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研究生就业前景

2024-08-01

法语研究生就业前景(5篇)

1.法语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一

1、法语专业简介

法语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语的词汇、语法、口笔头理解与表达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熟悉当代法国在社会、教育、经济、外贸、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现状;要求学生备法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实际应用本事、中法跨文化交际工作本事,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和开阔的当代国际视野;能熟练地运用法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咨询、管理等工作。

2、法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3、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4、教育培训院校

5、新能源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其他行业

8、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法语、外贸、亚马逊运营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外贸专员法语

2、德语翻译

3、法语翻译

4、俄语翻译

5、法语翻译

6、亚马逊运营专员

7、外贸业务员

8、法语教师

工作城市:

毕业后,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深圳

2、上海

3、北京

4、广州

5、武汉

6、杭州

7、厦门

8、成都

3、法语专业就业前景

法语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世界上有两亿多人口使用法语,是仅次于英语的第2大语种。掌握了法语,也就意味着有了一张通向包括瑞士、比利时、加拿大,非洲等在内的五大洲47个不一样国家的特殊“护照”。

随着近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增加,对法语专业学生需求量大增,工资待遇给得也很高,但由于非洲环境艰苦,女生很少去,法语专业的男生也就成了香馍馍。

对于法语专业好就业、工资高的情景,人们习惯把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都视为“小语种”,这让选择学习法语的学生比学英语的学生少很多,就业竞争自然就小了。加上法语自身并非“小语种”,全世界约有1.2亿人讲法语。出于历史原因,法语在五大洲通用,同时她也是联合国的通用语种,异常是非洲许多国家还把法语当作官方语言。加之法国文学、电影、时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巨大,法语在官方应用十分广泛,市场对法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2.法语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二

高职院校法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2007年的就业状况, 法语排名前10位。在高薪排名的前10名中, 法语专业更是名列榜首, 独占鳌头。表面看来法语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可喜, 但这些数字是针对本科毕业生的, 高职毕业生的情况又如何呢?以上海开设应用法语专业的六所高职院校———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每年计划招收学生近300名, 毕业生人数也与此相当,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与高职院校其他专业相比较, 处于中上游水平, 基本保持在90%以上。其中, 2009届毕业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数字略微偏低。毕业生去向较为广泛, 行业跨度大, 主要有贸易、商业、物流、文化教育、旅游等,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不高, 往往一个班级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能用到法语, 大部分学生毕业几年后基本上就把专业完全丢掉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下面笔者拟从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原因

社会方面 (1) 法语专业用人市场波动性较大。接纳法语专业毕业生较多的贸易、物流、文化、旅游、会展等行业稳定性不高, 极易受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比如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效益不理想, 招工量减少。当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历年相比, 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此外, 中法两国政治关系也或多或少地对各类需求企业用工和文化交流活动造成影响, 成为影响法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 (2)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据统计, 高校扩招后, 2003年的毕业生达212万人, 2004年毕业生达280万人, 比上一年增长32.1%, 2005年毕业生达338万人, 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人, 而2010年更是达到了超过650万人的规模。虽然各级政府一直号召和鼓励各部门增加就业岗位, 但面对逐年增多的毕业生庞大数量, 无疑是杯水车薪,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体到用人市场口径较小的法语专业, 这方面的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许多本科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被迫降低要求, 与高职毕业生“共分一锅粥”。比如法国航空公司的售票、咨询接线生和机场的地勤工作岗位, 对语言虽有一定要求, 但因针对性较强, 高职生完全能够胜任。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岗位全被本科毕业生占据, 他们虽觉得从事此类简单重复性劳动有些屈才, 但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企业方面 (1) 对学历的要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以大专教育为主, 学生的学历不高。尤其是在本科教育持续扩大招生、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 许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最低学历都作了人为限制, 使得高职学生就业范围缩小。 (2) 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实践经验不足也是高职学生就业之路上的重要障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招聘来的员工是“熟手”、“能手”, 可以直接上岗工作, 而不用费精力组织培训。法语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许多岗位, 如文秘、助理等, 都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笔者曾有个学生面试一家跨国大型服装企业上海总部前台一职, “过五关, 斩六将”, 终于到了还剩两名应征者的最后一轮面试, 但企业还是最终选择了有两年工作经历的竞争对手。因此,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经验值”, 已成为高职教育必须考虑的迫切问题。

