借助媒体讲故事识字法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识字6》时,我们还可运用借助媒介讲故事识字法,如在让学生认识“牛郎星”和“织女星”时,教师设计了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境的美丽动人画面,再问学生喜欢听故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认识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这样教师把神话故事《牛郎与织女》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故事结束后同学们都高兴地笑了。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词,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创设媒介情境讲故事识字法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识字法,这样的识字法既培养学生在讲故事中识记汉字,又培养小学生听故事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识字教学法简单、枯燥、机械。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5.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五

在我们组上第一次教研中,除了按惯例商议了研究课题,制定了教学计划外,对通读教材这个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构建。我们将从“总体把握教材”以及“突出年段学科特点——细节入手”这两个大的板块来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大家把握住了“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的教材总特点,研究活动一步步深入下去。老师们一边研究一边实践,发现了不少问题:课文的文化含量增大,我们该怎样教会孩子阅读?快速阅读怎样避免变为无效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那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关注?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些问题要想用文字来解答,并不难,但要用在教学班级中,却不容易。在一次次的集体教研中,问题的产生,讨论的深入,策略的分解,实效的推测,每一步的研究都在按计划实施,一条条散落的分支,渐渐汇成一条主线。

《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规律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阅读起码应当具备三项功能:一是收集和加工处理符号信息,二是间接认识事物,三是提升和发展自我。

《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既不是个人独立的阅读行为,又不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文章,或讲解阅读知识与方法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要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建立信息通道,进行信息沟通,产生相互影响的复杂的互动过程。

反思过去的阅读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普遍存以下问题:

1、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

把本应是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整合。

2、自主发现少,“牵”“引”求同多。

轻视个人体验、个人理解,往往通过牵引,得出统一答案。

3、忽视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忽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发现。

4、进行的是不完整的阅读训练。

从教学方法说,重精读,轻略读、浏览。从教学过程说,学生多是按教师指令完成指定动作,“计划经济”和“配给制”多于“市场经济”和“自助餐”;从技能说,朗读、默读、背诵都有待加强。

5、教学过程、方法僵化,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教育教学渠道、途径封闭。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天然联系。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至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多多少少偏离了语文教育的轨道,偏离了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宗旨。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定位目标

《标准》对阅读教学制定了明确的总目标,又按年级段制定了阶段目标。在具体落实这些要求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强调基础性与启蒙性。

(1)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与障碍。

(2)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和生理心理机能。

(3)阅读教学目标指向要注重“三个基本”:基本的阅读能力(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查阅资料、收集处理信息)、基本的语文积累(课标限定的背诵量)、基本的语文素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审美的情趣)。

抓好五个字:识、写、读、背、习。

(二)摆正关系,平等对话

新课程理念强调了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和高尚的人、和高尚的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阅读教学则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对话”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和文体对话。

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要多读,不要急于写教案,体会出味道来了,才能教出味道。我们只有让自己钻进教材去,读出味道来,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执迷不悟到恍然大悟;教师只有把厚书读薄了,把几段话读成了一句话,才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于永正老师说:“教法哪来?干法万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由此可见,教师与文本对话何其重要。

提高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水平,对优化课前预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怎么对话呢?立足课标,通读教材

(1)分解

主题式单元并不是必须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语文和数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课文相对独立,可以先上,也可以后上,深浅程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所以,就这套教材来讲,由于其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愿意,是可以打乱顺序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了“奇观”这个单元,完全可以接着上最后一个单元“家园”,这两个单元间倒还可以找到些联系。再比如,第八单元“方法”,如果放在开学时学习也许效果更好,因为这一个单元的材料都是教给学生很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方法的重要性,可能比先让他们懂得天马的艺术价值更有效用,也是很好的开学教育。

(2)分析

每一个单元,有些课文文质兼美,值得深入品读。具体来讲,这一册教材里面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巩乃斯的马》、《枫叶如丹》、《我喜欢》,基本上都是描写景物的,借此抒情,情景交融,非常有语文的味道。《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也不错,但稍微缺乏一点触动心灵的个性。这些文章至少要用三节课来深入品读,读通,读懂,读出内心的感触来。这些文章还有很好的写作方法,不管是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可供学习、借鉴、效仿的范文,可以随机做一些随笔练习。比如《我喜欢》,学了品了读了背了马上就可以让学生续写“我喜欢……”,可以每人发一页A4的纸,可写多,可写少,还可以插图,然后收起来用文件夹装订成一册,下课后大家都可以传阅,学生写的兴趣很浓,传阅的兴趣也很浓,效果很好。这些文章中的精美文字是要读到在课堂上就能背诵的程度的,把背的时间给学生,比如《枫叶如丹》的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品,一边就要给时间给学生背诵,然后马上在课堂本上默写,这样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地进到心里去,一学期下来效果就很可观了。

