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2024-09-24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共8篇)

1.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一

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在实质上也被理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使其脱离了旧的轨道,并不可否认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但本文认为,现代文化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所接纳的西方文化也并不会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的核心部分。

一、人和天地的关系。我们大致可以用“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来概括中国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这一态度可以说是中国各派传统思想的共同观念。从这一观点出发,中国人一直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而绝不同于西方近代对于自然征服的态度。然而今天的西方人已愈来愈看到了“科技”的负面影响。“人与天地万物

一体”的态度诚然不是现代的,然而却可能是具有超现代意义的新启示。

二、人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一直被称为“人伦”,“伦”是以个人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并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现代社会学家往往因为这一点而判断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没有普遍原则的。其实,普遍原则在西方以“公平”为代表,在中国则是“仁”的概念。中国人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法律所做不到的更高的“公平”和更合理的“秩序”。法律只能“禁与已然之后”,而“仁”是可以“禁与将然之前”。中国人伦秩

序中所蕴藏的现代意义就在于伦理与道德自律在中国的法制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人对于自我的态度。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内在于己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强调“修身养性”。这是中国思想的重大特色之一。西方人的精神解救主要是借助外力的解救。十九世纪以来,尼采更是发出了“上帝已死亡”的宣告。上帝死亡后的西方人倍感失落、恐慌、虚无。中国人由于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并且注重自我的修养,使得个人比较具有心理的稳定和平衡。从这一点说,中国的修养传统正是一种

值得珍贵和必须重新挖掘的精神资源。

四、对生死的看法。大体说来,中国人的生死观仍是“人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的观念的延伸。中国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则是能够不依赖灵魂不朽而积极的肯定人生。立功、立德、立言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三不朽信仰,也是中国人的“永生”保证。根据中国人的生死观,每一个人都可以勇敢地面对个人的死亡而积极地做

人,勤奋地做事。这便是所谓“善吾生所以善吾死”。

中国文化在现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这种激烈的变动并未彻底地摧毁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并没有完全脱离现代生活,不过是存在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之中。然而价值系统也只有经过自觉的反省和检讨才能与时俱进。中国人还必须继续发掘自己已有的精神资源,更新自己即成的价值系统,才能期望在未来世界文化的创生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2.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 是中国各种地方戏的集合。中国戏曲从来就不是封闭的、自娱自乐的、自生自灭的, 而是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开拓进取的。它不仅在国内拥极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而且积极东征西进南下北上, 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流布, 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彰显了中国文化光辉灿烂的动人魅力, 播撒了中国人民友谊的种子, 不啻为文化的使者。

“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非常久远, 最早传播到海外的戏曲很有可能使广东和福建的地方戏, 传播的地方应是今日的东南亚地区。”按照朱恒夫的分析判断, 早在13世纪的宋末元初, 复国无望的南宋官兵漂洋过海, 来到今日的东南亚安身立命, 带去了家乡的地方戏自娱自乐, 无形中开始了中国戏曲在海外的最早传播。此后六七百年间, 中国戏曲在海外寂寂无闻, 鲜见资料留存。19世纪在美国、澳大利亚采金和修路的大量来自广东的华工、太平天国残部官兵, 将家乡的地方戏在当地排练演出, 以慰怀土之情、思乡之苦, 开始了中国戏曲在海外的第二次传播和在西方的第一次传播。20世纪, 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相对于此前的传播状况, 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质的飞跃。这突出表现在作为中国文化使者的梅兰芳率领自己的京剧团队的几次海外演出。1919年, 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率领团队, 首次走出国门, 东渡扶桑, 赴日演出, 传播中国戏曲文化, 长达40余天, 受到了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捧场, 使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相对于此前的落寞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首先是因为近代以来, 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惨败于蕞尔小国日本, 令日本朝野上下一改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的崇拜态度, 转而从骨子里瞧不起以前他们言必称中国的中国人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次梅兰芳团队所呈现的美轮美奂的戏曲艺术, 令他们大跌眼镜心悦诚服心向往之。如评论家神田喜一郎说:“我这回看了梅兰芳的演出, 作为象征主义的艺术, 我没有想到它卓越得令我惊讶。中国京剧不用幕, 而且完全不用布景。它跟日本喜剧不一样, 不用各种各样的道具, 只用简朴的桌椅。这是中国戏剧非常发展的地方。如果有人对此感到不足, 那就是说他到底没有欣赏艺术的资格……使用布景和道具绝对不是戏剧的进步, 却意味着戏的观众脑子迟钝。”“京剧常被人误解为非现实主义的艺术, 表演程式化, 不真实, 不自然等等。斯达克·扬则独具慧眼, 颇有卓见, 认为戏剧中的表演非常真实, 不过不是生活的真实, 而是艺术的真实, 是观众看了觉得比本来的生活还要真实。”梅兰芳团队声势浩大的首次出国演出, 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但对转变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国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鄙夷态度, 起了积极作用。趁热打铁, 梅兰芳于1924年再次率团赴日演出30多天, 又一次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1929年, 梅兰芳率领由24人组成的剧团远赴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 演出了72天, 向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传播了中国戏曲的无穷魅力, 获得了极大成功。1935年, 受苏中友好协会的邀请, 梅兰芳率团赴苏联演出中国京剧。原计划演出8场, 实际演出了15场, 最后一次演出谢幕竟然多达18次——可见演出成功之盛况。梅兰芳的这四次出国演出, 可谓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第四次大的浪潮, 也是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戏曲海外传播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以由文化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组织的京剧《三岔口》等剧出国访问演出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 使戏曲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和连接中外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成为戏曲海外传播的第五波浪潮, 但这样的交流访问演出始终未能超越此前梅兰芳的成绩。新时期以来, 尤其是1990年代至今,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方式、空间、规模、影响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最主要的表现应该是不仅向外国传播中国名剧, 而且采用中国戏曲形式主动改编外国名剧, 然后带着这些令外国人感觉别开生面的外国名剧, 到海外去用外语尤其是英语进行演出。如改编自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名作《榆树下的欲望》的川剧《欲海狂潮》、《榆树古宅》, 改编自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名作《美狄亚》的河北梆子《美狄亚》, 改编自古希腊悲剧诗人名作《俄狄浦斯王》的京剧《望着俄狄》, 改编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的昆曲《血手记》, 改编自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的同名黄梅戏。这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第六波浪潮, 目前方兴未艾, 正在蓬勃发展。

学界对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研究, 向来多从戏剧学、传播学、表演学、心理学等方面着眼, 出现了一定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如《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翻译与传播京剧跨文化交流的对策研究》、《中国传统戏曲海外传播问题探究》、《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及文化意义》、《中外文化交流——以京剧改良和海外传播 (1910-1930) 为例》。然而, 总体来看, 未免仍嫌视角单一、方法拙朴、眼界不够开阔。在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的当下, 尝试使用新的研究视角, 从不同角度切入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研究这块蛋糕, 可以为其增添新的活力, 深化其研究深度, 扩大其研究视野,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及其研究的广度, 促进中国戏曲更好的向海外传播。我们认为,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 就是一个相对新颖的视角。