学生方面 (1) 专业基础不扎实, 无法胜任相关工作。不管何种方向的高职法语专业, 首先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法语语言能力。相对于本科而言, 已将这种能力目标有所降低, 强调突出实用性。但仍未能避免学生法语整体水平不高的尴尬局面, 且呈现出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虽然不乏能自如应用法语的学生, 但也有临近毕业还不能说法语的学生。究其原因, 学习期限较短是一个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 在低年级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 挫败感日益增强, 逐渐对法语失去热情和信心。在竞争某些对专业性有一定要求的岗位时, 由于法语没有达到可自如应对工作的程度, 丧失了机会。此外, 许多跨国公司, 即便是法资企业, 其内部通用语言主要是英语, 对应聘者的英语口头和笔头也提出了相当的要求。高职学生面临法语和英语双语种的学习压力,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 职业规划不明确,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就组织过职业规划的课程, 二年级和三年级陆续安排过各类职业指导讲座, 可惜效果不佳, 基本上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内心, 也没有引起学生对自身未来的思考。临近毕业, 许多学生感慨自己在懵懵懂懂中度过了三年的大学生活, 对未来的去向并没有明确打算, 在“工作、留学、专升本”等选择中换来换去, 更不用说考虑具体的行业岗位了。有些人甚至反过来问教师自己能干什么。 (3) 就业心态不正确, 挑挑拣拣难定性。笔者对所在学校历届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偏差。首先, 对职业岗位挑挑拣拣。受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少有人愿意选择第一线基层岗位, 如前台、接线员等, 对就业机会较多的服务业, 如酒店行业反应较冷漠, 都比较青睐外企、合资企业、薪酬较高的职业, 或者银行、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的职业, 而这些职业要求又相对严格, 面试成功率往往不高。在推荐工作的过程中, 常常遇到有些岗位无人问津, 而有些岗位却挤破头皮, 到最后仍旧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其次,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笔者曾经推荐某女生到某留学服务中心做助理工作, 既与专业相关, 又比较适合女生。面试下来用人单位比较满意, 同意录取, 但出人意外的是, 学生最终拒绝了这次工作机会。问其原因, 竟然是嫌工作单位离家远, 路途上耽误时间长, 较辛苦。这样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再次, 面对困惑或逆境时, 学生往往缺乏抗压能力。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家长的过分呵护下成长的, 习惯了顺境, 经不起挫折。笔者有位学生成功地被某知名法资企业录取, 但刚过两周便申请辞职。原因是感觉外企压力过大, 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 否则会被外国老板责备, 一开始还较为顺利, 在一次被训斥后, 心情上难以接受, 从此一蹶不振, 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选择自动离职。 (4) 对自身不认同, 自卑感较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 认为高职学生能力不强, 与本科生差距大。这种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生对自己的看法。笔者与学生交流时, 常听到这样的反馈, 面试时如果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竞争一个岗位, 便认定自己不如人家, 立刻觉得希望渺茫。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面试, 结果可想而知。

学校方面从严格意义上讲, 许多高职院校的法语教育并没有完全与本科教育模式区分开, 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明确, 没有突出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输送实用型人才的使命, 因此具体课程设置缺乏岗位和行业针对性, 实用性不强。学生在毕业时, 往往觉得除语言外的知识面太窄, 不够用, 或者不能直接满足工作实际所需。此外, 学校在推介学生就业方面手法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 通常都是靠企业主动找上门或组织校内招聘会。对于不太知名的学校, 企业由于对其知之甚少, 并不是很感兴趣。而招聘会表面上参与单位众多, 实际上提供岗位的数量不多, 或者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面临的困境