(3)分类

课文可分为篇幅短小的教学内容与长课文

关于古诗,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是请学生起立一个一个的轮流背下去,其他同学听,背完以后给他们加学习分。剩下的时间,请他们先讲自己已经读懂了些什么,然后在关键处进行了剖析和讲解,记了笔记,就结束了。所以,把时间有效地交给学生太重要,同样的四十分钟不同的使用方法,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篇幅短小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照搬这种办法,比如古文《寓言二则》或现代诗歌,长课文则可以抓其精华部分。有时时间有限,就让同桌互背,然后统一默写的方法,也不错。考试时那么多默写的内容要靠平时一点一点地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至于其他的课文,也分不同类别,有些是故事性较强的,有些是说明性为主的,还有些课文更注重思想性,那么就根据其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的处理。叙事的文章搞清故事的来龙

去脉即可(写故事简介,就像买书时先看简介一样,也培养了概括能力),这册书里的《草帽计》、《包公审驴》、《一个苹果》、《诺曼底号遇难记》、《生死攸关的烛光》、《迟到》、《成吉思汗的鹰》这些课文都是在讲故事,故事篇幅都较长,但是没有必要从头讲到尾。这些课文在上之前布置阅读笔记,争取自己读懂故事内容,然后在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的基础上择其要点教学,不再平均使用力气。说明文抓住其说明方法以及说明什么即可(可以列表,也可以写提纲),《天马》、《水就是生命》、《只有一个地球》、《绿色千岛湖》都是这一类的课文。思想性强的文章也不要上成思品课,尽量挖掘语文元素,这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不能什么文章都用同样的方法去教,一定要有所区别,还要不断有所创新,学生才会对你的每一堂课都有所期待,而且他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办法。你也可以当当学生,旁观者清。如果学生有没讲清楚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举手发言,进行补充,不着痕迹地就把课讲了。而且作业也交给他们去布置,小老师就免了作业作为奖励。皆大欢喜。进入高段,小组学习可以多采用,每组发一个记录本,把讨论学习的结果记录上去,便于汇报交流,也使小组学习不走过场。

(4)分工

综合实践中的内容要分解到各课的学习中或学习后去解决,分不下去的可以作为班队活动的内容交给学生去组织进行,开学时就把任务分下去,一个组一个主题,这样可以避免时间一紧工作一忙自己一疏忽就马虎过去了,你只需要做指导督促奖励的工作就好了,也不用为班队活动想太多了。材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看你怎么用。综合实践里的文章也分上面那些类,也可以区别处理。《雨港基隆》很美,《“看”的学问》很有用,《推敲》和《千锤百炼为一绿》只要记住那两句千古名句就行了,《负荆请罪》可以表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可以开个辩论会,顺带也交给学生辩论的知识和方法,《英雄赞歌》听和唱,还可以组织看电影《上甘岭》,也丰富了学校生活。

2、进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即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多读、读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个评课标准,叫做“四三二一”。即:①阅读课的成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40%);②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基本功是否过关(占30%);③看是否完成了本课的重点教学任务(占20%);④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占10%)。

古人把读书叫“煮书”,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不煮就没味道嘛。学生只有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后,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三者对话,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才有可能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阅读笔记。注重学生的阅读体会,不仅看老师读到了哪种程度,更要看学生读到了哪种程度,学生的问题就是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想法老师也不见得能想到。了解学生,就给他们机会告诉你真实的想法。上课时随口说到某某说什么,某某问什么,大家都有惊喜在里面。课堂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对话和分享。阅读笔记的项目:课文题目;开心词典;好词复印机;佳句生产线;分享积累;疑问榜;聊天室;留言板。

课堂随笔。人数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发言,多用写的办法,及时写下,及时了解,及时处理,这就是教学效益。最短的时间,最多的思想呈现。课堂不一定非要一说到底,听、说、读、写,观、思、理、忆,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要根据教材做不同的训练,让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单元小结。每个单元完了以后的一个自我梳理,包括项目:我的生字表;比一比(音难字、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我的词语表(生词、美词、成语);遣词造句(选词造句);