二、跨文化交际概说

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般特指精神财富。中国戏曲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其中京剧更是富有中国国粹之一的美称。文化是交际则是人际之间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手段与他人分享共同信息的过程, 如交谈、演出等等。交际属于有规则可循的社会行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 可以称其为跨文化交际” (英文名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这个概念一般是从对外汉语专业角度而言的, 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交流双方之间的交际。换句话说, 就是如果一个人应该如何得体地、有效地与和他存在着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跨文化交际”的要点:一是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圈, 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相对宽泛, 既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 也指同一文化圈内部亚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对而言, 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 从对外汉语角度考量, 尤其指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这是因为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来看,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导致交际失误、引起包括文化冲突在内的各种冲突的主要表现, 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人际交往和文化交往。中国同其他亚洲地区国家, 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际和文化交往, 虽然也有文化差异的一面, 但比起和欧美国家的交往要顺利的多,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 彼此之间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二是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因为如果交际双方分被使用对方不了解的互不相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然而, 既然交际双方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又要使用同一种语言, 则用来交际的语言对一方来说是母语, 而对另一方来说必然是第二语言。例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美国人交谈, 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汉语, 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 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直接交际, 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在中国戏曲向西方观众进行传播的过程中, 梅兰芳时期用的是汉语, 西方观众也用汉语进行思维和交流, 到了新时期, 中国戏曲人主动改编西方名剧, 用英语或当地人熟悉的语言演出传播, 从而使得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中国戏曲的交流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交际困难。三是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 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等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 (例如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就是以演出这种物化形式符号为主的交际) ;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 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 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 (例如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就是以现场的双向交际为主的交际) ;可以是口语交际, 也可以是书面交际, 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 (例如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就是以口语为主的交际) 。四是交际双方进行的是面对面的直接的言语交际。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背景下, 跨文化交际应运而生。在中国, 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兴事物, 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交际必须用语言进行表达, 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交际更注重语言表达的优劣, 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表达者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跨文化交际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 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表达者所表达的意思, 而不是要让对方了解表达者所说的话。而沟通则是在理解what you are saying的基础上同时理解what you mean to say.可见, 跨文化交际更注重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与同事的关系、做事情的动机和动力、思想观念 (包括受政治影响产生的观念) 。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隐藏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包括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等等。

三、以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

由前文所述可知, 虽然中国戏曲在19世纪的海外演出有声有色, 但直到1919年前, 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几乎没有对当地居民进行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这是因为虽然中国戏曲移师海外开展演出活动, 但受演职人员和观众的文化背景所限, 具体演出地点始终局限于华人社区, 观众绝大部分是华侨, 因而, 同国内相比, 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充其量只是换了个地方向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进行传播而已。梅兰芳的两次日本之行, 尽管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因日本处于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儒文化”圈内, 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因而, 中国戏曲在拥有如此文化背景的国度中传播, 还算不得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

1915年, 在美国人办的北京教会学校文艺汇演中, 首次安排了京剧剧目, 使得该校美国教师率先接触到了中国戏曲。他们观剧后大为震撼, 对之赞不绝口, 从此, 中国京剧富有艺术魔力的赞誉开始在美国人当中口口相传。后来, 中华民国外交部邀请梅兰芳在招待包括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思在内的欧美上流社会人物300多人的大型聚会上演出京剧《嫦娥奔月》, 结果大获成功, 导致芮恩思登门拜访梅兰芳。在这些有着较高艺术修养的欧美上流社会人物的推动下, 美国大使正式邀请梅兰芳于1929年赴美演出。在演出的70多天里, 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赞扬京剧艺术。著名评论家斯塔克·扬 (Stark Young) 说:“这回看了梅君的表情、作工及戏中的一切规矩之后, 使我这些男看不懂的书完全了解了, 一切疑团顿然全释……梅君脸上的化妆, 眉眼的描绘, 都非常有讲究。他的白、黑、红三色的浓淡布设都像古代的瓷器。梅君俯仰坐立的姿态也有许多地方与古画相同……我对梅君所唱的小嗓子, 觉得毫无一点隔膜。我以为梅君的嗓子与女人真嗓子的区别, 与戏中的身段和平常人动作的差别大致相同。这是纯美术化的动作, 所以听着毫无不快的地方。”甚至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波摩拿学院也因梅兰芳的精彩表演而先后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文学博士学位。梅兰芳起初极力婉拒, 后者院长动情地说:“您这次演出, 宣传东方艺术, 联络美中人民之间的感情, 沟通世界文化, 这样伟大的功绩几十年来还没有过, 所以本校才决定把这个学位颁给您。”——由此固然可见梅兰芳此次演出的轰动效应, 也可以看出这次传播是对中国戏曲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交流、传播。据戏曲文化视角观之, 梅兰芳不啻于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或符号, 美国民众对其肯定即对中华文化的肯定。1935年梅兰芳苏联之行不同于美国之行的最大之处, 是当地观众中除了普通民众之外还有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 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爱森斯坦等。梅兰芳的演出对他们的戏剧观念的更新影响很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贯主张戏剧艺术手法要写实, 而梅兰芳戏剧重视写意的表现手法令他大开眼界, 给他很大启发。当时正在思考如何突破写实的艺术手法的布莱希特, 在看了梅兰芳的表演之后, 茅塞顿开, 因为梅兰芳的表演证实了布莱希特戏剧写意手法设想的可行性, 从而对他后来提出“间离效果”的戏剧理论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这种影响下, 他积极向中国戏剧家学习, 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四川好人》等中国题材戏剧。这次演出, 使得世纪戏剧界知道了中国存在着一种不同于欧美喜剧艺术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 的戏剧体系——“梅兰芳体系”。可见, 梅兰芳在国际剧坛对京剧的传播, 是使外国人真正认识到中国戏曲魅力的成功之举,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而言, 自然也是克服了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与同事的关系、做事情的动机和动力、思想观念 (包括受政治影响产生的观念) 等问题与困难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由前文所述还可得知,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一般有四种范式:一是国内剧团事先排练好剧目, 然后带着自己的得意之到国外上演。这是戏曲海外传播最常见的方式, 也是建国前梅兰芳各国巡演、建国后各剧种的剧团出国访问演出所采取的方式。在这种传播方式中接受中国戏曲的外国观众, 多数还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欣赏层次, 很好有人能够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艺术家一般能够通过看戏来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国戏剧艺术。然而他们对梅兰芳所展示的中国京剧的赞美, 却多是基于对从未见过的来自东方别样的戏剧艺术的惊艳, 未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心悦诚服。这说明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艰难起步、小心翼翼的尝试、前路漫漫的征途。二是国外的华人华侨在其唐人街等聚居区自建戏曲剧团, 在该国或他国自编或演出中国戏曲。如美国旧金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等国都有这样的剧团。其中泰国华人剧团曾用泰语演出中国戏曲, 新加坡华人剧团则用英语演出中国戏曲——这表明国外的华人剧团在传播中国戏曲时比起国内剧团更加重视和当地人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三是国内剧团用戏曲形式改变外国名剧后再远赴海外传演出, 这代表了中国戏曲界在戏曲跨文化传播中的明智选择——中国戏曲海外传播不只是将中国本土戏剧向向海外传播, 还包括对外国名剧用中国戏曲形式的改编, 表明了总过戏曲的开放兼容精神。四是外国剧团有识之士基于对中国戏剧的真心佩服和欣赏, 尝试改编中国戏曲剧目后, 在本国向本国观众以本国语言用本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进行演出。例如美国百老汇经常上演的许多剧目就是改编自中国戏曲。不过他们热情可嘉, 勇气可嘉, 改编后的剧目却基本上面目全非, 脱离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 一味迎合本国观众欣赏口味, 充其量不过是将本国戏剧换了件中国戏曲的外衣而已。外国观众从这些改编蹩脚的剧目中, 绝无可能感受到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演出和传播, 任重道远, 尤其要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狠下功夫, 才能使得中国文化中这朵绚丽多姿的花朵大放异彩, 真正为世界人民发自内心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朱恒夫.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及文化意义[J].中华艺术论丛, 2011, 3:197.