社会大环境因素我们无力改变, 但可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下工夫。

毕业生去向与企业调研相结合, 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笔者曾组织过针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和针对企业需求人才要素的调查, 发现各类企业的商务秘书、商务助理、商务翻译、前台、客服, 旅行社的涉外导游、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单证员是学生主要从事的岗位。在实习生面试和工作过程中, 最被企业看重的品质包括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自律能力、交流能力 (包括外语语言交流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确立提供了方向。鉴于行业多样化, 针对性不强, 且高职学制期限短, 不可能再细分方向的局面, 在具体课程设置时应贯彻“够用”和“涉及面广”的原则, 加快岗位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使语言学习 (法语和英语) 与相关经贸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还要重视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法语专业在紧跟高职发展趋势、立意改革的同时, 也面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速度慢的困境。专业对口企业需求不高, 接纳学生数目有限, 一般都是1~2名, 最多不超过5名, 很多企业不太愿意与学校签订相关合同。这就要求学校从数量和行业种类两方面下手, 扩大专业实训基地的规模;另外, 要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与企业联合, 根据实际情况, 开发新颖有效的合作方式。不局限于3个月的顶岗实习, 也可以是“企业某部门一日或一周体验”、“假期短期实践”等。针对某些企业业务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的特点, 灵活协调学生实习实践与校历在时间上的冲突, 优先考虑学生实践,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经验值。还可考虑引进企业人员进校园, 参与教学或开设讲座, 在学生中营造“预就业”氛围, 引导他们早日了解职场。目前, 与企业的联系还主要靠专业自身来发掘, 可用资源范围较窄。可借鉴学习法国一些高校的做法, 引进相关企业人士担当“协调员”, 其主要职能是关注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利用手头的资源, 开拓与相关企业的联系, 指导学生实习和就业, 并进行相关的跟踪调查工作, 以加强校企间更便捷而有效的信息交流, 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就业提供可靠保证。

建立毕业生联络网, 联系开发可用资源许多中小型企业或规模较小的外资企业或办事处, 由于用工量小或对市场供给情况不熟悉, 都是通过员工进行招聘信息传递和就业推荐。专业应有效地利用这一途径, 充分利用校友手头资源, 提供相应的用工信息。此外, 还可将其中的佼佼者集中起来, 成立“毕业生名师演讲团”, 与专业学生分享亲身经历。

提高双证率,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根据企业和岗位要求, 开展与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学校和专业应提供机会, 组织相关培训, 给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规划未来的选择机会, 如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物流师、秘书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外销员、小语种 (法语) 导游证等。

以多种举措提高学生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笔者所在学校的法语专业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鼓励各年级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在一年级推广“初涉职场”活动,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临时工, 体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易。在二年级要求学生利用假期, 经历面试, 开始真正的企业实习, 然后回校进行经验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有所思考。在三年级采取集中时段上课, 挤出时间让学生早日到企业实践锻炼。 (2) 组织学生参与与法语和法国文化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 丰富阅历, 拓展视野。 (3) 二年级初邀请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 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优缺点, 对未来早做规划, 早定方向。许多学生很愿意与教师交流, 交流之后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得以加强, 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和工作适应力、提高其自信心的项目或活动都被列入教学计划, 并与学分挂钩。

开拓思路, 为学生寻求多种出路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其中创业能力的提出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此外, 还可探索与法国的有关学校合作, 为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总之, 高职法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到一定的困难, 但并不是死路一条。要突出“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抓住社会和企业需求特征, 端正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素质, 以此为引领, 学校、社会、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一定会使学生的就业率尤其是专业相关率有所改观。

摘要:高职法语专业强调培养具有法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符合社会需求, 所以保持了一定的就业率, 但受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四个层面的多因素影响, 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不高。通过多种途径突出“能力本位”, 端正学生就业心态,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职,法语专业,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云波, 王文通.略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职教论坛, 2010, (26) :87-88, 91.

[2]方可.浅议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J].职教论坛, 2010, (26) :84-86.

[3]李海贞.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 20 (4) :86-89.

[4]杨燕, 张勇强.关于高职生就业困难原因的调查[J].职教论坛, 2010, (26) :92-93, 96.

[5]张旭翔, 王钧铭, 徐胤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 2008, (1) :111-112.

[6]娄季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0 (2) :150-151.

[7]王南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高专应用法语专业课程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2) :124-125.

3.法语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三

【关键词】专门用途法语 应用法语专业 翻译课程 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40-02

专门用途法语(Francais sur Objectifs Spécifiques,简称FOS),指在法语语言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专业”的教学,强调语言为具体专业学科或行业服务。目前我国开设应用法语专业的高校约20所,紧贴就业市场需求培养能用法语从业于各相关行业一线岗位的法语人才,在专业定位上常见的有旅游、外贸、商务等方向,也有科技、随身翻译、航空等方向,显然,它们都属于专门用途法语。而几乎每所高校开设的应用法语专业都会开设翻译课,因为翻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同时也是最受行业用人单位青睐的职业能力。如何结合专门用途法语的特点,有效地对应用法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进行教学组织,上好这门课,可说是应用法语专业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应用法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组织现状