我的佳句录(课文中印象最深的句段);我的视角(结合本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我想知道;名言警句录(与本单元主题有关,可以是书里有的,也鼓励补充课外的内容)。单元小结不一定堆在一起完成,可以是制成了表发给学生,有些积累在随堂上课时就可以完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提高质量。比如读书时纠正错误读音等等,马上就可以记录到表上;重点品读背诵的句段也可以随机记上去;还有我的视角等,每一项都是可以分解组合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的,所以看起来内容很多,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免于让学生陷入题海,厌烦你,厌烦语文,也能够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学生学得好,自然就有兴趣,少有人会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保持长期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保持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其实也是激发你的工作热情的关键,教得好,学生喜欢你,恐怕你干劲都要大很多。

阅读教学要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是解读文本,而且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思想,立足一般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在这次解读教材的活动中,有时,我们会有有意栽花花不成的遗憾,当然,也有柳成荫的兴奋。俗话说得好“困难像石阶,攀登上去了,一定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回顾这一个月,我们的研究并不一帆风顺,但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设计自己的学科教学更为全面而有效,更加习惯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篇六

一、新课标理念和教学需要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认为, 学习是通过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信息技术的引入, 恰好适合建构理论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 提供趣味性的英语素材, 使课堂变得有生机和活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 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机会, 满足学生的表现心理, 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新知, 从而实现主动学习。

英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使英语知识直观化, 传递更多的信息给学生, 训练学生英语方面的各项技能, 增加课堂容量, 使学生在广阔的视觉空间里遨游, 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刺激, 保持英语学习的新鲜性, 培养学生热爱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中主动思考的习惯, 提高自身英语素养, 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环节, 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我们知道,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在讲解的同时, 还需要进行板书、及时播放录音等, 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大大增加教学时间, 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 在进行What does she do?的教学时, 为巩固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我课前制作了网页课件,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发音练习、反馈训练等, 课件会自动给分、进行评价。不足之处, 教师和学生可以给予纠正, 学生还可以利用网页课件上的标准读音或者答案进行对比, 进行自我评价, 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减轻教师课上的工作量。

三、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背,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还会抹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面对传统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 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方法, 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 科学优化教学资源, 进行跨时间、空间的控制, 变革教学形式, 选择适合学生的语音材料, 利用多媒体等硬件资源进行听说读的训练,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 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动画视频, 创设学习情境, 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 两个人一组, 第一个学生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第二个学生说:“I’m going to Beijing”或“I’m going to finish my homework”等, 之后两人交换角色, 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教师借助多媒体改变教学方式, 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英语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 趣味教学、幽默教学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艺术, 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的特点与网络资源进行链接, 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探究思维营造了理想的环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英语学习,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 在进行Happy Birthday的教学时, 我利用多媒体设计Flash课件, 先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 里边有我制作的为了展示生词dance, read, jump, sing, draw, write等的Flash动画影片。我们知道, 传统的生日贺卡需要大量的物品, 有木材、纸材、线材等, 制作较为繁琐, 浪费制作时间, 也不环保, 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电子贺卡既简单又实用, 还具有创新性, 学生喜欢, 经济环保。因此, 在含有“dance”的影片中, 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何运用所学的英语制作电子贺卡,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 激发学生制作电子贺卡的兴趣, 很快学生制作了“Happy Birthday to You”“I hope today treats you well”等生日贺卡, 有效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教学具有幽默感和趣味性,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不能全部代替英语课堂教学的所有手段, 英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的喜欢网络的特点, 尤其是要发挥网络资源作用, 将其与英语教学进行科学整合, 把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运用到极致, 切实为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服务, 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手段辅助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它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利用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进行优化组合, 找准使用的结合点,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松伟.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4) .

7.玉潭中学小学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七

一、古诗教学课前导入的艺术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导入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为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 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去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而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认知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有感情地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_____ 。

生:天涯若比邻。

……

改动后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词,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从情绪上定下了一个基调。

二、古诗教学适时拓展开掘的艺术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没有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好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情诗意,加强积累。

这里的拓展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三、古诗教学有效迁移沉淀的艺术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指导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终生受益的。学法指导首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感知学法,领悟学法。这对教师的示范过程就有两点要求:一是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二是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来理解这首诗。

师: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成“四步读诗法”:(1)读出古诗味。(2)说懂古诗意。(3)读出诗中情。(4)想象诗中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再来学一首诗。

(多媒体出示《春夜洛城闻笛》,学生依照“四步读诗法”自主学习这首诗。)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简要回顾,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指导学生将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清晰而深刻。但要将知识转化成本领,还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内化为能力。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教学要像教学其他诸如记叙文、说明文等一样,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也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自觉运用学法,感悟古诗词理与情,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词、自我积累古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问候早上好的暖心简短句子下一篇:2017年注册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强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