[2]北京艺术研究所, 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京剧史 (中卷上)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66.

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三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走出去 翻译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引起世界新一轮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为当今世界时尚和文字、影视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成了热门题材。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有效地“走出去”,成为从我国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翻译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我们有时把文化“走出去”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普通的翻译问题,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中国文化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化就自然而然“走出去”了。事实上,在翻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学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将中文作品翻译成他国语言时,如果字对字翻译,则不符合他国的认知习惯,如果完全迎合西方的文化就丧失了文化身份。

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时,就不会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一个仅仅关涉语言文字转换的翻译问题,就会注意到它与文化的跨国、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的方式、途径、接收心态等相关因素。

例1:对于红楼梦第24回里一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翻译:

译文一: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譯文二: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查阅大量资料之后,我发现大家对这两种译法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第一种译法忠实原文,有人认为第二种译法用面粉和面包代替了大米更加可取,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可是仔细想来,《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反映了中国清代最真实的社会生活,若用面粉和面包代替大米,则无法还原历史的原貌。

例2:中:姜还是老的辣。

译文一:Old ginger is hotter than new.

译文二:Experience counts.

在上述例子中,对于中文读者而言,很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对于翻译成英文的版本,译文一中突然出现了ginger 不免过于突兀,而例文二中所表现的中国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没有很好地传达给异国读者。无论怎么翻译,都略显欠缺。

二、 中文的不可译性

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但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发音和书写系统,因而很多情况下中文都存在不可译的情况。

例3:人曾为僧,人弗可以为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成双。

有人将其译为:The man who has been monk cannot be called a slave.

拆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东西,无法翻译,上述翻译,情味全无。

例4:鸿是江边鸟,蚕是天下虫。

这些句子把语言文字本身作为描述的对象,即使是翻译出来,充其量只是对原文进行表述,原文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无法很好地传达给异语读者。

因此,文化“走出去”战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局限性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文化“走出去”战略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这一战略的实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文化身份,不能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随着文化交流与对外输出,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滥竽充数的假冒伪劣现象。据报道,某明星大腕组团到美国巡演,被美国作家评价为“内容庸俗,言辞粗鄙”。某些被推崇的对外交流的文学作品甚至被海外汉学家称为垃圾。

当然,这些来自海外的声音也许有偏颇之处,但某些文化产品不受欢迎,绝不是仅仅用“文化差异”这四个字就能一笔带过的。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据统计读者已超过3亿。难道全世界读者与《哈利·波特》就不存在文化差异吗?

有人认为,热辣火爆的“哈利·波特”现象是一个成功的全球化文化品牌范例,是文学、电影和消费者品牌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国际文化市场运营模式。笔者同意这种观点,但绝不仅仅如此。《哈利·波特》的成功,更大的原动力源于作品背后独特而瑰丽的凯尔特文化元素。这就是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孔子、鲁迅在海外受到热捧,而当代某些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却在国际上遭到冷遇?正如有专家分析的那样,广大群众在整个输出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作为中华文化代言者的输出产品,有可能并不是广大群众真正喜闻乐见、健康高雅的精神产品,而是某些噱头产品,甚至一些所谓的大腕作品竟成了文化输出的免检产品。这些免检产品如果质量低劣,一旦走向世界,那么它们究竟将给中国文化增值还是减值?

因此,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评估。只有确立文化产品的评估标准,建立文化产品输出的监督机制,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品牌才有可能诞生,中华文化才有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 [J] .复旦学报,1993.3.

[3]胡兆燕.“文化走出去”需过翻译关[J].中国财经报2011-12-22.

4.从符号学角度看中英文广告翻译 篇四

Semiotics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摘要:广告的价值在于其广泛的宣传效果和重要的商业价值,所以在表现某种商品价值时,广告的内容和形式都往往独具一格。他们从各种角度或侧面对商品有所说明。今天对于中英文广告翻译的重中之重就在于翻译过程中能不能将原本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达出来,而从符号学角度对中英文广告翻译进行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Morris的三个语言意义,即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出发,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符号对等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的广告实例来得出译者在中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广告翻译符号学语用意义言内意义指称意义

一简介

1.1 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各个国家竞相推销自己的产品,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广告宣传将本国的商品和荣誉向国际推广。

但国内的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对广告翻译的重视,简单的找一些英语专业的人对自己的商品广告进行翻译。这些译者由于缺乏广告翻译的经验,往往不能讲广告本身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翻译出来,最终造成商品的滞销。

1.2研究目的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我们认识到译者在中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同时可以帮助指导译者在中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避免一些错误,最终做出较为满意的广告翻译作品。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中外商品交流,进一步推进世界经济全球化,改善我们的生活。1.3研究内容

本文将广告翻译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广告翻译中言内意义的运用、指称意义的运用和语用意义的运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分别进行举例,分析译者在广告翻译过需要注意的事项。1 符号学

“符号学”的思想是在 20 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 F.)首先提出的。“符号学”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相同的术语: semiology 和 semiotics,这两个词都用来指这门科学,它们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由索绪尔创造,欧洲人出于对他的尊敬,喜欢用这个术语;操英语的人喜欢使用后者,则出于他们对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 C.)的尊敬。