教学组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它是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组织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根据调查,尽管目前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应用法语专业由于定位不同,所开设的翻译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在教学组织方面基本一致,比较程式化,与普通用途法语翻译课程相比较,并不能体现出专门用途法语翻译课程应具有的特点,且存在以下两个比较显著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与现实效果差距大,课堂效率不高。翻译课程是应用法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高层次外语能力——翻译能力,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自如地用法语进行相关专业领域,即某个特定行业的应用翻译的能力。但事实上,很多教师仍然按照普通用途法语翻译课程的模式来组织特殊用途法语的翻译课程。一般来说,教师会在课前把上课材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预习,然后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如果是笔译课程则以教师讲授理论及范例为主,口译课程则以学生练习为主,随后布置课后练习。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常常发现课程目标与现实效果差距大,课堂效率不高,有时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会觉得教学的实际情况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进步慢,教与学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生不能有效整合语言和行业知识,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由于应用法语翻译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性,无论是教还是学,其难度都比较高。以旅游法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为例,作为一门专门用途法语课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能胜任语言教学,还要求其具有行业知识,并且要求学生也应该同时具有法语语言和旅游行业知识基础。以现行的教学组织来看,学生通常课前准备不足,在课堂上的翻译实践中表现欠佳,不是因为语言基础薄弱,就是因为行业知识不够,或者因为两者兼而有之而频频出错,对其学习信心和兴趣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专门用途的应用法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组织如果不能区别于普通用途法语专业翻译课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该门课程教学获得成功是有难度的。

二、基于专门用途法语的应用法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组织

(一)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应强调学生对行业知识的掌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翻译课程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来说,通常的做法是,教师会布置学生查找准备与上课要讲的翻译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并给出一些关键信息和词汇。对于专门用途法语翻译课程来说,尽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他们课前准备水平的参差不齐,但比较具有共性的是,如果学生忽略对专业知识的准备,或者只是从字面上了解一些术语但并不真正理解时,他们的翻译实践会因此卡壳。以旅游法语专业翻译课程为例,在餐馆语境中出现“Coeur de lion一词时,如果对法语餐饮词汇没有充分的了解的话,在译成中文时很有可能错译为“狮子心”而贻笑大方,而实际上这是一个著名的法国奶酪品牌。反之,对于“bordeaux”一词,由于中国人对法国葡萄酒的认知度普遍比较高,所以一般都能正确理解并译为“波尔多葡萄酒”。可见,在学生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预习任务,并强调学生对相关行业知识正确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组织环节之一,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专门用途法语翻译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如航空法语翻译、医务法语翻译等,更应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因为译错有可能造成极高的代价。

(二)课堂教学可尝试团队教学。目前我国应用法语专业翻译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法语专业的专任语言教师,他们中有一些是“双师型”教师,即具有另一个行业的某些工作经验,例如从事过管理、外贸等工作,但毕业于其他专业而来教授法语课程的教师几乎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有时会请一些专业人士来执教,形式以讲座、系列讲座居多,完整教授某门专业课程的情况较少,即使有基本上也不属于语言类课程。专业教师在任教时会面临语言不精的问题,而语言教师在任教过程中遇到专业问题又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境,这已成为专门用途法语教学中难以避免的一个困境。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可尝试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使两种师资资源得以互补。

根据Dudley.Evans的解释,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是一种三角模式,其中一角是学生,另外两角分别是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专门用途法语教学。在具体操作上,团队教学的方式可以是灵活机动的,在师资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是两名教师同时进行课堂教学,或某些课时同时教学,如果师资不足,那么也可以在合理分割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两名教师轮流教学。此外,语言教师也可以和专业教师一起在课前同时备课,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了相关专业问题的基础上单独授课。这样既减少了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又使语言教师进修了专业方面的知识。将这种整合教学法运用于专门用途法语的翻译课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需要翻译的语料,降低出错率,教师的课堂效率及学生的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

(三)实践环节可考虑采用“工作坊”模式。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翻译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有较大的实践量并从中获益。目前翻译实践基本局限于课后练习,而这些练习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单独完成并上交给老师,学生通过真正的翻译项目进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事实上,专门用途法语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它的使用(包括翻译)是建立在某种特定需求的基础上的,那么如果能以工作坊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该学院主要培养工程与建筑设计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师、技术师傅和学生共处于学生的实践空间——工作坊,共同完成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工作坊的理念进入翻译行业始于北美,例如,原作者、出版商与译者就特定翻译项目的有关事宜见面沟通,共同商谈思考,提出方案。