从 20 世纪符号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符号学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学的、非语言学的和折衷的。索绪尔、叶姆斯列夫(Hjelmslev, L.)、巴特(Barthes, R.)为第一类,即带有语言学倾向的符号学研究方向;皮尔斯、莫里斯(Morris, C.)、西比奥克(Sebeok, T.)为第二类,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符号学方向;艾柯(Eco, U.)和其他一些符号学家则为第三类。他们彼此的立场区别主要是语言结构是否应成为非语言文化现象的模型或“蓝图”。

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勃兴于 60 年代的法国、美国、意大利以及前苏联,之后,它很快就跨越了政治集团的分界而成为统一的学术运动。目前,符号学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进行渗透,对符号学的认识与运用正在形成一种科学大趋势。

那么究竟符号学是什么呢?赵毅衡认为符号是意义活动(表达意义与理解意义)的必须而且独一无二的工具, 不用符号无法表达任何意义;反过来, 任何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因此,符号学即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1】。

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快速兴起,其也被运用各个领域。王铭玉,宋尧在文章《中国符号学研究 20 年》中便指出了符号学理论在广告设计、创意中的应用【2】。

2广告翻译

段红萍认为在对广告语言的翻译中,译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使译文必须要能传达准确、清晰的产品信息,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及好感,促成其购买行为。因此,广告翻译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译文的效果与读者的感受,这也是衡量译文优劣的尺度。译文不仅要提供充分而且易懂的商品信息,还要具有原文的韵味,让译文读者也能有相同的感受【3】。

3符号学在广告翻译过程的指导意义

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各领域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同样其在中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也发挥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赵小波在《广告符号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一文中便提到广告符号学是一种新理论,它从广告的本体层面出发,用符号学的方法分析广告发生效力的语言机制,揭示出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奥秘所在。他指出符号学对广告的文本、意义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出广告的内涵,还可以应用到广告的实践操作层面上,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4】。正应为符号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本身的内涵,所以我们更能够在广告翻译过程中抓住重点,做出更为完美的广告翻译作品。

同样,汤金霞和侯广旭认为对广告翻译进行符号学分析,译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信息是怎样通过符号的组合而传递的,进而在目标语中根据目标语符号系统的编码规则再造能够产生同样信息的符号组合【5】。换一句话说翻译本质上就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6】。(王新)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语言有着与一般文学体裁所不完全相同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与途径。符号学能为这一复杂的综合过程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它能在不同层面上对语言或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和解码,能透过广告的表面洞悉广告的特质,即每则广告都必须经过对语言的有意识的操控以及对符号的精心选择才能逐渐形成【3】。

三.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2查找具体的广告翻译实例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四从符号学角度看中英文广告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从符号学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意义相符指的就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相符。本文就从符号学的这三个方面对中英文广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4.1言内意义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它在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次均有体现。对于具有言内意义特点的广告翻译,译者需要对言内意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从而使英文中翻译过来的广告语能够大限度的保留原语的主题,有效的降低二者之间的差别。

词汇层面的言内意义常见于双关语。而广告语中的双关语翻译也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如果翻译过程中能将双关语的形式保留下来,即言内意义的保留,将会是双关语广告翻译中比较理想的状态。例如:

摩尔香烟(more)的广告词: Ask for more,其充分利用其商标名称的特点,又一语双关的带出产品噱头---“再来一根!

还有飘柔洗发水(Rejoice)的广告语: Start ahead.译文:成功之路,从头开始。

译文同样采用了双关这一修辞手段。“飘柔”是洗发水的品牌名称,所以从“头”开始。而且,中国人有着“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的文化观念,译文加入了“成功之路”四字,对原文进行超额翻译,传达出原广告语中的积极意义,蕴意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语音层面上的言内意义主要体现在广告语的谐音上,翻译过程中也要尽可能保留原广告词所特有的谐音特点。例如:

索尼(Sony)电器的广告语:

Hi-Fi,Hi-Fun,Hi-Fashion,only from 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原文采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方式,译为中文时,也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以“高”为韵,直接对原文进行翻译,完整地保留了原句的风貌。

佳能(Canon)复印机的广告语: Copying makes you believing.译文:百闻不如一印。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在英语中,也有相对应的说法:“Seeing makes believing”。该广告语巧妙地利用了中英文化中的对应部分,采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模拟已有的句子仿造一个新句子,给消费者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简单易记,印象深刻。

由以上可以看出,对应有言内意义特点的广告词翻译,我们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元广告语的形式特点。但由于英语和汉语有着语言自身语音形式的不同,两者有时候并不能实现词汇语义的一一对应,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并不能完全将原广告语的形式保留下,以双关语的翻译为例,我们把双关语译为与原语不太相同,意义不完全相符的双关语,这样的思路就可以大大提高双关语的可【7】译性。(Nie Ke, Wei Wande, 2009: 144-147)(双关语的言内意义及其翻译)

4.2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应的客观世界,即所指。在中英文广告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者情况【8】(符号学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研究吉兆荣):

1指称意义和字面意思一致。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直译的方法,比如: Turniton!穿上它!(彪马)Justdoit.只管去做。(耐克)Obeyyour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2指称意义和字面意思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继续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广告语的翻译,由于翻译出的广告语与原文所指不同,往往造成广大消费者的误解,最终造成产品的滞销。例如:

LG公司发布的一款巧克力色的手机KG90.英文广告为“I chocolate you”翻译为“爱巧克力哟”。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我们看到的广告词即是三个毫无关联的词的结合“我巧克力你”非常的空洞无味,无法调动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可口可乐公司曾推出一种“ZeroSug-arCola”,在此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译者把它翻译成“零糖可乐”,从字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由于“零糖”在汉语中与“灵堂”的发音一样,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死亡”“不吉利”。后来此商品名称改译为“无糖可乐”

饮料“Seven-up”(七喜)的名称里“up”这个词符合美国人的喜好,体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但是如果只注意其指称意义,把它翻译成“七上”,那绝对得不到中国人的认可,因为中国人会马上会联想到“七上八下”这个成语,对此饮料的感觉大概也是“七上八下,不敢一试”。而“喜”字则对中国人来说充满了喜庆吉祥之意,同时它在汉语中也有精神振奋的含义,仅仅一个小小的调整,效果却大相径庭,销售业绩可以预见。

因此,为了实现广告翻译中的指称意义,我们需要格外注意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这也需要译者去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译文中加以变通,翻译出该词的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达到交流的目的【8】。(符号学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研究吉兆荣)

4.3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指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符号对符号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狭义的语用意义一般指说话人的意义,广义的语用意义指词语或句子在某个语境之中产生的意思。词语的语用意义便是词语在实际应用时所蕴含的意义,它与语境密切相关【9】(。不言而喻, 考察广告语言的语用意义, 也不能脱离广告词语存在的广告语境。由于社会文化不同, 英汉民族观察、概括事物各有自己的视角和审美观, 由此产生的语用差异和语用失误, 往往也会体现在广告翻译中。例如:

中国人喜欢把美人形容成“玉”,一些化妆品广告因此喜欢使用“美如玉”“还您玉颜”的说法,但如果直译为“sweet as a jade”肯定会影响产品的销路,因为“jade”在英文中代表过时的趣味、庸俗轻佻的女子。所以我们可以将其译为“sweet as a lily or a rose”,用“百合”或“玫瑰”来代替“玉”这个物象,因为英语中习惯用百合或玫瑰这两种花来形容女子的花容月貌。

“Nike”一词在英文中是指胜利女神,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如果按此义翻译,中国消费者不一定能充分理解,因而译为“耐克”有经久耐用、克敌制胜的意思。中国的化妆品“芳芳”,吉祥如意的“白象”电池,如果译为“Fang Fang”“White elephant”在英文读者看来分别是“毒牙”和“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谁会去买呢?【10】(李永红,2004)语用意义层面还体现在广告语联想意义上。联想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在符号使

】用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6(王新)。例如:宝洁公司将旗下产品Heads & Shoulders译作“海飞丝”,将Pantene译作“潘婷”。

由以上广告翻译的例子可以看出,为实现广告中的语用意义,译者需要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 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 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惯, 实现等效翻译。

结论

综上所述,符号学翻译观为广告翻译中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翻译时所遇到的文化障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据【11】,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要了解双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充分认识原广告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再进行翻译,译者应该最大限度的再现广告的主要意义和功能,有所取舍,一定程度上也可进行广告的在创作。以期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广告翻译的宣传效果。

On Transla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摘要

5.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五

汕尾市业技术学院 103数学教育2班 第七小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充分暴露。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意味着现今的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了从前的优越性,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将从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着手,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从教育功能角度寻找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现象 教育系统

社会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形势严峻

(一)宏观数据调查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2011年650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69.1%,低于2010年的76.1%,加之以往毕业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可谓形势异常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的日益加剧,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势群体”予以界定。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残疾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容貌不佳的“丑生”等等均属于“弱势大学生群体”)。在“毕业即失业”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新一轮读书无用论

据统计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左右;08年有所下降;09年大学生达700万左右,但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于是国内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危害。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继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之后中国另一必须解决的难题。但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巨大的劳动力适龄人口,使得这成为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

(四)其它现象

1、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

中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分为文史和理工两大类,由于经济发展迅猛,所以对电子、机械、建筑等理工类毕业生的需求相应扩大,庞大的文科类毕业生群体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胜任操作性岗位,而被就业市场大规模边缘化。

2、女性毕业生面临就业壁垒。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用人单位普遍不愿意接纳女生。担心她在成家后,育儿持家会耽误工作时间,而且女性婚后还可能有辞职休假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不招收女生,也加重了整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形势越发严峻。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1.08%,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远不及想象的严重。

3、地域因素、专业因素等方面

在地域方面,分布于四个区间的16所大学的就业情况呈阶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某种相关性。专业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按照调查中划分的学科分类,“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排在了最后几位,甚至低于传统上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40.35%)和历史学(51.85%)。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原因分析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首先是高校师生比失衡,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竞争力减弱。其次是学生良莠不齐,其素质与知识基础都不扎实。在为才是举的当下社会,竞争力弱的毕业生必然难以就业,就业率下降便不足为奇了。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过程。

(一)大学生个人因素

当前大学生没有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不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使个人的追求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

1、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他们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对大学生而言,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双重心态仍主导着这个群体。一方面,据调查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上,有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选。

2、好逸恶劳的特性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3、缺乏必备的知识技能

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一下子松弛下来,大学生便开始贪图享乐。把时间浪费掉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很普遍,他们以颓废、随意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在大学里不思进取虚度光阴,只是为了等到那一纸文凭,并没有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现今的大学风气,开始变得浮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务学业,沉迷于恋爱、网游、赌博等。调查显示,在临近毕业的学生中,有近40%认为自己在大学中最后悔的事是“虚度了大学时光”,而没有学到必备的知识技能。再加上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刚踏上岗位,就不得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做出进一步的深造。

(二)教育系统内部失调

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总体上仍没能摆脱原有的僵化机制,具有比较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封闭性。其主要表现在:

1、教学未能反映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轨道上,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中,就业率的重要调节作用没有得到体现,高校也缺乏自主性,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自主权。针对学校教育,受访的44家单位中,有26家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的22家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约因素,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中,持“一般”或“没有什么用”的学生占到47.45%和17.38%。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2、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现在的学校课程主要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时间,但不足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毕业生多是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一些单位在聘用了大学毕业生后,不能立即使用,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种自身知识体系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集中的社会实践加上平时学习中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承担具体的工作。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就业指导工作未能发挥正向功能。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虽然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公共政策方面,政策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偏差,宣传和执行的力度有待加强。调查中,“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56%,“比较了解”的也只有23.77%。这样导致学生对政府政策的预期较低,影响政策应有功能的发挥,26.10%的学生由于对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信息”,他们“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三)与社会子系统不相协调

1、庞大的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导致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有1.2亿的流动人口,其中多数是农民工,另外还有近两千万的中专技校毕业生,四百万大专毕业生,再加上各类培训学校培养的无法计数的专门技术工人。可见,在有限的就业市场里与大学生竞争的人数不少于两亿人,而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仅有一千万个左右,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普遍的信息反馈是:心比天高,眼比手低,做体力不如农民工,做技术活不如技校毕业生,搞开发没有经验,做文秘不够细心,几乎成为鸡肋,在整个就业领域中高不成低不就。

2、生产力水平不高。

国民平均经济水平不高,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增长幅度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 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一方面是供求比例失衡。高校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大学生就业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竞争激烈,供多需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此形成。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3、地域就业制度尚不完善。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庞大就业群体严重威胁大学生就业。

4、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合理认识。

企事业单位希望直接招到有能力、有经验、有文凭的人,这对刚刚踏出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近年来某些媒体针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无限制地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不仅如此,社会舆论维持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期待值,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苗头、新探求不是本着鼓励的初衷去宣传,而是带着猎奇和挑刺的眼光去看待,主客观上都不利于缓解就业难的形势。先前有指责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的报道,近来又有哈尔滨一位大学生修脚工被周围人斥以“贬值”的闹剧。

三、如何正确认识并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事,拥有高智商、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如不能顺利就业,是国家的不幸与社会的损失。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其自身的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又有社会的众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样一个局面,因此全社会参与十分必要,必须从社会、学校(教育)、学生三方面着手解决,多渠道扩大大学生就业面。

(一)社会角度

1、国家应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社会的就业机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效的就业引导方案,加大查处虚假就业信息,加强就业信息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国家法律法规。应对高校毕业生负起就业责任,对弄虚作假的高校进行严格查处,对政府监管机构做出必要的处罚,责任追究到人,以真正做到保护学生就业,真正服务学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健全未就业大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2、企事业用人单位应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不要过分关注文凭、存在性别歧视、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等。其次要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作为企业应该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吸收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打造长期稳定的团队,才不会因眼前小利而影响到长远发展大局。