这种模式应用于专门用途法语专业的翻译实践是十分恰当的,例如,教师可以自己真实承担的翻译项目为依托,也可为学生联系他们能胜任的翻译项目,或为他们设计模拟项目,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始实践。教师首先根据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工作坊,然后为他们确定具体的项目,教师本人作为指导者参与进来,也可以邀请业界资深人士作为指导,此外还应把客户也邀请进来,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翻译项目的要求。通过几方的沟通、交流,工作坊成员最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项目完成之后,既可以在师生间交流,又可以在工作坊之间交流、展示,最后经由同学评论、教师讲评的环节,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后,根据意见完成项目的修改、定稿和交付。实践发现,这种模式带有一定的竞争机制,能够比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对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都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三、结语

应用法语专业开设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专门用途法语人才,它的出现是市场需求攀升的结果。但是,如果应用法语专业教师意识不到专门用途法语和普通用途法语的区别,人才培养将难以成功。就它的翻译课程而言,其教学和行业需求常常脱节,我们常常发现毕业生不能胜任特定用途的翻译工作,致使翻译领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教学组织入手思考专门用途法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改革,也许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和有益的尝试,希望有益于应用法语专业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如,戚万学.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7)

[2]潘荣成.当前国内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7)

[3]孟俊一.特殊用途英语及其对应教学策略[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4]黄越.工作坊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临沂大学学报, 2011(4)

【基金项目】2011年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一般资助教学改革项目(JG11B03)

【作者简介】王南颖(1969- ),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法语教学等。

4.法语就业前景好吗 篇四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目前,讲法语的人42%生活在欧洲,39%在非洲。法国以6300万人口排在讲法语国家首位,其后依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阿尔及利亚、科特迪瓦、加拿大、摩洛哥、喀麦隆、突尼斯、比利时和罗马尼亚。全球讲法语人数超过两亿,学习法语的人数也明显增加,已接近1100万人。

教育部一项统计显示,在所调查的200多个本科专业中,法语专业的初次就业率排名前10;应届毕业男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是5552元、女生4520元,是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的专业。

目前,我国开设法语专业的院校共有70多所,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法语语言基础的学生,能在外交、外贸、翻译、国际关系、外事文秘、传媒、教育和外资企业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法语高级专门人才。

还记得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吗?文中曾热情地写道: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如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法语专业不仅是外语专业中薪水最高的,许多学法语的男生还成了抢手的香馍馍。这是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法学专业学生黎夜阑对法语专业的描述。

学外文播报或外交专业曾是黎夜阑的梦想,于是,她选择了靠梦想最近的法语专业。她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法语专业就业率和工资收入都不错,新浪网2007年也曾公布本科毕业生就业薪水排行,当时法语专业排第一。

对于法语专业好就业、工资高的情况,黎夜阑分析,人们习惯把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都视为小语种,这让选择学习法语的学生比学英语的学生少很多,就业竞争自然就小了。加上法语自身并非小语种,全世界约有1.2亿人讲法语。出于历史原因,法语在五大洲通用,也是联合国的通用语种,特别是非洲许多国家还把法语当作官方语言。加之法国文学、电影、时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巨大,法语在官方应用十分广泛,市场对法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近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增加,对法语专业学生需求量大增,工资待遇给得也很高,但由于非洲环境艰苦,女生很少去,法语专业的男生也就成了香馍馍。

由于看好法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近年学法语的学生增多。黎夜阑提醒说:法语要比英语略难学,词语的使用和语法较英语复杂得多。此外,对于长期学英语的学生,法语入门会很难。因为法语与英语所用字母基本一样,很多单词甚至是一样的拼法,但读音却大不一样;语法上也容易和英语混淆。

5.应用旅游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篇五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法语人才的需求,学制三年的`应用型旅游法语专业应运而生.但机遇与挑战往往相辅相成,面对各种困难以及三年制语言专业的先天性不足,作者从专业定位,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扬长避短,对应用旅游法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探索.

作 者:王南颖  作者单位:桂林市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6) 分类号:U695.1+4 关键词:专业定位   跨文化交际   复合型专业课程   因材施教  

上一篇:综合安全检查表免费下一篇:atchristmas课堂作业