3、有关政府部门应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其并提供就业与创业平台。十七大报告提出全民创新,把创新、创业纳入了全民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全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于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未就业大学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崛起,商业竞争日显激烈,许多创业者选择大城市创业,却忽视了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城镇乡村,党和政府应当积极号召、鼓励有志青年去创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创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多个领域从业,争取利用自身力量带动形成一个新型的就业群。

(二)学校(教育)角度

由于教育活动偏离目标,教育系统内部失调,与外界子系统不相协调,教育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受阻所产生的负向功能,包括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核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所以要要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使大学生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1、改革高等教育,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大学应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学校应当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承认,以便形成良好的互补。一方面能形成学历教育再深造,提升个人学习目标,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又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满足一定的人才供需。现在国家、地方招考中有很大一部分职位限制学历,学历继续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不予于承认,但在进入工作单后却可以凭着学历继续教育的毕业证加工资、晋升。这样的矛盾无疑是对应考者的不公平、增加就业难度、提高就业门槛。国家、政府应该联合教育机构建立完善的、一致的政策法规。

、2、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大学要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3、在继续教育方面,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深造,在工作的同时培养自身能力。与全日制大学教育一样,学历继续教育应得到

(三)大学生自身

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其次大学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 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

1、学生要加大忧患意识的培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2、大学生自身必须走出自我优越的误区,适当的降低“期望值”。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地区,努力遏制结构性失业。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要有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挖掘、开拓创业市场,转变“靠父母”、“靠国家”、“走公务员之路”的传统就业思想;要积极的打破思想束缚,给自己一腔激情。

3、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参与社会竞争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并且需要来自社会的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一帆风顺,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还是呈乐观发展趋势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从颜色词看中俄文化 篇六

【关键词】颜色词;汉文化;俄文化;内涵对比;差异原因

一、俄汉语中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红火。在中国古代婚礼上,新娘总是一身红衣,头带红花,新房门窗贴上大红喜字。节日里人们喜欢穿红衣服,春节时在门上贴红春联、红福字,因为红色被认为是吉利、喜庆的颜色。同时,红色还象征着顺利、成功等意义,如走红,开门红,红人等。而在俄语中没有以上的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在俄罗斯文化中,红色表示“美丽的、漂亮的”意义。如красная плошадь红场,即美丽的广场。在16世纪以前形容词 красный并没有颜色的意义,而是相同于现代俄语中的красивый(美丽的)。

(二)黄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黄色在汉文化中是主要崇尚色。在中国古代,黄色代表权势、威严,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皇榜是天子的诏书。在现代汉语中,诸如黄灿灿、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都反映出黄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而俄语中的жёлтый无上述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жёлтый除了指颜色“жёлтый цвет”以外,还有悲伤、凄凉、病态、忧郁、发疯等含意。比如:精神病人治病的医院是特有的黄色建筑,故俄语称作“жёлтый дом”;还把一些无原则性的书刊称作“жёлтая пресса”。黄色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还表示情人、恋人、夫妻之间的感情发生变故、分手等。因此,黄色在不少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是“背叛、不忠实”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送黄颜色花的原因。

(三)黑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尊严、刚毅、严正、深沉、神秘等褒义。在夏代和秦代人们崇尚黑色为正色,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都是黑色的;又因黑色和铁相似,所以黑色往往象征铁面无私,如包拯,李逵等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色,人们把“чёрный”一词引申为“忧郁、黑暗、艰难、凶恶、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等意思。如:“чёрные мысли”(忧郁的思想);“чёрные дни”(艰难的日子)“чёрны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生活的黑暗面);“чёр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历史上黑暗的几页);“чёрный год”(凶年); “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肠)。俄罗斯人认为出门遇见黑狗、黑猫或是穿黑色袈裟的僧人,都是不吉祥之兆,所以就出现了“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黑猫跑过,即“不祥之兆”之意)这样的词语。我们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到,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黑色往往具有负面的象征意义,体现为对邪恶、黑暗、低下的事物的指认。

(四)白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白色是中国人忌讳的颜色,汉民族对白色常常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种联想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是古人把白色和翻卷冲天的大浪联系到了一起。残酷的水害掀起的是白色的巨浪,给人带来的也是巨大的灾难。中国历史大约从汉朝开始到唐朝,普通平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在当时白色是低贱的象征。白色也象征死亡,“办白事”即是办丧事。因此说在汉语中白色的反面意义是比较多的。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语里белый除表示白色外,在最初的时候还常常可以理解为 “空的”、“透明的”等,如белые пятна 即 пустые места(空地); белые ночи即светлые ночи(白夜)。也可以表示нерациональный(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与众不同的人物),белые стихи(不押韵的诗歌)。

二、成因分析

(一)与历史背景有关

使用俄汉两种语言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族又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上或色彩上显然有许多差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中国人有特殊意义的颜色莫过于黄色。《说文解字》中说:“黄,地之色也”;朱熹也曾说“黄,中央土之正色。”因此,中国人以黄色为尊,并以自己独特的黄皮肤而自豪。同时,黄色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很多名称都与“黄”连在了一起。如人们都称“五一”,“十一”为“黄金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黄色又带上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再拿红色来说,由于在战争年代,有大量的革命战士牺牲,中国人民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要求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来作为怀念;我们的国旗是红色;我们的军人叫“红军”等,这都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二)与文化传统有关

在中国,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因此,在春节,人们要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在婚礼上,新娘要准备一套红色礼服,新郎新娘要戴红色胸花,家里要贴红双喜等。另外,劳模在受到颁奖时要戴红花;公司剪彩时也要用红色的布条。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赋予红色的积极意义。在俄罗斯,红色也有喜庆之义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流血”等意义。因此,俄罗斯人大多不太喜欢红色。

(三)与宗教有关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认为黄色是基督教的圣色.在中国乃至所有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将黄色作为做神圣的颜色。在汉文化中人们往往也比较崇尚紫色,这与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函古关关令一日见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关令使他留下了《道德经》,于是“紫气”被后人视为祥瑞之气,“紫气东升”,“紫气缭绕”被视为吉兆。

(四)与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各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选择颜色词去观察事物或表达某一现象时就存在各自的倾向,各民族对不同的颜色词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说的“红茶”,而俄语用“чёрный”(黑色的的)来表示。原来俄罗斯人是针对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而中国人是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这就是由于两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颜色词含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反映文化。通过以上对颜色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颜色词的使用在俄汉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颜色词的使用不仅限于词本身的意义,往往包含有更深的隐含意义,甚至在有时候还和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观点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各种文化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掌握颜色词时一定要与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准确地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中俄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参考文献:

[1]柏英.趣谈红色[j].俄语学习,2004.6:56-58.[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4]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武锐.俄汉颜色词文化伴随意义对比初探[m].俄语学习,2000,4:45-46.作者简介:

7.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方式,礼貌,原则,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常使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对语言进行调节。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无论中西方,大家对于礼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交际中,由于大家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表达礼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作为深层次隐性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形式。

思维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刘长林(1990)认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美取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王颖(2011)则认为:“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表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着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机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思维方式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影响着各种语言现象。

一、国内外最早的礼貌原则研究成果

礼貌原则最早是在西方社会形成体系的。他们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评论,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学说。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他提出了会话中的“Cooperative principle”。其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l)量的准则(quantity); (2)质的准则(quality); (3)切题准则(relation); (4)方式准则(manner)。这个原则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是不能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有意地违反会话规则而以含蓄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Leech提出了“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其具体阐述准则为:(1)策略准则;(2)宽宏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Brown, Levinson也提出了face-saving theory(面子理论)。他们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即“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以英语为起点,普遍性不够,对于其他语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国学者顾曰国先生(1990)在借鉴了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土壤,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将礼貌原则归纳为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后来他又提出了如下的汉语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重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从各自认为的礼貌方式出发,善意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却经常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维方式着手研究对比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为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二、礼貌原则在中西语用中的不同及其同思维方式的关系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语言现象,如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赞扬用语、恭维用语和感谢用语等。本文从中西的思维方式差异来对比以下这些礼貌用语的不同。

1. 英汉称谓礼貌使用的不同

(1)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和他人一般只用通常的名词,没有特殊的前缀,如:my home(我家),his sister(他妹妹),而汉语则侧重于贬己尊人,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用谦语,如“卑”(卑职)、“敝”(敝姓);指称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人事,则用敬语,如“令”(令堂、令尊),等等。

(2)称谓家中亲属时,英美人倾向于使用名字直接称呼,而中国人大多习惯用亲属关系来称呼家中亲属,如“大姐”、“小舅舅”等。在称呼中还进一步区分是父方亲戚还是母方亲戚,年龄要比父母大还是小,如:“伯伯”、“叔叔”等,而英美人却无此习惯。西方人对于汉语的称呼语常常感到很头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人善于开拓进取,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洗礼,他们讲究人生而平等,认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他们推崇平等一致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人为本,名为用”,名字是一个代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几千年的熏陶和教育,“尊名分,讲人伦”,交往时特别看重社会地位,讲究礼仪,有着几千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习惯,所以中国的称呼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而已,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的集体主义取向推崇“和”,更多的是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别人在尊位,而自己在卑位,因而中西在称谓系统的礼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反差。

2. 英汉中礼貌的称赞及回应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称赞及回应,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礼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在英语中,当面称赞女士外貌或服饰是礼貌的,而在汉语中却被视为不当之举。这样的称赞在汉语文化中是折损了听者的面子。我曾经在汉语课堂上遇到一个场景:留学生在练习用“越来越……”造句的时候造出了很尴尬的句子,其中一个德国留学生说了一句“老师越来越漂亮。”,后面的留学生们就开始效仿,“老师的皮肤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帅。”,等等。这些句子当然都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上课的老师知道这是留学生们表达礼貌的方式,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可是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讲,虽然老师口头上回答的是“Thank you.”,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总认为在课堂上这样讲话很伤面子。

(2)英汉面对对方的称赞的礼貌回应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如果夸奖女孩裙子漂亮,她一定会大方承认,觉得说话人表扬了自己,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可是中国女孩子往往会回答说:“不,不,只是一条普通的裙子而已。”这样的回答来说才是礼貌的,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谦虚的印象。

在个人主义取向的观念影响下,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在思辨性思维的作用下,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同时,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群体主义取向使得人们讲究群体的力量,在集体中也看重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中国人并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即使是优点,也喜欢轻描淡写地讨论,绝对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墨重彩的表现方式。

3. 英汉中对他人表示感谢的礼貌方式有所不同

(1)在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激时,英语文化倾向于肯定对方的付出以表谢意,如“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help.”,而汉语文化中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表歉意,如“很抱歉给您带来这么多麻烦”。

(2)在家庭内部成员的道谢方式上也存在不同。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谁接受了帮助都要表示感谢,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表示感谢。

西方人热情开朗,感情外露,同时亲人间界限明确,家庭观念较薄弱,家庭成员之间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即使是亲人也要“明算账”。相比而言,中国人少说感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感谢挂在嘴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天性保守,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强调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打破了这样的美感,反而显得关系生疏、不亲近。

4. 英汉邀请礼貌和回绝表达存在不同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往往简单而直接,如美国人在邀请别人时会说:“我明天晚上有个聚会,如果你想来就来吧。”如果对方想去就会直接接受,如果对方拒绝,邀请者也通常不会发出第二次邀请。可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人之间就不是一次邀请就算邀请了,邀请与被邀请就像是打太极一样,讲究你来我往,往往要经历好几次邀请和推辞才算邀请结束。这是因为在汉语文化中,面对“邀请”这种表示好意的行为,受邀者从来不会第一次被邀请就直接接受,那样会显得过于急切,是不礼貌的;反复推辞几次才是礼貌的行为。而邀请者也不能在第一次被拒以后就停止邀请,也一定要反复邀请几次,以示真诚。

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他们的说话方式表现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干净利落,认为这样直接的方式就是礼貌,拖拖拉拉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型思维,说话方式表现为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直接邀请表现得太迫切,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习惯,让人难以接受。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到民族语言之中”(王治理,2008)。语言取决于思维,特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特定的语言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语言的差异。

西方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取向为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强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同时,他们的思维还表现为直线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直线型思维讲究直接,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型思维讲究实证考察。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系统。因此西方人表现礼貌也非常直率、大胆且实际。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集体主义趋向为主,家国观念很强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虽然也承认个人的力量,但是更看重集体中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即使要否定对方,也一定要先表扬听话人的优点,在不伤及听话人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地提出缺点和改正意见,否则就是不尊重。同时,在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要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总是进行铺垫、渲染、解释、修饰等,表现在邀请语中尤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于中西礼貌原则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其他方面。礼貌原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貌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虽然我们面对西方人的称赞会笑着回答“Thank you.”,他们对于我们的表扬也会说句“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但是,这些都只是最表层的文化现象,任何语言都是深层的文化,仅仅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了语言现象的根源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文化冲击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更好地避免文化碰撞、交际失误和人际冲突等问题,使得交际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

[3]易洪川.汉语的礼貌原则与交际文化[J].语言研究与运用, 1991, (8) .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5]王治理.民族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J].厦门大学学报, 2008年增刊.

8.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 篇八

关键词: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Z-0073-04

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英语在世界的传播表明:它每到一处,总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以一种新的形式扎下根来,打上各民族自己的烙印。21世纪的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英语作为英语本土化的产物,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外语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中国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发音、词汇、语篇层面探讨中国英语是否是一种语言变体或客观存在,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为何中国英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中国英语的相关论述

(一)中国英语问题的由来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的是葛传桨老先生,他认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会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葛老接着举出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xiucai(秀才)、fourmodernizations(四化)等例子。他认为:“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

(二)中国英语的界定

自葛先生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后,陆续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界定。第一位给中国英语下定义的是汪榕培,他把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英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给中国英语做出新的界定:“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后来,贾冠杰和向明友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罗运芝则简单概括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

以上诸位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待商榷,但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融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观念及传统等通过英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方式传入国际社会,进行有效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离不开中国英语

(一)中国英语——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最佳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因而,对于长期受汉文化熏陶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无论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多高,其语言终究摆脱不了汉式痕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ChinaDally”和“Beijing Review”等英文报刊上的文章时,总觉得少了一种味,而且读起来觉得比读外国人写的文章要更容易理解。谢之君在对杨宪益夫妇和H.Hawkee,John Minford两种《红楼梦》译本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杨译不少地方有中国英语的特点,如句式较短,关系词少等。由此可见,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只要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跨文化交流,就存在着中国英语。

(二)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1丰富英语词汇,在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词汇层面体现得最为突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说法层出不穷,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表达中国独特文化事物和传统的英语词汇,这些词汇逐渐成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据Cannon1988年统计,至少已有979个汉语借词被收录编入英美国家出版发行的字典。Cannon把这979个汉语借词分成19大类(如表1所示),这些词都是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的词,不能被其它词所取代,且意思表达准确,淘汰率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也逐渐增加,最新一项统计表明,汉语借词总数已达1488个,在所有英语外来借词中占第11位。

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都是在相互接触、交流和吸收中发展变化的,中国英语吸收具有中国社会文化和语言特色的说法,最贴近中国社会现实,成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最佳渠道,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表现力。

2在交流中体现个人和民族的认同感

为什么美国人对美式英语情有独钟,上海人与人交流时更愿以上海话代替普通话?因为语言除了具有交际功能之外,还能体现一个人及其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你就是你所说的话,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国籍、身份、职业、性格、价值观等。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T.T.B.Koh曾说过:“当我在国外开口说话时,我希望我的同胞很容易就能识别我是新加坡人”。此话典型地反映出新加坡人对新加坡英语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的认同。中国英语作为世界英语的一种变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很好地表现中国人的身份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抵制文化霸权,实现平等交际

言语交际中存在移情和强制两种情况。移情主要用于对等关系,即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言语交际时,彼此要尽可能地尊重对方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形成默契,达到预期所要交际的目的,而强制则主要用于强弱关系,推崇“人文中心主义”,视自己的文化为至高无上,并把它强加给他人,进行不平等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即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融。要成功完成以英语为媒介的交际活动,中国人应主动理解、欣赏和尊重外国的民族文化习俗。汉语里有许多来自英语文化的词汇、成语和典故。例如:我们知道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丘比特之箭(Jupiter's arrow),了解莎士比亚(Shakespeare)、福尔摩斯(Holmes),喜欢吃麦当劳(Macdonald)、肯德基(KFC),喜欢喝可口可乐

(Coca—cola)、看好莱坞(Hollywood)大片、听爵士乐(jazz)、穿耐克(Nike)、开凯迪拉克(Cadillac)和福特(Ford)……

既然交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那么英语民族是否也应该了解和接受表达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和习惯表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只是我们自己做不到,甘愿把自己禁锢在西方的思维模式中,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适应。且不说见面就谈论天气,为了“成功”进行“交际”,有时不惜抹杀中国特有事物本质特征以迎合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无知,将地道的中国食品“饺子”译成意大利食品ravioli(一种有馅的小包子),将传统的中国民乐器“二胡”译成Chinese violin,将“炕”译成bed(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把“说曹操,曹操到”译成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活生生把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变成了西方恶魔。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

paper tiger(纸老虎)→scarecrow(稻草人)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

llke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雨后春笋)→grow like mushroom(蘑菇般生长)

four Asian dragons(亚洲四小龙)→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小虎)

每一种语言都产生于自己的人文环境中,具有其它民族或语言所不具有的独特一面,如中国的胡同(hutong)、日本的榻榻米(tatami)、法国的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等。如果我们一味迁就外国人的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竹子,就把它改成蘑菇,那么“胸有成竹”、“青梅竹马”中的“竹”是否都要改成“蘑菇”才能保证成功交际呢?如果因为“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就把它改译成“虎”呢?那么“龙舟”、“龙灯”、“舞龙”是否都要相应地译成“虎舟”、“虎灯”、“舞虎”呢?那么“龙腾虎跃”、“卧虎藏龙”“生龙活虎”又该如何翻译呢?有人曾开玩笑,在以养猪业为畜牧业主体的国家在翻译《圣经》时,是否也应该把“牧羊人”改成“牧猪人”,把“羊群”改成“猪群”更好呢?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味采取“入乡随俗”的原则并不一定能对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理解对方而不改变自己。

“老舍茶馆”里的茶桌要遵照外国人的习俗得译成“coffee tables”才好,可是为了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还是叫“tea tables”为好。另外,“鱼米之乡”这一说法在英文里有对应的表达“a land flowingwith honey and milk”,可是要描述中国南方的富庶,还是实事求是地将其译成“a land of fish andrice”以更好地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同时给西方读者带来异国文化的新鲜感。

因此,当我们努力适应外国文化时,不应忘记,外国人其实也是可以适应别国文化的。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在谈到发展中美关系的紧迫性时,曾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几十年后,克林顿总统在访华演说中也引用了一句中国成语“实事求是”(seekingtruth from facts)。现在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的风水(fengshui),想尝试中国的针灸(acupuncture),想练中国的功夫(kungfu),品茗中国茶(tea),用中国人使用的筷子(chopsticks)尝尝中国的豆腐(to-fu),穿穿中国的旗袍(qipao),听听中国的京剧(Bejing opera)……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适应目标语文化,以求“地道”,不仅不利于在交流中推广中国文化,反而是接受了“语言殖民”。只有勇于摒弃文化自卑感,用中国英语大胆地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才能有效抵制文化霸权,从而实现平等交际。

三、结语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中国英语作为人类语言史上的一只璀璨的花朵,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索、国的全面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对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也会日益增强。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

参考文献:

[1]Crystal 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2001:1,

[2]葛传祭,漫谈由汉译英[J],翻译通讯,1980(2):91-92,

[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3,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9,

[5]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外语教学,1995(1):10,

[6]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

[7]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5,

[8]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

[9]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91,

[10]朱跃,论新加坡标准英语的建立原则和语言特点[J]。现代外语,1994(4):7。

上一篇:法治会议交流材料下一篇:针对成都考点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